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耳传略释》第3课笔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一起学习《<修心七要>耳传略释》。现在我们讲的内容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分了入定和出定两个科判。入定主要是通过呼吸的方式来取受他人的痛苦,把自己的安乐善根给予众生。今天学习的是出定。
“三境毒善根”,就是三境、三毒、三善根。三境是悦意、厌恶和中庸的对境。三毒就是一般众生通过悦意的对境产生贪心,通过厌恶的对境产生嗔恨心,通过中庸的对境产生愚痴心。众生通过三境产生了三毒,就会流转轮回。
因为我们正在修持世俗菩提心的缘故,所以了知了众生也有三毒。再观想把所有众生的三毒都集中在自己的相续当中,由自己来代受,让众生生起三善根。三善根就是远离贪心、嗔心和痴心。
按照佛法的观点,依靠悦意、厌憎以及中庸的对境,可以产生贪嗔痴的心念。悦意的对境是我们喜欢的,比如好的风景或者事物等;厌憎的对境是我们很不喜欢的,比如垃圾堆、粪便等;中等的对境就是一般的,我们看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外境。依靠三种外境,分别可以让众生产生贪爱心、嗔恨心、愚痴心。我们对好东西想要或者想看,这是产生了贪心,看到不好的东西就会产生嗔恨,看到平常的就会产生愚痴。
“那么像我一样”,以我为例,既然自己依靠三种外境会产生三毒,其他众生也会依靠三种外境产生三毒。如果众生的相续当中有了三毒,依靠三毒一定会有罪业,有了罪业就会在轮回当中感受不愿意感受的痛苦。从修菩提心的角度来讲,怎么样让众生远离三毒?我们在出定之后,就要这样观想。
我们就要想,把一切众生的全部三毒集中到自己的相续当中,我们都有产生三毒的经验,每个众生经常性的产生三毒。三毒不管存在于任何众生的相续当中,都会产生罪业,能够让众生流转轮回,堕于恶趣,力量相当的可怕。
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应该勇于承担一切众生的过患。我们要想把一切众生的三毒完全集中在自己的相续当中,让我来代受。愿一切众生都远离三毒,产生无贪、无嗔、无痴的三善根。如果众生有了无贪、无嗔、无痴的三善根,就能远离痛苦的因。因为没有三毒的缘故,也会获得解脱的果位,所以我们发自内心的去观想、思维和修习,让一切众生远离三毒,由我来代受众生的三毒,实际上这需要强烈的勇气。
菩萨具有菩提萨埵的名称,就是代表了勇猛的心识。有些地方翻译成觉悟的心识或觉有情,有的地方按照藏文的译义来讲,菩萨就是勇猛的心识,他的心识是很勇猛的。勇猛体现在哪些方面?就是体现在这些方面。能够导致众生痛苦的最可怕根源就是三毒,菩萨勇猛的心识能够代替众生感受自相续当中的三毒,愿一切众生能够远离三毒,这是菩萨修行过程中,一个出定的修法。
为了促使自己忆念起殊胜的作意和善心。“威仪”是其他行住坐卧的行为等等。“持颂”什么呢?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固定的词句,也就是下面的注释中所讲到的修持自他相换的词句。不单单是心里要经常观想,而且嘴上还要经常的念诵,通过心口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加深自己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的力度。
我们一方面观修自己代受众生的三毒,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猛厉的希求心。猛厉的希求心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只是在口里念诵一下而已。发起的因是一种希求心,就是通过猛厉的希求愿意真实的代受众生的痛苦。
我们有时会想,假如通过修持,果真能够以我一个人的三毒来让众生远离三毒,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作为一个真实修菩提心的菩萨来讲,内心当中应该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愿一切众生能够真正地离开痛苦。发心就是通过猛厉的希求来诚挚念诵下面这句话:“但愿众生的一切罪业与痛苦成熟于自己的相续,自己的一切安乐与善根成熟于众生的相续!”平时有空的时候嘴里就这样念,如果经常性的串习,通过心里观想,嘴里念诵具有加持力、意义很大的发愿文,自己相续当中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一定能够逐渐生起来,这些都是修持菩提心过程中的一些殊胜窍诀。如果我们能够如是的修持,内心当中很快就可以产生利他的意乐。
为了自己能够真实地领受他人的痛苦,我们就要开始观修、取受。“取次”的“取”是取受的意思,“次”就是次第。
取受的次第应该从自己做起。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观想后世成熟的痛苦成熟在今世或者下半辈子成熟的痛苦在上半辈子成熟、明年要成熟的痛苦提前到今年成熟等等,自己非常愿意现在就去领受以后的痛苦。尤其是我们现在还有能力,也有忏悔的机缘。如果下一世要堕入地狱,我们可以发愿痛苦提前成熟于现在的相续。
因为现在我们的相续还有能够修持的能力,所以愿意将来的痛苦提前成熟。既然我们可以把以后的痛苦放到现在来成熟,也可以把众生的痛苦由自己来代受,这就是取次从自起。即取受痛苦的次第可以从自己开始做起。既然自己可以取受以后的痛苦,就也可以取受众生的痛苦。这是从原理上告诉我们实际上自己是可以去代替众生受苦的。
有些时候我们会想众生是众生我是我,我和众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凭什么我要去取受众生的痛苦?在《入行论》当中也讲了,对于下一辈子的痛苦,这辈子我们也会操心的,为了下一辈子不受苦,现在也会努力。或者说为了以后我有钱花、有粮食吃,现在我挣钱、存钱、储存粮食,这是为了遣除以后的痛苦。即便今天我要买明天的食物,也是为了遣除明天可能受到的饥饿。实际上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分析的时候,虽然不是完全相同的一体,但是为了遣除以后的痛苦,现在我就要做准备。那么众生的痛苦由我来遣除也是合理的,从道理上是完全相同的。
既然我们现在可以领受将来才会成熟的痛苦,或者说我们愿意现在就成熟以后会成熟的痛苦。“其他相续”就是指其他众生,其他众生相续的痛苦,我来承受也是应该可以的。只不过是我们没有习惯。习惯了之后,其他众生的痛苦我来承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如果通过不断地观修、串习,成为了习惯之后,自然会很愿意地去承受众生的痛苦。就像自己已经习惯了现在承受以后的痛苦,或者说为了遣除下一世的痛苦,现在就开始精进地修持,同样也可以帮助众生消除痛苦,或者代受其他众生的痛苦。
从一个角度来讲,这一世和下一世是不同的两世,我和其他众生表面上看起来也是两个不同的相续,就像我现在能够很自然地可以代受下一世的痛苦一样,也可以通过不断地串习和观修的方式来代受众生的痛苦。
“罪满情器”,就是现在的五浊恶世。在五浊恶世当中罪满情器,一切罪业的果报已经充满了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就是说在整个有情世界和器世界都已经充满了罪业带来的果报,这时候就有了恶缘成觉道的机会。一方面我们通过自己的业力投生到了五浊恶世当中,一方面在充满了罪业、果报、恶缘的世界当中,又有了将恶缘转为道用和修持觉悟之道的机会。
