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第8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二规教言论》。
《二规教言论》宣讲了世间法规和出世间相应于佛法的准则。对于一个修学佛法的修行者来讲,《二规教言论》是如何打好学佛基础,或者如何培养贤善人品方面的殊胜教言。
此教言有十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四不放逸。不放逸前面已经讲过,主要是经常观察自己身语意,小心谨慎取舍因果的教言。本品从不同的侧面阐释了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如何做到不放逸,小心谨慎。
一切高贵终将堕,一切荣华终衰竭,
一切美好终丑陋,有为诸法岂未见?
颂词的字面意思是,一切高贵的事物都会堕落,一切荣华富贵也终究会衰竭,所有美好的事物最终会变得丑陋,这就是一切有为法的本性,难道没有见到吗?也就是应该了解,一切有为法非常明显都是无常的,没有定准的自性。
我们如果牢牢地执著这些高贵、荣华,一切美好不放,而忽略了一切万法无常、终究会变化的自性,我们就会放逸,就没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小心谨慎地对自己贤善或者恶劣的行为、业因果等做取舍。这个颂词主要是让我们明白一切有为法在名言谛中究竟是无常变化的本性。
麦彭仁波切说“岂未见”,这些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有情众生平时在修行或者在取舍事情的时候,只耽著于好的方面,没有发现另外一方面。佛菩萨的教言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看全面。而一般的凡夫人没有这种智慧,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这个殊胜的论典。
首先是“一切高贵终将堕”,高际必堕。在《前行》中也讲过,一切的高贵或者高位,到了最后的边际一定是堕落。因为当我们通过某种善根往上走的时候,到一定的界限必定会走下坡路,因为它(高贵)是名言谛轮回中有漏善根所引发的。它是通过我执、有漏的烦恼,和一些暂时的善心、善行引发的善业。这个善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定是有限的。而且在轮回中,当我们修一个善业,引导我们往上走的时候,它必定是有为法引发的善根,而有为法的善根不是源源不断地、无有穷尽地生发。
所以当善根成熟到一定的阶段,一定会往下走。就好像一个勇士射箭一样,虽然力量很大,弓也很好,箭也很好,可以把箭射到很高的地方,但是因为因是有限的缘故,当箭到一定的高度再没办法往上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往下掉。所以一切的高贵或者荣华都是这样的。像上师仁波切在这讲到的,当我们通过某种善业引导趋向于比较好的状态的时候,不管是地位,还是外在的事物或者人,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一定会往下坠。这就是有为法的名言的规律。
“一切高贵终将堕”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理解。有些人几年之内发际了,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几年或者几十年过后,慢慢就开始衰败了,这在历史上也非常多。有些人会想,是不是不周遍呢?因为虽然有些人在几十年或者上半辈子很显赫,下半辈子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也有一些终生富贵的。在高贵的位置上终其一生的情况也有,这方面怎么理解?其实我们在看“一切高贵终将堕”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很多方面去理解。
前面分析的是比较短暂的一些高贵地位下堕的实例,轨迹比较明显,还有一些虽然在这辈子显现上没有下堕,在高位上去世,有些皇帝就在皇帝位置上去世的,但是当他去世的时候,皇帝的位置、高官的位置会被其他人代替。所以即使在世间有比较高贵的地位,去世的时候也会被其他人代替,所谓一生的高贵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从不复存在的角度来讲,就已经失去了高贵的地位,所以“终将堕”,堕的意思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理解。很少有死了之后,在中阴身还能够保持高位的。
有些人造了非常强大的善业,在今生享受了荣华富贵,寿命终结的时候没有享完,还会转生为人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生生世世都会这样。这种情况虽然不普遍,也是存在的。有些人生生世世或者连续好多世都连续转为高位。在很多因果录、《贤愚经》中也有。比如《贤愚经》中,有些人因为通过挚诚心供养佛陀、僧团,乃至于在九十一个劫中,不间断地在人天善趣中享受荣华富贵。这种例子是不是不周遍?其实也不是,不管怎么样“终将堕”。“终将堕”的意思并不一定单单局限在这一世。他这个善业再强劲,只要没有从轮回当中解脱,这种善根终有穷尽的时候。善根一旦穷尽,善业所引发的高贵、显赫的地位一定也会终结。
《贤愚经》讲到,有些人见到了佛,供养了佛,然后发愿以后值遇某某佛的时候获得解脱。比如在迦叶佛面前发了愿,就一直在轮回中感受很大的快乐。在人间、天上,辗转地享受快乐,后来值遇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解脱。这种情况是不是“终将堕”?如果没有获得解脱,以前在修善根的时候,没有发下值遇释迦牟尼佛的愿,没有通过出世间的善业力牵引求解脱,那么所谓的九十一个劫的快乐也会穷尽的。在无始轮回中,九十一个劫其实还是非常短暂的。所以“一切高位终将堕”,不管是今生死亡的时候,还是再过几世、几十世,这种高贵总有一天会堕落。这就是有为法的自性。
