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摄颂》第6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来学习佛陀亲口宣讲的经典《般若摄颂》。《般若摄颂》主要的所诠义是宣讲万法的空性,对于一切万法的空性的了知,我们就知道,它不是什么很神秘的学科,或者是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哲学,其实空性就是万法的本性,也是我们自己的本性。

因为我们没有了知自己的本性的缘故,产生了很多不符合于本性的分别念,通过分别念就开始转生轮回。其实现在轮回的痛苦,还有我们追求的所谓的轮回的自性,都是来自于虚妄分别,而虚妄分别是来自于没有真正地认知自己安住的自性。因此说,我们在流转过程当中受的所有痛苦,可以说都是白白地、劬劳地感受了痛苦,没有一个痛苦是应该感受的。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认知自己所具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空性。

般若不是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学说,也不是其他的自性,其实就是宣讲一切万法的本体,我们自己安住的本体。无始以来,我们自己安住在般若当中,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知的缘故,背弃了般若的自性,流转轮回。现在我们已经发起了想要解脱的心,但是如何解脱呢?其实就像《般若经》当中所讲的一样,如果认知了这样的自性,遣除了不必要的迷惑,就可以获得解脱。因此,学习般若波罗蜜多是认知我们自己本具自性的一种殊胜的方式,它也是一切万法本来的实相。所以,和我们自己密切相关,尤其和我们的修行、解脱密切相关,这也是能够获得解脱的唯一正道,如果脱离了这个正道,寻找其他的解脱道,是不可能真实获得解脱的。

现在我们讲的是第一品当中的内容——安立所依、法和果,所依就是所依的补特伽罗,前面我们提到了,菩萨是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直接当机者,他是真实的根机。其他的小乘修行者,也可以是般若的所化,但不是主要所化,主要所化是菩萨,因为菩萨有很大的心胸,非常清净的意乐,能够接受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他才是法器。除了菩萨之外,其他的有情暂时还不是法器,所以,直接所化是菩萨。

前面讲了“菩萨之词义”,现在在讲“大菩萨之词义”科判当中的——披大盔甲——宣说披甲之理,其中的比喻已经讲了。通过比喻所宣讲的意义,就了知了一切万法如梦如幻,了知自己、所度化的有情,乃至整个轮回、轮回当中所感受的所谓的痛苦都是如梦如幻的。了知如梦如幻、空性和我们修道有什么密切关联呢?我们在流转、在发心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如果错误地认知这一切都是实有的,众生是实有的,众生的刚强难化也是实有的,这个时候就容易退失真实勇猛的心;如果认知实相,就知道这一切的现象虽然显现上非常可怕凶险,其实它的本性是无有任何自性的。了知、安住这样的自性,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的信心;一方面因为了知自性的缘故,修道更相应于实相,更容易成就。有很多的必要,前面通过比喻已经讲了。

卯二、意义:

比喻所传递出来的意义是什么?

色想受行以及识,未缚未解本非有,

行持菩提无怯心,此是正士胜铠甲。

此处讲到了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它的本性从来没有被束缚过,也从来不需要解脱,安住在这样真实的自性当中。从实相的角度来讲,五蕴的缚解本来是没有的,如果安住在这样的见解当中行持菩萨道,就不会有任何的怯弱之心,这就是殊胜的正士菩萨所披上的最为殊胜的铠甲。这是从意义上面来传递的,其实主要就是讲“色想受行识,未缚未解本非有”的意义,这就是所披上的殊胜铠甲。

我们在流转轮回,一切有情众生在流转轮回,那么有没有实有的众生?其实真正分析,所谓的众生安立的基,或者说众生的组成部分就是色受想行识——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众生不了知,把五蕴执为实我;或者为了名言当中交流方便,就把五蕴假立为我,所以我的基础就是色受想行识。我们应该知道,在名言当中显现上存在的就是五蕴,众生不了知五蕴是无常的、多体的法,就把五蕴执为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执为常有,安立为我。所以,众生所安立的我,就是在五蕴上面安立的,安立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迷惑、无明,没有了知五蕴的体性,不知道五蕴是多体的。

我们反观自己的身心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是多体的,既然多体的,就不是唯一的了;五蕴也是无常的,色蕴在变化,受想行识都在变化,既然是无常的,就不会在五蕴上面安立一个常有的我。因为我们所认为的我,要不然是唯一的,要不然就是恒常的,唯一和恒常是安立我的基础。为什么不会有我呢?就是因为我的体性,和我们所安立的我的基础——五蕴的体性完全不一样,五蕴的体性是多体和变化,我的体性是唯一、恒常,二者之间完全不相应。所以,所谓的我就是一种虚假的、迷乱的安立。

所谓的人我,就是把五蕴的整体安立为我的缘故,当我们认知五蕴自性的时候,就知道所谓的有情、我都是假立的,不可能是真实的。名言谛当中有五蕴的存在,但是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五蕴,就知道五蕴的自性其实是空性的,缘于对色受想行识的观察,我们就可以得到好几个正见:第一,观察色受想行识,就知道无我,我本身是不存在的,打破对于我的安立。第二,色受想行识只是在名言谛当中依缘显现的。色法有两种,一个是内在的自相续的身体方面的色法,还有一个是外面的山河大地的色法,内外的色法都是依缘而显现的;我们平时的苦受、乐受、舍受,也是因缘显现的;还有想蕴,比如想:这个是柱子,那个是瓶子,也是因为有心识、外面法的因缘和合,才出生各式各样的想;行是各式各样的心所法,也是因缘和合;眼识、耳识,也是因缘和合。第三,在名言谛当中,色受想行识只是依缘而生的这样一种缘起显现,知道它是缘起显现,就知道它是假立的,有显现但是没有真实,再通过胜义理论观察色受想行识,通过离一多因、大缘起因等,来观察五蕴就可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在胜义谛当中的本性完全是空性的,没有丝毫的本体可得。

所以,我们缘五蕴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层次的殊胜的正见,即前面讲的:五蕴上面没有人我,五蕴是依缘而生的,五蕴的本性就是空性的。

第一层意思,如果了知无我,就可以知道未缚未解。平常我们讲:“谁束缚了?”“我被束缚了”“我解脱了”,外道都是这样认为的,还有一般的初学者刚刚开始修道的时候,都认为“我现在要发心,我现在要解脱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被束缚了,如果我修道我就可以获得解脱。他是安住在一个有我的前提下,在有我的基础上开始修道。这个对不对呢?当然不对了!本身这个我就是假立的,你还认为“我被束缚,我要解脱”,这样离真正的解脱道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想要解脱的心是好的,但是方法是不正确的。当我们了知了色受想行识,就知道没有一个我被束缚,也没有一个我去解脱,“我束缚我解脱”是本非有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理解。

第二层意思,色受想行识是缘起的,依缘而生的,只是在名言谛当中有如梦如幻的显现,有个假相,可以安立一个如梦如幻的束缚,也可以安立一个如梦如幻的解脱。束缚只是一个束缚的相而已,在我们没有证悟之前叫束缚,证悟之后叫解脱,其实真正能束缚和所束缚、能解脱和所解脱等等,都不是真实成立的,安住在不是真实成立当中去修行的话,其实就是本非有。本非有是什么呢?没有一个实有的五蕴被束缚,也没有一个实有的五蕴来解脱,实有的束缚和解脱本来是没有的。第二层意思也可以这样理解。

第三层意思,色受想行识在胜义空性当中本来不存在的,任何所缘都没有。在真实究竟的空性当中,不要说色受想行识的实有,就连它的显现也没有;不但它的显现没有,连它的名称都不存在,色受想行识的名称也是假立不存在的。在究竟空性当中,色受想行识完全是离边空性。

