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138节课

下面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

下面要讲“癸三、自他为主之功过”。“自他为主之功过”就是讲相合自利的过失和相应他利的功德:以自利为主会产生如是的过患,以他利为主会产生如是的功德。

作为修行者,了知做一件事情有什么样的功德或者过患,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思想,然后通过这个思想影响到行为。现在我们要开放自己的我执,一心一意地修持利他,所以对自他为主的功过必须要了知,了知之后,才会下决心一定要修持利他、放弃我爱,不管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困难或不习惯,都要继续修持下去。所以说,了知自他为主的功过,对我们修持利他菩提心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引导理论,非常关键,它就是要说服我们的分别心,让我们接受修持自他相换的利他意乐。

癸三(自他为主之功过)分二:一、相之差别;二、果之差别。

首先是“子一、相之差别”。“相之差别”就是自利和利他是什么样的相,或者自利和利他的相怎样表现。了知相的差别之后,我们要继续了知果的差别。自利为主,会是什么不好的果;利他为主,会是什么好的果,必须在果上清清楚楚地予以分析。

子一、相之差别:

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

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字面意思是:自利心很强的人会这样想:“若施何能享?”如果布施了,那我享受什么?这种想法相合于自利,是饿鬼道的近因。利他心重的人会这样想:“自享何所施?”如果自己享用了财富,那我用什么布施给众生呢?以利他心为主导的人行持的是人天善法,或者,这种念头或者行持的行为相合于善妙的天界法规,相合于真正的菩提之道。这就是二者相上面的差别。

颂词的第一部分是前两句,第二部分是后两句。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可以看出,自利的人总是想到自己——自己有什么损失、能得到什么等等;利他的人一起心动念就想到他人——怎么样利益他人,他人能够得到什么,而不是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什么。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自私自利的人私心很重,一起心动念,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利益。以布施为例(当然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这些修法、善法都可以类推),佛或者上师教导我们,要把自己手上的财富或者善根、地位等等让给别人,这就是布施。

如果东西或财富有限,要在自己享用还是布施给别人之间做选择,自私自利心比较重的人会选择自己享受。他为什么要选择自己享受呢?他会想“若施何能享?”——如果我把这个东西布施给众生,那我享受什么?直接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

善根方面,如放生、开法会念咒或闻思修的善根,如果要把这些善根回向给众生,自私心强的人就会想:“如果把善根回向众生,那我拿什么成熟善果?以后我怎么去享受快乐?我辛辛苦苦做的这些善法,都给别人了,我什么都得不到。”

不管是财物还是善根,自利的人都是首先想到自己,根本不考虑众生的利益。这种“自利饿鬼道”的想法相合于悭吝,因为他舍不得把这些东西布施给别人,牢牢抓住财富不放,没有放舍的心态,是一种相合于悭贪、吝啬的心态,这种心态恰恰就是真实堕入饿鬼道的正因,就是这种悭吝,就是这种抓住不放的爱执。

我们在描述饿鬼、饿鬼道的时候,讲到它多少年找不到水、找不到食物,乃至于连水的名字都听不到,好像它在财物、受用方面是非常贫乏的一种状态。但有些大德分析说,饿鬼道最主要的特征并不在于资具贫乏,而是主要表现在内心当中的不满足。贪欲恰恰是一种不满足的心态。有些人虽然有很多财富,但我们说他就是饿鬼,因为他不知道满足,处于永远不知足的心态。所以“若施何能享”这种想法是相合于饿鬼的,虽然拥有很多,但他仍然感觉自己很穷、很贫乏,还是觉得远远不够,这就是一种不满足、不知足的心,和饿鬼道的心态非常相似。

描述饿鬼状态时提到:它们的肚子像城市一样大,咽喉像针尖一样细,怎么吃喝也不会饱,这个表示什么呢?表示它永远满足不了,没有办法得到满足。因为喉咙这么细,肚子这么大,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呢?从这个角度来体现饿鬼道的心态,就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在渴求的心态,一生都在追求水、追求食物、追求饱足,但是永远追求不到。

悭吝的人、贪心很重的人,内心当中也是这样不满足。现在很多有钱人的心态就是饿鬼的心态,人还没有死但已经是饿鬼了,只要一断气马上堕饿鬼道,因为他永远处在一种不知道满足的状态。所以说自利是饿鬼道。当然饿鬼道只是一种表示。悭贪、不布施对应堕饿鬼,但是不是只堕饿鬼?那不一定。还有旁生、地狱,即便转生成人,资具都是非常贫乏。

