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27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前面世亲菩萨对六因五果四缘做了详细的分析,宣讲了四缘之后,对等无间缘中心和心无间的关系,什么心产生什么心,几种心产生一种心的意义做了进一步的安立。
以前大恩上师或者其他上师在归摄五部大论时讲过,以别解脱为主的戒律、俱舍、因明等内容,一般来讲,刚开始学习词句比较复杂,完全理解了之后,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再挖。虽然从词句上来讲,现观、中观不是很复杂,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比较容易懂,但是意义特别深。因为里面所抉择的是佛陀的境界、菩萨入定的智慧,所以必须要泯灭分别心。现在我们通过凡夫的分别心去缘这些词句似乎理解了,中观宣讲的是菩萨的智慧,必须要舍弃凡夫的分别心才能真正现前。如果是第一次学习《俱舍论》,虽然词句上很难懂,但是懂了之后意义并不像无分别智那么深,有这样的说法。
《俱舍论》讲得比较细致,因此称为聪明论,意思是越学越聪明,因为里面的思路本身很细,所以学习《俱舍论》会把心中的智慧梳理得很细致。当然前提是要听得懂,听不懂就会越听越糊涂,听懂之后一条一条梳理下来,慢慢我们的智慧就会比较细了,再去看其他论典的次第就会很明显,学习以后收获很大,也有这样的功效。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十二心,即欲界的四种心——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无色界分别减掉不善心各有三种,加上有学和无学的心共是十二种心。为了便于我们理解下面的三界中这些心如何产生,以及产生多少种心。作者蒋扬洛德旺波尊者安立了“对应缘于具缘”的科判,虽然里面没有颂词,但是把下面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八时做了划分。我们后面学颂词时翻过来看,就会知道八时特别殊胜,和颂词中的意义对照非常清楚。
欲界善心生九心,彼唯由八心中生,
不善心由十心生,彼中产生四种心。
有覆无记心亦尔,无覆五心生七心。
第一类是善心,“欲界善心生九心”,以欲界善心为因产生九种心。“彼唯由八心中生”,欲界善心作为所生,由八种心可以产生欲界的善心。
颂词中的生和所生有两个意思,首先欲界的善心或者不善心作为能生可以产生几种所生?然后它作为所生有几种心可以生它?等无间缘没有其他的法。有覆无记是有覆无记的心,无覆无记也是无覆无记的心,等无间缘前边的缘和后面的果都是心和心之间的关系。
第二类是不善心,“不善心由十心生”,不善心作为所生,由十种心可以产生它。“彼中产生四种心”,“彼”是不善心,欲界不善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四种心。“有覆无记心亦尔”,有覆无记的心和不善心是一样的,由十心生后能产生四种心。“无覆五心生七心”,无覆无记的心通过五种心产生,它也可以产生七种心。
如果不展开解释,可能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下面我们进一步解释颂词。因为欲界有四种心,即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前面讲十二心中的四种心,然后色界有三种心,这是次第安立的本体。这里不是那么好懂,我们可以配合注释来学习。
首先九心中有四种心,上节课讲过八时中相续时、同地时用的最多,除了有学和无学的心之外都有。第一个相续时是前面的心产生后面的心,这是有的;第二个同地时是欲界地、色界地和无色界地同一个地,虽然心的种类不同,比如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四种心种类不同,但是地相同可以相互生。欲界善心可以产生欲界善心这是相续时,即“同类前面的心产生后面的心,如善心产生善心”,在注释202页讲得很清楚。
因为善心已经产生善心了,所以同地时中其他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都可以相互生,四个心肯定是有的。首先是九心中的四心,欲界共有四心,相续时和同地时中的四个心都是有的。讲欲界善、不善的时候,四个心都是有的,后面我们就不用观察了,反正讲欲界不善时,首先安立四个相续时和同地时,这比较简单。在色界、无色界只有三个心。为什么呢?因为在色界无色界没有不善心,必须把不善心拿掉,所以三个是作为基础的。