平时我们也说有危机就有机缘,同样的道理,现在虽然有恶缘,但是也有了将恶缘转为道用的机会。如果我们懂得了将恶缘转为道用,就不会惧怕恶缘,因为这是一举数得的良好时机。
第一,我们以自己的业已经投生到了五浊恶世当中,各种各样不如意、恶缘绝对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当今的世间当中,一定会有很多的恶缘,这是避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将恶缘转为道用,我们在遇到恶缘的时候就不会难受。即便我们没有办法把恶缘完全转变,因为内心当中能够以佛法调伏自己分别心的缘故,所以即便是遇到了恶缘,也会好受一点。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很痛苦,遇到了伤害,如果内心看不开就会苦上加苦,本来已经很痛苦了,再加上心里很难受,就会更加痛苦;如果当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心里能够看得开、放得下。痛苦虽然还在这里,但是看开了的缘故,痛苦的力量就会减弱,我们也会觉得不是那么难受了。
第二,我们可以把恶缘转变成修持善法的方便,就是这个颂词当中讲的“恶缘成觉道”。如果我们懂得这样修持。对一般的世间人来讲,很不好的恶缘、违缘就会变成我们修道、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
第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懂得了将恶缘转为道用。恶缘越多,转为道用的机会也就越多。在当今的时代中,这么多的违缘都可以成为我们修道的助缘。就像昨天所讲的一样,我们想想看,这时候还有什么机缘能够障碍我们修道?没有任何机缘会障碍我们修道,可以在全天候修持菩提道。
不单单是在我们心情好或具有顺缘的时候,能够修持菩萨道,即便是各式各样的违缘充满了整个世间,我们也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用来修道。世间也有一种说法,在良医的眼中,任何花花草草都可以入药。因为他的医术很高,所以任何的植物都可以入药。就像一位能工巧匠,任何别人不要的废品,在他的手上都可以转变成有用的东西。同样一个修行有素的人,所有别人看起来的恶缘、麻烦,他都可以变成修道之用。
这个地方教给我们一个恶缘转成觉道的窍诀,如果我们掌握了窍诀之后,不会再惧怕恶缘。如果我们没有修心的话,会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千万不要遇到违缘、障碍,让我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我们掌握了这个窍诀之后,即便遇到了恶缘,自己也有了对治的方法,这时候就不再恐惧。没有恶缘,我可以修道;有了恶缘,我也可以修道。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懂得在没有办法避免恶缘的前提下,转变它才是最好的方法。虽然像极乐世界一样,根本没有恶缘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于当今的五浊恶世当中,在没有办法避免恶缘的前提之下,转变它成为修道之用就是最好的窍诀。
所谓的罪满器情就是讲恶业的果报,因为众生造了恶业,所以恶业成熟了果报的时候,就会导致器世间的圆满逐渐消退。器世间的圆满逐渐消退有几个方面,一般来讲大家都认为古代的粮食很有营养,现在食物里面的营养越来越消退;以前的药物药效也很强,现在同样的药药力也减退了。这是众生罪业的果报导致器世间圆满逐渐消退。
然后有情世间逐步沦为野蛮恶劣的众生,也就是说越往后众生相续当中善的观念、伦理道德等等逐渐都开始消亡了,众生的心变得越来越野蛮、恶劣。
当痛苦层出不穷的时候,就是菩萨能够把一切都转为菩提道用的良好时机。以前释迦佛在世的时代或者贤劫的恶缘很少,以前恶缘很少,有恶缘很少的修行方式;现在恶缘很多,也有恶缘很多的修行方式。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些机会,是不是懂得变废为宝,让它们非但不会成为修道的障碍,还能转为修道之用。
一个菩萨的心想要逐渐地变得坚强、刚毅,就必须要在逆缘当中去磨练。如果在修行过程当中,什么都是顺顺利利的,就没有对境来磨练自己的心;如果没有办法磨练自己的心,自己也没有办法很快地成熟起来。
社会上的经验也是这样的,当一个人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饱受了很多挫折的时候,人会显得很成熟,他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相当有经验,遇事不会慌乱;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很顺利,没有经历过磨难,就会遇事没有主张,显得非常惊恐。作为一个菩萨来讲,他要面对一切众生。我们都知道众生的根基意乐是不一样的,有些非常调顺,有些相当野蛮。如果菩萨没有一个成熟的心,怎么去面对众生,又怎么样给众生传法让众生解脱?因此菩萨的心是相当成熟的。菩萨成熟的心是来自于在遇到恶缘的时候,不断地转为道用。有了这些磨练之后,他的心非常成熟,具有很强的忍耐力。有了很强的忍耐力以后,他在修道、度化众生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不管是自利,还是利他,菩萨都需要通过恶缘来磨练自己的心智。这是一个接引句,下面就是真实的讲怎么样转为道用。
在我们遇到恶缘的时候,第一个是应该怎么样作意,也就是说要怎么样想;第二个是怎么样去做。两个科判的差别,一个是思维,一个的行为。
思维也分了两种,第一是通过世俗菩提心的方式把恶缘转为修道之用;第二是以胜义菩提心空性的方法把恶缘转为菩提道用。这是跟随层次,或者说众生根基意乐的适用不同。如果我们层次比较低,可以用世俗菩提心;如果层次比较高,可以用胜义菩提心。这是两种不同的层次。我们也可以在这个阶段用世俗菩提心,以后修行比较成熟的时候,再用胜义菩提心,或者说有些众生适合以世俗菩提心来调伏,有些众生适合以胜义菩提心来调伏。这是通过针对不同众生的根基而设施的。
一切痛苦的产生都是因为自己以前不了知我执,我执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自私自利的作意,我执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我们不但没有了知我执是最大的敌人,反而把它当成我们的亲友,这是典型的认敌为友。我执潜伏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制造了一切的痛苦和麻烦。按理来说我们应该把它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想方设法去保护它。比如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会去保护它,如果某些情况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我们就会撒谎、逃避。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为了保护“我”。我们要死的时候,自己也会很恐怖,认为我要死了。我们没有认清这是仇敌,反而把它当成亲友一样百般呵护,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它壮大,这是不对的。此处菩萨告诉我们,我们不知道我执是自己的仇敌,众生是我们的恩人,反而把众生视作仇敌,把我执视为亲友。
