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182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下面继续学习《智慧品》。《智慧品》抉择了一切万法的空性。万法的本体是远离四边八戏的,这种本体不是任何人创造的,而是万法本来如是安住于这样的状态中。只不过众生因为自己的无明、执著、分别念错解了,对这种状态不了知,产生了很多烦恼、业惑。

观察和学习万法的空性,就要了知我们所执著的都是错误的。平时众生的状态不是执著实有,就是执著没有,不是是就是非。不管有无是非,我们所有的执著分别念都不符合万法的自性。不符合一切万法自性的缘故,我们朝着一条错误的路上行走,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和习气,今生的因产生后世的痛苦,后世的痛苦又产生再一世的痛苦,这样开始轮回相续。

轮回相续最根本的因来自于无明。《俱舍论》中讲,无明是一种烦恼。并不是没有明,叫做无明,而是执实有的心识叫做无明。光明智慧和无明是相悖的。我们要打破无明,必须要真正地了知一切万法的究竟本体到底是怎样的。了知一切万法的究竟本体就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在佛的相续中圆满具足,菩萨相续中部分具足,凡夫相续中不具足。不具足的状态也有两种,第一种是完全不了知,第二种是虽然了知但是没有现证。

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从完全不了知到至少接触到了宣讲万法空性的经论、抉择万法空性的推理,已经在破斥我们相续中明显、不明显的实有执著。这个过程对我们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不经由这个过程,我们很难直接了知万法的空性,因为现在我们的状态是极度无明,完全是颠倒愚痴,不要说证悟空性,连常乐我净四颠倒都没有认知,也没有想方设法去打破。

因此学习空性的时候,第一要了知抉择空性的方法,第二平时对于累积资粮、忏悔罪障的修法也必须要高度重视。有些道友学习空性时只对福德的法有兴趣,比如对于放生、供灯、供水、顶礼、转绕等等非常有兴趣,也愿意去做,但是对听闻空性、中观方面的教言就没有兴趣,或者感觉很费劲。而有些道友觉得只要学习中观空性就够了,其他的世俗善根都不需要做。

按照法王如意宝的传统,以及诸佛菩萨的教诲,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对我们来讲都必不可少,缺少一个,我们就没办法趣入一切万法究竟实相的状态中。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讲到:“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世俗谛和胜义谛像鹅王的两只翅膀一样。世俗谛的翅膀是指福德,如积累资粮、顶礼、放生等;胜义谛的翅膀就是抉择万法空性、修持寂止和胜观。如果要成佛,两种因都要具足。

只是培一点随福德分的善根,暂时没有考虑怎么成佛、度化众生,以及解脱,这样修持也可以。而很多修学佛法的道友都是想成佛利益众生,让自己从根本上从轮回中获得解脱,那么,一方面要重视世俗谛的善根,一方面也必须要高度重视胜义谛的修法。对于抉择空性的经论、词句、观察的方式,要产生一种强烈的希求心,只有这样的修法才能够真实带领我们趣向于圆满六度的德海岸(——飞度诸佛德海岸)。

到目前为止,听懂了也好,没有听懂也好,我们一定要产生这样的希求心。有些道友能听懂,听了之后就知道在讲什么,但是他对证悟空性的希求心不是很大;有些道友虽然有希求心,也知道必须经由空性之道才能趣向于圆满成佛,但是不管怎么样,就是听不懂。

对于听得懂、没有希求心的道友,必须要了知空性的殊胜必要,产生高度的希求心。有希求心却听不懂的道友,平时要多祈祷上师三宝,多做福德,尽量一遍遍地观察思维,和道友一起讨论,到底怎么样抉择空性,为什么是空性的。付出了很多精进和努力,逐渐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通过不断的学习,可能有一天突然就懂了一点点,从这里开始突破,慢慢就明白了。

我以前学习空性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刚开始根本不知道上师在讲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空性,甚至都不知道有空性这个词,上师讲的时候我们都把空性听成了空心。上师讲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比如说柱子是空性的,我们听成竹子是空心的。心想:竹子里肯定是空的,不像树一样是实心的。刚开始词句都听不清楚,后来才明白说的是柱子,经堂里的柱子是空性的。

