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教言论》。那么这个论典当中呢主要是宣说了这个胜义谛和世俗谛二者双运的道理。那么对于胜义谛和世俗谛的相,前面已经做了观察了,然后呢也是遣除了对于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一些争辩。那么现在呢就是宣讲的主要是通过这样一种二谛生起功德的道理。那么前面呢说是通过了知缘缘二谛的观点呢,了知就说是超胜于其他或者说不共的道理,就说不共的观点。
第二个科判呢是宣讲(依之而生其他白法之功德)
那么今天呢讲这个科判,那么就说依靠这样一种二谛双运的道理可以生起其他白法功德。那么这个其他白法功德如何了知呢?这个分了两个科判:
第一、于有情生悲心之功德; 二、于本师生敬心之功德。
那么如果我们归纳起来的时候呢,这其他的功德就是两个功德:一个是呢生起悲心;第二是生起信心。
那么就是实际上我们看这个当中是讲到了一个悲心和信心,好像只是两个功德而已,但实际上呢下面全知麦彭仁波切还要讲,那么就说所有的心当中呢,一个是缘三有的心,缘三有的心呢没有比悲心更加殊胜的;第二就是缘寂灭的心,缘寂灭的心当中也没有比信心更为殊胜的。所以说呢通过悲心来进行生起利益有情的这样一种这个菩提心或者说利益有情心,然后通过信心为依呢可以趋证殊胜的这个空性实相。那么就说这个当中呢包括了自利和他利的一种殊胜的因。所以说呢,如果我们真正的了知胜义谛和世俗谛双运的本体的话,就可以产生这两种殊胜的功德。
首先讲第一个科判呢是:于有情生悲心之功德
是故于耽著,倒说宗派者,
随佛诸智士,悲悯油然生。
那么就是说如果了知了佛陀所宣讲殊胜的空性,或者就是说这个二谛双运的道理之后呢,对于耽著倒说宗派,那么就是说耽著于自己的分别念所创造的颠倒宗派的这些修行者的话,“随佛诸智士”那么跟随佛法修学的这些有智慧的人,“悲悯油然生”不由自主的就会生起一种强烈的慈悲心。
那么这个当中呢,生起这个大悲心或者生起慈悲心的原因呢,主要是因为自己已经通达了空性,而见到其他的众生呢还在缘着各自的一种颠倒的宗派,还在拼命的去耽著、拼命去执著,这个时候呢看他们相续当中主要是有一种想求道的心,但是没有遇了一个正道的缘故呢进入到了邪道当中,所以说呢强烈的生起这样一种大悲心,他生起悲心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如来以外的他者无法指明(二谛双运的)此道,是故对于耽著或贪恋诸外道本师颠倒而宣说之非道的宗派者,随学如来教的诸位智士深深地感到他们本想求道反而误入歧途实在可怜至极,想到这一点,强烈的悲悯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那么除了佛陀之外呢,其他的这些人没办法指明二谛双运的道,那么为什么无法指明呢?前面的一个科判当中已经讲过了,因为这样一种真正的纯净甘露只是佛陀才是完全受用的,除了佛陀之外呢其余的都没有受用过,既然没有受用过也就没有办法在他们的各自的论述当中指点出这个二谛双运的正道来。所以说此处说呢只有佛,之外其他人没办法指点,所以说呢对于这个颠倒或者说是耽著或者贪恋外道本师、颠倒宣说的非道的宗派者,那么这个就说非常多,在整个世间当中呢很多众生也没有真正的进入正道。还有一些呢就说进入到外道当中开始学习这样一种邪道的人也非常多。
看到这个情况之后,随学如来教导的这个智士呢深深地感到,他们本想求道但是误入歧途,非常可怜。那如果是一般的世间人呢他也想求道、也不想解脱,所以说他的所作所为呢只是为了追求现世的五欲而已。那么就是说一些外道呢他是值得一个悲悯之处,为什么外道值得悲悯呢?因为他们相续当中有一个想要从轮回当中解脱的心,有一种求道的心,但是呢因为各自相续当中这样一种因缘吧,有的时候相续当中的这个外道的习气很重,或者就是说福报不够的缘故,还没办法真正的值遇一个殊胜的正道,所以说就进入到了这个外道的歧途当中,本来是想解脱,但是呢也是缘一个颠倒的宗派而又深深的陷的轮回当中了。这个方面尤其值得悲悯之处呢,内心当中生起一个从轮回当中求解脱的心念呢非常不容易、极其不容易,所以说呢在生起这样一种心念之后呢,最后导致了一个入歧途的这个结果,所以说呢已经跨入正道者,随学如来教的这些智士呢就对他们产生一个极其强烈的这样一种悲悯之情,就是这样的。
那么这个是总的来讲的话,就说内道对于外道生起这样一种大悲心,那么如果分别来看的时候呢,在内道当中实际上也有这样的情况,什么情况呢?最初的时候呢是非常想求道的,最初的时候是一种想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心来求道的,但是入了佛门之后呢没有找到一个殊胜的正道,对于自己应该修什么?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呢?这个方面没有真正的了知,相续当中没有树立一个真正的求解脱的正见,如何解脱的这样一种方式的正见呢没有树立起来。所以说呢就形象上面虽然也就是入了这个佛门,或者已经皈依或者已经出家,但是内心当中呢还没有真正产生一种内道的一种殊胜的见解。所以说从一个角度来讲呢,形象上面上是这个内道的修行人,但是心中他的见解呢有可能是世间的见解,或者说是一种外道的见解,反正呢就说和真正的本师所宣说的正道没有完全相合的见解。那么如果这样修下去的话,那么实际上也是没办法真正的获得解脱。所以说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也是强烈的悲悯之心呢不禁油然而生的。
那么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也给我们指点出来一个信息呢,也就说如果我们要求解脱,那么佛陀、这些大祖师在他们的经典和论典当中,把这个如何才能够得到解脱的方法已经讲得清清楚楚,讲得很清楚了。但如果我们说遇到这样正教的时候没有发心去修学,或者虽然在修学但是没有精进的修学,那么实际上就是非常可惜的,和这样一种殊胜的正道的方式擦肩而过更加的可惜!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已经一只脚已经跨入到了解脱道当中,但是呢就因为没有遇到一个殊胜的正道的缘故,相续当中没办法树立起正知正见而导致无法真正的修行的话,这个还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
所以说我们在座的这些所有的道友呢,都应该缘这个殊胜的正道好好的进行闻思修行,那么因为在这些法本当中已经给我们指点出了殊胜的解脱的方法。
【如果这般观察他派的观点,则如同极强的阳光照射到雪片上使之无碍融化一般,外道的主张显然立不住脚,并且了知他们被这种见解所欺惑后,便会更加增上悲心。】
那么此处呢站在一个非常公正的立场上面,通过殊胜的理证来对于他派的观点做观察,就像前面呢《中观庄严论》它也是对于这些种种的外道,还有小乘的这些宗派呀,唯识宗,自续派等等的这些观点呢都已经做了观察。那么实际上尤其是对于这个外道的观点做观察的时候呢,就好像这个非常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到雪片上面,那么这个雪片呢就没有办法承受、没有办法堪忍,马上就会融化一样。所以所有的外道的主张在佛法这么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之下呢,这个外道的雪片的这个主张呢马上就会融化。所以说呢了解到这些外道的观点,一方面根本经不起真正的观察,一方面呢这些外道之徒还被这个见解所欺惑,对他们这样一种修行还是这个通过十倍的精进、通过所有的精进的投入之后呢,所以说呢就会产生悲心。
