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190课笔记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智慧品》最后几个颂词。
壬三、颠倒执苦为乐:
第三个科判是“颠倒执苦为乐”,因为众生是一种愚痴、颠倒的自性,把痛苦执著为快乐,所以他觉得没有出离的必要。假如众生像地狱众生那样,从头至尾都是非常明显地痛苦,他们绝对一刹那都不想在地狱当中驻留,会产生很强的出离意乐。虽然地狱众生有很强的出离意乐,但是由于业力的缘故,他们没有自由,没办法真正从地狱当中解脱出来。现在世间人虽然有自由,可以修持解脱的法,但是不能修持的主要原因就是具有四种颠倒。他们因为颠倒的缘故执苦为乐,这种执苦为乐就是四颠倒,即常、乐、我、净。本来无常的执为常,本来是苦的执为乐,本来无我执为有我,本来不净的执为清净。有了颠倒的缘故,众生就没办法修持正道。此处生起大悲心主要是通过四颠倒中的执苦为乐。
轮回虽极苦,痴故不自觉,
众生溺苦流,呜呼堪悲愍!
“轮回虽极苦,痴故不自觉”,整个轮回虽然是极度痛苦的自性,但是众生愚痴的缘故没办法了知。“众生溺苦流”,整个众生沉溺在痛苦的瀑流当中,“呜呼堪悲愍”,真是一个值得悲愍的对境啊!菩萨看到众生的情况,产生了悲心,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呜呼”众生真是痛苦的感叹。
轮回虽极苦,我们要看到整个轮回就是一个痛苦的自性。在《大圆满前行》当中,轮回痛苦的内容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讲到了很多佛陀经典、弥勒菩萨论典中的教证,整个轮回就像罗刹洲、不净室、针尖一样,没有丝毫的安乐,但是众生愚痴的缘故,没办法发觉。《广论》中提到了一个比喻,大恩上师也经常引用,就像一个森林四面已经着火了,很多愚痴的猴子还在里面玩耍,根本不知道逃跑,其他人看到觉得非常悲哀。它们的生命基本上到了尽头,还是自顾自的玩耍,没有想到解决之道。同样整个轮回也是极端痛苦的自性,愚痴众生却没有发现,觉得里面还有快乐的自性,所以经常耽著,在轮回当中不愿意出离,这本身就是非常痛苦或者值得悲愍的对境。
平时众生并不是一点都不觉得苦,前面提到如果像地狱一样是纯粹的苦苦,那样众生就都能认识到人间太苦了,的确没有一点值得耽著、贪恋的地方,一定要马上从世间当中出离。但人道中有一些令人麻痹的成分,除了苦苦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安乐的,众生认为生而为人,是可以寻找到安乐的。如果他得到了贪求的东西,比如儿童得到了玩具,学生得到了小红花,成人考上了大学,有一个好工作,找了一个好的对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住很大的房子,有很多的存款,他就会觉得虽然有苦,但是还有很多可以追求的安乐。因为苦乐夹杂的缘故,人们就会觉得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抛弃痛苦、获得安乐,所以就没有觉得人间乃至整个轮回是必须要出离的自性,认为还是有奔头的,产生不了出离心。
佛陀说一切轮回犹如罗刹洲、不净粪一样,都是痛苦的自性,众生却认为有快乐。
有人觉得是不是佛教过于消极了,把很多的快乐都抹杀了,一定要营造悲伤的氛围,为的是让众生归投佛陀、获得解脱,是不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宣讲了一切都是非常痛苦的自性呢?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佛陀在讲苦的时候没有单单讲苦苦。而众生只是耽著于苦苦中,为什么说“虽极苦”,整个轮回都是苦的自性?佛陀讲苦谛的时候,是以三大根本苦,即苦苦、变苦、行苦宣讲的。
平时众生认为找不到工作、失去亲人、失恋、丢钱包的痛苦,这些只是三种苦当中的一部分——苦苦,这种苦众生能够强烈地感受得到,他们看到了这个苦,愿意出离,以为出离了苦苦之后,不苦不乐的状态,还不错,就向那个目标去进发。佛陀的智慧更深邃,远远胜过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众生,佛陀观照到了虽然世间的快乐表面上看起来是乐受,但是它会变坏的,本身还是一种苦。众生没办法操控这种快乐,也无法永远拥有它,众生拥有的快乐就是变坏的痛苦。
益西彭措上师以前在讲四法印的时候,也是以美国歌星杰克逊的一生就是坏苦的自性为例进行了抉择。众生所有的快乐也是苦的自性,这种苦的自性是一种坏苦。我们会想既然是快乐的,为什么叫苦呢?并不是说快乐本身是苦苦,而是说快乐本身会变坏,这个变坏本身是苦,叫做变苦或者坏苦的原因就是这样的。还有一种不苦不乐的行苦,它是苦的因。
因为佛的智慧看得很深,所以把所有苦的自性都包括进来了,众生的眼光比较短浅,只是看到了苦苦,看不到坏苦和行苦,这叫做痴。当然并不是说众生看不到苦苦是痴,所有的众生都不会想堕地狱、饿鬼、旁生,他们认为人间、天界当中有快乐,这是一种愚痴。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看到快乐是变坏的自性,只是看到了表面的快乐,而不知道快乐会变坏,变坏本身是种痛苦,对这一点不了知。行苦就是一切的五蕴存在,或者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痛苦的因,不知道这些,叫做愚痴。所以说“痴故不自觉。”
如果我们了知了这个情况之后,就会知道为什么佛陀说一切轮回是痛苦的自性,为什么说“极苦”呢?因为在轮回当中,就像掉入一条大河被水冲走了,不管沉在水底、浮在水面上,还是在中间,都是被河流冲走的命运,整个轮回也是这样痛苦的自性。不管是转生天界、阿修罗、人道,还是转生三恶趣,都离不开痛苦,不是苦苦的自性,就是变苦、行苦的自性。我们如果以三苦的自性观察整个六道轮回,在轮回当中的确没有离开过苦,得到快乐又失去,失去之后,就是行苦、坏苦。虽然有些众生连续几世都是获得快乐的自性,但是和整个轮回相比,几世仍然是非常少的一部分。总而言之,众生更多处于苦苦的状态,不仅是行苦的状态,还有变苦的状态,都是苦的自性。