这个地方菩萨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因为一切痛苦都是源于我执,所以我们要认识我执的过错。
这是让我们认清我爱执的巨大过患,我爱执就是执著我、爱护我的巨大过患,这段话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认识这一点。我们在修道过程当中,最应该认清楚的一点就是报应皆归一。所有的报应皆归一,“一”是什么?就是全部摄于我爱执当中。现在我们遇到的一切痛苦,感受的一切忧伤、不如意都是自己造成的。
自己造成的这个说法很笼统,如果进一步详细地讲,就是我们有我执的缘故,为了避免我受苦,就会去造业;为了让我享受,也去造业。因为有我执,才出现了一切的罪业;因为有罪业,又出现了一切的痛苦。归根结底报应皆归一。
了知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遇到伤害的时候,比如某某众生经常性伤害自己。按照世俗的思维,就像昨天我们讲的一样,依靠轮回众生惯有的思维模式,我们会很自然地就把罪过归咎于对方:“如果不是你来挑衅,我就不会发火;如果不是你给我制造违缘,我就不会这么失败。”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这样想这样说当然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一切众生的共识。所有的轮回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很自然地会把过失归于对方,此处说我们要从更深层的地方去找原因。
如果今天我走在大街上,一个从来不认识的人过来给了我一个耳光,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没有惹他,他给了我一个耳光,我们也根本不认识。按照世俗的做法,就会把过失归咎于对方。警察来处理这件事情,也会判定对方有过失。作为佛弟子来讲,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佛弟子要从两个层次来看这个问题。一个叫做近因,一个叫做远因。今天这个人给我一个耳光,这是近因,这是导致我今天受苦的一个因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远因,这是更深细的因。因为我们前世曾经伤害过他,所以他今世会来伤害我。城市里面有这么多人,其他的人他都不惹,走过来就单单打了我一下,肯定是有因的,远因就是来自于我以前对他做过伤害。
如果更细地观察,就是因为自己的我执,有了我执之后,我感受到他打了我、侵犯了我。这里面有一个我,如果不存在我执的概念或者我执很弱,我们就不会认为,因为他伤害了我、欺负了我或者看不起我,所以我不高兴,就要发怒。真正分析的时候,因为有我的缘故,所以遇到伤害的时候,就会有过激的反应。我们分析到究竟的时候,一切的痛苦真正出生时不能怨别人,最主要的因缘就是来自于自己,因为我们有我执的缘故,所以导致了我们认为受了苦等等。
如果像圣者菩萨一样,虽然其他人也打了他一下,但是他不会觉得很痛苦,也不觉得对方侮辱了我或者看不起我。因为他没有我执的缘故,所以不会出现过激的反应,这也是众生和菩萨二者最大的差别。
归纳而言:
因为这是把自己执为我而导致的,所以我们就不能怪罪他众。这种想法和世间人完全不同。如果这句话让一个从来不修心的人看到了,他就认为这是傻瓜的思维。为什么呢?明明自己没有任何过失,还想这是我的过失,不是对方的过失。如果佛菩萨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这种作意再正常不过,而且也是充满智慧的思维,就不会从这个问题上再延伸更多的痛苦。
假如说我们按照世间的方法来处理,今天他打我一下,我觉得愤愤不平,开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也去骂他或打他,然后他也会觉得:我只不过是撞了你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他又会产生更大的反应。从这个事情开始,互相之间又种下了以后冤冤相报的因。后世再遇到的时候,还会恶性循环,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而且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如果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选择了智慧的处理方式,把过失归咎于自己。这时候就不可能对对方产生过激的心态,或者表现出过激的言行,就在即将造成冲突的时候,自己主动选择了退出。
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呢?就是各不相让,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如果其中有一方主动撤出,对方也跳不起来了。虽然这是一个世间的比喻,但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样的。因为两方面发生冲突,都是各有因缘的。作为一个修行者,现在我明了了缘起的规律和因果的道理,我主动的撤回来,相当于这个缘起链不再连续下去了,就在这里断掉了。对方伤害我,我就观想这是偿还以前伤害对方的罪债,还债之后不再对对方恶心相向。一方面我偿还了以前给他做的伤害,一方面我主动地不再把冤冤相报的因缘连续下去。我主动地撤回来,选择了修行的方式。既成熟了自己的心,忏悔了自己的罪业,也撤销了和对方冤冤相报的缘起,还可以让自己的功德再再增上。这样做的的确确是一种智慧的抉择,就不是通过世间人愚痴心的抉择方法。
如果我们要选择这种方式,本身也需要具足智慧,而且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能够主动的采取这种解决方式,也需要一定的勇气。这是一般的众生不会选择的,如果我们选择了,别人也会认为有点匪夷所思。不管怎么样,我们既然学习到这个方法,通过思考觉得它很有道理,就要尽量地去使用智慧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不能再使用世间的固有模式。
《入行论》当中讲的内容也是一样的,世间当中的一切灾害、怖畏和痛苦都是因为执我而产生的,所以我执的大魔对我来讲有什么用呢?既然没有用,我就要想方设法的驱除它。怎么样驱除?就是修持世俗菩提心,通过修持爱护众生就可以把我爱执的魔去掉,也就是说修持爱他,就能够消除爱自。
这里讲到了我们为什么会受苦的根本缘由,无始以来我们都把无我的五蕴执著为我,实际上我们观察五蕴只是色受想行识,实际上是不存在我的。中观在讲无我的空性时,就会通过五种或者七种方法来观察五蕴。我们按照现在的话来讲,五蕴就是肉身和精神,上面不存在一个我。虽然无我,众生就把无我执著为有我,然后为了珍爱、怜惜我,不择手段地作出自我保护的事情。
在保护自己的时候,也会不择手段的残害他众。有时候我们觉得我受到了伤害,为了让我保持一种安全感,就必须要对于我认为会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众生做出某种过激行为。因此为了保护我的缘故,就会不择手段的做出各种各样残害他众的行为。比如我们看到的杀生、偷盗等等,都是基于珍爱我的缘故,通过不正当手段做出的一些残害他众的行为。以此积累了很多的恶业,通过恶业也出现了轮回和恶趣。
《入行论》当中讲,我们虽然想要获得自利,但是经过无数个大劫,遍历了无数的劬劳,因为执著我的缘故,只是增长了痛苦,没有真正给自己带来快乐。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不懂得善巧方便,所以对怨敌般的我执千方百计的去保护它。越是保护我执就会产生更多的痛苦。