我们看注释204页,“入定时色界的加行善心、有学无学二无漏心”。再翻过去看入定时是什么?在注释203页第3段讲得很清楚,“入定时是下界的加行善产生上界的加行善”。比如欲界善心本身有俱生善和加行善,但是此处没有分,此处的善心也可以理解为加行善。欲界的加行善在入定时可以产生色界的加行善心,色界的加行善心可以理解为一禅、二禅等禅定,前面四心再加上通过欲界的加行善修持可以得到色界的善心,这是五个了。
还有203页“欲界的善心产生色界的善心与二无漏心”,除了可以产生色界的善心外,有学心和无学心二种都可以产生,有学无学二无漏也要算上。“结生时上两界的两种有覆无记心”,结生时有从下界生上界和从上界生下界两种。比如以欲界的身份死后生在色界、无色界,或者色界死了之后生到无色界,这是从下界死后生上界;比如以无色界的身份死后投生到色界、欲界,或者色界死后投生到欲界中,这是从上界死后生下界。上界死生下界、下界死生上界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看注释203页结生时,“如果从下界转生到上界”,这些内容很重要。前面没有讲到细节,现在在讲实际转生时产生几种心。如果下界转生上界,欲界转生色界、无色界,“则死心为俱生善与无覆无记心”,下界死转生上界的死心是什么呢?虽然死心可以是俱生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但是下界转上界只有两种,一个是俱生善,就是善心当中死,一个是无覆无记心当中死,这是死心。
生心是生到色界中产生的是有覆无记,如果是下界死,只有善心和无覆无记,没有有覆无记,有时要把有覆无记去掉。如果上界死转生下界,可以有善心、有覆无记,比如在色界死了转生欲界时可以有善心、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我们要记住这个原则。
我们翻过来看结生时,欲界结生是下界生上界。“结生时上两界的两种有覆无记心”,就是说欲界善心死转生到色界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然后欲界善心死转生无色界产生无色界的有覆无记,这是九种心,我们对照前面一下就分出来了。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下界转上界有两种心,一个是善心,一个是无覆无记。
现在我们讲的是欲界善心,结生时上两界的两种有覆无记,加起来就有九种了,本身相续时和同地时的四种心无论如何都是有的,然后入定时通过欲界的善心,善心分为俱生善和加行善两种,比如入定时是加行善,俱生善无法引发色界的禅定心。而死心要除去二无漏和加行善,所以结生时的善心属于俱生善。
不管是属于加行善心,还是属于俱生善心,反正都是善心,所以欲界的善心可以产生九心。入定时色界的加行善心有五种,然后产生无漏的有学心、无学心,就是七种,再加上欲界善心死转生色界的有覆无记、欲界善心死转生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就是九种,我们这样计算就很清楚。
反过来欲界善心作为所生,其他八种心作为等无间缘产生欲界善心,前面是欲界善心产生九种心,现在是八种心反过来产生欲界的善心。这个地方怎么理解呢?“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四心”这不用观察。首先相续时善心可以生它,然后同地时有覆无记、无覆无记、不善心可以生它,这四种心无论如何都是有的。
八种心已经有了四个,再计算其他四种心就可以了。“出定时色界的加行善心、二无漏心”,出定时色界的加行善心可以产生欲界的善心。二无漏心,即有学、无学的无漏可以产生欲界的善心。
注释203页“出定时,上界的善心产生下界的善心”,入定时是下界的善心产生上界的善心,比如通过欲界的加行善得到了初禅,从初禅出定一定是产生下界的善心,这是讲欲界善,欲界上一层就是色界。因为从色界的善心出来可以产生欲界的善心,所以色界的加行善可以作为等无间缘产生欲界的善心。出定时讲的很清楚,上界的善心产生下界的善心,然后二无漏心也可以产生欲界的善心。此处对照注释204页第1行,“色界的善心与二无漏心产生欲界的俱生善心与加行善心”,首先出定时色界的善心可以产生欲界的俱生善,然后二无漏心可以产生欲界的俱生善和加行善,三种心都是有的。
