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宝鬘论》第1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萨宝鬘论》。
虽然《菩萨宝鬘论》的意义很深,但是颂词并不多,我们这次主要是从字面上学习。阿底峡尊者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之一,在莲花生大士的传记中,有未来化身为阿底峡尊者和宗喀巴大师的明确授记。
在藏传佛教中,阿底峡尊者是一位噶当派的祖师。阿底峡尊者进藏以后,传了很多殊胜的教法,后来他的大弟子仲敦巴尊者把法脉弘扬下去,传承至今,被后人称为噶当派。噶当派有很多殊胜的修行方法,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山法宝鬘论》《开启修行门扉》。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都有很多源自噶当派的修心窍诀。尤其为了引导我们看破今生生起出离心,重视菩提心的修法,阿底峡尊者传下了很多殊胜的修法精要。
《菩萨宝鬘论》也是一部指导菩萨如何修行殊胜教法的窍诀论典。菩萨是修行的菩萨,即菩提萨埵,意为觉悟的有情、觉悟的勇士或者勇猛的心识。勇猛的心识主要是菩萨的发心非常勇猛,为了把无量无边的众生,度化到殊胜的解脱彼岸而发誓成佛,这两件都是很大的事情。
一个是度化众生。不是一两个有情,而是度化一切众生。另一个是发誓成佛。在显宗当中需要三个无数劫的时间,来修持菩萨道累积资粮,才能成就最为殊胜圆满正等正觉的佛果。因为成就这样的目标,需要勇猛的心识,所以菩萨称之为勇猛心识。菩萨修道是基于两个出发点,第一个发誓利益众生,第二个为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因为菩萨走的是这条路,所以所有修菩萨道的人都必须具足这两种心识。如果不具足两种勇猛的心态,没办法真实修持殊胜的菩萨道。
《菩萨宝鬘论》针对一个想要修行菩萨道的人,宣讲了修道的过程中,必须具足的要素。“宝”是珍宝的意思,“鬘”就是花鬘的鬘。把很多花朵串起来叫做花鬘,把很多宝贝串起来叫做宝鬘。还有一种连贯性的意思,因为花鬘或者宝鬘,是把很多单个的东西衔接在一起,所以它有某种连续。《菩萨宝鬘论》也是把很多单个修行的窍诀连接在一起,只不过连接的不是花,不是世间的珍宝。从这方面称之为宝鬘。
从另外一方面讲,宝鬘也是珍贵之物。这些教言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讲,也是相当宝贵的。对于修菩萨道没有很大兴趣的人,倒不一定觉得本论的价值超过世间的珍宝,但是对于想修菩萨道的人来讲,这里所讲的内容,的的确确超胜了世间的如意宝,所以它是很珍贵的。宝鬘也是一种殊胜的装饰,一个人把花鬘戴在脖子上,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普通人把珍珠项链、黄金项链等宝鬘戴在脖子上,认为这是对身体的庄严。对于菩萨来讲,这些装饰可有可无,不是很重要。菩萨考虑的是怎样让自己的心成熟,然后去利益众生,这些修行的窍诀对修菩萨道的人来讲,它是一个最殊胜的出世间装饰品,远远超胜世间的装饰品。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就会知道《菩萨宝鬘论》,讲的是菩萨最殊胜的修行精要。
一方面来讲,论典属于后世的佛弟子所造,另一方面论典具有改造和救护的两大功用。学习了论典之后,可以把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嗔痴三毒,改造成戒定慧三学。除了改造,还有救护,可以将众生,从轮回大苦海中予以救拔,我们正在学习有这种功用的殊胜窍诀。《菩萨宝鬘论》的论名,大概就是这样。
本论梵语:菩提萨埵玛纳阿巴勒
我们以前学过的《入行论》《亲友书》等很多论典,前面都有梵语。为什么前面要加梵文呢?一方面为了表明出处,本论是阿底峡尊者用梵语造的;一方面也是让我们相续当中种下一点梵语的习气。因为众生的因缘导致贤劫千佛,都是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使用梵语转法轮。我们现在多多少少学习一点梵语,哪怕只是看到读音,也可以在相续当中,种下一个值遇佛陀,听闻殊胜教言的良好缘起,所以前面也有必要加一个梵语。
下面讲顶礼句,有总的顶礼和分别顶礼。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首先是总的顶礼。为什么要顶礼观世音菩萨呢?观世音菩萨显现上是一位十地菩萨,实际上早已成佛。按照普遍的说法,观世音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悲心的化现,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是一切大悲的总集,有救度一切众生的悲心、智慧和能力。现在我们对于大悲的主尊,通过敬信心恭恭敬敬的顶礼,很容易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让我们相续当中生起,作为一个菩萨最关键的大慈大悲心。因为祈祷观世音菩萨,对他生起敬信,会和他的大悲相应。每个众生相续当中,都具有大悲的种子,因为缺乏了某种因缘,大悲的种子时隐时现,或者不是非常明显。我们通过各式各样因缘,自己观修轮回痛苦、众生痛苦,以这种方式引发大悲,还有就是祈祷具大悲心的主尊,通过他的加持,来让我们苏醒内心本具的大悲种子。从这方面来讲,我们需要顶礼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顶礼上师!
顶礼本尊!
