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第7课辅导资料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学习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二规教言论》。
现在所讲的内容仍然是有愧,有愧的功德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愧我们就可以制止很多恶行,无愧对自己的恶行和对善法的修持也不会重视。
白昼饮酒赌博等,沉迷损害名誉法,
夜间唯作不净行,此等亦是无愧者。
无愧还有几种表现:白天经常饮酒作乐或赌博等,沉迷在损害名誉的诸法中,晚上对不净行非常有兴趣。白天晚上都不安住在善法中,都安住在颠倒的行为中,这也是没有惭愧的人。
首先是“白昼饮酒”,饮酒在世间中,观察抉择它的过患也是很大的。现在有很多媒体、专家宣传,饮酒有这样的功德那样的利益,可以利益身体、强健体魄,其实饮酒的过患还是很大的。在世间中有些人提倡可以饮酒,但不能过度。但是饮酒其实会乱性,能够让人迷失本性。一个人在不饮酒和饮完酒之后,内心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思想、思维的敏锐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饮酒的话,就没办法正常地思维。尤其是平常不饮酒的人饮酒之后,马上就感觉思维开始混乱,产生很多不良的反应。
有些人饮酒的时间很长,习惯之后就觉得不饮酒不舒服。但我们分析,虽然不饮酒觉得不舒服,饮酒之后觉得非常好,这就相当于沉迷于毒品的人。如果毒瘾发作不吸毒就非常难受,吸毒之后马上就觉得非常的舒服,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每次都必须通过再一次的饮酒、再一次的吸毒来缓解,而且每一次的量都要加大,不加大的话就没办法满足。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身体就变的越来越糟糕。所以,饮酒本身是让心性迷乱的很大的外在助缘,能够让有情产生贪执、上瘾。
前面我们讲,如果一个人不饮酒的时候,外在的行为、说话、思维都是正常人的反应,饮了酒之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不敢说的话也开始说了,平时不敢做的行为也开始做了,一旦烂醉如泥就开始到处呕吐,丑态百出。这方面我们看到过很多,身边也有很多,也许我们以前也是这样的。
饮酒在世间的过患也非常大,还有很多疾病都是因为饮酒而引起的。在古代也有这样的描述,有些人通过饮酒,把整个家业全都喝败的情况也非常多。天天都在饮酒,什么事情也不做,因为一旦上瘾之后就觉得只有饮酒是最好的。每天拎个酒葫芦到处逛,工作不做,家里的事情也不做,最后没办法维持一家正常的运作。这样的事情非常多,在世间中有这样的过患。
出世间中佛陀在经典中也讲了,作为他的声闻弟子,连一滴酒都不能饮。在有些戒律中讲,如果一个人想要真正学习佛法,受持戒律的话,第一条戒就是不饮酒。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始受其他的戒律。有些说这条戒律应该是不杀生,有些说如果想要受一戒的话,必须是不饮酒。可能是不同教证、不同观点的安立。
在佛法中饮酒的过患非常大,大乘中没有说可以饮酒。密乘中虽然有些地方说荟供的时候要有酒,但是像荣索班智达和有些大德、堪布慈诚罗珠、大恩上师,在讲密乘戒时讲到,所谓荟供时的饮酒,是用手沾一点点在嘴皮上抹一下,就表示已经接受了荟供的物品,没有舍弃誓言物。以前慈诚罗珠堪布在讲密乘戒的时候说,其实只做一个表示就可以了,手指沾到酒之后做一个从嘴巴到喉咙的表示,这样比划一个动作,就算已经接受了誓言物。
对于饮酒很多大德讲,从严格的角度来讲是遮止的。但有些人却不懂这些。有些佛弟子是有能力的,所以在荟供的时候直接大口大口地饮酒,这种情况是有的。有些不太懂这里面的含义,觉得荟供可以饮酒,也不观察自己的相续而饮酒的。所以就导致有些不学佛法的人认为,学密宗的人吃肉喝酒等不算是真正佛法,以此开始诽谤密宗,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比较多。
所以对于初学者,为了在世间中保持佛法的清净,不要让这些人去诽谤密宗,很多大德在讲解密戒的时候,对饮酒的问题讲的也是非常的清楚(遮止饮酒)。对我们来讲,在灌顶、荟供的时候遇到酒,就这样处理比较好。