出定时上界的心产生下界的心,现在欲界的善心是下界的,在入定时以下面的加行善产生上面的加行善或者二无漏;在出定时要从上面的禅定生起下面的善心,所以色界的加行善是上面的。出定时色界的加行善可以产生欲界的善心,然后有学无学二无漏心也可以产生欲界的善心,对照出定时这句话也特别清楚。
还有“染污定所逼恼时色界的有覆无记心”,如果在上面的禅定当中产生了烦恼,他觉得与其产生烦恼心退失,还不如产生下面清净的善心。当他从染污定退失之后,就会产生下面的善心。我们看注释204页染污定所逼恼时最后一句“从禅定中退失,现前欲界的善心也是同样”。如果从色界的禅定中退失,也会现前欲界的善心。他产生了一种心:“我现在已经失坏了等持,下面的心是殊胜的。”虽然不一定是禅定,因为欲界没有禅定,但是下面的善心是殊胜的,所以他通过强烈的想法牵引,当最后的等持退失,就会无间产生下面的善心。染污定所逼恼时色界的有覆无记作为一个烦恼心,通过有覆无记可以产生欲界善心。这就是八种心。
首先是相续时、同地时的四个心;第五个心是出定时色界的加行善心可以产生欲界的善心;第六和第七个心是有学、无学的无漏心出定时可以产生欲界善;第八个心是染污定所逼恼时从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中退失之后产生欲界善。这是八种心。
如果我们对于八时比较熟悉,再看后面的内容会比较清楚,所以上师说轻而易举就可以懂。我们要掌握这个原则,如果不太清楚也不要紧,可以回头去看前面总的思想,一个一个地对这是属于什么时。我们要搞清楚能生和所生,有时善心作为等无间缘产生后面的心,有时是善心作为果前面的等无间缘产生它。
不善心由十心生,彼中产生四种心。欲界的不善心由十心生。欲界不善心是所生,其他十种心作为等无间缘产生了不善心。“彼中”就是不善心自己产生十种心。
欲界不善心由哪十种心产生呢?我们看注释205页第2段,“欲界的不善心由十心产生,即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四心”,四种心都有,不用再观察。“结生时上两界的善心”,如果是上界转生下界,死心可以是善心、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三种。因为上界没有不善心,所以上界转生下界的死心可以是善心、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上界转下界既然有三个心,“结生时上两界的善心”,上两界的善心一个是色界的善心,一个是无色界的善心,四加二是六个。“个别的有覆”,不管是个别的,还是怎么样,反正上面的有覆无记心作为死心,也可以作为欲界不善心的等无间缘。前面我们讲了一个原则,这里还要补充一下,虽然死心可以是善心,或者有覆无记、无覆无记,但是结生时的心一定是染污心。
染污心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染污,即有覆无记的染污心;一种是不善。此处是不善,所以不善心也是属于染污的。如果上界的死心是善心、有覆无记或者无覆无记,可以产生下面的不善心。生心不管是下界转上界,也是染污心,只不过上两界没有不善心,所以下界转上界结生时没有不善只有染污,但是从上界转下界时,欲界有不善心,那么在转生时欲界的不善心由几心生?可以由色界、无色界的善心,死后生起欲界的不善心,此处欲界的不善心可以作为所生原因就是这样。后面还要讲,下界转上界时只有有覆无记,因为色界、无色界没有不善,而无覆无记不能作为生心。
还有上界转下界无覆无记心可以作为死心,有覆无记心也可以,所以说“每界各三共六心”。色界和无色界的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各有两个,共有六个心可以作为等无间缘产生欲界的不善心,再加上自地的相续时和结生时四个心,就是十个心了。除了这十心之外,其他入化心时、出化心时都不可能有了,只是这种情况才有,这十种心是具足的,所以不善心由十心生,配合前面的内容就知道了,原则性的东西这里分析的很清楚。
“反过来,欲界的不善心只产生自地的四心,即相续时与同地时”,最少就是四心。因为欲界中基本就是四心,即欲界善、不善、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所以彼中产生四种心,肯定是相续时和同地时,没有其他可能性。欲界的不善心可不可能产生其他的心?入定时有没有?不可能有。欲界的不善心不可能作为入定的心。出定时会不会产生不善心?这也不可能。不善心可不可以作为死心产生色界、无色界的有覆无记?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下界生上界只有两种心,一个是善心,一个是无覆无记心,连有覆无记都产生不了,何况是不善心呢?我们把八时搞清楚之后一一对应,只有相续时和同地时的心,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所以欲界不善心只产生自地的四种心。
