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 0 4 讲记

现在开始学习第四课的内容,逐渐趋入《入行论》的名称和真实论义。

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显大乘道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这是注释的科判。《入菩萨行论》能够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地开显大乘道,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完整无缺。论典是把散于各部佛经当中的意义归结在一起,然后整理出次第。因为《入菩萨行论》能够完整无缺地开显大乘道的殊胜意义,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认认真真地学习《入菩萨行论》、实践《入菩萨行论》,相当于能够完整无缺地实践大乘道。

第二、正确无误。如果论文本身没有正确无误地指示,我们越精进可能离目标就越远,所以正确无误地开明大乘道的殊胜论典是非常重要的。《入菩萨行论》正是能够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地开显整个大乘道的殊胜修法,这是一部最为殊胜、了义的论典。

《入菩萨行论》分两个科判,第一宣讲论名,第二论的意义。

甲一(论名)分二:一、真实论名;二、译礼。

真实论名是指《入菩萨行论》的真实名称,在寂天菩萨的《入行论》原文中是有的。第二是译礼,即翻译者在翻译《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所加的顶礼句,在《入菩萨行论》的原文中是没有的。

乙一、真实论名: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这是梵语的论名,如果把〖梵语的论名译成汉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是这样对应的:〖菩提为正觉,萨埵为菩萨,渣呀为行, 阿巴达绕为入。〗就是“入菩萨行”。

“菩提”是正觉、觉悟的意思。有的地方是以大乘殊胜的无学道佛果来安立菩提,提到证悟菩提、获得菩提都是指获得佛果。但菩提的含义实际上包含三乘菩提,除大乘佛菩提之外,还有缘觉菩提和声闻菩提。“菩提”是正觉,“正”是没有错误,“觉”是觉悟。

“萨埵”指菩萨或者心识,有时“菩提萨埵”也指菩萨。汉地多把“菩萨”解释为“有情”,藏地则多解释为“心识”。“菩提萨埵”合起来,汉地解释为“觉悟有情”,即觉悟的有情。藏地则解释为“觉悟的心识”,尤其是圣者菩萨已经现见了诸法的法性,所以可称为觉悟的心识。有时也称为“勇猛心识”,因为菩萨经过趣入三无漏学的修持,能够度化无边众生,心识非常勇猛。

“渣呀”是指“行”,有行为和学处的意思。“菩萨行”就是指菩萨行持的方法、菩萨种种应该修学之处,所以也可以叫做菩萨学处。

“阿巴达绕”是指“入”,就是趋入的意思。如何趋入菩萨行呢?这里讲了很多趋入菩萨行的方便。比如首先在心中产生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之后,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受菩萨戒,之后护持菩萨戒不退失,依靠不退失的方便让它再再增长,最后可以获得真实菩萨的果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持就可以获得成佛的果位。以上是论名“入菩萨行”的解释。

《入菩萨行》也被称为“入菩萨行论”(论有改造、救护等含义),虽然它本身就是一部论著,“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直译为汉语就是“入菩萨行”,并没有“论”的意思,称其为《入行论》是从论著的角度进行安立的。

那么,这一论名是以什么方式而取的呢?

在安立论名的时候有很多讲究,《入菩萨行》这个论名是以什么为根据、通过什么方式取的,也有必要了解。首先介绍八种取名的方式,然后再来介绍本论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名的。

通常而言,命名的方式有所说之义、能说之量、作用、地点、眷属、时间与比喻来命名。

一般来讲,佛法经论命名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所说之义:所说之义就是意义,通过意义来取名。比如《入行论》就是以论著本身的含义来取名。

第二、第二、能说之量:通过数量取名。“能说”是指文字或颂词,“能说之量”就是文字或颂词的数量。比如《般若三百颂》《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中观四百论》都是以颂词的数量取名,这种取名方式很常见。

第三、作用:指通过论典具有的作用取名。比如《大解脱经》,就是说它能够让众生获得大解脱。生者按照经文修持逐渐能够获得解脱,念诵这个经文超度亡者,亡者也能获得解脱。

第四、地点:通过地点来取名。是指以佛陀、菩萨讲法的地点作为经的名字。比如《楞伽经》是佛陀在楞伽山宣讲的,就以《楞伽经》命名。

第五、眷属:以眷属来取名。比如《无热恼龙王请问经》是以无热恼龙王取名;《文殊请问经》是通过文殊菩萨的名字来取名;《弥勒请问经》《迦叶请问经》等很多经典都是如此。

第六、时间:通过时间来取名。比如《贤劫经》,因为在贤劫中会有千佛出现,所以就以“贤劫”这个时间作为经典的名字。

第七、比喻:通过比喻来取名。比如《妙法莲华经》《稻秆经》、《金刚经》等等都是通过比喻取名。《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稻秆经》是纯粹的比喻,《妙法莲华经》则是意义与比喻相结合而取名。

第八、作者:通过作者本身取名,如《六祖坛经》。在中观注释中有个《佛护论》,就是把佛护论师的名字作为论典的名称,这样的也很多。

本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取名呢?

