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8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世亲菩萨造的《俱舍论》。
丙二、有寻有伺等分类:
寻伺二者均有者,即是五种识界也。
最后三界有三种,其余诸界无寻伺。
十八界中哪些法具有寻伺,哪些法不具有寻伺?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寻伺,寻伺是四十六种心所的二种。所谓的寻,有些地方讲是寻求、寻找的意思,像我们在外面寻找什么东西一样。寻伺都是心所法,了别所产生的心所比较粗大的状态,叫做寻。了解比较细微的法,叫做伺。
欲界、色界或者无色界,从界的侧面分别安立,首先哪些具有寻伺,哪些不具有寻伺,然后在内部观察寻伺的问题。在整个欲界,都具有寻伺。欲界的心很粗大,并不是说欲界的众生没办法超离寻伺,后面我们还要学习,欲界的众生可以通过欲界的身份修色界的禅定,这时候欲界的根就要转依,变成色界的眼根、耳根等。我们修法的是什么心?是欲界心,没办法安住在禅定当中,必须要修持色界的定,产生色界的心,这时候你的眼根变成比较清净的色界眼根,引发一些清净的天眼等等,这些在后面会安立的比较清楚。寻伺分了三类,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整个欲界既具有寻,也具有伺。
然后到了色界,分了四禅。初禅有三种,未到定、粗分正禅、殊胜正禅。粗分正禅以下,欲界心、未到定、粗分正禅都是有寻有伺,到了殊胜正禅,就是无寻有伺,粗大的寻已经没有了,只有比较细微执著心的伺。
粗分正禅之后,就到了二禅。我们没有安立中间定,而是叫做殊胜正禅,粗分正禅是一禅的意思。殊胜正禅在汉地俱舍法本中叫中间定,它是一禅到二禅之间的过渡,到了二禅以上,二禅、三禅、四禅、无色定等全都是无寻无伺。心的状态在欲界当中有寻有伺,初禅当中有一些是有寻有伺的,也有一些是无寻有伺的,然后到了第二禅以上都是无寻无伺,既没有粗大的寻,也没有细微的伺,所以第二禅以上,心就非常寂静,再往上还要去除一些过患,逐渐获得三禅、四禅,后面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内容和知识。了解了寻伺的本体,以及在三界当中如何安立之后,再回到颂词中。
今天讲颂词的时候,也要看一下注释的内容,因为稍微有一点复杂。十八界当中“寻伺二者均有者,即是五种识界也”,寻伺二者都有的是五识界。首先在十八界当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全部具有寻伺,都有粗大的心和细微的心。
“最后三界有三种”,前面讲了,在眼等六界当中,最后一个是意界;在色等外六界当中,最后一个是法界;在识界当中,最后是意识界,所以意界、法界和意识界是最后三界。最后三界具有三种,意思是在最后三界当中,存在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三种情况。我们看一下注释当中,第一个有寻有伺,是怎么安立的。首先是欲界与初静虑粗分正禅的意界。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范围,首先在最后三界当中,范围落在了意界、法界和意识界当中,三界中怎么具有有寻有伺的状态。
注释中讲,“欲界与初静虑粗分正禅的意界、意识界与寻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界必定存在寻和伺,因而为有寻有伺。”这个地方讲的首先是欲界,我们前面分析了,整个欲界都是有寻有伺的,在欲界当中的意界,就是意根,一定是有寻有伺的。
