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书》第9课笔录

IMG_256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

前面我们讲到了作为一个国王来讲,应该断除贪妻,而且龙树菩萨也给出了一个取舍的标准。我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标准虽然是定出来了,但是不一定能够实行,即便像乐行王一样的人,作为一个势力很大的君主。看到龙树菩萨给出的择妻标准之后,我突然想到了乐行国王在择妻方面,好像是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从传记上来看,乐行国王的死实际上和他的妻子应该是有关系的。他的儿子想要继承王位,乐行王和龙树菩萨一起修长寿法,他们的寿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王子问他的母亲应该怎么办,就是乐行国王的妻子,可能也是妻子之一。她说,这个没办法,你父王的生命和龙树菩萨的生命是一体的,除非龙树菩萨死了,然后你的父王才能死,这样你就能继承王位。后来王子就去要龙树菩萨的头,龙树菩萨把头颅布施了之后,从传记上面来看,乐行国王也因此去世了。从这方面讲,即便是国王,只有随顺这个因了,他也是娶了一个应舍的妻子,好像应该是第一类犹如刽子手一样的,虽然不是直接杀死了她的丈夫,但是也是间接的让她的丈夫丧命了。因此业缘还是真正地占主导作用,不是能够凭借取舍的标准,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这是我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想到的内容,所以做一个补充。

壬二、断除贪食:

“断除贪食”,饮食,应该是欲界众生生存的一个必须条件,欲界的众生如果没有食物很快就会死去,所以说必须要有饮食。在对待饮食的问题上面,世间人和外道走进了两个极端,一般的世间人对于饮食,有很高的标准,务必要尽善尽美,非常丰盛、豪华。而外道的苦行者,对于饮食又是一种过度的禁欲方式,断食等等,佛陀看到了两种情况,都不是真正的解脱道。因此佛陀说,对于饮食的态度应该行于中道,虽然开许进食,但是对待饮食不要滋生过多的贪欲心。既要泯灭贪欲,也要合理的进食。这是佛陀对饮食的态度,也是佛教的饮食观。

了知饮食如良药,无有贪嗔而享用,

非为骄横体健朗,唯一为使身生存。

应该了知饮食犹如良药一样,就像服药一样,没有贪嗔而享用,享用饮食的时候,不是为了骄横,也不是为了身体健朗,唯一是为了让身体能够生存下去,生存下去才能作为修行正法的所依。主要的目标是为了修法,如果没有身体就无法修法,为了保存身体的能量,也必须要进食。

饮食从这方面分析下来,就是能够让身体生存,不会过早毁坏的因,此处说了知饮食如良药一样,我们吃饭就像吃药的态度一样。一方面不能够贪著药,一方面也不能一点不吃。如果吃多了药之后,乱吃对于病情,没有什么好处;如果不吃药,对病情也没有好处。只有通过医生嘱咐的方式,吃药才会对自己的病情有好处,此处的意思也是这样的,必须要了知饮食也犹如良药一样,必须要饮食知量,在修行佛法过程当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每个人的食量有大有小了,不可能给出一个决定的标准,说必须每顿吃三碗,或者每顿吃两碗,没有这样的标准,就是跟随自己的食量,不暴饮暴食,也不过多过少。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会有一种调和的作用。

总而言之,应该了知饮食犹如良药一样,对待它犹如良药的态度一样,发心是“无有贪嗔而享用”,对于饮食不能有贪心。在遇到合自己口味的美食时,不能非常的贪著,吃得很多。在享用饮食的过程中,滋生了贪欲;有些时候,饮食特别不合胃口的时候,就会产生嗔恨心。在享用饮食的时候,也要注意要泯灭贪嗔而享用。

