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199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宣讲了修行者如何从自私自利的作意中逐渐发起利他菩提心,逐渐踏入菩萨道的修持,乃至通过资粮道、加行道到见道,再通过见道的修行进入到菩萨修道,圆满了菩萨二到十地的修行之后,最终可以成就无上的佛果。《入行论》一方面是趣入菩萨行的修行方法,一方面也是教导众生成佛的方法。

我们从刚开始学《入行论》到现在,知道要打破自私自利的心,必须想方设法生起利他心。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有很多思想和利他是矛盾的,为什么我们要修持布施?因为不能布施的悭吝心和利他是矛盾的,如果我们有悭吝心,就说明我们的心还没有真正放在利他的层面。如果我们破戒,比如杀生、偷盗等等,这些也和伤害众生有关。安忍的违品是嗔恚,嗔恚是对众生产生嗔恨心、怨恨心,这是直接和利益众生相矛盾、背离的,如果在嗔恨心的基础上伤害众生,更没有办法做菩萨的修行。

以此类推,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思想、行为当中,有很多都和利他的菩萨道相违,所以必须打破自私自利,通过修持利他的发心和行为来纠正我们的心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即便是自己吃亏、损失,也不能够伤害众生的原因。表面上看,好像作为菩萨必须要处处忍让,其实菩萨是以利众为前提和核心的。

当我们真正做到不管是什么样的发心、行为,都首先想到利益众生,至于自己是不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受益或者受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时;或者说,必须要经过这一系列损失或者经历之后,我们的心才可以逐渐从过度贪执自利的心态、行为当中远离,之后我们的心量才会非常平等、广大、清净。

菩萨道是很清净、广大、平等的一种状态,我们的心也要和菩萨的清净心调到同一个频道。佛果是最极清净、最极圆满、最极伟大的。修道之初,如果我们的发心和行为没有真正地相应于这方面,怎么可能自己想成菩萨就成菩萨,想成佛就成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在修道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了解。

前面我们对于菩萨道的修行方式、菩提心的生起、稳固和增长等关要都已经做了学习。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十品——回向品,怎样把我们前面所修学《入行论》或者修持菩提行愿、菩提心、戒定慧的所有功德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呢?因为现在我们还在学习菩萨道,所以最首先、最殊胜的回向就是为利益有情而回向,缘众生暂时离苦得乐而回向,缘众生能够修学佛法、最终成佛而回向,这方面非常关键。

在利他的前提之下,其次才是回向我们自己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怎样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圆满菩萨道,真正利益有情。如果不是以利他为前提,把这些善根单单回向自己或者主要给自己,就会因小而失大,虽然自己得到了一部分利益,但会因此丧失更大的利益。这个更大的利益就是趣入菩萨道、真正修行成佛之道,这对生生世世、暂时究竟来讲都有非常大的利益。如果只是回向自己暂时的利益,自己解脱、修行方面的利益(这方面也有功德和利益,从某个方面讲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主要层面上,我们的心就不会真正一心一意地利他,心胸就不会开放,对此我们要注意。

第十品是菩萨道的回向,其实也是菩提心修行的延续。在听课或者修法之前,我们要发菩提心利益有情;在听课、修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一心一意、不散乱地或者说以不缘的方式来修持;最后,这个善根还必须要后续,我们必须了解怎样把这个善根通过菩提心的摄受,用在为了利益有情而成佛方面。

不要因为现在快学习完了,或者认为回向品的内容很简单就不重视学习。回向品的词句虽然简单,但是从第一个颂词到最后一个颂词之间,都未偏离《入行论》的精华思想、意义或者总纲。

前面我们再再提到,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边学习、读诵,一边思维回向,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是一边讲解或听闻,一边就把自己的善根回向到颂词所指的地方。

壬二、愿离不幸:

愿有情离开世间种种不幸、痛苦。

愿众无苦痛,无病未造罪,

无惧不遭轻,毕竟无不乐。

字面意思:就是愿众生没有丝毫的痛苦、疾病,也不造罪业,没有任何的畏惧,不遭到其他人的轻视和凌辱,毕竟没有任何不悦意、不快乐。

为什么要这样回向呢?因为在这个世间当中,或者在轮回流转的过程当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幸,恶趣有情有恶趣有情的不幸,善趣众生有善趣众生的不幸,天人有天人的不幸,人间有人间的不幸,乃至于没有出离轮回之间,都会有很多不幸。我们在人间的苦痛、疾病、畏惧等是我们自己经历的,显而易见。我们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再观想其他的人和我一样,都具有离苦得乐的愿望。

在修行过程当中,除了少数修行有素的人或者有特殊业力、特殊功能的人,可以知道别人心中所想,知道别人正在痛苦外,对一般人来讲,很难了解别人的相续。但是依靠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推知,其他的众生也和我一样,也是不喜欢受痛苦、喜欢安乐。所以我们就以此为基础回向善根,一方面是发愿,一方面是回向。

“愿众无苦痛”:世间当中有很多的苦痛,比如身、心上的痛苦,赚不到钱的痛苦,或者赚到钱之后,钱被丢失或被别人骗走等等痛苦。作为一个修行者或菩萨,最究竟的事业是要将众生安置在佛位,但在最初时候,我们不能说:我自己所有的善根、努力只是缘众生学习佛法、获得佛法的利益,这是最根本、最主要的,而其他众生的暂时的痛苦遣除与否,暂时的安乐得到与否,好像和自己无关。

对我们来讲,缘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非常好,但是暂时来讲,我们经常看到或接触到的这些众生,他们的苦痛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耳朵也经常听得到他们痛苦的声音,所以我们要缘这些众生的痛苦回向,愿他们没有痛苦,以此作为修行的一个方面。

