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第6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首先宣讲了前行七法,然后是修持菩提心正行。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正行,包括入定的修法和后得转为道用;胜义菩提心,也包括正行的修法和后得对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的两类内容。

世俗菩提心是为利众生发誓成佛而精进的发心和行为;胜义菩提心,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入定时远离四边八戏,或者照见远离四边八戏本体的智慧。在胜义菩提心当中,并没有缘佛成佛、缘众生度化众生的作意。因为这样的作意是世俗的心,在世俗中才有佛、众生的安立和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的念头,但是在胜义菩提心当中,佛和众生的本体都是离戏的,所以在这个状态当中,并没有佛果可成,也没有众生可度。以前我们再再地引用过《金刚经》的内容,经中首先说,佛陀为了加持、护念诸菩萨,让菩萨发起救度一切众生的心,不管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等,都要发誓度化,最后没有佛道可成,也没有众生可度化,这就相应了胜义菩提心。《金刚经》的这段经文中,前一部分是世俗菩提心,佛陀让菩萨修持菩提心;而在胜义当中没有可度化者,没有佛果可成者,这称为胜义菩提心。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胜义菩提心,首先万法观为唯识,然后再把心识观为离戏,断除二取、不作意,这就是佛子行。

己二(后得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分二:一、于贪境断除实执;二、于嗔境断除实执。

前面是上座入定,观察万法皆空,没有一切执著和所缘的境界。下面就是后得,即在出定之后,在世俗谛当中可得。入定时已经安住和观察了一切诸法的离戏空性;而在起座之后,没有缘离戏的法性,没有观察一切诸法的空性,又要生起世俗心,面对有情产生或者即将产生贪心和嗔恨心时,或者面对会产生贪嗔的对境,怎样来修行?就是在后得的时候,对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

庚一、于贪境断除实执:

逢遇悦意对境时,视如夏季之彩虹,

虽显美妙然无实,断除贪执佛子行。

在起座出定之后,在后得位遇到悦意的对境,应该将其观为夏天的彩虹一样,虽然显现上非常美妙,但是本性没有任何实有。因为没有实有,所以没有必要去贪执。遇到贪境的时候,能够断除对贪境的实执,这就是佛子行。

前面修世俗菩提心的时候,在后得位有一些转为道用的方法,比如把贪嗔,或者把自己的苦乐转为道用,此处又讲到了后得位转为道用。前面讲了入定、出定,现在又讲入定、出定,我们会想二者难道没有重复的地方吗?

看过科判就很清楚,前面的入定和后得,主要是在修世俗菩提心。入定时,修了世俗菩提心,利益众生、自他相换的缘故,所以在后得出定时,也相应于入定的修法,转为道用也主要是自己承受苦难,把利益让给众生等诸如此类的观想方式。在胜义菩提心当中,入定修持的主要是离戏空性,所以相应的在后得时,断除贪心、嗔心的方法,就是观察现而无自性的方式来断除贪嗔的对境,而不是前面那种转为道用的方法了。前面是把某种不好的事情转为自己修道之用,还没有牵扯到如梦如幻的观想和理念,因为入定修的是自他相换,出定的时候调伏烦恼,也是相应于自他相换的修法延续下来,可以把其他的法转为道用。此处主要是入定修持一切不执著、无所缘的究竟空性,当入定时感受到离戏空,在出定位的时候如梦如幻的见解自然而然就会引发。

以前学习中观的时候,提到过一种观念,一地以上的菩萨,因为已经真实地现前了胜义菩提心,入定时,不是入于总相,而是完完全全地入于离四边八戏的自相当中。当他入定见到法界自性的时候,出定位不需要观想,而是自然而然地安住如梦如幻,但是现在对我们来讲,还没有达到这么高深的境界。在入定的时候,主要是修持相似远离四边八戏的见解,而远离四边八戏的法性,还是一种总相的方式。当出定的时候,我们就要刻意去观想如梦如幻,因为有了入定上座观修大空性的基础,所以在后得位的时候,观修如梦如幻就不会显得那么困难。这方面就是前后有入定、后得最关键的区别。

“逢遇悦意对境”,一般人在逢遇悦意对境时,比如看到非常好看的景色,或者自己非常喜欢的对境、异性等等,或者听到好听的声音,或者夏天闻到鲜花的香气等等,总而言之,遇到非常让自己欢喜,一下子就能让人产生贪欲心的对境时,普通众生就会产生贪心。产生贪心之后,首先是心执著不舍,然后为了得到或者长时间和这样美好的对境在一起,想要通过花钱等其他手段,把这个东西据为己有。比如看到好风景时,有钱的人就想办法把它买下来。对于贪境他就会执著不舍,不仅贪欲心的烦恼层出不穷,也就会层出不穷地引发种种恶业。这样的恶业引发下去,轮回就形成了,只等一断气,因为下一世因圆满的缘故,所以他的轮回也会不间断地显现。而且因为他大部分是生起了贪欲和造了恶业的缘故,所以下一世很可能是堕落恶趣当中。这是一般的凡夫人,对于对境无法断除实执,跟随贪心随境而转,产生无穷过患的情形。

针对修持《佛子行》的修行者,尤其是在入定时能够观察一切诸法离戏空性的修行者而言,在逢遇悦意对境的时候,应该怎么去面对呢?

