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释》第07课 讲记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讲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这个论典也是分了两个部分,造论分支和所造论题。现在在宣讲造论分支,造论分支是通过造论五本进行安立的。实际上,这个造论五本或者就说这个造论分支呢,在全论(00:24 )论当中也是宣讲了本论的总义,或者就说整个中观宗的总义呢,也是在这个造论分支这部分进行详尽的安立。如果我们能够把总义这部分的内容完全能够通达的话,实际上所有中观宗的内容都已经完全通达了。所以说在有些就说传统当中,如果有时间的话就会把整个《中观庄严论》的注释全部讲完。如果没有时间的话也会把这个总义这部分做一个宣讲,有这样一种传统。造论五本当中前面也是安立的由谁所造、为谁而著、所造范畴。下面要讲的是全论内容,然后是有何必要。那么后面两个科判就进一步的进行阐释,首先是全论内容当中的内容。全论内容实际上,我们就是说通过殊胜的二理,对于这样一种二谛无漏的真如自性的进行抉择开显,这个就是全论内容。全论内容,在安立全论内容的时候呢,也是牵扯到了世俗谛和胜义谛,然后怎么样通过二理来抉择二谛这个方面的内容。在宣讲这个内容的时候也是通过对于二谛的认知,有些是真实的认知、有些是非真实的认知,那么就是这个所知方面也有这样一种不同的。然后呢,在认定之后,他的这个能知方面、通达的二理方面也是进一步的进行观察安立,所以说就分了内道和外道的很多不同的这个观点和教义。那么,实际上了知这样一种很多很多不同的分别,第一个方面有助于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第二个方面对于这样一种法界的自性从颠倒的到这样一种相似真实的,还有一种完全真实的,有这样一种不同的差别,实际上也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的了知二谛的自性。在最初的时候,认定二谛这个是很关键的。如果说对于二谛没有认定的话,后面通过二理来抉择的时候会颠倒的进行抉择,错误的进行抉择。所以说在佛教当中,首先对于世俗谛、对于胜义谛认定的方式非常的重要,把二谛认定之后呢,再去抉择二谛,通过二理抉择二谛呢,才真正能够了之二谛的殊胜性。对于二谛它自己所包含的意义才可以正确的去抉择和了知。

现在我们在宣讲的是外道的观点,昨天以上已经讲了第一个数论外道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的是第二个问题是密行派,密行外道也是外道当中的一种。

【这一外道宗派认为,如同广大虚空般周遍一切并且是心识自性、独一无二的胜我即为胜义谛;】

密行外道也分了二谛,首先是他们的胜义谛,实际上他们的胜义谛也是所谓的这样一种胜我。有的时候外道称之为神我,有的时候称之为胜我,有的时候称之为大我。反正总是认为有一种这样一种不变的法、恒常的法安住在每一个有情的相续当中。这个神我或者胜我,或者作为轮回的基,一切众生轮回就因为没有认知到这个胜我,最后解脱的时候也是这个胜我获得的解脱的。所以外道也认为,犹如“广大虚空一般的”,也就是他这个胜我是非常广大,犹如“虚空周遍一切法”一样,所以说胜我是周遍一切法。“并且是心识自性”。

“并且是心识自性”的意思就是说在外道安立胜我的时候,有一部分安立胜我,这个“我”呢,它是属于心识法。比如前面这个神我,还有这个地方的所谓的胜我都是安立一种心识的自性。还有一种外道安立这个我它是一个无情的自性,这个无情的范围就比较广了。除了心识之外的都是无情,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如果是无情肯定是色法,但是非有情不一定是色法也就是这个无情只是检别了有心识,也就是说要不然就是说有心识,要不然就没有心识的。有一部分外道的我,他认为是无情的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独一无二。他就觉得这个我不会有很多,如果这样一种我有很多的话就失坏了它的这样一种恒常不变的自性了,他就觉着这个我应该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样一种我呢,就是胜义谛。

【多种多样的显现都是不真实的,实际上与明知的我一味一体,因而所显现的器情等形态各异的万事万物则为世俗谛。】

那么安立了胜义谛之后,他们世俗谛又如何安立呢?“多种多样的显现都是不真实的”除了这样一种胜我之外,其余的这些显现的外面的法或者里面的法,这些都是不真实的法。平时众生安住在世间当中的时候呢,一切的这样一种世间的显现这些都是不真实的。“实际上与明知的我一味一体”,那究竟来说呢,这些一切显现的法都和这个明知的我,这个明知的我就是前面所讲的心识的我的这个神我,实际上和这个神我是一味一体的。这个神我实际上是胜义谛,那么这些显现的法、不真实的法它是世俗谛。那么这些世俗谛的法究竟来说和这个我是一味的、一个本体的。因而所显现的器情等形态各异的外事外物呢全是世俗谛。所以说除了我之外,其余的器情等万法全都是世俗谛。

瑜伽行者通过如理修持胜我而使本性与非本性的无明脱离开来,如同瓶子破碎后其中的虚空回归大虚空一般融入大我之中。

他们承许修道之后获得解脱,所以他们就安立“瑜伽行者”就是讲这个修道的人,“通过如理修持胜我”首先抉择胜我的自性,然后通过很多方法来修持这个胜我、观修这个胜我。那么最后一旦这个胜我现前,修成了之后那么就是让“本性与非本性的无明脱离开来”。因为这样的无明就是非本性的法,那么就是说这个本性当然就是这个胜我了。那么因为就是说在没修道的时候,那么就说这个非本性的无明染污了本性的胜我,所以说让这个胜我没办法真正的认知它自己的本性,没办法获得解脱。后面通过修道的时候,非本性的无明就远离了,这个时候呢就说,本性和非本性的无明完全脱离,这个时候就获得解脱。打比喻讲“如同瓶子破碎后其中的虚空回归大虚空一样融入大我之中”,那么就说,瓶子当中有一部分虚空,瓶子外面也有大虚空。那么就是说他们认为瓶子里面的这个小虚空之所以没办法融入大虚空,它的障碍就是这个瓶子。那么如果把这个瓶子打破之后,那么里面的小虚空就和外面的大虚空完全融为一体了。所以说同样的道理,修行者没办法证悟大我,没办法真正的证悟胜我,原因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种非本性的无明。那么如果通过修道把这样非本性的无明脱离了,或者就把它消失之后,这个时候隐藏在人们相续当中的这样一种本性,完全就是这个全体显露出来,就获得解脱。是这样进行安立的。所以我们在观察这个密行外道的时候,我们也发现和内道当中的有些承许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我们承许的如来藏,如来藏也是有这样一种自性的。一切众生相续当中都有如来藏,然后呢通过如来藏,你初步认知如来藏之后,你这个如来藏做为本基,那么就会显现各式各样的一些法,这些法称之为有法,这些法称之为客尘。所以说我们在认知的时候就知道,在究竟胜义当中,除了如来藏之外其他的法都是无常的。如来藏是恒常不变的,然后呢,其余的这些法呢,都是变化的、虚妄的,这些都是客尘。所以说我们要认知的时候,就通过他空的方式认知,一切的显现的法、一切的虚妄的法都是没有的。要通过修空性,把这样一种一切不存在的法把它们习气等等种子全部消尽。消尽之后一切客尘完全分离之后,如来藏的本性全部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就获得解脱。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的话,我们的这个修法很容易变成外道。就前面我们讲数论外道也好,或者此处所讲密行外道也好,我们不要认为这样一种外道的的确确就说是,非常非常的很笨的,很粗略的一种法。实际上,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如果你有智慧你会认为这种外道的的确确是很下劣。如果我们的智慧不够的时候,就会容易把密行外道和这样一种内道的法融为一坛。像这样的话,我们到底是在抉择佛法呢,还是在抉择外道。

