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第一课笔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开始一起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属于五部大论之一,学习本论之前,我们应该知道《现观庄严论》属于佛陀三转法轮当中二转法轮的教义,佛陀在三个无数劫之前,为了利益像我们这样的众生,发了殊胜的菩提心。然后为了让菩提心的誓愿圆满,开始积资净障,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其实我们的心愿要达成也是一样的,单凭心愿本身没办法达成我们的所思所想,要让自己的心愿圆满,必须要有方便,这个方便说是聚足顺缘和遣除违缘。而顺缘当中最根本的顺缘就是福德。佛陀也是发了利益所有众生的大愿,要用自己最圆满的智慧帮助众生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这么圆满究竟的誓愿,绝对缺少不了福德和智慧资粮。发了愿之后,一方面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坚固自己的誓愿,一方面为了让誓愿圆满来修持六度四摄等福德和智慧资粮。
我们发了菩提心也是一样的,一方面想方设法的要让所发的愿菩提心的誓愿不退失,再再的稳固。发了愿之后,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达成这个愿望,我们要闻思修行,修持布施、持戒等等一系列的善法,佛陀为了达成这个愿望,修了三个无数劫的时间,把所有该圆满的福德、智慧的资粮,通过三无数劫的精进苦行都已经圆满了,圆满之后成就了佛果,然后以佛陀的智慧宣讲了,能够引导众生的最殊胜佛法。
佛陀成佛之后所宣讲的法,从显宗侧面来讲就是三转法轮。首先是转了四谛法轮,最初以五比丘为首,还有八万天子等初转了法轮,主要是宣讲了四谛十六行相的殊胜解脱道,这是针对根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不一定能够发菩提心入大乘的共同修行者,给他们宣讲了四谛法轮,初转法轮可以让众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二转法轮是般若无相法轮,般若法轮,也叫无相法轮,就是抉择一切的相都是无自性,对一切的相抉择无自性也是万法的本性如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就是无自性的,所以为了让众生明了万法的本性,宣讲了般若般罗蜜多,宣讲了一切诸法无自性。空性法义般若蜜多从宣讲万法的本性,从对境的侧面来讲,一切万法都没有实有的本性,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有些大德说,般若般罗蜜多的功效最主要就是破执著。我们知道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如果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我们的分别心就无法缘任何的相而产生执著。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执著呢?就是对于万法空性没有认知而生起了颠倒执著。本来没有的认为有,本来是空性认为实有的,对于离一切戏论的法界实相产生了有无是非的四大分别,产生了四种戏论分别念。
因为凡夫人的想法没有相应于万法的本性而产生了种种的实执,所以佛陀在二转法轮当中讲到了,众生所执著的认为有无是非等等,都是错的,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对的,或者万法是有的、没有的、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佛陀说这一切都错了。一切万法的本性是怎么样的呢?离开有无是非,才是它的本性。般若般罗蜜多宣讲了万法的本性,为什么又说是破执的呢?因为我们所执著的就是颠倒,本来没有什么可执著,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离戏的,包括我们分别心所执著的对境和我们执著分别心本身存在,都是没有安住本性的颠倒状态。一方面来讲,从对境的侧面来讲是告诉我们是空性,另一方面来讲,了知了空性之后,反过来从我们分别心的对治方面来讲,就是破执了。因为不符合于实际情况,所以有的执著要破掉;无的执著也不符合于实际情况,无的执著也要破掉;亦有亦无的执著也要破掉,它不是的实相;非有非无的执著,也要破掉。一切万法除了有无是非,或者归纳起来是有和无二边之外,再没有第三种执著的方式了,当我们把这些破完了之后,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执的,直接安住它本来的状况。
不管般若般罗蜜多所宣讲的是万法空性,还是说般若般罗蜜多是宣讲的破执著的法门,这些说法都对,这是从二个侧面给我们安立的。其实也是告诉我们抉择空性到底为了什么?第一,了知万法的本性如是;第二,学习般若般罗蜜多法门就是为了让我们逐渐打破对一切万法的执著,颠倒分别念。只要是我们能够生起所有的分别念全是错误的,都没有办法相应于它的本性。所谓的破执不是破一分执,也不是破浅层次的执,而是破所有的执著。因为所有凡夫人的分别念,都是错误颠倒,所以所有凡夫分别念的执都要破掉。
在《现观庄严论》当中体现的,就是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的执著都是空性的。从对境来讲,我们的分别念能认知的对境,比如色受想行识五蕴,乃至于眼界耳界意识界、最后的四谛、一切智智,所有在我们心前能够浮现出来的东西,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都是无自性的,都是空性的。我们了知了对境,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都是空性之后,我们内心当中,认为的色应该是有的,或者色应该是无的,这种执著自然而然就会消亡了。
乃至于认为佛智是实有的,也不符合佛智的本性。佛陀的智慧怎么可能是有戏论的呢?佛陀的智慧不可能有戏论,而在我们的分别心面前,比如现在我的脑海里面想一个佛陀的智慧,在我脑海里面浮现出来的佛陀的智慧,就是我们分别心面前所浮现出来的佛智概念而已,它是不是真的佛智?不是真的佛智,就是我们的分别念加工之后的佛智。这是不是佛智本身呢?不是。既然不是,我们对佛智的错误认知也要破掉,离一切戏论的佛智才是真的佛智。佛陀的智慧一定是离戏的,一切万法的本性,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就是离戏的。我们认为对境是有的无的,我们认为佛智应该存在,或者应该不存在,都是不对的。
我们对于对境的执著,应该了知是空性。反过来讲,我们对色法、受想行识的执著,乃至于我们对于一切智智的执著,都是需要远离的,需要打破的。只有我们远离了一切执著之后,分别念寂灭了,这个时候实相就会现前。就像《智慧品》中第三十四颂所讲的一样,“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实法和无实法都不住心前了,那个时候没有余相,没有其他可执著的,这个时候就无缘最寂灭。现前本性就是无缘最寂灭,它的本性已完全现前了。我们学习般若般罗蜜多就是为了现前万法的本性,并不是把一个先前存在的东西,通过学习佛法把它灭掉,好像消灭一个外在的怨敌那样,不是这样的。我们认为的实有都不是万法的本性,万法的本性是空性。因为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候太长,只要我们有分别心的时候,就没办法去现前它的本体,所以我们要学习般若般罗蜜多。学习般若的法门,一方面来讲它的对境是空的,另一方面反过来讲,如果了知对境的空,我们内在的执著分别念慢慢也就会相应而息灭,息灭了分别念之后,本性的智慧就会现前。
佛陀的三转法轮主要是宣讲善分别,也叫做善辨。善辨法轮就是善加辨别、善加分别,有的安立为有,没有的安立为没有,第三转法轮有了义的,也有不了义的。不了义是宣讲唯识的部分,比如遍计所知性是没有的,就一定是没有的,依他起性或圆成实性是有的,暂时有或究竟有。世俗谛当中有依他起性,胜义谛当中有圆成实性,必须安立,如果你在究竟当中不安立圆成实性,那就一定是遍计。从这方面来讲,如果你没有安立遍计所执性是没有的,一定就是有的,从唯实三自性的侧面也是善加辨别、善加安立,有的一定安立有,没有的安立没有。从了义的方面讲,如来藏一定有。无论如何佛智面前的如来藏,常乐我净的自性一定是存在的,有的一定安立有,没有的戏论客尘绝对不存在。这就是三转法轮当中所安立的。
