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第十八课笔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是宣说二转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殊胜窍诀论典。主要是宣讲如何修行、证悟空性,所证悟的无分别空性又是根据什么修证的?比如说道前、资粮道、加行道,还有见道、修道,如何根据这些能境的心识去修行和现证。
虽然空性是无分别的,但是众生从凡夫到成佛之间,能境的心识有变动,在不同的阶段空性的修行和证悟也是有所不同的。在《现观庄严论》当中,对于所修的空性,还有能境的心识状态,也作了一些殊胜的描述。对于一个立志于成佛利益众生或者说想要证悟空性的修行者来讲,根据《现观庄严论》当中的修法来修行,完完全全可以没有错谬的证悟空性。
对于《般若经》弥勒菩萨通过八事七十义来进行抉择。八事当中前面我们学了第一个遍智,表示遍智的有十种法,也就是说通过十种法来表示遍智的。遍智的本体就是佛的智慧,前面我们已经学了表示佛智的十种法。
今天开始学习第二品道智,八事当中的第二个也是道智。首先是三智,然后是四加行,最后再讲法身。前面的遍智是佛智,道智是菩萨智,所以这里所讲的都是和菩萨的智慧有关。我们从《现观庄严论》的本体来讲,它的受众主要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因为第二转法轮是殊胜的大乘法轮,所以佛陀在讲二转法轮的时候,主要是针对菩萨。在对菩萨宣讲的空性当中,也包含了适合声闻修行者根机的小乘无我空性,虽然有一些小乘的修行,但是基本上所有或者大多数内容都和菩萨的修行有关。即便是关系到小乘的修行,也全部包括在整个空性或者菩萨的智慧当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道智,从见道到十地末尾之间都是属于道智的范围。
“道无相之现观道智”,它是道无相,“无相”其实也是相应于般若波罗蜜多空性。
道智是通过十一类法进行表示的,前面我们略说的时候,在缘起的一品当中,也是讲了表示道智的有十一种法。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道智支分、弟子声闻道、麟喻独觉道,以及菩萨的见道道智,后面也要学到修道的道智,还有很多和修行有关的回向、随喜等等,反正有十一类法来表示道智。
道智真正来讲就是见道和修道,在总的道智之前,首先安立了一个所有道智的分支或是支分的内容。学习支分的内容之后,有助于修行者在进入道智之前,了解大概要修行的内容,把该准备的准备好了,该修的修好之后,就可以进入或者生起道智。通过道智的分支,第一个可以让我们了解道智支分的内容,第二个对于有志于生起道智的这些人来讲也需要去修行。
第一品讲到了遍智,遍智的因是什么?遍智的因就是道智,把菩萨的智慧修圆满了就会获得遍智。针对于菩萨的智慧,也有道智的支分,这方面我们也需要了解。
生道智之所依分支的本体就是圆满能依道智的殊胜条件。
如果我们要生起或者圆满道智,必须要具备道智的分支,具备之后就可以生起道智了,这是生起道智之前非常重要的内容。有时虽然我们对于道智的果很有兴趣,但是对于它的因不是那么有兴趣。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在修行者的相续当中,就会明了一个问题,虽然这个果很殊胜,我们也很想要得到这个果,但是对我们来讲,和果比起来,这个因更重要。如果圆满了所有生起果的因,它的果自然而然就会有;如果它的因没有圆满,也没有办法获得殊胜的果。
因果当中首先我们应该了知修行的因,最后就可以生成或者自然而然获得殊胜的果,所有的修行人在修行佛法过程当中,都会逐渐生起这种理念,而且也能完全去接受这样的法则,这是修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认知。
这里分了三个侧面,第一个是遣除违缘,第二个是成就顺缘,第三个是圆满作用,对于支分的作用我们要了解。上师老人家经常赞叹哦巴活佛的科判做的很好,哦巴活佛的智慧也很深,有些地方说他是华智仁波切的化身,也是弥勒菩萨加持的殊胜成就者。他以前是卫藏就是拉萨那边的人,然后在康区学法,到佐钦寺一带去求法,也依止了很多大德。后来他对于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自宗生起了不共的信心,特别是他看到麦彭仁波切的一些观点生起很大的信心,到处寻找能够抉择麦彭仁波切自宗观点不共的善知识,好像找到了根霍堪布。因为根霍堪布是麦彭仁波切的亲传弟子,所以他依止了很长时间,学习到了麦彭仁波切所有的论典。哦巴活佛在自宗当中,不仅是一位祖师、成就者,也是殊胜的造论者。
在这个科判中,把支分分了三方面。第一个是遣除违缘,就是说我们要成办任何一件事情,首先需要认识障碍,然后遣除障碍;第二个了知什么是顺缘,然后努力去具足顺缘;第三个是它的作用。这三个科判就是从三个侧面进行安立的,如果我们要生起道智,必须要遣除能够获得道智的违品。
这里要遣除的违缘是什么?遣除的主要是傲慢。“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释迦牟尼佛在宣讲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时候,听众当中也有很多具有福报的有情,这不是人间具有福报的人,而是欲界、色界的天人。欲界天人的种种身相、光明、财富,都是远远超胜欲界的人。
还有一些是色界的天人,他们的身相也是非常的圆满,而且身体都有光明。他们到了释迦牟尼佛的讲法现场,释迦牟尼佛很多人间的弟子显现上面是一般的血肉之躯,他们的身高、容貌、受用等等,远远不能和天人相比,不要说和天王比,甚至于连普通的天子都比不上,这方面在有些经典当中做过抉择。除了世间当中福报最大的个别人之外,比如说我乳转轮王等,即便世间财富最多的人,他和四大天王天的一个天子比起来也是远远不及的,福报、容貌都远远比不上。
四大天王天的天子和天王比也差得很远,四大天王天的天王和三十三天的天子比又差得很远,就是这样一个一个这样上去的。上面的人到了下面的时候,看到环境那么差,身高也很低。人间那些在一般人面前耀武扬威的大富豪,在天人眼里什么都不是。天人看到这些受用的时候,觉得这些人很可怜,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傲慢心。色界、欲界的天人,看到赡部洲的人的状况时,他们生起了傲慢心。