高贵的地位是这样,荣华也是一样。现在很多有情不了解有为法的自性,追求荣华富贵,觉得荣华富贵的生活非常好,但是“一切荣华终衰竭”,最终也会衰竭的,积际必散。积聚了很多的财富,最后还是会散尽,没有办法保留一丝一毫。世界上最大的富翁在死亡的时候,一分钱也带不走。还有一些富翁,在几年中非常风光,但是一旦遇到善业穷尽,或者其他因缘的时候,这种所谓的荣华、富贵就会纷纷失去。
在中国或者在国外,在现代或者在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以前非常富裕的,高高在上的高官,遇到一些因缘之后,纷纷落入监狱中,或者资财完全耗尽。活生生的例子非常多,就在我们眼前发生着。在历史书可以看到,现在的新闻也可以看到,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所以“一切荣华终衰竭”,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这些短暂的荣华富贵、高贵的地位而放逸,导致堕落。
还有一个问题,“一切美好终丑陋”,不管现在俊男美女长得多好看,最终都会丑陋,因为这是世间规律。现在长得很好看的少女,随着年龄的增大,她的皮肤、容颜、头发、体态等慢慢都会变化。这是世间规律,任何人抵挡不了,也改变不了。人道是这样,天道也是这样。天道虽然没有明显的衰败,但是当趋近于死亡的时候,会有天人五衰。天人五衰现前的时候,他的花开始枯萎,身上出汗。在天界这就是慢慢衰老、丑陋的表相。
美丽的花朵也是一样的,也会凋零。我们一定要了解,这是一切世间法、有为法的自然规律。如果通过善业值遇了,用在修行佛法上面就可以了;如果一旦失去了,也不用太过伤心。必定我们在轮回中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美丑的转变。有些时候美好转为丑陋,有些时候丑陋转为美好等等。转变很多次之后,就发现这一切其实没有什么终极的意义。为了这些变化的法,投入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去追求,想要永远拥有,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一些人为了得到荣华、高贵、美好,不惜一切手段造恶业,不调伏自己的心相续,更加不值得。所以麦彭仁波切告诉我们“有为诸法岂未见”,应该见到这些之后,有所警觉。所以下面教导我们要反省:
自当反省深思维,设使如今未谨慎,
则己不知自过失,他人劝说亦难知。
了解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就应该反省自己的身语意。反省自己的行为,每天在想什么事情。如果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样才能获得更多的钱财、更多人的注目,怎么样让自己的位置爬得更高,那么我们的行为肯定会跟随这方面去发展,如此我们就是空耗暇满。或者如果我们的眼光只盯着这些,世间中所有的道德、规范、高尚的人品、高尚的行为,都会逐渐失去,因为在他的眼中,只有钱财、享受、高位,不会去考虑其他方面。所以处在比较高的位置的时候,如果不经常反省自己的身语意,一段时间之后,非常容易堕入深渊,不可自拔。因此“自当反省深思维”,我们应该每天都要甚深的思维。
“设使如今未谨慎”,如果现在我们没有谨慎观察,“则己不知自过失”,因为被愚昧蒙蔽了自己的心,所以不会发现自己的过失。即便别人发现了自己的过失,劝说自己改正,自己也听不进去。也很难真正地反观自己的身语意,了解自己的过失。所以这里告诫我们一定要反省、思维。反省思维的功德非常大。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反省自己的身语意是否如法,我们就会对照圣者的教言,或者世间高尚的规则,反观自心,这个方面可能不符合《二规》,那个方面也不符合《二规》,所以我们必须要改正。
在世间中,不管是从佛法的角度,还是从世间法的角度,都有一个准则可以让我们参照。有些是佛菩萨现见之后,在经典论典中讲到的出世间的取舍法则,世间中也有一些高尚的法则。世间的法则,前面我们讲过,有些是人们在不断繁衍过程中,逐渐掌握的世间的规律,有些其实就是天人或者白法的天神和人之间有些特殊的沟通,通过某些特殊的载体,把天人欢喜的正道告诉世间人。因为有时候世间人的智慧看不到很长远,不知道做这个事情是怎么样的后果,做那个事情有什么样的后果。好事情好的结果,坏事情坏的结果,一般的人看不到。天人一般寿命长,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前生后世的因果因缘。所以他会通过某种灵媒等和人接触,告诉人们应该做 哪些 事情,哪些事情是高尚的,天人喜欢的,或者地府中也是很赞叹的。所以世间中也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取舍的法则。
我们在平常修学、生活中,应该经常学习这些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作为取舍因果、行为的规范,这是非常重要的。“自当反省”,经常地反省,甚深地思维。最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段时间发心和行为怎么样,是不是符合佛法、符合世间的道德规范。有时候要让自己刻意地静下来,在比较僻静的地方专门思考,或者每天自我观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前的古代贤者也说每天要三省自身,每天都要三次观察自己的身语意,自己的行为。如果没有观察自己,就很容易犯错。如果刻意地观察都容易犯错,何况没有观察的情况下,不犯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下面讲没有观察的过患,如果现在没有谨慎地观察,就没有办法了知自己的过失,因为自己已经被不观察的愚昧所蒙蔽的缘故。越不观察,越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越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越不会去观察,堕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是对的还是不对。仅仅凭着自己的喜好,自己喜欢的就是对的,自己不喜欢的,就觉得是错的。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取舍是没有准则的,虽然自己喜欢这样,不喜欢那样,但这绝对不是一个标准。所以没有办法发现自己的过失。