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从本质来讲,没有什么差别,三转法轮究竟来讲,如来藏本性就是智慧。如果我们在学般若般罗蜜多的时候,刚刚说了破执,当我们的执著破掉之后,能够现前万法实相本体就是智慧,这个智慧其实就是光明如来藏,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它在抉择的时候没有那么明显。如果一旦现证了空性,这个现证空性的智慧,我们在名言当中不可能不安立,现证空性的智慧是什么?这个智慧其实就是佛性,如来藏本体最明显的功能就是了知万法空性的智慧,了知万法本性实相的智慧,叫做佛性如来藏,这就是智慧光明。这是三转法轮当中大概的意思。
了知了这些之后,现在我们学的是《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属于二转法轮般若般罗密多的范围。般若前面介绍了,就是抉择万法空性和如何现证空性。中观在抉择空性的时候,主要从遮破的方式,去打破我们错误的观念,来显现它的实相。大恩上师的讲记中也提到了,最早《现观庄严论》的缘起,是印度的无著菩萨,因为母亲告诉他,你出生的必须性是弘扬佛陀的教法,所以他自己立誓弘扬大乘。他想,一定要见到弥勒菩萨,在弥勒菩萨面前听闻大乘教言。他在鸡足山就苦行了十二年,最后现见了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现在住的地方是兜率天,弥勒菩萨把他带到兜率天之后,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宣讲了弥勒五论,他就完全通达了。无著菩萨一方面来讲,他已经苦行了十二年法,一方面来讲,也是见到了弥勒菩萨。现见本尊之后,本具的智慧都会开发出来,就是说菩萨应有的功德已经全部拥有了。无著菩萨是佛陀在《文殊根本续》当中明显授记的大德,属于住于法流三摩地的瑜伽者。有些时候说法流三摩地是大资粮道,有些时候说法流三摩地就是三地菩萨的自性。虽然大资粮道也有法流三摩地,但是安立为三地的说法更多。无著菩萨作为一位佛陀授记的殊胜圣者,不可能只是安住在一个大资粮道的修行者,应该是三地菩萨。
通过他的智慧完全通达了弥勒菩萨五部论典的意义,记录成文字之后,带到人间来做广大的弘扬。在汉译的弥勒五论当中,有些说这是无著菩萨造的《大乘经庄严论》,很多唐译都是这样讲的。这种说法也对,弥勒菩萨讲了之后,写成文字带下来弘扬的。虽然从某方面来讲应该是这样的,但是真正来讲弥勒五论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宣讲的,这是佛法当中很特殊的五部论典。宣讲者是未来佛,没有成佛之前,他宣讲佛法的教义已经在人间弘扬了,或者作者在兜率天,但是他利益众生的论典在人间一直有着广大的弘扬。
弥勒菩萨的五论很著名,弥勒五论,当然和五部大论的侧面不同,五部大论中的《现观庄严论》和弥勒五论中的《现观庄严论》是一个,别的四部论典都不相同。弥勒菩萨的五部论,就是平常我们讲的二庄严、二辨和一宝性,即两个庄严论、两个辨别论和一个宝性论。两个庄严论是《现观庄严论》和《大乘经庄严论》;二辨是《辨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还有一个是《宝性论》,这就是弥勒五论。
对于弥勒菩萨五部论的意趣,全知麦彭仁波切有一个《辨法法性论》注释,在注释的开篇介绍了弥勒菩萨五部论的意趣,他说,有些大德认为弥勒五论是一个大论,属于一部大论当中的五个部分而已。为什么是一大论,它的根据是什么?《现观庄严论》前面有顶礼句,等会儿我们就会学到,但是没有回向句。《宝性论》有回向文,没有顶礼句。其余三部论典既没有顶礼,也没有回向。既然《现观庄严论》前面有顶礼句,没有回向,中间的《大乘经庄严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三部论典没有顶礼也没有回向,《宝性论》没有顶礼句,但最后有个回向句。有时候说有顶礼句、回向句就有完整的论典。在五部论当中的特点是《现观庄严论》有顶礼句没有回向,《宝性论》有回向句没有顶礼句,其他三个论典既没有顶礼也没有回向,说明是一个大论典。
其他的大德说这个安立不了,虽然从顶礼和回向侧面来讲,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的意趣不同。有些地方讲《现观庄严论》主要是讲空性和现证的,《宝性论》是讲如来藏的,因为意趣不一样,所以不应该安立为一部论典。
麦彭仁波切他老人家自己的观点认为,《现观庄严论》肯定是讲般若波罗蜜多意趣的,毫无疑问是从能境的智慧讲解空性,《宝性论》肯定是讲如来藏的,这些毋庸置疑,没有什么辩论的。《现观庄严论》是讲空性,《宝性论》是讲究竟了义的如来藏光明。《大乘经庄严论》在《现观庄严论》讲空性和《宝性论》讲如来藏以外,没有讲到的所有大乘经典的内容归摄在了《大乘经庄严论》当中,就是现在大恩上师给我们讲的《大乘经庄严论》,里面有皈依、种性、发菩提心等等,就是除了般若和如来藏之外,所有大乘经典的要义和修行方法,都归纳成了《大乘经庄严》。它主要意趣讲唯识多一些,但是是不是真正的唯识论典也不好说。虽然它里面有唯识,但是也有讲了一些比较甚深的,它的意趣不一定都是唯识,就是讲唯识的比较多。《辨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两部论典的意趣是什么?《辨中边论》主要是讲整个大乘比较广大的部分,整个大乘道比较广大的部分归纳起来就是《辨中边论》,然后整个大乘比较甚深的部分就是《辨法法性论》。二辨论主要是整个大乘比较广大和甚深的部分归纳成的两部论典,这就是弥勒五论的意义。
弥勒五论特别殊胜,现在我们也在学习《大乘经庄严论》,虽然对于刚刚学习佛法的道友来讲,很不好懂,但是它的内容非常殊胜广大,学完之后自己心胸也会不一样。感觉应该发菩提心,应该进入大乘,这些感觉很明显。每部论典都有它的侧重点,全是非常殊胜的。弥勒菩萨显现上面是十地菩萨,补处的智慧抉择的是非常善妙的。
现在我们学习的《现观庄严论》是抉择般若波罗蜜多的。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二转法轮的体系,佛陀讲的时候,已经把所有有关般若的内容在《般若经》当中讲了,但是里面的含义,通过后面佛陀授记的大德弘扬的时候,基本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抉择。一方面是直接讲空性,龙树菩萨造中观六论抉择了有关空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般若经》当中还有比较隐藏的意义,隐藏了什么?就是怎么现证空性的方法、修行《般若经》的窍诀,弥勒菩萨用了《现观庄严论》来抉择。里面隐藏的含义,有些大德说,没有十地菩萨补处的智慧,普通人根本看不到里面有这么明显的修行次第。有一种说法说《现观庄严论》实际上是《般若经》的科判,那个读懂《般若经》的科判就是《现观庄严论》。如果把《现观庄严论》学好,再去看《般若经》就会很清楚,里面有很多次第。我们看有些话好像差不多,前后都差不多,感觉是不是重复了?如果通过《现观庄严论》再看的时候,没有重复,而三讲的次第不一样,有些是加行道,有些是见道,有些是修道,有些是佛地。如果有了《现观庄严论》之后,次第就会非常明显,那个真正知道佛陀非常伟大。
否则有些时候我们说《般若经》很好懂,似乎觉得《般若经》很容易懂一样,我们觉得好懂,只不过是从它的空性方面大概知道。比如《金刚经》里面大概从空性方面讲,一切都是无自性的,但是里面还有一个隐藏的,显现上十地菩萨发现了,并且抉择出来的修证次第,我们根本没办法了知。如果我们没有去学习《现观庄严论》,对般若波罗蜜多的教义,通达得还是不完全。如果了知了中观空性方面,然后现证现观方面也是了知了之后,我们对于整个般若的两方面,就是直接的意思和隐藏的意思,都能够很清楚地了达。
当然《现观庄严论》本来就很不好懂,以前益西上师给我们介绍的时候说,《现观庄严论》的词句上不是很难,后面我们一看真正解释词句的确不是很难,但是它的意义很深。辩论的时候,《现观庄严论》的辩论最多的,因明和现观的辩论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因为抉择的不一样,所以对《现观庄严论》的注释也非常多,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解释弥勒菩萨的意趣。
大恩上师讲了,我们应该认真地学,要用最大的欢喜心和精进的智慧来听受,说明这是不好懂的。上师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特别专注、非常精进地去学习《现观庄严论》都不一定能通达,何况说以散乱的心随随便便就想通达《现观庄严论》,除非上一世学过,有很深智慧的人,有可能稍微听一下就懂了,否则还很难通达的。
