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3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俱舍论》。

从教义的角度来讲,《俱舍论》属于小乘的教法。前面我们提到小乘的见解,主要是以《俱舍论》来抉择。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于无我的道理,都已经包含在里面了。

小乘的行为主要是戒律,居士有居士的戒律,出家人是沙弥戒、比丘戒等等,这些是通过戒律来进行摄持的。如果我们通过菩提心摄受,《俱舍论》也可以变成大乘的教法,或者属于大乘教法的分支,可以帮助我们产生大乘成佛的资粮,这方面可以通过发心进行区别。小乘的教法如果通过空性来摄受,五蕴、十二处就变成了空性的基础。我们学习《俱舍论》的时候,可以通过菩提心来摄持。如果你有密乘的见解,它也可以变成密乘一切本尊观的基础。

前面也再再提到,对我们修学佛法而言,《俱舍论》的意义非常深远。本论分了八品,前面我们对于造论的分支等等,都已经讲过了。

戊二(论义)分八:一、分别界品;二、分别根品;三、分别世间品;四、分别业品;五、分别随眠品;六、分别圣道品;七、分别智品;八、分别定品。

这是《俱舍论》颂词八品的所有内容。第一品分别界品,在汉译中,分别界品在最前面,但是藏译的《俱舍论》,是从这个位置开始真正的分别界,前面属于序论,相当于缘起。

分别界品的“界”,有种类的意思,又有守持各自自性等不同的含义。对于界,在《入中论》当中讲了,“界性如毒蛇”,就是说界,十八界等等,好像毒蛇缠住众生一样,如果众生处在十八界当中,没办法获得真正的解脱。因为被毒蛇所缠,他就会感受痛苦,所以我们要分别界的自性,然后从里面出离。

还有弥勒菩萨在《辩中边论》中说,“种子性蕴界”“种子义名界”,“界”是种子的意思,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种姓、界等等,里面有种姓、种子的意思,此处也有种类的意思,有很多的种类。对于这方面的含义,种子也可以理解,像这样不同的界性,然后十八界是不同的种子,会延伸不同的很多法,或者把很多种类在里面进行区别,此处就是分别界。

在这一品当中,不单单讲十八界,也讲了五蕴,还有十二处。为什么不叫蕴界处品,或者分别蕴界处,只是叫分别界呢?因为第一品当中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讲五蕴、十二处,第二部分讲十八界,尤其二十种分类,都是从十八界中分出去的,从比重的角度来讲,十八界的内容占得多一些,或者说它主要抉择分析的是十八界延伸出来的含义,所以此处把品名叫做分别界,没有叫分别蕴处界品,原因也是这样的。

第一品 分别界

第一分别界品分三:一、有为法;二、别名;三、广说蕴界处。

甲一、有为法:

所有一切有为法,亦分色等之五蕴。

第一个是有为法,首先讲有为法的分类。

“一切有为法”,所有的有为法可以分为“色等之五蕴”。前面颂词当中说,无为法分为三种,虚空无为、抉择灭无为、非抉择灭无为。除了无为法之外,有为法也可以分很多种,所以“亦”字的意思,就是也可以,有为法也可以分为“色等之五蕴”。

作为佛弟子,说到五蕴的时候,大家都会知道,色受想行识称之为五蕴。为什么此处有个色等之五蕴呢?在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注释,大恩上师的讲记当中,都提到了色等之五蕴。色等之五蕴,有时为了简别什么呢?因为五蕴有两种,一种叫做有漏五蕴,一种叫做无漏五蕴。有漏五蕴基本上就是色、受、想、行、识,无漏五蕴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就是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

我们为什么不说,色蕴是证悟空性,色蕴的本性清净,然后受蕴本性清净,它叫无漏五蕴。从小乘的侧面来讲,不单单是众生的五蕴,连佛、阿罗汉的身体,都抉择为有漏法。按照大乘的思想,佛是清净的色身、法身。小乘的教义中没有这样讲,说佛陀的身体属于以前的业报。因为按照小乘的观点,佛陀在三个无数劫中,都是以凡夫的身份修行,乃至在金刚座下的时候,还是凡夫,只是在金刚座一座证悟菩提的,佛陀、阿罗汉的身体,也是有漏所摄。

无漏五蕴,虽然五蕴的名字一样,但是意义不一样。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称之为无漏五蕴。此处讲色等五蕴,这方面和有漏相关,比如此处说大多数凡夫将心识执为我,就是大多数的人,觉得所谓的我是什么?所谓的我就是我们的心识,我在想什么问题,我感觉怎么样,就把这个心识执为我。当然也有一些人,把身体和心同时执为我。如果不观察的时候,我们就把身心执为我;如果观察的时候,就把心识执为我,尤其详细观察的时候,就觉得心识为我更加合适。很多的凡夫把心识执为我,这就是五蕴当中的识蕴。