既然色受想行识完全是离边空性,谁束缚谁解脱?所束缚的是什么?所束缚的就是色受想行识,所束缚完全是不存在的,当然就没有束缚了。没有束缚,哪来的解脱呢?因为所谓的解脱是观待于束缚才有的,如果有束缚就有解脱,如果没有束缚就没有解脱。有没有所束缚的五蕴?完全不存在的;能束缚的我执、烦恼、分别念存不存在呢?也不存在,所谓的我执是怎么来的?我执是缘我而有的,前面我们分析了,其实我是不存在的,既然我不存在,那么又何来我执呢?烦恼也是一样,烦恼存在哪个地方?烦恼是存在心识上面的,在色受想行识当中,它是心和心所法的本体,烦恼其实就是心和心所。前面讲,色受想行识在胜义当中是不存在的,连五蕴都不存在,心王在哪里?心所在哪里?又怎么样让心王、心所染污了之后变成一个烦恼的自性呢?还有,平时我们说分别念是束缚,执为实有,执什么为实有?如果有五蕴就可以执它实有,五蕴都不存在的,执什么实有?完全没有。

所以,不管是分别念、我执还是用烦恼来作为能缚都是不存在的,所缚的五蕴也没有,根本就没有束缚。没有束缚当然就没有解脱了,因为有束缚才有解脱,在名言谛当中说,这个人被捆起来了,把绳子解开了他就解脱了,那么这个人从来没有被捆起来,或者能捆所捆都不存在,犹如虚空没有被束缚,它没有束缚的本体,当然也就不存在解脱的自性了。在究竟胜义当中无缚无解、未缚未解,这方面都是不存在的,本非有,不管是所缚的对境五蕴,烦恼、我执、分别念能缚的本体,还是说解脱的本体——所解脱的五蕴、能解脱的法,这些方面也都不存在,本非有。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析呢?因为要观待众生分别念的层次,而这样分别:第一个层次,一部分众生认为是有我的,有我就有束缚有解脱,这些都存在;第二个层次,认为如梦如幻,就有如梦如幻的束缚、如梦如幻的解脱,虽然承许有显现上面的束缚解脱、能缚所缚,但他知道这些都是假立的,不是真实的,本非有,束缚和解脱也不是真实有的;第三个层次,五蕴本空,五蕴本来是空性的,空性当中就没有办法安立能缚所缚,也没有办法安立能解脱和所解脱,所以这一切都是本来没有。第三个层次是最究竟、最了义的,菩萨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就会安住在无缚无解的空性当中,本来就是空性的。

我们可以反观自己现在的状态:如果没有产生深刻的正见,觉得我被束缚了,现在我要解脱,就安住在最低的层次当中;有些人学了空性之后,知道所谓的我是假立的,所谓的束缚和解脱也是假立的,虽然是假立的,胜义当中没有,但是名言当中有显现,所以还是要修法,就安住在世俗胜义相混的状态当中;最好的状态是纯粹像菩萨一样相应于究竟实相,究竟实相当中本来就没有色受想行识,也不可能有束缚、解脱,安住在一切无所执无所缘、本来无缚无解的状态当中,就是最殊胜的修法,最了义的修法。

“未缚未解本非有”,从这些方面可以了解。

“行持菩提无怯心”,如果能够安住在这种见解当中行持菩萨道,菩萨会不会有怯懦之心呢?菩萨不会有怯懦之心,原因主要是他了知了一切轮回的自性,了知了五蕴的自性和众生的自性。我们为什么怯懦呢?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觉得:“像我这种具惑凡夫,要修菩萨道成佛,不知道修到什么时候?不知道能不能修成?”然后要度化众生:“这么多的众生,这么刚强难化,这么多的相续,这么多的烦恼,怎么调化他们?”因为执我、执众生、执痛苦、执轮回是实有的缘故,就会产生怯懦之心。如果没有这种实执,像前面讲的,安住在无缚无解的空性正见当中,了知了胜义当中没有众生可得,也就没有怯懦心可生。名言谛当中虽然有众生的现象,但也是假立的,什么时候了悟了心性,什么时候束缚的状态就会解除。安住在这种状态当中,对心力的提升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我们众生的心力,是可以无限提高的。为什么我们说要修心?其实每个众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无限到什么程度?无限到佛智慧的程度。不是说你的智商可以达到150、180的智商,并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具缚的凡夫,实执很严重,烦恼很深重,修法也修不动,听法也听不进去,是最下根基里面最差的人。其实我们分别心的本性,它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佛的程度,因为我们本性就是佛!每个众生就具有佛性的。

所以,我们要修心,通过修炼的方式来把潜能打开。方法有很多,比如修持如梦如幻、修持空性、菩提心等等,给心各式各样理由,让心不断地训练,其实就是去掉负面的东西,去掉迷惑的错误认知,来认知心性本来的状态。菩萨通过修行,利他的菩提心可以达到无量,知道轮回没有什么可怕的,一切众生我一个人来承担,我承担度化一切众生的重任。七重菩提心的教授,第六重就是增上意乐——所有众生我一个人来度化,就发起了这样勇猛的心,不需要其他人,就我一个人把所有的众生安置在佛地,最后就生起了这么殊胜的增上意乐,然后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发誓成佛,所以,可以通过训练让心力达到极致。

我们现在的心完全有能力不断地扩展、深入,关键是我们要遇到善知识,自己要不断地学习大乘的教言,不断地积累资粮、发愿回向、清净业障。通过这样正确的、殊胜的方式不断地去串习,我们心的力量一定会不断地扩展,力量不断地加深、加强,最后完全可以达到菩萨的状态。

现在我们看菩萨的发心这么强大、这么清净、这么伟大,我怎么可能生起来呢?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些具有大心的菩萨,他们以前和我们一样也是凡夫人,也是像我们一样,心量没有打开、很狭隘的心胸,但是他把道理掌握到之后,持之以恒地去修行,他的心量就逐渐扩展了。现在佛菩萨给出了让我们扩展心胸的窍诀,讲了很多和修心有关的殊胜的教言,像我们学习的《修心七要》《入菩萨行论》《修心利刃轮》等等,还有像《般若摄颂》当中讲到的发菩提心和空性的见解,这么多的修法其实都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心胸。我们第一,要通过闻思产生一个正确的知见;第二,有了正确的知见之后,必须要反复地去串习,通过打坐的方式,下座之后切实帮助众生的方式,还有发愿回向、积资净障的方式,来提升修心的质量。

我们如果达到这样的状态,是没有什么怯懦的,尤其是知道了一切万法本来空性,本来就无自性的,有什么好害怕的呢?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如果你执为实有你就会害怕,有的时候我们在外面没看清楚,或者晚上天黑,把一个树桩、一堆石头看成一个人,是不是一个打劫的?是不是一个强盗?因为把它执为实有了,就会产生恐怖心,当我们发现它是假的,其实根本不是坏人,马上怯懦心就没有了。同样,当我们知道一切烦恼都是假的,一切众生的痛苦也是假的,所谓无量无边的轮回的概念其实也是假立的,了知一切万法实相的时候,以前困扰我们的这些所谓的负面的因素、负面的东西,随着我们对真相的不断地深入了知,怯懦的心逐渐就会消散,直到最后完全消失,我们就会具足佛经论典当中所讲到的菩萨应该有的功德相。

这样行持菩提道就没有怯懦之心,我要成佛,我要度化所有众生,都没有怯懦心。为什么呢?因为障碍发菩提心、障碍解脱的因素都不存在,众生没有束缚也没有解脱,这样安住在实相当中,他的心力就会大增,可以提升精进心,提升勇气,提升勇气之后,就不会怯懦。