还有赌博,如果一个人沉溺于赌博,也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平常在世间中讲“你这个人是赌徒的心态”,如果喜欢赌博的话,思想等等都容易走上极端,产生非常强烈的贪欲。而且真正喜欢赌博的人,自律性是非常差的。赢了钱之后还想继续赢,输了钱之后也不想收手,总想再下一盘把输的钱捞回来,陷入无限的循环中没办法罢手。因为没有自律的缘故(赢了钱之后说,现在就可以了;输了钱之后说,不能再赌了再赌下去的话会倾家荡产),赌博对很多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世间上也有打麻将、打牌,没有牵扯到赌博的内容的,就是纯粹的娱乐,但从后面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从佛弟子的角度来讲,是空耗暇满的行为。但如果打牌、打麻将等等牵扯到金钱的输赢,就属于赌博。赌博能让一个人的心智逐渐耗尽,没办法再去做正常的事情。有很多赌徒,首先是把身上的现金赌掉,然后再把手表、首饰、衣服、裤子都输掉,最后房子、汽车全部慢慢输掉。这样的事件非常多,所以赌博也是损害名誉的法。
“白昼饮酒赌博等,沉迷损害名誉法”,饮酒、赌博都是属于损害名誉的法。在《亲友书》中讲到了六种损害名誉的法,其中也有赌博,还有看聚会。作为一个国王、大德,经常出席各种各样的聚会,沉迷于看聚会,别人会怎样看待呢?不务正业!哪个地方有聚会,肯定就有他的身影,这就是损害名誉。当然现在很多人觉得看聚会、看戏没有什么,就是一个消遣,但《亲友书》中讲,作为国王如果看聚会就不行。还有结交恶劣的朋友,都属于损害名誉的法。
当然这里从世间的侧面,没有讲看聚会等损害名誉的法,只是说饮酒、赌博等等。如果一个人沾上了赌徒、酒鬼的名声,那么他的名誉不可能好。所以此处从世间的角度,如果一个人喜欢这些,就是无愧者。
“夜间唯作不净行”,晚上不思考有利的事情,也不打坐修行,只是耽著于不净行。现在很多人经常在外面的宾馆、夜总会、妓院等,花天酒地,对于损害自己的名誉、财富,对不清净的、不高尚的行为非常耽著,这些也是属于无愧者。
无义琐事耗时日,且造种种不善业,
对此不知自惭愧,此等亦是无愧者。
在无义的琐事中耗尽了一切时日,不修善法,造种种不善业。对这种行为不知道惭愧、羞愧,这些也是属于无愧者。
这里讲了两种,首先是做无义琐事。世间中对于自己的工作、家人的责任、社会的回馈、利益他人方面是属于非常有利益的事情。但是有些人成天在无义的琐事中耗费时日,找不到任何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觉得时间太长了,就打牌、逛街、网上聊天,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时间太多了。一个人一辈子,现在最长一百岁顶天了,一百岁的人很少,七八十岁基本上就耗尽。其实一个人的时间非常有限,他可以用这些时间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修练高尚的行为,或者对家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佛弟子的角度来讲,可以用这些时间去修禅定、打坐、念咒、闻思,或者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得到的人身才有用,否则如果经常在无有意义的琐事上耗尽时日,那就不太对了。
“且造种种不善业”,不单单是无意义中耗费时日,还造很多不善业,经常喜欢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不要说改正,连羞愧心都没有,就是无愧者。“知惭有愧”,就是做任何事情观待自己来讲是惭,观待他人来讲就是愧。比如做这样的事情对我自己非常不好,这种心态就叫做惭;愧就是做这个事情别人看起来非常不好,或者我在佛菩萨面前,在其他道友面前很不好意思,这个叫做愧。如果知惭有愧,很多的恶行就不敢做,不愿意去做,或者没有兴趣去做。如果有惭愧心,就知道这个对自己不好,在佛面前非常不好,在道友面前也非常的不好,这样就会遮止很多恶业。如果没有惭愧心,很多事情没有顾忌的经常去造。
在很多忏悔的法要中,大恩上师经常提,如果一个人在世间,没有办法避免、罪业很深重没办法调伏烦恼,或者是在外界压力下,不得不去做一些不善业,如果这个时候有惭愧心,虽然造了罪业,也不会太重。
惭愧是一种力量很大的善心所法,如果一个人在造罪业的时候有惭愧心,就会受戒律。本来佛陀规定不能做这个,但是我现在实在没办法调伏自己的烦恼,带有惭愧心去造罪业,也不会特别重。
有些时候虽然是很小的罪业,但是没有惭愧心,以无所谓的心态去造罪业,显现上罪业很小,但是因为无惭无愧的缘故,罪业就很重。而且如果有惭愧心,造的罪业忏悔起来也很快,很容易清净。没有惭愧心就是一种轻视的心,比如对这个戒律很轻视,觉得佛陀就这样规定的,应该不会有那么大的问题,有这样的轻视心去造一些很小的罪业,忏悔起来就非常困难。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虽然作为凡夫人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一切的恶业、罪业,但是内心应该尽量地具有惭愧。如果我们对恶业没有惭愧心,反而不知羞愧,经常去宣扬。现在有些人就是这样子,成天做没有意义的琐事,非常喜欢和别人分享,发在微博或者微信上和别人分享。有些时候把自己造罪业的方面去大肆宣扬,更加不知羞愧。
