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19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再一次一起学习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

从佛教的历史来看,《俱舍论》是世亲菩萨进入大乘之前所造的,首先他在克什米尔学习《毗婆娑论》等小乘有部的观点,然后宣讲《毗婆娑论》时,有一种说法他是一天造一个颂词,完成了六百颂《俱舍论》,《俱舍论》是《毗婆娑论》的结集,也是相应于《对法七论》《毗婆沙论》的精华思想,主要代表有部经部的观点,小乘见解和修行方式在《俱舍论》中讲得非常清楚。如果要展开学习《俱舍论》,有很注释、讲义,有些特别广,有些比较略。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智慧,也有兴趣,可以对于汉地的,比如七十卷《俱舍论》注释,一百卷《顺正理论》,还有《显宗论》等等,像以前众贤论师造的《俱舍论》观点,有些相顺于《俱舍论》的颂词,有些不一定相顺,还有驳斥的,都可以进一步地学习。如果没有这么多时间精力,把《俱舍论》的颂词搞清楚也可以。不管是自释,还是其他注释,也有一些发挥得比较深的地方,也有些辩论等,有时间精力可以尽量去参考,因为这些都是为了颂词而服务的。

学习《俱舍论》对于大乘、密乘的修行者来讲,还是有些帮助作用的,或者对于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来讲,人天乘的众生也需要度化,人天乘的知识也需要了解;声闻乘的众生需要度化,声闻乘修学的方法需要了解;缘觉乘需要度化,缘觉乘的修行方法、理念、思想也需要了解;要度化菩萨乘的众生,菩萨的修法也需要了解,也有这样的讲法。因此这里有些作为基础是必须要学习了解的,有些是共同的,有些是不共的。不管怎么样,我们既然现在学习了《俱舍论》,就要按照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尽量把它学好。虽然上师也说了,花一年的时间能不能完全精通《俱舍论》呢?除了个别智慧特别深,或者前世熟悉的人之外,一般的人一年中要精通《俱舍论》有点困难,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在一年当中,该用的功用了,努力地学习了,即便不可能精通,但也绝对会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如果以后再学习,就不会感觉那么陌生,或者以后有时间,慢慢再来仔细地一个颂词一个颂词去看,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己三、似相同之差别:

我们除了要了解这些看起来一样,其实有差别之外,也有些其他的问题,是我们学习其他教言时容易混淆的,当成一个问题理解了,还有微细的差别,所以世亲菩萨在《俱舍论》中帮助我们分析,看起来相同,但是有差别的意义,尤其是心所法的内容。

无惭即是不恭敬,无愧则是不畏罪。

喜为信心敬知惭,此二欲色界中有,

寻为粗大伺细微,我慢胜他之贡高,

骄傲即是于自法,生贪之心至极点。

如果把这些记住,我们在其他的论典中,再碰到类似的,比如惭愧、无惭愧,或者信心、恭敬、寻伺、我慢、骄傲等等就可以做一个分别。它们其实是有差别的,根据在哪里呢?根据在《俱舍论》第二品里面的心所之后,似相同差别的内容,以后如果记不太清楚可以再查一下。此处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

首先是无惭无愧,平常都会放到一起讲,这个人无惭无愧等等,我们很容易把无惭无愧理解成一个相同的词句,认为它们的意义也是一样的。这里是不同的,无惭有无惭的理解,无愧有无愧的理解。

在《俱舍论》中,“无惭即是不恭敬”,前面讲了,惭愧是恭敬功德法和具德者,无惭是对于功德法没什么恭敬心,然后对于具有功德的上师、道友,也没有什么恭敬心。我们反观内心,自己对于这些功德法是不是有恭敬心?比如佛陀讲过,一个人讲法,一个人听法,这在一切动摇的善根中是最大的善根。我们对于这个功德法有没有产生这么大的功德,我一定要得到的想法,或者转坛城、念观音心咒、禅修等功德很大,对功德法内心是不是有一种恭敬心?因为有了恭敬心,我们对功德法本身不会小视,在有精力、时间时,自己肯定会趣入功德法中去行持,所以无惭是对于功德、具有功德者都没有恭敬。我们就反观自心,自己是不是一个无惭者,对于功德和具有功德的人是不是不恭敬?如果不恭敬,就是无惭。这里也要分的,有时可能对这个具有功德的人恭敬,比如自己的上师,对于那个具有功德的人,虽然他有功德,但是自己对他没有什么恭敬心,这也是某种差别下的无惭者。

不管怎么样,只要具有功德我们就应该恭敬,佛陀说的四依四不依中也有一个依法不依人,不管这个人怎么样,自己看他顺眼也好,不顺眼也好,如果他真正具有功德,我们就应该恭敬,也可以这样去了解。

“无愧则是不畏罪”,所谓的无愧是什么呢?无愧是不畏惧罪业,对于罪业无所谓,没有什么畏惧的。我们学习佛法之后,佛陀在律经、仪典中讲,如果你这样去做会有这样的罪业,有小的罪业、中等罪业,或者很大的罪业,虽然讲了身语意方面很多的罪业,但是自己对于罪业没有什么畏惧称之为无愧,反过来我们畏惧罪业就是有愧。还有一些人对罪业无所谓,造了罪之后,自己觉得没什么这是无惭,然后在别人面前也无所谓,比如在上师、三宝、道友面前觉得自己造了罪没什么。如果是观待于别人,自己无所谓叫做无愧,其他注释中对于无惭无愧是这样解释的。如果反过来按照这种解释惭愧是什么呢?所谓的惭是针对自己来讲,我今天造罪业很不好,觉得非常羞愧;我造了这个罪业之后,在上师三宝面前很不好意思,针对别人自己觉得很羞愧叫做愧。惭是针对自己造罪后的羞愧状态,愧是在别人面前觉得很羞愧。在其他颂词中,也有这样的解释,而《俱舍论》中主要是不恭敬,不畏罪。

