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第2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无著贤菩萨所造的《佛子行三十七颂》。《佛子行》宣讲佛子修行方式的正文,共有三十七个颂词。对于趣入前行的修行,获得暇满人身时如何观待,如何抛弃三毒根源的故乡,这些内容已经在前一课学习了。

虽然《佛子行》宣讲的颂词并不多,但是意义很深,调伏烦恼的窍诀特别殊胜。法王如意宝对于传讲听闻,要求弟子学习《佛子行》非常重视。大恩上师也是在很早以前就翻译了这部论典,后来又重新校对,在很多地方针对山上山下的道友传讲了很多次。《佛子行》的词句比起《入行论·智慧品》,以及《释量论》等五部大论的意义,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里面对修学方式的宣讲,是非常殊胜的。

丙三、依止功德源泉之静处:

科判宣讲的是要依止功德的源泉寂静处。如果想要修行,在内心中生起佛法的觉受和证悟,需要一个非常殊胜的环境。虽然从理论上来看,只要内心有法义,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修行佛法的道场,不一定非要在寂静处。因为凡夫人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已经习惯了愦闹,内心的烦恼也非常粗重,所以环境对众生的心,仍然有很强的影响力。如同前面讲的,如果对于家乡比较欢喜和依赖,很容易产生贪嗔痴,反过来如果依止寂静处,就可以产生功德的源泉。

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

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这个颂词鼓励佛子要安住在寂静处。“离恶境故惑渐轻”,远离了非常恶劣的环境之后,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嗔痴烦恼会逐渐地减轻。“无散乱故善自增”,因为在寂静处没有很多身心的散乱,善法也可以自然增长。“净心于法生定解”,因为在寂静处心比较清净,所以比较容易对正法产生殊胜的定解。基于前三种理由,无著菩萨教诲我们要居于静处,这是佛子的行为。

下面进一步学习颂词表达的含义,这里讲了依止寂静处的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惑渐轻”。“离恶境”,所谓的恶境,就是比较恶劣的环境。按照世间人的说法,所谓恶劣的环境,就是自然条件,或者居住环境不好,比如有风沙、雾霾、荒山野岭、戈壁滩等,或者发展比较落后的城市,但是针对修行人不一定是这样,所有让内心产生贪嗔痴,容易引发烦恼,不利于修行,都属于恶劣的环境。一般世间人认为灯红酒绿的大城市等比较好的居住环境,对修行者而言,尤其针对初学者,这些环境比较容易引发内心的烦恼,属于恶劣的环境。如果能够依止寂静处,就没有这些恶劣的环境。

为什么修行的道场、寺院等佛法比较兴旺的地方,都在条件不是很好,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或者在高海拔、非常寒冷的地方等;反而在城市或者比较发达的地区,佛法不是很兴盛。由此有些人就产生了疑惑,修学佛法到底能不能增长福德?

单纯从世间福报的显现来看,虽然在比较温暖,或者居住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但是过上好的生活,和修行是两回事。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心容易散乱,而在比较偏僻或者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地方。因为看得少、听得少,内心当中的执著或欲望也就少,所以有比较多的时间、精力来观察、思维法义。很多人在这些地方,自然而然地得到寂静处的加持,内心就能和正法相应。

修学佛法到底能不能得到圆满的福德呢?绝对可以。比如做一个顶礼,从所顶礼的地方,一直到金刚地基之间有多少个微尘,就有多少转生转轮王的次数,甚至比这个数量还多得多。既然做一次顶礼可以得到这么多的福德,那修过十万次顶礼的道友,福报应该非常大了。因为我们修行佛法并不是为了得到世间的善根,所以在发愿、回向的时候,把善根主要回向于生生世世转生到佛法兴盛的地方,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听闻、思维、修行佛法。因为在某些特定的地方修行,佛法的证悟、功德比较容易增长,所以如果善根成熟了,哪里佛法兴盛,比较适合修行,我们会转生在这样的地方,然后比较容易找到佛法,从而继续上一世的修行之旅。

在很多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比如雪山、草原、森林,佛法比较兴盛,这是一种自然的缘起力量。城市里虽然方方面面都很方便,但是要真正产生佛法的觉受,和佛法完完全全相应,这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修行人的发愿回向主要在佛法方面成熟福德,虽然显现上在佛法兴盛的地方,物质方面的受用没有那么发达,但是精神世界,内心对佛陀、佛法具有非常强烈信心,容易产生菩提心、慈悲心,或容易接受与究竟实相相应的大空性、大光明的见解。在这些方面远远超胜其他地方的有情,所以真正的恶境,不是按照世间人的标准,而是能否与佛法相应的侧面来安立。此处所讲的恶境,是比较容易产生愦闹、烦恼的环境,寂静处就是指山中的寺院、林间的道场等等。