智慧越深的人看到苦,体会会越深;愚痴心越重的人看到苦,不觉得是什么苦,甚至会执苦为乐。就像讲热地狱的时候,有一个地狱把众生放在装满沸腾的铜汁的大锅里煮,众生在锅里沉下去,又浮起来,特别痛苦,狱卒用铁钩把众生勾住,然后用铁锤砸他的脑袋,一下子把他砸晕了,这是非常苦的。被沸腾的铜汁煎熬,又被大铁锤砸,因为他稍微昏迷了,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快乐,所以说痴故不自觉。
众生就是这种极端的状态,把痛苦反而颠倒地认为是快乐的感受,在旁观者看来,这是难以忍受的痛苦。我们在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觉得痛苦简直是没办法忍受的。众生就是处在这样的状态,如果愚痴心很重,就不会把痛苦当成痛苦,反而当成安乐。越清醒理智的人越容易发现,这些都是痛苦的自性。
一些史书中也讲到,入朝为官看起来很风光,但也是很危险的。宫廷当中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一不小心就得罪了皇上、大臣、妃子、太监等等,被削官、发配、斩首,乃至诛九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很多世外高人看起来这是很恐怖的自性,但是很多人以此为乐,这就是痴故不自觉。
佛陀具有智慧眼,观察整个轮回的快乐都是变苦的自性,舍受不苦不乐是行苦的自性,真正的头痛脑热这些属于苦苦的自性,整个轮回都是非常痛苦的,众生愚痴的缘故不自觉。我们现在觉得可以通过奋斗过上好生活、住进大房子等等,在修行者或者佛陀的智慧看起来,还是一种痛苦,即便得到了这些财产,难道就没有痛苦了吗?得到了财产也是痛苦,变坏就是没有了,本身就是痛苦,哪怕是没有变坏,他拥有的时候也离不开痛苦的自性。
有些人有钱时买了很大的房子,觉得这个房子越大越舒适,到了冬天的时候,烧暖气要按照平方算钱;如果家里的面积很大,物业费收得也很多;买了汽车之后,停车费、买车位也都是钱。房子很大自己也要打扫,这是很麻烦的。请其人打扫也需要花钱。虽然看起来是快乐的,但是也没有离开痛苦。这是变坏的自性,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是痛苦的自性。虽然得到了一些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认为已经拥有了快乐,但是得到之后发现新的麻烦又来了。以前没有大房子的时候,虽然也有没有房子的痛苦,但是并没有拥有房子之后引发的那些痛苦。
当你还是普通老百姓的时候,虽然没有钱也很痛苦,但是当你成了亿万富翁之后,就有了很多老百姓没有的痛苦,比如担心被人绑架,所以出门时带着保镖、乘坐防弹汽车、自己的行程对外保密,连逛商店都不敢去。有些明星也是一样的,没出名之前千方百计想出名,出名之后又觉得很麻烦,到处都是记者、追星族,所以出门之后穿高领的衣服、戴大墨镜、口罩、帽子,把自己完完全全地遮起来,不让别人看到,在出名之前很想出名,出名之后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是矛盾。
众生愚痴的缘故,没办法发现这些都是痛苦的自性。虽然众生也知道是这样的,但是可能被成功、财富、名声等光环照耀得睁不开眼睛,看不清楚实相,觉得应该去争取,获得之后一定会快乐的,有这么多人关注、追捧,这么多的掌声、鲜花,一定是很好的生活。当真正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才觉得高处不胜寒,有很多痛苦接连不断地产生。
当你是老百姓的时候,没有这些痛苦,当上了高位时,就有了另外一种痛苦。竞选总统也是一样的。当你还是一个老百姓的时候,没有总统的名声。竞争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历程,真正当上了总统之后,发现总统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有时发生突发事件,有时出现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这些事情都需要你抉择,这时是非常痛苦的。有些报道说,好几任的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之前都是黑发,四年一届,一届过后头发都变白了。这也不是偶然的,他们很操心,虽然很苦,但是他们觉得很好,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正值得自己去做。真正来讲,当总统也是个痛苦的自性,这也是痴故不自觉。
佛陀以智慧告诉我们,众生之之所以认为轮回当中有值得追求的,还是基于一种比较深层次的愚痴。我们可以划一个层次,最愚痴的人把严重的痛苦当成快乐,就像前面讲到地狱中的众生在沸水中煮,被铁锤砸脑袋,反而觉得这种严重的痛苦是一种安乐。再往上走也是一样,当他业障、愚痴轻了一点之后,他就会认为那并不是快乐的自性,安住那种状态的时候,不会把严重的痛苦当成快乐。他再往上走到了天人的状态,再看人间,就会觉得人间的生活不是一个快乐的自性。到了佛陀的阶段,已经彻底地出离三苦,他完全知道,不管是地狱、人间、天人、无色界的众生,都没有离开痛苦的自性。众生为什么不了知呢?因为众生具有大大小小、轻轻重重的愚痴。愚痴越重,越是执苦为乐,愚痴稍轻,就能发现痛苦的自性。圣者已经完全摆脱了愚痴,能够看清楚整个轮回是痛苦的自性,所以他们也会帮助我们了知。
众生溺苦流,众生沉溺在痛苦的河流当中,头出头没,没办法解脱。呜呼堪悲愍,寂天菩萨就说:“呜呼,众生堪为悲悯的对象!”对这样严重地执苦为乐的众生,一定是发起了大悲心想要救度的。
如人数沐浴,或数入火中,
如是虽极苦,犹自引为乐。
就好像一个人数数地沐浴,然后又数数地进入火中,这个过程本身是很痛苦的,但是众生以苦为乐,“犹自引为乐”,把这个当成快乐来进行执取。