这是分别顶礼,首先是顶礼上师。殊胜的上师是我们的怙主和引导者。如果没有殊胜的上师摄受我们,作为一个生在五浊恶世根基很劣的修行人而言,我们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找不到修行的正道。在末法时代,佛陀化现为殊胜的善知识来到我们身边,教给我们修学佛法的正确方式,帮助我们遣除很多违缘障碍,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踏上修学的正道,所以对于殊胜的引导者上师,我们要恭恭敬敬地顶礼。
然后要顶礼本尊。按照一般的说法,殊胜的上师是一切加持的来源。我们想要获得加持,必须要对自己的上师产生殊胜的信心,才能得到加持。本尊是一切悉地、成就的来源,所以我们也要顶礼本尊。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这么多的佛和菩萨当中,有些和自己特别有缘。自己以一生或者几生的时间,专心专意的修持某一个本尊,和这个本尊相应,然后遣除心性上的障碍,显露自己的本性。
从表面上看起来,本尊就是要依止一尊已经成道的佛菩萨,作为我们修行、祈祷主要的所依。因为本尊和我们的缘分很亲近,所以更加容易成就。另外真正的本尊,也是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的化现。依靠有形有相的本尊,通过观修、念诵,让我们的本性如来藏得到显露。本尊并不是离开我们的心性之外,和自己没有关系单独的佛或菩萨。实际上本尊就是我们心性如来藏的外现,通过祈祷外现的本尊,来显露我们本具的光明自性,所以一个修行者一辈子依止一个本尊,尽量念诵本尊心咒的原因,就是要通过修持的方式,显露自己本具的自性。因此我们也要顶礼本尊。
实际上上师和本尊,只不过是从侧面上有不同的作用,从本性来讲,不但上师和本尊无二无别,上师、本尊和我们的心也是无二无别,只是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分别念,很多的障碍,所以需要借助外在的修行方式回归自性。我们如果有了清净的正见,祈祷或者修持上师、本尊的时候,会有一种殊胜的感应。
本论把各种零散的窍诀汇集在一起,这种风格不同于其他的论典,没有很明显的次第性,只是把很多修行人必具的窍诀做了归摄,然后进行宣说。下面我们跟随颂词所描绘的意义,进行讲解。里面的很多内容,我们以前也学习过。虽然文字非常简单,但是意义很深,尤其对调伏我们的分别念,帮助我们修持菩萨道,引导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远离一切犹豫心,一心精进修妙法,
远离昏沉懈怠眠,应当恒时精进行。
颂词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颂词的前两句,第二层意思,就是颂词的后两句。
首先第一层意思,讲到我们要一心精进。怎样才能一心精进呢?是从远离违品和修持正品两方面进行宣说。真正做到“一心精进修妙法”,我们需要远离什么样的违缘障碍呢?这里提到了“远离一切犹豫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修行者具有犹豫心,不可能做到一心精进,所以要做到一心精进,必须要远离一切犹豫之心。
修道的时候,我们在犹豫什么?以皈依为例,我们能不能一心皈依?在皈依的时候,就有点犹豫。如果把我的身语意、时间和精力全部交付于三宝,假如上师三宝欺骗了我怎么办?好像在世间,要完全信赖一个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所有财产都托付给一个人,假如我交给他了,他把我的财物都卷走了怎么办?内心就有犹豫心。如果有犹豫心,就不能一心一意地信任他。从皈依的角度来讲,对于上师三宝的功德存在怀疑,如果有犹豫,我们修皈依时,就不能一心一意地全身心皈投依靠上师三宝。我们会想除了归依三宝之外,我是不是要留一手,想点其他的办法,我们就会三心二意,有犹豫心很难果断的做事情。
实际上修持佛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虽然佛陀和菩萨经过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毕竟是初学者,对于上师三宝的功德了解的不够多、不够深,肯定会有犹豫心。怎样才能远离一切犹豫心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闻思修。首先要听闻,然后进一步通过思考来产生定解。我们最初把听不懂的障碍去掉,听闻就是知道讲了什么,大概知道了讲的内容之后,不代表已经产生了定解,听完之后,我们还要思维。
虽然每个步骤都很重要,但是思维的过程尤为重要。因为通过思维,我们才能遣除增益损减、一切怀疑,纠正相续中的错误观念。思维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一种方式是听完之后,自己下去看书,一边看一边思考里面的内容,逐渐破掉自己相续当中的怀疑。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讨论、辩论,也可以逐渐去掉相续当中的怀疑。总而言之,我们需要通过思维来产生决定的定解。如果有了定解,内心当中对于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会有一个结论,产生一个殊胜的信心。有了定解之后,再开始修持。如果我们能以闻思修的方式,对于佛法下一番工夫,逐渐能够远离犹豫心,远离一切犹豫心之后,我们一心一意皈依、修持佛法的心,就会逐渐生起来。生起来之后,在我们相续中扎根发芽,最后开花结果。
为什么一个初学者要很认真的闻思佛法?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具有犹豫心的人,再不学习,凭什么遣除内心当中的犹豫和怀疑。如果能够无因无缘的产生定解,从因果、缘起的角度来讲,也是说不通的。
我们要产生一心一意修行的心,必须要闻思修行。首先要闻思佛经当中讲了什么,凭什么让我们一心一意的依靠?如果通过学习,知道了道理,内心当中的怀疑随着定解的产生,会逐渐的消散。如果没有了犹豫心,我们会把所有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修行中去,就会产生殊胜的动力。