因为依止寂静处,离开恶劣环境的缘故,所以惑渐轻,有一种加持力。离开都市,到了比较清净的地方,比如有些道友去了佛学院,内心当中自然而然地感觉到清净,这也是静地本身的加持力。反方面来讲,有些修行者在寂静的地方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到了城市里,内心也比较容易被环境所影响,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负面的加持力。从两方面对比,初学者应尽量选择寂静处,远离愦闹之处,对于我们的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自然的法尔理。

我们是完完全全依靠环境吗?也不是。依止了寂静处,是不是烦恼就没有了?也不是。关键是有两点,第一,有想要修佛法的心;第二,寂静处对于修行佛法能够提供一切的顺缘。否则所有住在偏远地方的人,离群索居,内心当中应该没有烦恼,实际上并非如此。即便长期住于寂静处,如果没有用佛法调整自相续,内心的烦恼仍然没有办法根除。第一要有修学佛法的助缘或者心愿,第二环境也很重要。“离恶境故惑渐轻”,在寂静处,因为看得少、听得少,以及寂静处和圣地的加持力,烦恼可以逐渐地减轻;烦恼减轻之后,再来修持佛法,更加容易与之相应,这就是依止寂静处的殊胜必要。

第二个理由是“无散乱故善自增”。因为在寂静处没有散乱。大恩上师说,尤其是出家者,在寺院或者在寂静的道场当中,没有务农、经商、工作等很多让自心散乱的因,可以把自心专注在善法上,没有被散乱扰乱自相续的缘故,善法能够自然而然地增上。有些道友离开了城市到寂静处去住两三个月、一年半载,和在城市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内心的信心以及对众生的慈悲心很容易生起来,修学佛法的意愿也是比较强烈的。

大恩上师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讲到有些道友离开佛学院的时候,在上师面前告假说:“下山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上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们讲:“会不会这样哦,下山之后还会想到佛法吗?”在山上上师身边时,信心很强烈,想要修行佛法的决心非常坚定,但是到了山下,城市里散乱的因缘特别多,在寂静的道场中培养起来的信心、修行佛法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三个月之后,以前的心态基本上找不到踪迹了。

在寂静处长时间地安住,没有散乱的因缘,善法自然增长,修行成就比较容易。尤其是恒时居住在寂静处,没有很多让自心散乱的因缘,善法自然而然地得以增上。

第三个理由是“净心于法生定解”。在寂静处有很多修行的助缘,比如有大恩上师以及很多贤善的金刚道友,所见所闻都和佛法有关,心比较清净,对于正法也更加容易产生定解。如果心不清净,有很多染污,经常处于烦恼污浊的状态,就很难对正法产生殊胜的定解。在寂静处,比较容易产生清净心,也更加容易与正法相应。从这方面来讲,居于寂静处,心容易清净,对业因果的深信以及空性的证悟等,都能够增上。

归摄一下,我们内心的烦恼逐渐地减轻,善法逐渐地增上,心对正法的定解越来越稳定,对于修行当然有非常殊胜的作用。

这里讲“惑渐轻”“善自增”“净心于法生定解”,非常相应于殊胜佛法的精神。释迦牟尼佛等三世诸佛,把所有佛法的教义精华归摄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最后一句是“是诸佛教”。如果把这个教义放到本颂来看,“离恶境故惑渐轻”就是“诸恶莫作”,因为你的烦恼减轻了,恶业也就逐渐远离了,所以符合“诸恶莫作”的精神;“无散乱故善自增”就是“众善奉行”,善法自然增上,对于善法容易很欢喜地去行持,“众善奉行”就做得到;“自净其意”就是“净心于法生定解”,因为心很清净,对正法能够产生定解,心和空性、慈悲相应,内心当中产生慈悲心、空正见,可以“自净其意”;这就是“是诸佛教”。“居于静处”,是佛陀教诲弟子如何真正行持佛法的精华教言。

对于有些道友来说,真正居于静处很困难,毕竟有工作、家庭以及很多责任,从反面也可以看出来,能够居于静处是一种很大的福报,居于静处的时间越长,福报就越大。如果没有办法趋于寂静处,在寂静处住不下来,或者在寂静处居住的因缘没有了,也就说明自己的福报开始消减了,我们还要再再地发愿、回向。既然有些道友觉得居于静处很困难,从反方面来讲,也说明这方面的福报、善根可能有所欠缺。

