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大车疏》第6课笔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真实论义中分十三个科判来宣讲实修的窍诀。现在正在讲第一个科判“暇满难得”。
暇满难得是四厌世心中的第一个修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对治、压伏相续中对于今生和轮回的贪执。如果真正生起暇满难得之心,就根本不会有闲暇去做跟轮回相关的事情,身、语、意都会唯一为了趣入正法而精进,这是宣讲和修持暇满难得的核心。我们在学习时,应该使论义触动自己的相续。否则,即使精通了能诠句或所诠义,如果不知道它的真实所指,不知道修法的窍诀关要所在,也不会有很大收获。
从噶当派大德无论何时,都一心一意修持正法的种种行为中,可以看出暇满难得的法义和他们的相续已经成为无二无别。有一次衮巴瓦格西的脚上扎了一根刺,刚开始因为一心沉浸在法义中,根本没有发觉,后来虽然发觉了,但格西认为连拔出这根刺的一两秒或十几秒时间都没有,继续一心一意精进修持正法。很多大德评述说:无论是金厄瓦格西一生不睡觉,还是衮巴瓦格西没有时间拔脚上扎的刺,这些行为都不是造作的,而是内心中生起暇满难得觉受后自然而然的流露。
相反,无论上师和其他道友怎么讲,我们为什么没法精进呢?因为这些非常深的法义没有和自己的心融为一体。真正法入于心的时候,我们也能做到像衮巴瓦格西和金厄瓦格西这么精进,达到对于轮回琐事根本没有一点兴趣的境界。他们修持的也是这些法,我们修持的还是这些法,差别在于大德们认为暇满难得是真正殊胜的调心修法,进而精进行持,最后生起了这样的境界;而我们认为这只是很浅显的加行法,根本没有花很多时间串习,自然内心中生不起这样的觉受,仍旧对轮回琐事产生很严重的贪执。对照大德们的修法觉受和我们的相续,很明显就可以找到距离。找到后应该向大德们看齐,分析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个地方,进而对治这些恶习,修持它的所缘,最终内心中也一定会生起相同的境界。
前面讲了相似人身和中等人身,今天讲“别说暇满之自性”中的第三个科判珍宝人身。什么才是暇满人身的自性呢?
“佛说无垢之法器,最为殊胜之正士”:要使相续中容纳正法精华,必须有无垢、清净的法器,佛陀说无垢法器就是最为殊胜的正士。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是不是法器?如果是,就自然能够修持精华法义;如果不是,就要通过思维生起厌离心、菩提心,努力成为法器。这就是加行修法的目的。
殊胜正士具有什么法相呢?第一,自在闻思精华义。第二,调己劝他行善法。
“自在”指没有被无法修法的因缘所束缚,分为身体自在和心自在。身体自在即不是别人的奴仆,也没有人阻止自己修法,或者没有生很严重的疾病;心自在即心不被深厚的恶缘或非常严重的贪、嗔、痴烦恼所控制。有时身不自在也会引发心不自在,所以身、心都要堪能。“精华义”指甚深的佛法,用于简别世间法和外道法。通过修持佛法,可以获得小乘、大乘、密乘的殊胜果位,所以称为精华义。
如果前世听闻正法时屡屡或故意间断,后世即使想要听法,也会被内外因缘所中断,没办法自在听闻,所以在有机会听法时,尽量不要故意中断传承,否则对后世非常有障碍。关于这一点,《入菩萨行论》中还有更进一步的宣讲。如理听闻佛法,一方面可以获得思慧,一方面也为后世种下贤善的习气。单单听闻还不够,还要思维。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听上师讲的时候,内心中有很深的触动,但在出经堂时,这样的触动、觉受往往荡然无存,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为什么呢?通过听闻获得的智慧、定解非常肤浅。为了能够修持正法,听闻后必须从方方面面思维法义,遣除内心的增益和损减,通过和道友讨论,或背诵词句的方式来反复忆念,从而引发思慧。