有时分析世间的现象,有些富的人非常富裕,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随便一套房子就是几千万、上亿。从某个角度看,一个人住这么好、这么多的房子也没什么用,但换一个角度来讲,他的福报就有这么大。业因果就是这样的。如果他以前造了这个善业,即生当中他就可以非常轻松地拥有这些资具,他的生活方式或者获得资具的方式远远超胜于其他人,不管是因为他的机遇很好还是其他原因,这也是他的福报的显现。而现在还有很多人,就连吃饭穿衣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换一个角度讲,这也是他们业。

遇到我们自己很贫穷或痛苦的时候,也不能怪任何人。业果是最公正的,因缘之道是最公正的。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以前修行过这种福报,即生当中随便就获得很大、很圆满的财富。如果以前没有修行过这种福报,即生就会很贫穷。

接着前面的话题,自私自利的人即便是生而为人,生活仍然会非常悲惨,甚至连起码的、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在这个世间当中,真的很难想象,每天都有很多人被饿死,死于严重的营养不良等等,这些现象非常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业果不虚的表现。

看到富裕的人,我们要想到,这是他的福报显现,业果不虚;看到贫穷的人,我们也要想,这是悭吝心的业的表现,的确是因果不虚;落到我们身上,也一样业果不虚。整个佛法就是一个因缘之道,种什么因就成熟什么果,选择什么因就随顺什么样的道,肯定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现在抱着这样的心态——“如果把这个东西布施了,那么我能够享受什么?我用什么来享受呢?”如果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胸开放给众生,把自己手中的财富牢牢抓住,不愿意作上供下施,这种心态就相合于饿鬼道。在菩萨戒当中,其中有一条就是“悭吝不施财与法”。通过悭吝心,不布施财物或正法给别人,是菩萨的根本堕罪之一。自利的人想法就是这样的——“若施何能享?”

再反过来看,利他的人是怎么想的,完全是恰恰相反的一种想法——“自享何所施?”他的想法和自私自利人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如果我把这个东西吃了、享受了,我用什么布施呢?这个东西我自己享受了,我用什么来供佛、做供养呢?我就没有东西了。”当然如果东西很多,可以这部分供佛,那部分自己吃或怎么处理也可以。但是这种种时时刻刻想到别人,想要布施、想要供养的心态,是很重要、很关键的。

所以说“自享何所施?”自己享用了,用什么来布施、修福报、利他呢?这种想法其实就相应于利他的善妙念头,它是“人天法”。“人天法”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下士道或者人天的一种因,引申来讲,是不是只能够生人天呢?这种布施的心态,如果以出离心来摄受,它就会变成超离三界的因;如果以菩提心来摄受,它就会成为成佛的因,布施者最终会因为这种善妙的念头而成佛。当他成佛的时候,当时的这个念头就是所有无量无边的、能够让他成佛的因缘之一。

我们说,滴水可以成海。大海其实也是由一滴一滴的水组成的。佛陀告诉我们,不要小看一个个微小的善根,很广大的善根也是由很多微小的善根、善念累积起来的。平时我们经常修菩提心、修持利他心,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是一个善念,像这样不断地累积,它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最后本质就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不是第一个因直接变化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因变化的,而是由所有的因共同起作用的,没有第一个因也不行,没有最后的因也不行,它是所有的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念头不断修行、不断累积,到了某个时候善根就成熟了,没有办法阻止和逆转。这种善根一旦成熟了,就自然而然踏入菩萨道。

我们看到佛菩萨的成就很羡慕,看到《入行论》所讲菩萨的境界觉得很高深,好像永远达不到一样。我们往往忽略了在每天中每个善念、每个善根、每句佛号、每句咒语的累积,这种看似零零散散的善根,看似不重要的善法累积,其实很关键,就在这种一念一念当中,一天一天当中,我们的善根慢慢在累积、汇集,当它到量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汪洋大海。我们很少能做那种一下子或一念当中让我们轰轰烈烈成就的善法,这种情况其实很少。很多修法其实就在每天的点滴积累当中。

