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宗分

《无量寿经大疏(五)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要知道,任何法都有它的法运,净土经法也要待缘而兴。这也是法界自运转,无法勉强。世尊说:以我的语言来印定,这件事叫做难中之难。其他都可以说难,从几率去算的话,比如说万年出现一次,亿年出现一次,或者说无数人当中只出现一例等等,相比来说,宣说净土经法是最难的。这不是为了显示这个经法,特意虚假来说,这完全是佛智慧印定的事。

“信乐受持”,指信乐本愿,受持名号,这也就是往生正因。比如第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有了信乐的内涵,下至十念都能往生。但这种心极难出现,因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佛智法门,宿世没有很深的善根就难以生信。

它超出通途教法,非常特异,完全是佛的量,是弥陀法界藏心的起用,完全超出常情。没有大善根的人信不了法门的深广处,就出不来很深的信心和愿力。就像马鸣、龙树、天亲、永明等的大菩萨、大祖师,他们有极深厚的善根,对于佛语完全信受,所以能对此法深信不疑,能够全心地担荷,真正接受这个不可思议的超常法门。

这个法门极为奇特,它能摄受无量的根性,下至小飞虫小爬虫,全部都摄受,所赐予的利益又极其殊胜广大,能让人一生就顿超三界,高登净土,所以超出其他善法,叫做诸善之王,能圆摄佛的功德。就像一个跛子,凭自力连驴都跨不上,但他坐上飞机,瞬间就能飞到天上。同样,借助佛力加被,只要有信心,凡夫也能很快证果。通常来说,要在三大阿僧祇劫里修菩萨道才能成佛,但一个人修净土法,一生信愿持名,结果不必经历漫长的时劫,很快就往生,往生后很快就成佛了。又比如要实现普贤愿海,按一般途径的话,不知道要多少劫才能达到,但以信愿念佛,一往生就能成办。这么比较就知道,净土法门极其不可思议,对于这样极其稀有难信的妙法,能够信乐受持,要知道这个人在多劫当中,必定在无量佛前种过深厚的善根,积累过无量的资粮,极其难能可贵。

这就知道,闻法后能生起真信切愿,一心修持的人,一定是累世种过无量善根的人。比如有些老婆婆,没读过书,也很贫穷,但她能生信,肯一心念佛,这就是过去多生修过无量善根的结果,只欠这一生,所以今生一听到就生信,就能一生执持。换言之,能容受这么稀有、殊胜、难信的法,一定有相应的器量。换一个人的话,根器不够,眼光很浅,就只能接受一些浅近的事情。比如,有些人只能接受小乘法,大乘法接受不了。或者在大乘法里,只能接受一般权教六度的法,认为通过修因来证果,那他相比于圆教的人,善根就浅。而净土法属于特别法门,能真正容受它,相信佛的不思议智慧,必然有多劫的善根,非常稀有难得,所以佛说,这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总之,这里的“难”,不是指法难修,而是说具有善根福德来承受这个法非常难得。真正信得了,成就就非常快,能使得无量劫的修行变得极其简易、顺利,一生就顿超生死,转凡成圣。

【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世尊宣说了弥陀本愿的本末究竟、因果事理等种种真实之事,以弥陀愿义教导众生使其往生,这就是全经的旨趣。

“如是作”,指序分中世尊光颜巍巍,威容显耀等示现瑞相。

“如是说”,指从最初说弥陀本愿,到最终的愿成就文之间,如事实而说。也就是如弥陀本愿的发起成就因缘,以及成就果德,一如真实法而说。

“如是教”,指“佛告弥勒”以下的经文。世尊做了各种教诲,最终归结在劝导大众信愿往生,如教修行。

“应当信顺,如法修行”,是结劝众生起愿生信,顺佛教导,如法修行。整部经所说的,最终就结归在如实信心当中。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

这一段标明了大众得益的情况。

那时,世尊说完这部无量寿经法,无量众生都发起无上菩提心。《净影疏》说:大众听闻了阿弥陀佛是如何发愿修行,成就净土,摄化众生后,也愿随佛而学,与佛同愿同行,同果同证,叫做发无上正觉之心。一万两千那由他人,见四谛,证须陀洹果。二十二亿的诸天人民,证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诸漏已尽,心得解脱,证得阿罗汉果。四十亿位菩萨,得到不退转。《净影疏》说:大乘众生闻到了阿弥陀佛的威德广大后,生起坚固心,愿求得与佛同等的果位。以这个坚定的愿心,将获得不退转。而且,发誓救度一切众生,披上了弘誓铠甲而自庄严。以这个弘誓的功德,在未来必定成佛。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

那时,三千大千世界出现六种震动,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百千种音乐自然响起,无量妙花从空中芬芬降落。

在序分中,佛显现光颜巍巍等奇特瑞相,在本经末又显示大地震动等瑞相,就是为了表示郑重,给众生证信,劝导众生对于极其难信之法生起真实信心。《净影疏》说:如来化导众生的心非常周全齐备,为了增上教法的力量,使得众生信受,又以神力动地放光,空中雨花,奏起自然音乐。《嘉祥疏》说,这是以感得瑞相来证明本法的真实。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闻佛所说,靡不欢喜。】