下面分析有覆无记,颂词只有一句:“有覆无记心亦尔”。“心亦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和前面欲界不善心一样,有覆无记由十心生,然后彼中,即有覆无记只产生最基本的四种心相续时和同地时,只能产生它自己,其他没有了。
十种心怎么安立呢?和前面一样。相续时和同地时的四种心肯定有。欲界的有覆无记由十种心产生,结生时可以有,上界生下界,上界的死心可以是善心、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色界、无色界的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各有两个,加起来是六个,再加四个就是十个,这和前面一样。
因为死心可以是善、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但是结生时的心一定是染污性的。有覆无记是一个染污心。它为什么和不善心一样呢?不善心、有覆无记都是由十心生,因为两个都是属于染污性的心,在结生时可以作为生心,只不过它的死心,上界生下界时的因缘可以是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这样的心是六种。虽然来源比较多,但是产生的就是一个——有覆无记。
有覆无记可以产生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善心、不善心,这是欲界自地的四种心,所以有覆无记心亦尔。我们越推到后面越清楚,开始可能不熟悉,熟悉之后就会知道大概怎么去推了。
“无覆五心生七心”,首先“无覆五心”是无覆无记心作为所生,可以由五种心产生,然后它自己作为等无间可以产生七种心,所以我们看注释当中“欲界的无覆无记心由五心产生”。前面四个相续时、同地时直接加进来,五种心中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加上入化心时的加行善心”。
我们再看注释204页第3段“入化心时,色界的加行善之后会出现欲界与色界的两种无记化心”。此处欲界的心是所生,入化心时是上界的禅定心,这个加行善就是色界的禅定。前面我们讲入化心时、出化心时,如果示现神通必须要入禅定,有些地方讲必须要根本禅才行,比如一禅、二禅、三禅、四禅,其他的禅不行。还有一种无色界的心也不会引发神通,只有四个根本禅可以引发神通,无色界的心太弱,它的止观,或者有些地方说定慧不平衡,无色界定的成分多一点,不能引发神通。只有在色界定中,止观或者定慧比较平衡,就会引发神通。
引发神通的是四个禅,所以此处加行善就是指一禅、二禅等禅定心,如果要显现神通首先要入禅定,然后可以示现神通。比如初禅的神通可以显现初禅的化心,也可以在欲界示现化心神通。
化心是什么呢?化心属于无覆无记法,化心有四种,即异熟生、威仪、工巧、幻化心或者神通心,神通心本身是无覆无记心。因此通过色界的加行善可以显现欲界无覆无记的化心。
无覆无记心由五心产生,相续时和同地时的四种心再加上入化心时,入化心时显现的欲界神通心绝对是无覆无记的心,所以可以通过上界的禅定产生欲界的无覆无记心。此处看入化心时会很清楚,色界的加行善之后会出现欲界与色界两种无记化心,这方面主要是讲欲界的两种无记化心,无记化心就是有神通的无覆无记心。
欲界的无覆无记心无间可以产生七心,因为是等无间缘,所以无间产生七种心。前面四个也不用算,相续心和同地时的四种心肯定都有。剩下的三个心是什么?“出化心时,欲界的化心中产生色界的加行善心”,这里讲得很清楚。欲界的幻化心可以产生色界的加行善,出化心时相当于把神通收回了。入化心时是在初禅等色界的禅定示现欲界或者色界无覆无记的化心,出化心时又回到色界的禅定中去。此处讲到了以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可以产生什么?首先是安住在无覆无记的化心中,无覆无记的化心作为等无间缘,第二刹那产生什么?如果是出化心时,等无间缘第二刹那产生色界的加行善心,恢复到以前的禅定中去,“出化心时色界的加行善心”,这是五种。
