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2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宣讲《俱舍论》。

丙三、此论以必要等四法成立佛说:

很多论师在宣讲论典之前,都会分析“必要等四法”。第一个是所诠意义的内容是什么;第二个依靠这个内容,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必要。我们学习这部论典,通达内容之后有什么必要。这是通过所诠义达到的必要。第三个如果我通达了这个意义,又有什么必要呢?这就是必要之必要。第四个是了知关联,关联就是所诠的内容和必要之间是什么关系,必要和必要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就是联系、关联的意思。这就是必要等四法。

此论也是有必要等四法。如果了解了必要等四法,对于我们学习这部论典,或者自己学习这部论典的必要性有了认知。有了认知之后,可以让我们内心当中对学习这部论典产生兴趣。否则的话,我学这个论典干什么?花这么多时间、精力,有什么必要。如果不了解的话,有可能会产生懈怠,目的不明确的缘故,我们学习这部论典可能就没有什么劲头了。首先也有宣讲必要等四法的原因和必要性。

到底本论的必要等四法是什么呢?颂词当中讲到:

无辨诸法之智慧,无法息灭诸烦恼,

以惑漂泊有海故,传闻此论乃佛说。

如果众生没有辨别诸法的智慧,就没办法息灭内心当中的烦恼。烦恼的因是我执的缘故。如果没有打破我执,没有打破烦恼。“惑”就是烦恼,通过烦恼,就会漂泊在三有轮回当中,感受痛苦,所以非常有必要产生辨别诸法的智慧,通过辨别诸法的智慧来息灭烦恼,烦恼一息灭,就可以息灭轮回。“传闻此论乃佛说”,传闻《对法藏论》就是佛陀宣讲的。

此处我们说“无辨诸法之智慧”。首先“诸法”是什么,就是一切有漏和无漏法。也就是说,众生如果没有辨别什么是有漏,什么是无漏,进而通过修学把有漏去掉,获得无漏的智慧,就没有办法息灭烦恼。下面还要讲,尤其是讲《随眠品》的时候,对于漏和烦恼都要讲,在《分别界品》的时候,也要分别漏的意思。

漏和烦恼是一个含义,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辨别,什么是有漏,什么是无漏,什么是产生有漏的因,什么产生无漏的因?如果都不了解,就没有办法息灭内心当中的种种烦恼。烦恼有很多种的分类,尤其在《俱舍论》当中,后面把烦恼的分类,根本烦恼、随烦恼等等,都讲得特别清楚。

如果没办法息灭烦恼,有烦恼存,“以惑”以烦恼就一定会产生业,如果有了业,就会漂泊轮回,漂泊有海。这里宣讲了一切众生流转的因,也是间接宣讲了还灭的因和果。

首先是流转的因,“无辨诸法之智慧”。我们可以理解成无明,一切有情流转的根本因就是无明。如果有无明,就会烦恼;第二句是“无法息灭诸烦恼”。因为有了无明,没办法了解万法的本体,所以会通过无明而产生烦恼。第四品讲业,有了烦恼就会有业,有了业就会漂泊有海,有海就是轮回,就是宣讲众生为什么会轮回。首先就是有无明,“无辨诸法之智慧”。其次就是产生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业,不管是有漏的善业,还是恶业,有了业之后,就会漂泊有海,就会显现轮回的大苦海,显现苦谛。如果反过来讲,有了辨别诸法的智慧,相当于打破了无明,他有了智慧,就可以息灭烦恼。如果烦恼一息灭,就会息灭业,业一息灭就不会有轮回,这方面就是还灭。众生怎么获得解脱呢,这个颂词当中,就把众生流转的次第,也把众生还灭,或者解脱的次第已经讲了。讲完之后,再来看科判当中讲到的“以必要等四法”,在颂词当中是怎么表现的。

首先这里有“诸法”两个字。第一句当中“诸法”,本论的内容就是宣讲有漏和无漏的,有些是宣讲有漏的本体,然后是有漏显现的果,有些讲无漏,比如说后面也有辨别圣道、智慧、定,还有自释当中,有一个《无我品》,都是宣讲和无漏有关的。本论八品的内容,都是在宣讲有漏和无漏,所以这叫做诸法。这是必要等四法当中,第一个内容所诠义,就是它所说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第二个就是讲它的必要。宣讲了内容之后,有什么必要呢?辨别的“辨”字,也是第一句当中,“无辨诸法之智慧”的“辨”。“辨”讲了必要,就是要让众生来辨别有漏和无漏。世亲论师宣讲这部论典,为什么要宣讲?有什么必要?就是为了让众生来辨别,到底什么是有漏法,什么是无漏法。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就是因为有漏;然后解脱,就是因为无漏。如果不辨别,就没办法了解;如果辨别了之后,会慢慢开始对有漏法产生厌离心,对无漏法产生希求心。想要解脱的出离心就会引发,引发了出离心之后,修持其他的资粮之后,就可以逐渐获得解脱,所以辨就是讲必要,第二支就是必要。通过这个内容辨别诸法,辨别有漏和无漏,叫做必要。

第三个就是必要之必要,我通达了这个必要,又有什么必要呢?辨别了诸法又能怎么样?我把有漏和无漏辨别完之后,还有什么?如果只是了解的话,比如说现在世间上搞学术的人,有些大学的教授等等,他也在研究《俱舍论》,研究有漏无漏,但是了解之后,又能怎么样?他只是停留在了解什么是有漏,什么是无漏,把这个内容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有漏无漏,知道得比较清楚,但是他没有第三个必要之必要。我们通达、辨别了有漏和无漏之后,还有一个最究竟的必要——必要之必要。

第一个必要就是暂时的必要,通过内容而辨别有漏无漏。究竟的必要就是后面的第三个,息灭烦恼之后,不再漂泊轮回。这个意思是从第二句和第三句,以间接的方式表现的,直接的意思是无法息灭诸烦恼,以惑漂泊有海。

我们反过来讲,如果有了辨别诸法的智慧,肯定不会产生烦恼,就会息灭烦恼,息灭烦恼之后,就不会造业,不会造业之后,就会解脱轮回,所以最究竟的必要就是让众生从轮回当中解脱,这就是必要的必要。