下面是对信心和惭愧之间做一个辨别,从汉文的角度,按照我们平常的习惯不太容易混淆,也许是梵文的信心和惭愧比较接近,所以此处把信心和惭愧进行辨别。所谓信心是什么呢?喜是一种信心。注释中讲,喜爱有两种,一种是染污爱,就是对自己的儿女、妻子、丈夫等家人的喜爱。因为夹杂了贪执等烦恼,将这些执为我所,这是通过烦恼方面欢喜的。还有一种非染污爱,是没有杂染污的爱,对于佛陀、功德法的欢喜,叫做非染污爱。所谓的信心就是一种欢喜,对佛陀上师产生欢喜,就是产生信心。大恩上师以前也是再再地讲,对上师的欢喜心,有时是欢喜,有时是信心,到底是信心,还是欢喜心,都搞不清楚。上师也经常批评对上师染污的欢喜,只有没有染污的欢喜才是信心。从信心的本体来讲,的确有欢喜的意思。从反方面来讲,遣除了怀疑的状态就是信心。

还有一种清净的侧面,对上师具有清净心也是一种欢喜,里面没有夹杂其他的染污,状态是很清静的,信心也是一种清静心。此处是从欢喜的角度来讲,对于上师、佛陀等功德有一种欢喜叫做信心。

惭是“敬知惭”。所谓的恭敬就是知惭有愧中的知惭,把该不该恭敬的地方了解得很清楚,对于应该恭敬之处产生恭敬心。前面讲无惭时,也从反方面介绍了知惭。平常我们说的知惭有愧中的知惭,它和信心之间,一个是欢喜,一个是恭敬。虽然我很欢喜和我有恭敬心两者之间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侧面是不相同的,一个表示欢喜的状态,一个表示恭敬的状态,对于佛陀上师等具功德者有恭敬心,称之为知惭。

“此二欲色界中有”,信心和知惭在欲界和色界中有,言下之意就是直接否定了在无色界中没有信心和知惭。真的没有吗?注释中讲也要分情况,对于人方面的信心和知惭是没有的。因为无色界不存在粗大的补特伽罗身体,不像在欲界色界中,人和人相互之间有种对境,我对这个人产生欢喜心,对那个人的功德产生恭敬心,就有信心和知惭,但是无色界是特殊的地方,没有色蕴存在,相互之间不是一个对境,没有缘张三李四,产生欢喜,产生信心,或者某某某的禅定很清净,我对他产生了恭敬,没有这种对人方面的信心、惭愧,但是信进念定慧五根对法的信心在无色界是有的,也有对法的恭敬。此处否定了无色界主要是没有针对人方面的信心、恭敬。

下面再讲寻和伺,有时寻伺二者我们也是放在一起讲,比如有寻有伺、寻伺心等等,寻伺有什么差别呢?“寻为粗大伺细微”,以前在学习寻伺时介绍过,此处是颂词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二者的法相。在辨别相同差别时,所谓的寻是粗大的心,伺是了知细微的心。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其他的注释中讲了,比如我们看比较远的地方,整体的法看得比较明显,比如看到瓶子粗大的方面叫做寻,再走近一点点,看到细微的地方,比如瓶子的花纹、商标、裂缝,叫做伺。所谓的寻伺,也要观待境。针对整个瓶子来讲,上面贴的商标是细微的,如果你要进一步地把商标当成一个粗大的对境来观察,这个商标就变成寻了,商标上面是什么字,日期是什么,这些更细微的就变成伺了。寻和伺一个是整体的,一个是细微的,寻是比较粗大的,伺是比较细微的,从心的辨别粗大和细微对境的角度,内心也是安住在粗大和细微的状态当中,一个叫做寻,一个叫做伺。

寻和伺能不能同时出现呢?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在同一时间,安住寻,也安住伺很困难。因为寻和伺带有一定的分别,虽然眼识是无分别识有寻有伺,但是真正辨别粗细时,同时产生有一定的困难,只能交替产生。从相续的角度,一个人可以具有寻伺。第一刹那是寻,第二刹那是伺。大概的意思是同时我看到了粗,又看到了细。这时稍微有一点需要辨别的地方,但是从相续的角度来讲,没有丝毫问题。

下面讲我慢和骄傲的差别。“我慢胜他之贡高,骄傲即是于自法,生贪之心至极点”,平时说我慢很粗大,这个人很骄傲,看起来意思也差不多,使用的时候容易把骄傲放在我慢上,我慢放在骄傲上。在这里有详细的辨别。所谓的我慢,此处有“胜他”两个字,就是要比较的。自己和对方的功德做了比较之后觉得自己更胜一筹,不管是自己的相貌,还是智慧、钱财、家族等胜过很多人,叫做我慢。胜他是贡高,还要观待于他人,自己和其他人比较完后产生一个胜他的心,叫做贡高。

