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书》第4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来辅导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

己三、行持同品不放逸:

前面是对于违品的十三种烦恼,必须要犹如仇敌一样完全舍弃掉,在违品远离了之后,再看它的同品,实际上就是说同品和违品之间的关系,就有点像是顺缘和违缘。如果成办一个事情,需要具足顺缘和遣除违缘,比如在受持戒律的时候,也要遣除违缘和成就顺缘,所以说成就顺缘就是行持同品不放逸。

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

是故汝为增善法,当恒敬具不放逸。

佛陀所宣讲的不放逸犹如甘露一样,然后放逸犹如死亡处一样,“汝为”就是讲国王你为了增长善法,应该恒时恭敬的具足不放逸的功德。

我们要了知不放逸,首先也有必要来了知一下不放逸的本体是什么。在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二规教言论》当中有一个不放逸品,不放逸品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什么是不放逸,打看一个比喻来讲。就像一个人处在悬崖之上,那种心态是非常小心谨慎的。生怕一不注意就会掉到悬崖下面去,这方面能够很好的说明不放逸的本体,或者说不放逸就是一种小心谨慎的态度。

对什么小心谨慎呢?对于善法和恶法小心谨慎,对于修道小心谨慎。我们修道应该小心谨慎,尤其是修持佛法的时候,对于善法应该取,对待恶业应该舍,这种取舍的态度是一种很谨慎的态度。在《入行论》当中也有不放逸品,华智仁波切在讲不放逸品的科判时,讲到谨慎取舍不放逸品,所以我们就知道了谨慎取舍在不放逸当中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也可以说谨慎取舍就是一种不放逸的本体。通过谨慎取舍、不放逸,来让自己修持善法,断除有漏恶业。

这里所举的教证主要是佛陀在经典当中经常讲:“不放逸为甘露处,放逸则是死亡处,不放逸者不死亡,放逸之人恒死殆。”龙树菩萨把经典当中所讲到的不放逸教授放在此处,作为持戒的同品。

佛陀也是讲,不放逸就是甘露,第一句的甘露和第二句的死亡处是一对。为什么是一对呢?因为甘露既可以作为意义,也可以作为比喻来理解。首先把它作为比喻来理解,我们都知道在三十三天,天人通过福报现前,拥有一种甘露。甘露天人和非天打仗的时候,如果他的头没有断,身体的其他部位即便受了重伤,服用甘露或是涂抹甘露,马上能够恢复,根本不会死亡,所以说甘露有时候是和无死放在一起的,无死甘露就是有这样含义。如果不放逸就没有死亡,然后放逸乃为死亡处,所以说它们是一对。就是说如果不放逸是无死的话,放逸就是死亡。因为非天没有无死甘露,所以击中要害之处必然死亡,这是从比喻方面来讲甘露和死亡二者之间就是一对。

然后从意义的角度来讲,佛陀证悟的境界,或者涅槃的境界,都称之为甘露。因为可以通过修法,到达那种无死的涅槃之处的缘故,所以甘露代表解脱和涅槃的境界、实相的彼岸。而放逸就是代表轮回,轮回会不间断的流转。如果说是没有修持殊胜的佛法,通过这样一种有漏善业和恶业,就会导致众生在六道当中不间断的流转,从地狱到旁生,旁生到天界,天界又到饿鬼道等等,这样不间断的去流转,也会不间断的会死亡。

通过比喻和意义了知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也会分析,导致二者之间的因不同。导致究竟解脱的因是不放逸,就是谨慎取舍善恶,谨慎修持解脱道的不放逸,这方面可以通过正确的因导致正确的果。放逸当然是没有谨慎取舍,对于善和恶等等没有专注去修持取舍之道,所以说放逸会导致自己的身体随意,身体再通过心的放逸,然后不间断的造很多罪业,所以说放逸就是直接导致轮回的真正因,所以说因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真正要守持一个戒律,通过戒律来帮助我们获得解脱的话,必须要选择不放逸,必须要把放逸的过患彻底消亡,才能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修行者。

