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释》第89课讲记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菩提心。好,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教言论,如今我们在宣说了知二谛和通达二谛的殊胜利益,分了三个问题,通达胜义谛的功德,通达世俗谛的功德,通达二者双运的功德。那么现在宣讲的是通达胜义谛也就是说如果证悟了空性它有什么利益呢?证语了空性可以断除就说这个获得解脱的烦恼障,和获得佛果的所知障,前面全知麦彭仁波切也讲了,一切士夫的所求就是从轮回当中解脱,和成就殊胜的佛果,而真正要达到这二个目的呢,就必须要遣除他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和所知障这样一种对治完全就是空性,就因为烦恼障的因是人我执,所知障的因是法我执,所以说人执和法执必须要修持人无我和法无我,通过修持二种空性来进行对治的,因此说历历要相续当中产生这样一种殊胜的证悟,和能够断掉这样一种障碍的,那么前面我们讲过了究竟一乘因,暂时三乘的道理,就说真正的大涅槃果只有佛陀才能获得,声闻缘觉还没真正获得大菩提,那么下面讲了虽然声闻缘觉没获得大菩提,但是绝对不会出现退转的情况,
【 其实,声闻、缘觉断除烦恼也是以圣者的智慧来断除的,因此不会有以业惑再度退转为凡夫、投生轮回的情况,因为他们是灭尽业寿者的缘故。】
那么虽然暂时分开了三乘,声闻缘觉没有证悟究竟的法性,但是声闻缘觉这个罗汉因为他也是断除了这个烦恼,通过智慧他们断除了烦恼,通过圣者的智慧来断除的,所以说不会再以业惑再度投生为凡夫的情况,这个是没有的,虽然在有部宗当中有些小乘的观点当中也有所谓罗汉退转的情况,也就是说钝根阿罗汉他会再再的退失,那么就说突然产生这样一种修惑而且这些退失的情况呢,是在他们这个教义当中是出现的,但是在他们的教义当中也就是说退转到凡夫的情况是没有的,他可能一退再退退到初果,但是呢他相续当中不可能再产生凡夫的业惑,即便是有这样退失,在今生中也很快会恢复,很快会利益修持之故很快就会恢复到这个阿罗汉果位的这个状态当中,那么这个是有部的观点,这个有部观点大乘等这个方面实际上是不承认的,一旦相续当中把这个修惑已经断尽之后呢,又突然产生修惑的情况不可能出现,所以这个方面是一种宗派的说法,宗派的观点,但不管怎么样反正通过业惑再度退转为凡失,投生轮回的情况绝对不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声闻缘觉是已经灭尽业寿,前面已经提到过了,通过这样一种人我空性的智慧对于投生三界轮回的业,和三界当中的寿命已经完全断掉了,所以叫做灭尽业寿者的原故,不可能再退回到凡夫。
【不仅如此,而且即便未灭尽所断的种子,但获得忍位后不再堕入恶趣等也同样是合理的。】
那么前面是获得圣者位他不可能再投生到轮回当中,不单单是前面这种情况,即便是末灭尽所断种子,也就是说他的见断和修断的种子都没有灭尽,就是一个凡夫人,一个凡夫人就说相续中的烦恼障的种子还没有灭尽,但是如果一旦获得忍位不再堕恶趣,那么获得忍位不再堕恶趣的原故呢,并不是他相续中的种子已经断掉了,而不堕恶趣的,而是说获得忍位之后,他堕恶趣的业,缺缘不生的原故,他已经获得了这样一种法忍,获得忍位之后呢,他相续当中缺少因缘,所以说他的恶趣的种子没有断尽,但是他不可能再堕恶趣了,这个方面是大小乘共同的说法,一旦获得加行道忍位之后呢不会堕入恶趣,就因为相续当中缺少这样一种助缘的原故,所以说恶趣的种子不会现行,这个方面就是同样道理的。那么和这个相同,
【 大乘圣者一地菩萨现量照见真实义而永远不可能再有颠倒的增益,尽管尚未断除串习的细微俱生所断〖俱生烦恼障〗,但如同蛇腰折断即不能立起一样,依靠业与烦恼身不由己而投生三有等情况是绝不会有的。】
一般的说法大乘在相续当中烦恼障的种子要到八地的时候,或者七地末尾,或者八地的时候才可以彻底的断尽,那么既然这样的话,一地到七地菩萨他相续当中具备烦恼障的种子,所以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他是因为具有烦恼障的种子的原故称为不净七地,那么一地到七地相续当中具备烦恼障的种子,那么会不会产生粗大的现行烦恼呢?这个方面说是不会的,为什么相续当中具备这样一种烦恼障的种子,但不会产生现行烦恼的原因何在呢?这方面讲到大乘圣者一地菩萨现量照见真实义,因为他已经完全照见了一切万法无我的道理,人无我空性和法无我空性,全部已经如实如实地照见,所以说因为照见真实义的原故,永远不可能再有颠倒的增益,这个地方颠倒的增益就属于非理作意,非理作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些增益,颠倒的增益,非理作意,这个方面是不可能的,永远不会再产生了,就说产生颠倒作意就是因为对真实义迷惑,对真实义迷惑才会产生颠倒非理作意,但是现在初地菩萨已经现量照见了真实义了,所以相续当中是永远不可能有颠倒增益的,因此从这个方面看的时候呢,尽管相续当中这个细微,俱生所执烦恼障的种子还没有断尽,但是他的烦恼不会再产生,就犹如蛇腰已经折断了,那么蛇的腰已经折断了它不可能再立起来,它不可能再真正起作用了,所以这样一种细微所断的一种,这样一种俱生烦恼障的种子因为缺少颠倒增益的原故,他就不可能再现行,不可能再现行粗大的烦恼,所以依靠业和烦恼身不由己投生三有的情况是绝对不会有的,大小乘共同的说法呢,产生现行烦恼的三个因缘三个因素,第一个主要因素呢是相续当中具有烦恼障的种子,这是所有的产生烦恼的一种根本因,比如说我们现在经常生起贪心和嗔心,是因为相续当中具备烦恼障的种子的原故,这是第一个因缘,第二个因缘是对境现前,比如说你要生贪心你就要有个悦意的对境现前,要生嗔心就要有个不悦意的对境现前,这个方面就是第二个因素,就是对境要现前,那么第三个因素就是要有非理作意,就是你对这样一种所现前的对境呢,没有认识它的真实义,就把这样一种对境认为是可意的境啊,认为它是一种不悦意的境啊等等,象这样相续当中又有烦恼障生起烦恼的主因,然后对境又现前,又有非理作意,它就会生起现行的烦恼,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凡夫人产生烦恼的一种方式,那么初地菩萨相续当中有这个俱生烦恼障的种子,对境也可以现前,但是呢,第三个因素不具备了,第三个因素就是没有非理作意了,你这个对境虽然是现前了,但是我没有认为它是一个悦意的境,我没有认为它是一个生嗔的很不悦意的境,所以相续当中没有非理作意的原故呢,他相续当中是不可能产生这样一种粗大的烦恼现行的,缺缘不生了,就相当于前面这个忍位不堕恶趣一样,他有这样一个种子,他的真正堕恶趣的业,他还没有完全消尽,到初果之后,通过自力他不会堕恶趣,但是忍位的时候,凡夫位的时候,他是通过缺缘的方式,缺缘不生的方式而不堕恶趣,所以大乘一地到七地菩萨相续当中俱备这样一种烦恼障的种子,但是因为缺少颠倒因缘的原故,缺少颠倒作意的原故呢,所以不可能再产生粗大烦恼的现行,所以通过这个方面造业通过烦恼身不由己再投生三有等情况绝不可能出现,而是不会出现的。
【如云:“与圣道相系,摧毁坏聚见,修道智所断,说为如褴衫。”】
那么这个是《宝性论》当中的一个观点,《宝性论》当中的观点就是说与圣道相系,摧毁坏聚见,那么就说和这个地方教证对照的时候是讲菩萨,或者是说在《宝性论》当中这个地方是在讲阿罗汉,那么阿罗汉也好菩萨也好都是有相似相同的地方,相似相同的地方,那么就说与圣道相系,比如说获得了圣道了,大乘菩萨获得了初地,或者说小乘获得了见道,与圣道相联系的原故呢,就会摧毁相续当中的萨加耶见,摧毁坏聚见,然后把这个坏聚见摧毁掉之后呢,相续当中这个修道智所断,就是说要通过修道的智慧所断除的障碍呢,好象破烂的衣衫一样,就好象破烂的衣衫一样。《宝性论》的注释当中呢,对这样一种犹如破烂衣衫,或者说修道智所断呢,他就是说这样一种修道智所断,它是就是说摧毁了粗大的,最粗大的障碍之后的一种所残余的部分,它就是说把粗大的烦恼摧毁掉之后呢,这个修道智所断它是相当于一种,粗大的摧毁掉之后的残余部分。这个残余的部分,就好像破烂的衣衫一样,啊就是说是这个不起到什么真正的很大的作用,啊它已经不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了。说真正的引导我们,就说是这个流转轮回的呢,主要就是这个坏聚见,啊主要就是坏聚见。如果说是已经获得了圣道,与圣道相系把坏聚见摧毁掉之后呢,其余剩下的这样一种障碍呢,它是一种修惑,啊是一种修惑修断,说这样一种修断呢它就说是,真正能不能够引起这个投生轮回呢?这个方面就讲,它犹如破烂它犹如破烂衣服一样,不能再起到这样一种完整衣服的作用了,他是断除粗大所断的一种残余部分,所以说就好像,啊破烂的衣衫。这个对照这个前面的声闻乘的说法啊。就是其实声闻缘觉不会再退转,和这样一种这个大乘一地的菩萨,啊不可能通过业和烦恼退转,那个意义是一样的,反正意思就是说呢,和圣道相系的智慧一旦生起来了,摧毁了这个,啊摧毁了见惑,摧毁了这个见道所断之后呢,啊坏聚见没有了,不会再流转轮回。
