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第十九课笔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
前面对于弟子声闻道已经抉择完了,然后是麟角喻的缘觉道,这也是了知缘觉道的道智,即菩萨的道智也可以了知缘觉的境界。
这是所依缘觉。什么是缘觉,缘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自性?平时我们说的独觉、缘觉或者辟支佛都是一个意思,辟支佛是梵语,梵语,翻译过来叫做缘觉或者独觉,独觉是独自觉悟,缘觉就是通过十二缘起而觉悟。
辟支佛也带着一个佛的名字,为什么呢?佛就是觉悟的意思,缘觉的觉其实就是佛的意思。三菩提当中,声闻菩提也带佛字,其他两个是缘觉菩提和佛菩提,佛菩提因为要简别前面的觉,所以叫无上正等正觉。圆满就是指佛的觉悟,其他的菩萨、缘觉、声闻的觉悟都不能加这个,无上正等正觉只有究竟的佛才有。
“总说所依缘觉之特点”的科判分二,第一个是现前证悟自利智慧之理;第二个是无声以身示现利他之法理。
缘觉也有自利和他利,他和佛菩萨的自利他利比起来都不圆满。因为他的自利不圆满,所以导致他利也不圆满,自利和他利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就是说你有多大的自利,就能做多大的他利。凡夫人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的自利有限,所以能够做的利他事业也有限。声闻因为自利方面,证悟了一部分的空性,所以他们能够利益的众生比我们多得多了,缘觉可以利益众生的更多,菩萨他的自利要比二乘多,利他的事业也要广大。最圆满最广大的是佛陀,因为佛陀的自利圆满了,所以佛陀的利他也是圆满的。障碍他获得自利的因素,比如烦恼障、所知障,以及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习气,都清净了才能获得自利。他要做利他就没有障碍。能够让自己成佛,也能够让众生成佛,不能让自己成佛,也不能让众生成佛,这个关系就是这样的。虽然这里面有自他二利,但是和菩萨的自他二利相比还是差的远,和佛的自他二利相比差得更远了。我们不要认为有自他二利的一定是菩萨道,不一定是这样,里面也有很多的自性。他们只是部分的二利而已。
“现前证悟”,属于自利的智慧,缘觉具有自利的智慧,他是现前了证悟的。
独觉的特点是什么?“自觉自证”,就是自己觉悟。首先是“自觉”,独觉是独自觉悟,然后是“自证”,他自己能够证悟。“亦不依他教”,自觉自证和不依他教都是指最后一生,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他还要依止佛陀菩萨等善知识,也要去听闻教义。听闻教义的时候,他苏醒了独觉种姓,就在佛前发愿,以后我要生在无佛世,在没有三宝的环境当中独自觉悟。他苏醒缘觉种姓,发了这个心之后,一方面继续依止善知识听法,一边积累资粮。一般来讲,缘觉要修一百个大劫,他在一百个劫当中积累资粮、发愿,再再地回向,到了最后一世,他的因缘成熟了,相当于相续当中自我觉悟的缘觉习气成熟了,这是不可逆转的,相当于决定成熟的业,肯定要成熟的。因为他的相续当中成就缘觉果位的习气已经特别浓厚了,所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自性。
最后一世他就按照以前的发愿如愿地生在无佛出世,即没有三宝、佛陀、声闻和佛法的环境当中,因为自己以前的习气很深厚,最后虽然没有依止善知识,但是他以前已经再再依止过了,相续当中觉悟的习气不可抵挡了,所以这时候他只需要借助一些因缘就可以了。借助什么因缘?按照共同的说法,他会到尸陀林当中去观察白骨或者死尸从何处而来。如果我们去观察,不一定想到这么多,他已经通过了一百个劫高强度的训练,到了最后一世,虽然他没有再经过任何的训练,但是他具有利根和智慧。他往前观察死尸从何而来?从死亡;死亡从何而来?老死;继续往前观就是生。有生有老死;生从何而来?因为前世的业,就是有;有从何而来?就是前世的取;取从何而来?就是爱;爱从何而来?就是受;从受开始,往前观察就是触;触从何而来?就是六处;然后再往前观察是名色,名色属于识;识往前观察,就是行;行再往前观察就是无明。他观察到三世的因果最初就是无明。无明是什么?执五蕴为我就是无明。我到底存不存在?他一观察,我是不存在的。从这里开始,证悟了我不存在,无明就灭了,无明一灭下面跟着就一个一个灭掉了。
