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第7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

己四、精进度:

唯成自利小乘士,勤如扑灭燃头火,

饶益众生功德源,具足精进佛子行。

只是为了自我解脱的小乘修行者,精进也犹如扑灭自己头上燃烧的火一样刻不容缓。作为大乘修行者来讲,饶益一切众生的功德的源泉——精进,一定要具足,这就是佛子行。

小乘行者为了成办自利,尚且非常精进,大乘行者为了成就一切众生的利益,为什么不精进呢?一定要精进。这里主要是以大乘和小乘之间的对比,来让我们发起精进。

不单单是小乘行者,世间人也有一种邪精进。为了赚钱、获得高位、得到利益,也是非常精进。白天工作时间特别长,晚上睡觉非常少,有些人为了科研、学术做很多的事情,非常地精进,得到了利益。

小乘者也是非常精进的。一方面来讲,在佛法当中的确出现了小乘修行者和大乘修行者的差别,小乘修行者是小乘修法,大乘修行者是大乘修法。小乘修行者,对于整个三界轮回特别厌恶,因为非常清楚自己现在处在轮回当中,如果不修法会继续轮回的过患,所以对于修持能够解脱轮回的佛法意乐非常强盛,加行、精进也非常强盛。

“唯成自利”,一般来讲,小乘修行者是不发菩提心的,不会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他有没有利他心呢?有利他心,但是利他心很少,只是在自己住世期间,尚未趣入涅槃之前,小范围地利益众生。首先他没有像大乘菩萨一样,发起把尽虚空际的一切众生,安置在暂时和究竟的安乐中的心;其次在时间方面,是乃至于自己入涅槃之前;所做的利益,最多是把众生安置在阿罗汉果;范围,是自己力所能及、周边小范围的众生。普遍来讲,他只是考虑自利,所以此处说唯成自利的小乘修行者。

因为他对于轮回看得特别透彻,通过观修等,彻彻底底地对整个轮回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出离心,所以修学能够出离的佛法非常精进,勤奋到什么程度呢?“勤如扑灭燃头火”。

就好像一个人,我们自己或者是一个美女,头上着火了。一般的女子都很喜欢自己的头发,如果头发着火了,她是慢慢悠悠地先把其他的事情做完,比如先睡一觉,然后上网,再做点其他事情,最后慢慢地把自己头上的火灭掉。这是不可能的。她一旦发现头发着火了,因为对头发非常执著,马上就要想办法,立刻跳起来打开水龙头,把自己头上的火灭掉。

还有一种比喻,就像一个非常胆小的人,怀中进入了一条蛇。他本身非常怕蛇,现在一条蛇已经到了怀里,怎么办?他马上就跳起来要把它抖落下去,不会等一秒钟的时间,所以有时在描述修行者精进时,会用如救头燃、扑灭燃头火,或者懦夫怀中入蛇,马上起来把它抖落一样,完全不会拖延时间,所以小乘者是非常精进的。

作为大乘修行者,考虑的不是自利和一个人解脱,不只是让小范围的众生得到利益,而是饶益一切众生,因此担子更重,要做的事情更多。作为一个担子更重,要做更多事情的人,会反而特别悠闲吗?像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要救度一切众生,来对比一下小乘修行者。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讲,有些斯里兰卡、泰国的修行者,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是非常精进的。现在我们作为大乘的修行者,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发誓要成佛,反而每天无所事事,好像找不到方法打发自己的时间,觉得每天特别难熬,这肯定是典型不具有精进的表现。按理说发的心更大,照顾的人更多,应该更加勤奋上进才对。如果反而很懈怠,这就不对了,所以此处说,既然我们发了饶益一切众生的心,一切功德源就是要具足精进,这才是佛子行。

打个比喻讲,一个人只是养活自己,或者只是养活家里的三口人,每天起早贪黑去挣钱,补贴家用、为孩子交学费、医疗费等等,非常地精进。一个只考虑两三个人的人,都这么精进。如果一个人要管几千号人、几万号人,反而一点事情没有,这肯定是不对的。既然要解决那么多人的生活问题,或者要让自己的公司不断地创造利润,反而非常懒惰,事业是绝对做不成的,很快就会倒闭,所以,照顾的人越多、发心越大、事业越大,应该更加精进。