当这样的行为发心比较严重的时候,“他人劝说亦难知,”即便是别人发现了,或者是自己的良师益友、父母、妻子儿女,或者自己的师父、上师劝说自己,也是无动于衷,不会当回事。有时候还会觉得,凭什么来干涉我的生活、我的思想,我的行为是平等的、自由的。自以为是的想法、语言、行为是一般的凡夫人在听到别人劝说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如果自己不知道过失,“他人劝说亦难知”,我们就会越来越放逸,行为就会越来越不如法。如果经常反省,我们就不容易放逸;如果不反省,就很容易更加的放逸。
下面这个颂词也是在宣讲放逸的问题。
相遇种种外境时,自心如犬无主见,
讥笑浅薄之人时,尚自以为得赞颂。
有些放逸的人,“相遇种种外境时”,当遇到各种外境的时候,“自心如犬无主见”,自心随着外境而转,犹如犬一样没有主见,其他的狗怎么叫,马上跟着叫。
还有一种情况是,“讥笑浅薄之人时”,有些人特别浅薄,不观察自己的身语意,听到别人讥笑的时候,还自以为别人在赞叹他,洋洋得意,这也是一种放逸,没有谨慎地观察过失。所以谨慎观察的的确确非常重要。尤其是向内观察,经常小心冀冀地观察自己的身语意。
这里面讲的两种下面再详细分析。有一种是“相遇种种外境时”没有观察。因为凡夫人、欲界众生生活在世间中,每天都要值遇很多的外境,自己的眼识、眼根值遇色法,耳识听到很多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酸甜苦辣味道,身体接触到冷热、细滑、涩的感觉,还有意识每天也在做很多好坏的分别。我们会遇到很多各式各样的外境,如果我们没有小心谨慎,当外境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眼识、耳识自然而然跟着去了,意识也是自然而然产生贪欲或者嗔恨心。自已的心遇到外境的时候,没有主见,没有觉得自己过度执著会不会对自己的心和行为产生影响,根本没有这样观察。所以心遇到外境的时候,如果不小心谨慎观察,很容易就跟随外境而转。
打个比喻“如犬无主见”,就好像是狗,现在养狗不如以前养狗那么多,现在都是在家里面养一些狗,以前在村庄里面或者城市里面,一大群的狗经常聚集在一起,现在在藏区、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当一群狗在一起的时候,只要一只狗首先叫起来,其他狗就无主见地跟着叫,它们也不了解为什么要叫。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当我们遇到外境的时候,根本不观察,自然而然随着外境而转,就好像听到一个小狗叫的时候,其他的狗也跟着叫一样,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们在值遇外境的时候如果不观察,非常容易随着外境而转。比如这个是很好看的人,这个是很好看的东西、这个东西很高档等等。如果这样,我们内心中就会出现很多的过患。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观察,然后任其发展,内心当中开始积累烦恼,然后通过烦恼而造业等等,出现很多可见不可见的种种过患,这些都来自于放逸。
还有第二种情况,“讥笑浅薄之人时”,有一种浅薄之人不观察自己的实际状况。比如上师在讲记中讲,有些人本来长得很丑,但是别人说你长得很漂亮,是最漂亮的人。有些人本来很笨,别人却说他非常有智慧,像一个殊胜的大法师一样,非常有智慧、辩才无碍等等。当他听到的时候,觉得自己真的长得很漂亮,真的非常有智慧,其实是别人在挖苦、讥笑他,自己根本不知道、没有发觉。整天都处在洋洋自得的状态中,回家之后也告诉自己的家人,今天谁又赞叹自己长得很漂亮、智慧很高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自己处在某种高位上,受到别人的恭维,或者是讥讽,因为没有自知之明,没有观察到自己的实际状态,遇到这些反话,还真以为得到的是赞颂。这都是因为不了解、不观察自己的相续才出现的这样的问题。如果非常明了实际情况,当别人真正赞叹,或者恭维、讥笑的时候,自己都很清楚。一个世间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别人对自己说话到底是真正的赞叹,还是讥讽,或者是有其他问题,都会很明白,这是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一种品德。
如物过秤知轻重,如是二规衡量时,
以彼所显之成绩,推知众人之贤劣。
字面意思是,犹如物体只有过秤之后,才能了知谁轻谁重。如是通过二规来衡量,通过“以彼所显的成绩”,在二规面前所显的行为,才能够推知众人是贤者还是劣者。一个人是好是坏,不能单看他的表象,一个物体是轻是重,不能依靠自己的目测,因为目测不一定准确。有时候,物体看起来很大就会觉得很重,但是我们的眼根、眼识确实是没有办法了知轻重,只能够取它的相,比如大小、颜色和体积等。但是轻重不是眼根的事情,所以取不了。真正的轻重应该是身体去了知,走过去拎一拎,才能知道哪个重。
