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21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
《俱舍论》对于有漏法和无漏法各自的本体和作用,或者怎样断除有漏、现前无漏等内容,做了详尽的宣说。作为一个修大乘的菩萨,对于小乘的意义,有些可以修持,有些需要现前,有些需要了解,学习以后对于小乘的教义及其对应的根基,有了一定的认知。
我们在学习俱舍时,觉得这种观点为什么要这样安立?到底有什么必要性?看起来似乎有这样那样的漏洞,或者这种安立没什么大的必要。对我们也许没有什么很大必要,但是对于其他的众生,不仅有很大的必要,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他们的修行就会中断,或者自己抉择见解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通过教义反观这类根基的众生,也会理解:既然这种根基可以学这种教法,反过来讲,某种教法的安立一定是符合了某类根基。
佛陀宣讲八万四千法门,针对不同的众生宣讲不同的法义,到底是怎么样安立的?有一部分众生只接受这样的法义,通过这种说法才能趣入到真正的证悟中。通过这样的法,也可以了解众生的确有这种根基,所以我们作为大乘修行者,会对于不同众生的根基,内心当中有了不同理解,或者用现在的话来讲有一种包容。我们修的法是这样的,不能说因为这个我能理解,其他的一概不合理,必须要推翻。实际上不一定要推翻,我们要知道虽然这种说法可能不了义,但是对于某些根基来讲的确是非常适合的。
庚二、同类:
所谓同类不相应,即指众生皆相同。
“同类”,按照一切有部的观点,也是属于不相应行,而且是实有的物质。所谓的同类不相应行是什么?同类是指它的名称,就是同类不相应行。“不相应”是不相应行,在十四种不相应行中,所谓的同类不相应是什么呢?“即指众生皆相同”,此处讲“众生皆相同”。一切众生有种相同的物质,或者类别,因为有某种相同意义的缘故,可以划于一类当中,所以叫做同类。
按照经部以上的观点来讲,同类相当于因明的总相、别相一样,具有相同法相的都可以归于一类。它就是一种概念,或者便于我们在名言中理解的一种假立而已。
有部认为这是实有的,它是不相应行,属于能够使一切众生行为、意乐、本性相同的物质,这种所存在的法叫做同类。因为存在同类,把所有众生中行为、意乐、本性相同的可以归于一类,所以同类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他们认为同类的法是实有的,可以区别一体异体的同类,让我们在名言中做出不同区分。有一些众生认为如果有一种实有的同类物质,就可以起到作用。就像前面讲非取证灭,有一种实有的东西,就像水坝一样可以把水挡住。同类也是一样,存在这种物质的缘故,把某些众生的行为、意乐、本性归于一类,他们都是相同的,不单单便于我们理解,而是的确存在这种能够区别的东西。
有一体和异体的同类。所谓一体的同类,从整个众生的角度来讲,都有相同的情况,比如有情就是一个同类,有情的“情”字就是心识的意思,所有具有心识的叫做有情,这是一体。不管天道有情具有天道心识,还是地狱或者人的心识,所有众生都具有心识,就可以归在同类中。这非常像因明中总相的概念,所有法具有的同一个法相,就可以把它当成所有法的总相。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同一个物质,称之为一体的同类,比如说有情。以上讲到了一体。
异体的同类,不管是天道,还是人道,或者此处所讲的沙弥。即内部相同,和其他种类不一样。比如天人是天人的同类,人是人的同类。所有的沙弥、所有的比丘、所有的在家人,都是一个类别。通过内部不同的特质,从异体方面划分,重点还是放在同类中,就是相同的一类,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不同类中,否则和此处同类的意义不相应。此处主要是相同的部分,天人的相续、福报、想法、身体、住处等等都是一样的。人是知言解意方面的同类,人中受了出家戒、沙弥戒的,都是一个同类,这方面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这种同类存在的物质,叫做同类不相应行。同类不相应行都是指众生吗?按理来讲,虽然其他无情也可以有同类,但是此处是不相应行,和相续有关的,主要是指众生,即在众生内部有种相同物质,叫做同类。
为什么要安立这种同类呢?因为有部宗说,一个同类的总相,在我们相续中可以产生,就是我们的心可以想这是我们的同类,这是所有具有一样物质的同类,或者我们都是一个法脉中的传承道友,肯定是有某种相同的,自己可以这样想:“噢,这些都是同类的。”我们的声音也可以表达,比如这些都是人,或者沙弥、同行道友。有一种实有的物质存在,唐译叫做众同分,此处就是同类,两者的意义是一样的。
庚三、无想:
无想天灭心心所,彼之异熟广果天。
“无想”也是不相应行中的一种物质,有的地方叫无想天。在学习八无暇时,经常碰到无想天,八无暇当中的无想天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暇之处。因为其他的天,比如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还不是那么严格的无暇。虽然欲界天人非常放逸,因为很放逸的缘故,不想修佛法,但是这并不周遍,有些欲界天的天人还是对佛法有兴趣的,色界也有圣者,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无暇之处,真正的无暇之处就是无想天。我们学习的《前行》中的无想天到底是什么概念?我们看看无想天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包括在无暇中?