世间搞学术的人,没有必要的必要,只是停留在辨别有漏无漏。他可以把这个给别人讲,上一堂哲学课或者宗教课,然后拿工资,仅此而已,但是从一个角度来讲,他如果能够这样辨别,毕竟和佛法结了缘,以后会解脱,现在直接的解脱是没有的。因为他没有第三个必要的必要。现在大家在一年当中学习《俱舍论》,学了之后,我们可以辨别里面有漏和无漏的内容,最后通达了有漏无漏是什么,通达以后又怎么样呢?进一步的通达了有漏无漏去做取舍,去做修行,可以慢慢息灭烦恼,然后息灭业,最后获得解脱,这就是必要的必要,所以像这样究竟的必要就是获得解脱。

第四支就是关联。首先它的必要是依靠内容,如果没有所诠的意义,没有所诠的内容,就没有办法产生辨别诸法的智慧,这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没有暂时的必要,也不会产生究竟的必要,所以它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联系的。内容和必要之间是什么关系,必要和必要的必要之间是什么关系。内容产生必要,然后通过暂时的必要,再产生究竟的必要。这方面就是讲必要等四法。

最后一句“传闻此论乃佛说”。如果不详细分辨,它的意义就是此论是佛说的。我们要理解、辨别里面的内容,佛陀宣讲的叫经典,后代的弟子,比如声闻或者菩萨等等,他们撰著的叫论典。既然经典,才是佛宣说的,为什么“此论乃佛说”呢?就是说《俱舍论》当中所讲的五类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或者里面所讲的有漏无漏等八品所讲到的内容,首先佛陀在小乘的经典当中,都有散说过。就是没有次第性的,在这部经典当中,可能讲了五蕴,在那个经典当中,可能讲了烦恼;这部经典当中,可能讲了禅定;那部经典当中,可能讲了智慧等等,这些内容首先是佛陀在经典当中讲的,讲完之后有些论师把佛陀在经典当中所讲的内容,结集起来成为佛语。

这里面讲到的是什么?就是《对法七论》。佛陀首先在经典当中宣讲了这些内容,注释当中讲,后来迦旃延、世友、天寂等七位阿罗汉,把佛陀在经典当中,宣讲的意义结集起来,变成了《对法七论》的观点。此处的法护论师,就是汉地讲的法救论师,就是救护,救和护是一个意思。汉传佛教中讲,《法句经》是法救论师结集的,但是里面的内容是佛陀在经典当中宣讲的,其中有很多《因缘品》等等。

在注释中说,和法护论师结集了《因缘品》一样。首先佛陀在经典当中,散说了这些内容,然后由七位阿罗汉结集成《对法七论》,《俱舍论》也是依靠《发智论》《法蕴论》等等,是通过《对法七论》的方式,造了《俱舍论》。因此说此论乃佛说,它的源泉,或者内容是佛宣讲的。

这里有一个所谓的传闻,在《俱舍论》的颂词,这里是第一次出现,后面还会出现传说等说法。意思是说世亲论师他老人家在造《俱舍论》的时候,用两种观点在造论。第一种观点,主要依靠小乘的有部,造了《俱舍论》颂词。还有一个长行,在自释当中,世亲论师主要是以经部派的观点,来宣讲《俱舍论》,经部对有部的观点,有时候是有遮破的。有部派讲,传说这是佛说的,把内心当中不太信任的口吻,表现在颂词当中,所以说传闻这是佛说的。传闻两个字,表示有一点点不太信任。这里的辩论很大,汉地《俱舍论》的注释当中有,藏地《俱舍论》的注释当中也有很多。

《对法七论》或者说《阿毗达摩》的意义,到底是不是佛说的,有三种观点。第一派的观点,《对法七论》就是原原本本的结集了佛陀的语言写下来的,纯粹像法救论师所结集的《法句经》一样,就是佛语,只不过是把散于各处的结集在一起而已;第二派的观点,《对法七论》是七位阿罗汉造的,它不是佛语,是阿罗汉的语言;第三种观点是本论是凡夫所造的,不是阿罗汉造的。为什么?因为里面有很多和佛经、圣者的观点矛盾的地方,比如三世实有,或者后面要讲到无为法是实有的,很多诸如此类的观点,和真正的佛语、圣者证悟的境界不相符,所以有些人认为这是凡夫所造。此处传闻此论乃佛说,里面有一部分肯定是佛说的,也可以说有一部分是阿罗汉造的,在弘扬的过程当中,有一些不符合于佛语,或者观察、分析的时候,好像是有一些违背的地方,但是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过,这些阿罗汉为了弘扬有部的观点,或者有些时候为了照顾,或者相应于当时的根基,也有可能宣讲不了义的法。

有些认为有部派讲的话,纯粹是佛语,有些是认为是阿罗汉的语言,有些认为是凡夫所造的,有不同的观点。不管怎么样,这个颂词当中,宣说凸显了必要等四法,最后我们了解了,本论一方面是佛语,或者说可以让我们解脱,它是漂泊有海。里面宣讲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讲到了万法的本基是什么,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然后它的作用是什么,《世间品》显现整个有情世间、器世间,这是第三品要讲的,后面当然我们要讲到关联。对于这些了解以后,我们能不能获得解脱呢?最后有一个《无我品》,《无我品》中直接讲万法无我。颂词当中没有《无我品》,我们在辨别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众生的我执来源于哪里呢?众生的我执来源于把五蕴执著为整体,我们认为五蕴就是我们的身心,后面还要详细讲解,凡夫人执著身心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执著为我。众生的我执,第一就是常,第二就是整体的一,都是安立在常一当中的。

我们问众生,你的我是几个?他说,只有一个我。这个我是变化的吗?他说,我是恒常的,前世的我、今世的我、后世的我、小时候的我、现在的我是一个我。他就说,我是一和常的。如果我们学习《俱舍论》的时候,把抉择无我的观念带进去,在分析五蕴的时候,后面会分析很清楚,色蕴是什么,分了很多种类,然后受蕴是什么,想蕴是什么,行蕴是什么,识蕴是什么,把万法抉择得特别细致。尤其五蕴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当中,是变化的、无常的、多体的,蕴就是多体的,哪里有一个一呢?多体就不是一。我们懂得之后,把五蕴本体详细的分别之后,众生执著的我,就是一个常的东西,但五蕴是不是常的东西?五蕴不是常的东西。后面还会详细讲,五蕴绝对不是恒常的,它是无常、变化的有为法。

