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153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寂天菩萨造的《入菩萨行论》。按照华智仁波切的讲法,前面九品分了三个部分:第一、二、三品是未生令生起,第四、五、六品是已生令不退,第七、八、九品,是不退而增上。现在学习的是第三部分——不退而增上。
前面我们提到过,第七品精进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能够增上的共同方便。第八品是世俗菩提心能增上的方便,第九品是胜义菩提心能增上的方便。
在经论中菩提心分两类,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当然,要生起世俗菩提心,也必须不断地修学、积累资粮、清净罪障、向上师三宝祈祷,用很多方法才能使相续产生愿行菩提心。
今天要学习的是胜义菩提心。圣者相续中远离四边八戏、能够了悟法界实相的智慧,就叫做胜义菩提心。在胜义菩提心当中,并没有缘众生拔苦和缘佛果想要获得的心态。因为按照究竟的观点来讲,度化众生拔苦和追求佛果的心,虽然是善心,但是属于分别心。分别心是帮助我们趋入究竟实相的方便。但是,一切万法究竟的自性是远离四边八戏的,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的境界,它不是分别心的境界。
胜义菩提心的本体,是了悟远离四边八戏的法界的智慧。世俗菩提心是可以通过仪轨来发、来生起、来获得,而胜义菩提心没有通过仪轨来受的方法。只有证悟一切万法的实相,才能获得胜义菩提心。现在我们学习的胜义菩提心的智慧,是随顺获得远离四边八戏智慧的一种正因。
如果最初的时候,凡夫相续当中没有这种总相,没有这种随顺胜义菩提心的智慧,修行胜义菩提心就没有目标,无从下手,也没有方向。所以在本品学习到的无分别智或者说胜义菩提心的体相,其实都是总相、总的引导。生起这种见解之后,还要缘这种见解不断地修习,以此逐渐地来了悟分别心的本性。当分别心越来越少、能力越来越弱,同时分别心的本性逐渐现前,这时就获得了胜义菩提心。
现在要学习第九品智慧。《智慧品》既可以是《入行论》的一品,也可以单独成为一部宣讲空性的论典。在宣讲空性、抉择空性时,中观当中有自续派、应成派。应成派的论典有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显句论》,佛护论师的《佛护论》,这些是抉择《中论》的。还有寂天菩萨的《智慧品》。所以有时是把《智慧品》单独地作为一部论典来安立、来学习。
我自己学习《入行论》很多遍,也讲过几遍。单独的《智慧品》也是学习过,以前在堪布慈诚罗珠面前也听过,索达吉上师面前也听过很多次,益西彭措堪布面前也听过两三次《智慧品》。自己也讲过两三次《智慧品》,有的时候讲颂词,有的时候讲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澄清宝珠论》。总之,把《智慧品》单独地作为一部抉择空性的论典,也是有这个传统的。
上师在讲记中提到,《智慧品》的智慧并不是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最多叫做聪慧或者小聪明。它可以抉择世俗中物质的本体,怎么赚钱,怎么管理一个公司,等等。这些在世间人的眼中叫智慧,但是放在佛法当中,这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相应于一切万法本体的。所以,《智慧品》不是教我们怎么赚钱,怎么经营公司的。这里的智慧是让我们了悟法界的真性。
我们会认为,法界真性、究竟实相似乎离我们很远,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错误的知见。真正的智慧是我们的本性,每一个众生都具有这样的本性。我们看到的山河大地,我们的身体、心的状态,其实都没有离开智慧的本性,都是空性。而了悟空性,这种能知称之为智慧。这种智慧和我们息息相关,它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我们身心的究竟状态。
而且获得这种智慧,远远地超胜获得世俗的智慧。因为世俗的智慧只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暂时的利益。甚至带来负面的,比如生起傲慢等等。而佛法的般若智慧,是一切所得当中最殊胜的所得,因为它是帮助我们来现前自己相续当中最殊胜宝藏的殊胜方便。每个人都有一个宝藏,叫佛性、如来藏、空性的本体。如果我们了悟了,获得了这种智慧,从今往后就不会再受到轮回当中一切痛苦烦恼的折磨,我们也会永远地超脱轮回,永远地安住在圆满的证悟状态当中。有了智慧观照的缘故,不可能再产生丝毫的烦恼、痛苦。这就是智慧的最大妙用,也是为什么要学习《智慧品》。
很多地方都把《智慧品》安立成《入行论》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入行论》的世俗菩提心,第八品讲了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对我们来讲很重要。而《智慧品》讲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空性,对我们也很重要。从某些角度来讲,《智慧品》能够作为《入行论》的核心精华。就像《入中论》的核心精华是第六品一样,《入行论》的核心、精华是第九品——智慧。
现在我们有福报、有幸学习到这个智慧,一方面是我们曾经发过善愿、积累过资粮的后果,一方面也是上师诸佛慈悲的加持,让我们能够遇到如此殊胜的教法。当然,《智慧品》的词句和所诠的意义,对一般人来讲不是特别地好懂。它比较抽象,有些词句比较难,不像前面第一到第八品,最后第十品,词句上比较容易理解。第九品的词句和推理方法,以及空性的意义,对我们来讲可能稍显陌生。因为很深的缘故,所以是比较难以通达的。
有些道友觉得《智慧品》或者中观的论典好学。以前我也生起过这种想法。好学的意思是说,词句上有时是比较容易。就一部分的修学者而言,他觉得只要稍微懂一点空性的意义,学中观的论典相对容易。在佛法当中有一种讲法,像因明、俱舍这种论典,它的词句很难以通达。但是一旦懂了之后,它就彻底懂了,没有更深的东西可以挖的,因为毕竟它是讲世俗谛的本体。而智慧或者中观的这些论典,词句上似乎容易理解,但是意义很深。我们看词句觉得理解了,没有什么难的,但是它的所诠意思非常深。
