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书》第1课笔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亲友书》中包括了很多殊胜的内容,不仅对于在家修行者有很多具有指导性的真实教言,而且对于出家人也有很多殊胜的窍诀,这是一部在家和出家修行者共同的殊胜修心法要。
为什么称之为“亲友”呢?龙树菩萨有一个弟子,也是他的密友,名字叫做乐行王。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乐行王和龙树菩萨的因缘。龙树菩萨前往北俱芦洲弘法利生的时候,在路上给一个小孩看手相,龙树菩萨依靠手相授记他以后会成为国王。龙树菩萨从北俱芦洲回到南赡部洲之后,这个小孩果然做了国王,邀请龙树菩萨到王宫受供,并且弘法利生。龙树菩萨在王宫里住了一段时间,普遍的说法是住了三年,三年后去了印度南方。后来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乐行王写了一些教言。有两部比较著名的教言,一部是《中观宝鬘论》,一部是《亲友书》,别名叫做《诫王宝鬘论》,就是教诫国王的宝鬘论,因此亲友的意思就是乐行王和龙树菩萨之间是一种亲友的关系。
龙树菩萨为了教诫乐行王,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了很多教言。虽然显现上当机的教化者是乐行王,但是从里面的教言来看,实际上也是间接地教诫其余的修行者,乃至于现在我们能够学习到这部殊胜的教言,也是龙树菩萨考虑到不仅在当下,以后还有很多利益,因此在这部教言当中,写下了很多殊胜的教诫。“书”是书信的意思,就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弘扬佛法、教诫弟子。
这并不是龙树菩萨一个人的特点,在印度还有一位大论师叫做旃札古昧,即月官论师。他有个弟子以前是比丘,后来还俗成了国王之后,产生了邪见,做了很多毁坏佛法的事情。月官论师也是给他写了一封教言信,叫做《致弟子书》,这也是佛法中非常著名的教言,里面讲到了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等很多珍惜生命、修持佛法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诫彻底改变了弟子的邪行,重新让他回到了正法的轨道中。汉地也有通过书信的方式来宣说殊胜法义的大德,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印光法师文钞》,都是通过书信回答问题、教诫弟子,不单单给当时的书信往来者予以很多佛法方面的鼓励、教诫,现在我们看到这些书信的时候,也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发。这种通过书信的方式弘扬佛法,或者度化众生,也是弘法利生的手段之一,虽然显现上不是一个论典、教言,但是《亲友书》就是一部殊胜的论典,里面也具足了很多真实义的窍诀,这是《亲友书》大致的意义。
下面按照上师仁波切讲解《亲友书》的次第,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龙树菩萨的传记,当然龙树菩萨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后代的修行者对于龙树菩萨也是相当的敬仰。不单单是他的修证相当高,写了很多的论典,还有龙树菩萨在佛教界也是具有殊胜的权威。因为佛陀在经典当中,曾经对于以后将要出世弘扬佛法的很多殊胜士夫、大德做了授记。在《文殊根本续》中,对于以后在南赡部洲出世弘扬佛法的很多大德,比如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圣天论师等等做了授记,也是提前告诉后学者,这些都是我在经典中授记的殊胜士夫,他们一定是具有殊胜的功德。