《中观庄严论》第七课10分--20分程志萍

不了知,还有一些问题就是现在在世界上也是流行一些这样一种法门,那么所流行的这些法门呢有的时候也讲这些所谓的中观,有的时候也讲这些所谓的解脱,也提出家。所以也讲一些很多的道理,如果我们没办法分别分辨的话,像这样就会说这是一种内道的修法,应该跟随他应该去修持,实际上这个理念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这个密行外道和这个佛教当中当然不一样了,我们就说佛教当中提到的如来藏恒常,还有提到这样一种如来藏和他的这个有法之间的关系,他的里面都是有很微细的奥妙的,和外道宗派绝对不一样。以前我们学习过如来藏的宗派,后面呢,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讲如来藏这些和他的这样一种有法之间的微妙关系啊,或者和外道根本不一样的地方都可以安立的。那么此处就说密行外道它就是这样承许的。这个地方就是介绍他们的二谛,怎么样通过理,修持之后的解脱的道路。

下面是讲第三个问题, 【吠陀派等承许各自所推崇的梵天、 遍
入天及大自在天等所有天神是常有胜义谛,而由其神变所造出的万物则是不稳固、 欺惑的本性(即是世俗谛)。】

那么就说吠陀外道呢,吠陀派他们所推崇的有些就说是他们这个就说内部稍有不一样,他们说所推崇的本尊啊他们所推崇的这样一种导师或者天神呢,有的时候推崇的是梵天,这个是常有不变的造物主,有的时候就说把遍入天安立成造物主,有的时候把大自在天安立成造物主,反正不管怎么样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说这些所有的天神是常有不变的法,那么如果说无常的不安立无常,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把这样一种梵天,遍入天,大自在天安立成无常的话,那么就可以和一般的凡夫俗子没有差别了,凡夫俗子他也有无常,他会有生死,他有生老,就说也有这样一种死亡,所以说他们觉得呢如果梵天、大自在天,也是像这样一种生灭无常的,那么没有什么神性可言,就没有一个真正的是永久的皈依处,这一点就不成立。所以他们就认为梵天等等都是常有不变的,这一方面的本体叫胜义谛。而通过梵天等等他们的神变所造出的万物这些都是不稳固,比如说现在我们的众生,这方面都是梵天、遍入天造出来的,这些都是不稳固的,一些地球也好、一些宇宙也好,都是这些天神通过他们的神变造出来的,所以说这些方面的法呢,是不稳固的,是欺惑的本性,这个方面就叫做世俗谛。

【并且认为当获得这些天尊的果位时便已永久解脱了】

那么,他们也承许修道,在承许修道的时候呢,他们认为如果能够通过很多这样一种方便,如果能够取悦梵天、能够取悦遍入天和大自在天,能够得到他们的摄持,能够得到他们的悉地,这个时候就永久解脱。就不会再流转呢。所以说他们在承奉自己的天尊方面呢非常注意,非常注意。所以有的时候就想尽一切办法来取悦自己的这样的天神。取悦天神,有些去过印度的道友也是回来讲这个说他们在供养的时候,承侍很多的供品,然后通过很多这样优美的很多这样一种旋律来赞颂,然后活动法器啊等等。所以有的时候这些外道修行者,他们从他们的教义所诱惑的吧,反正就是说为了得到这个天神的欢喜,甚至于像在以前杀人,把这个人的血呢就是说喷溅在天神的神像上面,他们就会觉得天神会高兴。啊前几年就说是还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好像是通过买一些贫穷的小女孩,然后就把小女孩带到这个天神面前,割断她的脖子,把这个血喷在天神的神像上面,他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获得解脱的。到现在都还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说他们对自己的天神非常崇拜,及其狂热的崇拜。想方设法必须要获得这样让本尊欢喜,这个时候就才会获得解脱。这些当中是通过非常极端方法,通过伤害众生的方法,有些是通过伤害自己,就说折磨自己的身体,他们就觉得通过这个方面、通过这样的修行能够让这些梵天等等得到欢喜,所以获得这样天神果位,不惜一切手段的,不惜一切手段。像这样一种问题。

【于是这些外道徒便开始凭依修道苦行、种种禁行、供养布施、禅定观风等五花八门的瑜伽修法】

那么为了能够得到这样解脱缘故呢,那么这些外道徒就开始修行了,他们修持各种各样的苦行,而行持众多的禁行,有的时候就是自己一只脚翘起来,就一直这样站起修行的,印度的一个修行者他一直在单足站立,有一次好像是前一段时间,前几年也有,讲他就是在出国的时候在飞机上也是这样站着的,好想这样从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就说这样一种修行外道的苦行,如果没有真正的修行道友的话,那么就在自己的家乡,在其他的地方去访问的时候,都是这样修行的,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的话,对他们自己这样的修法,的的确确非常执着,很执着这样一种修道,所以说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苦行,还有就说种种禁行,觉得学牛爬,学牛吃草,学狗,像这样的话就可以获得解脱。所以他们有很多这样不同的进行,还有就说做各种各样的供养,布施也供养这样的水果,也供养这样一种人等等。反正做很多很多供养、布施。然后也是修持这样一种禅定,还有观风等等五花八门的瑜伽修法,总之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解脱。啊就是为了得到解脱。