通过思慧而获得的定解非常稳固,远远超过闻慧。如果思慧比较圆满,内心中的定解就会稳固、深广。听闻时产生闻慧,思维时更深一层地挖掘含义,和自己的相续作对照,产生思慧。思所生慧是产生修慧的正所缘、正加行。所以,在听闻的基础上必须再再思考,反反复复看书。闻和思是引发生起真正定解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通过闻思使相续中生起定解后,一方面要用这样的智慧调伏自己的身体、语言和心;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觉受、经验和行为劝戒他人行持善法。
佛陀在《戒经》和别解脱戒律中,宣讲开遮持犯等内容,著重于调身语;在大乘中宣讲如何调伏心性。所以,我们要通过修持殊胜正法来调伏自己的身、语、意:使身体调柔,不做恶业;使语调柔,不说妄语、无有意义的语言;使意调柔,泯灭贪、嗔、痴,相续中尽量生起信心、菩提心等善法。
劝他人行持善法,有时身教超胜于言传。即使通过语言指导,别人也会同时观察你自己的身体、行为有没有安住在正法中?虽然佛法本身不应该向外观察,但很多初学者、凡夫人、愚笨的世间人没有办法往内观,往往看上师、师父做没做?如果上师做得很好,自己就会生起信心;如果上师、师父没有做好,自己也没有兴趣去做。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多种方式,真正能使他人趣入善法。
“修行山王极稳固”:通过自在闻思生起思慧后,不能仅仅停留在定解上,证悟万法实相要靠修行,通过闻慧和思慧而引发证悟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听闻之后思考,有了定解之后必须要趣入实修。在不同的道场和传统中,实修有不同的体现: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讲,宁玛派主要是白天闻思晚上安住修行;也有些道场,在经过必要的闻思后,弟子需要在关房、深山、森林中,一心一意舍弃琐事而修行。但无论传统、根性、机缘有何不同,都必须要修行。
比如,听闻了暇满难得的修法后要知道,如果内心中没生起暇满难得的觉受,修法就没有实际意义。生起这样的定解后,每天四座或至少一座,安住在法义中反复串习,这就是修行。闻思之后必须要修行,这样才是具备暇满难得自性的修行山王。须弥山王不会被普通的因缘所撼动,一般的风对山王没有任何影响。用于比喻真正的修行人,首先精进听闻,再精进思维,然后精进修行,最后内心中的修法觉受就像山王一样稳固、无法被撼动,就像衮巴瓦格西和金厄瓦格西一样,对轮回琐事没有丝毫兴趣。
“彼等仙人胜幢相,无论在家或出家,即是珍宝之人身”:能够自在闻、思、修、调已劝他的修行者,是能够树立佛陀胜幢的人,无论他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是珍宝的人身。什么是珍宝人身呢?自在闻、思、修精华义再调已劝他,就是暇满宝身的定义。
所以,我们要看内心中到底具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具备,应该生欢喜并再再稳固;如果不具备,应该找出差距,努力使自己获得佛陀所宣讲的珍宝人身。在修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没学佛之前是普通人身、相似人身;开始修法后也许成就了中等人身;再通过上师、善友的帮助,内心中逐渐趣入闻、思、修和各种法义、境界,通过转根等方式最终获得珍宝人身。所以,佛法教育的殊胜在于首先指出我们目前的状态;然后说出应该如何改变;并通过宣讲法义来帮助我们达到标准。所以,无垢光尊者宣讲相似人身、中等人身和珍宝人身,并非没有意义,而是让我们通过对照,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找出差距后,再了知如何精进才能获得珍宝人身。暇满难得就是引导我们成为珍宝人身,真正获得暇满自性的殊胜修法。