“非为骄横体健朗”,即非为骄、非为横、非为体健朗,在注释当中是分为三类来解释的。第一个,非为骄,就是说骄矜。前面我们讲到了骄矜。我们在服用饮食的时候,食用饮食的时候,也不是为了身体力大无穷。让别人看起来自己身体很好,这种骄矜的目的也必须要泯灭,还有一个是为了让自己通过饮食而青春长驻,也不能够是为了韶华之骄,或者长寿之骄而饮食,这些方面都必须要泯灭的。现代人的饮食观,基本上都是如果是吃营养很好的饮食,你会长寿,或者身体健壮等等,但是在佛法当中,这方面都不是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骄矜而进食。

第二个,非为横,就是讲专横,专横跋扈。娇和横要分开。食用丰富的饮食之后,不是为了让自己的体力增长,然后有体力去做很多非法行,比如伤害怨敌的事业等等,不是为了虚妄分别念,也不是为了专横跋扈,而开始享用很多饮食的,这是非为骄横的意思。

第三个,非为体健朗,也不是为了自己的身体非常健朗,然后开始横行霸道去伤害别人,都没有这样的发心。虽然非为骄矜当中,也不是为了身体健朗,但是主要是突出了一个骄字。后面是突出了一个横字,再后面是突出不是为了身体健朗,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安立的。既然不是为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了,有时候已经彻底颠覆了我们的饮食观了,平时我们就是为了这些而进饮食的,有时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有时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长寿。

龙树菩萨说,“唯一为使身生存”,食用饮食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生存下去,作为一个身体生存的所依,然后进食的。使身体生存主要就是为了修法。因为欲界的众生如果没有进饮食,身体会毁坏,毁坏了之后,就没有办法修持善法,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生存下去,必须要进饮食。而为了泯灭对于饮食的贪著。佛陀在世的时候,他们出家人,教导手下的比丘托钵化缘,就是讲挨家挨户的去要,这时就能泯灭对于饮食的贪著。因为每家人的经济状况都不一样,有穷有富,所以有些时候是好的,有些时候是坏的,但是都不简别,反正也不是为了专门去简别好的食物,就是挨家挨户的去要,就是为了泯灭对饮食贪著的缘故。托钵化缘的传统也有深义,就是说让我们不要太过于贪著饮食的滋味。

还有一些内地的寺庙当中,在过堂的时候,就是吃罗汉菜,罗汉菜是把很多菜烩在一起,也没有单独很好的滋味,也有泯灭对饮食贪著的意味在里面。作为一个在家人,如果是自己一个人怎么都好办,很好对付,毕竟有家庭,如果太过于随便,也许会引起家人的烦恼,反而不是太好。这些方面也要稍微注意,应该进行衡量,既不能够严重的违背佛法,也不能够过度的因为自己修法的缘故,然后让其他家人对佛法产生一些不好的念头,这方面也是需要去注意的,在里面找一个平衡点,就要看自己的智慧了。

此处讲到了唯一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生存下去,就有了修法的力量,这个要求不高,只要能够让自己的身体能够生存下去,享用一点饮食就是可以的。如果吃的太多,很容易昏沉,没办法用功;如果吃的太少,自己在饥饿的状态当中,也会产生痛苦,没办法就是说修法,所以说在不多不少的情况下,掌握饮食知量的标准,也是很重要的。

壬三、断除贪眠:

“断除贪眠”,对于睡眠的贪著,也是需要断除的。

贤明君主勤度过,白昼上夜及下夜,

睡时亦非徒无果,于中夜具正念眠。

“贤明君主”,就是指乐行王。乐行王可以说是一个贤明君主,或者说这是龙树菩萨对于乐行王的一种称呼。贤明君主啊,你应该精勤度过整个白昼,就是说不能睡觉。在整个白天,应该通过神清气爽的方式来杜绝睡眠。白天不能睡眠,通过头脑清醒的方式处理公务,或者修行正法,反正整个白天你要精勤的度过。晚上分为三分,上夜、中夜和下夜,其中在上夜和下夜不能睡觉。