通过上师不断的教诲、加持,以及自己的学习,慢慢能懂一点。在一次学习《中论》时,稍微听懂了一点点,开始掌握它的推理方法,对空性的道理有所了解,当然这只是词句的了解。只有证悟了空性,才是意义上的通达。

学习佛法的道友宿世的善根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前世学习空性的善根强一点;有些人空性的善根不是很强,在福德方面强一些;有些人智慧方面差、福德方面也差。不管怎么样,差也好,强也好,从现在开始,我们发起意乐,坚持不懈地修学下去,总有一天绝对会通达空性、证悟空性。诸佛菩萨教诲我们说,我们不可能永远处在不懂、不证悟空性的状态,只要不间断地修持,有一天一定会证悟,超越如今的凡夫心识,达到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状态。

这种超越来自什么呢?不断地学习。也许现在我们的付出和努力,还看不到成果,好像今天没有进步,明天没有进步,后天也没有进步,明年还没有进步。但只要我们在做,不断地学习、积累资粮和忏罪,内心当中的福德在慢慢增长广大,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一旦成熟了、爆发了,以前我们不懂的很多法,一下子就大悟、通达了。这种情况非常多。

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根基、状态,所以我们必须要付出更大的精进来学习佛法。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言,前世没有学习的缘故,今生才这么愚笨;今生再不学习,后世将会更加愚笨。任何一种果法、现象都不可能是无因无缘的,自己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

今生当中听不懂,也没必要特别沮丧,也许是前世没有串习,或者前世虽然串习了,但是善根还没有苏醒,现在就要更加精进学习。前面也讲了,我们不可能永远是这样,当我们的福德、善根成熟之后,决定会超越当前的状态。针对很多学习者来讲,现在属于最困难的阶段。如果把最困难的阶段熬过去,当修行有了一定的能力,上道了之后,不管是学法,还是修行、打坐,都会趣向于一个让诸佛满意、自己满意的状态。

有些道友认为,我们现在修学空性,是在观察理论,没什么作用,还不如去实修,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修法,比如修曼扎、磕大头才觉得自己在修行,没有浪费时间,这也没什么必要,其实这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

我记得大恩上师曾经讲过,不间断地学习、听闻《中论》《入中论》《智慧品》等等般若空性经论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听、讲、思维、讨论的时候,我们的每一念都在和佛菩萨的般若智慧相应,因为我们的所听、所讲、思维、观修、讨论的一切都是般若的本体。《中论》《入中论》《智慧品》都在讲怎么达到空性,一切万法是怎么无实有的。我们念念都在和般若智慧相应,虽然这些是分别念,但是这种分别念和佛菩萨证悟的般若智慧,以及一切万法本性的般若智慧在慢慢相应。我们每观察一次,习气就会种进相续一次;每讲一字一句,每多听一个颂词、一句,空性的习气就在不断熏习着我们相续。当我们相续中的般若习气越来越厚,一旦成熟,绝对可以通达空性。修行就是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已经听懂的道友也不要过于傲慢,听懂了是不是不用学了?上师也讲过,虽然对有些道友来讲,空性的词句很好懂,因明、俱舍难懂,但是毕竟空性讲的是菩萨的入定智,讲的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它的意义很深,超越了分别心。我们觉得好懂,只是通达了词句表示的总相而已。

很多道友学了多年之后,终于对二谛有了较深的认知。刚开始学懂词句的时候,觉得世俗谛是显现,胜义谛是空性,好像懂了,但在很多年之后有些道友才发出感叹:“今天有了新的认知,原来二谛应该是这样理解的。”因此,对空性的认知需要不断地深入,千万不要满足词句上懂了一点,就觉得懂了空性、般若,不是这样的。