从某些方面来讲,很多人都有一种傲慢,有时候是在两个人之间,我比你好,然后生起傲慢;有时候是在一个家庭里面,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然后生起傲慢。有些人可能是在一个单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者在世界上,因为某一个方面具有特长,所以生起傲慢。
真正来讲只不过是我们没有了解,了解了之后,实际上方方面面超过我们的人太多了,所以说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的。虽然我们有一点点特长或者在某个范围当中有一点点的功德。我们了解之后,就会知道这没有什么傲慢的。因为比我们圆满、超胜的有情多得多。平时我们应该多观察了解这些情况,就像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君规教言论》等人规当中讲的一样,如果有人想要完善自己方方面面的品行,应该了解很多比较圆满的大国大政的情况,了解之后,我们就不会那么孤陋寡闻,心量和见识都会不一样。我们了解多了,就不再是一只井底之蛙,觉得自己怎么不得了,从而摧毁了自己的傲慢。
修行佛法也是一样的,有些时候生起一点功德,就像有了一点点禅定或者今天在打坐的时候,看到了很微弱的光,就觉得不得了了,其实这没有什么可傲慢的。生起了殊胜功德的时候,恰恰是什么呢?没有傲慢的时候,才能生起功德,他的功德特别地清晰、深厚。要生起这种功德,恰恰是调伏了傲慢的。平时我们经常讲,最有资格生起傲慢的就是佛和菩萨,他们的功德如此圆满,虽然有生傲慢的资本。但是没有傲慢。而没有生傲慢资本的人,经常生傲慢。从这方面讲的时候,如果不调伏傲慢心,生不起真正的功德,因此我们要经常性地进行一些调伏。
这个地方是怎么调伏呢?“放光”,佛陀放光,他们生起傲慢的一个因缘就是身有光明。天人因为以前修持了善法的缘故,所以走到哪里都会自带光明。现在我们是在人间看不到这样的情况,否则会感到非常地稀有。假如一个天人到人间的时候,无论到哪个地方都是自带光明,大家都会觉得不得了,看到别人仰视的样子,他也可能觉得自己了不得。就像有些有钱人到了贫穷的地方,也是很拽的样子。天人因为内心当中还没有调伏烦恼,所以他看到人间的状况以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傲慢心。
佛陀观察到,如果他们带着这种心态来听般若波罗蜜多,根本不能成为法器,给他们传讲殊胜的般若法义入不了心。佛陀这个地方讲的“调伏诸天故”,为了调伏诸天,让他们舍弃傲慢心,“放光令隐暗”,佛陀自己放出特别殊胜圆满的光明,隐蔽了所有天人的光明。佛陀为了调伏当时参加般若法会天人的傲慢心,所以特意地放出光明,佛陀的光明不是天人的那种光明,他们只是在人间修了十几二十年的十善业道,然后转到天界当中,然后他的身体带了一点光,而佛陀是在三无数劫修持善法了。佛陀放的光明,天人是没办法比拟的。
对我们来讲,这些都没有看到,天人的光明我们看不到,然后佛陀的光明我们也看不到,都是超过我们思维范畴的东西。就像我们待在世间的小范围当中,如果不走出去,根本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富裕程度、便利化程度到底是怎么样的,然后人间的人不去天界,也永远不知道天界富足到什么程度、天人的相貌到底庄严到什么程度,这些对我们来讲很难了解。随着善根越深厚,体现出来的种种果,比如说佛陀的相好,还有集体修善法转生到的庄严处所,就像净土、天界,我们不去看,没办法产生直观的了解,这些的确是存在的。通过修持不同的善法,就会感召到不同的果报。
佛陀放出历经三个无数劫修行的福德和智慧资粮的光明,一刹那之间就映蔽了天人的光明,放光令隐暗,这些天人的光明马上就没有了,就像漆黑一片的时候,虽然萤火虫自带光明,但是太阳光一出来之后,萤火虫再怎么飞也看不到了。天人的光明和佛陀的光明就像萤火虫和太阳一样,根本不能相比的。天人看到之后,马上生起了惭愧心,摧毁了自己的傲慢心。看到佛陀的功德非常殊胜,他们打消了傲慢心之后,这时候就愿意听佛宣讲殊胜的正法,佛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调伏天人,让他们成为殊胜的法器,如果他们不摧毁傲慢,就没办法听受甚深的法。
对于修行者来讲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带着傲慢等某种烦恼听《入行论》《前行》《现观庄严论》或者密法,相续就是处在一个非法器的状态,正法没有办法融入到自己的心中去。如果要真正地得到法益,首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把内心当中的污垢、渣滓、烦恼都清掉,然后殊胜的正法进来之后,马上就可以产生作用。我们修学佛法,一方面是要多听闻、多思维、要修学,不断地增长智慧,一方面也要经常性地反观,调伏我们的心,不断地清洗自相续,把我们的相续清洗成真正能够产生正法功德的法器,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边闻思修,一边清洗内心的烦恼,相续当中的功德逐渐就可以生起来。
在《大圆满前行》当中也讲了,所有的烦恼当中傲慢是一种非常细微、难以发现、很难断除,特别容易生起来的烦恼。显现上面提婆达多也是因为相貌庄严、技艺超群、智慧出众,所以他的傲慢心生起来之后,甚至于想取代佛陀的位置,觉得佛陀应该退休了,由他来当新佛。内心的傲慢没有打消之前,即便他懂得很多法,佛陀的功德那么明显,他也没办法看到。有傲慢心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这就是最大的体现。
如果我们傲慢心打消之后,自己的过失会看得很清楚,别人的功德也会看得很清楚。如果把别人的功德看得很清楚,对于修行者应有的恭敬心、随喜心、清净心等善心就容易生起来;如果把自己的过失看得很清楚,也容易打破自己的傲慢,处在一个比较谦卑的状态当中,然后发现了自己的过失,也能够集中精力修行去改正过失。对修行人来讲,傲慢心这种烦恼过患很大。虽然其他的贪欲、嗔恚、嫉妒等等都是我们相续当中生起般若波罗蜜多的障碍,但是这里主要指的是傲慢心。因此佛陀通过放光调伏天人的傲慢。
虽然当时经文当中指的是调伏天人的傲慢,但是对于我们来讲也要注意。上师这里也引用了《亲友书》等等经论的观点,我们对于自己的年龄、相貌、多闻、地位、财富等等,经常性的产生傲慢。上师善知识有些时候也像佛陀放光调伏天人弟子一样,很多具相的善知识也会以智慧、大悲等善巧方便,故意地去调伏弟子的相续。当弟子感觉到自己的修行很好或者方方面面不错的时候,上师就会故意去调化弟子的傲慢心,让他知道自己的问题,甚至于弟子没有犯任何错误,上师也会对他经常责骂。有些时候连他没有做的事情也说他做了。