评判物体轻重与否,不是看体枳的大小。有的体积特别大,比如一大堆棉花,有的体积很小,比如很小的一块金子。目测起来,可能觉得棉花重,因为它的体积、面积很大,而金子体积、面积都很小,但这个不是靠我们目测就能够了解、断定的,必须过秤方知轻重。到底哪个轻、哪个重,不是凭自己的想法,而是应该通过秤作评判,哪个轻、哪个重一下就知道了。
同样道理,和人接触的时候,重用或者不重用某些人,以及选拔人才的时候,也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光看长相是不是显得比较聪明,话说得是不是很好听,语言表达能力是不是很强等,也不能看外表行为表现得是不是比较好,他的贤劣必须要通过二规来衡量。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是否不违背世间的法则,考虑到自己是修行者,不违背因果、戒律,要通过二规来做衡量。
二规相当于一杆秤,是不是好人,称一称就知道了。如果是一个贤者,自然在二规的面前会表现出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前面所讲到的智慧、稳重、不放逸,以及后面要讲的公平、正直等。在世规和法规面前,用自己的行为去衡量之后显现出来的成绩,可以推知这个人在表现上面是否很稳重、有智慧、很有取舍辨别的能力、不放逸、自惭有愧。通过这样的观察、衡量,知道他是一个贤者,可以重用或者信赖。如果只是表面表现得很好,话说的很好听,但做事情的时候处处都是为自己考虑,表现得很毛躁、不稳重、没有常规性等,这肯定是不过关的。
我们自己是不是一个贤者也应该以二规来衡量。通过二规衡量以后,自然而然就会了解自己到底是贤者还是劣者。我们学习这个问题并不只是考核而已,考核完之后还应该改正。如果发现自己不稳重,别人随便说一句,自己就像墙头草一样,马上开始往左偏往右偏,这就不对。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自己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要好好观察思考。而不是别人说一个我马上听一个,尤其学佛的道友,一听到某某上师来了,哪个地方有什么灌顶、传法,某个师父的功德特别大,马上就跑去参加这些法会。当然对法有意乐很好,但关键问题如果自己行为不太如法的话,有可能因为法而产生过失,甚至堕落。
不如法地行持善法反成恶趣因,并不是说正法会导致我们堕恶趣,而是在接触正法、修行正法的过程中,自己的行为如果不合理非常容易堕落。作为一个修行者,如果欠缺稳重,就应该加强稳重;如果欠缺智慧,就必须从方方面面来增长智慧;如果经常放逸,学习完不放逸内容之后,就应该尽量改正自己的毛病,让自己处于不放逸的状态中,能这样是非常好的。
有些愚痴浅学者,自其出生至衰亡,
犹如一日所经历,一生碌碌无作为。
这也是属于一种放逸。“有些愚痴浅学者”,有些人很愚痴,没有经过多闻学习,学历也非常浅。“自其出生至衰亡”,从出生到衰老、死亡之间犹如一日之经历。每天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变化,今天做的事情推后天,大后天还是这样,永远不会变化。“一生碌碌无作为”,一生都是庸庸碌碌的,对自己的事业没什么作为,对众生的利益上面,还是没什么作为。世法上面没有什么作为、在正法上面依然没有什么作为,这不是所谓的稳重,而是人品不够好。
世间中自己所做的事情,该尽力的一定要尽力。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并不是学了佛法之后什么都很消极,什么都不做了。在世间工作的时候应该把工作做好,在单位做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在家里应该把家庭的责任尽好,做一个最好的人;在修行佛法过程中,也应该如理如法而行持。这其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而不是学习佛法以后,什么都不行了,修行佛法和世法方面都不精进,这样很不好。
有些人先天就没有什么智慧,比较愚痴,后天又不通过求学等方式,让自己的智慧、经历,和内心中的经验得以增长。而有些人天生很聪明,后天又经过勤学最后变成很了不起的人。有些人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出什么智慧,显现上面比较愚笨,但是后天发奋学习,逐渐也可以变成一个大智者。
“自其出生至衰亡”,有些人刚出生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力,逐渐成年后,开始读书、工作以后还是这样,性格还是很差,人品也依然不好,没有什么样转变。对世间法也没有什么兴趣,很懒散。利他方面也没兴趣,过一天算一天,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大的目标。别人对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服务也不感兴趣。从他出生到衰亡每天经历的事好像都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早上八九点钟起床,随随便便做点东西晃一晃,工作也是以随便地应付。晃悠到吃中午饭,吃完中午饭休息一会,下午再应付做点工作,下班之后就去一些地方晃一下耍一耍,放逸一下便睡觉。第二天还是这样,日复一日,没有任何变化。对自己的学识、人品和道德方面的提高都没有兴趣,给别人做帮助也没有兴趣,只要能混得下去,不饿死就可以了。这样的人,就会一生庸庸碌碌没有什么作为。
如果一个修行者是这样的话,就非常可怕了。所以,在很多大德的教言中讲,最好的修行者每天都应该有所转变,今天肯定比昨天修得好,内心中肯定比昨天往好的方面有所转变。中等修行者,至少一个月一个月有所转变,这个月应该比上个月好。下等修行者,应该一年比一年好,一天看不出来,一个月看不出来,但是以一年来比较的话,就应该今年的状态比去年好,必须有所作为。