我们把晚上分成三部分,在有些佛经当中讲,上夜是禅坐,或者是经行,下夜是诵经,下夜基本上就到了黎明,快天亮的时候了。这个时候要起床,做很多的法行,要顶礼、供水,或者念经等等,上夜和下夜都不睡觉,只是在中夜睡觉。晚上分成三部分,只在中夜睡觉。按照佛经的标准来讲,就是说分成三份,一部分就是四个小时,中夜也是四个小时,按照佛陀在世时候严格的标准,中夜睡眠的时间是四个小时,因为很多人,尤其是在家人不一定能够做到,所以上师在注释当中,也是有两个的标准,一个标准是六个小时,一个标准是八个小时应该足够了。按照佛陀的标准是四个小时,一般来讲,六小时应该足够,实在不行最多也不能超过八小时。现在一般世间上的人睡眠充足,八个小时就可以保证。八个小时应该足够了,不能够再耽著下去了,否则就没有修法的时间了。

即便是在中夜的时候睡觉,龙树菩萨说,“睡时亦非徒无果”。在中夜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让睡觉徒劳无果,不能像一头牛一样睡下去之后,什么也不观想,没有作意善法的方面,这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知道旁生没有学法,也没有就是说忆念正法的习惯,所以睡觉的时候就是直接躺下去。很多世间人也是这样,白天很劳累,晚上躺在枕头上面就睡着了。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也不能这样。

首先睡觉之前,要按照上师的要求。在佛堂里,向上师三宝顶三个礼,如果可能再坐下来,观想一下今天从早上起床到现在为止,修了多少善法,造了多少恶业。如果有善法,要随喜回向;如果有恶业,要忏悔,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发愿自己在第二天早早醒来之后,开始为了自己成佛、利益有情而奋发,具足这种作意之后睡下去。

这方面还有很多观想的方式,有时候是观无常。因为我们睡下去之后,不知道第二天早上还能不能醒过来,会不会在中间睡觉的时候死去,这是很难讲的;有时候是观想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放光周遍一切,然后自己在光明当中入眠。密宗当中还有一些梦光明的修法,如果按照修心法要来讲,在睡觉的时候,通过一呼一吸来代受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在施受法当中,逐渐入眠的,有很多的窍诀。这些就是“亦非徒无果”,不要让睡觉徒无果,在自己睡着之前这样做,睡着之后,就没有要求了,因为睡着之后自己没有办法做主了,所以只是随自己修法力量的强弱,有些人睡着之后还能继续修,有些人睡着之后就没有办法继续修了,这方面没有一个强制性要求。在睡着之前可以自主,要尽量安住在善法的意乐当中去睡觉,就是此处所讲的于中夜具正念眠。“具正念”就是讲忆念正法,在忆念正法的状态当中睡觉,这是龙树菩萨,或者是佛经中给我们讲睡觉的标准,和前面的饮食一样,龙树菩萨按照佛经的观点,也是让修行者行于中道,不是完全不睡,也不是睡的特别多,也是要知量。

在《俱舍论》当中讲到,众生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种组成的,有很多大种。这些大种,必须要保持,有很多的方法,有些大种是通过饮食来滋养的,有些大种是通过睡眠来滋养的,有些大种是通过沐浴、按摩来滋养的,有些大种是通过禅定的方式来滋养的。一部分大种必须要通过睡眠来增长,如果你不睡眠,身体就会感觉无力。如果通过睡眠的方式滋长了大种,休息完了之后,第二天就在有精神的状态之下去修行善法,才会有高的效率。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没有休息好,第二天做事修法,都没有效率,这方面佛陀是遮止的,让我们行于中道。虽然不能过度的睡眠,但是也要保持修法的所依,对于睡眠方面也有很多的教授。

庚二、修行同品四无量:

前面对于应该断除的违品方面已经讲完了,现在修行同品,就是讲禅定的顺缘,禅定的同品是四无量心。

恒常真实而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

纵然未证正等觉,亦得梵天无量乐。

“恒常真实”,这是很重要的。第一,我们修持任何一个法都需要有一种恒常心,不是听了法之后觉得很好,搞了两天之后没什么感觉,就放弃了,又去寻找一个新的,这样修下去永远没办法成功。我们修行正法,要让正法发挥它的效用,必须要恒常性去修习。这个恒常的心很主要。