如果做不到居于静处,该怎么办呢?就要尽量减轻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比如避免去人非常多,容易产生贪嗔痴的环境,尽量在道场当中,经常和信仰佛法的道友们一起讨论,也可以降低不好的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既然我们没有办法前往或者长期居于寂静处,就要想方设法在自己的小环境当中营造一个寂静处。如果在家里没有办法寂静地安住,也应该尽量在早晚相对比较安静的时间段,营造比较寂静的氛围专修佛法。还有城市里面,有很多共修的道场,也算是一种寂静处,因为在里面可以增上自己的闻思修和戒定慧。

法王如意宝也讲过,寂静处有两类,一类是真正的深山、森林或者清净的寺院;另外一类寂静处,比如说佛学院,人虽然多,但是可以增上自己的闻思修。在道场共修的时候,这里就是寂静处,因为都是道友,大家的戒律、见解、行为、目标都是一致的,所以尽量在共修的时候不要缺席。一个星期中好几天都在散乱,只有一两天共修的时间,我们要抓紧这个时间,和大家一起讨论、听闻,总之在一起的时候尽量减少世间的话题。因为我们在平常已经谈论了很多世间法,在共修道场当中,尽量要和教义、戒定慧、六度四摄相应。这也是安住在一个寂静处当中,虽然是大城市里面小的寂静处,但也是长时间中比较短的寂静时段。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居于寂静处,如果这个机会再不抓住,真的就没有一点点在寂静处安住的功德。

另外,我们在一年当中,能不能抽一定的时间,到寂静处去静修一段时间,比如去佛学院,或者比较寂静的寺院。尤其是城市里的居士,可以在一年当中抽出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去寂静安住,以密集的方式进行闻思修。

寂静处的修行,无论对小乘的修行者,还是大乘的修行者,都非常重要。小乘修行者在寂静处,主要是修持禅修、出离心、人无我空性;大乘的修行者在寂静处,修持禅定,菩提心、空正见等和大乘相应的殊胜法义。

丙四、忆念无常而放下今生:

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

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

这个颂词讲要放下今生。通过什么根据来放下今生呢?就是忆念无常。可以令我们放下对今生的执著。在四加行当中,忆念无常的修法,对于敦促我们精进地修持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所以很多大德在说放下今生时,也是让我们去思维、忆念无常。

无常有很多种,外面的大环境大到四大部洲、须弥山王等等,显现上安住时间的很长坚固的山河大地是无常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无常;我们的受用,比如小时候住的房子、现在住的房子,使用的家具,穿的衣服;还有亲朋好友,或者国王、朝代的更迭等等。

这里让我们观修的无常,无著菩萨是这样归摄的。“长伴亲友各分离”,首先常伴的亲友会分离的。“勤积之财留后世”,今生当中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也带不走,会留在今生,我们独自趣向后世。“识客终离身客店”,不单单是亲友、财富,连我们的心识和身体最终也要分开,所以有什么可以耽著的呢?这些都是无常的,我们一定要舍弃今世,舍弃今世就是佛子行,这是菩萨应该行持的行为。

忆念无常前面讲了很多种,这里归纳为三类。第一部分是思维亲友是无常的自性。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我接触的很多修行者,出家人、居士,无论年轻年老,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对亲友的耽执还是比较重的。如果对亲友的耽执比较重,或多或少地在修行佛法的时候,会让我们分心,如果耽著这些就没办法专心专意地修持解脱道。因为出离轮回和耽著轮回的整体或者部分,都是相悖的自性,一个是要彻底从整体和分别轮回的自性中出离,一个是耽著整个轮回或轮回中的某个部分,二者之间当然不相应。

此处讲的是对父母、儿女、丈夫、妻子等很多亲友的执著。我们对这些人很执著,他们一旦有什么喜怒哀乐,我们会跟着喜怒哀乐;他们出现危险,我们马上非常担心。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我们不得不放下佛陀教导自己的作为佛弟子,应该行持的种种标准,包括戒律、修行方式等等,放弃了修学的模式,放弃了对佛陀教言的取舍,或者放弃应该奉行的标准,这方面都是耽著亲友带来的。为了世俗的亲友,我们不得不这样去做,因此丧失了很多修行的时间和机会,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方面的过患,我们一定要了解。

怎样才能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放弃对亲友的执著呢?就是思维无常。“长伴亲友各分离”,即便是长伴了几十年的亲友,最终还是要分离,或者生离,或者死别,或者你离开他,或者他离开你。离开的因缘,有些是背叛,有些是虽然自己不愿意,但是迫不得以离开了,还有很多方式。在轮回当中,都是没办法避免的,这些都是轮回中有为法无常的本性,谁都没办法改变。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问题,但是还会产生各种各样越来越深的执著,因此我们要知道常伴亲友是各分离的。不管怎么样,到你死亡的时候,或者他死亡的时候,因为你贪恋他,他也贪恋你,所以你非常悲痛,没办法安住在法义当中,他也很悲痛,没有办法安住在法义当中,此时对自他都没有任何的利益。