佛讲完此经,弥勒菩萨以及十方世界来的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以及一切大众,听佛所说的经法,无不欢喜。

这显示了佛宣说本法所产生的广大法益。净土大教契合无量众生,包括以弥勒菩萨为上首的十方无量菩萨,以及长者阿难为代表的诸大声闻,乃至一切天龙八部等,会场无量大众由于闻信了弥陀愿海,感戴世尊的恩德,自己已得当得无量利益,因此无不欢喜。

“欢喜”,可以解释为,缘于说者清净、所说法清净和依法得果清净这三个原因。宣说本经的释迦如来,于一切法而得自在,这是说者清净。所说的极乐依正庄严海,都是一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是所说法清净。依于本法修行,能横出三界,径登不退,一生补佛,究竟寂光,是得果清净。因为具三清净,闻者得无上法益,所以无不欢喜。

《无量寿起信论》中说:“此经具无量寿全身,亦具一切诸佛全身。于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闻此经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至经藏灭尽,此经独留。所以佛慈加被,殊异余经。奉劝后贤,普同信受。”

这部大经具足了无量寿全体的事理行证等,也具有一切诸佛的全身。(此经的理体是极深密的无上果觉境界,是一切诸佛所行,是释迦佛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是依于一切诸佛所证的甚深密藏。)能够对此信入,就能以佛智为己智,因为所信的是佛的行境,如同自身具有一切佛智一般。因此说,闻信此经的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他能直接信入佛智不思议行境,以这个善根,就能永远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到了后末世,经藏依次灭尽,最后百年独留此经住世,广度含识。所以,佛以慈力加被,使得它有别于其他经典,成为度生最广、最久的特异法门。奉劝后来的贤者,应当一同信受这部净土经法。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无量寿经》是如来称性的极谈,是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顿超生死、解脱成佛的不思议圆顿法门。它不但统摄了事理因果,融会了显密性相,而且详细地讲述了两土的苦乐差别,引导众生断恶行善、欣厌出离、发菩提心、证入净土玄境。确实是照真达俗的大法,成为净土一百几十部经论的纲要。

本经在《观经》和《阿弥陀经》前到达东土,从汉代到宋代之间,共有十二次翻译。后来慧远大师在庐山结莲社,开启了净土宗风。唐宋以前,净土法门兴盛时,都一直以《无量寿经》为修学和弘扬的根本。按照佛的授记,直到法灭的最后一天,本经一直常住世间,广度众生。所以,广弘本经是极重要的大事因缘。

这一次我也尽力作了教理上的深入阐述,力求在各方面讲细、讲透、讲圆满。着眼点是在学人心中真正建立净土信仰,从这里发愿起行,往净土的果地进趣。第一次这样深入讲解极为重要。实际上,正因为这样深入地开显,凡是肯用心讲闻思维的人,一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建立起了净土大观念,这都非常可喜。这样才能真正走上往生之路。

有了这个基础,往后的重点就是把这部经落在实修上。净土法门的宗要是信愿行,这三个字叫做净土三资粮,每一个字里都有很多内容,有很深的内涵。怎么在自身上修出这三资粮,就是往后的重点。

比如信心,怎么来发起六种信心、两种信心或者三种信心?要给出实修的方案,讲明产生它的途径、修持的方法和达到的各级标准。或者怎么修出净土的愿?怎么把出离心、菩提心配在这上修?也都要给定实修的方法。怎么修欣厌的心,把苦谛、集谛和极乐国土的庄严对应起来,一项一项地观察,来发起欣厌,引出求往生的心?还有怎么实践正行和助行?每一条的修法如何?标准是什么?本经里的三辈往生的各项修行,以及五恶五痛五烧等的教诲,怎么具体排成表格来修正行为?都要有切实的做法,把经教放在自身上修,而不是简单听听。而且,怎么来念佛?座上怎么修,座下怎么修?出声怎么修,默念怎么修?日常的四威仪中怎么修?这都是大家往后努力的地方。

净土法门像大海一样深广,凡夫哪里能测到它的底蕴?我们要做的是依教奉行,以能做一点就做一点的实行态度,逐步地前进。既然我们选择了以今生往生西方来解脱成佛这条路,那当然要靠定阿弥陀佛、靠定四十八愿、靠定《无量寿经》。这就成了跟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事,要一生依止它、仰赖它、实行它,就像每天要吃的主食那样。

这次学习是很好的开端,但不是学了就放在经本上,而是要实际展开对本经十法行的操作。这也是世尊的教导,佛明确说到,要“专心信受,持诵说行”,要“信顺,如法修行”。依照佛的教导来实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愿与大家共勉!

最后把这次讲闻的善根,回向法界一切有情同生极乐世界,同见阿弥陀佛,同成无上佛道,同度无边众生!并请大家念诵《普贤行愿品》印持这些善根,发愿生生世世行持普贤大行,以往生西方作为成就的捷径。

--------------------

【思考题 】

1.为什么世尊独留本经在最后百年里度众生?那时的众生更加业重福薄,还能因此得到度脱吗?

2.为什么闻此经后信乐受持,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3.概述全经的旨趣,并谈谈自己学了本经后得到的认识,以及往后修学净土法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