执著内外色法和我有关联,这方面是色蕴;受,就是我的感觉,这是受蕴;想,这是黄色的,那是青色的,这是男的,那是女的等等想法,也和我有关;行蕴,就是能够造作的,执著造善法、恶法等等,这是造作为性。这是一种分类略说。所有一切的有为法,也可以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甲二(别名)分二:一、有为法之别名;二、有漏法之别名。

别名,有时候在佛经、论典当中,不会直接讲有为法,会讲一些不同的名称。当然不同的名称,在学习其他经论的时候,如果看到了颂词当中讲别名,我们就会知道这也是在讲有为法,不会感到迷惑。这地方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如果学习了有为法、有漏法的别名之后,就会知道这是有为法的一个名称,那是有漏法的另外一个名称,就不会处于迷惑的状态当中。

为什么要安立别名呢?虽然所有的名字所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名称有不共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不同的侧面来描绘法的本体。就像我们学习空性,或者学习究竟实相,有些时候是以光明来表示的,有些时候以空性来表示的。表示空性的时候,有些通过离戏的角度来表示,有些通过无实有、无自性的角度来表示。每个词所表达意义都是一样的,但是众生理解的能力,理解的方式不一样,如果你给他讲空,可能他就理解不了。“什么是空啊,到底是不是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状态?”他就没办法趣入空的意义。如果换个名称,说所谓的空性,就是无自性、无实有的意思。“哦,无实有。”他说,“无实有我懂,虽然法显现,但是没有实有的自性,这我可以理解”,他就通过无实有,趣入到空性当中。还有些人通过离戏,趣入到空性当中,所以说空性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名称所表达的语句、名词的示例,是不一样的。佛菩萨通过很多善巧,帮助不同的众生趣入到法义当中,所以也要用很多不同名词。

我们知道有为法就够了,为什么还要用这么多的名称呢?因为众生有时候可以通过这个名词来了解,有时候可以通过那个名词来了解,或者说通过不同的名词,对于意义的不同侧面,都可以表现出来,所以有必要安立不同的异名。

乙一、有为法之别名:

彼等亦称时言依,以及出离与有基。

“彼等”就是讲有为法。“亦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是“时”,“时”就是时间。第二是“言依”,第三是“出离”,第四是“有基”。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表示。

第一个“时言依”当中的时,就是讲时间。时间就是三世,三世可以表示有为法。为什么三世可以表示有为法呢?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它是迁灭的自性,不断的变化、不断的迁灭,我们的时间就是不断的迁灭。昨天已经过去了,现在即将过去,未来将会成为现在。所谓过去、现在、未来等等,都是变化的法,是一种有为法。未来的法没有出现,也是无常的吗?如果它没有出现的话,我们就不用讲了,但是必定要出现的,只要一出现,就一定是有为的,是变化无常的。通过过去的法,现在的法,未来的法,三时的时间都是有为的、变化的,会不断的迁灭,像这样称之为有为。

在后面第二品讲不相应行的时候,时间是属于不相应行。时间本身不是色法的自性,也不是心法的自性,就是一种行蕴,它是不相应的行,但是时间是安立在色法上面的,和色法有关联,色法出现了,物体出现了,然后即将出现,或正在出现,这方面就安立为过去、现在、未来等等这样不同的自性。从这方面讲时间是不相应行,它的本体无实有。当然从小乘的角度讲,不相应行也是实有的法,所以我们可以把时间安立为有为法。因为非常明显是迁灭的自性,所以此处就说时间是有为法。

然后言依,“言”就是语言,言依是语言的依靠处。语言的所依,也是有为法。语言直接的对境,就是名称、词句,名词所表达的所依是意义,意义就是有为法。言依是我们表示内心当中的想法,要把它说出来,比如说瓶子、柱子等等,瓶子、柱子直接的对境,就是名称。在因明当中就是语言的总相,通过这方面安立的直接对境是词句,但是词句的所依就是它的含义。比如真正的瓶子自相,或者真正的柱子自相等等,这方面作为基础。所谓的言依是以有为法的自性,作为表达的含义,所以称之为言依。有为法是语言的所依,我们要表达、交流,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安立,但无为法会不会是言依呢?无为法比如说虚空,或者抉择灭、非抉择灭。像这样的无为法会不会是言依?我们在讲虚空、抉择灭的时候,对境是不是名词?是名词,但它的意义不明显,没办法成为言依。