然后它是不是一体的?不是一体的。单单就色蕴而言,有很多种分类,然后受想行识,也有很多种分类,所以它是多体的。众生执著的我是一体、常有,而五蕴是多体、无常的。如果我们把五蕴的本体分析得非常清楚、非常详尽,里面安立不了我的基础。我们抉择五蕴多体、无常、变化的时候,如果把无我的观念带进去,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反观五蕴到底是什么样的,色蕴到底是什么样的,然后十二处、十八界是什么样的,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五蕴就是一个假立的东西,通过分别念把它积聚在一起。我们认为自己现在的身心是一体的,但是真正详细分析的时候,它不是什么一体的,也不是什么恒常的,纯粹就是无常、变化、多体的自性。慢慢学习之后,佛法当中所宣讲的无常无我的观念,逐渐深入到我们的内心当中。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有了这个观念,再去抉择无我,一下子就会出来无我的见解了,因为基础已经打的很好了,把五蕴分析的特别清楚的时候,再来看无我的观念,已经讲得很清楚。如果我们把前面的基础打牢了,再学一点点中观的人无我,马上就会通达我是不存在的。

下面学习五蕴的时候,大家慢慢把无我的观念带进去,分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慢慢就知道的确不存在我,所以可以获得解脱。在自释当中,有一个《无我品》,我们即便没有专门学习第九品,因为以前学习过中观的理论,抓住众生我执就是常有、一体的特点。因为众生的我是安立在五蕴上的,基就是五蕴,离开了五蕴之外找不到我,所以我们现在就在分析,所谓我的基础,五蕴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解了它是无常、多体的自性,而我们的我执就安立在五蕴上面。无常、多体的基,怎么能够安立恒常、不变的我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把我这样一分析的时候,纯粹就是妄执,纯粹就是妄基,没有一个真实安立的基础,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我是假立的,是不存在的。因为它的基础是假的,安立我的基础,就是五蕴,而五蕴是无常多体的缘故。我们在无常多体的五蕴上,怎样安立一个恒常、一体、实有的我,根本安立不了。慢慢分析之后,可以帮助我们把人无我空性,抉择得很清楚。在学习中观的时候,还有一个法无我,我们抉择诸法是空性、无常的,如果能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观点抉择细致的时候,在《心经》当中讲到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都是空性的。空性的基是什么?通过学习《俱舍论》就可以把这些搞得很清楚,所以进一步抉择法无我空性,也是比较容易的。

这方面讲到了它的必要等四法,所以我们学习《俱舍论》,对于后面不管是学习了义的教法,或者帮助我们获得解脱,对轮回产生厌离心、出离心,都有很多的帮助。在前面讲过,《俱舍论》当中,不是所有的都能用得上的,不一定对我们修行都有用。有些了解之后,需要进一步去扩展它的意义,对我们修行才有直接的帮助;有些就是了解就行了,对于宗派的说法、辩论,我们学完之后,了解就可以了,不用过于上心。其他的通过《俱舍论》,怎样帮助我们引发出离心,引发我们对人无我空性的认知等等,这方面都可以了解。

乙二(真实论义)分二:一、明确内容;二、详细抉择。

丙一、明确内容:

有漏无漏一切法,除道谛外有为法,

皆增一切有漏惑,是故称之为有漏;

虚空二灭三无为,以及道谛为无漏。

“有漏无漏”就是此处所讲的一切法,第一句是总标,什么是前面所讲的一切法,然后说“除道谛外有为法,皆增一切有漏惑,是故称之为有漏”。第一句当中,我们看“有漏无漏一切法”,把一切法包括在有漏无漏当中,所以它的核心是一切法都是有漏无漏可以包括的。然后第二、三、四句是讲有漏,什么是有漏呢?这里把它的范围讲了,“除道谛外有为法”,这方面是范围。然后它的定义是什么呢?什么叫有漏呢?“皆增一切有漏惑,是故称之为有漏”,把有漏的意义做了抉择。

我们要了解佛经当中所讲的有漏,什么是有漏呢?《俱舍论》当中讲了,“除道谛外有为法,皆增一切有漏惑”,我们把这两句记住。所有有漏的内容都浓缩在里面,以后给别人讲的时候,就可以很准确的表示有漏的体性。然后“虚空二灭三无为,以及道谛为无漏”,这是第一句有漏无漏当中的无漏。什么是无漏呢?第五、六句抉择的是无漏,“虚空二灭加起来”,就是说虚空和二灭加起来有三种无为法,然后再加上道谛,就是无漏法。

颂词第一句是总说,后面有两层意义。总而言之,科判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总说有漏无漏,第二层意义是分别宣讲有漏,第三层意义是分别宣讲无漏。以上我们把颂词划分了一下内容。

下面我们再来详细的看一下。“有漏无漏一切法”这句话,是承接上一个“无辨诸法之智慧”的颂词。本论所诠的内容就是要辨别诸法。到底什么是诸法呢?一切法到底是什么?怎么样辨别一切法?有漏无漏就是前面所讲的诸法。我们要辨别诸法,必须要辨别有漏无漏,所以《俱舍论》的核心、纲要、走势,都是围绕着有漏无漏而展开。

有时候我们学习到后面,就会忘失这部论典到底是怎么发展下来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学习到后面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乃至于第八品,都不要忘记了所有的立论都是围绕有漏无漏在展开,有些是直接宣讲它的本体,有些是宣讲它的果,有些是宣讲它的因等等,所以说有漏无漏就是本论所诠的内容。我们学习的就是辨别有漏、无漏,前面必要等四法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所以我们要辨别它。辨别之后,我们就产生了对这部论典的了解,然后进一步去修行。此处有漏无漏就是所谓的一切法。