最后三界分别来讲,第一个意界本来就是有寻有伺,所以意界的意根可以和寻伺相应。第二个在欲界当中的意识界,一样有寻有伺,也可以和寻伺相应。前面我们讲到在初禅当中有三个,一个是未到定,一个是初静虑,就是一禅的粗分正禅和殊胜正禅。在一禅的静虑粗分正禅,本身也是有寻有伺。如果在粗分正禅的意界中,一定和寻伺相应,然后意识界可以和寻伺相应。后面还有一个特殊的,“与寻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讲三界当中的法界。
因为寻伺本身是心所,包括在法界当中。法界是受蕴、想蕴、行蕴、无表色和三无为,行蕴包括了寻伺。这是在初静虑粗分正禅当中的法界,这个关系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否则绕来绕去就绕晕了。此处宣讲的是初静虑粗分正禅,本身是有寻有伺的。为什么此处讲法界的时候,一定要把寻伺去掉。此处讲“与寻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界”,因为意识界没有问题,都是有寻有伺,可以和寻伺相应,但是在法界当中,有一个特殊之处。因为法界本身具有寻伺,所以要把寻伺去掉。为什么要把寻伺去掉呢?此处我们说十八界当中,哪些法和寻伺相应。法界当中的心所寻伺,不可能自己和自己相应。只有除了自己本体之外其他的相应法界,其他的是什么?在法界中的心所法,受蕴、想蕴、行蕴中,除了寻伺之外的四十二种,还有其他法和寻伺可以相应,但是寻伺自己拥有寻伺,或者寻伺自己和寻伺相应,这是不可能的。
意界和寻伺相应,可以是有寻有伺的。意识界也可以和寻伺相应,但是在法界当中,除了寻伺之外,因为寻伺包括在法界当中,是法界的一部分,所以法界当中本来就有寻伺。在粗分正禅当中,虽然有寻有伺,但是我们观察的是,哪些法具有寻伺,哪些法和寻伺相应,所以寻伺法不可能和自己相应,不可能拥有自己,必须要把寻伺去掉。然后剩下的相应法界,就是心所法,无表色、三无为不具有寻伺。这里讲的,受想和除了寻伺以外,相应行当中剩下的所有心所,都可以和寻伺相应,因为粗分正禅本身的状态,就是安住在有寻有伺的。
欲界、粗分正禅当中的意界、意识界、相应法界,相应法界当中的寻伺要去掉,因为寻伺不可能拥有自己,不可能和自己相应,所以必须要把自己去掉,剩下的所有法都是有寻有伺的。因此十八界当中,前面我们讲五识界,肯定是和寻伺本身相应的,粗大和细微的心都有。
然后最后三界要分,属于欲界、粗分正禅,还是殊胜正禅、二禅以上。既可以是欲界,也可以是色界、无色界中,所包含的十八界。从这方面观察,真正来讲在色界当中,前面讲了只有十四个,在无色界当中有三个,就是意界、意识界和法界怎样具足寻伺的问题。
初静虑是一禅,粗分正禅的意界、意识界、法界,是怎样具有寻伺的。前面的意界、意识界都没有问题,因为自己本身没有寻伺,所以意界不是寻伺的状态,可以和寻伺相应。寻伺是心所法,属于法界当中的两个寻和伺,这个没问题。意识可以和寻伺相应也没问题,法界当中其他心所法,受想都可以具有寻伺,但是寻伺自己不可以具有寻伺,所以要把寻伺去掉。剩下所有相应法界当中的心所,都是具有寻伺的。
第二个无寻有伺,也是在意界、意识界和法界当中观察。注释中说,“欲界的寻、初静虑粗分正禅的寻,以及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以外,所有相应法为无寻有伺。”第一个欲界的寻,是什么样的呢?它是无寻有伺的。因为欲界当中的寻本身已经是寻了,所以不可能再和寻相应了。欲界的寻要把寻去掉,它的状态是什么呢?因为欲界当中的寻不可能再具有自己,所以欲界的寻本身,一定是无寻有伺。