可能有人会说:知道在胜义当中万法空性,就可以度化众生吗?胜义当中是空性的,但是通过胜义空性摄持的世俗的相,显现上是如梦如幻的,世俗当中所谓的痛苦、所谓利众等等都是如梦如幻的,没有实实在在的实有的东西。没有实有的,我们就不害怕了,比如,如果知道这是个纸老虎,不是真的,我们就勇气大增,信心就提升起来了,三拳两脚就把纸老虎摧毁掉了。同样,真正观察的时候,所谓的痛苦、害怕,乃至无量无边的轮回,在胜义当中完全都没有的,就说明痛苦的本性或者众生的本性,在胜义当中都是不存在的,痛苦就是一个虚假的东西,我们认知它是虚假的东西之后,有什么理由对它产生一个恐怖心呢?前面讲,恐怖心的生起一定是源于实执,有了实执就会有恐怖;没有实执,认知它是假的、虚幻的,这个时候就不会有恐怖。

还有一个我们必须要了解的问题,学中观等教法,我们要知道,刚开始抉择见解的时候,内心当中还不一定真正能够生起无恐怖、无怯懦的心,必须要通过修炼让我们的心达到如梦如幻的高度,有某种觉受,这个时候怯懦心就不会再有了。有的人说:我都学完了,我都知道这个意思了,为什么还有怯懦心?因为这只是一种了知,只是见解上面的一种抉择,当我们抉择如梦如幻,了知一切万法都是空性,实际上这种见解的力量还很弱,还没办法动摇我们内心当中根深蒂固的实执心。所以,当我们在抉择万法空性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动摇它根深蒂固的根基,在我们内心当中坐镇指挥、起主导作用的仍然还是实执。

我们既不要灰心,也不要高估了现在我们通过闻思得到的初步认知,这只是一种知见上、观念上面的认知,这种认知还比较薄弱,这个时候抉择的空性见,还没有办法让我们不产生怯懦心、自私自利的念头。但是这是个好的开端,如果继续下去的话,空性的力量越来越强了,就可以慢慢动摇我们内心当中的实执,实执就会越来越弱,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相应生起来——的确没有什么可怕的,的确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觉受,这个时候就会有一定效果。所以,我们在抉择的时候,一定要通过不断地观修,内心当中生起如梦如幻的觉受,有了感觉之后安住在如梦如幻的高度,再来看这个问题,的确全都没有恐怖,对成佛方面积累资粮的恐怖也没有,度化众生的恐怖也没有。为什么呢?内心当中已经有了如梦如幻的感觉了,相似的证悟已经有了,安住在这种觉受当中的时候,心态完全会变化。

我们现在学法的时候,心态还没有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学的东西还很肤浅,还只是一种认知,一种知见,原理上面的了解而已,我们内心当中还是实执在起主导作用,还没有动摇它的地位。通过不断的修行之后,相续当中的我执大王的势力逐渐动摇了,空性慢慢占上风的时候,有了一定的感觉,我们再看问题,的确就不一样。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因为有些道友总是在说:“我学了空性,我也知道了空性,为什么它还没有起到作用?”原因就是这样的,我们内心当中的实执还没有动摇,所以还要不断地学习,现在只是从见解上面认知了,从某个角度来讲还不足够。

“行持菩提无怯心,此是正士胜铠甲”,正士就是菩萨,这就是修持菩萨道的正士菩萨最殊胜的保护自己的铠甲。保护自己最殊胜的铠甲到底是什么? “色想受行以及识,未缚未解本非有”,这就是最殊胜的铠甲,他因为有了这个铠甲之后才“行持菩提无怯心”。就像一个战士,他身上披了非常好的铠甲,他进入战场杀敌才没有怯懦,为什么呢?他身上披上铠甲了,他依仗铠甲才没有怯心。其实这里面的铠甲是什么?这里面的铠甲就是了知“五蕴无缚无解本非有”的正见,实际的情况或者本来的状况我了知了,我内心当中生起的见解,就好像勇士披上了最殊胜的铠甲,无所畏惧,没什么可怕的。铠甲就是最殊胜的“未缚未解本非有”的空性见,特别特别殊胜、重要。

学习大乘佛法的修行者,一方面菩提心、大悲心特别重要,一方面空正见——空性的正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胜铠甲就是空性,现在我们要让自己在修道过程中得到这个铠甲,然后披上铠甲进入轮回利益众生,所以,现在我们开始闻思修行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得到之后,我们就可以把自己所体会到的空性给别人宣讲,让别人知道这个道理。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平时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要知道空性,知道之后要把空性给别人传讲,很大篇幅都是鼓励弟子们,有了一定能力之后一定要不断地传法,因为法才是调化众生的最殊胜的利器。

如果没有法的话,众生就没有办法,很多众生虽然有想要解脱的热情,也有想要护持佛法的热情,但是没有方法。因为没有学习就没有方法,尤其没有对付烦恼最敏锐的利器——般若空性,他没有学习般若空性,平时修法就安住不了空性,当烦恼产生的时候,就很苦恼:烦恼很不好,在我的相续当中正在产生,压也压不住,可能是果报成熟,好像还违犯了戒律……。当然产生这样苦恼,也是诚信因果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还是随喜赞叹。

但是佛法当中有一种利器直接观察烦恼,当烦恼产生的时候,就知道烦恼的本性是空性的,当安住空性的时候,烦恼的力量就不会再强大了,然后再继续安住,烦恼慢慢就会消亡。每一次烦恼生起来,你都能了知它的本性,烦恼再多又怕什么呢?没什么怕的,因为每一次烦恼产生,我都能够观它的本性是空性的。就像阿底峡尊者讲的一样:“有些修行者生起一百个分别念,他就可以生起一百次法身的见解。”为什么?因为分别念的本性是空性的,空性就是法身的因,所以,真正的修行者不怕生起分别念,生起一百次分别念,就能够相应一百次法身。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懂得反观,而且第一时间当中了知烦恼产生了,就用自己空性的智慧去认知它,也不需要去压制它,也不需要去放纵它,就直接观察它的本性:烦恼的本性在哪里?它是实有的吗?它在哪里呢?从哪里生起来的?一观察的时候,哪里都没有。这样契合它的本性去观察,力量最大了,烦恼马上就消亡,因为抓住它的根本了,把它的喉咙遏制住了,烦恼根本无法呼吸,马上就失去力量了。

在所有的对治当中,空性是最殊胜的,保护我们最殊胜的护轮也是空性。当我们遇到违缘的时候观空性,遇到高兴的事情的时候也要观空性,反正是无自性的,有什么可高兴的呢?有些时候我们遇到很大的顺缘的时候,会忘乎所以,洋洋自得,忘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但是如果你有空性的见解,你知道:一切都是空性的,没有实有的东西可以高兴的;当你产生大的痛苦的时候,你也知道:这是空性的,没有什么可以障碍自己的。所以,空性就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根本不可能随着痛苦或者顺缘,发展成烦恼、痛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修定也是一样的,有的时候修定会产生一些感应:出现光圈,听到声音,甚至于显现佛菩萨的像,这其中有些就是歧途,是非人变幻的像让你生分别,让你入魔的一种方便,有些也许是好的验相。但是不管好的验相、坏的验相,修行人就是安住空性当中,反正一切万法是无自性的,没有什么可得的,这样安住,好的境界就会越来越清净,不好的境界自然就消亡了。所以,保护我们最好的护轮也是空性。

如果要清净我们的罪业也是空性。你如果修空性,罪业很快就得以清净,为什么?因为直观罪性本空,对忏罪来讲,直接观察罪业的本性是空的,力量特别大。

空性也可以积累资粮,当我们在做布施、持戒、供水、供灯、放生的时候,如果安住空性,善根是无量无边的。因为没有任何分别念的束缚,没有任何局限的东西,这样安住空性行持,善根清净广大,增长速度又快。