当我们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念头是替别人考虑的,是利他的、帮助别人的,是修行善法的,是想成佛的。如果经常累积这样的念头,最后它们就可以变成非常善妙的善根,变成没办法回转的善思维。这是非常关键的。以上分析了“利他人天法”。

布施之道一方面是利他,一方面也是帮助我们开放心胸的修法。六度之首就是布施,就是从布施开始打破我爱执。修布施就是让我们开放心胸。以前我们对善根、财富抓得很紧,只是考虑我、我的利益、我的团体的利益,对其他人根本不考虑。但布施不是这样,布施开始慢慢在我爱执上打开一个缺口,为填平我和他人之间的鸿沟而努力。

我们说通过六度而成佛。上堂课我们分析了,佛是怎么样的——佛的智慧和慈悲是完全对众生开放的,没一点我爱,没一点我执。佛果从哪里来?从六度修持而成就。六度是成佛的因,佛果是开放的,六度也应该是开放的。而布施是第一步、六度之首,是最容易修的。从布施开始把我们的心开放给众生,它是进入菩萨道的第一步。

只要开始布施,布施的心越来越强,我们做的布施就越来越大:从一毛钱、一块钱、比较珍爱的东西,然后再到非常珍爱的东西,乃至于把很大一笔财富布施给众生,把我们的手脚、头目、脑髓布施给众生,把一切善根布施给众生。在修持布施的过程当中,布施的东西从非常简单的、一般的生活用品发展到乃至我们的身体,我们把所有的、里里外外的东西都布施完了,完全放弃了,没有任何执著了,这个时候布施就修成了,我们的境界也就成就了。

自利的人“想若施何能享”,表面上是在自利,但其实是自己害自己;利他的人表面是利他,其实是双赢或利自。自利的人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利益,自他双输;利他的人是自他双赢,二者完全不一样。

布施是六度之首,是开放我们心胸的第一步,打破我爱执的第一步。持戒也是这样,我们守持戒律不杀生、不偷盗,或者受菩萨戒,这也是在打破我执,把自己开放给众生。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哪一个不是打破我执呢?以上分析了自他为主在相上的很大差别。

弥勒菩萨的《大乘经庄严论》有一个关于布施的经典教言,对我们修持布施的加持力很大。就是“得福由施彼,非由自受用”:得福报、得福德“由施彼”,是通过布施给他人才能得到的,如果把这个东西布施给别人,就得到福报。“非由自受用”,不是自己受用有福报,而是说由“施彼”能得到福报。这个福报的意思很广泛,包括人天的福报、声闻的福报、菩萨的福报、成佛的福报,利他的福报,它们都是从“施彼”来的。菩萨的教言很简单,但是很准确、很尖锐,加持力非常大。平时我们悭吝、舍不得的时候,就想一想这个颂词,肯定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得福由施彼,非由自受用”。比如自己吃东西可以得到享受,自己受用当然舒服,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是得不到福报的。因为相合于自利,没有把这个开放给别人,当然就没办法得到福报。在其他一些修法中,比如在菩提心摄持下,自己吃饭也是一种利他;还有把自己观为本尊进行会供,自己食用也有功德,但这些都是更高级的修法,另当别论。

第一步打破我爱的时候,如果第一、你有我爱执;第二、你把这个东西自己吃了,因为不是安住菩提心在吃饭,没有达到菩提心摄受的福报。你安住于自私自利去吃饭,无法相应于密乘境界,也没办法得到福报。所以还有我爱执,在有我爱的基础上让自己受用,是绝对得不到福报的。

善根也是这样的。有时我们认为:如果把这个东西布施了,我就没有了。其实事情恰恰相反,你越布施,自己得到的越多。规律就是这样的。《大乘经庄严论》经常这样讲,越布施来得越多、越好,而且再布施,它就不断地显现。“来多复来好、还用展转施”,有这样一种教言。

善根也是这样的,你觉得:善根我不回向,我自己受用。这当然也是你的权利,你要自己独享——今天放生的善根,我绝对不和任何人分享。那会不会成熟呢?肯定会成熟。但这个善根被你的我爱执所局限,就只能成熟这么大,你的我爱执有多大,它就只能成熟多大。如果你放松了我爱执,把善根布施给众生——众生有多少啊?无量众生!这样的心态打开之后,你获得的回报是无法计算的。越不执著的回向、布施,回报就越多。如果能够无相布施,功德更是没有办法计算,就像虚空没办法计算一样。这样安住无所执、无所缘的方式去布施、回向,绝对是超越三界、超越整个凡夫道的殊胜的修法。