有些时候自己做了还广而告之,让更多人了解。其实多一个人了解,就分散了别人的心,如果不知道这个事情,他可能心不会转到这方面来,但如果你把自己做的事情告诉别人,而且是不好的事情,让别人产生随喜、分心,这样对自己来讲也是不好的。如果是在古代,信息的传递毕竟还是有限的,速度不会那么快;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传播起来特别迅速。如果这样,自己在不知惭愧的状态中还很得意洋洋地和别人去分享,这样就是无惭无愧的人。对自己的修行,对别人内心的调伏,没有任何的利益,这方面我们也要了解。
现见圣教正规时,既不生起喜乐心,
亦无希求追随意,此等亦是无愧者。
在现见圣教和正规的时候,不产生喜乐的心,也不产生希求、追随的心意,这样也是无愧者。圣教和正规分别代表两种,一个是出世间法,一个是世间法。二规:一个是法规,一个是世间规。圣教是属于出世间的法规,正规是属于世间的法规。
如果一个人是内心有善根、有惭愧的人,当他看到圣教中规定的或者描绘的,要让自己心地贤善,禁止恶业,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或者说讲空性等等正言的时候,他就非常高兴。内心看到这些教言就非常欢喜、高兴,而且在欢喜心的基础上,发起一个我一定要产生这样的功德,追随殊胜的印记去修持,产生追随的心。如果是这样,对于善法或者是去掉恶业方面,还有想要追随的心,就是知惭有愧者。
世间法规也是一样的。如果看到世间上一些劝善的书籍、行为,或者作为一个世间人,应该孝敬父母,对于兄弟姐妹等应该有比较好的心态,对上面要有恭敬,对下面要保护,对其他人,应该随时准备帮助别人等等,这些都属于世间的正规。传统道德中说不能够贪图非分之财,做一些不好的行为;古代的规矩中,也规劝这些人不要邪淫,应该保持自己清净、高尚的行为,很多很多。
如果看到这些正规产生欢喜心、追求心,这就是有愧。如果看到圣教、正规不产生欢喜心,觉得条条框框太多,一点都不自由,而且觉得这些规定很死板、太教条,就不会产生喜乐的心,当然就不会产生一定要追随高尚的行为和发心,让自己变成这种状态的,一点 希冀也不会有。对能够改善自己发心、行为的圣教、正规,都没有一丝意乐和欢喜,说明这个人正安住在无愧当中。
以前大恩上师经常讲,只要看到佛菩萨、大德的教言就非常欢喜,觉得应该把这些问题,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一遍,牢记心中,并应该把这些道理翻译成汉文,让大家去了解。大恩上师经常表达这样的思想,别说大恩上师在佛法方面的修持,即便从世间人的品格方面,显现上也有非常多的示现,来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
世间上也是一样,有些人看到世间善书,看到以前古人留下的非常好的训诫时就很高兴,会主动去温习背诵抄写,也非常喜欢把这些比较好的东西,传递出去让别人修学。如果我们看到这些没什么欢喜心,说明自己已经处于无愧者的行列中了。当我们看到佛经是什么态度?看到很好的教养什么态度?看到世间劝善或讲因果的圣规时又是什么态度?我们要经常反观自己,如果觉得这些对自己的修行没什么帮助,对整个世间的和谐也没什么意义,那说明自己正处于无愧者当中。
有些人不喜欢比较殊胜的正规、圣教,并能找到不喜欢的理由,其实理由只要去找肯定找得到,但这些自己想到的理由不一定完全正确。圣教是通过佛的遍智、很多菩萨的智慧抉择传递下来的。很多古人的行为比较贤善,有些可以和佛、世间的天人交流,把能让大家得到利益的行善的规矩制定下来,如果这样做有什么功德等。虽然没有佛法讲的透彻,但按照这些贤善的人品、好的道德规范去实行,天人会很欢喜。
天人是人们的膜拜对象,认为有问题、有劫难的时候去求助天人,他们一定会帮助自己。所以古代会在干旱的时候求雨、洪水的时候祭天等等,觉得天人就是高高在上的,一定是帮助人的。但从佛法的侧面来讲,天人也非常依赖人间,如果人间行善多,天人的力量就会越强,受用等其他方面也会得到很大利益。反之,世间恶业非常兴盛,天人的受用,尤其是天人的力量就会减弱,在和阿修罗作战时会经常失败,所以天人也非常依赖于人间。
天人为了得到利益,也会和一些人沟通,把他们喜欢、能让自己得到利益的行为,通过某种载体、传媒的方式传递到人间,让大家去行使一些高尚的法规,比如说不邪淫、孝顺、经常修善法等等。古代和现在很多劝善的书、因果故事,有些也是这些天人和神仙要传达的。如果按照这些做了,显现上面就会护佑这样实修的人,让其获得一些利益,因为这样反过来对他们也是帮助,所以人和天人之间也是有特殊的关系。