在整个佛法当中,一旦掌握空性的修法,懂得运用了,那么就掌握了最利的利器,就如同文殊菩萨手中的宝剑,什么都可以斩断,什么样的违缘都不会有,最殊胜的方便就是空性。如果真正了知了空性,的确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当然现在我们内心当中还没有这个境界,但道理就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了知空性,就应该产生欢喜心、希求心,现在已经在学习的道友一定要精进,尽快把空正见抉择出来,然后在平时就可以使用,慢慢修炼就可以变成我们的觉受,最后变成亲自的触证,一旦触证了空性,就会变成圣者。

以上所依法果当中的所依——修法的身份补特伽罗已经讲完了,所依法果当中的法就是所修的法,果是所得之果。下面讲所修之法。

壬二(所修之法)分二:一、略说大乘之本体;二、广说彼之自性。

所修的法就是大乘法,大乘分两种,一是广大,一是甚深。广大方面就是五到十地、菩提心等等很多方面;甚深就是空性。整个大乘的本体就是广大和甚深,全部可以包括,从修行的角度来讲就是智和悲,即智慧和悲心,从它的所缘来讲就是甚深和广大两部分。

第一是略说大乘本体,为什么呢?因为作为大乘菩萨所修的法就是大乘法,所以首先略说大乘的本体。第二是广说大乘的自性,彼就是大乘。我们现在学大乘,如果连什么是大乘都不知道,说自己是大乘行者、是菩萨,那是完全安立不了的,既然开始学大乘法了,就必须要把大乘法的本体搞清楚,当然不同的经典论典当中都有不同的抉择。在这个地方佛陀怎么样安立大乘的?现在我们来学习。

癸一(略说大乘之本体)分二:一、名言中以词义本体作用而解说;二、宣说胜义中彼等不可得。

大乘分了两个部分:第一是世俗名言,第二是胜义,在名言谛当中可以得,胜义当中一切不可得。一般来讲众生根识面前的境界叫世俗名言;胜义就是究竟义,换一个角度来讲,胜义就是佛菩萨所照见的对境。还有一种解释是:佛菩萨所安住的本体就叫胜义,众生安住的就叫做世俗。在大乘当中,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两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切万法的显现、正在呈现的这一切就是世俗谛,而正在呈现的这一切的究竟本体就是胜义谛。

打个比喻,就像做梦一样。当我们显现了各式各样的梦境——爬山、吃东西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显现叫做世俗,世俗是有的,有显现、有作用——在梦中吃东西能吃饱,能吃出来味道,好吃或者不好吃,也可以了知显现,这是世俗谛。在梦境中,正在做梦的当下是不是真实的呢?不是真实的,当我们醒来之后:哦,昨晚做了一个梦,如果是好梦,觉得有点可惜或者有点高兴;如果是恶梦,醒来就很害怕,或者很庆幸——幸亏只是一个梦,但是我们知道昨晚所有的梦境都是不存在的,不是醒来之后不存在,梦中正在吃东西、正在爬山的时候,其实就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部分就是胜义谛,真实义来讲是不存在的,暂时来讲世俗谛有显现。

把梦境放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也是这样的。白天,我们的身体、我们在吃东西、走路、听法,这一切的显现、显现的作用都有,我们可以缘显现生起各种各样的分别念,但是正在显现的当下,它的本体是空性的,显现的本体是空性的就叫胜义谛。就像我们在梦中听法,好像是真的一样,全部都是存在的,但当我们醒来之后就发现这一切其实都是假立的;现在我们听法,当我们证悟、获得菩萨果位的时候,返回头一看,当时我学法、听法,这一切其实都是假立的。世俗谛和胜义谛大概可以这样了解。

子一、名言中以词义本体作用而解说:

何名菩提之大乘?乘之令众趋涅槃,

此乘如空无量殿,得喜乐安最胜乘。

第一句是提问:何名菩提之大乘?菩萨修行,所行持的大乘到底是什么?具有菩提的大乘,即最后可以得到大菩提果位的大乘是什么? “乘之令众趋涅槃”,这句话就是解释科判当中的词义,到底什么是大乘;“此乘如空无量殿”解释它的本体,它的本体就是甚深和广大两部分;“得喜乐安最胜乘”是它的作用,即行持了大乘之后有什么作用。名言谛当中词义、本体、作用就是这样解说的,下面分别解释。

什么是它的词义呢?词义就是“乘之令众趋涅槃”,“乘”就是乘骑的意思,或者就是一种方便,是从比喻的角度来讲的,古代的乘骑就是马或者毛驴等等;现在的乘骑当然就是摩托车、汽车、飞机等等。能乘是什么呢?就是补特伽罗,具有菩提心的菩萨就是能乘者;所乘就是法,能够引导我们发菩提心、空正见的法;目的地是什么呢?就是“趋涅槃”,可以趋向涅槃。当然,如果所趋向的涅槃是小乘的涅槃,这个乘就是小乘;所趋向的是大乘的涅槃,这个乘就是大乘。大乘小乘的本体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小乘的根基所乘的道的本体、作用不是那么广大,它的果也不是那么圆满,所以称之为小乘。

总而言之,什么叫乘呢?乘就是“乘之令众趋涅槃”,就好像我们坐到某个交通工具上面,不管我们要去哪里,去某个地方上班、去朝圣,反正乘上交通工具了,最后可以让你到达目的地,这就是“乘之”。乘上交通工具之后“令众趋涅槃”——令能乘者最后达到目的地,这方面就是它的比喻。

意义方面,“乘之令众”,“众”要不然是小乘修行者,要不然就是大乘修行者。“趋涅槃”,按照这种道修持就可以到达不同的涅槃,小乘就趋向小乘的涅槃,当然这种涅槃不是究竟的,暂时来讲可以安立为涅槃,真实的涅槃只是大乘才有,获得大菩提才是涅槃。

“乘之令众趋涅槃”就是词义,解释了什么叫做乘,依靠这个乘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到达涅槃。如果道心很大的话,叫大乘;如果道心比较小,就是小乘,这是“乘之令众趋涅槃”。

大恩上师也讲了大乘小乘的区别,引用了《经庄严论》当中讲的“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这就是讲大乘,其实也是大乘和小乘的对比,通过七大的意义建立大乘。

第一个“缘”就是所缘很广大,大乘的所缘是无量的修多罗,修多罗就是佛经,无量的三藏,无量的佛经。因为它的道很广大,要生起的功德很多,断的烦恼很多,所以它所缘的经典、法要也是无量无边的。现在我们觉得大乘没有多少经典,其实现在翻译成汉文的大藏经,是所有佛陀曾经宣讲的大乘法当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当年佛陀在不同的清净的刹土、龙宫、天界,以不同的化身宣讲了不同的法,这些法一部分在龙宫,一部分在天界,一部分在其他刹土当中,留在人间的本来就不多。后来在印度,佛法遇到了三次违缘,很多经典慢慢散失了,留传下来的就更少,然后翻译成汉语的经典也只是一部分。所以,现在我们认为佛经不是无量,其实在我们眼前的只不过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在其他的刹土及天界安住的佛经是无量无边的。

有一个公案,讲龙树菩萨去龙宫给龙讲法,龙宫当中有很多很多的佛经,有种说法:龙树菩萨在龙宫一个月当中,连佛经的目录都没看完,目录都这么多,那经典的数量绝对是无量无边,没办法比拟的。龙树菩萨取了一部分经典带回来了,像《华严经》《般若经》,剩下的没办法拿,太多了。所以是无量的修多罗。

