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6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的学习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
《俱舍论》讲的是一转法轮中,阿毗达摩对法的主要含义。特点是难易交替出现,有些地方特别难,有些地方不是那么难,简单一下之后,又开始难一点。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对本论的殊胜法义尽量学习,不仅在相续当中接受,对于一部分内容也要进行实修。
丙四、蕴界处次第确定之理:
次第因在这里,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蕴、界、处的次第是确定的,尤其是五蕴的次第,然后对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类似的观点,也可以进行描述。
次第随粗诸烦恼,器等义界如是立。
讲的是它的次第安立,首先是色蕴,然后是受、想、行、识,蕴如是排列,前面单独安立受想。为什么要单独安立受想?因为不管从粗细的角度,还是产生烦恼的角度来讲,受想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受想,很多的内容意义,也就没办法安立了。
颂词表达了四个意义。为什么这样排列五蕴的次第呢?
第一,随粗。它是跟随粗细的次第进行排列的,越往前越粗,越往后越细。
第二,随诸烦恼。产生烦恼的次第,也是通过受乃至于识之间确定。
第三,器等义。以比喻和意义对照说明,像请客吃饭一样,需要器皿、饮食、厨师、烹调,最后受用,对照色乃至于识之间产生烦恼的道理。
第四,界。这个“界”是跟随三界的道理,进行排列的。欲界当中主要是什么,色界当中是什么,无色界当中前三个是什么,第四个是什么等等,通过界的方式进行安立。
通过四个根据,我们知道它的次第是确定的,不能紊乱,不能把受想拿到后面,把识排在前面。色受想行识,有一定的根据。尤其针对修持解脱道的人来讲,对于烦恼产生的次第,粗细的因等等,也应该有所了解,增长内心的智慧。我们觉得学习五蕴的次第,对证悟空性有什么直接的意义?虽然不一定令我们直接证悟空性,但是间接的作用很明显。当自己的智慧通过这样的方式,梳理的非常细致,变得有条理的时候,我们再去学习空性等深奥的法门,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更加容易理解比较深广的法门。
十地五道的次第,还有空性、光明,密法的内容,都需要以有条理的智慧学习、思考和修持。如果我们的智慧比较混乱,很难通过自力发现里面隐藏的含义。如果学完了这部论典,对自己智慧有所启发,对于增长我们学习的能力,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有了深细的智慧,我们打开了思路之后,通过自力去看,会发现颂词有很多层次。
《俱舍论》的层次感、次第性很强,因为我们的智慧比较粗大,平时轻易漏掉的地方,本论都讲的很细致。我们学五蕴的时候,就会知道还可以这样去观察、分别,依靠自己的智慧根本想不到。学完《俱舍论》之后,掌握了方方面面的观察、安立方式,我们再去看其他的论典,通过自力可以找出隐藏的意义,对自己学习佛法的帮助非常大。
首先通过粗细的原则进行分别,五蕴当中什么法最粗大?色蕴是最粗大的。属于色的自性,是有质碍的,互相之间有阻挡。色法和心法当中,心属于无碍,而色属于有碍的,色法可以累积和相互质碍。在五蕴当中,最粗的色蕴排第一位。
第二个是受,平常我们说自己今天很快乐,或者非常痛苦,也是比较明显的。一点点的感受就会使自己很快乐或者很痛苦,这属于受,自己的苦受、乐受等,比色法要细,但是比其他的三个法粗,所以排在第二位。
第三个是想,想就是取相,这是青色的相,那是黄色的相,这是男的,那是女的。想比受要细一点,但是比造作迁流的行、识,要粗一些。平常能够取种种相的想,在我们的心前可以浮现出很多相。受只要你感受到了,不用去思考,今天你头疼,头疼就是头疼,很粗大,不需要观察,直接摆在这个地方,快乐也是一样,比较明显,但是想必须要去思考,这是什么东西,比受细一点,它是排在第三位的。
第四个是行,是以思心所为主的种种心所法。这方面更细微,不仅包括禅定、智慧等,很多贪嗔的烦恼,也是行蕴所摄,想之后产生很多烦恼,它排在第四。