那么真正来讲的话,如果没有遇到一个殊胜的正道,我们看和这些假如说和这些外道的修行人交谈,他们可以说对他们的本师啊、对他的道啊、对他的通过修道修解脱的方式还是很有信心的,信心还是很大的,而且呢有的时候呢就说他们对自己的宗派树立信心之后呢,可以说是全身心的投入。尤其是这些外道修苦行的外道呢,他可以把自己的所有的身体、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到修道上面,但是呢就是说从内道的观点看起来的时候呢,正见已经错了、出发点错了,所以说从这个讲的时候你越精进实际上你离解脱道是越远了,越这样的话就越产生一种悲心。
所以说呢对于这样一种内道的佛教徒来讲的话,也是内心当中一定要树立一个殊胜的正知正见,否则的话就说是我们相续当中没有正见,在外表上面呢看似拼命的修法的话,真正能不能够靠近解脱道,这个非常不好讲。
【以此为例,自己在抉择真如的过程中,对由于远离正道而致反复投生三有、无依无怙的众生也会自然而然生起不染些微违品的大悲心,而且会与日俱增,达到无量。】
以前面所说的例子以此为例,自己在抉择真如的过程中,如果自己对于佛陀所宣讲的一种不住二边的中道真正能够产生一个信解,自己在抉择真如的过程中了知了正道应该是离有离无的这样一种殊胜意乐之后,不断地抉择、相续当中的正见不断地增上的时候,这个时候悲心也就会逐渐逐渐地增上。
那么,对由于远离正道而导致反复投生三有的众生,无依无怙的众生也会自然而然生起不染违品的大悲心。违品是哪些呢?如自私自利的作意,或者是认为这些有情是存在等等,这方面就是这样或那样粗粗细细的违品,因为就是一方面大悲心、一方面悲心的违品它有一种偏袒,对于自己方面的这些人容易产生所谓的悲心,比如这是我的亲戚、这是我的眷属、这是我的弟子,所以说好像对他们很关怀,对他们就容易产生一种救度心、离苦心。而对于其他的这些和自己无关的人,或者说对自己损害的人、对自己的亲属损害的人,这个时候就不容易产生一种悲心,这个方面就是已经沾染了违品的悲心了,不是真正的悲心,这是一种普通的悲心。如果学习过《大乘经庄严论》的话,这个里面已经讲过菩萨的大悲心和普通悲心这方面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所以如果我们在学习空性的过程当中,真正对于空性所了知,那么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对于所有众生能够产生一种大悲心,这个大悲心可以产生。这个大悲心一方面是平等地缘所有的众生,因为所有的众生都活在无明当中,都不了知真如的实相。那么我们的观察的时候,一切众生到底是以什么因缘来投生轮回的呢?实质上是通过实执。这个实执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实执主要是一种无明,不了知万法的真如,不了知一切万法本来就是安住于在空性当中的,而产生一种实执。有了实执之后,就开始产生贪心、嗔心等等的烦恼,有了烦恼之后就会造业,有了业就会不由自主地投生。所以如果自己了知了万法是空性的,众生在执著的同时、在执著的当下他自己本身就是空性的,他都在空性当中在执著万法,但是他不了知的话,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大悲心,不会有一种偏袒亲友,或是排斥其的这些众生,这方面的违品不会有,而且也不会沾染实执,也不会认为这些众生是实实在在的在痛苦,我要实实在在救度他们,不会有这些的。虽然对他们发悲心,但是不会有丝毫的贪执之心,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在通达真如、在通达一切万法是空性当中,在空性当中显现的众生的确是如梦如幻的,没有丝毫的实有本性可得。所以说这个时候的悲心会非常的纯净,不染细微违品的大悲心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来,而且随着自己的真如的见解、空性的见解的增上,这种大悲心也是随着空性的增上而增上的,最后就会达到无量。
那么真正的菩萨他在证悟了空性的时候,那种无漏的大悲心、无缘的大悲心跟随就产生起来了。所以现在我们在证悟空性之前,一方面也是要缘空性的所缘再再地串习,一方面是在修持对众生的大悲心,这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因为菩萨在入定的时候,或者是菩萨或者圣者境界的时候,他的大悲心和空性的证悟是同时生起的缘故,所以说两个因我们可以平等地去修行的。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如果我们对于空性真正了达了、悟入了,相续当中缘众生的大悲心会自然而然生起,而且这种悲心会与日俱增,最后达到无量相,成就佛陀的这样一种殊胜悲心。
【大悲心之因就是证悟自他平等性,见到他众处于愚昧的痛苦之中;远离一切悲心之障碍——害心等为主的我执垢染。】
这一句话主要是讲到了大悲心的因,还有大悲心的障碍。如果我们具备了大悲心的因,又离开了障碍,具因无障的缘故,这个大悲心肯定会逐渐逐渐在相续当中萌生起来。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者来讲,相续当中如果缺少了大悲心,绝对不可能作为大乘正道,所以对大悲心对于修习菩萨道的菩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此处说呢大悲心的主因是什么呢?就是证悟自他平等,自己和众生都是平等的空性,自己和众生全都是一种空性的本体,那么这个时候见到他众处于愚昧痛苦当中,这个时候会油然会生起大悲心。就是说佛已经了知了自己和众生全都是平等性的,在胜义谛中也是平等性的,那么在世俗谛当中离苦的心、求乐的心,或者就是说对入道者来讲的话求道的心这些都是相同的,但是因为其它众生没有真正通达空性,仍然处在一种执著万法实有的愚昧的状态当中,处在通过愚昧产生的痛苦当中,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大悲心。所以说呢此处说真正生悲心的因就是通达万法的本性。
然后远离一切悲心的障碍——害心等为主的我执垢染,悲心的障碍是什么呢?是害心或者忌妒啊、傲慢啊等等,这些方面以我执为主而产生的种种的障碍,这些方面通过通达空性之后,粗大的烦恼自然而然会息灭。所以说呢像这样的话生起了大悲心、具备了大悲心的因,而且谴除了大悲心的障碍之后,具因无障的缘故,大悲心就可以顺利地产生起来。
【为此,以因全无障碍的理证也可证实这一点。】
那么“因全无障碍”就是平时讲的具因无障,因已经具备了,障碍是没有的,已经有了因而没有障碍,所以通过因全无障碍的理证也可证实这一点。
【对于先以悲心的种姓为基础再进一步肩负起利益一切有情的重担并且远离自私自利的作意、相执之垢的人,称为“如来教大悲种姓之家业的承担者”或“肩负重任真正慈悲者”。】
这一段主要是说对于产生悲心的人应该高度地赞叹,怎么样高度去赞叹认可呢?对于以悲心为种姓,这个菩萨种姓就是悲心的种姓,首先相续当中产生对于有情的悲心,以悲心的种姓为基础进一步地苏醒这个种姓,然后发起肩负利益一切有情的重担。这个在修持菩提心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个是增上作意,增上意乐实际上也就是谁来利益众生呢?这个重担谁来挑起来?我们说应该报恩,应该怎么样,最后修到增上意乐的时候,我来挑、这个担子我来挑,不是让其他众生挑这个重担,所有的众生我一个人来救度。这方面的意乐在内心当中生起来是非常的重要的,非常重要。如果有了这种利益一切有情的、勇于挑起这个重担的这个意乐之后,然后要利益众生怎么办?要利益众生要发誓成佛,只有发誓成佛,只有成了佛之后才能真正地利益众生。所以说呢利益众生的意乐是在前面的,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我发誓要成佛、成就佛果。所以这个悲心主要就是利益一切有情的心,相续当中对于大乘菩萨来讲再再地应该串习这种殊胜的悲心,通过空性来引发悲心也可以,通过其余的四无量心的方式,或者观察众生的痛苦等等,通过这个方式生起悲心也是可以的。这个悲心就是很柔软的一种心,没办法忍受众生痛苦的这种心,像这样的话就是一种悲心的相状。