前面我们分析了,如何远离犹豫心一心精进的方式。这里虽然主要是强调一心,但并不是说我们一心修法,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扔掉了。毕竟我们还是轮回中的众生,作为欲界的众生,衣食住行还是需要的。对于在家的修行人而言,并不是一心一意修法,就把家庭也抛弃了,还是要承担责任,我们应该把修行放在第一位,其他非做不可的事情可以做一些,但是不能把轮回的事情放在首位。真正产生了定解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孰轻孰重,实际上修行是最重要的。此处讲到的一心精进修持对自他都有帮助胜妙精华的佛法。只有修持妙法,才能真正打破内心的障碍,使内心安定,获得救度自他的殊胜能力,这个前提是一心精进。此处对修妙法也很着重,但主要是一心的问题很重要。
第二层意思是,“远离昏沉懈怠眠,应当恒时精进行”。在修行的时候,应该远离昏沉、懈怠、睡眠,昏沉不是已经睡着了,也不是清醒的状态,它是介乎于清醒和睡眠之间的状态。我们处于昏沉中,看书和听法所缘都不清晰。这种状态怎么精进呢?清醒的时候,尚且难以对法义产生恒时观修的所缘,何况是昏沉的状态。
如果我们处于昏沉的状态,应该努力的让自己清醒过来。佛经当中讲到了,如果一个人昏沉很重,通过修持一些法或者做一些调整,可以帮助我们从昏沉中解脱出来。首先要保证正常睡眠,当我们出现非时昏沉时,可以走动走动,用凉水浇头洗脸,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昏沉中清醒过来,就能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
然后懈怠就是懒散、怠惰的状态。如果我们开始修法,就意味着告别了以前的生活方式,以完全不同的状态投入到修行中。以前习惯了懒懒散散的度日,现在突然开始了和自己习气相左的修行,我们感到难以适应,自然而然地出现修法到了某种阶段,就懈怠下来了。
按照《西藏生死书》中的描绘,懒惰懈怠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整天喝茶、打麻将、睡觉,是一种懈怠;每天都忙碌于工作,是另外一种懈怠。我们平时理解的懈怠比较狭义,一个人无所事事,这是大家公认的懈怠;虽然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工作,做世间的事情很勤奋,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即便经常忙于工作,仍然属于一种懈怠。
因为懈怠和精进是相对的,精进的定义一定是喜于善法。只要不是喜于善法,不是修持善法的发心行为,都称之为懈怠,即便一个人忙碌于工作,为了挣钱起早贪黑,仍然是一种懈怠。《西藏生死书》中说,虽然东方和西方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同样都属于懈怠。关键问题不是我们不能做这些事情,还是前面讲的老话,应该把主要的发心、精力放在修法上,其他不得不做的可以做。这就是一方面精进,一方面必须要做一些世间事情的原因。
我们要远离昏沉懈怠,以及过多的睡眠。做为一个欲界众生来讲,完全不睡眠不行。因为身体受不了,很快就会失去修道的基础,所以必须要适当的睡眠。睡眠也不能过多,一方面喜欢睡懒觉,会让一个人意志消沉;另一方面过多的睡眠,会耽误修道的时间。如果综合出离心的思想,我们的人身很难得,所以不能把难得的人身过多耗费在没有意义的睡眠上面。寿命无常,我们不知道还可以活多长时间,在有限的时间中,如果睡眠过多,就没有修道的时间了。因此睡眠要适当,远离昏沉懈怠和过度睡眠,应当恒时精进行。“恒时”主要是我们要对修道产生真实的兴趣,精进而行。这个“精进”是正精进,对于佛法,尤其是大乘菩提心方面,有高度的兴趣,喜欢修持菩萨道,所以我们在远离昏沉懈怠眠的违品之后,应当恒时精进的修持。
我们要真正做到恒时精进,必须要远离昏沉懈怠和睡眠等违品。如果发现了自己的毛病,要想方设法对治。首先我们要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在这个地方没办法讲很多具体的解决方式,在各种经论、修行窍诀当中,针对昏沉睡眠有很多直接对治的方法,我们可以去翻阅这方面专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去实践,就可以让我们做到远离违品,恒时精进行。
正知正念不放逸,恒时守护自根门,
日日夜夜三时中,再三观察心相续。
这是正知正念不放逸的重要性。在《入行论》第五品中,讲到了正知正念。正知正念在不同的经论中,从不同的侧面,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按照《入行论》,或者我们学习的解释方法,“正知”就是经常观察我们的身语意,现在身体处于什么状态?语言在说什么?心在想什么?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叫做正知。什么叫正念呢?“正念”就是安住于善所缘,通俗一点说,就是经常忆念正法。如果把正知正念合起来,意义就很明显了。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让自己处于善的状态当中,叫做正知正念。可想而知它对我们修行的意义非常大。
假如我们的三门没有正知,很有可能身体、语言和心在做什么,完全不知道,只是随着自己的习气而转。我们在不观察三门的状态下,很有可能内心无法忆念正法。如果没有正知正念,我们很容易随着轮回的习气而转,开始造流转轮回的业。如果有了正知正念,再恒时观察三门,发现身体处于放逸中,口里正在乱讲话,心处于胡思乱想的状态,就要马上进行调整。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有了正知就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后把它调到忆念善法的状态,发现自己的过失及时调整,也包括观察自己的三门正在行持善法在内,都是正知正念。