小乘的所缘比较小,不是无量的修多罗。因为他要得到阿罗汉果位的话,不需要这么多教法。《经庄严论》有句话“具解成种智,一偈得漏尽。”就是要把所有的意义完全通达之后成种智,即成佛;但是一个偈颂就可以让一个小乘的圣者得到漏尽,证悟阿罗汉果。所以,小乘有的时候就是佛陀一句话,听一点点就解脱了,因为他的果本来不大,所缘也不是那么广大。当然这是一部分的修行者,其他的修行者也要学习《俱舍论》等一些小乘的经典,学完产生定解,之后修行获得解脱。但是他的所缘还是没办法和大乘的修多罗相比,所以大和小的差别是从所缘的角度来讲的。大乘所缘是无量修多罗,所缘大;小乘所缘是有限的,所以叫小乘。

第二个是行大,大乘的行为包括了自利和利他,小乘的行为主要是自利,像大乘一样广大的利他基本上是没有的。但是,小乘是不是一点利他都不做呢?不是,也要做一点点。但是小乘所做的一点点的利他和大乘的无边广大的利他是没法比的。大乘的行为很大,小乘的行为没有这么大;大乘是自他二利的行为,小乘主要是自利。从这个角度来讲,行大安立大乘。

第三个是智慧大,大乘圆满通达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小乘只是圆满通达了人无我和一点点的法无我。如同前面讲的,小乘是不是一点都没有利他呢?也要利他,但他所作的利他太少了,所以就说没有利他,主要是自利。小乘有没有通达法无我呢?也通达一部分,很少很少,基本上和没有差不多。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二品问答疑当中也提到这个问题,声闻到底有没有证悟二无我空性?证悟一点点,但是太少了,二乘声闻缘觉所证悟的空性,就好像一个小虫在介子里面咬一个小洞这么大(不是手上戴的那种戒指,介子是一种药,中药店里面有,白白的、很小很小,比绿豆还小,像小米那么大)。大乘所证悟的空是什么?如同整个虚空界,无量无边的太空这么大。这是没办法比的。从这个角度讲就是智慧大,大乘是圆满证悟人无我、法无我,小乘只是圆满证悟了人无我和一点点法无我。

第四个是勤大,就是精进大。大乘菩萨要三个无数劫当中不间断地修持菩萨道,精进特别大,因为他要得到的果非常大,用的勤奋也是非常大的。小乘利根者三生就可以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得到无学果位,钝根者六十个劫来积累资粮也可以得到小乘果位,大乘要三无数劫才能成佛,精进是没办法相比的。所以,精进大的缘故安立为大乘。

第五个是善巧方便大。巧就是善巧方便,菩萨有善巧方便,既不堕于轮回也不堕于寂灭。凡夫众生没有方便堕于轮回,没办法从轮回中出来;小乘是堕于寂灭,通过自己的能力没办法从寂灭当中出来,虽然远离了轮回,但是又堕入了寂灭边。凡夫人和小乘都没有方便既住于轮回,也不堕于轮回;既获得寂灭,也不堕于寂灭边。而大乘的善巧方便是通过智慧大悲,智不住于三有,悲不住于涅槃,他不断地转生于轮回,但是也不会被轮回的过患所染污;内心当中获得了寂灭但是不会住于寂灭边,还是不断地转生轮回当中。这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小乘和凡夫人都是没有的。所以,巧大的缘故安立大乘。

第六个是果大,修持了三个无数劫,果当然也是很大的。大乘的果就是获得佛果,佛果是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样殊胜的佛功德。修了菩萨道就可以获得佛果,菩萨的果是很大的,所有的功德都圆满了就是佛陀,是大乘修菩萨道才得到的果,小乘没有修菩萨道,果就很小,只是得到阿罗汉果,虽然阿罗汉果和佛果都是无学,但是两种无学比较起来差别太大了。各种各样的经典公案当中都说明了阿罗汉和佛的智慧没法比,所以,果很大安立为大乘,小乘的果很小。

第七个是事业大,佛陀从成佛的时候开始,乃至于轮回未空之间,数数地示现大菩提,数数地示现利益众生不可思议的功德。佛陀获得了菩提之后,就真实展开了任运自成的利他的事业,事业是很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大到轮回未空、众生还没有全部成佛之间,他的事业永远不会间断,而且为了利他可以反复无数次地示现成佛。比如有的地方讲,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已经八千次示现成佛了。平常说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通过六年苦行终于成佛了,其实这是一个示现,佛陀为了利益众生,无数次的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这只是其中的第八千次。他以前成佛了,但是又开始示现修菩萨道、示现成佛,一次又一次的示现,每一次都是把众生安置于解脱道当中,就这样把众生一波一波的安立在解脱道,所以他的事业是无法穷尽的,无数次示现大菩提,让没有入道的众生入道,已经入道的让他们解脱,这方面是声闻做不到的。

声闻的事业利不利他?也利他,但他的事业仅限于获得阿罗汉果位之后,到入灭之间。当然在有学道也要做一些利他的事业,但是如果小乘的行者这一世获得了阿罗汉果位,比如说三十岁获得阿罗汉果位,六十岁要入灭,利益众生的时间就只有这三十年。他只要一入灭,事业就绝对不会有了,就不会再再地在轮回中投生,再再地示现阿罗汉,这是不可能的。他在有余涅槃位的时候,还没有去世之前,会对有限的众生做一些利他的事业,但是一旦现前了涅槃,入灭了就不管了,所以,他的事业是一入灭就中断。佛陀获得佛果的时候,才开始展开无量无边的广大事业,以前菩萨道的时候他也做很多的事业,但是真正无勤任运地做利益众生的事业,是从成佛的时候开始。

安立大乘,绝对不是为了贬低小乘,或者说大乘根本不存在而虚假安立,完全不是这样的。大乘的确存在,而且之所以安立大,就是因为和小乘是完全不一样的。“乘之令众趋涅槃”,前面围绕这个问题讲了大乘的意义。

大乘的意义是很殊胜的,可以乘之,一个菩萨修持大乘的法要就可以获得佛果,然后自己还可以让其他众生慢慢获得佛果。但是这个地方主要是谁修道谁就可以成佛获得涅槃,所以叫做乘,修持菩萨道就叫做大乘。

其次再看本体。本体是讲“此乘如空无量殿”,大乘就是两个体相或者说属性,第一个是以虚空作比喻来表达大乘甚深的部分,第二个无量殿是什么意思?无量是广大的意思,非常非常广大。现在的高楼大厦特别广大,是不是无量?不是无量,是有量的。真正刹土当中的无量殿没有边际,根本没办法衡量它的边际,才叫无量殿,非常广大的自性,而且无量殿不是空房子,里面有很多的庄严、很多很多的珍宝充满,这叫广大。一个是虚空一样甚深,一个是无量殿一样广大,大乘就具有甚深和广大两部分。

其一,甚深犹如虚空一样,虚空是没办法穷其边际的,是非常甚深的。大乘在经典当中所安立的空性,也是非常甚深的。前面我们讲过,甚深的意思就是说凡夫的分别念没办法揣测的,通过分别念永远没办法了知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通过分别念来了知空性,只是总相的抉择,真正的自相永远是没办法通过分别念来抉择的。那么是不是代表就没办法抉择?不是,什么时候你分别念泯灭了,生起了无分别智,你就现量地证悟到空性。如果我们有分别念,就没办法现证空性,你可以去观修,可以按照它的总相去修行,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引导,但是真正地现证,必须是菩萨根本慧定,一切的分别念泯灭了,空性的自相就会现证。现证空性是什么?从名言谛的角度来讲,现证空性的智慧叫无分别智,或叫各别自证智,它不是分别念的本体,分别念的本体永远没办法了知空性。就像前面我们引用的龙树菩萨的观点:“太末虫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火焰。”分别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空性,分别念是缘不了空性的。这个地方的空性是指空性的自相,真正的空性分别念缘不了,只有通过修行把分别念泯灭了。