现在学习般若论典感到吃力的道友,也不用过于沮丧,诸佛菩萨显现上也走过这条路,他们在因地修行时,也曾经彷徨、苦恼、挣扎过,因为他们没有放弃的缘故,随着不断累积资粮、祈祷诸佛菩萨,供养、顶礼、祈愿《般若经》《入行论·智慧品》等经论,内心的习气越来深深厚,开始慢慢通达,最后现证《般若经》中所讲的一切万法空性的意义。因此,我们对于般若的文字首先要有很大的希求心,然后慢慢去学习,总有一天内心会通达空性。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破外道观点,有些外道的思想本身就比较难懂,一些道友觉得,我们学习佛法,学外道的观点有什么用呢?上师在讲记当中反反复复教诲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现在没有学外道,和外道的观点没什么关系。虽然我们今生没有学外道,但是前世可能学过外道,没有解脱的话,以后还有可能遇到外道的观点。如果心中没有抉择万法空性、打破实执的智慧,或者没有储备打破实执的善习气,后世遇到外道观点也无法破斥,没办法从实有的观点中解脱出来。

不管是消除我们以前曾经学习的外道观点,还是现在有可能被外道思想迷惑,还是未来没有解脱,有可能在轮回中遇到这样的观点,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我们现在都有必要学习外道的承许,以及如何破斥外道的观点。

当然,法称论师讲过,“邪见无边故,一一难破尽”。外道的邪执和众生的分别念无穷无尽,要一个个破斥很困难,但是要抓住他们主要的思想,比如这里所讲的唯一、恒常等等。因为唯一、恒常是外道立论的根本,如果把这些打倒了,其他的支分问题不用破,他们的观点也站不住脚。总结分析一下我们破斥的,无外乎是实有、恒常、唯一,把这些破掉之后,只剩下无常、空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在修习空性的过程中打破实执,确立空性正见。

我们学习空性的时候,不要认为太枯燥,也不要认为太简单,这两个极端都要抛弃。有些人比较傲慢,觉得没什么不好懂的;有些人很沮丧。但不管怎么样,空性也称为中道。佛陀当年在尼连禅河苦行六年,最后于金刚座下证悟了中道。在行为上也是走中道,舍弃了奢侈的生活和极端的苦行,生活中接受饮食、沐浴,穿衣服等等,见解上抛弃了恒常、断灭、有边、无边的执著。行于中道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学习的态度也要行于中道。

每个凡夫众生都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因为每个众生的业力习气不一样,你遇到问题我没有,我遇到问题你没有,作为道友来讲,应该彼此鼓励提携、相互遣除障碍。上师不在的时候,作为善道友来讲,应该相互鼓励帮助。上师加持帮助我们,道友和学习教法的善根也扶着我们走,多管齐下,我们可以慢慢地走下去。只要中间没有出现退失的重大因缘,善根每天都在增长,就像我们的指甲一样,剪完之后,我们感觉不到指甲在长,但是过了十几天,指甲又长起来了。头发也是一样的,过一断时间又长长了。也像庄稼一样,慢慢增长。也像爬山一样,只要我们往上走一步,离山顶就近一步。只要我们付出,绝对不会没有果,只不过有时候果明显,有时候不明显。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因,一定会有果的。

果还没有显现的时候,只能说明它的因还不具足。现在多在因上下工夫,对于学习空性教言要有兴趣和意乐,一定要把这些词句、意义搞清楚,就能抉择万法空性。

抉择万法的空性,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对于外道的实执,我们也必须要学习观察。用常规的方法,比如自宗的离一多因、缘起因观察一切万法,空性了知了。如果突然出现一个外道观点,我们就会显得手足无措,没办法破斥,就会对我们抉择的空性结论产生怀疑,这样我们在修空性的时候,可能就有所障碍。因此,不管是直接抉择空性,还是通过破外道来抉择空性,都能帮助我们对一切万法无自性的意义产生绝对的信解,这也是我们修空性时必须了知的问题。

寅三、破实法常有:

这里破斥实法常有,主要是以乐为例进行观察分析的。

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

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

所以,承认所谓的快乐是恒常性的,必定是没办法获得的。如果快乐恒时存在,在极端痛苦的时候怎么会没有快乐呢?