“结生到上两界时两种有覆无记心”,第一种情况,如果是下界转生到上界,俱生善心、无覆无记心可以作为死心,就是说它死了之后,自己作为等间缘产生后面的两种心。因为它可以作为死心,比如在欲界的无覆无记心中死,第二刹那可以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因为它的身心一定是染污性的,而上界没有不善,所以它只能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
第二种情况,如果从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当中死,转生无色界就可以产生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此处也是讲得很清楚。下界生上界无覆无记心可以作为等无间缘,“上两界时两种有覆无记心”,生心是染污性的,以上讲完了无覆五心生七心。我们把欲界的情况稍微看一下,和前面的对照还是很清楚。
下面看色界,色界的心只有三个,色界有染污心,没有不善,否则不能转生色界。这里有三个心,即色界的善心、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
色界善心生十一,彼由九心无间生,
有覆由八心中生,彼心产生六种心,
无覆无记三心生,彼中产生六种心。
这也是能生所生的关系,色界没有不善心。此处相续时、同地时和欲界不一样,因为欲界有四种心,所以相续时、同地时基数肯定是四个。色界的基数是三个心,相续时和同地时只有三个没有四个,这方面我们要注意,原则性的内容都是一样。
“色界善心生十一”,首先是色界的善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十一个心。那么是哪十一种心呢?“相续时自地时善心”这三个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这里尊者分析时,对于三种心是怎么安立的?首先是相续时自地的善心,然后是“同地时自地之加行善心中的三种无覆无记心”,这一段其实在讲怎么出现的。同地时的善心和无覆无记相互之间是怎么生的,有覆无记怎么样产生善心,是通过这个方面观察的。注释206页中的4行内容,讲的是相续时自地的三种心。
“出定时欲界的两种善心”,因为是由色界善心产生其他的心,所以出定时虽然写的是两种善心,但是只能算欲界善一种。我们不能把俱生善和加行善计算成两个,否则最后会多出一个心来。
在后面讲二十心时,会把它打开,俱生善和加行善分为两个。再把无覆无记打开分成四个,这样单独计算才够二十心。二十心也是在十二的基础上展开的,归摄起来是十二心,展开就是二十心,里面有一些是重复的。此处不管是俱生善还是加行善,都只能算欲界善。因为从上界出定一定是产生下界的善心,所以出定时由色界的善心中可以出现欲界的善心。
“入化心时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因为入化心时首先是安住在色界的禅定中,色界的禅定是加行善,它作为等无间缘产生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入化心时就是讲色界的加行善之后会出现欲界与色界两种无记化心。为什么不计算色界的无覆无记呢?这不用计算了。因为前面在相续时、同地时,无覆无记心已经有了不再计算了,所以只是计算入化心时欲界的善心作为等无间缘产生欲界的无覆无记。
“结生时欲界的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此处是色界的心产生其他的心,如果结生欲界就是上界投生下界,可以有善心,就是说在自己的善心中死产生欲界的不善心。因为投生的心是染污的心。
结生时的原则我们都要记清楚。上生下时可以是善心,也可以是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这是没问题的。然后生心可以是染污性心,如果是上生下,色界转生欲界能够产生不善心,也可以产生欲界的有覆无记心;如果是下生上,比如欲界的善心可以作为死心产生无色界的有覆无记,无色界没有不善心只能产生有覆无记心。
“在入定时无色界的加行善心以及二无漏心”,然后以色界的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无色界的禅定。色界的善心产生无色界的加行善心。入定时是从下面的加行善产生上面的加行善,色界的加行善禅定可以产生无色界的加行善,这是毫无疑问的。也可以产生二无漏,即以色界的禅定可以产生有学,也可以产生无学,这是产生十一个心,十一个心是最多的,总数只有十二心。色界的善心可以产生十一个心。到底哪个不能生呢?除了不能产生无色界的无覆无记心,其他都可以产生。