此论是以其中的第一种方式来取名的。

也就是说,本论是通过第一种方式以意义取名的。整部《入菩萨行》讲了趋入菩萨的行为,因此本论典就取名为《入菩萨行》。

接下来讲取名的必要性。取名称究竟有没有必要?当然有必要。世间每一个法都取有名称,主要是为了相互不混淆。在交流、沟通的时候能够顺畅。比如每个人都有名字,一个姓,一个名,就是为了方便交流、沟通。虽然所取的名字不一定有意义,但取了名字大家就会把名字当作你的代表,找你办事就能直接找到。世间的物品也都各有名称,一个新产品推出马上就有名字,就是为了和其它东西不相混淆。所以,世间中每个法都有取名的必要。在佛法中也有取名的必要。

那么取名有何必要呢,一般来说,取名的必要就是为了理解意义。

名字和意义之间并没有真正实有的关联。有时取名是随意的,最初的名称和意义并没有什么关联。比如为什么最初把石头称为“石头”呢?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最初我们把能知言解义的众生称之为“人”,实际上也可以把人称为“石头”,石头称为“人”,这就说明名和义之间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取名的必要性是在于理解意义。名称是一种代表、一种符号,为了理解意义才取的。

我们了知这个道理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平时我们在生活、修行中对名字很耽著,认为名字和“我”之间有一个必然的联系。比如别人点你的名说:“张三,你是个很坏的人!”我们听了就想:为什么骂我?或者有人说:“张三很好!做得不错。”我们就会觉得在表扬我。我们不了知这个道理,就会把名字执为“我”,别人赞叹你的名字就很高兴,别人辱骂你的名字就很伤心。

在加行道的修法中,要专门把名和义相混的意义分开,能取、所取也要分开,最后逐渐达到一切无所取、无所执的状态,这些意义在因明中讲得非常多。学习了名和义之间的关联后,有助于我们了知两者之间哪个方面是有联系的,自相的联系到底有没有。就会知道名称只是个假名、符号,代表某种含义而已,除此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楞伽经》中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

佛陀在《楞伽经》中讲,这么多的法如果不安立名称,我们就会混淆,整个世间就会迷蒙,没有办法顺畅地交流,所以需要在世间安立名称,因此佛陀以善巧方便为诸法安立了不同的名称。当然,是否所有的名称都是佛陀安立的呢?也不一定。因为在佛陀出世之前也有名称。佛陀出世之后,对于所讲的法都一一立了名称。不仅如此,很多经典在中间或最后的部分,就会有弟子出来请问经名,比如阿难尊者就会起来顶礼请问佛陀:怎么安立这部经典的名字?佛陀就说这部经典叫《金刚经》或者《药师经》,等等。佛陀在经典中,对于所讲的诸法都安立了不同的名称,就是为了避免大家迷蒙混淆。前面是总的必要,下面是分别的必要。

尤其因为此论是以所说的意义来取名的,所以诸位利根者通过论名就能够通达论中所说的大概内容。

尤其因为本论是通过所说的意义取名,本论是讲进入菩萨行的方便,所以利根的人通过论名,就能通达论中所说的大概内容。众生根基不一,有些是前世学过这部论典,有些是智慧非常敏锐,比如看到《入菩萨行》,就会知道里面是讲菩提心、菩萨行,讲怎样趋入菩萨的众多行为,看到名称就能大概通达论中所讲的意义。

首先宣说论名,其他根基者也依此也容易找到法本。

还有一个方便是首先宣讲论名,其他根基者依靠名称找法本也比较容易。比如我们今天要上课,要在很多经书中找到《入行论》,如果看到名字“《入行论》第一册”,就容易把它找出来。

《善说海》讲了两种命名的必要,而法王如意宝在其他的论典中分了三种必要:利根者、中根者和下根者。利根者看到名字就能完全通达所有的内容;中根者(就是《善说海》所讲的利根者)通过论名能够通达论典的大概内容;下根者看名字不能够通达内容,但是便于找书。就像药房里的人在抓药时,通过对照抽屉外面的名字,就知道装的是“芥子”或“川芎”等等,很容易找到药。同样,通过书名也很容易找到法本,对于这方面来讲,取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讲论名使用梵语的目的。

论名用梵语的目的是为了在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并说明来源可靠,加之忆念译师、智者的恩德。