无论是通过前世的善缘、恶缘,报恩、报怨,还债、讨债等,以各式各样的因缘,我们和今世的亲人走在一起。因为某种特定的因缘,短暂地集聚在一起,就像在市场当中的人群一样,有些人想要卖东西,有些人想要买东西,通过共同的因缘走在一起,这是暂时的,当自己的事情做完之后,终究是要分开的。我们今生的亲友也是一样的,通过亲情也好,友情也好,大家走到一起,仍然是无常的自性。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和这些亲友是无常的。不管是儿女耽著父母,父母耽著子女,老一辈的耽著孙子、孙女,或者耽著朋友等等,再怎么耽著,最后还是要分离的本体。耽著越深,分别的时候痛苦越大,对修行佛法的影响也会越深。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这是无常的自性,减弱乃至断除对亲友的执著。如果斩断了对他们的执著,在修行佛法方面更加能看破放下,这是非常殊胜和必要的。

我们知道常伴的亲友是必须要分离的,耽著亲友没有任何利益。分开的时候,或者把我留在世间当中,他们独自去投生;或者我把他们留在现世当中,自己再去投生。转到下一世的时候,成为亲友、怨敌或者不认识的人,都很难讲,所以耽著这些是没有利益的,应该忆念亲友无常而放弃对亲友的耽著。

第二部分是“勤积之财留后世”。对于财富的执著也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一大违缘。在世间当中,没有一点财富不能生存,但是如果对财富的执著过大,已经超过了生存的标准,还想要更加富裕,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这里,导致没有时间修行佛法,所以对财富过度地执著,对修行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得到财富,世人非常勤奋地去累积。小时候没有能力去追求财富,现在一般的人都是先要读书,从二十几岁之后,开始自力更生去寻找财富。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之外,每天至少要花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去追求财富。在此过程中,有些人得到了财富,有些人得不到财富。即使辛辛苦苦得到了很多的财富,比如有些人福报大一点,通过勤奋工作赚到几百亿或者上千亿人民币、美元,有些人辛苦赚到几百万,有些人辛苦赚到几十万,赚到了房子、汽车等等,即便如此,自己去世之后,勤积之财留在今世当中,而自己趣向了后世,所以说“勤积之财留后世”。“留后世”,可以理解为留在我们身后的世界当中,或者理解为留在现世当中,自己趣向于后世。

我们一生通过很多的时间、精力去累积财富,最后得到了什么,把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财富,全部留在了世间,自己孑然一身的趣向于后世,重新去投胎;投胎之后,生下来的时候,没有什么财富,到了成年的时候,又去追求财富,然后追求到的财富又要留在世间上,一个人孤苦伶仃离开此世,趣向于后世。在第三世、第四世、第五世、第六世……每一世都是这样,这个怪圈永远走不出来。对于财富过度地看重,对修行会有障碍,如果我们想到了“勤积之财留后世”,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最终没有办法带走一丝一毫。如果发现精勤追求财富没有实际意义,能够带走的只有善法,就会放弃辛辛苦苦追求财富的心态,然后一心一意地去追求后世的解脱。

这方面是讲思维财富的无常而放下今生的执著,我们要反复去观想,并不是我听到了,听了之后好像懂了,思考的时候的确是如此,这还不够。因为这种心态的力量,还没有大到让我们真正放弃对财富的执著。得到财富之后,我们要知道这是无常的,随时放弃没有任何困难。如果有这种心态,虽然拥有财富,但是财富对自己也不会有很大的障碍。这方面我们也要去思维。

第三部分是执著最重的。我们执著最重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身心,所以说“识客终离身客店”。通过喻义对照的方式,让我们了解这个含义。此处把自己的心识比喻成一个客人,把身体比喻成旅店。有些人旅行的时候,住在酒店、宾馆,或者比较简陋的家庭旅馆。自己的心识就像旅客,身体就像客栈一样。客人在旅店中,有时住一两天,有时住七八天、十几天,住完之后,肯定是要走的。一般正常的人对于旅店的认识就是暂时居住,花一两百钱在这个地方只是暂住一两晚而已,绝对是要离开的,对房间本身不会有很强的执著,不会认为“这个房间这么好,我要永远住在这个地方”。

虽然根本没有办法长期安住,但是内心的执著还是很重,这是颠倒执。现在这些看似精明的众生,恰恰处于这样的状态。身体是我们心识暂时借用的,就像客人住在客店一样,只是暂住,但是我们就把身体执为永久性的东西,所以为了身体经常打扮、保养。当然也并不是说,我们学了佛法之后,完完全全不吃饭不睡觉,什么都不用做。我们要有这种认知,定位身体就是一个客店。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额外更好的东西。身体就是客店,能够让我们缓解疲劳,暂时获得一点休息的时间,仅此而已。