此处讲我们应该更加精进。小乘犹如扑灭燃头火,大乘修行者也要念诵这些让自己精进的颂词,有一个和扑灭燃头火有关的偈颂:“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大家可能都很清楚。“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当晚上的时候,我们想又过了一天了,今天过了之后,自己的生命又少了一天。“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就像一个水坑里的水本来就很少,而且水每天都在减少,这条鱼有什么快乐的呢?实际上就是让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应该精进起来,就像马上扑灭自己头上的火那样。“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应该去思维无常的道理,寿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现在的一切到了死的时候,都没什么作用,慎勿放逸呀!这个颂词的加持力特别大,很多修行者都在念。经常念的话,当我们放逸的时候,想想无常的道理,就会继续听法、思维、打坐、念咒等,缘着佛法方面去精进,所以我们应该以菩提心摄受,具足精进,这就是佛子行。

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人今生当中没有很多的资粮,也可以通过精进得到。如果一个人有天赋,比较聪明,但是非常懒惰懈怠,这个人也没什么前途可言。如果一个人先天不行,但是后天很精进,就可以逐渐弥补自己不足的地方。资粮不足,精进地去积累;智慧不足,祈祷文殊菩萨,或者通过各种方法培养智慧;悲心不足,去观修菩提心。反正什么有欠缺,都可以通过精进补上。如果一个人缺少了精进,上根者尚且不行,何况是中根者、下根者,如果不精进,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增长自己的功德、智慧呢?绝对不可能。从这方面来讲,应该日日夜夜修行,对于善法非常精进。

精进可以分为擐甲精进、加行精进和无厌足精进。擐甲精进主要指发心很勇猛;加行精进是指在日常行为、修法过程当中也非常精进;无厌足精进是指修行了多年之后,仍然没有厌足。在《入行论》当中讲,精进是喜于善法,对于善法非常欢喜雀跃的心态,好像小孩子做游戏一样永不满足,所以大乘的修行者,对于善法的修持,也应该永不满足,日夜都喜欢处于善法当中去听闻、思维、修行、帮助众生等等,这就是具有精进的表现。

己五、静虑度:

当知止观双运理,以此摧毁诸烦恼,

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佛子行。

此处让我们修持禅定。首先应该了解止观双运的道理,然后安住在止观双运的境界当中,以此来摧毁一切的烦恼。在修持禅定的时候,应该以真实超越四无色的方式来修习,这就是佛子行。

这里讲了很多关于静虑的内容。首先共同的静虑,就是把一些非理作意、粗大的分别念息灭。还有一种静虑,就是一缘专注,即心专注在一处如如不动,训练自己置心一处,也叫做一种寂止的静虑。这些方面都属于共同的禅定。

佛法当中不共的禅定,就是止观双运。止是寂止,即共同的禅定,安住一心,能够一心不乱。观是胜观,属于无我空性。小乘当中的止观,止是寂止,观就是人无空性的胜观;大乘当中的观,就是人无我空性和法无我空性,是远离一切戏论真实的空性正见。

我们分析一下止观不双运的情况,就会知道止观双运是什么情况。止观不双运,寂止就是寂止,当安住寂止的时候没有胜观;或者胜观的见解就是见解,没有通过寂止来摄持。

比如外道修持寂止,只是把自己的心静下来,就像现在有些人修瑜伽或者静坐,只是放松自己的身心,觉得很舒服,没有额外的东西。外道的寂止,就是让自己的心不产生粗大的分别念,安住在寂止当中,比如四禅、四无色等等,就是一般的寂止,没有胜观。如果只有寂止,没有胜观,可以压伏粗大的烦恼,但是没办法彻底摧毁烦恼。