“是故汝为增善法”,龙树菩萨教诫乐行王说,你为了增长善法的缘故,应该恒敬具不放逸,这方面就是讲恒和敬。恒和敬实际上也可以代表修法过程当中,两种殊胜必要的心态。第一个是恒,“恒”就是讲恒常,不放逸不是短期的,只有一两天不放逸,过了一两天之后,又开始放逸下去了,对于修行人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违缘。凡夫人的心态就是难以恒常性的不放逸,恒常性的精进非常困难,不能恒常性的坚持一个善法可以说是凡夫人的通病。不管怎么样,应该了知佛的教言和这样的必要性,尽量恒常具足不放逸。

第二个是敬,“敬”就是讲,一方面要恒常,一方面内心要有很恭敬的态度,所以说一方面要恒常,一方面也要恭敬,就是说当恒敬具不放逸,像这样就能经常性的获得守持清净戒律的顺缘,行持守持清净戒的同品。既具足了顺缘同品,也远离了违品逆缘,我们守持戒律能够非常顺利。

己四、以比喻说明不放逸之利益:

比喻就是讲到了四个人怎么样从放逸到不放逸之间的过程,在放逸的时候,有什么样的过患,后面转为不放逸的时候,有什么功德利益,就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让我们知道实际上完全可以从放逸转为不放逸的。我们在学习佛法之前,都是处于放逸的状态;学习佛法之后,我们可以从放逸转为不放逸。因为以前的修行者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多的示现,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给我们参考,所以我们参考到这些例子,看到了示现之后,也能够给我们转变自己下劣发心和下劣行为的信心,也能够把我们完全从放逸当中解救出来。

何者昔日极放逸,尔后行为倍谨慎,

如月离云极绚丽,难陀指鬘见乐同。

“何者”,不管是任何一个人,“昔日极放逸”,在没有认真修持佛法之前,身心都是处于极为放逸、为所欲为的状态。“尔后”,通过佛菩萨或者上师善知识的帮助,反正后面的行为转变很大,“倍谨慎”,他的身和心都处于非常谨慎小心的状态。“如月离云极绚丽”,就像月亮离开了云的遮障之后,显现出非常绚丽的光芒一样,此处的“月”属于不放逸的境界,“云”属于以前放逸的状态,云暂时可以遮障月亮。如果云没有离开月亮之前,月亮的光辉无法放射出来;如果离开了云,它的光辉能够放射出来。学习佛法之前,我们放逸的这种云很厚很厚,没办法让内心当中的功德释放出来,后面通过上师善知识等等种种的慈爱帮助我们来做取舍之道,逐渐离开了烦恼云的遮障,我们也可以放射出光芒。

后面具体讲了四个例子,第一是难陀尊者;第二是指鬘;第三是见,见是具见,也就是平时所讲到的未生怨王;第四是乐,就是讲能乐。这四个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放逸,后来通过佛陀的调化,倍谨慎之后,就显现了如月离云极绚丽的功德境界。因为上师在注释当中,已经把他们的故事讲得比较详细,所以现在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个,难陀尊者是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佛陀出家成道了,后来回到家乡去度化众生。有一次带着阿难尊者去托钵,到了难陀尊者的家里,把钵盂递给了难陀尊者,当难陀回去乘饭的时候,佛陀离开了。难陀把饭装好之后,想要把钵盂交给佛陀的时候,佛陀已经走了,然后想交给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也没有接,他说,你从谁的手上接的,还是还给谁。因为阿难尊者相当有智慧,他知道肯定是有特殊的因缘,所以佛陀才不接钵盂。佛陀不接,他自己也不适合接。

阿难尊者只有追到精舍当中,到了精舍之后,佛陀让一个人给难陀剃度,刚开始他不愿意剃,因为佛陀威慑力的缘故,所以被迫出家了。虽然是剃了头,披了三衣,但是出家之后对他的妻子白莲花非常非常的贪著,时时刻刻都在想怎么样才逃回家里和妻子在一起过美好的生活。佛陀出去的时候都把他带在身边,没有机会逃跑,后来佛陀和其他僧众去应供,刚好是难陀尊者值班,留下来看守精舍,觉得终于有了机会,他想把水打满之后再走,但是通过佛陀的加持,不管怎么样都没办法把水装满,往往是一个瓶子装满了,另外一个瓶子又倒了,所以忙乎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办法就完成。他就说,算了,等比丘回来自己装满吧。后来又想,应该把门窗关好再走,但是通过佛的加持一扇门窗关好了,其他的又打开了,又耽误了很长时间。后来他想,关不好就算了。如果丢了东西,反正我们家很富裕,也可以赔偿的。他学会之后,就决定跑,回家的路有两条。他想,佛陀一定是从那条路回来,自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佛陀通过神通了知了他的行为之后,恰恰就是走了他选择的那条路。他很害怕,就躲在一棵树后面,后来树神也是把树举了起来,他就暴露了在佛面前,佛陀就把他带回了精舍,他逃跑的计划就失败了。

