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第六课笔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是抉择佛陀二转法轮意趣的殊胜论典。这部论典是一部窍诀论,属于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窍诀。修行或者证悟般若波罗蜜多需要什么样的次第和修法?这些在《现观庄严论》当中讲的非常细致。《中论》《入中论》侧重于讲空性,而在每个阶段需要具足什么条件、修持什么法,这些内容在《现观庄严论》当中讲的很细致。如果能够通达《中论》等宣讲空性理论的论典,再通达《现观庄严论》当中修行空性的次第,或者说对这些细化成教言、窍诀的内容也能够学习。我们会对于整个空性,不管是所修的甚深本体,还是世俗当中一步步地具足修法的教授,就会很完备。
《现观庄严论》是甚深的窍诀关要,现在我们抉择的是弥勒菩萨的究竟意趣,有很多必要性。第一,有些地方说,如果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当中,受持一分戒律或修行过佛法,在弥勒菩萨成佛之后,就可以成为他教化的对境。现在能够在释迦牟尼佛教下受持一分戒律以上的人,最迟可以在弥勒佛时代获得解脱,这些在经典当中详细的说明了。如果我们想要和弥勒菩萨结上最殊胜的因缘,除了其他的方便之外,还有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习弥勒五论,学习他的教言是和弥勒菩萨结缘方式当中最殊胜的结缘。虽然供养礼拜都会结上殊胜的因缘,但是能够学修弥勒菩萨的教言,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殊胜的结缘方式,而且结的缘非常的深。因为这是弥勒菩萨的智慧,我们结缘不单单是从形相上缘弥勒菩萨观想、供养、礼拜,而且从弥勒菩萨的智慧来结缘,这是很甚深的因缘。
第二,学习《观观庄严论》等教言,除了和弥勒菩萨结缘之外,其实这也是一部抉择释迦牟尼佛经典意趣的殊胜论典。因为现在我们还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之下,所以释迦牟尼佛甚深的教言,如果不是通过非常殊胜的补处智慧来抉择,一般凡夫人抉择佛陀的经典特别困难。我们也能够通过学习弥勒菩萨的论典掌握当前释迦牟尼佛教下的很多究竟关要。
第三,《现观庄严论》抉择的也是和现在我们修行的内容有关的法界自性。不管是空性、如来藏,或者现证法界自性的窍诀,这些和我们现在修行都有关要。我们有机会就应该很认真很欢喜的,以殷重心来对待这么殊胜的教言。
这部教言也是来之不易的,前面我们大概学习过。无著菩萨苦行了十二年之后,到了兜率天,然后弥勒菩萨给他讲了这些教言。一方面我们要感激无著菩萨、弥勒菩萨、传承上师,把这样的教言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们现在才有机会学习。如果中间缺了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没办法学习这么殊胜的论典。感激的最好方式,就是学修伟承,而不是喊口号。真正的感激就是好好的学修,对于这么来之不易的教言最殷重的对待方式就是听闻、抉择、修行、传授,把这些传承下去,这是最好的怀念和感激。
我们现在讲的是遍智的内容,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表示遍智十法当中的第一个发心。从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的两个体相来讲,这是属于世俗菩提心。因为一个是缘众生,一个是缘佛果,所以二者都是有所缘境的。而胜义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的体性,如果你要去进一步观察。虽然菩萨心有二种,但是从这二个条件来看,都是属于世俗菩萨心的体性。胜义菩提心的法相是什么?就是远离四边八戏的无分别智,这二个条件当中是看不到的,所以它主要是世俗菩提心。
发心是现前遍智的第一个法,为什么要把它排在第一位?必须要进入大乘道才能成佛。大乘道的界限是什么?就是发菩提心,只有发了菩提心才能进入大乘道。首先要知道发心,然后也要很殷重的去修行。关于发心的很多修法,大恩上师在讲记里讲了,虽然这部论典当中不是很广,但是在其他专门讲解学修菩提心的如《入菩萨行论》《修心七要》《心性修息大车疏》《广论》等等,有很多学修菩提心的教授。了知了发菩提心的重要性,我们也需要把发心的内容通过学习其他论典的方式来掌握。我们知道了名相,大概懂得怎么回事还不够,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去修,在我们相续当中一定要把菩提心生起来,生起了菩提心,可以进入小资粮道,否则没办法进入资粮道。
“教授”就是教言的意思,大恩上师在这节课后面讲,所谓的教授就是教言。怎么样成佛、修行空性的教言,会在这里给我们一步步抉择。“遍智道之分支”,当然就是讲教授。通过三个科判一步一步给我们安立。发完心之后,怎么修持加行?修持遍智道首先就是教授,后面是道加行的抉择支和种姓,这些分别对应十法当中后面的法。
第一个科判是“实修法之教授”,就是说如果要我们证悟空性,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分别念去构造一个所谓的修法,肯定不行。修行要证悟法界实相,必须要经由一定的修行轨道,这些轨道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是佛菩萨们证悟之前所行的道;第二是证悟究竟实相之后,通过智慧眼再一次的验证这个道完完全全是非常殊胜的,就把这样教授给我们讲了。如果我们要实修空性,依靠自己的分别心,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比如认为自己在世间的阅历很深,我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听过?所以空性肯定也是不会超过我的理解范围之外,肯定是不行的。
虽然我们对于世间的阅历有深有浅,但是世间的阅历和空性本身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分别念、阅历、经验,还有在世间教育体系里学习到的知识,都是以在世间如何生存为核心的所谓教言。证悟空性的教言,在世间道当中是没有的。既然没有,我们就是要摒弃以前自己所谓的经验、分别念,然后依照佛菩萨开显的教言来修行。我们在修空性的时候,所有的教言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告诉我们真实的所缘和修法,从它的反方面来讲,当告诉我们修法的教授时,也是在一步一步否定我们的分别念所缘取的能缘所缘或者能知所知。在肯定正确修道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推翻我们在轮回当中形成的种种概念。因为我们的概念不是有就是无,除此之外就没有和法界实相相应的信息,所以要一条一条消灭掉。我们在修空性的时候,都有这方面的教授,也必须要依止有现证经验的佛陀的教言修行才可以现证。这方面我们一定要了解。
讲到比较深的修法或者修学佛法到了一定阶段,会告诉我们要依教奉行。所有关于世俗的分别念,还有所谓的世俗经验,都不能够依靠。依教奉行就是依靠佛陀或者有证悟的上师教言来奉行,才能和真实的道相应。其实依教奉行也是让我们抛弃自己自以为是的很多分别念。依靠分别念没办法证悟空性,只有依靠殊胜的教言才可以证悟空性。
第二个科判是“教义道加行之抉择支”,主要是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属于教义道加行,通过学修佛菩萨的教言来进行加行的抉择支。第三个科判是“修行所依之种姓”,这是指空性的法界实相。
第一个是真实宣讲或总说教授,第二个是别说难以通达之僧宝。僧宝都是共同乘或者小乘僧宝的名称,然后安立大乘菩萨的僧宝相续中的智慧、证悟的情况,这是难以通达的,以别说的方式安立。
第一个“本体实修法之殊胜教授”,就是我们怎么来修持空性,现证大乘之道;第二个是摄义。
分了三个科判,第一个是“修行本体殊胜方便智慧之教授”,真正的修行本体是什么?修行的本体就是具有殊胜性的方便和智慧。方便和智慧就是所修行的一些本体,所有的大乘道都不能够离开殊胜的方便和智慧。所谓的方便是大悲心为体性,智慧是空性为体性,通过这两点展开进行安立的修行本体。所有的大乘道都不能偏离这个,如果偏离了方便、智慧,就不是真正的大乘教授,没办法真实地走在大乘道上面。
如果是偏袒一方,只是方便或者智慧也不行。从修行者的某个阶段来讲,这个阶段可能是方便比较多一点,然后慢慢再引发智慧;有些人可能刚开始智慧偏重一点,慢慢再生起方便的大悲。虽然刚开始偏重一方,但是二者到了某一阶段,绝对要双运的。偏袒任何一方都不是真实的正道,殊胜的方便和殊胜的智慧我们现在要有意识的开始培养。有些道友可能喜欢方便的多一点,比如通过悲心摄持世俗谛的修行多一点,这也不要紧。我们在做好当前修行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刻意学修有关智慧方面的教言,然后慢慢地把智慧方面融入修行当中去。有些道友可能偏重于智慧、胜义谛空性等等,在坚持这方面修行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把大悲心等等,自己有所欠缺的法义进行了解,慢慢地串习。以前可能是不懂,通过自己的善根或者前世修行的习气,自动地走上了一个侧重于方便或者智慧之道。有些人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喜欢。虽然我们是经由以前的善根开始学习,但是学完之后,我们知道了方便和智慧是缺一不可的,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修来把方便和智慧两方面的内容补齐,同时修行。