反过来讲,如果只有胜观的见解,比如现在我们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空性,已经知道了五蕴上无我、万法都是离戏的空性,这就是有胜观的见。如果有了胜观的见,没有寂止,而是以散乱的心摄受,无法安住,胜观见的力量无法发挥。虽然有见解,那又怎么样呢?没有办法深入。而令它深入,让胜观如如不动,安住的时间越长,发挥的作用越大,越能趣入到胜观的真实见当中,所以如果只有胜观没有寂止,也无法成立解脱道,这叫止观不双运。

如果是止观双运,既有寂止又有胜观,用寂止去摄受胜观。寂止是一心不乱,能长时间地置心一处,现在就把它的一处安住在胜观上面。我的人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的胜观见已经抉择好了,寂止也修好了,用我得到的寂止能力安住于胜观见解,令其不散乱,然后一直安住在胜观见解,一两个小时,或者几天、几个月。力量越来越强大,胜观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然后就可以慢慢地去调伏烦恼、摧毁烦恼,通过总相的方式转为自相,现证空性。

佛法当中大乘的不共禅定,一定是止观双运的静虑,否则无法到达彼岸,所以应当了知修持止观双运的道理。在学习的时候,一般来讲先学习胜观见解,然后修寂止,再用寂止去摄受胜观,就可以真实地实修。在佛法当中,寂止很重要,胜观也是非常重要。止观应该是无二的,双运有的地方翻译成双融,意思就是一味、无二,止观双运就是止观无二、止观一味、止观一体。

“以此摧毁诸烦恼”,前面讲了,寂止只能压伏烦恼,胜观只能知道催伏烦恼的理论。如果证悟了人无我空性,就打破了人我执,因为人我执是烦恼障的因,所以人我执一打破,烦恼障就破了,烦恼一破就获得解脱了。而法执是产生所知障的因,当证悟了法空,就打破了法执,所知障就也没有了,没有所知障就成佛了。虽然理论上知道,但是没有寂止的摄受,没办法发挥它的效用。如果既有寂止,又有胜观,可以摧毁一切烦恼。

第三四句教诲我们修习禅定。怎样修习禅定呢?“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要超越四无色。真正的寂止是四禅八定,四禅就是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八定,就是前面四禅加后面四无色界的禅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都是属于三界的禅定,没有办法出三界,最高就是非想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的心非常细微,执著非常少,他是通过修禅定的方式让自己心很细微,但是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一点没有摧毁,只是通过修禅定达到了一种状态。四无色界当中的非想非非想,是整个三界当中的顶点。

最下面是欲界的心,就是现在我们的心,无法安住。第一刹那想这个,第二刹那想那个,非常散乱。如果在欲界当中修持九住心,就可以达到欲心一境,欲界的心在一境当中,相似地安住一段时间,然后通过修持达到轻安,再修持就会达到初禅。初禅已经超越了欲界心,欲界心很粗,初禅的心比较细,已经达到了色界定,然后再修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属于比较清净的禅定了,在禅天界当中是最清净的。

上面还有四无色定。有些人修了四禅之后,觉得色界的心仍然太粗,因为毕竟有色,虽然色的执著已经很弱了,但是还有色法存在,他仍然不满足,因为他厌离色法,所以开始修空无边。四无色定当中第一个是修空无边处,把色法通过修定的方式修空,这个空不是空性的空,而是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一片,连色法都厌弃了。修空无边处一定时间之后,又觉得空无边处也不对,就开始修识无边处,心识是周遍一切的。对识无边处也厌弃了,就修无所有处,连心识也没有了。对无所有处也厌弃了,就修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是最高的了,所有的心能达到的状态中,非想非非想定是属于最细的。非想,没有下面的无所有等一切的想;非非想,也不是完全没有想,而是想已经达到最细微了。

修持禅定的时候,要真实超越四无色。因为四无色定以下,全都属于共同的有漏禅定,没办法让我们达到出世间或者大乘的禅定。怎样才能超越四无色定呢?就是止观双运,在修寂止的同时修胜观见,叫做超越四无色的修法。因此应该真实超越四无色定来修习禅定,这就是佛子行。