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应该有目标有作为,然后为了这个好的作为去努力。当然此处讲的是贤善的人品,并不是定一个很邪恶的计划,然后为了这个计划去奋发,这是不好的。所以对自己修为方面有帮助的话,不管是世间有修为的人品、贤善的行为,还是出世间法的智慧、闻思修的功德等等,都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计划,然后围绕这个计划去努力。
以上讲了世间庸庸碌碌过一世的情况,是属于放逸。
下面是反方面不放逸的情况:
博学智者每日间,行持法财欲解脱,
彼等圆满四德故,最终获得大成果。
此处的“博学智者”就是真正不放逸的人,每日当中都在“行持法财欲解脱”。“彼等圆满四德故”,最后圆满四德的缘故,“最终获得大成果”。通过圆满四德,世间、出世间的大成就,最后都是可以获得的。
此处的“圆满四德”,佛法中在平常念诵的《愿海精髓》中叫四德宝藏。四德宝藏就是法、财、欲、解脱。“法财欲解脱”,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有一套因果,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也有一套因果。
首先世间的因果是什么呢?就是财和欲。欲是欲妙的意思,就是种种的享受和种种的受用。财是财富,如果有了财富,就可以通过财富来享受欲妙。财富是因,欲妙是果,有了财富才可以在世间享受比较好的生活。所以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此处圆满的因和圆满的果就是世间中的二德宝藏。
出世间的二德宝藏是法和解脱。法是正法的意思,如果不间断地行持正法,具足正法的功德,一定可以因为修法的缘故获得解脱。或者从某种贪欲、某种过患中获得解脱,或者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所以,如果我们行持殊胜的正法,就一定可以获得解脱。
所以博学的智者,不放逸的人,每天所行持的就是在世间和出世间中最为殊胜的行为。当然,如果我们在讲纯粹出世间的解脱道的时候,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财和欲上面,就会对我们的修行有所影响。但是此处在我们论典中,经常强调一点,它不是专门讲解脱道的,而是讲世规和法规。也就是在世间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是一个真正贤善的人?他一定是会努力地去获得财和欲。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修法的话,一定会因为修持正法而最终获得解脱的。
博学智者对这些问题了解的很清楚,每日都在通过不放逸的方式,行持“法财欲解脱”。最后因为圆满了四德的缘故,“最终获得大成果”,世间、出世间都非常成功。
所以首先应该确定一个目标,在世间当中要做一个好人,自己要成功,也要以自己的成功去利益他人。所谓的成功,也要看前世的因缘,虽然我们定下了一个很大的目标,但如果缺少善根、因缘和福德,就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管怎么样,首先要确定成为一个贤善的人,然后在善贤人格的基础上,尽量去做利益自己、家人、社会和其他众生的事情。从修行佛法的角度也是一样的,确立一个非常清净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去努力奋斗。
所以在世间中,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心,就不会有动力。没有动力,做什么事情都没办法成功,就会变成像上面颂词描述的那样非常懒惰、放逸的人,这个就不对。
下面颂词讲的也是对比,劣者和贤者二者之间的差别对比。
无义抑或失义者,皆从放逸而生故,
智者日日时时中,以不放逸而行事。
此处讲了两种人,第一个是无义,还一个就是首先具有大义,然后失去了善妙意义的人。他们都是从放逸中产生的,而有智慧的人日日时时中,都是以不放逸而行事的。
什么叫作无义和失义呢?大恩上师在讲义中讲得很清楚,所谓的无义,就是做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或事业。此处的“没有意义”主要还是指造作恶业。造作恶业是纯粹没有意义的,对今生后世没有意义,对自己他人也没有什么意义。比如偷盗、邪淫、杀生等很多这样的事情,都是属于没有意义的。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没有意义的事情呢?是因为放逸而导致的。因为不了解,没有做谨慎的观察、取舍,不知道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就堕入到了无义的事业中。当然推广引申来看,成天的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也是属于无有意义的范围。
还有一种叫做失义,失义就是本来自己行持比较清净的职业,比较正当的事情,自己的发心、行为开始都是如理如法的,但后来颠倒了,失去了善妙的意义,从清净的行为和工作中退失了,开始去做很多非法颠倒的事情,这个叫做失义。为什么会从具义的行为中退失呢?还是因为放逸的缘故,没有做谨慎观察。
所以我们要观察分析,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处于无义的状态?如果是,我们就必须要谨慎地去处理、观察和改变。如果正处于有义的状态中,没做无义的事情,就观察自己会不会逐渐地向失义状态倾斜呢?自己是不是想改变发心了?是不是想要改变贤善的行为了?以前本来有很好的行为,现在不想再守持这样清净的行为了,想要行持恶业、不好的事情,这样实际上就是趋向于失义。所以要观察不要让自己失义,否则就是处于放逸,会出现很多过患。
我们应该做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日日时时中,每时每刻都会以不放逸而行事。他会观察自己这个方面的事情是无义的不能做,这个是有意义的一定要做。如果这样,这个人一生一世中都会处在世间的规范中,做一个高尚的人,修行佛法的时候也会成为一个好的修行者。