在历史上面,不管是汉地、印度,还是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们在调伏弟子的过程当中,也用了很多的方法来调伏弟子的傲慢。以前华智仁波切也调伏了一位多闻的堪布,其他的上师让他去华智仁波切那里去求法,华智仁波切在很长时间当中调伏他,根本不传法。不管什么方式也不传,最后调伏得差不多,他没有傲慢心了,然后再给他传法。我们去看的时候,这些都是善巧方便。如果他当时带有傲慢心,华智仁波切给他讲可能会听得懂,他的智慧也很敏锐,关键是这个法没办法入心。前期的很多工作,主要是为了调伏他的傲慢,把傲慢调伏之后,再给他讲,马上就会起作用,能够让他的修行上升到很高的层次当中。
有些是比较明显的傲慢心,有些是比较隐蔽的傲慢心,对此上师有很多调伏的方法。善知识们显现上面习惯不一样,有些上师可能喜欢直接调伏,弟子有了过失马上就指出来。以前霍西的曲恰堪布也是这样,不管什么情况,即便很多人在场的时候,也是直接点名说某某人做了什么事情,然后让他下不了台,就在很多人当中讲,不是说等到下课以后单独指出来,而是讲课讲到那儿,马上就点出来。有些上师可能是在讲课的时候旁敲侧击,随着众生的根机逐渐走下坡路,真正直接点出弟子过失的上师,这种示现可能也会越来越少。因为直接点出来弟子非但不堪能,反而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上师们如果不点出我们的过失装着不知道,自己也需要多观察相续,通过观察心相续的方式来调伏我慢。这个方面要慢一点。不管怎么样,我们要用学到的法义,经常习惯性地反观自己有没有傲慢心。如果能够经常反观,生起傲慢心之后,会比较容易了知和调伏。生起波罗蜜多分支的其中一个就是要遣除违缘。
成办顺缘分了三个方面,一个是缘的差别,一个因的差别,一个助伴的差别。
缘的差别是什么?就是发心,发菩提心属于缘的差别。因的差别是什么?苏醒种姓。从它的意义来看,所谓的苏醒种姓主要是从空性方面讲的,也就是说主因是空性,助缘是发菩提。最后是助伴的差别,什么是助伴?助伴就是慈悲,这个地方的慈悲和发菩提心的侧面不一样,有时慈悲心和菩提心基本上是一个意思,而这里缘的差别发心就是指发菩提心,助伴的差别方便自性是什么?就是慈悲。主要是为了利益众生,他愿意不断地投生轮回,或者愿意留在轮回当中,从这个侧面来体现慈悲的自性,它就是一个助伴。如果你要利益众生,必须首先要待在轮回当中,这时候才可以更好地利他,住在很远的地方来利益这些有情,这是没办法做到的。这三个科判就是从缘、因和助伴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解的。
“境决定”,就是对境是决定的。这是什么对境?就是菩提心,所谓的外缘是一定要发起殊胜的菩提心,发起殊胜的菩提心就是为了在相续当中生起道智。如果我们要真正成就真实的菩萨果位,就要理解这是成为菩萨的一个主要的缘。
如果菩提心的对境没有决定下来,我们就没有办法,具备了这个缘的缘故,才能趣入到菩萨道当中。
我们要了解,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对于要成就的菩萨果位,必须要高度重视,越学殊胜的论典,对修行的自性也会越来越清晰。如果没有学习这些,我们就会把菩提心仅仅划在加行里面,十万遍我也圆满了,不需要修了。或者说在某些仪轨当中,只需要念三遍,三遍偈颂我也已经念完了,根本没有重视。他重视的是什么?重视后面正行两个字下面的内容,对正行如何如何,他们特别重视。虽然正行一定有它的作用,但是前面的三遍发心,不是说你只需念三遍,而是真正修行菩提心的内容,应该在修正行之前,在内心当中生起来。前面已经有了,然后再通过三遍来提醒一下,念诵三遍主要是提醒我们的,不是说这样就够了。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修过,仅仅念三遍是远远不够的,念十万遍都不一定达标,你只念了三遍觉得可以了,本来就是一个很滑稽的事情。不可能说发心就是需要念三遍而已,我们一定要努力地生起来。这是生起道智殊胜的缘,如果这个发心没有生起来,对境没有决定,就没有机会进入到生起道智的自性。
这个对境一定要决定,为了获得道智,一定要在相续当中生起最为殊胜的菩提心。这就是对境决定。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菩提心的引导自己可以不断地去积累能够获得道智的一些必要的助缘。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顺缘逐渐就积累了。如果不具备就会很困难。第一个要遣除的违缘就是傲慢,第二个要具足的顺缘就是发起菩提心。
修菩萨道的人一定要生起菩提心,反过来在注释当中讲,因为声闻、缘觉没有发起菩提心,所以生不起道智。在《定解宝灯论》的第二个问题当中也是讲了,声缘有没有证悟二无我?他们没有证悟,没有证悟的原因之一是内外因缘不具故。一个是内因缘,他们没有苏醒种姓,菩提心没有生起来。还有一个就是外缘,他们的外缘没有具备,没有人给他讲这些。声闻、缘觉不具备境决定的缘故,没有发起菩提心。因此对于《定解宝灯论》第一个问题当中讲的大空性,他们没有办法证悟。因为缘不具备,没有发菩提心的缘故,所以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缘。
小乘的行者,不管声闻乘,还是缘觉乘,因为没有生起菩提心的缘故,虽然相续当中具备了人无我的智慧,但是没有境决定的缘故,生不起菩萨的道智。从这个方面来讲,因为大乘行者生起了菩提心,具备了这个缘,所以再加上具备下面这个因的缘故,他们可以生起道智。而声闻、缘觉不具备这个缘的缘故,也没有办法趣入道智当中,对于我们来讲,必须要了解这一点。既然现在我们想要趣入大乘,想在修行大乘的道当中生起一个真实的果,不是说这是大乘道我进去看一看,逛一圈就出来。有些人当然就是这种情况,进入大乘之后,上师说:“你要发菩提心。”他说:“我是逛一逛而已,根本不需要发,马上就出去了。”他只是看一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想成佛,也不想真实地进入大乘道,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我们想要成佛,就要对于大乘道认真对待。