为什么所诠义很深?因为智慧品或者中观讲的是佛所证悟的空性状态,菩萨入定慧所安住的证悟状态。我们的分别心离这种无分别智的证悟,差了很远很远。所以对我们而言,空性是很深的。我们刚开始觉得理解了,只是词句上表面的理解,其实它的意义非常深。菩萨无分别智慧所证悟的状态,通过文字呈现出来,我们觉得很容易吗?除非我们真正证悟了,这个有可能;不证悟,对我们来讲,意义还是非常深遂的。
对智慧品,上师在讲记当中讲比较难。有道友学习的时候就听不懂,或者说兴趣不大,容易退失。但不管听得懂听不懂,如果我们有机会听闻中观、般若、智慧品等类似的教言,其实是很大福报的显现。因为佛陀曾经在经典当中讲,我宣讲这么多正法,讲了这么多经典,其他的经典全部隐没了,我没有什么心痛的,但是讲般若空性的经典,一个字隐没的话,我都非常地悲痛。佛陀显现上是这样讲的,让手下的大弟子们无论如何要保护好般若经典和教法,连一个字都不要让它隐没。佛陀曾经很郑重地做过这个交付,就说明般若经典、讲空性的经典的确非常重要。为什么重要?因为它直接抉择到万法的本性,直接抉择到众生的心性。
在佛法当中有一个缘起,越深的教法,与它结缘功德就越大。什么叫越深?越接近心性、实相的经典、论典、修法,如果和它结缘,比如听闻、思维、修行、讲解、讨论、考试,我们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功德和福报。因为这种经典、论典接近实相,越接近实相,它的文字般若功德就越大。现在我们有幸手里捧着这本书,耳朵在听它的语句,眼睛在看它的文字,这都是很大福报的显现。即便我们听不懂,如果我们能够圆满听闻,相续当中就种下了很大的福报善根。因为和空性教法结缘的缘故,我们很快就可以证悟空性。
以前大德们打个比喻,就像渔夫钓鱼的时候,河里面的鱼已经把饵吞进去,被渔夫的铁钩钩住了,这时虽然鱼还在水里,但是他已经在岸上了。因为已经上钩的缘故,马上就可以被渔夫从水里捞起来。同样道理,有幸听闻、接触到中观般若教法的人,虽然还在轮回中,但是已经解脱了。就像鱼虽然还在水里面,但马上就可以从水里到岸上一样。所以,听闻到中观教法的有缘者,虽然现在还是凡夫,但是很快就可以解脱了。因为般若空性无比的加持、无比的威力导致。
既然有这样的因缘,相信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会听不懂就放弃。听得懂,当然对我们修行起很关键的作用;即便听不懂,也是能够累积巨大善根的,也是能够和解脱结下最近因缘的。想想上面的比喻就知道了。
《四百论》当中圣天论师也讲:“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没有福报的人对空性的教法,一点疑惑都没有。如果是谁略略地生起怀疑:“一切万法可能是空性的吧?”也能够毁坏三有,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这就是空性教法的殊胜加持。
我们在听智慧品的过程中,连这一点怀疑都生不起来吗?不可能的。只要我们认真听,这么多的教法、侧面、比喻、推理、教证、窍诀,一定能让我们产生:“诸法可能是空性的吧?”有时用一个比喻,梦喻、幻化喻,就能知道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如果我们通过这种比喻了知“一切万法可能是空性的吧”,产生这一念的怀疑,也可以像圣天菩萨所讲一样:“亦能坏三有”。我们就可以拥有毁坏三有、摧毁轮回的武器了。所以它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非常巨大。
它比一般的法门遣除障碍的力量要大。在前行当中讲到塔波尊者的一个弟子,以前贩卖经典造了罪业,后来他就想忏罪,上师让印这些贩卖过的经典。印一段时间之后,他说:“有点困难,很累。对于忏罪而言,安住万法实相,可能没有比这更殊胜的。”上师就很高兴说:“的确如此。如果安住一切万法空性,能够了知万法本性,即便像须弥山王那样大的罪业,刹那之间就可以摧毁。”所以,如果我们要清净罪业、忏悔罪业的话,安住罪性本空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窍诀。
怎么样观察罪性本空?其实在智慧品和中观论典当中,把这个问题讲得非常地清楚。在金刚萨埵忏悔当中,四对治力当中的所依对治力也有空性,在现行对治力当中,菩提心力量很大,空性慧、空正见的力量也是非常巨大。
而且在修持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时候,都要用到空性。很多修法,刚开始就是“阿”字,而“阿”字就是一切万法的空性。很多仪轨的开始是“一切诸法空性中……”它为什么是空性的?空性的状态是什么?如果我们总相上不了知什么是空性,修持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很困难。
所以,空性是佛教的最根本。出离心是根本,菩提心是根本,但空性慧也是根本。空性慧是核心的核心,是精华的精华,它是一切万法本性的缘故。就好像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活着,是因为他有命根,假如这个人命根没有了,他就是一具尸体。同样道理,佛陀也是讲,我的空性教义就像人的命根一样,如果佛教、佛法当中没有空性,整个佛法就会变成一具尸体,没有任何的生命力。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教法的核心,比如小乘教法,它之所以能够超胜外道,超胜世间的一切学问,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小乘教法当中有人无我空性,有人无我空性就可以摧毁根本我执。摧毁了我执,就可以摧毁烦恼障,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所以,小乘教义能够获得解脱的原因,是因为人无我空性。
而大乘的教义当中,不管是唯识宗、中观宗,都讲二无我,在人无我的基础上讲法无我,有了人法二无我的空性才能够登初地。如果没有证悟空性的话,就无法打破俱生执着。如果无法打破遍计和俱生的执着,我们就还是凡夫人,没有办法冲破轮回。所以,烦恼障和所知障,不管是俱生还是遍计,都需要空性来对治。有了空性,大乘教法才有活力,修行者才可以冲破障碍,不是压制而是彻底地根除障碍而获得解脱。佛也是因为圆满证悟空性的缘故,把一切烦恼障所知障最微细的种子完全摧毁,然后现起遍知佛果的。