我们也要回向愿他们没有痛苦,就像自己不愿意受痛苦一样,其实一切有情根本不愿意受丝毫的痛苦。哪怕是一个肚子痛、头痛、一个小小的感冒,我们也不愿意感受。如果一个有情能够选择永远不痛苦,毫无疑问他马上会选择不遭受任何的痛苦。因为每个众生都会有痛苦,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如果不解脱,未来还会是这样。作为一个菩萨,为了让自己的心更加善良、清净,更能生起利他的心,我们要愿众生不遭受丝毫的痛苦。

“愿众无病”:古人有古人的病,现在的人有现在的病,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不管这个病生在谁的身上,都是非常难忍的。到医院里面可以看到,或者自己生病也能够了解:在医院不同的科室里充满了病人,承受着这样、那样的痛苦。他们都非常希望遇到好医生,希望一针下去或者几副药,马上就把所有的病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生病非常痛苦,他非常迫切地想要远离这样的病苦。

作为菩萨,除了祈愿药具有速效、医生都是好医生等之外,把自己的善根回向给病者或者所有众生,让众生不生病,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是能够训练自己的心,一方面的确可以把自己的善根用在这些有需要的地方。所以我们回向,愿一切正在生病的有情,不管是大病、小病,身病、心病,所有的病在当下就彻底消失,愿我们的善根如是成办。

然后愿一切有情不再生病,永远远离病苦,犹如身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根本没有疾病和疾病的名称,极乐世界的修行者或者居民们,现在不会生病,以后也永远不会生病。我们也愿极乐世界彻底无病的情形出现在当前的世界当中,出现在一切还有疾病的世界当中,在这方面我们真心诚意地回向。

我们的善根还要回向“未造罪”,就是不要去造罪业。因为众生内心当中有无明我执,种种贪嗔痴、种种习气,所以会造罪。或者从现在的角度讲,存在很多攀比的情况,攀比资具、受用,没有受用的人会去追求受用,有受用的人会去追求更高档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时候没有办法避免造罪。造罪最根本的原因、很大的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攀比:别人都过上了好生活,自己也要过上好生活;要过上好生活,必须去挣钱,挣钱的途径只有这么多,所以有时不得不选择造罪业的方式。

造罪是不是真正无法避免呢?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心态。如果对于因果不虚,对于整个轮回的状况,对于暂时和究竟的利益等方面,真正有很清晰的认识,那么以前和现在都有很多修行者,宁愿选择自己过得简单一点,显现上稍微贫穷一点,也不愿意为了挣钱去造很多罪业。因为他们把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

从客观角度来讲,有些人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除此之外没有办法挣钱,或者家里有很多人要通过这份收入来养活。有时的确有这种客观的原因,有时也不一定。不管怎样,我们愿一切有情正命养活,不造罪业,尽量不沾染罪业。

有些人是为养活而造罪,有些是为享受而造罪。有的人生活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刺激感官享受而造了很多罪业。如以前的贵族经常打猎,认为打猎、钓鱼是一种娱乐,从中可以得到快乐,甚至把人放在森林里面充当猎物,为享受造下很多的罪业。

不管众生以何种动机、在何种情况下造罪,我们都愿一切有情不要再造罪业。作为修行者,我们诚心诚意地回向一切有情不再造罪业。

“无惧”,愿一切有情没有任何的畏惧。我们把善根回向给一切正在恐怖的众生远离怖畏。对一般众生来讲,最大的怖畏来自于不活畏,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恐惧很大。比如即将被宰杀的鱼、狗等旁生。临近所谓的过年过节时,在这个时间段很多旁生的灾难也降临了。因为人们喜欢吃肉,如猪肉、鱼肉、鸡肉等,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让很多有情处在怖畏当中。有情被宰杀的时候会很痛苦、很怖畏。比如人把鸡从笼子里抓出来的时候,它们都会非常恐怖。世间中的人们也有很多恐怖,比如害怕自己被抢劫、被偷盗、被打骂、被停职,乃至于害怕自己的事业失败等等。众生因为自己的我执、烦恼和业,在今生当中感受很多畏惧。

菩萨现在真心诚意地回向:愿一切有情远离一切怖畏和怖畏的因,愿一切有情活在无畏当中。这方面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尤其我们现在通过回向善根的方式,给有情赐予无畏施(三种布施当中的无畏施),愿他们无所畏惧、没有一点点恐怖,非常快乐地在这个世间中生活。愿世间当中大大小小的怖畏、明显或隐藏的怖畏全部遣除,让众生没有丝毫的怖畏,这就是“无惧”。

“不遭轻”:“轻”就是轻凌、轻慢或凌辱的意思。因为众生的业有所不同,有些人在世间当中有权有势或者有钱,在各方面处于比较强势的状态。还有一部分有情,因为前世的罪业或福报、善根不具足,处于弱势的状态。自己没有钱,会受到有钱人的轻慢;自己没有权,会受到有权人的轻慢;自己比较虚弱,也会受会有强力者(身体很强壮的人)的欺凌;自己长得丑,也会被长得好看的人欺凌。有很多欺凌、侮辱、痛苦的现象存在,这是因为人们相续当中有罪业、业力。