他不需要像闯关一样,连闯十二关,无明过了以后,哗哗哗,后面一个一个闯过了,不是这样的。因为他只是坐在这儿观察十二缘起是怎么来的,观察到了无明,无明就是缘五蕴产生的我执,这是最初的来源。他在一座之上就证悟了缘觉,他不用起座,只要坐下来一生起见道,后面就突破了。《俱舍论》当中讲,三十四个刹那就会证悟缘觉果。只要证悟无我,获得见道修道,马上跟着圆满就成就缘觉了。
他顺观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众生如何流转的,然后无明一灭行就灭,他就知道了轮回和解脱的道理,最后观察就证悟了无我,证悟了无我,无明破了之后,他不用起座马上就会现前见道。
这方面不像声闻,声闻获得见道之后,可能不一定这一世获得无学道。比如初果要七返,然后一来欲界,还要在色界、无色界流转。缘觉不需要,他的根机很利,以前的一百个劫不是白准备的,就是为了最后的证悟。虽然他以前没有取见道,就像一个凡夫一样,有时候加行道之前没有圆满,但是他一百个劫的资粮摆在这里。因缘到了以后,只要坐下来观无我,证悟了之后,三十四个刹那一过,马上就证悟无学道了,特别快。
《俱舍论》当中讲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按照小乘的观点,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还是凡夫,一座之上成就菩提,他也是不起座从凡夫直到佛果。释迦牟尼佛在太子的时候,都还是凡夫,由于三个无数劫积累了这么大的资粮,这些摆在这儿,最后一下子就证悟了。
缘觉的证悟不依他教,这是不是不依止善知识可以成就的事例?这不是。他早就已经依止过了。前行当中说没有一个不依止上师善知识而成就的,释迦牟尼佛最后一世也不依止善知识,他是独自领悟的。他以前积累了三个无数劫的资粮,该依止的依止了,该串习的串习了。同样缘觉观察人无我的智慧,也在善知识那里训练过,只不过没有证悟。其实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训练,就像缘觉一样,看不到结果,也许哪一天一下子在一座之上就觉悟了,见道之后一下子冲破十地,起来之后就是佛了,也有这样的可能性,只是你前面准备的资粮要足够你冲关的。这个道理就是这样的,就是说前面你所做的任何准备,没有一个会空耗的。缘觉在一百个劫做准备也没有证悟,对不对?最后他证悟了,一下子就到无学位了。
我们对自己所修的善根要有信心,现在没有起作用也不会空耗的。只要我们埋头苦干就行了,积累资粮、闻思修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反正每个善法都有它的作用。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积累,积累得越多越好,然后还要让它有质量。我们在积累的时候要注意以菩提心要摄持,心要清净,或者说通过空性来摄持,尽量让每个收入囊中的的善根都是保质保量的。只要做了因缘,就不用担心不证悟,到了一定时间肯定会证悟的。