密乘的教法一样的。一方面它是在中观空性的基础上安立的,进一步深化的法门、窍诀。如果我们修生起次第的时候,没有安住一切万法空性的话,这种有实执的修法绝对不是密乘。圆满次第当中修气脉明点也是以空性为基础的,如果没有以空性为基础,是实有的气、实有的脉,这绝对不符合密乘。大圆满更不用讲了。
所以,佛法如果没有空性,没有一点夸张,佛法就死了,就是尸体一样。佛陀说其他的教义隐没了,我不会觉得很痛惜,空性的教法一个字都不能够隐没,这么的重视。至于为什么,前面我们分析了。要真正从轮回当中解脱,没有空性是不行的。
往生极乐世界可以没有空性,因为它是通过殊胜的方便,通过阿弥陀佛的愿力、自己的发愿力和善根,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但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只是暂时在轮回不流转了,心还是凡夫的心。不是说往生极乐世界的都是凡夫,就一部份没有证悟空性的人来讲,他的心还是凡夫。他如果要获得圣者的果位,必须要证悟空性,因为只有证悟空性,他相续当中的俱生和遍计的人执法执才能够对治,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对治的方法。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是一个方便。从地域、环境的角度来讲,他已经离开了娑婆世界,他已经不再流转轮回,到了极乐世界绝对不退转。但是从相续的角度,从他内心的状态来讲,他必须要证悟空性才能够登地,成为圣者。所以,即便到了极乐世界,还是要学空性的,因为这是唯一的道。没有这个道,绝对无法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没办法破除烦恼障、所知障。所以,空性教义没有任何教义可以替代。我们现在不学,以后也必须要学。
而且,空性对我们在现世修行、生活当中来看破妄相、缓解压力方面,也是有很明显的效果。了知了空性,我们的执著就放松了,执著一放松,很多的痛苦、烦恼自然而然就减轻了。所以,这也是很殊胜的内容。
当然,我们追求的不是这个,而是要了知、现前相续当中本来的空性。空性的教义不是说一切万法本来有,我们要让它变成空。这不是空性,而是断灭见。一切万法本来就是空性的,只不过我们的分别念以为一切万法不空。我们学习空性是要还原一切万法的本来状态。
一切万法本来是空的,中间我们产生了它实有的一种错误颠倒的分别,现在再通过教义、理论来观察一切万法。一切万法原来正在显现的时候,它就是空的。从本以来它就是空的。这才能了知一切万法的本来状态。
我们还可以讲很多,但没必要,因为还有很多颂词要讲。空性的理念,空性的功德、必要,我们在整个第九品当中都可以慢慢讲,哪个地方合适,我们就插在哪个地方讲。但今天不能讲太多,因为还有颂词需要分析,所以下面我们进入论文。
丁五(智慧度)
论文第五个科判是“智慧”。智慧是六度的第六度——智慧度。前面讲了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现在我们要讲智慧度。
分三: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二、生智慧之方法;三、以智慧所得之事。
戊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
这是上下品的连接。前面讲了禅定品,现在讲智慧品,这个颂词是连接文,教诫我们生起智慧。
颂词当中讲:
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
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此等一切的分支,佛陀都是为了生起智慧而说的。所以,想要息灭一切痛苦的修行者,应该想方设法的开启或者生起空性的智慧。
下面进一步分析。在很多经典当中,比如《般若摄颂》《般若十万颂》,都讲到一个观点:“五度如盲,慧度如眼”。或者说“慧度如导”,引导的意思。前五度就像盲人一样,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智慧度就像眼睛、明眼人一样,可以把盲人引导到目的地。
我们修持布施、持戒、安忍、禅定,修持一切其他的法,这些善根如果没有智慧度引导,它是没有方向的。我们可以布施、持戒、安忍,乃至修禅定,但是若没有智慧的眼睛,我们就看不到方向,没办法把我们引导到最想去的地方。所以,智慧度犹如眼一样。
智慧度犹如眼睛一样,有两方面可以理解。第一,智慧有取舍的能力。比如布施,布施的功德是什么,不布施悭吝的过失是什么,怎样布施,什么态度去布施,这些都是智慧去引导的。如果没有这种智慧,怎么布施都不知道。持戒安忍也是一样。这是从布施本身的意义去抉择,智慧有引导的作用。还有第二层意思。在布施的时候,要知道三轮体空,虽然在布施,但一切万法是空性的。这样可以把布施的功德引向到趣入证悟空性、一切无所执当中去。在布施的时候,了知一切万法没有实有的本体,就是智慧在引导。
还有比喻讲,犹如所有的恒河支流,都汇入到恒河,最后这些支流的水和恒河一起流入大海。同样道理,其余五度的支流汇入智慧,和智慧一起进入到佛陀大海当中。所以,智慧是主流,其余的是支流,其他支流的水汇入到智慧的主流当中,最后智慧主流的水引导它们一起流入到究竟的佛智。所以要成就佛智,必须要智慧地了知一切万法的无自性。
这是简单地讲。相信很多初学的人,第一次听可能有很多的疑惑。但是不要紧,后面还会再讲。学智慧品的时候,很多问题都可以一层一层展开,而且这里讲到的,到后面寂天菩萨还会宣讲。
“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一切支”是什么?有些论师解释“一切支”,是讲第八品静虑的一切支,佛是为智慧而说的。有些论师的解释,前面所有的一切支,布施支、持戒支、安忍支、精进支、静虑支等五度分支,佛都是为了生起般若而说。还有说,从第一品发心功德到第八品的这一切分支,都是为了生起智慧而说。
有些论师解释的时候,使用了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当中的教言,也就是六度是前前生后后的次第,布施可以生持戒,持戒可以生安忍,安忍可以生精进,精进可以生静虑,静虑而生智慧。所以,“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无论如何,说明智慧是重要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中讲,“此等一切支”的“支”字,还有“佛为智慧说”的“为”字,都是表明智慧是主要的,其他五度是次要的。就像国王和国王手下的这些大臣和士兵的关系一样,国王是主要,其他是次要。麦彭仁波切打比喻讲,比如说国王出行或者发动战争的时候,士兵随行。国王一走动,其他的很多人就跟着走动。而且这些士兵是没有能力发起战争的,他是为了国王而战。所以,国王是主要。也就是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为”字说明智慧是主要的意思,在六度当中,智慧度是主要的。这里就讲到了智慧的重要性。