所谓的骄傲,既是于自法生贪之心至极点,此处“于自法”的意思是说他并没有和别人比较,而是对于自己所具有的法很贪执,觉得自己很好看,很有勇气等等,叫做骄傲。他并没有和别人比较,就产生一个胜他贡高的心,觉得自己了不起,自己的相貌、智慧、处事能力各方面都是可以的,这是一种骄傲,所以我慢和骄傲之间最大的差别,我慢是观待于别人,和别人比较之后,产生一种贡高的心;骄傲不观待别人,比如一个人在家里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啊,这个人可以,长得非常好,觉得自己相貌很好,方方面面都可以,对自法,自相续中具足的相貌等等,生贪之心已经达到了极点的状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缺陷,叫做骄傲,骄傲也分很多种。有时觉得虽然可能没那么圆满,但是还算可以,也算是骄傲的一种,此处生贪之心至极点也可以这样理解。主要是不和人比较时称之为骄傲,和别人比较叫做我慢。这方面世亲菩萨分析得比较清楚。

己四、似不同之一体:

因为这里在讲心心所,把人们内心的状态分析得非常细致,所以这么多心所,小乘中讲了四十六种心所,每一种心所心理状态都不一样。以前大恩上师说过,世间的心理学和佛教中讲的心明差别很大。而且这里把心各式各样的状态,很细的差别都讲得很清楚,相同不相同的地方、法和法之间的差别、各自的本体都非常清楚。如果我们对这方面的法比较通达,内心产生状态时也比较容易认知,而不是说迷迷糊糊的反正这个心产生了,到底是哪种心呢?从心的角度来讲,比较粗大的心,自己都是一种自证,但是有些比较细微的方面,或混在一起时,可能会没办法知道这是哪种心,如果不知道是哪种心,要去分类对治就会稍显困难。

虽然不管怎么说,什么心识生起来,我都用空性去对治,安住在空性当中,这也可以,但在没有达到胜义谛之前,世俗的法对治起来也是比较管用的,毕竟胜义谛的法很深。如果我们内心有了空正见的觉受之后,任何一个心态产生了,都可以去用空性安住、对治。在没有达到这么深的修法之前,自己应该用世俗的法,因为世俗的心和心之间,可以去观待压伏的。如果把这些心的状态了解得很清楚,对于调伏认知自己烦恼的产生也有很多帮助。

心意与识实一体,心与心所及有依,

有缘有形与相应,相应亦有五种也。

此处主要是讲到了心意识似不同之一体。上一个课判看起来相同,其实不一样。这个课判是反过来了,看起来不同,其实是相同的。

看起来不同其实是一体,第一句中有三个:心、意、识。在唯识等其他地方都在讲不同的心意识分别是什么?分别通过阿赖耶识、末那识和第六意识对待心意识的说法。其实每个众生的心只有一体,只有一个识的相续。观待不同的根、作用,安立了不同的识和心所,其实内心都是一样的。此处从心、意、识的角度来讲,都是一个本体。此处我们注释中的心,能够辨别这是善,那是恶。意主要是了别色、声、香、味、触等法,因为意有时理解成意根,如果是意根就可以了解其他外在的色声等法。识的所缘境不一定是色等法了,它的所缘境的范围很宽。从意识的角度来讲,也可以了别所缘境。

不管是辨别善恶,了别色等法,还是对所缘境的了别,都是识的一种功用。虽然是一体的心识,为什么要分为不同的名词呢?这也有他的必要。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注释中讲了,这样有不同的必要。因为词句表达的侧面不一样,所以我们以前学习中观时,也经常提到这个问题,本体有时会用空性来讲,有时用无自性、无实有、如来藏或者实相来讲,虽然讲的都是一个本体,但是讲空性的时候,有些人就了解不了,不知道空性是什么?是不是我们平时所讲的瓶子里没有水的空啊?觉得这个空很抽象,很难了解,但是换一个词,说空就是无实有。对方就觉得无实有好理解,虽然显现,但是没有实有的,或者说无自性,他也可以理解。虽然意义还是一个,但是换一个词之后有些人更容易通达。

既然意义是一样,有什么必要安立不同的词语呢?我们说心对善恶能够辨别的,对色法也可以了知。虽然意义、本体是一个,但是因为一个法有不同的侧面,一个词语可能没办法表达所有的侧面,所以就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比如如来藏也是空性的,有时佛陀会用三解脱门、功德法来表示如来藏,一个法有不同的侧面可以了解,而一个词语表达的范围有限,有时候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一个自性。实相、空性、如来藏、光明、离戏或者无实有,都是表达一个意义。每个词都有表达的不同侧面,当我们把所有词句的意义都了解了,对于这个本体各方面的意义做归摄时就会知道了,心、意、识也有这种本体。佛教、世间安立不同的名称都是这样的,这也是一种词的语境。虽然不同词语的语境可以表达不同含义,但是不影响它的本体是一个,即便本体是一个,但表达的方式、侧面可以有很多,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差别。

汉地的注释当中所谓的心有收集的意思,集其三门,可以生起,可以把三门集起来。意就是思量,识就是了别,反正心意识的本体就是这样,我们平时看到的心、意和识到底是三个,还是一个?在《俱舍论》当中讲的很清楚,心、意与识实一体,只不过表达的侧面不同而已,本体就是一个。