“无想天灭心心所”,在无想天中,灭尽了一切心和心所法。下面的科判中讲,二定当中有一个无想定,他首先在人间或者色界天修持无想定,依靠无想定为因,死后转生到无想天中。无想天是修无想定的一种异熟果,也是一种实有物质。转生到无想天的普特伽罗,能够灭尽一切心心所的东西,无想天的物质存在,能够阻止心和心所的产生。为什么不产生心心所呢?因为有一个叫无想的不相应行,可以让内心的心心所不产生,所以叫做无想不相应行。它的本体是实有的物质,属于不相应行。
灭心心所是它能够灭掉一切心和心所,并不是像平常所讲的,我今天没有什么想法。无想天是眼识等乃至意识,所有的心王心所法都不产生。不管是受想,还是其他寻伺,全部都没有,所有的心王心所,生到无想天,一点都不产生。外道执此为解脱,《智慧品》中和小乘辩论时,说小乘虽然暂时入于涅槃,但是还会重新产生心,此处打了个比喻,就像无想天暂时的灭掉了心心所,外道觉得这是究竟解脱,这只是暂时的现象而已。没有任何的心王心所法,这是从无想天的角度来讲。从上面的唯识等的教义来看,无想天是不是一点心心所都没有呢?唯识宗承许八识,认为无想天灭掉了和前六识相应的心所,但第七识等没有灭。如果按照外道或者有部的观点来讲,就是所有的心王心所都灭掉了。
能够灭掉多长时间呢?就是说无想天的果报,一般来讲有多长。无想天的寿命长达五百个大劫。有时候我们在50分钟内什么都没想,觉得自己的修行很了不起。以前他通过修行无想定,转生到无想天,果报成熟的时候,在五百个大劫中的入定阶段,他完全安住在丝毫没有心心所的状态中。完全没有心心所吗?也不是完全没有,他刚刚转生到无想天,这时有想法,他会想:“噢,我要入到这个状态中。”最后他转生无想天的业尽了,从天界出来就相当于死了。当他从定中出来,恢复到有意识状态,就是死的状态。生时有心,死时有心,中间所有心心所都没有。
那么五百个大劫的时间是不是决定的?不决定。从普遍的角度而言是五百个大劫,在俱舍论后面还要讲,有情生于地狱、人间、欲界天,乃至于色界天,除了北俱芦洲众生的寿命一天不多一天都不少,决定是一千年之外,都有可能会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因为北俱芦洲的众生以前修的福报很大,所以此处的众生不是法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无常的概念,什么无常不无常,就是一千年,活够了之后还会升天,他们的业就是这样的。转生到北俱芦洲,死后决定升天,他们觉得我的来世也是很好的,死了之后升天了,那还修什么法呢。他们对于佛法没有任何概念,所以北俱芦洲不是法器。其他三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可以修行,就是有苦有乐,有夭折的情况,尤其南瞻部洲的众生是所有根基中最利的,第三品中会讲到四洲、须弥山的情况,那时我们可以了解。
无想天的寿命不是小劫,不是中劫,而是五百个大劫,这个时间很长了,如果我们不学习佛法的教义,自己入定了一两个小时,觉得自己修行特别好,其他人都不行。或者听说某人可以入定几天,就觉得了不起,但是学了佛法之后,虽然自己没有得到这种境界,但是心里的承受能力很大,不会轻易地大惊小怪,噢,这个人这么了不起!佛法讲了很多,除了我们欲界人的身份之外,其他欲界的福报是什么样的,色界的禅定又是怎么样的?此处转生于无想天,他在五百个大劫中,没有心心所,把此处划到无暇当中去了。因此不能单单看你能修多少禅定,可以在多长时间不产生念头,没有出离心、菩提心、胜观摄受的禅定,只会成为轮回的因而已。而且不要说我们有时入了半小时的定,即使是五百大劫的状态,我们在无始转生轮回的过程中都得到过,又能怎么样呢?现在还一样是具惑的凡夫。
佛陀告诉我们要抓住重点,一定要闻思修行,我们经常会被外在的言论、似是而非的东西影响自己的走向。有时我们觉得有神通是很好的,有时觉得有了禅定就会怎么怎么样,这些也不一定。大恩上师经常告诉我们要闻法,因为在佛法告诉我们,佛法核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是说你在很快乐的状态中,打坐两三个小时,这不算什么,即便转到天界中也没有什么可以贪恋的。佛法中经常讲出离三界,我们在所学习《俱舍论》的中,可以了解到为什么三界不可贪著。我们前面学习了有顶——非想非非想的状态,现在讲的是第四禅无想天的状态,后面对于其他的欲界天都要学,学完之后我们可以去分析它们,具有这样的烦恼、那样的过患,没有什么可以信赖的,只有从三界当中出离。
那么从三界当中出离的方法是什么呢?这时可以结合我们学习过的《前行》中出离心的内容。学了《俱舍论》之后,还有一个好处。我们观修轮回痛苦,对于轮回的过患比较模糊,不了解到底说的是什么?虽然我们可能比较清楚人道、地狱等痛苦,但是往上走,尤其为什么要从色界天出离,色界天、无色界的过患是什么?如果学完本论之后,我们再去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对下面乃至上面轮回所有痛苦的状态、内心具有的烦恼,都可以有非常清楚的了解。才会知道我要出离的三界,这个对境到底是什么?再去修轮回痛苦、出离心、厌世心,或者无常、打破对今生后世的执著,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认知。