第二,就是真实。我们在修四无量心的时候,不能似是而非,必须抓住扼要去修持。这样真实的修法,又是恒常的。四无量心,或者是任何修法都能发挥法的效用。不是说法时间长了,失去效用了,而是我们在修法的时候,没有抓住修法的核心关要所致。有些时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时候是凭着自己的分别念盲修瞎炼,所以怎么样修,好像也修不出感觉。此处讲到一个是真实,一个是恒常,这方面是很重要的,如果恒常真实而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才会得到很多的功德。

“纵然未证正等觉”,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因为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因,如果有了菩提心,通过菩提心摄受的功德就会成佛,所以它的果就是成佛。纵然因缘不具足,没有证悟正等觉的果位。通过修持四无量心的缘故,也可以得到梵天的无量快乐,或者梵天以外的无量快乐。

慈悲喜舍是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来讲,比较熟悉的。很多地方都宣讲了慈悲喜舍的修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慈心和悲心喜心舍心四种无量心,为什么称之为无量呢?他的所缘无量,所缘的是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从大乘的角度来讲,这是真正的无量,所有的众生就是无量的无量。针对一般的禅定,或者小乘的角度来讲就是无量,无量的意思就是很多,并不是说能够周遍一切。在弥勒菩萨所造的《经庄严论》当中,对大乘、小乘、一般外道共同的四无量心,都有不同简别的标准。

无量就是所缘是无量的,然后对于所缘的无量,愿他们获得快乐、遣除痛苦的心,也是无量的。因为这样修,他的善根、功德,也是无量的,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讲,叫做无量心。

慈悲喜舍中,慈心的自性主要是予乐,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我们在修慈心的时候,都是想众生获得快乐,或者其他的众生怎么样能够获得快乐。有的时候是缘单个众生,有的时候是缘一群众生,有的时候是缘一切众生,这是一种慈心。我们在路上碰到乞丐的时候,也愿他获得快乐,然后给他做一些布施,这方面主要是予乐,这是慈的自性。

悲是拨苦为性,悲心就是拨苦的,看到众生痛苦的时候,自己很愿意去救拨他的痛苦,这是悲心的自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慈悲是不可分的,慈悲是一本体异反体,一个本体的两个侧面,有予乐的心,一定有拨苦的心;有拨苦的心,一定有予乐的心。虽然两者反体不同,但是拨苦予乐都是放在一起讲。慈悲心也是放在一起讲的。

喜心是什么,喜心就是当看到别人身体好、富裕、快乐的时候,没有嫉妒心,然后对他拥有这种快乐很欢喜,然后也发愿,愿他的富足、快乐,乃至于到成佛之间永远不远离,这种心叫做喜心。我们的喜心容易在我们的亲属方面体现,比如当父母快乐的时候,我们也很快乐,愿我父母的快乐永远保存下去;当快乐富足体现在我的朋友身上,我也愿意。如果这些欢喜出现在怨敌身上,或者其他和我无关的人身上我就不高兴,这样就不叫喜心了。喜心是缘一切众生的快乐富足,愿他们的快乐富足再再增上,不要中断直至究竟,这样一种心态叫做喜心。

舍心就是讲到了平等舍,平等舍就是对于亲人、怨敌,没有过多的贪和嗔,都是平等对待的。

慈悲喜舍四无量,排次第的时候,是慈心第一。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舍心第一,应该先修舍心。《大圆满前行》等其他的修法都是从舍心开始。为什么要从舍心开始呢?如果我们在修四无量心的时候,没有首先泯灭对怨敌的嗔恨和对亲友的贪著,在修持予乐和拨苦的时候,我们的状态就会有偏执,一定会对我们喜欢的人去拨苦予乐。对于不喜欢的人,我们当然不愿意他离开痛苦获得快乐。如果我们首先不生舍心,没有把对于亲人和怨敌偏颇的心态泯灭,没有把它抹平。我们修行慈悲心一定是有偏执的。