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是从两个方面解释的。第一种解释,有些人在水中洗澡,时间长了之后觉得很冷,就上岸烤火。烤火烤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太热了,又开始去水中沐浴,沐浴之后又觉得冷再上来烤火,这个冷时烤火、热时下水是一个很苦的过程,当他在水里觉得寒冷时,就上来在火边去缓解寒冷的痛苦,他觉得烤火时很温暖,是一种乐受,其实只是在缓解前面的痛苦。当他在火边越烤越热,开始变成痛苦的时候,为了缓解烤火的痛苦,又跑到水里面去降温,就这样周而复始。
这在智者眼中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虽然沐浴得到一点清凉,烤火得到一点温暖的快乐,但是如果不全做这些,不就什么痛苦都没有了吗?众生就是要新奇、刺激,过平平淡淡的生活他觉得没什么意思,因此会不断地去寻找刺激的东西。
现在中国人到处去探险、寻找新奇的东西,在二三十年前时根本想象不到现在的人会做这些事情,那时候都是外国人经常去探险。随着钱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了,中国人也开始做这些了。刚开始人们只要满足温饱就可以了,比如在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那时候根本想不到什么山珍海味,只要能把肚子吃饱,不会饿死就可以了。度过之后,有了粮食之后,南方来讲能够吃到大米饭就可以了,北方来讲能够吃到白面馒头就可以了。这时候有点馒头、咸菜,就觉得很舒服了。有些人说,小时候在白米饭里面倒点酱油,觉得特别香,现在好像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因为内心的贪欲程度提高了,以前很缺少这些东西,所以有了一点点就很容易满足。慢慢地白米饭泡酱油的吃法已经没办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了,于是开始有了下饭的菜。这个习惯了之后,还不行,人们开始要更高级的东西,一步一步地慢慢提升了。虽然看起来似乎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升,但也是不断地无法满足自己贪欲的过程。
当中国人到了二十一世纪,从零几年至今,以前在舞厅里跳迪斯科等等一般的娱乐已经没办法满足大家了,人们开始出国、蹦极、探险,走得越来越远了。以前的东西已经没办法满足他了,需要找一个新鲜的东西刺激他。
智者安住在他的状态当中,觉得这些没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刚开始得到了可以满足一下,比如你很想买一套很大的房子,然后很好地装修,你一直在奋斗,幻想怎么布置房子,觉得得到之后,会多么快乐。当你真正住进去了,刚开始会很快乐,时间一长,新奇感消失之后,就没办法满足自己了,你的眼光就有可能盯在更高级的东西上去了。虽然这是一个很苦的过程,但是众生犹自引为乐。这方面有很多的例子,我们也是这样的,其他的众生也是这样的,外国人、中国人中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当西方物质方面差不多没办法再往上走的时候,他们又开始转过来寻找精神快乐,这方面还是两种情况。第一,他真正地善根萌发,开始觉得这一切的确没有意思,只有解脱才有意义;第二,他把禅修或者东方文化、佛学、密宗当成一个新鲜的东西去追求了。因为其他的东西满足不了自己,他又返过头来寻找一个全新的领域,他觉得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个方法,换一个新的装束,不仅把服装换一下,再把自己手上的装饰换一下,以前脖子上套的金项链,现在换成念珠、金刚带等加持品,觉得这样的生活还可以。但如果不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过段时间他又会开始厌烦了,就不知道又去寻找什么了。
我们也是要注意这一点,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总是在其中来来去去,没办法摆脱这个怪圈,这是很苦的过程。我们不了知,犹自引为乐,把这个当成快乐。真正来讲,如果众生没有真正地证悟空性、获得解脱之前,没有上师的正确引导,没有真正地树立起来正见,我们还会和这些众生一模一样地执苦为乐。
在上师讲记当中也提到过,执苦为乐的过程,前面的如是数沐浴,或数入火中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就是说一些外道数数沐浴。尤其是印度的一些外道觉得,如果经常洗澡能够把身上的业障洗干净,经常到恒河去沐浴,沐浴的过程也是很苦的。然后“数入火中”,就是五火焚身,在东南西北各烧一堆火,头顶上太阳也算一个火,自己在中间烤,认为通过这样的苦行能够解脱。虽然看起来非常痛苦,但是这些外道修行者还是认为这是很大的快乐,智悲的佛陀看起来他们已经误入歧途,愚痴的众生还是当成快乐一样。这是第二种解释。不管哪一种都是虽极苦,但是自以为快乐。
众生在轮回的过程中,也是同样,把追求的过程或者获得短暂的安乐认为是真正追求的目标。在智者看起来,它是恐怖的一个所缘。比如大恩上师在讲记中引用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讲到麻风病人,麻风病是一种皮肤病,按照有些教典来讲,皮肤溃烂,里面生了一些虫,虫在皮肤下面不断地蠕动,病人痛痒难耐。有一个方法可以缓解痛苦,就是烤火,一烤火的时候,虫子就安静了,这时候麻风病人觉得很快乐,但是他一离开火,虫子就又开始蠕动,他会比烤火之前还要痛苦,他就反复去烤,以致越来越苦。烤火的时候让虫子不动,好像是得到一种快乐,其实是后面更痛苦的因,众生不了知的缘故,他们认为这是快乐。
第二个例子是搔痒。得了皮肤病的人身上很痒,他就开始搔痒,一搔痒觉得好舒服。我们搔痒的时候,也觉得特别舒服。有一种病,搔的过程中好一点,越搔皮肤越烂会越痒越搔,搔的时候他觉得非常痛快。在智者看起来会觉得很恐怖,皮肤都烂成那样了,还在不断地搔痒、喊舒服。在《宝鬘论》中说:“搔痒则安乐,无痒更安乐。”虽然搔痒可以得到快乐,但是从来没有痒过不是更快乐吗?