第五个是识,心识的自性是最细微的。为什么?你的心识再怎么样,绝对不可能和色蕴相比,色蕴是最粗大最明显的。除了色法之外,受想行识属于心法,都是自己内心的自性。中间三个受想行,这是心所法,就是心所有的法,相当于大臣是国王所有一样,心识叫心王,心所叫做心所有法,属于心识的所有法。像国王和国王的眷属一样,心所相当于国王的眷属一样。
在《俱舍论》《因明》《辩中边论》当中,都有心和心所的安立。心王只是缘总相,不是我们分别念面前的叫总相,它是缘总体的概念,心所是缘比较细微的方面。比如我们看到一幅画,心王就是眼前显现一幅画的样子,整体就取完了,但是心所,这是蓝色的,那是绿色的,画的是莲花生大士的像,可以细一点。
心识的自性缘一个整体,从这个角度讲,力量比较细微,不是那么明显的。虽然心所缘的是细相,但是比较确定,这是唐卡,画的是莲花生大士,颜色是什么,帽子是什么。比起心王,心所就粗一点,更加细致,更加明确的缘了对境的本体。因为心王只是缘一个整体法的缘故,所以它是最细的。在注释当中说它是缘本体,就是讲它的整体,不去分别这幅画是什么质地,取完之后,心王的事情就做完了,剩下就是心所的事情,心所会详细的辨别,到底是什么。这就是受蕴、想蕴,或者行蕴等等,里面的心所法去工作了。
然后是随烦恼,产生烦恼的次第。我们的眼识缘了色法,耳识缘了声音,鼻识缘了香气、臭气,还有舌识缘了酸甜苦辣,身识缘了柔软、粗糙。缘境之后,产生了受。首先是色,然后是眼耳鼻舌身,首先是缘它的色法,后面开始产生苦受和乐受。因为你看到的东西有丑有美,听到的声音有好听、不好听,至于你身识的所触,也有悦意和不悦意,所以就开始产生了苦受和乐受。
产生苦乐受之后,产生了种种想,引发了比如常乐我净等颠倒想,产生了想,就开始有行,对于造作,思心所为主开始分别,好的东西我一定要,不好的东西不能要等等,开始产生了心所,然后产生了贪心、嗔心之后,最后就是识。烦恼染污了自己的心识,产生了烦恼的次第。
首先的源头就是色,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讲,要远离让你生烦恼的对境。因为你经常安住在复杂的环境中,看的多、听的多,也会产生很多烦恼,所以应该到寂静处去闻思修行。那样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和正法有关,当眼耳鼻舌身等诸根缘正法的时候,就没办法缘杂乱染污的外境。有些时候从远离对境的角度,制止烦恼的产生;有些时候从受的角度来讲,观察它的无自性,或者在小乘当中,诸受是苦,虽然感受到了受,但是观察一切受,都是苦的自性,不管是苦受、乐受、舍受,都是苦苦、变苦和行苦的自性。对于身上感受的受,通过正法来进行调伏,尽量断除常乐我净的颠倒妄想。如果你把这些执著是常、快乐、我自在的、清净的,就没办法避免产生烦恼,所以你要安住在如理作意当中,这些都是无常、不清净的自性,都是无我的,佛法当中都有相应的对治法。
然后是行,尽量安住在无贪、无嗔等善心所当中,最后自己的识会比较清净,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安立所生烦恼的次第。我们说通过看到的色法,开始产生受。有些注释当中讲的方法,和前面讲的方式相反。说欲界的众生,最喜欢看好看的外境,漂亮的人等等,这是什么?自然而然对色法、饮食、男女等等产生贪著心,产生贪著心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因来自于受。因为有苦受、乐受的缘故,对饮食、男女产生烦恼。
受来自于想,因为有种种非理作意、颠倒妄想的缘故,所以认为这是快乐的自性。有了快乐自性的缘故,认为这是快乐、清净的,就产生了乐受,或者认为这是不清净、不好的,产生了苦受。这种想来自于内心的贪心、业,或者烦恼,这是行蕴所摄。业和烦恼是通过什么发动的呢?以自己的眼识或者意识发动,通过心识产生业惑,通过业惑开始产生颠倒的非理作意,然后产生苦受乐受,通过苦受乐受,对男女、饮食等等,产生强大的贪著心。不管是第一种次第,还是第二种次第,都讲到了五蕴产生烦恼的次第。
下面讲器等义,前面以简单的方式提到过,相当于我们吃饭,或者请客的次第。如果你要请客吃饭,首先要有器皿,做饭的锅、盘子、筷子等等,准备好的饮食装到器皿里,有了饮食之后,烹调饮食的人必须有,要不然是你自己,要不然请一个炒菜的厨师。厨师通过自己的手艺烹调饮食,最后就可以受用,有五个次第,分别对照色、受、想、行、识。