在注释当中也是讲到了,本论说了很多,比如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等等,为什么不把这些作为诸法呢?为什么一定要从有漏无漏来标明诸法?作者世亲论师想涵盖一切法。既然要涵盖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也可以涵盖,为什么不用有为、无为呢?他主要要指明一个解脱的道理,有漏和无漏是直接和解脱相关的。有漏就是轮回,无漏就是解脱,他想要一下子表达最核心的意义。我们说,有为无为能不能表明一切法,可以表明一切法,但是有没有一种想要指引我们解脱的意义在里面?没有。有漏无漏一方面可以包含有为无为,一方面可以指明轮回和涅槃,也可以指明我们获得轮回的方向,这方面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所以它讲有漏无漏。

为什么不讲五蕴呢?五蕴就是有为法,没有什么其他的。它包不了一切法,十八界、十二处可以包含一切法,但是不能分别表达轮回和涅槃。十八界当中,既有有漏,也有无漏,为什么不讲十八界、十二处呢?虽然十八界、十二处可以涵盖一切法,但是不能分别地在十八界、十二处当中,直接表现出轮回和涅槃。有漏无漏可以包含一切法,没有漏掉的,不像五蕴一样,不能包含一切法。有漏无漏既可以包含一切法,也可以直接表明轮回和涅槃。有漏就是轮回,无漏就是涅槃,或者随顺涅槃,一下子就可以表示得很清楚。不讲有为无为的原因,为了直接表明解脱,不讲五蕴、十八界、十二处,都有自己的必要。用有漏无漏来表示,既可以涵摄一切法,又可以分别表达轮回和涅槃,而且直接点出学习《俱舍论》的核心,就是为了解脱。

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学习《俱舍论》是帮助我们解脱的,虽然大乘的修行者,并不会以《俱舍论》的方式证悟阿罗汉,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解脱,尤其是辨别五蕴等的词汇。

比如中观讲基道果。基是什么呢?五蕴所摄的一切法现空双运的就是基。讲现空双运“现”的时候,也是以五蕴做为表示。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是一切有为法?这里把一切有为法抉择的非常细致。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如幻的,当然小乘当中讲一切有为法,主要是讲无常等等;大乘中讲有为法是空性的,但是基都包含在里面,所以我们既然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到底什么是有为法,有为法的定义是什么?有为法的范围有多大?哪些是有为法?我们平时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念的很熟悉,但真正的有为法是什么?包括了什么法?有时我们搞不大清楚,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我们要去抉择大乘很深的思想,内心当中就会没有底,到底我抉择的对不对?是不是完完全全抉择了,不清楚。如果学完《俱舍论》之后,把有为法抉择的很清楚,一切有为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这样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更深更了义的法,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以上是说有漏无漏有为法是总标。

下面我们再看有漏。“除道谛外有为法”,这句话主要是它的范围。有漏法是什么呢?第二、三、四句,这三句在讲有漏。有漏法一定是有为法,但是是不是所有有为法都是有漏呢?这不一定。我们要记住,所有的有漏一定都是有为法,没有一个有漏是无为法,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反过来讲,所有的有为法是不是有漏呢?这不一定。这里讲了,“除道谛外有为法”,道谛也是有为法,把道谛这个有为法去掉以后,剩下的有为法都是有漏的。“除道谛外”,我们通过什么来讲呢?通过四谛来讲,苦、集、灭、道。灭谛是无为法,这不用说,首先把灭谛排除了,还剩下苦谛、集谛和道谛,也就是说这三谛都是有为法。如果用有为和无为进行判别,四谛当中的灭谛绝对是无为法,这是不用观察的。剩下的苦谛、集谛和道谛三谛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当中的有漏,排除了道谛,四谛当中把道谛、灭谛排除掉,这样只剩下苦谛、集谛,就是这里包含的所有有为法。除道谛外有为法,在所有的有为法当中,把道谛去掉,剩下的既是有为,也是有漏。道谛是特殊的,是有为法,但是它是无漏的。这些术语、概念,我们要记住,搞清楚之后,对于日后我们学习大乘经典的内容,都会比较有用。所有的有漏法一定是有为的,但是所有的有为法不一定是有漏的,比如道谛这个有为法,就不是有漏,它是无漏的。以四谛来分就很清楚,首先排除灭谛是无为,然后再排除道谛,因为它是无漏,剩下的苦谛、集谛,所有的法全是有漏的,这一点后面还要详细讲。

“皆增一切有漏惑”,为什么称之为有漏呢?漏是什么意思。“漏”字面的意思就是泄漏的意思,漏本身就是烦恼的意思,为什么以漏来表示烦恼呢?因为有了烦恼在轮回当中,就会泄漏很多的过患,让我们显现很多的过患,比如贪欲、嗔恚或者罪业等等,所以烦恼可以在六道当中,泄露无量无边过患的缘故,所以这方面也叫做漏。当然漏还有很多解释,其中一种就是这样理解的。“漏”就是烦恼的异名,后面第五品随眠品当中,专门讲烦恼的时候,也会把“漏”的方面做一些解释。

有些论典如果前面讲的时候搞不懂,后面就一直不懂,所以首先应该把前面的问题搞清楚,后面顺着这个思路下去。因为问题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第一个问题不搞清楚,后面也搞不懂,但有些不是这样的,有些前面讲的搞不懂,但是后面慢慢会讲,尤其是这里讲的“漏”“有为”等等,后面会慢慢展开宣讲,首先是总说,然后再展开宣讲。

我们以前过学习弥勒菩萨的论典,弥勒菩萨造论的特点就是大海波浪的方式,首先就是以中心为一点,然后逐渐往四周扩散,就像地震波一样,以震源为中心往四周扩散,这就是大海波浪的方式。这里也有这种特色,首先略说、总说,然后再慢慢展开讲,现在我们还不太清楚有漏、有为等等,慢慢就会给我们讲到底什么是有为法,它的范围到底有多少,学下去慢慢就通达了。

“皆增一切有漏惑”,这些苦谛、集谛等等,什么是有漏呢?它会增长一切有漏的烦恼,这方面称之为有漏。这句话我们还可以再讲一讲,怎么增长一切有漏烦恼?在注释当中也提到了,增长烦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做相应的方式来增长,一种叫做所缘的方式来增长,就是相应和所缘。