《俱舍论》第四品分别业,讲了很多种业。你造了这种业,会转那种状态,每种都要对应。学完这些之后,我们再把《俱舍论》所讲的内容和实修窍诀结合起来,内心就会产生不共的一种感觉。如果我们不学习,就是说要出离三界,上面色界、无色界,为什么要出离?具有什么过患呢?感觉非常的模糊,我们就难以全方位地产生殊胜的定解。在《前行》的很多引导法中,对于欲界的痛苦,比如三恶趣、人道的痛苦描绘得很详细,还有阿修罗、欲界天中三十三天的痛苦描绘比较深。再往上比较模糊,只是一带而过了。有些众生根基比较利了,他知道反正不可贪著;对于有些人来讲,如果没有广大地学习,就会比较糊涂。只要一超过三十三天,往上讲的就很笼统了,兜率天知道一点点,他化自在天的状态,就是很模糊的。再往上走,色界天、无色界的状态是什么?就更加模糊了。我们要产生一个比较全面的出离心,就会比较困难。没有集中介绍色界、无色界,《俱舍论》我们从第一品学到现在,尤其第二品中,针对所断的烦恼、见断、修断等等,反正多多少少已经理解,然后对于色界、无色界的状态,有了一定了解,慢慢下面还要接触的。不管怎么样,对于这样的问题学完之后,我们就不会盲目地把一些不是佛法的核心的东西当成宝贵的东西去看待。就像转生于无想天的时间很长又能怎么样呢?其中没有丝毫的状态值得执著的。
他们趣入无想天的状态之前有一个心,然后进到无想的状态以后,任何心都没有,恶业不可能做,善法一点都没有,五百个大劫什么都不做,安住在这样的状态,相当于睡觉一样,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醒来之后五百大劫结束了,在过程中什么善业都没有造。这不是无暇是什么?没有一点修持善法的机会。其他的天不是经常处在无想状态,他还有心,有时会产生修善法的想法。无想天是以前修无想定,再转到无想天的果报。因为不是以修定的心去修,只是去享受这个果报,所以他本身也没有发什么心,觉得已经是涅槃了,进入就行了。他没有发善心,关键是没有把五百大劫作为禅定的修法,这已经是果了。修法在前面,无想定是道,无想天已经是果了,他没有说我要用五百个大劫修禅定。假如他安住在五百个大劫的禅定中也可以,毕竟是一个善法,现在是纯粹一个果,五百个大劫中什么都没有修。按照我们当前状态,前提是不要堕落,即便能够保持最差的修行状态,每天听《俱舍论》《中观》,发心、念一两万心咒,五百个大劫过去,肯定已经成佛了。他们五百个大劫什么都没有做,一觉醒来之后,又回到原点了。
他们从这种状态中出来后,一定是转生欲界,不是其他的地方,有可能是恶趣,也有可能是善趣,这是不定的,他又重新回到了欲界了,又具有各种烦恼,什么都没有做,五百个大劫全部浪费了,所以特别可惜。无想天非常明显,就是一个无暇之处。以前修了无想定,就可以转生到无想天。
无想天在哪里呢?“彼之异熟广果天”。“彼之异熟”谁的异熟呢?无想定的异熟。他在人间或者在色界修无想定,有些地方讲修无想定,第二世一定会转生无想天,这是毫无疑问的。异熟是广果天,无想定成熟果报的地方是广果天。广果天属于第四禅,有些地方讲第四禅有八种天,三种是凡夫的天,五种属于圣者天,圣者居住的地方叫做净居天,净是清净的意思。无想天属于凡夫天,位于广果天的旁边。比如喇荣是广果天,相当于在坛城那边,有个高一点的、比较殊胜、单独的地方叫做无想天,属于广果天的一部分,就像一个地方中比较豪华的一座别墅一样,他的异熟就是广果天。死后转生恶趣或者善趣,其他的地方不会转,一定转欲界。他们在修无想定时,认为这是一种解脱,产生了邪见,觉得只有我这种修法才是解脱,佛陀的修法不是真正的涅槃,因为他们带着这种邪见修行,所以死后会通过邪见直接堕入恶趣。
换句话就是说,他们在前面转生无想天时,有一念心:“我现在终于进入涅槃了。”也许他们是这样想的,我忘掉了,可能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生起这一念心之后,就趣入无想天的状态中,不管活了五百劫,还是中间夭折了。不管怎么样,五百劫之后,他又重新产生心,又有了烦恼。他说:“所谓的解脱心、解脱道不存在,涅槃也是没有的。”对于涅槃和解脱道产生邪见,他一直以为前面修持无想定是解脱的道,无想天是解脱的果,在产生我终于入了涅槃,彻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心之后,落到无想的状态中。后来一起定之后,心识又产生了,然后烦恼等也随着产生了。他就开始想所谓的解脱是没有的,对解脱、解脱道都产生了邪见,这时就会堕落到恶趣中去。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产生邪见,有些产生的人会堕落,有些人不一定这样。转生的地方就是欲界,善趣、恶趣不确定,他们在无想的状态中,根本不会重新积业,享受完这个果之后就堕落了。因此无想天是让修行者感到非常恐怖的地方。