“视如夏季之彩虹,虽显美妙然无实”,大家都很清楚,夏季的雨后如果出了太阳,有阴影的地方就会显现彩虹,一条弧线或者两三条弧线,色彩非常绚丽。它美不美妙呢?的确是非常美妙,如果你去执著它,想要拥有它、追求它,注定是失败的。为什么呢?因为彩虹虽然显现上很美妙,但是是无实有的,只是通过因缘和合而暂时出现的一种现象,你在远处看到彩虹,但是走到跟前就无法发现彩虹的存在。这也寓意着,很多东西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美妙,虽然可以满足一些感受,但是当真正去追求时,最后的果是不容乐观的。轮回中的任何事情,只要是通过我执烦恼、有漏的心引发的,所谓像夏季彩虹一样悦意所有的对境,不管是什么,都是显而无实有的。

平时观察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彩虹是短暂的,即使追求也得不到,所以一般成熟的人,对彩虹的执著都没那么强烈。为什么他对彩虹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呢?因为他知道彩虹是假的、暂时的,只要因缘一散,马上就散去,没有什么可追求的,它的本性无实有。一般世俗的人大概了解彩虹无实有,都会放弃对彩虹的耽著,但是小孩子不了解这样的本性,所以非常执著。同样的道理,一般所谓成熟的世俗人,对于悦意的对境,没有了解它的本性,对待一切悦意对境的心智,只相当于小孩子面对彩虹的层次,根本不了解这些东西是暂时的幻化,显而无实有。佛菩萨、修行有素的人,对于悦意对境的观点,类似于成熟的世俗人看彩虹的那种感觉,知道它虽然显是显,但是暂时的因缘和合才显现的,是非常短暂的,如果要去追求世俗法,注定失败。

现在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追求世俗法,有些人暂时拥有了一些钱财、地位,或者美满的生活、幸福的家庭等等,但是能不能永远保有呢?不能永远保有。两个情侣相爱之后,组成了家庭,觉得只要结婚之后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旦结婚之后,面对很多比较现实的问题和生活中的琐事,以前的那种新奇感、相互吸引的地方慢慢都没有了,最后变得比较麻木,甚至翻脸的情况也不少。追求的钱财、地位,还没有死的时候,一个因缘到了,这些钱财、地位就会荡然无存。2008年美国等国家显现金融风暴时,很多有钱的富翁一夜之间,几十亿、上百亿的资产都蒸发掉了。有时候等不到死,辛辛苦苦打拼了一辈子的东西,因缘一到马上就没有了。地位也是一样的。最迟到了死亡,这一切都会抛弃,甚至两三年之内就会消亡。这就说明追求世间的悦意对境,想要永远拥有,是不可能的,如果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就像小孩子追求彩虹一样,最后注定失败。

我们一方面了解了悦意对境的无实义,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如果在入定时能够观离戏空,在出定时自然而然带出一种觉受。打坐过的道友,或者修空性有所体会的道友,在起座之后,就会有一种感觉。在入定的时候,比如今天我对菩提心修得比较好,或者今天修空性比较有感觉,在下座之后,这种感觉就会延续一段时间。如果在上座时菩提心修得比较好,下座之后看到有情的时候,那种慈爱、悲心,不会很容易消散。如果在上座时空性观得好,在下座时,一切空性的感觉还会延续。虽然在下座之后,又看到了高楼大厦、种种有情,但是因为有入定的觉受、空性的感觉,所以出定时看到这些法,自然而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没有什么真实的。

在下座之后,对于悦意的对境,我们也应该看成夏季的彩虹一样,虽然显现上很诱人。从世间的角度来讲,美好的色法、悦耳的声音等等,是不是显示美妙呢?显现得非常美妙,但是它的本性就像彩虹一样,不管显现得再炫丽,本性也是空的。世间一切悦意的对境,显现上再炫丽、美好,本性也是无实的。就像成熟的大人能够断除对彩虹的耽执一样,修行的菩萨也应该通过如梦如幻,把一切悦意对境看成无实有的观修方法,断除对悦意对境的贪执。