第二个是“修行分支法圆满之教授”,修行的分支是法圆满方面的教授,这些就是属于三宝自性等等。第三个是“修行基础道正行之教授”,主要是讲见道修道等等的内容。
“及”,主要和后面的诸谛是连起来的。真正殊胜方便的教授的颂词就是“修行”。
第一,所修的是什么?通过科判和引申的意思来看,修行的内容就是不离开所知法现空二谛的行相。我们所修的行相,前面讲过了,就是心上面所出现的相。我们修行是以心来修行,心上所带的相就是现在所修行的对境,一个是世俗谛,一个胜义谛。二谛当中属于现空二谛。为什么是现空二谛?因为在佛法的显教当中,有两种二谛。一种是契合于二转法轮而安立的现空二谛,显现就是世俗谛,空性就是胜义谛,一种是实相现相的二谛,也就是说能知和所知不一致的法属于世俗谛,能知所知无二无别的法属于胜义谛。在三转法轮当中讲的就是实相现相二谛,在二转法轮当中安立的是现空二谛,所有的世俗谛都是显现,显现这一分叫做世俗谛,空性这一分叫做胜义谛,这是我们要修持的。
在现空二谛当中,所有的显现都是世俗谛。我们在无患六根面前所呈现出来的叫做正世俗。如果我们的根受到了染污,比如你的眼根出了毛病,看到本来不存在的毛、二月,把白的看成黄的等等,属于倒世俗。有些人耳根出现幻听,本来没有声音,也没有人骂你,出现了幻听,这也是属于倒世俗谛所摄。根或者第六识出了问题之后,癫狂了,然后也是浮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属于倒世俗,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胜义谛也是分了两种,一个是相似的胜义谛,一个是究竟的胜义谛。暂时的胜义谛就是平时所讲的破除生住灭等之后,安立的无生无住无灭,这是把所谓的实有法破除之后就,安立的一个空性,就是说承认有空性方面叫做暂时的胜义谛,这是属于一种梯阶。然后破除生住灭之后,也不承认无生无住无灭,一切离戏属于究竟的胜义谛。
这些其实我们都要了知,如果是倒世俗,它是不起作用的;如果是正世俗,就是显现法,也叫做世俗谛,里面并没有真实。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者之间,在讲的时候,似乎一个是世俗一个是胜义,一个是我们面前显现的瓶子、柱子,一个是空空荡荡的状态,在我们的概念当中就会浮现出两种情况,很容易被我们认定成两个东西。对于世俗谛和胜义谛讲它们的关系有什么必要?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准确地认定世俗谛和胜义谛。讲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时候,如果单单把它们安立成一体,会有过失;如果把它们认为是他体,也有过失。因此说二者是非一非异的关系,不是一也不是异。
在很多讲记当中说,如果从相应我们心识的侧面来讲,一定要把二谛安立一个关系,就是一本体异反体。二谛就是一个本体的两个侧面,打个比喻讲,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什么叫一本体?硬币本身只有一个,它没有两个。异反体就是两个不同的侧面,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是同一枚硬币。不管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只不过是杯子的显现和无自性,杯子的显现部分是杯子,杯子的无自性部分还是杯子,没有离开杯子之外单独地说,这个空和杯子没有关系。不管是世俗,还是胜义,都是杯子的世俗和胜义。怎么理解呢?前面说了,显现就是世俗,空性就是胜义,杯子的显现部分叫做杯子的世俗谛,杯子的空性部分叫做杯子的胜义谛,就是一个杯子的两个侧面而已。了解之后,我们就不会把世俗谛和胜义谛理解成别别他体或者两个东西,就是一本体异反体。
当杯子正在显现的时候,会不会是实有的?不是实有的。为什么?你看它的胜义谛是空性、无实有,我们就会知道现而空就是这个杯子。杯子空的部分是单单就是空吗?不是。为什么不是?空而现。没有舍弃杯子的空时,杯子的显也在这儿,只要有杯子,杯子的空存在的时候,难道杯子的现就远离了吗?没有远离,这就是空而现,就是现空无二的,现就是空,空就是现。因为二者之间不是他体的,只不过我们理解的时候,只能说这是它的现,那是它的空,从某个侧面来讲二者就是统一的。这个矛盾吗?不矛盾。其实两个都是它,只不过一个是它的表象,就是我们的眼根、耳根能够缘的显现,而空性是它的实相,对于它的胜义、究竟的层面,虽然我们的眼根、耳根缘不到,但是可以通过意识去分析它。
当我们用眼睛看前面的这本书或者杯子的同时,就在眼根缘显现时,我们的意识也可以分析,正在看到的东西就是空的。当我们的意识正在觉得它是空的时候,眼睛看得清清楚楚。二者之间就是这样的。把我们的根的工作协调一下,就能够清楚地知道不是说我看到的就是真的,一定是实有的。当我们看到的时候,马上就用意识去分析杯子离一多的缘故就是空性的,或者说它是缘起的缘故,本性是空性的。第六意识正在缘它的空性时,它会不会没有?不会没有。为什么不会没有?因为你的眼根不是正在看到它吗?通过意识分析杯子是单空,单空也不存在,当我们的意识正在缘杯子完全离戏的时候,杯子很清楚地浮现在你的眼识面前,这方面不会落入到没有,也不会是实有。这样了解了之后,我们就知道法正在显现的时候,完全可以确定它是无自性的。正在无自性的时候,因为因缘还在,所以它肯定会浮现。我的眼识能够缘的时候,说明所有让它显现的因缘都是具足的。只要因缘具足,你再说它的本性是空性的,因缘具足了就一定会显现。正在显现是时候,你再说显现得如何真切,看得如何清楚,都可以确定正在显现的当下没有丝毫的本体。是不是要把杯子砸了?根本不需要。正在现的时候,用你的第六意识通过正理去分析,完完全全就可以得到,这就是二谛的自性。
一般来讲,从世俗的层面,如果我们一定要把二谛去划分一个关系,就是一本体异反体。为什么?因为在我们面前既承认世俗谛,又承认胜义谛。在我们的识面前肯定是有二谛的,既然有二谛,我们就可以去分析一下二谛的关系。如果是单纯的一体会有过失,如果是单纯的他体也有过失,最合适的就是一本体异反体,二者就是一个本体的不同的侧面。
当它显现的时候,不可能有实有的;当它空的时候,不可能没有显现的,这也是符合莲花生大士给我们“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的教授。一切都是空性的,证得空性因缘和合的时候,它就会呈现,作用都是有的。从见解上来讲,不会偏堕于常断,不会偏堕于实有和完全没有;从修行上来讲,不会觉得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功德,也没有一个实实在在忏罪的本性。就在空性的时候,你该做的都要做,因为它对你的心识,后面的苦乐,都会生起影响,有它作用的缘故,所以这方面我们就了解了。
这是从心识的侧面来讲,因为在我们面前,已经浮现了世俗和胜义两种,既有显现,也有它的空性,如果承认世俗和胜义时,就是承许一本体异反体的关系。如果以究竟的智慧来讲,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从究竟的侧面来讲,就不是以心识作为抉择的标准,而是从佛智或者菩萨的入定智慧。在他们的智慧面前,既没有世俗谛,也没有胜义谛。如果没有二谛,不会存在二谛的关系。究竟来讲,二谛都无所缘,也没有二谛的关系。
还有一种安立的关系是遮一之异体,这种关系在实相现相二谛当中用的比较多。“异体”就是他体,也就是遮一的他体。好像安立是他体的,但是不是实有的他体?它不是实有的他体,只不过是遮一。“遮”只是从遮除,即从否定二谛是一体的侧面说它是他体的。为什么这样讲?如果在实相现相二谛当中,不像现空二谛一样,在我们的心识面前,可以浮现出这是世俗,那是胜义,这是心识面前可以浮现出的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说一本体异反体。实相现相二谛不会同时出现的,世俗谛浮现的时候,胜义谛是隐没的。
对凡夫而言,在我们面前都是世俗谛,实相现相不一致。胜义谛就是佛智,胜义是隐没的,不会现前。当世俗谛现前的时候,实相是隐没的;当实相现前的时候,世俗谛是隐没的。当佛菩萨的胜义谛现前的时候,世俗谛的客尘是没有的,不会出现。因为二者之间不会同时出现,所以世俗谛显现的时候,胜义谛隐没;胜义谛显现的时候,世俗谛隐没。也就是说现相现前的时候,实相隐没;实相现前的时候,现相隐没。就像我们看到蛇的时候,绳子是隐没的,看不到。如果在你的识面前,看到了蛇,对你而言,这时候它的实相绳子绝对是隐没的状态。在你的眼识面前看到绳子的时候,蛇的相是隐没的,二者就是一个实相和现相的关系。如果是实相现相的关系,就是遮一的他体。二者不是一体的,遮一的他体就是假立的他体。