众生希望在物质或者心灵中得到一些快乐,如果从来没有苦乐,不是更快乐吗?这种离开了苦乐的状态,就是证悟空性、获得涅槃的状态。众生没有追求涅槃的状态,只是不间断地周而复始的感受痛苦,缓解痛苦得到快乐,然后再痛苦,再缓解痛苦得到快乐,就是这样的过程,在善趣、恶趣,善趣、恶趣中不断流转。在人世间也是这样,这段时间乐,然后是苦,又乐、再苦,不断地循环。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众生不了知,认为这个过程有乐,可以去追求的。这是颠倒执苦为乐的具体表现。
如是诸众生,度日若无死,
今生遭弑杀,后世堕恶趣。
“如是”,这些众生,“度日若无死”,在世间度日,好像没有死亡一样,“今生遭弑杀”,今生被死神杀害之后,后世要堕恶趣,这就是执苦为乐的结果。
如是诸众生,度日若无死,是不是众生不会有死亡呢?在人间当中小孩子还不太懂,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看到听到了很多,可以思考的时候,他也会知道每个人最终的结果都是死,所以说人要死亡这一点基本上都接受,但是马上要死就都不愿意去想。他们觉得,虽然肯定要死,但是肯定很老的时候才会死。他认为不会马上死,就会安逸地度日,根本不去思维死亡无常,修持死亡到来时的对治,也不会为死亡做准备,因此一直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好像从来不会有死亡一样。
一般的众生,早上起来,睁开眼睛就想今天吃什么、做什么事情、怎么去上班。如果是双休日,就想怎样去度周末,哪个地方去玩,去喝茶、晒太阳,还是旅游。起床之后,就去上班、吃饭、睡觉……一天就过去了,一直就是这样。春节我有七天假期,要怎么样去打发这个时间,然后又开始想明年怎么办。在一般人当中,真正能够想到我可能会死亡的,死亡到来怎么办的人连万分之一都不到。
不要说一般的人当中,在修行人当中,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相续,一天当中产生自己会死亡,死亡之后怎么办的念头有多少次。正在学《前行》寿命无常的这部分道友除外,正在学,肯定会想。以前已经学完了《前行》的道友,或者没有学习过的道友,从早上到晚上之间,思维我会死亡,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明天早上也许起不来,这样的话我应该怎么办?这样思维的人有多少?可以说非常少。
如果我们不思维死亡无常,就会随顺世间的分别念,认为不会死,也不会在精进修行的状态中去发展;如果思维了死亡无常,既然死亡要到来,我就要为死亡的到来做准备,有这种想法的人就会去修善法,这是一种规律。所以在《开启修行门扉》《山法宝鬘论》或《广论》等修行教言中,有些噶当派的格西讲,如果早上没有思维死亡无常,一上午的时间就会在耽著在世间八法的时间当中度过;如果中午没有思维死亡无常,整个下午就会在耽著世间八法的时间当中度过;如果一天没有思维无常,那么一天基本上都在耽著世间八法;如果一直不思维死亡无常,一生都在耽著世间八法。这些人安闲度日,是不是死亡真正会从整个世间消失,整个世间没有死亡了吗?还是我自己得到无死的把握了呢?并不是这样的。
《中观四百论》的第一个颂词这样讲:“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犹安然睡,有谁暴于彼。”这个颂词讲到了众生的状态。整个世间当中,三世的死主都会让众生死亡,没有一个众生能够逃避死亡的追杀。“彼犹安然睡”,虽然死亡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身边,但众生还安然地睡眠,安闲地度日,就像阿罗汉一样已经超越了生死,没有死亡一样。“有谁暴于彼”,有什么状态会比这个不如理呢?“暴”就是说他的心性暴乱,已经暴躁到这个程度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想法。
这些每天安闲度日的人是不是真正没有死亡?要不然是死亡消失了,根本不需要去准备死亡到来的资粮;不然就是自己有阿罗汉一样的把握,已经完全超越了三界,根本不需要担心死亡。但是,我们看已经超越死亡的阿罗汉、菩萨没有天天睡觉,反而是没有摆脱死神的凡夫众生,觉得死亡不会的到来一样。是不是有谁能帮我们抵挡死亡,我们根本不用操心,还是我们不想死亡,死亡就不会来呢?这些都是颠倒的想法。
在度日若无死的状态中,残酷的事情终究会出现,“今生遭弑杀”,最终很悲惨的情况总有一天会出现。我们看到很多报道当中,很多地方发生灾难,火灾、凶案、水灾、地震、风灾、车祸、爆炸等等,如果哪一天我们真正遇到这些灾难,一下子死亡了,如果是我,那时应该怎么办?我就在想,如果我恰恰在发生爆炸的地点被炸死了,怎么办?或者我在坐车的时候,遇到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车祸,小车被挤成铁块一样,我在里面怎么办?像这样一下就死去了,拿什么来抵挡失望、面对后世呢?我现在修行的资粮够了吗?它不会因为我们不想就不来了,不想它也会来。越去想死亡的人,越会做充分的准备;越不想死亡的人,努力逃避这个话题的人,越没有准备,死亡到来的时候越悲惨,今生遭弑杀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想可能自己到了年龄很大的时候,老到走不动了,慢慢地在床上躺上几年之后再寿终正寝,在微笑的状态当中死去了,然后升天堂,被上帝迎接到花园当中。虽然是这样想的,但如果没有修行,一定会死,而且也不像我们设计的一样那么长寿,死得这么美满,这是不一定的。
今生当中一定会遭弑杀,舍弃自己的身体,这是毫无疑问的。死亡总有一天会到来,也不知道会死在哪里。死在医院的病床上,还是死在寺院里面或者公路上面?真的不好讲的。即使我们不想,这一天也是终究会到来的。佛陀告诉弟子要观修死亡,就是要去熟悉它,熟悉死亡的到来。除了熟悉它之外,我们还要在死亡来临之前做准备,积累资粮。一旦死了之后,身体很从容地像换衣服一样,到了后世,获得解脱或者转生善趣继续修行,都是可以做到的。
今生当中众生一定会遭到弑杀的,从“弑杀”主要的意义上理解时,他是被死主所杀的,就是说自己会死亡。今生当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弑杀的方式,比如我们的年轻会被老年所弑杀,当我们老年的时候,年轻就不在了,病苦会弑杀健康,痛苦会弑杀快乐,最严重的就是死亡会弑杀生命,今生会遭到各式各样的弑杀。我们想要一直抓在手心的东西,都会被一个又一个对立面的东西弑杀掉。众生到了老年或者在三四十岁时,都想保留青春,淡青春肯定会被年老弑杀的。虽然我们也很想保留健康,但是健康也会被病苦弑杀的。