除了心意识之外,还有心、心所、有依、有缘、有形、相应,我们看起来好像不一样,有部也讲了,心和心所是分开的,各有各的实体,但是自己的内部本体是一样的,所以心和心所是一样的。然后“及有依”。“有依”是什么呢?就是有所依的意思。谁和谁有所依呢?心和心所是有所依的。它们依靠什么呢?心和心所都依靠六根产生,所以说有所依。心和心所有六根作为所依叫做有所依。有缘叫做有所缘。谁有所缘呢?心和心所有所缘,可以缘对境,“缘”字就是缘取,意思是缘取、执著。我们不是说和佛有缘、无缘,所谓的有缘无缘出现在法意中,有时要看场合。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注释中告诉我们一个窍诀,他说对于相似的词句,我们要看它出现在什么场合,就会知道它表达的意义。如果出现在中观的心识中,就是可以缘取,可以执著,叫做有缘。如果出现在其他地方,比如和佛因缘很深,我们是有善缘的人,就是属于因缘方面了。

“有形”是具有这样的形象,比如心识带着境,识在任何时候都要带境的,有时带着蓝色、青色的识,有时带着柱子瓶子的识,从这个方面讲,它是有蓝色、黄色等形象的心识。心与心所是有形的,也是相应的。平常我们说相应形,心与心所是相应的。怎么相应呢?此处讲了相应的根据,为什么是相应的?最后一句“相应亦有五种也”讲的是相应,安立相应有五个根据。第一个是根依,心和心所的根依是一致的。如果心王依靠眼根,心所也依靠眼根:如果心王依靠耳根,心所也依靠耳根,所以根依是一样的,心王心所都是以六根作为根依,二者之间是相应。我们同时缘的时候,心王心所产生的是一类,这时我的心王依靠的是眼根,心所依靠的是耳根,这不可能,它们的根依是一样的。

“有缘”是心王缘什么,心所就缘什么,心王心所所缘境是一致的,叫做相应。“有形”的意思是比如心王所缘的是蓝色的形象,心所也是蓝色的形象,二者之间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相应的。五种中的前三种在颂词里面出现了有依、有缘、形象,这方面没什么差异。后两种没有讲,第四个是时间,时间是一致的。心王产生的时候,心所也同时产生,时间可以从生住异灭来安立,心王产生了,心所绝对会同时产生;心王一住,心所就住;心王变,心所就变;心王灭,心所就灭。心王心所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一刹那中生,一刹那中灭,二者之间成住同质,生住异灭完完全全一样,所以从时间的角度来讲是一致的。

最后从物质的角度来讲,它们也是一致的。不可能出现心王缘乐,心所缘苦这种相反的情况,当心王缘快乐的时候,心所一定是缘快乐的;当心王缘痛苦的时候,心所也是缘痛苦的,二者之间没有差别。这就是五种相应。平时我们说相应法,到底是什么相应法呢?心王和心所是相应的,到底怎么安立相应的?颂词最后一句讲到了相应有五种,就把相应行的相应讲得很清楚,它们的根依、所缘、形象、时间、物质是一样的,这方面我们必须要记住。因此安立相应是有根据的,不是随随便便说这是相应的,那是不相应的。

不相应行不具有五种相应,所以不能叫做相应行,后面我们要讲到不相应行。因为所有心所都是相应的,和谁相应?和心王相应。为什么相应?五种根据安立相应。因为既是相应的,又包括在行蕴中,所以叫做相应行。行蕴包括了相应行和不相应行,前面相应行已经讲完了。

戊二(不相应行产生之理)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我们了解了相应行,不相应行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虽然从某个角度来讲,不相应行中的十四种有为法有时和色法、心不相应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相应只是什么呢?这里所讲到的心王心所之间五个条件全部具足了,才能称为相应,其他的没办法安立。不相应行里的得、非得等,就是和心王不相应,没有同一个根依、所缘,时间、物质等也不一致,所以和心王不相应,它是不相应,还有包括在行蕴中,叫做不相应行。它本身是有为法,也是造作迁流的本体。

己一、略说:

“略说”是把不相应行的名称等首先列出来,然后一个个地解释。《俱舍论》是这样的习惯,这种特点在弥勒五论中更加明显,弥勒五论中首先讲到总说,归摄之后慢慢,一层一层剥开。弥勒菩萨、世亲菩萨讲法是大海波浪的讲解方式,大海的波浪是从中心开始,像地震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慢慢朝四周扩散,首先把颂词归摄中心点,然后一层一层展开宣讲,这里也是这样。首先把十四个不相应行标出来,然后一个一个解释。

一切不相应行者,得绳非得与同类,

无想二定命法相,名称之聚等亦摄。

所有不相应行包括十四种,在《俱舍论》中有十四种,其他《毗婆萨论》唯识等还有其他的不相应行。有部和唯识等不相应行的本体不一样,其他宗派不相应行是假立的法,有部不相应行是有本体、实有,所以五类法三时一切有,也是承许过去、现在、未来是实有的,过去、未来的法也是实有的,这是有部的特殊观点。如果是经部,过去、未来不是实有的,只有现在的法是实有的,但是有部是三时一切有,除了三时存在的,其他五类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法、无为法都是实有的,所以叫做一切有部,有时说有部或者三时一切有部。唯识等讲到可也有不相应行,但是它不是实有的自性,而是观待于色心,假立的不相应行而已,没有实体存在。有部认为这是实有存在的,没有不相应行很多观点安立不了,必须要有实有的不行应行。前面再再讲,我们学习时知道有部宗的观点是这样的就可以了,如果要通过很多道理分析观察,就没办法真正找到非常合理的根据。