如果我们希望生生世世真实利益自己爱的人或者其他的人,就要认真对待大乘道,那就必须要生起菩提心。对于境决定的菩提心一定要认真去观修,从内心当中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这不是假装的,而是真实的为了利益众生。我现在所修的法就是为了利益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蚊子、苍蝇等一切众生,哪一天我们的心态就是这么真实,说明相续当中就有了菩提心。这是一种不造作、不虚假的菩提心。不是为了掩盖什么目的,假装说我发菩提心,这不是无伪的,而是有伪的,就是具有虚假成分的菩提心。我们要努力地生起现在做这些就是真正是为了利益有情的,他们本来有佛性,现在却在感受各式各样的痛苦,为了利益他们,我就要开始修行,修法都是为了有情。什么时候这种心态真实地生起来了,就有了菩提心,从这里开始,就会真正地进入到道智当中,这是要获得道智的前相。
普遍的意思要从两个侧面来讲,第一个,因为他们苏醒种姓,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种姓,所有具有心识的众生普遍具有成佛的种姓。为什么都普遍具有成佛的种姓?如果通过三转法轮的净见量,以佛智观照众生都普遍具有佛智,都有佛功德,这是三转法轮直接决定的。如果从二转法轮来讲,一切众生都普遍具有真如。什么真如呢?就是二无我,因为二转法轮主要是指它的实相、真实义,胜义就是从空性侧面讲的,所以只要是众生,正在显现的时候,从五蕴无我的侧面观察根本找不到我。从这个方面来讲,一切众生本具人无我的自性。
如果再观察蕴,从细的色法到心法,这些也不存在。众生在显现的当下,本具法无我的自性。二我空的真如所有的众生没有差别都会具备。当一切众生迷乱,正在执著我或者因为二我受苦的时候,其实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二我和它所派生出来的所有烦恼、习气、痛苦,流转的自性都没有,本性当中正在显现的时候,也是不存在的。
从二转法轮来讲,众生都具有无自性的真如体性。如果从最了义的侧面来讲,每个众生具有大空性,没有二我的同时,也本来具备佛功德和觉悟的自性,这就是普遍。从种姓的侧面来讲,一切众生都具备真如的种姓或者如来藏的佛性。
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的缘故,所以我们才说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自己现在开始修道或者回向给一切众生成就佛智,这方面就有了一个真实的基础。这方面是从普遍的角度来讲。在《大乘经庄严论》当中讲自性住种姓,这是自性住。不管你了不了解、修不修,本来都具备真如性。
从二转法轮的侧面来讲,因为你不了解真如,所以迷惑。反过来讲,你把迷惑打破了,就可以觉悟。在打破迷惑的过程当中,你就会生起觉悟的智慧。觉悟的智慧能够让众生离开所有的痛苦,安住在究竟的安乐当中,从这个侧面来讲,它具有普遍性。如果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合起来看会更容易理解。就是种姓普遍的意思。另一方面,虽然一切众生都具有自性住种姓,但是如果要获得道智,单单说普遍具有种姓还不够,还必须要苏醒种姓。每个众生都本具佛性,这方面没有差别。如果你要进入道智,种姓必须要苏醒,苏醒也有它的标准。
有些人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觉得既然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为什么就不显现佛功德呢?我们说,虽然一切众生从本性上是佛,但是他们没有苏醒种姓,没有把障碍佛种姓现前的违缘遣除。因为客尘没有遣除,所以没办法显现和佛一样的功德。从这些方面我们逐渐可以了解。
种姓通过苏醒的程度也分了三种,一个是声闻种姓,一个是缘觉种姓,一个是菩萨或者佛种姓。此处我们要讲的是道智的因属于菩萨种姓或者佛种姓,这叫普遍。如果你只是苏醒了部分,可能只是苏醒了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就没办法真实地去修行大乘道。这里的种姓主要是菩萨种姓,此处所讲的种姓,还是指它对于空性或一切万法的真如本身完全可以了解,这是种姓苏醒的一个标志。
上师在这里面也引用《入中论》当中所讲的话来说明:“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当为彼说胜义谛,其胜义相如下说。”就是说一个菩萨苏醒了种姓的体现,听闻到空性的法义时,觉得很激动,特别欢喜,禁不住流下眼泪等等。“若异生位闻空性”,在凡夫的时候,这不是说圣者,听闻了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他们内心当中数数发起欢喜心,“由喜引生泪流注”,他通过欢喜引生了“泪流注”,就是说眼泪直流。“周身毛孔自动竖”,他周身的毛孔、头发自动就竖了起来,特别高兴。“彼身已有佛慧种”,这个人的身体里面已经有了佛智慧的种子。“是可宣说真性器”,这个人就是可以宣说胜义谛的法器。“当为彼说胜义谛”,可以给他宣说胜义谛。然后月称菩萨说,“其胜义相如下说”,胜义相如下所说。开始讲第六品,“彼非彼生岂从他”,在此之前讲了听闻空性的法器应该是怎么样的。如果听闻空性的时候有这种表现,就是一种种姓苏醒的标志。
在《大乘经庄严论》的种姓品当中,没有单单从空性侧面宣讲,空性是苏醒种姓的一部分,他具有大悲和大忍,对于整个菩萨道特别欢喜。在没有学大乘的经论之前,他对于众生的痛苦忍受不了。虽然菩萨道需要修持很长时间,但是他觉得没有什么。就是说为了成佛、修菩萨道忍受苦行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都是种姓苏醒的标志。
在所有的标志当中,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在听闻大乘空性的时候,这不是指仅仅听闻人无我空性,而是听闻了法空,了知了一切空的时候,能够对空性本身生起很大的欢喜,他可能没有听懂,听到之后,马上就会有很大的反应。他了解了空性怎么回事的时候,很高兴,这些属于种姓苏醒的相。这就是因的差别、种姓苏醒或者苏醒种姓。
有了菩提心,再加上对于空性有高度的兴趣。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马上开始通过回忆搜索自己在听空性的时候没什么反应,是不是就说明种姓没有苏醒?这也不一定。在很多《入中论》的注释当中讲,虽然没有出现这种相,但是很高兴地对于空性在学习。这样也可以给他讲解空性,或者首先让他学习无常、发菩提心,到了一定的阶段,再给他讲空性,完全可以接受。可以接受空性也是种姓苏醒的标志。