我们首先分析相应和所缘。相应的意思在《俱舍论》当中,就是心和心之间的关系,我们把这个重点抓住,相应有时很难理解,它是个抽象的名词,但是所有所谓的相应,比如在俱舍论当中讲相应行,不相应行,谁和谁相应,里面都是心和心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就叫做相应。它是一个术语,是专指的。所缘就不一定,它是心和外境之间的关系,所以增长烦恼无外乎就是两种,一方面是心和心之间的增长,一方面是心和外境之间的增长,这两种增长范围方式。

我们首先看相应,相应的方式就是烦恼和心王心所,烦恼和心之间相互相应,因为烦恼也是安立在自己心上面的,一个有烦恼的自性,比如贪欲等等,也是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所以烦恼本身是一种心,然后它可以和其他的心王、心所之间有一种联系,然后互相之间通过相应的方式增长烦恼,“皆增一切有漏惑”。

在很多注释当中,比喻说像粪秽,也就是我们说的大便。如果本身是一堆大便放在这儿,其他地方有水或者土,在和大便相遇之前,水和土都是干净的,它没有很臭秽、很肮脏,但是水土和大便混在一起之后,相互之间就可以增长了,增长什么?大便把水土染污了,本来很干净的水土变成了粪水,特别肮脏了。反过来讲,水土加进去之后,大便的臭味、范围也增长了,本来只有一小坨,加进水土以后,它就会增长,臭味散发出去了,这就叫做相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水土本来是干净的,但是被大便粘染之后,就变成污秽了,水土可以帮助大便的势力更加增长,臭味更明显,范围更大,染污的力量更强。这里的水土相当我们的心识一样,大便就相当我们的烦恼,烦恼和心识之间是怎样互相影响的?比如我们产生心王,比如眼识,当我们看到外境的时候,这时它只是看到而己,没有什么烦恼。眼识产生之后,紧接着产生意识,开始分辨这是好东西,这时候我们心的心王、心所,相当于水土一样,之前没有烦恼的自性,并不是说心王和心所一定是烦恼,或者一定不是烦恼的,后面在第二品还会分析,有些是本来就是这样,有些是善法的,有些是恶法的。

我们的心王、心所本来是干净的,心王我们的意识或者我们的心所法本来是干净的,但是它被烦恼染污之后,比如贪欲心产生之后,就影响了我们的心王、心所,这时通过烦恼把现在的心王、心所染污了,将它变成了烦恼,烦恼通过心王、心所的加入,烦恼的势力更加增长,这方面就是烦恼和心之间相互相应,叫做通过相应的方式来增长烦恼。和外境没有直接关系,它是内部的烦恼和心王之间,烦恼和心识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增长的。心王心所就是使烦恼增长,烦恼就把心王心所染污,染污成更烦更烦。我们说每一个众生从早到晚,不一定都产生烦恼的。有时候产生了善心,善心的心王和心所相应的方式增长了善根。有时候产生烦恼了,因为自己有心王、心所的缘故,产生了一念烦恼,如果不调伏的话,有了心王、心所的加入,烦恼越来越强盛,烦恼把我当下心念染污,变成了烦恼的状态。今天我很生气,今天我怎么样,当时就把我们的心,变成了烦恼的状态了。因为有心的缘故,把烦恼更加的增长,这叫做相应的方式增长烦恼。

还有一种叫做所缘的方式。所缘的方式增长烦恼,就是说心和所缘,所缘就是外境,前面我们说相应的方式一定是烦恼和心王之间相应了,相应是个特定的术语,只有心和心之间可以相应,其他的不是相应。比如说不相应行,这方面就不相应,色法和心不相应的。所缘的方式就是内心和外境之间的一种增长烦恼的方式,比如说我看到一朵花,这个花就是我心的所缘,看到花之后,觉得花非常好看,产生贪心了。因为外境的方式,产生贪心,这二者之间也有相互滋长的关系。当我看到所缘花的时候,产生了烦恼,这个烦恼是依靠所缘产生的烦恼,这个所缘外境也会因为我产生烦恼的缘故,它的势力更加增长。势力更加增长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我产生贪心之后,越看越觉得漂亮,所以外境好像势力增长了。本身来讲它就是一朵花而己,有些人看到花可能很讨厌,我最不喜欢这种花,但是因为我内心当中有烦恼的缘故,看到花的时候,花似乎越来越好看了,越来越觉得很悦意,我内心当中的贪心越来越增长,贪心增长的时候,再看花会更加好看。

就像世间热恋当中的男女一样,不管怎么样,越看越好看,贪心越增长,越看这个对境越舒服,这叫做通过所缘的方式增长。所缘产生贪心,因为贪心再看所缘的时候,觉得所缘的对象这么漂亮、这么好看,如果参加选美肯定是世界第一的,他自己这样认为。觉得这个外境越来越舒服,越来越好看,这样贪心更加增长,贪心更加增长,又看起来,越来越离不开她,但当最后贪心没有的时候,看她就不好看了,就会越看越讨厌,这也是所缘的方式增长烦恼,只不过是反方面了。刚开始是通过悦意的方式增长贪心,后来一旦关系闹僵、闹崩之后,越看越讨厌,越看越丑。这样也是用一种所缘方式增长烦恼,所以增长烦恼的方式就是这两种,一个叫做相应的方式,烦恼和心之间的关系,一个就是心和外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方面增长烦恼,就是这两种。

“皆增一切有漏惑”,所有的有为法,不是通过相应的方式来增长,就是通过所缘的方式来增长。第二个通过所缘方式增长烦恼,在其他注释当中,是通过猪和不净的垃圾堆来做比喻的。垃圾堆是粪秽之处,本来就是很脏。猪住在这个地方,二者之间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增长,越来越脏。本来猪住进去之后,垃圾堆把猪身上染的很脏,猪住在里面之后,又是拉屎,又是撒尿,把环境搞的更脏,反过来又把猪染污的更脏了,猪反过来又拉屎拉尿,又把环境染污的更脏,这就叫做所缘的方式增长,相互之间增长烦恼。