【获得圣地之后再也不需要以业惑的依他起而在不清净的世间受生等,可是以大悲心的驱使而在不清净世界中受生为四生随应平凡世间而示现来利益有情,】
那么就是说,如果已经获得了圣地之后呢,啊再也不需要以业惑的依他起,在不清净的世间受生,这个是在讲菩萨,啊这一段专指菩萨们。那么就是说是为什么说专指菩萨呢?因为就是说小乘,他虽然说是获得了圣地,比如说他获得了初果,或者获得了见道。但是如果说,你获得了初果之后呢,你还需不需要受生呢?啊还需要受生的,啊七返人天嘛,像这样七返人天他虽然说是不堕恶趣了,但是呢他还在这个欲界的人天当中要七返受生,但是呢就是说是这个圣者菩萨不相同,他虽然也是获得了初果,啊就是说菩萨获得了初地呀,但是呢他不···啊他自己呢又不,不像这个小乘的圣者一样,他不自在的去投生了,这个方面是不会有的。那么就说像这样的话就说是这个,啊就说是这个,他必须就是说小乘,他必须要获得这样一种善果之后呢,才不来欲界受生,但获得阿罗汉果的时候呢,不在三界受生。那么就是说圣者,就是大乘的菩萨呢,他就说是获得圣地之后通过自己的业惑牵引而投生的情况,同再度受生事间的情况是没有的,所以说获得圣地之后呢,不需要以业惑的依他起,业惑的依他起相当于,换个说法就是:不清净的依他起。那么就是说,业惑呢因为是个属于不清净的状态,所以说呢依靠业惑的一种,啊依他起,通过不清净的依他起,在不清净的世间受生的情况是没有的,他可以不受生了。他虽然不受生但为什么他还要受生呢?这个方面讲是以大悲心驱使,而在不清净的世界中受生为四生随应平凡众生而示现来利益有情。因为他的相续中有非常强烈的利他心,而他就是说修证空性的目标也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他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他就不会修持这样一种这个空性啊,不会修持这些很多法门。所以说呢,大乘菩萨他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为首要目的。应该说呢他自己呢,是以大悲心驱使在不清净世界当中受生为四生,就是说是胎卵湿化,通过胎卵湿化的这样一种四种投生的方式,随应这个平凡世间而示现来利益众生的。
【如(《宝性论》中)云:“已见真如故,生等已超离,然以悲示现,生老病死等。】
《宝性论》当中这样在讲菩萨的这个时候呢也讲到了:已经见到了真如的缘故呢,见到了真如的缘故,生等就是生老病死呢已经超越了,他自己呢不会再有这个生老病死的这个痛苦。但是呢,就是说通过大悲心为了利益有情的缘故,示现在这个有情的,就是说这样一种这个范围当中,他虽然没有生老病死,但是示现有生老病死和一般的凡夫人示现是一样的,啊示现是一样的。所以说呢就说是,通过他要利益一般的众生角度来讲呢,似乎和一般的众生是一样的,但是呢就是说虽然这样示现,但是在相续当中也是超越了一切众生的相续的,他相续当中也不是完全是众生。上师前面两天讲的时候,也是曾经提到过,大概这样一种这个事情吧。所以说很多圣者呢,就是说在轮回当中的时候呢,哦!他有生、他老了、生病后面示现,啊示现了这个涅槃了,那么好像觉得和凡夫人是一样的。但是呢,这个方面是完全是通过大悲心示现,他自己见到了真如的缘故,已经超越了生老病死,但是你要利益众生,你就不得不随顺这个世间的规矩来进行行事,否则的话众生不会受你的所化的,他完全是随顺大悲心,随顺众生的这样的规矩,然后他自己也是这个,示现这个生老病死等等的这样一种,啊是这样一种情况。
【 受生之因:住于不清净七地的诸位菩萨主要是以善巧方便、悲心、愿力而受生,而住于清净地的诸大菩萨则以自在的智慧而示现投生等。】
那么他就是说受生的因是什么呢?前面主要是讲,哦!大悲心受生。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再进一步的细分的话,那么他有不清净七地的受生的方式和就是说三清净地的投生方式。那么首先是住于不清净七地的诸位菩萨呢,主要是通过一些善巧方便,啊一些这样一种这个善巧方便的智慧方便啊等等,还有呢通过大悲心和发愿力来受生的,这个是不清净七地的受生的方式。那么住在清净地的菩萨呢,因为他的无分别智慧自在的缘故,他所以说他通过自在的智慧而示现投生,这个方面就是,哦通过这个大乘的菩萨呢,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受生的。他完全是,不是通过业,啊不是通过烦恼,啊这样不由自主的投生的,完全是没有的。那么在这个《经庄严论》当中呢,啊讲到菩萨的这个受生呢有四种方式,和这个地方讲的大同小异,大同小异。那么在讲了四种方式,啊受生的方式呢,就是第一,第一类呀,胜解行地的菩萨,就是说凡夫菩萨他怎么样受生呢?凡夫菩萨主要是通过清净的善业力投生,就是说是,啊圣者菩萨,啊就是胜解行地的菩萨,他还没有真正获的一种圣果,所以说呢他主要是通过业力,那么这种业呢不是那种其余的凡夫的那种业,他是修持的这个清净资粮,啊通过修习善法的这种业呢,来投生到一种这个清净的地方。所以说呢,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呢主要是通过积累善业力而投生的,也就是说通过业力投生。那么然后呢是这个第二类,第二类呢是一地到二地的菩萨,发愿力投生,啊他通过发愿,通过发愿来投生,比如说某个地方,啊他要预示他去看到通过神通观察,或他的智慧观察,某个地方它要发生这些瘟疫呀,哪个地方要发生这些灾害呀,所以他就提前发愿,投生在那个地方,啊通过他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或者能够阻止就阻止,啊或者说没办法阻止的发生之后呢,尽量去帮助他们,通过他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所以说呢这样来发愿投生。或者就是说在注释当中也讲到了,以前的莲花王嘛,啊是哪个王啊,是国王。他不是说他国境当中呢爆发了这个,爆发了这个瘟疫,没办法就是说是,没有办法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这个,啊救助的时候,他发愿投生为若和达鱼,啊通过若和达鱼的这个方式来救度有情。这个方面就是发愿投生的一种,啊也是一种典范,啊这个发愿投生。他通过发愿的方式投生为其他的众生,然后来通过自己的这样身体呀,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帮助众生。这个一地到二地之间的投生方式,发愿来投生的。然后呢就是从三地到七地的之间呢,他是禅定投生的,啊通过等持力。因为三地到七地之间呢,相对来说他相续中的等持力已经相当自在了,他可以说,啊他可以通过禅定,安住在禅定方式当中呢,进行投生的,这个是三到七地的投生方式。然后第四种呢就是说是通过自在力,自在力当中就是八、九、十,三清净地,三清净地来通过自在的智慧而实现投生,啊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投生的。那么就是说是在这个,麦彭仁波切在注释当中也讲过了,胜解行第呢有些时候偶尔可以通过发愿力来投生,但主要是通过业力投生。一地二地呢有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等持力投生,但主要的是通过发愿力投生。然后呢就是说是这个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这个安立的,啊通过这个方面安立。所以说呢我们就知道,这样菩萨呢,他完全是通过大悲心和智慧引发之后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投生的。所以像一般的凡夫这样,不由自主的来投生三界轮回啊,这个是不会有的,不会具足的,因为他已经现量见到了一切万法法相的缘故,啊这个方面讲到了这些菩萨的投生方式,所以说我们也知道了,菩萨的确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智慧呀,和一般的凡夫人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呢我们还为了我们下辈子,啊不堕恶趣在苦苦的这些挣扎,但是呢就说是这个,菩萨呢他已经在三有轮回当中已经获得了自在了,啊这个就是说是,以前也是像我们一样,修习菩萨道而获得圣果的这样一种自在者,他们已经能够示现这样,也是我们的长辈。所以说呢,作为他们的后学者来讲啊,也应该随学。一方面相续当中尽量的发起利益有情的大悲心,一方面呢尽量的就说是随学这样一种,啊殊胜的菩萨道,有朝一日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啊通过完全利益众生的这样一种这个发心力推动啊,通过这样一种,啊就是说,不相同的这些清净的方式,投生轮回当中,不间断的利益众生。
[ 如果有人提出疑问:既然这些大菩萨是为了利他而示现投生等,那么当时他们身心是否具有自相的苦受?]