“善妙法门”指佛法,用于简别世间、外道的法。听闻善妙的法门后,要深入思维法义,来遣除相续中的增益和损减,生起殊胜的定解。相续中有了定解后,必须要安住(直接实修),使心和正法相应,来调伏自己的相续。以前我们的相续是什么?充满了贪、嗔、痴。调伏相续后,要变成什么样?身、语、意非常柔软,心和正法相应。正法是什么?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慧。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要变成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慧。这就是通过佛法的教化来调伏自相续。
暇满难得是为了修持大乘修法而宣讲的共同加行,修持暇满难得是为了生起菩提心,所以调伏相续后,不能满足于自我的寂灭,必须要劝勉他人行持善法。
劝他人真正趣入解脱道的人就是大仙人(佛陀)胜幢者。
在某些经典中,仙人胜幢专指袈裟。为了强调与之不同,无垢光尊者在此处特别指出:仙人胜幢不仅指出家装束或出家众。
如果能像颂词中所讲的一样,精进地闻思修行并劝人行持善法,无论男身、女身、居士还是出家人等形象,都可以称为珍宝人身。
《德藏经》中讲:如果能够广泛听闻、思维、修行圣教,也能劝勉他人闻思修行,这样的人就是六道一切世间的殊胜庄严,所以称为具备大义的暇满,又称为珍宝人身。
如果具备暇满人身,诸佛都会在眷属海会中赞叹、称颂、恭敬他。为什么呢?此人的行为相合于解脱道,以如今具备殊胜暇满自性的因,以后必定会成佛,广度无量众生。
劝勉他人行持善法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指出万法无常。根据《广大游舞经》中所讲:“一切有为法都会迅速地毁灭,犹如空中的闪电不会久住,我们存活于世间,自己的身体、相续也会迅速毁灭,所以在具有闲暇的人身自性时,应当行持胜妙的佛法。”
虽然粗大的无常不一定像闪电一样,比如器世界在住劫时有二十小劫,但从细无常的角度来看,一切有为法毁灭的速度,有时比空中的闪电还要快。
前面讲了通过无常让众生趣入佛法,这里是第二种方法。月称菩萨说:“首先给听闻空性的人宣讲广大的布施、持戒、安忍等教法,等他能真正对众生发起菩提心,或通过布施等使自身相续成熟、堪为法器后,再宣讲甚深的教授,即大空性的教法。”在《中观四百论广释》中,圣天菩萨也宣讲了类似的教言。
无垢光尊者在此列举以上两个教证有非常大的必要,是为了教导我们如何利益众生。讲解佛法时必须要有善巧方便:首先观待对方的根性,成熟后再次第宣讲上上的教法。如果直接宣讲最甚深的教授,可能会导致对方对教法及整个修持退失信心而堕入地狱。
这样一种暇满人身,总的来讲堪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所依,尤其堪为无上乘的法器。“无上”有不同的解释:观待小乘来讲,大乘的教法堪称无上;观待共同乘来讲,密宗的教法堪称无上。无论要修持小乘还是无上大圆满,最殊胜的所依都是暇满人身。
通过《虚空宝经》中虚空藏菩萨和佛陀的问答,清淅地体现了佛陀对于“暇满”(无垢光尊者前面所讲的“无上法器”)的甚深解释。虚空藏菩萨问佛:“如何看待暇满?”佛陀告诉虚空藏菩萨:“我们的心被贪嗔痴等分别念所束缚而成为散乱状态,如果能通过殊胜的教法熄灭这种对于外境或五蕴身心的分别,住于心的自性中,就称为暇;了知心的本性,在真实义中使心得到自在称为暇满。”这样的暇满人身堪为无上法器。
佛陀在这段经文中讲到了法界自性,如何安住于法界以及如何消除分别心而获得解脱自在的方法。要修持如此高深、相合于法界的空性教法,必须要依靠暇满人身。无垢光尊者引用这段教证的目的,主要是证成堪为无上法器。
获得暇满人身后,为什么不必思维轮回琐事,而要唯一思维正法呢?在大德前闻法、如法修持的机会非常稀有难得,所以要精进修持,一旦错过了修法的机会,就虚耗、浪费了暇满。
“故于大德前闻法,如法修持住正法”:现在我们获得了暇满人身,可以在善知识面前听闻殊胜的大乘教义,听闻后应该如理作意、如法修持,令身语意、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都安住于正法中。宗大师在《广论》中也再再呵斥过:不能听了一个教法,但去修其他的法。仲敦巴尊者也讲过,听闻一个正法之后还去寻找其他的修法是非常可笑的。我们也反复强调过:不能调伏烦恼、利于解脱的正法,一句话也找不到。所以,如法修持非常关键。