我们大概知道了,相应的方式一定是烦恼和心之间的关系,所缘是烦恼和外境之间互相增长的关系,把这两点抓住了,所缘是什么?相应是什么?就比较容易理解这里的烦恼,就是说第一个会产生烦恼,它是有漏的特点,并不是生起烦恼,第三句当中有一个关键的字就叫做增至,不是生起烦恼就是有漏,这不一定,它一定要增长,一定要延续下去。比喻小乘当中,见道的圣者,他的内心当中还会产生烦恼的,但是他不是有漏,为什么不是有漏。他第一念生起烦恼之后,第二念一定会有对治,一定会把烦恼息灭,他不会让烦恼延续,所以烦恼生起了,它不会增长,这不是有漏。圣者内心当中,有些烦恼障的种子习气还没有断,他还会生起烦恼,但生起烦恼之后,他绝对不会让它延续,这就不是有漏了。

必须要生起之后,要延续下去。前面我们讲相应的方式也好,所缘的方式也好,一定要增长的。“皆增一切有漏惑”,我们要把里面的关键字找出来,看书复习的时候,把它做为重点。第一个要生起烦恼,相应和所缘的方式,第二个一定要增长,一定要延续,才是有漏,这是有漏的标准定义。

为什么见道以上就是无漏了?没有什么有漏的自性,他不会通过相应的方式,所缘的方式增长烦恼,他内心当中会有烦恼,会生起烦恼。因为小乘见道的圣者,还没有出离欲界,欲界的烦恼还没有断尽,他会产生烦恼,但不会让它延续下去,这方面是他不共的地方。第二果罗汉是一来,就是说欲界的烦恼还没有断尽,他还会通过来一次欲界受生,就再不投生欲界,所以他欲界的烦恼没断尽。第三果不来,不来是欲界的烦恼断尽了,但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还没有断尽,所以他们都会有烦恼,但是不会随增,不会增上,这是一定的。阿罗汉绝对不会产生烦恼,这些不会再存在。“皆增一切有漏惑,是故称之为有漏”,从这方面称之为有漏。

前面说这些圣者生起烦恼之后不延续,有些大德也是通过比喻来讲,就像夏天在新疆戈壁上面,太阳把河边或者戈壁上的鹅卵石烤的很烫,如果我们没有穿鞋,赤脚踩上去,感觉很烫,马上就把脚收回来了。就像这个比喻一样,它不会增长,他不会踩下去之后,一直让它呲呲冒烟,脚烧的很痛,然后一直不放。反正不管怎样,就是忍着,他不是这样。一般人的反应就是踩上去之后一烫,马上就会收回来。这就是比喻无漏的状态,相当于第一脚踩上去了,产生了烦恼,但是马上第二刹那就会收回来,这个烦恼不会延续的,就是无漏的状态。纯无漏的佛陀、阿罗汉绝对不会产生现行的烦恼,他的种子就没有了,但是有些学道的圣者,比如见道的圣者、修道的圣者,他内心当中烦恼还没有断尽,还会产生那么一两念,但是产生之后,马上对治掉了,他不会让它延续,所以这就叫做无漏的状态。有漏和无漏的区别就是这样。这三句就讲到了有漏。

下面我们再看什么是无漏?“虚空二灭三无为,以及道谛为无漏”,前面我们讲了,无漏的范围有三种无为法,再加上道谛,里面包含了四种法。第一个叫做虚空,有些叫做虚空无为,然后二灭,二灭当中第一个灭就是抉择灭,第二个灭就叫做非抉择灭,这方面就叫做三种无为,并不是说虚空一个,加上二灭三个,再加上三无为就六个,再加上道谛就七个,无漏法有七个,不是这样算的。虚空、二灭加起来叫三种无为,再加上道谛,无漏法有四个。下面广说无为法还要讲,虚空既是无为法,二灭就是抉择灭和非抉择灭,加起来就是三种无为,再加上道谛,前面讲很清楚:“除道谛外有为法”,道谛虽然是有为法,但它是无漏的,道谛是特殊的,叫做无漏有为。无漏有为是术语,它是有为法,但是本体是无漏的,这就叫无漏有为;其他叫做有漏有为,既是有漏法,也是有为法;还有一种叫做无漏无为,既是无漏法,也是无为法。虚空二灭既是无为,也是无漏,道谛是有为,但是它是无漏,其他的苦谛和集谛既是有漏,也是有为。这样就把这些问题分得很清楚,把道谛简别掉之后,就是这样的,这方面讲了明确内容。

这里的颂词没抉择到的,我们不要着急,后面都要抉择,如果后面没抉择,我们会在这讲,如果这里没讲,肯定后面会说的。比喻说虚空、二灭这些概念没有讲,这里面还会说这个问题。

丙二(详细抉择)分二:广说无为法;二、广说有为法。

丁一、广说无为法:

其中虚空即无碍,择灭离系各异体,

抉择灭外非择灭,永远制止未生法。

广说无为法,前面对于无为法已经提到了名称,有为法也提到了。到底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有为呢?首先讲无为,再讲有为,因为有为的范围非常广,无为的范围不是很广,所以首先广说无为法。

“其中虚空”的“虚空”就是无为,虚空无为就是无碍,体性、法相就是无碍,不阻碍。虚空不会被色法阻碍,也不会阻碍色法。就像现在我们概念当中的虚空,因为有虚空,所以我们进来之后,也不会因为虚空像色法一样有质碍,所以我们根本进不来。因为里面已经被虚空占领了,充满虚空了,我们再进不来了,它不会这样的,所以虚空不会阻碍色法的安住,我们可以进经堂,它是无阻碍的自性,但是无阻碍的自性,也是一种常法。为什么?它不是因缘造作的,下面我们讲有为的时候还会讲,所有的有为法,都是因缘造作的,无为法不是因缘造作的,所有因缘造作的法都是无常的,不是因缘造作的法,都是恒常的。

这里面讲三种无为法,都是恒常的自性。常法的自性在小乘有部当中讲,它就是一种实体法,是实有的。经部以上,在讲恒常的时候,它就是假立的,只是一个概念,只是排除了无常法法相的状态。所有具有生、住、灭的就是无常法,不具有生、住、灭的就是恒常法。虚空不具足生、住、灭,按照经部以上大乘的观点,说只不过虚空不具有生、住、灭这一点安立为恒常,它并没有实在的东西,而有部说它不具有生、住、灭,但是还有一个自体,这个自性有自己的本体,它是实有存在的,所以是一个常法。

我们在安立的时候,它既是无碍的,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签,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恒常法,这和经部以上的观点不同,所以“其中虚空即无碍”,比较容易理解。