有些时候我们内心中有一种怜悯心,这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说明它这个悲心的种子,它在我们相续中多多少少还是在起作用。那再进一步讲深的时候,这些猛兽、这些其它动物他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利益心。实际上按照了义的观点来讲,就是因为相续当中有如来藏佛性的缘故,有这个佛性,所以说呢他辨别这些的智慧、怜悯其他亲属的慈悲意乐都是可以引起的。实际上每个众生都有恻隐之心,都有恻隐之心。
对于大乘行者来讲的话,不能够满足这样一点点,他应该把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一切众生,不单单是正在感受强烈痛苦的众生,而且即便是感受变苦、行苦的众生也应该再再地串习对他们产生利益他们的意乐,必须要串习。
然后“利益一切有情的重担,而且远离自私自利的作意、相执之垢,”就是说没有想我要利益众生,我是了不起的人,像这样的话自私自利作意,这个方面是要远离的。还有是相执之垢,这个是我所度化的众生,我是能度化者,我要把他们度化在成佛的道中,这方面像这样的相执也应该远离的,这个方面就在《金刚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要发誓利益众生,但是也没有可利益的众生,这个方面就是菩萨的他这个菩提心。如果就是说有一个可利益的众生,我是能利益者啊所利益,有了二取的执着就不是菩萨的殊胜的大悲作意了。所以说这个方面要求离开相的之垢。
如果是这样的人就被称之为如来教大悲种姓家业的承担者。佛陀的家业是什么?佛陀的家族是什么家族呢?佛陀的家族是大悲种性的家族,以利益有情为业。我们说我们是菩萨,我们是佛陀的追随者。我们是佛陀的追随者要看我们相续当中是不是已经产生了符合于这种种姓、家族种姓的这样一种状态呢?这种状态是什么?这种状态就是利益有情的心,一定要利益有情,以大悲种姓来利益众生,所以这个方面就是利益有情。所以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就说: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就说佛陀的种姓就是利益有情的种姓,既然现在我们通过发誓、承诺的方式,我们趋入到了佛陀的家族当中,那就要做符合家族的传统的事业。那么实际上这个事业在这个种姓当中呢,除了利益众生之外没有其他的一种事情。所以我们在进入到佛的家族当中的时候,当然多多少少肯定还会有自私自利的作意,但是我们还是要反复、我们在念仪轨的时候反复要提醒自己,现在我已经和以前不是一个人了,以前的我是没有进入到佛陀的种姓家族当中来的时候呢,做一些自私自利的事情情有可原,现在已经发了菩提心已经承诺追随佛陀的修行、承诺成为菩萨,既然是这样的话就尽量的舍弃自私自利的作意,尽量的以利益有情为业,在相续当中反复的串习利益有情的心,这个时候逐渐逐渐就可以和我们自己的种姓相应。实际上在我们这个种姓当中、在这个家族当中,所有的人就是都是利益有情的人,三世诸佛啊、现在的十地菩萨啊,还有已经住在加行道资粮道的这些菩萨,实际上都是以利益有情为业,都是大悲家族的承担者。现在我作为一个初学者刚刚迈入到这个门槛当中来,这个时候也是要跟随他们的行为,他们怎么做的我也这样做,所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可以成为如来种性家族当中的承担者了,或者说是肩负重任、真正慈悲者,也可以说这样的。
【任何具有愿他离苦的悲心者,倘若目睹痛苦及苦因正在增盛滋长,则悲心如火上加薪般更加增强。】
那么一个菩萨如果相续当中具备愿他离苦的悲心,如果是相续当中有这种悲心,如果目睹了众生的痛苦,那么他的悲心是会如火上加薪一样更加增强的。如果目睹了这个苦因,他的悲心也会犹如火上加薪一样更加增强的。有的时候我们的悲心范围很小,我们自己的悲心力量很弱。为什么这样讲呢?有的时候只是看到了,比如说自方的范围、就说局限在这个自方的范围当中、和我有关系的范围当中,如果看到他们受苦了我就生起悲心了;有的时候看到痛苦非常深重的众生,就已经感受到、正在感受强烈的病痛所折磨;或就说车祸、被汽车撞倒的在血泊当中挣扎的众生啊;或就说被砍掉手脚的众生啊;或就说看到被宰杀的动物啊,这个时候正在感受非常强烈痛苦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的悲心稍微能生起一点点,但是我们看到其他的众生受苦这个方面就不一定产生悲心。还有就是看到众生在做苦因的时候,这个不一定生一个悲心。真正我们看到众生在杀生的时候或看到众生在偷盗的时候,看到众生在做非法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产生悲心呢?噢一想到,他现在在做这个痛苦的因啊,他如果现在做这个痛苦的因,他以后一定会感受强烈的痛苦。有时候我们对这些似乎没看到一样,说明我们相续当中的悲心还很弱,还应该从方方面面来串习,或在修悲心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的悲心其中的一个缘,就说相信业果不虚啊,这个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因为这个业果是不虚的,如果看到别人造业之后没有什么感受的话,虽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你的反应了自己对业果方面的问题还没有真正的产生一个信解。那么如果自己对于杀生有什么什么果报、然后偷盗有什么什么果报,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信解,从自己的理解推到他人身上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样的,每个众生都是平等的,都会感受这样的痛苦。所以如果有了这样一种业果不虚的见,有了这样一种殊胜的生起悲心的因之后,看到了众生的痛苦,而且这个痛苦一方面是强烈的痛苦,一方面这段时间刚刚堪布讲这个有漏皆苦,在讲这个坏苦的时候,还有过两天讲行苦的时候,如果把这两个苦理解的很透彻的话,这个时候看到任何众生他都会产生悲心,都会产生一个强烈的悲心。因为这些都是感受痛苦和在做痛苦的因的缘故。但是我们相续当中对于这个感受快乐的人没有觉得这是一个生悲心的对象,或一般的人没有认为这个没有生悲心的对象,这个就是因为对于坏苦和对于行苦还没有真正的去体会,如果有了体会之后,看到这些众生没有修解脱道,没有抉择空性的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悲心的。
【所有对胜义法心生嗔恚者都在造最大的苦因,】