这里和前面破神我的时候,意义有相似的地方。我们可能看到颂词的时候觉得似曾相识。虽然相似,但是有不同:前面的重点是破神我的感受方面,这里是破乐自性方面。虽然也有感受,但这里的重点只是破主物或者自性所显现出来的快乐,即从显现出来的快乐方面来进行安立的。安立的侧面不一样。

我们在学习论典的时候,遇到前面讲的和后面讲的差不多,这时要看所观察的重点、场合到底是什么?在破神我的时候,主要的侧重点在破神我。这里破乐的时候,主要是从它的自性,以及自性当中的喜和所显现的快乐的自性进行破斥的。观察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对方从喜忧暗的喜,承许乐是恒常的。从自性的角度来讲,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所谓的快乐也不明显。当喜忧暗三德不平衡,显现成五唯,外境上存在快乐的时候,就开始明显了。对方没有真正承许快乐是恒常的,在他们的二十五谛法中,恒常的法只有两个——神我、自性,从自性当中显现出来的五唯、布匹当中的快乐,他们并没有直接承许。尽管如此,每一个五唯都没有离开自性,因此可以做进一步推理,间接上也不得不承认快乐恒常的自性——可以从自性当中喜忧暗的喜来观察,也可以从显现出来的法来观察。

不管从哪个方面观察,“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如果快乐是恒时存在的,“苦时怎无乐?”恒时存在的法有一个特点:永远不变化。如果第一刹那是这个,第二刹那变成另外一个,就不是恒常的。恒常的法就是刚开始是怎样,中间是怎样,最后还是怎样,永远不会有丝毫的变化。如果有丝毫的变化,就说明不是恒常的。

对方承许自性当中“乐等若恒存”,那么痛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快乐呢?痛苦的时候应该有快乐,因为快乐是永远不变的缘故。比如一个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同时也存在非常大的安乐;一个人安住在很大快乐的时候,同时也有很大的痛苦。但是,按照众生的经验来看,当一个人非常痛苦的时候,是没有快乐可言的,内心当中唯一充满了种种的苦闷、痛苦。如果按照你们的观点,乐等恒存的话,痛苦的时候也应该有快乐,而没有快乐的缘故,就只能说明快乐是无常的。

若谓乐衰减,彼岂有强弱?

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

对方说,虽然快乐是恒常的,但是遇缘的时候会衰减,衰减的时候感受不到快乐,只能感受痛苦。中观师说:“彼岂有强弱?”既然乐是恒常的,为什么会存在强和弱两种不同的状态呢?既然恒常的,就不可能有任何变化。“舍粗而变细”,对方认为快乐刚开始很粗大,后来逐渐变得细微而感受不到。如果有“舍粗而变细”的过程,就知道“彼乐应非常”,快乐应该不是恒常的。

对方的观点认为,虽然乐是恒常的,但是在生起痛苦的时候,快乐衰减而变得微细,由于变得微弱就感受不到了。在破神我的时候也用到几个比喻:对方说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星星看不到;在糖水里面加一点盐。前面也讲过,这里主要是破乐的自性,与前面的场合不一样。

对方认为乐衰减,中观师直接破斥:既然你这个法是恒常不变的,怎么可能有强弱呢?

我们在破斥的时候,必须有一种自他共许的观点。什么是恒常?恒常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人和人在交流、辩论观点的时候,若对方认为的恒常和自方认为的恒常不是一个标准,他说他的,你说你的,永远达不成共识。因此在讨论之前,首先要确认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样,必须把概念达成共识。

比如什么是恒常,有些状态叫相续恒常,本体是刹那生灭的,但是从总的状态来讲是不变化的。比如佛菩萨的事业,佛陀化身的事业是无有边际的,恒常不变的。这个恒常不变是什么意思?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降生,修道、传法,传完法之后,与众生的因缘尽了,佛陀入灭。这不是无常的吗?但是在很多经典,如《大乘庄严经论》中讲到,此处佛入灭,彼处佛就降生了;有些地方佛正在降生,其他地方佛正在修道;此处佛正在修道,彼处佛正在度化众生。从这个角度来讲,佛的化身无量无边,事业也是不间断的。虽然从某一个点上面,都不是恒常的,但是佛的事业是相续不断的。永远不会断的,恒时不断。这里面有恒常,但这里是从总的相续不断安立恒常,和颂词中所讲的恒常含义不是一回事。