还有说什么常我与虚空等本来自然就存在的原始派等等】

那么还有呢,说是常我与虚空本来就自然存在,那么这些就称为原始派。

宗派的名称与观点虽然各不相同,多之又多,可是归纳而言,他们均承认轮回束缚与解脱之因是常有的实法。

那么就说这些各种各样的宗派的名称也好,宗派的观点也好,虽然各不相同啊,非常非常多,但是如果把他们归纳起来的话,那么就可以这样进行归摄,他们都承认轮回束缚的因这个是常有法,解脱的因就是常有实法。那么这个是所谓轮回束缚的因、和解脱的因,那么前面我们在讲数论外道和密行外道的时候也是讲过的,反正他们就是觉得有个神我,有一个这样不变的我,这种我既是束缚的因也是解脱的因,束缚的因就是不认知这样一种常我,所以说就说受到束缚了。解脱的因呢就是你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个常我,就获得解脱了。就相当于就说我们如果你不认识空性,你就束缚。什么时候你证悟了空性,你就解脱。相当于这个说法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他的内涵呢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所有的外道都承许一个束缚的因和一个解脱的因这个是一个我,以前,昨天我们也讲过,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我们也会觉得我就说是束缚了,我现在在轮回中漂流,我现在在轮回当中漂流,我一定要解脱,后面就是通过修行之后,我终于解脱了,这个时候也是认为有一个轮回的因,这就是我,解脱的因也就是这个我。所以说,现在内道外道最不共的地方就是这个无我,也就没有一个我在流转,也没有一个我在解脱。像这样的话,在最初入道之前必须要抉择的,所以说像这样话就说是,否则就和外道这样的法完全无二了。

【这些常有派也都是说解脱存在的宗派】

【因此全力以赴精勤于自以为是修道的颠倒禁行】。

那么这些常有的宗派呢相对来说比较善妙的,为什么呢?就说承许解脱存在。他承许解脱存在从某个角度来讲他想要解脱,那么如果就说我们就说是这个暂且不说解脱的目标错了,解脱的方向错了,单从他想要解脱这个侧面来讲,想要解脱实际上就是佛教的宗派观察的时候呢,想要解脱这也是内在如来藏的一种妙力在开始显现的,一个从来不想解脱的人,和一个从内心想要从内观当中想要解脱的人,二者之间的的确确还是有不相同的地方,所以说常有派是由外道从某个角度来讲,从内外道关系来讲的的确确是非常低劣这样的宗派,这样修下去是永远无法获得解脱的。但是为了解脱而精进苦行呢,从某个方面来讲的确他还是超胜一般的人,超胜根本不想解脱的人。所以这些外道派、这些常有派全是一个特点,都想获得解脱,所以说为了获得解脱的缘故呢,全力以赴的,自以为是的修道的颠倒禁行。啊就会出现很多这样一种邪见,出现很多这样一种边见,出现很多这样一种其他一种戒禁取见啊等等,像这样很多很多问题会出现的,所以这个方面就是一般的常有外道。

那么【对于以上所有宗派,只要遮破常有实法就可以一并破除】。

那么对于这些外道的遮破方法抓住要点就可以了,抓住要点就可以了。一方面可以从他的支分破,但是呢核心是遮破常有实法。他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承许这个神我,恒常不变。或者就说大我恒常不变,等等等等。

中观庄严论 第07课 20-30分钟

所以说在破的时候呢,就把它破斥到常有实法就已经完全足够了,所以说我们在学习过的智慧品当中,在破这样一种自信的时候,在破神我的时候,在破这样一种大自在天的时候,都是说,如果你有这样造作,无常啊等等,都是一个特点就是破常有实法。如果就是说,是常有的,实法他就不会变动的,如果是真正一个恒常的法,他就不会变,如果不会变的话,那就不会起功用,如果它起了功用,就说明它是变化的。所以说很多佛教的这个理论当中,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破斥的。所以这个方面破常有实法就可以。

有关对各个宗派进行破斥的情节在正论中可逐一了知。 】这个是简单介绍,就是说内道的二谛的安立的方式。想真正广破的话,打破的方式,在字面当中,在这个颂词当中也有,在注释当中也有,到时候,我们慢慢学下去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静命论师和全知麦彭仁波的智慧帮忙我们来打破对外道这些颠倒见解的这样一种执着。那么这个以上就讲完了三个宗派,三个宗派都是讲承许解脱的,就说是常有派。

下面讲第四个宗派,第四个宗派和前面不一样,第四个宗派是断见派。断见派不承许前后世,不承许解脱,不承许为了解脱而修道。所以说这样一个第四个顺世外道,是所有外道当中最下劣的宗派,最下劣的宗派就是这个顺世外道。前面的宗派不管怎么下劣,反正他承许前后世的因果,承许众生在流转,承许有个解脱道,承许为了获得解脱而修道,那么断见派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

【顺世派:这一外道认为:显于现量对境中的四大明明存在,它是境、根与识之因,所以这就是胜义。

那么这个顺世外道呢,他认为显于现量对境中的四大,四大就是地水火风。这些地水火风有的时候称之为元素,四个就是四大,四大就是元素,四大元素是显现一切物质的基本因,比如说桌子,我们现在的身体呀!像这样实际上都是四大而显现的。顺世外道认为这些四大是显于现量对境中的这样的一种四大,是明明存在的,的的确确是实有的。那么它作为境的因,所谓境的因呢,就是我们的眼根,或者就说我们的耳根等等能够看到的,能够听到的,这样一种境,这也是通过四大显现的。所以说四大能够做为境的因。四大能作为根的因,就是我们的眼睛啊等等这些方面四大合和组成的。还有一个问题呢,就说是和一般的说法不共同的地方,他认为四大也是心识的因。这个就是最大的分歧之处。最大的分歧之处就是认为四大地水火风,他能够产生心识,所以说如果它的观点能够成立的话,他就不用安立前后世了。为什么不用安立前后世呢?因为就说是,如果你因缘和合,有了四大,那么通过四大就可以显现出心识来。就是说今生当中如果你有了四大,就可以显现心识,也不需要突然就会显现心识,根本不需要有一个前后世的心识做连接了。所以说这个方面这个常有不变的四大就是因地了(23:31)。

【由此所生而再度灭亡的有法——万事万物则是毫不稳固、 欺惑的自性。】

“由此所生”这个“由此”就是指四大,那么由四大所产生的这些法最后又再度灭亡的这些有法,像这样一切的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都是毫不稳固、欺惑的自性。所以说他们觉得这就是世俗谛,从这个方面就说是,你是一类法是实有存在的,实有存在这一部分就是胜义谛,比如说四大。然后通过四大而生的,这些粗大的、缥缈的,需要毁灭的法都是世俗谛,他们就这样承许的,这就是安立他们的二谛。下面就是描绘他们的观点。