那么这些大菩萨为了利他而示现投生在轮回当中,而轮回它是业惑充满的,轮回是痛苦充满的,所以说这些大菩萨他为了利益众生投生到轮回当中,他们的身心会不会有自相的苦受呢?就像我们一样,身体很痛苦啊,心很痛苦啊,会不会有这样自相的苦受?
这个地方所谓的自相的苦受就是简别了一些其它的情况,所谓的自相的苦受就是说,从一个角度来讲,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就是说真正的苦受有没有?他身心有没有真正的苦受?我们说真正的苦受,下面回答真正的苦受是没有的。那么没有真正的苦受,他们的身 心当中似乎很痛苦,这是什么样的呢?这方面是为了救度众生,来度化众生的相应的一种示现。这个方面不是属于自相的苦受,而是属于一种调化众生的方便而已,调化众生的方便而已。
就像前面所讲的,总的来说,他投生在世间当中他不会完全的以另外一种比如说以一种神的方式,远远离开众生的方式来救度众生。他不会通过这个方式,他既然到了众生的圈子当中,他就会示现和圈子当中的人差不多的情况,只不过有的时候示现一些和他们超胜的这个情况。所以说,又是和他们能够打成一片,又能够引导众生往善的方面,往超胜的地方去进行修行。这方面也是可以出现的。
还有有的的时候,这些大菩萨示现这样一种苦受的时候,也是有的时候说是业果不虚,以前我造了什么什么业,所以现在我就感受这个痛苦,让其他众生、后学者一看的时候,这些圣者你看以前造了这个业,现在还受苦的话,现在我就不能造业,就不能造这样一种恶业了。
还有一些,就是说这些大德身体上、显现上受一些痛苦的时候,他就说是为了遣除这个痛苦,遣除这个障,大家要大量念多少多少心咒,念几亿几亿的心咒,念什么什么经,然后放很多生等等等等。这个时候,如果说圣者没有示现生病的话,他的弟子也不会有这样一种动力来念很多大量的经咒,也不会有这个动力来放大量的生。现在说,哦,为了上师,为了上师我什么都愿意做,我晚上不睡觉我也要念,然后就是说倾家荡产都要放生。
这个方面,就是说他虽然平时没有这个因缘就不会做这个善业,但是如果有了,他自己的上师示现生病的,为了让他长久住世的缘故就很情愿地去做。所以说圣者他是通过这个方式来让大家修持大量的善根,修持大量的福报,实际上最真正得到利益的是谁呢?真正得到利益的就是修法者自己。谁放生,谁念咒,他就得到利益,所以他是通过这个方式来让众生修持很多很多这样一种殊胜的福德,有这个必要性,所以也示现这样一种好像是身体的苦受一样。
所以说真正我们要分析的时候,当然我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这些,还有看不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必要性而示现似乎身心有苦受的这样一种情况。但是我们说这个的确只是一种示现而已,他自己相续当中不会有这样的苦受的。为什么不会有这样的苦受呢?下面讲这个答案。
【关于这一问题,正如《经庄严论》中所说:“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
首先讲这个颂词。那么这个颂词当中讲到就是说:菩萨他观法,观一切法如知幻术一样,他了知一切的万法都犹如幻术师幻变的幻术,实际上根本没有丝毫的实质,没有丝毫的实质。所以说他如果能够了知一切轮回都是如幻的,他就没有什么可恐怖的。如果我们了知这是假的,那还有什么恐怖的呢?如果我们真正了知了这些法的真实性质了,还有什么可以恐怖的呢?
所谓的恐怖前面讲了,主要是对于法的未知,他对于这个法不知道它的底细,所以说他多多少少有恐怖。我对你这个法的底细全部知道了,我就没有什么可恐怖的了。所以说一切菩萨修持如梦如幻,他了知了万法的自性,没有什么可恐怖的,所以说就像平时我们就说如果有了相似的如梦如幻的境界,我们得到这些痛苦的时候,就观想这个就像梦中的苦一样,实际上没有实质的,没有任何实质。所以说你越执著它越痛苦,不执着它,也就是这个幻化的显现而已。
所以说这个时候对凡夫来讲可以把痛苦降低到很低的程度。菩萨他完全了知了,完全证悟了一切万法如梦如幻,所以说“观生如入苑”。他观投生、投生的地方就好像进了花园一样,这个“苑”就是讲花园。所以说如果我们进到一个花园当中,进到一个很悦意的公园当中,我们是通过一个什么心情去的呢?
很悦意的一种心情去的,非常悦意,我们是抱着一种到里面去享受,里面很舒服。像这样的话内心当中因为是一种自主的心,而且进去之后是一种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舒适的一种感受的地方。菩萨他观我们这样的轮回他就好像是到花园当中去一样,一方面他就是非常强烈的愿望想要进来,想要投生轮回当中,他大悲心推动想要进来。而且相续当中有证悟的殊胜的智慧,到了轮回当中的时候也不会有这些非常非常痛苦的情况。啊,别人在后面,逼着你进去,你必须要进去,你不进去我毙了你。像这样不是通过这样一种强迫的方式让他进到轮回当中来的。他非常非常愿意,自己很愿意投生,有这样一种情况来的。
所以说有这样一种很强烈的一种意愿,也就了知一切万法如梦如幻的真实智慧,所以说他到了轮回当中投生之后,不会有任何的痛苦,不会有任何的怖畏。
后面讲:“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 “若成若不成”就是说或如果他在轮回当中他成就了很多事业,比如说人们也很恭敬他,或者他自己有很多财富,或者他得到很高的地位,这个方面就叫“若成”的意思。那么若成的话,就是说“惑苦皆无怖”当中的“惑”就是无怖。一般的人来讲,如果他得到了很大的成就,或者说他有名声,有财富,他会担心我这么大的成功,我这么大的财富,会不会因此而产生烦恼呢?