器皿相当于色蕴,要受苦的器是什么,就是身体为主的法。它是一个器皿,有了色法的器皿之后,要有相当于饮食的受。因为饮食有比较好的,也有比较差的。有的非常明显的,比如饮食非常的精良,或者是一堆烂菜叶,一看就知道是很差的东西。有时根据个人的喜好,喜欢吃这种菜,不喜欢那种菜。饮食有好吃的,不好吃的。受当中有比较悦意的乐受,相当于好吃的菜一样,还有不太悦意的苦受,相当于不好吃的菜一样。一般的舍受相当于中等的菜,吃两口也可以,但是不一定喜欢,也不一定讨厌。
第三个是想。对于好吃的、不好吃的,有一种想法,或者想要获得的心,相当于厨师一样。有些注释当中说,想相当于调料。有了饮食之后,还要有调料。此处说的是厨师。
然后行就是造作的,生起了贪心、嗔心的业惑,是造作迁流为性的,相当于烹饪。厨师把调料和菜放到一起开始烹饪,炒完之后就开始吃饭。吃饭就是通过自己的行缘颠倒想,造了业之后,最后果报现前,果报在什么地方安立?在心识上面安立,非常痛苦,或者不痛苦等等。
因为五蕴通过器等义,可以确定次第。第四种就是界。五蕴在三界当中,都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欲界当中最明显的是什么呢?最突出的是色蕴,并不是没有其他的,从地狱乃至他化自在天,欲界都是属于色法为主,贪著、受用这些色法。
从一禅到四禅之间主要是受。它有喜和乐,四禅主要是舍受了,一禅到三禅主要有喜和乐,喜就是内心当中的执著,很高兴;乐就是欢喜,没有欢喜心,身体当中的乐受还是比较明显的,到第四禅之后,喜也没有了。观待于上上的禅定,下下的是一种过患。虽然我们到初禅的时候,可能内心安住在禅悦当中非常欢喜,但是这种欢喜是一种执著。如果你安住在执著当中,没办法生起上上更加清净的禅定,所以修一段时间之后,喜的执著要打破,安住在乐当中,喜就没有了,喜是内心当中的欢喜,主观比较强一点,执著心也比较强。把它打破之后,乐不是主观的,不是我心中产生的高兴、不高兴,就是身体的乐受,修禅的时候会这样。乐受观待上面的舍受来讲,还是有过患的。
往上修到第四禅的时候,没有喜,也没有乐,安住在舍受状态,四禅主要是受蕴为主,再往上三界当中的第三界就是无色界,分了两个等持。无色界前三个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有所处。因为修到第四禅的时候,虽然舍受相当于平等的,很清净,但是他对色法还是产生了厌离,修持空无边,开始到了无色界。
虽然没有欲界那么强烈的贪著,但是色界当中,有色法的存在和执著,感受主要是前面所讲的喜乐和舍受,他们修持空无边处,最后对空的执著也厌离了。然后修持识无边处,一切都是心识的周遍,厌离了心识之后,开始修无所有,心识也没有了,就是无所有处。这样三种都是想蕴。在自己的心识面前现前了什么相呢?第一个现前空无边的相,第二个现前识无边的相,第三个现前无所有的相,想为能取相,心中就现前了这三种相,然后到第四个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在整个三界当中,是最细微的心。欲界是特别粗大的心,往上就越来越细微,非想非非想称之为有顶。“有”就是三有,“顶”就是顶端,超过就出三界了,所以是整个三有的顶端。
主要是行蕴,以思心所为主。非想非非想,“非想”就是粗大的都没有了,几乎没有想了,“非非想”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想,最细微的想还是有的。这个想就是一种思,还是造作迁流的自性。
以上是前四蕴,还剩了一个识蕴。识蕴周遍三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识蕴分别住在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当中,没有离开,这是它放在最后讲的原因。
通过蕴界处次第确定之理,我们知道了排列五蕴次第,是通过随粗、随烦恼器等义和界进行安立的,也知道了前面把受想单独安立为蕴的根据。因为在随粗、随烦恼当中,缺少不了受想的参与,如果没有受想,次第就没法排了。
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说了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下面讲处和界,就是十二处、十八界,和相关的内容。
取现境故先五根,取大所生故四根,
他中最远速执故,或依位置之次第。