虽然因为前世的业力,显现上人们有强有弱、有高有下,但是假如人们都能够以菩提心、以善心来相待,这个世间也不会因为人为的因素而显现很多痛苦。虽然有些人有钱、有权等等,但他从来不会去欺凌别人,内心中不会有想去欺负、轻慢别人的心态。这方面也有例子,比如很多领导人很亲和,并没有因为是领导就高高在上;有些有钱的老板,内心当中也充满了慈爱。虽然客观上有情因为业的差别有高有低,但是我们也要回向:愿一切有情内心当中完全抛弃轻慢、凌辱别人的想法,也愿这种状况在世间当中消失,一切有情都不再遭受凌辱。

如果我们平时经常这样修行,暂时来讲,因为我们内心当中一心一意地愿“一切有情不要遭受轻凌”的缘故,通过这种作用力、善业的因缘,我们在以后的修行、生活中,或者在以后流转轮回的过程当中,也会逐渐少受别人的轻慢和凌辱,得到别人的尊重等等。

“毕竟无不乐!”毕竟一切有情没有丝毫的不悦、不快乐和不幸。我们内心当中要把自己的善根用在这方面:愿一切有情永远离开不快乐,永远处于欢乐的状态当中。这方面如是地了解,如是地去思维,如是地作回向。以上是“壬二、愿离不幸”的科判。

己二(尤其为趋入佛教而回向)分二:一、总回向;二、分别回向。

为什么“尤其为趋入佛教而回向”呢?对于世间当中的安乐、痛苦,远离了痛苦或者得到了安乐,这些都是暂时的现象。如果我们没有从轮回当中解脱,这种苦乐的程序、显现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延续下去。只有通过趋入佛法的修行,内心当中产生断证的功德,远离轮回之后,这一切的苦乐才会终结,所以我们尤其为一切有情趋入佛教作殊胜回向。一方面是自己趋入佛法的修行,一方面也愿一切有情都能够趋入佛法的修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以现在我们要把善根为了一切有情趋入佛法方面而回向。

庚一、总回向:

愿诸伽蓝寺,讲诵以兴盛,

僧伽常和合,僧事悉成办!

字面意思:愿一切寺院,通过讲解、读诵的方式得以兴盛,寺庙里的僧众都能够和合团结,在这种状态当中,僧众的一切事业都能够如愿成办。这是总回向。

趋入佛法的回向为什么要通过回向寺院兴盛的方式呢?因为寺院是三宝的所依处。早期佛陀建立寺院,就是为了给弟子们一个比较固定的修行道场。这里有佛的加持和三宝的所依。修学佛法有个专门的场所,就可以在这个清净的环境当中得到熏陶。身体在寺院中可以远离很多散乱的因缘,接触的是修行者,听闻的是清净的法音等等,在这种环境当中,比较容易滋生清净的道心,道心已经生起之后,在道场当中不太容易退失。寺院其实是佛法的代表,是趋入佛法的基地。所以我们首先总回向:愿寺院能够清净庄严,愿僧众的事业能够兴盛成办,这非常重要。

“愿诸伽蓝寺”:“伽蓝寺”是寂静处或者僧众修行的场所,通过闻思修产生智慧的寺院,愿一切寺院都能够兴盛。兴盛的方式很多,有大家认为的兴盛和真实的兴盛。

寺院很大,佛像很庄严,里面也很干净,人气很旺,香火很盛,很多人经常在里面烧香、祈福,人很多,钱很多,一般人认为的兴盛都是这样。

但这是不是真正的兴盛呢?不一定。有四种情况:有些是外表上看起来很兴盛,内部的闻思修也很兴盛;有些是外部很兴盛,其实里面没有什么闻思修,那就不是真正的兴盛;有些是外表很衰败,其实里面的闻思修很兴盛,比如噶当派的寺庙外表看起来很破败,但其实里面修行者的闻思修、内心当中的证悟或者产生证法的功德都非常圆满;有些是外表很破败,里面也没有什么闻思修。

现在我们就是祈愿最根本的“讲诵以兴盛”。当然,一方面寺庙作为僧众、修行者、居士们聚集、学习、滋长善心和延续慧命的地方,要足够清净、庄严、广大。第二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讲诵以兴盛”,通过讲解和读诵的方式来兴盛佛法。

“讲诵以兴盛”包含了佛陀的教证二法。一方面是讲解,修学佛法必须要有人来讲解。如果佛陀证悟之后没有讲解,那我们就不知道法义到底是怎么样的。传承上师们如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他们通达了佛法的要义,如果他们不写书、不讲解佛法,不把佛教修行的方式传承下来、传递出来,那后代的弟子也没法知道怎么修行。同样的道理,佛法里面的这些取舍之道需要讲解。

到底什么是佛法?佛法修行的方式是什么?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什么是顺缘?什么是违缘?怎样达到究竟的状态?达到究竟状态之后有什么样的功德?在自己修行的过程当中,什么是真正的验相?什么不是真正的验相?有关修行的所有方面都必须要通过传授、讲解,后面的人才能了知。

最佳传授讲解的人,当然是证悟者。因为他完完全全证悟了法义,他的证悟和佛经绝对是相合的,所以他一方面了知佛法的意义,一方面内心当中有很高的证悟。因为有直接和佛经论典相契合的证悟存在,他就可以把佛法非常准确地传授出来,也能够利益很多众生。

还有的人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上师面前不断地听闻,再把自己所听闻、抉择过的清净法义传递给别人,别人通过听闻,然后思维、抉择、修行之后,再把法义传下去。这样的讲解非常善妙,能够保证所传递出来的、所讲解的法都是符合于佛菩萨究竟密意的清净正法。这个方面非常关键。

而有些人的讲解就是乱讲,他根本不知道、不懂佛法里面所讲的甚深含义,只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来讲解。通过自己的一点点智慧去看书,看完书之后就去讲解,当然有一部分可能是佛经的原文,或者有些部分以比较浅的方式也符合于佛经的意义,但是真正来讲,佛经当中很甚深的意义一般的凡夫人很难以通达。