前面有一个原则,自己和自己相应,自己拥有自己是不可能的,欲界的寻本身是寻,怎么可能再和寻相应呢?不可能再和寻相应,只能和伺相应,所以寻要去掉。欲界的寻本身一定是无寻的,所以欲界的寻是无寻有伺。欲界的寻本身是什么呢?因为寻和自己没办法相应,自己没办法拥有自己,所以它必须要把寻去掉。寻和伺当中把寻去掉之后,只能和伺相应,欲界的寻就是无寻有伺了。自己没有寻,只有伺,这个地方讲欲界的寻自己是无寻有伺,自己拥有什么,它和什么相应呢?它和无寻有伺可以相应,因为本身已经是寻了,自己和自己不可能再相应了。第二个初静虑粗分正禅的寻,道理和前面一样,前面我们讲了,欲界的寻必须要把自己去掉,就是无寻有伺。初静虑粗分正禅虽然是有寻有伺,但是寻自己不可能再具有自己了,所以要把寻去掉,也是无寻有伺。
然后“以及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以外”,前面我们提到了,殊胜正禅本身的状态是无寻有伺。殊胜正禅和前面的粗分正禅不一样,粗分正禅是有寻有伺的状态,本身具有寻也具有伺,然后殊胜正禅自己没有寻,而有伺,粗大的没有了,还有细微的。初静虑殊胜正禅本身有伺而无寻,所以要把伺去掉。殊胜正禅的伺是什么呢?它自己本身没有寻,但是伺自己不可能拥有自己,所以殊胜正禅的伺不可能是无寻有伺,殊胜正禅的伺一定是无寻无伺。因为它自己本身没有寻,只具有伺,伺自己可不可以具有自己呢?自己不可以和自己相应,所以要把伺去掉,所以殊胜正禅的伺自己一定是无寻无伺的,这在后面要讲。
此处讲无寻有伺的时候,要把殊胜正禅的伺去掉。这个地方讲“以及初静虑殊胜正禅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前面讲到殊胜正禅本身无寻有伺,除了殊胜正禅的伺以外,相应法界当中剩下的心所法是无寻有伺的,全部可以和寻伺相应。从这方面我们观察的时候,初静虑殊胜正禅的意、意识,粗分殊胜正禅的法界。法界当中除了伺之外,因为寻自己已经没有了,在殊胜正禅寻自己本来就是无寻有伺的,所以它安住在殊胜正禅的时候,本来就没有寻,已经去掉了。剩下来的伺,伺和伺自己无法相应,所以伺自己是无寻有伺。在殊胜正禅中剩余的心所法,可以具有伺,所以它的相应法都是无寻有伺。
下面有一个小注释,“初静虑粗分正禅无有第二寻而必具伺”。粗分正禅应该是有寻有伺的,但是粗分正禅当中的寻不可能有第二寻,不可能有两个寻和它相应。因为只有一个寻一个伺,已经有寻了,不可能再有寻和它相应了,无有第二寻必有伺,所以是无寻有伺。
殊胜正禅断除寻伺,而必定有伺察,这个地方讲它的状态是无寻唯伺的。在安立的时候,没有第二个伺和它相应,后面马上要讲这个问题。欲界的寻要去掉,然后粗分正禅的寻要去掉,因为没有第二寻和它相应的缘故。因为欲界当中已经有寻了,所以只能是无寻有伺。此处就是分辨一点,欲界和粗分正禅的状态一定是有寻有伺的,和这个地方具有其他寻伺的意义,稍微不一样。虽然是有寻有伺,但是这个地方我们分析的时候,十八界当中,哪些法具有寻,哪些法具有伺。欲界的寻自己虽然有寻,但是分析的不是哪些法有寻有伺,如果是哪些法是有寻有伺,那就很简单,欲界当中什么法是有寻有伺,然后色界当中什么有寻有伺。里面关键问题是,十八界当中,尤其意界、意识界和法界三界当中,哪些法是具有寻伺的?在法界当中,本来就有寻伺,所以我们也要观察法界当中,寻伺自己拥不拥有有寻伺?和寻伺相不相应?欲界当中的寻,因为自己就是寻,没有第二个寻再和它相应,所以寻本身只能和伺相应。
