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1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开始宣讲《俱舍论》。《俱舍论》很早以前我学过一次,中间基本上没怎么看,也没有讲过。《俱舍论》是一部很殊胜的论典。在五部大论当中,属于小乘的修行方式,一个是《俱舍论》,抉择了小乘的见解和修行,另一个是戒律,当然我们学习的戒律,不单单是小乘戒律,还有菩萨戒、密乘戒,但是在小乘当中,一般来讲,行为方面就是戒律。比如比丘的戒律、沙弥的戒律、居士的戒律等等,见解和修行方面就是《俱舍论》。

从大乘的角度来讲,《俱舍论》抉择了世俗谛中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然后是信心说法,抉择到烦恼、圣道、智慧、禅定,最后按照自释的观点,还有一个破我,就是无我品,所以小乘的见解和修行的方式,在《俱舍论》当中,都已经包括了。虽然我们是大乘的修行者,或者自诩为密乘的修行者,但是小乘修行的方式,属于共中士道。我们学习过《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有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中士道当中,有为中士和共中士,共中士是小乘和大乘有一部分共同的,比如说出离心、戒律,还有抉择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这些是共同的。有些是不共的,小乘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下去,最后依靠这个方式趣入正道,得到最殊胜的阿罗汉果位,出离三界轮回。到了某个阶段,小乘和大乘就要分手。大乘开始抉择菩提心,抉择二无我空性,修持六度万行,通过十地的方式,趣臻于佛果。小乘没有这样,所以有些是共同的。

还有我们学习中观和其他教法的时候,里面也有很多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概念。在《俱舍论》当中,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抉择的比较清楚,比较细致。如果我们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了解的比较清楚,在抉择中观的时候,提到五蕴。比如我们学习《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还讲了很多“无眼处”等等,这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空性的。我们会说,通过推理知道色法是空性的,但是色蕴到底是什么,它包括了什么法?十二处、十八界是什么?可能并不知道。这些问题在《俱舍论》当中,讲得非常清楚。我们学习二转法轮的般若空性、三转法轮的如来藏光明,密乘中五蕴就是五佛等等,很多的概念,很多的修行,基础都来自于《俱舍论》当中的抉择。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经常说五蕴皆空,到底五蕴是怎么样的,可能有些人不一定说的清楚,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尤其是正统的佛法怎么抉择五蕴。虽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些学者,还有不懂佛法的人,他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解释,这是非常可笑的。从五部大论的角度来讲,真正抉择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就是要通过《俱舍论》,另外《现观庄严论》里很多的概念、名词,在《俱舍论》当中,都抉择的比较清楚。

我曾经在宗喀巴大师的传记当中看过,他发心学习《现观庄严论》的时候,看到里面很多的术语、概念,都是引用于《俱舍论》。他觉得要学好《现观庄严论》,还是应该先把《俱舍论》学好,所以他就返回去学习《俱舍论》。这些在他老人家的传记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俱舍论》可以作为上上佛法的基础,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俱舍论》和因明一样,都称之为聪明论。

我理解聪明论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思,就是说必须有一定的智慧,你比较聪明,才能学得懂。因为《俱舍论》的词句比较难,以前益西上师也讲过,因明、《俱舍论》没有很深的意义,不像中观那样抉择到无分别智慧,第三转法轮讲到光明藏,抉择到究竟的佛性。虽然没有那么深,但是有些逻辑和词句比较难,所以按照一般的说法,学习戒律的话,比较精进就可以。只要该背的背,该记的记,就没有什么难懂的,而要学习《俱舍论》、因明,就要有一定的智慧。相当于我们前面讲的,稍微聪明一点的人,觉得《俱舍论》、因明比较容易学。可能有些道友以前学过因明,觉得不是很好懂。找到规律的时候,中观的词句也不难懂,但是它意义很深,为什么意义很深呢?因为抉择的是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智慧,或者佛陀证悟空性的智慧,都不是我们分别心的境界。虽然词句表面上容易懂,但是越学越深,最后要把我们的分别念全部泯灭在法界当中。有些道友学过《宝性论》,觉得词句不那么难,但是越学习,意义越深邃,会有这种感觉。

而俱舍、因明的词句比较难。以前益西上师讲过,如果你真正地下功夫,把这些搞懂之后,就没有什么更深的,意义就在这里。而且慈诚罗珠堪布也说,《俱舍论》里面有很多有部的观点,如果你要去较真,为什么这样?它到底怎么样?有时候是没办法推理的,所以学习俱舍的时候,里面是怎么讲的,我们这样去了知就可以了。这些概念就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要用中观、唯识的道理去推,说里面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可能你通过上乘佛法的智慧,想要去了解比较困难。这是第一,我们学习《俱舍论》,要有一定的聪明才智。

第二种意思,就是说学完俱舍、因明之后,我们的思维会比较清晰。比如五蕴是什么?现在很多道友可能对五蕴有个粗大的概念,就是色、受、想、行、识,但是在《俱舍论》当中,五蕴的分类很清楚。首先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分了五类,五类当中,色蕴、受蕴又细分,把每一个条理梳理得特别清楚。现在我们属于比较粗犷的智慧,以比较粗大的智慧了解比较深细的佛法,有时候会比较困难。在《俱舍论》中,通过学习词句和论典的组织方式,会把我们的智慧梳理得非常有条理。色蕴分了很多种,比如说色蕴当中,有属于自己的方便,眼、耳、鼻、舌、身,也是色蕴,对境方面是色、声、香、味、触,色法当中有显色、形色,声音当中又有哪些种类,把这些分很清楚以后,我们的智慧就很细致了。以后别人提到色蕴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那么笼统,好像浆糊一样,搅成一团,虽然有点概念,但是分不清楚,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如果认认真真学习《俱舍论》,会让我们的智慧比较有条理,也更加细微。

在世俗谛当中,我们的智慧比较清晰,比较有条理,对于学习胜义谛的法,有什么作用呢?在抉择中观、唯识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比较有条理的智慧,才能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尤其佛法很深细,用大概的方式,只能学到笼统的智慧,没办法体会到佛法的深细,具有加持力,吸引人的特点。

不管怎么样,你懂也好,不懂也好,佛法都是永远不变的。佛法是佛陀证悟之后,讲出来的东西,不会有一个字改变的,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怎样和佛法相应,怎样了解它,怎样修证它,在内心现前佛法的智慧,这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佛法的意义永远不变。大藏经、五部大论存在这么长的时间,永远不变,变的是我们自己,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学习,一批又一批的人通达,一批又一批的人通过佛法证悟、调伏烦恼,所以关键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

