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理想地球

2017《普贤行愿品》

网站首页 > 理想地球 > 2017《普贤行愿品》
你自以为是的看破,不过是孤僻离群的冷漠
来源: 许永强 日期: 2018-06-10 浏览量: 3096

01、 学佛后,我与众生渐行渐远

起初学习佛法时,一直认为学佛是与入世生活恩断义绝的一件事,学佛与世间,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观点的带动下,自己逐渐变得与“孤僻”、“不合群”、“懒惰”这几个关键词挂上了钩。
在家中,时常会觉得家中之事毫无意义,回到家中,也只愿意一个人自寻清净,躲到房间里“闭关”,生怕被俗事浪费了时间,甚至沾染上“世间八法”,只有等到每天吃饭才肯露面,一上饭桌,也是带着一双凌厉的目光挑剔着家人的过失:
“刚才喊我吃饭,用得着那么大声吗,都吵着楼上楼下邻居了,一点都不懂得说话要调柔!”
“咦,姐姐呢?喊了吃饭还不下楼,又在忙活小孩升学的事儿吧?成天执着小孩儿,大头才磕了多少,太放逸了!”
“哎,爸,说了几遍我不吃肉,吃这些就是吃尸体,有什么好吃的?”
每次吃完饭,仿佛都是在娑婆世界走了一遭,自己已然成了一个快登地的菩萨,赶紧得回到“清净刹土”。不知不觉中,也逐渐疏远了家人。
在朋友的圈子里,生怕别人不知道我在学佛,千万不能跟大家一个套路,说话得说点别人听不懂的佛理,佛教当中是怎么说的,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仿佛通过这些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自己是有一定境界的;朋友圈也不能随便发,去哪玩,吃了啥,秀晒炫,这些简直太low了,坚决不能分享,最好让别人不知道我平时都在干什么,要保持神秘;朋友喊去聚会,吃饭,看电影,能推就推,不能推就说自己有事,下次去......就这样,仿佛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圈子也在慢慢缩小。
在工作中,也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状态。每天都带着负面情绪出门,时常想着宝贵的人身,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得日复一日地浪费在这样一个没有实义的地方;上班时,也只是随缘而为,到点下班,花的时间能省则省,看到同事们拼命地工作也只是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为了升职加薪,每天像只蚂蚁一样荒废了自己的青春;与同事的关系始终不温不火,每次遇到活动或饭局,都要找借口推辞。
与亲人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时常都会说:“你怎么好像变得有点拘束了,好像没以前开朗了?”
02、 真正的菩萨,能融化一切隔阂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所崇敬的佛陀、上师,及高僧大德们,他们似乎并不是这样教导,也并不是这样行持的。
为了度化众生,伟大的佛陀亦在南瞻部洲示现入胎、降生、成长、苦行等与凡人相同的行为。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诸佛菩萨和历代高僧大德亦随顺众生根基而示现不同的形象,如在猴群中示现猴王,在飞禽中示现飞禽,甚至示现屠夫、妓女等卑劣种姓的形象。在外道中,又示现外道的形象,随顺众生,应机说法,善巧地度化众生。在诸佛菩萨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孤僻”、“不合群”、“懒惰”,只愿一人独自修行解脱,我们看到的是勇猛、智慧和精进。他们丝毫不关心自己的身份地位,将自己埋藏在尘埃里。而正是因为他们愿意化作土壤,才能孕育出无数的参天大树。这是何等的自在。
同样,在每次智悲沙龙的课堂上,都能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法师的智慧流露。在他们上课时,并没有让我感受到一丝趾高气昂或者高高在上,反而给我留下了谦逊、随和、幽默甚至是感动的好印象。面对我们这群刚刚接触或还未接触佛法的青年人,法师们时而剖析当红电影的剧情,时而推荐流行音乐让我们细细品悟,时而引用网络用语妙语连珠,活脱脱地像一位邻家好友,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在无形之中,将佛法的甘露洒向我们的心田。如此充满善巧的交流与引导,冲破了地域的距离,年龄的差别,以及出家人和在家人之间的隔阂,一切都变得顺其自然。