主要是讲六根,为什么不讲其他的呢?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六根,眼根所缘是色法,耳根所缘的是声音,六根一确定,六境就确定了,六境一确定,六识也就确定了。眼根缘色法,产生眼识等等,这样就确定了。这里也讲了十二处、十八界等等,都是包括的。六根在五蕴当中没有讲,主要在十二处中,开始讲六根。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样排次第的原因是什么?也是有根据的。我们觉得佛法当中说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是不是随便排的?不是随便排的,还是有一些道理。《俱舍论》中的道理,有些地方讲的不是很清楚,因为侧重点不是这些。小乘当中对于这些智慧讲的比较细微。因为我们的分别念比较强,可以通过观察方法,把分别念压下去,对这些道理产生比较殊胜的认知和定解。
第一层意思“取现境故先五根”,就是六根当中五色根排在前面;第二层意思“取大所生故四根”,这是五根当中身根排后面的原因;第三层意思“他中最远速执故”,是四根当中眼耳鼻舌排前面的原因;第四层意思“或依位置之次第”,是或者依靠位置也可以排眼耳鼻舌身意的次第。
第一个是“取现境故先五根”,在六根当中,五根排在前面,意根排在后面,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取现境故”,“现”可以理解为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时间的次第。眼根乃至身根,只是现在的对境现前的时候,才可以能取,眼睛不能看到昨天、明天的色法,就连上一刹那的色法都看不到,只能看这一刹那和眼根同时的色法,耳根、身根都是取现在的法,“现”从时间角度来讲,是现在的意思。
“现”还有一种意思,是明显的地方,现在眼前,也就是说你能看到的,隐藏起来就取不了。隐和现是相对的。现既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也可以从隐蔽、明显的角度来讲,比如色法隐藏起来了,在墙外面,我们没办法取它。还有如果超过了距离,你的眼根看不到几公里之外的东西,只不过在眼根范围当中取这些法,有这些是不是显现,是不是现在的特性。平常我们说有色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是取现在,一方面是取明显,还有一个就是不能超越它的功能范围之内的法,把这些确定的方面放在前面。
为什么把意根放在后面呢?意根不一样,它可以取三时的境,不单单取现在的境,意根也可以取昨天的法,昨天我吃了什么,明天我准备做什么。意根可以通三时,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都可以取的。和有色根取现在就不一样了,所以放在后面安立。
还有意根可以取无为法,其他的根取不了,它连虚空、抉择灭都可以取,所以比较难懂,而眼根、耳根,比较简单一点,所以把意根放在后面。因为它的功能不一样,既可以取过去、现在、未来,还可以取隐蔽的,比如说眼根看不到墙后面,但是意根可以去缘在墙外面。虽然不能缘到它的自相,但是对于隐蔽的东西可以去缘。眼根不能缘墙外的东西,只要一挡住,就没有功用了。意根是无色的,不受限制,地下几十公里下面有什么,我们也可以去缘,超越眼根范围之外的几十万公里的法、大洋彼岸的美国,我们的意根都可以去缘,所以它既可以缘三时、隐蔽,超越眼根、耳根范围之外的东西,都可以去缘,从这样的角度来讲,它是比较难以通达,所以放在最后面,首先讲五根,再讲意根。
把这个确立之后,我们再来看五种有色根的内部,也要排一个次第,就是“取大所生故四根”,在五色根当中,身根排后面,眼耳鼻舌身,身本身的次第就是第五,在五根当中排在最后,把眼耳鼻舌四个法排前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前面四根是取大所生,我们前面讲了,四大和四大所生的法,就是地、水、火、风,它是元素,四大种。比如柱子、瓶子,或者声音,都是四大所造色,此处我们颂词当中叫大所生,四大所生的法,就是比较粗大的法。前四根的所取都是取四大所生,眼根的显色形色,耳根取的声音,鼻根取的气味,舌根取的味道,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取四大所生。它们四个是一组,放在前面讲。
身根为什么放在最后呢?身根不确定。我们前面讲到了,触当中有因触果触。因触就是四大种,身体的对境可以取地水火风四大种,四大种就是能生的,然后身根又可以取,比如轻重、柔软,或者冷热、饥渴等等。这些方面就是大所生的法,四大所生法也可以取,有些时候身根既可以取四大,也可以取四大所生,它和前面不一样,有所差别。而且取的时候,前面四根只是取固定的,取四大所生,但是身根有时候可以取四大,有时候可以取四大种,四大就是四大所生,有时候同时取,也就是说既可以取四大,也可以取四大所生,它的功用比较复杂,因此和意根一样,排在后面。因为前面的比较单纯,后面的比较复杂,所以就把身根放在最后安立。