己六、智慧度:

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

故以方便三轮空,修持智慧佛子行。

如果一个人修行的时候,没有智慧度,以五度本身不能得到圆满菩提果,所以以殊胜的方便修持三轮体空的方式来修持智慧,这就是佛子行。

此处教诲我们要修智慧度。智慧的本体还有很多种,比如了知世俗法、胜义空性的智慧等等,此处的智慧主要相应于空性。《入中论》中月称菩萨在讲第六度中,讲到了圆满空性。他解释慧度的时候,以空性慧作为核心,此处也是以三轮体空的空性慧,作为讲解智慧的核心。

此处从反面讲到了智慧度的重要性。“若无智慧以五度”,如果没有抉择万法为空性的智慧,单单靠前五度是没办法圆满菩提果的。甚至布施要成为布施度,持戒要成为持戒度,都必须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才能到彼岸。度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布施如果没有智慧摄受,只能叫布施的修法,或者布施的善行。你可以修布施,比如世间上的慈善家也在修布施,这种布施只是布施的善法。如果让布施到彼岸,成为布施度,单单靠做一点布施是不行的,必须还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安住在能施、所施、所施的物品都是空性中做布施,就是相应于到彼岸的修法了。或者如果有了空性摄受的布施,最后就能真正到彼岸,达到究竟、圆满。

以布施为例,前五度如果没有空性摄受,都没办法成为度,怎么可能以布施的修法最后成佛呢?持戒、安忍、精进、禅定都是一样的。刚才讲如果修静虑,即便修到非想非非想还没有出三界,所以必须要有智慧度,而且应该以圆满的智慧度摄受,如果只是以智慧度的一分来摄受,比如人无我空性来摄受,还是没办法达到布施度。因为只是以人无我的空性摄受,没有以法无我的空性摄受,所以必须要有圆满的智慧来摄受,才能真正到达彼岸。

没有智慧摄受,这些都没办法成为真实的修法,所以智慧三轮体空的本性,非常的重要。三轮是能做、所做和作业,能做的作者,所做的比如持戒,作业是持戒的过程。如果认为做布施的时候,有能作者、布施的对象、所布施的东西、布施的动作,觉得我的布施就圆满了。这样安住在三轮实执当中,不能称为布施度。如果在布施的时候能够了解,能施、所施、作业三轮的体性是空性的,就相应于这样的布施。

如果没有智慧度,没办法得到圆满的菩提果。而我们现在想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去追求菩提果。既然想要得到圆满菩提果,必须要知道智慧度的重要性,所以应该以殊胜的方便,来了达和修持三轮体空智慧。了达三轮体空的方便有很多,比如《中论》《四百论》《入中论》《入行论·智慧品》,都讲到了空性的道理、三轮不存在。如果真正了解一个法的空性,可以类推万法是空性的。

尤其在《入行论》中,讲人时讲人无我空性,讲法时讲法无我空性。如果了解这些之后,就会容易理解,能施、所施、施物或者能做、所做、作业,都是无自性、空性的。而在做的时候有三轮,能做、所做、作业,把空性的理念加进来之后,能施的我是人无我空,所施的对象是人无我空,所布施的东西或者作业的本性也是法无我,这一切都是显而无自性的,叫做三轮体空。应该通过方便来抉择、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然后再安住在打坐的方式去修持、现前三轮体空。通过三轮体空来修持智慧,就是佛子行。

大恩上师经常讲,有些道友对于世俗法,比如放生、供灯、朝山等特别有兴趣,但是对于智慧缺乏兴趣。一方面来讲,缺乏兴趣是福德欠缺的表现,当真正走上解脱之路,或者即将趣向解脱之前,有个前兆,第一个苏醒菩提心,第二个对空性教法感兴趣。