大家最熟悉的一个龙树菩萨的授记,出自于《楞伽经》。《楞伽经》有好几个译本,刘宋翻译的《楞伽经》中没有这个授记。唐译的《楞伽经》中在后面的偈颂部分对于龙树菩萨的授记非常明显,我们学习《中论》《入中论》等等,都会引用这样的授记来了知龙树菩萨一定是一位殊胜的大德。对于这样殊胜的大德所造论典,我们也绝对可以百分之百地相信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正见,开显殊胜的解脱之道。
在《楞伽经》中讲:“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于世弘我教,善说无上乘,证得欢喜地,往生极乐刹。”这个授记的意思,就是说在印度南方的碑达国,有一个吉祥比丘名字叫做龙树,“其名呼曰龙”,就是讲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边”,讲到龙树菩萨了达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能够对于一般的众生执著的有边或者无边两种不符合于实相的执著善巧的破除,破除了有无边之后,就能让众生相合于殊胜的实相。有些地方说般若空性当中讲到离有离无、离是离非这种殊胜实相的本体。
“于世弘我教”,就是说龙树菩萨在世间弘扬了释迦牟尼佛,尤其是大乘的殊胜隐义,比如很多大德赞叹龙树菩萨时说,佛陀宣讲了非常殊胜的《般若经》,开显了一切万法的实相,如果没有人解释《般若经》,很多人看到里面的空无、无自性等等,都没办法真实地了解佛陀的密义。当龙树菩萨这样殊胜的士夫出世之后,能够善巧的了解佛陀在《般若经》中所讲空性的正确定义。龙树菩萨出世之后,造了很多解释般若的论著,比如大家熟悉的《大智度论》,里面解释了《般若经》的意趣,还有《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等等论典都是无偏圆满地解释了佛陀空性教言的殊胜意趣。
“善说无上乘”,“无上乘”就是讲大乘,大乘显宗中龙树菩萨也是著论来弘扬,比如在《宝鬘论》中讲了很多共同大乘的四谛,以及作为修行者应该具足的很多条件;《亲友书》中讲了很多殊胜的教言;专门针对《般若经》,写了龙树五论,如果加上《宝鬘论》就是龙树六论。在龙树五论中,讲到怎样抉择一切万法究竟的空性,还有如何正确了知佛陀《般若经》当中空性的究竟意趣,所以对后代的修行者在相续当中树立殊胜圆满的空性正见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讲解般若空性之外,龙树菩萨还造了第三转法轮宣讲如来藏空性的论典,比如《赞法界颂》《三身赞》等等都是属于对第三转如来藏光明法轮最初解释的殊胜论著,除了诠释显宗共同法要,二转法轮、三转法轮的殊胜论著之外,还有对密宗的密集金刚也写了殊胜的论著,比如《圆满次第之五次第论》,通过这些论典来抉择密宗的究竟法要,佛陀所授记的内容都应验了,这就是于世弘我教,善说无上乘。
对于龙树菩萨本身的殊胜功德,佛陀讲,“证得欢喜地”。在大乘当中,有菩萨十地,第一地就是欢喜地,也叫极喜地。龙树菩萨至少也是一位初地以上的菩萨,功德非常大。我们如果学习过《宝鬘论》《入中论》等等,就会知道初地菩萨具足的功德远远超胜凡夫的境界。完全证悟了圆满的人无我空性和法无我空性,然后也断除了遍计的烦恼障、所知障,具足不可思议的功德。比如在一个刹那中,可以震动一百个世界;或者在一个刹那当中,幻化一百个化身到一百个佛面前听法等等,有十二类百功德。《入中论》当中,有对于初地菩萨的介绍,我们看到之后就会对于这些大菩萨的功德境界产生绝对殊胜的定解,所以说对于这样一位殊胜的大菩萨造的《亲友书》,百分之百能够产生殊胜的信心。不会怀疑这个造论者到底具不具足功德,他所写的东西能不能成为我们修行的依靠,有时我们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但是像龙树菩萨这样的殊胜士夫所造的论典,百分之百不会有任何欺惑,这是说龙树菩萨证得欢喜地。在《大法鼓经》中,也有龙树菩萨证得七地果位的说法,还有一些地方说龙树菩萨证得了佛果,已经圆满的成就了佛位,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故意以菩萨的身份降生到南赡部洲,来弘扬佛陀的空性意趣。