前面不是说如果相续当中有悲心,目睹了痛苦和苦因,他就会悲心就会更加的增强了。下面就是通过上面这段话作为牵引、牵引出所有对胜义法心怀嗔恚者是在造最大的苦因。虽然众生造痛苦的因有各种各样,但是如果你对于胜义的法心怀嗔恚是在造最大的苦因,对这些众生就尤其产生强烈的悲心。这个地方的胜义法它两个意思,从它的广义来讲,这个胜义法就说具有殊胜意义的佛法,所有佛法都是具有殊胜意义的这样一种本性的,所以这个方面广义的胜义它就是讲所有的佛法,如果你对于所有的佛法产生嗔恚、抛弃啊、诽谤啊,这方面就是在造最大的苦因,就是广义的胜义谛;狭义的胜义谛就是讲胜义谛的空性,你单单如果你对胜义的空性,比如说有些人他开始诽谤空性啊,认为空性怎么怎么样,像这样对胜义的法生嗔恚是在造最大的苦因。下面就要分析这个问题。
【 捕杀鱼鸟等(相对来说)并不是自他的大敌,原因是这些动物即便未被宰杀,(其身)也是如同为风所吹的水泡一般极其无常、 对自己毫无益处的有脓身躯,】
那么以捕杀鱼鸟为例,平时我们觉得你杀生了、你捕杀鱼鸟了,你罪过很大。为什么罪过很大呢,因为你造了这个恶因,以后一定会感受这个恶果。但是观待于对胜义法做嗔恚者来讲,那么这个捕杀鱼鸟等这个一般的杀生的行为,还不是自他的最大的怨敌,原因就是说这些动物即便未被宰杀的话他们也会死亡的,他们属于自己的业所牵引的话也犹如风吹的水泡一样迅速无常,而且他的身体、所杀的有情的身体也是对自己毫无益处的一种有形的身躯,从这个方面讲就会了知。
【而且所杀的数目也是有限的。】
所杀的数目也是有限的,有的时候我们说一个屠夫或者一个屠宰场的老板,他每天杀了这么多众生难道数目还是有限吗?观待于后面这个巨大的数目来讲的话,实际上他所杀的数目也是有限的。所以说通过这几个原因条件来分析的时候呢,就说是宰杀鱼鸟等还不是自他最大的怨敌。下面就开始讲这个最大的怨敌。
【而对胜义法嗔恨者,实际上是在损害与乃至轮回未空之前一直住世、以圆满自他利益为庄严、不可胜数之佛陀息息相关的法身,因为对法身之种子——信解真如造成危害之故。】
那么如果对于整个佛法嗔恚的话,那么就说是对于整个这个可以说苏醒法性种性的这样一种因造了伤害,那么分别的对于胜义空性、对于胜义空性做嗔恚,实际上是在损害法身。怎么样呢?实际上是在损害与乃至轮回未空之前一直住世的、圆满自他利益为庄严、不可胜数之佛陀息息相关的法身。那么就是说佛陀的法身是乃至轮回未空之前一直住世,他的本体是这样的,而且他是以圆满自他利益为庄严的,不可胜数的佛陀息息相关的法身,他的数目是非常多。一方面就是说和不可胜数的佛陀息息相关,再一个就说这个法身他利益有情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说这个空性啊实际上这个法身的种子啊就说胜义法这个信解真如,如果你诽谤他的话,而且你这个诽谤造成危害的话,那么自己和他人的这样一种法身慧命受到了损害。然后不单单是从这个方面受到了损害,那么如果这个法身慧命不受到损害的话,他会通过这样发展下去成为菩萨,成为菩萨之后开始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成佛之后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这个时候你诽谤这样一种真实的空性,你对于这个胜义法嗔恚的话,实际上是对自他造的最难忍的伤害,这个方面是一定是要高度重视的,一定要高度重视。所以这个对胜义法嗔恚呢实际上是在损害与佛陀息息相关的法身慧命的缘故,所以说这方面他的过失是相当严重的,过失相当严重。对于我们自己来讲的话,应该通过学习的方式对于这样一种大乘的空性产生定解,如果产生定解之后呢别人说空性怎么不好了,自己实际上已经对这个空性的本性已经完全掌握了,所以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我是对于这个空性已经真正了解了的,而且可以通过殊胜的教证和理证予以反驳的,所以说能够利益自己也能够利益他人。如果遇到了对胜义法不理解的人还可以开导他,让他对这个胜义法产生这样一种信心。那么如果你对胜义法嗔恚他的过失这么严重,那么我们再讲反过来你如果对胜义法、对空性产生信心他的功德又是怎么样的?你的过失有多大反过来之后你的功德就有这么大。你一个人受持,你再把这样一种空性的教义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也来受持这样一种空性的教义,实际上他的功德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这个在延续法身慧命呀,在延续法身慧命。这个法身呢就说乃至轮回未空之前一直住世的、圆满自他利益为庄严的、不可胜数的佛陀息息相关的法身,所有的众生都是依靠这样的法身得度的,所以如果能够信解这样一种法身的众生,如果能够传讲这样的法身的众生,实际上他的功德利益肯定是非常大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佛陀在金刚经等等的经典当中再再的赞叹,乃至于一个四句偈你持诵、你能够受持、你能够传讲,你的功德就说完全超胜了整个世界铺满七宝做布施的功德,所以说再再讲了这个问题的。那么就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呢,就说对胜义法嗔恚他的过失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相对来讲有些势力的人、说话有些分量的人,由他们出来说空性不是佛陀所说的法、空性是不正确的,像这样的话伤害的众生面积越大,实际他自己的过失也就越大了,这个方面也是其他地方有讲到。
【因此,经藏中也讲述了舍正法之异熟果极难忍受的诸多情景。 】
那么也就是为了让大家警惕这个问题,在经藏当中佛陀有必要的时候也讲述舍弃正法的这样一种相状,舍弃正法的这样异熟果非常难忍的这样很多情况,他异熟果在三恶趣当中怎么样感受,然后他的等流果从地狱当中出来之后呢他的等流果是怎么样的,然后生生世世当中遇不到正法的情况,这方面讲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情况的。
【正如阿阇黎龙树菩萨所说:“于极深广法,懈怠不修行,自他敌以痴,今谤大乘法。”】
这个颂词是出自龙树菩萨的《宝鬘论》,那么在《宝鬘论》当中呢也是有一段和小乘辩论的,小乘不认为这个大乘是佛说的,所以像这样的话是通过正法很多辩论来进行安立,这个教证当中主要是说自他的大敌主要就是诽谤大乘。
“于极深广法”这个极甚深极广大的法就是讲大乘法,因为前世懈怠没有修行的缘故呀,就说是今世当中成了自他的大敌,那么成了自他的怨敌成了什么样呢怎么样体现的呢,以痴谤大乘,不了知大乘法的深广殊胜性,当然大乘法体现了很多了,大乘法的菩提心啊、大乘法的大悲心啊、对六度四摄呀、尤其是对于大乘法的空性呀、如来藏等等像这样不了解,都有可能开始诽谤大乘法,通过愚痴心来诽谤大乘法,这个龙树菩萨说这个就是自他最大的怨敌,那么他是自他最大的怨敌的这个理证,前面麦彭仁波切在前面已经讲了,为什么对胜义法嗔恨他的过失这么严重也是这样讲过了。所以说对于胜义法也应该好好的理解,否则的话是很容易在这个当中受到伤害的。
【不明道理、不事修行的补特伽罗对于如此如此甚深的大乘如是如是恐惧、妄加诋毁,】
那么就说有些不明事理的人、不事修行的这些一般的补特伽罗【34:37】,对于如此如此甚深的大乘而如是如是的恐怖而妄加诋毁,那么这个时候有些事实的出现也是没办法抵挡的。虽然作为一个修习大乘的人来讲呢,不愿意看到一个众生来诽谤大乘,但是众生的数量如此之多,然后在轮回当中漂流的时候呢他自己的业缘、他自己遇到的这样一种邪知识啊、诱导啊等等,他这个情况千差万别的,所以说连佛陀都没办法遮止啊,佛陀都没办法遮止说你不要诽谤大乘,因为诽谤大乘这样的过失很严重,如果佛陀能够遮止的话肯定一个都不会有,但是佛陀都没办法遮止,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个情况,但是实际上在这个世间当中还是出现了很多很多对于大乘的教法不理解、不修行的人产生恐怖、妄加诋毁的情况。