还有一些恒常的意思指时间比较长。还有一些恒常,是指在很多同类法当中,这个法最稳固,而其他的法有很明显的变化。

所以,恒常的概念很多。你的恒常到底是什么?他的恒常到底是什么?我讲的恒常是永远不变的意思,你讲的恒常是相续恒常的意思。如果没有达成共识,我们就没办法说到一起。最开始的时候要达成共识,再开始观察,你的观点是否符合共识的标准。

道友和道友之间讨论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个问题,所以在讨论前,要说明你的定义怎么定,标准是什么?达成共识之后,我们就围绕这个共识展开讨论。否则,你讲你的,我讲我的,最后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也没有办法得到一个正确的观点,增长自己的智慧。

此处我们和对方恒常的观点是一样,就是不变。永远不变就是恒常。如果对方承许的是相续恒常,其实就是无常,和我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取了一个名字叫恒常,它是变化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承许相续恒常。这时,对方和自宗的观点是一样的。而这里我们要破斥的恒常,和对方恒常的意思是一致的,就是不变化,刚开始是什么后面还是什么。如果承许前后不一样,后面舍弃前面,马上就变成无常的自性了。

因此,在自他双方达成共识的前提之下,如果衰减了由粗变细了,那就不是恒常。如果是恒常,“彼岂有强弱?”比如第一刹那它的强烈指数达到100,后来衰减到20、10……,有逐渐减弱的状态。如果是恒常的法,第一刹那是100,最后怎么会变成20呢?明显是从强到弱的过程,不可能是恒常的。已经明显看到变化了。

“舍粗而变细”,如果承许众生在受苦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安乐,必须承许乐的确在变,由粗变细,那么“彼乐应非常”,快乐就应该非常了。

这个时候,对方遇到了两难境地:如果要坚持恒常的观点,就不可能有强弱;如果要承许众生面前由强变弱的现象,就必须舍弃恒常的观点。所以,所谓的实法是不成立的。

如是何不许,一切法非常,

粗既不异乐,显然乐非常。

那么,为什么不承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呢?“粗既不异乐”,既然粗和快乐不是他体的,显然乐就不是恒常的。

“如是何不许”是紧跟前面颂词的意义下来,因为前面已经讲了“彼乐应非常”,如是观察这种状态之后,为什么你还不承许一切法,包括神我、自性不是恒常的呢?

这个地方观察的是乐,以喜忧暗中的乐为例,从现象推知自性当中的快乐,如果是恒常会怎么样。“一切法非常”,一切的神我、自性也应该是无常的。前面观察了神我无常的道理。当你在感受快乐的时候,(如果快乐恒常),神我感受的快乐永远不会变化。如果这些法是变化的,那么神我在执著它的时候也应该是无常的,所以一切法是非常的。

我们在说一切法不是恒常的时候,可能得到几种结论。第一个就是,破掉恒常的时候,我们就想,既然不是恒常,就一定是无常的。我们可能觉得这个地方在讲无常。当然,得到这个结论也有可能。比如《释量论》中讲世俗谛法的时候,承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在因明的体系当中,甚至连佛智也是无常的。因为佛智要起功用,所以佛智也是无常的,连佛的智慧都属于无常的自性,那么其他一切万法肯定是无常的。在《释量论》破完恒常之后,肯定要落在无常上面。因为它讲的重点就是世俗谛的法,当然就是无常、不净等方面。

从这方面看的时候,破完恒常,必须落在无常上面,因为它要打破恒常而抉择无常。《量理宝藏论》当中很多这方面的道理也比较明显:比如因果,只要是起作用的法都是无常的;因果的法都是无常的;实有的法都是无常的。无实的法就是恒常的法。破完恒常,落在无常上面,要承许无常,因为必须要安立无常,帮我们了知万法无常。