如果我们对这些不欢喜,天人就不高兴,自然也没办法得到天人的帮助。因为恶业、非法方面越兴盛,天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伤,黑法方面天神的力量会越来越大,人间的利益也会越来越少。所以不欢喜圣教正规,“此等亦是无愧者”。
总之取舍一切事,无有定准而行持,
脱离世法二规矩,即谓愚笨无愧者。
总而言之,所取所舍的一切事情没有标准,随意按照自己的分别念去行持,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已经脱离了世、法二规,这个人就是愚笨的、无愧的人。
自己想一个标准去行使,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而规定不能做的事情,恰好很多是与自己喜好冲突、矛盾的。所以我们在做事情,在取舍时应该有一个定准。所谓的定准,就是应该有一个标准,到底这个事情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不对。在佛法中佛言祖语作为标准,做这个事情是对的是善业,反方面做就是罪业等。佛陀是遍智,对于因果、处非处的问题看的非常清楚,所以做了很多这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就是一种定准。作为一个佛弟子,应当依靠这些标准来取舍。
在世间也有道德规范,如果这样做,会受到大家的赞叹!如果那样做,会受到法律、道德良心的制裁。在取舍一些事情时,没有遵循一个标准,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前面我们也讲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想做的事情肯定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但自己喜欢的事情,多是因前世等流的习气。有时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正确的,比如前世经常修持佛法善法,通过这个同行等流果,即生中自己照样喜欢行善、行持高尚的行为。有时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来自于前世所造的恶业,通过同行等流果在今生当中,还是喜欢这些不好的事情。所以自己所欢喜的事情,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这个时候我们到底以什么作为标准?就要以佛法,或者世间法规作为标准来作取舍。
没有定准随便取舍,就非常容易脱离世、法二规,世、法二规和前面讲的一样,世规就是讲世间法,法是讲佛法出世间的一种规距。一旦脱离了世、法二规即是愚笨无愧者,因为所做的一切,没有办法让自己在世间甚至在后世中,安住在比较正确的心态和行为,而且果也不会善妙。所以我们脱离了世规和法规,就是一个愚笨无愧者。
若人具足惭愧心,能除颠倒散漫行。
设使无惭无愧者,教言于彼有何用。
一个人具有惭愧心,就能够遣除颠倒和散漫的行为。“设使无惭无愧”,一个人无惭无愧,教言对他就没什么用处。教言是对有惭有愧、知惭有愧的人做取舍,帮助修持善法的。但如果是无惭无愧的人,面对这些教言,就好像把青草放在狗面前一样,是不会有丝毫兴趣的。
我们看正反两方面。如果一个人已经具有惭愧心,就可以断除颠倒和散漫的行为。因为这个人对于世规、法规已经非常通达,对于好或不好的事情也分别得很清楚,并且有惭愧心,自然能遣除颠倒的行为。因为有愧,前面所讲到的很多无愧的行为,他都不乐意去做,就喜欢高尚行为,自然而然便能在今生当中断除颠倒的行为。
前面引言所讲一样,如果断除颠倒的行为,护法神、白法天神会非常欢喜,也会鼎力相助。而且断除颠倒的行为之后,自己的心会合乎于世间、出世间的实相,对自己后世趋入善趣、获得解脱道的帮助也会非常大。不单单是对自己有帮助,对其他人也会有帮助。因为如果自己行持的很好,自己的行为就可能会变成别人参照或者效仿的对象。传递这样好的行为、好的功德,很多跟随行持的人,也会得到利益。
所以断除颠倒的行为,也可以断除散慢心,很多没有意义的琐事等,散慢行为自然而然也能断除。
“设使无惭无愧者”,如果一个人无惭无愧,就不会对教言感兴趣。前面也讲到,一个无愧者对于圣教、世规没有希求心。如果没有希求心,教言就没办法对他起到应有的作用。
复次心具惭愧者,终不远离世法二,
殊胜善妙之规道,恒常行持不放逸。
“复次心具惭愧者”,如果一个人的心具有惭愧,“终不远离世法二”,那么这个人始终不会远离世规和法规这两种“殊胜善妙之规道”。第二句“终不远离世法二”和第三句“殊胜善妙之规道”连起来看,世间的规道和出世间的规道都不会远离。所以“恒常行持不放逸”,自己就可以经常安住在不放逸当中。
此颂词是有愧与不放逸之间的过渡。如果一个人有了惭愧,不会远离世规和法规,就会恒常行持不放逸,具足不放逸的种种功德。
四、不放逸
全知麦彭仁波切首先定义什么是不放逸。
何以名为不放逸?如人居于危崖上,
如是自护自身心,恒时郑重谨慎者。