龙树菩萨的中观论典和《现观庄严论》相对来讲,中观的论典稍微好懂一些,因为它是讲整个空性,只要通过推理,知道一切万法显现的时候是空性的,这方面比较容易知道一点。然后对于怎么样修证的次第、它的境界这方面来讲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知。一个是从它的对境方面来理解的,了解一切万法的对境是空性,另一个是从能境的智慧方面讲,差别比较多。空性都是一样的,而能够真正去证悟的有境层次很多、用功的方法也有很多差别。对于讲空性的方面,我们的分别念一般来讲通过推理都能够推得出来,在《四百论》当中也大概有这种意思。圣天菩萨说,如果我们对于佛陀所宣讲的因果等道理有怀疑,可以通过无相空而生决定信,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无相空性而对因果方面也产生决定信心,这是什么意思呢?万法空性也是佛陀讲的,我们借助推理就可以来验证佛陀所讲的万法空性的确是真实不虚的,然后对空性生起信心。既然佛陀对于这么甚深的空性,都讲得这么清楚,同样的道理,对于一切万法因果显现的宣讲也是正确无误的。这是通过比量通达了空性之后,也可以了知既然佛陀讲了这么甚深圆满的空性,当然也能够讲甚深圆满的因果,这就是通过无相空而生决定信的意思。
相对来讲,中观比较容易懂一点,现观字面上可能不是难懂,如果要深入,还不是那么容易懂的。不管怎么样,能够学习《现观庄严论》都是我们莫大的福报,有些人看到这么难懂的论典,可能会心生畏惧之心,或者生起懈怠、怯懦之心。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讲,能够遇到如此甚深的弥勒菩萨所造的抉择佛陀究竟意趣的论典,就是大福报一种的呈现。我们能够听懂多少就听懂多少,然后在听懂之后,尽量用《现观庄严论》当中的窍诀来引导我们对空性的修证;如果听不懂,也要以欢喜心来接受,和弥勒菩萨,以及甚深的修持空性般若波罗蜜多的窍诀结一个甚深的因缘,如果结了因缘之后,这个功德本身很大,可以清净很多的罪业,圆满很多的资粮。结上了因缘的缘故,以后也会值遇弥勒菩萨,或着慢慢通达《现观庄严论》,以及般若的义趣。般若、现观其实是离实相最近的教言,我们一旦和它结缘了,说明我们的分别心和实相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很容易就会趋入到究竟的证悟当中。这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即便我们暂时来讲,没办法完全马上通达,也应该很欢喜来听受这种殊胜的教言。
现在我们所学习的只是《现观庄严论》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很多和《现观庄严论》有关的内容,它的传统,还有大德们怎么样善巧学习,弘扬的过程。在印度、西藏的佛教史当中都有很多,汉地的佛教史当中没有记载对于《现观庄严论》弘扬的情况。以前也没有翻译,只是到了民国的时候,法尊法师翻译了《现观庄严论》,并开始弘扬。能海上师也翻译了一个《现证庄严论》,在小范围当中弘扬过。在印度很早就开始弘扬了,无著菩萨从兜率天下来之后就开始弘扬。西藏方面也是很早就把《现观庄严论》译成了藏语,在藏地弘扬得非常广。
不管怎么样,通过佛陀、弥勒菩萨的恩德,还有很多传承上师、法尊法师、大恩上师的恩德,现在我们能够学习很殊胜的《现观庄严论》,应该有感恩之心。首先对他们顶礼。然后我们开始学习《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分为论名、译礼、论义和末义四个方面。大恩上师主要是讲的是颂词,使用的科判是上师翻译的两个注释,一个是麦彭仁波切的注释,一个是哦巴活佛的注释。上师老人家用的科判是哦巴活佛的注释,如果我们要参照科判,就看哦巴活佛的科判。
麦彭仁波切的注释里面也是讲了很多窍诀。虽然说是麦彭仁波切的注释,但真正来讲,不是完完全全麦彭仁波切写的,可能当年麦彭仁波切写了一些批注。全部的注释并不是麦彭仁波切写的。不像《中观庄严论释》一样,都是他老人家写的。《宝性论》《俱舍论》和《现观庄严论》几个注释,都不是麦彭仁波切从头到尾亲自写的,而是有些小的注释,后面弟子们补充了。在《现观庄严论》的注疏后面也写了,协庆嘉察等麦彭仁波切的大弟子通过他们的智慧,在麦彭仁波切批注的基础上,完善下来的一部注释。不是完完全全麦彭仁波切写的。
哦巴活佛的注释是自己写的。有些地方说,哦巴活佛也是弥勒菩萨的一个化现,加持过的圣者,还有一个说法,哦巴活佛也是华智仁波切的转世。他是很著名的大德,以前我也看过一些传记。他是西藏拉萨那边的人,哦巴就是卫藏一个活佛的意思。主要是在石渠那边修学、著论、弘扬佛法,是一位非常通达经论的大德。他写的注释加持力的非常大,大恩上师也用他的科判讲的,后面应该会提到。
在“论名”当中,有三种语言,即梵语、藏语和汉语。梵语和藏语读起来特别费劲,读汉语就很顺畅,这方面也有必要性。
弥勒菩萨当年在造《现观庄严论》的时候,就是通过梵语来说的。
这是从梵文翻译成藏语的时候,藏地的译师们翻译的名称。
这是三种语言对照的。上师老人家在讲记当中也提到这样的必要性。第一个,因为佛法来源于印度,当年造论很严格,需要审查的。比如说你造佛教的论典,如果不符合于佛教的教义,过不了关,就会被烧掉;如果你造的是外道的论典,也必须要符合外道本身的教义,不能乱来,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来自于印度的佛法,造论的时候很严格,也就经得起考验。
造完一部论典之后,很多班智达集合起来,开始去辩论,是不是全部都这样?我们不知道,至少一个时期是这样的。这个论典造完之后,就要集中很多寺院的智者,然后来分析观察你的论典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如果你写的是有部的论典,肯定要符合有部的观点;如果你写的是唯识的论典,必须要符合唯识的观点;如果你写的是中观的论典,必须要符合中观的观点等等。很多班智达集中起来讨论,如果合格了,就把这部论放在高幢的顶上,供养礼拜;如果不过关,里面有错误,乃至于邪说,就会把这部论典就拴在狗尾巴上面。然后拖着跑,最后烧掉。烧的时候,大家都要把鼻孔捂住,不能闻,否则就会嗅入邪见的气味。因为非常地严格,所以有些时候加梵语就是说明它的来源清净。我估计可能是一个阶段,是不是一直都这样,也不好讲。至少有这样一种说法。
第二个,就是要念恩德。因为当年佛陀在印度用梵语讲法,所以当我们看到梵语的时候,就会想起佛陀的恩德。他为了我们的利益苦行、积资净障,成佛之后,把佛法传下来。也要忆念班智达、译师的恩德。刚刚念起来都是那么费劲,虽然我们可以勉强地把音念出来。但是不知道什么意思,完全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我们都不懂里面是什么意思。翻译成汉语的时候,《般若波罗蜜多窍诀论——现观庄严》,一下子我们就大概能够知道里面的意思。因此为了忆念译师的恩德,我们在前面加这些。
第三个,为了多多少少种下一些梵文的习气。上师也讲了,主要是贤劫千佛会在印度用梵语讲法。现在我们多多少少学一点,相续当中有一个梵语的种子,然后也会遇到佛陀讲解正法的缘起。
我分析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四尊佛,后面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贤劫千佛都用梵语讲法,我们学一点梵语,是为了值遇佛陀的缘起,主要还是和佛教当中的梵语结缘。梵语是一个大的语种,虽然佛陀当时用梵语讲法,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梵语都是佛法呢?那不一定。梵语当中有一部分是讲了佛法,还有一些可能用梵语造的外道论典。甚至于有些人也用梵语造了一些邪说。是不是只要是梵语,就一定能和佛法结缘吗?也不一定。能够和贤劫千佛结缘的,主要是梵语里面宣讲佛法的部分,比如说《现观庄严论》的名字,肯定是和佛法有关的。如果与佛法有关的梵语结缘之后,我们相续当中种下了以后值遇贤劫千佛用梵语讲佛法的善根。大恩上师说了,有些大学都开了梵语课,梵语课是不是在讲佛法呢?不一定。也许讲的是《薄伽梵歌》,或者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内容。如果和这些梵语结缘,是不是以后就能遇到贤劫千佛转法轮,那就不一定。我们和贤劫千佛结缘主要是通过佛经论典当中出现的这些梵语,这方面肯定和以后值遇佛陀有直接的关连。
下面我们解释一下论名,般若波罗密多窍诀论——现观庄严。在学习这个论典之前,论典的名称是很重要的。对于钝根者来讲,可以知道现在讲的是什么,现在我们讲的这个论叫做《般若波罗蜜多窍诀论——现观庄严》,即便不懂其他的,比如有人问你在学什么?可以回答,我学的是《现观庄严论》《般若波罗蜜多窍诀论》。至少能把你学的论典的名字说出来,或者通过论典的名字,在书架上可以方便地找出来,有这样的必要性。