其实现在我们修空性,就是泯灭分别念的过程,通过修空性把粗大的分别念变得细微,再修下去,把细微的分别念消亡于法界中。为什么呢?因为分别念本身就是空性的,没有的,我们就相应分别念本来不存在、没有的本体修行,分别念就会逐渐逐渐地微细,最后达到证悟。证悟的次第,中观当中叫做四步境界,通过四步修行达到最后的证悟空性:首先需要修单空,然后修双运空,再修离戏,最后修等性,安住在等性当中就无限接近空性的自相,再修行下去就可以现证。

理论上来讲,空性绝对不是分别念,但是绝对不是不可知、不可证的自性,它可知可证。但不是用分别念来证的,必须要泯灭分别念。泯灭分别念的理论方法有没有?理论是有的,因为分别念本身是空性的;实际操作也有,那就是四步境界,首先修单空,再修双运,然后再慢慢修下去,分别心会越来越细,最后分别心泯灭的刹那就是现证空性的刹那。所以,完全是可以证悟的。“此乘如空”从空性的角度来讲,见是非常非常甚深的。

其二,广大犹如无量殿。无量殿无边的广大,菩萨乘非常非常广大,里面有很多殊胜的自性,在大乘的广大法门当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禅定等持,有很多词义词句的总持陀罗尼,还有六波罗蜜多、四摄法,还有五到十地的自性等等,多得不可思议。所以,大乘的本体就是空和广——甚深和广大两个方面。

最后是作用。第四句“得喜乐安最胜乘”,“得喜乐安”就是讲它的作用。作用分了两部分,一个是暂时的,一个是究竟的, “得喜乐”是暂时的, “得安”是究竟的。得喜乐是什么?内心当中的欢喜、快乐叫做喜,身体上面的快乐叫乐,《俱舍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喜乐都是属于暂时的。如果修持大乘的甚深和广大:你修空性的话,内心当中没有任何执著,也就没有什么忧虑了,当然你就得到欢喜了;然后你修福德,修大菩提心积累大福德,福德广大了,身体上不会有痛苦的因缘。因为身体上痛苦的因缘主要来自于恶业,但修持广大的大乘,全都是非常广大清净的善业,当然就没有恶业,没有恶业就没有身体痛苦的因,修了善业就有身体安乐的因。你的善业是无量无边的,当然你的安乐也是无量无边的;你内心当中的忧虑是来自于实执,你通过修行把忧虑打消了,安住在空性当中,当然是欢喜了。所以暂时来讲得到欢喜和安乐。究竟来讲得安,安就是究竟的安乐,菩萨果、佛果就是究竟的安乐。“最胜乘”,能够得到这样的喜乐安是最胜乘。

具有这样一种词义、本体、作用就是最为殊胜的大乘。所以,在名言当中安立有大乘可得,大乘可以引导众生趋向于涅槃的自性,名言当中的确是有显现,有作用,也可以修行。

子二、宣说胜义中彼等不可得:

胜义当中大乘也是不可得的。

谁乘去所不可得,谓趋涅槃实不得,

譬如火灭无去处,因是称说彼涅槃。

“谁乘去所不可得”,能乘、所乘和乘骑所到达的目的地,在胜义当中都是不可得的。“谓趋涅槃实不得”,所谓的通过大乘趋向涅槃,也是不可得的。“譬如火灭无去处”,好像火灭了之后,其实是没有一个实有的去处的,但是只不过没有再燃烧了,就说火灭了,我们可以这样说。“因是称说彼涅槃”,通过扭转轮回的分别念的因、息灭我们的分别念,我们说这就是得到涅槃了。前两句说明在真实胜义当中涅槃不可得,后两句通过比喻和意义来说明,可得涅槃是怎么样安立的——是把迷乱去掉安立为涅槃的。

首先“谁乘去所不可得”:这里面有能乘、所乘和乘最后到达的目的地。能乘是谁?当然是菩萨了。所乘是什么?所乘就是大乘法。能乘也不存在,所乘也不存在。“去所”,所要趋向的方所也是不存在、不可得的。能乘的菩萨,真正来讲名言当中安立菩萨,无外乎就是身心二者——身体和心。身体:通过观察色法不存在的理论,可以知道色其实是无自性的,所有的色法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因缘和合产生的法是假立的,究竟当中是不存在的。心识也是这样的,各种各样很多微小的心识刹那累积起来,变成一个分别心——善心、菩提心或者一个观空的心等等,真正观察,在胜义当中心识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能乘不存在,所乘的法也是不存在的,“去所”,所趋向的大乘的目的地——成佛的目标也是不存在的。

“谁乘去所不可得”的缘故,“谓趋涅槃实不可得”,趋向于涅槃是不可得的。这和前面矛不矛盾?前面讲,有乘趋向于涅槃,好像有一个能乘、所乘和涅槃的目的地可得,这个地方又讲不得。这方面其实就是世俗和胜义的差别,世俗谛当中是不严格观察的,也不是观察它究竟的本性,世俗谛当中依缘而起的法都存在,只不过依缘而起的法不是真实的而已,但是显现还是有的。菩萨身心的显现也有,所修的法也有,最后到达的目的地也有,这是在世俗名言当中。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心识,当然就可以安立“你解脱没有啊?或者你怎么样获得一个果位?”这个可以安立。但是仔细观察的时候,心在真实胜义当中不存在,所以不矛盾。前面说的是世俗当中有一个乘,通过乘可以趋向于涅槃;但是在胜义谛当中,所谓的某个菩萨趋向于涅槃实不得,不管怎么样分析观察,都是没办法获得真实的涅槃的。

后面两句讲到底怎么样安立涅槃。“譬如火灭无去处,因是称说彼涅槃。”打个比喻讲,好像我们烧火的时候,堆很多柴,柴越多火就越大,后来当柴慢慢烧尽,火就越来越小,最后柴完全烧尽,火就灭掉了。火趋向于哪里呢?火并没有趋向于哪里,火也是因缘和合产生的,因缘一尽就消亡了。如果火是实有的,我们就可以观察,火从哪里来?它安住在哪里?最后灭了之后趋向于哪里?但是火是依缘而生的,柴一旦烧尽了,火就灭了,火灭之后也没有任何去处。只不过柴烧尽了,火不存在了,叫火灭,以此安立灭。

为什么要用火灭来作比喻,因为火灭和涅槃有相似的地方,涅槃是灭谛,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一个灭的过程,灭的自性有没有实有呢?如果火灭是实有的话,可以找到一个去处,但是因为火灭是假立的,只要柴一烧尽,火就灭了,灭了之后也没有任何去处可得。“因是称说彼涅槃”,和这个比喻相似,平时我们说通过修行获得涅槃,有什么根据说获得了涅槃呢?“因是”,就是通过消尽迷乱的烦恼、迷乱的执著这个因,如是“称说彼涅槃”,称说这个人获得了涅槃,只是把迷乱消尽而已。在弥勒菩萨的《大乘经庄严论》当中讲:“解脱唯迷尽。”迷就是迷乱,所谓的解脱就是迷乱消尽。

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你如果消尽了我执迷乱,这个因就可以称之为涅槃。我们再分析一下“解脱唯迷尽”。其实“解脱唯迷尽”的意思,就说明没一个真实的涅槃可得,有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涅槃,让我们得到了?好像在世间奋斗终于得到一套房子或者得到什么东西?没有的。众生的迷乱是怎样来的?迷乱是假立的。为什么叫迷乱?迷乱是怎样产生的?迷乱是实有的吗?迷乱就是没有见到真实义,看错了,就叫迷乱,迷乱不是实有的。