我们学习过《入行论》第四品不放逸,“不放逸”就是谨慎取舍。如果有了正知正念,可以对该做、不该做的事情做出谨慎取舍,通过正知正念不放逸,恒时守护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既可以作为解脱的所依,也可以作为轮回的所依;既可以作为善法的所依,也可作为恶法的所依。平时如果放纵自己的六根,就会处于散乱状态,一般不认真修行的人,看到美色,听到悦耳的声音,六根自然散乱在外面了,自己的意识也是散乱于外面。这时就有了一个罪业滋生的温床,很容易产生烦恼、分别念。如果我们都摄六根,善加观察,就是正知正念不放逸,通过不放逸来守护根门。因为自己恒时正知,经常处于善所缘,谨慎取舍的缘故,自己的根门就会为了修行、断烦恼而服务,所以要恒时守护自己的根门。
“日日夜夜三时中,再三观察心相续”,“日日夜夜三时”,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上午、下午和晚上,或者把一天分成三个时间段。在一切时间中,都应该再三观察心相续。这一点很重要,不是观察一两次就够了,应该恒时再三的观察。
噶当派的一位格西曾经说过,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应该手持对治的长矛对准心的城门。如果分别念、烦恼紧张时,我也紧张;如果烦恼或者分别念松懈,我也松懈。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经常要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心,自己端着对治的长矛,对准心的城门。此处把心比喻成城门,如果发现里面的仇敌,他紧张起来有所活动,我们就开始警惕;如果他很松懈,那我也没什么动静。通过这样的方式,再三观察相续。因为调伏烦恼的最佳时机,就是分别念刚刚产生时。因为刚刚萌生,力量还不强。如果发现了,马上就可以对治掉,所以再三观察相续,为我们调伏烦恼,提供了良机。如果我们放纵三门,当烦恼、分别念已经很深厚了,再去调伏它,就会有点困难。因为已经发展到自己根本控制不了的程度,所以我们要日日夜夜三时中,再三观察心相续。
这和《入行论》第四、五品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有关联的。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菩萨,要让自己的心处于修道、发菩提心救度众生的状态,必须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我执、烦恼力量很强。如果我们没有谨慎的观察、调伏,相续当中的习气、烦恼,就会自然生长,最后发展得不可收拾,达不到修行调伏自心的效果。现在我们想调伏烦恼,修持菩萨道,这些窍诀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想要入道,让自己成为一个修行者,就要好好的去体会颂词描绘的意义,努力去实践。虽然对治自己的烦恼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是也需要时间。并不是说这是一副特效药,刚使用的时候,不一定马上见效,如果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去做,最后会收到难以想象的成效,发现自己很难调伏的分别念,通过再再的观察,再再的调伏,逐渐变得弱小,最后得到真正的调伏。
发露自己之过患,不觅他人之过失,
隐藏自己之功德,宣扬他人之功德。
自己的过患要对人发露,不要寻找发露他人的过失。对功德方面的态度是什么呢?隐藏自己的功德,而宣扬他人的功德。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平时之所以产生很多的分别念、烦恼,造了很多罪业,就是因为我执——对自己很重视,对他人很漠视导致的。重视自己的缘故,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过失,让自己威信扫地,抬不起头来。除了自己之外,也包括亲友、熟人,认为和自己一档的人,对他们的过失刻意地隐藏。而对他人,包括对立面的个人、团体、民族的过失,经常喜欢暴露,乐于见到对方颜面无光,失败的结局。这就是无始以来的我执在作怪,经由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导致自己的恶分别念再三的生起,巩固了我执在心中的地位,使自己在轮回当中越陷越深。
现在我们要修解脱道,必须把自己这种毛病彻底予以颠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以前我们巩固我执,顺应我执的思路,所以喜欢隐藏自己的过患,宣扬他人的过患。觉得能够让自己安全,令自己快乐。因为把敌人打倒了,或者隐藏了自己的过失,我们都是这样想的。恰恰是这种想法,让我们在轮回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现在我们要解脱,必须要打掉这种邪思维的毒瘤。把这个毒瘤摘掉的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以前在我执的影响下,经常隐藏自己的过患,宣扬他人的过失,现在为了对治我执,就要发露自己的过患,因为发露过患对于轮回的思想,对于我执来讲,是很不舒服的一件事。
让我们在大庭广众中揭露自己的过失,而隐藏别人的过失,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作为修行人来讲,因为主要目的是为了要打破我执,所以就开始发露自己的过患,不再隐藏,然后对于别人的过失,也不再去寻找和宣讲,这就是彻底颠覆我执的修行方法。发露自己的过患,相当于正视自己的过患。以前我们虽然有过患,自己有一点不愿意承认,总是遮着掩着,不让别人知道。现在我们要发露过患,不是一件两件,而是所有的过失都要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既表明了调伏我执的决心,也是正视自己过患的方法。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只有正视过患,才有完全改变的机会,假如我们对过患都不承认,真正去调伏它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发露自己的过患,不再寻找别人的过失。