庚四(二定)分三:一、无想定;二、灭尽定;三、此二共同之所依。
辛一、无想定:
“二定”是两个定,第一个是无想定。无想定是无想天的异熟因,因为在因地修持无想定,以此果报转生到无想天中。无想天、无想定都是灭心心所,一个是从因的角度讲的,一个是从果的角度讲,一个是享受的异熟果,一个是它的因。
如是所谓无想定,欲依四禅而出离,
故善顺次生受业,非为圣者同时得。
这里有很多信息,“如是所谓无想定”,首先把无想定的名称标出来,这是第五个不相应行中的无想定,如是所谓无想定的不相应行,“欲依四禅而出离”,它的所依是什么?所依是四禅。第一二三禅都不是它的所依,它的本体一定是第四禅所摄。第四禅的禅定特别清净,它的止观是平等的,此处的止观和佛法的止观不一样,它的观想和寂止方面是平等的第四禅,很多地方讲如果要引发神通就是修第四禅。“而出离”,他的意乐是什么?就是修持无想定的发心是什么?他想从无想当中出离轮回,不单单佛弟子想从轮回中出离,其实很多外道的修行者,也很想从轮回当中出离。他以想从轮回中出离的意乐,这样一种发心修持无想定。
“故善”,就是说善、恶、无记,三心当中哪一种所摄?它是善心所摄,所以说故善。为什么是善呢?有好几种善,本身的惭愧心,或者无贪、无痴等等,叫做本性善;自性善、或者叫相应善,就是自己的心王和无贪相应,就会变成相应善;等起善是发心很清净,所以身语也变得很清净。还有一种胜义善,是属于涅槃的。故善属于什么善呢?这个地方善是一种本体。因为他的发心是出离,想要从轮回出离的心是善心,所以这个法、等起、意乐、发心是善的,导致他所修的定也是善法。因此故善,就是说它是一种善法的缘故,后世可以生在无想天中去。异熟的本体是因一定是善或者恶,如果因是恶的,生不了无想天,肯定转到恶趣去了。它的因是善,果是无记的,无想天就是无记的状态。
“顺次生受业”,什么叫顺次生受呢?在讲业因果的时候,大概有几种,第一个叫做顺现法受,就是今生造业今生承受。如果是特别强烈善业和恶业,今生造业今生受。比如我们经常讲的给僧众供养饮食就是今生要成熟的业,因为对境特别殊胜,今生供斋的果报今生就会成熟,所以很多想发财的人,尤其是很多做大生意的人,经常要在法会中挤一天出来,一定要供一次僧众。很多地方的确都是这样讲的,给僧众供养饮食,今生就会成熟果报,至于成熟多少,要看自己的其他因缘。还有佛在世时,有的穷人通过清净的信心,给佛供了一些饮食,马上开始转运的特别多,这就是顺现法受善的方面。如果造了很强的恶业,比如诽谤自己的上师等非常严重的罪业,今生也会成熟。
很多世间人认为造了一些善或者一些恶,为什么没有果报?就是说造恶业的人没有恶报,然后做了善法的好人没有善报。因为他们只是把眼光放在顺现法上,虽然有些人做了善事,但是他的业还没有强烈到今生会成熟的程度。有些我们眼中罪大恶极的人,他的恶业也不一定强大到今生成熟的程度,要看他的发心,做的事情,还有对境。这是第一种受报的情况。
第二个叫做顺次生受,“次生”是什么意思?就是第二生,即今生造业第二世成熟,比如今生修了善法,在第二世成熟果报,叫做顺次生受。第三个叫做顺后生受,就是第三世以后成熟的。今生当中所造的业,下一世还没成熟,第三世开始成熟,第三世、第四世、第五世、第六世……都叫做顺后世业。还有一种不定业,此处不讲,这里都是讲要受业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三种。
无想定一定是顺次生受。今生修无想定修成了,你后世一定转生无想天。有些地方分析,这个人虽然修成了,但是退失了怎么办,就是说比如他二十岁修成了无想定,后来退失了,还会生无想天吗?按照有部的观点,即便是退失了,今生一定会恢复的,所以还是顺次生受,第二世决定转生无想天,没有其他可能性。
有些有漏的福业、非福业,还有不动业,不动业就是不动的,修初禅二禅三禅等等,这个业是不动的,后世一定会生禅天,就是不动业,后面在第四品还会讲。业的种类非常多,做为一个佛弟子,很有必要学习业的不同分类,我们的疑惑需要通过学习教义来遣除,还有其他人的疑惑也需要以教义来遣除。我记得有段时间,大恩上师一直在好几堂课当中,特别强调顺现法受、顺次生受和顺后生受的概念。有很多人觉得为什么我修了善法没有成熟?一方面业因果是通三世的,一方面业成熟的方式有顺现法受、顺次生受、顺后生受三种的方式。如果我们了解之后,自己的思维方式会开阔很多,不只是想我造了这个业马上要成熟了,不成熟就怎么怎么样,有时候思维一狭隘之后,很多东西解不开,钻到牛角尖里面,怎么也出不来了。如果有这么多不同的情况出现,我们理解可能是顺次生受或者顺后生受,不一定是顺现法受,顺现法受只是在三种受的其中一种,很多的善恶都不是顺现法受的,也有很多受次生受或者顺后生受的业存在。