如果有空正见,就按照空正见来理解这个颂词;如果还没有空正见,可以用夏季彩虹的比喻来理解。悦意对境虽然非常好,但是就像夏季的彩虹一样,究竟不会为我所拥有。我去拥有这些东西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造下大量的罪业,产生了无量的烦恼,拥有一点点之后就提心掉胆,有时候一个因缘出现马上就得放弃,这到底有什么实义呢?没有任何实义,还不如追求一个有实义的东西。有实义的东西就是解脱道,如果善法修得越多,暂时的增上生、究竟的决定胜,都可以获得。如果不追求有实义的佛法,而追求世间的东西,有时根本就得不到,得到的话时间也不会很长。一眨眼,有些道友已经三、四十岁了,我们留在人间的时间还有多少呢?人生非常短暂。在短暂的时间里,追求一些美妙而无实的东西没有什么必要,如果要贪执,应该贪执善法、成佛、度化众生等等。了解以后,我们的心态就可以因此而转变,行为从而也会相应地转变。

庚二、于嗔境断除实执:

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

在世间当中,遇到一切引发嗔心痛苦的对境,犹如在梦中自己的儿子被杀死一样,本性也是无自性的,所以“迷现执实诚疲惫”,把梦中迷乱的显现执为实有,去取舍、生嗔、报复,你不觉得很疲惫吗?真的是徒劳无益。就像梦中实执一样,把现实当中一些迷乱的显现执为实有,也会让众生倍感疲惫。“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当遭遇各种各样的违缘时,都应该将其视为幻相,这就是佛子行。

这里断除实执的方法,和前面转为道用不一样,比喻是梦中实执,视为幻相,都是和入定修空性有直接的关系。中观应承派修行过程中最典型的特色,就是入定时修远离边戏的大空性,后得位时了解一切的显现都是如梦如幻的。

此处要面对和断除实执的主要是嗔境,在颂词当中以诸苦来体现。诸苦和嗔境之间当然是有关系的。在后得生活、工作等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对境。比如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怨敌、病魔、邪魔、外道的干扰等等,领导给自已穿小鞋,下属对自己找茬,同事之间相互有摩擦抵触,金钱地位方面产生利益冲突等等。总之众生没有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内心当中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在世间当中,不如意的事情,都会让我们产生嗔恨。诸苦就是引发嗔心直接的因缘,只要有苦之后就很容易产生嗔心。

如果不懂得断除实执的方法,在众多嗔境的轮回当中,我们以什么去面对,怎样把这些转为道用呢?此处无著菩萨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殊胜断除嗔境实执的方法,遇到诸苦的时候,不要像世间人一样,把痛苦执为实有。因为所有的烦恼、业、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于实执,如果把自己、对方、对方对自己做的事、种种的痛苦全部视为实有,就会因此而生起嗔心,进而造业等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出来。万法是因缘和合的东西,并没有实有。世间人不了解痛苦如梦如幻的缘故,所以遭遇嗔境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产生嗔恨心,随着嗔境力度的强弱,嗔心也有强弱。有时候是大发雷霆,有时候可能是小小的不悦意,都是因为遇到了不想遇到苦境的缘故。这就是世人流转轮回的因缘之一,前面是因为贪心流转轮回,现在是因为嗔心流转轮回。

作为一个修行者,如果不了解这个问题,没有通过修法来断除实执,他的心行、作意、行为不就和世间人一样了吗?如果见解和行为都和世间人一样,最后的果也就和世间人一样。世间人因为贪欲、嗔恨,下世流转轮回,现在我们顶着一个修行者的名称,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仍然和世间人一样生嗔心、贪心,具有这样的因缘,后世和世间人一样还是继续流转,所以不能生起嗔贪等,必须要断除实执。

此处用了一个“梦子死”的比喻,就像一个人在梦中生了儿子,也是在梦中这个儿子被人杀死了,这时候他感觉非常痛苦。因为一般世间人对子女的执著,都是非常的强烈,他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骨肉,所以如果在梦中自己的子女被人杀死,对于子女的死亡感到很悲痛,会对杀死自己子女的人,产生很强烈的嗔恨心。在做梦的时候,认为这一切是真实的,但是醒了之后就会发现,梦中所谓的儿子、儿子被杀死、自己对怨敌的嗔恨和疯狂的报复,这一系列都是假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虽然只有等到梦醒之后才会发现,但是正在做梦的同时,不就是假立的吗?有些人在做梦的同时,如果能够知道自己现在正在做梦,实际上自己的儿子没被杀死,那个人也不是我的怨敌。这样就会从痛苦、嗔境当中解脱出来,就犹如梦子死一样。

