大圆满法

迷悟之间(11-20)

  • 作者: 星云法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368
  • 分享到:
迷悟之间(11-20)
11.噪音
佛法以音声做佛事,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因为有“如是我闻”,才有三藏十二部的佛法流传后世。所以《普门品》说:“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圣彼世间音。”这个世界需要有声音,尤其是欢喜的声音,智慧的声音,利人的声音,赞美的声音。!(选自星云大师《迷悟之间·和自己竞赛》)
12.找到了
在佛门里,为了找到真心,有的用礼拜,希望有一天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有的用禅坐,反观自性,希望有一天能得到一点消息。有的花数十年的岁月,在佛经里探讨;有的人花一生的时间,在佛号里寻找。有的人踏破铁鞋无觅处,有的人得来全不费功夫。有的人在生死之间找到了自己的本性;有的人从人我是非烦恼中找到了真如。(同上)
13.加减人生
人生有时候是一帆风顺,所谓情场得意、商场满意、官场快意、所求如意,这都是“加”的人生;有时候事业上的失意,人情上的恨意,生活上的无意,朋友间的歉意,这都叫“减”的人生。人生本来就象潮水一样,起起落落,有高潮有低潮,这就是“加加减减”的人生。
语云:“得意时须防失意,失意后可能就会得意。”所以得失之间、加减之中,都不是定性的。(同上)
14.厕所文化
在佛教里非常重视上净房(厕所)。在《华严经》里有许多大小便的偈语,如:“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益+蜀除罪法。”“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同上)
15.生命的流转
基督教说:“信上帝得永生。”但是佛教认为,信仰佛教并非就没有生死问题,而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早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生命体,是为“明色”;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分,色则指物质部分。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解“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道元禅师说:“若生死中有佛,便能无生死。若知生死即涅槃之理,便能无可厌生死,亦能无可愿涅槃,自是超脱生死。”如果我们能过认清这个道理,断惑证真,觉悟生死同于涅槃的道理,自然不会受生死迷惑,而能安住于超越生死的藩篱,如此,纵死又有何惧呢?(同上)
16.战胜心魔
当初佛陀是经过降魔,才能得到。自古圣贤,若不降服外魔,怎么能成为圣人君子呢?我们从《聊斋志异》里,看到多少魔鬼化作千娇百媚的美人,戕害了多少有为的白面书生。所以吾人生存于世,一定要用善性对恶性,要用佛心对魔力,要用慧眼看魔世,要用精进心扫除烦恼障碍。(同上)
17.价值
一个男人想娶妻生子,对象是一位美丽的女孩,有人告诉他,这种美丽的女人像狮子老虎,只要你和她成亲一天,第二天就会把你吃了;另外一位女士不很美丽,反而有一点残缺,不过她可能和你白首偕老。问他要选哪一位?年轻人说:我宁可选美丽的!可见得生命固然重要,美好又更具有价值。
一个穷秀才,隔邻的一位美女仰慕他的学问,对他百般追求,可是他却一再拒绝;后来竟娶了一个脚大手粗、又矮又胖的女子为妻。有人骂他傻瓜,放着美女不要,反而娶了一个丑女,究竟为何?这时秀才终于道出一个道理:我宁可娶一个饭碗,不要一个花瓶。
价值,很难衡量、论断它的大小、高低。选自星云大师《迷悟之间·福报从哪里来》)
18.福报哪里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福报从哪里来?由此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一位沙弥,跟随一位有神通的禅师学道。有一天,禅师发现这个沙弥徒弟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心又不忍,就借故让沙弥回家探望父母。七天后,沙弥安然回到寺里,师父一见,几位讶异,就试探地问道:“你在回家的七天当中,又没有做过什么事?”沙弥天真地回想一下,告诉师父:“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个水塘,发现一堆蚂蚁困在水中,我灵机一动,就放了一片树叶,帮助蚂蚁从水塘里逃生。”师父一听,知道本来夭寿的沙弥,就因为这一年慈悲救了蚂蚁,因此延长了自己的寿命。(同上)
19.解读
朋友送给小王一盆牡丹花,奇怪的是每朵花的边缘,都因花瓣掉落而显得参差不齐。有人告诉小王:“牡丹花象征富贵,现在你这盆花的边缘不圆,表示富贵不圆满。”小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牡丹花送还给朋友。朋友听完说明后,笑着告诉小王,你也可以把它解释成“富贵无边”呀!
同样的一件事,由于各人的“解读”不同,就有不同的意义。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正是因为解读不同的缘故。(同上)
20.开发潜能
当初佛陀开悟的时候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人人皆能成佛。人都能成佛了,还有什么不能的呢?所以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只是人往往沉迷于世间物欲,迷惑于世间的情感,把自己的真心本性蒙蔽了。现在我们只要清除自己心灵上的尘埃、污垢、涵养我们本自清静的心灵,如此自能把自我的潜能开发出来。(同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