无想定是顺次生受业,“非为圣者”,就是说修无想定的一定不是圣者,一定是凡夫人修,很多是外道,圣者把无想天看成恶趣一样,把无想定看做旋涡一样,没有什么可修的。因为修成之后,转生到一个无暇的地方,圣者绝对不会修的。然后内道的修行者,学习过佛法的人也不会去修无想定,修完转到无暇之处,没有什么意义。虽然在五百劫中相对来讲比较安乐,安乐的意思是什么?因为是第四禅,第四禅属于舍受,从有些修行者的角度来讲,属于非常舒适的,我们觉得舍受没有苦也没有乐,没有苦可以理解,再怎么说也应该有快乐啊,有快乐才舒服,但是很多修禅定的人觉得欢喜会扰动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就不安稳,反而觉得不舒服。因为舍受状态是最好的,所以第四禅无色都是舍受。为什么说往上安乐比较大?当然痛苦早就没有了,然后欢喜和安乐的扰乱也没有,处于比较平等的舍状态。无想天在五百劫中都是安住在舍受当中,没有造恶业,从这个角度来讲好像很舒服的样子,比如昨晚睡的好,特别舒服,没有做恶梦,也没有做善梦,相当于这样。虽然昨晚睡得特别好,但是醒来之后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没什么大的意义。
因此圣者绝对不会碰无想定,佛教修行者也不会去修无想定,最后得到一个无想天没有什么意义。无想天就是修无想定灭尽心信心所,按照佛法来讲,应该用我们比较敏锐的第六意识去修出离心,产生强烈的出离心,需要心的引发,如果安住在无想中,哪里有出离的意乐呢?或者通过第六意识把强烈的菩提心引发出来,如果安住在无想定当中,菩提心也修不了。还有安住在第六意识去修持空正见,证悟一切万法无自性。无想定里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都没有,一般的修行人不会去修的。我们修定的时候也要注意,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不一定是真正符合于解脱道的,应该通过阶段性的修法把出离心引发出来,或者引发一个菩提心,如果你要修空性,就要和无我的空性相应。
还有一种情况,在修空正见之前,专门修寂止,首先把寂止修成,如果有一个阶段性的计划,我知道现在修的寂止不是究竟的,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方便,我首先要拿到手,我们打坐时也有专门修寂止的方法,就把心专注在一点上,什么都不想,这个行不行呢?如果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这种寂止就是我以后要用在圣观中一个工具,现在我必须拿到手,有这种作意就可以;如果没有这种作意、这个目标,只是觉得这个禅定很舒服,虽然当时很舒服,但是不会引发其他的功用,佛法核心的东西并不是这样的。
非为圣者同时得,最后有一个同时得,“得”是什么?就是得绳,有法前得、法俱得和法后。无想定是同时得,就是法俱得,法和得同时具足的。无想定是很勤作的一种修法,为什么很勤作呢?因为修无想,想想看平时我们都是属于有想的状态,不管是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总的状态都是有心、有想的状态,突然要修一个无想,需要很大的勤奋才能修成。我们心都是处于有想的状态,不是想这个就是那个,欲界有欲界的想,色界有色界的想,无色界有无色界的想,都是属于有想的,此处要修一个无想,突然间把想法全部停顿了,在无想定中什么都没有了,心心所都停下来了,这种难度可想而知。有个比喻说,就像高速行驶的汽车或者火车,开得很快,突然完全静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刹车,然后慢慢地惯性才会停止。我们的心无始以来一直都是有想,就像火车在高速运行一样,突然要无想,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虽然这个定对我们的解脱来讲不怎么样,但是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要很大的勤作。这么大的勤作,难道没有法前得吗?用了这么大的精进,应该有法前得。虽然需要很大的勤作才能修成,但是修的方式,是把心减弱的状态,而不是增长。如果越来越猛厉了,肯定是法前得。这是从有想状态,变得慢慢越来越细微,最后无想了,几乎没有心的状态。在得到无想定之前,他的心思已经很弱了。这么弱的心已经没有法前得。当得到无想定之后,是法俱得。有些地方讲,第二刹那之后可以法后得,但第一刹那得到,就是法俱得,法和得是同时得到的。虽然是以勤作修的,但是他勤作修的方式不是去增长心的力量,而是去减弱心的力量,越接近成功的时候,你的心越弱。哪里有法前得呢?虽然是勤作修,但不是说出离心、菩提心要修成了,我的心力量很大了。这是两回事情,一个让我们产生某一种心,一个是让我们所有心心所都减弱,最后不起心心所,要灭掉心心所。因为越接近修成的心越弱,所以他不会有很强烈的心。
辛二、灭尽定:
所谓灭定亦复然,现法乐住转有顶,
彼善二种生受业,以及不定之受业。