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聚际必散……,这些都讲到了很实际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去思考,了悟了之后,我们的心自然而然转向另外一个积极的解脱方面去,而不是傻呆呆的在这个地方,被年老弑杀掉我们的青春,被病苦弑杀掉我们的健康,被死亡弑杀掉我们的生命。我们如果真正做一些努力,这一切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不做努力,我们从来不想死亡,也不想修行,虽然看起来活得很潇洒,但是从来不做任何的准备,这是在很消极地等待死亡和后世的痛苦,在面临着堕地狱等恶趣。不做任何的反抗、准备,就是最大的消极。
佛弟子显现上被人认为是消极的,好像经常在思维业因果、轮回过患、死亡无常、一切是痛苦的自性,大恩上师的著作也是《苦才是人生》《残酷才是青春》等等,都是青春也很残酷、人生也是很痛苦,好像非常悲观、消极,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了知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改造自己的命运,更好地面对死亡。今生过去之后,我们已经有了很积极的准备,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获得解脱,或者得到下世善趣的安乐,这些都是通过思维死亡无常才能得到的非常积极的心态。如果不思维死亡无常,就是很消极地待死、堕恶趣,二者之间是完全不一样的。
“后世堕恶趣”,并不是死了之后就一了百了了。因为今生当中度日若无死,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根本没有努力去修善法、制止恶业,所以该吃的吃,该放逸的放逸,该造业的也造业,他们觉得没有死亡一样,好像过得很舒服。虽然人死了,但是业不会消亡,今生他被死神弑杀之后,后世通过自己的业堕入恶趣当中,去感受非常难忍的痛苦。对这样颠倒执苦为乐的整个循环过程,寂天菩萨讲得很清楚。菩萨把这些众生的状态作为所缘,科判第一个是所缘,第二个是行相。前面讲到了我们要对众生生悲心,从哪个方面生悲心呢?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生悲心。证悟空性的菩萨一定会缘众生的痛苦而生起悲心。
这些痛苦从实相角度来讲都是没有的,像梦中的显现一样。但因为众生愚痴,不了知空性的缘故,所以显现了这么迷乱、广大的轮回。而菩萨已经从梦中醒来了,知道这些梦其实是本来没有的,而且也是可以醒来的,醒来的菩萨就对还在做梦的众生产生了强烈的慈悲心,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摇醒他。如果众生睡得很沉摇不醒,就进入他的梦中去告诉他,你现在正在做梦,应该从梦中醒来,醒来的步骤是第一、第二、第三等等,这样一步步地引导他从梦中醒来。
大恩上师化现在我们身边,告诉我们从梦中醒来的方法是什么。我们要学习四加行、生起出离心、依止上师,修持世俗菩提心、空正见、上师瑜伽、密法等等。上师化现在我们的梦中,然后一步步地引导我们从梦中醒来,这些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庚二(行相)分二:一、愿安乐;二、愿成利益之因。
前面讲到菩萨对众生起悲心的所缘,有了生起悲心的所缘境之后,就是行相,怎么样生悲心?悲心以拔苦为行相,慈悲是不分家的,有慈心的人肯定有悲心,有悲心的人肯定有慈心,只不过慈心悲心的行相不一样,本体其实是一样的。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中就把慈和悲放在一起来解释,慈悲都是一体的。此处的“愿安乐”也是生悲心的行相,从这方面很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辛一、愿安乐:
自聚福德云,何时方能降,
利生安乐雨,为众息苦火?
什么时候菩萨能从自己集聚的福德云当中,降下利生的安乐雨,然后息灭众生痛苦、业惑的猛火?这是发了一个度化众生的愿。
下面我们再来看颂词更深层的意思。“自聚福德云,何时方能降”,菩萨发愿什么时候才能从我自己集聚的福德云中,降下能够利益众生、息灭众生痛苦的甘霖之雨呢?空性可以比喻成虚空,福德可以比喻成云,云中降下的雨比喻成利益众生的方便,或者从云中降下的妙法、大悲的加持,这些可以理解。火就像众生的痛苦、烦恼一样。菩萨证悟空性的虚空中累积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云,从无量无边的福德云中降下利益众生的安乐雨,然后息灭众生的痛苦猛火,菩萨是这样发愿的。寂天菩萨这样发愿,我们也要如是的发愿。菩萨有了福德云,才可以去利益众生。有了利益众生的福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益众生,他也必须要修行。这时候我们就要发愿愿众生安乐。
智慧和方便是无二无别的,虽然我们现在讲的是《智慧品》,但是菩萨修行的原理和规律就是这样的。当他的大悲心非常强烈时,自然而然就会逐渐去修空性。当他的空性修得非常好时,也会自然而然去集聚福德。现空无二的缘故,在菩萨的修行当中,方便和智慧是无二无别的,菩萨在证悟空性的过程中积累了无量无边的福德大云,这时就会成为利益众生的因缘。
“利生安乐雨”是什么意思呢?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安乐雨就是传法,给众生宣讲取舍之道,即怎样从业惑、痛苦、烦恼中解脱的方法。众生相续中烦恼的烈火怎么去息灭呢?比如让众生去修持持戒、安忍、布施、空性等等,如果给众生传法,通众生过修持,慢慢就会息灭内心当中烦恼。