欲界当中寻的状态和什么相应呢?和无寻唯伺这一条相应。粗分正禅的寻,在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三种状态当中,欲界的寻只能和无寻有伺相应。
第三个是无寻无伺,第一个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察无有第二伺,这个讲的很清楚。前面讲了因为殊胜正禅本身就是安住无寻唯伺的状态,所以寻本来就没有了,只剩下伺。伺和自己无法相应,它没有第二个伺,没办法和伺相应。殊胜正禅的伺,它和什么相应呢?只能具有无寻无伺,殊胜正禅自己的伺本身,和什么相应?三种状态当中哪一种可以完全对照?粗分正禅的伺,它是第一种有寻有伺吗?绝对不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无寻有伺。第二种无寻有伺吗?不可能是无寻有伺。为什么呢?因为它自己有一个伺,没有第二个伺和它相应,所以不可能是无寻有伺。第三种是情况无寻无伺,这个可以。它本身就没有寻,再加上没有第二个伺和它相应,所以没有伺。殊胜正禅的伺,只能拥有无寻无伺的状态。
三种情况当中到底是哪种情况?伺本身应该是无寻无伺的,所以它拥有什么法,就和什么法相应。前面我们讲到了,殊胜正禅中的意界和意识界,毫无疑问就是无寻有伺。因为粗分正禅自己安住在无寻有伺,所以粗分正禅当中的意界,直接就和无寻有伺相应,然后就是意识界无寻有伺,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法界当中有一个寻伺,殊胜正禅法界当中的伺与寻伺的三种情况,有寻有伺、无寻有伺和无寻无伺,哪一个相应?有寻有伺不可能,它本身就不是有寻有伺;无寻有伺也不可能,因为它自己只有一个伺,没有办法再和第二个伺相应,所以说不可能再是无寻有伺;只有第三种无寻无伺,就是没有寻,也没有伺。殊胜正禅当中的伺只能是无寻无伺,无有第二伺。
然后第二静虑以上,二禅以上的意,绝对是无寻有伺的,本来断除了寻伺,二禅以上的意是无寻有伺。二禅以上的意识界无寻无伺,然后二禅以上本来就没有寻伺,二禅以上的法界无寻无伺,都是没有寻,也没有伺的,这方面我们要了解。
如果以前没有学习过,看起来有点复杂,抓住几个比较重要的核心之后,我们再分析的时候,比较容易理解,一个是欲界本身具有什么?色界当中这些粗禅,就是粗分正禅、殊胜正禅具有什么?然后再来看它和寻伺是怎么相应的,相应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原则是什么?比较特殊的是法界当中的寻和伺自己。比如寻是怎么具有寻伺的?它在欲界、色界当中怎么样?寻、伺对照有寻有伺,无寻有伺等等,分别是怎样的。这方面搞清楚之后,就比较容易了解。
剩下还有一些法,其余诸界无寻伺。前面讲到最后三界,怎么既具有有寻有伺、无寻有伺,又具有无寻无伺的观念,其余诸界无寻有伺。比如十种有色界,从眼界乃至于身界,从色界乃至以触界等等,都不是心的自性,不是相应法。色法本身不可能有寻伺,眼根等外面的色、声、香不可能有寻伺,所以十种色界都是无寻无伺。既没有寻,也没有伺。它不是从心法的角度来讲,根本没有寻伺。前面讲到一些有心识的,比如五种识界有寻有伺,现在十种有色界本身就是色法,不可能具有寻又有伺,必须要排开,还有不相应行当中的,前面我们说到的受、想、行,都是属于相应行。然后剩下十四种不相应行,都是无寻无伺,和心不相应所剩下的法,都是无寻无伺法,还有无表色、三无为,也是无寻无伺法,都不可能具有寻伺。
有些道友可能听懂了,有些道友可能还没有听懂,下去之后还要看书、讨论,或者再详细听一听辅导。虽然本身不复杂,但是稍微有点绕,抓住重点以后分析,也不是特别难懂。仔细看一看我们发的参考资料,里面也讲的比较清楚。