随着调化他的时间慢慢成熟了,佛陀首先把他带到雪山上面,指着一只盲眼母猿,就是眼睛瞎了的很老的母猴子,然后问难陀:“你的妻子白莲花漂亮,还是母猴漂亮?”当时他很不高兴,他说,这个没法比,我的妻子当然要比母猴漂亮很多。佛陀当时也没有说什么,又把他带到三十三天,然后让他自己去参观,后来难陀尊者看到一个宫殿当中有五百个天女进进出出,但是没有天子,他就问,这是什么原因?天女跟他讲了,这是人间佛陀的弟弟难陀出家修道,通过守持戒律的功德后面会升天当天宫的天子,我们正在等着他上升。难陀尊者很高兴,他说,我就是难陀,现在已经来了,能不能不走了,就在这里享受美好的生活。天女说,现在还不行,你还是人的身份,只有当你在人间持戒圆满,死了之后升到天界当中,才能可以和我们一起生活。他和佛回到人间,想到他持戒有指望了,心里很高兴。佛陀问他,天女和你的妻子谁漂亮?他说,天女和我妻子的差别相当于是我妻子和母猴之间的差别一样。

他现在对他的妻子不贪恋了,因为看到了更漂亮的天女和更美好的生活,他觉得持戒有指望了,就认认真真的守戒。佛陀也通过善巧方便在过程当中,从间接方面也有一些呵斥。当他正在兴致勃勃的为了升天而持戒的时候,佛陀又把他带到地狱当中去参观。他看到有几个狱卒守着一口空锅,空锅里面没有众生。他很奇怪,问,为什么其他的锅里面都有很多众生受苦,而这个锅里面没有众生受苦呢?这些狱卒说,佛陀的弟弟难陀因为守戒升天,天界的福报圆满之后,就会堕到锅里受苦,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等待他下堕的日子好惩罚他。他们后面认出来了,你不就是难陀吗?既然来了那就不要走了,这是吓唬他的。他感到非常恐怖,一边念南无佛陀皈依佛,一边祈祷佛来救护他。当然他还没有真正到堕地狱的时间,所以佛陀就把他带到人间当中,有了这些经历之后,他就知道人间的欲乐也是不圆满的,天人的安乐也没有什么可靠的。虽然天人暂时非常快乐,但是后面还会堕到地狱当中感受痛苦。轮回的自性是非常难忍的,内心当中依靠因缘产生了真正殊胜的出离心,后来他真正是为了解脱而守戒。通过清净的戒律和佛陀给他讲法的缘故,获得了阿罗汉果。

刚开始的时候他是极放逸的,非常贪著自己的妻子,后面的行为倍谨慎,你看他就是一心一意的守戒,最后如月离云极绚丽,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这就是难陀尊者的经历。