大家都比较清楚,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讲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汉传佛教当中比较重视讲经典,一听说哪个法师在传法,肯定就是在讲《金刚经》或者《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等,讲经比较多,讲论典就比较少。藏传佛教当中法师在讲法的话,基本上就是在讲《中论》、《入行论》、《俱舍论》、《释量论》等,都是在讲论典。一个是比较侧重于讲经典,一个是比较侧重于讲论典。

大恩上师、慈诚罗珠堪布等大堪布也抉择过这个问题。一般来讲,佛陀所讲的经典含有很深的密意,所以一般人直接通过自己的智力能不能完全无误地通达呢?比较困难。佛经存在于世间,为什么龙树菩萨或者无著菩萨还要造很多论典?其实论典就是解释经典的究竟密意的。

龙树菩萨的传记里记载:一方面,佛陀授记过龙树菩萨,“他能够了解我的了义,能够分辨了义和不了义”,作了清净的授记;另一方面,龙树菩萨不依靠任何其他人的注释,通过自己智慧力能够完全抉择《般若经》当中空性的究竟密意、正确含义。佛陀说他是初地菩萨,显现上他也是个初地菩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虽然《般若经》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难懂,但里面的密意及空性到底如何去理解,如果不是已经证悟了空性的大菩萨们,以他们的能力可以解释《般若经》外,一般人想脱离祖师们的注释,以自力去看《般若经》然后再讲解,这就完全不敢保证他所理解、传递出来的空性是佛陀要求我们掌握的空性了。

所以弥勒菩萨要造《现观庄严论》来解释《般若经》当中的修证次第,无著菩萨或者世亲菩萨还要造很多论典解释佛陀所讲的唯识——到底什么是唯识的清净观点?如果我们能够把菩萨们造的论典学好,也可以知道佛经的密意。比如我们学好了《中论》当中所讲的空性,也就能明白佛经当中所讲的空性。

以前汉地的高僧大德,从他们的传记如《高僧传》、《续高僧传》等来看,他们本身智慧非常超胜,慧根非常敏锐而且证悟很深,所以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讲经,把经典的意义讲出来。而且他们通过修学佛法,通达了佛经的意思之后,也造了很多注释,比如写了很多《华严经》、《法华经》、《般若经》的注释。这些证悟的高僧大德写出来的论典,或者他们所讲解的传统都非常可靠。如果现在把所有高僧大德、祖师们的这些注释全部撇开,然后说“这是我通过自己的能力去钻研经典,然后悟出来、通达的道理”,这样给别人传授,是否真正符合佛法的究竟密意呢?

前面我们讲到汉地和藏地讲解佛法的方式不一样,但不管怎么样,只要讲解的是正确的、有清净传承的法义,讲解出来对佛法的兴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如果没有讲解,虽然佛法很殊胜,一般凡夫通过自己的能力想要通达修行的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讲解。只有通过讲解,弟子们或者修行者们才能知道佛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怎样修行佛法。

十几年前(大概是九几年),大恩上师在汉地弘法的时候经常提到:现在内地的这些修行者们、居士们,他们的佛法水平很低,几乎提不出什么问题。后来因缘成熟,上师开始不断地讲解,当然是一直在佛学院讲(主要给僧众讲),后面开设了网络传法,大家可以在当地听到上师的讲解。上师讲了几年之后,再出来和这些修行者、居士接触,发现居士们提的问题比较专业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通过不断地讲解、不断地学习,相当一部分的修行者、居士们,对于佛法的基础教义、修行方法,多多少少有所掌握,所以修行者的素质通过讲解的方式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对此我们也能够体会得到,也能看得到。

所以说,以讲解的方式来兴盛佛法很重要。关键是要讲解,讲解之后,学习者知道了佛法是什么回事,然后可以把自己所知道的正确的佛法观念再传递给其他人。以这种方式去传递,大家都知道了佛法是什么回事,这是真正的兴盛。佛法的整体基础、整体素质提高了,佛法才会兴盛。所以讲解佛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延续着佛法的慧命,让大家知道佛法的教义。以上分析了通过讲解来兴盛佛法。

第二个方面是通过修行来兴盛佛法。关于修行这里是用“诵”字代表。“诵”是念诵,我们不知道念诵到底有没有必要?念诵到底有多大的功德或者对我们的修行到底有多大帮助?其实念诵有很大的作用,念诵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说自己在念经,如今天又把《金刚经》念了一遍,其实真正的念诵应该是一边念一边思维,在念诵的过程当中观修法义。

比如在举行法王如意宝涅槃法会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念诵上师供、金刚萨埵的仪轨。在念诵上师供的时候,就要随文入观,跟着念然后就开始观想,观想到该做外供、内供等等,其实这就是在修持上师相应。在修金刚萨埵的时候,怎样自己生起本尊,怎样去迎请、供养,一系列的修法在里面都圆满了。所以一边念诵一边观想,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还有很多是专门以念诵来修行的,比如有些格鲁派的寺庙,大家统一上早殿,上早殿时念诵仪轨、咒语,随文入观,一边念一边观想,法义通过不断的念诵越来越熟悉,在越来越熟悉法义之后,观修也越来越纯熟,平时就可以用法义对治烦恼、增长福德。其实这里念诵只是代表一种修行,兴盛佛法不单只是通过念诵。念诵、禅修或其他的方式都属于证法所摄。