我们要知道这些相之差别。学完颂词之后,要相应于利他的想法,千万不要相应于自利的想法。当然此处只是一个范例,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颂词举一反三。只要是相合自利的,我们就要抛弃,只要是相合于利他的想法,我们都要去争取。

子二(果之差别)分三:一、分别宣说;二、摄义;三、以实例说明。

丑一、分别宣说:

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

损己以利他,一切圆满成。

字面意思:为了自利而伤害他人,此人将感受地狱的苦报;如果损害自己的利益去利益他人,他的一切所思所想都会圆满成就。

这就很直观地给我们讲述了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在学教言时,非常需要这些很直观的教言,如果我们自己去想的话,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通过佛菩萨的证悟,用一句话、一句颂词一下子就点出了“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把前因后果讲得很清楚、很准确。如果按照我们的分别心去造颂词,也许能写出来,但意义根本不相合于因果之道,毫无用处。“损己以利他,一切圆满成”,如果利益他人,一切圆满而成就。这些教言非常直接。

还有一个很直接的观察方法——看因果公案。以前我自己学习佛法的时候,一方面很喜欢观察颂词,一方面很喜欢看公案,尤其是《贤愚经》、《百业经》。为什么非常喜欢看《贤愚经》和《百业经》呢?因为里面的前因后果都是佛讲的,佛陀讲的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一定是这样的。世间的一些公案,如现在的人编的一些因果报应公案,我也喜欢看,因为必定对自己有启发,但在看的时候,到底这个果报是不是对应这个因,我还会有疑惑。因为作者必定不是佛、不是遍智,他说出来的前因后果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是。

但是《贤愚经》、《毗奈耶经》、《百业经》这些经典都是佛讲的。尤其是《贤愚经》里面经常讲到,当时出现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去问佛,佛会告诉他,他的前因是做什么善法,然后成就什么善果;以前曾造做过什么恶业,现在成就什么恶果;他以前是善恶夹杂的,现在就是苦乐相参。因为这是佛智慧观察的,没有任何错误,所以非常放心,可以很直观地就知道前因后果,对我们取舍因果帮助非常大。

以前《贤愚经》是文言文,后来佛学院的法师把它翻译成了白话。上师翻译的《百业经》也非常殊胜的。《贤愚经》里面讲了“贤愚因缘”——贤者和愚者的因缘到底是什么样的?它讲得很直观,看了之后,就对业因果的道理能够产生定解。

公案与教言配合起来看,对我们坚信因果不虚帮助很大。如果业果不虚的观念能建立起来,修行佛道基本上就成功一小半了,因为整个成佛之道都是取舍因果之道、因缘之道。如果对因果、缘起不相信,修行佛法基本上没有成功的机会。我们有可能已经朝好的方面发展了,但这样还是有可能转变,如果相续中一天没有产生业果不虚的定解,我们和正道就一天没有真正地相应,可能只是爱好或部分相应,没有真实相应。颂词讲到“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这些教言是非常直观的。

“为自而害他”是怎么体现的呢?比如我们为了口腹之欲去杀生,就是“为自而害他”,如杀鱼、杀鸡、杀牛。有些是直接杀,直接买来杀了再煮食。有些是间接杀,间接杀就是我们没有直接杀害,但自己去消费了。消费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鼓励屠夫杀生的行为。如果没人买,屠夫或卖肉人就不会杀,卖得少他就杀得少。如果我们每天去买、去消费,其实也是在鼓动他去多杀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是属于间接的“害他”、间接的杀生。这样有没有过失呢?也有,但和直接杀生还是有差别。当然,也有认为二者是一样的说法。

杀生就是上面所讲的“为自而害他”,因为屠夫为了自己赚钱就去杀害众生,或者我们自己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去“害他”。偷盗也是“为自而害他”,为了让自己获得财富去偷别人的东西,自己得到了,但别人受损失了。邪淫、妄语和离间都是这样的。“为自而害他”可以从十不善道体现出来。