学习《俱舍论》的必要之一,就是让我们的智慧变得深细,就像学习了因明之后,我们说话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不会那么笼统,随随便便了,变得更加谨慎,更加有条理,形成比较细致的思维。

从某些角度来讲,有些人可能会批评胜义谛空性的东西,搞这么多分别念干什么。众生本身就处在分别念当中,不管怎么样,你呵斥分别念也好,赞叹分别念也好,反正众生没有证悟胜义谛之前,分别念是层出不穷的。关键就是说,我们要把分别念约束起来,怎样把分别念变得有用,变得利于我们解脱,可以在抉择佛法方面起作用,不是乱糟糟的一团。归类之后,梳理一下,让它有条理,有层次,哪些属于暂时需要的,哪些属于不需要的,哪些是颠倒的,哪些是正确的,所以好的、不好的、善的、恶的,它是世俗谛当中暂时的、究竟的,就像我们的书架一样。这是中观的书,放在中观一类,那是因明的书,放在因明一类,一看的时候,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如果有了这种智慧,我们再去学习佛法,更加容易对佛法产生定解,更加容易和佛法相应,更加容易对佛法产生清净的信心。我们在世间当中,修学佛法会遇到很多内心当中的分别念,有时候会遇到很多邪知识,有时候会遇到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定解,没有自己的智慧,拿什么应对分别念、烦恼。如果没有东西去应对,我们怎么保证自己现在学习佛法的见解、劲头,对佛陀佛法的信心不会退失?我们没有这种把握。

我们通过学习大经大论,因为它讲得很深、很多、很细、很广,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比较深的智慧,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退失。也许有些时候,我们还没办法完完全全调伏邪见深重的人,但是学习佛法之后,内心当中的见解不会轻易退失。有些人学因明,或者学俱舍,时间长了之后,对于别人说的话,不会随随便便相信,看到什么,或者遇到什么很稀奇的事情,他不会轻易相信,但是一旦确定了,就不会退失的。这方面就是学习佛法,尤其学习过大的论典之后,会产生一些世俗谛方面的智慧。

前面我们讲过,凡夫众生处于轮回当中,他的分别念本来就很多,本来就很乱,所以现在一下子让它寂静下来,怎么寂静下来,我们还没办法找到头绪,这时候就要用一个比较复杂的方式,去应对比较复杂的分别念。有些人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复杂的东西,因明、俱舍、中观这样那样的推理,直接安住心性不就得了,安住心性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通过长期的学习,比如说学习俱舍、因明、唯识、中观,每一个教法都有自己不共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逐渐发现自己有意无意地,把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剔出去了,不符合佛法的东西,慢慢就从自己的内心当中扫出去了。最后留下来的信心,清净的正见、定解,对众生的慈悲心,这些是不是分别念呢?肯定是,但如果没有通过前期复杂的学习,我们得不到这个东西。虽然安住心性很简单,但是我们安住得了吗?这么多复杂的分别念当中,我们到底挑选哪一个?哪一个是自己要安住的,我们根本就没办法选择。因为我们没有经过筛选,没有经过拣择,作为具有复杂分别念的众生来讲,通过比较复杂的方式,进行筛选、甄别很重要,所以通过这样方式学习了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会发现内心当中留下来纯真的东西比较多,然后似是而非,比较混淆的东西,这些方面越来越少了。

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确信,很多东西确定下来,以前搞不清楚的现在确定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早就已经剔出去了,所以必须次第地在佛法当中,对于有加持力的东西慢慢学习。因明我们学很多,有些就是假立的东西,名词、词句,就是一种分别念而已,没有什么其他的可以用。如果我们不学习,就没办法认知,《俱舍论》也是这样的。

有些人说这好像是一个小乘的论典,小乘的论典我们不需要学习,大恩上师在讲俱舍的时候,也是在很多地方呵斥过这种观点。我们的智慧超不过历代传承上师,超不过法王如意宝,超不过大恩上师。五部大论的讲解方式,由很多以前的大德通过智慧观察,才确定下来的,不是说随随便便在路边找了一个摆摊卖凉粉的人,他说《俱舍论》不能学,或者他说,我觉得学习《俱舍论》很好。他觉得好也罢,不好也罢,没有什么价值。关键这些都是以前的高僧大德一代代抉择传承下来,很多人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了收益,帮助特别大,所以说才把这个传统固定下来,没有变化过。否则的话,一两千年的修行传统,现在突然被一个没学过几年佛法的人发现,这没有什么用。告诉道友说,我觉得没什么用。这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学习《俱舍论》有很多的必要性,当然我们慢慢学习的话也会了解。

传讲《俱舍论》的传统,在以前玄奘法师翻译以后,《俱舍论》就比较兴盛,还有唯识也比较兴盛,所以《俱舍论》的注解也有很多,而且写得比较好,比较广的注释也有很多。

玄奘法师翻译了《俱舍论》颂词、自释,也翻译了《顺正理论》等等比较大的《俱舍论》注释,后来他的弟子也是传给自己的弟子,学习通达了《俱舍论》,然后写注释弘扬的也比较多。现在我们手上有很多可以作为正量的,作为参考的参考书。在内地汉传佛教当中,我们学习中观的时候,比较可靠的参考书、注释,不是很多,但是《俱舍论》比较多,现在我们手上既有古代大德造的注释,还有现代上师造的注释,我们尽量多去学习。

这次讲《俱舍论》,主要是讲解颂词,不讲注释。颂词是大恩上师翻译的,我们按照《俱舍论浅释》的意义去讲。讲的时候,主要是侧重于词句方面,我想把词句的方式,尽量讲的清楚一点。当然词句是比较简略的,肯定会引用很多其他地方注释的意义。其他道友学习的时候,自己回去看书,对于不同的观点,不管是古代大德的观点也好,现在的大德的观点也好,比如说现在我们手上有智敏法师、演培法师的讲记,还有其他讲记,对于我们有用的都可以参考。看参考书的时候,有的问题可能这个注释讲的不是很清楚,然后翻另外一个注释的时候,这里面就讲到了。虽然有时候这里这个词句没有讲,但另外的地方,这个词句的解释方法就讲到了,所以我们可以多去看,但是不要忘记了,所有的意义基本上是围绕着颂词在发挥,都是讲解颂词本身的意义。

《俱舍论》稍微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世亲论师所造的注释和他所写的自释,观点稍微有点不一样。注释的颂词主要通过有部派的观点进行诠释的,然后自释主要通过经部派的观点,所以自释当中对有部派颂词方面,有些遮破和不太赞同的地方。我们自己学习,或者辅导员辅导颂词的时候,如果觉得这个观点便于大家理解,不管怎么样,都可以加进来。我们讲解、辅导或者学习,都是为了了解《俱舍论》的智慧,了解《俱舍论》到底讲了什么,所以哪一种注释都可以用,只要不偏离大德所造的颂词本身,怎么发挥都可以。只要是对于道友,学习、通达《俱舍论》有帮助,任何方式方法都可以使用,没什么不行的。