实有的他体是怎么回事呢?真实的他体就会像我们的桌子上,左边是书,右边是杯子。二者必须要同时存在,才是真实他体的关系,否则没办法安立真实的他体。如果说二谛是遮一的他体,就说明是假立的他体。为什么?因为现相和实相不可能同时出现,所以他体的缘故,就是遮一。单单是说它不是一体来假立是他体的,因为必定有现相和实相的概念,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可以说是假立的他体。
如果从三转法轮或者实相现相二谛来讲,很多时候安立是遮一的他体。我们通达了这些内容,会有助于理解所要学修的胜义谛和世俗谛。当然在本论当中主要是契合于现空二谛的。如果是现空二谛,在我们的识面前可以承许一本体异反体的关系。如果应成派的观点或者究竟离戏的空,那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没关系?因为二者的本体都没有,不可能一有一无,也不可能说在根本智面前还有世俗谛和胜义谛,如果没有,那就没办法安立关系了。究竟来讲,所谓的二谛关系不存在。暂时来说,一本体异反体,就是很准确的定位。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修、所知的现空二谛。
修行的本体是什么,怎么样去修二谛?必须通过方便和智慧去修持二谛。不管是对世俗谛的修法,不能够离开方便和智慧;对胜义谛空性的修法,也不能离开方便和智慧。方便和智慧在缘世俗谛的修法时,也不能离开。比如说我在世俗当中做布施、持戒等六度修行时,如果你要修布施、持戒,能离开大悲吗?当然不能离开大悲。然后你说我通过大悲来做布施,就圆满了吗?它不圆满,为什么?虽然是大悲心来引发,但是有可能还是有三轮执著的,因为没有空性智慧摄持,所以布施仍然不清净。因此缘世俗谛的这些法来修的时候,当然菩萨的世俗谛都是善法,不可能菩萨在世俗谛修一个什么恶业。以前做过恶业,就要忏悔;如果没有做,必须要遮止。真正在世俗谛要修的法,都是六度的善业,不能偏离方便和智慧。既要有方便摄持,也要有智慧的摄持。通过方便、智慧双运的方式来修持布施、持戒,这些都不能够远离。
修空性的时候,也是一样,单单缘空性也不行。只是缘空性,如果你没有悲心摄持,也是不行的。我们在修空性的时候,也要知道空性的当下没有离开大悲心。因为它是一个大乘之道,如果脱离了大悲心去修个空性,不能够成为大乘空性,也不能够成为真实般若的本体,所以不管世俗谛胜义谛,哪一个修行都是没有办法远离方便和智慧的。必须要方便和智慧双运的方式来修持,这时就是很殊胜的。
刚刚说了,了知了一本体异反体,杯子的显现是世俗,杯子的空性是胜义。放在我们修行的侧面来讲,比如布施本身,我们通过没有悭吝的心,把财物布施给别人的时候,就是布施的世俗谛。不管你的心非常真切,还是就是为了成佛等等,反正该生的心都生起了,这就是布施本身的世俗。因为一本体异反体的缘故,所以布施本身没有离开它的本性,所以布施是胜义谛的本性,在布施的当下,也没有办法离开,就是一本体不同的反体而已。整个布施的修法显现就是世俗谛。布施的无自性方面就是它的胜义谛。再怎么样,它反正也是空性的。
如果了解了一本体异反体之后,当我们做布施的时候,知道布施的本性是空的,不会就是产生实执。哪里有实执?因为它的本性是空性的缘故,本来就没有实有。空性和布施本身没有拖节,不是两个别别的法。不管你怎么做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所有的本性都是没有离开法的本身,一本体就是任何一个法,如果是在不修行的时候,比如杯子、柱子、话筒、花,每个法上面显现部分就是世俗,空性方面是胜义。每一个法都是一本体异反体。不可能有实执,我们相应于它的本性去了知,这个法是显现了,在我的眼识、耳识面前,声音很好听或者不好听,这是赞叹我的声音或者骂我的声音,反正这些都是显现,然后这个声音的本性,不管是赞叹还是责骂,另外一部分就是空性。它传过来,我正在听的时候,它还是空的。当你在听到声音的时候,你没有离开见解,你知道听到了这是世俗,然后它的本性是空性的。如果你了解了它的实相,就不会那么执著了。当你听到赞叹的声音时,就知道它的本性是空的,没有离开声音的本身。当你相应于它的本性时,不会过多的执著。当听到骂我们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这个正见。他骂我的声音也是空性的,根本不会产生嗔恨心。当一个菩萨能够把一本体异反体串习得很清楚,粗重的烦恼也就没有理由生起来了。因为相应它的本性时,就不会认为这是实有的本体,所以能够有效地遏制住贪欲、嗔恚、嫉妒等所有烦恼。
修善法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不管我们顶礼,还是放生的时候,顶礼也是一本体。它的异反体是什么?顶礼的显现是世俗谛,顶礼本身的空性是胜义谛。你正在顶礼的时候,它的两个本性都是同时的,没有离开过。如果你能够相应于它的胜义谛部分,在顶礼的时候,就能够安住在三轮体空、现而无自性,可以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者说正在住的时候,不会产生执著。
修任何的法哪一个法不是这样呢?世间的万法都是一样的。显现部分是世俗,空性部分是胜义,而且它是一本体异反体的。了知一本体异反体,对我们的修行很重要。从这开始就慢慢就趋入到三轮体空、二谛双运修行的过程了。你可以慢慢去找这种感觉,也可以相应去安住了。在修的时候,我首先把世俗谛这部分的法修得很纯熟,一切的发心或者修行很标准很纯熟,在我修的同时,有时候缘它的显现部分,比如大悲心和动作是不是标准,有时候缘它的空性部分去修。我们知道空性不是其他东西,就是正在做的法的另外一个侧面,也是属于这个法的一个部分。就像一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一样,这个法没有离开过。当你正在做这些显现的时候,它的本性都是空性的,缘它的空性去串习就可以做到。当你正在缘空性的时候,你也知道,这个空不是其他东西,就是正在显现的法的空,这是杯子的空、顶礼的空,不是别的空,它和显现法没有离开过,并不是两个别别他体的法。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去串习,慢慢串得越多之后,就会越来纯熟。
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这些大德为什么喜欢分析这些关系呢?其实分析关系对我们准确的了解世俗谛和胜义谛很有作用,而且了解完之后,让我们去修,也是直接可以起作用。然后我们可以在修的同时,知道它就是一本体异反体,它不是别别的法,这个法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显现部分,显现这一部分和空的这一部分,都是属于这个法,只不过是两个侧面而已。或者说一个是现相,一个是实相。从这方面比较容易了解二谛,否则我们最喜欢、最容易的是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开,分开之后就觉得怎么回事?空就是现,明明什么都没有怎么就是现?已经分开了,当然就没办法理解了。如果我们知道其实它就没有分开,可以说正面就是反面,反面就是正面。为什么正面就是反面?因为它是一个本体的缘故;为什么反面是正面?它是一个本体的缘故。我们能说正面就是反面吗?从某个侧面来讲,不能说正面就是反面,每个侧面有它自己侧面的体性,但是也不能说完全他体的。我们说世俗就是胜义,显现就是空性,正面就是反面,反面就是正面,这个没问题。如果换个角度,从每个侧面来讲,不能说正面就是反面,世俗谛的体性是显现,胜义谛的体性是空性,从这个侧面来讲不一样,但是从一个本体来讲,可以这样讲,显现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显现,正面就是反面,反面就是正面,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如果这样了解之后,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所以才安立一本体和异反体。把这个了解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在二谛方面慢慢着手开始去修行,生起定解之后,就不再去纠结很多问题,我们可以开始从二谛无二的方面去熟练,就像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讲的轮番缘,缘显现的时候马上在第二刹那缘空性,再缘显现缘空性,最后我们就知道二者之间是一而二二而一、一本体异反体的关系。了解完之后,我们就会对这个本性,天天修的显现法,最后逐渐达到它正在做的时候就是空的,没有什么可执著的。因为它的空性已经生起来了。世俗谛显现的善法,通过不断的串习,逐渐力量也越来越强了,同时空性的方面也不断串习,力量也越来越强了,所以最后就知道这个法就是如梦如幻的,自然就可以安住一切都是如梦如幻。
如梦如幻也不是脑袋晕乎乎的啥都不知道,而是很清晰的。如梦如幻不是愚痴的本性,它是一个智慧的本性,只能越修越清楚。对它的世俗谛方面需要取舍的越来越清楚,对它的空性无自性不执著方面也越来越清楚。在空性的同时能够缘起显现,在显现的当下是空性也是很清楚的。在显现的当下是空性,也是很清楚的。因为它缘的是法界自性,这是智慧的本体,而不是无明的本体。有时候我们觉得如梦如幻、虚无飘渺了,好像什么都没有了,都不敢发心了,为什么?它是空性的,不能执著,这是两回事情。你在修世俗谛的时候,可以修得特别的好,它的心很强烈,但是勇猛精进时,也不妨碍本性是空性的。