他们振振有词地声称 : “修道等前生后世的业果根本就不
存在
, 现今的这一神识只不过是从胎位四大聚合的凝酪等中突然出现的 , 就像酒曲中新生出迷醉的能力一样 , 并不是来自于已故前世的神
;

他们认为呢,这些所谓的修道,前生后世的业果不存在,没有前生后世,没有就说前世的业,然后显现今生的果,今生的业显现后世的果,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那么所谓的神识,现在我们能够分辨、能够思维的神识不是从前生带来的,他是在怀胎的时候,在胎位四大聚合,因为这个四大法是,他觉得这个四大是一种恒常的嘛,是一种恒常的法,是有一种实有的法,所以在胎位的时候四大聚合 风进补穴 (25:02),这样聚合之后呢,就会显现这样一种身体,就是从四大聚合、凝酪等中突然出现。凝酪就是在入胎的时候,在胎位的几个阶段之一。凝酪就好像奶酪,刚刚要临近时,比如酥油刚刚要凝结的时面上有一层皮,有一层油这个就是凝酪。就是说我们在住胎的时候,其中一位就像这个凝酪一样。就在这个当中,有这个凝酪的时候,突然从当中就出现心识了。这个好像从酒曲当中突然发生迷醉的能力一样,他觉得这样一种心识不是前生带来的,是在今生的四大当中,今生的色法当中突然出现的,不是来自于已故前世的神识。从这个方面他说根本不需要承许前世,也不需要承许后世。

【在这个世界无论留住多久,于此期间便会出现心识与气息,而一旦命归黄泉,则如同油尽灯灭般身体将散为微尘,内心融入虚空,而绝不会再有什么后世;】

那么就是说,前面已经讲到了自己的心识产生的根源,下面就进一步介绍,在这个世界当中,有的时候你是待几年,或者有的时候住几十年,有的时候住一百年,不管你在这个世界当中留存多久,在这个期间就会出现心识,就会出现气息。心识和气息乃至于你的身体留存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有他的心识和气息,一旦死亡就犹同油尽灯灭一样,这个身体就会散为微尘,身体散为微尘之后呢,这个内心,心识也完全就消散了,跟随身体的消散而消散,就不会有什么心识的存在,也不会有心识流转的后世,然后心识入胎这方面的情况就不会出现,所以就认为绝对不会再有什么后世。前面讲不会有前世,也不会有后世。

【而业果、道、解脱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就是觉得造了业之后,通过这样一种行为,这个行为会产生业,业会产生果,这方面呢,业果方面不存在;然后再通过修道,通过修道的力量圆满之后或者解脱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所感受的苦乐等不同显现就像豌豆的圆形与荆棘的尖锐谁也未制造一样均是无因无缘由本性而生的。”】

那么今生当中所感受的很多苦乐,这些不同的苦乐等不同的显现就好像豌豆的圆形它是自然形成的一样,荆棘的尖锐它是自然形成的一样,谁也没有制造。没有说,你把这个,你在这个丰收的时候,在收获豌豆的时候呢,你把豌豆荚一打开,就会发现里面的豌豆圆圆的,待在这个豆角当中。那么这个豌豆的圆形谁去制造的?谁也没有制造过,没有谁,没有农夫一颗颗地去把它弄成圆形的,没把它团成圆形的。所以他就觉得这个是无因无缘由本性,本来是这样的,无因无缘就可以产生。还有荆棘的尖锐,就是说荆棘的刺谁也没有一根一根把它削尖,谁也没有制造过,无因无缘由本性而生的。所以他就不承许感受的苦乐是通过前生的业而产生的苦乐,觉得这个完全是今生当中的一种本性而产生的,无因无缘而产生的。

【因此,这一派的信徒在身心聚合尚未死亡前的有生之年唯一追求的目标就是一己私利。】

所以说这个顺世外道这一派的信徒他们在身心聚合的时候,还留在世间的时候,有生之年当中他唯一追求的是一己私利,他就会有这样一种观念,反正没有前生,也没有后世,没有所谓的,就说是,我现在的苦乐,是前生的这样一种业带来的。我现在这一世的这样一种行为,也不需要后世来承担,我自己所做的一切行为不需要负这些业果的,这样一种负担。没有这样一种、不会承担这样一种业果的责任,所以他就说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怎么样在今生当中过的好,耍的好,所以说呢就是拼命地在今生当中追求财富。没有业因果的正念的缘故,拼命地在现世当中,可以通过一切手段,反正得到快乐就已经可以,根本不负责任的,也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像这样的话这一派就追求一己私利。所以从这个方面有些时候通过他这个特点吧,也把他这个顺世外道叫做现世美,他就是只是追求现世的美好而已。

任务开始时间29分58秒

那么就不追求后世的美好,而只是追求现世的美好,所以说就是像这样的话就是追求一己私利。当然在这个派当中呢就是说有一些很恶劣的人什么都不顾,一方面根本就是说这一派的就说总的一个原则,他就根本没有前生后世,业果这个方面他们都根本不要担心的、不用担心的。那么在这一派当中呢就说还出现这样一种差别:就是有些人根本不顾、连这一世今生当中也不顾及,只要能够得到这样一种快乐就可以了,所以说就是通过这些杀人放火的方式来敛财的也有;还有一些人呢就是说是稍微顾及一点所谓的世间道德规范,就是说虽然我要得到快乐但是我在世间当中生存,我的这样一种地位啊、我的面子啊,像这样话就是我的名声要好,所以说他在做的时候就稍微稍微就是说是注意一点,做一个好人,或就是说是怎么样就是不能够危害到自己的名声,因为这样,反正不管怎么都是追求一己私利,都是追求一己私利的,就是说没有想到后世的解脱啊、其他众生的解脱问题根本没想。所以这个方面就是顺世外道一种特征,他就是说一个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坚信这个因果的话,就这个时候也会出现这样情况,就是追求一己私利了。所以说想方设法就是说遮破这样一种相续当中存在这样一种种子习气啊,的的确确还是很重要,通过一切方法要在我们相续当中树立起前生后世的确存在的这样一种观念,然后就是说修道得解脱这个观念,这方面通过理证和很多很多这样一种教义、公案呢,反正要想尽一切办法在我们相续当中要树立起牢不可破的这样业因果正见。这个方面就是在最初学佛法的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如果这个业因果这个问题不建立起来的话,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一个真正的根本的,没有一个真正的根本。所以说最后就会变成顺世外道一样,只是追求今生当中的安乐而已了,不考虑到后世问题。也许是有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还存在这样一种顺世外道这样一种习气吧。所以有的时候呢在修习佛法过程当中就是说对于这些快乐的追求、对于物质的追求有的时候是胜过于追求解脱道的安乐的,如果要让我们选择、要由我们抉择的话,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就选择钱财、选择这样一种享受,就不选择学习佛法的、也不会选择这样一种解脱道了。当然就是说有的时候在外表当中我们也会说我们是修道者,但是就如果我们是修道者的话那么就不会真正的是为了、这个一方面为了这一己享受去放弃修法,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行为和我们想法的的确确有的时候,这方面可能多多少少还是有这样一种邪见在里面作怪的。所以说就是说像米拉日巴尊者所讲的一样,想方设法在内心当中树立起业因果的正见太重要了,非常重要。我们都觉得米拉日巴尊者这个苦行无人能比,但米拉日巴尊者说如果你们能够像我一样诚信业果的话,像我这样苦行都做得到,任何人都做得到。就是因为我们相续当中还对业因果这样问题没有产生非常稳定的定解的缘故,所以在修道过程当中呢,会出现懒惰啊、会出现疑惑啊等等很多的情况会出现,这个方面也是在修道过程当中必须要予认知,必须要予以重点来遮破的一个问题。