对于中根者,看到《般若波罗蜜多窍诀论》之后,大概会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和般若波罗蜜多有关的窍诀论典,而且是和现观有关的论典。如果是利根者,一看到论名,能够知道所有的内容,全部已经通达了。取名称也有这些必要性。
看到“般若波罗蜜多”,我们大概知道这里面讲了什么内容。般若在其他注释当中讲,有文字般若、基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等等,很多不同的安立。文字般若分两种,经般若和论般若。我们以前学中观的时候,也有经中观和论中观。经中观、论中观和经般若、论般若是一个意思。经般若是什么呢?就是讲般若的经典,比如《金刚经》《般若十万颂》,都是属于文字经典的内容。论般若,比如《现观庄严论》和《现观庄严论》有关的注释等等,这就是文字般若。
从意义方面来讲,就是基道果般若。基般若是一切万法的本性,不管众生证悟也好,不证悟也好,一切万法的本性就是空性,这就是万法的本基。道般若是通过修道现前本来安住的本性,就是真实地修持和般若有关,以般若为主的修行,比如修持智慧度等修道。道般若当然有些说法是从资粮道开始,乃至到十地末尾;有些说法是从资粮道开始到佛地。一般来讲,一到十地之间安立道般若的比较多一些。
基的本性完全现前,叫做果般若。所现前的也就是本基的空性。有些地方从真假方面安立,四种般若有没有分真假呢?假般若就是相似的般若,一般来讲,文字般若有不是真般若的说法,这是没什么争论的。因为它是文字,表示指月亮的手指,所以一般来讲,不安立为真实的般若。基道果当中,有些地方讲,基般若和果般若属于真实的般若,一个是本基,一个是果,都是本来如是安住和已经现前的,而道般若因为有部分证悟、见到的变化,所以也不安立为真实的般若。
虽然有很多种的讲法,但是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总义》当中也是讲过这个问题,他说,除了文字不是真实的,这是没什么争论的。基道果般若都是真实的,只不过真的当中可以分个主次。基般若和果般若是主要的真般若,道般若是次要的真般若。打个比喻讲,好像国王和大臣,或者老百姓,虽然都是真人,但是其中国王是主要的,而老百姓、大臣是次要的,这样一分主次就比较容易理解。基道果般若都是真实的,主和次分清楚就会容易理解。有些大德说,道般若才是真实,因为道般若能够现证,果已经现前了,基虽然存在,但是还没有现前,还有一种说法,道般若是真实的,正在到彼岸的修行,也有这样说的。
前面我们也讲了般若的本性,就是从它的对境空性,还有修行的心境、有境方面来破执著,远离了分别念,现前了本性之后,执著一分分的远离。般若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就是智慧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多是智慧定,有些地方叫做智度窍诀论。
《大智度论》就是龙树菩萨造的对《般若经》的解释,般若波罗蜜多是智慧到彼岸,《窍诀论》,窍诀就是通过很少、很简单的语言来开显,或者打开甚深意义的法门,这方面就是窍诀,窍诀不是很多,就是词句少而意义很深。《现观庄严论》二百多颂,词句很少,意义非常深奥,把所有的从凡夫怎么修般若,乃至成佛之间的所有内容都已经讲了,而且对于怎么样去修持,空性是什么,以及现前空性的方法都讲了,所以叫做般若波罗蜜多窍诀。
安立成论,也不是随随便便安立的,真实安立为论,也有两大作用,即改造和救护。第一个,改造。怎么改造呢?就是把众生相续中的贪嗔痴三毒改造为戒定慧三学,真实的论典一定有改造的作用;第二个,救度。就是把众生从轮回当中予以救度,让众生获得真实的安乐。如果没有改造和救度这两大功用,虽然名称叫论,但是也不能叫论。因为有些是让众生生起三毒,有些是让众生入于更深的轮回当中,所以不能叫真实的论。这是邪论,不是正论。正论都应该有改造和救护的功能。
下面就是“现观庄严”。《现观庄严论》般若波罗蜜多的窍诀就是现观庄严,有些时候叫《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的“现观”怎么理解?“现”是现前的意思,“观”就是所观的境,现前的观境叫做现观。以有漏或者无漏的智慧,让所观的境明显出来,叫做现观。不是通过有漏的智慧,让所观的境明显,就是用无漏的智慧,让所观的境明显。所观的境,比如观的空性,对我们来说还不明显,境还没有现前。现观就是现前的观境。我们现在所观的境,还没有现前,只不过是一个很模糊的总相,现前必须要长时间的修行之后,所观的境通过有漏或者无漏的智慧现前,现前的观境叫做现观。现前之后,再通过智慧让它稳固、不退失,叫做现观,有时候也叫现前的证悟。现前证悟什么了?现前证悟你需要证悟的。你所观的境真正现在其前就是现观。
现前的观境有很多种类,比如小乘当中也有现观,就是四谛现观。现前了所观的四谛的境,叫做四谛的现观。还有对空性的现观,就像在现在我们这部论典当中,到底要现前什么观境呢?现前空性的观境,我们现在观修空性,要让所观的空性境现前。现前就是亲证,或者叫做现证,现证有时候容易理解。现观,就是现前的观境,大恩上师讲这些意思是一样的。
要在智慧面前现前所观的境,所观的境一定要现前,有时候叫亲证,有时候叫触证。触证、亲证、现观或者现证,反正在我们内心要出现、要明显。在资粮道,或者加行道,有漏的智慧面前,对所观的境要现前,然后无漏的智慧是初地以上,或是小乘见道以上,在无漏智慧面前令所观境明显,让它稳固不退失,叫做现观。
我们在这部论典当中,所要现前的观境是什么?在本论当中,菩萨们要现前的观境就是离一切戏论的空性——般若波罗蜜多,必须要现前这种观境。有些地方讲,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主要是从对境的侧面抉择万法的空性,而《现观庄严论》主要是在有境、能境上面要去现前观境,要让这样的空性现在我们的心识面前,现在我们有漏和无漏的智慧面前,让它真正的现前。通过修行来让空性在我们相续当中如实的生起,如实的现前,这样一种论典叫做现观。
“庄严”有几种意思,比如我们在学习《大乘经庄严论》时,也会提到庄严的意思。有三种庄严,第一是自性庄严,第二是装饰庄严,第三是开显庄严。第一种自性庄严,一切万法的自性本来是空性的,就像一个人长的本来就很漂亮,他就是端正的自性。不打扮,没有其他的装饰,他本来就是很庄严的,叫做自性庄严。一切万法的空性本来就是这样善妙的,离开一切戏论的。
第二是装饰庄严,一个人长得很漂亮,穿上一件非常合体的,和自己的身材、肤色都很般配的衣服,再加上又装饰了金银珠宝,发型做得好看,耳环、花饰都插得很好,这些就是装饰。一个长得很好看的人,再穿上很好看的衣服,就像现在很多明星一样,本来长得就好看,再加上搭配的衣服也很好,显得更加好看了。装饰庄严在佛法当中,比喻般若波罗蜜多的本性就是基般若,本来是自性庄严,再通过七十义,就是通过文字宣讲七十义的方式,相当于般若用七十义来进行庄严,就像一个人穿着好看的衣服,带着很多装饰品,显得更好看了。本来很善妙的般若波罗蜜多,再通过的七十义的方式来装饰。
第三是开显庄严,从前面的比喻来讲,一个人长得好看,又穿着很好看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时候,通过什么来开显呢?他到底有多好看,可能自己并不知道,所以说就通过照镜子,他走到镜子面前的时候,或者来张自拍,一看,原来这么好看呀!像这样自己就生起欢喜了,把他这么庄严的自性开显出来了,自己很高兴。开显庄严也是一样的,自性般若波罗蜜多非常的善妙,拿七十义装饰之后也是非常的庄严,如果没有开显,我们生不起欢喜心,因此弥勒菩萨用《现观庄严论》来开显自性庄严和装饰庄严,让我们都知道,然后欢喜,其实真实来讲般若波罗蜜多所开显的还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安住在般若的状态当中,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当然我们的自性也是空性的,我们的本性也是自性庄严的,在它上面可以用七十一来进行描绘。这样的自具本心在我们心上要现前,就用《现观庄严论》这部论典进行开显。
上师讲了庄严有几种,这里主要是开显庄严,自性庄严本来如是,基般若,然后七十义在《般若经》中也讲了,怎么让它开显出来?《现观庄严论》开显。这部论典的庄严主要是开显方面,当然前面也有,并不是说《现观庄严论》没有讲到基般若,也没讲到七十义,而是主要是开显这样的含义。
这就是《现观庄严论》的论名,开显是让我们欢喜,让有缘者可以照见,让我们都能欢欢喜喜的知道。噢!一切万法的本性如是的善妙,以前不知道般若波罗蜜多,产生了很多的恐怖、忧郁、痛苦,看不到希望,感到很绝望。如果了知本性之后,就会特别欢喜。我了知了般若波罗蜜多,而且般若波罗蜜多是我的本性,自己本来安住在这样个状态当中,一旦现前了,所有的痛苦离我们而去了,所有的恐怖、忧虑,很多的烦恼,全部因为现证空性的缘故,都会永远的远离,而且不单单是我自己远离,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所有的人都远离了,那是多么让我们高兴的事情啊!