“为自”就是我爱执,它的基是愚痴、无明,是相合于我爱的。“而害他”就是在我爱执的基础上造了恶业,出发点就是为了自己。当然,菩萨道当中也有“为他”而显现上“害他”的,但这个不会成为罪业,在《前行》当中我们也有讲(如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

但它的基础是“为自”,就是我爱,相应于我爱执的作意,然后“害他”就是杀生、偷盗、邪淫等诸如此类的恶行。如果它的等起是无明、愚痴,而行为是害他,那么其果报就是受地狱苦,它的基、行为和果交代得很清楚,所以一定会感受地狱苦。地狱苦是直接、最重的果。大的罪业堕地狱,中等的堕饿鬼,轻微的堕旁生。从三恶趣出来之后,杀生者还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果报。偷盗者从三恶趣出来之后,还会去感受贫穷、经常被别人偷盗的果报等。以上分析了相合于自利的果。

“相合于自利”直接和轮回相应,只要轮回存在,苦就绝对断不了,不把我爱、我爱执消灭掉,想要真正断苦几乎没有可能。中间也有可能缓冲一下,在有我执的情况下做了善法,那么在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或者几十个劫当中可以感受快乐。但因为毕竟还有我执,轮回还存在,上上下下是不定的,我们会一直感受这种痛苦,没办法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像我们手上长了一个疮,敷点良药它会清凉一段时间,但药效过了之后就开始疼痛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疮本身是存在的,浇点凉水会舒服一点,碰到热水就觉得痛苦。所以说不管短时间安乐或者长时间痛苦,只要轮回存在,一定是受苦的因,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我们为了自己去杀生、偷盗、邪淫,实际上是出于我爱,是爱自己,但因为众生不懂因果,它其实就成了“害我”,也就是说“自爱”变成了“自害”,变成自己害自己。这就是众生的无明愚痴,没办法看穿,没办法逃离。

下面讲“损己以利他”。反过来讲,有些修利他心、有慈悲心或修菩萨道的人,就是一心利他,可以做到“损己而利他”。“损己利他”的等起或基是什么?它的基是“损己”,“损己”当然是相应于他爱,没有我爱执。前面“为自而害他”的基就是“为自”,就是我爱执。“损己”的等起是打破我爱的,打破我爱的他爱执其实是相应于智慧的,相应于涅槃、相应于大乘的,而不是相应于无明愚痴。“损己而利他”的基是他爱,而不是我爱,行为是利他。在“他爱执”的基础上再修持放生、保护众生、布施、持戒等利他行,因为基是善的,行为是善的,豪无疑问、顺理成章地就得到了果——“一切圆满成”,在轮回当中他会获得一切心想事成的果报,今生当中圆满,后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终成就佛果,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也是一切圆满成就。

在这些因果之间的关系中,为什么有“将受地狱苦”和“一切圆满成”的果的差别呢?因为它的因有差别。等起是“为自”和“损己”,“为自”就是表现我爱,“损己”是表现他爱,这二者之间的等起不一样,所以果报当然就完全不一样。这方面非常明显。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情况:讲到“为自而害他”,有些人为自而不害他的情况也有;讲到“损己以利他”,利他但是不损己的情况也有。

但颂词主要是说明我爱与他爱之间的巨大差别。如果有我爱,“为自而害他”会有怎样不好的果报。损己则主要体现利他,为了“利他”可以“损己”,可以损害自己的利益去利益他人,这就说明把“利他”看得很重。“为自而害他”说明把“自利”看得很重,都不惜去伤害他人了,想想看这种人相续当中的我爱执、自私自利有多重!

我们就要反观自己,是不是为了自己经常害他人?为了利他,有没有勇气去损害自己的利益?到底有没有呢?比如之前讲到回向时,把功德、善根一点不剩地全部回向给众生,一点也不要成熟在自己身上。从实际情况讲,这对我们自已一点也没有损害,但我们有没有这样一种勇气?有没有想将功德毫不成熟在自己相续当中,而是完全成熟在众生的相续当中呢?如果能经常这样去观想、去训练,我们的心就会变成纯一的利他状态,相续当中的我爱执慢慢就会消灭,最后一点不剩。以上就是“分别宣说”的第一颂。

下面看“丑一、分别宣说”的第二颂:

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

回此举荐他,受敬上善道。

字面意思:有些人想要自求高位,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卑愚”,这种很卑贱、很愚痴的人最终会堕落恶趣。反过来说,“回此”,就是指和前面不一样的,那些想要让众生处于高位的人,就会“受敬上善道”。