如果不了解一切都是迷乱的显现,就会“迷现执实诚疲惫”,比如让自己痛苦的怨敌、邪魔的干扰,种种让自己受苦的事情,在生活、工作过程当中,遇到很多不悦意的对境,这方面大家都要去分析。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作为世俗人,在世俗当中虽然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一辈子完完全全都在违缘当中度过,肯定也有高兴的时候,但是痛苦、生嗔的时候还是非常多的。

自己应该怎么办?首先应该如理如实地观察空性的见解,然后再上座精进地修持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修法,在很长的时间里进行修持,当内心当中产生空性的觉受,一下座之后,要对治嗔心,就简单得多了。为什么呢?因为通过空性入定的修持,就会自然而然引发一切对境如梦如幻。通过前世的因缘,遇到了怨敌、打击、挫折、失败等等,自己的钱财、名誉、家庭遭受各种各样的违缘,明白这一切都如梦如幻,不会将这些执为实有。他知道“迷现执实”,把一切迷乱显现、本来无而显现的东西执为实有,自己完完全全地受到这些法的干扰,就会疲于奔命。

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每一品的最后,都讲了“疲劳心性今休息”,实际上我们在轮回当中奔波,身心都是非常疲惫的。虽然今天上了一天班,这个星期连续地加班,也是一种疲惫,但是在轮回当中不断地流转,心性非常的疲惫,疲劳的心性现在应该休息了。怎样休息呢?就是通过修持佛法的方式,来让自己疲劳的心性逐渐地休息下来,这也是心性休息的意义。

“迷现执实诚疲惫”,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历的、住的房子、面对的电脑等任何东西,都是空性的,如梦如幻,把一个迷乱的显现执为实有,是不应该的。跟随这个执为实有的东西,不停地奔波,就更不应该。这些疲惫是谁给的,完全是自找的,因为自己不了解万法空性,或者虽然了解了一点空性的理论,但是没有去观修,没有把心和空性本身去相应,所以自己的心照样疲惫流转,这就是不应该的。现在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学习了对治的妙法,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对于教法的认知程度,有没有去使用,有没有去串习、观修。如果去做了,效果逐渐都会显现。

“是故遭遇违缘时”,当以后再遭遇违缘时,第一个念头要视为幻相。如果在上座的时候有空性,下座的时候自然视为幻相;如果在上座的时候,空性没有修得那么好,但是也要刻意地去想:一切都是幻相,执著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实义,所以把这一切视为幻相,叫做佛子行。

如果在遭遇违缘的时候,把一切的痛苦、嗔境,都能视为幻相,自己的心由此就放松了。当做梦的人在梦境中,了解一切是幻相时,他的心就放松;虽然在做梦时没有发现,一直执为实有,但是当从梦中醒来时,当发现昨晚自己的儿子惨遭杀害、自己去找怨敌报仇过程当中历经很多艰险,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他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不会感觉那么痛苦。

众生执著或者痛苦,和自己实执的程度有关,实执越重痛苦越深,实执越浅痛苦越浅,没有实执没有痛苦,所以此处视为幻相,就是让我们的心放松,不要再把这些对境、违缘,给自己制造违缘的张三李四,或者事情本身执为实有。如果把它看为迷现,看成梦中的违缘、景象,心能够放松,就不会被嗔境所转,不会因为嗔境的现前而产生嗔恨心。

如果像这样,上座的时候修空性,下座的时候不会生嗔,几乎全天候就可以安住在修行当中。非常殊胜断除嗔境的方法,就是如梦如幻,视为幻相,这是最好的一种修行方法。

丁三(修菩提心学处)分五:一、修学六度;二、修学经中所说四法;三、修学断烦恼之理;四、具足知念而修学行他利;五、善根回向圆满菩提。

戊一(修学六度)分六: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

己一、布施度:

获得菩提身尚舍,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

布施的修法和理念,很多道友比较熟悉,有些人也在实行,有些人可能有一点吝啬,舍不得把自己比较珍贵的东西布施、供养出去。不管怎么样,首先我们要学习布施,如果已经学习过的可以进一步加深印象,从不同的侧面来看一看,无著菩萨对布施度的修法是怎么描绘的,和《入行论》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想要获得菩提,连自己的身体尚且都要布施、舍弃,何况是一切身外之物,所以我们应该不图报,也不追求异熟果,来慷慨布施,这就是佛子应该修持的行为。