“彼由九心无间生”,它也是通过九心无间生的。注释中讲“色界的善心由九心无间产生”,九种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色界的善心,这时色界的善心成为所生了。前面刚刚分析的十一心是能生,它自己可以产生十一种心,只是不能产生无色界的无覆无记而己。现在是色界善心作为所生,其他九种心作为等无间缘产生自己。这怎么安立呢?三种心就不用观察了。相续时、自地时自地的三心肯定都有。
后面是“入定时欲界的加行善心”。入定时欲界的加行善作为所生,什么情况可以产生它呢?如果在欲界的时候,通过加行善勤修禅定,然后以这个等无间缘马上可以产生色界禅定,色界的禅定是色界的加行善心,入定时欲界的加行善作为能生可以产生色界。如果我们还不清楚,就返回头看入定时,对此已经分析了很多次。
“出化心时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出化心时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可以产生色界。入化心时一定是通过色界的加行善产生色界和欲界的无覆无记。如果是出化心时呢?出化心时反过来,首先无覆无记心作为等无间缘,出化心时神通收回去了,不再显现了。显现神通的状态是无覆无记,出化心时,可能就显现成了色界的加行善。
色界的善心作为所生,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可以作为能生,产生色界禅定的所生,这个方面我们也是很清楚。因为前面出化心时,欲界的化心中产生色界的加行善心,所以肯定是可以的。关键问题是不要把所生、能生搞混了。这里是色界的善心作为所生,谁可以产生它?出化心时欲界的无覆无记心作为因可以产生色界的心。
“出定时无色界的加行善心、二无漏心”,从上界的禅定出来,可以产生下界的善心。此处是无色界的加行善心作为因,从这个因出来之后,第二刹那无间产生色界的善心,这肯定没问题的。二无漏心也是一样,从有学、无学的无漏心出来,可以产生色界的善心,这两个也可以。
“染污定所逼恼时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比如安住无色界禅定时,被染污定所逼恼产生了强烈的作意:“我要取下界的善心。”无色界离色界最近,从无色界中出来,可以取色界的善心。无色界在染污定所逼恼时,不能直接取欲界的善心,两者隔得太远。因此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作为因可以无间产生色界的善心。
首先三个心是自地相续时和同地时,第四个心是入定时欲界的加行善心,第五个心是出化心时欲界的无覆无记心,第六个心是出定时无色界的加行善心作为因产生的,第七个是有学道的无漏心作为能生,第八个是无学道的无漏心作为能生,第九个是染污定所逼恼时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作为能生。这就是九种心。
“有覆由八心中生,彼心产生六种心”。“有覆”是色界的有覆无记。色界的有覆无记由八心中产生,然后它可以产生六种心。“有覆由八心”,自己作为所生,八种心来生它。颂词有时首先是讲能生,有时首先是讲所生,我们把颂词搞清楚,再去一个个地详细对照,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色界的有覆无记心是由八心产生”,相续时、同地时的三种心,基本上都是存在的。然后“结生时欲界的善心、异熟生与威仪的无覆无记心”,我们讲了一个总原则。因为是由八心生,如果是下生上,欲界的善心可以作为死心,也可以是无覆无记,有覆无记不行。如果上生下可以有有覆无记,但此处是下生上,欲界的善心可以作为因,引发色界的无覆无记,然后异熟生、威仪,都是属于无覆无记心,所以无覆无记心也可以作为因,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心。因为生心一定是有覆无记,所以善心中死投生到色界,刚好是有覆无记心。如果从无覆无记心中死,它作为因可以产生色界有覆无记心。