“欲求自高者”是因,“卑愚堕恶趣”是果;“回此举荐他”是因,“受敬上善道”是果。这里把因果关系讲得很清楚。

“欲求自高”也是和前面一样,它有我爱。首先它的基是我爱。因为它的基是我爱,然后在“自求高位”往上走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看不起其他人,这时会引发一些傲慢;在往上走、往上爬的过程当中,如果谁对自己作障碍、和自己竞争,他就会不惜一切手段打压自己的对手,这就造下了直接的恶业。

“欲求自高者”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不惜手段的人。他的果报一个是“卑、愚”,然后是“堕恶趣”。因为自己想要处于高位而不顾别人的死活,这样的果报第一个就是“卑”,下一世会处在很卑劣的位置。他想要很高,但因为发心和行为不正当,所以果报恰恰相反,会落在卑微的状态。第二个果报是“愚”,因为与我爱相应、颠倒因果,所以在下一世就会很愚痴。“堕恶趣”当然是异熟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爱”引发了打压别人、看不起别人的过失,容易堕落恶趣。以上分析了“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

所想的和所得到的背道而驰,这是所有众生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这些事情一遍又一遍地在我们自己的相续当中成熟,一幕又一幕地在我们相续当中上演。自己所求的是高位,而所得到的是卑、是愚、是恶趣,这来自于什么呢?这就来自于我爱执。因为有了我爱,就看不清楚该做的、不该做的,然后开始行为上面的颠倒错误,所以自己非常想得到高位,但结果往往是背道而驰。

再来看“回此举荐他”。利他心为主的人“回此举荐他”。“回此”,指和前面完全相反,“举荐他”,就是总想让众生处于高位,自己选择处于低位。以“回此举荐他”为因,从而“受敬上善道”。利他心为主的人尊重众生,但反而自己受到恭敬,最后上升善道。

“回此举荐他”,首先它的因是什么?“举荐他”的缘故是“他爱”,是慈爱心,他修持了他爱执。因为他的心处于低位,对其他众生不会有傲慢,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众生想要得到高位但上不去,他会使劲地去帮助他。和前面自利的因和行为作对比,利他为主的人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一个是以他爱执为基础,第二个是没有傲慢心,第三个是不但不打压对手反而帮助其他的众生获得高位。所以说,他的因如此纯善,他的果自然就贤善了,“受敬上善道”。

前面是“卑愚堕恶趣”,是卑。如果“回此举荐他”呢?这种利他为主的人是“受敬”;也不会“愚”,他会非常有智慧;不会堕恶趣,而且“上善道”,不但是上善道,如果以出离心、菩提心摄受,它会成为解脱和成佛的种子。所以这二者之间当然完全不同,差别非常大。

经常恭敬别人的人就会得到最殊胜的善,比如说佛陀。佛陀就是这样的例子,他把自己放在最低位,为什么呢?其实佛陀相续当中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想法,没有一点我爱,没有一点自私心。他内心当中没有丝毫的傲慢、没有丝毫的“我”,从这个境界来讲他是处在最低位的。佛陀虽然处于最低位,因缘或业果之道就让佛陀处于最高位。因为他把自己的我执、傲慢完全打破了,没有一点烦恼了,处于没有一点傲慢的状态,处于最低位,但业果规律就让佛陀处于最高位,受到一切众生的恭敬、供养。反过来讲,自己的心如果要把自己处在最高位,业果的规律会让他处于最低位。

这里有一些因果方面的奥秘。当然这些奥秘是佛陀发现的,佛陀讲了之后,我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了知一点,所以就怕什么呢?就怕我们行为上处在低位,但内心处在高位。比如走路的时候走在最后一个,坐位子时坐在下面,不坐高的地方,好像很谦卑。行为上我们可以显得很谦卑,但自己的心是怎样的?如果自己表现得很谦卑,但内心还是高举的状态;如果行为很低下,但心还是很高举的话,其实因果之道还是把我们放在很低的位置上的,因为自己的内心是高举傲慢的。