五种根识无计度,以及随念分别念,
计度外散意智慧,随念一切意回忆。
前面讲到寻伺二者均有者,即是五种识界也,就是说眼识、耳识等等,在我们平常学习的教法当中,都是无分别识。无分别识中怎么可能具有寻伺呢?寻就是对粗大法的探寻,伺是对细微法进一步细化的了解,都是心识的状况。五根识既然是无分别识,怎么可能具有寻伺呢?如果具有寻伺,那和佛经观点,不就矛盾了吗?此处我们讲到了三种分别。佛经当中讲,眼识可以了知自己的外境,但是它并没有任何分别念,意思是五根识没有分别。平时我们的概念当中,也是无分别的,但是此处为什么说,寻伺二者均有者,即是五种识界也,下面就要讲这个问题。
分别有三种,一种叫做自性分别,一种叫做计度分别,一种叫做随念分别。“五种根识无计度,以及随念分别念”,我们平时所说的五根识是无分别的,没有什么分别?主要是五种根,没有计度和第二句最后三个字,没有计度分别念,以及没有随念分别念。三种分别念当中的计度分别念,五根识不具有,然后五根识不具有随念分别念。从五根识当中不具有,比较粗大敏锐分别念的情况,来宣讲五根识是无分别的。虽然没有计度分别、随念分别,并没有说它没有自性分别,所以五根识所具有的是自性分别念,可以是寻和伺。自性分别念下面讲心所的时候还会讲。在这个颂词当中,讲到了什么叫做计度分别念、随念分别念。五种根识无计度,以及随念分别念,遣除了什么呢?遣除了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它没有这两种比较粗大的分别念,所以是无分别的。
注释中讲,这相当于使用了我们平常所讲的否定词。如果一个法很弱,我们会用否定词把它否定掉。因为没有粗大主要的计度和随念分别的缘故,所以说它没有分别念。注释当中有个比喻,马本来有四只脚,如果一匹马只有一只脚,我们会说马没有脚,或者我们口袋里,还有十几、二十块钱。到了月底的时候,我们说这个月不知道怎么回事,钱已经花光了,没钱了,是不是没有钱呢?还有一点点。但是钱太少了,就说没有钱了,所以五根识没有分别念的说法,因为它没有明显粗大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的缘故。我们说它没有分别,是不是真的一点分别都没有呢?很微弱的分别念,比如自性分别念还是有的,所以前面的意义,和佛经当中的意义,没有矛盾的地方。我们平常所讲的五根识无分别念,和此处说的五根识有寻伺二者的分别,二者之间也不矛盾。经典当中早就讲到了自性分别,并不是别人提出问题之后,为了应对别人的责难,马上发明一个东西,而是早就有了,只不过我们没有学习,没有了解。
到底什么是计度分别?什么是随念分别呢?颂词当中,第三句讲的是计度分别,第四句讲了随念分别。所谓的计度分别就是计度外散意智慧,它就是一个意,意就是意识,本身是意识的状态。意识的状态是什么呢?外散的意识相应的智慧。
我们一定要了解,在《俱舍论》当中,所讲的智慧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心的状态,它是能够分别的。在其他大乘经论看到的智慧,我们马上就知道,相对于我们分别念是个好的东西,不可能出现在其他不好的方面,但是《俱舍论》当中,所讲的智慧不一定就是指无分别智慧,或者很清静的闻思修智慧。《俱舍论》把能够了别的都称之为智慧的本体,
第一个计度分别,散于外面诸境,意识可以分别。比如看到外面是一座山,很多人走来走去,这是男人女人,这种心都是属于计度分别。首先这个状态是意识,和前面的五根识不一样。计度分别和意识相应,是散于外境的分别智慧,能够了别的本体。