虽然总的来讲安立了三乘种姓苏醒,但是即便是大乘种姓的苏醒也有差别。因为以前的资粮和善根不一样,所以苏醒的程度和表现方式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总而言之,我们对于空性的听闻可能刚开始听不懂,逐渐听懂了以后,会很高兴,后来就觉得离不开了,每天都要在空性的状态中去思维、作意、睡觉或者做事,这就说明自己内心当中对于空性认知的种姓逐渐在朝着比较深广的方式苏醒。不单单是没有学,听到空性的词句或者某部经论的名字,比如《金刚经》《心经》等等生起很大的反应。逐渐了知了意义之后,他会对空性的欢喜心与日俱增,而且想以打坐等方式去体会空性。这也是属于种姓苏醒之相。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苏醒了一部分,但是还要让种姓苏醒得更快。以前的大德也在各种不同的地方讲过,要去多读诵这方面的经论,比如读《中论》《入中论》《智慧品》《金刚经》或者《心经》,有些人也是专门抽时间读诵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如果经常读诵、忆念和思维,也会加速种姓的成熟。还有经常礼拜、供养或者印刷赠送,这方面也是一样的。因为所缘的对境就是最殊胜般若,所以如果经常缘这些去做,自己的心逐渐对这个对境缘的越多,越会有助于自己苏醒更深的种姓,或者以更深广的方式去苏醒。这样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普遍,普遍的苏醒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因的差别。
“本性”就是指所谓助伴的特点,就是必须具备不断慈悲的本性的烦恼,这个本性就是烦恼。虽然用词是烦恼,但是这里的烦恼指的是慈悲。代表的是大悲,而且这种大悲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愿意或者欢喜留住在三界轮回当中,这是一种慈悲心。这里没有直接用慈悲,而是在注释或者经典当中用了烦恼。
这方面到底应该怎么理解?有些经典当中也会使用这种词语做一些阐释,有很多隐含的意思。这里把大悲用烦恼来描绘的意思,是因为它和烦恼有相似的一分。众生为什么数数地投生在轮回当中?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当中具有烦恼,比如具有无明、我执、贪嗔痴。内心当中有这些因素的缘故,就会导致他们再再地在轮回当中从一道趣向另一道,在里面永远出不来。
菩萨的悲心和这方面有相似的一分。虽然菩萨具有智慧,可以离开轮回,但是他有慈悲的缘故,慈悲心就像众生的烦恼一样,让他不会离开轮回。从这个方面来讲,他有慈悲心,不可能说我现在有了能力,就把众生扔在轮回当中不管不顾。虽然他完完全全可以眼睁睁地看着众生流转,但是根本做不到。这种慈悲心类似于众生的烦恼一样,众生因为有烦恼出不去,菩萨因为有大悲出不去。他证悟了空性,已经超越三界了,因为大悲的缘故,再再地投生在众生身边,永远在轮回当中流转,用不同的方式利益众生。菩萨这种方便、慈悲的本性在注释当中,就是用烦恼来讲。因为它们有相似的地方。
当我在看到菩萨的大悲叫烦恼,因为菩萨有这种烦恼,所以他会在轮回当中不断地投生轮回,就想起了自己若干年前看到的佛教名词,现在也有。在汉传佛教当中有一种说法叫做留惑润生。菩萨故意不断烦恼,为什么?就是投生在轮回当中来利益众生,叫做留惑润生。润就是滋润轮回意思。反过来讲,如果烦恼没有了,他就不会在轮回当中待了,而是像阿罗汉一样远离轮回。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故意“留惑”,就是不断烦恼。“润生”,通过烦恼投生轮回当中。
我们在学院学习的时候,也有一些辩论,留惑的惑是不是就是烦恼?菩萨虽然有能力,但是不断贪欲、嗔恚等等,就是为了投生方便。我们当时讲的时候,觉得真正来讲不需要。我们在《大乘经庄严论》当中讲了,菩萨的投生基本上和自相的烦恼没关系,他的烦恼断的越多,回到轮回就越方便。如果没有烦恼就回不来,佛陀或者八地菩萨没烦恼,肯定不会再回来。而八地菩萨无分别智自在的缘故,在四种投生当中属于自在投生。三清净地以上都是自在投生,很自在。为什么?烦恼断尽了,特别自在地回来投生,所以在三净地之前,有些是善业投生,有些是愿力投生,有些是禅定投生,有些是自在投生,没有一个是烦恼投生,这里和烦恼没关系。
我们对留惑润生的惑是不是菩萨能断烦恼却故意不断,就是为了回来利益众生呢?当时也是有一些辩论。其实我们理解的时候,这个地方的惑、烦恼,不能理解成自相烦恼。因为这里面讲了,所谓的烦恼就是指慈悲。没有远离慈悲叫留惑,有了慈悲就可以润生,能够不断的回来。六道众生离不开轮回的原因,就是因为自相烦恼,具有我执、无明;阿罗汉不会入于轮回,他既没有三界的烦恼,也没有慈悲心,当然不会回来,他没有这方面的因缘。就是说凡夫人留在轮回当中是因为有三界的烦恼,菩萨回来是因为他有慈悲,声闻缘觉三界烦恼要断尽了,他们既没有三界的烦恼,也不像菩萨一样,通过大悲心回来,这两个都没有,所以他们暂时不会回来。从一万劫出定之后,他会在净土当中发菩提心,在净土当中把自己训练到一定的程度,会重新回来。不是说佛一放光一弹指,他发了菩提心之后,马上就会投生,就是绝对不会的。他会在净土当中训练相当长一段时间,生起菩提心,他真正有了勇气,而且菩提心特别坚固的时候,就可以回来了,否则他是不会回来的。
如果按照经文来讲,烦恼就是指大悲。因为菩萨有大悲的缘故,所以他肯定会再再地投生轮回,如果能够断的烦恼,当然就要断,修行每上去一分,断和证都是成正比的,不可能是二地三地的往上走,然后故意不断烦恼,那个由不得菩萨的。空性证悟上去了,已经证悟了三地、四地、五地,而烦恼还是保持在凡夫的状态,这是不可能的,留不住的。你怎么留?断和证一定是成正比的,如果证悟了功德,它的违品一定会断掉,不可能说你证悟空性的智慧上去了,烦恼却一点都不断,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所以说,这个惑应该一个意思,指这里面的大悲,大悲的另一个名字是惑或者烦恼。为什么叫烦恼?因为有了大悲心,让他再再的投入轮回,通过自己的大悲心不断地在轮回当中流转、投生,利益众生、觉悟有情,这是菩萨的助伴,他的种姓的苏醒,发心的缘也有了。
现在我们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知道总有一天自己内心当中三界烦恼会断尽,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直都在训练我的大悲心。菩萨不会真实离开三界。虽然自己内心的状态已经离开了三界,但是在不受三界烦恼染污的同时,大悲心就会促使他再再地投生在众生的身边,然后去引导众生趣向解脱。既不共凡夫,也不共声闻,这是菩萨的一个不共自性,这个本性就是大悲。
前面已经讲了,他的违缘遣除了,顺缘聚足了,然后圆满作用支分,圆满作用是什么?