任何时候,主要是看自己的内心状态是怎么样的。佛陀真正地打破了我爱和傲慢,因为他安住于这种因,所以他处于最高的位置。修行方面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内心当中的烦恼越深重,位置就越低。内心当中的烦恼越少乃至于没有,自然而然就在所有的众生当中没法被超越,处于最高的位置,受到一切人的恭敬,上善道等等。

世间当中也是这样的。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团体当中,如果一个人特别追求自己的高位,为了自己得到高位不惜一切,那么其他人都看不起他,不会尊敬他。如果一个人在团体中真正很低调、很谦卑,他反而会受到很多人的恭敬。这是我们世间中明显可见的例子,很清楚的。

修行佛法也是这样的,修行我爱和他爱也是这样的。如果一切都以自我为主,不会受到任何人恭敬,而且修行会失败。如果一切以利他为主,一切都会成功。

寂天菩萨在这些颂词、科判当中反复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反复告诉我们自利和利他之间的差别,就是要让我们从内心当中对此产生殊胜定解,产生定解之后我们就会愿意去实修,一旦实修到量之后,我们相续中的利他心就会慢慢生起来。

下面看第三个颂词:

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

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

字面意思:为了自己而役使他人的人,最终自己会沦落到成为别人的仆役,感召这样的痛苦。如果为了利益众生而自己劳作,最后就会封王封侯,飞黄腾达。

这也是一种因果规律。对“为己役他者”分析,和前面分析的思路是一样的。首先他的发心是“为己”,发心是我爱,“役他”是行为。

当然,这里面有些不同的差别。有时自己位高权重,处于高位,高高在上,有傲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然后役使他人给自己做事情。如自己是一个小头目,把苦活、脏活、累活让别人去做,自己挑一些轻闲的,这也是“为己役他”。有时自己偷懒,让别人替自己做事,这也是“役他”。有时自己装病或装累,让别人去做,这也是“为己而役他”。如果是这样,“终遭仆役苦”,这个人最终会因为我爱,再加上一些错误的、不好的行为,后世会变成仆役为别人劳作,来偿还这种业债。

“劳自以利他”,反过来,就是以利益他人的心为主,为了利益他人可以“劳自”。为了让他人休息,可以自己多做;为了让别人清闲,自己可以做苦活、累活等等。总而言之,可以损失自己的力气,通过“劳自”去利益他人。如果一切以他人的利益为考虑,“当封王侯爵”,最后就可以成为“王侯爵”——受别人恭敬的对象。

当然,单纯地从轮回角度解释这个颂词,这还不是一个真正圆满的结果。因为即使当了王侯爵,又会怎么样呢?轮回当中的众生如果不调伏自心,当了王侯爵之后仍然会产生傲慢心。因此这个颂词只是作为一个例子,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根据业果不虚的道理一定会这样。

我们不能脱离它的主题,关键问题在于修持菩提心。菩提心是一个相应于出世间道、相应于涅槃的心态。“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主要是说明,如果以利他为主,我们会获得快乐;如果以出离心摄持,自己会获得解脱果;如果以菩提心摄持,自己会成就菩萨果。和前面所讲是一模一样的。

上师在讲记中也讲到,以前和现在都有很多人家里请保姆来做家务、打扫卫生、做饭等。从一个角度来讲,这属于各取所需:自己给钱请,阿姨可以拿到工资,自己也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价钱也是互相谈妥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觉得对方低自己一等,有这种傲慢心,或者经常呵斥、打骂对方,不把别人当人看,这就是在造恶业了。合同当中并没有规定可以这样。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对方,因为一方面是双方协议,一方面这是一个工作,对方并不是低人一等,就是在做工作,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报酬。如果自己尊重对方,本身不会成为问题。也有其他很多类似的情况。

通过劳损自己而利他的人心量很大、很善良,行为也是善良的,所以他的果一定是非常贤善的。而那些“为已役他者”的发心、行为、语言有可能都是伤害别人的,所以“终遭仆役苦”,这是从总的方面来讲的,其中可能有一些自方的差别,有时具足某个条件但不具足其他条件,比如发心的基础是我爱,行为上有可能打骂,有可能不打骂别人;或者有些用语言呵斥,有些不呵斥。但不管怎么样,也许具足其中的一条、两条,也许具足全部。但此处重点是讲:为了自己的利益役使他人是恶的果报,为了他人利益而让自己劳作是善的果报。主要说明自爱和他爱之间的巨大差别。

今天的课程就学习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