原因是什么呢?虽然可以讲出来,但是大恩上师在注释上说,世间人对于抉择灭、非抉择灭、虚空等概念,几乎没有办法真正了解。虚空只是非常宽泛的一种概念而已。大家觉得真正把虚空作为交流、名言当中言依的基础,或者把抉择灭、非抉择灭等等,把这些无为法作为语言表达的基础和意义,就非常困难。因为众生不了解抉择灭、非抉择灭等等真实的含义,所以就没办法把这些作为言依。

还有一种说法,所谓的言依有一个重要考量的标准,实际上名言谛中,所说的柱子瓶子,这些能够交流的,都是属于三界所摄的法。在欲界、色界中,都是可以出现的,但无为法不是三界所摄的,既不是欲界所摄,也不是色界所摄,又不是无色界所摄,没办法作为言依,从这方面也是一种根据。

“以及出离”,有为法也是一种出离。为什么有为法也是出离呢?因为有为法分两类,一类是有漏法,一类是无漏的道谛。从有漏法的角度来讲,当然全是痛苦的自性,从这个角度讲,有为法等于痛苦,痛苦是不是需要出离的呢?如果你处在有为法的状态,就处于痛苦的状态。如果你出离了,就解开了这样的痛苦,所以它是可以出离,或者应该被出离的地方,这就是有为法,从出离来表示我们不应该耽著有为法。虽然众生非常耽著有为法,但是现在我们从修道的角度,或者佛陀从修法,引导众生趣向于解脱的角度来讲,把出离也是安立成有为法的异名,所以说佛陀很善巧,他不单单说有为法是变化的,还从另外的角度,说出离就是有为法。当我们看到出离的时候,就知道有为法就是出离,出离就是有为法,所以说有为法是应该出离的。

因为有为法是痛苦的,所以说应该对有为法产生一个出离心或厌离心。这方面直接从它的词句,也能表达不共的含义,所以有漏法是这样。

无漏的有为,比如说道谛也是出离的吗?道谛也是出离的。因为一旦到达灭谛的时候,道谛就会舍弃。在《金刚经》也是讲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筏喻者”。道谛就像过河的船一样,你在河中间的时候,必须依靠船,但是已经到达彼岸之后,船就要舍弃了。没有证悟涅槃,到达灭谛之前,肯定是需要依靠道谛的,但是如果一旦现前灭谛,要趣入涅槃了,道谛就不需要了,所以说道谛这个有为法,最终也是出离的自性。

从这个方面讲,也是给我们诠释现在修学的法,或者所依止的法,文句、法本也好,或者内心当中的意义也好,或者圣者相续当中道谛的智慧也好,观待于灭谛而言,虽然从大乘、小乘的角度来讲,意义不一样,但总的角度来讲是一样的。这些道谛的法是暂时的依靠,也不用刻意地去耽执。一旦现前,小乘的目的最终是获得无余涅槃,彻底地从轮回中解脱,大乘当然就是获得成佛。不管怎么样,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成佛利益有情,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一切,暂时来讲,都是需要依靠的,也不能说,佛说,最后法要舍弃,所以现在我就不学法了。就像正在船上的时候,你说反正到了彼岸,船就不要了,在河中央就跳到河里,把船舍弃了,这肯定是很危险的事情。虽然最终需要出离,但是暂时来讲,现阶段我们肯定是要依靠的,这方面是以出离来表达有为法。

还有一个叫有基,基就是因的意思,因果、因缘的因,有基、有为法就是有因的意思。一切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都有它的前因,所以通过有基来表示有为法,所有的有为法都是具有因的。“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在《中论》当中,也是这样讲,所以任何有为法,都是依靠因缘而产生的,没有因缘安立的法一个都没有。里面还有很多的意义,就是说任何一个法都是有因,简别了很多,比如说无因生,或者简别了其他我们认为有些法是不是不需要因缘,就可以得到,或者就是有因当中,什么是正因,什么是非因,这方面也会简别很多。这些和第四品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这方面有基,指有因的意思,有为法都是有因的,这方面安立了有为法的别名。

乙二、有漏法之别名:

我们学习俱舍的时候,刚开始的阶段,需要辨别容易混淆、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有为法和有漏法。当然我们对于很深的问题,有时候搞不清楚,但是一定要从概念上,区别有为法和有漏法的不同。有时我们容易混淆,以为所有的有为法,都是有漏法,不能这样讲。有为是通过因缘显现的,有漏是烦恼的自性,所以有为法当中,有些是无漏的。比如说道谛,就是无漏的。从这方面讲,我们说有为是什么,有漏是什么,必须要搞清楚。反正每一天,至少在学习一堂课中,如果能够完全接受、理解里面的含义是最好的,但是实在不行,我们能搞懂一两个概念,一两个名词,也是有收获的,此处讲的是有漏法的别名。