以前慈诚罗珠堪布讲过,学习有部和《俱舍论》,我们就知道他这样讲的就可以了。有时候里面有些辩论,了解一下也可以,知道之后就可以了,有些用得上,有些不一定用得上,所以对于不相应行本体,有些众生的根基是需要的,如果没有这些作为支撑,整个体系就建立不起来。作为有部的修行者,如果中间缺少一个,整个修行体系就会散架,道次第就会建立不起来了,他的怀疑遣除不了,定解无法产生,这时让他怎么去修无我、戒律呢?内心会有很大的疑惑,所以必须要相应他的根基建立他能接受的法。

有部中很多修行次第针对有些人来讲,如果证悟之后再返回头来看,那些观点确实不合理,但是当前要过桥的时候,有些观点必须要有,而且必须这样安立。如果不这样安立有些根基的人接受不了,你说无自性就可以了,不需要用一切都是无自性的,空性当中生,空性当中灭,这些中观的根基可以安立,但是有部、唯识不行。唯识宗必须安立一个阿赖耶识,如果有阿赖耶识作为一个基,所有的业存在这个基上面,然后随自己的相续迁流,就不会失坏。虽然中观宗不需要阿赖耶识,但是其他有部、经部有各自安立业果的方式,如果把他们的次第打破了,他们就没办法修行,产生不了定解。因此我们了解的时候,对于经部宗有些不合理的观点,我们站在上面的宗派向下看的时候可以观察,从他们自宗的角度来讲必须要这样安立。不管怎么样他们的核心不是你的过去、未来是不是实有的,这些不障碍他们证悟阿罗汉果。真正障碍他们证悟阿罗汉果的就是我执,所以他最后把这些过渡好了,只要抓住了四谛十六行相,把无我抉择出来修持就可以了。至于其他三时是不是实有的,对他来讲不存在根本的障碍。我们站在中观的角度,从上面的宗派看下面的宗派,三时实有就是不合理的,但是对他来讲不合理也没什么,有清净的戒律,有四谛十六行相修行的无我空性,主要的东西抓住了没有丢掉。其他的道理可以让他们的体系安立下去,支撑他对业因果的信心,他知道我的戒体存在,为什么?因为有得存在,所以我的戒体就不会失坏,它是一个无表色,是存在的。安立了这个,他对此坚信不疑,在我的内心是有戒体的,在这个基础上再修无我,慢慢就可以灭除烦恼了。

如果要证悟大乘空性,这些不打破是不行的,你说保留过去、未来实有的观点还可以证悟大乘的初地,证悟二无我这是不行的。大乘要证二无我,而小乘只证人无我就够了。所谓的虚空、过去、未来实有等概念可以包括在法我中。法我对证悟菩萨果有障碍,但是对证悟阿罗汉果不会有障碍。为什么有些地方讲有部可以证悟阿罗汉,他自宗有解脱道,原因是他有无我观点。他们的见解修行主要是无我、四谛十六行相,行为主要是清净的戒律、取舍业因果等,有了这些基本上证悟罗汉果的因缘就具足了。

所有的不相应行,十四中第一是得绳,有些地方叫得,此处翻译成得绳。第二就是非得,第三就是叫同类;第四叫无想,无想就是无想天,修无想定的果。然后二定就是无想定和灭尽定,都是属于不相应行。前面提到二十二根的命根在这个地方出现了。一切有为法的法相是生、住、异、灭;然后名称当中包含三个,名称、词句、文字。前面七个加四个,就是十一个,后面三个加起来是十四个不相应行。

“等亦摄”,其他的地方,不是唯识,在其他有部论典中有时要加一个破和合僧不相应行、自性不相应行等,所以亦摄也可以包括在不相应行中,但是在《俱舍论》中,只是讲到十四种不相应行,其他没讲。

已二(广说)分七:一、得绳非得;二、同类;三、无想;四、二定;五、命;六、法相;七、能说。

此处归了七类,第一个有两个,得绳和非得;第四个有两个,无想定和灭尽定;第六个法相中有四个,生、住、异、灭;第七个能说中有三个,名称、词句和文字,共有十四个法。

庚一(得绳非得)分二:一、真实宣说得绳非得;二、宣说彼之特法。

辛一、真实宣说得绳非得:

得和非得是在有无中相对来讲,有时是比较复杂、比较重要的一个。

得有新得与具得,得绳以及非获得,

均为自相续所摄,二种灭法亦复然。

“得有新得与具得”,所谓的“得”,有新得和具得的,然后新得和具得的“得绳以及非获得”,得绳以上讲到了得,非获得就是非得。以前大恩上师说过,翻译的时候,“得绳”的“绳”字是一个比喻,就像牛和货物之间,或者我们要背东西,货物是所得的法,人是能得的人,能背和所背。我们要得到所得的法,中间有一个连接,就像用一根绳子把人和货物连接起来,货物不会丢失,背起来也很容易,货物和人建立了一种比较密切的关系,这方面就是得。得像绳子一样,绳子可以连接牦牛和货物,或者我们和货物之间,就用绳子连接,东西不会掉,背起来很轻松。在汉译中没有绳,就是得和非得,为了让我们容易理解,把比喻中的绳翻译出来,叫做得绳。注释当中讲到了,所谓得绳是所得的法,对普特伽罗来说是能具有的物质。