下面开始讲《俱舍论》。我们按照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科判来讲,看蓝皮《俱舍论释》的法本。法本里面的科判比较清楚,注释的内容也会引用一点。

此论分四:一、论名之义;二、译礼;三、论义;四、末义。

甲一(论名之义)分三:一、译名;二、解释论名;三、论名之必要。

乙一、译名:

梵语:阿毗达磨够卡嘎热嘎

藏语:秋温波奏戒策累俄雪巴

汉意:对法藏颂

因为这部论典首先由梵语翻译成藏语,大恩上师再从藏语翻译成汉语,所以就出现了三种名称。首先是梵语的音,然后是藏语的音,最后翻译成汉文的意义:对法藏颂,它属于对法藏,这方面就是译名。

乙二、解释论名:

在下面的颂词中,世亲论师对于论名做了注释、宣讲,所以首先往下文宣说,这个地方就不再解释,什么叫对法,什么叫藏。

乙三、论名之必要:

为什么要在前面放梵语、藏语的论名呢?首先看梵语的必要性,一方面,有些大德说过,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贤劫千佛出世,都是以梵语来宣讲正法的。现在是贤劫千佛当中的第四佛,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如果我们学一点梵语,不管怎么样,种下一点点习气,也有以后值遇贤劫剩余九百九十六尊佛的缘起。我们未来值遇弥勒佛的时候,也有用梵语来听闻佛法,学习佛法的必要性。

还有些时候,论典前面放梵语,为了表明来源清净,是不是所有前面放梵语的论典,都能代表来源清净,这也不一定。因为印度的外道也很发达,所以外道的论名前面也加了梵语。只要是梵语的,肯定来源清净,这不一定,万一外道的论典,前面也有梵语,我们说这是可靠的,也不确定。

此处主要是从佛法的角度而言,前面加了梵语,来源比较清净。当然现在的汉地、国外,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确定的原因,主要是针对汉地和国外。因为印度包括瑜伽在内的很多东西,都翻译成英语、汉语,所以前面也可能有梵语名字。此处从造论者本身来讲,他是佛教的大德。因为藏传佛教基本上从印度引过来的、翻译的都是佛法,没有其他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的时候,前面加梵语表示来源清净,这是可以确定的事情。

还有一点,加梵语是为了忆念译师的恩德。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汉文来念一下梵语的音,“阿毗达磨够卡嘎热嘎”,但是如果不解释,谁都不懂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之后,噢,这是对法藏。我们对于译者要忆念恩德。无论从梵语翻译成藏语,还是从藏语翻译成汉语,都是如此。大恩上师是我们很多人的根本上师,为我们宣讲佛法。一方面他是翻译者、班智达,一方面也是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所以对我们有好几重恩德。不单单现在学习《俱舍论》,要忆念大恩上师他老人家翻译颂词的恩德。翻译了《俱舍论》,对我们的恩德很大,这只是一重恩德,还有很多恩德。比如加持我们的相续,遣除我们的违缘,还有安排我们的学习,安排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能坐在经堂里静心的听闻佛法,也完全和大恩上师的加持分不开。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是我的福德,现在是末法时代,我们已经从轮回当中流转至今,还没有解脱,福报应该大不到哪儿去,说句老实话,就是这样的。如果完全靠我们自己所谓的福德善根,想要学习佛法很困难。

我们到外面就知道,讲一堂法,是很困难的。我到外面讲法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绝对没有在佛学院讲法这么放松。“会不会出什么事情啊”“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在佛学院绝对不会这样想。如果自己的身体没有出什么问题,一年中能够讲完《俱舍论》,中间出什么违缘障碍的想法,从来没有产生过。有些出去讲过法的道友就会知道,在讲法的过程当中,提心吊胆的情况比较多,这次我也遇到了一些。

依靠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的加持,大家能在这个地方,以很平静的方式来讲法,以很平静的方式来听闻佛法,这和加持力绝对是分不开的,还有很多方面,比如上师摄受我们的恩德非常大,了解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必要。

宣讲梵语、藏语、汉语差别的必要性,也就是这些。

甲二、译礼:

顶礼文殊童子!

这是最早从梵文翻译成藏文的时候,译者华哲僧侣加的顶礼句。

从某些角度来讲,翻译三藏的时候,论藏是顶礼文殊菩萨。大恩上师讲过,也不一定如此,有时译者有顶礼自己本尊的必要性,比如文殊菩萨是他的本尊,所以在翻译之前,顶礼自己的本尊。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佛弟子的身份,有时候显示自己本尊弟子的身份。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俱舍论》很难懂,凭自己的力量很难通达,所以我们也要顶礼文殊菩萨。经常祈祷文殊菩萨,顶礼文殊菩萨,通过文殊菩萨清净的,无与伦比的慈悲心,开启智慧。文殊菩萨的慈悲心特别强烈,我们觉得要说慈悲心,可能是观世音菩萨比较强烈,佛陀或者文殊师利菩萨,智慧、大悲都是圆满的,没有什么差别。文殊菩萨的智慧这么圆满,没有悲心是不可能的事情。文殊菩萨对众生的慈爱,也是非常的广大,非常愿意帮助众生。他加持我们的能力很大,尤其是在因地的时候,发了不共的愿,要帮助众生开智慧。现在我们恰恰需要智慧,如果想要学习《俱舍论》,也需要比较清净,比较深邃的智慧才能通达。

不单单是现在我们讲顶礼句的时候,要顶礼文殊童子。在下面的时候,也要经常顶礼。比如我们看书的时候,非常有必要首先念诵一次祈祷文,然后十分钟后再念诵一次祈祷文,慢慢养成祈祷的习惯,对于我们修行佛法,尤其是学习论典,必要性特别大。按照我们的能力,上师讲一点,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思维一点,肯定会懂一点。但是除了自己的精进之外,还是需要祈祷。因为学习佛法,毕竟不是搞世间的学术。在大学里面学习《俱舍论》的人有没有呢?有些人研究俱舍,有些人研究因明,但是你和他说,学习的时候,要祈祷一下,他会觉得很荒谬,认为这是很可笑的事情。我们现在学《俱舍论》,并不是在研究一个学问,而真正要在《俱舍论》当中得到加持,获得殊胜的智慧,所以这是关乎于心性的东西。所有佛法的修持,都是为了调伏烦恼,为了让我们内心当中产生殊胜的智慧。