“所谓灭定亦复然”,灭尽定也是一种不相应行,首先我们把名称列出来——灭定,“亦复然”和无想定从某个角度来讲一样,它也是能够灭尽心心所。受蕴和想蕴属于心所,在十种遍大地法中排第一二。全称是灭尽受想定,简称灭尽定。只是灭尽受想是不是其他的心没有灭呢?不是的。前面讲过,在家人对于受争论,出家人对想争论,在心所中受和想某种作用特别强烈,而且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厌烦的地方。因为圣者对于受想产生了很大的厌离,他想灭尽受想,所以要灭尽受想要依靠灭尽受想定。灭尽受想也是灭尽心心所,其他心心所都灭尽了,只不过其中的受想体现的很粗大,或者比较重要。灭尽受想其实是灭尽其他的心心所。所谓的灭定亦复然,也是让我们的心心所在内心当中不产生的物质,一种不相应行。
“现法乐住”,他的发心是什么?修持灭尽定的作意是什么呢?就是为了现法乐住。因为他有苦受、乐受、舍受,还有各种想等等。他觉得有受想,让自己的心不寂静,非常厌恶受想。希望灭尽受想,为了现法乐住。现前的法味之乐而安住,叫做现法乐住。唐译叫做静住,静是寂静的意思。如果产生了受想就很不寂静,为了让自己的心寂静,修持灭尽定。灭尽定是圣者修的定,不是凡夫人修的定。圣者觉得受想在平时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或者修其他定时,觉得受想很粗大,他就修一个灭尽定,相当于让自己静住在里面,让自己的心寂静下来,在这个定中休息。因为里面没有受想也没有心心所。灭尽定本身属于有漏定,不是无漏定,所以修持灭尽定只是到里面去休息。我们有时说好像是小乘入灭尽定,其实小乘入无余涅槃不是入灭尽定。但我们说小乘入灭尽定了,怎么怎么样,好像是什么都灭尽了。真正来讲的话,小乘最后入的是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和灭尽定还不一样。有些经典中会讲,佛入灭的次第,或者小乘罗汉入灭的次第。首先是安住初禅,然后出初禅,再进二禅,出二禅,进三禅,出三禅,进四禅,再从四禅出来,进入无色定中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从识无边处出来之后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出来之后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从非想非非想处定出来之后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来之后入无余涅槃,是这样的次第。最后入灭他要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来之后,再趣入无余涅槃中。有些地方说他要入灭尽定了,好像从意思来讲都听懂了,反正入无余涅槃了,但从严格的角度来讲,不是在灭尽定中,他入的是无余涅槃,这是稍微不一样的地方。
现法乐住,是想要休息一下。有些地方说他是为了最后断掉有顶的烦恼,好像打仗之前做一个休整,在灭尽定中养精蓄锐,出来之后集中精力一下子断除有顶的烦恼,然后获得阿罗汉。灭尽定主要是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里面没有受想、心心所,所以特别的寂静,唐译当中讲静住,为了得到寂静的安住,这时就修灭尽定。
“转有顶”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他所依的是什么定呢?无想定依靠的是第四禅,此处的灭尽定一定是依靠非想非非想。因为所有有想定中,非想非非想定是最细微的。非想基本上没有粗大的想了,非非想也不是一定都没有。因为在整个三界中属于最细的心,所以修灭尽定的所依定,一定是依止非想非非想的定。然后依靠非想非非想的定,趣入灭尽定。非想非非想虽然非常细,但还是非非想,有那么一点点的想法,所以他只剩下一点点的心了。再进入灭尽受想,没有心心所的状态,做了一个很好的过渡。相当于前面心很粗,越往后越细,最后到了非想非非想最细。在这个最细的状态中入灭尽定,就会比较容易。即便是这样,都是很困难的。入灭尽定需要很大的勤作,入定起定等等。以前我们学中观时也学过,阿罗汉入灭尽定需要勤作。“彼至远行慧亦胜”,在远行地第七地菩萨时就全面胜过阿罗汉,凭什么说全面胜过?主要是从入灭定的角度来讲的,因为六地以下的菩萨,在入灭定时和阿罗汉一样,都需要勤作,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入的,小乘的灭定和大乘的灭定不是一回事,小乘的灭定属于有漏的本体,大乘的灭定相当于现见真如的定,但是从入灭定的角度来讲,不管是阿罗汉或者七地以下的菩萨,入灭定都需要勤作,但是到了七地的时候不需要勤作了,刹那入起灭尽定,就是刹那入刹那起,阿罗汉没有这种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彼至远行慧亦胜,他的灭定是依止非想非非想的定而产生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修持灭尽定后世可以转生到有顶中去,所以无色界有没有圣者呢?无色界有圣者,比如此处修持灭尽定的圣者,今生修持灭尽定,后世他会转生到非想非非想。