世俗谛的修法,不管是出离心、菩提心,一定要达到极致。虽然菩提心可以非常强劲,但是就在强劲的同时,也知道是没有自性的。在了知无自性的时候,也会很精进地去修持世俗谛的修法。二者之间高度统一或者说本来就是无二,都是一个意思。二谛我们要好好了解。怎么去修二谛?通过殊胜的方便智慧、双运之道去修。这方面我们逐渐就可以趋入,也可以掌握。
前面殊胜方便是修行的本体,这里是修行的分支。修行分支是法圆满的教授,修行分支的法圆满。所谓修行分支的法,第一个科判的侧重点在道的所缘;第二个科判是道的所依,三宝是道的所依;第三个科判是道的助伴。这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安立的。
第二,道的所缘就是“诸谛”。“谛”就是谛实的意思,真实不虚叫谛,诸谛就是所谓的真实不止一个。所谓的诸谛到底有几个?有些地方说二谛,有些地方说四谛,可能还有从其他不同的侧面来分的。在二转法轮或者大乘当中,有时从世俗谛和胜义谛来统摄一切谛。在整个佛法修行的框架当中,把谛分为四种,就是苦、集、灭、道。这就道所缘。有些大德说,苦谛、集谛和道谛三谛等于世俗谛,灭谛等于胜义谛,也有这样的划分方式。四谛可以归摄为二谛,二谛展开也可以分成四谛,这方面就是开合不同而已。
为什么要讲四谛呢?因为四谛对于所有的修行者来讲,这是至关重要的。四谛当中的前两个是要我们明白,整个世间或者轮回的果,就是说整个轮回的状态、事相或者果就是痛苦的自性,叫做苦谛。所有轮回痛苦的因是什么?就是集谛,就把导致我们感受痛苦的因和果都讲了。
我们首先知道整个是苦的自性的缘故,所以我们要出离。如果所谓的苦谛当中的苦,就像我们平时理解苦苦、不如意,也不需要佛陀给我们讲苦谛的法。如果全都是苦,我们也修不了法,就像地狱、饿鬼,太苦了也修不了法。如果一直是苦,他们的心也不堪能。苦谛当中,有苦苦、变苦和行苦。整个世间当中,有一部分所谓假象的快乐,容易麻痹我们,让我们觉得轮回当中也不是真正需要迫切出离。除了苦之外,还有快乐。佛陀在讲苦谛的时候,他就把整个流转的五蕴安立为苦。在安立的时候,不管怎么样,要不然就是行苦,苦因的自性;要不然就是变苦,快乐是变苦的自性;要不然就是说苦苦,痛苦是苦苦的自性,让我们了知整个三界有一些直接是苦,有一些是通过包装之后,会让我们产生一些错觉的痛苦。
佛陀把这些讲得很细,尤其五蕴本身是苦因,只要流转的五蕴本身还存在,在它上面就会衍生各式各样的苦苦和变苦的自性。讲到了四谛是让我们出离的,就是说知苦,了知了苦之后,就会进一步的了知苦是这种状态。现在我正处于痛苦当中,就会慢慢生起厌烦,想要厌离这个苦,然后又讲到了它的因是什么,它的因就是集谛,集谛就是讲业和惑是导致这种苦的来源,必须要知道苦和苦的因,这是讲到苦和集。
前面我们在《成量品》当中学过很多关于四谛方面的内容,因为整个佛法都是以四谛作为修行的框架,不管修小乘,还是修大乘显宗、密宗,反正这些法都是针对轮回当中想要解脱的众生安立的。如果只是轮回当中的众生,你不想解脱,四谛对你来讲也没什么用;如果是已经解脱了,当然对我们也没有什么用。第一,流转于轮回当中的众生,第二,是想解脱的人。既然流转在轮回当中,又是想解脱的。众生必须要从流转状态到涅槃状态,总的原则、四谛框架都符合于整个修行佛法的人,所以任何人都要知道苦谛、集谛是怎么回事,了知完了之后,就讲灭谛,其实痛苦可以被灭掉,如果把五蕴流转消灭了,就获得了涅槃,可以获得一种安乐。
我们就会很关心,到底怎么样才能获得一种寂灭?就讲了道谛,因为苦谛的因是集谛,所以你想要把苦谛灭掉,获得灭谛,必须要断集。怎么样才能断集?必须要用道谛来断,针对集谛的自性,就修它的对治法,叫做道谛。不管任何人,这是轮回的因果,那是涅槃的因果,了知完之后,就可以着手修行。有些时候首先是宣讲灭谛,让我们生起厌离,了知自己的状态,清楚整个轮回的其实是不容乐观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要我忍一忍奋斗奋斗,这个苦就可以终结了。当我们走上山头一看,前面还有更多的痛苦,完完全全知道这是一个骗局,并不是拼搏拼搏你的苦就终结了。
我们最后终于发现一个真相,什么真相呢?只要在轮回当中流转没有快乐的时候,苦是以前已经受了,现在正在受,以后还会受,整个轮回就是一个苦的自性,没有快乐的时候,完完全全就会生起一个要解脱的意愿。首先知苦,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不容乐观。不像我们想象的一样,只要挣扎一下、努力一下,以后就会快乐了。
了解完真相之后,我们就有一点想出离了。首先要知苦,然后才能厌离。我们知苦之后就会观心,苦的因是什么?我们就学习,看到教言后知道苦的因就是集谛,就知道了轮回的因果,然后这个苦的因,在这里能灭掉吗?马上讲了灭谛,这个可以灭,给了我们希望。首先说这个苦是可以灭的,让我们生起趋向于解脱和远离痛苦的状态,对这个境界生起希求心,先讲灭谛,然后有没有方法可以达到灭谛?我们说有,这是道谛。最后我们就下决心修道。苦、集、灭、道,就是从这个层次考虑的。首先讲苦,再讲集,再讲灭,再讲道,最后到了第四步,观察完之后,他想修道的心就会非常强烈。
还有一种次序是什么?首先是知苦,然后修道、断集、证灭。首先知苦是没什么讲的,首先是了知痛苦,然后就是修开始修道,只有修道才能断集,所以通过道谛来断集,最后证灭。真正开始修的时候,一定是修道来断集然后证灭。有两个不同的次第。不管哪种,四谛法要就是我们所缘的。
小乘和大乘的框架一定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安立诸谛的时候,大乘要比小乘安立的深广,果也是不相同的。从对于苦谛的认知来讲,小乘所认知的苦谛就是三界轮回,大乘也有一部分是共同的。大乘对苦谛的认知会更深一点。有些时候除了讲苦谛、轮回、分断生死当中的流转之外,还会讲变异生死。变异的生死也是生死,生死其实换一个词就是轮回。分断轮回就是从此段到彼段,六道当中的一段一段就是分段的生死,这是小乘或者共同乘要出离的,认定苦的范围。
大乘除了分段的生死之外,还认定了一个叫变异生死,即很细微无常的不断变化。只要你有对蕴、极微、识的执著还存在,还没有离开细微的无常。如果有细微的生灭,还没有彻底地远离苦。大乘所认定的苦一定是比小乘要深的。首先要认识只要还有识、分别心的刹那生灭,还是一种痛苦的自性,还有无常就是苦。只不过这种苦比小乘的苦要细。
这方面没有什么理解不了的。就像当我们在讲苦谛的时候,肯定要比世间的苦要深。世间的苦就是我们现在的头痛、忧郁、不如意,世间人安立为苦,佛法的苦谛要比世间人所认知的苦深广。比如对于行苦、变苦本身都抉择不了依靠标准。依靠这个标准,我们再来看大乘认定的苦谛,就容易理解了。虽然已经获得解脱,但是你的心识还在刹那生灭,在小乘当中不算是苦谛的范围了。因为已经出三界了。但是在大乘的眼中,只要还有分别心流转和细微的所知障,就是一个苦的自性。大乘的苦谛要比小乘的苦谛要深。集谛这个的因,当然也是跟随苦谛范围的扩展,集谛的范围也在增加。也许在小乘当中不算集谛,在大乘当中就包括了。比如说法我、细微的执著、二取、三轮等等的执著,都是法执,属于大乘意义上的集谛。这些也要断,不断也没办法对治最究竟、深广的苦谛。
如果你把更深更广的集谛认清楚了,它的灭谛当然也就不一样了。佛陀和阿罗汉所现证的灭谛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阿罗汉是获得灭谛了,他们所谓的灭谛和佛现前的究竟灭谛是不同的。既然这些不一样,道谛也不同了。菩萨和小乘的道谛差距也是很大的。小乘的道谛是在生出离心的基础上,修无我空性、守护戒律。大乘的道谛,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发广大的菩提心,除了人无我空性之外,还有法无我空性、六度万法,所有的修行都是道谛的范围。大乘四谛的深广度和小乘共同乘的四谛范围是不一样的。虽然框架一样,都是四谛,但是大乘四谛的内容要比小乘深广。
了知之后,这就是所缘。有些人说,四谛是小乘的,我们不用学吧?肯定不是。只要是在轮回之中流转,想要解脱的,都可以用整个四谛的标准来作为所缘。前面说四谛作为总的框架是不变的,只不过内容有深广的差别。大乘的四谛更究竟,因为它的灭谛是最圆满的,所以对于苦谛、集谛的认知也不同。共同乘来讲只是致力于出轮回就够了,从分段生死当中出离,和大乘相比就不需要那么细、广了。只要达到阶段性的目标就行,他会先入灭,因缘成熟之后,再从灭定当中出来,然后发菩提心,修持更圆满的四谛法要。
四谛是根本,佛陀通过遍智完全了知了修行的核心关要。在《成量品》当中安立佛陀为遍智,主要是因为宣讲四谛的缘故,所以安立为遍智。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只有四谛和众生最核心的需要真正相应。如果佛陀连这么深细让众生解脱的因,都能够观察得到,世俗谛当中的因果就更能看得清。因为世俗谛的东西对我们没有用,所以他只是致力于揭示对众生最有帮助的部分。就像世间上的大智者,他的智慧深细。可以观察什么东西对人类来讲有利益而没有伤害,就会去做事情。虽然能够让众生获得庸俗安乐的方面也懂,但是他不会给众人讲这些,他只是讲怎么样提升人的精神修养,让这些人获得相对来讲更圆满的快乐,至于庸俗的东西他也会,但是不会去做。同样的道理,佛陀遍智一切,世间当中所谓的科技,很多有关世俗的东西,从遍智来讲全都懂,但是他只是做让众生能够获得解脱的因缘,就是告诉众生最根本的,其他导致众生生贪嗔痴的轮回法,他就有选择性地不讲。