“恒常行法止非法,以修法义而住法”:听闻正法后,应该恒常按照佛法行持,尽力制止相续中的非法行为、语言和作意,通过修持殊胜法义而安住于法性中。相续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恒常行持正法,非法的力量就会很弱;否则非法力量就很强,这是一种世俗的缘起。
第二句的“住正法”和第四句的“而住法”有什么差别呢?住正法指通过殊胜正法来摄受身语意,令自己的行住坐卧相符于正法。而住法指究竟位时,通过修持殊胜正法而安住于究竟法性中。
无垢光尊者说这是非常殊胜的窍诀。
下面讲得到人身后必须唯一思维正法的理由:
遇到殊胜善知识很难得,应该好好依止;无论善知识善不善于讲法,通过暇满人身来听闻正法的时机都非常难得;恒时精进更难得。
以前跟很多道友交流时,虽然没有一位不表露出以后想要实修的态度,但这种想法是不是很容易就能生起来呢?并不是。内心中想要串习、安住于正法,一定缘于前世的发愿力或善业力的成熟。只不过,想要修持正法和真正能够修持正法之间仍然有距离。我们看过《莲苑歌舞》,金蜂和玉蜂想不想修法?一直都想,但一直都没有修。最后,玉蜂阿宁遇到违缘,临死时非常后悔。金蜂达旺被妻子死亡的打击所触动,彻底生起厌离心,当下就修法,最终依止华智仁波切修持而获得成就。所以,想修正法并不代表就能够修持正法。不过,文中是侧重于想修和不想修的方面而讲的。
虽然有些人也在修持正法,热血沸腾地住山洞、茅棚、森林,但能不能真正持续呢?能够恒时精进也不是无因无缘的,要观待福报、资粮、相续中的修法意乐、出离心、菩提心、正见稳不稳固……在闻思佛法的十年中,我们看到很多道友最初都发愿“不成就不出山”“不成就不出关”,但不仅真正成就的不多,能坚持三五年的人也非常少。看到米拉日巴尊者或宁玛派大圆满祖师的传记,看到前辈们如何通过实修而证悟,自己就发愿一定要实修。或者因为遇到恶缘,突然生起了非常强烈的厌离心,不想接触周围的道友、道场及其他琐事,索性一个人去住山,但当恶缘的力量逐渐消逝后,无法得到上师的加持,无法和正法相应,心相续又恢复到老样子,在山中住不下去,出山后变得比以前还要糟糕……
所以,恒时精进并不是想想就可以,还要看因缘是否具备:菩提心、空性慧等正见是否具足?一个人住山,是否不需要询问任何善知识就可以毫无怀疑地修行?福报怎么样?上师开不开许?一切圆满后再去好好修行,才有成就的机会,否则非常困难。
无垢光尊者引用《佛分别律》中的教证,主要说明善知识难得、闻正法难得、真正修持或恒时精进难得。
第一,通过观察恶趣众生,可以得到“后世获得人身极难”的定解。到底多困难呢?先观察旁生的数量,再通过经教一一观察地狱、饿鬼的数量,就知道要从恶趣中获得解脱太困难了。为什么恶趣众生的数量如此之多?一是从恶趣中获得解脱非常困难,二是创造堕落恶趣的因缘非常容易。再观察恶趣众生的相续如此愚昧,就知道要趣入正法、生起善念非常困难,所以在后世舍弃恶趣获得人身非常困难。
第二,通过观察邪师,可以引发“很难值遇善知识”的定解。到底多困难呢?首先,邪师的数量非常多 。法称论师讲过“邪见无边故, 一一难破尽”。邪见无边说明宣讲邪见的邪师到处遍满,佛门中打着佛法旗号,外表是比丘、居士的邪师也屡见不鲜。在这么多的邪师中,想要不遇到他们、或遇到之后不被邪见所染污,能够从善知识那里接受正见,是非常困难的。即使遇到了真实善知识,如果内心中没有如理作意,也可能生起邪见。当然,这不是善知识有问题,而是由于自己前世相续中的邪见习气所引发,对善知识生起邪分别、邪观察,乃至于退失信心。其次,邪师、邪见的威力非常大,想要从中出离非常困难。因此,遇到真实善知识非常困难。既然现在已经遇到,就应该按照“依止善知识”品中的诀窍,一心一意地对善知识生起真佛想,一心一意调伏相续中的邪分别念,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法义,否则可能虚耗人身。