道智作用的分支是什么?利益众生是他的事业。真正的菩萨获得了道智之后,他的事业就是利益有情。利益有情也分究竟和暂时两部分,视众生的需要暂时赐予安慰,让他们得到安乐,这些都是暂时的需要。即便是在赐安慰,让众生暂时获得安乐的时候,他的愿众生永远离开轮回的智慧也在运作。暂时的让众生获得一些人天安乐,究竟来讲,一定会一步步地引导众生趣向解脱。因为他自己很清楚,暂时安乐不是究竟的安乐,再加上大悲菩提心和智慧已经完全很任运地在菩萨相续当中生起来了,所以他不可能在引导众生获得暂时安乐的时候,却不用自己究竟的菩提心和智慧去引导众生,牵引众生的相续趣向解脱,永远也不会这样。
“及事业”,菩萨的一种事业就是利益众生,除了利益众生的事业之外,菩萨也没有别的事业可做。虽然显现上面好像给自己做了一点事情,但其实也是在利益众生,这方面菩萨有很多的善巧方便,内心当中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我爱执,我执和我爱执一丝一毫都没有,他相续当中的菩提心通过训练已经变得特别纯净,而且具有殊胜的智慧,也没有烦恼。菩萨相续当中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奋发的。为了让我们早日获得道智,和它有关的方方面面现在都要训练,比如说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观修来打破我们的傲慢心,这方面需要训练,还有需要缘的菩提心也一定要训练,以及空性、苏醒种姓等方方面面的善法也要去训练,不断地发愿、祈祷自己相续当中的菩萨种姓早日普遍地苏醒,苏醒一点点还不够。有些时候虽然是全面的,但是深度还不够。打个比喻讲,就好像天上的云把太阳挡住了,漏出一条缝,一点点的阳光照下来,只有一块地方可以照射到,其他大部分地区照不到,这是部分的苏醒。有些可能是比较全面的苏醒,就是整体的云都很薄,只是有一点薄云把它盖住了,它虽然是比较全面的,但不是那么深广。也要把薄云全部移开,让全面深广的太阳完全显露出来。
声闻缘觉的种姓可能苏醒了一点点,菩萨的种姓是全面苏醒。全面苏醒里面也要分析,有些可能是云彩薄一点,有些可能是没有云彩的。在修法的过程当中,虽然我们现在学习大乘,对空性有信心、在修大悲心,这些是苏醒大乘种姓的一个标志,但是可能对我们来讲还不够深广。我们还要继续发愿、回向,让相续当中的菩萨种姓更快、更全面的苏醒。然后也要经常修大悲,有朝一日如果我有能力了,一定不会像声闻缘觉一样,自己安住在涅槃的状态当中不利益众生。自己现在发愿或者观想的时候,我一定要在轮回当中不断地投生,利益众生,一个一个地引导众生趣向于究竟的佛地,这也是我们平时要观修、发愿的自性。
对于事业,我们有一分力量,就做一分利他的事业,这也是圆满自相续的方便。到了道智的时候,事业是利他,圆满作用的分支就是利他。现在我们有机会和能力的时候,尽量做利他的事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前面获得道智的分支已经讲解完了,下面是真实讲道智。“能依有支”,分支和有支我们以前在学中观等时讲过,有支是它的整体。分支就是它的部分。有支是具有分支,这个整体有所有的部分,叫有支。有支就是整体,分支就是部分。前面是讲的部分,现在是属于有支。整个道智的整体属于能依自性,因为它是属于一种殊胜的智慧。我们现在学习的道智品用十一法来表示,其实这里总体来讲分了支分和有支,也就是道智的支分和道智。道智本身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见道、一个是修道。后面的十种法是见道和修道,其中修道部分讲得最多。这两个科判属于道智的本体,第一个是“无缘了知三道之现观见道道智”,“无缘”是没有缘取、执著的意思。了知声闻、缘觉和菩萨道,这是三道。无缘了知三道现观见道的道智,就是见道的时候,具有见道的道智。第二个是“已见修行之现观修道道智”,“修道道智”。见道之后进入修道。修道就是已经见到了实相之后开始进入修行,修道就是对于见道时所见的实相进一步地串习。
道智是指菩萨相续当中的智慧,作为菩萨的智慧,他所了解的所知,就是他的所缘境分了三种。菩萨的道智就是了知三种法:一个是了知声闻的境界,叫做声闻道智。声闻道智不是在讲声闻罗汉相续当中的道智,而是在讲菩萨的见道,在获得菩萨见道的时候,他会了知的对境。假如说我现在生起了见道,然后我去观察这个话筒、这朵花。因为我了解了话筒、花的自性,所以我的道智叫做话筒道智和花道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菩萨在获得见道道智的时候,通过他的智慧去观察对境,这个对境就是声闻相续的智慧,能够了知声闻智慧的道智就叫声闻道智、能够了知缘觉相续当中的智慧的道智叫做缘觉道智、麟角喻道智、能够了知菩萨相续当中叫菩萨道智。所以说,声闻缘觉道智是指他所了解的对境。
这个道智是菩萨的相续,为什么叫声闻道智?因为这种道智了知的是声闻。为什么叫缘觉道智?因为这种道智了知的是缘觉。从这方面来讲的时候,所有的道智都是菩萨相续当中的道智,而且这里的道智是讲见道。首先有一个前提,它是菩萨的相续,菩萨相续的道智有两种,一个是见道道智,一个是修道道智。现在是属于哪一种?现在是见道。我们要分清楚,首先道智是菩萨相续当中的,而且这里属于见道道智,这个见道道智了知的是声闻的相续、缘觉的相续和菩萨的相续,这样就分了三种。即了知圣者声闻道之道智、了知所知缘觉道之道智、了知菩萨道之见道道智。对菩萨道能够了知这方面就是属于见道的道智,他了知真正的菩萨道相续当中的境界。
我们了知了这个前提之后,后面的内容就不会混淆。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是再再地讲,声闻道智不是讲声闻生起的道智,因为声闻没有道智,所有的道智都是菩萨的,所以这里不是讲声闻自己的境界,而是菩萨了知声闻的境界。因为菩萨的智慧比声闻高,所以当菩萨生起道智的时候,就能够了知声闻相续当中是安住在什么境界,他对于声闻相续当中的状态能够了解,从这个方面来讲叫声闻道智。声闻道智、缘觉道智都是从这个方面来了解。