如果方法是错误的,又怎么可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假如说我们早就懂得了调伏我执的教言,能够按照这样的教言去做,现在我们肯定已经离开了痛苦,好在时间还不算太晚。虽然以前我们一错再错,但现在通过自己的福报值遇了智慧的教言。因为通过值遇智慧的教言而懂得了这些道理,如果自己能够一步一步地去做,也会在很快的时间当中,能够把我执调伏,调伏了我执,就可以息灭一切痛苦。
我们知道所有痛苦的来源就是来自于我执,对待我执我们要把它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一样不除不快,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把导致我们痛苦的我执想方设法的泯灭掉。我们在泯灭我执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认识到它的过患,它的过患非常强大。我们必须要产生一个不得不把它灭除的坚定念头。产生了必须要把它消灭的念头之后,我们就要去寻找彻底拔除它的教言是什么。我们才会对这个教言产生珍惜的念头,如果现在我们对于我执还没有到那种深恶痛绝的地步,灭除我执的教言对我们来讲,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根本不想灭我执,所以这个教言对我来讲可有可无。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我执的巨大过患,对它不能容忍的心态产生了之后,才会对拔除它的方法产生高度兴趣,才会去钻研这个修法到底怎么观修的等等,这样才会产生兴趣的。这个教言是什么?就是此处自他相换等世俗菩提心的修法,通过修持他爱执来泯灭我爱执。
还会出现其他的过患,什么过患呢?我们对于三种对境会产生三种心态。第一个是方方面面超越自己的人,比如说在钱财、相貌、地位、智慧等方面超越自己的,对于方方面面比自己好的众生就会产生嫉妒心。第二个是不如自己的人,如果是方方面面都不如自己的人,我们很容易会变得高高在上,对开始看不起对方。第三个是方方面面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会产生了和对方竞争的念头,总想和对方一试高低。不管是产生嫉妒、蔑视,还是竞争,都是各种各样不好的心态,这种不好的心态直接引发恶业,恶业产生了,又开始继续轮回。我们就是处在这样的漩涡当中,难以自拔。我们要去掉嫉妒、蔑视、竞争心,实际上真正从根本上拔除的方式就是灭除我执。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就是我执在心中坐镇指挥,它是一切过患的源头。
因为我执的这个罪魁祸首,我们就产生了上述的一切不好的念头,使自己在轮回当中不得解脱。即便我们想修行的时候,烦恼也会障碍自己修行。虽然觉得产生这些烦恼不对,但是明知道不对,还是控制不了自己,这就是因为无始以来已经习惯了培养我执,所以我们现在想要真正的去摧毁它,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在《入菩萨行论》当中,寂天菩萨讲了,“如是汝屡屡,害我令久苦,”,“汝”就是我执,这个我执屡屡的害我,令我在轮回当中久久地受苦。“今忆宿仇怨”,现在我通过上师的恩德听受到了智慧的教言,知道了你是让我受苦的罪魁祸首。以前你曾经再再地伤害过我,我忆起了你以前对我做的坏事,现在我要下定决心要摧毁你的自利心。一定要把自私自利的我执心完全摧毁,不留一点情面。
我们在我执的苗头出现时,就是说开始出现了我要如何如何,比如说我要出人头地或者我要做这件事情,当我执的苗头一出现,我们就要发现它,马上提高警惕。怎么提醒自己呢?所谓的我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存在,这个我实际上就是一种假名。在中观的论典中,讲到所谓的我相当于把一条绳子看成了蛇。在光线很暗的前提下,我们看不清楚,如果把一条绳子看成蛇,产生了恐怖。实际上在这条绳子上面有没有蛇?在这条绳子上面绝对不会有蛇,只不过是我们的眼睛看花了而已。我也是一样的,我们认为在自己的身体和心上面有一个我,比如说觉得我在这里,然后自己站出来,这是我。如果有人问这是谁干的?自己的身体就会往前迈一步说,我。这就是把身体执著为我,或者说我这样想,我们就认为这个我就是一种思想。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认为身体和心就是我,实际上只是像在绳子上面安立蛇一样,就是在身体和心上面安立了一个概念,说这是我。不管怎么观察,在身体上或者心上都找不到我。今天肯定没有时间讲在身体和心怎么样不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专题。在《入中论》《中论》当中,有专门观察五蕴无我的道理。对于五蕴上面根本不存在我的道理讲得很详细,还有在《入行论·智慧品》当中也讲到了我不存在。我们观察的时候,我在任何地方也不可能存在,怎么能执著我呢?
“从而在我执产生的当下,便将其抛弃于萌芽之间”,我们要在我执产生的时候,立刻认识它,这需要有很细的智慧。如果我们的分别念很粗大,在我执产生的时候,我们都认识不了,并没有真正达到在我执产生的当下,马上认识它。这方面必须要通过打坐的方式训练,当自己的智慧敏锐之后,我执一出现,马上就会认知。发现我执出现了,我就要开始对治了。如果没有训练,虽然知道我执很可怕,我们必须要在它出现的时候,立即去认识它,但是也没办法认识。就像在人群当中,出现了一个小偷,我们根本看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受过训练,看不出来到底谁是小偷。如果真正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警察,他走到这个场合当中用眼睛一瞟,马上就会知道谁是小偷。受过专门训练之后,识别率就会很高了。
我们现在对于我执的认知程度相当于一个普通人看不出谁是小偷那样,虽然每天都在不间断的产生我执的念头,但是我们就是没办法认识。如果我们刻意地通过打坐等方式训练,有了这种能力之后,无论是否打坐,念头冒起来,我们就会知道这是我执要出洞了,马上可以认识它,然后把它抓住。这方面需要训练,否则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学修的人而言,马上认识我执、对治我执,还有一点困难。
如果想要真正不再产生执著,就应该很精进的修持。
《入行论》当中讲,“昔时受汝制”,以前的我是受到了我执的控制,没办法造了很多的罪业。“今日吾已觉”,现在我已经觉悟了,决定不会再受你的控制了。所以说,“无论至何处,悉摧汝骄慢”。“汝骄慢”就是我执。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我都要全心全意地集中精力去摧毁我执。
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不管出现了什么样的伤害,都是因为有我执恶魔,它是一切痛苦的罪恶根源。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将它驯服。
实际上每个众生都想获得安乐,或者说在发了菩提心之后,希望自己有度化众生的能力。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要找到一个让自己得到利益的方式。如果是一个真正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就要找到让自己不快乐的真实根源。如果我们没有通过智慧力去观察,只是按照世间普通人的想法。如果不快乐,就观察我不快乐是什么原因?因为我没有钱,有了钱,我就会快乐,所以他就把不快乐的根本放到无钱的层次上。这样只能解决暂时或者浅层次的问题。真正来讲,是不是有了钱之后,就会快乐了?其实有了钱之后,其他的麻烦还是会层出不穷的。