“且观此等失毁戒律与解脱之破戒者”,传记和经典中记载,佛陀在世时也有很多破戒、生邪见、失毁解脱道的人。即使遇到了导师佛陀,在具有舍利子、目犍连等上首大德比丘及文殊等大菩萨的清净僧团中,也会破戒、失去解脱道,说明修持正法不容易,恒时精进更不容易。
“当唯以行头陀功德、修持善法、乐居树下或静处而度日”,这里教诫后代修行者:获得暇满时,应该尽量安住于如理作意。我们离佛陀在世时已经两千多年,和现在比起来,那时众生相续中的烦恼更少。现在环境如此恶劣、相续中烦恼如此强盛,在这种情况下,脱离善知识、道场和道友,一个人去修行是非常危险的。在上师和道场很清净,道友和合闻思修时,我们不要打其他主意,应该在好的环境中熏习自己的相续,尽量培养最为清净的正见、信心和大悲菩提心。没有稳固之前,还要继续依止上师善知识。这些都是教言、教证中隐含的意思。
如果真正能够安住在暇满自性中,不久的将来就能够越过三有的恐怖大海,迅速趣至寂静洲而获得殊胜的大涅槃果位。
如果能通过精进心勤于善法,就会迅速现前无上圆满正等觉的菩提果位。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及很多大德的教授中,都这样劝勉后学者:即使现在是具缚凡夫,如果能具备精进心修持善法,一生中就可以获得解脱。所以,精进和不精进完全不同。即使相续中的烦恼非常重,每天生起无数次的贪心、嗔恨心、嫉妒心等,但从现在开始,如果能如理如实地精进修持佛法,这一世中就可以现前解脱的果位。成就的大德和全知无垢光尊者都作了这样的授记。
所以,现在不是其他原因,是我们自己发不起精进心,应该修持的正法没有修。这方面怨不得别人、怨不得教法、也怨不得道场只有闻思没有修持,就怨自己没有精进心。如果有精进心,正法一定会融入相续,这一世一定能现前解脱果,法就是这么殊胜。我们并不是只学了暇满难得,菩提心、大空性,乃至密乘的修法都已经学过了。慈诚罗珠堪布以前在成都给居士讲法时也提到过:按照我们所学的教法,早就足够成佛很多次了,可是为什么现在相续还没有得到调伏?就是因为对法义生不起欲乐心和精进心。所以,应该在自己身上多找差距,尽量发起精进心,这样也是非常殊胜的。
《亲友书》是龙树菩萨对乐行贤王的教诫:“佛陀说,如果依止真实的善知识,解脱道就能够圆满。劝诫国王和后代学者应该依止大德精进修行,如此几世中即能获得寂灭,就像依止佛陀一样。”
梵指涅槃或解脱,行是道的意思。阿难尊者曾对佛陀深有体会地讲:“修行者能够获得解脱,一半的成就应该归功于善知识。”佛陀说:“阿难,你完全错误了。获得成就百分之百依靠善知识。”
业地指南赡部洲,在这里无论造恶业、善业或解脱业都非常容易成熟。我们如今转生在南赡部洲,修持解脱道非常容易,如果还不精进,就是虚度暇满。可以看出,无垢光尊者从很多侧面,乃至于指出业地的特点,来教导我们一定要利用暇满人身修持善法。
有很多在南赡部洲修持而一生成佛的公案:无垢光尊者在桑耶青浦修持六个月成佛,米拉日巴尊者一生成就金刚持果位,还有不计其数的修行者一生中成就解脱道、菩萨地、佛果或往生极乐世界。这么多大德、修行人都能在业力之地南赡部洲因为勤修正法而获得解脱,为什么我们不行?为什么我们偏偏要在这时虚度人身?要对自己做最深的呵责,想一想前辈们解脱的公案,就能够激发自己以最大的精进心来利用暇满人身,恒修正法。
“何者转生为人时,倘若不勤修善法,则无比其智劣者”:无论身份、性别、智慧高低,只要转生为人,都必须要精进修持善法,否则就是最劣慧、最智劣的。世间人不修正法情有可缘,因为没有获得暇满人身、没遇到善知识、没听闻过正法;但我们如今已经获得暇满人身、已经遇到殊胜善知识、已经听闻了这么多教法,而且有这么多的空闲修法,如果还没有修,去哪里能找到比自己智慧更下劣的人呢?现在我们离解脱只有一个门槛的距离:迈进去就是解脱,不迈进去就是轮回。如果在此时堕入地狱、恶趣或轮回,就是最可怜、最可惜的。
“如自宝洲空手返,无义虚度暇满身,故当恒修寂灭法”:上面的情况,就像到了遍地是黄金、如意宝的珍宝宝洲却空手而返,在无有意义中虚度了暇满人身,所以应该恒时思维教义、恒时修持寂灭的正法。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佛法的宝洲中,眼睛看到、耳朵听闻的全是殊胜正法,是最圆满的时机。如果还不修行,就一定会遭到诸佛菩萨和上师的严厉呵责,最后在死主现前时自己也会非常后悔。