此处有两个方便。第一个方便,有些道友对世俗法有兴趣,对胜义法没有兴趣;有些道友对胜义法很有兴趣,对世俗法没有兴趣,这也是需要补充的。对胜义法有兴趣固然好,但是如果没有世俗法的支持,只以胜义谛的一只翅膀没办法飞翔在佛教的虚空当中,所以既要有世俗谛的翅膀,也要有胜义谛的翅膀,天鹅王才能飞到虚空当中,带领其他天鹅趣向成佛的彼岸。因此我们就知道了,必须要有方便。这可以理解成学习空性的方便。

第二个方便,修持空性不是真正的单空,什么都没有。必须要有方便,方便就是慈悲,所以在修空性的时候,应该以慈悲心去摄受智慧。悲空双运或者智悲双运,这是真正的佛子行。修持大悲心也要用空性摄持,修空性也必须有方便的慈悲去摄受。如果既有了方便,也有了三轮体空来修持智慧,就是一个很圆满的修法,这是殊胜的佛子行。这方面大家应该记住。

戊二(修学经中所说四法)分四:一、自观自之错误而断除;二、断除谈论菩萨之过;三、于施主断除贪恋;四、断除说粗语。

这四种是佛经当中讲到的,一个菩萨如果想要成就,有四种需要注意和修学的地方。

己一、自观自之错误而断除:

在修学佛法当中,要习惯于观察自己的问题,不要习惯于观察其他有情的错误。

若未观察自错误,以法形相行非法,

是故恒时审自己,断除过患佛子行。

如果没有经常观察自己的错误,就很容易以佛法的形相去行持非法的行为,是故应该恒时审察自己来断除过患,这是佛子行。

前两句讲到了没有自观错误的过患,后两句就教诲我们,要通过观察自己来断除过失。

“若未观察自错误”,因为凡夫人的习气都是习惯于观察别人,很自然地去观察别人有什么错误。如果经常习惯性地观察别人而不观察自己,没有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和相续的缘故,虽然自己的错误已经非常严重,但是自己还不得知,就会出现“以法形相行非法”。表面上穿着袈裟,或者是一个居士、修行佛法的人,好像在行持正法,每天念经、供灯、顶礼,每个星期参加共修,经常放生,以善良的佛法行者的形象出现在别人眼前,但是内心当中充满了非法的意乐,显现出非法的行为,就很容易以法的形相来行持非法,实际上行持的是非法,只不过表面上以法的形相做了伪装。

如果这样就很难改正。因为如果是一个恶人,他知道自己的心地和行为很肮脏,所以会急于改正。对自己的问题能够了解,改正起来也比较快,关键这个地方是“以法形相行非法”,他行持的是非法,但是表面上是以正法的形相示人。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种情况是,他看到外表的形相,觉得自己是一个佛法行者,观察不到自己非法的心和经常性出现的非法行为,处于一种迷乱的状态当中。第二种情况是,虽然很清楚自己内心当中非法的情况,但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然后以法的形相来掩盖。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法油子,要改变很困难。此处讲的主要是第一类,没有经常观察自己的缘故,不了知自己以法的形相在行非法,所以就有必要来观察自己的错误。因为第二种情况,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但是不想改变,想要掩盖,继续通过法的形相去骗取钱财,得到世间的名闻利养,所以给他讲很多正法也不起作用,让他观察也不愿意观察。

关键是第一种人,如果以表面正法的形相掩盖,没办法发现自己非法的行为,这时候就必须要恒时审观自己。通过什么来审观呢?主要以经论的意义、上师的教言为标准,以此作为镜子反观自己。虽然想要反观自己,但是不知从何下手,因为没有一个参照的东西,怎么知道自己行持的是法,还是非法?这时候就需要学习佛教的经论,然后使用佛经论典的法镜来照自己:哦,这里所讲的功德可能我是有的,这个过失我是有的,那个过失也是有的……学完之后,就找到了一个反观自己的方法,然后可以恒时观察自己,到底有没有安住在非法状态,有没有做非法的事情。恒时观察自己,就会找到。现在自己可能是正处于非法当中,必须要断除;现在可能自己即将要行持非法,必须要断除。如果能够恒时观察自己,对于自己断除过患就有了一个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观察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患,那怎么去断除呢?还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佛弟子、很好的修行者,其实早已偏离了正法的轨道,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不观察导致的过患。如果经常观察、审视自己,发现过失,然后再通过经论中提供的断除过患教言,反复去串习,就可以断除自己的过患。