为什么?这只是解决了一些支分的问题,从一些很小的侧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远远没有触及到根本。就像治病一样,有很多的病,似乎头痛就是头痛,肚子痛就是肚子痛,但是还有一个更深的病灶,一切的病都是从这个最深的病灶引起的。如果没有发现最深的病灶,并且把它治愈。只是在表面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根本还在的缘故,永远没有办法获得快乐。虽然世间人也有一定的智慧,但是他们的智慧只是局限于出现某个问题的时候,就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都是以比较肤浅的方式解决的。比如说没有钱,就去赚钱;房子漏雨,就去补房子。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我执,乃至于我们没有把我执这个根本的痛苦之源消除之前,在我执的基础上,还会引发其他的痛苦。这个痛苦也许没有了,其他的痛苦还会存在。为什么?因为它的根源还在,通过根源就会层出不穷的制造出更多不同我们无法想象的麻烦。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地将其驯服。
夏沃瓦尊者说,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应该想方设法地用尽一切的方法去灭掉我执的恶魔。
他在区别俗人和修行者或者在家人和出家人时说,只要有谋求自利心行的都是俗人,也就是在家者。虽然一个人的表面上出了家,但是他的一切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为了谋求自利,为了自己获得钱财或者能够解脱,这就是一个俗人、在家者。不管任何人,如果具有利他的心行,即便没有出家,也是出家人、修行者。为什么?他抓住了修道的核心,具有成办他利心行的缘故,这种标准是不一样的。
奔贡甲格西是噶当派的一位很好的修行者,他在对治烦恼方面很有一套。很多发生在他身上的公案,对我们来讲具有很深的启迪意义,此处也是引用了他讲的一个教言。
这些教言非常深刻,他说:“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对治的短矛瞄准心的城门进行把守。”他把对治的智慧比喻成卫兵的短矛,用对治的短矛对准自己的心。如果产生了我执,就开始紧张地对治它;如果我没有产生我执,也不用对治。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修行方式,就是说除了对治自心的我执之外,没有其他的修行。一切的修行都应该围绕对治我执进行。
关于把我执看成怨敌并且舍弃的教言,夏沃瓦尊者是这样讲的,他说:“对待魔鬼,就要用放逐魔鬼之法。”一个事物需要用另一个事物来降伏,同样对治我执就要使用打破我执的教义,即通过修持他爱执、菩提心的方式来对治我爱执。
前面的“报应皆归一”,主要是我们要认识我爱执的过患;“于众修大恩”是我们要知道修持他爱执的功德。我爱执和他爱执一个是所治,一个是能治。我爱执就是前面讲到的自私自利的作意、我执等一切痛苦的根源;他爱执就是把爱护自己的执著转而去爱护他人。我们怎么样爱护自己,也要同样去爱护众生,这是他爱执。我爱执、他爱执里面都有一个执字。虽然二者同样是执著,但是我爱执属于真实的罪恶根源,这是需要舍弃的;而他爱执是一切安乐的根源。究竟来讲,两种执著都要断除,暂时来讲,必须要用他爱执来对治我爱执。因为我们在修持世俗菩提心利他的时候,必须要有爱护众生的念头,这样的执著我们要去刻意地生起来。
有些修行者看到佛经当中讲一切不执著,老是抓住这句话说,一切都不应该执著,爱护众生的执著也应该断除。这些人是完全不懂修行的次第,我们的心要逐渐和实相相应,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够和实相相应,在这个前提下,他爱执的想法能够对治我爱执的想法,所以说我们要修行,不单单是修行,而且还要刻意地下功夫去修行,让这种执著生起来。只有这种执著生起来的时候,才能将我们内心当中根深蒂固的我爱执予以消灭;消灭了我爱执,才能消灭轮回一切痛苦的根源,产生利他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能进入大乘道;进入大乘道以后,才可以修持成佛的菩提资粮。因此我们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刻意地产生他爱执。
怎么修持于众修大恩?主要是修持对喜爱他人的执著。“于众”,于众生修持大恩,就是知道众生无始以来对我有很大的恩德。因为对我有很大恩德的缘故,我要报答恩德,所以要去利益他们。就是说开始修持众生对我的大恩。因为众生不单单是无始以来对我有很大的恩德,即便是现在和将来也对我有很大的恩德,所以我要修持爱他。
总而言之,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具有大恩大德。为了报答这些恩德的缘故,必须要利益众生。有时候我们会想虽然众生过去世利益过我,但是毕竟已经过去了。现在我还需要修持利他而报恩吗?实际上众生不单单是过去对自己有恩,将来我们修持的无上菩提,也需要依靠于众生。
这又是怎么讲呢?如果真正分析一下,如果我们离开了众生,菩萨没办法成为菩萨,佛也没办法成佛。在我们修持菩提道的过程当中,有两个最大的助缘,一个是佛,一个就是众生。对于给我们做了这么大帮助的对境,怎么能不去报恩呢?佛对我们的恩德很大,因为佛加持我们,给我们讲法,留下来这么好的经典,所以我们对佛很感恩、如果我们是因为佛告诉了我们修行的方法,而对佛产生了感恩的心,那么众生也做了像佛一样的事业,我们为什么不感恩众生呢?应该感恩。
到底众生给我们做了什么趣入佛道的事业呢?以十善法为例,如果我们要修持十善法。比如说不杀生,如果没有众生我们能不能守持不杀生的戒律?不能;如果没有众生的财富,我们能不能守持不偷盗?不能;如果没有众生,我们能不能守持不邪淫、不妄语?都不能。十善业道当中,都有众生参与。有了众生的帮助,我们才能修持十善业道。
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就更离不开众生了。第一,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利益众生。首先要有众生,然后我们要去利益他,最后发起利益众生的心,这时才会有菩提心。我们在趣入大乘道的最初环节,在开始的菩提心修法上面,没有众生绝对发不起来。在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的方面,众生具有不可替代的大恩。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还要积累资粮。菩萨积累资粮就是通过六度,六度可以包括一切的善法。比如布施度,如果没有众生,怎么修持布施?如果众生不存在的话,你对谁修布施?因为有布施的缘故,所以才能修持布施度。修持持戒度也像前面分析的一样,如果你要守持不杀生戒。没有众生又如何圆满持戒度?还有修持安忍度,如果众生没有给你做伤害,你对谁修安忍?以此类推,整个六度都需要众生。
既然我们将来要修持菩提道、积累资粮,没有众生的重大助缘,永远不能积累圆满的资粮。即便是成佛之后,我们说成佛之后干什么?成佛以后就是利益众生。因此,没有众生最初的发心成立不了,中间的积累资粮成立不了,最后成佛的事业也成立不了。这样看起来,众生对我们的恩德难道还小吗?非常大!