第二个随念分别,就是“一切意回忆”。此处的意和意识相应,“意”字也是意识。随念分别念是一种忆念,有的地方讲是一种回忆。回忆、忆念在入定所修持的法是什么呢?在因明当中我们学过,它是一个定解。在以前已经确定了,它不是一个新的智慧,早已经确定了,所以我们在入定观想所缘的时候,就是一种回忆,是我们的一种正念。忆念以前已经确定的定解,也叫做随念分别念。入定当中也可以有,我们不要认为,入定的时候一定修大空性,什么都不执著,不一定。入定有很多种分类,也可以忆念以前的不观待名称,只是观待意义的定解等等。然后出定的时候,当然也可以回忆以前的事情,不是通过名称,就是把昨天、前天等以前经历的事情,坐在椅子上去回忆,叫做随念分别念。
所谓的分别有三种,第一种自性分别,就是和寻伺相应,很弱的分别念;第二种计度分别,主要是意识外散的智慧;第三种随念分别,就是一种意识,跟随意义趣入于忆念的状态。在入定出定位的时候,和意识相应的忆念、定解,或者经历的事情,都可以。这里一方面遣除了一些疑惑,一方面也普及了一些分别方面的常识。这是对于颂词的补充说明。
丙三、有缘等五类:
有缘、无缘、有执受、无执受等,分了五类。
有缘即是七心界,以及法界之一半,
九无执受八与声,其余九界有二种。
此处讲到了有缘和无缘。首先我们看有所缘当中的所缘,什么是所缘?比如能缘所缘当中的所缘境,有所缘就是具有所缘的意思。什么具有所缘?当然就是心识了。心、心所才能具有所缘,有缘就是具有,缘就是所缘的意思。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词,就是讲什么才能具有所缘境。色法不可能具有所缘境,只有心、心所才能具有所缘境。这个地方有缘就是可以具有所缘的法,就是“有缘即是七心界,以及法界之一半”,这就比较清楚了。
范围已经确定在了心、心所当中,所谓有所缘的法是什么呢?有所缘的法就是七心界。六识再加意界,叫做七心界。然后法界的一半,就是法界当中的一部分。很多注释当中讲,一半并不是对开的意思,恰好一半,这里把一部分叫一半。法界的一部分是什么?就是受、想、行,行蕴当中的相应行,就是所有的心所法。法界当中包括了一切心所法,不相应行、无表色和三无为不算,只是所有的心所。受蕴、想蕴,再加上行蕴当中的相应行,所有相应行的心所,叫做有缘,就是有所缘的意思,这方面称之为有缘法。有缘讲完之后,剩下的就是无所缘了。
十种色界都是无缘,没有所缘。眼根、耳根,乃至于身根,可以取境,没办法成为具有所缘的方式。虽然可以产生成为识的增上缘,但是根没办法成为具有所缘的方式。五种色根,外在的五种色境,叫做十界。还有半个界,法界当中剩下的一部分,不相应行、无表色,还有三无为,属于无所缘,把有所缘了解之后,剩下的都是无所缘。
下面讲第二种,有执受,还是无执受?哪些是有执受,哪些是无执受?
“九无执受八与声,其余九界有二种”,十八界当中的九种法是无执受的。哪九种法呢?“八与声”就是无执受。所谓的八,是八种无碍界。七心界,六识加上意界,再加上法界当中的法。有的地方说是一部分,有的地方说所有法界都包括在里面。还有声音,属于无执受。十八种当中,九种是无执受。
“其余九界”,剩下的九界有些是有执受,有些是无执受。首先需要了解有执受无执受。前面我们在讲声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有执受无执受。此处对于有执受无执受进一步的安立,注释中安立了它的体相。在一百三十页说,“这里‘执受’的意思,是对根等色法做利害,结果会产生苦乐的感受,并作为一切心所的所依,也就是世人所说的有心。”所谓的执受就是有心的意思。有执受就是有心,无执受就是无心。具有心,还是不具有心呢?