第三句讲四根当中也要排次第,前面四根眼耳鼻舌,为什么这样排。“他中”,“他”就是其余的意思,在其余四根当中,有两个根据,一个是最远,一个是速执。眼耳鼻舌当中,在取境的时候,功用最强烈、最明显的是眼根了,眼根可以取最远的法。耳根取的境是第二位,随次第就是鼻根和舌根。
眼根取的时候,在注释当中打比喻说,虽然已经远远看到河流了,但是听不到河流流淌的声音,说明眼根取的是很远,耳根就取的近一点。还有我们的眼根可以看到太阳、月亮,还可以看到更小的星星,多少光年之外的东西都可以看到,所以他中最远,可以取最远的境缘故,眼根是排在第一。第二个就是耳根,耳根没有眼根取的这么远,但它绝对比鼻根和舌根要取的远。比如很远的地方喊一声,我们都可以听得到。
从是不是最远的角度来讲,眼根排第一,耳根排第二。然后鼻根排第三,在很远的地方,它的气味就已经闻到了。鼻根的作用可以闻比较远的对境,舌根就不行,必须把菜放在舌头上,这时才能取它的境,所以它取的是最短的。虽然身根也一样,但是前面讲过,已经把它排到最后一位了。这里就不讲身根了。
还有“速执”,就是它取境的速度是不是快。主要是从鼻根、舌根二者,做一个对比。到底哪一个执境快一点,当然鼻根执境快。因为在比较远的地方,鼻根能够闻到香气、臭气等等,但是舌根就不行,不能在那么远、这么快的方面闻到气味,必须要尝了之后。从速执的角度来讲,鼻根排前面,舌根排后面,
第四层意思,“或依位置之次第”,这是另外一种排法,依靠位置的次第。从一般的角度来讲,眼根的位置比较高,然后是耳根。道友们可以看一下,我自己看不到自己,好像差不多,有些道友的眼根在耳根中间,有些可能稍微高一点点。因为眼根里面还有一个眼球,眼球可能比较大,比耳根高一些,大概是这样的。眼根最高,排第一。耳根稍微往下一点,然后就是鼻根,下面是舌根,然后是身根。虽然头顶也是身根,但是大部分在下面的缘故,身根还是排在下面。
依靠位置的次第,从高到低的方式来排,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还有最后一个意根。意根没有真正安住的处所,但是我们说身根,大部分在下面。比如通过身产生身识,身识产生意根,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在下面,或者没有处所。
意根排在后面,还有一种解释的方式。因为有些意根也要依靠其他的诸根,比如眼根、耳根才能产生。比如前面所讲的眼识耳识的无间灭就是意,虽然有一种意根,主要是通过前面意识的最后一刹那产生的,但是还有其他的意根,产生的时候要依靠眼根、耳根,它是间接的依靠。比如眼根产生眼识的最后一刹那安立为意根,从这个角度来讲,把它排在后面,也是可以的。
这里讲到的六根次第,眼根第一,然后耳鼻舌身意。把六根的次第排完之后,六境就确定了,六境肯定是相配的。就像这里讲的国王和配偶,肯定是国王站到这里,妻子站到他的旁边,王妃的位置也确定了。比如国王张三是第一位,国王李四排第二位。把六个国王的位置排好之后,王妃站在或者坐在不属于自己丈夫的地方,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只要国王的位置一定,王妃位置就定了。王妃的位置定了之后,王子的位置就定了。六根的位置一定,六境就定下来了,六境定下来之后,六识也定下来了。次第首先是六根,然后是六境、六识。十二处也讲了,十八界也讲了。首先通过六根,然后是六境和六识。
丙五、二处决定之理:
这里的“二处”是什么呢?一个处叫做色处。在十二处当中,有一个色处。虽然这个方便法在五蕴、六境当中叫做色境,这是色法,眼根的对境,但是在十二处当中,这种色的境名字要变成处,所以这叫色处,色处主要是眼处的对境。第二个处叫法处。我们知道是意处自己的对境,就是意处缘法处,或者在界当中叫法界,在处当中叫法处。二处决定的道理,有一个特殊情况,必须要分别。
为分别境与主要,故唯眼境称色处,
为摄众多殊胜法,故唯意境名为法。