而且四谛的法要是有关解脱的。轮回和解脱的因果,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从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就是状态,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后就告诉了众生四谛的法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更,到了现在我们看四谛,还是对我们来讲仍然不变、可以运用,再过两千多年还是可以用的。这就是佛陀非常清净的智慧抉择的大必要。不仅众生最需要,而且道理不会随着时代的变更、一段时间之后再没有用了。四谛是核心的东西,这不会变的。有些方面会变,是不是所有的佛法都不会变?也不是。核心的东西一定是不变的,有些分支的东西会变。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针对当时的风俗习惯和修行者的情况所制定的戒律,随着时代的变更,有些时候可能就变化了。因为主要是说当时的人的规范,只是针对当时的人所制定的一些情况,但是随着时间的变更,虽然这些戒律还存在,但是可能对我们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可能还会受戒,真正来讲,对你调伏烦恼有什么作用?没有直接的作用。有些东西会随着时代的变更而变化,而核心的东西,比如四谛核心的框架,还有所修空性,这些东西不会变化。
因为佛陀讲四谛法要的缘故,对众生的利益是最大的。因为只有了知了四谛、轮回的因果、如何还灭,从轮回当中出离,获得究竟解脱的修行的方式,对我们来讲最最重要。四谛也是在整个三乘当中,不管是小乘、菩萨乘、密乘,都是一样的。密乘只是大乘显宗一个快速版。从这方面讲的时候,就是在大乘的基础上安立了一个密乘的修行。比如说大乘的空性、如来藏光明,在密乘当中用等净无二见等等来进行落实。总的原则是一样的,只是修行的方法上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四谛就是我们修行的所缘,这方面要清楚地了解。
四谛的“谛”就是真实的意思。我们分析的时候,苦谛真实不虚。一切都是痛苦的,整个都是流转诸蕴,这是真实不虚的。从苦谛的法相,无常、苦、空、无我,这些标准衡量的时候,都是挑不出毛病的。佛陀所讲的苦谛就是这样的。集谛也是真实不虚。我们说集谛也是真实不虚的吗?集谛不就是虚妄分别念吗?不是说分别念真实不虚,而是说集谛是苦谛的因,而且这个因的的确确就是它的病根。烦恼业惑的的确确就是对应痛苦的,都是真实不虚的痛苦的因。不会说你的痛苦是症状,然后病情不是这个,不会看错的。所谓的集谛的谛字就是说所有的烦恼和业是产生苦谛的无倒正因,这是不会错误的。找病根的时候,这是绝对正确,这也是谛的意思。
灭谛大家都知道,最终的寂灭状态也是真实不虚的。最后真正可以获得最究竟的解脱。获得最究竟的解脱之后,不会再流转。所有流转的蕴都会消失,不会再流转,这方面是真实不虚的。道谛也是真实不虚的,道谛就是灭除集谛的所有修法真实不虚。只要你修行,一定可以起作用的。
谛都是真实的,所讲的苦果、苦因都是真实不虚的,完完全全找到了导致痛苦的因素。如果没有找到这些因素,你要去对治会无从下手。如果你找错了,虽然去对治,但也是不行。比如说你生了一个病,看医生的时候,他凭经验判断你的病因是什么。首先找到病因,再对病下药,就可以让你的病消除。如果医生找不到你的病根,不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你让他怎么下药,然后给你制定一个康复方案呢?他就没办法了。只能推荐你到什么医院或者到某某医生那去,他没有办法,找不到原因。或者说他以为是原因,但是找错了,给你开了一个错误的药,能对你的病有好处吗?也没有好处。集谛属于谛,相应于痛苦的因必须要很准确,集谛也是这样的。苦集灭道都是真实的。
因为四谛是佛陀等圣者发现、宣讲的,所以叫圣谛。虽然四圣谛当中的苦集是和众生有关的,但是苦谛是圣者照见宣讲的,集谛的现相是圣者发现宣讲的,所以都叫四圣谛。对于佛弟子来讲,了知、通达、修行四谛很重要。
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所依。比如我们前面讲菩提心的所依,菩提心的身所依是暇满人身,心所依是善良的心、清净的心等等。修行也有很多不同的所依,或者说后面讲自性住种姓。有了自性住种姓才能够修行,它就是一个种子、所依。三宝也是一个修道的所依。如果没有三宝,你就修不了道。对我们来讲,三宝就是我们修道的依止处。必须要有一个依靠处和基础。如果有了三宝,就可以修道了,否则修不了道。
为什么有了三宝可以修道、没有三宝修不了道?佛陀是修道的导师,道的发现者和宣说者,或者说道的究竟者。佛陀和道有关。如果佛陀不出世,谁给我们宣讲道?佛陀是修道的一个所依就很清楚了。佛陀等三宝当中的法宝,法宝是道的本体,真正的道的本体就是法宝自性。它是不是道所依?当然是,这是我们所修道的本体。如果没有法宝,你修什么?就没有所修的,法宝是道的本性。僧宝是修道的助伴。修道的路很长,漫漫的长路当中,你说我一个人打拼,可能是走不下去的。这个过程当中,有太多一般世间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很多状况都会出现,必须要有一个修道的助伴才能真实地修道,这些都是属于修道的所依。如果有了三宝,我们就可以真实地修道。
佛陀是导师,法是修道的本体,僧宝是属于修道的助伴。如果有就可以修行,没有当然不行了。没有佛陀,导师不存在,道也没有了。如果没有真实的道或者没有修道的助伴,都是没办法修下去。可能三两天还可以坚持,而修道很漫长,如果没有助伴,很难真实地相应。我们首先要知道三宝的功德,三宝对我们修道来讲意味着什么?它是意味着道的所依。
我们能够抛弃所依吗?当然不能抛弃,我们对于修道所依要生起信心,一定要相信它。如果你不相信三宝,当然就没有所依了,没有所依,你也修不了,你对导师、道或者助伴,哪一个有怀疑,没有生起信心,都会导致你在修道过程当中,出现停滞、倒退,乃至于整个从道当中退失。我们为什么要发誓不舍弃三宝、皈依三宝?因为这是道的所依的缘故,我们必须对于所修道的所依的三宝自性也要不断地去祈祷或者依止等等。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是讲了一些有关三宝体性的内容。对我们来讲,能够清楚认知,这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皈依三宝,为什么?三宝是我们修道的皈依处,因为别的天神、世间人,其他的非道,这些对于我们就获得获证空性、究竟解脱没有帮助。为什么我们修道不能依止世间天神?因为世间天神自己都对修道没有经验,他们不知道怎么解脱。虽然世间天神可以做一些我们认为很大的事情或者给我们作一些帮助,但是他对修道一块是完全陌生的,没办法作为我们修道的导师。皈依一个世间的天神,对于一个致力于解脱的人来讲,没有什么必要。如果是皈依外道的邪法,也只能引导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没办法引导我们出离轮回。外道的修行者自己的相续当中,对道没有认知,也不可能作为你修道的助伴。
这些一个一个展开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在戒律、皈依的学处当中有这些要求?其实都和修道的所依有关,只有依止三宝才能解脱;如果你不依止三宝,是没办法解脱的。对于三宝的认知,这里面讲了共同小乘对三宝的认知,比较典型的是他们认为皈依佛陀只是皈依佛陀的智慧,佛陀的身体不是皈依处。按照小乘的观点来讲,佛陀在成佛之前都是凡夫,不仅义成王子是凡夫,就连最后在金刚座成佛之前还是凡夫身份。他的身体属于有漏的五蕴不是皈依处,只是智慧。法宝也是一样的,相续当中的无为法灭谛属于法宝自性。然后是僧宝也是圣者相续当中的智慧,圣者和佛陀身体一样,都不是皈依处。大乘是不一样的,佛陀的身心都是皈依处,然后法宝是道灭二谛了,僧宝的凡夫僧和圣者僧都可以作为我们皈依的助伴,主要来讲,圣者僧众才是我们最主要的修行助伴。其他的佛像、文字,还有其他方面的出家人等等,都是属于分支的。主要这些具有功德的三宝下面引用《宝性论》的观点来介绍一下,这些对我们来讲也很重要。如果我们不了解皈依佛陀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佛法僧三宝对我们来讲,只是笼统的概念,皈依了一个概念,真正来讲,并没有真实皈依到具有特殊功德的佛陀本身,没有皈依到真实的法宝,就是不准确,僧宝也没有认清楚。这方面就会导致我们的皈依不究竟圆满、深度广度也不够。
按照《宝性论》的观点,刚开始的缘起序品当中讲到了,对于三宝自性的认知,还讲了很多其他的内容。佛宝具有六种或者八种功德。为什么六种或者八种?最后两种是作归摄的,就把前面六个归纳成两种,所以它是六或八,真正的本体只有六个,后面两个是把前面归到一个是自利一个是他利上面了。法宝也是六或八,本体的六个,然后七八,也是把前面的六个分成灭谛和道谛的自性。僧宝也是六或八,本体是六个,后面归纳成断和证是八个。我们要分清楚,有些地方讲六有些地方讲八,这里列了八个,真正来讲前面六个了解了之后,后面两个就是归纳的。