一般的比如说,小乘的修行者,或者说一般的初学者,他就说如果我不注意调心的话,很容易依靠这个因缘而产生烦恼。所以说他对这个产生烦恼有恐怖的。而菩萨他若成,惑无怖。他如果真正的成就了一些事业,他不会担心相续当中产生烦恼的,所以说他对于烦恼不会产生怖畏的。
若不成,苦无怖。如果不成,比如说他在轮回当中救度众生的时候,眷属也不受它的所化,或者很多人诽谤他,事业经常受到障碍,他不成的话也不会有苦,苦无怖,就是“惑苦皆无怖 ”当中的第二个“苦”。他就是不会因为这个而产生痛苦的,他不会有这个:哎,我不成就,或者产生其他的恐怖,痛苦的恐怖他是没有的。所以说他因为有了这个智慧的时候,成就了他这样一种事业,他也没有什么产生烦恼的,没有成就事业而不会产生痛苦的。这些方面都不会有怖畏的。
【自德利众喜,故意幻化生。】
他通过自己的功德完全是以利众而欢喜的。他修持各种功德干什 么呢?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欢喜的,为了利益众生的欢喜,所以说故意幻化投生在轮回当中,他以帮助众生为欢喜。
【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如是四事业,悲者非余乘。】
这四种事业是大悲者才有的,非余乘,不是小乘者具备这四种事业的。
那么第一个是“自严”,自严这个地方是一个意义对照,比喻和意义对照。就是说比如说你到花园当中,首先是自严。自严就是说首先要沐浴,把你的身体洗干净,把新衣服穿起,然后呢这些该戴的首饰戴好,这个叫做自严。有些人赴会之前,都有这样一种习惯嘛!我要去赴一个会,或者说谁谁谁请客,或者说去哪个公园去耍,像这样的话首先把自己收拾干净,这叫自严。
然后“自食”就是到了花园当中之后,自己享受丰盛的这样一种美食,这个叫做自食。
“园地”就是说在花园当中到处充满了这样一种鲜花,或者充满了悦意的情形。所以说这个园地是他生起欢喜的地方。
“戏喜”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花园当中,还有很多的这些娱乐的。比如说在演喜剧,在表演节目啊。像这样的话他在花园当中会怎么样呢?可能会乐此不疲的。一方面自己也收拾得很干净,一方面在乐园当中也有很好吃的东西,而且环境也好,还有很多娱乐的节目,他在这个当中肯定是很欢喜去了,而且到了这个里面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离开的。有这样的。
那么这是个比喻。意义是什么呢?菩萨进轮回的时候也是自严及自食,园地戏喜。首先一个“自严”,自严就是说菩萨他修持这样一 种布施、持戒,修持这样一种禅定,修持五神通,修持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方面就是自己增上功德。就叫做自严,就好像一个人,前面讲了他去花园之前他通过很多装饰品装饰自己。说菩萨装饰自己是什么呢?他是通过这些布施、持戒、般若等的功德首先来装饰自己,让自己具备一定的功德。
然后自食是什么意思呢?到了轮回当中之后帮助众生,以帮助众生为乐。只要能够帮助众生,就好像他自己食用一个非常美妙的食物一样。当我们自己要去看到这个很美妙的食物,我们就是说看到之后就很欢喜,自动趋入,然后享用美食很欢喜。说菩萨他就是说是只要能够帮助众生,这个就好像自己食用非常好的食物一样,就是说没有一点条件的,没有一点犹豫的,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欢喜帮助众生,这个叫做自食。园地就是说整个轮回他就前面讲了,把整个轮回就观想成就是说了知成一个花园一样,这个园地。然后戏喜是菩萨具有五神通,菩萨具有五神通能够在轮回当中游戏,譬如我们讲游戏神通。为什么叫游戏神通呢?就是说他就是说虽然在轮回当中,但是他相续有五神通的缘故,他就可以通过天眼、天耳或者神足等等,他在这里面通过游戏神通的方式来度化众生。像这样的话他有这些功德,他为什么不投生轮回呢?一定会投生轮回的,一定会投的。所以这样一种“如是四事业”,这四种殊胜的事业只是悲者,大悲的乘,就是大乘的、菩萨乘做的非余乘,其他的小乘根本就得不到这些快乐,或者根本就没办法做到这样一种事业的。
[ 极勤利众生,大悲为性故,无间如乐处,岂怖诸有苦?]
那么就是说这个菩萨极为精勤地利益众生,他是以大悲为本性的,通过大悲为本性。所以他利益有情是完全是大悲心推动,根本没办法忍受众生的痛苦,所以说他想方设法要到众生的身边来度化他们。无间如乐处,这个“无间”就是无间地狱的意思。菩萨投生到轮回当中,无间地狱都好像花园一样,这个乐处就是说是能够产生安乐的地方。投生到无间地狱去帮助众生都好像是花园一样。岂怖诸有苦,无间地狱我们知道是什么概念。无间地狱在整个轮回当中是属于最痛苦的地方。那么现在菩萨是什么境界呢?无间地狱都好像花园一样,那你无间地狱最苦的地方都像花园,其他的地方算什么。岂怖诸有苦,其余的三有轮回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更加不会怖畏。所以说我们说是为什么不怖畏呢?不是说他鼓起勇气不怖畏,而的确是没有痛苦而不怖畏的。前面说自严自食、园地戏喜,那么就像一个人他具有这个四个条件,他有什么可以怖畏的。他是不是鼓起勇气到花园当中去自严自食、园地戏喜啊?完全不是这样的。就是因为他真正的在花园当中能够感受到安乐,没有痛苦,所以他流连忘返。菩萨也是这样的。再再投生,再再投生,这个方面也是说一方面他有相续当中的大悲心,一方面他相续当中有这些殊胜的智慧,所以说在轮回当中虽然轮回当中痛苦充满,但是菩萨投生到轮回当中他的身心不会有丝毫的苦受,没有丝毫的苦受。这个方面我们就一方面是在赞叹菩萨具备这个功德,一方面也是在鼓励后学的菩萨要发起这种愿。我们就有的时候之所以不敢发这种再再投生轮回的愿,我们就是因为以现在我们的身心的状态来衡量。你看现在我在轮回当中我还得到一个人身,得了一个人身我还这么的痛苦,如果我就是说不小心或者我投生到其他的旁生道、投生到地狱道,怎么样痛苦能够忍受呢,无量无边痛苦怎么样忍受呢?他不敢发起菩提心,不敢发起入轮回的心,所以说就是《经庄严论》或者麦彭仁波切这个地方他有说你不需要担心、不需要怖畏,你尽管地发愿,尽管地发愿就是说是利益有情。如果你通过这样一种发愿修持菩萨道,证悟了这样一种圣果的时候,你也可以像《经庄严论》当中所讲的这些情况一样,自严自食,园地戏喜,不会有丝毫的苦受的,没有丝毫的苦受。所以这个方面就是菩萨乘它有善巧方便,所以说我们就尽量地打消这个疑虑。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真正像大菩萨一样,像我们的兄长一样去这么自在到轮回当中度化众生,但是就是说我们要发愿跟随他们。为了跟随他们,我自己现在努力要达到这个能够到轮回当中投生这么自在的一种境界,这个方面是要发愿的,努力去做到的。所以这个方面也有一种鞭策后学者来发愿,不要怖畏的意思。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而且如果达到了菩萨果位之后没有丝毫身心的苦受,尽可能放心地来投生轮回,就是这样的。
【如果又有人问:即使诸地的所断就是如此,但从对治之智慧的角度而言,声闻、缘觉、阿罗汉到底有没有证悟法无我?】
那么就是前面讲过了,“即使诸地的所断”就是这样的,就是说十地的所断或者就是声闻、缘觉的所断就是这样。那么从对治的智慧的角度而言,能够对治这些地障的智慧的角度而言,声闻、缘觉、阿罗汉到底有没有证悟法无我呢?这个也是《定解宝灯论》第二个问题当中主要谈及的问题。那这个当中也是略说方式及安立的。
【 对此提问,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于《如意宝藏论》中说道:“关于声闻、缘觉有没有证悟法无我的问题,尽管前代的诸位阿阇黎展开过辩论,但自宗认为,正像声闻部中以前也出现过说有我、说无我的两派一样,虽然根基千差万别,然而对于获得阿罗汉者来说,未证悟蕴执无我不可能证果。”】