最后一个授记就是“往生极乐刹”,后来龙树菩萨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这和乐行国王也有一定的联系。传记中讲到,龙树菩萨和乐行国王共同修持长寿持明,获得了长寿持明的果位,龙树菩萨和乐行国王的寿命成了一体,龙树菩萨的寿命长达六百岁,或者一百五十岁,有很多的说法。
在《大圆满前行》中,也提到龙树菩萨圆寂的经过。乐行国王的太子得到了一件做工精美的无缝衣,他舍不得穿,告诉母亲:“这件衣服我现在不穿,等登上王位的时候再穿。”他母亲说:“你没有机会登王位,因为你的父王和龙树菩萨的寿命是一体的,而龙树菩萨是获得长寿持明的士夫,所以龙树菩萨不圆寂,你的父王就不会圆寂,你是永远没办法登王位的。”
这时候太子很伤心,他想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顺利的登上王位。母亲给他出主意,如果你想要登王位,只有到龙树菩萨面前乞求他布施头颅给你。他是大菩萨,一定会布施给你。布施了头颅,他就没办法住世了,这时你父亲也会去世,你就可以登上王位了。他母亲居然为了儿子获得王位,出了这样一个显现上非常不好的主意。乐行王的太子听到这个主意之后,就到龙树菩萨面前向他乞求头颅,龙树菩萨也很爽快地答应了。然后王子就用宝剑去砍龙树菩萨头,因为龙树菩萨通过兵器杀害众生的异熟业已经完全清净了,所以宝剑如同砍虚空一样,根本没有办法伤害到他。
后来龙树菩萨告诉他,以前我割吉祥草的时候,杀害小虫的异熟果还没有完全清净,你用吉祥草就可以把我的头割下来。乐行王子就用吉祥草割下了龙树菩萨的头,如何龙树菩萨从身体里面发出了一种声音,他说:“我现在往生极乐世界,以后会重新回到身体中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虽然乐行王的太子如愿的得到了王位,但是通过这个过公案分析,他也造下了很大的过失。一方面伤害了菩萨,一方面也是让自己父亲因此丧命。
龙树菩萨往生极乐世界,一方面是佛陀很清楚的授记,一方面龙树菩萨自己也说示现往生极乐世界。龙树菩萨这样的大德的的确确是完全值得我们相信的一个殊胜的士夫,以上是以比较简单的方式,介绍了一下龙树菩萨的传记。
我们想真正对龙树菩萨产生信心,就要好好地学习龙树菩萨的殊胜论典,体会到里面殊胜的法义之后,对于造论者自然而然就会生起信心。我们通过看传记产生的信心,和学习论典之后生起了信心二者之间是不同的,尤其是龙树菩萨著名的《中论》阐述了一切万法空性的道理,从正面无误地抉择了佛陀《般若经》中所讲的空性正理,以后有福报就要好好地学习龙树菩萨的《中论》等等一系列宣讲空性的论典,在我们的相续当中,一定可以遣除有边无边,了达无我空性,安住在实相的境界当中。
下面我们按照科判和颂词结合的方式,简单地辅导一下《亲友书》。上师已经对于《亲友书》讲的很圆满了,我解释的时候,一方面是跟随上师的观点再做一些解释,一方面是从字面上再做一些辅导。因为在座的道友有些是第一次学习,或者有些虽然学习过了,但是学习的时间不长,所以有必要在字面上重新做一次辅导,也许可以帮助学习《亲友书》的很多道友加深印象,或者有一点点帮助,这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为《亲友书》所造的科判。如果我们要了知颂词的究竟意趣,必须借助科判,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的科判也是非常可靠的,通过这个科判我们能够准确地了解颂词的意义。
因为前面我们解释了《亲友书》的名称,所以下面主要是通过三种语言对照的方式来开显名义。