但是中观的论典中,破完恒常,会不会抉择无常?从不是恒常的方面而言,也可以说它是无常的,这两种都可以有。而中观破完恒常,直接把恒常抉择为空性就可以了,不再引出无常。因为对方承许的恒常是实有法,我们来打破实执。外道把恒常作为一种实有,中观把恒常作为抉择空性的基,当把恒常打破了,说明恒常是空的,是不存在的。恒常本身就被抉择为空性了。

因此打破常之后,不再承许无常,只是说恒常不存在,是空的,无实有的,这是我们观察的重点。我们所破的唯一就是实执。比如小乘把微尘抉择为胜义谛,认为微尘是真正的实有。我们把微尘破掉,抉择无实有。唯识宗讲的依他起心识,认为心识是实有的,我们把它破掉,抉择为无实有、空性的;外道认为神我是实有的,我们把神我破掉,抉择为无实有;自性是实有的,我们把它破掉,自性也没有了;把恒常破掉,恒常就没有了。只要是认为实有存在的、不空的法,都可以一个一个抉择为空性。

在学习论典的过程中,我们讲了抉择一切万法非常的观察方式:一个是破掉恒常之后,必须要抉择无常;一个是破完恒常之后,不再抉择无常,而是把恒常抉择为空性。恒常法本性空,柱子本性空,瓶子本性空,破掉恒常之后,直接安住在空性当中,没有任何可承许的地方。

“粗既不异乐,显然乐非常。”对方说,快乐有粗的阶段和细的阶段。快乐的粗细阶段虽然是无常的,但是快乐的自性、本体应该是恒常不变的。

这时我们分析,你所谓的粗细的阶段和快乐到底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是他体的,虽然有粗细在变化,但快乐本身不会变化的。有没有这样的道理呢?对方也不敢这样承认。他已经感受到了快乐是有粗细的,所以不敢承许粗细的状态和快乐是分开的。如果粗细与快乐无关,快乐本身不存在粗细,粗细的显现和快乐也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是一体的,粗既不异乐,这里的粗只是粗细的代表而已,粗也代表粗细的过程。粗细的过程既然和快乐不是他体,就是一体的,“显然乐非常”。快乐在从粗到细,乃至于有时候还消失,显然说明快乐不是恒常的。从这两个方面来观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快乐不是恒常的。

以上是破实法常有。

寅四(破生前有者)

生前有者是什么意思呢?因就叫生前,因的时候果没有显现,果出生之前叫生前,果出生之前果就已经有了,叫生前有。果在因当中没有就叫生前没有。果法产生之前,在因中已经有了就叫生前有。生前有就是典型的自生。前面这些观点虽然都是破自生的,但在无著菩萨的注释当中,是在“破生前有”这个科判比较明显的破自生。

前面也提到过自生的观点,数论外道在四边生中,不承许他生,也不承许共生和无因生,只承许诸法自生,自己生自己。自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果法不是新生的,所有的果在因中早就有了,只不过在因中的时候,因缘不具足,时间不到,它没有明显出来而已。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果法,在自性当中完整无缺的存在,这叫“生前有”,典型的自生。

分四:一、他宗之观点;二、发太过;三、破彼之回答;四、遣除妨害自宗。

他宗之观点就是承许他宗;发太过就是给对方的观点发一些过失;破彼之回答是我们发了太过之后,对方把回答返过来,我们破彼的回答;遣除妨害自宗,是当我们破斥对方的理论时,对方说你们中观宗也有这样或那样的过失,我们需要遣除对自宗的妨害。

卯一、他宗之观点:

因位须许有,无终不生故。

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

对方说,“因位须许有”。什么在因位须许有?果法在因位必须承许它是存在的。“无终不生故”,如果果法在因位中无的话,它始终不可能产生。“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明显的果在因中虽然不承许,但是不明显的果还是必须承许它的存在。