比如前面我们打过比喻,在黄昏的时候把一条花绳看成了蛇。你把花绳看成蛇的时候,你看到蛇的眼识,这就叫迷乱。迷乱的东西是符合真实义的吗?就是因为没有符合绳子的真实义,如果你看到了绳子,就不会产生蛇的感觉,也不会产生蛇的执著。所以,所谓的蛇执就是一个迷乱,本来是不存在的、是假立的、错乱的,错乱的东西就是迷乱。而且迷乱恰恰就说明迷乱的本体不是真实有的,迷乱的本体是假的,因为它是看错的缘故。看错是什么呢?就是把本来没有的东西看成有,把本来不是蛇的东西看成蛇,这叫迷乱。众生的迷乱,就是本来没有我认为有我,本来没有众生认为有众生,这一切万法本来不是实有的认为是实有的,万法本来无生认为有生,这全都是迷乱,实际情况当中是根本没有的。

但是因为产生迷乱的缘故,把这些东西认为是有,这就是颠倒的、错乱的,就是彻头彻尾的迷乱,迷乱的体是假的,因为只是看错而已。你虽然看到了蛇,但蛇从头到尾都没有产生过,只是你纯粹看错而已。当后面你找一个电筒或者把灯打开一照,“哦,这哪里是蛇嘛!这就是一条绳子。”当你看到绳子的时候,你的迷乱的蛇执消尽了,迷乱的蛇执一消尽,就见到真实,就解脱了。从哪里解脱?从蛇执当中解脱了。解脱也是这样的,本来这些我执、烦恼、实执、山河大地,完全都是不存在的,但是看错、迷乱之后,认为它有,认为有之后,开始流转了、束缚了。但是解脱是什么呢?解脱唯迷尽,唯有迷尽,只是把迷乱消尽而已,就叫解脱,这么简单。

怎么样消尽迷乱?就是了知它的真实义,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不存在的,然后安住在不存在当中,一切假立的法就会消亡。就像当我们看到蛇是绳子的时候,看到绳子的真实义的一刹那,蛇的形象、蛇的执著就消亡了。消亡的蛇去哪里了呢?蛇哪里也没去,为什么呢?因为它从来都没来过,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迷乱、错乱。所以当我们证悟空性的时候,这一切显现的法去哪里了,这一切的痛苦束缚去哪里了?它也哪里都没去,只不过是还原了真实而已,当还原了真实的一刹那,所有的迷乱消尽了。迷乱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东西,把它消尽之后,也只不过是消尽而已,消尽的同时就获得解脱,所以说“解脱唯迷尽”。

我们的身体、烦恼看起来好像也是存在的,这些其实都叫作“蛇”,如同前面打的比喻,认为我们身体存在、烦恼存在、山河大地存在也都是一种蛇的执著。这些东西是存在的吗?通过中观的正理分析,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只不过就是迷乱而已。所以,现在我们要认知,其实所谓的世俗万法,全都是假立的,都不存在的。当我们认知之后再去修行,最后可以现前:的确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见到真实义的时候迷乱消尽,迷乱一消尽就解脱。

所谓的束缚就是安住在迷乱当中;所谓的解脱就是把迷乱消尽。大乘当中讲得很清楚,这一切全是迷乱,迷乱的意思就是没有真实,看错了,所以现在你只需要见到真实义就够了,除此之外没什么额外的解脱,只是把迷乱消尽假名为解脱而已。有没有一个真实的体叫涅槃?没有,只不过是消尽了迷乱这一点安立为涅槃,在真实义当中涅槃是不存在的。

前面略说大乘的自性,下面是广说。

癸二(广说彼之自性)分二:一、宣说行者与道无自性;二、彼之摄义。

子一(宣说行者与道无自性)分二:一、宣说修道者补特伽罗不可得;二、宣说道般若不可得。

丑一、宣说修道者补特伽罗不可得:

菩萨前际与后际,现在不得三时净,

彼是无为无戏论,此即行持胜般若。

修道者补特伽罗其实是不存在的,补特伽罗就是数取趣。修行者菩萨也是不存在的,前际后际和现在际都是不可得的。所谓菩萨的前际是什么呢?菩萨的前际就是他正在轮回的时候。后际是什么呢?后际就是他成佛的时候。现在际中际是什么呢?现在际就是现在正在修道的时候。以前在轮回、现在修道、未来解脱即三际,在名言谛当中有三际可得。

但是在胜义谛当中,三际都不可得。为什么三际不可得?前际、中际、后际,就是三时,如果我们不是严格观察,昨天存不存在?去年存不存在?你的上一世存不存在?我们说都存在;但是如果以严格的分析方法来观察,前际存不存在呢?前际不存在。为什么呢?它早就灭了,不要说去年,就是前一刹那都已经灭了,灭了之后永远不会再有了,已经灭了的法犹如虚空一样不存在了。后际未来的法存不存在呢?后际的法还没出现,它是未来,它的本体也没有,所以也像虚空或石女的儿子一样不存在。前际已灭的缘故,它是没有的;后际还没有生的缘故,它也是没有的。

现在中际有没有呢?它也不存在,为什么不存在呢?因为第一个所谓的现在刹那不住,它是一刹那都不住的,马上就趋向于前际了。假如现在的法是住,哪怕住一刹那也行,它就可以有现际可得,但是所谓的现在际中际一刹那也不住。它不可能住,它住一刹那就相当于是实有的,是恒常的,所以,现在一刹那也不住。不严格观察的时候,前际、后际、中际都有,都可得,但是真正严格观察,前际已经灭了,不会再有了;后际还没有生,也没有;现在一刹那也不住,也没有,不管通过离一多因、缘起因,还是其他因来观察现在中际的法,观察色、心都不存在。

修空性的时候,了知三时的道理很管用。平时我们执著过去是怎么样,过去很痛苦或者很风光,未来会怎么样,觉得都是实有的。但是我们观察:过去的法早就灭了,灭了之后就像石女儿子一样不存在了;未来的法呢?未来的法还没有生,就像虚空一样还没有生,哪里有呢?没生的法你执著它干啥呢?已经灭掉的法你执著它有啥用呢?不管是好的坏的,它已经灭掉了,灭掉之后已经不存在了,再执著它也没什么必要;现在的法刹那不住,马上到了过去,这样不断地显现。

从这方面观察,三时都是不可得的。我们认为很多法都是实有的,认为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有,把三时混为一体,执著一体的方式执为实有。但是现在观察三时不可得,三时都是空性的,这叫三时净,净除了三时实有的分别念。其实三时的本体也是空的,没有的,三时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纯粹都是假立的。

菩萨的智慧知道时间是假立的缘故,他就可以在一刹那当中显现一个劫,一个劫的时间在一个刹那中显现。所以,菩萨积累资粮,三无数劫对他来讲可能就是一个刹那,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安立的。佛陀一刹那之间了知一切万法,为什么呢?因为三时是假立的。如果三时是实有的,那就另当别论,就不可能一个时间当中了知一切,但就是因为三时是假立的缘故,佛陀安住在空性当中,三时在空性当中是一味的,一刹那之间了知一切,完全可以做到的。这就是了知三时净。

“彼是无为无戏论”,“彼”就是修行者菩萨,究竟来讲的话,它是无为法。无为有两种,一个是暂时的无为,叫小无为法;一个是究竟的无为,叫大无为法。

暂时的无为是观待有为叫无为。为就是因缘的意思,有为是跟随因缘而有,有彼因缘,就是说所有依靠因缘而产生的法都叫有为法,有为法都是有生住灭的,它的法相就是生住灭。无为是反过来,它不是因缘产生的法,不具有因缘法,没有生住灭,没有生住灭的法即无为法,所以叫做小无为法。为什么叫小无为法呢?它因为观待了有为,观待了有为法的无为,就叫小的无为法。其实在《中论》当中讲,观待了有为法安立的无为法,它也是有为,仍然是属于有为的范畴。为什么呢?因为它必须要观待有为,观待有为就是它的因,虽然它自己是无为,但是这个无为的本体的安立必须要观待有为才有,这种无为法是依靠有为的因缘而生的,依靠有为的因缘而生还是有为。所以,小无为法观待有为的缘故,它的范围还是属于有为法。