“故欲息苦者”——所以,想要息苦的人。所有众生都想离苦得乐。息苦的方法有很多,有暂时性的息苦,有究竟的息苦。暂时性的息苦分了很多层次。如果肚子饿了,要息灭肚子饿的苦,有些人就通过吃饭来息苦。有些人再深一点,为了找到吃饭的钱,我必须要去工作,为了工作我要好好上学,等等。这些都是息苦的方便,但只能暂时地解决问题,而且如果在息苦的时候运用了错误的方法,那么表面上在息苦,其实为后世更大的痛苦埋下了祸根。这是一种息苦。还有一种息苦是从因果上,今生断恶行善,这个也可以息苦,但这种息苦还是暂时性地息苦。
究竟的息苦必须要斩断它的苦根。怎么样息苦呢?这里讲,“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智慧品所讲的息苦方法,不是暂时的息苦方法。当然也可以暂时,前面我们讲了,如果我们的压力很大,因为烦恼、执著产生很多痛苦,如果我们能够看清楚一切万法是幻现的、假立的,没有真实的,我们在生活、工作、修行当中,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这种痛苦当然可以通过修空性的智慧而息灭,但还不是本品讲到的息苦。这里的息苦指究竟的息苦,把痛苦的苦根连根拔掉。
“当启空性慧”,就是生起空性的智慧。因为一切痛苦的来源是恶业,恶业的来源是烦恼,烦恼的来源是实执。执著万法是实有的,执著我是实有的,执著我的身体是实有的,执著这一切,我的房子,用具、钱财、官位、名誉都是实有的。因为把这些执为实有的缘故,就产生了烦恼,有了烦恼就造恶业,有恶业就产生了痛苦。
所以,世间人息苦只是在很粗大的层次,他没有深入到更细的层次,他只是在最表面上的层次去息苦。现在我们肚子饿,现在我们因为没有钱而痛苦,这都是因为恶业而显现的痛苦。很多人息苦只是在这个层次上去做一些息苦的动作、努力。他相续中有深层次的因或者福报的话,他可以息灭一点。有些人没有这个福报,怎么样也息不了苦。他没有知道苦根的来历。
有一部分人就知道,痛苦来源于业,所以他从业上调整、息苦,层次深一点了。有些人知道业从烦恼来,就开始调伏烦恼,有些外道就修禅定,禅定生起来了,烦恼不生,烦恼不生就没有恶业,没有恶业就不会有痛苦。
但是,烦恼还不算最深层次的,烦恼的来源是实执——人执和法执,也就是无明。所以,如果把实执找到了,通过反方面的对治,把它息灭掉,痛苦的根本就解决了。而空性慧这种解决方案,它是到所有痛苦的最底层,它的根本在哪里,找到它,然后对治它。
实执的反方面是什么?就是没有实有,不实执。怎样不实执呢?就是了知这一切实有的本体是空性的。如果我们了知了自己是空性的,一切外面的显现诸法是空性的,我们就不会有实有的执着。知道外境没有实有,我们的心就不会有实执。因为没有实执,了知了如梦如幻,了知了空性,安住空性当中,他就不会有烦恼,就不会造业,就不会有痛苦。所以,从根本上息灭才是真正地息灭。这个方法佛证悟了,告诉了我们,寂天菩萨在这部论典当中阐释了佛经当中空性的正义,给我们宣讲“当启空性慧”。这是一劳永逸的,连根拔除痛苦根本的殊胜方便。
如果对这个教法没有兴趣,只能说对自己不太负责任,只是想在某种浅层次的阶段去灭除痛苦。前面我们分析的过程,都可以对应我们处在哪个层次。如果我们没有把对治痛苦放在去调伏苦根、灭掉苦根的话,以后还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痛苦。不管是表面上调整也好,还是从业因果的层次去调整也好,都只是相当于吃止痛药,暂时没有痛,但是病根还在。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一定要把病根拔除,如何拔除?就是空性慧、空正见,必须要去学习,要内心当中去串修,去证悟它。所以,“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当然,能够对空性产生信心的人,他也应该在前世有一定的善根、福缘,他才可能对空性有感觉、有兴趣,想要学,听也听得懂,或者现在听不懂,但慢慢就可以听懂。
我最早在佛学院听上师讲空性,记得是讲《入中论》,当时完全听不懂。而且不但听不懂,连讲到哪个颂词、哪个地方都找不到。但是后来慢慢学习,通过上师的护持,有的时候上师骂,有时给压力、加持、安慰、鼓励,反正用很多方便,慢慢对空性的词句和意义有点了解了,慢慢有兴趣再学下来。现在对空性总的一些概念,或者它的推理方法,有一点点了知,就觉得没那么困难。
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不懂,但是如果学下去,肯定会对自己的修学佛法,尤其是长期的修学佛法,有很殊胜的作用。我们了知空性了就知道,如果有了空正见,我们怎样在磕头时安住空性,忏悔的时候用空性,在转绕的时候用空性,在正行无缘殊胜,或者修法修到最后一切不执著当中安住,这些都可以用得上。如果不学习不了知,我们永远对这种修行方法陌生的。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
前面是讲教诫生起智慧,这里讲怎么样生起智慧。如果佛告诉我们空性的功德很大,有很大的能力,但是不讲怎样生智慧,我们也只有干着急。但是,佛陀有智慧、大悲,还有善巧方便,告诉我们怎么样生起智慧。所以,生智慧的方法很重要。
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
首先要认识智慧的自性是什么。第二要深入对境无我,对境是无我。观待对境就有能境,能境是我们的心,对境就是无我。我们要认知对境无我,能认知当然就是智慧了。第三破除所断实执,必须要破除所断的实执,通过智慧来破除实执。实执是我们内心的状态,现在我们内心当中有实执,执著外境是实有。通过修智慧就把内心当中的实执断除掉,生起空正见,生起空性的智慧。
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择对境二谛;二、修行有境正道。
这里也是对境和有境。有境是我们的心,对境就是所观察、抉择的对象。抉择对境就是胜义谛和世俗谛,我们必须要抉择。因为一切万法的空性都是由对境的二谛引发的。第二是修行有境正道,我们内心的空性正道,怎么修持?