此处鼓励我们做布施,使用了一个什么原理和根据,来让我们决定做布施呢?此处讲我们现在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想要利益众生,获得菩提“身尚舍”,我们不能有丝毫耽著、追求的东西。

因为所谓大菩提果的状态,从如所有智的角度来讲,完完全全现前一切的空性,没有任何可以耽著的东西;从尽所有智的角度来讲,也完完全全通达了万法的因果规律,把如是因如是果了解了,所以佛陀最为圆满的智慧,内心当中是一切无执的。

和一切无执的殊胜果相应,也需要一切无执的修法和因,所以在修菩提道的过程中,如果对于身体、财富,其他的东西非常耽著,我们的因安住在耽著的状态,而想要追求的果是一切不执著的状态,因和果之间就不是相应的关系。

为什么做布施的必要性,也可以从佛果、菩萨的功德等方面来进行安立呢?因为所有的果法都不可能无因无缘,因缘和果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真正要成就最为殊胜的佛果,必须要安住菩萨道。发菩提心的原理,已经讲过很多次了,道友们也学习过很多次了,此处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想要获得菩提,必须要放舍一切,什么都不要耽执。此处说“身尚舍”,连自己最执著的身体都需要舍弃,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正法的时候。我们看《白莲花论》里,布施度的篇幅非常大,很多修行的公案都和布施有关,其他的修法稍微略一点。佛陀在因地时布施财富国家、妻子儿女、头目手足、身体等,有时在一棵树下连续布施了一千次,最后登初地了。

从这方面来看的时候,我们咬着牙布施一次手指、眼睛,或者其他的东西,这不算什么。佛陀在一千次布施自己的头时,已经非常习惯了,不会有任何的悭吝之心,相应于他的内心对于身体执著程度的放松,他的菩萨功德已经获得了。如果我们对于财富、身体、受用方面的执著逐渐放松,相应于放松的程度,我们在修道当中相应的功德也会得到,放弃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如果我们对于世间的家庭、受用等所有东西非常执著,执著的越多,得到的越少,这就是一种因果规律和缘起规律。如果真正想要证悟初地、获得菩提,必须要舍弃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

“何况一切身外物”,身体和财富比较起来,如果可以牺牲财富,来保全自己的身体,大多数人会非常愿意放弃财富来保全自己的身体。有些守财奴另当别论,即便身体坏了、自己死了,也不会放弃财富,这样的人很少见。一般众生的心态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体可以放弃财富。而为了获得菩提连身体都要舍弃,一切身外之物更加应该放弃。

但是我们放弃的过程和次第,并不是首先要放弃身体,再放弃一切身外之物。颂词讲“获得菩提身尚舍”,好像次第首先是“身尚舍”,然后“何况一切身外物”,但是我们自己修行的时候要反过来。首先是布施一切身外物,接着逐渐布施自己的身体,然后布施自己的身体习惯之后,没有任何执著,就会登初地,在此基础上修行就会获得佛菩提。

现在我们应该了解这个理念,然后开始学修布施。学修布施时,其他的菩萨教诲我们说,应该了解财富的过患。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一些,积累财富有很多过患,让自己身心不安宁的方式,就是去追求财富,保护财富等等,自己的心思都在财富上面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我们知道财富的过患之后,第一,会逐渐停止对财富疯狂的追求;第二,对现在已有的财富逐渐愿意布施出去。以前这些好的东西,自己都很想拥有,只要看到一个好东西,就往自己的包包里放,习惯于收取,而不习惯于给予。

现在我们要修学菩萨行,当这个东西得到时,要想这个东西对众生有没有用,应该把它布施出去,这样逐渐训练自己不贪著财富、喜欢布施的习气。在世俗的很多修法当中,在初级阶段,很多都是以习气引发的。就像经常重复一个动作,最后就会习惯成自然一样,我们习惯性地布施,最后布施的心态、行为也会成为自然了,因此应该了解为了获得菩提,身体尚要舍弃,何况一切身外之物呢?

“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这时候教诲我们应该慷慨布施。在慷慨布施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什么?“不图报异熟果”。

“不图报”“异熟果”,是两个意义,第一是不图报,第二是不图异熟果。“不图报”就是不图别人的报答。因为我们内心当中还是希望,并且乐于看到,我今天帮助的某人,以后当自己落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帮我。因为他欠我一个人情,所以我们内心当中总有一个想要对方回报自己的想法。我们做布施时,如果有想要得到回报的想法,就会因为这个狭隘的想法,失坏很大的资粮。布施的善根可大可小,问题就在于你的心量怎么支配。如果布施的时候心量很小,比如我今天帮助他,主要看到他有一定的实力,或者他有某种手艺,以后可以在某个方面帮助我一下。以狭隘的心去做布施,得到的果会很小。