如是有漏法亦称,近取之蕴及有诤,

痛苦及集与世间,见处以及三有也。

“如是有漏法”,“如是”是除了前面的有为法有别名,如是有漏法,也有其他的别名。第一是近取之蕴,第二是有诤,第三是痛苦,第四是集,第五是世间,第六是见处,第七是三有,通过这些方面表示有漏法不同的名称。

第一个叫近取之蕴,有些地方翻译成取蕴,有些地方叫做五取蕴。我们看法本的时候,五取蕴什么,有的时候叫取蕴什么。此处叫做近取之蕴,此处的近取蕴或者取蕴,也称之为有漏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学过十二缘起,在十二缘起当中,第八是爱,第九是取,爱和取都是指烦恼,所以说取本身就是烦恼。取蕴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以烦恼为因,此处有一个近取,以烦恼为最根本的因,近取因就是最根本的因,最直接的因,称之为近取因。

我们平时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一个叫近取因,一个叫俱有缘,比如在种庄稼的时候,长出庄稼最直接、最根本的因是种子,所以种子叫做近取因。其他的水土、阳光、肥料等等,也是生长庄稼的缘,缘是次要的,和这个因同时具有的缘,叫俱有缘。“近取”就是根本、直接的意思,最根本的因叫近取因。

我们说取蕴,色、受、想、行、识五蕴,最根本的因就是取,取就是烦恼,是以烦恼而形成的五蕴。因为蕴是通过烦恼而形成的,通过取而形成的,所以它的名称叫做取蕴。近取蕴的“近取”两个字,我们可以理解成它的近取因是取,或者翻译的时候,有些叫做取蕴。近取的“取”我们理解就是烦恼,近取之蕴就是取蕴的意思。为什么可以叫做取蕴呢?注释当中也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烧草之后,产生了火,叫做草火;烧煤炭产生了火,叫做煤炭火;烧牛粪产生的火,叫牛粪火,所以通过取而产生的蕴,我们叫取蕴。通过它的因,然后安立的名称,叫做取蕴。

五取蕴比较容易理解,有五个蕴是通过取而产生的,所以叫做五取蕴。里面都包含了蕴,是有漏法的自性。因为通过有漏法的因,而产生一个蕴的果的缘故,所以叫做取蕴。

还有一些表示方法,就是拥有。蕴被谁拥有了,这个蕴是属于烦恼的,就像一个帝王臣的比喻那样。大臣属于国王,被国王管理,在国王的手下,是国王拥有的。从这方面讲,大臣叫做帝王臣。同样的道理,蕴也是被烦恼、有漏所拥有的,从这个方面来讲,也叫做取蕴,就像帝王臣一样。帝王臣的意思,就是说大臣是国王拥有的,此处我们说取蕴也是这样,表示这个蕴是被烦恼拥有的,所以叫做取蕴。

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还有一种比喻叫做花果树。树具有花和果,所以叫花果树,同样的道理,我们说取蕴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叫取蕴呢?因为蕴里具有烦恼,具有烦恼的蕴叫取蕴,就像具有花果的树,叫花果树一样,所以说具有烦恼的蕴叫做取蕴。它是拥有其他分支的部分,具有它特点的部分,进行这样的安立,所以叫做取蕴。为什么叫做取蕴?我们大概可以从三方面分析,通过取为因产生的蕴,叫做取蕴;蕴是被取所统治的,叫做取蕴;蕴具有烦恼,叫做取蕴,近取蕴三个方面都可以理解。

第二个叫有诤。为什么叫做有诤呢?因为通过烦恼、有漏,会产生诤论,诤论会伤害自他。对自己有伤害,对他人也有伤害,或者说所谓的烦恼,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通过所缘的方式得到增长,有诤里面包含了烦恼增上,它一定是通过烦恼为因缘,以烦恼为本体而显现的,所以说有诤是烦恼的异名。