什么是不放逸?打个比喻,一个人处于非常凶险的悬崖上,会自然而然地守护自己的身体和心。手脚不敢乱动,他会观察哪个地方比较稳当、安全,手会抓住那个地方,脚会踩在那个地方,身体紧贴着稍微安全的地方。身体小心谨慎,他的心也会小心谨慎、专注,不敢放松自己的心,一旦散乱、迷乱了,就有可能掉下悬崖摔死了。这种非常小心翼翼地守护自己身心的状态叫做不放逸。所以“恒时郑重谨慎者”,一个修行者或者世间人恒时非常郑重谨慎,这种状态叫做不放逸。
《入行论》中也有一个不放逸品(第四品)。
所谓不放逸就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身体不要造恶业、不要做非法的事情,不要违背世间的法律;心安住在善念中,不胡思乱想,郑重谨慎。如果放纵自己的身心,就会造很多罪业。放纵身体会造杀生、偷盗、邪淫等罪业;放纵心就会产生贪欲、嗔恨、愚痴、嫉妒、傲慢等罪业。这些身语意上面的恶行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作用,让世间人失去正直者的身份;修行者也会失去修行者的身份。所以不放逸在修行中非常重要。
我们在世间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状况和环境,在遇到这样的行为、人、环境的时候怎么样保护自己?必须要不放逸。非常谨慎,了知取舍,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了知心不应随外境而散乱,如果心一旦散乱收不回来,很多烦恼分别念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所以修行过程中,要经常观察、保护自己的身心,恒常郑重谨慎、小心翼翼地护持自己身语意的行为。
孩童沉迷游戏乐,成年沉迷贪嗔境,
老年迷惑身心衰,皆为放逸所迷住。
从孩童、成年人、老人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如果没有小心谨慎,没有安住在不放逸的状态,就会沉迷于各式各样放逸的状态中。
“孩童沉迷游戏乐”,小孩对于游戏、玩具非常耽著,身心沉迷于游戏中,没有办法出离。但是因为小孩的智力还不成熟,给他讲很多高深的道理,叫他不放逸,也相当困难,除非他前世的善根深厚。有些小孩因为前世行持善业的缘故,今生非常稳重,或者非常小心谨慎。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高僧大德在小孩的时候就与众不同,不会沉迷游戏的快乐中。有些大德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打坐有兴趣,比如乔美仁波切很小的时候自然而然喜欢盘腿、手结定印、观自己的心。看别人在观心的时候,他也学着观心。有些大德小时候就喜欢辩论,喜欢辩论的手势,或者拜佛供养,对其他的游戏没有什么兴趣。这些都是很特殊的人。一般普通的小孩都喜欢游戏,处于放逸的状态,让自己的身心放纵于游戏当中。但必定是小孩子,他的智力各方面还没有成熟,也没什么可指责的地方,只不过这也是放逸的一种显现。
“成年沉迷贪嗔境”,成年之后对玩具、小孩子玩的游戏没有兴趣了,开始沉迷于贪嗔境。并非成年人不再迷恋游戏,只不过沉迷于更高级的游戏而已,所以也是沉迷于游戏中不可自拔。成年人贪嗔的对境比较多,贪嗔的元素比较重。小孩玩的游戏相对比较单纯,就是好玩,放松身心,乐此不疲,但成年人沉迷的游戏就不是纯粹的好玩,和贪恋、嗔恨挂钩。成年之后,想法多了,对自己喜欢的人、东西开始迷恋。小孩子对于财富、金钱没有概念,谈不上追求、拥有,但到了成年之后,懂得这些东西有了之后会怎么样,身心开始成熟,气脉明点开始成熟、增盛了。所以对于所谓的好东西,贪欲心开始强烈;对于不喜欢的,嗔恨心也比较明显。小孩虽然也有贪嗔,但是必定还是基本随着本能在取舍,但是成年之后,他对于贪嗔的外境越陷越深,开始有自己的思想、追求。为了得到所贪的东西不择手段,如果谁阻止自己得到这些,嗔恨心也会非常大,而且通过贪嗔会引发很多身语肢体的行为。成年人沉迷于贪嗔境中,被这种放逸所迷惑。
“老年迷惑身心衰”,老年人可能对游戏没什么迷惑、执著,对于贪嗔的境也许看得多,经历得多,慢慢也没那么在意了。但是老年人迷惑于身心的衰败中,担心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担心自己走向死亡,身心没有了,从此开始终结了。所以老年人迷惑于身心的衰败。
这些都为放逸所迷住,没有真正地按照佛法或者世规的标准,安住在谨慎取舍的态度中。很多人只是迷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当然不是百分之百,也有些人安住在殊胜的世规、法规中,但此处是讲放逸的状态。有很多人没有安住在放逸状态。有一部分小孩子不一定沉迷于游戏的快乐;有些人成年之后也知道所贪嗔的东西没有什么实义,也不会沉迷于放逸中;有些老年人也知道身心衰败是自然现象,用自己的身心去做更多利益有情的事情,或者修行者用最后的身心来修持佛法。但真正能安住在不放逸状态的人有多少?并不多,很多都是处于放逸的状态。