“讲”和“诵”:前者是通过讲解来住持教法,后者是通过念诵修行的方式来住持证法。大恩上师在讲义当中也引用了《俱舍论》的教证:“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持教法是以讲经,证法是以修行的方式来得以兴盛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了解佛法当中所讲的意义,一方面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让自己内心当中产生佛法的感应、证悟,得到一些受用。这样调伏烦恼,佛法就逐渐兴盛。所以说愿一切清净的寺庙当中,都能够有清净的闻思修。

现在有些寺庙还有一些闻思修,有些寺庙就没有闻思修。按理来讲,所有的寺院都是提供修行的地方,不能仅仅满足于上早、晚殿,虽然这也是一种修行,但关键是,佛法的要义必须不断通过闻思修的方式予以抉择。大家对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清净,再把这些思想慢慢传递给别人,如果所有的佛弟子都非常睿智、很有智慧,佛法就真正兴盛起来了。

现在以我们的善根发愿,乞求佛菩萨加持所有的寺院或存在寺院的地方,里面的僧人、护法居士都能够通过讲解、念诵或者大家一起修行等方式来兴盛佛法。因为寺院是佛法的基础,如果寺院兴盛了,周围修行佛法的人有一个修行的场地,就可以受益;不修行佛法的人,因为遇到了很清净的道场,也能够从开始时就接受正知正见。这方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讲诵以兴盛”。

“僧伽常和合”:有的时候我们读僧伽(qie),有的时候就是僧伽(jia)、僧伽(ga),按梵语的发音来讲应该是僧伽(ga),但是现在很多人读僧伽(qie)。“南无布达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中,僧伽耶就是僧众,就是僧伽的意思,僧伽就是僧人们。

“僧伽常和合”就是说僧团能够常和合。很多人在一起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如果内部不团结、不和合,很多违缘就开始出现了。如果僧众很和合,非人、魔众想要作违缘也没办法。僧众内部不团结就会出现裂缝,非人、魔障的力量就顺着这个裂缝进来,逐渐开始出现很多障碍。如果僧众们相续当中不清净,或者这个僧人对那个僧人、这个僧团对那个僧团有些看法或者有争论,佛法就没办法弘扬,很严重就会导致破和合僧。

大恩上师讲,真正的破和合僧现在不会出现,只有在佛、提婆达多、目犍连、舍利子尊者在世的时候,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破和合僧,这在《俱舍论》中讲得很清楚,《极乐愿文大疏》也讲过这些问题。根据佛经所讲,当年提婆达多破和合僧的时候,虽然只破了一天,一天之后僧团就重新和合了,但是在破和合僧的过程当中,当时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有情没有生起善心,这是很严重的罪业。

现在虽然没有那么严重的破和合僧,但是这个寺院和那个寺院之间,这个僧团和那个僧团之间,如果经常争论、不和睦,要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产生善心也很困难。如果产生不了善心,我们的修行其实已经遇到很大的违缘了。僧众和合才能够专心办道。如果僧众不和合,内心有很多想法,这样怎能专心办道呢?所以说僧众和合是非常重要的。

法王如意宝在创办佛学院的时候,为了佛法的兴盛,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学修佛法,制定了三条纪律:第一就是必须要和合团结;然后是清净戒律;最后是闻思修行,包含了三个要点。如果戒律不清净,那就没办法制止很大的恶业,没办法止恶防非,所以说戒律要清净,在戒律清净的基础上要和合团结。戒律清净是对个人而言,甲修行人要戒律清净,乙修行人也必须戒律清净,个体方面必须要戒律清净。从团体的角度来讲必须要和合,就是你自己戒律清净,然后还要和其他人和合团结。凡夫人都有自己的习气、性格、喜好,大家处在一个团体当中,怎样才能够共同帮助、共同进步呢?为了保证发挥团体不共的功用,团结和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寺院、道场里团结和合很重要,哪怕我们组团出去旅游、朝圣,内部的团结也很重要,如果内部不团结、不和合,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会不断出现问题。所以自己的习性必须要收敛,自己所谓的不共性格,在僧团、团体当中不能表现,要以团结、和睦相处为总的原则,只有和合了,其他事情才能够开展,如果不和合就没办法开展。僧众和合非常重要。

有一个偈颂说“若欲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如果想要佛法兴盛,除非是僧赞僧,即僧人称赞其他的僧人,“僧赞僧”就是和合的意思,没有什么争论、抵触,不会在财产、权力或其他方面争论。如果有什么争论就通过僧众作羯磨的方式处理,相当于大家开个会,把这个事情内部就解决了。当然没有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有问题就通过佛陀制定的合法方式去解决。在道场当中也是一样,如果有什么问题,也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定、规范来进行处理,这很有必要。

在寺庙当中僧人和僧人之间必须要团结,在居士林当中,居士和居士必须要团结。道场中道友与道友之间其实都是需要和合的,只有和合,闻思修的质量才可能上得去,才更容易得到上师诸佛的加持。不和合的话,上师也不欢喜,然后护法神也不欢喜,佛菩萨不欢喜,我们虽然在学习,但怎能得到上进呢?这就非常困难。以上分析了僧众应该和合。

“僧事悉成办”:和合之后,僧众的所有的事业都能够如愿成办。只有在和合的前提下,所有的事业开展起来才能够非常顺利。这里总的回向是回向佛法能够兴盛。这里主要是指寺院,其实寺院也是道场,愿我们现在的各个道场,都能够通过讲解、念诵的方式兴盛佛法,然后僧众能够相互和合。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里面有这样的教言:僧众有很多种,有大僧众、小僧众。比丘的团体等于是大僧众,居士的团体是小僧众。所以这个颂词也可以用在居士团体或者道场里面。

“僧众常和合,僧事悉成办!”我们闻思修行的一切事业都应该很顺利地开展,在道场、寺院当中能够培养越来越多的僧才——能够自己修行得好,或者能够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然后在居士团体当中也能够培养很多优秀的辅导员,或能够讲解佛法、弘扬佛法的人。这个方面是非常重要,这个是总回向。

庚二、分别回向:

愿欲学比丘,悉住阿兰若,

断诸散乱已,轻安堪修善!