第三个叫痛苦,这里痛苦就等于烦恼。因为痛苦就是有漏法的异名,整个轮回是有漏的,是被痛苦包括的。我们学习过《前行》等教法,也知道所谓的痛苦,并不单单是苦苦,它是三苦周遍的自性。真正的头疼、肚子疼等,这些明显的痛苦为基的叫苦苦,还有一类叫做变苦,它的本体是快乐。比如说天人,我们说天人是不是苦的?从广义苦谛的角度来讲,天人是苦的,天人所拥有的苦是什么苦?天人主要拥有的是变苦,或叫坏苦,他的快乐会损坏,是变化的。人间的快乐也是变苦,还有一种色界、无色界等等,是行苦,它是苦因。不管怎么样,整个三界都是痛苦的自性,所以整个三界都是有漏的缘故,通过有漏所产生的,都是痛苦,不会有快乐。通过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知道整个三界,只要是有漏,绝对和三苦相关。

第四个叫集,集比较容易理解,就是集谛的集,集谛是苦谛的因。在集谛当中,本来就是业和惑周遍的。业和惑当然就是有漏了,从这方面讲的时候,痛苦、苦谛、集谛,都是和有漏、烦恼有关,如果我们不灭除烦恼,绝对离不开痛苦,离不开三界,也没办法离开它的集,就是痛苦、苦谛的因缘,所以说痛苦及集。

第五个叫世间,所谓的世间,意义是可以被毁坏的,或者说会毁灭的。整个世间是有漏的,有漏的第一个特性是刹那生灭的。所有有漏的法,都是有为法。前面我们说所有的有为法,不一定是有漏的,但是所有的有漏,一定是有为。所有世间的法,不会安住一刹那,全都是刹那生灭的自性,所以说它本身是刹那生灭的。还有第二个特性,本身是刹那生灭之外,它有违品,可以被违品摧毁掉。从这方面讲的时候,所谓的世间,第一个它本身是细无常,第二个有粗无常,粗大的无常可以被其他粗大的因缘毁掉,比如说生命可能横死,瓶子可以被砸碎等等。第一个它本身是刹那生灭,第二个它是可以被违品毁灭的。比如说有漏法当中的烦恼、业等等,连业和烦恼本身也是刹那生灭的,但是业和烦恼,也可以被违品摧毁,这个违品是什么?就是无分别智、清净的智慧,可以摧毁有漏法,所以它是可以被摧毁掉的。

那道谛呢?道谛是刹那生灭的,从刹那生灭的侧面来讲,它是有为,但是道谛不会被违品所摧毁,不会反过来被烦恼所摧毁了,我们说道谛会不会被烦恼摧毁?道谛不会被烦恼摧毁。因为道谛的违品是什么?道谛的违品就是烦恼。道谛可以摧毁烦恼,但是道谛本身不会被烦恼摧毁。因此说道谛虽然是刹那生灭的,但是它没有违品,不会被违品摧毁,所以它不符合有漏法的特点。从这方面分析的时候,所谓的世间第一个是自己刹那生灭,第二个它会被违品摧毁的。

第六个叫见处。见处就是讲见解。有时候我们讲见解的时候,马上会联系到空正见,联系到其他无常见。《俱舍论》中,见解的范围是非常广的,这里的见解都是烦恼。

因为此处所讲见处的范围,已经包括在有漏法当中了,所以它是属于有漏法本体的见解。这个见解是属于什么呢?就是五种见。平时我们讲的五种见,就是五种烦恼。

第一个叫做身见,就是平时我们讲的我执、我见,认为有我的见解,认为我是存在的执著,叫做我见。我见当然是所有烦恼的根源。我们把这些一定要分清楚。第一个身见就是指我执,一定是萨迦耶见,认为有我存在,叫做我见、身见。

第二个叫做边见、边执见。什么叫边执见?一定是常和断,要不然就执著常,要不然就执著断,常见和断见,叫边执见。

第三个叫做邪见。这里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所谓的邪见就是指无因果见。平时我们说对上师生邪见了等等,这方面是宽泛的。真正严格的定义来讲,邪见就是无因果见。边执见中是常、断,但是邪见就是指无因果见。

第四个叫做见取见。见取就是认为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外道的见解,他认为这个见很殊胜,取就是认为很殊胜的意思。比如说有些外道,认为自己的见解最超胜,这种见解叫做见取见,基本上是和外道有关的。

第五个叫做戒禁取见。戒禁就是一种戒律,就是外道的邪戒。外道认为自己的戒律特别超胜。比如古印度的外道,为了升天,开始行持牛的戒律,趴在地上学牛吃草,或者学狗叫等等。他认为这些行为很超胜,所以说见取见和戒禁取见,第四和第五两者和外道的见解、行为有关。第四见取见,就是外道的见解,他认为自己外道的见解很超胜。第五戒禁取见,认为外道的戒律和行为很超胜。以上叫做五见。