如果真正有善根的人,学习般若波罗蜜多、《现观庄严论》会特别高兴,非常的欢喜;如果我们的福智还不是这么圆满,可能觉得这些没有什么,也听不懂,好像提不起兴趣。当我们没有兴趣的时候,应该多供养礼拜《般若经》《现观庄严论》这些方面的内容,多祈祷弥勒菩萨。传承上师,让我们能够真正对于这些讲解实相的,尤其是可以让我们迅速证悟实相,远离颠倒梦想的法义产生兴趣、产生正解,而且内心获得这样的境界。我们也要通过学修这些论典现观自己本具的般若波罗蜜多。
现观是让谁现观?是让我们现观,这是能够现前自己空性观境的论典。这是和我们有关系的,而不是无关的,所以在学这部论典的时候,逐渐就会了知学习这些都是和自己的本性有关的,尤其是越深的论典和我们本性的实相越接近,所以能够对它读诵、听闻、思维,乃至于背诵、观修,都是让我们走进实相、现前实相的方便方法。
“译礼”,就是翻译者在翻译《现观庄严论》时加的一个顶礼句。
这不是弥勒菩萨的原文,而是翻译者加的,这样做有一定的必要性。加上译礼,第一,表明自己的身份。比如看到敬礼一切佛菩萨,就知道翻译者肯定是一个佛弟子。有些敬礼观世音菩萨、敬礼文殊师利菩萨,有可能观世音菩萨,或者文殊菩萨是他的本尊。
第二,敬礼一切佛菩萨,也有求加持的意思。翻译本身来讲,可以利益自他,尤其是利益后代的众生,所以通过译礼的方式遣除违缘,尤其是翻译完之后,能够长久地利益众生。
第三,以前藏地的国王,赤热巴巾规定了一种顶礼句。考虑到后面的修学者,打开经论的时候,不一定能够辨别它到底属于三藏当中的哪部分。因此翻译家们在前面加一些顶礼句。顶礼一切佛菩萨,表明它属于经藏;顶礼一切智智尊,表明它属于律藏;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就表明它属于论藏。
顶礼一切佛菩萨为什么属于经藏呢?后面我们也要讲经藏的意思,不单单是指佛经的经藏。从佛经的角度来讲,很多佛经都是菩萨弟子提问,然后佛陀回答的,都是和佛菩萨之间的问答有关系。虽然不是全部都有,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的,因此顶礼一切佛菩萨。
为什么律藏是顶礼一切智智尊呢?因为这样做有功德、那样做有过失,必须要遍知一切的圣者能够明了。如果智慧不究竟,就没办法了知所有因果的关系。如果不了解微细的因果规律,制定的有可能会错误。能够制定戒律的一定是遍智才行。律藏方面是关于取舍的,此应做此不应做,或者这样做有什么过失、那样做有什么功德,这个方面必须要有周遍一切的智慧。因此在律藏之前顶礼一切智智尊,或者顶礼遍智佛陀。
如果属于论藏的范畴,就是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文殊师利菩萨是一切诸佛智慧的总集。在论藏当中对于很多自相、共相的辨别,必须要有很微细的智慧才能通达。因为要依靠文殊菩萨的加持,才能通达的缘故,所以在翻译论藏之前顶礼文殊菩萨。
按照这个规律,是不是所有顶礼一切佛菩萨,一定就是属于经藏呢?这也不确定。比如在赤热巴巾国王制定这个规定之前翻译的,就不一定是这样了,有可能说我要对一切佛菩萨顶礼,然后他就作了一个顶礼句,这样的话就不确定。如果真正地确定是顶礼一切佛菩萨,《现观庄严论》应该属于经藏。我们前面讲过,有些佛经就叫经藏,佛陀所讲的经藏。有些是经典和佛陀所讲的戒律,律经也属于经。有些时候讲经藏是属于佛陀讲的。有些是经藏的范畴,不一定是真正的一种佛经。不一定是佛陀所讲的才能叫做经藏,而是属于经藏的范畴,比如《入行论》的前面和这里一样,都是属于经藏的范畴。
应该怎么样辨别呢?我们刚刚学过一部论典叫《大乘经庄严论》,《大乘经庄严论》的第十二品求法品,前面麦彭仁波切在注释中,已经讲了辨别或者区分三藏的关要。我们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来看,如何区分经藏的范畴呢?麦彭仁波切从所断、所知的侧面、三学的归属方面讲了怎么样划分三藏。以经藏为例,如果是从所断的侧面来划分,为什么属于经藏的范畴呢?因为所谓的经藏在所断当中,如果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苦集灭道四谛、菩萨从极喜地到法云地的十地、六度,以及这些所摄的一切自相和共相的法,如果有所怀疑,就像前面讲的一样,遣除对于蕴界处、四谛、十谛、六度等等自相共相的怀疑的这些方面的、遣除这些怀疑的都属于经藏。如果这方面属于经藏的话,《现观庄严论》当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包括在经藏当中。它遣除了很多有关蕴界处、菩萨十地、六度,比如智慧度等等的疑惑。因为遣除了总相和自相疑惑的缘故,所以就是经藏的范畴。
从三学的侧面来讲,经藏主要是宣讲定学为主的,律藏主要是宣讲戒学,论藏主要是宣讲慧学。那定学是什么呢?共同的禅定,比如说四禅八定,还有大乘的不共禅定,这里面就包括了很多大乘不共的禅定。比如说现前空性的禅定,怎么样现前空性的禅定?还有怎么样现前狮子奋迅三味?有关这些禅定方面的内容,在《现观庄严论》《般若经》当中都有宣讲讲,因此从这个侧面来讲,它也可以属于是经藏的范畴。还有一种说法,经藏宣讲了戒定慧三学,戒定慧圆满的经藏所宣讲的;律藏宣讲的是戒学和定学;论藏主要是宣讲慧学。按照这个标准,本论属于经藏也很明显。
如果通过所知来判定,所谓的经藏就是能够证知,完全正确的了知,或者正确了知法和意义,就是说证知法义。什么是法?什么是义呢?词句方面叫法,词句所表达的叫意义。《现观庄严论》也是有这方面。通过词句和词句表达的意义,叫做证知法义。还有一种法是什么呢?法就是指能诠的蕴界处等等,意义指的意趣和密意。四种意趣和四种密义叫做义,也能够证知法义。有些地方,所谓的法主要是指讲十善,就是能够得到善趣因的十善。义主要是讲三十七道品等有关解脱道的。这就是证知法义。能够证知法义的所有内容,都包括在经藏范畴当中,《现观庄严论》当然也符合这些条件。无论是证知法义、讲十善业道、三十七道品,或者讲意趣、密意、蕴界处、所知的词句和意义。从三学的侧面来讲,它是讲定学,或者讲戒定慧三学;从所断的侧面来讲,对于蕴界处、四谛、十地、六度等等自相共相遣除怀疑,就是经藏范围。
这样一看的时候,“敬礼一切佛菩萨”属于经藏范畴,我们就容易理解了。我们以前在学《入行论》的时候,觉得为什么是属于经藏呢?《现观庄严论》和《入菩萨行论》明明是论典。从作者的侧面来讲,论典是菩萨造的,经典是佛造的,但是从三藏的范畴来讲,它的内容可以符合经藏的范畴。因为经藏的标准前面讲了,从所断、三学,或者从所知的侧面来讲,有它的一种定义。从那个定义来讲的时候,虽然它不是佛经,但是属于经藏的范畴,它的内容和经藏的范畴相关。所以就属于菩萨所造的论典当中的经藏范畴。
这也是本论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在三个科判当中,第二个是最主要的。“所造论体之自性”,《现观庄严论》所有的内容都在里面了。前面是“宣说入造论之分支”,这是正论之前的一些内容;最后是“造论圆满之尾义”。所有《现观庄严论》八品的内容都包括在所造论体之自性里面。
因为这个论典当中有能诠和所诠,诠就是诠释的意思。一般来讲,能诠主要是指文字,所诠都是指意义,这是能诠和所诠之间的关系。能诠主要是能够诠表的文字、语言;所诠就是文字和语言所表达的。比如手指所指的月亮,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叫所诠义,有时候叫做能诠句和所诠义。第一个是所诠所表达般若的殊胜性而礼赞,第二个是说能诠论的必要。为什么要讲《现观庄严论》的文字呢?通过这样一种能诠句的必要性而立誓造论。为什么造这个文字呢?就讲了这个必要性。
以下都是真正的弥勒菩萨所造的,前面的译礼不是。这是一个弥勒菩萨论典当中最初的顶礼句。不同的论典前面都有很多礼赞。有时候是礼赞佛陀,通过佛陀的三身或者别的方式来顶礼,有时候顶礼文殊菩萨等大菩萨们,有些像《入中论》前面是顶礼大悲心。这里是顶礼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前面讲了有些大德认为弥勒五论是一大论,因为前面有顶礼句。这里面就很明显,四圣众母我敬礼,最后没有回向。“四圣众母”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也叫佛母。
顶礼般若波罗蜜多,因为它是能够让四圣成就圣果的来源,也就是说表明它的重要性。《入中论》前面是顶礼大悲心,因为大悲心初中后都很重要,所以让我们重视大悲心,就顶礼大悲、或者顶礼具大悲者。这里也是为了让我们对般若波罗蜜多很重视,弥勒菩萨说,我顶礼般若波罗蜜多。一方面是对般若本身作顶礼,另一方面是对于现前般若的圣者也进行顶礼。