通过修舍心的方式,让我们平等对待亲人和怨敌,修完了舍心之后,因为内心当中已经有了平等舍,所以再修慈悲的时候,就不会偏颇了,而是会平等缘一切众生去拨苦予乐,然后平等的缘一切快乐的众生永远不要离开快乐的境界,这就是慈悲喜舍的本体。

后两句当中讲到它的果,正等觉和梵天乐两种。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果呢?出现不同的果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发心。第一类,如果在大乘的本体当中去修持四无量心,就会成为成佛的因。因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完了之后,很容易引发菩提心,菩提心引发之后,通过菩提心摄受就能够成佛,所以在《大圆满前行》当中,把慈悲喜舍作为菩提心的加行,然后再修持菩提心。在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第七品是讲四无量心品,第八品是讲菩提心品,也是把慈悲喜舍放在前面作为一个菩提心的因来修持的。如果以大乘的心摄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会成为成佛的正因,修行圆满了就会成佛。

第二类,如果通过小乘出离心摄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会得到什么果呢?通过小乘的心摄受四无量心,会成为阿罗汉的因,能够出离三界,不会成就无上正等觉,也不会成为世间快乐的因,就是成为自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因。这种四无量心相合于小乘的作意。

第三类,“梵天无量乐”。如果以世间的心,或者通过小士道的心摄受来修持四无量心,能够帮助自己成为梵天的因。通过修持四无量心和禅定,得到了梵天的果位。四无量心,也叫四梵住,梵就是梵天的意思。通过安住于慈悲喜舍而获得的梵天果位,如果没有获得正等觉,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梵天的无量乐,或者梵天的乐也没有修圆满,获得了其他的乐。因为修持慈悲喜舍任何一种心的时候,都是缘众生的一种善心,善心一定会成熟善果,所以在轮回的其他地方也会获得殊胜的果。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当中,把四无量心讲的很深,说它是直接获得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等等的因,也有这样抉择的。

总而言之,修习大乘的人,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内心当中真实生起来非常的关键,有了这样的基础,生起菩提心就会非常容易;没有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生起菩提心会非常困难。四无量心在《俱舍论》当中,是放在第八品放在禅定品讲的。从方面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是同品四无量?因为四无量也是禅定的一种,所以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既可以作为一个相合于禅定共同的修法,也可以成为小乘解脱和大乘不共的因。虽然同样都是慈悲喜舍,但是通过不同的发心、所缘、窍诀就会成为不同果的正因,从方面我们都是可以了知的。慈悲喜舍不是大乘的不共的修法,虽然可以作为共同的修法,但是通过不同的发心等等,会变成不同果的因。

己二、正行——教诫修四禅:

正行是教诫修四禅。

因为这里是讲禅定,所以禅定的正行,主要是修四禅。

以断欲行喜乐苦,四种禅定次第生,

梵天光明遍净天,广果天之四天界。

前两句是指因的禅定,后两句是讲禅定的果。禅定的因,或者因的禅定是怎么讲的呢?“以断欲行喜乐苦,四种禅定次第生”。第二句和第一句当中有关联,什么关联呢?我们看一下,第一禅是怎么样获得的?第一禅是通过寻伺。上师在注释当中讲的很清楚。缘这个法的总体叫做寻,这是比较粗大的。然后缘法上面微细的差别叫做伺,这是比较微细的。比如说看一个瓶子,笼统的看到整个瓶子是寻,然后看瓶子上面的一道裂缝就是伺。寻伺之间,寻的心比较粗大,伺的心比较微细。通过寻伺的心断除欲行,断除贪欲、损恼的心,就可以获得初禅。在颂词当中讲,“以断欲行”,四种禅定次第生中的一禅就可以获得。