在论典之前加上梵语也有几种意义。虽然现在我们没有通过梵语学习,而是通过汉语学习,但是在很多藏文的论典之前都会加梵语。以前的大德解释的时候归纳了几种必要。第一种,就是表示论典的来源很清净,为什么在前面加梵语表示论典的来源清净呢?因为在以前的古印度造论相当的严谨,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拿着笔,写一些文章就可以作为论典公开发表。写完论典之后,会召集很多大德来评判。如果对众生有利益可以弘扬,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就要把它烧掉,所以在论典之前加梵语,从某种说法来讲也是表示来源清净,来自于当时造论严格的印度。
第二种,就是让我们忆念造论者或者翻译者的恩德。色哲达累卡,我们看到这个梵语的时候,能够忆念起造论者龙树菩萨对我们的恩德。如果没有造这部论典,现在我们是没有机会学习的,所以我们对于造论者的恩德有忆念的必要性,然后对于翻译者的恩德也要忆念。当年龙树菩萨是通过梵语造了《亲友书》,如果没有翻译家把《亲友书》翻译成其他的语言,比如翻译成藏语、汉语,我们直接看梵语是看不懂的,只是在眼前显现几个符号而已,不了知它的意义。现在乃至于能够在这里读到色哲达累卡这几个字的音译,也是翻译家的恩德。一方面他们让我们了知梵语色哲达累卡是亲友书的意思,另一方面他们翻译成了我们能够理解的文字,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对我们的恩德是非常大的。
当年在写梵语色哲达累卡的时候,主要是忆念从梵语译成藏语的大译师,现在对我们来讲也有同样的意义。因为从藏语翻译成汉语的是我们的上师仁波切,所以我们也要忆念上师的恩德。一方面把我们看不懂的藏文翻译成汉文;一方面还给我们讲解,龙树菩萨造论之后一代一代传下来,传到上师这里,然后上师再传给我们,这样的恩德也是非常大的。我们能看到这几个颂词不是无因无缘,都是通过造论者、翻译者发心和愿力,才有幸学习到殊胜的教授,也有一种忆念班智达、翻译家恩德的必要性,这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种,是我们在学《亲友书》的时候,读到色哲达累卡几个字的时候,相当于顺便学了一点梵语。为了其他地方的人可以学一点梵语的必要,在前面加了梵语的标题。
第四种,就是在我们相续中种下梵语的习气,种下梵语的习气有什么必要呢?因为贤劫千佛都会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成佛之后讲法的语言都是梵语,所以现在我们能够学一点梵语,也有以后值遇佛陀,然后能够通过梵语来趣入佛法的必要性,所以相续当中种下一些梵语的习气。
这个必要性也和前面差不多。
汉语:亲友书
前面我们已经解释了《亲友书》的涵义。
“译礼”不是龙树菩萨的原文,而是译者在翻译《亲友书》的时候,加的一个顶礼句。
最初的时候加顶礼句也有很多的必要,比如说顶礼文殊童子,你一看就知道翻译者是一个佛弟子,只有佛弟子会对三宝、大菩萨做顶礼,有时为了显示自己佛弟子身份,有时顶礼文殊童子也是顶礼自己的本尊。
还有一种必要,以前在大规模将梵文翻译成藏文的历史中,西藏有一位国王叫做赤热巴巾,为了以后大家一看就能知道归属,比如属于三藏中的经藏、论藏,还是律藏,他就做了一个规定。如果翻译经藏,前面加上顶礼一切佛菩萨,因为很多经典都是佛和菩萨之间的问答录,首先菩萨提问,然后佛陀回答,或者佛陀对某位菩萨、弟子的教言。因为经典是这样形成的缘故,所以在前面顶礼一切佛菩萨,有这个规定。如果是翻译律藏,前面加上顶礼一切智智尊,因为戒律当中讲了很多因果的取舍,或者安立这条戒有什么必要性、守持有什么功德、违犯有什么过患,里面有很微细的因果,这些不仅仅一般凡夫人无法揣测,就连十地菩萨也无法了知,只有佛陀具足一切智智的智慧才能观照到最微细的因果,所以翻译律藏前面加了一个顶礼智智尊。如果是翻译论藏,前面加上顶礼文殊师利童子,就是顶礼文殊菩萨。为什么在翻译论藏之前要顶礼文殊菩萨呢?因为论典当中宣讲了很多佛法共相和自相问题,有些是共相,有些是自相,其中的法相也很微细,如果要了知微细的佛法,没有一个清净殊胜的智慧,也很难做到。文殊菩萨属于佛陀智慧的总集,如果能够得到文殊菩萨智慧的加持,就能如理如实地了知论典当中所讲的意思,也有这样的必要性。我们看此处是顶礼文殊童子,也是属于律藏所摄,很有可能也是遵循以前国王的御制。