那么对于这个声闻、缘觉有没有真正证悟法无我的问题呢,无垢光尊者是这样讲的,在《如意宝藏论》当中是这样讲的。那么就是声闻、缘觉有没有证悟法无我呢?前代的阿阇黎对于这个声闻、缘觉有没有证悟法无我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辩论。有些说证悟了,有些说没有证悟,有些是这样讲的。但自宗是这样认为的:就像声闻部中以前出现过说有我、说无我,说声闻部当中说有我宗主要是犊子部。犊子部就是说我是存在的有我宗,然后无我像有部、像瑜伽?经部,像这样的话是不承许有我的,始有无我宗。虽然出现过有我、无我两派,根基千差万别,但是如果要获得阿罗汉的话,你必须要证悟蕴执无我。也就是说对于这个五蕴、对于这样粗大的五蕴,像这样对于这个蕴执你必须要证悟无我的。实际上这个地方蕴执是什么呢?这个地方的蕴执换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实际上就是我执,就是我执。他因为就是说不了知五蕴它是一种刹那生灭,它是集聚的自性。所以说就把这样一种粗大的五蕴执著为我。那么就是说如果你不证悟粗大的五蕴无自性,也不可能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说实际上从这个角度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个地方的蕴执两个字实际上就包括了这个法我在内了。他主要这个蕴执虽然主要是这个我,主要是说人我,但实际上就是说他所执著这个人我是把什么执著为人我呢?就把这个粗大的,把这个一体的、粗大的这部分执著为人我了。所以如果你不把这个打破,你不把这个一体打破,认为它是这样一种多分的。如果不把它这样的一种一体打破、不把它一种粗大打破,认为它这个微细的,实际上你没办法证悟无我。所以说你打破了整体的这个概念,把粗大的五蕴了知为空性,这个方面、这一部分就是法我,就是证悟法我空性的。所以说如果没有证悟蕴执无我不可能证果。所以说如果你证果了肯定是要证悟蕴执这部分的空性的。虽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也应该说是证悟了一部分法无我的。
【可是,正如诸经藏中所说,他们的无我如同芥子为昆虫蚀食的内部空间般范围微不足道,并未圆满无我 。】
那么虽然证悟了这样蕴执是无我的,但是就像诸经藏当中所讲的一样,他们的这个无我就好像一个很小的芥子,然后里面被昆虫蚀食的这个空间内部,那么就说内部空间这么一点点范围,太少了。而菩萨证悟的这个空性就像大虚空一样这么多。所以说这样一比较的时候,他没有圆满地证悟无我。他人我空性是圆满证悟,但是法无我空像这样只证悟了昆虫所蚀,空间这么一点点的范围。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是证悟了一点点,但是是没有圆满证悟无我的,这就是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
【能说出如此精妙绝伦之善说的人,可以说在整个藏地雪域前所未有。】
那么就是说能够把这个情况分析得这么透彻,像在这个藏地雪域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说过有这么圆满的善说,就对于这个声闻、缘觉到底有没有证悟法无我空性的道理。无垢光尊者的意思很明显的,如果你不证悟这个部分的法无我,你都没有办法证悟阿罗汉。但是你虽然证悟了一点点法无我,但是没有圆满证悟法无我。所以说他就是说只是承许证悟了部分的法无我。
【在此对这些意义稍加说明:以中观理彻底断定之时,法与补特伽罗二者只是空基有法的差别,而在空的方式上无有任何差异。】
那么就是说是对这个问题需要再说明的时候,如果通过中观的证理彻底断定观察的时候,所谓的法和人二者是空基有差别的。这个空基呢一个是缘这样一个外面显现的法为空基,一个是缘人我本身为空基的。空基呢当然是有差别的,但是从空相,就是从空的方式上面呢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法的空和人的空,他都是空的,从空的方式上面二者之间没有差别。不同的只是他的空基有所差别。就好像我们说柱子和瓶子一样,柱子和瓶子从空的这个基来讲,一个空基是瓶子,一个空基是柱子,这个空基有差别,但是从空的方式上来讲的话,瓶子也是空性的,柱子也是空性的,从空的方式上来讲,是有这样的差别的。
【所以,依靠蕴执而假立之“我”的俱生我执的耽著境如果尚未摈除,那么单单断除了常我是不足以断除烦恼的,这一点以理成立。 】
那么这个方面也讲到了,依靠蕴执而假立我的俱生我执的耽著境必须要摈除的,那么就是说依靠蕴执而假立的我,就是说把五蕴执着为我,那么就是说这个是他的所境,那么他的能境呢就是俱生我执,那么这种俱生我执的耽著境的我,如果没有潜除掉的话,那么单单断除这个常我,比如说外道这个具有五种特点,九种特点这个常我,断除这个常我没有办法断除烦恼。这一点呢是通过理证可以成立的。所以如果说你要证悟的断除烦恼必须要除了常我之外的俱生我必须要断除,那么你如果要断除俱生我,那么这个俱生我是缘什么产生的呢?俱生我是缘五蕴的执着而产生的。所以说你要破俱生我,你必须要把五蕴执着打破,你如果打破五蕴的执着才可以断烦恼,而这个五蕴的执着,他就属于法我的一部分,所以这一点呢,是以理成立的。
【 因此,见到法的部分孤立的“我”为空性,也可立为证悟法无我的名言,就像“犹如海水饮一口(可以说是饮了海水)”一样,经中也说“声闻、 缘觉也有证悟法无我”。 】
那么因此我们见到法的部分,孤立的我。就是说实际上呢这个我也是法的一部分。他的总体呢,这个我也是一个法,所以说如果我们见到我为空性呢,实际上是属于法的一部分见到空性,这个方面我们说分了两种观念在这个心识当中也是介绍的,就是说所谓的这样一种法呢,它有两个法,一个是总体的法啊一个是总相的法,一个是别相的法。那么总相的法是什么呢,就是说人我和法我,都是法啊都是法,这个叫做总相的法。那么这个总相的法当中呢又分了两个,一个是人我,一个是法我。那么后面这个法我是和人我对立的这个,和人我对立的一个法我。这个是分别的法,这个是别相的法,所以说像这样讲的时候呢,就是说这个人我他也是包括在整个法我当中。他也是可以和人我对立的这个法我的对立面,他是有这个两个的。当你证悟了人我空的时候呢,虽然说你证悟了人我空,你和人我对立的这个法我没有证悟,但是你这个人我必定是属于整个法的一部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时候呢,你这个法我,啊法我空呢,一部分的法我空是要证悟的。实际上所以说见到法的部分孤立的我,这个意思就是这样的。和这个就是说他这个属于整个法我的一部分是人我。你见到这个我为空性也可以证悟。也可以安立为证悟法无我的名言。因为这个前面讲到了,他这个总相的法当中呢分了一个人我,分了人我之后呢,你只要把这样一种这个人我证悟了,法我实际上也证悟了。相当于我们画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里面标两个部分,小的一部分呢,这个就是人我。剩下的大部分呢就是法我。但是这个小的人我和大的法我都是在这个圆圈当中。这个整个大的圆圈呢就是整个总的法我。那么在这个圆圈当中的一个 小的部分,这个叫做人我,其余的叫法我,所以当你把这个圆圈当中的,你把圆圈当中的一个小的人我证悟了空性了,我们可以说你这个整个大的法我这个部分是证悟了空性了。这个方面的话已经证悟了空性了。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观察的时候呢,就说也可以安立证悟法无我的名言。就像海水饮了一口一样,这个也是绝妙的比喻。就好像说喝海水,你只是喝了一口海水,也可以说是饮了海水了,你不能说你喝了一口,你就没有喝,但是必定是已经喝了一口海水了。和这个一样,经中也说,声闻缘觉也有证悟法无我的。他必定是喝了海水了。但是有没有完全喝完呢,没有把海水完全喝完,所以只能说他喝了一部分海水,喝了一口海水。所以说声闻缘觉他只是证悟了一部分法无我,没有圆满的证悟法无我,意思就是这样的。