那么下面就是简略地说一个大纲要怎么样遮破他们的这样一种要点。

【在遮破此观点的过程中,对于他们所承认的四大存在依据破析微尘的正理;】

那么他们认为这样一种四大微尘,又说那么是胜义,它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就是这个四大是产生一切其余法的因,他是这样安立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就是说遮破他所谓微尘存在的道理---破四大,破四大因为他的四大是一种色法嘛,我们就可以借用佛法当中破析微尘的道理把这样一种四大存在的意趣全部破斥掉,这个方面是在《智慧品》当中有遮破微尘,破色法在后面也有破色法的,像是从从 六乘到中乘(34分26秒)方法,就可以完全把这个微尘存在的这个依据打破。

而要驳倒他们所许的前后世不存在的观点则凭借破斥无因的理证。

那么因为他们前面说,今生的苦乐等完全是无因无缘的自然就显现的,那么如果说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破斥无因的理证就可以的,那么如果说一切万法真正的无因的话那么一切万法的显现要么就恒常有要么就恒常无,肯定会有常有常无的过失,这个方面就是破无因的理证,从这个方面就可以把他所承许的所谓无因的问题全部给打破了。

关于此等内容从本论阐述世俗谛的正文论证中便可一清二楚。

那么这些都是简述,那么它这些内容都在后面正文当中全部都要详细地观察、详细地破斥。

【显而易见,上述外道的这些观点全部是有实见。】

那么就是说不管是常见还是断见都是有实见,都认为这一切就是说这样一种观点都是在有实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当然就说外道的这个有实见很明显地它就直接承许一个神我的、一个恒常的、承许前后世的,等等的问题;断见派也是有实见。因为这个断见派它也是在四大,像这样话四大这样一种物质的基,存在实有存在的基础上派生出其它的很多观点。所以说这个方面也是有实见。

所有的常派一致认为我等是恒常实有的,而断见派也是同样,

35:59分

那么就是说是常派一致认为我、自性等等这个是恒常不变的常有,直接就承许的实有,断见外道他就是说认为死了之后一切都消散了,是这样的,而断见派但是也是承许有一个实有的我的观点。怎么样呢?

【对现今现量所见的万事万物具有浓厚实执的同时顽固地认为此生灭尽一了百了,前世根本不会再结生到后世。】

那么就是说他们在认为现量所见的万事万物,那么对于现量所见的万事万物具有浓厚的实执,就觉得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所执著的这些东西都是全部都是一种就是说可以得到的,他们对这些法有很浓厚的实执,所以说这个很明显就是一种认为实有的观点。那么在对现在一切万法很重的实执的同时呢也顽固地认为此生灭尽一了百了,前世根本不会再结生后世。所以像这样话就是否定前后世存在的观点。

因此,尽管他们也将其中个别的法立为虚妄、 迷惑性之法, 但终究只是依赖有实法而安立的,

那么就是说是,常见和断见的外道他们也把其中的个别法安立成虚妄具有迷惑性,这个是从前面他们安立二谛的这样一种文字当中都已经很清楚了可以看的出来了,他们也安立有些法是虚妄的有些迷惑性的,但是呢终究只是依赖有实法而安立的。那么这些所谓的虚妄法它是有一个前提的,有一个基,那么就是说他的这个本性,mengrong(37:35)法它是有实法,mengrong(37:35)是恒常不变的,这方面就是比较典型的他空了。所以像这样就是说某个法它的基是不空的,是恒常的,那么上面的法显现的法都是虚妄的法,所以说就是说虽然是安立个别法也是虚妄迷惑性,但是它也是依赖有实法而安立的。

换句话说,一切世间道都仅仅是由与无始以来俱生无明相应的观现世的平庸分别心安立的,

换句话来讲一切的世间道全都是由无始以来俱生无明相应的观现世分别心而安立的,那么就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有一种俱生无明,那么这个俱生无明就是说生下来、一切众生如果没有证悟,就是还是转生的时候,如果没有证悟法性的话,都对于这样一种法界本性他都有种迷惑,这种迷惑称之为俱生无明,每一生世、生生世世只要你没证悟实相,生生世世都会有这样一种俱生无明,这个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明,不了知外境的无明。那么和这样一种俱生无明相应的有一种观现世的平庸分别心,观现世就是说只是能够了知现世粗大的一些法,这个叫做观现世,它的一种量就叫做观现世量,就说只能够对于这样一种一切万法的这些---它的构造啊、它的粗大的一些或者就是一些生灭的显现啊等等,像这样如果对这些法进行衡量的、进行观察的这个叫做观现世量。那么就是说这种观现世的平庸分别心而安立的,形形色色的观点虽然非常多,就是说这一切的世间道外道这些全部都观现世量平庸安立的。

形形色色的观点虽然无边无际,可是都不可能超离实执的局限,

那么虽然通过这样一种基安立的很多无量无边、无边无际的观点,但是呢就都不能够离开实执的局限。所以,麦彭仁波切这句话呢,就完全做一个归摄了,为什么这些外道没办法获得解脱呢?就说他的观点虽然非常多,你可以通过你的根本观点再安立其它的支分观点,但是总之一个字,一句话呢---就全部都不能超离实执。如果你没有办法打破实执的话,那么你这个我就无法打破,如果我打破不了的话,你怎么样获得解脱呢?所以说佛教当中很关键的一点它就认知一切流转的根本就来自于我,所以说这个是以真正一切众生流转的最根本的起源就是认为我存在。那么,如果你把我打破了,就解脱了。如果我不打破、就不解脱。但是呢,外道呢,反而认为这个我是存在的。一切的修法应该围绕“我”服务的。所以像这样的话,在认知轮回的原因的时候,错误了。修道的时候也错误了,最后就没办法解脱。总之,还是没办法超离实执的局限。