此处宣讲了在论名之前使用梵语的三个必要性。在汉地的经典中,梵语是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而在藏地有一个传统:从梵语翻译成藏语的经典,前面都会保留一个梵语的名称,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个必要是在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贤劫千佛都是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就大菩提的,都是以梵语讲法。因此我们念诵“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时,已经在相续中播下了梵语的种子,依靠此种子,以后也会有值遇佛陀、依靠梵语听受佛法的因缘。在论首使用梵语也能让我们多少学一点梵语,和播下种子的作用差不多。

第二个必要是说明论典的来源是可靠的。古印度造论,在流通世间之前必须要经过班智达的考核。比如一部外道的论典,要在外道的智者群体中讨论,观察是否符合外道宗派的教义,或对众生是否有害,如果不违背自宗教义则可流通。

佛教中也一样,如果以小乘的观点造论,所造论典必须不能违背该宗派的意义。比如有部宗论典不能违背有部宗的观点,经部宗论典不能违背经部宗的观点。如果所造是大乘论典,则必须以大乘的标准衡量,观察是否能够利益众生、是否符合中观或者唯识的观点。观察之后如果可靠,就把论典放在胜幢的宝顶上供大家供养赞叹,之后才可以流通。

判断一部论典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主要是看是否符合本派或本宗的观点。比如有部的论典,就不能通过唯识的观点或中观的观点去观察,不能认为该小乘论典不符合大乘的教义、不符合胜义谛。如果是小乘有部的论典,关键看是否符合整个小乘有部的思想。

如果不符合,就把这部论典拴在狗尾上让狗拖着跑,最后点火烧掉,因为它是邪论不能利益众生。据说如果遇到烧这种论典,就要把鼻子捂住不要吸入烟,否则会堕恶趣。还有更严格的说法是:如果所造论典会伤害众生或者不符合自宗观点,就要把论师的双手砍掉。

所以,如果在论典的名称前使用梵语,就是说明它来自于印度,来源可靠。但在分析观察的时候,也不一定全是这样,可能在某个阶段或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是通过这种很严格的方式进行流通的。

《入菩萨行》的来源是否可靠呢?当然可靠。《入菩萨行》出现于世的时候,下面坐满了班智达,虽然有些人是想看热闹、羞辱寂天菩萨,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真正的班智达。

有一种说法是,在寂天菩萨诵完《入行论》之后,出现了三个版本:有些班智达通过不忘智,记下了七百颂;有些记下了一千多颂;有些记下的是一千颂。后来他们去问寂天菩萨哪种可靠,寂天菩萨说一千颂可靠。还有一种说法是,寂天菩萨从法座上升空时,部分有神通的班智达也跟着飞起来,记下了《入行论》的颂词。

讲这些内容有什么必要呢?说明《入行论》经过了当时在场的所有班智达的考验,大家都觉得此论非常殊胜、稀有之后才开始流通的。所以《入菩萨行论》绝对是通过可靠的来源流传下来的,论首加梵语也说明这点。

第三个必要是,在论首加梵语名字还可以忆念译师和智者的恩德。智者是指班智达,译师是指翻译论典的人。当我们看到“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时,如果没有学习过《入行论》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通过译师翻译之后,才了知此论典的名字为“入菩萨行”。其中讲什么内容呢?经过译师逐一翻译颂词之后,我们才知道其中讲了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如何不退转、如何令其增长、如何做殊胜回向等内容,所以译师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

智者的恩德也很大,寂天菩萨是菩萨也是智者,他造这部论典对我们的恩德是非常大的。同时佛陀也是智者,忆念佛陀的必要性也包含在其中。以上安立了为什么在论名前加上梵语的必要性。

乙二、译礼

译礼,是翻译者在翻译之前加上的顶礼句。《入菩萨行论》前后翻译过三次,最初是噶瓦巴匝翻译的,之后是仁钦桑波,后来罗登写热巴也翻译过。

敬礼一切佛菩萨!