本体就是说了知圣者声闻道,他所了解的是圣者声闻道。小乘平时我们讲二乘,为了简别声闻和缘觉,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小乘,别人不知道到底是说小乘中的声闻?还是小乘当中的缘觉?因此在法本中讲的时候,基本上都有专门的术语,即声闻道和缘觉道。这里首先讲的声闻道。在十一个法当中,第一个了知的是弟子声闻道。
了知圣者声闻道之道智的本体是以无缘的方式了知共同声闻之道。这方面讲了它的本体,总而言之,菩萨生起了智慧之后,他的智慧缘该缘的法。当然菩萨的智慧缘一切法,在这里因为讲的是道智,所以菩萨的道智所缘的时候,针对声闻、缘觉和菩萨,这个声闻、缘觉和菩萨就是它的所缘。针对声闻的境界,这个时候的了知就叫声闻的道智。所以,这里上师就讲,不是把声闻相续当中自己的境界安立为声闻道智,而是把菩萨了知声闻的智慧安立为声闻道智。
这个科判是指声闻自己的境界。因为这是所知的,我们要认清什么是我要了知的声闻之道?比如说这朵花到底是什么样?这朵花是白色的。它是什么花,它的花瓣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就是它本具的。这时候声闻本具什么智慧?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然后再说菩萨了解了这种状态,所以这里叫做认清所知声闻之道,这个所认清的就是声闻自己之道。
“道相智”就是道智。道智理中,在菩萨的道智所安立的正理当中,由诸四圣谛安立的行相。通过四圣谛安立了十六行相,这是共同的说法。对于四谛十六行相,前面我们学过,在《成量品》中也讲过,后面还会讲。四谛十六行相就是对于苦谛当中安立无常、苦、空、无我,就是说五蕴上面可以安立这些。集谛当中因、集、生、缘,灭谛当中灭、静、妙、离,道谛当中道、如、行、出。每个谛通过它所具备的特征,它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样的法相?就安立了四谛。
十六行相每一谛下面的四个行相,就是它所具有的不共特征。如无常、苦、空、无我就在苦谛上有,在别的地方没有,叫做法相,也就是它的特征。我们说苦谛,苦谛是一个总的概念,到底什么是苦谛?我们说苦谛就是具有无常、苦、空、无我四个条件就叫苦谛。集谛是什么?具有因、集、生、缘四个条件就叫集谛。它把自己具有的法相,通过四个行相来细化,我们就真正能够很清楚地了解:这就是苦谛,五蕴上面是无常、痛苦的自性,没有我和我所,就了知了五蕴原来就是这样的自性。
修持声闻道的小乘行者,他要真正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首先要了知属于轮回的两个自性。属于轮回的是什么?苦和集。苦谛和集谛是属于流转的、轮回的自性。灭和道是属于解脱的自性。如果声闻要解脱,必须要对于流转的本性彻底地了解、证悟,然后要对涅槃和解脱方面的灭和道也必须要了解和证悟。就是在见道的时候,对于四谛的本性照见。声闻在获得见道的时候,对于四谛的本性十六行相,首先是照见,但是照见,不一定全部断完。照见之后,不一定就把苦谛、集谛断了,这是不一定的。首先是照见四谛的状态是什么,就像我见到了话筒的空性,但是我还不能断掉话筒的显现,只是见到它的空性而已。显现这个话筒的因、它的种子,还在我们相续当中存在。只不过我是见到了它的空性而已,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要灭掉显现话筒的种子,这时候就需要修持很长时间的空性逐渐把这个种子灭掉。
声闻在获得声闻见道的时候,首先是见到十六行相,就是见它的本性。比如这是苦谛、无常的本性见到了,见到之后,再通过修道逐渐断它的烦恼,把集谛一分一分断掉。断完之后,苦谛才灭掉。从这方面来讲,声闻的时候首先是见道四谛十六行相,后面还要修,修完最后彻底道谛圆满了,就会现前涅槃。因为道谛圆满就意味着集谛断尽,然后灭谛现前就意味着苦谛灭尽,所以最后圣者道都和四谛十六行相有关系。
如果要获得解脱,一定要去了知、证悟或者修行四谛十六行相,把该证的证圆满,把该断的断彻底,最后就可以获得究竟的解脱。这是菩萨要认清的,就像认清某个人一样,这是菩萨要生起声闻道智的所知。这是属于声闻相续当中的境界,就是对四谛行相先见到,再通过修行的方式彻底达到圆满。这就是道相智理中,他需要了解的声闻的自性。
对于所知的自性如何去了解?“无缘了知彼之道智”,了知的方式就是以无缘的方式去了知。“彼”就是前面所讲到的声闻四谛十六行相。怎么样了知呢?就是以无缘的方式去了知彼。“了知彼”,了知的是声闻道的自性就叫做声闻道智。
怎么样去了解呢?通过“无缘”的方式。这个无缘就是颂词当中所讲的“不可得”。没有什么可得的,没有什么所缘的,也就是空性、不执著的意思。他对于整个声闻道没有什么可执著的。他首先知道这就是声闻所证悟的四谛十六行相。四谛十六行相首先现在前,之后再通过无缘的智慧了知,其实声闻自己所证悟的境界是无所得、无所缘的。这就叫做声闻道智。
如果我要观察话筒的空性,首先要把话筒这个相现在前,这就是话筒,然后再通过无所得的智慧去观察,话筒正在显现的时候其实就是空性的,它没有什么可得的。当然我们凡夫的时候是观察,菩萨道智没有观察的过程,他完全在智慧当中就现前了不可得。他安住在道智的智慧当中的时候,就知道声闻的自性是不可得的。这个方面就是“不可得当知声闻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了知声闻道不可得、无所缘,就是属于声闻道智。就像虚空一样远离四边八戏了不可得,如果能够这样了知,就是声闻道智。上师在讲记当中,讲得非常清晰,我们就知道所谓的声闻道智就是这样了解的。
“彼之因”就是要获得声闻道智,就是说了知声闻道智,这是见道,要获得见道的因是什么?获得见道的因就是在见道之前的加行道抉择分。这个抉择分是菩萨获得声闻道智之前,在加行道时所观修的内容。前面我们不是已经讲了道智分支,为什么又讲一次这个因?前面讲了道智支分是从整体获得道智方面的遣除违缘和苏醒种姓,它是一个总的因。
这是它的近因,就是获得见道的无间因,获得见道的无间因就是加行道,加行道就是通过抉择分进行安立的。前面我们在讲第一品的时候已经学了抉择分,表示遍智的十法当中的第三个法就是讲了抉择分,此处是获得声闻道智,前面要修学的内容是什么?