以前我看过一个传记当中讲,迦叶尊者当时就有这个自性,即便不遇到释迦佛,他也会觉悟,他是一个利根者。后面他遇到了释迦佛,通过佛陀的一些表示,简单的讲法,很快就获得了阿罗汉果。如果他以前修过很多,根基很利的话,等着证悟的因缘就行了,证悟的因缘出来,他就可以证悟。缘觉就是通过十二缘起或者尸罗里面观苦苦的缘,就是依缘而觉。独觉是独自而觉,他最后不要依止了,这就是利根者。很多人也许以前学过,今生当中通过很少的因缘,甚至于今生没有依止过善知识,也获得了证悟,这是他前世早就已经积累资粮了,今生当中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因缘,接触了之后他就苏醒了所有的善根,一下子之间获得觉悟,所以说缘觉是自觉自证。
亦不依他教,这个时候不依靠其他的教言,释迦牟尼佛最后一世也没有依靠教言。他虽然拜过师父,一个是讲非想非非想定的,一个是讲无所有定,这些不是人无我,不是真正脱离轮回的教言。最后一世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的时候,也是自觉自证。他在三无数劫当中该拜的师拜了,该依止的善知识依止了,该修的也修了,最后一世就不需要了。
我们证悟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最后不一定是守在善知识身边证悟的,也许你是在某一个偏僻的地方,独自就觉悟了。在最后独自觉悟的时候,你不能说我没有依止善知识,你以前该依止的已经依止了,最后一刹那觉悟的时候,可能就是你一个人,在一个不信佛的城市里面独自觉悟。你的觉悟就是因为以前依止过上师修学过正确的佛法,所有的因都汇聚成一种能够让你证悟不可逆转的力量,最后就可以获得觉悟。
“是故当宣说,麟喻智甚深”,“是故应当宣说麟喻”,这个“麟喻”就是麟角喻。独觉有两种,一个叫部行独觉,很多人叫部落。部行就是在很多人当中,因为他和很多人共住,所以叫部行独觉。在独觉当中,麟角喻属于利根,部行属于钝根。因为他还要依靠团体,所以属于钝根。而麟角喻属于利根,他不需要依靠团队,一个人就可以证悟。麟角喻的智慧是甚深的,他积累的资粮时间长。虽然都是罗汉,但是缘觉罗汉比声闻罗汉的智慧要深,下面的颂词还会提到这方面的内容。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不需要善知识,在一世当中通过尸罗林当中的白骨,就可以了知众生轮回的原因,也能够知道离开轮回的方法,再通过观察五蕴无我,证悟了无我之后,就可以获得无学的果位,所以他的智慧是非常甚深的。
前面是自利,自觉自证,叫做独觉。然后利他是以身体示现神变。“无声”,就是他不以声音讲法,而是以身体示现利他的法理。
缘觉不喜欢讲法,以前我们也讲过,缘觉的智慧当中自带四无碍解的智慧,也就是说缘觉的智慧比声闻罗汉还要深,既然声闻罗汉也可以把法义讲的特别清晰,缘觉通过一百个劫积资净障,他的智慧比声闻罗汉的智慧还要深,他要讲法绝对比声闻罗汉讲的还要殊胜。因为他的种性就是这样的,他们觉得人多的地方是一个散乱的因,所以不愿意接触人。他喜欢独居,最后证悟,虽然他也会利益众生,但是利益众生的方式不一样。
“若谁于何义”,“若谁”,就是任何一个众生,“于何义”,对于任何一个法义,“欲闻如是说”,想要听闻法义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要听闻法义。“于彼彼彼义”,这里有三个彼字,第一个“彼”字是若谁,就是有情,即想听法的这个人。“彼彼义”,就是他想听的这个法或者那个法。对于想听法的人,他所想要听的这个或者那个法的法义。“无声如是现”,“无声”的意思是他不会去讲,“如是现”,他会通过身体表示来诠表。
在传记里面描绘的就是显示神通神变,他化缘的时候会接触一两个人,或者一两家人。他在化缘之后,要利益他们,就会问,你们有什么愿望?然后他会在发愿之后,示现神通,飞到虚空里面行住坐卧,上身出水、下身出火或者上身出火、下身出水,然后做很多的神变,一变多、多变一、大变小、小变大,就是说神通无碍,下面的人一边合掌一边赞叹,发起很大的信心。这时候的信心更坚定了,他们觉得今天供养对了。信心大增,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就不会后悔。有些时候虽然供养了,但是后悔了,相当于自己把善根摧毁掉了,这样就会加深他的信心了。