“顶礼文殊童子”,在注释中讲到了文殊的涵义,即远离一切过患的缘故称之为文,具足功德的缘故叫做殊。因为文殊菩萨已经圆满证悟了无有遍计的法界,所以他显现的色身也是远离了衰老、无常的童子相,恒常显现为十六岁的童子。这方面就是文殊童子。文殊童子也是文殊菩萨很多不同的名字之一,文殊童子就是文殊菩萨。
顶礼有很多,上等者安住证悟的顶礼,中等者通过修行或者大概了知正见的方式顶礼,下等者通过平时我们所讲的三轮清净或者五体投地的方式来做顶礼。在翻译论典之前做殊胜的顶礼,能够遣除翻译过程中的违缘,让翻译的事业顺利进行下去。
文殊童子的功德不可思议,显现一个童子相,在释迦佛的教下是一位十地菩萨,从他最究竟圆满的功德来讲,早已成就了殊胜佛果。一般来讲,十方诸佛智慧的总集显现成文殊菩萨的样子,在佛法当中,文殊菩萨有着特殊的功德,代表了殊胜的智慧。我们如果要学习殊胜的论典,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具足清净的智慧,能够理解颂词的涵义,或者帮助我们生起殊胜的修行智慧,经常性地祈祷文殊菩萨有很大的必要性。文殊菩萨在显现上是十方诸佛智慧的总集,有些地方讲他是七佛之师,乃至于千佛之师,就是以释迦佛为主的贤劫千佛都是在文殊菩萨引导下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很多佛在讲经的时候,都曾经提到过这一点,对于文殊菩萨显现上很感激,所以文殊菩萨具有很大的功德。
上师仁波切很多论典中,曾经引用过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就是说末法时代一个是度母的加持很迅猛,另一个就是文殊菩萨的加持非常迅猛,如果我们平时真心诚意地祈祷文殊菩萨,就会获得文殊菩萨的迅猛加持,能够在内心中尽快地通达法义,通过文殊菩萨赐予的殊胜智慧来冲破种种迷惑,通过智慧来看清疑惑或者烦恼的本质,安住在实相当中,所以平时要多祈祷文殊菩萨。
上课之前我们也念了《文殊礼赞》,经常性念诵《文殊礼赞》的功德也非常大,我们在听法或者修法之前,通过清净的信心、恭敬心念诵《文殊礼赞》,能够帮助我们遣除内心无明的愚痴黑暗。
因为《文殊礼赞》的来源也是非常的稀奇,很早以前在印度那烂陀寺,一个上师有五百位班智达的弟子,有一天上师命令五百个班智达弟子回去之后,每个人写一个文殊菩萨的赞叹文。他们晚上睡觉都梦到了文殊菩萨,第二天醒过来之后,他们都写了一个文殊菩萨赞叹文,交上来一看,一个字都没有变化,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得到了文殊菩萨的加持之后,五百班智达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同时写下了这个礼赞文。无论印度,还是西藏,在祈祷文殊菩萨的时候,普遍都是使用这个祈祷文。我们念诵的时候,通过清净心来祈祷文殊菩萨一定可以得到非常殊胜的加持。
“初善”属于顶礼句或者立誓句,有些地方是衔接词;“中善”就是讲整个论典当中的论题,也是最主要讲解的问题:“末善”大多数都是后跋。
在藏传佛法当中,论典前面经常有一个顶礼句,通过对于本尊、佛陀顶礼的方式来获得加持。顶礼完了之后,有一个立誓句,就是造这部论典的初衷,或者他立了誓之后,不会在中途停止造论。第一个在立誓句中,他会凸显出造论的原因,第二个是他立誓之后,不会因为种种的违缘中途停止,一定会造论圆满,这是通过立誓句的方式来劝勉闻者。直接的当机者是当时的乐行王,间接的当机者就是我等,我们现在正在学习《亲友书》,也是在劝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听闻。
为了能够令堪为闻法功德的善妙者乐行王,因为你希求福报的缘故,我依靠佛陀世尊所说的涵义,稍许的在这部《亲友书》中,汇集成了具有圣梵音这种文体方式的偈颂而造了《亲友书》,“汝当恭敬而谛听”,你应该恭恭敬敬的谛听!