下面再宣讲一些放逸的过失。
聪明智慧未究竟,聪明邪慧狡猾因,
诡计多端假精灵,此乃放逸之过失。
此处讲到有些人虽然表面上比较聪明,但没有究竟,这也会成为放逸的因。还有一种聪明是邪慧——做非法的事情非常有智慧,成为狡猾的因。有些人精明能干非常聪明,但他诡计多端,经常去伤害别人利益自己,这样的诡计多端是假精明。这些都是属于放逸的过失。
“聪明智慧未究竟”,就是世间的人虽然有些聪明才智,但这个聪明没有达到究竟,这是比较危险的。如果他的聪明智慧达到究竟了,他可以把整个事情看得很清楚,这个时候他的智慧就比较深广了。但有些人虽然有一点聪明知道一点,但是不究竟,这个时候就开始产生一些过失了。比如大恩上师讲,有些人有智慧,学了一些因明推理,但是他没有了解,通过因明推理推翻的是自己很多的妄念、邪分别念。他根本不了解。学了因明之后,就开始推理别人的过失,或者别人一说话他马上抓住漏洞反击过去,让别人难堪,这样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还有一些人有些世间的聪明,但他的聪明智慧没有究竟,就开始分析佛法中的一些所谓的矛盾,这个修行者或那个修行者的知见不正确等等,但他自己却不行持。所以这种聪明智慧其实是害人又害己的,有时候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指的这些。
还有一些就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讲的,有些人虽然学了法、做了闻思却没有究竟,这也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如果闻思究竟的话,佛的密意、法的密意、究竟的含义就都知道了。但是你虽然闻思了却没有究竟,就会在产生很多的邪分别念——觉得这个大德说的不对,那个大德说的也不对,佛陀有的时候是不是说的也不正确?就会进行一些很不好的辨别,导致自己失去很大的意义。所以,聪明智慧但不究竟是很危险的,闻思不究竟也是很危险的。
有时候如果一个人对佛法完全不懂,也不敢随便讲话,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懂,害怕一开口就讲错了,错了之后别人会笑话他。所以很多刚刚学习佛法的人,基本上都是比较谨慎的,我们说是比较老实的,因为刚刚进来都不懂。所以有些新入学会的道友们,当一些老道友谈话聊佛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坐在旁边静静地听不发言的,有时最多说一两个字。但是慢慢学的时间长了以后,懂得的多一点了,就开始参与进来了,这是个好事情并不是说不好。当他学的时间很长之后理解更多的时候,自己的底气就更足了,这里面我们说随着智慧的增长,也要避免产生傲慢,或者虽然闻思了但不究竟的话,就会不注意进入到一个歧途中。这方面我们要注意。
还有一个“聪明邪慧”,有些人的聪明变成了邪慧的因,没有用聪明去干正事,而去做非法的事情——造恶业、研究杀生的技巧,怎样偷东西、邪淫,或者怎样说妄语欺骗别人。现在世间中有一些人就非常热衷于整蛊,怎么样恶作剧去整别人,这方面脑袋特别灵活。这样能整别人,那样能整别人,让别人陷入圈套中,他们就在旁边看热闹,把别人整了之后就非常高兴。虽然这方面有一定的聪明才智,但没有用到正道上,而是用在伤害别人方面。因为对于自他都是没有什么真实的意义,所以就变成了狡猾的因,最后会伤害自己的相续。
还有一种是“诡计多端假精灵”,“精灵”是他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聪明,很有智慧,也很灵活的状态。如果心地不好、诡计多端的人想到的都是不务正业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无意义的假精灵,“此乃放逸之过失”,这是没有观察自己的身语意,有些聪明肯定来自于前世的善业,今生变得很聪明。当我们有了聪明才智的时候,最好能够用在闻思上面。
在闻思的时候,要尽量把闻思达到究竟,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否则非常容易产生邪见。前面我们讲到,如果你完全不了解,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完全通达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就怕中间的情况,说他不了解,也了解了一点;说他完全了解,也没有完全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引发邪见、邪思维,自误误人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把智慧用在学习佛法上面,而且要究竟。
在发心利他方面,最好用聪明才智来分析观察,千万不要做非法的事情。有些人很聪明,是不是看不到前因后果呢?他也能够通过分析看得到,但是没有用到正道上面,内心的贪欲过强或者不好的发心过多,就会想把聪明才智用在怎样去骗别人上面。有些骗子的手段很高明,一般的人根本抵挡不了这些聪明骗子的骗术,有些是网络、电话诈骗,有些在路上诈骗,有很多的伎俩,都是抓住人们的弱点或贪小便宜的心理等等,这样去欺骗别人。如果把聪明才智用在这方面,今生不会得到大利益,后世也会感受很多痛苦,
我们应该把聪明才智用到利益他人等正道上面,这方面非常好。有些发明家发明的东西能够利益别人,给别人带来很多便利,让别人得到快乐。还有一些高僧大德、修行者的智慧非常深邃,能够帮别人解决很多问题,这方面也是非常善妙的。
纵然胸怀宽广者,性情疏懒事不成,
如无利害海底石,此乃放逸之过失。
这也是一种放逸的过失。有些人的胸怀纵然非常宽广,但是因为性情很疏懒,所以事情也没有办法做成功,就像没有任何利害海底的石头一样,属于放逸的过失。