第二个,指鬘尊者的经历大家也很熟悉了,指鬘尊者是一个大臣的儿子,生下来就力大无穷,也是非常的英俊,后来师父的妻子对他产生了感情,指鬘不愿意破坏婆罗门法。他说,婆罗门的规矩是不能染指师父的妻子,我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后来师父的妻子由爱转为恨,开始诬陷指鬘欺负了她,师父也是听信了妻子的谗言,就开始害他。他说,我有一个秘诀,可以在短时间当中升梵天。什么秘诀呢?就是在七天当中杀够一千个人,把他们的手指串成指鬘,就可以生到梵天。指鬘当时有点疑惑,他说,不可能吧?杀生和生梵天二者之是矛盾的。他师父说,难道你不相信我的话吗?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我们师徒之间的感情就此决裂。一方面威吓他,一方面拿出一把刀来,把刀插在地上开始念咒,通过恶咒的加持,当咒念完之后,指鬘的心就变了,逐渐开始产生了恶心,然后就用刀去到处杀人。快到七天的时候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后面差点杀了母亲的时候,佛陀观察到他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化现为一个比丘在他的前面慢慢走。指鬘看到了,他就不杀母亲,开始去追比丘,怎么也追不上,他说,比丘,你不要走。比丘说,我没有走,是你自己在走。他说,你为什么没有走?比丘说,我的六根恒时寂静,没有动的;你的六根放逸,非常躁动的。他听到这句话之后,一下就从那种迷惑的状态中醒悟过来。本来他就是受到恶咒的迷惑,神志不清开始到处杀人,通过比丘指点之后,他一下就惊喜过来了,把刀扔掉了。这时候佛就显现了三十二妙相的相好,他知道这是佛陀来救度他,然后佛陀简单的给他宣讲了几句法要,他就得到了初果。他自己得到初果之后非常高兴,他就求佛准许自己出家。佛陀就通过当时通用的出家方式,说,善来比丘。他就须发自落,法衣着身。佛陀又给他讲法,他当下就证悟了阿罗汉果,这也是历史上很著名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公案。当然立地成佛这个佛,并不是像释迦佛一样的佛,阿罗汉也是三种佛之一。经论中说有三种佛,第一种是小佛,也就是阿罗汉,声闻也叫佛,他有觉悟的意思;第二种是中佛,缘觉有觉悟的意思,有时叫独觉佛,或者辟支佛;第三种是大佛,就是讲释迦佛。因为三种都是觉悟,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所以立地成佛也可以从这方面讲,虽然不是成就像释迦佛那样的佛,但也是觉悟了。指鬘也是极放逸,在头脑发昏的时候,七天当中杀了九百九十九人,而后行为被谨慎,后面就是说出家,通过寂止一切的恶心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如月离云极绚丽的过程在指鬘身上也是表现的特别清楚。

第三个,“见”就是具见,也就是未生怨王。未生怨王和父亲之间本来有一段前世的恩怨,后来父亲知道了恩怨之后,明白他以后肯定会杀害自己,所以取名叫未生怨王,还没有生下来就结怨了。后来他主要受到提婆达多的引诱,然后篡了他父王的王位,然后把父王关在监狱当中,最后活活饿死了。杀了父亲之后,他非常后悔。在有些经典中讲,后悔得全身长了很多疙瘩,非常痛苦,通过其他的外道六师救度根本不行,后来医生告诉他,只有佛陀才能救度你。有些地方讲文殊师利菩萨给他宣讲了正法之后,他成为了见道者。因为他造了五无间罪,还有剩余的一点点习气,堕到了无间地狱当中,很多地方有不同的描绘。有些地方讲在七天当中受苦,有些地方讲犹如皮球掉到地上弹起来一样,很快就获得了解脱,他也是在文殊菩萨说法的时候得到了菩萨果位,这也是一样的。昔日极放逸,曾经杀了自己的父亲,也有一度很想把母亲杀死。因为他把父亲关在监狱里面的时候,母亲给父亲偷偷送饭,他听到消息之后非常愤怒,想把母亲也杀死,受到其他大臣的阻止,他才没有造下杀母亲的大罪业,所以他以前是非常放逸的。而后行为倍谨慎,而后在文殊菩萨佛陀面前听法,获得加持,通过励力的忏悔,后来也是如月离云极绚丽,像这样得到了菩萨的果位。