在佛法当中,讲烦恼的时候,有五利使、五钝使之说。“使”就是使者、使命的使,五利使、五钝使,都是属于烦恼的自性。五利使就是五种见。五种见的对境,几乎都和四谛有关。有些人不了解,比如说见取见和戒禁取见,对四谛的教义、本体,完全错解了。我见,四谛认为是无我的,以无我为本体,但是他认为有我了。当然和四谛的精神,完全矛盾了,然后就是边执见、常断见。四谛是讲中道的,不会讲常断见。就是怎么通过苦谛、集谛轮回的因果,然后灭谛、道谛是涅槃的因果,把这个讲的很清楚,但是如果有邪见,无因果见,就没办法了解。

五利使,为什么叫“利”呢?它在烦恼当中,是比较敏锐的。因为是以见解为自性的,它不是愚痴为自性的,见解为自性的意思就是里面有一定智慧的自性,但这是邪慧,所以它叫利使的原因是这样的。

还有五钝使也是烦恼。五钝使就是平常我们讲的贪、嗔、痴、慢、疑。它没有像五见一样,有这么敏锐的自性,它没有贪欲心、嗔恚心、愚痴心、傲慢。虽然怀疑和四谛有关,但它对四谛本身是怀疑的,所以这里贪、嗔、痴、慢,这四种不是缘四谛,就是一般的老百姓在世间当中,看到一个法生贪心、嗔心、我慢等等,基本上和四谛没什么关系,所以五钝使、五利使,都是属于烦恼的自性。此处的见是五利使,利就是很锐利,很敏锐,利根的利。利和钝是对应的,是五利使和五钝使。

为什么叫见处?有漏烦恼五种见解安住的地方,“处”就是处所的意思,所以说五种烦恼安住之处,就叫见处。有漏当然就是五种烦恼安住之处,就叫见处。

然后说三有,就比较好理解了,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之为三有。有漏和三有的关系很密切,如果有了烦恼,就连续不断的转生三有。这方面讲到了有漏法的别名。

甲三(广说蕴界处)分三:一、蕴界处之自性;二、摄他法之理;三、界之分类。

乙一(蕴界处之自性)分五:一、真实宣说蕴界处;二、蕴界处各自含义及必要性;三、单独安立受想蕴之理由;四、蕴界处次第确定之理;五、二处决定之理。

宣讲蕴界处,蕴是五蕴,界是十八界,处是十二处。

蕴界处基本上是讲有为法的自性,虽然里面也有一些无为法,但是多数是讲有为法。我们要把世间所有的一切法做归摄,就是以蕴戒处来讲的。蕴是最略的讲法,通过五蕴来摄一切法;最广的是十八界,通过十八界来摄一切法;中等的是十二处,通过十二处来摄一切法。

丙一(真实宣说蕴界处)分四:一、色蕴之理;二、中间三蕴之理;三、识蕴之理;四、遣除实法之疑虑。

丁一(色蕴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色蕴;二、根境与界处之关联。

首先第一是真实宣说色蕴,现在我们开始进入到五蕴当中的色蕴,五蕴要次第宣讲,学完五蕴之后,就会知道佛法当中讲的五蕴到底怎么详细分类,如何详细解释它的含义。《心经》当中讲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里面包括了色是什么,受是什么,想是什么,行是什么,识是什么,十二处是什么,十八界是什么,每一个都讲的很清楚。如果把这些了解清楚,再去看《心经》里表达的空性含义,就更加完美了,对于我们了达《心经》,也会更加有把握。

戊一(真实宣说色蕴)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己一、略说:

所谓之色即五根,五境以及无表色。

所谓的色,这里第一个色就是讲色蕴,五蕴当中,所谓的色蕴包含了什么法?有部一定是讲十一种,其他讲十种色法。

首先是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叫做五根,五根都是色法的自性。然后是五境,五境就是五根对应所取的五种境,眼根所取的就是色,耳根是声音,色、声、香、味、触,是五根分别的所缘,五色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色根所取的对境也是五种色境,所以五种根所缘取的对境都是色法。加起来就是十种色法五根和五境,所以五根和五境是对应的。这也比较容易理解,反正眼根对应色,耳根对应声音,这样一个个配下来就知道了,最后身根对应触,以及无表色。最后还有一个无表色,经部派以上,有时不承许它是一个真正的色法,大乘虽然有无表色的讲法,但是不承许无表色是一个真实色法的自性,但是在有部当中,无表色就是一个色法,有些时候说我们受戒的戒体,就是一种无表色。后面专门会讲无表色,所以此处我们不用着急。