第二是“图异熟”,图报是今世的,异熟果是后世的。我们有时做布施,是为了后世得到很多的钱、很高的地位,或者得到丰富的受用。这样布施的心量也不大,虽然比追求现世回报的心量大一点点,毕竟想到了后世。后世又怎么样呢?针对于无始的轮回,一两世的乐果也没什么,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布施的时候,心量只是放在追求后世异熟上面,也只能在后世成熟一点点异熟果而已。

这样一种慷慨布施,被图回报、图异熟的狭隘心胸染污、局限了,没办法变得很广大。此处无著菩萨教诲佛子,如果想要通过慷慨布施成就菩提,千万注意不要图回报和异熟果,只是无条件的为了利益众生而布施,这时候心量就很大。如果心量很大,果就很大。我们要成就的佛果、菩萨果,本体非常广阔、深不可测。想要达到这么深广的殊胜菩提果,绝对不能受到狭隘分别心的局限,所以既不能图今世的回报,也不能图后世的异熟果,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菩提心的摄受,慷慨布施佛子行。

己二、持戒度: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

故于三有无希求,守护净戒佛子行。

如果一个修行者没有守护清净的戒律,连自利都没有办法成办。如果连自利都不能成办,却说要去成办广大的利他事业,是非常可笑的。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可以解决别人的问题呢?应该在对整个三界轮回没有任何希求心的状态下,守护清净的戒律,这就是佛子行。

此处首先讲到了戒律的重要性。就戒律的重要性而言,它既可以成就自利,也可以成就他利。如果没有戒律,比如居士没有守护戒律,首先没有皈依的基础上,没有居士五戒,也没有去守护菩萨戒,或者灌顶后没有守护密乘戒。此处主要讲的是菩萨戒。

菩萨戒有三种,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虽然强调菩萨戒,但是在禁恶行戒当中,只要是杀生、偷盗等恶行,都是需要禁止的,里面已经包含了居士戒律。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者,如果没有受戒,或者受了戒之后没有去护持一个清净的戒律,在这个状态当中连自利也无法承办。

什么叫自利呢?自利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的方式,所谓自利就是善趣的果位。如果没有戒律,连善趣的果位都得不到。第二种自利,就是没办法得到自我解脱。以前讲过暇满人生的因缘,如果想要生善趣,必须也要受五戒或者修持十善。如果连戒律都没有,或者没有守护清净,自己怎样才能获得人天善趣呢?连善趣都得不到,还想要获得超越轮回的殊胜解脱,根本不可能。此处讲到了“无戒自利尚不成”。

“欲成他利诚可笑”,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为了利益众生,我要修行,成就非常广大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现在的问题在于,连自利都没办法保证,怎么成就广大的利他呢?在佛陀眼中、通过佛菩萨的智慧、在正士智者的观察下,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没有因,怎么可以成就果呢?自利都没办法成就,怎么样去成就他利呢?自己都吃不饱,怎么帮助一切众生吃饱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也间接地说明,想要成就自利、成办他利,必须要守持清净的戒律。如果没有清净的菩萨戒,既不可能有自利,也不可能有他利。

后面两句是劝请持戒,“故于三有无希求,守护净戒佛子行”。告诉我们应该守护净戒,这就是佛子行。应该以什么的心态来守护戒律呢?就是于三有无希求。

“于三有无希求”,也有两种解释方式。第一种解释,我们去守戒,不是为了追求后世三有当中的快乐。一般的角度来讲,佛陀在有些经典中讲,比如布施得财富,守戒得生天,安忍得美貌等,都有一个相应的果。虽然持戒可以得到生天或者善趣,但是现在我们守戒是不是为了追求善趣、三有的果位呢?无希求,这方面表明了我们守持戒律,不要成为救畏戒,也不要成为善愿戒。如果守戒是怕堕恶趣,叫救畏戒;如果守戒是为了生天,叫做善愿戒。因此于三有无希求,主要是以出离心摄受,不是用追求三有、后世人天的心去守戒,不像以前显现上面,难陀尊者守持清净戒律就是为了生天。我们守戒一定是为了解脱,于三有没什么希求,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去守护戒律。这种戒律的戒体,叫做别解脱戒,真正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解脱。

第二种解释,大恩上师讲记当中讲到三轮体空的方式,对整个三有没有任何的执著,能守、所守和守戒的作业,三轮都是无实执的。在《宝积经》中讲到,有些比丘认为自己的戒律非常清净,任何戒条都没有犯,内心当中具有我执,佛陀说这是似善持戒,虽然像在守护很清净的戒律,但是他是个破戒者,有这样的教诲。