现在我们这些刚入门的修行者,恰恰就是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每个佛弟子对于佛,都有一种天生的恭敬,而对众生这方面就欠缺了。我们现在就要认识到这一点,佛是我们修道过程当中巨大的助缘,而众生是我们修道过程当中更大的助缘,我们要对众生有报恩之心。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中讲,菩萨在布施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作意。什么特殊的作意呢?他在布施的时候,没有认为对方是受惠者,也没有认为我帮助了对方,而是认为自己是受惠者,这是对方帮助了自己。
这话怎么讲?如果没有对方,我的布施修不成。因为对方的帮助,让我修成了布施,所以说我是受惠者。如果他把自己当成了受惠者,还会对对方趾高气扬,用高高在上的心看待对方吗?根本不可能。菩萨对弱小的人有一种恭敬,他们不是因为佛要求我恭敬而恭敬,而是他真正懂得了,因为对方的存在,才帮我完成这个善根,所以他对我做了很大的帮助。他安住在这种层次上,在布施的时候,就会对对方非常恭敬。菩萨的想法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在学习之后,知道了菩萨是怎么想的,然后我们就要学习菩萨的智慧,按照菩萨的作意和智慧的教言去改变自己轮回众生的心态。
“修法所依缘”,修学佛法所依靠的助缘,“有情等诸佛”,就是说众生等同于诸佛。诸佛帮助我们修法,众生也可以帮助我们修法。“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难道有只是恭敬佛,而不恭敬众生的道理吗?对于大乘修行人来讲,必须要缘众生的大恩修持他爱执。
对于一个修持大乘道的人而言,佛陀和众生的恩德完全一样。对我们具有如此深恩的众生,当然应该感恩。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修持强烈的悲心。
我们对佛和众生的报答方式不一样。佛是功德圆满的对境,我们报答佛恩的方式就是努力修法、度化众生。同样对我们有恩德的众生,就不能通过这个方法来报答。众生属于有惑,就是有强烈罪业和烦恼的对境,对他们怎么报答呢?就是修利益他们的大慈大悲心。虽然众生和佛对我都有恩,但是不能像承侍供养佛那样去报答众生,而是要对众生发慈悲心。我们要对佛报恩,不能对佛修慈心修悲心,因为佛不是我们修慈悲心的对境,而众生是有苦的,所以我们要对他们修慈悲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报答他们,将他们的痛苦自己代受,把自己的安乐善根施于他们。这时候就会很自然地生起自他相换的菩提心。为什么呢?道理上讲通了,我们也从理论上思维通了,再修持自他相换就会很自然。如果我们道理上面没有搞懂,虽然坐在那里修自他相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利益众生、代受众生的痛苦?觉得凭什么这样做?我们会有很多疑惑,通过学习这部论典,里面把很多道理给我们讲的很清楚,一旦道理讲清楚了之后,在修持的时候,就可以非常自然地修持了。
尤其是害自己的人出现了,或者说有些非人、鬼怪伤害自己的时候,我们对这些鬼怪更应该观修大慈大悲心。怎么观修呢?无始以来这些伤害者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对自己有很大的恩德。我们在忆念恩德的时候,就要想他们都曾经在不顾痛苦或者忍受恶言的情况下,反反复复地利益过我,而且由此而承受了轮回世间无量无边的种种痛苦。这些父母在利益我们的时候,付出了很多。因为利益我的缘故,也是承受了无边的痛苦,所以现在就要观想他们的痛苦是我造成的,自己现在有了修法的机缘,当然应该生起利益众生的慈悲心。
因为迷惑的力量,所以我们忘记了互相曾为亲眷的真相。以前是我忘记了,对方也忘记了。因为忘记了曾经是亲眷的缘故,所以现在对方才会伤害我,既然我现在通过佛的教言,知道了他曾经是我的母亲,不能再对他做伤害,知道了真相以后,我就要对他进行饶益。
我们打个比喻来讲,无始以来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这是事实。因为我们投胎以后,有了迷惑,所以忘失了以前的事情。虽然我们曾经做过母子,但是因为迷惑的缘故,所以开始互相伤害。如果以这一世做比喻,就像这一世的母亲以前对我做过很多饶益,突然她疯了,精神发狂以后,忘记了自己是我母亲的事实,对我打击、责骂、摔我的东西等等,我并没有疯,知道她是自己的母亲。即便她现在给我做很多的伤害,作为儿子的我,肯定是要忍受的,而且会对她产生很强的悲悯心,不仅能够忍受她的折磨,还要想方设法治好她的病。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她忘记了是我母亲的事实,但是我没有忘记她是自己的母亲,所以作为我来讲,应该忆念她对我的恩德,而不能产生报复心。同样的道理,无始以来众生都做过我的母亲,现在他们因为迷惑而忘记了,本来我也忘记了,现在通过佛的教言知道这些众生都是我的母亲。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他们疯狂地伤害我或者给我造违缘,因为我知道他们是自己的母亲,所以会想方设法利益他们。
这就像前面讲的例子一样,母亲疯狂之后,虽然给我做了很多伤害的事,但是我知道她是我母亲,就能够忍受,还要想方设法去利益她。这些曾经是自己母亲的众生伤害我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办?肯定应该忍受,不能慎恨她,还要想方设法去利益她,令她觉悟,这才是一个孝子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这些道理已经体现的很清楚了。
本来他是我母亲,因为我而造成很多罪业,所以现在正在感受痛苦。因为我造了业的缘故,所以现在他又来伤害我。就是我的缘故,她才承受现在的痛苦,而且在未来还要继续承受痛苦。这样思维了之后,我就可以对一切众生产生强烈的大悲心。
虽然我过去曾经伤害过她们,但是现在了我成为了一个学大乘的人,从今以后就要为他们扫除危害,成办他们的利益。通过这样的观修,开始修持自他相换。注释当中所讲的内容的确也是非常殊胜,我们认认真真地思维就能够把修持大乘道过程中很多的道理想清楚,也能够激发我们修行的动力。
尤其是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或者看到狗之类的旁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想方设法地去帮助它们。
如果我们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够直接利益它们,我们就去间接地利益。我们可以发愿,愿这些害我的人,都能远离一切痛苦而获得安乐,迅速获证佛的果位。
不单单心中这样想,而且口中也必须要这样念诵,并且进一步地发心:从今以后自己所造的任何善行,都必须是为了他们的利益。
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可能的话,就要尽量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如果做了之后,利益不了对方,我们要发誓愿以后能够利益他们。即便我们真的利益不了对方,作为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来讲,不能利益对方,也千万不要伤害对方,这是一个不能越过的底线。作为一个大乘菩萨来讲,应该努力地去利益一切众生,如果利益不了对方,我们也千万不要伤害他们,这条底线是我们要想方设法去维持的。作为一个学佛的佛弟子来讲,不伤害众生就是基础。