再讲择灭,二灭当中,前面有一个虚空二灭,二灭当中第一个灭就叫做“择灭”,全称叫做“抉择灭”。第二个灭就叫做“非抉择灭”,二灭就是“抉择灭”和“非抉择灭”。

“择灭”是什么意思呢?“择灭离系各一体”,所谓“择灭”这两个字,就是它的名称,“离系”就是它自己的状态,“各一体”是内部之间的关系。“择灭”就是“抉择灭”。首先我们讲什么叫抉择,抉择就是一种智慧。在三十七道品当中,在讲七菩提分的时候,里面就有抉择支,抉择就是通过智慧去了解万法的自性,也是智慧的异名。内心当中很多的烦恼,贪欲心、嗔恚心,或者现行的贪欲和嗔恚,通过什么来把它灭掉。在修道的过程当中,如果是凡夫可能通过禅定的方式压制,通过其他的方式让它灭掉,这方面是通过智慧来灭掉的。如果是见道、修道的菩萨是通过智慧把遍计的我执,彻底予以灭除了,通过智慧的对治让它灭掉的一种状态,叫做“抉择灭”。

“抉择”一定是专指名词,就是智慧的意思。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有一个叫做顺抉择分。随顺一种见道的智慧,叫做顺抉择分。因为见道的智慧就是抉择,它的本体就是抉择支,所以随顺抉择支的叫做顺抉择分。顺抉择分主要是加行道的智慧,所以我们说这种抉择就是智慧的本体。抉择灭很好理解,通过智慧来灭掉的。当然能灭就是智慧了,所灭是什么?所灭就是一切的所断。如果是见道就是见道的所断,就是所灭的所断,是它所灭的法,但是抉择灭本身是不是能灭,是不是所灭呢?抉择灭的本身,我们一定要知道它是一个无为法,是一个常法,是一种不存在的状态,叫灭,所以说抉择灭的本体,它既不是智慧,智慧不是抉择灭,大家要搞清楚,智慧只是能够显现抉择灭的前面的一种无间道,智慧本身不是抉择灭,然后所断的烦恼本身也不是抉择灭。

抉择灭的意思是通过智慧把烦恼断尽、灭掉之后,这个没有了,这种没有的状态,是一个常法,实有的法,就叫做抉择灭的自性。如果是智慧,它也不符合,因为智慧在小乘中讲,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智慧不符合于无为法体性,那所断更不符合了,所断是烦恼的自性,怎么可能是抉择灭呢?所以这个地方的抉择灭一定是没有的状态,这个没有的状态一定是通过智慧灭掉所断之后,已经不存在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实有、恒常的,是一种常法、无为法。在小乘有部当中,认为抉择灭是一个常法,前面讲它是一个无为,没有生住灭的,是一个常有的,而且是一个善逝的灭,属性属于善法。

第二句里面有个“离系”,就是离开束缚,束缚是什么?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各式各样障碍,叫做系,有些地方叫做束缚,此处就翻译成“系”,“离系”就是离开系缚的意思,没有烦恼的束缚,没有烦恼的系缚,所以它的本体就是离系。

前面我们分析的这个状态,没有束缚了,这种灭的状态就叫做择灭。“各异体”,意思就是抉择灭有很多种,通过正在分别的时候,三界九地,后面还要讲欲界的烦恼,色界的烦恼,无色界的烦恼,都是一步步断上去的。断烦恼首先断欲界烦恼,再断色界烦恼,再断无色界的烦恼,然后说三界当中分九地,第一个是欲界地,欲界地的烦恼有九品,后面的九地当中主要是四禅,再加上四无色,每个都有九品,这样断上去像这样讲的时候,就是说它的所断有很多种,所以它能断的智慧有很多。这个智慧是断欲界烦恼第九品的,这个智慧是断欲界烦恼第八品的,这个智慧是断欲界第七品的,它的智慧和所断,有很多种不同分类。而这个智慧是断色界的,它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所断是分开的缘故,所以它的抉择灭相互之间的关系,后面的三个字讲的很清楚——“各异体”,它的抉择灭是不是一个整体?抉择灭的本体是很多种分类,各个之间是分开的,是各异体的。

如果是一体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呢?如果你断掉了,如果它的所有抉择灭是一体的,比如你通过粗大的智慧断掉欲界当中,最初所断的时候,不是得到一种抉择灭吗?如果所有抉择灭都是一体,当你断掉欲界最粗大的烦恼,抉择灭显现的时候,三界九地所有的抉择灭都会显现。如果所有的抉择灭显现了,就没有烦恼了,你就解脱了,所以意思就是这样的,反正就是分开的,每个抉择灭之间的关系异体,是别别它体的,所以说择灭是什么,离系是什么,各异体是什么,把这些分开讲的时候,就知道所谓的抉择灭,就是这样的。

下面我们讲“抉择灭外非择灭”,第二个灭叫做非抉择灭,当然这个“非”字就是简别了,它不是智慧来灭的,不是通过智慧的,就是非抉择灭。我们了解了抉择灭,就比较容易了解非抉择灭,它不是以智慧来灭的,通过什么来灭的呢?按照我们比较通俗的角度来讲,是通过缺缘不生的方式来灭的。不是通过智慧,打个比喻,比如说喇荣的冬天,在南台的山顶上,不会有鲜花盛开,为什么不会有鲜花盛开呢?因为缺缘故不生,没有让鲜花生长的因缘,所以鲜花这种不生的状态叫做灭。这种灭是不是通过智慧去灭的,是不是我通过用铲子把它铲灭了?不是,它就是缺缘不生。尤其不是通过智慧来灭的,因为通过智慧来灭的一定是灭的烦恼,把违品的烦恼断掉之后,就不会再有了,它就是灭了,但是非抉择灭不需要观待智慧去对治它,缺缘不生就可以了。只是因缘不具备,就不会生。

比如说当我们眼睛盯着一处发呆的时候,听不到声音了,也看不到其他事物了,所以当我的眼睛盯着一处,专注这个法的时候,其他的缘就缺了,就不会产生,我看一点的时候,就不会看其他的。我在发呆的时候,别人在耳边说话,我也听不到,这叫做非抉择灭。缺缘故不生,大乘的角度来讲,就是缺缘不生的状态,但是有部当中,它是一种实有的法,叫做非抉择灭。因为有了这个非抉择灭,所以说它不会产生。