前面我们讲声音有执受的时候,有情发出的声音,属于有执受,然后再分别有执受的计别声、无计别声等等。前面我们讲色法的时候讲到了,此处进一步安立所谓的有执受。有执受就是心和心所法,一般来讲具有心。这方面讲的是五根等色法可以作为心、心所法的所依,然后可以产生损害、利益等等,这样的法称之为有执受。
如果法相具有心,十八界当中什么有心?属于六识界、意界、法界,都是有心有执受的,这里不是有执受。它本身已经有心了。为什么是无执受呢?虽然它有心,但是法相的定义和这个不相应。它自己是心,但心自己不可能自己具有心。和前面的意思一样,虽然它是心识的自性,但是自己不可能具有自己,这个地方所讲到的有执受就是具有心。什么地方具有心?比如眼根、耳根,可以具有心识,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有执受、无执受的意思。
前面我们说有执受属于有情的相续所摄,这没什么问题,侧面不一样。此处所说的有执受,必须要把五根等执为所依。比如我要产生眼识、耳识,眼根、耳根必须要作为所依。然后心识,心、心所和根相互之间会产生苦乐的结果,或者还要增长、损害等等。从这方面讲的时候,有执受不能包括心自己,心不可能再具有自己。六识、意根再加上法界,法界当中的心所法就不用讲了,这方面都属于无执受。因为它们本身是心心所,不可能自己具有自己,不可能自己作为自己的所依,再增长苦乐。
然后声音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前面讲了有执受、可授记声、可计别声,然后又说有执受无计别声,好像都是有情发出来的声音,此处为什么声音变成了无执受了呢?因为声音没办法作为心、心所的所依,没办法在心心所和声音之间,相互产生苦乐。我们讲下面的有执受的时候,返回来看声音的时候,会比较清楚。直接来讲声音会不会具有心呢?声音不会具有心,所以我们说出来的声音,本身具不具有心识?会不会有苦乐啊?这方面不会有,所以它不符合这个条件。心心所不可能把声音作为所依,声音也不可能具有心。如果声音具有心,就具有心识,可以具有苦乐了,这是不会有的。从这个方面讲,必须要排除声音。
八与声排除以后,其余的九界就具有两种了,有执受和无执受都有。首先我们看其余九界是什么?把前面的法去掉之后,其余九界,眼、耳、鼻、舌、身方面,就是讲五根,外面有五界,根所缘有五界,声音已经去掉了。色、香、味、触就是剩下的九界。有二种,有执受的也有,无执受的也有。哪些是有执受的,哪些是无执受的。首先五根可以是有执受的,五根可以具有心,可以作为心、心所的所依,眼根、耳根等等,可以增长痛苦、快乐。因为眼根耳根可以具有心,还可以作为所依产生眼识等等,所以五根是可以的。
里面有一个分别,我们看130页的第四行,对这个问题也讲了。注释中“当下的五根”,就是现在的五根正在起作用,还有“现在根群体中存在的色等四境”,什么叫“根群体当中存在的色等四境”?就是讲色、香、味、触四法,有自相续所摄的,还有不是自相续所摄,外面的色、香、味、触,比如房子、山等等,本身也有色、香、味、触,但是此处所谓的有执受,是在我们身体上的,在五根的群体当中,色、香、味、触,能够起作用的叫做净色根,然后根群体就是净色根所包括的,剩下其他的身体叫做浮尘根。
以前讲过浮尘根的意思,这是根群体当中存在的法。比如我们的眼球、耳朵、鼻子、舌头等等,以这些为主,还有我们的身体,皮肤、肌肉等,所有属于根群体当中的色、香、味、触,就是我们身体上面的色法。比如色,身体是显色,黄皮肤,或者有点白、有点黑。形色是这是什么形状,显色,形色都有。身体的香、味和触都是有的,在自己的整个根的群体当中,存在的色、香、味、触,这些有执受。因为这些都可以产生苦乐,我们的眼根、耳根可以产生苦乐,根群体当中身体的皮肤、肌肉、骨头,都是可以产生苦乐的,所以根群体当中的色、香、味、触,这些是有执受的。它们可以具有心,可以产生苦乐,所以心、心所和这些法之间相互依靠。如果你的根好,你的心情也好;如果你的心情好,感觉身体也很轻松,二者之间有一种相互损害、利益的关系,叫做有执受,或者有心。
还有一个问题,过去、未来存在的眼等五根,在《俱舍论》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观念。在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注释及其余自释当中,过去和未来的五根,都是无执受的,但是现在这个地方讲过去、未来存在的眼等五根,属于有执受的,以及相续所摄,比如现在法的色也是有执受的,这方面不一样。我们看的时候,注意看一下。