反过来讲,以前愿意到处宣扬自己的功德,对于他人的功德很愿意隐藏,这也是出于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策略考虑。因为宣扬自己的功德,有很多人赞扬我,自己有一种喜足感、沾沾自喜,觉得很了不起,使我执越加膨胀,这是修行人很大的过失。一般人就是有这个毛病,自己一点点的功德会无限放大,对他人的过失也是无限的放大。不仅尽量隐藏自己的过患,而且对他人的功德也会隐藏,不让人知道。因为担心大家知道了别人的功德,会冷落自己,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从我执的原则考虑,不愿意宣讲他人的功德。
我们前面讲到了,总的原则是要揭露自己的过失,彻底地推翻我执,就要完全颠覆我执的运转模式。首先把自己的功德隐藏起来,然后要宣扬他人的功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自己的功德宣讲多了,很容易飘飘然。如果习惯于宣讲自己的功德,很可能在某种场合下,即便自己没有功德,也会捏造一些所谓的功德来宣扬,这就很麻烦了。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必须要正直,如果捏造自己的功德,把一点点的功德放大,或者把别人的功德放在自己的身上去宣讲,都不符合正直心修道的原则。
不要习惯于宣讲自己的功德,如果习惯性隐藏自己的功德,自己的心性会逐渐变得谦虚。因为我们的功德具有偶然性,对于自己的相续来讲,是阶段性的,不稳定,所以过早把自己的功德到处讲,没有什么必要。何况自己是一个轮回中的凡夫,稍微具足一点点功德,针对广大无边的功德大海而言,完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越学佛越会发现自己的功德,和佛菩萨、真正的修行人比起来微不足道。懂得这一点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功德的的确确很少。通过不断对治,自己张狂的性格,会逐渐收敛,开始懂得谦虚,不是假装很谦虚,而是发现了自己的功德微不足道。真正来讲,虽然有点功德,但是没有什么可以去宣讲的。
自己越来越谦虚,就能接受别人的教言和自己的过失,对调伏自心和在菩提道上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要从总体出发,隐藏自己功德的必要何在?实际上隐藏自己的功德,不让别人知道,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因为自己的功德很少,所以很容易通过暴露的方式,让功德逐渐减弱。我们学习过的论典中讲到了,失坏善根的四种因,有一个就是刻意宣扬。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宣扬自己的功德,善根就会失坏。我们功德是暂时性,本来就很少,再通过宣扬,自己的功德就没有了,从自己累积功德的角度来讲,非常不利。
宣扬他人的功德,主要是为了对治自己的我爱执,我们一贯很重视自己,不重视他人,对他人的功德视而不见,或者看不惯别人的功德的缘故,自己就去诋毁,企图消除别人的功德。以这样的恶心催生的恶行,彻头彻尾和轮回相应。做为一个修行人,我们要断除这样的发心。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就是宣扬他人的功德。从道理上想通之后,自己没什么,主要是宣传众生的功德,让很多人都知道别人的功德。从修心角度来讲,既扩展了自己的心胸,也是为他人的利益考虑,逐渐就和菩萨道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思路接轨。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逐渐打破了我执,生起利他心、重视众生等和菩萨道相应的殊胜功德。
当离侍奉及利养,恒时断除声誉禄,
明了知足少贪欲,已知恩德且报恩。
我们要看破世间,“当离侍奉及利养”。如果通过自己的福报因缘,以无勤做的方式显现侍奉利养,具有了名誉、钱财,只要我们了知这些是无常性的,不去贪执。在很多修法的窍诀中说,也不用刻意断除。这里讲到当离侍奉及利养,主要是指心态。我们刻意地去追求被很多人侍奉的感觉,像众星捧月一样,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或者刻意寻找很多的利养。虽然一个众生没有财物的利养,没办法生活,但关键要有个量,不是从外在的对境来讲,主要是自己的心要知足少欲。跟随因缘,自己不会刻意去追求利养。
“恒时断除声誉禄”,有些人为了得到声誉,刻意去追求,不是为了救度、帮助众生,而是想要宣传自己,才做一些慈善。为了帮助别人做一些捐助,这是一种善法,但是如果自己的发心,是为了让自己出名,刻意去追求一个善人的名称,这就不行。因为《菩萨宝鬘论》主要是讲菩萨,我们的出发点就高一点,并非完全从世间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作为一个菩萨来讲,如果你把过多的时间,过多的心思放在追求声誉上面,试问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去修持正道呢?或者目标已经偏离了,即便做再多的善法,也不能和菩萨道相应。
菩萨有一个特征,就是完全利他。虽然菩萨也需要声誉,但这是为了更好的利益众生。比如一个菩萨在世间,有很大的名气,大家都认可他,所以他登高一呼,很多人都乐于去捐助。他会把财物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以更好的方式利益众生。虽然需要声誉,或者他表面上在做一些宣传,但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众。我们也不能搞错,因为菩萨处在某种高度上,已经没有自私自利的心了,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他做一些宣传,完全没有任何过失。作为一个初学者,在自私自利的心还没有调伏的前提下,去刻意的追求名声,既不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顺缘,也不会给众生带来多大帮助,所以要恒时断除追求声誉禄的贪欲心。