贪等愚痴所惑众、沉溺恐怖轮回泥,
若尚未止贪痴心,则成卑劣入恶道。
此处讲放逸的过患。“贪等愚痴所惑众”,如果众生被贪嗔痴等所迷惑,那么终会因为贪嗔痴等,沉溺在恐怖轮回的淤泥中。如果现在还没有制止贪心、嗔心和愚痴心,“则成卑劣入恶道” , 终有一天会因为贪嗔痴而变成非常卑劣的状态,而且通过这种状态趣入到恶道中去。所以在世间,修学佛法也好,不修学佛法也好,贪嗔痴对于众生都是很大的伤害。尤其是贪嗔痴就是引发轮回的近因、最直接的因。如果众生的内心具有了贪嗔痴,那么就逐渐沉溺在轮回中。此处把轮回比喻成很恐怖的泥潭。
我们有些时候看一些资料、影视作品等等,就会知道泥潭是非常恐怖的,一旦陷下去之后,越挣扎陷得越深,就会遭遇末顶之灾,最后自己的生命就会在这里面交代了。整个轮回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的贪嗔痴没有制止,永远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漂流于轮回中没有办法解脱。这些被贪嗔所迷惑的众生,根本没有办法从轮回当中解脱,在轮回中总会感受到各式各样的痛苦。如果我们现在不了解它的过患,没有制止贪嗔心,就会变成卑劣的众生而入于邪道中。
制止贪嗔心在世间和出世间的法规有着不同的标准。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不能产生一些非分的贪心等等,尽量制止自己的愤怒,不要发脾气,要知足少欲,世间中特会这样提倡的。如果产生了过度的贪欲,就会贪得无厌。如果一个人贪得无厌,也没办法扭转自己身语的行为。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对于贪欲心的过患、暂时压制或者究竟上连根拔除的方法是什么?在佛法中把一切的对治讲得非常清楚,不但是暂时的方面,从究竟来讲,也有很多让我们完全制止贪嗔心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追寻世间的正规,或者出世间的修行方式,来让我们内心永远离开贪嗔心,在世间中经常处于小心取舍的状态。
拥有宝座伞幡等,然而放荡不羁者,
刹那堕入险恶处,如遭魔王铁钩牵。
有些人已经拥有了宝座、伞幡等等,虽然有了一定的地位、声望,但是如果行为放荡不羁,有可能因为一件事情,在刹那之间,就会让他从高位堕入到比较险恶的环境中,就像被魔王的铁钩牵引,一点儿都不自在,马上就被他控制了一样。
“拥有宝座伞幡”,从世间出世间的两个角度都可以解释。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谁是拥有宝座、伞幡的人呢?从古代的来看,国王、高官都会有比较高大的宝座,而且上面也有宝伞或者幢幡等等,都是代表他的地位。国王、官员处在这么高的位置上面,如果他们小心谨慎的话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如果他们的行为放荡不羁,没有注意自己的身心状态、调伏自己的心、小心翼翼地取舍,很有可能会刹那间堕入险恶的环境中。
有些国王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行为不检点有可能会一个小事情,就被人民推翻,这个情况也有。有些官员也是一样的,虽然处在高官的位置上面,但是没有小心谨慎的话,非常可能一下子从高位到了低位。这段时间大家也很清楚,有很多以前的高级官员,因为没有注意自己行为的缘故,都出了事情,从高位上下来了。堕入险恶处的意思有很多种,有些是失去了以前的宝座、高位,有些是被关押或者判刑,或者造了罪业死了之后堕入恶趣,这方面也叫险恶处,就像被魔王的铁钩所牵引没有自在一样。
从出世间法的角度来讲,谁是拥有宝座和伞幡的人呢?就是这些高僧大德、上师等等,他们坐在高高的宝座上面,也是由伞幡等庄严的物品所环绕。自己拥有宝座,有很多的眷属的时候,如果按照佛法的教义、清净的戒律而行持,对于自他的今后都会有很大利益;如果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认真观察,也没有小心翼翼地去取舍因果,行为非常放荡不羁的话,也有可能会在一刹那中就会失去这种身份。因为普通人的信心没有稳定到能够接受一切显现的状态,所以如果你的行为比较贤善,别人也能够继续的拥护你;如果你的行为不如法,也许一个行为就会让自己的名声扫地,而变成一般的人,有时甚至比一般的人还不如的状态中。这就是讲到了如果放逸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失去高位;如果不放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妙龄少女僧人敌,贿赂国王法师敌,
守护劣眷主人敌,此等怨敌毁诸众。