还有一种利生安乐雨就是直接给众生做加持,因为有些大菩萨具有很多殊胜的善巧方便,当众生痛苦的时候,通过他们的大悲心持咒,依靠他们的福德发愿的力量等等,发愿、加持或者念咒,有时众生的痛苦自然而然就息灭了,有时给众生带来很多安乐,或者直接以自他相换的方式代受了众生的痛苦。还有大菩萨修持大乘不共的禅定到了很高的层次,也会获得虚空藏三昧、首楞严三昧等等,在这些三昧当中可以任运地降下珍宝雨、粮食雨等各种各样的殊胜妙雨,在很多大德、佛菩萨的传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以前我们也学习过一个公案,当年龙树菩萨在那烂陀寺当管家的时候,三年中没有下雨,发生了大饥荒。因为龙树菩萨有共同悉地,通过点金术把很多石头变成了黄金,然后从很远的地方买了粮食拉回那烂陀寺,由此那烂陀寺的僧人们平安地度过了灾荒。可能因为粮食有限,外面的很多众生没有得到帮助,所以饿死了很多人。当时龙树菩萨的上师正在闭关,三年之后,他从寺院出来,看到这么多饿死的人,他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龙树菩萨就告诉他发生了饥荒,寺院的僧众因为他使用点金术的缘故得以保全。上师显现上有点责怪龙树菩萨,他说:虽然我在闭关,但是看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你还是应该告诉我,我拥有可以从虚空中降下粮食雨的悉地,我如果知道了,可以从虚空当中降下粮食雨,因为你没有这样做的缘故,造了很大的罪业。所以上师要龙树菩萨建很多佛塔、维修金刚座的围栏等等,做很多善法来忏悔罪业。我们从这些传记讲的来看,菩萨修行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他有能力从虚空当中降下资具雨、安乐雨来利益众生。
这是菩萨有能力给众生降下法雨或者安乐雨去息灭众生的苦果。因为菩萨能够这样做了,反推上去,作为凡夫众生来讲,如果想要任运地给众生降下安乐雨,息灭众生的苦果,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也必须要积聚福德雨,即积聚广大的福德资粮。只有当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福德资粮时,才可以这样去帮助众生;如果我们福德资粮不够,很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很想帮助众生,看到众生受苦的时候心中非常难忍,但是没办法真正实际去帮助众生,只有发个愿,或者念念佛号回向。
如果我们真要像大菩萨、佛陀一样利益众生,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去自聚福德云,在了知空性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去积累福德资粮。当我们的福德资粮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去帮助众生了,让众生从一切暂时和究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辛二、愿成利益之因:
“愿成利益之因”,大恩上师解释的时候,前面是暂时地愿众生安乐,这里是究竟地给众生带来安乐。这样理解就很符合第一个颂词和第二个颂词之间的联系。第一个颂词主要是说怎么样息灭众生的痛苦,让众生获得安乐;第二个颂词是怎么给众生开示空性,开示空性就是究竟地以法、以解脱来利益众生的殊胜方便。
何时心无缘,诚敬集福德,
于执有众生,开示空性理?
这是《智慧品》的最后一个颂词。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心无缘地来诚敬集福德呢?对执有的众生来开示空性理?但愿有一天,我能够在安住一切诸法无缘的状态中,通过我诚敬积累的福德,然后对执著实有的众生开示一切万法空性的道理。前两句讲了菩萨正确的修行,后两句讲到了通过正确的修行得到结果之后,怎么去帮助众生趣入到正确的修行中来。这方面就会成为真正利益众生的因。
“心无缘”,“缘”就是缘取、执著的意思。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内心中安住无缘,但是在显现上面“诚敬集福德”,“诚”就是心很真诚、清净,在这种清净的信心上面去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一方面是无缘地安住空性,一方面在空性的基础上还要积累福德,这也是《般若经》《金刚经》的思想。
以前我们也引用过《金刚经》:佛陀告诉舍利弗尊者,对于一切诸法的空相,应该不住于相而行于布施,不住于色法布施、不住于声、香、味、触、法布施,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去布施。其实和这个地方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虽然了知胜义中是空性的,但是他还要去做布施,只是在做布施的时候不执著于色、不执著于声音、不执著于想。一方面万法是空性的,一方面在了知万法空性的基础上,在显现上面还要积累资粮。一切万法虽然是空性的,但是现在我们的资粮还不足以去证悟它。
有时候我们会纠结,既然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到底我去不去做呢?我们这样去理解会比较好理解,虽然一切万法的空性是胜义谛,属于我们可以达到或者本来具有的状态,但现在我们不是在胜义谛当中,而是在世俗谛。引导我们的心趣向于胜义谛,必须要做很多修行,安住于空性是一种修行的方法,积累资粮是另外一种修行方法,只有两种修行方法同时做,才能把我们的心从世俗谛过渡到胜义谛。
我们现在是世俗谛的众生,“一切万法是空性”,这是胜义谛,从某个层次来讲,现在和我们还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还是实打实地世俗谛的众生,还有因果、执著、痛苦。胜义谛当中什么都没有,连空性也没有,其他的因果、痛苦、安乐等等都没有。关键问题是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我们是凡夫众生,还处在世俗谛中,就要老老实实地按照世俗谛的规则去做,该怎么做,还要怎么做。
世俗谛当中你不能说,我了知了空性,随随便便做什么都可以,不是这样的。你了知空性,只是大概知道一个空性的概念,空性对你来讲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它只是个概念而已。既然胜义谛对于我们来讲只是个概念而已,现在和我们联系最紧密的是什么?最紧密的是因果,就是世俗谛。我们现在是世俗谛的众生,正在世俗谛当中生活。如果脱离了世俗谛当中的因果关系,一定会感受到它的报应。