“明了知足少贪欲”,我们必须要明了知足少欲的道理。什么是知足?什么是少欲?知足少欲是一个法的两个侧面。所谓的知足就是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假如他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不会有过多的贪欲。如果一个人知足,就能做到少欲;如果一个人不知足,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多欲。一个很贫穷的人不知足,对自己的现状不会满足,他想钱再多一点多好,开始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做正当,或者不正当的营生。人一旦多欲,事情就开始多起来。如果是一个富裕的人,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财产,可是他还是不知足,也会多欲。
不知足就是对现状不满意,多欲是对自己还没有的东西,想要更多的得到;知足是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少欲就是对自己还没有的东西,没有很大的兴趣。一个修行者如果有了知足少欲,对于现状会有一种满足感。首先他的心不会浮动,不会想这个东西或者那个东西我还没有,一定要获得。如果一个人的心,首先浮动起来了,就会难以控制行为;如果一个人对现状很知足,不会想去添这个那个,他的心首先会很安定,心安定,行为也会安定,所以一个修行者有了平和的心态,就为修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调心基础。
我们想想看,如果一个人知足,他的心很平静,时间也有了,可以安定地学法,也有了一心一意观修心性的意乐。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修行的胜算就有很多。如果一个人不知足,有很多欲望,他的心浮动,行为也会浮动,不管是得到,还是得不到,反正要拼命去追求,这样他的时间没有了、精进没有了、方向错了,难以在修行当中获得胜利。我们反复强调过这个问题,并不是你必须做个穷光蛋才能修行,而是一种心态,知足少欲对每一个修行者,都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知足少欲心就会平静,有了一颗平静的心,就有了修行的基础,所以要明了知足少欲。
“已知恩德且报恩”,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很多人对我们有恩德。从短期的角度来讲,今生的父母、亲友,还有很多帮助过我们的人,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直接赋予我们恩惠的人,也有间接给予我们恩惠的人。
从长期的角度来讲,菩萨对于一切的众生,首先是知母,了知一切众生都做我的母亲,然后是念恩。为什么在观修菩提心时,一定要把修法的重心放在观修母亲上呢?很多人都对我们有恩,为什么不把修行的重点放在忆念其他恩人上呢?因为从众生的思维习惯来讲,大家都认同母亲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最容易忆念她的恩德。我们知道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做自己母亲的时候,给过我很大的恩惠,所以报恩的心非常容易产生,报恩心一旦产生了,对众生的态度就变了,因为要对众生报恩。
虽然暂时给予一些财物也是报恩,但是什么才是最大的报恩呢?就是将众生从轮回当中解救出来。怎么才能解救众生呢?必须发誓成佛,才是最殊胜解救众生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观修,让我们从内心产生了一种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如果配合世间,还有很多知恩报恩的方法。因为现在主要是配合菩萨道,所以讲到菩提心的修法和原理。首先是知恩,然后报恩,报答恩德最好的方式,是让一切老母有情彻底地告别轮回。
因为众生处在轮回中,轮回的特性就是苦性,没有真实的安乐,一切的安乐都是欺惑性的,所以帮助众生彻底告别轮回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恩。应该让他们觉悟。怎么才让他们觉悟?自己修行,具足了能力以后帮助他们觉悟,就是彻底究竟的报恩。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彻底证悟之后,才能去帮助众生,只不过要彻底的帮助众生只有成佛,不是说暂时性的帮助众生,也一定要成佛。
比如劝人皈依,引导别人趣入佛门,让他们产生善心,都是对众生很大的帮助,也是一种报恩的方法。作为一个菩萨来讲,一方面自己的心态应该知足少欲,一方面要知道恩德,而且要想方设法报恩,为了能究竟报恩,自己要发誓成佛。
修持大慈大悲心,恒常坚固菩提心,
断除十种不善业,恒时稳固胜信心。
做为一个菩萨,大慈大悲心非常重要。在某些场合中,大慈大悲心和菩提心经常做为一种意思来解释,但在某些论典中,大慈大悲心作为前行,菩提心作为正行。比如《前行引导文》中,首先讲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后再讲菩提心,把慈悲心作为菩提心的前方便。
慈心和悲心大家都很清楚了,慈心的体相是予乐为相。你要给予众生安乐,这是慈。慈心和大慈心,悲心和大悲心有差别,有普通的慈悲心,真正来讲,菩萨的慈悲心称为大慈大悲,因为他所缘的众生非常广大。平时说的虎毒不食子,虽然老虎是很凶残的动物,但是对子女也有一种予乐拔苦的慈心。这是不是慈悲心呢?是,但只是普通的慈悲心,而且这种慈悲心和我执相应。在传统教育或者讲基础法义时,会引用这种慈悲心,说物犹如此,动物尚且对自己的子女怎么样,我们人又应该怎么样。把这些做正面的宣传,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此处讲的是大慈大悲,一般的慈心悲心所缘有限。比如老虎虽然对自己的子女很慈爱,但是为了养活子女,它会去杀害其他的动物,这种慈悲是有偏袒的。把自己的子女执为我所,而去杀害其他的动物,来养活子女,就不叫大慈大悲了。