【就像胆病患者尽管见到海螺、 明月、白银等各种各样的事物,但除了黄色以外别无所见一样。】

那么打个比喻讲,就像胆病患者呢,就说一个人患了胆病了,他可以见到很多白色的东西,看到白海螺,看到白色的明月,看到白银,看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但是因为他的理念他的胆出问题了,他的眼根,他的胆病影响到了他的眼睛,所以说影响到眼睛的时候呢,他看所有白色的东西都是黄的,除了黄色之外别无所见。就相当于平时戴了这样一种变色眼镜了,你戴了变色眼镜,夏天戴墨镜也好、或者你平时戴着变色眼镜也好,你戴着这个深色眼镜,看什么东西都是这个颜色,啊基本上都是这个颜色。

所以,有些时候只不过有深浅的差别而已,这个方面就是说明了如果你的无明蒙蔽了你的眼睛。那么把这个明蒙蔽之后呢,你通过无明所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所以说如果你在外表上,外面上要去改变,要做很多改变。这个是于事无补的。众生在轮回的时候他也想怎么样改变我的处境呢,怎么样改变我的环境呢。他们也会做很多的挣扎,也会做很多的努力。比如说在外境上怎么样去做这样一种努力,都有。但是,实际上你里面的、最根本的东西你没有去纠正的话,那么在外面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一点点小的改变而已,真的大的改变不会出现。所以说这个方面就讲胆病患者看到所有白色的东西都是黄色的。所以说,内心当中如果有了俱生无明,有了实执,通过实执所引发的所有的东西都是颠倒的,在这个上面做些改变,那不是真正的改变。实际上,我们就是说,在讲外道的观点评述外道的观点的时候,再把这个问题放回来,再放在我们的修道的过程当中,这个标准对我们来讲依然有用。也就是说我们在修道的时候,如果你不在内心当中认知万法空性的,内心当中不产生殊胜空性的正见,那么你带着实执去修道,所有的修道全是围绕实执而服务。就像上师讲菩提心的时候,如果你不打破自私自利,所有的修法全是给我执服务了,全部都会变成我执的粮食,你越修的精进你修的越多,你这个我执就越壮大,他的身体就越壮硕。所以说像这样话就说,你不是在修道,而是不断的在喂养这个我执,这个方面也是和这个内容是一样的,再放到出离心的教授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看破今世的话,那么,所有的修法,你闻、思、修所有的善行,都是在为了今世而服务,就说一根绳子就把我们栓住了,把我们牢牢的捆在现世的世间八法这样一种桩子上面。牢牢的钉在地上。所以说有一根绳子牵着我们,我们怎么样再去跑,最后就没办法跑出这个范畴。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全是为了他服务的。这在《开启修行门扉》等等,在教义当中讲的非常清楚。所以这方面还是来自于理念的改变,如果理念你不改变,外在的形象再多,都不是一个真正的法。所以说如果我们自己不放弃自私自利、不放弃对现世今生的执着的话,所有的的外面的善行都会变成世间八法。如果我们不打破自私自利的作意的话,所有的善行都会变成喂养我执的因。所以如果我们不打破一切万法的实执,不打破人执和法执的话,所有的修法也都全部变成轮回的因,那么在这个有实执的基础上,在有实执的基础上,修持各式各样的善法,只能够帮助我们在投生轮回的时候让我们的环境更好一点而已。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实执,有人执和我执。我们修善法,修善法,这个善法它的这样通过缘起力啊,他有他的果,也可以升天、也可以再转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实际上你的善法只能做到这一点,仅此而已。就是说只能帮助我们在轮回的时候,转一个好的地方,稍微改变一下我们的环境。除了这个之外又有什么?你再怎么改变,反正总归一点,还是仍然在轮回,还在漂泊。而且这样一种善法他是有为的,他一但消尽之后你还会去受苦。所以这个方面如果你,就说是治标不治本,你只是在外在去改变一点的话,还是和一般的凡夫人性质上本质上没差别,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都在流转,只不过你流转的好一点,你混的好一点而已。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什么差别呢,没有差别的。所以说真正来讲内道和外道不共同的地方。内道他能从最根本的地方下手,认知人我和法我根本不存在,认知空性,认知空性再去修道,再去修善法,这个就不是说你在改变轮回当中的环境而已了。你就真正在颠覆轮回。从根本上就把轮回颠覆了。为什么呢?因为轮回的根本就是人执和法执。你如果把人执和法执,能够你针对这个去修道,实际上他整个修都在颠覆轮回,整个一过程。所以,你如果能够把轮回颠覆了,你就真正从三界当中获得解脱。不但你能解脱,而且可以帮助其他众生获得解脱,因为你掌握了真正道理的缘故。这个方面就是说从外在入手和在里面入手的根本差别,实际上是天渊地别,很大很大差别的。

因而 , 固执颠倒邪见的这些外道徒谁也无法堪忍无我的狮子巨吼声。

因为这些外道内心当中实执太过于严重了,所以说即便是佛陀出世了,佛陀在世间当中宣说无我空性见,宣说要颠覆一切众生的轮回三有这样一种最根本的修法时候呢。很多外道除了内心当中少数外道有善根一接触到无我空性之后,马上就能苏醒之外呢,除了这些少部分众生之外,实际上很多外道谁也没办法堪忍无我的狮子巨吼。为什么没办法堪忍无我的狮子巨吼?

因为就说是内心当中的实执过于严重,伤害到了这个无我空性当中无我空性见,伤害到了他认为的最根本的东西。伤害到了他所有利益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这个“我”,他就觉得这个我是一切利益的根本。如果你连这个我的都没有了,你还修什么?谁来修道?修完道谁来享受这个修道的果?他就认为这个是绝对不能忍受的。所以说如果就在表皮上面你去弄一下他,还可以忍受。如果你动摇了他最根本的核心价值观,把他这样所谓的我执动摇了,他就没法忍受了。这个都还不是后天熏习的。就是无始以来的根深蒂固的认为“我”是存在的。所以要动摇这个,不要说是外道,很多时候我们刚刚初学的时候都没办法接受。我们就觉得这样的我动摇了,把最核心的东西动摇了,那还得了,像这样的就觉得根本没办法接受。所以说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但是如果我们学习下去的话,学习下去,如果真正的认知这样的道理之后不但不会产生畏惧,而且会产生很大的欢喜心。所以说呢,这个狮子巨吼声在这个萨哈尊者的道歌当中啊,《多哈道歌》当中啊,他也是打过比喻的。他比喻说狮子的巨吼声,群兽其他的野兽听了之后,一听到这个狮子的巨吼,他们就吓得屁滚尿流,脚都站不稳了,就像这样的瑟瑟发抖,但是这个小狮子一听到狮子吼的时候,哎呀高兴的发抖,特别高兴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说就是这样佛教的无我空性啊,佛教无我空性见就是如果是外道实执心很重的人,他一听到无我空性的时候,那就根本无法接受。那么如果是内心当中无我空性的善根非常非常深厚的人就像《入中论》当中讲的一样,听了之后,他就说汗毛直竖。然后眼泪直流。他就说是对空性,就能产生这样一种非常非常强烈的感受,所以像这样的话,同样一个狮子巨吼声,也会产生这样不同,这样一种情形的。