译师加上顶礼句,一方面是为了遣除翻译过程中的违缘,同时也表示译师自己是佛弟子,因为只有佛弟子才会对佛菩萨顶礼,所以从“敬礼一切佛菩萨”可以知道译师是佛弟子,这也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从译师敬礼的对象可以看出他依止的本尊是哪一位。有的是敬礼文殊菩萨,有的是敬礼观音菩萨,以此可以了知译者所依止并经常祈祷的本尊是哪一位。还有一种方式是遵照国王的规定。

由于此论属于经藏的范畴,因而按照国王规定的顶礼方式,在一切佛菩萨前顶礼膜拜,这是译师所做的顶礼。

国王指赤热巴巾,他继位之后藏地开始大量翻译经论,他认为这么多经论应该按照不同类别,以不同的顶礼句加以区别,所以作了如下规定:

第一、凡是属于经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一律加上一句“敬礼一切佛菩萨”。因为经藏是由菩萨或者弟子请问,然后佛陀回答,通过佛和菩萨的共同合作才出现的。因此,最初应当使用“敬礼一切佛菩萨”来表明所翻译的内容是属于经藏的范畴。

第二、属于律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翻译之前加上“敬礼一切智智尊”或“敬礼遍智”。律藏是讲因果方面的取舍和戒律的制定,如违犯某个戒律有什么过失、堕恶趣多长时间,或者犯戒、不犯戒的微细范畴等等。一般人的智慧根本无法了知,而佛陀的智慧(一切智智)能够完全了知一切因果的范畴及因果显现的方式。因此,在翻译律藏的时候,要加上“敬礼一切智智尊”。

第三、论藏所摄的经典或论典是加一句“敬礼文殊师利菩萨”。论藏是讲解诸法的自相、共相等很多很微细的问题,因而需要以智慧来辨别,而文殊师利菩萨是智慧的主尊,所以在翻译论藏时要“敬礼文殊师利菩萨”,主要是为了得到文殊师利菩萨殊胜智慧的加持。

根据国王赤热巴巾规定,在翻译之前要以不同的顶礼方式来简别所翻译的经论属于三藏中的哪一藏。本论属于经藏的范畴。“经藏”和“属于经藏的范畴”二者之间不要混淆。为什么《入行论》是一部论典,却是“敬礼一切佛菩萨”呢?“经藏”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佛菩萨通过问答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比如《金刚经》《法华经》都是经藏;“属于经藏的范畴”是指其本身是论典,但属于经藏的范畴,它的本体和精神与经藏是一类的,《入行论》就是如此,因此将它归属于经藏的范畴,所以译礼也是“敬礼一切佛菩萨”。

《经庄严论》中也有简别三藏的内容,把三藏和三学进行了归摄。经藏属于定学,论藏属于慧学,律藏属于戒学。从这个侧面可以了知:经藏的范畴可以从定学的角度去理解。定学主要指在内心当中产生殊胜的止观智慧,以及如何去实践的种种行为。所以从定学的角度,也可以了知本论属于经藏的范围。

接下来是关于《入行论》全论的论义如何归摄的问题。

对于论义,阿阇黎善天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 〗。

阿阇黎善天是印度的一位班智达,他所造《入菩萨行论》的注释也很著名。在他的论典中认为,通过初善、中善、后善,就可以包括整个《入行论》的内容了。初善是顶礼句“法身善逝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中善的内容是从顶礼句之后到智慧品结束,非常广大非常多,几乎都包含了所有内容;后善的内容就是回向品。这是善天论师的观点。

然后那波瓦阿阇黎则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说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

那波瓦阿阇黎也是印度的一个论师,他的《入行论》注释中,把《入行论》分成三部分:第一是造论之因,之后是宣讲六度,最后是感念恩德。

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身极难得 开始的前三品,

从第一品“暇满人身极难得”开始,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讲了造论之因。然后宣讲六度是这样安排的:

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其余的内容在颂词中显而易见。)

虽然诸品中都有布施的内容,也有戒律的内容,但布施、戒律在本论的颂词中不是很明显,那如何安排六度呢?回向是法布施,讲如何把自己的功德、善根布施给众生,让众生享受,因此将回向品宣说为六度中的布施度。戒律度是第四品不放逸品和第五品正知正念品,其中宣讲了菩萨的三种戒律: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此三聚净戒,在第四品和第五品都有宣讲。安忍度是第六品安忍品;精进度是第七品精进品;禅定度或静虑度是第八品静虑品;智慧度是第九品智慧品。六度的内容这样一一进行了安立。最后是感念恩德而作礼:“敬礼文殊尊,恩生吾善心,亦礼善知识,恩长吾三学”,以此作为《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部分。

还有其他归摄论义的方式。比如宁玛派著名的华智仁波切所作的科判,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对本论十品内容进行判别:第一是“菩提心胜宝,未生令生起” [1] ,包括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第二是“已生令不退”,包括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第三是“不退而增上”,包括第七品、第八品、第九品,在不退的基础上增长菩提心;第四是“善果回向”就是最后一品第十品。

本注释的分法如下:

《善说海》中是如何归摄内容的,下面就可以了知。后面会宣讲“入造论之理”、“所入之自性”、“圆满结尾”,通过这样的方式划分了十品所有内容。

本课就讲到这里。



[1] 发心仪轨:菩提心胜宝,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不退而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