【经中也授记说:依赖相应自己凭空想象的相似智慧度而对深不可测的智慧度诽谤说“这不是佛教”等者多有出现。】
佛陀早就预见到这个问题就在经典当中讲了,主要是依赖相应自己凭空想象的相似智慧度,就是通过自己的分别念、自己通过自己的分别念,就说引发对于深不可测的智慧度、对于这个大空性啊没办法体会的这样一种智慧度他就诽谤说这个不是佛教,这个不是佛说的,这个方面的情况会有多种出现的,会出现很多种。
【又如《经庄严论》中云:“由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由汝不解故,成我无上乘。”】
《经庄严论》是弥勒菩萨的五论之一,那么在这个《经庄严论》当中呢,第二品就讲《成宗品》,《成宗品》实际上就是成立这个大乘是佛说,专门有一个针对于小乘的有些增上慢的修行者,增上慢的修行者他认为大乘不是佛说的,尤其对空性做诽谤者,这方面做了很多很多理证上的批驳,有些部分道友听过这个《经庄严论》。那么他用了很多理证对这个问题做了批驳的,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理证,“有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那么就说小信界伴呢这个方面有三个条件,小信、小界、小伴,那么因为小信小界小伴的缘故就不解深大法,对于既深且广的法就没办法信解。
那么什么是小信呢?小信的意思就是说相续当中他这个信心、他的这个根性下劣,他对于这样大乘的法生不起信心,所以说像这样的话他相续当中的信心很下劣的,所以说叫小信,这个是作为一个因缘。小界这个界呢就说是根性的意思,或者界呢就是讲阿赖耶识界,这个地方为什么是小界呢,阿赖耶识界当中这个福德善根极其的微少、极其的微劣,因为要信解经典大乘的话他也必须要有一种殊胜的资粮,如果你没有一个很深厚的资粮,你没办法信解大乘,所以说或小界的意思就是说在阿赖耶识界当中呢他的这样一种善根非常非常的微劣,所以说没办法解悟深大法。第三个是小伴,小伴是什么意思呢?经常生活在对大乘法没有信心的伴侣当中、经常生活在对大乘法诽谤的伴侣当中,这个叫小伴。所以说具备了这样一种有信界伴非常的微劣缘故呢,就说这些人没办法来信解大乘,不解深大法,犹如不解故成无上乘。弥勒菩萨说就是因为你不解的缘故呢成立我这个大乘是无上乘,它不是分别念的境界,因为你的这样一种小信小界小伴,你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怎么样去解悟这样甚深的大乘呢。甚深的大乘它是说宣讲了菩萨的广大的修行、不可思议的智慧,所以说通过这样的小信小界小伴是没办法去解读深大法的。那么《经庄严论中》弥勒菩萨对于这些不信解大乘是佛说的像这样也是做了批判。
还有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入行论。智慧品》当中,寂天菩萨也是对于大乘诽谤的人做过辩论。还有学习过的《宝鬘论》当中呢也是对于这样不信解大乘的人也是做过批判的。通过很多理论来证成呢实际上大乘空性的确是佛陀所宣讲的,这个方面只是从一个颂词来介绍而已。
【正由于大乘法极为深奥,因此对于内心不能接纳并嗔恨大乘的一切众生,我们才更不应该舍弃以大悲心摄受他们的方便法。】
那么因为这个大乘法是非常深奥的,他必须要有一个很深的根性、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宽广的胸怀才能够接受。所以说他非常深奥的缘故,所以有些众生他内心很狭隘不能够接纳大乘的深广教义,因为自己不能接纳的缘故呢就开始做诋毁呀做诽谤呀等等,对这些众生我们才更加不应该舍弃大悲心摄受他们的方便法,这方面我们是不应该舍弃他们的,内心当中要对他们生起大悲菩提心,发愿早早的去度化他们,让他们从这样一种邪见当中解脱出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呢,还有一种情况就说自己在看大乘经典的时候虽然看不懂,对空性啊、对这些如来藏啊虽然看不懂,但是弥勒菩萨说你不要做评论、等舍而置之这个方面是没有过失的。你不要这个你如果接受不了但是你也不要去诽谤它,发愿以后当我智慧成熟的时候我再来理解这个意义。如果这样去发愿,一方面是内心当中对这个大乘法没有舍弃,也是发愿以后通达,所以这个方面也没有造成诽谤大乘的其它的过患。如果是因为自己不懂而诽谤的话,非常可能在这个当中造下极其严重的过患的。这个方面就说因为和空性相关的一些情况,说明了对空性生起大悲心的方法,生起大悲心的功德。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于本师生敬心之功德:
就是说因为通达空性对于自己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更加的产生恭敬心,更加地产生信心。
具智财者见,他宗无实义,
如是于佛陀,更起恭敬心。
具智财者,就是讲到了具有智慧财富的人。在佛法当中、在大乘佛法中修学最后具足了智慧财富,这些人就是因为他们相续当中在殊胜智慧的缘故,见到了他宗无有实义。任何其他外道根本没有一个解脱的实义,如是于佛陀更起恭敬心。所以说因为见到了自宗的殊胜性,他宗没有实义的缘故,所以对于能够如是宣说教义的佛陀更加地产生了一种恭敬心。这种信心是来自于心底的,因为了知了佛陀的殊胜的功德,所以说对佛陀产生了一种恭敬心。一般最初我们学佛的时候,他是带着一种善根萌发了的一种恭敬的,我们在最初看到佛陀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敬畏,或者看见佛陀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信心,有的时候开始流泪啊,这个方面就是说内心当中一种种性的苏醒,但是这样种性的苏醒,这种信心不一定有强烈的或者深厚地这样一种定解作为基础的。后面当我们通过学习之后呢,我们说佛陀为什么这么伟大呢,就开始学习佛陀所讲的教言,对于佛陀所讲的教言来观察自相续、观察世间、观察外道、观察内道的修法、观察解脱道等等,这样一观察一比较之后呢,对于佛陀高居一切之上的这样一种道理产生了定解,通过理证的方式产生定解,这个时候对于佛陀的恭敬心那是发自于内心的,没有带一点迷信的成份的,而这种信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种信心,这个方面就是:具智财者见,他宗无实义。也就是因为见到了佛陀,佛所讲的空性一切大乘修法的缘故,所以见到他宗无实义,对于佛陀真正从内心当中产生了信心,这种信心是任何人没有办法掠夺的,谁都没办法让你把这种信心退失下去,因为这个是见到了佛陀真正产生具备了功德而产生的,所以这种信心作为我们来讲也应该发愿生起来。
【具有堪为圣财之最的智慧财产者见到置身于此佛教之外的他宗如此无有实义,如是这些善缘智者,深感唯有世尊才能宣说此道,于是对我等本师真实圆满正等觉佛陀更加生起恭敬之心,犹如天气越来越炎热就越来越向往清凉的水一样。 】