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是我一个人在学习,我们还有十方诸佛,还有大恩上师,还有化现的文殊师利菩萨。既然有这么多助缘,我们为什么不去祈求他帮助呢?应该祈求他帮助。我们学习时候,经常要祈祷。看书之前,要祈祷;看书中间,要祈祷;背诵也是要祈祷,通过经常性的祈祷,慢慢得到加持之后,我们再学习比较深奥论典,也不会感觉那么费力,一旦得到了一分加持,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难以理解,所以对我们来讲,现在顶礼文殊童子,一方面我们要讲闻圆满,一方面我们自己在学习《俱舍论》的过程中,也有得到加持力的必要性。

前面的内容,我们就是简单介绍一下,不用讲很多。因为每次宣讲大论典之前,都会介绍这方面内容。大家也听了很多,所以这方面不需要介绍得太多。

甲三(论义)分二:一、入造论支分;二、真实论义。

乙一(入造论支分)分三:一、礼赞与立誓;二、解说论名;三、此论以必要等四法成立佛说。

丙一、礼赞与立誓:

何者尽毁一切暗,引众脱离轮回泥,

顶礼如理说法佛,对法藏论此详说。

首先是“何者尽毁一切暗”,“何者”就是讲佛,佛陀已经摧毁了一切的无明痴暗,然后“引众脱离轮回泥”,引导众生脱离轮回的泥潭。“顶礼如理说法佛”,佛陀能够以如理如法的方式,来宣讲引导众生、利益众生的妙法,所以对佛如是的顶礼。“对法藏论此详说”,立誓句说的是,对法藏论在这个地方开始展开,进一步的宣讲。

这里包含了礼赞和立誓,礼赞是第一、二、三句,立誓是第四句,礼赞和立誓是这样分的。

礼赞的时候,也是从三个方面做的礼赞,分别是第一、二、三句。第一个礼赞的是佛陀自利功德圆满。佛陀的自利功德已经圆满;第二个是佛陀利他的事业圆满,这些在注释当中,都是明显标出来了;第三个就是讲到了利他的方便善巧,也是已经圆满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顶礼。在顶礼佛陀,顶礼对境的时候,祖师们造顶礼句,有些从戒、定、慧,有些从智、悲、力,有些从自利利他,有些从大悲心,弘法利生的事业方面做顶礼。在顶礼句当中,应该凸显出所要顶礼的对境功德。我们了解了功德,再做顶礼,有很大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能顶礼,内心当中对于对境产生一念的信心,功德利益都是不可思议的。假如我们在无始劫以前,对于佛陀产生一念的信心,现在也许已经解脱了,也许已经在极乐世界当中了,所以如理如法的产生一念信心的必要特别大,在很多地方都要顶礼的原因,就是这样。有身顶礼、语顶礼,也有意顶礼,三种顶礼方式。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何者尽毁一切暗”,这句主要是顶礼佛陀的自利功德。自利功德是断德和证德都圆满。断就是应该断除的障碍,已经完全断除了;证就是应该证悟的功德,应该得到的东西,都已经圆满得到了,所以说该断的都断了,该得的都得到了。这方面就是说,从自利的角度来讲,已经圆满了。

这里有一个“何者”,在注释当中讲,就是代词,是某一个特殊或者专门的所指。虽然“何者”可以指任何一个人,但是如果和“尽毁一切暗”的特殊意义对照起来,只有佛陀才能解释为这里的何者。因为谁能“尽毁一切暗”,张三、李四能够“尽毁一切暗”吗?声闻、缘觉能够“尽毁一切暗”吗?或者说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能够“尽毁一切暗”吗?都不能。他们都满足不了这个条件,能够“尽毁一切暗”的只有佛,所以“何者”和“尽毁一切暗”联系起来,此处的“何者”一定仅仅是指佛陀而已,其他任何一个圣者,或者凡夫的补特伽罗,都没有办法成为这里的“何者”。此处“何者”就是代词,专门代指佛陀。

然后是“尽毁一切暗”,“尽毁”的意思就是完完全全,不是说摧毁一部分,比如说声闻、缘觉,摧毁了一部分烦恼障,痴暗只摧毁了一部分;菩萨也是比声闻、缘觉,摧毁的痴暗更多一些。比如烦恼障、所知障等一部分俱生和遍计的,已经摧毁了,但是还没有尽毁。完完全全尽毁,一点都不剩下的只有佛。还有“一切暗”,在注释当中讲的很清楚,“一切”就是讲十二处。为什么“一切”指十二处呢?我们学习过《入中论》,里面有一个颂词“佛说十二处,是众苦生门”。“十二处”是众苦生门,“众苦”是很多痛苦,很多痛苦产生的来源就是十二处,所以“佛说十二处,是众苦生门”,就是说十二处是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如果能够把这个摧毁掉了,当然就没有痛苦了,所以此处以十二处,作为所谓的“暗”。

讲《俱舍论》第一品的时候,主要是分别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比较略的针对万法进行宣讲,有些众生的根基喜欢简略的,有些众生喜欢不广不略的,有些是喜欢广的。对于喜欢广大的,就宣讲十八界,只有通过宣讲十八界,才能对整个万法了解的清清楚楚;有些喜欢简略的,你不要给我讲这么多,给我讲个大概,就给他讲五蕴;中等的就讲十二处,十二处既可以包含五蕴,也可以再展开安立十八界,所以十二处是中间的位置。既可以收缩成五蕴,也可以再展开成十八界,十二处的必要性,安立的原因,也在这个地方。还有前面讲,十二处是众苦生门,是一切痛苦产生的基础。门就是方便,或者产生处的意思,所以此处讲一切,就是十二处。

“暗”这里讲到了,属于和我执相应的八十种随眠,或者烦恼的名称、所属。不管怎么讲,这个“暗”,按照我们比较熟悉的术语来讲,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都可以包括在内。如果世间当中,有了黑暗的笼罩,众生没有办法了解,没办法看到事物。比如晚上如果没有月亮,也没有灯,我们就看不到外面,也看不到房间里的东西,这方面就是处在不知道取舍的状态当中,处在无知的状态当中,所以把黑暗比喻成众生内心当中的愚痴。