修学佛法得到一些智慧,并不是用来观察别人的,主要是为了观察自己的。首先观察自己有什么过患,把自己的问题调伏之后,再用智慧去帮助别人,把方法告诉给别人,让别人做或者我们帮助别人去做,调伏他们相续当中的烦恼。学佛的第一个阶段,佛法主要给调伏自己提供了殊胜的方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观察别人。而我们是首先去观察别人,用佛法的尺子去量别人:你不具足这个功德、那个功德,你的过患很大等等,佛法就变成了观察别人的窗口,这和佛陀、祖师宣讲正法的初衷背离了,所以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也要了解以佛法来反观自己的必要性。

己二、断除谈论菩萨之过:

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士夫,不说过失佛子行。

断除谈论菩萨过,不能谈论其他菩萨的过失。如果以烦恼引发谈论其他菩萨的过患,会摧毁我们相续当中的功德,所以对于发了菩提心,安住菩萨行大乘的诸士夫不说过失,这是佛子行。

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众生有一个通病,喜欢说别人的过失。不仅自己喜欢说,当听到别人说其他人过失的时候,自己也很喜欢听,听到某某人有过失,虽然自己得不到什么利益,但是觉得很舒服,好像其他人都有过失,就我一个人没什么过失一样,处在这种可笑的优越感当中。

凡夫人的通病是喜欢说过失,但是喜欢说过失会给自己招致很多的问题。如果喜欢说别人的过失,自己也会因为产生烦恼,听过失、说过失、传过失,会造下罪业,所以在后世也会感受相应的果报。还有在所说过失者的身份中,有些是很低劣的人,有些是一般的人,有些是世间贤善的士夫,有些是小乘的修行者,有些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有些是已经证悟的菩萨,有些是佛的化现。说过失的时候,以我们凡夫人肉眼凡胎,哪里能看出到底谁具有功德,谁过患很严重;谁是佛菩萨,谁是凡夫人。即便是过患很严重,那也没有必要去说他的过失,因为说别人过失只能失坏自己的相续,让自己习惯于说别人的过失。因为说别人过失,就会习惯于观察别人的过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只是看别人的过失,没办法对其他众生产生恭敬心、慈爱心,一系列佛法中要求我们生起的功德都难以生起,所以我们不能说过失,不管是谁的过失。此处是指比较严厉的对境,谈论菩萨的过失。

此处的菩萨分两种。第一种是发了世俗菩提心。如果一个人发起了一刹那菩提心,他的名称已经转变成菩萨了,所以按照《入行论》的观点,菩萨的标准是发了世俗菩提心,生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就是一个菩萨了。第二种按照《入中论》的观点,是一地以上登地的菩萨。

不管是哪一种,谈论过失的过患都很严重,而且此处是以惑、烦恼引发,有些时候是嫉妒心,有些时候是嗔恨心、傲慢心的心态,谈论其他菩萨的过失。第一个,是以烦恼引发的,注定成了一个恶业,虽然身三语四可以开许,但是意三是不开许的,这在《大圆满前行》当中讲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以惑、以烦恼来谈过失,注定成为恶业,没有任何变通之处。第二个,谈论过失是造一种恶业。第三个,是谈论菩萨的过失。菩萨是很严厉的对境,这就是错上加错了,本来是由烦恼引发说别人过失的恶业,又是谈论菩萨的过失,所以罪业很重。重到什么程度呢?“则将毁坏自功德”,自己辛辛苦苦修习的功德会因此而毁坏,所以千万不要谈论菩萨的过失呀!