有些时候是先显神通,再让他发愿,问你有什么愿望?可以在他的面前发愿。有些人发愿和你一样,有些人发愿以后遇到一个比你还厉害的,比如遇到佛陀,很多地方是这样讲的。他虽然没有一个一个去回答法义,但是法义里面所要体现的意思,比如以后要获得财富、出家学道、证悟甚深的空性法义,都会让他发愿,最后他们就会遇到善知识,自己所发的愿都会成办,就是按照所发的愿去利益他的。如果他没有这样去示现,也不会发愿,而且发的愿也不一定这样去成熟。缘觉也有谛实语,他没有烦恼障、人我执,他给有情作的回向、发愿都会如是成熟。缘觉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利他,这就是无声如是现。
虽然缘觉不太喜欢讲法,但是绝对能讲,不管讲什么,他都可以讲的很清楚。他连话也不太想说,不太愿意接触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利益众生。
大乘佛教菩萨们利益众生的方式也有很多,有些上师就是不断的讲法,像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等等都是不断的讲法,把佛法当中深刻浅显的法,对我们有利或者应该抛弃的东西,一个一个讲得清清楚楚。让我们修的时候,生起清净圆满的见解,然后再去串习。有些上师可能不讲,通过显神通的方式利他;有些上师是盖寺院、修佛像;有些上师是放生,反正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去利益众生。世间当中有这么多众生,口味也不一样,单单是一个佛来度化是不行的。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这么多人的口味也不一样,有时候佛陀讲的管用,有时候讲的也不管用,下面弟子出面讲就会管用。
现在有这么多的人在学习佛法,他们的口味也不同。有些上师就是通过讲法,不断地去补充弟子的见解;有些上师可能通过朝拜圣地,让弟子生起信心;有些上师可能通过放生,让弟子积累资粮;有些上师喜欢让弟子多念咒。只要是真正的圣者,都是观察完之后,任何对众生有利的事情都会让大家去做。声闻、缘觉、菩萨、佛,他们利益众生的时候,都有各自的方式。他以前发愿就是这样,最后就证悟了缘觉道。
缘觉道有三个差别。
所知缘觉道的差别有三句,每句都是一个差别。第一个是远所取分别的差别,第二个是未离能取故的差别,第三个是当知由所依的差别,当知这个摄为麟喻道。麟角喻独觉的不共的特点,就是从这三个差别来体现。
第一个差别是超胜声闻乘,超胜声闻乘的差别是什么?和声闻不一样的差别就是“远所取分别”。道友们在学《定解宝灯论》第二问答义的时候就学过这个问题。小乘声闻乘的修行者,他们在证悟阿罗汉的时候,所有粗大的五蕴都证悟空性了,但是所取方面的微细色法无分微尘和能取方面的无分刹那没有证悟,粗大的五蕴都没了,对他来讲没有蕴了,但是最细微的色法的所取没有证悟,然后内心当中的心识的能取也没有证悟,所以还保存了最细的能取、所取,这是声闻罗汉的证悟。
缘觉罗汉因为积累的资粮多,他的智慧猛厉,所以在证悟罗汉果的时候,除了粗大的五蕴和声闻一样都证悟了空性,人无我空性证悟了,剩余的是法我部分。因为五蕴无我和构成我的蕴,就是粗大五蕴。不管是我还是我的施设处,真正的我是在五蕴上面安立的,所以对于认为五蕴是我这个我要证悟这是没有的。还有安立我的施设处,在什么上面安立这个我?这个施设处就是粗大的五蕴。你如果要完全证悟无我,除了证悟无我之外,还要证悟五蕴的施设处也是没有的。因此他连粗大的五蕴也要证悟空性,只是保留了最细微的刹那,这是一个完整的人无我。
对于完整的人无我证悟了之后,把粗大的五蕴和上面的我都证悟了,剩下的就是法我了,即最细的心识和色法。法我当中一个是能取一个是所取,缘觉的智慧是在剩下的两个法当中,又把所取的最细色法证悟空性了。也就是说能取所取当中的所取没有了,法我当中的细微的色法这一部分也证悟了,相当于他是证悟了一个半无我。声闻证悟了一个人无我,然后缘觉在一个完整人无我的基础上,又把剩下的法我当中的所取部分证悟空性了,所以他证悟了一个半无我。不要小看这一丁点,觉得就是一个微尘而已,实际上他多积累了基本上九十多个劫的资粮。因为声闻利根者三生就可以证悟声闻阿罗汉了,所以缘觉积累了一百个劫的资粮,智慧比声闻要深。虽然他们都是阿罗汉,但是智慧比声闻罗汉要深。