这个顶礼句首先对应了佛经当中的五种圆满。第一,时间圆满。《般若经》开头宣讲的“如是我闻,一时”,这是时间圆满。时间圆满用的是“一时”。上师说,有的说法是十年讲般若,汉地的说法是佛陀二十二年讲般若,说明般若波罗蜜多是佛陀非常重视的一个法。佛陀在讲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亲自铺法座,不让别的弟子铺法座。比如在《金刚经》当中讲的“洗足已,敷座而坐”,就是佛陀自己摆法座。因为这是讲《般若经》的法座,所以佛陀为了表示对般若法门的重视,连法座都是自己去摆放,足以说明佛陀高度重视般若。
还有一个教证,佛陀当年嘱咐阿难尊者,其他的教言如果遗漏了不怪你,如果把《般若经》一个字遗漏了,就要怪你。说明佛陀对于般若法门非常重视。为什么对般若法门那么重视呢?如果要真正成就佛智,必须断所知障,断所知障的正对治就是法无我空性,这就是般若当中所取。如果要获得暂时的解脱,比如证悟阿罗汉,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必须要断烦恼障,断烦恼障也必须要证人我空性,断人我执,也是属于般若的范畴,暂时的解脱和究竟的解脱要断的两种障碍只有两种空性能断,别的不能断障碍,这就体现它的真正的核心。般若的修法就是所有佛法核心的内容,没有般若就不行。虽然有情的根都很重要,比如我们的眼根、耳根等等都很重要,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根主要的根是什么?就是命根。如果一个人没有生命了,他就是一个尸体而已。外表看起来好像还是一个人,已经是死人了,没有什么活力。如果所有佛法的修持当中,没有了般若空性,佛法也就像尸体一样,没有什么活力了。为什么没有活力呢?你拿什么来断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所知障断不了,暂时的解脱和究竟的解脱都得不到,佛法就没办法让众生获得解脱。
为什么佛陀讲那么长时间的般若波罗蜜多?原因就是这样的。反反复复让我们了知一切万法的本性就是空性。佛陀讲十年,或者讲二十二年,都是说明对般若的法义非常重视。因为它是万法本性的缘故。这是时间圆满。
第二,地点圆满。比如说以灵鹫山为主等很多地方,在龙宫、天界等等也讲过般若波罗蜜多,叫做处圆满。
第三,眷属圆满。听法者有小乘比丘,菩萨、声闻缘觉等等,还有居士等等,很多无量无边的眷属。
第四,本师圆满。释迦牟尼佛亲自铺法座,在狮子座上面讲法之前放光,然后令大地震动,显示神变让众生的心调伏。
第五,佛陀通过三身来宣讲般若波罗蜜多属于法圆满。
为了表示五种圆满,弥勒菩萨宣讲了这个颂词,虽然里面没有明显的五圆满词句,但是已经隐含了通过本师,或者眷属所安立的法的方式来表示五圆满的意义,对应佛经当中的五圆满。
这个颂词主要是对于四种圣众,他们都是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成道,或者利益众生。为了表明这些通过几个方面来讲。大恩上师依靠哦巴活佛的注释,每句都是通过身份、方便方法和结果三方面进行抉择,很容易懂。
第一句,“求寂声闻由遍智,引导令趣最寂灭”,主要是四圣当中的声闻和缘觉。按照汉地的说法有十法界之说,十法界中六凡就是六道,四圣就是声闻和缘觉是小乘的圣者,菩萨和佛是大乘的圣者,加起来就是四种圣众。这句主要是讲到声闻和缘觉的两种圣众。“求寂”,追求寂灭,主要是为了自己。然后去追求寂灭的解脱果位,声闻和缘觉的种性对于轮回特别的恐怖,非常想离开轮回,不想在轮回当中长时间待着。他们修行佛法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离开轮回,如果一旦获得了入灭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住于寂灭当中,他们主要追求的是寂灭,所以叫求寂。虽然有些地方沙弥也叫求寂,但是这里的求寂主要是追求寂灭,就是声闻小乘修行者的统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相就是追求寂灭。
“声闻”当中的“声”就是在佛面前听闻解脱有关的声音,通过声音来获得佛法,成道之后也通过声音令他闻,这就是声闻的意思。它的词义当中菩萨也有,他在佛面前通过声音听法,然后成道之后,用声音让他闻,菩萨也具有这样的本体,这里主要是指小乘当中的声闻种性者。
还有缘觉,佛法当中三乘种性,分了下根者、中根者和上根者,下根者是声闻种性,苏醒种性的时候就是下根。缘觉是中根者,菩萨是利根者。声闻苏醒种性的时候,为了自己的解脱,他就修持人无我。一般来讲,声闻从发心到入灭只需三生就够了,不一定是连续的三生,有可能是在一百个劫之前苏醒种性,中间一生去积累资粮,又过了若干劫之后,第三生的时候就圆满成就道果了。有些可能是连续的三生,有些中间可能隔了一些时间,不管怎么样,利根的声闻三生就可以得阿罗汉果。
缘觉种性是中根种性,最初也是要佛面前听法,或者依止自己的导师阿罗汉等等,主要是在佛或者菩萨面前听闻修行的法,中间他要在一百个大劫当中积累资粮,最后一世的时候,他出世在无佛出世,没有三宝声音的时代,因为相续当中,一百个劫串习的缘故,他是最后有者,不需要导师,一个人在尸陀林当中观察尸体,通过顺推逆推十二缘起之后,就能证悟无我,小乘声闻证悟了人无我,缘觉证悟人无我同时,也证悟了部分法无我,他是中根者,证悟得多一些,积累资粮时间比声闻长。
“求寂声闻由遍智引导”,“求寂声闻”就是他的身份。所依身份是什么呢?声闻和缘觉这两种。他们的方便方法是什么?“由遍智引导令趣”,他们方便方法是通过遍智来引导。什么叫遍智?这里的遍智也叫基智。所谓的基就是讲蕴界处,因为一切万法包括在蕴界处当中,所以蕴界处是万法的基。基智就是证悟一切蕴界处无我,蕴界处上面没有人我的自性,这方面叫做基智。基是蕴界处,证悟蕴界处无我是智慧叫做基智,也叫遍智,遍就是一切的意思。有些地方也翻译为一切智,一切智、遍智和基智是一个意思。遍是什么意思?遍就是一切。一切什么?证悟一切蕴界处无我,叫遍智。遍就是周遍一切的意思,这个遍智和佛遍智不一样。
我们在讲遍智的时候,习惯性地认为遍智就是佛陀。比如遍智无垢光尊者,或者遍智佛陀,此遍智非彼遍智。虽然遍智的名字是一样的,但是意义不一样,这里是证悟一切蕴界处无我的智慧叫做遍智,也叫基智。有的时候把小乘的智慧叫遍智,它和佛陀周遍一切的智慧不一样,一个是一切蕴界处无我,一个是证悟一切蕴界处不单单是无我,而是人我和法我全部证悟。虽然都叫一切,但这个地方的一切只是说一切蕴界处没有人我的体性而已。遍智有时叫一切智,一切智和佛陀的智慧有什么差别?为了区别于小乘的智慧。我们就要注意,有些时候说一切智智尊,为什么佛陀叫一切智智尊?讲一切智智尊就是为了简别一切智。因为一切智指小乘智慧,所以后面还有一个智字,不是重复了。是不是写多了,你为什么写两个智?不是写多了,一切智智尊,前面一切智是小乘的智慧,后面一个智就是大乘佛陀的智慧。不单单有小乘人无我的智慧,后面还有一个智,真实法无我的智慧都有了。一切智有可能是声闻智,一切智智毫无疑问是佛智。由遍智引导,小乘声闻者证悟了蕴界处为空性,这个时候粗大的五蕴都已经证悟空性了,剩下的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没有证悟,这时候叫做由遍智引导趣向于寂灭,最后获得寂灭的果位。
缘觉的证悟,是证悟粗大五蕴的基础上,对于所剩下的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当中最细的色法,也证悟空性了,只是剩下一个能境。能取的就是无分刹那,心识部分没有证悟空性。不管怎么样,都是遍智,或者基智,属于证悟一切蕴界处无我。只不过缘觉积累资粮多达一百个劫,也是为了证悟更多的部分。就是把细微的色法无分微尘的极微方面也证悟了空性。声闻阿罗汉最小的极微和刹那两种没有证悟空性,而缘觉把极微也证悟了空性,这是二者之间的差别。因此缘觉罗汉果的智慧要比声闻罗汉果的智慧要深,他叫做中佛。“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这是《入中论》前面的顶礼句。声闻、中佛、能王,中佛是指缘觉,他的证悟要比声闻菩提要深。
“由遍智引导”,就是说求寂的声闻缘觉由遍智引导,令趣最寂灭。最后就把他们的相续引导趣向于最寂灭的涅槃果位。他们首先获得有余涅槃,最后获得无余涅槃,所以从他的结果方面就是令趣最寂灭。这里的遍智就是一切人无我。一切人无我属于般若波罗蜜多的分支,它也是般若的一个部分。虽然不圆满,但也是属于般若的体性。为什么要顶礼般若呢?声闻缘觉是因为般若当中的遍智引导趣向于最寂灭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遍智的引导,他无法趣向于最寂灭。