那么就说具有堪为圣财之最的智慧财产,那么我们就说财产有两种:一种是世间财产,世间财产就说是金钱啊、这些其他的物质等等这些世间的财产;还有一种就是圣财,圣财我们一般就讲到了佛法当中有圣者七财,信戒闻施惭愧慧,有这样七种圣财。那么堪为圣财之最的就是智慧的财产,这种智慧的财产不单单是让我们能够分辨一般的世间的这个情况,而且是能够分辨胜义谛的、能够分辨一切万法的实相的这种智慧财产。这种智慧财产如果具备了之后呢,他就可以观察,通过这个智慧的眼来观察一切的世间,他就可以见到置身于佛教之外就是这些外道他宗如此的无有实义,因为根本就没有见到这种一种真实义,不要说是解脱轮回了,就连真正的轮回的因是什么都没有真正的认清楚,所以看到了他宗如此无有实义。我们这些具有善缘者,深感唯有世尊才能宣说此道,那么我跟随佛陀所宣讲的此道修行呢,真正就可以获得一个殊胜的解脱,所以说对于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真实圆满正等觉佛陀更加生起恭敬之心,就好象天气越来越炎热自己就越来越向往清净的水一样,越是看到他宗的无实义越对佛陀产生一个清净的信心,就是这样,越比较就越对佛陀越生起信心。所以佛陀他是鼓励、佛陀他鼓励他后面的追随者应该对于佛陀所宣讲的法再再地作观察,他不是怕弟子对他所说的教义作观察而是鼓励作观察。佛陀说对于我所说的四谛你要好好地作观察,对于我所说的二谛你好好地作观察,对于这些胜义谛你好好作观察,实际上佛陀的这个教义越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当然他没有增上的、佛陀的教义没有增上的,但是我们自己的心越观察就说越清净,越观察越对于佛陀的这样一种教义呢、经典产生一个殊胜的信心,就是这样。所以佛陀出世讲法他不是欺骗众生,你不要观察、如果你观察就不是我的弟子了、我怎么说你就怎么信受,他不是这样。我说的话你要观察,好好观察,观察之后才去信受,所以他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能这样讲、没办法这样讲。所以说呢佛陀他证悟了一切万法的实相,他已经完全证悟了,没有丝毫的恐怖的,所以他就鼓励弟子好好去观察、好好去观察。我们现在学空性的时候也是再再的去观察,最后就说一切万法的确是这样空性的。所以如果说是越对外道观点观察,就相当于天气越来越炎热;越对佛陀生信心,就相当于越来越向往清净的水一样,就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
【也就是说,他宗的观点甚至连劣种愚夫共称的粗大对境也错乱看待,】
那么就说他宗的观点、外道的观点,甚至于连一般的人、共称的粗大的对境他也是错乱看待的。比如说一般的这些人看到了这些变化的东西呢,他认为是恒常的,一般的人都没有认为有一个所谓的这样一种具有五种特点啊、具有九种特点啊的神我,他就说有一个五种特点或者九种特点神我,或者山自有的山,等等,讲很多很多这个问题。就连这些粗大的对境也错乱看待,更何况这些解脱的根本呢,这些一切万法的实相他怎么能够看的清楚呢,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的时候,他宗的确是没有实义的。
【而如来的典籍初中后均善妙,如同上品黄金要经过烧炼、切碎与磨细一样,以现量、比量及无有自相矛盾的三观察而清净,依靠与极度笼罩的轮回不相混杂的智慧对真如无有丝毫错乱或紊乱而照见。】
那么如来的典籍是初中后皆善,在《随念三宝经》当中也是讲初善、中善、后善、义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等等,像这样讲是在讲法宝的时候也是这样讲的。所以说这样一种佛陀的典籍呢,初也善中也善后也善,他全都是一种初善中善后善的观点。或者我们最初发心的时候这个是发心善,中间是积累资粮的时候积累资粮善,最后得到的果果也善。所以像这样讲的时候让我们趋入了这些初中后皆是善妙的,就好象上品黄金它要经过好多程序,通过十六次磨炼,十六次锻烧等等。所以此处讲了要经过三个程序,首先要烧炼,烧炼把这个杂质全都去除掉,然后要切碎和磨细,最后在这个当中去镀金,或者去造其他的首饰一样。所以说以现量、比量和无有自相矛盾的三观察而清净。那么佛陀的经典不违现量,佛陀所讲的这些一切不违现量的。也不违背比量,如果你通过比量去推理的话,没有丝毫这些不符合正理的地方。也就是说对于粗大的法能够见到的东西不违背现量的;然后对于隐蔽的法的话不违背比量;对于极隐蔽的法的话不会自相矛盾,佛陀经典当中不会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所以这个方面观察完之后就叫三观察,通过三种观察得以清净。
就说佛陀经典本来是清净的,但是我们内心要对本来清净的教典产生一种信心的话,可以通过现量比量和教量三观察得以清净的,然后对于极度笼罩的轮回不相混杂的智慧对真如无有丝毫错乱或紊乱而照见。对于轮回是极度笼罩的、极度混乱的,但是佛陀的智慧就能够在这样一种极度笼罩的轮回当中呢完全能够照见一切轮回的实相是这样这样。像这样对众生如是如是的宣讲,你如果这样修行你就可以从极度笼罩轮回当中可以完全解脱出来。
所以说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也没法照见的,没有见到真如没办法宣说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就知道佛陀他把一切轮回的法,首先我们如果说佛陀是不是只是了知了真如呢?不是这样的。就是在讲世俗谛的时候,佛陀也是首先把这些法归类,把这些所有的法作个归类,色蕴就归为色蕴当中,受想行识然后归为五蕴当中,然后归为十二处、十八界,然后各自的法相一个一个给你讲清楚。然后把这些讲完之后,就是说我们产生分别心是这样产生的,那样产生的,业果是这样这样的。像这样讲完之后就说,这一切本性实际上是依緣生的缘故,实际上都是无自性、都是空性的,空性当中显现一切,正在显现的时候无有自性,这个方面就把这个一切的道理讲了。讲了之后就是说给我们说,你这样轮回它轮回的因是什么,你怎么样通过遣除轮回的因获得解脱,这个解脱的状态是什么,所以说佛陀把这一切问题讲的清清楚楚。
有一个智者赞叹佛陀的时候就说佛陀不单单是讲到了轮回的现象,而且讲到了轮回现象的因,这个方面是非常非常值得尊敬的。怎么样流转、怎么样导致产生痛苦的因呢?佛陀讲了,就是说如果你把它的因找到了,你要断除轮回的痛苦就很简单。如果你很痛苦但是理不出头绪来,你不知道这个因到底是什么,你会去像这样的话乱飞乱撞,这个时候不可能去找到一个真正解决痛苦之道。而佛陀很准确的认清了,一切的轮回的因就来自于我执,或者说一切苦谛的来源就是集谛,就是这样讲的;然后就讲到灭谛和道谛,讲到了最终可以解脱,然后也是帮助我们大众宣讲了解脱的道,又讲了道谛。如果说有这个解脱的境界但是我们都达不到,那这个有什么用呢?所以佛陀讲了可以息灭一切的苦集,可以获得涅槃,而佛陀也是讲到了,你这样修持可以获得涅槃,讲了道谛了。
所以这个方面在极度笼罩的轮回当中能够真正照见一切万法的真如,这个是佛陀的智慧是非常清净的、非常 广大的。所以说这样比较之后对于佛陀的智慧更加产生信心。
【对于人间天境为主的一切众生以其双莲足为顶饰的世间上师佛陀出有坏,有自知之明者为什么不生起以不耽著胜义的方式而实修的信心呢?理当生起。】
那么就是说佛陀是一切三界的一种导师,三界的导师,此生慈父,但是对于人间天境为主。为什么说此处说对于人间天境为主呢?因为人间天境的众生比较容易被调化。佛陀出世所调化的众生当中主要也是以人间的众生和天人为主的,所以此处也是说了人间天境为主的一切众生。以其,这个其就是佛陀;以佛陀的双足为顶饰,莲足的莲字就是清净的意思。我们知道莲花就是清净的意思,所以说佛陀的双足这个地方莲足的意思就是很清净,非常清净的。所以说以佛陀的清净的双足作为他们的顶饰的这一个世间上师、佛陀出有坏,那么有自知之明者应该以不耽著胜义的方式而实修的信心。以不耽著胜义的方式而实修的信心上师解释说,在胜义当中一切都是无所緣的,但是在世俗谛当中,他可以对佛陀产生一个真实的信心,然后通过这方面祈祷,理当生起来,所以应该好好的对于自己的本师产生这样的信心。