我们进一步来分析颂词,首先看“为令堪德善妙者希福”,在这个地方断句。因为这是一层意思,后面是另外一层意思,所以我们把这个断句划在这里。前面和后面的意思,就是“为令”“希福”,为了令谁希福呢?“堪德善妙者”,就是指国王。国王到底具足什么功德呢?这个地方讲的是堪德和善妙,就是希望国王能够希求福报,国王具足的是堪德,“堪”是堪为、堪当的意思,“德”就是功德,此处专指听闻法器的功德。
作为一个听法者来讲,必须要具足听法者应有的功德,或者说能够成为法器,已经具足了法器功德的人,叫做堪德。善妙讲到了国王具足信心、智慧、善良等品质,这些在世间也属于善妙的品质。为令国王希福,就是为了令堪为闻法功德的善妙者国王希求福德的缘故,所以后面我依靠佛陀世尊所说的法义,把广大无边经典归摄成一个短小精悍的教言,“稍许”的意思就是没有通过非常广大的方式来进行汇集。为什么呢?因为国王日理万机,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没有时间广泛的听闻,很有必要把佛陀在经典当中所提到的殊胜精妙佛语汇集在一个短小的论典中,让他去修学,所以把佛语汇集成精华的圣梵音。圣梵音是一种音律偈颂,汇集成具足圣者梵音功德的偈颂,便于记忆、读诵,颂词的优点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应该恭恭敬敬谛的谛听。这个方面讲得非常清楚,这是通过立誓句来劝勉闻者乐行王应该恭敬地谛听这个法。
既然前面提到了堪德,什么是堪为闻法功德的法器呢?不单单是国王应该具足闻法法器,所有听闻佛法的人都应该具足法器。比较广的安立法器的方式在《大圆满前行》的闻法方式中,比较简略的介绍闻法法器的方式,就是上师在讲记中,引用了《中观四百论》中的“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里面讲了三个条件。第一是质直,质直就是必须要公正,如果内心有很多偏袒,比如偏爱自宗,对于他宗有很强诋触排斥的心态,这样不适合听闻佛法,不是真正的法器。第二是慧,也应该具足一定了知的智慧。如果连一点的智慧都没有,佛法中讲到的取舍、深奥的修行道理,自己没办法理解,也没办法把听闻的智慧转变成思维的智慧,再把思维的智慧转变成修行的智慧,只有具有智慧,才能真正地了知法义。
第三是求义,就是对于佛法有希求心,这是很关键的。在座的修行者都是对于佛法有希求心,才能进入这个团体一起学习佛法。如果觉得佛法可有可无,学也可以,不学也可以,甚至把佛法和世间学问混为一谈,或者觉得二者的地位平起平坐,就会失去追求善妙法义的功德。我们对于佛法中所讲的殊胜实相,内心一定要生起殊胜的境界,应该有一种追求的意乐,有了这个意乐才有学习佛法的动力。如果没有意乐,我们就没有动力;如果没有动力,我们听闻佛法坚持了一两天,时间长了之后,就不想再听了。这样对于佛法本身没有伤害,对我们来讲有很大的伤害。轮回本身具足痛苦,属于应该出离的自性,那我们能够从轮回中出离的全部或者唯一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佛法。只有佛法才能帮助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如果我们放弃了追求佛法的意义,只有继续漂流轮回,感受没有意义的痛苦。因此求义是非常重要的,不单单是我们刚开始要求义,中间也要求义,最后还是要求义,内心始终保持对佛法的追求非常重要。
为什么要让国王希福呢?不单单是要国王希福。本来国王的福报很大,如果他没有造殊胜的善缘,也不可能当国王。虽然他的功德很大,通过以前造的福报,现在当了国王,但是现在不修行福报,以后就没办法继续地修持佛法,或者过上快乐的生活,因此不仅国王有希求福报的必要性,对我们来讲也要希求福报。
福德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平时我们讲到的追求快乐、幸福,或者人天福报等等,都是一种狭义的福报,还有一种广义的福报,就是讲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当中的福德,除了内心了知空性的智慧之外,其余的布施、持戒等等都是属于福报。比如六度的前三度布施度、持戒度和安忍度,都是属于福德所摄,精进度不偏于福德和资粮,可以作为二者的主干;禅定和智慧可以包括在智慧中。
福报是相当广义的,每个人都需要希求福报。如果福报比较圆满,我们修行佛法的障碍就会少;如果福报比较薄弱,我们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生起邪见、退失信心,出现很多违缘障碍等等,因为会出现这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在学习佛法过程中,累积福德是相当重要的。