“无色地不包括加行善心的三心”,还是结生时,只不过变成了上生下。即从无色界死转生色界。因此无色界有三种心,无色界的善心不包括加行善,加行善或者两种无漏心不能作为死心。可以通过无色界的俱生善作为等无间缘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然后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因为上生下可以是有覆无记,所以通过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作为因可以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心,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这是三种心。
首先是基础的三种心,然后欲界的善心和无覆无记心作为生因就是五种,再加上无色界的三种,即无色界的善心、有覆无记、无覆无记三种心无间产生色界的心。这是从可以有的角度来讲,不是说是同时都要有。如果一个人从无色界死了,不可能在三种心当中死,只能是一种心,但是我们说三种情况都可以有,加起来就是八种心了。
“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中产生六心”,就是它自己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其他的六种心。首先是基础的三个心,即相续时和同地时三种心。剩下的三种心是什么呢?“结生时欲界的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有覆无记记心作为等无间缘产生其他的法。结生时属于上生下,有覆无记可以作为死心,或者等无间缘。
结生时可以产生什么?上生下,下面是染污性,在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中死,可以产生欲界的不善心。如果在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中死,可以产生欲界的有覆无记心。三个加两个就是五个,最后一个是什么呢?“染污定所逼恼时欲界的二善心”。如果色界的心被染污定所逼恼了,本来是色界的禅定,他的定被染污了,染污的时候正好是有覆无记的状态,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什么?产生欲界的善心,二善心和前面一样,虽然可以产生加行善与俱生善,但是算十二心的时候,只能算成一个欲界的善心。染污定是上界的定染污了,而取下面清净的善心,比如取下面欲界的善心,就是依靠色界有覆无记的禅定心产生欲界的善心。
“无覆无记三心生,彼中产生六种心”,色界的无覆无记由三心产生,这不用计算,最基础的就是三个,即相续时和同地时的三种心。
“色界的无覆无记心产生六心”,色界无覆无记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六心。首先是相续时和同地时三心,剩下三个心是“结生时欲界的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三个都是属于结生时,其他入定时、出定时,或者入化心时、出化心时等情况都没有。
结生时就是欲界的不善心有覆无记作为因上生下,通过色界的无覆无记心产生欲界的不善心、有覆无记心,然后结生时,无色界的有覆作为下生上,从色界死生在无色界中。无覆无记心可以作为等无间缘,结生时无间可以产生无色界有覆无记心,这样色界的无覆无记也算完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无色界。
无色无覆亦同彼,善心产生九种心,
彼由六心中产生,有覆七心生七心。
此处的顺序,首先讲无覆无记,再讲善心,最后是有覆无记心。首先是无色界的无覆无记,因为它和前面色界的无覆无记一样,所以按照这个次第下来,比较容易理解。色界无覆无记心由三心产生,就是相续时和同地时的三种心。
然后它自己产生六种心,自地的三心是一样的。再算剩下的三个心,首先是“结生时欲界的二烦恼性心”,上生下,它自己作为死心,如果从无色界投生到欲界,就可以产生欲界的不善心和有覆无记心两种烦恼性心,如果从无色界死投生在色界,只有有覆无记心,没有不善心,这是三种,再加上自地三种心,就是六种心。
很多时候都是属于结生时,如果把上生下、下生上的问题搞清楚,把前面的总纲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安立的,就很清楚了。
“善心产生九种心,彼由六心中产生”,首先观察它作为因缘产生九种心的情况。无色界的善心中产生九心,首先是相续时和同地时的三心,然后是可以产生无色界的善心,也可以产生“入定时的二无漏心”。因为从无色界的禅定中,可以直接生起有学和无学的无漏关。