现在我们都说是佛弟子,都是佛弟子,但是我们说既然你是佛弟子,你的上师你的本师说了什么?他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我们说最主要的观点反正讲了一些吧,具体的我也记不清楚了。这样不行。你说你是佛弟子,你必须对佛陀所讲的主要的教义你必须要了知。比如说别人说到底什么是佛教?实际上佛陀在经典当中已经把什么是佛教已经讲了,已经把这个问题讲的清清楚楚了,所以说佛陀就是讲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方面就说如果我们是其他都不了知的话,就这四个偈颂,就说这个好像我们看起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很简单啊,但这个里面实际上包括了所有的一切取舍因果之道;然后是自净其意,这个就是是诸佛教,一切佛陀所教化的就是这个。如果我们能够把前面三句话能够真正通达了,你就可以说是通达了佛教。当然你如果是智慧你不够的话,你可以通过比较浅的方式来理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如果你通达得深的话,这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它也根随你的见解的深入而深入的。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可以从一般的修法乃至到大圆满之间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全部可以一一去了解,一一去对照的,所以佛陀讲了这些。再说佛陀讲了四谛,再说佛陀讲了二谛,再说佛陀讲了光明藏等等等等。所以如果我们不学习,我们说是佛教徒,观音上师说:很惭愧啊。你自己是佛教徒,但是你不了解佛教,这个是非常非常羞愧的地方。所以我们说既然成了佛教徒就应该好好对于佛陀所讲的经教认真去体会,认真去趋入,这方面就不负佛教徒的名称,就是这样的。所以此处也教导说,应该生起来这样一种实修的信心。
【如是从正见中,对有情萌生悲心,而悲心也有唯缘众生之悲心、缘法之悲心与无缘之悲心三种,由正见中生起的是其中居于首位的无缘悲心。】
那么从这样一种清净的实相正见当中就可以生起悲心,前面讲过了。那么这种悲心分了三种:第一个是緣众生的悲心,緣众生的悲心我们学过《入中论》了,这三种悲心都是从所缘境角度讲的,緣众生的悲心主要是说众生正在感受这些痛苦,所以众生很可怜,他不间断的流转很可怜,像这样的话对他们产生悲心;第二是緣法的悲心,这个法是什么法呢?就是说法的刹那生灭,一切众生他的所缘、他本身是刹那生灭的,但是众生他本身不了知刹那生灭,所以说发悲心者见到了刹那生灭的众生之后呢,看到它丝毫也不稳住如动水月,像这样如动水月的缘故呢就生起悲心了;第三种就是无缘的悲心,无缘的悲心就是说所缘的对象它是空性的,它安住在实相当中的,像这样的话众生不了知,然后就产生悲心。就是在这样一种空性的状态当中众生在流转,在这样一种刹那生灭当中众生在流转,众生自己在流转他自己不知道等等,从三个所缘境,然后产生三种悲心。
“由正见中生起的是其中居于首位的无缘悲心”,由正见就是从空正见当中产生的实际上就是居于首位的无缘悲心,能够了知众生完全没有实有的、完全都是空性的,但是在空性当中无实有当中众生他产生这样一种身心五蕴,众生流转轮回当中完全可以终止的。所以我们说众生流转轮回白白在流转,没有任何实义在流转,在空性当中在流转,揣着如意宝在流转,所以像这样讲的时候非常非常就说生起悲心。当然我们自己可能也是这样的,但是众生连这个道理也不知道,现在我们在学空性的时候也应该通过空性的意义自己了知空性,然后对没有了知空性意义的众生真正产生一种无缘的悲心。这就是悲心方面。然后是信心方面。
【对于指明此道的佛陀生起敬意也有清净信、欲乐信与诚挚信三种,其中如国王般的诚挚信一经产生,致使其他两种信心也以从属的方式而起。】
那么就是说对佛陀生起信心有三种,三种信心在前行当中也是讲到了,在讲信心的时候、在讲皈依的时候也是讲到了有三种信心。
所谓清净信心,有的时候、前行当中讲,一到了某个圣地、看到某个佛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信心,或者看到某个上师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产生一个信心,自然而然就流下了眼泪等等,这方面都是属于一种清净心。你说根据呢找不到什么根据,但是看到了就是能够产生这样一种身心清净的状态,这个是一种信心。
还有一种信心叫欲乐信。欲乐信是什么呢?就是对于佛陀和上师所讲到的痛苦和痛苦的因产生一个想要断除的欲乐,对于佛、成佛的功德或者清净的因产生一个想要修行的一种欲乐,所以这种信心叫欲乐信。
第三种信心叫做诚挚信。这个诚挚信在其他地方翻译成胜解信,也叫做胜解信。所以说呢如果你有胜解信,真正对上师产生一个胜解。前面我们说我们怎么样对佛陀产生一个信心呢?因为学习了佛陀所宣讲的空性教法,再一对比其他的外道的观点的时候呢,所以对佛陀产生一个胜解,真正对他的功德产生一个胜解而生起了信心,这个叫做诚挚信或者胜解信。
三种信心当中应该生起胜解信。其中第一个信心清净信,它是比较粗的一个信心,这个信心是比较容易退失的,因为它没有什么其他的根据,就是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产生一个信心,像这样的话这种清净信就容易退失。欲乐信稍微要强一点。但真正不退失的是诚挚信,就是说对于佛陀、对于上师、对于法,他从理论上面、从正理上面生起了信心。这个方面就是犹如国王一样的,犹如国王一样的诚挚信一生起之后呢,其他两种信心就像眷属一样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来了。但是如果你生起清净信不一定生起诚挚信。就好像你的大臣出来之后,你的国王不一定出来,但是国王一出来之后他们其他的眷属就跟着国王蜂拥而至了,就是这样的,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那么有些地方讲了四种信心,有一种不退转信。麦彭仁波切在此处是讲了三种信心,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
【不退转信与诚挚信只不过是在不被违品所夺的侧面有所差别。】
不退转信与诚挚信只不过是在不被违品所夺的侧面有所差别而已,所以就没有单独讲了。不退转信心实际上就是胜解信,和诚挚信只不过是在不被违品所夺的侧面。这个意思就是说不退转信心就是不被违品所夺,不被违品所夺的侧面有所差别,实际上也就是胜解信。如果有了胜解信他就不会被违品所夺,所以它的侧面不相同,实际上本体是一个。所以这个方面就讲三种信心,不讲四种信心了。以后我们再遇到“不退转信”的时候,麦彭仁波切在这个地方讲了,什么叫“不退转信”呢?不被违品所夺的侧面叫做“不退转信”。
〖经中也说:一切白法的根本就是信心与悲心。如果此二者一一具足,则可获得所有清净法。 〗
那么经中也说:所有白法的根本,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信心和悲心。如果信心和悲心都具备了,就可以获得所有的清净法。
〖在一切缘有寂万法的心当中,缘三有之心没有比悲心更好的, 〗
如果在缘有寂(有:轮回;寂:寂灭),在缘轮回和寂灭的万法的心当中呢,如果你要缘三有的心,那么就是没有比悲心更强的,悲心就是缘三有众生的心了。所以缘三有众生的心当中也有染污心、有无常心,但是所有缘三有心当中悲心是最好的。愿众生获得离苦得乐的心这是最殊胜的,缘三有心当中最好的。
〖而缘寂灭之心也无有比信心更妙的,〗
信心是所有证悟的来源。所以说如果你没有信心无法证悟的,所以说在缘寂灭、在缘涅槃心当中是信心最妙。