身体提供给心识的也是暂时的处所而已,住在这个客店当中,我们有没有必要把身体执为恒常,执为自己永久的居处?不能这样。很多人的心态,包括我们现在,如果不思维无常,就是经常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认为身体是恒常的。为了这个身体,花了很多时间,累积了很多烦恼,造了很多恶业,都是不应该的。此处告诫我们,应该了解“识客终离身客店”。我们的心识一定要离开身体的,当死亡到来时,即便再贪念身体,心识也会离开身体而去,重新再去找另外一个身体投胎,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度地耽著身体。

心识安住在身体客店当中的时候,尽量让身体去造善业,比如听闻、思维、修行佛法,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观修或者发心,给上师三宝、众生做事情,总之要让身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而不要耽著身体,让身体去造很多的罪业,所以这里让我们打破对身体的执著。心和身体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客,一个是客房,这样我们就会逐渐淡化对身体过度的执著。现在我们对身体的执著,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必须要通过刻意地反复观修,让自己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

“舍弃今生佛子行”,通过忆念亲友、财富、身体和心识的无常,从而放下今生,这就是佛子行。我们一定要这样去观想,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这是非常好的。

丙五、远离违缘之恶友:

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

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

如果交往贪嗔痴很严重的恶人,就会增上贪嗔痴三毒,令我们失坏闻思修佛法的事业,最终变成没有慈悲心的人,所以一定要远离恶友,这就是佛子行。

此处无著菩萨非常郑重地教诫修持菩萨道的佛子们,一定要远离恶友。因为恶友是修道的违缘,所以必须要远离。那恶友是从哪些方面给我们造违缘的呢?此处讲了三类违缘。

第一个是增三毒。关于恶人,世间和佛法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世间当中的恶人,有些是从整个社会法律层面来讲的恶人;有些是从道德规范层面来讲的恶人;有些是一个家庭和另一个家庭之间的所谓恶人;还有自己和他人认为的恶人。当然在社会法律的层面,如果一个人拿刀到处砍人,或者酒后驾车,我们会认为这是大恶人,因为他妨碍了公众安全。一些人虽然没有犯法,但是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来讲违背了标准,也是一种恶人。还有一种人,既没有犯法,也没有违背世间的标准,但是因为他对我的家庭不好、我的父母不好,彼此之间有点矛盾,我就认为他是恶人,是我的怨敌。以上是世间中恶人的标准。

佛法当中把贪嗔痴比较强烈,自己耽著轮回,或者让他人耽著轮回,这样的人称为恶人。这个恶人的范围就非常广大了。这些恶人也许是世间中的成功人士,或者是守持世间道德规范比较优秀的人,甚至自己的家人都有可能成为佛法方面广义上的恶人,如果经常性地与他们交往,自己内心当中就会增上贪欲。

第一就是增长自己的贪心,我们会对什么增长贪欲呢?自己喜欢的人。因为喜欢这个人,所以也喜欢他的行为、爱好,内心当中的贪心就会增长。第二就是增长自己的嗔心,比如经常伤害自己的人,或者我们看不惯的人,与他们交往就会增长自己的嗔心。第三是增长自己的痴心,比如产生无因果见、邪见等等,都会增长自己的愚痴。如果经常性交往这些恶人,就会增上内心当中的三毒。

贪嗔痴很重的人,虽然不是我们的怨敌,但是因为他内心当中的贪嗔痴和我内心当中的贪嗔痴,互相重叠、交替增长。比如自己想要修学佛法,但是内心当中的烦恼还没有调伏,处于比较危险的状态时,去交往这些贪嗔痴比较强烈的恶人,我们内心当中调伏三毒的行为就会终止。当我们稍微听了一点佛法,对于内心当中的三毒有一点点压制,但是还没有压制到非常明显的状态,而此时又去交往恶人,内心当中贪嗔痴的烦恼就会像火山一样重新爆发出来,令我们内心的三毒增长。我们好不容易发心修学佛法,好不容易要去调伏烦恼,因为交往恶人而增长自己的三毒,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行为。