有些人胸怀比较宽广,不容易发脾气,度量比较大,表面上看起来就是这样的,别人说他几句,或者占一些便宜,他也不会放在心上。胸怀宽广的人可以做一些大事情,如果一个人的胸怀虽然宽广,但是他的性情很疏懒,也做不成什么事情。他的胸怀可能比较宽广,做事情的时候不想去操心,这个事情能不能做成呢?不能做成。很多世间的事情也是这样的,你必须要去做,如果你前世的福报非常明显,即便性情疏懒,什么都不做,很多事情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成办。一般人来讲,虽然胸怀宽广是好事,但是如果在世间中要成事的话,性情过于疏懒也是不行的。
这个颂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就是刚刚我讲的那种,虽然他的胸怀很宽广,但是性情很疏懒,这种人在世间中成办不了大事。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大恩上师在这次的讲记中的解释方式。就是说他在表面上看起来胸怀很宽广,也是属于人品不好,性情疏懒的缘故,对什么东西都不放在心中,也会有他的人格太差了的含义。以前大恩上师讲过一次《二规教言论》,如果参考以前讲的和这次讲的内容,两种观点都是有的。
这种人就像无利害的海底石一样无利无害,虽然对自他没有什么利益,但是对自他也没有什么大的伤害,都是比较平庸的状态,也就说他其实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胸怀宽广这是他的优点。因为他性情疏懒的缘故,所以做不了很多事情,好像沉在海底的石头一样,任何人都看不到,也没有办法使用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块大石头沉在海底,也没办法伤害陆地上的人,这种人几乎是一种无利无害的状态,既没有伤害别人,也没有利益别人,从比较严格的标准来看他还是属于放逸。因为他不懂得把自己胸怀宽广的优势发挥出来,对于自他做更加有利的事情,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也是属于放逸。
少闻浅学无智者,急躁从事如涌潮,
随心所欲乱身心,此乃放逸之过失。
这也是一种放逸的表现,即少闻、浅学、无智者,有些人听得、学得很少,虽然没有智慧,但是性格非常急躁。
“急躁从事如涌潮”,就像涨潮时一浪接一浪,非常的急。如果做事时很急的缘故没有思考,随心所欲,自己想什么就做什么,让自己的心处在比较迷乱的状态,“乱身心此乃放逸之失”,这也是放逸的过失。
这个颂词表达的意义和前面的一个是对应的,或者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前面说性情过于疏懒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现在这种情况性情倒不是疏懒,而是想做事情。有些人想做事情的心急得不得了,当他想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就想做成,但是他先天的情况不怎么样,就像这里面讲的无智慧,或者在后天的时候也是少闻浅学,内心中不具有什么智慧,却很急躁地想要做事情。“随心所欲”也说明他没有什么观察,如果你没有什么智慧,少闻浅学,比较谨慎,做事情之前首先要观察、计划好了再去做,成功的几率也比较高。
“少闻浅学无智”,第一个是没有什么智慧;第二个“急躁”;第三“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考虑第一步第二步第三第四步的利害,或者违缘是什么,也不知道出现违缘时,有什么应对的方案,就开始急急切切地投入事情中去做。最后失败的缘故,把事情、自己的身心状态搞得一团糟,最后自己也会非常烦恼,这也是属于放逸之过失,缺乏观察。
这里面其实讲了很多我们应该怎么样做事情,如果没有一点目标也是不行的。虽然胸怀宽广是好事,但是性情疏懒也不行,也是一种放逸。如果过于急躁、随心所欲、没有安排也是一种过失。当我们把这些放逸的问题了解之后,一一排除了,就会变得很谨慎。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首先思维、权衡利弊,如果要做的话,怎么样避免他的过失,能够朝更有利于事情成功的方面去发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讲了很多对我们很有利的教言。
虽无舍财布施心,不擅掌管自财食,
非空似空禁行者,此乃放逸之过失。
这也是放逸的过失,有些人虽然没有舍财布施的发心,但是因为不擅于掌管自己的财物、饮食的缘故,就会导致很多东西的浪费。“非空似空禁行者”,并没有证悟空性,却好像安住在空性状态当中,这样所谓禁行者就是放逸的过失。
这是我们一定要了解的,如果我们有了布施的心,自己拥有了这个财富,知道让财富更加有意义的使用方法就是布施,然后把财食等等布施给需要的人,以及弘法利生的事业中等等,或者为了打破自己的悭吝心、贪执心,满足自己的资粮去做布施。如果是善妙的心思所引发的布施心,把这些财食慢慢散出去,没有什么不对。有些人没有想要把财物施舍出去的心,他对每个财物都想自己拥有,却不善掌管。如果你不想布施,把财物保留起来之后,必须要懂得怎么样去好好地掌管、安排,看一下应该是怎么保存,该装冰箱的装冰箱。因为很多产品都写了一些,延长保存时间的方法。对于衣服,要了解怎么洗、怎么折叠不会坏。这方面有很多要求。
虽然没有打破悭吝心,但是因为没有观察、不善于掌管,所以导致财富慢慢变坏了,最后就没办法使用了,全部都要扔掉,白白浪费。这种人对财物好像显得不执著,也不去管。大恩上师也讲了,有些修行者就是这样的,或者有些人觉得自己是个修行者,对于财富不应该过于专注,其实自己并没有很高的境界,出门的时候也不锁门,房子里面的东西随随便便,也不收藏起来,不会好好地保管,最后就被人偷了,这方面也是非常不对的。上师说,并不是说你的境界高,而是自己的人品不好。如果不善于掌管自己的财食,也属于人品不好的表现,这方面是我们必要了解的,这也是放逸导致的。