前面曾经提到过一个问题,我们在讲色的时候讲了,色蕴的色和五境中色境的色,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总法,一个是别法。然后整个五根五境,再加无表色,它是色蕴,但是在十一类色法,或者十类色法当中,还有一个单独的名称,叫做色,就是眼根的对境显色形色。此处就是把这个问题挑出来了,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二句讲色处的问题,第三、四句讲法处的问题,问题在哪里呢?这么多的五根五境,五根眼根乃至于身根,五境从色乃至于处之间,都是色法的自性。为什么单单把眼根的对境,安立叫色?其他的不能安立成色的原因何在?为什么要搞这种特殊?其他都是叫眼、耳、鼻、舌、身,或者声、香、味、触,为什么单单把眼根的对境叫色处?这是什么原因,也是有根据的。还有法处,十二处,十八界等等,全都是法,为什么单单把意处的对境,称之为法处呢?为什么是这样呢?是通过二处决定的。
首先讲色处的原因,“为分别境与主要,故唯眼境称色处”。第一个叫分别境,“分别”有些地方解释为差别,和什么有差别呢?就是总的色和分别的色必须要分开,前面的五根、五境是个总色。我们讲五蕴的时候,这叫色蕴,如果单独讲十二处的时候,再讲色处就分不开了,这个色处到底是什么?里面包括很多,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所以不把它们差别分开,就没办法安立。全部都混为一谈了,到底谁是谁,根本搞不清楚,要把这个差别分出来,把所有的色蕴内部的法分别取名,然后这是眼,这是耳,这是鼻,这是舌,这是身,分开了五个,对境是色、声、香、味、触,把所有的色蕴一般分为十类,或者十一类。
在十类当中,其他九类色法分别有各自的名称,叫眼、耳、鼻、舌、身等等,或者声、香、味、触,但是眼根的对境,还没有名字。因为没有名字的缘故,我们就把总的色法名字,放在了别别色法的上面,所以就把眼根的对境取为色,它只是眼根的对境。这里的根据就是说,其他的法都有名字了,就它没有名字,好像给我们的感觉,是取不出名字了,并不是取不出名字。随便找个名字安立很容易,我们把它叫张三,或者叫李四都可以。其他的法都有名字了,就它没有,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只是看这个理由,我们可能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还有其他理由。这是分别境,分别境就是总相,总色和别色,别色就是眼根的对境,或者十种法都叫别色,总称叫做色蕴,总的法取名叫做色。然后眼耳鼻舌身等,叫做差别的色法,其他九个色法都取好名字了,只有眼根对境没有名字,就把整个色蕴的色这个名字,给了眼根的对境,这是差别境的理由。
第二个是“主要”,分了两层意思。一个叫眼根主要,一个叫做对境主要。在所有的根当中,眼根最主要,它可以见好色、坏色等等。很多时候产生烦恼,主要是眼根的作用,然后产生功德、产生善心,眼根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诸根当中它排第一,是诸根当中主要的,为了把主要的眼根的对境,显得很殊胜,所以把它安立为一个色。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眼根是主要的,故唯眼境称色处,眼境就是眼根的对境。因为眼根主要,所以把眼根的对境,单独安立成一个特殊的名字,这是它的殊荣。把总名称放在它的上面了,其他的九个法别名都不叫做色,只有它叫色,是因为眼根很殊胜的缘故,这是主要的第一层意思。
主要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说眼根对境的色本身,也是比较特殊,比较主要的。为什么呢?下面讲十八界的时候,会讲到十八界当中有见有对。有见就是可以被见到,有对就是质碍的,所有的色法当中既是有见的,又是有对的,就是色处,其他的色法是有对,有一种阻碍的意思,叫对。可以被见到,又是阻碍的只有色法。从这个方面,把它安立成一个特殊的主要对境,所以名字叫色处。
还有世间上共称这个叫色,比如红色、蓝色,从显色的角度来讲,大家已经共称眼睛看到的,这是红色,这是蓝色,并没有说我们耳朵听到是红色的声音。平常世间的共称当中,也有这种习惯,说红色蓝色是眼根的对境。因为有大家称呼的根据,所以只是把眼根的对境安立为色处。
下面说法,法也有疑惑,十二处、十八界的总称叫法,都是一种法的本体。我们前面讲了,受蕴、想蕴、行蕴,无表色再加三无为,叫做法处,这些概念我们都要搞清楚。提到法处的时候,什么是法处,什么是法界,应该马上反应过来,法处当中就是这些法,受想行识无表色,再加上三无为。意境就是意根,法处是所境,意根是能境,能够缘所境的法叫做意根,或者意处。很多都叫做法,为什么单单把意境称之为法,叫法处或者法界呢?