如果对于世间琐事、世间八法过于耽执,就是无义虚度人身;相反,除了吃饭和睡觉,尽量把心调转到修持解脱道上,就是利用暇满人身。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恒修寂灭法。但这也不是说不需要听法,马上就去修行。前面我们讲过,寂灭法有很多种修法,暇满难得就是其中之一,是趣入寂灭法的一种方便。如果内心中不生起厌世心,相续中不生起看破今生的心,即使以最大的精进去修大圆满、大空性,最终还是一无所成。
所以,要从基础的法开始修起,必须使这些法在内心中扎根,和内心相应。并不是说已经修过几座、已经修过几天就可以,要看内心中有没有觉受,没有觉受的话还需要一直修下去。这样一种道次第的修法,下下是上上的基础,所以必须看重加行。
《开启修心门扉》中,博朵瓦尊者示现上说自己已经从修大空性、菩提心等降到了修习无常,自己以前好高骛远,但修来修去发现还是要从基础开始。看到大德的教言后,我们也应该明确地知道修行方向:现在开始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等共同加行,圆满之后再去修其他的法。即使以后没有机会修持空性等法门,现在修持的共同加行也完全具有实义,因为它能减轻我们对于世间八法的贪著,有效地压制一切烦恼,所以应该对于前行法再再作意、再再修持。
转生在有修法机会的业力之地——南赡部洲,尽管已经获得了这样的闲暇人身,但如果不修行正法,则如同从如意宝洲返回时没有取到宝珠空手而归一般。现在我们已经转生在容易成熟业力的南赡部洲,得到了暇满人身,如果没有精进修持正法,内心中没有产生任何定解和修证,就如同到了如意宝洲却空手而返的穷人。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也教导我们要修法:“既然得到了闲暇人身,如果还不修持善法,就没有比它更欺惑、更愚痴的事了。”
为了劝诫我们修持正法,大德们把能用的语言都用上了。我们能不能体会这样的用心?能不能体会金刚句中的所诠意义?能不能往内观?如果能做到的话,就可以得到殊胜的收获。否则,即使无垢光尊者、寂天菩萨或佛陀降临在我们面前,除了这些教法也没有其他可讲的。
所以,现在开始从微小善事做起,唯一精进行持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殊胜法门,将获得很多圆满功德。
增上生和决定胜是相对的。能够获得人天善趣是增上生果位;超越轮回的出世间解脱是决定胜果位,其中又分为小乘决定胜、声闻决定胜、缘觉决定胜、菩萨决定胜及最殊胜的佛陀决定胜。为什么教导我们修持增上生呢?修持正法需要生生世世,只有在增上生的人天善趣身份中才能够继续修持善法。
龙树菩萨的《宝鬘论》中,详细地讲了很多增上生和决定胜的修法,如何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如何圆满两种自性。
“如是恒修法,自与诸世间,心得喜悦者,即以此为佳”,《宝鬘论》教诫:“自己和其他世间人,如果能够通过恒时修法,使相续中获得喜悦,这是最好的。”获得喜悦有很多方法,包括世间的因:得到好东西或享受好的饭食等;还有出世间因:通过修持正法而生起喜悦之心。哪个最好呢?龙树菩萨说,通过恒修法而获得的喜悦最好。
“由法睡时乐,醒时亦安乐,由内无过咎,梦中亦见乐”,因修持正法的缘故,睡眠时也安乐,醒来时也安乐。由于内心中意乐清净、没有任何过患,梦中也安乐。
如果恒时行持杀生、偷盗或邪淫等恶业,白天做了很多非法之事,醒时会提心吊胆,相续中充满了邪念、罪恶,觉也睡不安稳,担心怨敌或警察找上门来,为了随时逃命,枕头下还要放匕首或枪;相反,恒时修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善法的人,醒时安住在善心、善行中,内心意乐清净、没有过失,不会怕怨敌的伤害或国法的惩罚,非常安乐,由于恒常串习的缘故,梦中也非常欢喜、安乐。