第二个是失坏闻思修事业。一般的恶友对于闻思修佛法没什么兴趣,他觉得听闻佛法有什么用?可以当饭吃吗?能帮你找工作吗?经常会讲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认为听闻佛法纯粹是浪费时间。我们自己因为修学佛法时间不长,内心的正见还不稳固,没有办法去反驳他,慢慢就会认为闻法、思维、修行,有什么意义呢?念佛、拜佛也没有意义。自己本身闻思修的习气就不强,由于交往恶友,会彻底失坏闻思修的事业。而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必须要经由闻思修的次第,通过戒定慧来调伏贪嗔痴烦恼,才能获得解脱。如果闻思修都没有了,不听闻就不知道如何修行,不思维就产生不了定解,不修行也没有办法调伏烦恼。如果完完全全失坏了闻思修,我们凭什么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呢?如果不解脱,仍然还在轮回当中流转,一如既往地感受非常难以忍受的痛苦。因此恶友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的。

第三个是“令成无有慈悲者”。一般的恶友,对于帮助众生、利益有情,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内心当中也没有什么慈悲心。有些人可能有对自己的亲友有慈悲心;有些人可能会有短暂的慈悲心,比如看到某个地方出现大灾难或者遇到车祸的时候,看到灾难、车祸中伤亡的人,或者看到世间当中受人欺负,很悲惨的人,也会产生短暂的慈悲心,但是这种慈悲心并不周遍和宽广。

如果交往这些恶友,也会逐渐让我们变成没有慈悲心的人。大恩上师讲,这是更可怕的。为什么更可怕呢?因为慈悲就是修行大乘的核心。如果一个大乘的修行人,内心当中的慈悲心逐渐淡漠,最后没有慈悲,那怎么修持利益有情的佛法呢?没有动力了。整个大乘的根本核心就是慈悲心,如果没有慈悲心,大乘之道也就终结了。

没有慈悲的因素很多,虽然让我们没有慈悲的因缘,并非都是恶友,但是恶友能够让我们变成没有慈悲的人,因此必须阻止这样的情况发生。不要交往恶友,和恶友要逐渐疏远,乃至于断绝关系,这是非常好的。因为“令成无有慈悲者”,恶友让我们变得没有慈悲心,所以一定要远离恶友。除了恶友,让我们变得没有慈悲以外,其他因素在别的地方还会讲,此处只是讲恶友会给我们带来没有慈悲的状态,所以无著菩萨也说一定要远离恶友,这是佛子超胜的行为。

远离恶友也有很多方式。真正的远离就是前边所讲的前往寂静处,从现在轮回的世间侧面来讲,这样可以尽量远离世间的恶友,交往闻思修行或者对闻思修有兴趣的善友,这方面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应该了解所交往的人当中,哪些是贪嗔痴、邪见非常深厚的,当自己的修行还没有达到稳固的状态时,对这部分人还是要保持距离。虽然从形式上完完全全绝交,可能还做不到,但是也要刻意地保持距离,不要和他们交往,如果能够不见是最好的,如果避免不了每天见面,也不要长时间和他在一起。否则慢慢就会受到他的影响,自己慢慢就会远离内心中善妙的行为,增长了三毒,失坏闻思修,让慈悲心逐渐消失。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者,都是不能出现的。我们要杜绝恶友带来的违缘和障碍。

丙六、依止顺缘之善知识:

恶缘方面的恶友和恶知识必须要远离,而顺缘方面的善知识或者善友必须要依止,这会给我们修行带来很大的顺缘。

依止正士灭罪业,功德增如上弦月,

殊胜上师较自身,更为珍爱佛子行。

此处所宣讲的是,一定要依止上师善知识,因为上师善知识才能真正地引导我们走上正道,引导我们趣向解脱。

因为依止正士能够灭除自相续当中的罪业,而且让内心当中的功德犹如上弦月一样越来越增长,所以对于殊胜的上师应该以比自身更加珍爱的方式去依止,这就是佛子行。

此处讲到依止上师善知识的两类功德,灭罪业和增长功德。作为修行人来讲,平常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这两类。

首先灭罪业有很多种层次。从比较粗大层面来讲,就是不要造罪,比如不要杀生、偷盗、邪淫等。从更细微的层面来讲,罪业的因是什么呢?是烦恼,因此必须把罪业的因烦恼灭掉。而烦恼的因就是无明,所以更深层次罪业的因就是无明。灭罪业,就要灭掉一切罪业的核心根本无明和我执,以及通过无明、我执产生的烦恼,还有烦恼引发的罪业,进一步来讲,还有罪业引发的痛苦等等。

依止正士就可以灭罪业,不仅能灭掉我们比较粗大的现行罪业,而且也能灭掉罪业的根本。因为上师善知识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罪业,以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取舍之道。佛陀通过殊胜遍智照见一切世间规律,宣讲了善恶的取舍之道,以及罪业的形成和核心,然后一代代传到殊胜上师这里。我们依止殊胜上师之后,因为他有慈悲心和殊胜智慧的缘故,可以把佛陀的智慧传递和安立在我们相续当中,所以如果能够依止一位标准的上师善知识,就可以灭除罪业。