对方的观点直接讲出了自生宗的重要思想,不存在的法始终也没办法产生的,要生的法都是有的法,已有的法才能生。如果在因当中本来就没有,怎么生呢?因当中没有,就生不出来。

按照佛法的缘起生,果在因当中有没有?果在因当中没有。按照对方的观点,果法在因中没有,永远生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方的出发点主要是承许实有。他认为,如果果在因当中怎么也找不到,它就没办法产生了。对方已经把实有的观点放进来,当然他自己要这样承许。

但中观宗为什么没有这样?因为佛法所讲因中无果的“无”,是无自性的无,不是实有存在的。既然不是实有存在的,“无”就可以舍弃,从而显现有的状态,所以佛法缘起生的观点中,当然不承许果法在因中已经有了。虽然果法在因中没有,但是遇缘就可以生。这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对方认为,果法若在因中不是早就存在的话,无论如何也是不能产生的,“无终不生故”。

果法是什么呢?就是二十三谛。二十三谛的果法在因——自性当中始终是存在的。为什么不显现呢?前面还讲到三德:三德平衡的时候是自性,不平衡时变众生。为什么不显现?因缘不到,时间不到。如果因缘、时间到了,果法就会显现出来。果法灭的时候也不是真实灭,只是暂时回到自性当中而已,隐藏起来了。

比如春天的时候有鲜花,高寒地区冬天的时候就没有鲜花了。那么鲜花到哪里去了?鲜花不是真正没有了,而是暂时因缘不具足隐藏起来,回到自性当中。到了夏天的时候,因缘具足,鲜花又重新显现出来。虽然鲜花不断的隐和现,其实在因当中一直都有,只不过某些时间因缘不具,暂时隐没回自性。就像星星一样,星星在天空当中恒时有,只不过太阳大的时候,或者有云彩的时候就看不到了。看不到不等于没有,它只是暂时隐藏,当因缘一具足的时候又显现出来了。

对方认为这些东西是一样的,包括众生,比如2013年降生的众生,2014年降生的众生,在自性当中都有的,只不过因缘不具足不显现出来,因缘具足就显现了。还有工厂生产的产品,其实在自性当中都有,只不过因缘不具足它就不明显。这些产品毁坏之后,也不是真的毁坏。按照佛法的观点,这些法一旦灭了就永远灭,不可能还有什么暂时隐藏,灭了之后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就像虚空一样不会再存在了。但是对方的观点认为灭了之后,不是真实灭,只是隐没回自性,遇缘之后重新从自性中又显现出来,生命的死亡也是这样的。这就是他们的观点——“因位终须有,无终不生故”。

中观师讲,如果果法在因中已经有了,如《入中论》当中所讲,就有无义生的过失,没有产生的功德和意义;有无穷生的过失,如果已经有了还要生,就会不间断地生下去。

对方说,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考虑到了,不可能无义生、无穷生,后面两句就是他的进一步说明。果分为显果和隐果。显果就是明显的果,比如我们眼前所看到的鲜花、房子。隐果就是不明显的果。“显果虽不许”,不承许在因当中已经有了明显的果。如果在因当中已经有了明显的果,当然就有无义生、无穷生的过失,所以因当中不可能有显果。

“隐果仍许存”,不明显的果还是承许存在的。什么是不明显的果呢?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一个房间里有很多家具,如果停电了,从外面进来一个陌生人,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啥都看不到,但是不是真的没有呢?不是,只是隐果而已。把灯打开之后,这些家具就全部显现了。这些法是不是以前没有现在有的?不是。如果房间里面以前没有家具,你打开了灯它也不可能显现,就是因为它已经有了,所以打开灯才能显现,这叫做隐果。

生的过程也就是从不明显到明显的过程,这就是自生的意思。而不是先无而后生,刚开始没有,后面才产生,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就有显果和不明显果的差别。

显果不承认,如果承认显果,这个过失太明显了,因为你必须在黄豆上面看到豆芽,但这是任何人也看不到的。他就想,明显的果在因的种子当中是没有的,但是不明显的果还是存在的,只不过遇缘之后就显现出来而已。对方认为这就是自生。