远所取分别,这个时候只剩下心识的最细的没有证悟,所有的色法,粗大和细微的色法都证悟为空性。然后心识方面,粗大的心识证悟为空性,只剩下刹那生灭的最细的心识没有证悟,这就是缘觉比声闻的证悟要深广。这是第一个差别,和什么差别呢?和声闻的差别。
虽然他只剩下能取的心识,但是还不是唯识宗。有的人说这和唯识宗是一样的,唯识宗也是外面的色法了知为空性,只是有内取,这个不一样。唯识宗其实是整个一个体系,他们的发菩提心,对很多资粮和三自性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一切的法都是唯识所现,这个缘觉永远没有。不要看他证悟了色法空性,一切的色法都是心识无二无别的缘觉永远没有产生。以前上师们讲过,这种唯识的境界,一切都是唯识所现,一切色法都是心识的变现这一点,他们连做梦都没梦过的。
从见解的侧面来讲,虽然和唯识宗的见解有点相似,但也是不同的,而且唯识宗当中阿赖耶识的观点,还有习气、种子,三自性的观点,这些都没有。唯识宗在证悟外面的色法时,不单单是说色法就是一个单空,而是色法方面离四边的空性他都能够了解的,这些都是不一样的。虽然看起来相似,但是缘觉是不是和唯识一样?其实他和唯识还差得远。他们从粗大五蕴证悟之后,细微的色法也证悟这一点的确比声闻强,这就是他和声闻乘的差别。
第二个差别是和菩萨的差别,“未离能取故”。“未离能取”就是说他内心当中的无分刹那的心识没有证悟空性,他认为这还是实有的,但是菩萨内在的心识也证为空性了。缘觉不如菩萨的证悟,他比声闻强,所以他叫中佛。《入中论》中讲了,声闻中佛能王生。中佛就是中间的,他比声闻强,比菩萨、佛陀要差。
如果要讲三种菩提的时候,不能讲菩萨。为什么不能讲菩萨?因为菩萨是学道位,而声闻罗汉缘觉罗汉都是无学道,所以比的时候都是以佛陀来比。实际上我们说他的确不如菩萨,他连大乘的有学道都比不上,有的时候习惯上说不如菩萨。其实讲三种菩提的时候,菩萨不能叫菩提,他还没有彻底觉悟,真正来讲只是无学道能够安立菩提的名字,菩萨勇士只是属于学道位,他是有学道,还没到果位。
第三个差别是“当知由所依”。“所依”就是种性,他是缘觉种性,缘觉种性在三种根基当中属于中根,下根是声闻修学者,小乘当中的声闻乘是下根者,缘觉是属于中根者,菩萨属于利根者。当知由所依,所依也是三种根基当中中等的,这也是和下根不一样,和上根不一样所依的差别。
“摄为麟喻道”,从三个差别就宣讲了所知缘觉,就是说摄为麟喻道,这方面就是通过三个差别讲的很清楚。
这是缘觉道智,不是说缘觉在加行道时的所修,这里还是讲的缘觉道智,即菩萨了知所知的缘觉道的智慧,属于道智的因的抉择分。
“开阐假法性,无违相为暖”,菩萨在修行暖位的时候,“开阐”的意思就是开演或者通达。第一个是“假”,一切都是如梦如幻,一切的显现都是假立的。比如现在我们了知一切万法都是假立的,现而无自性就是体现出它假立的意思。第二个是“法性无违”,法性和无违要连起来看,法性无违是什么意思?“法性”就是胜义谛,胜义谛是无违的,名言谛是如梦如幻,胜义谛是空性的,二者之间和法性没有违背,就是说假立的显现和法性空没有违背,现空无二。不是说显现的缘故一定要真实,空的缘故就不能显现,不是这样的。完完全全就是没有违背的,就是说现空无二、世俗胜义相当于无二无别的。通达这个相就是暖位。