“虔诚孝父母,敬事族姓尊,善受用忍施,软语无离间,实愿尽寿行,感得天王已,后仍为天王,故应修彼法”。这里讲到了世间和出世间的共同修法。第一,在家时好好孝顺父母。第二,经常尊敬、恭敬承侍种族、族姓中比较尊贵的人,比如长老、上师或国王等尊者。第三,不夹杂恶业、善巧受用存活需要的饮食和衣物,并修持安忍和布施。不应该用邪命、非法的手段寻求衣食,要正命、正确地获得。第四,说话时要柔软,使人听到后很受用,不要刺伤别人的心,恒常不说离间语。与软语相对的恶语有两种:一是粗声大气地直接骂人;二是虽然语气柔软,但是软中带刺,别人听了马上会受到伤害。
如果能够这样终生行持善法,后面生生世世会做天王,获得增上生的果报,最终成就佛果。
“又云:‘故汝当了知,如是同业果,恒时利众生,于汝亦有利。’”龙树菩萨在这一品结束时,教诫国王应该了知:业和果之间是相应的,如果现在能恒时利益众生,最后自己就会得到利益。
比如,前面讲的孝敬父母、尊重有地位的人和善用等善因,就有后世得到孝敬、尊重、美色、受用等善果。有人认为利益别人自己就得不到利益,这不是真正的智者应该作意之处,如果现在能够放弃自利去利益众生,最终自己也会得到利益。
《宝鬘论》和《入行论》的教证,都是讲应该修持使自己和他人、今生和来世、暂时和究竟都能获得安乐的善法。
一切善法的根本来自于我们的心。
虽然善恶等一切世间法的根本都是心,但这里是站在修持善法的角度来讲。
有情界、器世界的一切法,都依赖于自己贤善的心。贤善的心依靠暇满的缘起而产生。暇满自性的因缘已经具备时,应该用一切精力来调服自己的心,这是诸法的根本。自己的心善,地道就善。所以,成不成为善法主要看是不是处于善心的状态中。
从无垢光尊者的金刚句中,我们知道善心要依靠暇满的缘起而产生,这是非常殊胜的教言。观察一下非暇满的缘起:相似人身能不能产生善心?相似人身不是善心的所依处,生不起一般的善心或真正求解脱的心;旁生的所依上能否生起勤修解脱道的善心?非常困难;地狱的所依上能否生起勤修解脱道的善心?很难生起。因为前世修持五戒十善、布施持戒等并再再发愿,今生才能获得暇满人身,在暇满人身中堪能生起善心,在善心上堪能生起善法。
如果抓住了诸法的根本,就可以抓住果和支分。相反,仅抓住了支分,最后的果就会非常微劣。所以应该调服自己的心。佛法就是这样的调心法门,这些方面需要我们再再观察。
有了暇满人身,就可以生起善心,修持善法,这就是能依所依二者的缘起力。
心作为一切善法的主因,暇满人身作为助缘,在暇满人身上修持一切善法。所以,无垢光尊者劝告、引导我们,要将一切修法放在调服自己的心上面。
佛陀说心是一切诸法的根本,所以应该恒时调服自己的心。
佛陀对龙王讲:心是万法根本,诸法都从心产生、由心而幻化,所以要彻底了知心的本性,从而调服内心。心调服后,一切得到调服;心解脱后,一切得到解脱。
《普作续》中这样讲:无论五蕴身心还是外在的器世界,一切都由心所造、由心所幻变。所以应该调心。
《楞伽经》说:“尤如镜中所显现的影像,虽然好似显现,但根本没有真实的自性,如果不知一切万法是心的显现,就会认为能取所取是别别的法(我的心和外境是别别的法),导致转生恶趣或轮回。
“清净习气力,种种唯心生,人前现外境,世间皆唯心”,清净习气显现圣者功德,不清净习气显现轮回众生。一切法都是由心显现的,在人或其他众生面前所显现的外境,除了心之外没有其他。
一切外境显现都不实有,是因为习气扰乱心而产生,这是《楞伽经》的殊胜抉择。
在迷乱心识前,自己的内识和外境都无有而现,是由迷乱习气而产生的景象,实际上不成实有。因为以前对于外境的执著,内心中产生能取,通过二取在阿赖耶识中种下习气的种子,从阿赖耶识又开始显现外境,再次开始执著,
不观察、不了知的时候,好像实实在在现于自己心中,所以,心是万法的根本。
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和《虚幻休息妙车疏》中讲过:虽然山等外境是在迷乱心前的不清净显现,一切都是心所造,但山等外境并不是心的自性。对此下文还有阐述。
接下来对“一切外境是心”作了广大破斥,发了很多太过。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