庚一(抉择对境二谛)分二:一、安立二谛之自性;二、遣除诤论。
第一要安立二谛的本体;第二遣除缘于二谛的一些争论。因为我们讲了之后,有些人不服或者我们内心还有分别念,大家提出问题要争论。再遣除这个 诤 论,我们对安立二谛就有一个很圆满清晰的认知。所以遣除诤论也是非常关键。
辛一(安立二谛之自性)分三:一、分类;二、本体;三、能量彼之慧差别。
首先是二谛怎么分类的,第二二谛的本体是什么,第三是能量——能够衡量,彼就是二谛——能够衡量二谛的智慧差别。主要是讲差别者,谁相续当中具足怎样的了知二谛的智慧,要了知能衡量的智慧的差别,有高有低,有正确有错误。
壬一、分类:
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
世俗谛和胜义谛,被承许为此处所讲到的二谛。
在龙树菩萨《中论》当中也有一个很著名的颂词:“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讲胜义,因为胜是第一、殊胜的意思,所以第一义也叫胜义,第一义谛就是胜义谛。诸佛是以二谛为众生说法的。
如果我们不了知二谛的观点,在学习佛法、看经论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疑惑。有时佛说这些都是有的,有功德。有时说这些都没有,没有功德、没有利益。有时说有因果,有果报,有时说没有因果、没有果报。这时我们就会很迷惑,佛经怎么前后矛盾。有时不敢说佛经前后矛盾、有错误,不敢说佛有错误,就是内心很难受,又解不开这个结,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就是以二谛来说法。佛说一切是有的,因果有、众生有、佛有、解脱道有、烦恼有、灭除烦恼有,只要说存在、说有的,都是世俗谛,都是在表象、有法的层次上面。只要说一切是空性的、不存在的,比如《心经》当中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说无的都是从究竟的层面、胜义谛的角度来讲。
如果我们有了世俗谛和胜义谛分辨的智慧,就可以以自己的智慧把这些分开。这部分是讲世俗谛的,那部分是讲胜义谛的,而且世俗谛和胜义谛并不矛盾,它是不同的层次、侧面。我们有了这个智慧的时候,再看佛经,就对佛陀的智慧不但不会产生怀疑,而且会产生更加深厚的信心,对一切万法的本性也分辨得清清楚楚。
自己修行的时候,怎么样在世俗当中修行善法时,不去执实有,修习正法就会得心应手。自己不会迷惑,就觉得修行佛法很清楚,什么在世俗谛当中需要做,而且做的同时,怎么样安住它无自性,怎么样不执著它,这方面就会很清楚。
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我们一定要了知,不要混淆了。混淆了二谛之后,就会出现很多的疑惑。有些人在讲的时候,他没有分辨清楚的缘故,他也讲不清楚。学的时候如果没讲清楚,他也不知道怎么分析。分辨世俗谛和胜义谛,对初学者来讲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讲这么多,到底什么是世俗谛,什么是胜义谛呢?所谓的世俗谛,是有法的显现部分,这比较术语化。通俗来讲,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切,都叫世俗谛,也叫表相、有法、显现、心的本体,这一切都是世俗谛。凡夫人的境界当中,能够浮现的一切迷乱显现、迷乱分别,都是属于世俗谛。凡夫人的境界就是我们睁开眼睛能够看到的东西,用耳朵能够听到接收到的东西,包括没有听到的一些东西,还有我们能够闻到的,舌头能够尝的,身体能够感触的,我们的心、分别念可以想的,这一切都是属于世俗谛。凡夫人的境界就是世俗谛。
胜义谛是什么呢?胜义谛就是圣者的殊胜智慧,了知一切万法实相的、表相之下真实义的,这叫做胜义谛。胜是殊胜的意思,圣者所证悟的境界是殊胜的境界,所以它叫胜义,也是前面讲的第一义,第一义叫做胜义。“胜”是殊胜的意思,什么殊胜的意义呢?观待凡夫人的所思所想所见,圣者安住的是它们的本性、究竟实相,这就叫做胜义。
“谛”是真实的意思。我们前面讲,世俗是假的,是凡夫人的,是虚幻的,为什么世俗叫谛呢?这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在凡夫人的分别念当中,把这些都认定为真实,所以叫谛。第二个意思,暂时的层面来讲,这些显现的法,房子有房子的作用,车有车的作用,杯子有杯子的作用,暂时在世俗谛的层面来讲,它们的作用是可以成立的。可以起作用的东西相对来讲是真实的,所以也叫谛、世俗谛。胜义谛是真谛的意思,一切万法最究竟的真实义,当然绝对是谛了。总之,世俗谛和胜义谛,许之为二谛。
在讲二谛的时候,还会有一些模糊,所以要附带讲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关系搞清楚了,大概就能分明白世俗和胜义。世俗和胜义是一本体、异反体。世俗谛和胜义谛,是一个本体上两个不同的侧面。
比如一个水杯,世俗谛和胜义谛是同属于这个杯子,所以叫一本体。异就是不同的意思,异反体是说一个本体上两个不同的反体、侧面。世俗谛的侧面是什么?杯子显现的侧面,能够被我们看到、摸到,这部分叫做世俗谛,是杯子的一个侧面。这个杯子的另外一个侧面、反体,就是它的空性部分。杯子虽然有显现,但是杯子也是空性的。
打个比喻讲,就像做梦,(当然,我们都知道梦是假的)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梦中显现的这一部分是世俗谛,它可以显现、有作用,能够看到、听到、摸到,可以想,这一部分就叫梦的世俗部分。梦的另外部分,就是梦是假的、空性的。它怎么显现也是没有自性,怎么显现也虚妄。这种虚妄的、假的部分也是梦的一部分,叫胜义谛。
所以,世俗和胜义是一个法的两个侧面,术语就叫做一本体异反体。我们由梦,再放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所执著的东西上面,任何一个法都有这两个侧面。我们的心,心能够了知的,以及眼睛能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有这两个侧面。一个是它显现的部分,叫世俗,一个是它究竟的侧面——空性。一切万法显现的时候都是空性的,空性部分就是它的胜义。