第二禅是断什么呢?因为前面是通过寻伺来断除贪欲损恼的心,所以获得喜乐等等初禅的境界。同样的道理,二禅是通过通过一种明清的心断除寻伺,把初禅当中的寻伺断掉,然后获得具足喜乐的二禅心。虽然在颂词当中不明显,但是已经包括了。首先是以寻伺断除欲行,然后再断除欲行就获得了具足喜乐的二禅境界。

获得第三禅的时候是通过正知正念、不放逸等等的喜舍,像这样子来断除喜获得第三禅。在颂词当中的体现,以断喜,就是“喜乐苦”当中的“喜”字,断除喜而获得只是具有乐的三禅境界。三禅过后,获得第四禅的时候,是通过正念精进和舍精进的方式来断除乐受。就是第一句当中喜乐苦的“乐”,把三禅的乐心也断除,获得一种舍心的状态,这时候就会生起四禅心,这是四种禅定次第生。后面有一个“苦”字是什么意思呢?苦就是讲所有从一禅到四禅的四种禅定,要断除的就是痛苦,一切内心当中的苦受,都是从一禅到四禅之间共同断除的。第一句当中讲,“以断欲行喜乐”,这是分别针对四种禅定,从第一到第四禅,必须要断除的是什么?断除欲行、断除寻伺、断除喜、断除乐,然后次第产生四禅,后面的苦是四种禅定共同断的,就叫已断苦而四种禅定次第生。

这里讲的很略,如果要详细的修持四禅,单凭这个颂词还不足够,还要通过这个颂词发挥,了知生起禅定的具体方式。禅定是在佛法当中的一大块内容,有时候修禅定,主要是训练我们的心专注,训练我们的心专注。那怎么训练我们的心专注呢?有时候是放一块木头在前面,然后训练自己的心再再地专注在木头上面,不要想其他的,就把自己的分别念专注在木头上面,分散了马上又抓回来,专注在木头上,分散了又开始抓回来,再再训练,再再训练,后面我们一安住的时候,他的心一下子就会专注在木头上面,不会再移动,不会再分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修持禅定。有的时候是专注木头,有的时候是专注佛像,有的时候专注一朵花,有的时候是说专注一呼一吸的方式。所有的修法都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心不乱跑,专注在一个所缘上面,专注在呼吸上面,或者专注在花上面。不管怎么样,主要是训练自己的心专注,散乱怎么办?散乱不要紧,这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我们散乱之后,马上要发现,我散乱了,然后又把心重新的安住在所缘境上面,然后专注一下散乱了,又安住下来,就是这样子反复训练。训练了很多天之后,心逐渐就变得老实了,能够非常容易的专注了。

在修持初禅之前,有所谓的九住心修法。其他地方也讲过,通过九住心修持逐渐通过获得欲界一心,就是欲界的最细心。欲界的最细心还不是初禅,初禅是相合于色界的一种禅定,因此欲界最细的心还没有办法获得初禅。欲界最细心修持获得轻安之后,再修下去就可以逐渐获得初禅的境界。在宣讲上人法妄语时,如果没有获得了初禅,你说获得了初禅,就会犯上人法妄语。什么叫上人法?超过欲界的境界叫做上人法、没有超越欲界的禅定,你说,我获得了超越欲界的禅定,获得了初禅、二禅,乃至于获得了神通,很容易犯上人法妄语,这是妄语戒当中的根本戒,我们一定要注意。

色界的心相当微细,欲界的心很粗大,我们通过修持禅定的方式,逐渐让粗大的心寂灭下来,相应于殊胜的色界心。在色界心生起的时候,就会逐渐产生喜乐产生舍受,然后产生第四禅。第四禅的禅定是比较稳定、比较清明的。如果要修神通,首先安住第四禅,然后作意我要知他心、知宿命、引发天眼,然后一出定之后,通过禅定的力量,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神通,有这样一种修法。四禅是最清净的禅定,很多修神通的心都是通过第四禅引发的。