第二句,“诸乐饶益众生者,道智令成世间利”。菩萨的智慧叫道智。他的所依是什么呢?他的身份就是“诸乐饶益众生者”,诸乐饶益众生者是他不共的体性。虽然菩萨也追求寂灭,但是追求寂灭的时候,不是说单单我要安住寂灭。虽然菩萨也有求寂的一部分,可能最后也有寂灭的果,但是他最不共的地方就是乐饶益众生,非常喜欢饶益众生。他苏醒的是大乘种姓,就是最利的上根利智者。
他想,我一个人寂灭没有意义,一定要让一切众生都获得寂灭。他非常喜欢饶益众生,他的发心是我要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发菩提心。我们自己随学菩萨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再再要求我们不要发起自利的心,一定要发起广大的心,就是随学菩萨的脚步。刚开始我们可能并没有乐,必须要发,不发不行。随着我们的修学,或者福德智慧资粮的深入,逐渐我们就有乐了,欢欢喜喜地利益众生,真实生起了非常高兴利益众生的心态,而不是带着情绪去发菩提心。今天不去做利他就不行,好像菩萨、上师看着我,拿着鞭子,你不去利他不行,后面我们就不会很勉强了,而是非常高兴。就像这里讲的一样乐于饶益众生。会很快乐、自愿地去利益众生。诸乐饶益众生就是菩萨的种姓。他们非常喜欢利益众生,发起了利益众生的心,也是为了利益众生去实践。这种身份就是大乘种姓的菩萨。
对于菩萨来讲,他的方便方法是什么呢?“道智”。道智不单单是证悟了,在遍智证悟一切人无我的基础上,同时也修持法无我空性。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空性的智慧叫做道智。这就是《现观庄严论》,或者《般若经》当中的术语。我们了解之后,以后看到的时候就会知道讲的是什么。
“道智令成世间利”,他想要利益众生,然后通过道智的方便,最后令成世间利。通过修持道智的缘故,能够成办一切世间的利益,让众生获得暂时世间的利益和究竟成佛的利益,自己也能够获得。
第三句,“诸佛由具种相智,宣此种种众相法”。前面颂词当中的道智也是属于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所修的般若是全分的,属于圆满的智慧。这个问题在《定解宝灯论》的第二品声缘证二无我耶的问题当中讲得很细致。这里面就辨别了声闻、缘觉和菩萨所证悟空性之间的差别。他们不一样,有深浅、广大与否的差别。
菩萨的智慧是道智,道智是般若波罗蜜多圆满的体性。前面的人无我是分支,这个是圆满的体性,般若整个体系包含在人无我和法无我当中。他圆满修,也圆满见。还没达到最极究竟。佛才达到最极究竟,完全现前了佛智。在菩萨位的时候,在道智当中,对于二无我,首先是圆满听闻,然后是圆满地观修,最后也是圆满地现证,没有什么遗漏的。
“令成世间利”,我们就知道了菩萨要达成圆满世间利益、饶益众生的目标,也必须要借助般若波罗蜜多,最后才能够达成。
“诸佛由具种相智”,这个里面也是分了三种,即身份、方便法和结果。诸佛就是身份,佛陀是最究竟的圣者,为圣中之圣。“由具种相智”,佛陀具有种相的智慧,也叫一切种智、一切种相智。佛陀对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一切万法的本体和显现都完全了知,叫做种相智。
“宣此种种众相法”,这是结果。佛陀修学已经圆满了,修学圆满之后,佛陀最主要的事业就是讲法。转法轮也就是把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通过讲法的方式让弟子相续当中也具备这方面的法义。我们经常在经堂上面见到,中间有个法轮,旁边有两只小鹿,觉得这就是代表法轮,这是表示这个道场是以正法为中心的。真正的转法轮是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通过宣讲的方式让弟子也获得。法从佛的相续转到弟子的相续,叫做转。比喻成轮子在转动一样。上师给我们转法轮也是一样的,上师相续当中的智慧转到我们的心相续当中,叫做转法轮。
佛陀最殊胜的事业就是讲法,在所讲的法当中,尤其殊胜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最殊胜是般若波罗蜜多呢?因为般若波罗蜜多能够断障,只有它才能断除烦恼障、断除所知障,灭掉人执和法执,其他的都不行。
前段时间在我们学的《成量品》当中,也是把这样一种无我空性作为道谛的核心。所有能够断除集谛的道谛核心就是无我空性。《现观庄严论》当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佛陀最根本的事业是转法轮呢?因为转了法轮,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只有通过传法的方式才能转到众生相续当中,而所有的法当中,最根本能够对治众生的人执和法执、断除二障、获得暂时究竟利益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宣此种种众相法,前面一个种,后面一个种。前面的种是所诠义,后面的种是能诠句。宣此所诠义方面的种种众相法,还有宣此能诠句方面的种种众相法。因为佛陀通过宣讲能诠句来表示所诠意义,所以能诠和所诠都讲了。然后是“众相法”,就是有关无我空性为主,所有具有相的世俗谛、胜义谛等等一切相的法义。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种相的缘故,所以所讲的法也是和这个有关。佛陀讲这些主要也是利益众生。
一切的声闻、缘觉和菩萨最早的时候,都是在佛这里听法。听完这个法之后,根随自己不同的种性、根基开始修行。下根者、中根者听闻众相法之后,就获得了声闻罗汉和缘觉罗汉,上根者通过佛陀所宣讲的众相法之后,暂时获得菩萨果、究竟获得佛果。这是佛陀的事业,也是因为具有种相智的缘故,现前圆满的种相智、讲了众相法,所以也是和般若有关的。
“具为声闻菩萨佛,四圣众母我敬礼”,“具为”就是成为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多就成为了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四圣众的母亲,所以我恭恭敬敬地顶礼般若佛母。为什么叫般若佛母呢?因为佛是觉悟的意思,就是菩提。菩提有三种,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佛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菩提,佛母就是菩提母。我们说菩提母、佛母,是不是只是圆满正等觉的佛才能叫佛呢?也不是。声闻菩提叫声闻佛,缘觉菩提叫缘觉佛、中佛,然后就是佛菩提,真正的正等正觉。菩萨属于有学,还没有办法安立菩提的名称,只有无学才能够安立真实菩提的名称。不管怎么样,到了菩萨果位的时候,决定会成佛,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把这个果位放在因上安立也可以。
“四圣众母”,四圣众的佛母都是通过般若波罗蜜多而生的。声闻缘觉由遍智而生、菩萨由道智而生、佛陀是具有种相智、转般若法轮,或者说菩萨究竟之后也成佛了。佛果也是由菩萨而来,菩萨绝对是因为道智而来的。道智圆满了之后,就具有佛果的自性。因此从这个侧面来讲,四圣众母我敬礼,对于般若波罗蜜多恭恭敬敬地顶礼。的的确确所有的圣众都是因为般若而现前的。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不想成佛就另当别论了,如果你想成佛,就离不开般若空性。这里讲得很清楚,四圣众母。为什么要顶礼?四圣都是因为般若而成就的,而且佛成就之后,也是安住在一切相智当中讲法的,所以都和般若有关系。虽然我们应该对世俗谛的万法,对放生等积累资粮方面的法,应该有高度的兴趣,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还是应该趣入般若。它有些时候比放生、磕头要难得多,磕十万大头、供十万曼扎,从动作上来讲比较累一点点,还不是那么复杂的。如果要真正对甚深的实相法义堪忍,真正接受,在相续当中去通达,生起信心,这个比较困难。
不管怎么样,因为它是四圣众母的缘故,所以再难我们也要通达。我们知道了它的重要性,敬礼了,敬礼之后我要发愿趣入般若佛母,我一定要学习、通达、证悟般若佛母。哪一天我证悟了、现前了,就可以成就圣者的果位。当然我们现在发的是大乘心,不可能去证悟声闻缘觉的果位,只能证悟菩萨和佛果。如果我们要证悟菩萨和佛果的话,那就离不开般若空性。乃至于我们现在在修加行、放生的时候,也要发愿,愿我尽快地现证般若空性,在我们的发愿文当中,也应该有这部分的内容。
说能诠论、能诠句的必要,而立誓造论。为什么要造这部论?造论的所为是什么?