色蕴的体性是什么呢?《入中论》当中讲“色相为变碍”,色蕴的体性就是变碍为性,我们要记住,色蕴的法相就是变碍,变和碍这两种。碍是什么呢?碍就是阻碍的意思。比如说在经堂里面,这个位置张三道友坐了,李四就坐不了,就是阻碍了另一个色法处在同样的位置上面。因为房子里面的空间有限,塞满了东西,再也塞不进去了,所以说色法有一个阻碍的自性。不可能相互融入,它是阻碍。空间有限,如果你把这个位置占住之后,第二个物体就没有办法同时处在这个位置上面,所以它就是一个阻碍的自性。一个是碍,一个是变,变是变化,就是它可以插入,或者通过的意思。比如木头可以通过刀子插入,插入之后就是让它变化了,然后变坏了。或者两个物体相撞的时候,内部会发生一些损坏、变化等等。色法的自性就是变和碍,变化和滞碍,所以这里它不共的法相就是变和碍,此处讲了略说。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了解,虽然后面还要讲,但是这里先讲一下。色蕴分十一种,五根、五境和无表色。在五境当中,还有一个色,五境的第一个,就是色、声、香、味、触当中的色。色蕴当中的色和五境当中的色是不一样,色蕴当中的色是非常宽泛的总称。五根当中的色只是眼根的对境,色蕴当中的色是所有的色法,有十一种;五根当中的色只是一种,是眼根的对境,就像平常我们看到的瓶子、柱子等等,它只是眼根所取的,而且取的时候,只能取它的显色和形色,颜色和形状眼根可以取,其他的就不是眼根的事情了。这方面我们要了解的,就是这两个色,一个是总的色,包括十一种;一个是分别色,只是一种,显色或者形色的自性。下面就会学到这个问题。

己二(广说)分三:一、以法相之方式宣说五根;二、以事相之方式宣说五境;三、宣说无表色。

前面十一种分了三类,第一类是五根,第二类是五境,第三类是无表色,科判也是分了三种来讲。

庚一、以法相之方式宣说五根:

首先讲第一类宣说五根,用法相的方式来宣说五根。就是说五根的法相是什么,通过安立宣讲法相来安立五根。

彼等均是识所依,眼等诸根清净色。

“彼等均是”的“彼”等就是讲五根,五根均是识所依,都是各自的对境,各自识所依的一种清净色,什么意思呢?“彼等均是识所依”,比如眼根产生眼识,耳根产生耳识,乃至于身根产生身识。或者眼识、耳识,产生眼识、耳识的所依,叫做增上缘的所依。所依是一种清静的色法,这里面讲的很清楚。它的法相能够缘取或者是自己对境的,比如色、声音等等,是眼识、耳识增上缘的所依。

所依就是眼根、耳根等等清静的色法,当然它的第一个最根本法相,还是色法,所以总的法相,变碍还是没有离开,但是前面不是讲了色蕴的法相不是变碍吗?为什么此处讲其他的法相?前面的法相是色蕴的法相,整体色蕴的法相是变碍。色蕴当中的五根属于色蕴的一部分,五根自己的法相是什么?所以这个地方以法相的方式宣讲,它是指五根自己的法相。

注释当中也有,比如以眼根的法相为例,作为取自对境色处的眼识,眼根可以取自己的对境,那么自己眼根的对境是什么?眼根的对境就是色法,外面五境当中色法的自性,叫做色处。眼根可以取外在的色法,然后眼识的增上缘,眼根可以取外面的色法,然后眼根也是眼识的增上缘,增上缘就是能够让眼识产生一种增上的不共的因缘,这叫做增上缘。后面我们讲第二品的时候,还要讲四缘,什么是因缘,什么是增上缘,什么是所缘缘,什么是无间缘,这些方面都要讲。能够让眼识不共的产生能力,叫做增上缘。如果有眼根就会产生眼识,没有眼根不会产生眼识,眼识也是因为它的根作为名称的。

为什么叫眼识?因为取产生识的增上缘,叫眼根,所以以眼根这个增上缘取名字叫眼识,它没叫色识,没叫声识,它叫眼识。像这样眼识的增上缘,它是一种色法,而且是一种清净的色法。这方面就是它的法相,这些耳根的法相都是可以类推的,在注释当中有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去参照。

这里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什么呢?必须要了解所谓的五根,它是一种色,而且是一种清净色,但是里面的眼根、耳根,和世间人所认为的眼根、耳根不一样,平时我们说眼球就是眼睛,这就是眼根,但是在《俱舍论》当中讲,这不是真正的眼根,在眼球里面还有一种很清净的色法,更微细的色法,它是透明、光明的自性,是一种清净的色法,然后是很微细的,一般我们通过肉眼看不到的非常清净,很微细的色法,叫做眼根。它的功用可以取外境,这只是它外在的一种所依而已。