〖如果这二者兼而有之,则此二者双运的菩提心宝自会生起,菩提心是众所共称的“成佛之一法”。〗
如果信心也有了、悲心也有了,菩提心宝就会生起来。因为菩提心有两个相:以智慧缘佛果和以悲心缘众生。实际上这个地方以智慧缘佛果,智慧的因就是信心,所以这个方面就说如果你有了信心你会发誓成佛,或者说信心是对佛的一种信心。佛是什么呢?我们通过学习《随念佛经》等等了知了佛,所以我要发愿成佛,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信心体现的。而悲心呢,就是以悲心缘众生,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如果信心有了,悲心有了,菩提心宝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来,菩提心是众所共称的“成佛之一法”。
〖如此的世俗菩提心对于真正证悟胜义菩提心的补特伽罗来说始终不会分离而生起。〗
那么这样一种世俗菩提心,对于真正证悟胜义菩提心的初地菩萨来讲的话始终不会分离而生起的。前面的世俗菩提心他有愿心和行心,“为利众生愿成佛”有这样一种状态,“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样的心对于证悟空性的菩萨来讲不会分离的。当然就像凡夫那样执著的实执的状态生起的世俗菩提心不一定有,但是他这个世俗菩提心是通过增上的方式在他相续中具备的。以前我们也是曾经讨论过,佛陀有没有世俗菩提心?实际上一般的世俗菩提心佛陀是没有的,但是世俗菩提心增上的功德、增上的方式具备,是在佛陀的相续中是具备的,这个方面也是一样的,不会分离而生起。
〖如果无误地见到了万法的实相,则由于远离作意自利之垢,因此为一切不知实相的愚昧众生而希求获得现前实相之佛果的意乐永远也不可能退转。〗
那么如果真正见到了万法的实相,那么因为已经见到万法实相之后,所谓的自私自利的垢染不会有了,所以他会对一切不知实相的愚昧众生而希求获得圆满佛果的意乐永远是不会退转的。他如果见到了实相,他就一定会利益有情。所以要利益有情一定是成佛才能够有最大的力量。这种成佛的意乐也不会退转。
〖抉择胜义中世俗与胜义这两种菩提心本体无合无离而住是在密宗诸续部中出现的。〗
那么抉择在胜义当中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菩提心的本体无离无合而安住,这个方面就是在密宗诸续部当中出现的。在《三界论》当中也是这样讲过的。真正来讲显宗当中是通过仪轨的方式来受世俗心,而真正的显宗当中说胜义菩提心只是在证悟空性的时候才有。而密宗当中发心的时候,通过偈颂就可以发起胜义菩提心。所以此处抉择在胜义当中世俗和胜义两种菩提心的无离无合,这样一种通过仪轨发心的方式在续部当中出现的,譬如我们念到“我与一切诸有情,本来已是正觉尊,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无上菩提心。”这个偈颂在续部当中出现的,密宗的方式而发胜义菩提心的方法就是这样。
〖由此可知,空性与大悲双运即已究竟经行地道,获证自利之法身、他利之色身二身双运果位,乃至虚空际事业不间断,而在无有勤作之中犹如摩尼宝珠或如意树般赐予一切众生暂时与究竟的如意所需。〗
由此可知,空性和双运大悲即已究竟经行地道,就可以获证自利之法身和他利之色身二身双运果位。一方面来讲呢,法身主要是以空性为本体的,以空性为本体。然后色身他也是主要以大悲心这些方面的资粮为本体的。当然二者之间有组成的差别,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二身双运的果位,乃至虚空际事业不间断,在没有勤作之中利益众生,就好像摩尼宝珠和如意树一样。摩尼宝珠在利益众生的时候没有分别念,但是可以赐予一切众生所欲。如意树没有分别念,可以赐予众生一切所欲。那么二者双运的果位离开了众生的分别念,但是可以赐予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如意所需。这方面没有分别念我们不要理解成无情。摩尼宝珠和如意树是无情法,这是一个比喻而已,比喻是从一分来做比喻的。实际上佛陀没有分别念,虽然分别念没有了,但是他有殊胜的智慧身,离开分别念了,殊胜智慧的本体是具备的,智慧身有,所以没有分别念,不代表是无情法。这个方面我们要了义,以前曾经讲过多次了。
〖虽然二身从主次的角度而安立谓“自利”与“他利”,但实际上就是本体双运、不可分离的智慧身。〗
那么二身从主次的角度安立“自利”和“他利”。法身是主要“自利”,主要“自利”,法身是主要“自利”的。在学习《经庄严论》的时候,第十品《菩提品》对于佛陀的三身和四智讲得很清楚。麦彭仁波切讲的,法身主要“自利”的,色身主要是“他利”的。但这方面是“主要角度”而言的,所以这样讲的时候是从主要的角度安立法身是“自利”、色身是“他利”的,但实际上就是本体双运、不可分割的智慧身。法身也好或者就说色身也好,都是不可分割的智慧身的本体,一个本体的三个侧面,法、报、化三身,一个本体的三个侧面而已,没有别别的三个身叫做佛的三身。
〖如本论《自释》中云:“先觅真实智,了达胜义已,于劣见罩世,生起悲心后,成利众勇士,精通菩提心,智悲作严饰, 真持能仁行。” 意思是说,首先抉择真如再依此引发大悲心,趋入圆满菩提。 〗
那么《自释》当中讲到“先觅真实智”,就是首先抉择万法的实相,了达了胜义谛的空性之后,对于被劣见罩世的众生生起了这样的悲心,然后这个时候成为利众的勇士,发起了相续当中圆满的生起了菩提心,通过智悲做装饰,修持能仁行,就是六度万行。这地方的意思是说,首先抉择空性,再对没有了解空性的众生生起大悲心,然后趋入到圆满的菩提当中。这个是一种苏醒的方式。
〖此释又云:“随从真信心,发圆菩提心,奉行能仁行,彼勤觅真智。”按此处所说,先以悲心引发而发菩提心,再寻觅希求菩提不可或缺的真如本性。〗
那么第二种方式呢是“随从真信心”,首先随从真实的一种信心或者这个地方讲一种悲心引发,通过这样一种真正的悲心发起圆满的菩提心。“奉行能仁行”之后,开始逐渐去寻找,我要成佛。成佛真正主要的因是什么呢?空性慧。所以开始精勤地去寻觅真智。
平时也是提到苏醒种性的两种方式:一个方面是苏醒法身种性,首先苏醒法身种性,首先以空性作为趋入点,他与空性比较相应,然后了知了空性之后呢开始引发大悲心。然后后面开始空性和大悲双运产生菩提心,所以说最初的时候苏醒法身种性。第二种众生,首先苏醒的种性是色身种性。相续当中首先发起大悲心,发起大悲心之后再去寻找空性慧。但是一旦生起之后,二者就是双运而行的。只不过最初的时候首先苏醒法身种性还是首先苏醒色身种性,这个方面有差别。一旦苏醒之后,经过第二阶段之后,他就可以双运了。
〖趋入菩提的途径有以上两种。无论如何,世俗与胜义两种菩提心宝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诸法的必然规律。〗
不管怎么样,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菩提心宝是相辅相成的、它是密不可分的,这个方面是诸法的必然规律。当我们在修世俗菩提心的时候,它的本性就是无生空性。当生起胜义菩提心之后呢,世俗菩提心的本体也是在胜义菩提心当中圆满成办的。所以这样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心宝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也是属于一切万法的必然规律,这个也是一切万法的法尔。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