比如受戒时的戒体,就是我们所得的法,所得的戒体与普特伽罗之间能够具有,就是我们能够具有戒体,谁能让我们具有戒体呢?就是得绳。得绳我具有戒体,是一种实有的物质。相当于绳子一样的得,功用就是能够让我们具有这样的法。针对分别念比较重的人,觉得虽然我受了戒,但是我怎样才能具有戒体呢?有一种物质叫得绳,如果有了得绳之后,戒体和你的相续一直保持联系,不会散失,乃至于你没有出现舍戒、破戒的因缘,没有到达尽形寿之前,都会一直持续存在。他想有一个得就可以了,我相续当中的戒律就可以安住,此处针对普特伽罗来讲是能具有的物质。如果这时对这些有部的人来讲,这就是相续、种子、无自性的,他会接受不了。如果有一个得,而且这个物质是实有的东西,一直会存在,在你受戒时就出现了,出现之后,一直摄受让你的相续具有戒律。这样想他就放心了,我的戒体是安全的,就是这样。针对普特伽罗来讲,得是一种能够具有的物质。

所谓的得有新得与具得,如果我们去看汉译的参考书,另外的名词叫做获和成就。获是获得,这里翻译做新得,就是以前没有得到,第一刹那得到了,叫做新得。得有两个状态,最初一刹那叫获,获完之后,如果没有失坏,延续到第二刹那了,叫做成就。这里是新得与具得,第一刹那叫新得,第二刹那之后叫具得,虽然名词不同,对照意义没有什么差别。

首先看新得和具得,新得又分了两种。这里讲了“则有新得与第二刹那以后持续的具得两种”,“持续的具得”在汉译叫做成就。因为所谓的获,刚开始得到的一刹那叫做获,第二刹那之后不能叫获,所以不能叫获,然后也不能叫成就。因为第一刹那刚刚得到,还不是第二刹那第三刹那延续的状态,所以获不是成就,成就不是获。二者之间这样从第一刹那到第二刹那之后的状态,分别叫做新得和具得,第一个刹那叫新得,第二刹那以后持续地存在叫做具得。

新得分了两种,第一种是未得新得,以前从来没有得到过。在生起见道时,无漏的第一个刹那得到了,然后得之得,“得之得”就是得到了法,得到了圣道。此处主要是讲得,未得新得从我们一生中可以理解,从无始的相续中也可以理解,即生从来没有得到过初禅,现在第一次得到了,观待我这一生来讲,可以叫做新得。如果观待于轮回来讲,不一定叫新得,因为按佛法的观点,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很长时间转生于轮回,四禅八定都得到过,已经失去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叫新得。真正的新得就是生起见道无漏的那一刹那,不管怎么样,以前在轮回当中,不管你怎么折腾,即便获得过四禅八定,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无漏道,如果得到了无漏的见道,就不会再退失了。小乘也是这样的,虽然修道可以退失,但是见道绝对不可能退失,比如到了罗汉果、三果这些修道可以退,见道绝对不可能退。如果我们以前没有得到无漏道,第一刹那得到叫做新得,这时得就已经生起来了,叫做未得新得。

第二种是失后新得,以前得到过禅定,比如一禅到四禅以前得到过,然后失坏了,后面通过修行重新生起来,这叫做失后新得。这些没有什么复杂,以这一世来讲也可以,比如我在两年前曾经得到过初禅,但是因为出定位某一个对境现前时,没有调伏好自己的心,退失了禅定,自己又产生了欲界心。后来我又开始精进地闭关修行,过了几个月,重新又得到了初禅,失去了重新再得到,就是失后新得。当我们重新得到禅定,内心有一个得绳生起,能得是我们的相续,所得的法是什么?所得的法不是禅定,就是其他的烦恼,反正是和我们相续有关的法,所得的法叫得之得。大恩上师在注释中,讲了得之得,我看上师解释的意思,不是说得他自己还有个得,而是所得到的法,比如我们所得到的戒律、禅定等方面叫做得之得。

我们是能得的人,还有所得的法,我们生起的时候,有一个得生起,中间不相应行的物质就会产生。相续也许是我们的身心,自己的身心不是色蕴所摄,就是心王心所本体所摄,所得的法和我们的相续有关的,我们要分清楚能得的相续和所得的法的自性,然后把这个分开完之后,这里有个不相应行的得,当我生起禅定时,不相应行的得就生起来了,这里有三个,一个是能得、一个是所得、一个是得,得就是不相应行的得绳。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得到过法,在得到法的同时,有一个得生起,第二刹那之后叫具得,以前得到过失去了重新得到,也有一个不相应行的得生起来,就是失后新得。

汉译为成就,此处叫具得,就是第二刹那之后的具得,具得也有两种。第一种持续具得,“是指诸如彼等从第二刹那以后的得绳持续生起”,反正是从第二刹那后没有遇到违品之前持续存在,叫做持续具得。持续的具得分两种,未失新得的具得和失后新得的具得。前面讲新得的时候讲了两种,两种新得都可以有持续的具得。未失新得是第一刹那得到,第二刹那之后开始延续;失后新得是第一刹那重新获得,第二刹那之后这种状态延续下去。持续具得指第二刹那后不断地存在,名称叫具得,汉译变成了成就,第一刹那叫获,第二刹之后叫成就,反正只要没有遇到违缘前,一直这样成就。