第四个“乐”,就是能乐,也是生于佛世的一个人。他的贪欲心很大,嗔恨心也很大。他喜欢一个女人,后来他母亲知道他每天晚上出去和这个女人鬼混,母亲就守在房子外面把门锁了,不愿意让儿子出去造罪业。因为他的贪欲心太大了,非常想和女人相会,所以叫他母亲赶快把门打开,否则的话我会把你杀死。他母亲说,即便你把我杀死,我也不愿意看到你造罪业。后来嗔心没办法压制,他就拔出宝剑把母亲杀死了,杀死母亲之后他就跑到那个女人家里。因为杀了母亲的缘故浑身发抖,那个女人看他全身发抖,以为他是怕其他人发现。她说,不用害怕,这个地方只有我们两个人。为了博得女人的欢心,他说,为了你我把母亲杀了。女人听到之后非常害怕,觉得这个人太恶劣了,居然杀了自己的母亲。她就跑到楼顶上大喊坏人来了,他看到之后,就仓惶出逃了。后来他自己想到这件事情也很后悔,他想要解脱这种罪障。因为知道佛法当中有很多清净罪业的方式,所以他就出家了,出家之后特别精进,在短时间当中就精通了三藏。其他比丘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精进呢?他说,因为我要忏悔杀母亲的罪业,所以很精进。当时比丘把这件事情给佛汇报了,佛陀说,杀母亲的人不能够待在佛法当中,否则会给佛法带来很多的讥嫌。其他人会对佛法说很多诽谤的语言,就会对整个佛法产生伤害。因此不能让他待在僧众当中,就把他开除了,开除之后,他没有还俗,而是自己一个人到了边地。虽然他造了无间罪出家没有办法得到戒体,但是最后还是以僧人的身份到了没有佛法的边地。他开始在边地建造经堂,招收弟众,然后给他们宣讲佛法。因为他是精通三藏的法师,所以给他们宣讲佛法,让很多人生起善心、断除恶业,也有很多人通过他讲法得到了阿罗汉的解脱果位。因为他讲法的功德非常之大的缘故,所以死后虽然通过杀母亲的罪业堕入了无间地狱,但是一刹那之间就从地狱当中解脱。后来升天之后,又以天人的身份到佛陀面前听法,佛陀给他讲法之后,获得了见道果位,这也是从极放逸到倍谨慎,最后如月离云极绚丽的过程。

众生在修法之前可能都是非常放逸,如果能够依靠佛陀的教言,通过上师善知识的教诲,诚心的改过,真正的开始修持佛法,都有解脱的机会。四个人当中,难陀尊者和指鬘尊者两个人获得了阿罗汉果,具见获得菩萨果,能乐获得见道,都是从放逸到不放逸之间的过程。还有我们很熟悉的米拉日巴尊者,米拉日巴尊者以前也是通过咒术,通过放雹,造了很多的罪业。不仅杀了三十五个人,而且把别人的庄稼都摧毁了,首先是极放逸,后来行为倍谨慎,也是生起后悔心。然后追求正法,通过修法一生成佛,这方面也是一个例子。我们如果要讲的话,汉地、藏地、印度都有很多例子,这几个例子已经足够了,把问题讲的很清楚。

我们也许以前很放逸,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能够不放逸,也绝对有一个解脱的机会。因为这一切都是因缘法,轮回有轮回的因缘,解脱有解脱的因缘,现在我们遵循解脱的缘起、解脱的因缘开始不放逸地修持的话,缘起的规律是绝对永远不会空耗的,所以我们的因缘成熟之后,也绝对能够从罪业烦恼当中解脱出来,获得殊胜的解脱果位。

还有从了义的角度来讲,每个众生都圆满具足如来藏的佛性,这些障碍、烦恼都是属于暂时的,这些云是可以被分离掉的,所以如果我们精进地修持善法,肯定可以把这些障碍消尽,一定能现前相续当中圆满的佛性。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以前造的罪业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知可以清净,也不了知还可以从放逸到不放逸的过程,就开始自暴自弃,没办法通过修学佛法的方式来重新开始。现在我们既然已经有机会学习到这些教言,知道了有可以改过的方法之后,应该如理如实的按照佛法当中教导的意义去实行,如果有机会的话,再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的人。

戊三(安忍)分四:一、教诫断除嗔恨之因;二、断除怀恨之果;三、旁述心之特点;四、断除嗔恨之缘——粗语。

己一、教诫断除嗔恨之因:

如是无等忍苦行,汝莫令嗔有机乘,

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如是无等忍苦行”,因为在所有的苦行当中,没有和安忍的苦行相等的,所以叫做如是无等忍苦行。苦行有很多种,外道有很多种苦行,社会上面也有很多苦行。有些人为了得到一点点的钱,在工地上面拼命干活;有些小商小贩,也是为了得到一点钱,起早摸黑的挣钱,有很多很多苦行。所有的苦行当中无等忍苦行,就是说没有和安忍的苦行相等的,所以说苦行的功德利益非常大。