前面是它的因,后面是它的果,因为第二句讲了,四种禅定次第生,然后通过四种禅定会相应获得四种果。虽然四种禅定修的时候是在欲界,但是它的果是在色界,这方面讲到了四天界。四天界就是色界天,第一个是梵天,初禅有三种天,以梵天为代表。梵天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主要是以梵辅天为主。第二个是光明天,通过二禅的善因会生到二禅天,二禅天是以光明天为代表。第三禅是生于遍净天,第四禅是生于广果天。通过四禅的因逐渐可以生于四天界,主要是从因和果之间进行了对照。

作为一个修大乘道的人来讲,佛陀并不是特别鼓励大乘的修行者生于色界、无色界,相反比较鼓励生于欲界,因为在欲界比较容易生苦,比较容易生出离心,会对众生产生大悲心,能够度化很多众生。无色界没办法度化,他根本没有身体,色界天相对来讲化机也要少的多。只有欲界当中的化机非常多,所以佛菩萨鼓励修行者转生到欲界,不要转生到色界无色界,自己的修行不是特别好,帮助众生也不是特别方便。并不是说没有生于色界的,因为在色界第四天当中有一个净居天,净居天中都是圣者,他们安住在这样当中,就是这样一种安立的方式。主要是说作为一种修法的共同因,四禅定是怎么生起的,四禅定的果是怎么样的,像这样一一告诉我们。如果有了共同禅定的因,再辅以胜观的智慧,就会成为小乘或者大乘的出世道的方便。虽然这里讲到四禅的修法和果,但不是说一定要让我们生在其中去。

己三(后行)分二:一、总说弃恶从善;二、尤其断除等持障之法。

庚一(总说弃恶从善)分二、一、宣说善恶轻重;二、教诫具足对治不善之广大善法。

辛一、宣说善恶轻重:

上师在注释当中,也是提醒我们说这些很重要。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重点必须要抓住,比如哪些是因果方面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们通过学习经论之后,逐渐就会在内心当中有所认知,再去做取舍就会有非常利。此处说“善恶轻重”,哪些是轻的善业,哪些是重的善业,哪些是轻的恶业,哪些是重的恶业?对于重的善业,我们要去依止;对于重的恶业,我们必须要抛弃。我们学习之后应该有一种取舍的智慧。

恒贪不具对治法,功德主田之事生,

五种善恶更为重,故当精勤行大善。

此处是讲到了通过五种因会让善恶变为重业,善业变成重业,或者恶业变成重业。我们了知了之后,应该依靠五种因来精勤的行持大善法。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五种因缘成为重业的情况。恒、贪、不具对治法、功德田、主田共有五种。第一,“恒”。从时间的角度来讲,通过任何一个善法或者恶法,如果你长时间去做,虽然本身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业,但是长时间去串习,就会成为重业。比如我们每天磕三个头,三个头看起来和其他的善业比较起来不算什么。如果我每天坚持磕,后面逐渐会因为时间的缘故变成了重业,所以我们在佛堂上每天供一支香,或者几杯水,看起来是无足轻重的善业,经常去做,就会变成重业。

反过来讲,造恶业的时候,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个恶业。比如说每天生一个恶念,或者串习一个恶法。因为串习的时间很长的缘故,一个很小的恶变成了重业,重业就会成为定业,很快会成熟果报。时间长就是能否成为重业的基础。

第二,“贪”。贪主要是一种意乐、一种发心。从一个角度来讲,好像是一种贪执、贪欲,这个地方的贪是一个中性的词,就是一种强烈的耽著。对这件事情有一种强烈的兴趣。比如听闻佛法很欢喜、很耽著,带有这种心态去听闻佛法,上一堂课的善法就会成为重业。如果对于造恶业很有兴趣,比如对偷盗,或者邪淫很有兴趣。由于强烈的贪著的缘故,这个业就会变成重业,这是通过强力贪著的方面成为重业的。