第一句讲根据,“为摄众多殊胜法”,和前面一样,也是差别。总的都叫法,不分开的话,就会一片混乱,必须要把法分开,分了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等等,每一个单独安立了名字。十八界也是一样,这是眼界,那是色界等等,把这些全部分开,都有名字,但是这个意根的对境没有名字,就把这个法的总名,放在别的法上面,安立了一个别名,这是意境安立为法处的第一个根据。
第二个根据是“为摄众多”,法处当中所包括的法非常多。一方面来讲有七类法,再去分的话,受蕴是一个,想蕴是一个,行蕴中包括四十四种心所,再加上十四种不相应行、三无为等等,行蕴是一个很特殊的处,包括了很多的法,所以把总的名称放在它上面。其他境当中,色、声音等等,都没有这么多。
还有“殊胜法”,不单单是数量多,而且里面也有一些非常殊胜的法。最殊胜的法莫过于抉择灭了,它属于涅槃,在所有法当中是最殊胜的。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包涅槃,只是在法处里面,三无为当中有一个抉择灭无为,是一个涅槃法。摄众多和摄殊胜,它既摄了众多,也摄了殊胜,所以它是特殊的。“故唯意境”只有意根的对境安立为法处,或者法界。
乙二(摄他法之理)分二:一、摄法蕴之理;二、其他依此类推。
其他的蕴,是不是也是包括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中,还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可以包括的数量。
丙一、摄法蕴之理:
能仁佛陀所宣说,所有八万诸法蕴,
无论词句或名称,均可摄于色行中。
能仁佛陀宣讲的所有八万法蕴,不管是包括在词句,还是名称当中,都可以包括在五蕴。“均可摄于色行中”,都包括在五蕴的色蕴和行蕴当中。
前两句主要是佛陀所宣讲的法门有多少?有八万法蕴。第三、四句,佛陀讲到的所谓法蕴,法蕴也带着个蕴字,它包括在哪里呢?如果是五蕴之外单独的,五蕴的数量就不确定,肯定至少要再加一个法蕴。如果它是包括在五蕴当中,又包括在五蕴的哪一蕴当中呢?
有些论师讲八万四千,平常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蕴,这个地方讲八万法蕴,八万和八万四千都是可以安立的。佛陀所宣讲的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前面讲了,很多的法集聚在一起称之为法蕴。
法蕴包括在哪里呢?第一种是“无论词句或名称,均可摄于色行中”,有些宗派安立法蕴是名称。经部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法蕴,属于语言的自性。语言是什么呢?语言是声音的自性。如果是声音,包括在五蕴当中哪一蕴,当然是色蕴所摄,是色蕴当中耳根的对境,属于十种有色法之一。如果你把法蕴安立为声音的自性,它一定是色蕴所摄。
第二种有部派认为法蕴属于名称,名称是什么呢?后面讲十四种不相应行的时候,最后一个就是名称。如果它属于不相应行,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色法。它是有为法,属于造作牵流的自性。既不是色,如果是色就包括在色蕴当中了;也不是心,和心也不相应的,这个单独的法就叫不相应行。生、住、异、灭,还有时间等等,都是属于不相应行,名称也是属于不相应行。如果法蕴属于名称,就是包括在行蕴当中了。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所谓的八万法蕴也可以摄于色行中。
有者称谓一论量,尽说蕴等每一句。
身语意行之对治,相应宣说诸法蕴。
颂词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二句主要是不同的观点,对于法蕴数量的辨别,是一个法蕴到底有多少的不同观点,第三、四句就是宣讲法蕴的必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宣讲法蕴?