在《入中论》当中,对于戒律分了两种,一个叫行戒,一个叫心戒。行戒守持清净比较容易。很多人护戒的心非常强烈,对于自己所受的戒条,比如五戒、比丘戒等等,会一条一条非常刻意地去遵守,守护得很清净,这叫行戒。

心戒,关键是不是通过我执摄受来守戒?如果有我执来守戒,行戒可能很清净,但是心戒是不清净的。如果守护戒律的时候,没有我执来守戒,他的心戒是很清净的。

有些人行戒不清净,心戒也不清净;有些人行戒清净,心戒不清净;有些人行戒也清净,心戒也清净;当然也有行戒不清净,而心戒清净的显现。行戒不清净是显现的,比如显现上面喝酒,但是内心当中没有我执。像济公一样,外表显现得疯疯颠颠的,好像没有守持什么戒律,虽然按照比丘戒去衡量,他老人家犯了不少,但是他安住在空性当中没有我执,显现上行戒不清净的,心戒非常清净。从这方面讲,安住三轮空体的方式来守戒,心戒清净。

“故于三有无希求“,从两方面了解,叫做“守护净戒佛子行”。现在很多人都受了戒,关键是我们现在所守的戒,到底是什么戒?救畏戒、善愿戒,还是别解脱戒。守戒的时候,有我无我讲得有点高了。初级的阶段,我要持戒是很重要的,到后面的时候,才能逐渐趣入到守护心戒。现在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守持行戒,小乘的戒律、菩萨的戒律等等,行为上面的戒律应该守护得比较清净。这方面很重要,所以佛陀、很多大德都在经论当中赞叹守持清净的戒律。戒律就像大地一样,如果有了大地,万物就可以生长。有了戒律,一切的功德就可以累积;没有戒律,什么功德都无法累积。

己三、安忍度:

于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

故于诸众无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想要追求菩提妙果的菩萨,对于一切的损害应该犹如宝藏一样去看待,所以当遇到怨敌伤害的时候,安住在对一切众生没有丝毫怨恨心的状态中修持安忍,这就是佛子行。

“于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首先已经发了菩提心,修持了菩提心的正行,在行为时怎么做呢?安忍的修法也是菩萨关键的殊胜修法,因为安忍和菩提道直接有很大的联系。安忍的对立面就是嗔恨,而嗔恨和菩提心是矛盾的。嗔恨有情就会失坏菩提心,所以通过安忍的修法来泯灭嗔恨心,也是整个大乘当中比较重要的修法。现在已经发了菩提心,想要追求菩提妙果的佛子,对于一切的损害,应该有一种比较善妙的如理作意。

在世间当中,我们流转轮回这么长时间,无量的前世当中,无法计算到底伤害了多少众生。一部分众生已经成佛,不会回来找我们算账了;有一部分众生暂时转生到其他地方,没有办法找我们算账;还有一部分众生转到我们身边。当转生到身边的时候,因为以前我曾经伤害过他,现在他伤害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我们总是遇到很多损害自己的人,不悦意的事情非常多。当遇到这些事情时,怎么办呢?“如宝藏”,当贫穷的时候,遇到一个大宝藏,而且这个宝藏就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问题。真的找到这样一个大宝藏,我们会非常高兴,从今以后遣除了贫穷,解决了后顾之忧,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犹如一般的穷人遇到宝藏产生欢喜心一样,追求菩提妙果的佛子对于一切的损害,内心应该安住在值遇大宝藏的状态中。

我们一看就知道,这很难做到。当自己受到损害的时候,自然反应就是不高兴,马上就生嗔心,想要去损害对方;好一点的话,就是克制自己,不要动怒,然后想办法平息自己的嗔恨心;在不生嗔心的基础上,还要产生一个如遇宝藏一样大欢喜的状态,我们知道这的确不容易。

为什么要产生一个如遇宝藏一样的心态呢?因为损害对于修行的帮助非常大。在《入行论》当中也讲,“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所有的难行当中,没有胜过安忍的。一方面因为安忍很难修,所以功德非常大。自己现在正是需要很多功德的时候,因为我们要成佛、利益众生,福报必须要大,功德必须非常迅猛。而安忍的修法,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样的目标。另外,安忍可以清净我们相续中无始以来的很多罪业,引发后续的很多功德。