第三,“不具对治法”。“对治法”的意思就是违品。如果我们在造业的时候,出现了违品。比如,我们造善法的时候,出现了后悔心,或者说产生了嗔恨心,都是对治法。因为出现对治法的缘故,善业就会打折扣,减弱或者完全消失。造恶业也是一样的,如果杀了一个人,后面很后悔。虽然你杀了一个人,刚开始这个业看起来很重,但是因为你有惭愧心和后悔心,有这个对治法的缘故,这个业变成了轻业,不会变成重业,或者你念了咒语、佛号等等忏悔,都是对治法。如果有了对治法,这个业就不会变成重业;如果不具对治法,我造了善业,不具负面的影响这个法的障碍,就会变成重业。有了对治法,就会变成轻业。

第四,“田”。田是对境的意思。对境有两类,一个是功德田,一个是主田。什么是功德田呢?功上师三宝是功德田,他们本身是具有大福德的。如果我们缘三宝上师供养顶礼皈依等等,也会获得巨大的功德,就会变成重业;如果缘三宝诋毁诽谤损害,也会变成重业。这是依靠对境而变成重业。

第五,“主田”。主田分两类,一个叫做恩田,一个叫做苦田。恩田是什么?对我们很有恩德的,比如父母,或者师长对我们的恩德很大。如果我们缘父母去打骂,或者对父母产生不好的心态,乃至于杀害,都是罪大恶极的事情,都会变成重业。如果是供养、孝顺,给他们做利益,也会变成重业。这方面主要是从恩德田来讲的。

苦田是讲悲惨的众生,比如乞丐、旁生,或者饿鬼等等,他们都属于苦田。如果对他们这些苦田帮助,给他们布施等等,功德也很大。在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当中,对这方面也有描绘。一般来讲,小乘行者因为侧重于自我解脱的缘故,比较著重于功德田,对于供佛的方面很著重;大乘行者因为著重利他的缘故,比较注重苦田。侧重于帮助弱势群体,并不是说大乘不供佛,小乘不去帮助乞丐等等,而是有主次。大乘主要是利他的缘故,对于苦田方面会尽力地去帮助,而且去做的时候,功德也非常巨大,这方面也有很多的描绘。

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通过前面的五种因缘,“善恶更为重”,就是说善业会变成重业,恶业也会变成重业。“故当精勤行大善”,我们不想自己的恶业变成重业,所以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我们想自己的善业变成重业,就应该跟随这五种法去修持,精进地圆满五种基础而行大善。

我们再稍微分析一下,反方面来讲,我们不想让恶业变成重业,不要恒常做,也不要贪,就是不要具足很强的意乐去做,然后是具有对治法,造了恶业之后要忏悔,要有惭愧心,这时候就不会变成重业。在功德田、主田方面,我们不要去造大罪业。这样恶业就不会成为重业。

修善法的时候要恒,时间要长,然后要贪,具有很强的耽著,还要不具违品的对治法,最后对功德田方面,经常恭敬赞叹供养,对于主田方面,也是经常去做饶益的事情。这样就会让自己的业成为一种重业。从这方面来讲,我们作为一个取舍者来讲,应该让自己的善业变成重业。因为有些人学佛,从四五十岁、五六十岁才开始学,时间相对来讲比较短。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年轻人虽然年轻,但是能不能够学很长时间也不好说。因此在我们有限的时间当中,就要选择主要的,尤其是要让任何一个善法都变成重业。如果我们的任何一个善业都变成重业,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获得解脱,能够有一个有力的支撑,否则,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造的善业都是软趴趴的,没有任何力量,怎么帮助我们获得解脱、利益众生呢?反过来讲,虽然你的善业不会成为重业,但是你的恶业很有可能会成为重业。这样的善恶取舍之道,我们应该要好好地去了知,尤其是对这里所讲的宣说善恶轻重的五种法牢记在心中,并且经常去串习,这方面相当重要。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