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好像是一个水坝一样,水坝修在这就可以把洪水挡住,水进不来,里面就没有水。因为有水坝的存在,里面就不会有,这叫做非抉择灭,所以非抉择灭是一个常有的法,它是一个实体的法,在有部当中,讲非抉择灭是一个实有的法。因为具有了非抉择灭的实体,所以说他不会产生。

“永远制止未生法”,什么叫做“永远制止未生法”?因为有了为抉择灭,有了非抉择灭的缘故,它就缺缘,我们说缺缘而不生了。夏天的时候,不是喇荣南台的山顶上又开花了吗?这就不是非抉择灭,已经具有了因缘,它会产生了,所以所谓当时的状态,冬天的状态,花是没有的,它是一种灭,这种灭叫做非抉择灭,它是制止未生法。因为有了非抉择灭的状态,就像靠实实在在的东西把水挡住一样,所以非抉择灭就是一种实有的东西,让未生法不产生,这叫做一种无为法,它是无记的,不是善。前面讲抉择灭是智慧,所以是善法的一种灭。非抉择灭是一种无记常法的隐灭,所以这方面就叫做非抉择灭的意思,其中讲到了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抉择灭无为。

在大乘当中,有没有非抉择灭,当然也有非抉择灭,在世俗当中非抉择灭,就是讲缺缘不生,单单就是无自性,它因缘不具不生,还有一个非抉择灭,我们要了解。在有些了义的大乘经典当中,也会出现非抉择灭,但抉择灭不用讲了,抉择灭反正是用智慧灭掉烦恼,这是共同的,但是在大乘当中有个不共的地方,尤其是在讲了义实相的时候,里面有个非抉择灭。比如说自性涅槃的灭,就是非抉择灭,不是通过什么抉择得来的,它的本性如是,本来就是涅槃的,万法空性,万法本来的状态。这是什么灭?我们说叫非抉择灭,但此处的非抉择灭不是《俱舍论》当中,所讲的非抉择灭,《俱舍论》中是以小乘有部的观点安立的非抉择灭,但大乘当中了义的非抉择灭,它是万法本来寂灭的状态,它是通过什么寂灭的?通过智慧寂灭,是两种涅槃当中的离垢涅槃。本来清净的涅槃,叫做非抉择灭,有些时候在大乘了义当中,会出现非抉择灭的术语。以后我们看大乘非抉择灭的时候,不要把小乘的概念引过去,一定要按着大乘的思想去解释。这方面就讲广说无为法。

丁二(广说有为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戊一(总义)分三:一、八品之理;二、八品之联系;三、各品所说之内容。

己一、八品之理:

八品之理没有颂词,我们依靠注释中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所谓前面讲有漏无漏一切法是一个略说。如果广说的话,它有八品。

八品的道理,首先第一品分别界和第二品分别根品,前两品总说有漏和无漏,是把有漏和无漏做一个总说。然后第一分别界品,第二是分别根品,这是它的品名,中间三品分说有漏法,然后第一、二把有漏无漏总说完之后,中间的第三、四、五品,主要宣讲的是有漏法。此三品按照何者染污、何处染污,以及如何染污的次第,第三分别世间品,就是讲到了何者染污,到底何者染污?就是世间的染污。第四何处染污,就是分别业,通过业出来染污。第五是如何染污,如何染污就是通过随眠的方式,随眠就是烦恼的异名,烦恼有很多异名,像漏、随眠、烦恼等等,都是指烦恼。第五分别烦恼品就是分别随眠品。后三品就是第六、七、八品就是分说,别说无漏法,其中第六是分别道和补特伽罗,第七品是分别智慧,智慧当然不一定是大乘智慧,各种各样智慧都包括在里面了。第八品是分别定品,定品是从智慧的能依所依的角度来阐述禅定的。自释当中,还有个第九品是无我品,但是在颂词当中没有。这方面就是讲八品的次第。

己二、八品之联系:

就是说八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这些总说的道理,我们还是要经常看。因为我们学到后面的时候,前面的内容到底怎么样下来的就会迷失,八品的次第和关联是引领我们学习《俱舍论》总的纲要,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学习这个内容。

为了阐明对法有漏无漏的内容而说第一品,第一品就是宣讲有漏无漏。为了详细说明第一品中,只是提到名的根与有为法的产生之理,第一品当中提到根的名词,也提到了有为法产生的道理,只是提到了名称,但是没有宣讲。第二品中就宣讲了二十二根,或者宣讲了有为法怎么产生的。里面也有很多重要的内容,心王、心所都在这里面进行宣讲的。

为了广说第二品提到的三界,二品中提到了三界的字眼,但是没有详细宣讲三界。在三品当中宣讲了世间品,就是三界当中,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怎么样形成的,世界怎么样形成的,从《俱舍论》的观点,去介绍。为了遮破三界之因,不是大自在等天神,说明三界由业所生而宣讲第四品。三界有些人说是大自在天所造,有些人说是梵天所造,有些人说是无因生所造,但是从佛法的观点来讲,整个三界是由业所造的,是众生所造的业而产生的,所以宣讲业品。为了说明业的等起是随眠烦恼而宣说了第五品。业的等起就是业的起因,业的起因是什么?发起业的因,就是随眠烦恼,开始就讲到了烦恼是业的因,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面进行宣讲。第三品就是宣讲了三界就是有情世间、器世间,第四品就宣讲了有情世间和器世界,是由业产生的,第五品是讲业是由哪里产生的?业是从烦恼产生的。这样次第性的,从苦谛讲到业,由业而讲它的烦恼,从这方面也可以了解。

为了阐明能断除烦恼的道而宣讲第六品,能够断除烦恼是什么呢?能断除烦恼就是道,即分别贤圣品。为了分别宣说第六品提到的智慧讲到了第七品,为了细致阐述佛陀共不共功德当中的共同功德,佛陀功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些都是不共的,共同的就是禅定,佛陀共同功德中的四禅八定,这种禅定的功德,小乘圣者有、世间外道也存在,都有这种共同功德,所以就宣讲了第八品的内容。

己三、各品所说之内容:

下面每一品都会讲。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