“非空似空禁行者”,有些人在修禁行,所谓的禁行就是严禁分别念的很多行为。有些大成就者,或者在某种程度上面,如果想让自己的修行提高,需要故意去做一些行为,打破自己固有的分别,然后禁止一些恶行等等,在深层次制止烦恼分别念方面,会做很多修行。当他在做这些禁行的时候,对这样一种标准,他的心态是非常放开的,安住在空性当中。这类人“非空似空”,他们没有证悟空性,也没有行持想要解脱这些执著的行为。在表面的行为上面,所作所为好像是一位成就者在行持禁行一样,会让自己的财物白白地浪费掉,这就是放逸的过失。
我们看华智仁波切的传记,别人供养他一大块银块,供养者认为这是很大的一块银子,华智仁波切应该收起来,旁边的修行者也觉得,这么大块的银子,华智仁波切应该怎么处理呢?肯定会收起来,把它当成弘法利生的资金。但是华智仁波切安住在殊胜的状态中,看都没看,就让他就放在原地走掉了。还有一次烧茶的时候把银子垫茶壶用的了。
这些修行者的境界非常高,对财富完全没有吝啬的心,这种就另当别论了。但有些人没有布施的心,也没有很高的境界,任随财富慢慢地烂掉,随便浪费。大恩上师讲,法王如意宝的境界、证悟是非常高的,但是他对于别人供养的钱、哈达等都会好好地处理,尽量不浪费任何一个财富作用。如果这样的话,内心中就会有不放逸的功德。
作为修行者也应该经常性地观察,如果我们有放逸的毛病,认为我是个修行者,什么都不执著。其实不执著不是了解几个词语就能做到不执著的,真正不执著的境界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正的出离心、菩提心要产生,然后是修持空正见,最后是行持一切无取无舍的行为。一般的人根本做不到,只是看到有些大德不执著,也不观察大德的相续和自己的相续是不是在一个同等的状况下,他这样做我也这样做。或者是自己想要表现得像一个修行者,故意地对这些东西不执著,不上心,这些都不对。
所以这些财富该收拾就收拾,该管理就管理,没有必要的地方一分钱都不能够浪费。这个是不放逸,反过来的话就是放逸。这些道理可能以前我们都没有真正去思考过,就觉得我是个修行者,什么都应该随便处理,所以学完之后,我们要对照自己的发心和行为,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个修行者,但其实已经落入到了《二规教言论》里放逸的过失中,如果这样,就必须要改正。
慈悲心续未究竟,任诸怨敌恣意行,
众前袒露自本性,此乃放逸之过失。
还有一些人慈悲心没有达到究竟,但是任随一切的怨敌恣意而行,在众人面前袒露自己的本性,这些都是属于放逸的过失。
此处所讲“慈悲心续”,“续”就是平时我们讲的相续的意思,心相续、身心相续,这个“续”就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这个心就是连续不断的。我们慈悲的心还没有达到究竟,如果达到究竟,对一切的怨敌全部看成自己的恩人,通过慈悲心对待一切的众生,伤害他的怨敌也是非常慈悲地对待。但是,有些时候相似的方面好像修了慈悲心,看到了一些描绘慈悲心的词句,但内心中也没有真正地修持,或者修持了之后慈悲心也没有达到究竟。
这样的状态之下,“任诸怨敌恣意行”。怨敌骂他、打他的时候是恭恭敬敬的,把他的东西拿走的时候还是恭恭敬敬的,根本不去阻止、反击,做合理的回应。“任诸怨敌恣意行”不是说境界很高、慈悲心修得很好,而是放逸,或者说胆子太小。胆子不能太小,如果太怕事,在世间中也会被人们看不起。因为世间的人品太差,或者胆子太小的缘故,连做人的基本的道理都没有真正懂得,如果是这样,就属于放逸的过失。
《二规教言论》中讲世规的时候,在世间中,做人的基本的规则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财富自己保管好。当然,比如歹徒要抢你的钱的时候,为了尊严因财丧命,这个就没有必要。除了这些情况之外,其他时候该争取的,或者别人在欺负你的时候,从做人的基本规则来讲,该据理力争的地方必须要据理力争。世间的规矩,如果是打不过、说不过,还可以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自己应该去保护家人、东西等等,世间的规则就是这样的。
当我们的修法到了出离心的阶段,会有一种不同的心态的转变,到了慈悲心的阶段又有一种转变,到了空性慧的时候,或者前面所讲的,修持殊胜地禁行的时候,就另当别论。但是在世间的层面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众前袒露自本性”,在众人面前袒露自己的本性,什么叫袒露自己的本性呢?本来自己内心的贪欲、嗔恨等烦恼很重,该隐藏的地方不隐藏,在众人面前把自己的贪心、嗔恨心表达出来,这也是放逸的过失。所以不该隐藏的应该说出来,但是自己所有的想法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中全部表达,这也是没有必要的。该隐藏的一定要隐藏,不是只要内心想的全部都表达出来,这是不对的。所以如果我们没有了解这个问题,在众人面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点都不保留地全部表现无余,这还是放逸的过失。
从世间的层面来讲,也应该保留自己的秘密,别人不知道你完完全全的思想是什么,如果别人把你的所有的想法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基本上就要受别人控制了。有些时候城府太深了不好,但是完全一点城府都没有也是没办法生活的。在人天乘中做人怎么保护自己,你的原则、底线必须要了解,超越这个底线,波动一下,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做人的基本规范是必要了解的。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面也是综合了很多佛经论典的思想,还对世间中一些道德规范的思想做了归纳,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
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