众生的愚痴有两种,一种是和烦恼相应的,一种是和非烦恼相应的。和烦恼相应的我们知道是烦恼障,小乘也承许具惑的无明,或者具染的不知,这方面叫烦恼障。第二种讲到不具染的无知,不是烦恼,但是是一种无明,用大乘的术语,比较容易理解,这就是所知障。所知障不一定是烦恼,真正讲的时候,主要是从烦恼和产生三种分别的角度,来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但是这个地方讲,属于具惑的无明,这是烦恼障。贪欲心、嗔恨心、悭贪,或者破戒等等,都是属于烦恼障。声闻最后要断尽这一切而获得解脱。另一个就是所知障,阿罗汉虽然已经断尽了三界所属的无明,但是他还没办法成为遍智。因为他对万法的所知还有障碍,没办法完完全全通达一切所知的本体,所以叫做所知障。所知障只有佛陀通过十地的修行,内心当中所有的无明彻底消尽了,对于一切所知的障碍不存在了,所以他就现前了一切所知的本体。现前所知的本体是什么,就是什么。像这样对于一切所知万法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方面是声闻没有的所知障。

此处归纳成了四种不知因。四不知因,我们学习《入行论·智慧品》,在辩论大乘是否佛说的时候,和小乘的辩论中,讲到了四不知因。此处也是讲到了四不知因,阿罗汉存在一种四不知因,阿罗汉和佛陀之间的智慧是有差别的。虽然小乘承许说,我们修持四谛法门之后,最后可以得到无学道,但是无学道阿罗汉果和佛陀的佛果,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四不知因,就是说佛陀了知的,而阿罗汉不了知,叫做最大的差别。从这方面来安立,小乘自宗也承许。

四不知因,第一个因为佛法太深细了,而不了知。在注释当中,也提到了,比如说舍利子尊者,他不了知如来的戒蕴。什么是戒蕴?就是佛陀相续当中无漏的戒体。即便舍利子尊者的智慧那么深,他也没办法了解佛陀相续当中,存在戒体的方式,到底是怎么样的。“等”字就是说以戒蕴为例,所有佛的功德,阿罗汉都没有办法了解,这方面就是说佛法太深细了,他没有办法了解。因为他的资粮没有圆满,障碍没有消除,所以对于超越自己境界的佛相续当中的种种功德、智慧,没办法了解的。

第二个对境太遥远了,也是了解不了。就像目犍连尊者,不了解母亲转生在具光世界一样,还有一个目犍连尊者,了解佛陀声音的公案。打比喻讲,我们现在经堂听课,其中一个道友就想听听智诚的声音到底能传多远,然后他开始观察,结果走到外面,就听不到了。当然凡夫人是这样的,只要到了门外,就听不到了。

当年目犍连尊者想知道,佛陀的声音到底能传多远,他起了这个动念。佛陀也有为了让后代的弟子,了解佛陀的证悟不可思议的必要,也是加持他。目犍连尊者通过神通,首先飞到须弥山山顶,他一听佛陀的声音,还是这么清楚,然后再用神通穿越很多的世界,停下来一听的时候,声音还在这儿。目犍连尊者运用自己的神通,佛陀也帮助他,加持他的神通。飞了很远之后,他的神通用尽了,停下来一听的时候,佛陀声音还是没办法停止的。这不是通过他自己的能力,而是佛加持他,帮助他,相当于在后面推他一把。

后来他到了一个世界当中的时候,他就和当时刹土的佛陀汇报了这个情况,佛陀问他:“你为什么来?”他说:“为了探听我本师的声轮到底有多远。”佛陀告诉他:“佛陀的证悟是不可思议的,通过声闻的智慧完全了解不了。”后面出现了一个麻烦,以他自己的能力回不来了。因为当时是佛陀帮他去的,他自己的神通早就用尽了,所以回不来了,这时候怎么办?那个佛陀告诉他说:“你忆念你的本师,朝着本师的方向,顶礼祈祷。”他就向佛陀当时在的方向,开始做顶礼祈祷,这样通过佛的加持就回来了。阿罗汉的智慧虽然非常大,但是没办法了解佛陀的智慧。诸如此类的公案,在佛经当中非常多,这也是阿罗汉非常明显的和佛不一样之处。

虽然佛陀是无学果,阿罗汉也是无学果,但是两种无学果的差距,就是如此之大。因为所知障的缘故,还有时间太久远了,了解不了。当年华杰施主想要出家,舍利子尊者观察到,这个人没有出家的缘分,以前几万劫当中,都没有种过善根,所以就断定说他没办法出家,阿罗汉都不接受。我们在《贤愚经》当中,也学习过这个公案。最后这位老人家非常痛苦,他就开始哭,这时候,佛陀就出现了,说:“他们不接受我接受。”经过三个无数劫的修行,成为了法自在,不是目犍连,不是舍利子,佛陀说,就是我。我才能知道一切众生有没有善根,能不能修行。佛陀说,他可以出家。因为在八万劫之前,有些说法是他念了一声“南无佛”,这样种下善根,所以可以出家。声闻的神通可以观察八万劫之前,还有八万劫之后,超过这个数字就观察不了。

还有个公案,我们以前也讲过。佛陀和舍利弗尊者一起经行的时候,有只老鹰追着一只鸽子,那只鸽子感到非常恐怖。佛陀和舍利弗走路的时候,当佛陀的影子覆盖这只鸽子的时候,鸽子就很安静,佛陀的影子走过去之后,被舍利弗尊者的影子覆盖的时候,这只鸽子就开始发抖了。尊者感到很奇怪,问佛:“我和佛陀的相续都没有三毒,为什么佛陀的影子覆盖这只鸽子的时候,它这么安静。我的影子过去的时候,好像它又恢复如初,开始颤栗了。”佛陀说:“虽然相续当中,都没有三毒,但是内心当中长久修行的智慧、福德,还是不一样。”佛陀就说:“你看下它投生鸽子已经多长时间了?”尊者通过智慧观察,发现八万劫之前,都还是鸽子。超过八万劫之前,他就没办法观察了。然后佛陀说:“那你观察不了前际,就观察一下后际。”他入定观察,八万劫之中还是鸽子,往后超过八万劫,就观察不了了。佛陀告诉他,以前是怎么样的,八万劫过后,多少劫开始种善根,开始发心,开始修菩萨道,什么时候成佛。把这些全部观察的清清楚楚。时间太久远了,阿罗汉也做不到,只有佛陀的智慧,才是真实的遍知。

还有分类无量,种类太多观察不了,就像孔雀的羽毛有很多种颜色,每一个颜色都有一个因。阿罗汉没办法观察到每一个因的根源是什么,每一种颜色的前因是什么。这个观察不到,但佛陀就能了知,一刹那之间遍知一切,这方面讲到了佛陀一切应该断的障碍,已经断掉了。断德和证德是相应的,内心当中断除多少障碍,就能相应得到多少功德,所以如果佛陀的断德圆满,他的证德也一定是圆满的。