所以现在我们非常有缘或者有福报遇到这样一种空性教法的时候,无论如何好好抉择空性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当中对空性的正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所以说这个方面也来自于自己的一方面俱生的智慧,看前生有没有这样一种俱生智慧,如果没有俱生智慧的话就今生当中一定要非常非常精进的去下功夫。一定要下工夫。如果我们前世的善根也没有,今生也不好好精进的话,那么就是说遇到这么好的教法,就完全放过去,太可惜了。

【他们即便再如何分析真实、 虚假的种种道理,也对实执这一根
本无有任何损害,只能称作是相似的空性,而对二谛纯粹是一无所知、 颠倒妄执。】

那么就是说如果你不认知空性,不抓住根本的东西,你在外面,再怎么分析,噢,这个是真实的,这个是虚假的,然后把这个真实和虚假的东西,一个一个造成写成书,然后就是说以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你可以出很多很多书,你可以分析真实和虚假。但是呢,就是说因为你内心当中实执根本没有任何损害的缘故,这个方面的分析,从根本意义上来讲,都完全没有丝毫的价值,没有丝毫的价值。因为你分析的所谓的解脱道,你根本没有触及到它的根本问题,所以说这些所谓的真实啊,虚假啊,空性啊,全是相似的空性。那么“对于二谛纯粹是一无所知、颠倒妄执”,这个方面就是说,在空性之外,在真正的无我空性之外,你再去分析,没有意义。

【接下来介绍佛教各派的宗义:】

前面是对于外道的问题作了一个介绍了,下面是要对于佛教的这些二谛呢作一个分析。

【远远胜过世间道的自宗内道佛教之中,也因为对二谛之
义的大概了达与如实证悟的不同而层层递进。】

那么这个内道就是“远远胜过世间道的”,就说内道 “远远胜过世间道的自宗内道佛教”,那么就是说世间的道呢可以包括一般的不信宗教的人,还有入外的都可以称为世间道。那么因为佛法是出世间道,离开了,就是出世间道之外的这些世间道,世间道也有一般的凡夫人,不入宗派的一些社会人士,还有一些就是入了宗派的这些外道等等。那么这些佛教呢是从有部就开始远远超胜了这样一种世间道,因为就是说有部以上都可以有解脱。都可以从三界轮回中获得解脱的缘故,所以说完全可以说,很肯定地说,内道远远胜过世间道。“也因为对二谛之义的大概了达与如实证悟的差别而层层递进。”对二谛之义呢,有些宗派是大概了达。就是说,对正确的二谛,了达一点就可以解脱了。还有些如实证悟,你获得究竟解脱。所以说呢在内道当中呢,它就说是这个通过证悟不同啊,层次递进,而安立了有这样小乘宗啊,有这样大乘宗啊等等,有有部、经部、唯识宗观啊,像这样的话,通过这样的不同层层而递进的。

【其中有实二宗内部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实际上均是如此承认的】

那么就是说“有实二宗内部”,有实二宗呢,就是讲有部和经部。有部和经部就是小乘的这样一种有实二宗,承许这样一有实法。像这样有实二宗的这个有部和经部的内部的观点呢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对于这样一种无为法,对于这样一种无为法、抉择灭啊等等,如果有部呢,就觉得是实有的,经部呢,就觉得不是实有的,这是一种假立的。对于三时,对于三时的话就说,有部派很明显,过去连,不要说现在,就连过去和未来,也是实有的。而就说是经部宗,他不认为这样一种是一种实有法,不认为这个是个实有的。还有比如有部宗认为,比如说我们要取境的时候,要看色法的时候,看柱子的时候,这个时候是眼根在看,经部宗认为这个是眼识在看,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这些方面,不同之处呢,在《俱舍论》当中,在世亲论师他的所造的《俱舍论》,在颂词这部分,基本上是宣讲有部的观点,在长行这部分,有的时候是讲有部,有的时候是讲经部。所以在这个他的注释当中,对有部经部附件(53:37)的差别讲了很多很多。所以这个在有部经部内部也有不相同的地方。但实际上,从根本问题上面啊,“实际上均是如此承认的”,下面就介绍观点。

【:经过摧毁与分析可以抛弃执著之心的粗大诸法为世俗谛;】

那么就是说这个,他们的世俗谛在《俱舍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那么世俗谛是怎样安立的呢?“经过摧毁”“可以抛弃执著之心的粗大诸法”,或者“通过分析可以抛弃执著之心的粗大诸法”,这个就是世俗谛。比如说瓶水,一个瓶子,我们通过瓶子来作比喻。这个瓶子,首先它可以被摧毁掉,拿一根铁锤一下子就把这个瓶子摧毁掉了,或者说我举着瓶子往地下一摔,这个瓦罐瓶子一下就碎掉了。所以说,这个就是可以被摧毁掉的,这个方面是世俗了,因为符合可以被摧毁的条件,所以这个粗大的瓶子这罐是世俗。然后就说,我们再从地上拣一块碎片,把它这个摔过的碎片再拣起来,再砸,哎,越砸越小,越砸越小,像这样的话,都可以被分析掉。乃至于你的这些东西可以被外力所摧毁的时候,都是世俗。那后面的就是说我的这个铁锤失去效应了,我砸下去,看地上好像没什么变化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心识来分析了。这个就是后面我们看,“经过摧毁与分析”,什么叫“摧毁与分析”?