这里面讲了三类怨敌可以毁坏三类众生。第一个,“妙龄少女僧人敌”,一般来讲,出家的僧人最大的怨敌是什么呢?此处讲到的是妙龄少女。当然这里的僧人主要是指出家的男性僧人,作为男性僧人应该知道世间的妙龄少女比较容易会毁坏僧人的道心,或者他们的戒律。如果这个僧人没有经常安住在正念中,没有忆念自己的戒律,没有通过闻思修来增上自己内心的功德、修持等等,内心中的防护力比较弱,因为这里讲的是不放逸,如果自己经常处于放逸的状态中,没有小心翼翼地去守护自己的身心。有时一旦没有注意守护身体方面,就可能会犯戒律;有时心一旦没有转为道用,也有可能会逐渐产生比较强烈的烦恼。
有些僧人修行比较好,知道自己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对自己身心的观察也是比较频繁。如果没有经常观察身心,妙龄少女极有可能会变成僧人最大的敌人。如果在这方面放逸,僧人就会失去修行的身份。
第二个,“贿赂国王法师敌”,好像有两种解释方式。大恩上师以前讲过一次《二规教言论》,以前的解释方法和这次稍有不同,两种都是可以的。
一种解释是,如果对于国王贿赂的话,这是法师的敌人。有些法师要在世间弘扬佛法,讲经说法利益众生。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有些人对于法师的名声、智慧、召集很多眷属心有不满,产生了嫉妒,他就有可能会想其他的办法,贿赂这些官员,此处一方面是国王,一方面也是官员的意思。开始贿赂当地的国王、官员,在他们面前说这个法师的坏话。因为他贿赂在先,所以国王或官员一旦得到别人好处时就会偏听偏信。
国王听了这些坏话之后,有可能觉得这个法师真的不好,在自己国家中行为不端,可能在蛊惑我的民众造反等等,开始对这个法师不满。因为国王、官员的权力很大,有可能就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制止法师传法,从这个方面来讲,贿赂国王就是法师的怨敌。
还有一种解释,最近一次大恩上师讲《二规教言论》时说,贿赂是国王和法师的怨敌。就是说不管国王、法师,只要遭遇了贿赂的话,这个贿赂会变成国王的怨敌,也会变成法师的怨敌。如果有人去贿赂国王,国王本身应该有取舍的标准,他的赏罚制度应该按照所制定的标准取舍,但是国王一旦接受了贿赂,他的标准就会失衡,而是按照不公正的标准去赏罚。也许国王在接受了贿赂之后,对一个本来应该惩罚的人,却给了他奖赏;对于一个本来应该奖赏的人,却给了他惩罚。
接受了贿赂,国王就会失去判别的底线,如果国王都没办法用国法去做公正的判决,国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国王本来是比较公正的,应该成为一切百姓人民的共同依靠处。大家都相信国王、拥护国王,如果国王失去了判别的标准,由于收受了贿赂的缘故,开始没有办法平等对待,通过偏袒的方式去照顾某些人,就会让国王的威信扫地。
贿赂法师也是一样的,如果法师接受了贿赂,也不会再通过自己内心中因果、法义的标准再去利益有情,通过钱财等好处,在判别或者对待弟子的时候,就会对贿赂他的弟子好一点,另外的弟子可能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
大恩上师这次是这样讲的,国王、法师接受贿赂,贿赂就是国王和法师的怨敌,让国王没办法安住在国王的正直的状态,也没办法让法师安住在他真正的自己应该做的状态。所以一旦接受了贿赂就会变成国王和法师的怨敌,这样解释也是非常好。
第三种,“守护劣眷主人敌”。 什么是主人的敌人呢?就是守护一个劣眷。比如国王手下有很多大臣等,如果国王宠幸一些小人劣眷的话,经常护短,最后国王就会因为这个劣眷而失败。或者有些家大业大的主人,因为家里面出现不好的一些恶奴,在外面惹是生非做很多坏事,大祸事就会降临到主人的头上。历史上面有些国王轻信一些小人、奸臣、宠幸太监等,守护这些恶劣眷属的缘故,就丢掉了自己的王位。有些时候整个朝代被推翻了,这也是来自于守护劣眷的缘故。
有些时候另外国家的人没办法从正面撼动这个国王、国家的地位,他就会贿赂、收买他手下的劣眷,劣眷就开始在国王面前说一些不好的话。国王因为这样的话,忠臣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让这些有用的、对敌国有违缘的、威胁的有利的忠臣失去作用。轻信奸臣小人,对方就有可趁之机,把国家灭掉,这个在历史中也看到了很多。
在世间,一个主人或一个领导,如果有一个很不好的眷属或员工,而且你对这个员工还非常守护,这个恶劣的员工就会变成你的怨敌,所以守护劣眷是主人敌。这些都是放逸导致的,没有仔细观察小心翼翼地辨别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此等怨敌毁诸众”,这个怨敌就会毁坏各式各样的众生。
众生财富如闪电,身如浮泡无常性,
我等陷于病魔中,甚多逆缘围困故,
犹如风中之残烛,无有少许可依赖,
何故不思当来事,依然放逸安心住?