首先讲到的是四加行道当中的暖和顶,菩萨既要了解声闻的境界,还要了知四谛十六行相完全无所得,想生起这种道智就要在前面要修持。主要修什么呢?主要修的是空性。因为他是通过无缘、不可得的方式了知,所以既然道智是无所缘,他在获得道智之前,主要的修法还是和空性相关的。
菩萨加行道是不是只修空性呢?当然不是只修空性。从他无缘了知声闻道无所得的侧面来讲,和他对应的就是和空性有关的。
“圣声闻道中”,就是说了知圣者声闻道的道智,“圣声闻道”不是声闻的道智,不是声闻的境界,而是说了知声闻道智菩萨的道智,即菩萨见到道道智当中的声闻道智。圣声闻道中,了知声闻道智的因,它的加行具有四个抉择分。
“由色等空故,空无别为暖”,首先是暖位,加行道的暖位由色等空故,从色法乃至于一切智智之间,都了知为空性。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在《般若经》当中经常出现。在《大智度论》《般若经》里面,对色法乃至于一切智智之间的自性,都会做很多的抉择。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从五蕴开始第一个法就是色法,色受想行识,五蕴完了之后就开始讲十八界、十二处、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一个一个讲下去,最后讲到果位的一切智。
乃至于色法的基位、道位、果位,基道果所摄的一切法都是空性的。没一个法可执,没一个法可缘。中观在抉择万法本性的时候,从轮回法到解脱法、从众生法到佛境界当中,所有的法全都抉择为空性。由色等空故,抉择一切万法都是空性。
“空无别”,而且这些空性也是无二无别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基道果所摄的法,看起来有这么多的分类,比如有一百零八种法等等,虽然归摄来讲有这么多分类,但是展开来讲就是无量无边的法。因为色蕴当中本身也包含了很多色蕴,像花的色蕴、话筒的色蕴、山的色蕴、水的色蕴、声音的色蕴等等,归摄起来有一百多种。抉择的时候,这是色空、受空,那是想空,好像每个都有空,其实这些不同的空,只是空基不同,空的本性是没有差别的。所有的空性内部,瓶子的空和柱子的空不是不一样,从本性来讲全都是无二无别的,所以说空无别。首先了解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都是空性的,而且所有的法的空性内部完全都是无别、一味,叫做了知空无别为暖。
“由彼无所得,许为是顶位”,顶位当中的自性无所得。由彼无所得,就是说这些空性不管是在基道果还是因体果方面,其实连空性的本性都是无所得的,由彼就是说空性也是无所得的,这个叫至顶位。前面讲到了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都是空性的,而且空性内部都是一味的。这是在暖位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在顶位的时候主要观修和生起的境界是所有的空本身也是空的,对空性本身也不执著。
“忍位于色等,破住常等理”,在忍位的时候,对于色等法,即色声香味触等等,一切万法破除了安住于常和无常、清净和不清净、有我和无我等等,所有的边执都没有了。这样就属于解脱,一切的边执都解脱了叫边解脱或者边执解脱。就是对于空性完全能够忍受。所有的相观待的常和无常的边、净和不净边、有我和无我的边,反正所有的概念全部已经安住于空性,完全可以了解,也没有畏惧心,这个叫做忍位。
“依于十地等,由广说无住,即名第一法”,世第一法位,就是说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的一切万法,在一到十地菩萨的境界当中,完全没有能作所作或者生住灭的自性,对它的本体完全不可得的正理生起了不动摇的定解。
“由广说无住”,“无住”就是说一切万法在一到十地菩萨境界当中完全生起来了,而且这种生起是完全证悟,对菩萨相续当中可以安住这一点深信不疑,产生了定解,叫做世第一法位。
这是一种定解,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悟一地,但是他完全相信从一到十地的菩萨相续当中对于一切万法空性,已经完全证悟、安住。对于这一点没有丝毫疑惑,产生了不可动摇的定解。在世第一法位的时候就知道了,他对于自己将要获得的菩萨境界,其中能够对一切万法的空性完全不动摇,了知了一切万法的本性,没有丝毫的不适的方面,没有一点点的疑惑就是世第一法位。这方面属于在世间道中最高的境界。
为什么说这一切法都不可得?前面所说的声闻道智乃至于整个基道果的三智对境、有境都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得不到的理由在这里面就讲到了。
“由佛”,因为佛陀以现量智慧,“现智”就是通过现量的智慧,“不见诸法”,假如说色法可得、受法可得,乃至于说佛陀说一切智智的智慧可得。如果说有一个法可得,佛陀的智慧就能够见到。佛陀的智慧是从对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的本性,没有见到一个法有自性可得的。因为它的本性就是一切无所得的境界,佛陀见到是一切万法离戏,不见诸法的本性的缘故,所以就可以说一切万法是不可得的。这里面使用的一个道理是什么?这里面引用的道理没有通过像《中论》一样,通过金刚屑因、离一多因等推理一步一步地推出来,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都是不可得的自性,没有用这个根据,使用的根据就是说佛不见,或者说佛陀不见诸法的戏论,所以说一切万法都不可得,从这方面来讲的。
因为所谓的可得,真正地认为一切万法有粗大的可得就是凡夫人,凡夫人觉得万法是可得的。因为在我们的分别念当中,离不开有或者没有,所以只要有分别念就会落在有无当中。带着凡夫人分别念去看任何法的时候,自动地会认为这个法是可得或者不可得。我们的心识本身自带有和无的功能,当我们看任何法的时候,自动认为这个法是可得的。色是有的或者没有的,然后一切智智是有的或者没有的。实际上有和没有都是属于我们的分别念,其实根本上没有,佛陀证悟了离戏,见不到有也见不到无。这个地方讲由佛以现智,不见诸法故。
因为他见不到诸法的缘故,所以一切都是无所缘、不可得,这就是根据。佛陀是现量证悟了,菩萨在道智的时候,也是能够相应于他的道智见到一切万法离戏不可得的状态,因此这个根据是佛陀现量的智慧所照见,而菩萨相应于智慧也能够照见一部分。究竟来讲当然是佛见到了,相当于用了一种净见量,净见就是清净所见。因为佛陀的智慧是没有障碍的,他是一个清净的能见,所以佛陀清净的智慧见到的是标准的,就是万法的实相。见不到万法实相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迷惑、无明,所以见不到万法的真实。如果把一切的迷惑去掉之后,自然就能够见到万法的真实,而佛陀具有能够见到真实万法的清净智慧,所以说佛陀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智,或者说佛陀在三转法轮当中说不清净的法当下就是清净的坛城、清净的智慧、清净的佛,这也是佛陀的净见量。这些问题在《幻化网》当中讲得很广,还有在《定解宝灯论》的第六问答义里面也是讲了这类的观点,就是说通过比较究竟的净见量来抉择一切万法的真实义。
虽然一切万法的真实义并没有很多,但是从表达的侧面来讲,一切万法的真实义大概可以分两类。一个是离戏空,这是二转法轮抉择的;一个是本来清净,这是三转法轮抉择的如来藏观点。这只是讲的时候分开讲了,从本性来讲离戏空和如来藏本来就是不可分的。如果一起抉择众生可能没办法理解,在抉择时,把它分开了而已。
佛陀的智慧最清净,在《入中论》当中也有类似的抉择,就像清净的眼根和不清净的眼根一样。不清净的眼睛是如果眼睛有病,他所看到的毛发等等都不是标准的,因为他眼睛有病的缘故,所以眼睛有病的人所看到的相,不能害清净眼根的人所看到的相。因为清净的眼根的眼睛是没毛病的,看到的就是真实,所以我们在抉择的时候,当然不清净所见不能作为标准,而清净的所见可以作为标准。众生和佛之间就是相当于有眼病和没有眼病的差别。因为众生有眼病,所以看到的有或无都错误的,所以要彻底推翻。佛陀见到的为什么是标准的?因为佛陀有清净的智慧,所以佛陀说这是空性、离戏、清净的,我们就应该以此为标准。如果要用理论,也有很多可以分析的。这方面总的原理就是这样的,我们应该要了解。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