愿尼得利养,断诤远诸害!

这个颂词可分两段,第一是回向比丘,第二是回向尼僧。

字面意思:愿所有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比丘们,都能够安住在阿兰若(寂静处),断除一切散乱之后,身心轻安,堪能修善。愿一切的尼众(比丘尼、沙弥尼),都能够得到应有的供养,断除一切的诤论,远离一切的伤害。这就是对于比丘和比丘尼的一个回向。

“愿欲学比丘”:愿真正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比丘们都能够如愿地修持,首先是能够安住阿兰若。前面在学《智慧品》的时候学到了五种比丘,这个颂词主要对于受具足戒的比丘,也包括沙弥等。阿兰若就是寂静处。

寂静处有两种意义,一种意义是环境很寂静,比如现在很多山里僻静的寺院,远离很多干扰,非常清净,这是环境上的阿兰若,人少又寂静,没有什么琐事。还有一种阿兰若就是能够增长闻思修的地方。像佛学院这样很大的道场,很多人就以为这个地方肯定不是阿兰若,因为这里有这么多人。当年法王如意宝讲,如果因为人多就不是寂静处的话,那么极乐世界也不算是寂静处,因为极乐世界的人比这多得多。是否是寂静处,一方面看它的环境,人多人少也是衡量的标准,但最关键的是:在这个环境中能不能产生善法的功德、佛法的功德,能产生它就是寂静处,如果不能产生就不是。所以佛学院的人虽然非常多,但是在里面每多呆一天就会增长很多功德,对调服烦恼、增长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就是标准的阿兰若、寂静处。

寂静处一方面能让自己的身寂静,一方面能让自己的心寂静,是让身心寂静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寺院的确人很少,可以让身体很清净,是寂静处;有些闻思修兴盛、人很多的道场,能够让自己的烦恼寂静,让自己的心清净,也是寂静处。所以愿一切“欲学”,想要诚心诚意修学解脱道的修行者们,尤其是比丘们或出家者们,能够安住在阿兰若中。很多人修道出家是为了修持解脱道,修持解脱道必须要有一个理想的场所。

虽然有很多人出家是为了修学解脱道,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内心,逐渐对修道不太上心,开始退失道心,还俗、破戒等等。这种现象在佛的时代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在释迦牟尼佛教下有,在以前佛的教法中也有。这是每个众生自己不共的业力使然,并不是佛法或道场的问题。

现在我们真心诚意地回向,愿一切诚心诚意、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比丘们都能够如意地得到寂静处。有些人外境方面很散乱,内心中也很散乱,就没办法得到寂静处。现在愿一切的欲学比丘们能够得到阿兰若。

“断诸散乱已”: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显现上男众修行者的办事能力比较强,但做很多事情容易招致散乱。如果一个人散乱的因缘很多,就会影响到他的身心清净。比如说白天在外面忙碌一天,回到家就觉得很累,这时如果让我们打坐,可能效果不好静不下来。如果事情太多,很容易让自己身心散乱,身心散乱就没办法修行善法,打坐、入定都做不到。

“轻安堪修善”:愿比丘们能够断除一切散乱之后获得“轻安”。“轻安”的意思就是身轻安和心轻安,“轻”就是很轻快,“安”就是安乐。在修持禅定智慧时,最后修持九住心达到欲心一境,欲心一境再修持就达到轻安,轻安之后身体非常舒适,心也很安定,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渐修学,就可以得到初禅,所以说轻安就堪能修善。

如果我们身体很沉重、心很污浊,这时就不堪能修持善法。“堪能”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意思,“不堪”就是掌握不了。如果身心轻安就堪能修善,不管我们想修什么,想要顶礼、听法、思维、修行都可以,心想怎么样身体就能够配合,所以身心都轻安,修习善法就非常容易,所以愿一切比丘们都“轻安堪修善!”这是针对比丘的回向。

下面是针对尼众的回向:“愿尼得利养,断诤远诸害!”这是三个方面的回向。尼众基本上分三类:比丘尼、正学女、沙弥尼,第一个是愿一切尼众都能够获得利养。古印度重男轻女,汉地和藏地以前也是这样。尼众去化缘比较困难,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嘲笑。寂天菩萨通过他的慧眼,观察到十方世界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就专门在《入行论》的回向品中对尼众做一个回向,愿她们能够如愿地获得利养。

在法王如意宝创办佛学院之前,很多藏地的女性要出家是很困难的,如果是男子出家当喇嘛家人会很高兴,如果女人出家去当觉姆家里不会高兴,社会上对她们也不很恭敬。法王如意宝创办佛学院之后,这种情况才逐渐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处也是愿一切比丘尼都能够得到利养。

“断诤”:互相之间断除争论。虽然比丘之间也有争论,大恩上师在注释中讲,尼众在显现上心量小一点,所以相互之间比较容易产生争论,所以也回向愿尼众之间能够断除各种争论。

“远诸害”:前面我们在讲“愿世诸妇女,悉成男子汉”的时候提过,因为女性比较柔弱一点,尤其是出家女众,出家之后没有家人的保护,所以她在外面修行容易受到他人的侵害。所以此处寂天菩萨这样回向,我们也这样回向,愿一切尼众都能够避免遭受他者的损害。

能够得到利养,就能够得到修道的资具。“断诤”就是互相之间没有什么争论,心比较安静,不会受到别人的伤害,这样修行的因缘基本上就圆满了。我们如是回向:女众如愿地成就获得利养、断诤、远诸害的殊胜状态。

下面继续回向:

如是众僧尼,戒圆无缺憾!