在佛宝的六个功德当中,前三和后三的侧重也点不一样,前三侧重于自利,后三侧重于他利。其实前三就是第七,后三就是第八。前面三个自利方面,第一个是无为法,佛陀所证悟的灭谛本身来讲,《宝性论》中的佛宝就是以法身为主,远离生住灭所有有为法的法相。佛陀相续当中具有无为法远离生住灭所有有为法的法相。第二个是任运自成,为什么叫任运自成?如果有分别心,就会有勤作,有勤作就不可能任运。因为佛陀远离了所有的分别、勤作,所以就是任运自成的。他是从远离分别和勤作的侧面来讲任运自成,这是自利,不是他利。第三个是不依他缘,不依靠其他逻辑推理等来证悟。为什么?因为逻辑推理、声音本身属于不究竟的有为法,所以真正佛陀法身的自性是不依靠逻辑推理、声音等来证悟的。从这个侧面来讲,完完全全远离了这些。这是从自利的方面有三种功德。
后面的四、五、六主要是利他的方面,平时我们也很熟悉,这就是佛陀的智、悲、力。第一个智慧。佛陀的智慧分为两种,一个是如所有智,一个是尽所有智,对一切万法都通达的缘故,在利他的时候,因为有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的缘故,可以做圆满的利。因为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所以才能在利他的时候,没有一个遗漏、错误的,就像现在的凡夫人,或者菩萨,没有圆满的智慧。所有的教言会不会非常地准确?不会非常正确,因为他有很多不知道的,还有遗漏看不到的。我们可能觉得有些人好像无所不知,其实他的思想、眼根还是有局限性。菩萨的智慧到了初地,可以见到这个范围当中的法,超越他的智慧之外,很多东西根本没有现前,所以肯定会在调化众生的时候,方便善巧会有遗漏为什么在讲利他的时候,强调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只有智慧圆满了,在利他的时候,才没有遗漏,能够作最正确的选择。遍智一切,才能知道捷径,或者调伏众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个悲心。对于没有证悟的众生,通过悲心源源不断地给众生宣讲取舍之道和证悟的法。前面讲了,如果智慧不圆满,利他方面也没办法圆满。如果只有智慧没有悲心,虽然全部都懂,但是不愿意给你讲,可能也没办法作圆满利他。既有智慧,悲心也是圆满的。悲心圆满不用说了,从刚开始就训练了,他的智慧其实刚入道就开始训练了。入大乘小资粮道的时候,无伪的菩提心开始生起了,从那开始他就有了无伪的菩提心,然后不断地训练。智慧为什么要从小资粮道开始?有些地方讲了,小资粮道除了生起菩提心之外,还要修四念住。大乘的四念住就是身、受、心、法都是空性的,从那开始训练智慧了。大悲和智慧就是从小资粮道的时候同时开始趣入,逐渐经过了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最后达到了无学道,大悲圆满了,智慧也圆满了,智悲圆满了会导致力圆满。
第三个,力圆满。他有能力让无量的众生从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所有粗大细微的束缚当中得以解脱。他有这个能力,只要智悲圆满,力一定是圆满的。当然智不圆满悲也圆满不了,悲不圆满智圆满不了,然后智悲不圆满力也没有,智悲圆满了力也有了。这是利他方面的智悲力都圆满了。有些时候赞叹佛陀、上师的时候,通过智悲力圆满来赞叹。如果你的智慧不究竟,看不到那些众生的根机,也没办法应机施教,还会很多遗漏的地方。悲心不圆满虽然懂但是不一定讲,能力不圆满也没办法引导众生断除烦恼业。这些也是无法强求的,因为他的修行圆满,自利圆满,他利也会跟随圆满,这是从佛陀的自利他利来讲有六种功德。第七第八是归纳或者摄义,就是把前面的第一第二第三归纳成第七自利,把第四第五第六归纳成第八他利,以上就讲到了佛宝。
下面讲法宝,平时我们安立的法宝就是经书或者语句。《宝性论》中讲得很清楚,这些是相似的法宝,不是真实的法宝。真实的法宝是什么?真实的法宝是道谛和灭谛。有学道圣者相续当中的道谛为主,主要是道谛,在佛陀无学道的相续当中主要是灭谛,道谛也是以圆满的方式具足的。
佛宝有法、报、化三身,佛宝当中真实的皈依处是法身。在祈祷文当中,比如说祈祷法身普贤王、法身无垢光尊者、法身上师等等,为什么这样讲?虽然报身和化身不可能说功德不圆满,但是报身和化身必定是根据所化众生而显现的。法身不需要根据所化的众生,没有色身也没有变化,它是最究竟的。在佛宝当中,以法身为究竟皈依处,法宝当中以灭谛为究竟皈依处。
为什么以灭谛为究竟皈依处?因为道谛是有学圣者相续当中的智慧,它还会变化,这个变化不是越变越糟,而是越变越好。因为毕竟它是无常的,有动摇,所以不究竟。《宝性论》当中讲得很清楚。在法宝当中,最究竟的皈依处是灭谛,究竟来讲灭谛和法身是一个意思。它是佛相续当中的。如果说道谛都不是究竟皈依处,经书本身不是属于真实的法宝。我们皈依法宝就是皈依经书吗?当然不是。从这方面讲的时候,所谓的法宝就是这样安立的。
这里面也有六和八,一、二、三主要是法宝当中的灭谛,然后四、五、六是法宝当中的道谛。我们就知道,整个法宝的本体就是灭谛和道谛。
第一个是不可思议,法宝灭谛的自性是不可思议的,远离所有的能取所取的执著,不是语言思维的对境,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要用思维去缘法性,肯定不是真实的法宝。真实法宝灭谛的自性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个是无二,无二就是没有业和烦恼。业也不存在、烦恼也不存在,很清净,叫无二。
第三个是没有分别。所有的常乐我净的颠倒分别念、戏论执著都不存在,叫做无分别。这三种都是属于灭谛自性,都是属于灭谛所摄的,就是法宝当中的灭谛。
我们皈依了法宝,这就是我们的皈依处。当然我们要皈依,因为它就是最究竟法的状态。不可思议、无二、无分别,法宝的自性相当于是真理,而灭谛是属于终极真理。我们要依止真理了。皈依法其实就是对于真理的皈依。
为什么皈依佛?因为佛是真理发现者、证悟者和宣讲者,当然我们就要皈依他了。僧宝是真理的实践者或者部分现前者,他已经对于法宝现前了部分,所以他是可靠的、不欺惑。为什么不欺惑?后面我们还要讲,为什么僧宝就是不欺惑的自性,法宝也不欺惑、佛宝也不欺惑。我们说三宝永远不欺惑我们,了解完之后,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们什么时候皈依三宝,都不会欺惑你。
佛宝自性我们前面讲了,它怎么可能欺惑?三种自利的功德、三种利他的功德,都不会欺惑的。法宝自性,一个是道谛、一个是灭谛,也没有欺惑自性。什么时候依止它,都不变化的。僧宝自性也不会欺惑。之所以能成为僧宝,因为对于法性现前了一部分,现前一部分法性之后,最粗大的一些欺惑我们的烦恼不会现前了,它是可靠的,任何时候都不会欺骗我们的自性。这是真实的僧宝。前三种是灭谛所摄。
下面四五六属于道谛功德。第四个是清净,远离烦恼障叫清净。因为在道谛当中,烦恼障该远离的已经远离了或者正在逐渐远离,所以它叫做清净,而烦恼障是不净的,没有烦恼障就叫清净。
第五个是显现,远离所知障。远离所知障和显现有什么关系?因为远离所知障之后,大智慧就会现前。为什么菩萨、凡夫人没有周遍一切的智慧?因为所知障。对所有的所知法没有办法完全了解,这种障碍就是所知障。所知障的本体就是二取和三轮,即能取、所取和三轮分别心。
所知障不是说我学得太多了,所知障很重。这不是所知障,如果学得很多是所知障,佛陀的所知障是最重的。因为佛陀了知的太多了,佛陀了知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不一样,烦恼障的意思是烦恼本身就是障碍。所知障就不能这样理解了,所有的所知就是障碍。那佛陀一切的所知都现前了,那是障碍吗?不是。它是对于一切的所知周遍完全了知的障碍,叫所知障。所知障就是二取、三轮、分别念。因为还有二取三轮分别心,所以对于一切的所知万法,表面和最微细的没办法通达的障碍,叫做所知障。
初地菩萨和初地以下的声闻乘,他们主要是断烦恼障。只要有烦恼就不能解脱,主要断烦恼障。而修行法无我,主要是断所知障。因为法我就是对治二取三轮的,所有的执著都断掉之后,通过修行之后,所有的障碍二取三轮断掉之后,能够让遍智一切的障碍完全消除了,通过法空灭掉了所知障,然后显现遍智一切所知的智慧,就可以成佛了。
第六个是对治。对治就是远离贪嗔痴三毒,道谛有让我们远离贪心、嗔恚等等的功能,可以完全对治,并且帮助我们远离。
僧宝具足了第四清净、第五显现和第六对治,具足三种功德的缘故,它是可靠的。从小乘来讲,是道谛现前,从大乘来讲,一到十地是慢慢地断,不是说像佛陀一样全部都断了。佛陀相续当中具不具足道谛功德?佛陀相续当中是通过圆满的方式具足的。佛陀相续当中的清净是最清净、显现是完全显现、对治是彻底地对治。有学道的圣者相续当中的清净是部分清净,显现是部分显现,对治是现形方面完全可以压制的,或者说从逐渐远离三毒的侧面来讲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四、五、六是道谛所摄的。
我们了知了道谛或者真正的法宝,为什么说皈依法离欲尊?离欲尊,远离一切不清净,让他们最极清净。灭谛的功德、道谛的功德,这就是我们所皈依的法的自性。这么清净、圆满的终极真理,我们当然要皈依了。
如果有人说,不皈依三宝我们能不能解脱?你不皈依正道怎么解脱?烦恼障、所知障不远离、三毒不对治、,不相信道谛,怎么现前成佛?所以不皈依三宝,绝对不能成佛。有些人理解,不皈依三宝的人好像也可以成就。为什么?在他的脑海里的三宝就是佛像、经书、出家人,觉得我不皈依三宝是不是也可以成就?我们看三宝的自性,如果不皈依佛宝前面所讲的八种功德,不皈依法宝的功德,僧宝也不相信,根本没办法解脱的。把这些真理完全抛弃了,怎么可能解脱?不可能的。分别讲有六种。把前面六种再作个归纳,就是第七第八。