以前已经造的罪业,通过上师的指引和加持,会逐渐减轻,乃至完全消亡;未来还没有造的罪业,通过上师的教诲和加持,也能够让它不再产生,所以依止正士能够灭除我们的罪业,灭除罪业就不会堕恶趣。不仅灭除了罪业,而且也灭除了烦恼、无明,我们可以因此获得解脱。按照大乘了义的观点来讲,虽然一切众生本具佛性,本来是佛,但是因为种种的分别念、妄执、罪业覆盖了佛性,使佛性无法现前,就好像因为厚厚乌云的障蔽,无法看到清静的虚空和太阳一样。通过依止正士的方式,把粗大的罪业、罪业的因,以及最根本的核心无明烦恼,都完完全全地消尽,佛性如来藏就会现前。这是依止正士、上师善知识完全可以做到的,不管怎样,一定要依止上师。

“功德增如上弦月”,依止正士不仅可以灭罪业,还可以增上功德。什么法是功德法,怎样才能得到这种功德?佛陀十力当中有知处非处的智力,佛是遍智,他把这些讲得很清楚。而大恩上师也把佛所讲的如实传递给我们,比如闻思修、顶礼、供灯或者放生,有很大的功德。如果上师讲了,我们去实行,就能得到功德。如果长时间地依止上师,上师源源不断地给我们教诫,什么应该去做以及如何去实行。如果我们真实地信任上师善知识,愿意依教奉行,我们的功德就会再再地增上,犹如上弦月一样。

我们得到的每一个功德,都是源于上师善知识的指引和教诲。如果有一个功德是因为依止上师得到的,那十个功德、一百个功德也都是因为依止上师得到的。如果不间断地恒时依止上师修学,我们内心的功德,自然会犹如上弦月一样得到明显的增长。每个月初一初二的时候,月亮不明显,初三初四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小月牙,逐渐到了十五的时候,就可以达到圆满。从这个方面来看,如果恒常依止上师,我们内心当中的功德犹如上弦月一样增长,乃至最后圆满。就像上弦月在十五的时候,显现上没有一点亏损,非常的圆满。

佛陀之所以成佛,也是在每一世当中,依止殊胜的善知识。通过善知识的教诲、引导,不断地修学,不断地积累功德,从凡夫的小资粮道开始进入加行道,从加行道进入见道,从见道到修道,最后十地圆满,成佛,犹如十五的月亮一样,功德就圆满了。这一切也是来自于依止正士、善知识。

“殊胜上师较自身,更为珍爱佛子行”,对于具有大悲菩提心、殊胜智慧的上师,应该比自身更加珍爱。因为在轮回、法界的一切所得当中,让我们现前如来藏、现前佛果,这是最殊胜的所得。这个最殊胜的所得,是谁赐予我们的?世间的如意宝没办法赐予,世间的父母、领导没办法赐予,世间的天人也没办法赐予,真正能够赐予我们这些功德的,就是殊胜的上师善知识,所以对于给我们修行做最大顺缘的善知识,应该非常珍爱。这也是依止上师善知识的必要性,其功德很大。

真正依止上师就是依教奉行,依靠上师的教诲去实行。当然这里指的一定是具有标准法相的善知识。如果不具有标准法相,只是有一个上师的头衔,这种上师不值得去依止,所以首先要观察,认定是真正殊胜的上师之后,再去依止。通过上师去修学,这时内心当中的功德会逐渐增上。清净罪业和增上功德,这一切都是殊胜上师带给我们的,对于能够引导我们产生殊胜功德的上师,一定要有非常大的恭敬和珍爱的心态,这是非常重要的。

丙七、佛教入门之皈依:

己尚缚于轮回狱,世间天神能救谁?

故知殊胜无欺处,皈依三宝佛子行。

科判讲得很清楚,佛教入门。真正要修行佛教,入门就是皈依;如果你不皈依,就没办法真正入门。

虽然有些人在理论上已经学了很长时间,但是没有皈依,他觉得皈依就是一个形式。大恩上师在很多法本中都讲到了,尽管皈依显现上是一个形式,但是也必须要做,这是从皈依这个形式也要去做的方面讲的。

皈依是不是只是一个形式呢?当然不只是一个形式。在皈依的时候,要发誓皈依佛法僧三宝,发一个非常坚定的誓愿。皈依的本体就是发誓,宁可舍弃生命,也不舍三宝。发誓皈依的因,就是信心。为什么发誓不舍弃三宝?因为它具有殊胜功德的缘故,才值得去发誓,如果不具有殊胜功德,发誓宁舍生命不舍三宝,不就没有意义了吗?因此一定要对所皈依的三宝功德有所了解,然后再去皈依。