第二种本有之具得,是“诸凡夫未曾生起摧毁有顶烦恼的对治而本有的具得”。主要指凡夫没有摧毁有顶的烦恼,凡夫摧毁不了有顶烦恼,有顶烦恼是非想非非想,圣者可以用有漏道摧毁,圣者相续中不会存在这种烦恼,如果用无漏道,说明身份已经变成了圣者,就不是凡夫相续中具有的有顶。有漏道摧毁烦恼的方式是厌下而欣上,厌恶下面状态而欣求上面的状态,当凡夫位修到非想非非想时可以厌下但没有欣上,他再往上就出三界了,自己缘不了无漏法,凡夫人内心的烦恼通过有漏道,永远摧毁不了,没办法超越三界有顶。这和外道虽然可以修到非想非非想,但是没办法获得圣道的道理是一样的。通过有漏世间道的方式没有办法再欣上了,比如我是第四禅,我可以厌恶下面欲界的状态,欣求上面无色界的状态,欣求空无边处,上面四个无色定都可以这样,乃至于到了无所有处也可以厌恶无所有处的禅定太粗了,而欣求非想非非想处的禅定,他的心可以缘到上面的有漏定。通过这样的方式舍弃无所有定得到非想非非想定,但是非想非非想定是三有之顶,再上去就出三界,他的心缘不了上面的无漏法,只能达到非想非非想,通过有漏道出不了三界。

因为凡夫从来没有产生过有顶烦恼的对治,所以有顶烦恼的本体是持续本有的具得,凡夫的相续当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障碍违品,对有漏的凡夫内心当中有顶的烦恼来讲是本有之具得,具得是持续性存在的,有顶的烦恼在我们的相续中是持续存在的,不是初得、新得,而是具得。在我们相续中所具有的有顶烦恼是本有的具得,它是持续性存在的。如果使用无漏道在见道一刹那,你的凡夫相续就舍弃了,那时你是通过无漏的相续摧毁有顶的烦恼,如果通过有漏道就摧毁不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凡夫相续当中永远存在有顶烦恼,摧毁不了,当获得见道时你的相续变成了圣者,和凡夫的相续无关了,凡夫相续中的有顶烦恼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本有具得的,这是特殊情况。我们讲到的得到目前为止还不复杂,也有可能永远不复杂。

非得,是反过来讲,前面得是得到,没有得到就是非得,非得也是一个实有的法。当你没有得到法的时候就是非得,前面讲得到戒体是得,如果没有得到戒体就是非得,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如果站在上面的宗派来讲,没有得到就没有得到,反正因缘不具足,但是在有部讲,没有得到就有一种实有存在的法叫做非得。所得的法比如戒体对于补特伽罗来说不具有,我不具有这个戒体,就是非得。

非得有两种,即未得之非得与不具之非得,和前面的意义差不多的,反过来就可以了。我们把前面的得、新得、具得等概念搞清楚,其实不复杂,新得是以前没有现在得到了;具有刹那后叫具得。如果反过来是一样的,改成了非得,就是未得之非得。注释当中这样讲,“诸如生起无学道第一刹那之时有顶之烦恼的非得”。有顶的烦恼本来在我们的相续中一直存在着,从来没有失去过,我们要注意现在开始失去了,这时的第一刹那开始,叫做未得之非得。从烦恼的角度来讲,烦恼在我们相续当中本来一直存在,以前从来没有失去过,因为对治道从来没有生起,没有被摧毁过,现在生起无学道的第一刹那开始,一直存在的有顶烦恼现在开始失去了,第一刹那开始失去,这时叫未得之非得。

当我们无学道的智慧产生,这里不是在讲得,这是讲非得。非得就是什么失去了?什么没有了?烦恼没有了。以前一直有,现在开始没有了,当他产生的第一刹那开始没有烦恼。比如见断也是一样的,以前在我们相续当中一直存在的,当产生无漏的第一刹那见断开始没有,和这个意思一样。此处当我们得到无学道,无学道是阿罗汉果,必须要摧毁所有的三界烦恼,有顶的烦恼在我们相续中,一直没有动摇过,从来没有失去过,他是持续存在,但是这时的第一刹那开始,失去以前的状态了,叫做未得之非得。这方面不是很难,关键是我们要把前面的“得”搞清楚,什么是未得新得?具得是什么?搞清楚之后再反过来,就理解了非得有两种,就是以前从来没有失去过现在开始失去了。

不具之非得,“诸如从禅定中退失的第一刹那时的非得”。这时不具之非得相当于非得完了之后,前面有一个获。第一刹那从得的角度来讲叫获,第二刹那叫成就。反过来讲,第一刹那失去叫做非得,第二刹那之后叫不成就,他没有成就,反过来就可以。前面有一个新得和具得,就是第一刹那第二刹那,此处未得之非得就是第一刹那,不具之非得相当于第二刹那,把前面的成就、具得反过来。第一刹那叫做非得,第二刹那之后叫做不具之非得,这也不是太难。第一刹那叫非得和前面一样,反正第一刹那退失了,比如以前我是有禅定的,现在我第一刹那退失了,禅定没有了,第一刹那当你的禅定退失时非得就产生了,非得产生之后第一刹那叫做非得,第二刹那之后叫不具之非得,如果第二刹那之后你还没有恢复,乃至没有恢复期间,不具之非得都是持续存在的。第一刹那叫什么?第二刹那叫什么?把这个方面理解好了之后就是这样,第二刹那以后叫做不具之非得。

后面还有一个“与凡夫未生起无漏道时彼之非得”,这是另外一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你的禅定第一刹那退失叫非得,第二刹那之后叫做不具之非得;第二种情况就是“凡夫未生起无漏道时彼之非得”,凡夫没有产生无漏道之前,从我们相续中无漏道的角度来讲,因为没有得到无漏道,其实在我们的相续中是持续地存在非得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叫做不具之非得,所以在我们乃至于没有产生无漏道之前,相续中的非得全叫做不具之非得。因为它早就是第二刹那之后了,所以我们相续当中没有产生无漏道,这叫做非得,但是我们现在乃至于没产生无漏道之前延续的状态,都叫做不具之非得。因为都是第二刹那之后的事情,持续存在……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叫做不具之非得。