这个颂词是让我们不要再放逸了,因为没有放逸的理由。为什么让我们放逸安心而住的理由是没有的?因为我们还没获得解脱,没成佛也没成为阿罗汉。在这个世间、轮回中还有很多伤害我们的东西,还是在随风飘摇的状态中,没有任何让我们放逸安心而住的基础。
“众生财富如闪电”,第一个问题,众生现在所拥有的财富犹如闪电一样。闪电显现一下很快就消失了,转瞬既逝。现在我们所拥有的财富也是一样的,虽然现在好像拥有这些财富,但可能很快就消失,没什么可靠性。
“身如浮泡无常性”,浮泡就好像水中的水泡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水泡,虽然显现上面是一个很漂亮的水泡,但是一遇缘马上就炸了,不遇缘也很快会炸掉。我们身体也是一样,刹那生灭,如果遇到重大的违缘这一期的生命就会结束了。即便没有遇到粗大的违缘,但身体本身就是刹那无常的,每一刹那都在生灭,没有任何的可靠性。所以我们身体如浮泡一样没有恒常可靠的本性。
“我等陷于病魔中”,我们经常现在各式各样的病魔中。有些是手上面的疾病,有些是身体方面的疾病:头上、眼睛上、内脏、血液、骨头方面的毛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我们也是陷于病魔中,这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安心的呢?这个也不是让我们可以放心而住的理由。
“甚多逆缘围困故”,在我们的生命中、轮回中还有很多逆缘、违缘把我们重重围困。今天遇到这个违缘,把这个违缘、麻烦解决掉之后明天又出现一个违缘。有时是大违缘有时是小违缘,有时一段时间一个,有时一段时间很多违缘同时袭来。所以,我们从小到老到死之间有很多违缘把我们围困,乃至于我们没有解脱之前还有很多违缘围困、伤害我们。
“犹如风中之残烛”,现在的众生就像风中残烛,本来就是一个残烛,正常的情况下也不会再停留多长时间,何况还是在风中,这个残烛能保持多久?随时都可以熄灭。
“无有少许可依赖”,现在的整个世间,财富、身体、健康、顺缘,真正观察起来,有哪一点是可以真正信赖的呢?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乃至我们现在想修法的心态、机会,有哪一个是可以真正依赖的?这些转变我们心态的违缘有的来自于外部,有的来自于我们自己分别心。有些是外在的压力很大,不得不选择放弃我们的修学,有的时候外在没什么违缘,只是内心很烦突然不想修学了,没有什么因缘就放弃了。
所以我们在世间中,还没有到达那种可以安心而睡、不需要操任何心的状态。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何故不思当来事”,为什么我们不思考一下现在我应该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对我以后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不想呢?应该考思考,之后应该去做对现在、未来都有意义的事情。
对现在有利的事情:调伏烦恼、积累善根,或做一个非常清静的正直者,调伏自己的恶行等等,让自己品行高尚的行为我们要去做;对未来有利的修解脱道、菩提心、空证见、积累资粮,这方面也要做。世间中很多需要做我们去思考的事情,为什么不思考这些事情“依然放逸安心住”?还是没有认真去守护自己的身、心,好像什么事情都不需要操心,犹如阿罗汉每天安然而睡,这是不行的。
《中观四百论》第一颂就是这样讲的:“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犹安然睡,有谁暴于彼”。在整个世间,死主一步步逼近,但是我们现在每天好像没有死主、已经战胜死魔一样,像阿罗汉一样每天都安然而睡,也不思考以后怎么样流转,现在的行为对以后有利吗?有害吗?也不小心翼翼地做取舍、修行,非常放逸很安心而住。
我们到底有什么理由做这些?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去取舍,就会处在放逸状态中。
今天我们课就学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