真正的大慈大悲对于所有的众生,没有偏袒、平等拔苦予乐的心。不仅一切众生一个都不剩下,而且没有一点偏颇,并没有说这是我的亲戚,我对他的悲心大一点。真正的菩萨必须要泯灭偏袒的心态,才能做到平等的大慈大悲。慈悲心的本体没有夹杂我执,父母对于子女的慈悲心,和我执的烦恼相应,菩萨的大慈大悲不是和我执相应,而且是连续性的。不仅今生这样,来世还是这样,所以一定是菩萨的慈悲才叫大慈大悲。
在弥勒菩萨造的《大乘经庄严论》中,对于普通悲心和大悲心做了详细的描述。我们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其中的对比,就会了知得非常清楚。如果要修持大慈大悲心,这里告诉我们要远离偏颇之心。怎样才能远离偏颇之心呢?修持慈悲喜舍的时候,首先要修舍心,平息对亲人的爱护和怨敌的憎恨。修好了舍心,再去修慈心悲心,才能怨亲平等,对他们平等产生慈心悲心,不会再有偏袒。
“恒常坚固菩提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这样的菩提心一定要在我们的相续当中,通过修行逐渐坚固起来,这是菩萨道的核心所在。如果一个修行者没有菩提心,绝对不是菩萨。世间找不到一个没有菩提心,而成为菩萨的人;如果一个人有了菩提心,毫无疑问就是菩萨。作为修菩萨道的人,菩提心是不能忘记的。
“断除十种不善业,恒时稳固胜信心”,修菩萨道的过程中,十不善也是修道的一个重大障碍。杀生、偷盗、邪淫等称为恶业,这不是一种相似的恶业,如果菩萨通过慈悲心摄受杀生偷盗,有可能成为善法,但一般的初学者很难相应,无法真实驾驭这种高风险的修法。为什么称之为高风险呢?从三乘的侧面而言,小乘、大乘和密宗总的原则是越往下安全系数越高,越往上风险越高。虽然下下的法风险不大,但是成就稍微慢一点;上面的法危险大,但是成就的速度也快。就像一个人在地上走路,相对而言,虽然很安全,但是速度慢。如果是坐飞机,虽然速度很快,但是飞上天以后,我们就做不了主了,如果出现事故,基本上会是死路一条。
小乘的修法,不能做的恶业就是不能做,发善心去做,也是不允许的,一概遮止。在这样的道上修行比较把稳,佛陀已经规定了不能做,没什么开许,就是老老实实的守戒。大乘的修法中,如果你的心很善良,为了利他可以开许杀生偷盗,这样做非但不会成为恶业,反而很快圆满了资粮,可是风险也很高。为什么呢?有些人打着利他的幌子,实际上是为了自利去杀生偷盗邪淫。虽然菩萨道中十不善业的身三语四,在发心贤善的基础上可以开许,但是对于初学者是高风险的操作,佛陀也不开许发一个相似的利他心,就可以杀生偷盗邪淫。因为根本驾驭不了这种修法,对自己的伤害很大,所以在很多地方予以遮止。从总体的角度,要断除十种不善业,自相的杀生偷盗邪淫,贪心害心邪见必须要断,这是修道的障碍,不断除十不善业,修道很困难。
断除了十不善业,还要“恒时稳固胜信心”,“胜信心”是胜解信。信心分了好几个层次,最好的信心就是胜解信。当你对三宝的功德、所修的菩萨道、依止的上师生起了胜解,这种信心叫做胜解信,胜解信是稳固不退失的。每个人的信心,基本上都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们必须要通过很多方式,主要是不断地闻思修行佛法,来让自己的信心逐渐稳固。开始如果一点信心都没有,我们不可能入门,但那时的信心一般不太稳固。如果我们对于佛法,对于菩萨道生起信心之后,没有马上去进一步稳固,这种信心退失的危险性比较大。生起了信心,不间断地闻思修,有了智慧之后,就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时信心才会逐渐稳固,难以退失。
摧毁我慢嗔恨心,恒常具有谦虚心,
远离一切邪命活,当以如法而生存。
此处讲到的我慢和嗔恨心,也是修行人的大敌。我慢有很多种。一般从词句上来看,七种慢之一叫我慢。从实相的角度来讲,虽然我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我们认为有我,这就是我慢。此处的意思,并不是指七种慢中的我慢,而是普遍的傲慢。自己有功德、地位、一点成就,认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他人,就是我慢。如果有了我慢心,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改不掉自己的错误;看不到他人的功德,也不会去恭敬他人。如果一个人处在我慢的状态中,就没有机会真实地修道。修道需要如实地认知自己,才能如实地改变自己。如果自己都认为自己了不起,又何谈改变呢?所以我们要摧毁我慢。想要摧毁我慢,就要去观察分析自己的种种过失,如果发现过失很多,我慢心就会逐渐消亡。
另一方面我慢和看不起他人,就像一对兄弟一样形影不离,想要打破我慢,就要看别人的功德,一旦着重去观察别人的功德,我慢心也会逐渐消亡。从两方面着手,可以消除我慢。
下面是摧毁嗔恨心。嗔恨心就是对他人的忿恨。比如我要做一件事,别人不让我做,或者不想做某件事,别人一定要让我做,也是产生嗔恨心的根本。作为一个菩萨,要对一切众生发起一种慈爱。我们即便只是对一个众生怀有嗔恨心,也绝对不可能对一切众生平等慈爱。在大乘经论中讲,一百个贪欲的过失,不如一念嗔心的过失,原因就是这样的。因为嗔恨直接和利益众生的心矛盾,贪欲心虽然是过失,但它不会和利益众生的心矛盾。想得到某个东西、某个人,是一种贪欲,但是他没有舍弃众生。嗔恨心就不一样了,直接和某个人敌对。当我们和某个人敌对时,还会想要利益他吗?不会想利益他,因此嗔恨心是菩萨道上最大的敌人。这在大乘尤为重视,所以我们要摧毁嗔恨。
在《入行论》第六品安忍品中,讲了很多从世俗谛、胜义谛摧毁嗔恨的窍诀,如果学习了《入行论》,就会了知这些道理。
“恒常具有谦虚心”,修行人要恒常具有谦虚心。一个人假装谦虚,不一定是谦虚。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他不需要假装自己具有功德。这里讲的是真实具有谦虚心。自己怎样才能具有谦虚心呢?像前面提到的一样,在初级阶段,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功德微不足道,而且具有很多过失。其他的众生都具有某种美德,这样自己的谦虚心就容易产生。如果真实安住在这样的状态,自己的心就会越来越谦下。如果一个人的心越来越谦下,可以接受别人的指导和批评。他并不是自以为是的人,觉得“我都这样了,你还指责我。”“你和我差不多,有什么资格批评我。”这种心态和说话方式,都表示自己内心有某种傲慢,怎么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呢?