在很多《入中论》的注释当中,都讲到了诽谤菩萨、谈论菩萨过失本身的过失,是非常大的。在《极乐愿文》的颂词以及《极乐愿文大疏》中讲到了,如果谈论菩萨的过患,比杀害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的罪过还要严重。杀害一个虫子、拍死一只苍蝇的过失很大,杀一个人的过失更大,把所有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杀了,这个过失就大得无边无际了,但是通过烦恼心引发,说某某菩萨的过患,就更加严重。

因此诚信因果的人,想要保护自己相续的修行者,一定要对说过失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最好不谈过失。如果不谈过失、不参与谈过失,就不存在谈凡夫的过失,还是谈菩萨的过失的问题了。首先,当然是调伏烦恼、没有烦恼是最好的;然后,如果有烦恼的情况下,不谈过失是最好的;如果谈论过失,必须要忏悔。因为我们不知道所谈论过失的对象到底是不是菩萨,所以我们就当成说了菩萨的过失来看待,精进地忏悔。

我们身边的修行者,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是烦恼粗重的初发心菩萨,你去说他的过失,觉得他没什么,认为“我比他还早入学会,应该是老资格,应该随随便便可以说他的过失”。但是如果他发了菩提心,成了菩萨了,那你说他的过失,自己也得到过失了。有很多菩萨隐藏在世俗凡夫的团体当中,有时候隐藏在佛教中,有时候隐藏在世间中,有时候隐藏在外道中,到底谁是为了专门调化众生而显现在他们身边的菩萨?谁会知道啊,都没有办法了解,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观清净心,不谈论任何菩萨的过失。如果知道他是一个大德,我们再去谈论过失,就非常不好了。明明知道这是某寺庙具有殊胜功德的大德,还去说他的过失,相当于自杀一样。还有一些时候,我们根本不清楚,最好不要说任何人的过失,因为我们不知道谁是菩萨的缘故。

此处虽然科判当中是讲断除谈论菩萨之过,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相续的缘故,最好不要谈论任何有情的过失,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谁是菩萨、谁不是菩萨。如果不谈论别人的过失,我们损失了什么?我们没有损失任何东西。不谈论别人的过失,既保护了自己的相续,培养了清净心,在这过程当中反观内心,或观察别人的功德,自己也会增长功德。因此不谈论别人的过失,非但对自己无害,还有很大的利益,而且也对他人无害,有很大的利益。

因为有很多必要的缘故,对于发了菩提心的大乘士夫,千万不要说他们的过失,观清净心是非常好的;如果说了过失,有时候会犯下更严重的过失。作为寺院、学会的负责人,不点出有些人不好的行为也不行。如果已经比较明显地看到了之后,就以慈悲心、为道场服务的清净心摄受,而不要以惑去谈论。首先了解清楚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有问题,要去规劝的时候,应该以慈悲心或者为道场清净考虑的想法,和他谈论这个问题,这方面也是开许的。否则,以惑、烦恼去谈论别人过失,任何时候都不开许。如果为了维护道场清净,不得不去说过失,最好通过善心摄持,说完之后做些忏悔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佛学院的大管家们,必须在僧众当中去讲有些僧人的过失,讲完之后就念诵“嗡班匝萨埵吽”,下来之后也会念很多心咒忏悔,因为对境的确非常严厉。

如果是这样干脆大家都不要去管了,这样也不行,因为毕竟是世间当中,以凡夫为主的团体,在一起肯定就会有些问题,如果谁都不发心去做这些事情,大家的修行就不能增上。如果有些人有一定的因缘和机会去做管理者,要尽量以慈悲心、公正的心态摄受。公正的心态很重要,有时候我们听到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反映情况:“我觉得这个人很有问题啊!”自己也不去调查,就开始在大庭广众当中,去宣讲某某人有什么问题,这是不好的。首先作为一个负责人要公正,两边都要听,先听他是怎么说的,反过去另外一边是怎么说的,这件事情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真实存在,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样。要通过慈悲心、清净心去就事论事,不要针对人,把事情解决,这些方面都是开许的。如果没有人去做这个事情,那团体就不能成为团体,大家的修行都不能得到增长,所以如果不得已要做的时候,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做比较好。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