《亲友书》能够帮助我们内心当中对福德产生信心,对于圆满福德的方式获得一个了知,然后指导我们进一步修持圆满福报的善法,这方面讲到了希福的少许解释。
还有一个“恭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恭敬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大德也是讲了,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必须要恭敬。听法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恭敬。如果在现场听法,当讲法者走进经堂,大家都要起立,然后讲法者坐在比较高的位置上,这些是身体方面的恭敬。在听法过程中,语言最大的恭敬是不说话。因为在听法的过程中说话不仅自己中断了听闻佛法,然后也会影响和你讲话的人,不单单是影响和你讲话的人,旁边的人都会因为你讲话而分散了注意力。因为听法的时候讲话对佛法是很不恭敬的行为,所以听法的时候语言的恭敬就是不说话。在听法的时候,内心的恭敬就是了知法义的难得。因为法义是帮助我们出离轮回、息灭烦恼的殊胜近因,所以佛法非常难得,内心要对法义产生恭敬心,这方面就是身体、语言和心的恭敬,有了这样的恭敬之后,我们才能得到听法的最大利益。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行为上面恭恭敬敬、如理如法的听闻,我们也能够集中注意力,得到最大的听法利益——闻慧,即便听不懂,但是通过恭敬的心态听法,也能获得殊胜的功德利益。在《贤愚经》等佛经当中也有很多的描绘,比如青蛙、鸟,听到佛陀、比丘讲法的声音,产生了很大的欢喜心,恭敬地听闻,死后生到了天界,再通过天人的身份,返回人间在佛前听法,获得解脱的非常多。因此恭敬听法本身就是获得广大福德的殊胜正因,这方面我们一定要了知。
很多大德在造论之前,都会示现一种谦虚。有些地方说谦虚就是大德,或者圣者们共同的美德,虽然有一些具有功德的大德在显现上不谦虚的,但是大部分的大德显现得很谦虚。比如《入行论》的作者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的开篇,说这部论典不是以前没有的,诗句我也不善巧,所以不敢说有利他心,也是很谦虚。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也谦虚,此处龙树菩萨也是以词句和意义两种谦虚,
圣者本具功德,为什么还要谦虚呢?一方面他们根本没有傲慢的基础,因为谦虚和傲慢是相对的,圣者没有傲慢,所以自然而然会在说话或者做事的时候,令人觉得他们非常谦虚;另一方面大德出现在世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救度众生,他的言行实际上是为了给其余的众生做一个示范的作用,这就是言教和身教。
凡夫人很容易受到外缘的影响,比如容易受到环境,或者他人语言和行为的影响,世间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如果大德在显现上都很谦虚,本身具有一种号召力。他们本身具足功德,显现上很谦虚,就会影响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处于谦虚的状态中。相反如果我们经常性跟随一些不谦虚、说大话的人,如果对方有一定的号召力,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变得傲慢。傲慢对我们来讲没有丝毫好处。只有在谦虚的时候,我们的头脑是比较清醒的,这样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应该做什么,很多事情才能去合理的承担;如果我们很傲慢,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一个看不到自己过失、别人功德的人,他的修行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所以龙树菩萨等大德引导我们谦虚。世间大家也是尊敬谦虚的人,这个谦虚的态度对于调伏我们的烦恼,或者认清楚自己的本性都有很大的必要。
此处龙树菩萨示现谦虚,也有引导众生在内心去掉傲慢的必要性。词句和意义的谦虚分别是讲,词句的谦虚就是说我的词句造得不太好,写的诗歌也不是很好;意义的谦虚就是说,我讲的意义虽然国王早已通达了,但是再再地听闻也有必要的缘故,所以让你再次听闻,这是两者的差别。
虽然佛像是通过木头雕成的,但是无论如何智者都会通过恭敬心来供养,同样如是我这样的诗词虽然也是很拙劣的,但是因为依靠佛陀的妙法而宣说的缘故,所以也请其余的智者不要轻蔑这部论典。