从这方面讲,一切烦恼障也好,所知障也好,都已经完完全全消灭干净了,这时候就是“尽毁一切暗”,然后“引众脱离轮回泥”,这是讲到了佛陀利他的事业,佛陀的利他的事业就是引导众生脱离轮回的泥潭。我们也看过很多记载,小说、影视剧,都讲到了这些泥潭很可怕。有些沼泽地也是属于泥潭之一,有些属于烂泥坑。如果有些人,或者旁生,一旦陷进去了,会慢慢往下降,很难再出来。陷在里面之后,有些时候不能动,有些时候根本没办法,眼看着陷下去。泥潭是水和泥的混合物,一旦掉下去难以出来,所以此处也是一样的。本身是淤泥,再加上水和泥二者混合起来之后,众生就很难从里面出来了。

轮回泥也是一样,本身有情界、器世界的环境,再加上众生在流转的过程当中,属于爱的滋润,爱相当于水一样。因为爱也是一种比较周遍,慢慢侵蚀一切的自性,水也是一样,周遍具有湿性,所以众生的爱,主要是爱和取。十二缘起当中,有爱支和取支,爱和取就是指烦恼。众生本身的环境比较污浊,再加上转生的时候,通过烦恼不断的滋润,所以轮回变成了一个大泥潭一样,非常难以出离。这时候如果不是通过其他的人帮助,仅凭自力从轮回的泥潭当中,解脱出来非常困难。佛陀就具有这样的能力,最早的时候,三无数劫前发菩提心,中间修持二资粮,最后成就佛果,佛陀唯一要做的,按照大乘的思想来讲,就是“引众脱离轮回因”。

他是为了引导众生,因为众生自己没办法从轮回的泥潭当中脱离,只有依靠其他更有能力的帮助,所以佛陀就能做到这样的事情。因此佛陀通过他的能力逐渐引导,令众生脱离轮回的泥潭。如果内心当中,还不具有解脱的种姓。佛陀会给他讲十善,比如某个时间段当中的众生,给他讲出离心和解脱之道,他还接受不了,这时候可能佛陀会示现转轮王,给他讲十善业道,然后把他安置在安乐道当中。因为他行持十善业道之后,后世会转生天界,然后可以得到安乐。虽然不究竟,但是目前为止,只能帮助到这里了。因为他产生不了解脱的意乐,所以佛陀会给他宣讲十善道。对于想要解脱的人,佛陀给他们讲出离心。根机利的给他讲菩提心等等,所以逐渐引导众生从轮回当中脱离,这是佛陀他利的事业圆满。引导众生脱离轮回的泥,声闻阿罗汉也能做到一部分,但是能够周遍做到的只有佛陀。

自利和利他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相连的。如果自利圆满,利他的能力也就圆满了,所以自利作为利他的基础。我们只是凡夫的自利,假如通达了一些论典,我们想利他,可以把自己通达的东西教给别人,让别人也通达;如果我们是证悟者,比如已经证悟了初地,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把众生安置在初地;如果我是佛,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把众生安置在佛道,所以自利和利他是平行的。

“顶礼如理说法佛”,这是佛陀利他的一种善巧方便,也是圆满的。“如理说法”,佛陀内心当中如实的证悟,就如何的宣讲。佛陀已经证悟了一切四谛的本性,证悟了万法,了解超越烦恼的方式,获得了涅槃,所以佛陀也能把自己证悟的境界,把自己证悟的方法告诉众生。从大乘的思想来看,小乘道也是最终能够成就佛果的殊胜方便,它是大乘的一个分支,所以佛陀告诉小乘的修行者,通过修持小乘的教法,暂时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安住一万大劫出定之后,最后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菩提心,成就殊胜的佛果,所以这是如理说法,没有不了解而乱说的。

大恩上师经常讲,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不了解,就要承认自己不懂。有些讲法的人不懂,又不敢或者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不懂,讲个故事在大家都不注意的时候,就过去了。有时候大家不注意,有时候大家很注意,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没解释呢,我想知道的东西为什么没有解释,所以大恩上师说,如果我们不懂,就说不懂,这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反正不是遍知,不懂就是不懂,千万不要不懂装懂,通过转移的方式就过去了,这样不是特别好。

从这个方面来讲,如理说法不是说不懂,完完全全就是自己乱说乱讲,这不会的,然后彻底照见万法之后,安住自己的证悟当中,如理宣讲,这是佛陀第三个成办他利的方便圆满。

“对法藏论此详说”,前面三句讲到了顶礼,第四句就讲到了立誓句,发誓造论圆满。立誓我一定要把这个论典造论圆满,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所宣讲的对法藏论,对众生解脱烦恼有很大的必要性。真正来讲,如果把《俱舍论》的颂词加上自释,都学习圆满,凭这部论典就可以证悟阿罗汉果,所以小乘自宗是有解脱的。当时世亲论师造这部论典的时候,不一定是完完全全针对现在我们这些修学大乘的人宣讲的,主要是针对小乘的修行者,他们很想知道一个比较精要、概括性的,方便了解修行方式的论典,所以就造了《俱舍论》。

以前我看过,大概是《布顿佛教史》,还有《前行》当中,也是讲过,当年世亲论师问母亲,自己父亲种姓的时候,无著菩萨是哥哥,他是弟弟。母亲告诉他,你们两兄弟是为了弘扬佛法而降生的,不是为了其他世间的种姓,所以他就发心去克什米尔学习小乘的《大毗婆沙论》,精通了以后,回到印度的时候,他就开始讲《大毗婆沙论》。按照传记当中的观点,讲了六百天《大毗婆沙论》,每天结束之后,他就写一个颂词归纳,六百天结束了,六百颂的《俱舍论》就造圆满了,也有这样的讲法。《俱舍论》相当于《大毗婆沙论》的归摄,虽然里面说是《对法七论》的归摄,《对法七论》《大毗婆沙论》是一个体系的,所以从这方面观察安立的时候,就是说六百颂俱舍论造圆满。每天把一个颂词讲完之后,就归纳意义,他造了六百个颂词,最后圆满了。

这里也是为了对于小乘修行核心的《大毗婆沙论》《对法七论》当中的意义,做一个归摄而宣讲的,所以后代的修行者,如果能够学习《对法藏论》,他就可以生起智慧,明辨万法,能够了解有漏无漏法。有漏的法怎么制止,无漏的法怎么生起,这方面讲得很清楚。“此详说”,里面详细解释、介绍了《对法藏论》的内容,这方面就讲了礼赞与立誓。一定要把它造圆满,这样才能利益众生。

丙二、解说论名:

净慧随行为对法,为得彼之诸慧论,

对法之义纳此中,或此所依故为藏。

净慧和净慧随行的,叫做对法。然后“为得彼”,“为得彼”就是为了得到前面所讲到的涅槃,或者得到胜义对法。“彼之诸慧论”,“慧”和“论”是两个,就是说为了得到,为了现前胜义对法的智慧,还有这些相关的论典,也是它的因。“对法之义纳此中”,前面两句解释什么叫对法,后面两句解释什么叫藏。

“对法藏颂”,“藏”是什么?“对法之义纳此中”,因为里面就是讲《对法七论》,《对法七论》的意义,在《俱舍论》中已经全部包含了,所以叫藏。“或此所依故为藏”,“或此”的“此”字可以理解成这样的因。或者《对法七论》是成为本论所依的缘故,所以《俱舍论》可以叫藏。

下面我们还可以稍微解释一下这个意思。在详细观察的时候,第一、二句就是解释对法。有两种对法,一个叫胜义对法,一个叫世俗对法,第一句讲到了胜义对法,第二句讲到了世俗对法。首先是胜义对法,胜义对法分两个,在颂词当中比较明显——净慧和随行。净慧和随行是属于胜义对法当中的两部分。

第一个就是净慧,净慧是什么呢?见道、修道、无学道的无垢智慧,叫做净慧。真正来讲,资粮道、加行道,还是属于凡夫地所摄,智慧还不清净。真正清净无垢的智慧,是从小乘的见道开始。我们一提见道的时候,容易想到见到就是初地菩萨,见道是初地菩萨的说法,是大乘当中的思想。而小乘当中的见道,是指预流相,预流相之后,就可以得到小乘的见道。从小乘的见道,就开始有清净的智慧了,然后见道过后,马上进入修道,修道圆满之后是无学道,所以从预流相到无学道阿罗汉果之间,都有清净无垢的智慧,这就是颂词当中讲到的净慧。

然后是“随行”,跟随无垢的智慧产生的种种五蕴或者四蕴,称之为随行。因为这里相当于后面要讲到的,或者平时我们学习过的,讲个比喻就是相当于心王和心所的概念一样。比如国王出行的时候,大臣肯定会跟随。就像现在很多国家元首出国访问,如果主席、总统出去了,肯定有很多官员跟着他走,不可能说主席、总统买一张机票,一个人坐飞机,然后一个人拎个行李箱,去访问其他国家。我们可能有时候会这样,但是总统不会这样的,所以国王出行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跟着他走。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的心王产生的时候,很多心所自然而然就跟着生起来,所以净慧产生的时候,和净慧相应的其他色、受、想、行、识,这些五蕴是跟随净慧产生的,净慧一生它就生,净慧一住它就住,是成住同质的自性。就是说一个法上面,只要一个法产生,其他的法跟随自然而然就会具足的。

比如说我们产生一个眼识,眼识的心王一产生,与此同时,有很多细微的心所法,心所就是心所有的法。后面在第二品,会详细地讲解心王和心所,所以一个心王产生的时候,心所法自然跟随产生。一个烦恼产生了,同时跟随很多种它的眷属;一个善心产生了,很多眷属也会同时产生,这时候净慧和相应于净慧的五蕴或四蕴同时产生,叫做胜义对法,也就是随行的意思。

净慧和随行,一个是主尊,一个是眷属,所以说净慧随行为对法,这叫胜义对法。为什么叫对法呢?在后面的注释当中,也会提到。当然在汉地大德的注释当中,对于对法讲的很多,比较详细,讲了很多分别。此处首先“法”的意思,就是不舍弃自己本身的法相,守持自己的体性,叫做法。所有的东西都守持自己的体性,都叫法。

“对”是什么意思呢?对就是现前的意思,能够现前胜义涅槃,所以叫做对。在汉地的注释当中,把对分为两种,一个叫做对向,一个叫做对观。“向”的意思,就是趣向的意思,比如这里见道、修道等等,无学道的智慧,趣向什么呢?可以趣向于涅槃,所以叫做对向。见道的智慧可以趣向于涅槃,修道的智慧可以趣向于涅槃,无学道的智慧可以趣向于涅槃。这里就是胜义的,所谓的“胜”就是涅槃的意思,“义”就是具有真实义的,所以趣向于真实义的叫做胜义。

对法我们前面讲了,可以引导我们的心、智慧,趣向于涅槃,叫做对向。它有一种趣向的意思,就是说你见道的智慧,修道的智慧,可以趣向于涅槃,这方面就是向的意思。对法的“对”字叫做对向。

另外一种“对”,叫做对观,“观”就是观想、胜观的观。见道和修道、无学道的智慧,对观是什么呢?就是可以观想、观察四谛的法要,实际上见道所缘的也是四谛,修道、无学道的所缘永远都是四谛,所以这方面就是平行的。见道、修道和无学道的智慧观察、安住、观修的就是四谛,然后通过见道、修道、无学道,观察四谛之后,最后得到什么呢?就得到一个涅槃,所以对向的意思,就是说以见道、修道为因,以这个所依,得到一个涅槃果,这是对向的意思。

对观的意思就是说见道、修道安住了一种所观察的法,就是四谛法。不管怎么样,二者之间都是一个意思,是相通的。如果你通过见道、修道的智慧观察了四谛,自然得了涅槃果。对的意思就是对向和对观,从两个方面可以理解这里的对法。摄受起来,这个胜义对法可以帮助我们趣向于涅槃。

注释第九十八页的第一段,“能现前胜义法涅槃,故称对”,讲得很清楚。能现前胜义涅槃,叫做胜义的对法,然后世俗对法就是第二句了,“为得彼之诸慧论”,为了得到,这个“彼”字可以理解成胜义的对法。因为前面胜义对法趣向对象,或者对观的意思,和涅槃道直接相应,然后世俗的对法,可以为得彼,首先我们看“为得彼”,“彼”字什么意思?这个“彼”就是前面第一句当中所讲的净慧、随行等等。

为了得到胜义对法的前方便,它的因,都叫做世俗对法,所以为了得到胜义对法,这个胜义对法也是因缘法。如果你没有因缘,怎么可能得到它的果呢?这个胜义对法不可能无因无缘生起来,法也需要前面的因缘,它因缘是这里所讲的“为得彼之诸慧论”。

我们看“慧”和“论”两种因,一个叫慧,一个叫论。首先慧是什么呢?有四种智慧,第一种叫做俱生智慧,有的地方叫做生得慧。第二种叫做闻所生慧,第三种叫做思所生慧,第四种叫做修所生慧。首先第一个叫做俱生慧,俱生慧当然是两种。大恩上师在解释俱生慧的时候说,一方面有些人天生根机很利,所以他本身有一种俱生的智慧,这是第一种俱生智慧。另一方面,汉地的有些大德解释俱生慧的时候,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很愚痴的人,就有一定的基础。不是给你讲什么都听不懂,不了解,除了张口吃饭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清楚,就像世间处理自己生活也不知道的人,学习这些全都不懂,相当于特别愚痴那种人,叫做没有俱生慧,没有生得慧。生得慧就是说你能够听懂别人所说的话,就安立成一个俱生慧。