就是说能够被摧毁的时候,你就摧毁它;不能够,你就说你摧毁你就看不出效果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就要用心识去分析了。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看不到了,当然现在如果有显微镜的话,它还可以分析下去啊,但以前的话,没有这些东西,所以说这个人时候就可以用心识来分析。这个微尘,被摧毁的微尘已经很小了,我已经没办法再去用外力去摧毁了,这个时候,就用我的心去观察。再把这个东西分成两份,再分两份,再分两份,这样一直分下去,乃至于最后就不能分了,在这个不能分之前,就说“经过摧毁分析可以抛弃执著之心的”,乃至于我的心还可以执著,,还可以缘它。像这样可以再执著它粗大的诸法,这一切都叫世俗谛,全是世俗谛。所以说对于瓶子作比喻来讲,乃至于就说是到无分微尘之前,它都可以通过摧毁,通过分析,“可以抛弃执著之心的粗大诸法”都叫粗大诸法。最后到了无分微尘了,这个就不能再分析了,那这个就叫胜义谛了。所以说瓶子是这样的,其他的法都是这样的,都是通过这样分析的。

有些是通过首先摧毁再分析,有些是通过心来分析。比如说心识,粗大的心识,你没办法摧毁掉,这个时候,就直接用心来分析这样一种法,通过粗大的心,粗大的分别念,再分再分,通过刹那,通过时间来分,等分到最后的时候,这个就叫胜义谛了。所以,他们的世俗谛是什么呢?经过摧毁与分析可以抛弃执著之心的诸如此类粗大的诸法,这个方面落在粗大诸法上面,这些粗大的诸法,都叫世俗谛。那么怎么样就说,这些粗大诸法都叫世俗谛的呢?你通过摧毁可以抛弃对这个粗大执著的这样一种执著之心,通过分析可以抛弃执著之心的这个粗大诸法,这都叫做世俗谛。

【而无法舍弃的无分刹那心识与无分微尘无情法在胜义中必然是存在的。】

那么呢,最后最细的这个无分刹那,这个心识它就是说通过刹那来进行安立的,心识通过时间来进行安立的,所以说最小的这个心识,最细的这个心识,最快的这个心识,最微细的这个心识,叫无分刹那心识,就没办法再分的,没办法舍弃的,这个叫胜义。然后最后分到最后,最小的无分微尘,这个无情法,最小的微尘,无分微尘,这个时候也没办法再分的,没办法舍弃了,所以叫胜义谛,就是在胜义当中必然存在的。所以“无法舍弃的无分刹那心识与无分微尘无情法在胜义中必然是存在的”,他们抉择这个为胜义谛。

所以平时为什么我们老是说小乘他对于无分刹那、无分微尘都还有执著呢,他就觉得这个是无法再分的,这个是真正的胜义的本性。是这样的。所以他们胜义谛和世俗谛从这个方面可以分析的。

【他们觉得:假设无分刹那心识与无分微尘也不存在,那么所有的这些粗大无情物与心识显然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他们觉得呢,就说这个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心识和无分微尘,这个必须存在,如果这个不存在,那么所有粗大的无情法与粗大心识的基就没有了。就现在我们这些桌子呀,房子呀,这些大山啊,像这些都叫粗大的色法,那么这个粗大的色法,它的基是什么呢?它的基就是这个最小最小的无分微尘,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无分微尘最后合和起来的时候呢,就可以组成这些粗大法。可以组成粗大的法。像这样他们就说,在《俱舍论》当中呢,它是通过七倍七倍往上增的,啊,七倍七倍往上增。像这样话,就说是,最小的七个无分微尘,最小的七个无分微尘合和起来,然后就是叫极微嘛,有时叫微尘。然后再是七个这么大的,再是七个这么大的,慢慢慢慢累积,慢慢慢慢累积,像这样,就会变成这样一种万法。

但是呢,就是说这些微尘又是谁,通过什么力量让他们累积起来的?让他们合和起来的?那他们的观点就是说,当世界毁灭的时候,世界毁灭的时候呢,这一切粗大的法全变成了无分微尘了,飘散在虚空当中,后面就是说世界形成的时候呢,是通过众生的业,啊,通过众生的业力,把它们,通过众生的业力,通过众生业力的力量,把它们重新聚合在一起,慢慢通过众生的业,显现成须弥山王啊,显现成南赡部洲啊,显现这样一种很多很多法。所以众生身体这个微尘合和起来,也是通过众生的业而合和的。这个方面就是说通过业力说,从业立观来进行安业的,没有一个造物主,不是通过造物主他的力量把它们形成的,这个是小乘的观点,小乘观点是这样的。

所以他们就觉得呢,应该有一个最小的基,如果没有这个最小的基,当这个世界重新形成的时候,难道不就无中生有吗?如果连这个最小的微尘都没有,那么难得不是从虚空中要显现万法吗?这个是绝对无法承许的,这个没办法承认的。所以说,这个最小最小的微尘应该有,它能够显现粗大法。还有一个最微细的心识,比如现在我们产生一念心识,当我们就说相对当中认知,这个是个架子,这个是个柱子,这个心识实际上是非常粗大的一个心识。有些时候我们的心识只是一念,一念就过去了,但是这个方面就是个很粗大的心识,当能够被我们感知的时候呢,它这个里面已经累积了很多很多刹那了,累积了很多刹那,那个叫粗大的心识。

那再往下分再往下分的时候,就分到无分刹那,他觉得这个无分刹那绝对不能再没有了。如果你连这个都没有,你粗大的心识你是通过什么样合起来的,是通过什么累积起来的,啊,由什么累积起来的?当然这个累积的方法和微尘的累积方法是不一样的,它是通过时间,你经过多少时间,然后你粗大的心识,就能够显现出来,而不是说你同微尘一样可以累积,因为在心识在不断不断在灭,生灭的,所以它的累积方法,在因明当中讲,和微尘不一样。它累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显现粗大的法了。所以他觉得这个应该有,这个如果没有的话,你粗大的心识又怎么显现呢?这个方面就是他的非常非常,就说是这个他觉得很根本的问题。这个方面就说如果没有,他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了。

【这样一来,如是显现的万法也就不合情理了】

在我们面前所显现的所有万法都不合理,想想看,没有色法没有心,没有色法也没有心,那整个世界就没有了嘛。所以,

【如同无有毛线的氆氇一般。】

那么这个氆氇,比如现在的地毯一样,像藏毯一样,或者氆氇一样。像这样铺过来是一整块,我们可以坐在上面,我们可以躺在上面睡觉,可以作衣服。其实这一大块氆氇都是通过很多很多微细的毛线组成的,如果没有这一根一根的毛线,就不会有氆氇了,这个毛线就是氆氇的基。同样道理呢,现在一切很粗大的心识、很粗大的色法,都是很多很多,非常多的这个无分刹那的心识,无分刹那,无分刹那的心识和无分微尘组成的,如果没有这些无分刹那的心识和这样一种微尘的话,那么实际上也没有粗大的色法、粗大的心识,就像没有毛线就没有氆氇一样,没有它的基,就没有它的这样一种粗大的总的显现法。他就觉得这样一种微尘和心识必须存在,如果不存在,那就不行。这个就是介绍了他们二谛的观点。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