【对于畏惧空性而理解人无我的声闻、 缘觉来说,如果舍弃空性,那么连自果的解脱也不能获得,】
那么如果有一些人,他说是畏惧空性,他抛开空性的认为,单独的理解一个人无我。有一些傲慢的声闻·这些缘觉,像这个按照这个方案不是已经得果的真实的声闻缘觉,他是说有些声闻乘,缘觉乘,有些修行者,他要理解人我空性,他是把这个大乘的空性抛开了,因为畏惧大乘的空性,而单独的去理解一个人我空性。这个方面对于对镜来讲,如果你抛弃了这个空性,那么连自果的解脱也不能获得。抛开了大乘所讲的空性,你单单的理解人无我,你不是一个人无我,实际上人无我它本身就是一个空性,前面讲过他是空基不同,而空相相同的。所以说像这样讲的时候呢,如果你要抛开大乘所讲的空性,去单独理解一个空性之外的人无我,你永远没有办法获得解脱。
【因为经中宣说了三菩提,依靠证悟空性而得的道理,】
那么在般若经当中讲呢,声闻缘觉和大菩提都是一个空性而证悟的。所以说如果你抛弃了空性,相当于你抛弃了证悟的道理,这个方 面是没有办法获得真正的证悟的。也就是说抛开空性的人无我你不是真正的人无我。你只有理解了人无我本身他就是空性的道理,才可以真正理解人无我本身的道理。
【 然而,这些声闻、 缘觉阿罗汉并未圆满证悟所知为无我,就像虽然喝了一口海水,但整个大海的水并未全部进入腹内一样,诸经论中是以“微量”而加否定词的方式说“未证悟法无我”。】
但是呢这些声闻缘觉虽然证悟了一点点的法无我,没有愿,但是还没有圆满的证悟所有的所知无我,就好像你虽然喝了一口海水,但整个大海的海水,还没有完全喝到肚子里面一样。所以说就是说呢,你证悟了一点法无我,也没有圆满证悟像菩萨一样证悟所有一切所知法是无我的,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呢,经论当中是有微量加否定词。就是说经典当中说感觉声闻缘觉你没有证悟法无我。而这个地方说你证悟了法无我,这个地方要怎么样去汇通呢,怎么样去圆融呢,虽然经论当中说没有证悟法无我是把太少了微量加了个否定词,因为太少的缘故就说你没有。这个叫做微量加否定词一种方式。微量加否定词不单单是在经论当中有,在世间当中也是有的。比如说这个微量,你的钱很少只有一块钱,但是你要买的东西呢是几百块钱的东西,这个时候因为你的钱太少了,你就说我没有钱,我买不起。那是不是完全没有钱呢,并不是说完全没有钱,就是钱太少了,说没有。或者说一个人力气太少了,这个人没有力气,不要让他来,啊他没有力气,那他是不是一点力气都没有呢,他拿筷子的力气这个是有的,端碗的力气是有的,所以但是我们就说你的力气太小了,就说你没有力气,像这样法的微量太少了,加了个否定词说“没有”。所以说经论当中的意思也是一样的。就是说声闻和缘觉,他证悟的法无我的范围太少了,所以太少了的缘故可以否定了。可以说不计算在内了。就是说从这方面太少可以忽略一样。因为太少可以把你忽略掉。就是这样,所以说你声闻缘觉证悟空性太少了,就说你没有证悟法空性。这个外面有些经典当中这样讲的。但是实际情况可以说他是证悟了一点点,但是没有圆满证悟。好,
【那么圆满法无我又是怎样的呢?】
既然他证悟一点点法无我,那么到底什么是圆满的法无我?那么我们如果要知道什么是圆满的法无我,就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法。无我就是空性的意思。那么既然是无我是空性的意思,那么这个法无我的这个法字,它的范围有多大呢?啊这个是要讲的。
【所谓的“法”涉及十种含义,但此处是指所知,即有实法、 无实法,有为法、 无为法等一切法。】
那么所谓的这个法呢,它涉及了十种含义。世亲菩萨的一个论点,论义证理事,在论义证理事当中呢,就讲到了这个法的十种含义。他就是说总结了颂词就是说: 法者所知道,涅槃及意境,福寿及教典,未来决定归。 啊一个颂词把十种含义讲了。他就说法者所知“道”,所知和道这是两个,那么就说所知是一种法,那么为什么所知是一种法呢?因为所知当中包括了有识法无识法,有为法无为法,所以说像这样讲的时候所知就是法的第一种含义,那么第二种含义呢,就说所知这个是道,道叫法,佛经当中讲正见是道,道就是法,所以说像这样讲的时候呢就是说是这个,所知,第二个是道,道呢也是法,然后涅槃是法,涅槃是法,因为就是说他这样一种法分了这样一种教法和证法,而涅槃是殊胜的证法,所以第三个呢就讲这个涅槃是法,意境呢就是讲意识的对镜,我们说这个意识呢有这个眼耳笔舌身意嘛,然后对镜呢有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就是说意的对镜,或者意根的对镜,意识的对镜,这个方面就说法,就说他的这个法处,法处也可以讲,法界也可以讲,像这样的话,这个方面就讲意境, 他也是一种法,然后就是就说福寿教典,福呢就是福德,佛经当中讲呢,大乘呢国王呢修持善法,啊修持福德修持善法,所以说这个福德呢是一种善法,啊所以说福德呢也是一种善法,他也是包括在法当中。寿呢就是讲长寿的意思,那么经典当中讲呢一般的人呢乐于见到长久的法,这个长久的法就是长寿,长久的法,所以说长寿呢是一种乐于见到的长久的法,所以说长寿本身呢他也是一种,啊它也是一种法。然后就是讲教典,教典我们很清楚了,就像经典啊论典啊这方面也是一种法,比如说法本,我们说学法听法思维法,实际上从这方面说经论叫做法,然后就说未来决定规,就说剩下的三种啊,未来就说未来的法就说是什么?就说是未来吗,这个所谓的未来就是老知法,身体未来会变老,所以未来是老知法,就说是如果你讲未来的时候呢,就所谓的未来就是老的法,他肯定会老,而身体也会变老死的,所以说这个未来是一种法,决定是一种法,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在经典当中规定沙门四法,佛陀制定的沙门四法是决定的,啊谁都不能变的,所以说沙门四法,这当中有一个法字,这个法字和决定联系起来,就说这个沙门四法是佛陀决定了的,所以决定是一种法,还有规,规呢就是讲法规,世间的法规,啊,我们就说世间的法律,你规定了这个,这个就是法,那么就叫法律,谁都没办法去触碰的,触碰了就要犯罪,所以这个规呢就是说,最后一个规就说是世间法规,所以说呢讲的时候这个法呢,涉及十种意义,而此处我们法悟当中的法呢就是讲第一种,法在所知道当中是一种所知,啊所知,此处呢是十种意义当中的所知,那么这个所知呢就是有识法、无识法、有为法、无为法这些都是这个地方所包括的,所以这个方面的法非常广大,涵盖了所有的法,
【如果了知这一切法为空性,则已圆满了法无我。】
那么什么是圆满了法无我呢,就了知了这一切有识无识,有为无为,全都是空性的,所以说就这个方面圆满了法无我了,所以大乘的法无我空性,非常的广。
【《入中论》中云:“如是广宣说,十六空性已,复略说为四,亦许是大乘。”这里所说的是大乘之道。】
那么就是说这个在《入中论》中讲这个法无我就是讲这个大乘的法无我,大乘空性,广宣说十六空,就是说对于这个所知啊,所有的在这个十六空当中的有识无识,有为无为全部都已经包括完了,啊复略说为四,也是这样的。所以说呢亦许是大乘,他是把所有的一切有识法无识法有为法无为法全都包括在里面了,所以大乘的空性是圆满的法无我空性,这里所说的也是大乘之道。
【如果有人认为:声闻、 缘觉倘若已了知一法的空性,为何不通达万法皆空呢? 】
这个方面也是《定解宝灯论》当中有这个问题的,那么声闻、缘觉既然已经了知了一个法的空性,那应该按理能够通达万法空性嘛,因为佛,因为佛在佛经当中讲,如果能够了知一个芦苇里面是空的,你就能推知所有的芦苇里面都是空的。一个山洞你能了知是空的,所有的山洞你可以推知都是空的。胜天论师他在《四百论当》中讲了,他说了知一个法的空性就能了知一切法的空性,因为一个法的空性,啊因为一个法的空性就是一切法的空性的缘故,有这样的讲法,所以声闻缘觉已经了知了一个法的空性,为什么不能通达一切万法的空性呢?啊,提出这个问题,麦彭仁波切回答说:
【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幼稚。实际上,虽然万法之自性本已安住于空性中,但如果了知一法空,则不一定就能见到万法皆空,】
那么就是说一切万法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就说一切万法的本性都是安住在空性当中的,但是从有境的角度来讲,啊对镜方面来讲的时候呢一切万法是空的,但是从有镜的角度来讲,有镜的情况不一样,啊有镜的这样一种心识不一样,他的福德啊他的因缘不一样,所以说这个有镜,了知空性的有镜者,了知一法空,不一定能见到万法空,如果你的根性是圆满的,你的福德够了,你见到一切法空就能证悟万法空,但如果你的因缘不够,那么你见到一法空,不一定能了知万法皆空,这个方面就是能镜和所镜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那么下面就是讲:
【由于声闻、 缘觉只是耽著一个人无我而不希求法无我,而且内外善知识、 行为、 回向之缘不齐备致使证悟缓慢。】
那么为什么说声闻、 缘觉证悟一法空没有办法证悟万安法空呢?因为声闻、 缘觉耽著,这个地方耽著呢,在《定解宝灯论》中有一个耽著的意思,但以前上师讲了,曾经讲过这个耽著也可以理解成满足的意思,满足的意思,他就是说声闻、 缘觉他满足于人无我,他就是说他当初法心的时候他就想到证悟人无我就可以了,所以他是满足于是一个人无我的,他不希求法无我,啊,没有对这个法无我有一种希求的,所以说呢这个方面是他的自相有差别,他自相有差别,他只是希求人无我,他不希求法无我,没有推动力,啊所以像这样讲的时候呢没办法证悟一切法空,而且呢内外善知识不具备,内在善知识就是大乘种性,外在善知识就是可以能够给你宣讲万法皆空的这个上师,里面也没有大乘种性,外面也没有给你宣讲的这个善知识,所以说呢这个因缘不具备,行为方面也没有修持这一些菩提心啊,没有修持这样一种六度万行啊,这个也没有,然后也没有回向佛果,没有回向都不齐备,所以他证悟缓慢,他只能证悟一个人无我,没办法证悟万法皆空。
【 就像受持大乘之教理者也是根据智力的不同而有圆满抉择与未圆满抉择法无我的差别以及在修行过程中也有能如实修行离戏与不能如实修行离戏的差距一样, 】
那么就是说是说,不单单说是小乘有这样的差别啊,即便是在大乘内部也有这样的,我们说大乘你总该证悟圆满法无我了吧,但是呢即便是在大乘当中你是不是圆满的证悟法无我,也要看你的根性,大乘当中也分了,所以说受持大乘的教理者,根据智力的不同,有些呢能够圆满抉择法无我,比如说中观应成派,他就能圆满的抉择一切万法无我,还有呢没有办法圆满的抉择法无我,比如说唯识宗,唯识宗呢他能够抉择二我空,但是呢依他起的本性,他抉择不了空性,自证当然没办法抉择空性,所以也有没有圆满抉择法无我空的差别,这个在大乘当中也是有这个差别的,那么在修行过程当中呢,虽然你就说是能够抉择这个见解,但是呢在修行过程中有一部分人能够如实的修行离戏,他的智慧很圆满,福德也够,他能够如实的修行离戏,有些呢是不能够如实修行离戏,虽然他知道一切都是离戏的,但修的时候呢他总是盘旋在这个执着当中,所以像这样讲的时候也不能够如实修行离戏的差距一样,所以这个方面讲得很清楚了,法是这样圆满的空性,你抉择不抉择他都是离戏的,但是呢修行者这个有镜的心他跟随不同的情况会出现不同的这样一种状况的。
【 而经中所说的“何者若见一法之真如,则见一切悉皆如是”,实际上是就能够见到一切法同样安住于真实等性自性中的补特伽罗而言的。】
佛经当中讲的,何者能够见到一个法的真如,就能够见到一切万法的真如,这种情况是针对谁来讲的呢?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能够见到这个问题,而是指能够见到的补特伽罗而言的,他如果能够见到一切法,同样安住于真实境界当中,所以说见到一切法的真如,就能够了知一切法的真如,所以说佛经当中讲的情况是指圆满的条件,你所有的条件圆满了,针对上根利智者,你如果是上根利智,你就可以这样做得到,但是呢佛陀没有说所有的根性,只要见到一个法空,都能够见到一切万法空,并没有这样去肯定的,没有这样肯定,所以对这个问题呢,主要是分开能对镜和能有镜这个方面是比较容易通达的,实际上很多宗派都是一样的,我们学习《定解宝灯论》就会学习到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法界呢只有一个法界,啊,只有一个法界,但是呢为什么分了这么多的宗派啊?从外道到世间人,然后到有部到经部,到唯识到中观,到密乘当中也有这样四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后面又要分父续母续,无二续,还有一个阿努约嘎、阿底约嘎,阿底约嘎又分很多层次,你这么多层次从哪分出来的?法界当中有这么多梯阶一样的层次吗?就像上天梯一样,你上了这个层次,实际上法界是一个法界,那为什么分了这么多层呢?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啊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有一部分人他只能够对应这一层,所以说佛陀呢就是很慈悲,就给他安立一个层,你就修这个,你修这个可以获得怎么样的一种果,所以这样讲的时候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所以他的层呢似乎也分了很多,但实际上最后就是说,在《楞伽经》当中讲了无层无众生,讲到很了义的时候,没有层也就没有众生,层和众生都是没有的,或者就是说究竟一层,这些方面都是说明这个问题,都是说明这个问题,所以说我们在讲的时候,所镜他是不变的,变得是能镜,所以说呢,就说法界他就是这样按住的,变的是我们的心,诶,我们说我们证悟了法界了,我们证悟了什么,实际上我们真正看的时候呢,为什么我们说我们证悟了,以前我们的心是属于一种相当浑浊的状态,后面呢通过修行呢,你修知足少欲也好,你修菩提心也好,修空性也好,好像好像逐渐逐渐在转变,但实际上法界他是从来不变的,他就是这样安住,但是我们的心呢和他的法界不相应,所以你要修这个法,修那个法,当你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哦,感觉我的心和法界相应了,这个时候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说你的心和法界处在一个层次上面了,处在一个层次上面这个是和法境就会相应,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安立,证悟,了知,现前等等很多名词都可以这样安立的,所以这个法界他本来是离戏的,啊法界是离戏的,所以说当只有,当我们的心处在离戏的状态的时候呢才可以和他相应,所以说为什么中观中说只要你的心有分别有戏论,你就永远见不到空性,永远见不到法性,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总是要不然处在这种执著当中,或者就处在那种执著当中,总是和法界呢没办法相应,所以最后中观中说你熄灭放下,把这样所有的戏论放下、熄灭之后呢,哦,你就可以和法界就可以相应了,所以这个变的只是我们的有境,法界对镜还是不变化的。
【 此外,所有补特伽罗如果了知一法为空性便需要立即通达万法皆空,那么依靠证悟了外境微尘为空性的智慧也需要将诸法抉择为空性。】