当然必须要有这个基础,如果你没有第一个生得慧,连世间简单的道理都辨别不清楚,你要有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是绝对不可能的。首先就是生得慧,有了生得慧之后,听闻佛法。比如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听闻《俱舍论》,听闻之后,知道颂词的意思,产生的智慧叫做闻所得慧,或者闻所生慧,听闻是因,通过听闻得到了智慧,叫做闻所生慧。有了闻所生慧之后,就是思所生慧。思所生慧这里有“思”和“思所生慧”两个意义。首先第一个思,思维的对境是什么呢?思维的对境一定是闻所生慧的慧。你首先听闻了,通过听闻了解了智慧,然后你再去思维这种智慧,所以你思维了对境,所依一定是闻所生慧的慧。

通过思考之后,生起了思所生慧。基本上就遣除了怀疑,然后得到了一种定解,这方面叫做思所生慧,最后会得到一个定解。这个定解比闻所生慧高很多,闻所生慧是摇摆的,听懂了,知道大概是这样,但是内心当中有没有遣除怀疑呢?不一定遣除怀疑。内心当中可能还有很多疑惑,听是听懂了,但是不是这样,不太了解,不敢确定,所以这个时候要确定,就必须要思所生慧。就要去思维,反复去思维。思维有很多种,比如看书、思考、辩论、讨论、询问,都叫做思维。思维之后产生一个确定,叫做思所生慧。

思所生慧过了之后,叫修所生慧。修所生慧也有修和修所生慧,修什么?这个地方所修的一定是思所生慧得到的定解。要不然你就是在乱修了,我坐在这儿打坐,在修法。你在修什么?我也不知道在修什么。反正坐在这儿很舒服,胡思乱想呗,这样不是修,一定要通过前面的思维,得到定解了,要修这个,所以说你所修的一定是思所生慧的当中的慧、定解,反正你已经确定了,没有怀疑了。因为你的怀疑在思维的过程当中,得到思所生慧的时候已经遣除掉了,修的时候通过反复串习,里面不会有很多的疑惑,你不会想这是不是修错了,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不会的,修所生慧一定是确定的,你修这个定解就够了,反反复复修,内心当中产生了觉受。首先产生了觉受,然后产生证悟,这些都会慢慢产生。通过四种智慧,产生静慧和静慧随行的胜义对法,这方面就是它的因,也叫做对法,但是它是产生胜义对法的因,胜义对法是直接趣向涅槃的,这里是间接趣向涅槃的。

还有一个论,“论”是什么意思,比如说《俱舍论》《对法七论》,这些都属于产生胜义对法的方便。论典本身是文字,只是白纸黑字,就是一个纸张,上面是字,就是一横一竖,一点一横,这方面只是能诠的表示而已,就是纸和墨的自性,本身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对法?它不是,但是里面可以表达传递出对法的意义,所以也可以叫做对法。

就像我们在讲般若的时候,文字般若到底能不能叫般若?文字般若不能叫般若,但是文字般若是能诠句,属于以手指月的手指,这个手指虽然不是月亮,但通过手指可以指向月亮,能够指出一个方向,所以文字般若也可以叫般若。对法的文字,虽然不是真正的对法,但是因为它可以指出对法意义的缘故,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安立成为对法,所以慧和论都是世俗对法。

这里讲了四种,归摄起来是两种,胜义对法和世俗对法。第一胜义对法分两种,一个是净慧,一个是随行。第二世俗对法也分两种,一个是慧,一个是论,这方面就把对法讲清楚了。

下面来再讲藏,为什么叫藏?里面有两种意思。“对法之义纳此中”,“对法”叫做《对法七论》。《对法七论》注释当中有讲,像这些《发智论》《法蕴论》等等,《对法七论》也是在解释对法藏,首先就七步,《对法七论》当中的意义,完全归摄在《俱舍论》当中,所以说这叫藏。

为什么叫宝藏?《俱舍论》就像仓库一样,里面装了很多珍宝。仓库本身叫做藏,它叫宝藏。因为《俱舍论》里面包括所有《对法七论》的经要,所以我这个论叫做藏,《俱舍论》叫做藏,这方面比较容易理解,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或此所依故为藏”,“此”是什么,也是讲《对法七论》。《对法七论》是所依,谁的所依呢?《俱舍论》的所依。后面九十八页当中,讲了一个比喻,就好像刀鞘一样。刀鞘是刀子的所依处,因为刀子是从这里出来的,所以刀鞘本身可以叫藏,因为它是刀子的出处。然后因为《对法七论》是《俱舍论》所依的缘故,《俱舍论》本身也是藏。

这个比喻比较难理解的是什么呢?宝剑出自剑鞘,剑鞘是藏,我们容易理解,因为它是所依,刀子是从这里出来的,所以剑鞘叫藏,但是里面不好理解的就是说,剑也叫剑鞘。这是一个特殊的用法。平时我们讲剑,怎么叫剑鞘呢?剑鞘只是它的外壳,宝剑本身不能叫剑鞘。大恩上师在注释中也提到了,也许是这里使用了印度语法的一种表达方式,剑也叫剑鞘。

如果换一个比喻,比如说宝藏,里面有很多宝贝,这里是个大仓库,就相当于《对法七论》一样,然后我们从仓库里面拿出一部分东西,比如说我们从宝库当中,拿了一颗如意宝出去,拿出去的这颗如意宝,也可以叫宝藏。虽然不是整个宝藏的所依,但它是宝藏里的一部分,所以也可以叫藏。所依《对法七论》,可以叫藏。《俱舍论》本身是从这出去的,《对法七论》是所依,依靠这个所依就显现成了《俱舍论》,就从剑鞘拔出去的刀子,也叫剑鞘一样,所以我们从宝库里面拿出去的一颗珍宝,也可以叫宝藏。因为它是宝藏的一部分,是从所依当中出去的,从这方面也可以理解。

这是两种藏,第一个叫做对法的意义,完全包括在《俱舍论》当中。俱舍论本身是宝藏。第二个方面,因为《对法七论》本身是藏,它是《俱舍论》的所依,所以《俱舍论》也可以叫藏。整个《对法七论》所依的名字叫藏,能依是《俱舍论》,把所依藏的名字,用在了能依上面,所以《俱舍论》也可以叫藏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