这个方面讲到九种和自己身体相连的法,属于有执受,它是可以具有心的,还有不具有心的。在自释当中讲了,比如过去和未来的五根属于无执受的。虽然是五根,但是也有无执受的情况,还有四种法是无执受的。比如和自己的相续没有相连的,外面色、香、味、触这些法,都是属于无执受,不可能具有心。外面的房子、车不具有心,没有苦乐的感觉,和自己的心识不可能产生紧密的所依,相互之间不可能直接产生损害或利益的关系。当然如果你的房子被撬了,被偷了,这时候可能会有点痛苦,但这不是直接的,而是你自己执著了这些东西之后产生的。如果脸上被人扇了一个耳光,别人拽你的耳朵,你感到很疼,这是直接相连的,属于有执受,具有心。外在的东西不具有心,只是你的意识和它发生了某种关系,执著它之后,你的心中才会觉得很难受,但是身体方面没有直接苦乐的增益和损减,不能互相增长快乐或者痛苦。
返回来看,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头发、指甲,及注释中讲的血液等等,也算是无执受,因为没有什么感觉。有些大德把头发也分两种,发根和头皮连得比较紧,拽的时候很疼,这部分属于有执受的;外面很长的头发,剪得时候没有任何的感觉,这部分是无执受。指甲也是一样,连着肉的部分是有执受的,没有连着肉的部分,用剪刀怎么剪,也没有疼痛的感觉。血液用针扎,也没有感觉。这方面的法属于无执受,不会成为心识的所依,也不会产生快乐。因为不具有心,也就不具有苦乐的感觉。
我们返回来再看声音,虽然是我们身体里发出去的,但是声音本身会不会具有苦乐呢?声音不可能具有苦乐,但是其他色、香、味、触和自己身体的诸根,连在一起比较紧密,可以有苦乐。比如我们的皮肤,到底是哪一个根?可以说是色或者触。如果你用火去烤皮肤,会很疼痛。有时候会很冷,这是具有心的体现。耳朵、眼睛等等,都是具有心的,声音没办法具有心,不可能具有苦乐的感受,所以声音一定要抛开。
前面我们心、心所法是无执受,法界当中其他无表色、无为法、不相应行,也算是一种无执受。所谓有执受就是具有心的意思,无执受就是不具有心。心、心所不具有心的原因,前面讲了它本身是心、心所,再具有心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触大种大所造,剩余九种色法界,
大种所造无表色,十种色界即积聚。
此处讲到什么是大种和大种所造法,什么是积聚的法,什么不是积聚的法。十八界当中,再进行分别。
首先是大种和大种所造,“所触大种大所造”,在十八界当中,唯一的所触界,就是身根的对境,所以十八界当中,所触既有大种,也有大种所造。前面色法当中讲触的时候,有四种因触,地水火风,也有七种大所造的触,轻重、柔软、粗糙,冷、饥、渴。在所触界当中,既有大种,也有大种所造。
然后“剩余九种色法界”。“剩余九种色”,从这里断句。因为所触是一种色,十种色界当中,一种拿出来已经讲了,既是大种,也是大种所造,剩余九种色是什么呢?剩余的九种色,只是大种所造,它没有四大,所以剩余九种色,属于大种所造。
还有法界当中的一部分,“法界”两个字和第三句连起来,就是法界大种所造无表色。法界当中一部分,有一个无表色,也是大种所造,“大种所造无表色”。前面我们讲了,“一切大种作为因,彼即称为无表色”,大种所造的无表色,也是属于大种所造的,在法界当中有一部分。在色界当中,十种或者十一种,有一种既是大种,也是大种所造。剩余的九种,是大种所造,无表色是大种所造。这就把十法界分析出来了。
剩余的法,七心界,再加上法界当中的相应行等等,不相应行和三无为法,不是大种,也不是大种所造。只要把大种和大种所造讲完之后,剩下所有的法,全都既不是大种,也不是大种所造。
然后什么是积聚的,什么不是积聚的。“十种色界即积聚”,十种色界是积聚的法,就是极微积聚的。五根五境是极微积聚的,剩下所有的法,不是极微积聚的。七心界、法界当中的相应行、不相应行、无表色,还有三无为,都不是极微积聚。虽然无表色是大种所造,但它不是极微积聚的法,本身没有积聚,所以十种色界即积聚,其他不是积聚的。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