如果对我们伤害是鬼神怎么办呢?有些人遇到鬼神伤害的时候,马上开始念猛咒、修降伏法,作为佛教徒来讲,这是不合适的。如果以伤害对方的嗔恨心念诵猛咒,对自他都没有利益。第一,伤害了自己的慈爱心,因为自己具有嗔恨心的缘故,当嗔恨心生起来的时候,自己首先就失去了慈悲心的对境,这样的身份失去了。第二,猛咒也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因为佛陀说不能伤害一切众生,所以对自他都有伤害。正确的方法是对待鬼神也应该忆念他以前对自己的恩德,然后思维无始以来我曾经伤害过你们,为了补偿这一切,现在我应该把血肉布施给你们,让你们得到满足。那么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观修方式,相当于一种施身法。
在伤害自己的妖魔鬼怪面前,观想以一把刀子把自己的身体剖开,然后让妖魔鬼怪各取所需。不管你们想要身体的那一部分分支,都可以各取所需。在观想布施的同时,我们在口中还要说,请你们随心所欲的尽情享用我的血肉骨头。这是一种施身法,通过施身法可以满足妖魔鬼怪的意愿。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布施,为什么呢?在缘起当中,所布施的东西越珍贵,功德就越大。在我们所有珍爱东西当中,对身体的珍爱是最厉害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布施身体,它的利益非常大。我们要修行佛法就必须放舍执著,如果能够对身体的执著进行放舍,这种放舍比较靠近于究竟的实相。因此这种靠近实相的施身,功德利益也是非常巨大。
然后自己观想,这些鬼神因为享受了自己的血肉缘故,暂时消除了饥渴的痛苦,然后也让它们的身心得到了无漏的大乐。
我们是发了菩提心的人,通过菩提心的作意,把身体布施给了对方。因为自己有菩提心加持的缘故,所以这种肉和其他的肉不同。然后观想对方以享用发了菩提心的人布施血肉的因缘,它们身心获得了无漏的大乐,并且圆满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通过这个修法,不单单让对方享受到了血肉,而且也让它们享用到了佛法的盛宴。作为菩萨来讲,不单单是满足眼前的利益,而且着眼于解脱方面长远的利益。
其后观想和前面一样,通过布施身体的方式,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所有吃肉喝血的鬼神。此处和上一段有些差别,上一段的重点是对伤害自己的鬼神布施,这一段是没有伤害自己的其他其他鬼神。因为它们是喜欢吃肉喝血的,所以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它们满足。无论伤害自己的鬼神,还是不伤害自己的鬼神,都通过这种的方式来满足它们。
综上所述,一切的痛苦都是因为执著自我而产生的,所以我要把我执当成仇敌。
反过来讲,所有的利乐,无论成佛的利乐、成菩萨的利乐,还是从轮回当中解脱的利乐,都是依靠众生产生的,所以我们要把众生视作自己真实的亲友,然后用尽一切力量去帮助他们。首先对他们发起的平等慈爱心,然后自己通过观修等方法去帮助他们获得实际的利益。
《修心八颂》的作者朗日塘巴尊者说,如果把我看过的所有甚深教法归纳起来,最深的教法是什么?就是把所有的过失自己承担,所有的功德赋予众生。实际上就是打破我爱执,修持他爱执的教法精髓。
在《修心八颂》的后面两句讲到,“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一切的亏损、失败让我来承受,一切的胜利、利益全部奉献给其他众生。除了修法之外。没有其他更深的法了。因为这个法完全讲到了殊胜菩提心的要点,所以我们想要修持菩提心,也必须要去这样做。首先是观想,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尽量地去实行。
这是通过胜义菩提心转为道用。“迷境”,即迷乱的世间产生了迷乱的痛苦,要消除引发痛苦的来源,就是“观四身”,即把迷乱的境观为四身。下面还要讲,四身就是法报化本性身。“空护为最上”,“空护”的“护”是什么意思?护就是护轮。在佛法当中,尤其是密宗,如果一个人遇到了违缘或者伤害的时候,他就观想一个护轮,自己处在护轮的中央,然后四面八方上下十方全部已经充满了咒语、兵器、烈火等等,通过这样的观想,一切的违缘不能进到里面伤害自己。
所有的护轮当中,什么护轮是最好的?这里讲空护,就是说空性的护轮是最上的护轮。如果遇到违缘的时候,能够观空性就是最殊胜的护轮。因此“迷境观四身”、空性的护轮都是和胜义菩提心相应的。此处说以胜义菩提心将恶缘转为道用,就是说如果我们遇到恶缘的时候,如果能够观空性,即观能害所害都无自性,能害所害者就是梦幻一般的,这时候就能够自然地接受恶缘。
如果我们有了烦恼,依靠烦恼和内外器情世间的伤害,我们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痛苦。我们真正分析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是因缘和合,也是无实有的,然后种种的痛苦也是因缘和合的,不存在实有。这就是心的迷惑而产生的幻相而已,体性就是稍许也不可能成立为实有的。
种种的幻象,就像梦中的房子失火了,我们在火中被烧的很痛苦,或者是发大水的时候,我们被洪水冲走,感受到了很大的痛苦。实际上这些都是无实有的,之所以我们在梦中感受到了痛苦,就是把无实有执著为有实有。如果我们能把无实有了知为无实有,就不会有这么大的痛苦。
比如说在有些窍诀当中讲,在做恶梦的时候,如果当下能够认识到现在是在作梦,这一些都是假的。这样一想的时候,马上能够从梦境中醒过来,从而远离恶梦。我们在现实当中,遇到了一些灾难。如果能够安住在无实空性当中,没有能害所害。伤害的事物或者人都不存在,没有能害所害,也没有真实的所害。这样的空护是最殊胜的。
这就是讲迷境观四身,怎么样将迷境观四身?胜义谛当中,一切法的体性何者也不成立。如果观察烦恼和痛苦的本面就可以发现,首先烦恼和痛苦的产生就是从何处也不生的。我们从它生起的因来看,如果用中观的金刚屑因观察一切万法的生因时,一切万法实有的生因无外乎就是四种,即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不管是从四生当中的哪一生观察,都找不到一个真实的生因。因为找不到生因的缘故,所以它就是无生的法。了知安住无生的法叫做无生法身。在迷境观四身当中,就把一切法观察无生的安立成法身。四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和本性身。第一个就是从无生的角度安立成法身。
生和灭是互相观待的,有生才有灭。比如说一个人有了出生,才有死亡。如果这个人从来没有出生,他的死亡也就没有办法安立了。一切万法既然无生。就不会有灭,从无灭的角度安立成报身,这就是无灭报身。
生住灭,如果有了生就会住,有了住就会有灭。现在既无生也无灭,中间的住也就是假立的。所以说,没有真实的生。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生住灭都是假的。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万法有生有住有灭。世俗谛的生住灭都是假立的,如果不以胜义理论观察,假立的法似乎存在,如果以胜义理论观察,就会变成无实有了。就像梦境一样,不以胜义理论观察,或者从梦中显现的角度来讲,好像也会有生起和安住,最后醒来的时候还有灭,有生住灭。如果真实观察的时候,梦境中的法都是不存在的。它的生住灭也是假立的。因为没有住的缘故,所以叫做无住化身。
本性身没有其他的法,就是从法、报、化三身无二无别的角度安立的。
实际上直指四身的教言,就是平时我们学习到的把痛苦和烦恼的本性了知为无生无住无灭的空性,实际上就是这里讲的无生的法身等四身。主要的内容就是空性,即把一切的烦恼和痛苦观为空性。