犯者愿生悔,时时尽罪业,

寿终生善趣,不复失禁戒!

这个颂词主要是针对出家男女(出家的僧人、僧尼们)能够戒律清净,从这方面来进行回向。

字面意思:愿一切的僧人和尼众戒律圆满(“戒圆”),没有丝毫的缺憾。如果他们通过各种因缘犯了戒律,也愿他们马上生起后悔心,在后悔心的基础上时时以各种仪轨,通过忏悔的方式清净相续中的罪业。清净罪业之后,寿终后能够以清净的身份转生到善趣中,而且在以后生生世世的修行过程中都不再失毁清净的戒律。

对于出家人这样回向,对于居士也要这样回向,因为居士也是有戒律的,当然这里主要是缘出家的僧尼。我们要愿代表僧宝的僧众们(僧众、尼众们)戒律清净,也愿现在在世界各地修行佛法的居士们戒律清净。

“如是众僧尼,戒圆无缺憾”:愿他们的戒律都能得圆满。首先是受戒的时候很圆满;其次是受完戒之后戒律很清净,戒体没有什么破损。

“戒圆”的底线是根本戒,根本戒不能够破。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有很多戒律,但这里边有四条根本戒。没有破根本戒的话,戒体就算是清净的,有清净的戒体就算清净的出家人。根本戒破掉之后,戒体就不清净了。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其他的支分戒律也要尽量圆满,如僧残戒或其他的堕罪等。

对居士来讲也是一样,四条根本戒,还有饮酒的戒律、八关斋戒等,也愿居士们一切戒律都很圆满,没有任何的缺憾。一旦戒律不清净,相信因果的人内心中会感觉非常遗憾或后悔。所以首先愿他们的戒律没有任何缺憾,自始至终保持一个很清净的戒体,愿一切出家人的戒律都非常清净、圆满,不要犯戒也不要破戒,也愿所有居士的戒律圆满没有丝毫的缺憾。

第二个回向“犯者愿生悔”,假如犯了戒怎么办?不管是因为自己烦恼深重犯了戒,或者因为引诱犯了戒,通过不得已的方式犯了戒,犯了根本戒或犯了支分戒,千万不要破罐破摔——“反正已经犯了戒,反正已经破戒了,那什么都不用守了”,这样不好。所以首先愿犯戒的人知道还有挽回的机会。世间当中没有后悔药,但佛法当中还有后悔药,还可以忏悔。

犯了戒之后,也不是一切都完了。在佛教史上,以前也有修行人犯戒,也许有些是示现的,有些是真的。从佛陀出世传法到现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有多少修行人出事,有多少人犯戒?有很多人犯戒,犯戒之后有一部分人在忏悔。有些是菩萨示现,犯了戒,你还可以这样做,还可以忏悔,还可以补救;有些人是真正的凡夫人犯了戒,之后通过佛的开示补救,这个补救就是忏悔。历史上很多修行者犯戒之后诚心忏悔,后来有的升天,有的转生为人,有的得到证悟,密宗的修行者一生证悟的也很多。如果我们犯了戒,第一必须知道这是可以忏悔的,必须要忏悔,不能破罐破摔,所以说首先是“愿生悔”。

产生了忏悔的心之后,“时时尽罪业”,就是通过四对治力忏悔,比如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念诵金刚萨埵的仪轨和心咒,念诵百字明,或者顶礼、读诵大乘经典、转绕等等,通过很多善业的修行,时时当中都能够消尽自己的罪业。如果不小心犯了戒,再去忏悔也是可以的。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引用了佛经的观点:世间上有两种智者,一种智者是从来不犯戒的,就像前边两句当中讲的“戒圆无缺憾”,永远不犯戒;第二种智者是虽然犯了戒,但是愿意忏悔。

其实我们自己在修行过程中也经常会犯戒,在犯戒后我们要知道这是不对的,要生后悔心,生后悔心之后要进行忏悔。早上要忏悔,中午要忏悔,晚上也要忏悔,尽量经常忏悔。因为我们在可知、不可知或故意、不故意之中犯了很多罪业,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忏悔,通过忏悔的方式来进行修行。

《前行》中讲,虽然罪业本身没有功德,但是可以被忏悔清净就是它的功德。这给我们指出一个意义或信息:罪业是可以被忏悔的,它本身也是有为法,通过修持善业的方式罪业也可以被清净。我们忏悔的心越强烈,力量越大,忏悔得越快。如果我们不忏悔或者我们忏悔的时候三心二意,也不一定很快能忏悔清净,所以我们要回向 “犯者愿生悔,时时尽罪业”。

第三是回向忏悔清净之后怎么样:“寿终生善趣”。如果犯了戒律,罪业不清净的话会堕恶趣的。罪业有两种,一种是自性罪,一种是佛制罪。自性罪就是平时一般的杀生、偷盗,不管受不受佛戒,都有罪业。佛制罪指受了戒,比如受了居士戒、沙弥戒,受了戒之后就得到戒体,犯戒之后就犯了佛制戒、佛制罪。