“彼善二种身受业,以及不定之受业”,首先我们看“彼善”,彼善就是灭尽定的一种善业,也是属于等起善。因为现法乐住,厌离受想的缘故,他的发心是善的,所以灭尽定的本体也可以成为等起善,也是一种善法。
受业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二种生受业,以及不定之受业”,这里有三种受,三种显现果报的可能。二种受,第一个可能是顺次生受,就是今生当中修持灭定,后世可以转生在非想非非想天中。其实从不来果以后,不来果只是不来欲界受生,不等于不在色界、无色界受生。初果会七返人天,他的业还会在人天当中七返,一来果会一次在欲界受生,这是受一次欲界,要搞清楚概念,他不是只受生一次,而只是在欲界受生一次,但色界、无色界,比如你是三果,在还没有到阿罗汉果位之前,或者即便到了有余的阿罗汉果位,还是在三界当中。从这个方面讲,他的身份还是在三界当中,当他到了不来果之后,不来欲界了,但是色界无色界还是会受生的,所以修灭尽定转生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是可以的。他在这个地方入涅槃也是可以,他在非想非非想得到阿罗汉果从那里入涅槃,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不过在无色界没有色身而已,其他的心心所,像命根、意根、涅槃根都有。
不管怎么样,虽然以前没有提到过,但是灭尽定是圣者修的,修了灭尽定之后,不是顺次生受,就是第二世转生在有顶中,或者是顺后生受,顺后生受有可能是退失了。首先生起灭尽定,这一世退失了,退失之后第二世没有转到有顶,只是转生到色界中,他肯定是转色界。有些地方讲他是在三果以上修的,不会转欲界,肯定是转色界,在第二世转色界时,重新现起灭尽定,现在是第三世,色界是第二世,然后就转生到有顶当中,所以有可能是顺次生受。如果不退失,就是顺次生受,如果退失第二世会转生一次色界,在转生色界时,重新修灭尽定,然后再转生到有顶当中去,就是二种身受业。
还有第三种,以及不定之受业。比如今生当中得到了灭尽定,已经获得阿罗汉果位了,死后入无余涅槃,他可以在有顶现前阿罗汉果位,但是已经获得阿罗汉果位之后,还会不会再转一次有顶呢?不会。阿罗汉果位属于有余涅槃,只要舍弃这一期的生命马上入无余涅槃,他不会有再投生一次有顶的情况了。“不定之受业”,也就是已经现前了灭尽定,然后获得了阿罗汉,三界的种子断尽,后一世入无余涅槃了,不会再转生有顶。转有顶的意思就是说修灭尽定的果,果因为是一个善法,不算是无漏的,后面还会讲无漏就没有异熟果,异熟果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他是有漏定,所以第二世通过修灭尽定会转生到有顶当中,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就是次生受或者后生受两种,还有一种不定受。不定受就是现前了灭尽定,但我得到阿罗汉了,死后就趣入无余涅槃了,不再转生有顶了,也有这样的情况。
圣者依靠勤作得,佛以菩提而获得,
非如初者所承许,因以卅四刹那得。
“圣者依靠勤作得”,首先是“圣者”,圣者的意思就是说首先灭尽定一定是圣者的禅定。第一个凡夫修不了这样的禅定,如果现前灭尽定必须要在非想非非想,非想非非想一般的凡夫不敢修,为什么不敢呢?因为非想非非想是无色界,已经没有色身了,再加上修灭尽定也没有心心所了,众生害怕会断灭。为什么凡夫要依靠第四禅呢?第四禅有色身,即使把心心所灭掉,还没有断灭,相当于留了一手。如果生在无色界本来就没有色身,要是心心所也没有,就是身心都没有了,因为害怕断灭,所以恐怖这种状态。第二个凡夫没有能力修灭尽定,必须要圣者,所以说灭尽定是一个圣者的定。
圣者依靠勤作得,他是依靠勤作还是不需要勤作呢?必须要勤作,不可能离开向往和勤作之心,如果离开勤作根本修不了,这种心这么难修,圣者必须通过有顶最微细的心获得灭尽定,那么无想定也是灭尽心心所,为什么以四禅就够了呢?还有一个理由是我们无始以来修过无想定,这一世再修的时候没有那么困难,而灭尽定是凡夫人在凡夫位的时候从来没有修过,是以圣者的身份第一次现前灭尽定。就像前面讲的要把高速行驶的火车突然停下来一样,要让200公里速度一下子减到零,这时必须要通过很大的勤作才能把它停下来。圣者是依靠勤作获得灭尽定。