任何一个法,只要有这个法显现,就会有世俗和胜义。如果没有这个法,就没有这个法的世俗谛,也没有这个法的胜义。所以它的关系,按照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就是一本体异反体。这是二谛。
现在我们活在世俗当中,但是胜义谛我们要知道。一切万法在显现的时候没有离开它的胜义谛。梦正在做的时候,有没有离开它的不存在的空性的部分?没有离开,只不过不知道而已。一切的房子,所看到的杯子,能够听到的音乐,我们能执著的分别念正在执著、杯子正在显现的时候,也永远没有离开过它的胜义空性,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
那怎么办?我们就去观察,把它找出来,通过中观的理论观察之后,它正在显现的时候,空性被我发现了。这是一种见解。我们要去找它。空性不是说刚开始没有,后面有的。它正在显现的时候就有,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现在我们要去发现它,就通过中观的理论去发现。以上是胜义和世俗的关系,许之为二谛。
壬二、本体:
什么是二谛的本体呢?前面是二谛分类——世俗和胜义,这里讲它的本体,什么是世俗谛和胜义谛。
胜义谛不是心的境界,只要是心的境界,一定是世俗。
胜义到底是什么?非心境。通过非心境来安立的,为什么要用非心境来安立?佛教有两种宣讲方式,表诠和遮诠。表诠就是从正面去描绘它。第二叫遮诠,通过否认的方式,否定、否定、否定,最后否定完了之后没有否定了,它的本体就是这个。
胜义谛非心境。这里没有用表诠,用的是遮诠,把其他的排除掉,最后剩下的叫胜义谛。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胜义谛是没法用心、语言表达。如果能够用心想到,绝对不是胜义谛,能够用语言表达的绝对不是胜义谛。
凡夫人从来没有见过胜义谛,只是圣者见到了,那圣者怎样给我们宣讲呢?对从来不知道胜义谛的我们来讲,怎么让我们知道呢?用遮诠的方式是最合适的。因为心的境界我们经历过,有经验,所以圣者就说,所有心的境界都排除掉,就是胜义谛。这种表达方式离真正的胜义谛是最近的。
我们看《金刚经》中是怎么讲的。《金刚经》也没有从正面描绘空性,根本描绘不了,所以只有排除,只有否定。而且在讲胜义谛空性的时候,从正面安立一个所诠让我们去了知,我们就会执著这个,它是实有的、存在的。所以只有否定掉一切,给它安立一个名称叫胜义谛。这叫胜义非心境。《金刚经》当中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即非××,是名××”……讲了很多。
《心经》也是,从开篇到后面都是在否定。首先否定五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再否定眼耳鼻舌身意,再“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先否定五蕴,然后否定六根六境,“无色声香味触法”,像这样否定十二处。再否定十八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再否定十二缘起,正的十二缘起否定,反的十二缘起也否定,“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再否定四谛,“无苦集灭道”。再否定智得,“无智亦无得”,智是菩萨的境界,得是最后的佛果。
从五蕴乃至于佛果,只要是我们能想到的,都是世俗谛,全部否定完,胜义非心境。连佛果也是无自性的、空性的。说这些就有些吓人了。但这的确是佛讲的,是万法的真实性。我们要慢慢去接受另外一种概念。
以前我们接受的都是佛的功德,佛很殊胜,我们要发心得到佛果,要通过佛果度化众生。这在世俗谛的层面绝对有,尤其对我们修行来讲,都是需要依靠的。虽然究竟来讲它是不存在,但是暂时来讲,在世俗的层面,它的确有而且起作用,而且必须要这样走。但是,如果我们执着于佛存在,就永远得不到佛果;如果我们执着众生可度,就永远度不了众生。因为我们还有实执。实执打破不了,我们就没有办法现前佛果。所以既要求佛果,也要知道它无自性,知道它无所得,才能够得。《心经》这二百多字当中,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的所有法,全部抉择为空性。
“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要讲胜义的时候,首先要讲什么是心。知道了心,再讲非心境就知道什么是胜义了。“说心是世俗”,只要是说心的,心的境界安立的,都是世俗谛。
我们看什么是心。心可以从识的角度来讲。有些地方讲六识,包括唯识宗在内的讲八识,所以我们用最宽的范围,从八识来讲。所谓的心就是八识和八识的对境,都是属于世俗。眼识和眼识生起的根——眼根,眼识的对境是色法,耳识、耳根和耳识的对境——声音,然后是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整个八识,还有和八识一起生起的心所——四十六种也好,五十一种也好。这就是我们的内心状态。还有它的对境,五根、五识都有外面的色法作为了知的对境,眼耳鼻舌身的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
除了有色根之外,意识的对境是我们的分别念面前显现的,比如我们闭上眼睛,脑海当中浮现一个房子、一个地方、一座山,这些是意根和意识的对境——法。然后是我执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和它的对境。所有的法都包括在八识和八识的对境当中了。
这一切都是世俗的。比如我们想佛,脑海当中的佛是属于心识的法,我们脑海当中想度众生,这些都是属于意识的对境。眼根看到的佛像,耳根听到的佛音,这些都是属于心的境界,都是世俗。只要是凡夫人能看到、能想到的,都是世俗了。
了知什么是世俗之后,再看“胜义非心境”。胜义谛非心境,不是世俗当中这些心的境界。是什么呢?是无可缘,无可执的,一切万法远离四边的空性,就叫做胜义谛。表示的时候是用遮诠、否定、破斥的方式,来表示本体胜义谛的境界。现在只是讲它的本体,具体的推理方式还没有讲,后面我们要慢慢学习。如果有机会学《中论》《入中论》《四百论》,就能对空性的方方面面抉择的非常清楚明了。