那么就是说,如果按照对方的观点来讲,所有的补特伽罗如果了知一切法空就能够了知万法空的话,那么打个比喻,依靠证悟了外境微尘为空性的智慧也需要将诸法抉择为空性,就是讲唯识宗,唯识宗他能够抉择外境微尘为空性的,他已经了知外境微尘为空性的,他有了这个智慧,那么也同样呢也能了知内心也是空性的,或者缘觉呢他能够证悟外境微尘为空性的,他也能够了知一切万法为空性,所以应该是这样的,但实际上他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尤其是针对唯识宗来讲,啊针对唯识宗来讲,针对唯识宗来讲的时候呢,他能够了知外面是不存在的,那么按照你的观点来讲,能够了知所取空,那么为什么能取的心不抉择为空性呢?也应该成为空性,那就不会存在唯识宗的这样一种派别了。
【如此一来,中观派所有广泛的理证都成了无有意义。】
那么像这样的话就是说中观的所有广泛理证要破心识破自证等等,很多广泛的理证都成了没有意义了,只要能够通过唯识宗的观点,啊对外境的这个微尘证为空性之后呢,所有的法界都为空性了。
【 就连希求法无我并为内外善知识所摄受的诸位大乘圣者尚且在一阿僧祇劫中不能现见法无我,那么与之恰恰相反的声闻、缘觉就更不必说了。】
那么就实际上呢,就说证悟一法空不一定证悟万法空,比如说呢希求法无我,他相续当中对这个法无我有很强烈的希求心,而且呢内外善知识摄受,就是里面大乘种行苏醒了,外面呢这个大乘的善知识再再的给他讲一切万法空性的,这些大乘的这些圣者,尚且在一个阿僧祇劫中没有办法现见法无我,啊这个大乘的圣者意思就是说,不一定是指这样一种真正的大乘一地以上的圣者,啊并不是这样一种意思,实际上有的时候是讲到这样一个,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行者,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行者,他是内外的这样一种善知识摄受的,而且是希求法无我的,他在小资料道的,一地菩萨果位之间呢,他是没办法现见法无我的,没办法见到,所以此处的大乘圣者呢,他是指一种贤圣的圣,啊贤圣的圣,所以说呢像这样讲的时候呢,就说有些地方就说讲这个圣者的时候就讲观待于凡夫的圣者,有些时候也把资粮道尤其是加行道的修行者,把资粮道加行道叫做凡夫圣者,为什么叫凡夫圣者呢,因为他就是说是,观待于真正的初地来讲他是凡夫,观待于这个没有入道的人来讲,他是圣者,所以说这个方面有一种特殊的名词呢称呼这个资加道行者,他叫做凡夫圣者,以前最早的时候学《入中论》的时候上师曾经提到过这样的概念,所以说他对资加道的方面啊也有一种凡夫圣者的称呼,或者就说这个大乘圣者呢就说他到了一地之后呢他将会成为圣者,从这个方面把这个果放在因上面也可以这样理解,所以他在一个阿僧祇劫当中是没办法现见法无我的,那么和他恰恰相反的声闻、缘觉更加不用讲了,怎么样就在这个,这方面讲圆满的见到法无我呢,是没办法的,见不到的,内外善知识没有摄受,也没有修持很多其他的法,没办法见到法无我空性。
【 如果始终咬定见到一法为空性就必定见到万法皆空,结果(声闻、缘觉、唯识、中观)四种宗派都通通变成了唯一的中观派,倘若果真如此,那该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
那么如果说是始终咬定见到一个法空性就必定见到万法皆空的话,那么声闻他就变成这个应成派了,啊声闻也变成应成派了,为什么呢?就说声闻他见到粗大五蕴空,那按照你的观点来讲见到一法空,就见到万法空,所以他应该变成中观派,然后缘觉也是一样的推理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唯识宗呢,见到了所取空,能取空,也可以证悟,那么中观派呢,就说中观自续派,他能够就说是见到胜义当中的无自性,他当然也能够见到世俗谛当中一些显现法无自性的,所以分开二谛加胜义鉴别,这个方面也能够证为空性,最后呢四种宗派全部成了一个中观应成派,那么如果是这样呢那该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只要你通过见到一点点的空性就能够见到万法的空性,这个方面证悟中观应成派的见解应该是最容易的,非常容易的,但实际上呢,真的要证悟这个离戏空应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说该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实际上是一种嘲讽的一种口吻来说明这样一种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
【 当然,声闻、缘觉阿罗汉有朝一日也需要证悟(法无我),在一万劫的末际,他们依靠佛陀的威力劝请而从灭尽定的境界起定步入大乘。 】
那么就是说,也不是说声闻、缘觉永远证悟不了法无我,声闻、缘觉暂时在分三乘的时候呢,声闻、缘觉他是通过自道修行得到阿罗汉果位,然后呢按照一般的说法来讲呢,他要入定一万劫,啊他要进入到无余涅槃中入定一万劫,那么就是说有朝一日也需要入大乘,因为在一万劫的末际,到一万劫他的时间要终结的时候呢,已经终结的时候,这个时候佛陀也通过智慧见到他的根性成熟了,所以通过弹指,放光,通过这样一种佛陀的威力劝请他们从灭尽定的境界当中起来,然后说你们还没有获得真正的圆满的证悟,所以你们要获得像佛陀一样圆满的证悟呢,必须要重新发菩提心进入大乘,然后通过进大乘的时候呢通过积累资粮修持来法无我空性,最后的时候呢可以登大乘初地,登大乘初地之后呢再通过修持就可以成佛的,那么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会想为什么在他们刚刚进入到这个,刚刚获得阿罗汉的时候不这样劝请呢,这个方面也要分一个时节因缘呐,也要分一个时节因缘,所以说呢就是说刚开始获得阿罗汉的时候呢,如果这样去劝请呢肯定是不会入大乘的,但是后面从 一万个劫当中入定出来之后呢,这个时候就可以说他的因缘完全成熟了,他的相续可以说堪受大乘教法这个方面成熟了,他可以通过佛陀这样一种劝请,威力当中得到一种触动,真的应该入大乘,这种想法会产生的,会产生的,所以说像这样一般来讲,都是在他入定之后,只有他的因缘直接成熟之后呢可以直接通过这个方面来劝请他们入大乘的,
所以佛陀他做的事业在经庄严论当中赞叹佛陀的时候呢,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在最恰当时机,做最恰当的事情,所以说呢就说是这个他刚刚证悟阿罗汉的时候佛陀不会劝请他的,佛陀知道你劝请他也没有什么用处,啊他那个时候那种想要从轮回当中寂灭的心啊,厌烦轮回当中痛苦的这个心极其强烈,在最强烈的时候你说你开始要现在开始重新入轮回,啊他是不干的,这个时候不行,他虽然对佛陀不会产生邪见,也不引发烦恼,但是他不接受,他不会接受,但是后面一万个大劫,该休息也休息够了,就说是轮回当中痛苦你远离了一万个大劫了,也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入大乘,这个是在《妙华莲花经》当中讲得很清楚,就讲化城喻,讲化城喻,就说是时间这么长你要去海岛去取宝,他商主就给你化现一个城市,让你在这里面休息,如果就是说刚刚休息,刚刚进来你就说马上要走,他不干,我的疲倦还没有消除,你就让我上路我是不干的,但是就让他在里面休息几天,休息一个月,休息一段时间,疲倦消除了,心力也有了,这个时候就重新再走也可以,以前我们去朝山的时候,下山的时候发愿再不来了,太累了,但是呢就说当你休息完几年之后呢又想去了,你这个感觉没有了,你非常恐怖的这种心没有了,你再想去了,就像这样一样的,为什么总是在一万劫当中,他入一万劫之后你去劝请他,他就愿意入呢,哦,他对轮回的痛苦啊,他通过一万个大劫的入定,他可以说他的怖畏可以说已经完全差不多消除了,他堪能,佛陀再劝请你入轮回,他就可以接受,他就是这样一种原理了,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