第七个是离果。离果是远离所有离贪之法的灭谛功德。就是远离了一切障碍之后,所现前的究竟果,叫做离果。这是归纳一、二、三,叫灭谛。第八个是离因。离因就是作为能够远离的法本身道谛的功德。你看一个是果、一个是因,分得很清楚。通过非常清晰的安立,一个是从离果的侧面安立的灭谛,一个是从离因的侧面安立的道谛。我们如果要对应四谛,也容易理解。灭谛就是果,道谛就是因。什么因?就是获得灭谛的因。灭谛是已经远离了贪等法的状态,而道谛是完全能够完全离的法,我们当然要依止灭谛和道谛,这就是法宝的功德。
大恩上师经常讲,学习佛法要学一些比较深广的法,我们学比较深比较广的法,对整个修行道才会理解得很深。如果只是表面或者大概讲一下,我们相续当中的很多的疑惑也遣除不了,而且内心当中也生不起非常深广的智慧。对修道本身来讲也是一种违缘障碍。因为了知的太少,导致你入手也没办法入得太深。如果把这些道理了知得很深,比如说皈依三宝来讲,我们以前所理解的供养三宝自性到底是什么?和这个地方所讲的皈依三宝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大德们刚开始讲皈依三宝,会不会讲得这么细致?或者像《宝性论》一样了义?可能也不会。因为刚刚学习的人,给他讲这些也听不懂,所以只有用那些最浅显的方式给初学者讲解三宝的自性。随着我们学习逐渐的深入,就可以慢慢从了义、深广的侧面来了解皈依的自性,最后不管是佛宝、法宝的本性,都是每个众生相续当中本自具足的。因为在我们的本性当中本自具足,所以有些地方也叫自性三宝。
自性三宝和已经现前的三宝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讲的是已经现前功德了,它要作为我们修道的所依,一定是已经现前的,而不是我们相续当中本具的功德部分。本具的功德部分有的时候可以作为种姓来安立。每个众生都有种姓,不管学不学佛都有种姓,但是对我们能否修行来讲,种姓从某些方面来讲起不到作用。一个杀猪的人,他正在杀猪的时候,也具备自性住种姓,但是对他放下屠刀、修行正道来讲有什么作用?暂时来讲没有起到作用。对于已经现前的三宝来讲,那就有。如果他已经真正地皈依三宝了,对他的修行就起作用了。从他的所依方面来讲,一个是最深层次、原始的基础,一个是已经苏醒修道种姓的基础。这个地方的三宝是我们已经苏醒修道种姓的时候,它作为我们的所依。而自性住种姓作为我们的所依,是从最原始、最根本的基础来讲的。
下面讲僧宝自性。僧宝有凡夫僧宝,凡夫僧宝主要是指四个比丘等以上的僧团。如果是一个凡夫的出家人,不能叫僧宝的,只能叫出家人。僧团可以叫僧宝,四个以上的具有清净戒律的出家修行者,可以叫僧宝。它是一个团队的力量,而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我们去供养的时候,一个一个看,好像这个人生不起信心、那个人也生不起信心。缘僧团就会生起信心了。凡夫一定是僧团才能够作僧宝。如果是圣者,一个都是僧宝。不需要四个以上,只要一个具有功德的圣僧,就叫僧宝。因为一个人相续当中具有这些功德,他就是圣僧了,所以可以叫僧宝了。凡夫人不行,一个人不能叫僧宝。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出家人,是僧宝。不严格、泛泛来讲似乎也可以,真正严格来讲,如果是一个凡夫的出家人,不能叫僧宝,就是一个出家人而已。真正的僧宝要不然是僧团,要不然就是圣僧。
有学道的菩萨相续当中具有的功德有八种。分为两类:一个是属于证的功德,一个是属于断的功德,即通过断证来安立的。圣僧一定要断证才能叫圣僧,如果没有断证不叫圣僧。所断的是什么?断的自性其实就是道谛的自性,圣僧相续当中已经现前了道谛,所以他可以称之为圣僧。
第一个是知如所有;第二是知尽所有;第三是内智明处。
第一个知如所有。什么是如所有?如其所有法的意思。如所有是一切万法的本性。比如说空性,空性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叫做如所有法,然后了知如所有法的智慧叫做如所有智。
为什么这地方讲知如所有?就是为了简别如所有智。因为真实的如所有智,只是佛陀才安立如所有智。《宝性论》讲记当中也说,圣僧有如所有智,那是部分的如所有智,佛陀的如所有智是圆满的如所有智。这地方的知如所有,当然可以从知如所有来简别,因为他只是知道一部分,虽然也可以知,但是不是如所有智?也可以说是如所有智,为了简别佛的如所有智的缘故,所以这地方叫知如所有。
第二个知尽所有。什么叫知尽所有?尽所有是尽所有法。如所有法前面讲是一切万法的本性,了知本性的智慧叫如所有智。尽所有智是能够了知尽所有法的智慧。什么是尽所有法?所有万法的显现叫做尽所有法,能够了知、通达万法显现的智慧叫知尽所有,或者叫做尽所有智。
当然佛陀的尽所有智是圆满的,所有万法显现,粗粗细细、再远再近的都了知,叫做尽所有智。佛陀是最圆满的,菩萨是部分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有了入定智慧,能够安住在胜义谛当中,有了了知法界的智慧,当你出定,在后得的时候,对于显现法的了解会更清楚更深入。因为你的执著通过安住无分别智灭尽的缘故,出定之后这部分的障碍就没有了,所以会导致你对于显现法的认知更深更细。
我们在凡夫的时候,看面前的这本书、这朵花,从上面接收的信息非常有限,当你入定之后,安住在很寂静的状态,从这本书和这朵花里面能够发现的信息就多得多了。如果你获得了圣道,已经安住在无分别智当中,在出定之后,你从书和花当中所发现的信息就更多了,了知尽所有法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尽所有法的信息就源源不断地了解了。如果你对一切万法的本性彻底地证悟了,对这本书有关的所有信息全部了解,智慧就达到无碍的状态了。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就是这样的。佛陀既有如所有智圆满,也有尽所有智圆满。因为佛陀对法界完全现前,所以对于所有的显现法全部无误的了知。这就是佛陀的如所有、尽所有两种智慧,在菩萨相续当中这两种智慧也是部分具有的。
第三个内智明处,就是对内外所摄的一切法没有贪执。不管是内在的身心,还是外在的山河大地,内外所摄的一切法没有贪执的智慧,就是证悟的智慧。
以上一二三是属于证分,四五六是属于断分,应该断除的部分。
第四个无贪,就是断除或者远离烦恼障。它是真实的,还没有达到究竟的缘故。比如初地和八地远离的烦恼障还是不一样的,八地的时候所有烦恼障俱生的种子部分都断尽了,所有烦恼障都可以远离。
第五个无碍,是远离所知障。烦恼障从一地到八地之间有,八地之后就没有了。所知障是从一地到十地都有的,所以,所知障是分分断除,通过一地二地,一分一分的把所知障断掉了。
第六个无劣,没有声闻缘觉等等比较低劣思维的障碍。为什么声闻缘觉叫低劣思维?这是相对于圆满的道而言,而不是说声闻缘觉不加以观待都是低劣的,他们相对菩萨道来讲是低劣的。第一,不发大菩提心,这是劣;第二,不上求佛果,也是劣。针对这个来讲,都是劣。这是断除的,该断的都断了。
第七个是针对一、二、三的归纳,归纳成智功德,就是证分圆满。该证悟的部分都已经获得了,叫证分圆满。四、五、六归纳成第八,就是断分圆满,这些都是属于三宝功德。了知了三宝功德之后,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就会更加地清楚,信心也会更加地圆满。以前没有学习过很深的三宝自性时,可能浮现了很多的怀疑、邪见,学完之后就没有了。对于坚固我们的信心,获得加持有非常大的帮助。
修道的违缘就是懒惰,修道的时候,如果懒惰是不行的,必须要遣除懒惰。懒惰有三种,即同恶懒惰、懈怠懒惰和自轻凌懒惰。颂词当中,不耽著、不疲和周遍摄持道分别对治三种懒惰。其中不耽著对治第一种同恶懒惰,不疲对治第二种懈怠懒惰,周遍摄持道是对治第三种自轻凌懒惰,这样分别予以对治。
刚刚入道的违缘就是同恶懒惰。同恶懒惰是什么?所谓的同恶懒惰,在学《入行论·精进品》当中也讲过。此处同恶懒惰,是经常做一些和修行、利益众生没有关系的,比如说耽著世间法。上师举例子,就像耽著世间的电视电影、小说等等,叫做同恶懒惰。看起来很勤奋,其实是懒惰。这些和自己的解脱、度化众生都没有关系,叫做同恶懒惰。
第一,同恶懒惰的对治就是不耽著。不耽著什么?对世间法的喜好不耽著。怎么才能不耽著?知道这些没有意义,观察到这些都是轮回的因,以前轮回的时间已经那么长了,什么都没有得到,而且还在不断痛苦当中,如果不修行解脱,还在继续地造下一世痛苦的因。因此没有什么可耽著的,了知之后就不耽著。或者说通过了知它的过患,发起了更大的志向。我是发菩提心的人,要利益众生,也就会不耽著了。或者说相应于空性,本性空的缘故,有什么耽著的。
第二,懈怠懒惰的对治就是永不疲倦。前面是初入道,这是属于中间修道,修道了一定时间,就会疲倦。像很多道友学了三五年之后,开始疲倦了,刚开始信心百倍,特别勤奋,经常做笔记,过一段时间之后不写了,听课也不想听了,逐渐疲惫了下来。这时候要注意,懈怠懒惰容易导致我们修道停滞,不愿意再做了,开始懈怠、耽著睡眠,做其他事情。我们如果要对治这个懒惰,就是不疲倦,无厌,不疲。我们应该发起勤奋心,不应该疲倦。怎么样才能不疲倦?因为想到成道之后,能够对众生所做的大利益的缘故,所以可以一下子勤奋起来。