这里讲它的本体,“胜义非心境”。当然,还有很多要讲的,讲这句话根本讲不了所有的内容,但就像前面讲的,把该讲的放到后面,再找地方把这些该讲的都要讲,尽量的交代清楚,尽量让大家在学空性的时候,有比较全面的认知,但是时间问题,没办法讲。二谛就是这样的。还有显空二谛,现相实相二谛,有空的时候再讲。
壬三(能量彼之慧差别)
能够衡量二谛的智慧差别。
分三:一、补特伽罗之分类;二、妨害之次第;三、能害之理。
讲能量智慧的时候,主要是讲谁具有了知二谛的智慧。能量的智慧差别就是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数取趣——数数的取六趣,类似众生、异生、凡夫。当然补特伽罗、数取趣,不是完全的凡夫和异生的意思。数取趣就是数数的取出去。也有讲佛也是数取趣,虽然佛超越轮回了,但还是会在轮回当中度化众生。所以,有的讲补特伽罗的时候,佛、菩萨、声闻罗汉都叫数取趣。但这个地方讲的数取趣解释成凡夫众生,主要是从凡夫业力投生的角度讲。补特伽罗翻译过来应该是数取趣。数取趣的分类是什么,怎么样上面妨害下面的,怎么样能害的道理,分三个方面来讲。
癸一、补特伽罗之分类:
世间见二种,瑜伽及平凡。
世间分为两种世间——瑜伽世间和平凡世间。这是讲补特伽罗的分类。
进一步讲,什么是平凡世间,什么是瑜伽世间?整个世间分两种,平凡世间和瑜伽世间。平凡世间分两类,第一类是没有入宗教的,没有入宗派的。现在的无神论者,不信宗教也不学宗教,不入宗派,就是很普通的世间人,这是第一种平凡世间。第二种平凡世间是没有入佛法的外道,他有宗教信仰,入了宗派,但他不是内道,而是入了外道。印度的360种外道也好,现在世间的各种外道也好,这是第二种入宗派的平凡世间。
除这两种平凡世间之外,叫做瑜伽世间。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瑜伽。瑜伽这里指瑜伽士。具有寂止和胜观能力的修行者,就叫瑜伽行者或者瑜伽士。当然现在一提瑜伽士大家就想到,长头发、戴耳环、披白披单的在家活佛或在家修行者。这是某种意义上的瑜伽士。但真正来讲,不管在家出家,只要具有止观的能力都叫瑜伽士。
还有一种解释方法,通过闻慧、思慧、修慧能够如理抉择无我之义的就叫瑜伽士。这个意思就更加容易理解一点。通过听闻、思维、修行了知了空性,都叫瑜伽士。这样的范围就可以涵盖很多。比如我们也可以叫做瑜伽世间,因为我们通过听闻抉择了无我,通过思维抉择了无我,虽然还没有生起止观的境界,但是通过修行抉择了无我,这叫做瑜伽世间。如果这样理解,就可以把中间这一部分涵摄了。
否则,如果说具有止观等持的瑜伽士叫做瑜伽世间,那我们是属于什么?我们也不属于平凡世间,我们是入了宗教的,入了宗派,肯定不是普通世间者。没入外道,肯定不是平凡世间了。那么瑜伽世间算不算呢?按前面标准来讲,有止观等持、止观功德叫瑜伽士或者瑜伽行者。而我们学了佛,但是没有生起寂止、胜观,我们到底属于哪个?所以,如果把具有听闻、思维、修行智慧来抉择无我的人叫瑜伽世间,我们就可以算到里面去。我们皈依了,能抉择无我,可以算到里面去。有些虽然没有完全的抉择无我,但是他有准备抉择的,他已经入了内道,随顺于无我的,这也算是更广义上的瑜伽行者。
瑜伽世间有四个分类,分别是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其中有两类:小乘和大乘。小乘是有部和经部,大乘是唯识和中观。这样分了之后,最下层是平凡世间当中未入宗派者,第二层次是已入外道宗派者;第三个层次是小乘有部,第四个层次是小乘经部,第五个层次是大乘唯识;第六个层次是大乘中观宗。
这里“世间见二种,瑜伽及平凡”,是从分类来讲的。
癸二、妨害之次第:
既然分了类之后,就有妨害之差别,意思是讲,层次越高的世间能够妨害层次低的世间,因为他的见解越来越高,对二谛的认知越来越高。最下层的人对二谛的认知是最差的,越往上走,他对二谛的认知就越明了。妨害的次第是说,上上的次第可以妨害下下的次第。妨害不是说去伤害它,而是说下边的观点不究竟、不圆满,越往上走,观点越接近二谛,越接近实相。
在智慧品讲般若空性的时候,有很多辩论、遮破,但它们都是围绕一个重点——抉择实相空性。在抉择实相空性的时候,必须要放弃宗派的偏执。有人说:“我是学唯识宗的,为什么这里没把我们唯识宗定那么高?”这不是通过感情来分的,而是通过正理来抉择。越接近二谛双运的,越接近究竟真相的,它的层次就越高。我们可以观察自己处在哪个层次,如果我们恰好处在那种层次,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提升。所以是随顺于正理,而不是随顺于感情、执著。这里很多辩论都是这样的。后边还专门有中观宗和唯识宗的辩论,到时候再分析。
颂词讲:
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
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
“瑜伽世间”——前边讲有四种瑜伽世间,瑜伽世间能够破斥平凡世间的观点,因为平凡世间的观点不究竟,不了义。瑜伽世间的四种世间当中,也是因为对二谛的认知智慧差别的缘故,一层比一层更超胜。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瑜伽世间怎么破平凡世间的。
首先是最差的平凡世间,平凡世间没有学过任何宗派,他只是想当然的认为我存在,认为这一切都是实有存在的,他没有任何分析和观点。
这种观点,学了宗派的人可以破它。因为学了宗派的人,会对现象做一些分析、观察,也会有些禅修,他通过禅修得了一些智慧。入了外道的人,他会对我、身体、一些现象,做一些分析。尤其是在古代,他会分析观察得很深。他观察的时候,对于心灵精神方面的认知,就会更深一层次。他就超胜世间种田的、放羊的一般老百姓。所以,外道的世间者可以破斥掉最下面的社会人士、不入宗教的人。
然后是瑜伽世间能够破平凡世间。有部能够抉择一切万法刹那生灭的无常,能够抉择心识刹那生灭的无常,也可以抉择无我空性。它有无我空性的缘故,就能破掉外道的观点。因为外道是认为有我的,具足常有特性的、有五种特点或者九种特点的我。这在无我宗的内道面前,完全可以破斥掉。所以有部派可以破外道。