有些人虽然在理论上知道很多,但是不愿意皈依;有些人虽然理论上知道的不是很多,也没办法继续修学,但是有机会皈依了三宝,从那一刻开始,就逐渐趣入佛道,所以有些大德,包括大恩上师,在各地弘法时,有很多人专门来皈依,也不学想其他的。上师给他授个皈依,他自己发誓,跟上师念诵。皈依完之后,成了皈依弟子,他可以守护皈依戒,也许不一定进一步守持五戒、闻思修行,但是能皈依一次,对他来讲也有很大的必要性。此处宣讲佛法的入门就是皈依,阿底峡尊者也讲了内外道以皈依别。

自己尚且被束缚在轮回的监狱当中,世间的天神能够救护谁呢?没办法成为皈依处,所以最殊胜无欺的皈依处就是三宝,一定要皈依三宝,这才是佛子行。

前两句讲,世间的天神不值得我们皈依。有些地方讲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皈依有暂时和究竟两种。暂时的皈依,比如房屋、床也是我们的皈依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劳累的时候,躺在床上可以休息,这就是一种皈依。家庭也是一种皈依处,当自己在外飘泊的时候,想到家感到很温暖,这也是一种皈依。小孩子的皈依处就是父母;父母老了之后,皈依处就是子女。下雨的时候,山洞树林也是我们的皈依处。这些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只能暂时免除我们的怖畏。

皈依一定是要遣除怖畏的。在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讲到了小士道、中士道、大士道的皈依,以及分别遣除的怖畏是什么,里面讲得很清楚,所以要成为我们的救护、皈依处,一定要能够遣除怖畏。

前面几种都能或多或少地从某些方面遣除怖畏,虽然也可以成为皈依处,但是不能成为究竟的皈依处。即便是帝释、梵天等世间天神,虽然有凡夫没有的神通、能力,可以暂时赐予我们一些帮助和悉地,比如能够让我们发财、事业顺利等等,但是他们自己还在轮回的牢狱当中,被我执、烦恼、罪业所束缚,没办法获得自在,又怎么能救护我们呢?因此我们究竟的皈依处不应该是世间天神。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了解,不能以世间的天神、外道作为皈依处,因为他们没办法真正地给我们最究竟的救护。

什么才是真正的皈依处呢?“故知殊胜无欺处”,就是三宝。第一个是有殊胜的功德。佛陀具有殊胜的功德,比如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清净了一切罪业,现前了最殊胜的佛性,证悟已经达到极致,不会转变。因为佛已经完完全全断掉了欺惑众生的因,是无欺之处,所以佛陀的功德非常殊胜。

法宝的功德也非常殊胜,法宝给我们指引的道路,比如道谛和灭谛,是永远不会变化的,也是具有八种功德的殊胜处。

按照《宝性论》的观点,僧宝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他们堪为我们的皈依之处。一地以上的菩萨现证了法性,内心当中具有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究竟来讲,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只有佛相续当中才有,但是在菩萨相续当中,证悟万法如所有本性的智慧,比如具有照见万法空性的智慧,到了初地之后,了知了众生无法了知的显现法,尽所有智也是具有的。因为具有两种智慧的缘故,他是具有殊胜性的。为什么《宝性论》当中,讲僧宝的时候,一定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因为一地以上的菩萨,一定具有这种殊胜功德,他是殊胜处。我们平时所讲的僧团是不是皈依处呢?虽然僧团也是皈依处,但是按照《宝性论》的观点,大乘的僧宝就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佛法僧具有殊胜的功德,而且是无欺的。

假如今天我皈依了,会不会过两天之后,发现这个皈依处变了呢?比如佛陀,现在我皈依他,是因为他觉悟了,而过了一两年之后,发现佛陀又重新显现迷惑了。这时候他就欺惑了我们,如果是这样,针对这个皈依处,我们就没办法从现在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间,把所有的身语意都交给他,永远不变地皈依他。佛陀会不会欺惑我们呢?佛陀是不变的,永远是无欺的,所以无欺非常重要。法宝也不会欺惑我们。四谛、无常、空性、道谛、灭谛的本性,永远是安住不变的。僧宝也同样不会欺惑我们的。一地以上的菩萨会不会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因为在轮回当中待得时间太长了,所以文殊菩萨腐化堕落了呢?这是永远不会发生的。

佛法僧是无欺的,我们皈依这些对境,绝对可以放心。因为只有三宝能够满足殊胜、无欺的条件,所以我们要皈依三宝,这是佛子行。而其他的世间天神、父母或者城市,都没办法作为我们的皈依处。虽然有时可以暂时依靠,但不能作为究竟的皈依处,这个方面我们要了解。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