我们在世俗谛当中,该取舍的因果一定要取舍,该做的布施、持戒等等必须要修,一方面要抛弃掉让我们堕恶趣、阻碍我们修行的恶业,一方面也要修持善法。在修习善法时,这个善法通过什么方法的摄持才能变成一个能够趣入胜义谛的善根呢?如果你单单修持布施、持戒、安忍,它是一个善法,在世俗谛当中,布施、持戒、安忍、禅定一定会有它的作用,会成熟果报。比如布施会成熟广大的财富,持戒会成熟善趣,安忍会成熟很好的相貌,精进可以成就很大的力量,这些都有自己的作用,但是现在把众生从世俗谛引导进入胜义谛的修法是哪一个?这些善法都不行。前面我们讲了布施、持戒都会成熟各自的果,但是没有一个是可以真正成熟胜义谛的果报。这时必须有一个法来引导它,这就是空性。你必须修空性,这些善法被空性摄受之后就会朝胜义谛的方向去发展。如果没有空性,虽然这些法具有善根、福报,但它绝对不是成熟胜义谛的因,因此要想解脱,必须要在空性见解摄持的基础上去修持。
一方面我们要修这些法,逐渐福报善根会增长,一方面我们要用空性去引导它。通过空性和福报双运、相辅相成的方式,慢慢就会把我们的心上很多负面的东西去掉,而且通过空性的正见引导我们的善根趣向于胜义谛,最后我们就可以完全通过空性的法逐渐安住在无所缘、无所得的状态中,趣向于真正的胜义谛。在胜义谛当中,安住在入根本慧定的境界后,可以说佛和众生不存在,痛苦和安乐也不存在,那时候你就有资格说了。因为你已经安住在这个状态当中了,出定的时候,虽然还是在世俗谛,但是那时已经不需要去督促了,他自然而然就会去做。他知道一地以上还有二地,二地以上还有三地,乃至于没有成佛之前他的福报都不够,还要去做,成佛就到了无学道。
现在我们要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状态,作为世俗谛的凡夫,胜义谛对于我们来讲只是个概念,严格来讲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没有证悟,必须要老老实实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做的时候,也不能完完全全随顺世俗谛,如果完全随顺世俗谛,世俗谛的因只能得到世俗的果,没办法进入到胜义谛中去,这时必须要有空性来摄受。因此既要有福德资粮,也要有空性资粮,最好是以心无缘的方式摄受布施、持戒等,才能成为真正趣向于证悟实相的殊胜因果,这样就圆满了。
我们要做广大的福德,修持胜义谛需要很深的福德,如果我们福德不够深厚,认为就修空性就够了,不需要去布施、持戒,我只是安住空性,这就够了。虽然它是主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的东西去辅助它,它就没办法走得很远,走得很究竟。因为修持空性本身是很甚深的,而且也会有很多魔障。福报越深厚的人障碍越少,当你的福报很深厚,那就足以支撑你年复一年地修持,不会发生什么障碍;如果没有福报,空性修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出现违缘、障碍,修不下去了。比如家里粮食吃完了,必须要出去找粮食,没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必须要去挣钱,为了挣钱了也必须要去工作,时间全部花在这上面去了。
我们是从这方面打个比喻,比如你修空性却不持戒,天天上座的时候修空性,下座的时候造了很多恶业,这个恶业本身会成为障道的因缘,像这样你是修不下去的。你不修安忍等等,怎么去修空性?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空性是主要的修法,但是没有福德去支撑它,我们走不下去。因为它和我们现在的心态是相悖的。当我们的内心很污浊的时候,在这个状态当中要修一个清净的空性,怎么可能安住?根本安住不了。必须要通过布施、持戒、安忍,把这些粗大的烦恼,该寂灭的寂灭、该遮止的遮止、该阻挡的阻挡,对于顺缘方面的福报该累积的就累积,负面的东西去除了、正面的东西聚集了,再修空性。通过持戒没有很大的罪业,内心很清静;通过布施福报很圆满,不用考虑其他的东西,在这种状态下修空性很容易相应。二者就是这种关系,所以说一方面我们要修空性,一方面也要修福德。
在《智慧品》刚开始的时候,全知麦彭仁波切、上师的注释当中都引用了《般若十万颂》中的比喻,所有的江河流入恒河,然后和恒河一起进入到大海当中。这个比喻中,恒河就像智慧一样,其他的支流就像布施、持戒等其他五度一样,其他的五度流入恒河水,最后被恒河水摄受,一起流入到大海中去。所有的布施、持戒、安忍等修法被智慧引导,然后趣向于佛陀无分别智慧的大海当中去。
我们在分析这个比喻的时候,的的确确恒河是主要的,虽然恒河可以引导其他的支流进入到大海当中,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支流,有没有这个恒河,恒河水能有这么多吗?恒河有这么大的引导力吗?假如每条支流都没有了,这个恒河在哪里呢?它也没有了。我们不通过布施、持戒、安忍等等积累福报,就可以一直修空性,这只是我们理想的状态,真正来讲这是不可能的。虽然恒河是主要的干流,其他是支流,但是干流也是通过很多小的支流不断汇集,力量才会越来越大,水量也越来越足。如果缺少了这些支流的汇入,干流能不能流这么远?会不会流一半就干掉了?这是很有可能的。即便长江水这么大,也是因为有很多支流的水汇进来,所以长江干流的水非常的充沛,它才能一直走到大海为止。假如水很少,也没有什么支流去支持,流一段时间自己就干了,根本不可能最后汇入大海。
同样的道理,我们修空性的智慧也是这样的。这个地方主要宣讲的是福德和空性之间的关系。缺少了福德的空性不行,缺少了空性的福德也不行,只有在心无缘的情况下“诚敬集福德”,在二者双运的基础上去“集福德”,才可以成为一个圆满的果,能够成为把众生从世俗谛引导到胜义谛的修法。
菩萨的确修了这样的修法,佛在《金刚经》中也开示了不住相布施,以此类推,也要不住相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修持四摄等等其他法,产生不住相的智慧。如果有了不住相的智慧,所有的修法全部都可以成为证悟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的殊胜修法。佛这样修成佛了,菩萨这样修成了菩萨。
何时我们通过正确的修行到量之后,有能力去开示众生呢?后两句讲:“于执有众生,开示空性理?”