经部派的观点可以破有部的观点。因为有部派虽然抉择无我,但是它承许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实有的,也承许眼根见色法,看到的是色法是真实的,可以直接看到色法。这些观点就比经部派的观点要稍逊一筹。经部派也属于小乘,但它抉择三世不是实有的,也知道眼根不能直接见色法,而是眼识见色法,并且见到的都是影像,真正的色法见不到。这些观点可以超胜有部派。
经部派之上是唯识宗,唯识宗可以来观察有部和经部在胜义谛当中抉择的微尘实有的观点,它通过六尘绕中尘的方式来破斥。小乘宗派抉择色法是最小的微尘组成,胜义当中存在微尘的观点,唯识宗可以破斥。但是心识的刹那部分,唯识宗并没有破,因为它也承认胜义中心识实有。所以,针对有部经部承许色法最细微的微尘、胜义谛中存在微尘,唯识宗可以用六尘绕中尘来破斥。当然,破斥的方式后边还要讲,这里只是介绍一下。
有部、经部的心识刹那实有,唯识宗认为胜义中阿赖耶识存在,中观宗可以破掉。中观宗通过共同五大因、不共四大因,可以破掉唯识宗承许的心识是实有的观点。因为心识实有并不符合最究竟的实相,究竟的实相当中,心识不可能实有存在。所以,中观宗抉择一切万法空性的理论,可以对唯识宗的观点有所妨害。
其实妨害并不是通过仇恨心、嗔恨心去打压对方,而是通过公正的理论抉择一切万法的空性。一切万法的净法界、实相,到底怎么样?你认为胜义当中有实有的心识,我们就通过理论观察,胜义中心识实有是不是成立。如果不能成立,就只能成立空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中观宗的观点对唯识宗的观点有妨害,不是出自于情感、执著,而是出自于正理。这是妨害次第的简单介绍。
癸三、能害之理:
以二同许喻。
对方有一个问题:虽然你这样抉择,说这些平凡世间者以及唯识宗以下的瑜伽世间者,他们的执着都是假立的,对境都是不实有的,但是用什么方法、理论来建立众生分别心面前的显现都是假立的?他们认为是实有的,你认为是假立的,有什么能害之理能妨害它?
这里用一句话:“以二同许喻”。有很多理论可以抉择万法是虚妄的,这里告诉我们一个方法——有没有二者同时承认的比喻。你认为分别念前的诸法是实有的,那你能不能找到一个实有的比喻,你也承许,我中观宗也承许。“二”是讲自己和对方。共同承许的比喻你能不能找得到?根本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比喻。
而中观宗认为的一切万法是无实有、虚幻的,可以找到同许的比喻。我也承认,对方也承认。在《般若经》等经典当中,使用的梦喻、幻喻、水月喻、回声喻、幻术喻、阳焰喻、海市蜃楼——乾达婆城喻,等等。很多比喻都能够说明,正在显现的时候,其实无实有的。
可以找到同许的比喻,来说明一切万法都是无实有的,一切万法在显现的时候是假立的。比如做梦,做梦正在显现的时候,它没有任何的实有。对于梦喻和幻喻,自宗承认,对方也承认。所以我们在安立一切万法是虚假、无实有的时候,我们能够找到比喻——如梦如幻。对方说一切万法是实有的,就找不到双方都能够承认的,能够证明一切万法是实有的比喻。像这样,用同许喻就可以说明。
通过同许喻的说明,它是从比较直接的角度安立的,也告诉我们一切万法假立是有比喻的。当然,理论上讲的就更清楚,一切万法为什么显现的时候是虚妄的,为什么不成立实有,下面再学习。
辛二(遣除诤论)
对于前面的二谛观点有些诤论,我们要遣除这些诤论。
分二:一、遣除世俗之诤论;二、遣除胜义之诤论。
壬一(遣除世俗之诤论)分五:一、遣除不行道之诤辩;二、遣除于境无诤之辩;三、遣除以量有害之诤;四、遣除与教相违之诤;五、遣除太过。
首先是不行道——如果一切万法是假立的,行持六度万行之佛道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所以要遣除不能行道之诤辩。第二遣除于境无诤——既然你也承许是假立的,我也承许是假立的,那么对于外境存不存在,就不需要争论了。我们说,还是有争论的必要。什么必要下面讲。第三遣除以量有害——世间人看到的东西是现量见到的,你是通过理证、推理得出来的。所以,以量有害。别人是现量看到的,你是推理的,所以他看到的就比你推理出来的更有说服力。他认为我们推理的是不对的、有害的。要遣除它。第四与教相违,教证当中讲无常是实有,你说是无实有的,教证有相违的地方。第五是有太过。
癸一、遣除不行道之诤辩:
颂词讲:
为果不观察。
这句话也有一个对方的提问,必须要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对方说:“如果按你们中观宗的说法,一切万法都是假立的、空性的,那么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它就得不到果。因为道是假的,通过假的道也得不到佛果。既然这样的话,行持六度不就虚耗了吗?就不必要去做这些,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它是假立的。”
问题就出来了。很多时候为什么会出现争辩?他没把世俗和胜义分清楚。
我们回答说:“为果不观察”。在胜义当中,在一切万法究竟的状态当中,虽然它不存在,但是在不观察的情况下却是存在的。不观察不是说一点不观察,而是没有以胜义谛空性理论观察的时候,六度、六度的果以及行持六度的众生,在世俗谛当中,都是存在的。有显现的因和显现的本体,也有修道的所依,所行持的六度,最后通过六度调伏自己的心成佛。在世俗当中,这些都是可以有的。
我们说它不存在,是没有实有的存在。它是假立的,但是假立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它是一种假有,不是真实有。不以胜义理观察的时候,它是存在的。
“为果不观察”,“果”是说,在不经观察的时候,它世俗当中有,而且也有通过行持布施获得菩提果,为了得到如梦如幻的菩提果,在不观察的情况下,六度万行的这些修法可以存在。这是不相违的。所以,对方说空性不需要行道的争辩,我们说不存在。因为在世俗的层面,它是可以有的。大概是这样介绍。
这一堂课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