03、 心打开,智慧才能出来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学佛的过程应该是逐渐打开自己内心的一趟旅途,是一个让自心越来越豁达,越来越自在,越来越圆融的过程。如果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心量变得越来越狭小,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人格变得越来越恶劣,那如何去开显智慧?一位大德说过:“我们常常说做某某善事很有功德,这些功德的大小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关键是要看自己的内心调伏了多少,性格有没有越来越贤善。”不用举诸多的例子,且看历代高僧大德及诸位传承上师们的生平事迹,哪一位不是谦卑,随和,贤善自在?
另外,我们在行持任何一件善法时,都可以具足圆满的六度,只要自己懂得以方便摄持,便可圆融通达。每一位佛菩萨,都是借助众生而行持六度,最终证得无上菩提,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想不依赖于世间众生,或者想抛弃众生而证悟成佛,显然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在家人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具足六度而去行持,为自他积累无量的福德和智慧。比如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做饭。愿意花时间做饭,即是布施;做饭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即是持戒;做饭时耐下性子,不生烦恼心,即是安忍;用心,认真做饭即是精进;一心不乱,不随着思绪乱跑,即是禅定;懂得三轮体空,了知做饭的人、所做的饭、吃饭的人皆是显而无自性,即是智慧。
04、 顺从,而不跟从
尚需了知,随顺众生是一件既简单又困难的事,说其简单,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可以去做随顺众生的事;言其困难,是因为在具体行持的时候,如果没有以正确的见解摄持,则容易把“随顺众生”变成“随学众生”。比如,好朋友约去吃活鱼,约去酒吧喝酒并做非法的事情,让你为了承办他的私利而去欺骗别人等等,这些能不能去“随顺”呢?显然不行。但凡违背戒律,会让我们失毁正知正念的事情,都不应该去随学。所谓随顺众生,是为了众生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利益,在智慧的摄持下,暂时随顺众生各自的根基而去行持善法;而非跟随着有贪心的人生贪心,跟随有嗔心的人生嗔心,若是如此,不仅对众生没有利益,还会赔上自己的修行。
为什么要去随顺众生?因为每个众生皆具有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佛性,只是因为无明烦恼的尘埃,暂时遮障了众生本具的如来藏,使其不停地在六道之中轮回流转。随顺众生,就如同使用不同类型的洗涤剂,可以清除不同的垢染;随顺不同众生的根基与意乐,让他们逐渐清除自身的烦恼垢染,开启众生的智慧与潜能,最终发现自身所本具的如来藏。这些,不正是我们日日念叨的行菩萨道吗?
同时,随顺众生作饶益,亦是快速开发我们自身潜能的方式。凡夫为什么不愿意去主动随顺众生?因为这样表面上会让自己很吃亏,让自己很卑微,让自己很没地位……正是因为有了对“我”的实执,并且让我们的“人我执”、“法我执”不断疯长,强化了无始以来的二元对立:你我,大小,多少,长短……整个实有的世界矛盾重重,所以我们迟迟不愿意打开自己的内心,去随顺他人,也让我们开发自身潜能的大门迟迟紧闭着。
而学习随顺众生,正是打开自己内心,连接自他的极好方式。《普贤行愿品》中所描述的境界,是诸佛菩萨的境界,我们随学《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即是在以窍决的方式契入诸佛菩萨的大方广佛华严世界当中去。
地球这个大家庭是无数个小家庭组成的,要建设理想地球,必须从每个小家做起,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只要我们坚持随学,世界就会一点一点被我们所转变;努力自净其意,诸佛菩萨的大悲周遍之妙力也会呈现在我们的心中。

- END -
注:原文标题为《我常随顺诸众生》,内容略有删改。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2017《理想地球》专题页面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 wybuddhist@163.com 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