这里稍微有一点点复杂,还不是特别复杂。在其他的注释中讲得很广的时候,真的有点复杂了。文字也古,头绪也多,讲的不是那么好理解。我们的注释中不是很略,也不是很广。如果太广了,找不到头绪的;如果太略了,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此处新得有两种,第一刹那叫新得,第二刹那叫具得。非得就是反过来,第一刹那开始失去了,叫做非得,第二刹那之后叫不具之非得,就是这种情况。这里在讲非得的体相,下面会讲它的特法。体相的角度来讲就是得和非得。

“均为自相续所摄”,得和非得都是自相续所摄的法,就简别了两种法。哪两种法呢?第一,是他相续所摄的法,得和非得都是自己的,不可能是我得到这个法后,得在别人相续当中,这不可能。反正如果得到戒律,这个得就是我的;生起烦恼,这个得就是我的,所以得、非得都是在我相续中讲的。虽然我得到这个法了,但是得绳是在某某人的相续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二,非相续法也要简别。这里只是自相续,非相续的所摄的法,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到了,就像外面的瓶子柱子,还有得到饮食等等,就是属于不是自相所摄的法。如果是这样,比如我第一刹那得到了一碗饭,如果得是属于我的,虽然第一刹那我得到了,但是第二刹那之后又被抢走了,别人要吃这碗饭,饭就不归我了,归他了。因此外面的法不确定,是共同的,非自相续所摄的法不安立得、非得。主要是禅定、心所、烦恼、智慧、戒体等等,这些自相续所摄的法,得可以生起来,其他不安立得,所以此处说均为自相续所摄,这些是自相续不共的。因为外面的物体是共同的,可能是自己,也可能他人拿走了,所以共同的法不包括在内,没有得和非得等安立。自己的境界或者戒体等,这些是不共的,所以安立在自相续所摄。

“二种灭法亦复然”,意思是什么呢?前面讲有三种无为法,无论如何虚空无为没有得、非得,但是择灭无为和非择灭无为二种有得、非得。“亦复然”的意思是有得也有非得,但是它们是不是相续所摄呢?不是相续所摄。前面有些是这样过渡的,既然是非相续所摄的法,没有得、非得,那择灭和非择灭有没有得、非得?这是特殊情况。择灭和非择灭不是相续所摄的,为什么择灭和非择灭不是相续所摄的?因为它不是三界所摄法,而是无漏法。无漏法不属于三界任何一界所摄,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包括所谓的相续,因为是无漏法,所以是非相续所摄的法。

既然非相续所摄,怎么可以安立为有择灭有非抉择灭呢?因为择灭和非抉择灭这个灭的本体,是非三界所摄,是出三界的,但是它的所破法是自相续所摄的,所以灭了法之后的抉择灭或者非抉择灭,也可以有得和非得。比如我们得到了圣道,叫做抉择灭的得。我们没有证悟圣道就是非得,叫做抉择灭的非得。

非抉择灭也是一样的。非抉择灭是缺缘不生,当缺缘没有产生这个法的时候,尤其是自相续的这些法,这时非抉择灭的得就产生了。反过来讲,如果是因缘和合了,这个法已经产生了就叫非得,就是非抉择灭没有得到,得到非抉择灭一定是缺缘不生的,没有产生灭,就是属于得。得绳就是非抉择灭出现了,出现非抉择灭就是没有产生任何法。如果这个法因缘和合产生了叫做非得,因为法已经有了就不是非抉择灭了,所以非抉择灭的非得就是没有具有,没有获得,所以这说是二种灭法亦复然。这里的灭法本身就是非三界所摄的法,但所破的法是相续所摄,所以说我们可以把抉择灭和抉择灭安立为有得和非得,因为得非得均为自相续所摄,有个特殊情况,抉择灭非择灭有没有这样得非得?可以有。但是它的所破是相续所摄的缘故,虽然可以有得非得,但是二灭的本体一定是出三界的,它们是无漏法不是三界所摄,所以不是相续所摄的法,这方面我们要了解。

以上把得非得大概的体系介绍一下,关键我们首先明白得的状态是实有的物质,然后新得、具得是什么?把这些搞清楚了就比较容易理解,单单从我们的注释的角度来讲,还是很好理解的,里面没有讲特殊复杂的观点,所以我们学第一遍的时候这就可以了,至于很大的注释,很深的辩论啊,如果有了基础,把这里的概念搞清楚以后,再去看其他的比较深的注释,就可以理解。如果现在一下子看很大的注释,会非常困难,肯定会头痛。提前准备好几包头痛药放在旁边,然后边看边吃,缓解一下才可以,否则里面还是复杂得很。我们现在首先把比较简单的东西搞熟了,然后再去看比较深的,慢慢就会把得非得里面比较关键的东西了解清楚了。目前来讲我们的注释还是比较容易懂的,以前大恩上师翻译时,也是考虑到这个注释不广不略,这些词句比较容易理解。慈诚罗珠堪布也是赞叹过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俱舍论》注释,还有一个是因明方面的《量理宝藏论》的注释非常好,不广也不略。对于初学者理解词句大概的意思非常管用,所以我们学的时候,关键的东西里面已经讲了,再加上大恩上师也讲了这个注释,我们自己也有其他的参考,目前来讲很多的颂词注释不是特别难懂。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