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善护律仪概论
来源: 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日期: 2015-08-30 浏览量: 2456

男众部戒律系 释妙德

众所周知,别解脱戒护持身语的学处,菩萨戒护持心相续,而密乘戒以护持自心本来清净的自性为主。

若问:如何将此三乘的戒律圆融无违地清净守持呢?

下面将以简略概括的方式来论述。

一、总说

首先,三乘的教法都是以皈依三宝作为修学佛法的开端。然后由善知识引导,教授各乘必要的转变意乐,从而生起相应乘所需的出离心、菩提心、敬信心,经由羯磨仪轨或灌顶来获得各乘的戒体。之后学习了解各乘学处的戒体、戒行、戒相等等,并且熟练掌握根本和支分戒的开、遮、持、犯的界限和清净护持的方法,最后恒时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摄持三门,力求做到丝毫不犯。

二、分说分三

(一)、别解脱戒的护持方法

别解脱戒的戒体由七种尽形寿戒、一种一日一夜守护的八关斋戒八种戒体组成。别解脱戒生起与否是由是否生起出离心而决定的,并非是仅仅通过羯磨仪轨就能获得别解脱戒的。

比如,因害怕现世来生感受痛苦而去受戒,则称为救怖畏戒,不能称为别解脱戒;再比如,希求人天善趣的安乐之心而去受戒,则成为善愿戒,也不能称为别解脱戒。所以,别解脱戒一定要在生起真实无伪出离心的基础之上,再断除身语方面的七种恶行及其同分,才是清净的守护别解脱戒。这里的重点是“出离心”,只要坚持长期不断地闻思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教法,就能引发对五欲六尘强烈的厌离心、对寂灭涅槃的希求向往之心,从而自然会断除轮回之因,也就是身语方面的恶行、恶业。

我们从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高僧大德清净守护戒律的公案和一些破戒毁教的公案中也可以得出上述结论。真正生起无伪出离心的修行人,戒律也必定是清净的;对世间八法和五欲六尘有贪染者,也是破戒毁教之人。由此可知,不断增上、稳固出离心才是清净守护别解脱戒的核心所在。

(二)、菩萨戒的护持方法

菩萨戒由愿菩萨戒、行菩萨戒和胜义菩萨戒三种组成。戒体是直至菩提果之间。所守护学处概括来讲分三个方面:严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藏地是以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的二大车轨来受戒;汉地则是以三坛大戒的白四羯磨仪轨得戒,以 《梵网经》中的学处为护持所依。其实菩萨戒的真实生起也并不是单单以受戒旳仪轨获得,而是以心中是否生起无伪的利益众生、慈悲众生、希求佛果的菩提心作为生起菩萨戒的所依。因此,增上、稳固菩提心和大悲心才是清净守护菩萨戒的基础所在。

若问:如何增上大悲菩提心呢?

答:通过听闻知母、念恩、报恩等等的教言,再反复地思维观修,直至真实生起大悲菩提心为止。这时由于大悲菩提心的作用,对一切如母有情自然没有损恼心,这样严禁恶行戒也就清净了。再想方设法要利益众生,这样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也清净了。由于在不断利益众生的同时积累了圆满的福德和智慧资粮自然成就了胜义菩提心。由此可见,清净守护菩萨戒的根源在于有否大悲菩提心。若想清净守护菩萨戒者,理应千方百计令大悲菩提心生起。当年阿底峡尊者依止金洲大师十二年专修大悲菩提心,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菩萨。

(三)、密乘戒的守护方法

密乘戒是依靠灌顶来获得戒体的,一般来讲,具德上师会在灌顶前后宣说弟子需要守护哪些誓言等等,并且要求弟子对上师作佛陀观、对万法作清净观,依靠弟子的这种敬信心和上师的加持力,弟子才会获得戒体。

密乘戒是由二十五条戒、五部誓言戒、十四根本戒、八种粗堕以及大圆满誓言等各宗各派续部的无量誓言组成。

虽然密乘戒的所护戒条如大海般广博无边,但是归摄而言就是护持自心明空无别之自性。因此,广泛的闻思,逐渐在内心当中生起明空无别的意共相,并猛厉地祈祷金刚上师,依此便可令密乘戒清净不犯了。但是在未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前,难免会有违越誓言的时候,所以依靠各续部中的教言,及时酬忏还净就成了每日的必修功课了。这样就可以加持堕罪不令增长,免遭现世来生痛苦的异熟果报。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讲,我受了别解脱戒后丝毫未犯,受了菩萨戒后偶尔有犯,受了密乘戒后经常违犯,但是我从未与罪业过夜。以上阐述了清净守护密乘戒的方法。

三、摄义

综上所述,一位凡夫人若想得戒,首先需要转变意乐,生起别解脱戒所需的出离心、菩萨戒所需的大悲菩提心、密乘戒所需的与明空无别的心性相应的敬信心,这样才能得到相应的戒体。再以正知来观察三门处于什么状态当中,是法还是非法,如果是非法,马上以正念修正非法行,勿使非法行增上放逸,并且恒时以不放逸的心态摄持三门安住于法中。此为清净守护三乘戒律的关要。

如果因烦恼炽盛,于三乘戒律有违越,应在觉知犯戒的当下立即忏悔还净,勿使罪业增长,此为忏罪还净的要诀。因为越是尽快忏悔,罪业越容易忏净,而不会影响将来的解脱。

以上以摄略的方式造此概论。因末学智浅慧薄,难免有疏漏错解之处,在此忏悔。若有微少利益,普皆回向法界有情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

灵光遍照无偏堕,圣凡山河如烟灭,缘起性空万法显,巧把梦中佛事做。

恒以正知护正念,勤集福慧不怠惰,慈悲相续戒所依,愿行胜义受者乐。

智者行事尊圣教,增上决定享安乐,凡愚行事背因果,求升不成反下堕。

深思智愚之差别,谨慎取舍细抉择,善恶因果轮回业,荣辱苦乐自心做。

三戒圣论圣者著,闻思串习别松懈,莫离上师三宝尊,普贤王果迟早获。

上一篇:人生求索背后的真相 下一篇: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 wybuddhist@163.com 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