众生都是“执有”的,“有”是实有。实有的状态是什么?有时我们说众生执实有,真的来讲众生有没有一个概念是我现在执著这个瓶子是实有的瓶子、我执著这朵花是实有的花?没有一个众生这样执著过。尽管众生从未想过自己执著的是实有的瓶子,并不代表他没有执为实有。所谓的众生执诸法为实有,就是众生认为这个东西有的状态,比如这是一朵花,那是一个柱子,它们是存在的,这种状态就是实执。众生所执著的柱子是实有的柱子,这种执著的状态就是实执。
根登群佩大师在《中观精要》当中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他说,所谓众生的实执,是不是众生真正有一个我认为我执著的东西是实有的呢?我们随便去路上问一个人,他从来没有这个概念。虽然众生没有这个概念,但是众生没有实执吗?不是说众生没有实执。在讲法的时候,我们说众生有实执,其实是讲众生现在执著的状态,就是认为这个东西是有的,这个所谓的有就是实有的执著,众生就是执实有的。
实有和空性是相悖的,没有安住空性,就是实有,没有难以理解的东西。因为众生没有安住空性的状态,所以众生认为的有,这种有就是实有。众生执著这些东西有、我存在,人我执就是认为人我存在;这个钟有,对他来讲就是实有的钟。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安住空性。这里面并不是实有、有和空性三个步骤,只有空性和有两个步骤。众生执著的这是有的,菩萨安住的这是空的,就只有空的本性和众生执著有的状态。众生执有就是实执,没有其他的实执。
“于执有众生”,众生执著这个法是有的,也是一种有的执著;执这个法没有的,还是属于有的执著,这是广义的有的执著。众生执有都是一种实执的状态。因为众生有实执、把诸法执为有的缘故,所以根本不了知它的本性。众生认为这个东西存在,而它的本性是什么却从来不考虑,不知道它的本性就是空性,也不知道它的本性从来不存在,也没有显现过。他们认为这种东西在眼前存在了,就是有的,这就是执有。如果有的,就可以去追求;如果东西被打烂了,就没有了,要么重新追求,去买一个新的,要么就对打烂东西的人发脾气、造业。众生认为这个法存在的缘故,存在有无的执著,开始生分别念、造业,就有了轮回。
那怎么样去解脱众生呢?“开示空性理”,给众生开示空性,告诉众生这一切都是假的,这些东西的本性是空的。怎么会是空性的呢?我们必须要学习这些论典。
《智慧品》从第一颂到现在学完了,学完了我们不一定就懂了,懂了也不一定证悟了。有些人觉得《智慧品》学完了,已经可以了。虽然学完了,但是我们懂了没有?有些人还没有懂。有些人觉得我已经懂了,不用再学了。即便懂了,你证悟了没有?也没有。乃至于我们没有证悟之前,都要不断地学习、修行、积累资粮。
我们要给众生开示空性理,让他们知道一切万法无自性。《智慧品》我们一定要学,里面的观察方式,可以告诉我们怎样抉择空性,除此之外,还要去学《中论》,《中论》从不同的角度去抉择空性。当然也要看我们的时间,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还是要学。也要学习《入中论》《四百论》中抉择空性的方法。因为中观的论典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引导众生趣入空性的,所以加持力和缘起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把这些讲解空性的论典都学了以后,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抉择一切万法是空性的,越学会越熟悉。虽然现在还谈不上证悟,但是至少我们对空性的词句、思维模式、推理方法比较熟悉了,才能谈到趣入空性的意义。当意义熟悉了,才能谈到怎样对它产生定解;产生定解了,才能谈到怎么样修习它;修习了,才能谈到怎么去证悟它。如果我们对于空性还很模糊,思维的方式也很陌生,也不知道它的意义,我们就说要证悟,这是很困难的。
如果我们要为众生开示空性理,需要学习很多空性论典,然后再告诉众生一切万法是空性的道理。但这样还不行,还要告诉他在空性中积累福德的方法,就像自己修习“何时心无缘,诚敬集福德”一样,我们要告诉他们在无缘的基础上,还要积累福德,在积累福德的基础上,不要有实执,二者之间没有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告诉他们修证的方法之后,他们通过这样的方法去修证,也能达到你这种境界。当他证悟空性的时候,自己息灭了世间八法,也会无勤地对众生生起仁慈,再把自己修行的方法告诉众生,让众生也去修持,这样一灯传一灯,灯灯传不尽。一个个的众生逐渐解脱了,佛法兴盛起来了,众生也得到解脱了,这样就是愿成利益之因。如果要真正让众生得到解脱利益,就要以无勤的方式修持空性,这是最了义、殊胜的解脱之因。
以上就讲完了《智慧品》。前面我们提到过,讲完之后不等于就是学完了,也不等于我们成佛了,只不过是以前没有学习过的道友学了一遍,学习过的道友再温习了一遍,有见解的又熟悉了一遍。今后我们还是需要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去学习,世间的知识都要温故知新,否则也会忘记,佛法尤其如此。
我们学习佛法并不是在累积知识,从某个角度来讲累积知识也有利益,关键是我们要通过把空性作为调伏烦恼的利器,我们要去熟练地掌握它、使用它,而不是说了知了之后,在和别人谈天的时候有了一个谈资而已。我懂空性,你不懂,然后彼此交流一下,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要把空性作为一把利剑去调伏烦恼,这是真正帮助我们获得解脱、杀出轮回重围的宝剑,我们要把它越磨越快,把它练得得心应手、随心所欲,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最后把自己变成宝剑,这样就可以了。我们只是满足于学一下、听一下、表面上了知一下,这些远远不够。不管怎么样,如果从第一颂听到最后一颂圆满了传承,大恩上师也说这种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议的。什么时候接触到了般若,什么时候就已经看到轮回的边际了,有很多殊胜的功德。
不管怎么样,《智慧品》已经学完了。有些以前学习过的道友也许通过这次的学习,内心当中对空性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些道友可能知道了一些术语;有些道友可能种下了善根。不管怎么样,只要真正认真地学习了,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些利益,这是佛陀、寂天菩萨的加持,也是大恩上师给我们创造的机会,以后我们要认认真真地进一步的学习。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下面我们把学习《智慧品》的善根为了利益众生而回向。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