如果果法在因中没有的话,就永远生不了。这是对方第一个考虑的地方。第二个考虑的地方,如果是明显的果就有很大的漏洞,为了避免漏洞,他就分了明显果和不明显果——隐果。他认为两方面综合之后,就把所有漏洞补完了。既可以承许果在因早就有了,也不会存在果不必要生或者无穷生的问题。因此就承许明显的果和不明显的果,明显的果是没有的,不明显的果是有的。

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没有直接回答。我们按照《入中论》的观点来回答,观察一下显果和不明显果。

显果和不明显果,在自性上面有没有真正的差别呢?不应该有差别的。如同明显的果在因中具足,有无义生、无穷生的过失一样,不明显的果也有无义生、无穷生的过失。虽然对方说可以避免,但仍然有过失。

我们就观察明显的果在自性当中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他分了一个明显果和不明显果,我们就要问:你这个明显的果,在你的因当中到底有,还是没有?如果有了,当然就会存在过失,他不承认。他只能说明显的果在因当中是没有的。如果没有,当它出生的时候,肯定是产生新的法,明显的果即为新生的法。为什么呢?因为明显的果在因中是不具足的,是没有的,现在显现产生了一个明显的果。所谓的明显的果,其实在因中没有,后面才有的。

我们看问答,中观宗问明显的果在因中有没有,他说没有。那么,按照你们的观点,果在因中没有,是不能生的。如果产生了,果一定不是从因中产生的,而一定是新生的果。如果明显的果是新生的果,不明显的果没有产生出来。明显的果在因中没有,它是新生的,根本不符合自生的观点。

其实明显的果和不明显的果,没有任何差别,不具足生的含义。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了,这其实是一个能显的因,能显和所显而已,只是显现出来,并不是什么产生的方式。如果要破明显果和不明显果,应该按《入中论》的方法,直接观察明显的果在因中到底有没有?如果有,已经出现过,一切过失都存在。如果说没有,最后所显现出来的明显的果肯定是新生的。明显的果在因中根本就没有,在因中没有的法现在有了,那就是新生的。这样的过失还是非常明显的。

无论显果还是不明显果,都是没办法安立一个无有过失的自宗。

卯二、发太过:

就是按照寂天菩萨破斥的方式给对方发太过。

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

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

如果因中就有果,吃米饭等食物就像吃不净物一样。而且,如果因中有果,那么就应该以买布的钱去买棉花种子穿在身上就可以了。这是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因中有果的过失。

第一,“因中若有果,食成啖不净”。食物和不净物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比如吃饭是因,果就是不净物粪便。我们吃下去饭之后,最后变成粪便了。如果因中就有果,在食物上就已经有了不净粪。因中有果的缘故,所以在饭上面就应该有不净物粪便。因此“食成啖不净”,这就有很大过失了,对方不敢这样承许,一般的众生也不敢这样承许。从这个方面讲,因中是没有果的。如果因中有果,这么明显的过失是没办法避免的,不管明显的果也好,不明显的果也好,都是一样的。

第二,“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前面是食物,现在是衣服。如果穿了衣服就可以保暖,可以得到安乐,对方的观点是这样的。当然买布的钱很贵,如果真的因中有果,你不需要去买布了,你用买布的钱去购买棉花种穿在身上即可。布的因是棉花,棉花的因是棉花种,棉花种是因,布是果。其实在古印度,衣服也就是一块大布缠在身上而已。如果因中有果,布在棉花种子上就已经具足了。棉花种子多便宜啊,一颗也没多少钱。而且一颗棉花种播下去,它可以生很多棉花,织很多布。所以,你只需用买布的钱,去买一两颗棉花种子就可以了。因的种子里面已经有果了,你穿的时候,把棉花种子在身上挂一颗,就已经有布了。但这是谁都没办法承许的。“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也有这样的过失。

这就是中观师给对方发的太过,主要就是因中有果,一定有这样的过患,没办法避免。对方还要回答这个问题,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观师怎么样再破斥对方的答复。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