龙树菩萨教导乐行王说,“汝莫令嗔有机乘”,你千万不要让嗔心有机可乘,而不修持安忍,应该努力的制止嗔心的生起。断除嗔心有什么殊胜的利益呢?“断嗔获得不退果”。如果能够断除嗔心就能够获得不退转的果位。“此乃佛陀亲口说”,佛陀在经典当中讲:“诸比丘,断除嗔恨,汝将成不退果。”佛陀在经典当中讲的很清楚,佛陀是遍知,对一切因果看的很清楚,也能够知道通过什么样的修法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果位,对这个问题也是清清楚楚。我们如果想要获得不退转的果位,断除嗔心也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方法。如果我们不断除嗔心,嗔心有很大的过患。如果嗔心很大的话,我们就没办法修持佛法。因为嗔心的烦恼和清净无欲的解脱之道也是背道而驰的。如果嗔心很大,也能够摧毁我们相续当中的善根。嗔心大会让自己的心不寂静,也没办法平心静气的修持佛法。嗔恨心是一种能够引生罪业的方法,所以没办法获得和佛功德的佛法相提并论。

如果我们没有修安忍,然后经常性生嗔心的话,也是没有办法修持殊胜法义的。此处讲到我们一定要断除嗔心,千万不要让嗔心有机可乘。当然这个地方讲的比较略,如果想要比较广的了知安忍的功德,和修持的方法,在《入菩萨行论》第六品安忍品中,里面讲了很多的窍诀,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安忍的功德、嗔心的过失,也教给我们很多断除嗔心的技巧和方法,也可以好好去了知。

科判当中讲“断除嗔恨之因”,如果我们把嗔恨的因断掉了,那就不会有嗔恨的果,嗔恨的果就是种种不快乐、种种的痛苦,或者轮回的果,这些是不会有的,嗔恨的因只能导致痛苦的果。在颂词当中讲到断嗔获得不退果,如果把嗔恨之心断除了,肯定能获得安乐,就是获得种种不退果,所以说断除嗔恨之因,把嗔恨的因断掉之后,一定会获得世间和出世间种种殊胜的安乐。

己二、断除怀恨之果:

我为此人相责骂,殴打击败夺吾财,

耿耿于怀起冲突,断除怀恨即安眠。

平时我们在遇到颂词当中这些情况的时候,如果是生嗔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是断除嗔恨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说这方面就是做一个对比,第一句第二句就是每个人基本上都会遇到的情况,我被这个人,或者被一群人责骂,在大庭广众当中,或是面对面的侮辱我。也有在暗地里做很多伤害的情况、当面殴打我,或者通过其他的手段击败我、强夺我的财富等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人的反应是马上会产生嗔恨心,然后在产生嗔恨心的基础上,马上就想怎么去报复他,怎么去维护我的名誉,怎么样把我的财富夺回来,怎么样让他倒霉……像这样的话就会产生很多这样的想法,这是没有修学佛法人的自然反应,也是无始以来我们习惯的自然反应,但是这种无始以来习惯的反应,只能导致一种后果,那就是冤冤相报,或者继续轮回,因为这种心态就是一种轮回的心态,绝对不是解脱的心态。

第三句第四句讲到对待这个情况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反应就是耿耿于怀,耿耿于怀就是讲到一般人的自然反应,耿耿于怀之后,就会导致人和人,或者群体、国家之间的冲突,乃至于一个国家和另外一个国家几十年的敌对。如果我们把因果放大了,几个劫之前的冲突到现在还没有终止,这种情况非常多,冤冤相报何时了,也有这样讲的。你伤害我,我也伤害你,这样反复来伤害,把缘起链拉的非常长。如果我们现在不终止的话,还会通过冤冤相报的方式不间断的延续下去,难道我们想到这样的情况还不产生厌烦吗?应该厌烦的,这种反应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好处,所以说,像这样不能耿耿于怀,耿耿于怀就会起冲突。