然后“佛以菩提而获得”,佛陀也是有灭尽定的,那么佛陀灭尽定他是通过什么来获得的呢?“佛以菩提”,就是说圣者需要勤作而获得,佛陀不需要勤作而获得,佛以菩提而获得意思是说佛陀不专门修灭尽定,只要现前菩提就可以了。当他灭尽烦恼,佛陀智慧大菩提道一现前,他的灭尽定就获得了。唐译有两个得的术语,一个叫加行得,一个叫离染得。加行得,是加行,通过勤作来修持,比如圣者依靠加行勤作而得到的;离染得,离开染污就得到了,佛陀就是这样的,不需要专门修灭尽定,只要现前佛果之后,所有的染污不就没有了吗?所有染污断掉了,自然可以获得灭尽定。佛陀得到的方式不一样,是以菩提而获得,这是两种,圣者和佛陀得到的方式不一样。
“非如初者所承许”,这是对于佛陀以前到底有没有修过灭尽定的一个辩论。“初者所承许”就是初者勤作,勤作也可以说初者,或者还有其他人的说法,就是说佛陀最初修过灭尽定,在成佛之前已经修过灭尽定了。意思是什么呢?相当于菩萨,小乘中也有菩萨,但是和大乘的菩萨不一样,大乘菩萨有一地和十地的差别,小乘菩萨没有一地到十地的说法,所谓的菩萨就是悉达多太子,把悉达多太子称为菩萨,他在成佛前都是凡夫人,没有通过一地到十地之间已经超凡入圣,然后逐渐成佛的说法。小乘的菩萨就是在修持菩萨道过程中发了大心的菩萨。一般来讲,菩萨在成佛之前,首先通过入见道,四谛十六行相的十六刹那之后,他要入灭尽定,那时得到灭尽定,得到灭尽定之后,从灭尽定出来,再断灭尽定的烦恼。按照小乘的观点,菩萨在成佛之前,通过世间有漏的禅定,已经把除了由顶之外的所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除了非想非非想之外的烦恼断除了。因为有漏定可以断除非想非非想之外所有的障碍,所以一般的菩萨成佛之前,通过世间的有漏道,他已经把有顶以外的烦恼都断完了,断完之后入见道,入见道取无漏,再入灭尽定。有些观点说他也是通过勤作得到的,修持在见道之后,得到灭尽定,得到灭尽定之后,断有顶烦恼,断完有顶烦恼之后就成佛。意思就是说,佛陀也是前面通过加行而获得灭尽定,这是其他宗派的观点。
有部派不承认这样的观点,“因以卅四刹那得”。非如初者而承许,不像你们所承认一样,初者不是无勤而得,而是勤作而得,不是这样承许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是三十四个刹那成佛,所以不可能在中间加入灭尽定的情况。首先总的原则也是一样,成佛之前的菩萨,要在趣入无漏之前,通过世间的有漏禅定,把有顶以外的所有烦恼全部断尽。通过世间道可以断,因为厌下而欣上,欣求上面的禅定,厌恶下面的,就可以断掉把下面一品一品的烦恼断除,断尽之后入见道了。入见道有三十四个刹那,首先是见四谛十六行相,十六刹那,前面十五个刹那属于见道所摄,是苦谛当中的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等等,欲界和色界的烦恼一个一个地断,断到道类忍,就到了见道的末尾了,然后是道类智就到了修道。十六个刹那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所包括的四谛的行相,该了解的了解了,见道都见道了。
然后十六个刹那圆满之后,就开始断有顶烦恼。有顶烦恼中有九个无间道,九个解脱道。有顶分了九品,欲界的烦恼分九品,初禅的烦恼分九品,二禅的烦恼分九品,最后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烦恼分九品。九品烦恼当中,每一品都有个无间道、解脱道,有九个无间道九个解脱道,所以九个无间道、九个刹那、九个解脱道、九个刹那。前面十六个,后面十八个,共有三十四个刹那,按照有部的观念来讲,三十四个刹那都是无漏定,没有一个是有漏的,有漏定早就过去了。三十四个连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因为他是一座之间成佛的,独觉一座之间成就独觉果,佛陀也是一座之间成就菩提果,这是小乘共许的。既然是一座之间成就菩提果,都是用无漏的定而取菩提果,这里怎么可能说,在见道十五个刹那,再加最后一个刹那,十六个刹那结束之后,怎么可能在中间插一个有漏定呢?因为灭尽定是有漏定,全部三十四个刹那,一个接一个都是无漏定,无漏定中间不可能插入有漏的灭尽定,怎么可能十六刹那完了之后,见道完了之后他就说佛陀修一个,菩萨修一个什么,修一个灭尽定,灭尽定出来之后再断有顶烦恼,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三十四个刹那连在一起,中间不能间隔其他不同类的定,因为里面全是同类的定,同类定是什么?都是无漏定,十六个刹那就是无漏定,后面断除九个无间道的障碍,九个全都是无漏定,三十四个刹那产生都是无漏定,都是同类的,突然产生一个不同类的有漏定,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坚持佛是以菩提而获得,不是修持勤作而获得的,一定是离染,只要成就了佛果之后,他就离开了染污,灭尽定自然就得到了,就是说佛陀根本不需要通过勤作而现前灭尽定,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