“顶由达色等,无减等所显”,顶位就是通达“色等”,即色受想行识。“无减”也表示无增,无增无减“等所显”,就是说达色等无增无减等所显。其实色法等本性也是无增无减的,当然从世俗显现的侧面来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这也是增减,然后色法有的时候多起来,有的时候少起来。比如工厂生产的产品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我们家里的东西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虽然显现上面有增减的自性,但实际上本性上面无增无减。为什么没有增没有减?因为本性是不存在的,就是个假相而已。假相当中无增无减,就像梦中的色法增减一样,显现上有增减的,其实本性是没有增减,所以说有这些所显的相通达了。
“忍由内空等,不执色等故”,在忍位的时候,“由内空等”,内空、外空、内外空等等有十六空、二十空等等差别。上师讲记当中讲,通达了内空等空性的缘故,不执著空性,然后通达了外面的色法无自性的缘故,也不执著色法的显现,其实对空和现都不显现,对于现空二者都不执著,叫做忍位。在忍位的时候,完全能够接受,而没有丝毫的怀疑,忍位的时候通达现空无二。
“色等无生等,相为第一法”,“第一法”当中是“色等无生等相”,就是通达色声香味触等等无生无住无灭,既没有生、没有住,也没有灭。虽然显现上面有生住灭这是有为法的法相,但是在本性当中无生无住无灭,通达这个相就是第一法,属于缘觉道智当中,在抉择分的时候,生起或者安住这样的境界当中,不断的串习就能够生起缘觉道智。
这就是了知菩萨的境界了。菩萨的见道其实就是了知自己的境界,对于自己已经现前的状态完全能够通达、证悟。
“由谛与谛上”,有两个谛,按照《俱舍论》等其他注释当中讲,四谛十六行相,大概分了两个方面来抉择,一个是属于欲界所摄,还有一个是属于色界和无色界所摄的,后面就是把色界和无色界归为一类,没有分为三类,而是分为两类。欲界属于一类,然后把色界和无色界两个归为一类。
由谛与谛上,第一个“谛”可以理解成四谛,这是下界欲界的谛;第二个“谛”属于色界、无色界所摄的谛。由欲界的四谛和色界的谛上面的“忍智”,因为四谛十六行相在证悟的时候,就是通过忍和智进行安立的。比如说苦谛当中,有对苦谛方面的忍和智。如果是欲界苦谛,首先无间道叫忍,然后解脱道叫智,前面我们学习过了无间道和解脱道。忍是无间道,智是解脱道。
在了知苦谛的时候,首先是经历无间道,获得忍智,然后再获得智。在苦谛上面,如果是欲界的话,叫做苦法忍,属于无间道,然后是苦法智,也有忍和智两种,苦法忍和苦法智。如果苦谛是上二界的,上二界对苦谛的本性的认知叫做类忍和类智,前面欲界的叫法,上面的叫类,类就是相似、一类的意思。类智,如果是色界、无色界的苦谛下面包括,首先苦谛上面的无间道叫做苦类忍,然后他的解脱道叫苦类智。下界的叫法忍、法智,上界的叫做类忍、类智,再配以苦谛就叫做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集谛也是一样的,如果是欲界的,集谛方面叫做集法忍、集法智,然后集类忍、集类智。灭谛和道谛也是一样的,如果是属于欲界的都是加法。灭谛方面是灭法忍、灭法智,然后灭类忍、灭类智。道谛方面是道法忍、道法智,然后道类忍、道类智。最后一个是道类智,按照《俱舍论》的观点,道类智已经到了修道,见道过了之后就是修道。这是属于十六行相,十六行相十六刹那证悟,就在见道的时候证悟。
“忍智四刹那”,就是说每一个上面都有四个刹那。比如前面讲的苦谛,苦谛有下界和上界,下界是苦法忍和苦法智,上界是苦类忍和苦类智,苦谛上面有四个刹那,然后集谛、灭谛、道谛分别都有四个刹那,总共就是四谛十六行相。见道有十六个刹那,每一个刹那了知一个相,最早了知的就是苦法忍,最后一个是道类智,就是按照这个次序下来的。每个都有一个刹那,所以说见道是十六个刹那,十六个刹那一圆满就到修道。
“说此道相智”,通过十六个刹那来说“道相智”,这就是菩萨的道相智。“见道具功德”,这是见道所拥有的道相智,而且获得见道之后还拥有别的功德,今生不退转的功德,或者说后世当中生生世世修行佛法等等功德,反正见道自己本具的很多功德同时也会具足,这是略说本体,至于十六种忍智的差别我们在下堂课还会学习,今天只是略说而已,就是大概地了解一下。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