然后“出定时色界的善心”,从上面的禅定出来之后,直接生起下面的善心。比如由无色界的善心出来,可以产生色界的善心,这是入定时和出定时,还有一个是这里用的最多的结生时。“结生时欲界的二烦恼心、色界的有覆无记心”,它在结生时作为死心,如果从色界死投生欲界,可以产生欲界的不善心,这是第一个烦恼性,有覆无记是第二个烦恼性,这肯定是可以的。然后是它自己作为无覆无记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也是上生下,如果在无色界的状态下死了转生色界,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也可以产生。
前面基础的三个心,加上入定时的二无漏心、出定时色界的善心、结生时欲界的二个烦恼心、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一共是九个。
无色界的善心作为果,有六种心可以作为等无间缘产生它。这是什么情况?首先是“相续时与同地时的三心”,然后是“入定时色界的善心”。如果在色界入定,通过色界的加行善可以产生无色界的禅定,这是入定时色界的善心。“出定时二无漏心产生无色界的加行善心”,从有学的无漏关出来,直接产生无色界的善心;从无学的无漏关出来,可以产生无色界的善心。欲界的加行善,可以入色界,也可以入二无漏;色界的加行善,可以入无色界,也可以入二无漏;无色界可以入二无漏。出定时也一样,从二无漏心出来可以产生无色界、色界、欲界的善心,加起来就是六种。首先是次第的三种,然后是入定时的善心和出定时两种无漏心产生的心,有六种心作为等无间缘产生它。
“有覆七心生七心”,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产生七种心,然后它也是被七种心产生。“有覆无记心中产生七心”,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七种心,首先是“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三心”,然后“结生时欲界的二烦恼心”,和前面一样,结生时也是用得很多。因为是上生下,可以有有覆无记心,下生上有时没有有覆无记心,如果在上生下有覆无记心可以作为死心。结生时欲界的两种烦恼产生欲界的不善心、有覆无记心。“色界的有覆无记心”,因为是上生下,通过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死,在色界的有覆无记心当中生,这是可以的。因为色界没有不善心的缘故。
“染污定所逼恼时色界的加行善心”,如果无色界的禅定被染污定逼恼时,退失之后马上就产生色界的善心。“如同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产生七心一样,它也由七心产生”,前面是它产生七种心,现在是它由七种心产生。
首先三心是相续时和同地时,剩下的四种心是什么情况呢?“结生时欲界色界的二善心”。此处就是说,结生时欲界和色界的二善心,这是下生上。如果是结生,下面的死心不是善心,就是无覆无记,有覆无记不行。然后是欲界和色界的善心。这个地方二个善心就不能算一个了。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是欲界的,一个色界的。前面二善心是加行善和俱生善,在那种情况下算一个。此处是结生时,而且出现了欲界和色界两个字。结生时欲界的善心可以产生无色界的有覆无记,然后色界的善心中死可以产生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它的生心一定是烦恼心,这是两个。
然后“异熟与威仪无覆无记心”,里面也是两个,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是欲界的无覆无记心,一个是色界的无覆无记心,加起来就是七个。首先是相续时和自地时的三个心,然后是欲界、色界的善心、欲界、色界的无覆无记心,一共是七个。这样我们就把这个问题计算清楚了。这里讲到了欲界的四种心、色界的三种心、无色界的三种心相互产生的情况,有学无学放到下堂课讲。
真正来讲,如果把前面总的科判缘和具缘的问题搞清楚之后,这里的内容虽然没有像有些注释中讲的那么复杂,但是也不像大恩上师讲的那么轻而易举,对我们而言大概属于中道,需要花一点时间来弄清楚。如果把规律找到了,虽然要花一点时间,但还是靠近于轻而易举的。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