第二种反应是“断除怀恨即安眠”。“断除怀恨”就是一个菩萨、一个学佛者应该有的反应,就是断除怀恨。虽然我被别人责骂殴打,遇到很多不舒服的情况,但是我想,也许是以前我曾经伤害过别人,业果成熟到我身上,或者是给我提供安忍的最好时机。通过这样的安忍我可以消除很多傲慢的心、狭隘的心和以前的罪业,也能够让我修福报,和安忍的菩萨道相应等等,实际上他不是在伤害我,而是给我提供一个修持安忍最好的帮助。如果没有这样的帮助,我怎么修安忍呢?有了这样的帮助我才能修安忍,了知了之后,非但不生嗔心,而且会非常高兴地接受这样的事实。

断除怀恨,对他没有怀恨的心,这样的话,“即安眠”,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睡眠。如果内心当中经常非常不悦意,就没办法好好睡觉。当然我们不是说修安忍就是睡一个好觉而已,睡一个好觉只是所有无量无边功德当中的一种,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出修持安忍结果的方式,就是说修安忍的功德无量无极,最后可以成就佛果。像这样讲的时候,通过断除怀恨之果,可以令我们心安理得,也能够和真正的佛道相应。

己三、旁述心之特点:

当知心如于水面,土石之上绘图画,

其中具惑如初者,诸求胜法如末者。

我们注意一下科判,“旁述心之特点”。表面上看并没有讲安忍当中的很多内容。旁述心之特点就是说我们心对哪种法,应该起什么样的反应。这个方面在心的特点当中有一种描述,所以说还是间接的和安忍有关。这里不是直接讲,而是旁述。

应该了知众生的心有三种特点,第一种是犹如在水面上画画,第二种是犹如在土上画画,第三种是犹如在石头上雕刻图画。有些时候说众生的心具有三种特点,上师在解释的时候,第一种是解释成记忆力,有些人的记忆力很差,就像在水面上画画一样,我们在水面上画画,画了之后随画随消,不可能在水上保留图画的形象。有些人的记忆力,就像在水上画画一样,听到之后马上忘掉了,根本记不住。

有些人就像在土上画画一样,在泥土上画画,不像水面上画画那样一画就没有了。如果没有遇到暴雨的冲刷,可以相对保持长一点的时间。毕竟是在土上画画,也不可能保持特别久。

有些人就像在就像石头上刻的文字,比如说汉地有很多碑林上刻的文字,即便过了几百年、上千年,还是看得清清楚楚。有些人的记忆像石头上刻的文字一样非常坚固。

还有一种就是和颂词之间直接连接解释的,“其中具惑如初者,诸求胜法如末者”。“其中具惑”就是说在三种心态当中,我们对待烦恼的情况应该犹如初者,“初者”就是讲水面上画画。“具惑”,比如说嗔心的生起,我们对待嗔心的态度,就应该表现成在水面上画画一样,因为水面上画画随画随消,不可能保留,所以当我们产生嗔心的时候,应该犹如水面上的图画一样,马上就消失了,不要让它保留在我们心中很长时间。烦恼、嗔心、贪心等等具惑,具有烦恼这部分犹如水面上画画。

“诸求胜法如末者”,我们在追求胜法的时候,比如我们背诵经论、学习佛法要犹如末者。“末者”就是像在石头上刻画一样,应该把这些法义清清楚楚的记到自己的心中,然后就是说很长时间都不变化,这方面是最殊胜的。所以说我们的心有这个特点,或者从另外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心也可以改变,最初我们的心没有通过训练的缘故,所以记忆力很差,然后通过不间断的锻炼,比如说经常看书、念文殊心咒、禅坐,把我们的心放在法义上面,我们的心就会变化。因为心的特点就是这样,加入因缘就会变化,所以最初我们可能记不住法语,就像第一种在水上画画一样,但是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我们的心就变成土上画画了,有点印象,不会像最初那样容易忘。再学习下去,就会像得到不忘智一样,过目不忘,看到之后就会永远不忘记,就像阿难尊者、法王如意宝等等,这样的不忘智,永远不会忘失这样的法义。这也是教导我们心的特点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最初到最后都会有这样的改变。

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