最后一句“是造论所为”,为什么要造这部论典?就和科判“说能诠论之必要”遥相呼应了。这个必要是什么?是造论所为。这个“所”就是必要。造论的所为是什么呢?宣讲造论必要,而立誓造论。
一般来讲前面有顶礼句,顶礼句之后有一个立誓句。立誓句就是发誓造这个论,要把这个论造圆满,而且在立誓句当中,造论的必要性有时候也会讲得得很清楚。
“大师于此说”,“大师”对我们来讲就是释迦牟尼佛,如果对整个法界来说,就是所有的佛陀。所有的佛陀都会宣讲般若波罗蜜多。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讲,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讲,药师佛在琉璃净土讲,反正只要转法轮,绝对离不开般若空性。即便我们到了净土,仍然要证悟空性。佛陀还会讲空性。讲的方法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像我们现在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别的方式呢?我们不太清楚,反正和这个有关的内容一定要讲的。每个地方众生的根基都不一样,有可能讲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所讲的内容都要和空性有关。即便是到了净土,如果相续当中不断烦恼障,你是没办法获得暂时解脱的;不断所知障,也成不了佛,而要断烦恼障所知障唯一的因就是空性。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讲,然后别的佛在别的刹土讲,反正都要讲。
大师佛陀们“于此”,“此”就是《般若经》,释迦牟尼佛于此就是在《般若经》当中宣讲了一切相智道。一切相智包含了三智,即基智、道智和遍智。三智里面的遍智就是指佛的智慧,前面基智已经单独安立了,虽然基智从名字上和遍智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要看不同的场合,也会有不同的意思。
大师佛陀在《般若经》当中宣讲了一切相智道,就是基智、道智和一切种智三智为主的法,然后也间接地宣讲了四加行、法身等八事和七十义的所有内容。于此说了一切相智道,三智、四加行和法身所有的内容都已经宣讲了。
宣讲三智、四加行,这里的四加行和前行当中的四加行是两回事,后面我们学《现观庄严论》的时候就会知道平等加行、刹那加行、顶加行等等,此处的加行就是实际行动,实际去现证三智的修行方法。
这么圆满的内容是给谁讲的?般若波罗蜜多主要的所化一定是菩萨,因为它是成佛的方法。虽然在基智当中也会讲一些针对声闻的修行内容,但是《现观庄严论》主要的调化仍然还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们,怎么样圆满地通过八事七十义的所有内容来现证万法自性。
既然是对他们讲的,“非余所能领”,不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以外其他根性能够完全领受的,声闻缘觉可能会部分领受,没办法圆满领受。最甚深的般若空性不是声闻的行境,也不是缘觉的行境,乃至于不是世间人、具有邪见者的行境。非余所能领,不是其他的根基能够领受的,能够领受般若空性的人,以前也是积累资粮,发了善愿,然后才能够领受。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当中也讲了,如果没有宿世的缘分,即便是大乘和密乘当中的一些术语,经过一百年思维都不一定能够通达的。我们现在能够学习这样甚深的法义,还是具有很深的福报。
“于十法行性经义”,对于具有十种法行经典的密意叫经义,它的能诠所诠意义,不管怎么样,具有能诠和所诠的《般若经》当中也具有十种法行自性的经义。“十法行”,有几种解释的方式。平时我们讲到的十种法行,主要是《辨中边论》当中弥勒菩萨讲的十法行,除了《辩中边论》之外,还有《心性休息》当中无垢光尊者也讲过十种法行,其他论典当中也讲十法行。
十法行主要就是书写、供养、施他等等,比如对般若经抄写,或者印刷;将般若经抄写完之后供养;抄写完之后再布施给他人;谛听般若经;披读即读诵;听完之后在心中忆念叫做受持;开演是安立或者宣讲;讽诵主要是背诵;思维它的意义;在寂静处去观修。这就是十种法行。
在《辨中边论》中讲,对于大乘的经典和法义,如果以十法行来做功德无量。总的来讲,如果对于整个的佛经或者佛教的经论能够住于十法行来做苦行,串习的功德都很大。尤其是大乘般若波罗蜜多这方面的利益就更大了。有些道友如果书法很好,可以抄写般若波罗蜜多,抄写《金刚经》《心经》,这种利益不可思议,非常大。即便你的字写得不好,也可以恭恭敬敬的抄,这也是功德很大。因为一个字一个字抄的时候,在缘法义本身,善根种子不断地熏习到自己的阿赖耶识里面去,自己的心和般若波罗蜜多通过这个方式结缘之后,就会一次又一次的相应般若,最后也会通过种子慢慢现证。
书写完之后可以供养,布施给别人,听闻等等,这方面叫做十法行。还有一种十法行的意思,是对于十地的修行。
不管怎么样,对于具有十地的法行,或者十种法行的菩萨修行道的经义,“住正念具慧者能见”,对于具十法行的经义谁能够领悟、见到呢?住正念和具慧者。第一,住于十地智慧正念的人可以见到,比如有初地乃至于十地正念的智慧,对于凡夫人来讲,只要苏醒种性的,或者相续当中对于大乘有善根的,通过正念的自性对善所缘不忘失,经常安住在善所缘当中。住于正念的,当然正念的标准也有低有高。按照前面讲解的方式,所谓的住于十种正念,就是说安住十地的修行者所住的正念,这是很高标准了。低一点的标准,在加行道的,再低一点的,我们也是相似的处于正念,只要对大乘具有信心,能够经常性地忆念它的,不忘失般若波罗蜜多的善所缘,也可以称之为安立誉正念当中。
第二,具慧者,具有一定智慧的人能够了解,智慧不是小聪明,小聪明不能够叫做智慧。智慧是通过多生累世的熏习,他对般若波罗蜜多的意义能够悟入,能够听得懂,知道里面讲的什么意思,这叫做具慧者。如果一点都不懂,理解可能很困难。因此应该具有一定的智慧。
我们也应该多做广大的法行,如果我们的智慧欠缺,一方面要精进。以前没有修学的缘故,这一世没有智慧。不能以为反正我没有智慧,就这样下去吧。这就是一种愚痴的想法。因为我没有智慧,所以现在才应该多学,更加的精进。不仅要多发愿回向,还有多念智慧的咒语。文殊菩萨的心咒就是智慧咒语,我们要多念,大恩上师也在发起文殊心咒的共修。如果我们觉得智慧不够,那我就发愿念一个亿。不管怎么样,我就是念一亿的心咒。
这方面也不要热血沸腾,有些人一下子干脆报十个亿,报完之后,发心念起来很慢。在学院的时候,我也看到有些道友发愿背大藏经。发愿的时候,在脑海在里面大藏经就是一两排书,最后把大藏经打开一看,这么多,背一行都很困难。
有时候看到“广告”的时候,很容易热血沸腾,虽然有一定的必要,但还是要冷静,没有智慧的人的确需要精进,我们得到人身以后,最有必要的不是做这些法行,是做什么呢?现在缺智慧,我们就要多念,不行的话。就报一千万、一百万,这些都可以。
有些人觉得任务太重了,有些时候的确很多,有些时候就是找个借口而已,没有时间,任务多,可能是别的任务多,电视剧还有好几十集没看,其他的应酬没有去,可能这方面的任务还有点多。真正来讲,你是不是那么忙?也不好说。不管怎么样,既然我们得到了人身,还是应该多花时间在有意义的法行上面。如果没有智慧,就多祈祷文殊菩萨。认认真真地祈祷。我们要有信心,文殊菩萨心咒就是文殊菩萨的本体,而且又是诸佛菩萨的本性。多念之后智慧慢慢就打开了,记忆力,或者领悟能力都打开了,这方面并不是说做生意一下子开窍了,这方面的智慧开不开都无所谓。而是突然对于般若波罗蜜多的法义有所悟入了,对于真正修行的关要懂得了趣入的方法,这种智慧是我们需要的,尤其是解脱方面的大智慧。小聪明当然文殊菩萨肯定可以给你,因为他的本性就是智慧的本性。
一方面多念,一方面多磨练,多磨练什么意思?就是多学这些比较难的论典。虽然我们是有潜力的,但是没有训练的缘故,智慧很钝,你要去磨,用什么磨?现观、因明就是磨刀石,经常去学习,就相当于磨刀石上面磨你这把钝刀,然后越磨越快,最后当你磨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看这些法,就会比较容易了。上师在讲记里面也讲了,我们不要怕,我们认为简单的法太简单了,难的法觉得太难了。简单的不想学,难的也学不了,慢慢在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当中,最后暇满人身就被我们浪费掉了。不管怎么样,再难我们也要学,一方面多念文殊心咒,一方面多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还有通过这些难的论典去磨自己的智慧,慢慢智慧就敏锐起来了。
“为令易解故,是造论所为”,“为令易解故”,为了让八事、七十义等等的意义,能够容易了解的缘故,就是说为了让这些追求甚深法义的人容易通达,“是造论所为”,造了《现观庄严论》。弥勒菩萨说,这就是我造《现观庄严论》的所为。
这里面讲到了四种关联。大师于此《般若经》当中讲的一切相智道就是所诠义,相智道就是所诠义。通达所诠义的必要性是什么?必要性就是通达,能够通达八事七十义的体性。这方面首先讲到它的所诠就是一切相智道。必要性是什么?必要性就是为了让这些学习的人能够通达八事七十义。通达八事七十义的必要是什么?就是最终能够真实地现证,拥有最甚深的智慧,证悟八事七十义的智慧,即现观。能够现证,就是必要的必要。因此说二者之间的关联,通过所诠,然后缘所诠义学习能够获得必要,通过必要能够得到必要的必要,它们之间就是有这种联系。
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属于所诠;为令易解故,是造论所为,属于必要;住正念具慧者能见,最后能够真实地现前属于最究竟的必要,即必要的必要。这里面的必要等四法,可以通过这方面来分析。注释当中也有一些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慢慢地了解。
《现观庄严论》刚开始学的时候,可能不是容易懂,但是我们前面讲,还是应该有高度的兴趣,慢慢学习,一方面多祈祷作者,对弥勒菩萨多作祈祷。虽然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以他的智慧绝对在观照着我们,给我们加持,但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是经常要祈祷弥勒菩萨,祈祷弥勒菩萨加持我们能够通达,首先是词句、意义方面,然后在相续当中生起现观。能够经常性地祈祷,就不是孤军奋战了,祈祷作者、传承上师们,更加容易趣入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因为趣入般若波罗蜜多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多下功夫,让自己通达这里面的涵义。
《现观庄严论》的颂词,上师讲的时候我学过一次,讲是第一次讲,里面可能还有很多很难以通达的,没有理解的地方,还是尽力吧。不管怎么样,我自己也多祈祷弥勒菩萨,祈祷传承上师,依靠大恩上师的讲记,还有麦彭仁波切和哦巴活佛的注释,对其他注释也多看一点。我自己好好地学,也是尽量地给道友们做辅导。
今天我们课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