大恩上师讲了一些例子,比如耽著睡眠是懈怠懒惰,除了睡眠之外,还有无所事事,反正没有睡,也不精进,无意识的走来走去,或者躺一会儿,发会呆,这些也是属于懈怠。有的时候我们想到轮回的恐怖,一下子会警觉起来;有的时候想到利益众生的誓言,也会警觉起来;有的时候想到成佛佛果的巨大功德,也会勤奋起来。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不疲倦,让自己精进不疲倦的教授也是属于对治。
第三,自轻凌懒惰的对治就是受持正道。什么叫自轻凌?自轻凌就是自卑,觉得自己这个做不到,那个也做不到,叫做自轻凌懒惰。觉得这个我怎么可以做到呢?上师说要念一百万、一千万文殊心咒,我可能做不到。或者说要闻思、修行,好像都做不到,让出来发心也做不到。这就是自轻凌。就是自卑、看不起自己、自己轻视自己的心,叫做自轻凌,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反而就不做了。
这样当然不行,没什么做不到的,在《精进品》当中讲,如果勤奋,连蚊子苍蝇都可以成佛,何况是我们生而为人,知道取舍之道,有什么不能做到?心的力量就是这样的,如果精进什么都做到,如果自己放松下来,肯定什么都做不到了。自轻凌也是非理作意,虽然好像很谦虚,我这个做不到,那个做不到,但是有时该谦虚的地方没有谦虚,不该谦虚的地方很谦虚,这样就不对了。
对治自轻凌懒惰的方法,是周遍摄持道。什么叫周遍摄持?什么都可以做,就对所有道我都要周遍摄持。以前是这个道不行,做不到,那个道也做不到。这方面是让自己的道没办法得到究竟。怎么对治呢?遣除这个违缘就是周遍摄持,反过来讲,这个可以做得到,那个可以做得到,这就是周遍摄持道。
我们的心不要怯弱,只要发起勤奋心去做,没什么做不到的。通过很勇悍的心周遍摄持,菩萨道布施、持戒,我都要修究竟,所有的我都可以修究竟,叫做周遍摄持道。这是对治自轻凌的,自轻凌是这个做不到,那个做不到,对治就是都可以做,周遍摄持,所有道我都可以修,我都可以做。这种心态生起来之后就不会懈怠,不会有什么违缘了。
前面的违缘遣除了,现在就是成顺缘助伴。
五眼和六通的功德,就是修道的顺缘。首先是五眼,第一是肉眼,第二是天眼,第三是慧眼,第四是法眼,第五是佛眼。肉眼和天眼后面要讲,肉眼基本上属于资粮道所摄;天眼属于加行道所摄;慧眼从资粮道或者加行道开始,慧眼和法眼是菩萨道,一到十地菩萨入定、出定,然后佛眼是佛地的,就是这样分的。
第一,肉眼。这不是凡夫人的肉眼,也是通过某种禅定获得了欲界或者色界的清净眼根。通过修禅定之后,获得了肉眼通的功德。肉眼功德可以照见一百个由旬乃至于到达三千大千世界之间的,有些说一千由旬之间或三千大千世界之间的粗细色法可以照见的,这是肉眼的功德。这方面也是通过禅定获得的功德,有些时候通过禅修获得,有些时候通过一些善业力获得的肉眼功德。
第二,天眼。天眼也是清净的眼根,可以照见世间无边的色法,还可以照见众生在什么地方投生,什么地方死亡等等,所有的过程都可以照见。天眼可以看到很多隐密的情况。
第三,慧眼。慧眼属于入定的无分别智,它和胜义菩提心是一回事情,就是入定的根本智,慧眼是照见万法的本来的实相。
第四,法眼。法眼是出定位、菩萨后得引发的功德。第一种解释,法眼能够辨别所有法的经义、词句,这些一一通达,对万法的种类能够辨别,叫做法眼。除了法义之外,还有很多显现的法也可以了知,有点像前面讲的尽所有智或者尽所有法。第二种解释,上师老人家在注释当中讲,法眼可以了知圣者的相续。他心通是了知凡夫的相续,法眼是专门了知圣者相续的。观察的时候,这是不是圣者,如果是圣者,他的法眼可以了知。这方面叫做法眼功德,只要是菩萨都有法眼。
第五,佛眼。这是佛陀具有的,所有的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圆满的就是佛眼。
然后是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
第一,天眼通。它和前面的天眼有相似的地方,就是通过禅修,就可以照见粗粗细细的色法,没有障碍,就可以看到。
第二,天耳通。十方所有粗粗细细的声音都可以听得到,天耳通也是属于清净的功德。一般人的耳根来讲,如果很细的声音也能听到,就会变成一个扰乱心智的状态。什么声音都听得到,他的心就会很烦。天耳通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很大或者很细的声音听到之后,反正就是清净的功德引起的,不会有副作用。
第三,神境通。就是指神变或者神足通,神足和神境都是一个意思。神足也可以飞行,有时候一变多、多变一,大变小、小变大,都是属于神境通。
第四,宿命通。就是能够了知自他有情以前种种的事情,对于过去的事情都能了知。
第五,他心通。就是能够了知众生心中所想,有情的起心动念能够了解。
第六,漏尽通。虽然前面的五种凡夫人也可以有,但是和圣者一模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佛陀的五通和世间仙人修禅定得的五通绝对是有差别的,从大的方面来讲都是共同的。漏尽通是不共的,漏尽通一定是圣者才有的,因为它是灭掉相续当中所有的烦恼,漏就是烦恼,漏尽就是烦恼灭尽的神通,这种通叫做漏尽通。
这些就是顺缘,菩萨相续当中具有的一些顺缘功德,这些对于修道对利他,都有很大的利益。有时佛陀不鼓励凡夫人拥有神通,因为凡夫人相续当中,空性的智慧、大悲心还没有生起来,这些人一旦拥有神通之后,没办法驾驭之后,就可能成为歧途。对于圣者来讲,就是自他二利的方便。因为神通本身不会成为障碍,他也不会想现在终于有神通了,可以去随随便便做一些事情了,根本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一些坏事,更不可能用神通给自己谋利。五眼六通对圣者来讲,能够具有更加接近于证悟实相自利的作用,利他方面也有作用,所以对于菩萨来讲就是顺缘。
见道并修道属于修行基础道正行,所有的基础修完之后,道的正行,或者说这个基础是针对什么样的基础?见道对于法界实相来讲,他的了知或者获得见道和修道之后,能够作为一个真实圣道的基础。因为必须要在圣道的基础上才可以逐渐成佛,这样的基础也可以,或者说修行基础,前面的基础修了之后,这是真实的圣道功德。
“见道并修道”,首先是“见道”,见道是通过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行,修完之后就进入到见道。所有的资粮变成了一个无可阻挡的力量,无可阻挡的力量就可以从凡夫进入到圣地,能够现见实相。因为他在修道过程当中,所有获得见道的顺缘越来越多,违缘是通过修行越来越少,此消彼长的形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善功德越来越强劲,违缘障碍越来越少,这种势力无可阻挡,最后一刹那之间,从有分别就可以进入到无分别当中。
这时候一刹那之间就完全的证悟一切万法离戏的真相,所有的分别念就息灭了,然后万法的真如现前,不会再有任何形势的退转,这就是主要的正行,修行之后就到了圣地。
修道是什么意思?见道的时候不是已经见到了实相了吗?修行就是缘见道的时候所见的实相反复修。因为之前他所缘的可能是教义方面的总相修行,但是修道缘的就是自己相续当中已经见到的无分别智作为基础的实相进行修行,所以这就是反复。虽然前面也是修,但是为什么不叫修道?只是缘见道所见的去修叫做修道。修道的过程,一到十地一般来讲要两个无数劫,从一到七地一个无数劫,清净三地一个无数劫,最后圆满到佛地了,这是整个修道。
以上讲完了教授方面的四种意义。
“如是宣说之摄义”,就是对前面的十种教授进行归纳。
应该了知前面所讲的就是十种教授的体性,教授分了十个内容。上面就讲到了十种教授的内容,不管是教授,还是随教授。大恩上师的讲记当中也对于教授和随教授进行了宣讲,初次听闻的教言叫做教授,反复听闻叫做随教授,教授、随教授都是在我们相续当中逐渐可以生起来,然后从听受教授来讲,首先小资粮道开始,真正的成为听受的法器,就是真正能够听教授的法器。这是什么教授?可以帮助我们登地或证悟空性的教授,所以也需要一定法器的标准。
现在我们听的是什么?现在我们还是在随顺阶段,不是真实的教授的体性。什么时候进入了小资粮道了,这就是成为能够听闻教授的资格,就有了能够听教言真实的资格,然后我们可以开始学修真实教授。现在我们还在预备位当中,如果自己勤奋、认真修行,也许很快就可以到小资粮道,能够具足听闻真实教授的资格。从小资粮道到十地末尾之间,都是从听受者的角度来讲,宣讲者圆满来讲是佛,然后是菩萨,有些时候已经在资粮道的修行者也可以宣讲教授,这方面来讲很重要、殊胜的,也需要不断的修行。
下面的科判是别说难以通达之僧宝,也分了两个方面。第一是真说,第二是摄义。这是下一堂课的内容,为什么要讲呢?有一种必要性。因为按照上师们以前的规矩来讲,在法本的P81不能停,我这个法本正好是在P81停了,不能停在这儿,所以把下面的科判念一点。不能停P81的原因是什么?按照上师们以前的讲法,81是一个不吉祥的数字,如果停在P81上面,不知不觉当中就会出现很多的违缘。以前很多的讲法者他要注意看,到了P81就会提前或者退后。
我没办法提前,停在这儿了,只有往后再念一段,我的法本P83有个科判,刚才念了,相当于停在P83结束了。虽然颂词本身是停在P79了,但是讲记是停在了P81,这方面有一定的必要性。学院当中有些堪布讲的时候,停在P81的时候,下面的道友提醒,堪布今天是P81,他会马上再往下面再念几行,就把这个错过去。有些瑜伽士无所谓,P81就P81,对他来讲吉不吉祥,都可以驾驭的。对我们来讲,还是应该注意的。这必定也是一个世俗的缘起,如果能够错过的就错过。我的法本当中刚好是,有些法本不一定是。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