大无为法就是不观待有为的无为,就是有为法、无为法的本体都灭尽了,真实纯粹的大空性的状态叫做无为。菩萨的本体就是大无为法的自性,完全是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本体,所以“彼是无为”。

“无戏论”,戏论就是分别念、执著,菩萨有没有“我现在修道,以后要得果”的戏论呢?这种执著有没有?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有“我是修道者”,才会有“我在修道,我会后面得果”。但是修道者本身都是无为的、不存在的,怎么可能有一个现在修道,彼时得果的戏论呢?没有的。所以了知了这个道理来行持,就是行持胜般若,完全没有修行者,但没有修行者,他在名言谛当中很精进地修行,这方面很稀有。

是不是好像矛盾的?以前再再讲过,不矛盾。胜义当中他的本体完全不可得,完全离戏,在名言谛当中他仍然在修道,该修什么就修什么,该取舍就取舍,但正在取舍的时候,正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他安住在胜义当中完全没有我,没有修道者的自性。这样修持,他的修法完全没有被分别念束缚、局限,所以他所修的道完全可以相应于殊胜的菩萨道。前面再再讲过,我们不要忘记,所得到的果佛果是完全清净的,没有任何执著的,获得佛果的近取因的菩萨的修行,必须要如是清净,如果修道有执著,那因果就不相应。所以,佛果是完全没有执著的,在修道的时候,因也必须是完全没有执著的状态,连修道者本身都完全不存在,只有这样修道,才可以和佛果相应。

丑二(宣说道般若不可得)分二: 一、所行;二、所止。

道般若,所修的道是什么?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也是不可得的。

寅一、所行:

菩萨通晓证知时,思维无生如此行,

起大悲无众生想,此即行持胜般若

“菩萨通晓证知时”,通晓和证知是两个,首先菩萨通晓世俗谛,然后证知胜义谛,二谛都完全通达了。之后,“思维无生如此行”,他从因、果、本体的角度来观察、思维一切万法都是无生空性的。

大乘在观察的时候,都会从因体果三方面观察。从因的角度观察,因是无相的。以前我们学习智慧品的时候讲过三解脱门:因是无相的,生起万法的因全部都没有任何实有的,即没有实有生叫因无相;体是空性的,现在正在安住的体,比如柱子的体,我们现在身体、心的体,本体就是空性的,叫作体空性;然后对于果是没有任何希愿的,对所得到的果没有希求,是空性的,没有什么所希求的叫做果无愿。所以通过因、体、果三方面来观察诸法,就知道无生。

无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没有自性生叫无生,就是没有实有的生。相当于在名言谛当中说:这个法不是自生的,没有实有的自生、他生、共生,它是什么生呢?它是无自性生,是缘起生。无自性生的意思就是有生的显现、现象,但是没有生的实有,这叫做没有实有生。还有一种无生,彻底连生也没有,不是说没有实有生,而是无自性生、无生,就把所有的生都否定了,没有生。如果没有实有的生,就不会有实有的住;没有实有的住,就不会有实有的灭。

所以,这个地方讲无生,就是代表一切空性。他为什么不讲无住无灭呢?因为一切万法首先有生,才有住、才有灭,现在生都没有了,哪里有住和灭呢?所以如果无实有生,就没有实有住,没有实有灭。在名言当中可以讲如梦如幻,在胜义当中完全没有生、住、灭,不加“实有”两个字,连生、住、灭的本体也没有,所以这方面就是空性,无生就代表空性。

思维空性如此而行持,思维万法胜义当中空性,安住在空性当中行持,或是在胜义当中安住空性,名言当中行持六度万行,这方面是不矛盾的。

“起大悲无众生想”,菩萨虽然对众生起了无缘大悲,但是起大悲的时候,也没有众生实有的想法,没有众生想。这看起来矛盾,但实际上是很稀有的修法。你看他生起了大悲心了,但同时他的智慧知道,其实所生悲心的对境众生也是空性的,无实有的,能生者我、所生悲心的对象众生、所生起的悲心本身也是空性的。所以生起大悲的时候,安住在没有众生的正见当中。

或者反过来讲,他见到无众生而生起大悲,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真正来讲众生的本性是空性的,如果每个众生了知自己是空性的,就根本不会轮回,根本不可能生起烦恼。但是众生不知道自己是空性的,就开始生起认为自己存在的颠倒的想法,生起了很多实有分别念,通过这方面就轮回了。菩萨们了知这一切,越了知众生不存在,就越能够对众生生起悲心,因为他知道了真实,众生不知道,所以他缘不知道真实的众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大悲,觉得众生太可怜了。然后为了救度众生开始精进地修法,安住在空性的实相当中修法,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给众生宣讲众生空性、自己空性、自己无自性的道理,让众生安住在空性当中获得解脱。所以在起大悲的时候他没有众生想,安住没有众生的空性当中生起大悲心,这方面都是可以的。

“此即行持胜般若”,如果能够这样去修持的话,就是行持胜般若,他在世俗谛当中有行持般若的相,但是胜义当中是没有的。这对于一般的众生很难,一般人在缘世俗的时候缘不到胜义,比如缘众生存在的时候就缘不了他是空性的,缘众生是空性的时候缘不了世俗众生存在。但是菩萨修道的智慧,就可以同时缘二谛,他就知道现在我在修世俗谛法,修六度或者修大悲的时候,同时它也是空性的,他可以同时缘;当他安住空性的时候,他也能够知道众生很可怜而生起悲心。这方面是通过修道力量的加深,才可以同时缘,同时安住在世俗和胜义的两种所缘当中。一般初学者在缘世俗众生存在、众生可怜的时候,想不到他的空性;当想众生空性的时候,想不到他可怜,必须要次第轮番地缘,先缘众生不存在,再缘众生很可怜;再缘众生很可怜,再缘众生不存在,这方面轮番修,但是这样修的本体都是正确的修法,都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面。

菩萨通晓世俗,证知胜义,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者都不偏废,要证悟胜义空,必须要世俗当中的资粮足够了才行;在修世俗的时候,要成为有质量的世俗谛的修法,必须要以空性去摄受它,所以,菩萨修行世俗谛和胜义谛都不偏废。但是一般人学习的时候,要不就是认为胜义当中什么都没有,需要修什么呢?没啥可修的,胜义当中什么都不存在,你再说修行就是矛盾;或者既然我在修就不可能是空性的。刚刚学习般若的道友们,有可能产生这种怀疑。但是道的本身,菩萨了知了二谛的自相之后,他既不偏废于世俗的修行,也不执著于世俗的修行实有,他安住在胜义空性当中,在修行的时候不会执为实有,不执实有的时候也不会偏废修行。

前面我们讲了,要让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等六度的修法很清净,必须要胜义谛来摄持。清净的因是什么?就是空性。如果没有空性,虽然你在修布施,但是被实执——被我存在、所修的法存在的分别念束缚、障蔽了,所以它不清净,作用也不大。但是如果你知道空性,我虽然在修布施,但是它本性是空性的,这样布施的修法就很清净广大。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被分别念束缚,它的本体就非常清净、广大。这种很清净很广大的布施的善根,就会相应于成佛,就会成为广大的资粮。这方面的道理,我们在学《般若摄颂》学中观的时候,要反复去观察,我辅导的时候也会再再地 提醒,让这个观念在大家心里根深蒂固,我们学习之后,慢慢就知道这里面的含义。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