除了空性的教义之外,伤害自己的人也是激励自己修炼菩提心的善友,对自己有很大的恩德。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自己的人,有些人认为邻居伤害了自己,有些人认为上级了伤害自己,反正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都会觉得是张三李四或者某某人对自己做的伤害。作为修行者来讲,他完全能够从其他的角度思维,然后把这个转为道用。从哪方面呢?这个地方就讲了一条,即这些害己者也是促使激励自己修炼菩提心的善友。他们可以帮助自己修持世俗菩提心、慈悲利他。也能够帮助自己修持胜义菩提心。比如说对方出现的时候,我们观想他的身心都是空性的。人的名字只是在人的显现上面安立的,如果对人的身心一一观察,都是不存在实有的。我们观察的时候,既然不存在实有,到底谁的伤害我?这些也不存在。这就是通过胜义菩提心来修炼善法。因此他们对自己有很大的恩德。
话又说回来了,害己者能够成为善友的前提是自己必须要掌握这些修行的方法。如果自己不懂得修行方法,害己者就是害己者。对自己来讲,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意义了。如果懂得了这些修法,害己者不再是害己者,而是让我们生起殊胜善法的善友。
因为我们远离了对治,对治是什么?就是空性、菩提心的窍诀。我们远离了对治法的缘故,所以在不知不觉当中,忘失了正念的状态下生起了烦恼,这时候恰恰又是仰仗着这些伤害自己的人,让我了知了,自己应该生起世俗菩提心,对他们观慈爱,实际上他们就是空性的。通过这些因缘,自己又回忆起了这个教法。从这方面来讲,他们就是上师、佛陀的化身。
为什么他们是上师、佛陀的化身?因为他们做了上师和佛陀的事业,所以他们就是上师、佛陀的化身。他们做了什么样的事业?我们就要观察上师到底给我们做了什么样的事业。我们在依止上师以后,上师告诉我们要对众生发菩提心、观空性,上师说了这些教法让我们观修。好了!如果上师所做的事业是这样的,众生所做的事业也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一个众生出现在你面前,并且伤害你,然后你想他是我无始劫以来的父母,他对我伤害,我应该对他修慈悲心;他对我伤害,我应该观空性。因为他做了上师和佛陀的事业的缘故,所以就可以成为上师和佛陀的化身。
就是从这方面讲的,而不是说他真正是上师和佛陀的化身。他做了上师和佛陀对我做的事业,在帮助我生起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方面,上师和佛陀做的事情他也做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他是上师和佛陀的化身,对我有很大的恩德。
前面我们讲了麻风病在古代相当于绝症,换成现在的话,可以说出现了癌症或者艾滋病等异常痛苦时。如果患上了这些疾病的时候怎么办?一般人患上不治之症之后,很多都会彻底崩溃了,觉得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如果患了绝症怎么办?患了绝症也有患了绝症的思维。
我们应该这样想。
如果我没有得这个病,可能现在就没有办法坐在这里听法,也不会生起去求法的想法,就会像其他的世间人一样,正在努力追求现世的世间八法。然后因为努力追求现世八法的缘故,把正法法忘得一干二净,很多人过于耽著世间八法,所以对正法并没有兴趣。很多人因为太顺利的缘故,所以根本想不到修法。反而是一些经常遇到违缘、受过很多打击或者身患重病的人,他们反而更加能够生起求法的意乐,觉得修法才是最有利益的。
在很多传记当中,经常提到米拉日巴尊者,因为他小时候受到了太多的折磨,依靠这样的因缘又造了业的缘故,所以最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求能够从轮回当中解脱的妙法。
以前还有一个比丘尼,叫做华嫫。她以前是印度的一位公主。因为得了麻风病,逼不得已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最喜爱她的父王也抛弃了她。她没有办法,只能到一个山洞里面,精进地祈祷观世音菩萨。每天就是吃草、喝泉水,剩余的时间就是不停的礼拜祈祷观世音菩萨,大概过了六年,在一次修行当中,十一面观音真实现前了,给她灌顶,并把最深的一个修法传给了她。得到加持以后,麻风病就治愈了。作为一个成就者,回到了家乡之后,国王也愿意接受她,很多王子又开始重新追求她。因为她已经完全了知了,只有佛法才有利益,所以毅然出家,出家以后,就把这个法传了下来。现在流传于西藏最出名的十一面观音的修法就是华嫫比丘尼的传承。
如果她以前没有得麻风病,一直在皇宫当中快快乐乐的生活,充其量一生一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庸庸碌碌当中过完一生。长大之后嫁人,过着很好的生活,最后老死而已。既不会成就,也不会给众生留下这么大的利益。就是因为患了麻风病,所以不得不出离。她就很精进地去祈祷,然后通过加持,最后得到了证悟。自己和众生都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我们在轮回当中比较好一点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痛苦,很多时候,苦难是让我们能够清醒的良药。遇到苦难会让我们清醒,实际上轮回就是这样不可靠,轮回就是这样痛苦的自性。怎么样摆脱呢?只有修持正法。我们在出现很严重的疾病或者受到很大打击时,既不能像一般人一样崩溃,不要自暴自弃,也不能走极端去报复社会,完全可以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
这是我们修法的大好机缘。因为有了这个病,以前我放不掉的,这些所谓的事业、杂事、琐事,现在就放下了。放下之后,能够一心一意的求法、修法,这些得益于哪里?就是得益于害自己的人。有了害自己的人,自己才产生了修道的心,有了出离心。
因为这些害己者做了上师三宝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是上师三宝事业的化现。上师三宝告诉我们要出离、精进和追求解脱,同样这些害我的人也做了这些事情,让我们精进、生起出离心、对众生修大悲。这些人的的确确就是上师三宝的事业化现。
这些智慧的教言非常殊胜,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前的想法。如果没有学习佛法,我们的思维仍然会很狭隘;现在学习了这些教法之后,至少我们的思维打开了。如果再进一步串习,我们的心胸就会放开。很多的琐事或者所谓的伤害等等放不下的东西,通过串习这些智慧之后,都可以放下,然后一心一意地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求解脱道上面。
上师是我们生起菩提心的一个助缘,而众生是我们生起菩提心的另外一个助缘。就像我们依靠上师生起菩提心一样,依靠伤害我的众生和遇到的病痛,就能够让自己的相续生起两种菩提心。因此我应该从心灵深处来感谢伤害自己的人和这些病痛。
每个众生不遇到这些情况,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众生生老病死的痛苦不可避免,其他的违缘障碍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像一般的凡夫一样去迁怒于对方,或者非常绝望,还是像此处所说的那样,主动积极地去修持能够利益自他的教言,让自己的心走上成佛之道?
此处讲的很清楚,通过学习懂得这个教言之后,最好能够反复观修,经常去看一下,让这些教言融入自心。如果只是听一下,有了一点点印象,可能在听课的时候,稍有触动。下课之后,遇到了其他外境,就像没听过一样,这点感动马上就会消散。为了让这些感动能够长时间保存,能够从内心当中真正对这个法有所收益的话,下去之后,还要反复去看,并且去思维和观修。因为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自己把法记得更牢,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心的一部分。那时候你想丢也丢不开了,通过观修,这个法融入了自心,起心动念就是利他心和如何转为道用。如果我们现在不精进的话,很快就会忘失,所以还是要精进地去串习。
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