有些人不敢受戒,认为“我不受戒,我就不犯戒”。无垢光尊者在《禅定休息》中打过比喻:如果自己拥有一块田地,在地里种了庄稼,我们担心万一下冰雹、发洪水、干旱,庄稼就没收成了,那么这个田地上种不种庄稼呢?不种庄稼,是不会有这个损失,但如果种了庄稼,保护得好或者风调雨顺就会有收成。种庄稼之后,可能有收成,也可能被毁坏掉。什么都不种虽然没有损失,但是绝对不会有收成。

我们修行佛法很多时候担心:受戒之后破了戒会不会有很大的过失,干脆不受戒好了。这样想就像前边讲的例子一样,虽然不会有犯戒的过失,但是绝对不会有守戒的功德。修行佛法必须以戒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逐渐累积功德,在相续的福德圆满之后,才可以逐渐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如果想得到善趣的果位,必须要通过守持戒律的方式才能获得。认为“不受戒就不会犯戒”是比较愚痴的想法,虽然不会犯戒了,但是绝对不会有守戒的功德。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或《月灯三昧经》等经典中讲过,在正法时代守圆满戒律的功德,不如在末法时代守一条戒律的功德大。佛在世的时候,比丘把所有250条戒律都守得很清净,一条戒都不犯,这个功德非常大,但却不如末法时代在一天中守一条戒的功德大。

还有一种说法:在一百年当中做布施,不如一天守戒的功德大。戒定慧的功德或其他很多功德都是通过戒律才有的,虽然犯戒有过失,但是我们要考虑受戒还有很多功德。

修心的过程也是克服我们习气的过程,可以通过守戒的方式,慢慢克服相续当中的罪业习气,即便犯了戒,也可以忏悔,所以说“时时净罪业”。

忏悔完罪业之后,相续当中获得清净,最后再回向“寿终生善趣”:愿一切的僧尼、居士们,在寿终之后能够转生到善趣当中,得到善趣的身份,得到善趣的身份之后,“不复失禁戒”,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永远不要损失禁戒,生生世世当中都能得到清净的戒体。

我们也是如此发愿、回向:首先回向一切的修行者戒律圆满没有缺憾;再回向一切修行者如果已经犯了戒律的,愿他们产生忏悔的心,时时忏悔清净罪业;再回向愿他们后世通过清净的身份转生到善趣;再回向乃至于没有登地、成佛之前,生生世世当中都是以清净的戒律来修行,“不复失禁戒”,不要再失坏清净的戒行了。

下边我们再看:

愿智受尊崇,化缘皆得足,

心续悉清净,令誉遍十方!

这也是回向佛法兴盛,众生趋入佛法。

字面意思:愿智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尊敬,化缘能够得到满足,他的心相续非常清净,而且名誉能够遍满十方。

智者其实是整个世间的庄严。如果世间没有智者,没有智者就没有知识,没有知识大家就会很愚笨,就会做出很多非法的事情。尤其在佛法当中,有智慧的人应该受到应有的尊崇。因为有智慧的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修习佛法的知识、修行佛法的方式了知很多。如果我们不尊重智者,而是尊重愚者或骗子,大家的损失就很大了。很多经典、论典当中提到过,末法时代是智者不受尊敬而骗子受尊敬的时代。如果是这样,众生就很可悲了。

此处寂天菩萨专门回向,愿智者在世间当中都能够得到尊敬。因为大家越尊敬智者,就越愿意听他的教诲,越愿意听他的教诲的话,他的清净的知识,应做、不应做的智慧就可以利益众生。如果大家相信骗子,骗子没有利他心,只是以骗钱、骗名利为生,尊崇骗子大家只会越来越愚笨。所以愿世间都能对智者给予应有的尊重。

“化缘皆得足”:如果智者处在欲界也需要饮食。古印度的修行人要通过化缘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色身,医药或药品、吃的东西、衣服都来自化缘。现在很多南传佛教的国家也是这样。我们现在也回向,愿一切智者或者正在修学智者之道的人“化缘皆得足”。

还有一些智者,虽然不需要化缘的方式来解决饮食,但是在弘扬佛法的过程当中,为了成办广大的利他事业,有时也必须要化缘,比如盖道场、盖寺庙,或展开弘法利生的事业需要很多的钱,如果没有人供养,就没办法展开。愿这些高僧大德、智者,在弘法利生、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如果需要化缘的,“化缘皆得足”。

“心续悉清净”:在他们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的修行,内心逐渐得到调服,逐渐得到清净,因为他们的心越清净,教化出来的弟子才越有清净的机会。如果他们的心不清净,很难讲弟子能受到什么影响。所以愿他们的“心续悉清净,令誉遍十方”。

他们的心很清净,就不会耽著名声。如果不耽著名声,而且又十方充满了名声的话,就能够利益很多的众生。比如法王如意宝的名声很大,大家一提到他就很尊敬,对他的教言也很尊敬。大恩上师现在也是名声很大,大家一看是上师的书或教言就会很重视。重视之后就能够展开事业,就能调服很多人向善,能够引导很多人修行佛法。以前大恩上师讲,如果一个修行者在深山当中谁都不接触,谁都不知道,他相续当中的很多智慧就没办法利益众生,虽然有可能可以利益一些非人,但是真正对人的方面利益就很少了。

一个人到底需不需要名声?如果自己对名声很耽著,或者名声会对自己的修行有伤害,那没有名声最好。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名声非常好。如果自己相续当中对名声不执著,心也很清净,那么为了弘法利生,名声越大越好。名声很大,很多人就愿意受他的教化,容易趋入到佛法的修行当中,就像法王如意宝和大恩上师一样。愿这些智者们的美誉能够周遍十方,通过这样的名声来利益一切有情,从这方面回向趋入佛法。

第一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