关键是安忍可以让我们的心成熟。以前我们的心是很生涩的。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很生涩呢?并不是说我们很年轻,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心很青涩。所有凡夫的心都非常生涩,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安忍的能力,不成熟,所以只要遇到一点点伤害,马上就不高兴。只不过有些人,内心当中的不高兴不表现出来,他可以把它消化掉。有些人可能涵养稍微大一点,一般的小事不在乎,但是遇到很大的事情时,一般人就忍不了了。或者说一两次可以忍,但是忍无可忍的时候,也会爆发。世间也有这方面的教言——事不过三,我可以忍你两次,第三次就不行了,觉得有理由反击、生嗔了。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世间的心,因为没有办法做圆满安忍的缘故,所以是不成熟、很生涩的心。当了解安忍的修法,刻意通过一两次、三四次逐渐地修安忍,我们的心可以慢慢成熟,就会和一般世间比较生涩的心完完全全拉开距离。因为菩萨是成熟的心,所以无论众生怎么样给他伤害,都不会起任何的波澜,而是通过慈爱心去观待对方,永远不会舍弃利益对方的心。

这些都是通过不断地安忍,逐渐培养起来的。现在有人来帮助我们培养,提供修安忍的素材,对于一个想要成就、让自己的心量快速成熟的菩萨来讲,是不可多得的机缘,就像遇到宝藏,意味着他就要富裕、衣食无忧一样,所以遇到了伤害自己的有情,就预示着自己的心要逐渐成熟。因此菩萨把损害自己的众生看成宝藏,而不会看成怨敌和打击的对象,他把对方看成一个非常欢喜的能够帮助自己修行的最好助缘,是一个成就的前兆。为什么不高兴呢?可以让自己的心成熟,从凡夫的状态转变到菩萨的状态。这么直接的善妙因缘到来了,肯定会很高兴。

我们在家里打坐修安忍,没有遇到对境,可能感觉还可以,但是出来之后,因为没有遇到对境的伤害,在家里闭关修行的安忍,也经不起考验,所以在遇到违缘的时候,能够修安忍,可以逐渐让自己的心成熟。

为什么“一切损害如宝藏”的原因,前面大概分析了一些。下面就是教诲修安忍,“故于诸众无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修持安忍的时候,应该“于诸众无怨恨”,在没有任何怨恨的情况下,修持安忍波罗蜜多。别人不能忍的,自己要安忍,不是强制性的忍,而是真正不产生嗔恨心。

世间所认知的安忍,和佛法当中,有不一样的地方。佛法以不生嗔心为安忍,世间以不爆发为安忍,因为他想到了以后的事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现在爆发出来,可能就失去了以后报复的机会,所以不会爆发出来。

世间上的人,没有爆发不等于安忍。内心当中嗔恨心是很强烈的,只不过不让它显现出来而已,根本没有安忍。有时候看到一些电视剧里,有的人受欺负的时候,虽然拳头攥得很紧,牙齿咬得很紧,眼睛瞪着对方,但是就是不敢爆发,一看就知道,肯定没有安忍。表面上看当时是忍了,其实内心当中并没有忍。

而反过来讲,虽然菩萨爆发了,但是内心当中没有生嗔心,这才是安忍。因为菩萨可以爆发,内心当中很平静,对对方没有任何嗔心,所以真正的安忍并不是什么动作都没有,这要看自己的修行情况。作为初级修行者,一般来讲,在爆发的时候内心很平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所以首先不要爆发,不要让事态扩大,然后内心当中尽量通过学习到的正知正念去平复嗔恨心。当内心无嗔的状态修得比较纯熟了,比如三地菩萨的安忍波罗蜜多到达彼岸,安忍度已经非常圆满了。

三地菩萨的安忍是不一样的,超越了凡夫人认为的安忍。当一个人对三地菩萨没事找事的时候,三地菩萨直接就会反击了,而且因为安住在菩萨的相续当中,他很平静地去反击,反击的时候特别准确,一下就找到对方的要害,但是他内心当中不会有嗔心,而且是以菩提心的摄受做出反应。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成就者,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情呢?是不是他没有安忍?这不一定。他表面上好像没有安忍,但是内心当中是安忍的,没有任何嗔心。

以没有嗔心为安忍,外表是否爆发和内心是否有嗔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般人修行没有到量的时候,外表爆发,基本上就表示他内心也在爆发。菩萨不一样,比如愤怒本尊,外表已经显得很愤怒了,把这么多的人踩到脚下,还有獠牙、火焰、兵器等,但内心当中完完全全安住在大菩提心当中。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他的修行已经到量以后,就会这样,三地菩萨安忍修得非常纯熟,无论如何不生嗔心的时候,有可能在外表上爆发出来,对弟子训斥、打骂等等。我们说,怎么搞的,上师现在不安忍了。实际上他内心当中没有嗔恨心,就是安住在安忍。世间人不爆发,不等于他在安忍。这方面我们要进行辨别。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