我们知道佛像有很多质地,有些通过纯金、白银、纯铜打造的,还有一些是石头、木头雕刻的,木头中有檀香木、普通的木头,乃至于也有一些朽木雕成的佛像,纵然佛像是通过最差的木头雕成的,无论如何都会受到智者的供养。为什么智者会对质地并不太的佛像有一种恭敬心呢?佛陀身的代表是佛像,佛陀语的代表是佛经,佛陀意的代表就是佛塔,佛像、佛经和佛塔分别代表着佛陀的身语意。当看到佛像的时候,我们不能认为就是一尊木头像而已,好像和其他世间伟人的木头像没有什么差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它是代表佛的身,我们现在没有机缘见到安住在十方净土中殊胜的佛,也没有机缘见到已经入灭的释迦牟尼佛,所以佛陀很慈悲,在世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他身体的代表,从了义的角度来讲,佛像代表佛陀的身,如果有信心这就是真正的佛身。
智者了达这个问题,他根本不管质量如何,而是了知了佛像本身的意义。在皈依戒的戒条中,也是规定了皈依佛之后,在路上即便看到破损的佛像或者纸上的佛像,都要很恭敬,应该放在头上顶一下之后放在清净的地方。我们不能佛像印在包装纸上,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对待,不能有这样的态度,皈依佛宝的人应该对佛像有一种正见。
还有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佛像的时候,可以引发自己的善心。比如当我们看到佛像时,心里就想这是佛,佛陀具足什么功德呢?佛陀具足无以伦比的大悲心、周遍一切的智慧、任运自成的事业,我们现在是佛的弟子,佛陀是我们的上师等等,当我们看到佛像,有了这个所缘,善心很容易会被引发。即便是世间上的人,平时没有学佛,对佛没有概念,他进入寺庙之后,看到了佛像,内心也会比较容易引发恭敬之心,为什么呢?因为他受到对境的影响,就会产生善心,所以我们如果经常在自己佛堂中供养、观想佛像,对于成熟我们的心智,以及不间断地引发我们的善心非常重要。平时我们很多的心念都是散于在世间法的,如果这时再没有以佛像来作为一个提醒自己生起善心的对境,会非常容易沉沦。
因为有很多必要性的缘故,所以佛像不像世间的那种偶像崇拜。如果我们了知了为什么要塑造佛像,然后供养、顶礼等等意义之后,在见到佛像的时候,都应该以恭敬心来顶礼。
无论如何智者供,是龙树菩萨讲的一个例子,讲完之后,他把话锋一转。“如是我诗虽拙劣”,同样的道理,我所写的诗词虽然非常的拙劣,和专门写诗的人相比好像写得不是很成功,但是毕竟是依妙法而说的缘故不应轻蔑。我的诗词不好,宣讲的是佛陀的妙法,里面有很多调心的窍诀,指导我们成佛的方法,所以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轻蔑。
龙树菩萨是初地菩萨,如果初地菩萨都没有善巧的写诗技巧,其他的凡夫人更不可能会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示呢?寂天菩萨说,我的诗韵不善巧;龙树菩萨说,我的诗很拙劣;麦彭仁波切也说,我的词写的不行,实际上他们都是写诗词的专家,为什么抛弃了诗词,用比较朴素的语言来描绘呢?佛陀也是一样的。佛陀讲经的时候都是使用当时的白话,虽然佛陀精通一切的诗学、修饰,但是针对大庭广众,为了让老百姓能够了知佛语。如果在很多深奥、华丽的词句修饰下来做宣讲,实际上对于调伏烦恼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现在很多人也是一样,如果龙树菩萨通过他的境界把《亲友书》造得很华丽,以很多诗词来修饰,担保没有一两个人看得懂,我们在看很多诗学的时候感到非常费解。如果连字面意思都理解不了,怎么能够了解意义呢?因此佛陀、大德们都舍弃了华丽的辞藻,用非常直白的语言为我们宣讲朴素的佛理,这方面很有必要性。
“我诗虽拙劣”,一方面好像是谦虚,一方面也是说出了佛教中大德们的悲心涌现,为了让我们能够直接趣入佛教的义理,所以根本没有使用华丽的修饰,让我们在文字上下很多的功夫去咬文嚼字。
后面我们再归纳一下,比喻和意义二者之间是怎样对应的。第一,以木雕对应我诗虽拙劣,很下劣的朽木雕的佛像和我拙劣的诗词二者之间有相应的地方,所以木雕和拙劣是对应的。第二,佛像和依妙法说中的妙法是对应的,木雕虽然质量很差,但是毕竟是佛像和后面我的诗词虽然很差,但毕竟是依妙法而说是对应的,佛像和妙法二者之间是一对。第三,无论如何智者供和勿轻蔑是一对,就是说质量不好的木雕佛像,无论如何智者都会供养的,龙树菩萨的意思就是说我的诗词很拙劣,但是依靠妙法而说的,所以你们也不要轻蔑,智者供和勿轻蔑二者之间相应的,以上通过对应的方式,让我们了知这种涵义。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