如果一个人有谦虚心,就不会这样。他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谦虚的人对于别人的批评、上师佛陀的教言,在自己的心中预留了一片空间。别人说自己时,他不会马上还击。谦虚是虚空一样的状态,有一个包容的空间,首先包容下来,然后观察内心是不是具有这种过失,如果有应该怎么改正,有了接受的前提,要是接受了,也容易发现和改正过失。
藏地有一种说法,春天最先绿的地方是低洼之处。因为那里具足了让绿草发芽的前提,所以如果一个人有种处于低下的状态,他的内心很容易产生功德。通过自己修行逐渐上进,内心的我慢逐渐减少,如果没有我慢了,他会自然处在谦下状态。虽然佛菩萨的功德非常伟大,但是我们没有看过一尊傲慢的佛菩萨。修行到了后面自然会有谦虚心,在初学的阶段,我们要通过刻意的训练,让自己去掉我慢,逐渐产生谦下的心态。
“远离一切邪命活,当以如法而生存”,对于出家人来讲,乍现威仪,为了得到利养,而显现一些不如法的语言、行为,就是邪命。这里是从总的角度来讲,我们要远离一切邪命。以不正当的方式活命,比如通过杀生偷盗的方式获得财产维生,叫做邪命养活。为什么呢?这种方式不符合于缘起规律,通过造恶业的方式而养活,虽然得到了财产,自己的生命由此延续了,但毕竟是邪命。作为一个菩萨来讲,邪命养活是不合适的,应该以正命来生存。
后面讲当以如法而生存,出家人有出家人如法生存的方法,在家人有在家人如法的生存方式。当年佛陀的弟子中,绝大多数是在家人,有些种田,有些做生意,还有各式各样的手工业者,佛陀也告诉他们,要远离一切邪命。从总的原则来讲,尽量地远离邪命,应当通过如法的方式而生存。
对于修行人来讲应该如何取舍呢?修持妙法是最重要的,选择如法的方式而生存,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以这样方式生存,从修道的角度来讲,不会给修道带来障碍;从增上生的角度来讲,对自己的后世也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舍弃一切有漏财,当以圣财为严饰,
远离一切散乱境,依止殊胜寂静处。
“舍弃一切有漏财”,什么叫做漏呢?“漏”属于一种烦恼,从严格意义上讲,能够生起烦恼,滋长烦恼,让烦恼延续下去的叫做“有漏”。不让烦恼延续的叫无漏。从小乘的角度来讲,获得初果之后,虽然还会产生烦恼,但是他有能力不让烦恼延续下去,可以称之为无漏。而凡夫人生了烦恼之后,烦恼会滋长延续,叫做有漏。凡夫和圣者就是从这方面区分的。我们也可以随顺无漏,虽然是凡夫,但是修道随顺于无漏道。他的本体是有漏,修的道随顺无漏,也可以说他修持的是无漏财富。
轮回当中能够生起并且延续烦恼的财富,或者不可靠会变化的财富,称之为有漏财富。我们刻意地追求钱财,在追求的过程中,会滋长贪欲、烦恼,心态是有漏的心态,财富也属于有漏的财富。我们现在舍弃一切有漏财,从究竟来讲,要把它定为目标;暂时来讲,舍弃对有漏财富的刻意追求,不能把它放在主要的位置上。
“当以圣财为严饰”,我们要随顺圣财。“圣财”从一个角度来讲,是随顺无漏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圣者之财。能够得到圣财的修法前行,都可以称之为圣财。作为凡夫人来讲,真正以圣财而严饰是有困难的,此处显然不是指真正圣者的财富,而是随顺于圣者的财富,就是我们现在的某种修法。佛经中讲的圣者七财,即信戒闻舍惭愧慧。七财之首是信心;戒是戒律,要守持戒律,修持十善法或者五戒等;闻就是听闻,听闻佛法是圣者七财的因;舍就是布施,要做合理的布施;惭、愧,就是惭愧;慧,是智慧。
我们要舍弃对有漏财富的追求,以追求圣者七财为主,力争以圣者七财为严饰。尽量地在相续中具足圣者七财,这就是我们的装饰品,用这些作为庄严。如果一个人的相续有了圣者七财,他就离圣者不远了;如果没有圣者七财,他一定是一个正在创造流转轮回因缘,彻头彻尾的凡夫众生,所以我们是发了利他心,要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应该以圣财为严饰。
“远离一切散乱境,依止殊胜寂静处”,为什么要远离散乱的环境?因为凡夫人的心和外境有某种联系,散乱的环境很容易让凡夫人的心随之散乱,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制止心外散,依止殊胜的寂静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到了殊胜的寂静处,他的心跟随就寂静了。在《格言宝藏论》中也讲了这个问题,猛虎在森林心也不寂静,良马在闹市也很驯良。虽然主要以强调心为主,但是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加能够让我们的心寂静下来。
大家都有体会,在城市当中,环境过于散乱,提起修行的心比较困难。如果到了佛学院等寂静处,修法相对来讲要容易得多,所以要尽量地远离散乱境,依止殊胜寂静处。虽然很多人并不一定有这种因缘福报,但是我们还是要发起一种向往寂静处的心,发愿能够尽快有因缘在殊胜的寂静处修学佛法。
虽然在城市中总的环境非常散乱,但是一些共修的场合,因为可以生起善心,产生功德智慧,所以也称为殊胜寂静处。在《弥勒请问经》中,也是有这样的教言。在共修道场当中,很多道友聚集在一起,几个小时沉浸在法义中,内心法喜充满,信心增长,这个地方也是寂静处,所以我们要尽量多依止寂静处,通过寂静处加持的力量,让我们的内心和佛法真正相应,能够如理如是地修行佛法。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