首先是对于数量不同的观点。有些论师讲,八万法蕴当中,一个法蕴包含了多少法?因为法蕴的“蕴”字是集聚的意思,到底包括了多少法,才叫一个法蕴呢?“有者称谓一论量”,有些论师认为一个论的数量,叫做一个法蕴,此处一个论就是以《法蕴足论》为标准。对法七论中有一个《法蕴足论》,《发智论》像身体一样,是根本的,然后有六个像脚一样的,叫做六部足论。《法蕴足论》是其中之一。《法蕴足论》的颂词有六千颂,一个法蕴包含六千颂,八万法蕴加起来是四亿八千万颂,这是讲到了八万法蕴的真实数量,所以一个法蕴相当于六千颂,和《法蕴足论》颂词相同。
然后是第二种观点。认为并不一定是以六千颂,做为一个法蕴的数字。“尽说蕴等每一句”,就是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禅、四无色、三十七道品,还有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这些都是法。比如大恩上师讲了,五蕴当中如果把色蕴讲完了,或者把五蕴讲完了,把十二处中的每一个处讲完了,如果能够完整的宣讲一个法,叫做一个法蕴。前面我们讲四正断,或者四念处、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或者四无色、四禅定等等,打开的时候,里面有很多的法,所以能够完全宣讲一个法的。比如蕴的意义,叫做一个法蕴,这个数量不确定。
宣讲八万法蕴的必要性是什么?“身语意行之对治,相应宣说诸法蕴”。为了对治通过身语意产生的贪心、嗔心、愚痴心。有些众生贪心比较炽盛,有些嗔心比较炽盛,有些愚痴心比较炽盛,或者有些众生贪、嗔、痴平等炽盛,没有哪个多,哪个少的差别。或者为了专门对治贪心、嗔心、痴心,还有同时对治贪、嗔、痴,各有二万法蕴,一共有八万法蕴。我们在《大圆满前行》中也学过,调伏贪心二万一,调伏嗔恚二万一,调伏愚痴二万一,平等调伏密乘法藏二万一,总共加起来八万四千。因为有这么多的烦恼,所以佛陀也是针对这么多的烦恼,宣讲了这么多法门,从这个方面相应宣说了,突出法蕴的意义。
丙二、其他依此类推:
还有蕴界处的其他名称,也和怎样把法蕴摄在五蕴当中的道理一样,其他的都可以摄在五蕴,或者十八界、十二处当中
如是此外如所应,所有一切蕴界处,
详察细究自法相,应当摄于前述中。
“如是此外”除了前面所讲的法蕴等等,此外的法,“如所应”,对应它们各自的意义。包含了蕴、界、处名词的所有一切法,“详察细究自法相”,把它们各自的法相详细观察完之后,都可以包括在前面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中,没有一个可以在此外单独包括的。
因为这里包括一切的有为法和无为法,有漏法和无漏法,其他的蕴界处,难道能够超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之外,单独安立吗?都不可能,蕴界处就是佛法当中大的归摄,总的纲要,全部包括在蕴界处当中。
此处以蕴为例,前面讲到有漏五蕴,有漏五蕴就是色乃至于识蕴,还有一种无漏五蕴,无漏五蕴是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和解脱知见蕴。比如戒蕴是戒律,属于身语七断的本体,承许为色法,或者有些地方讲了,它有无表色,包括在色蕴当中。
从这个方面安立,戒蕴是身语所断除的方面。定蕴在心所法当中,大地法中有一个三摩地心所,就是定,包括在行蕴当中。慧蕴在大地法当中,也有一个智慧的心所,可以包括在行蕴当中。解脱蕴,解脱实际上是一种胜解,胜解也是大地法当中包括的。后面学第二品的时候,每一个心所法的名称、作用,都会详细的观察。
然后解脱知见是什么呢?解脱知见本体就是尽智和无生智。比如有些阿罗汉相续当中,有尽智,也有无生智。对于四谛的本体该断的都断掉了,该了解的都了解了,叫做尽智,没有什么再超越的了。在这个基础上,他的智慧进一步了解到,所灭的苦谛没什么可灭,所断的集谛没什么所断,所证的灭谛没有什么所证,所修的道谛没有什么所修,叫做无生智。“尽”是完全消尽的意思,已经完完全全消尽了,叫尽智,不是清净的净,而是完全消灭的意思。尽智和无生智以智慧为性,也是心所的自性,所以包括在行蕴当中,要不然是色蕴所摄,要不然是行蕴所摄。
注释当中讲到,十遍处和八胜处是禅定的自性,后面学到第八品的时候,对于什么是十遍处、八胜处、八解脱等所有禅定的分类、本体,四禅、四无色定、十遍处定、八胜处定等全部都要讲。有些无贪的自性,是法处所摄。无贪是心所,是行蕴,心所在处当中,包括在法处中,受、想、行、无表色、三无为,行蕴当中无贪、无贪、无嗔都是属于善心所。如果有从属的话,它是心识的自性,意根就可以包括在意处当中,每一个都可以这样安立。因为后面第八品还要讲,十遍处、八胜处真正讲的话,还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再讲这些,到第八品我们再详细介绍,就会了解的非常清楚,这些都是灭除贪心很殊胜的禅定修法。
在注释的最后一段,“四大为所触界所摄”这句话如何理解?平常抉择无我的时候,不是通过五蕴,就是抉择六界无我。六界无我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当中没有我的自性,里面已经讲了,四大是所触界,十八界中有一个身根的对境是所触界。四界讲完之后,还有一个空界和识界,就是下面的颂词,“孔隙称为虚空界”,还有所谓“有漏之识者”等等,这些内容会在后面颂词中讲。
今天我们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