耳根也是一样的,在其他《俱舍论》的注释当中,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眼根是在我们的眼球里面,它的形象像一种胡麻花,可能是以前的阿罗汉,或圣者通过清净的天眼,能够见到眼根、耳根的形状,眼根的自性、形相,就像胡麻花一样。

耳根,我们说外面的耳朵,这个人的耳根很大,肉也多。这不是,只是外面的所依而已,不是真正的耳根。因为外在耳朵的自性、形状,收集声音比较方便。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可能集中不了,听不清楚,有它可以把声音取得更好,但是这不是真正的耳根。在耳根里面,还有一个更微细的色法。它的形相,在注释当中讲,好像树的树疤一样,有时候我们把树枝砍掉之后,会在树上结一个疤,耳根就是像树疤一样的形相。

鼻根在鼻子里面,也是很微细清净的色法,就像两根铜管一样的自性,这方面就是鼻根。舌根就像半月型,就是月亮的一半,那样一个清净的色法。身根是什么呢?身根就好像是鸡的皮肤一样,鸡拔了毛大家都知道,就是这样的。起了鸡皮疙瘩,我们说是不是身根出来了呢?这不是身根出来了。身根是很微细的色法,如果被我们的眼根看到了,就不是微细清净的色法了。身根类似于鸡的皮肤一样,周遍在我们整个身体上面,为什么身体会感觉呢?因为有这样的自性周遍,这就是身根。

按照唯识的观点,根分两种,一种叫做浮尘根,一种叫做净色根。净色根是真正起作用的,就像前面我们讲到的胡麻花,就是净色根,是真正起作用,可以取境的。

还有一种根叫浮尘根,有些地方讲“浮”就是浮云,好像什么都是浮云一样,然后根就是五根的根,尘就是灰尘、微尘的尘。浮尘根的意思,就是外表显现上的眼球、耳朵、鼻子、舌头,这些就是浮尘,浮尘根就是虚浮无实的意思,作为一个眼根住所,眼根的所依。浮尘根不是真正的眼根、耳根,就是一种所依而已,帮助眼根存在在这个地方,所以称之为浮尘根。浮尘根不能真正起作用,净色根才是真正起作用的,这方面叫做清净色,眼等诸根清净色,净色根。这叫净色根。

另外一种浮尘根,不是真正的眼根、耳根,净色根才是真正的眼根、耳根,这方面就是讲它们都是眼识、耳识等的所依、增上缘。能够缘取色声香味触,叫做眼根、耳根等五根。此处是通过法相的方式宣讲五根。

庚二、以事相之方式宣说五境:

宣说五境的时候,没有通过法相的方式宣讲,是通过事相的方式。学习过因明的道友就知道什么是法相,什么是事相。所谓的法相就是某一个法,不共于其他任何一个法一种不共的特征,就是它的法相。比如说瓶子的法相是什么?大腹盛水。肚子很大,可以盛水,就是瓶子的法相。人的法相呢?知言解义。反正就是通过最不共的特点来作为它本身的特质,叫做法相。

前面讲色蕴的法相就是变碍的自性,其他的法没有变碍的自性,只有色蕴本身有变碍的自性,所以当我们说变碍的时候,想到这就是色法,当我们说色法的时候,会想到它最不共的作用。比如说柱子最不共的作用,就是撑梁,柱子可以把梁撑起来,这是它不共的作用,其他的没有。外面说瓦片的作用是可以撑梁,但是瓦片撑不了梁,没有这个作用。法相就是最不共的一个特点拿出来,一看到这个我们马上就能知道它是什么法,这叫做法相。

事相是什么呢?事相就是它本身的法,法自己的本身,比如说变碍,色蕴变碍。讲完了所谓的色法是变碍的,那什么是变碍的法呢?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瓶子,瓶子就是变和碍,举例的瓶子本身叫做事相,它的法本身就是事相。就是以事相之方式宣说五境。

色有二种或二十,所谓之声有八种,

味有六种香分四,所触分为十一种。

作为《俱舍论》的学习者来讲,里面这些含义都要背下来,这些要记住。虽然颂词没有完全讲,但是我们看的时候,要把这些背下来。也许以后我们考试的时候,要考这些,到底两种色或二十种色法是什么?或者声音八种是哪八种?因为《俱舍论》讲五蕴的时候,必须要知道内部的分法。经常性地去记,熟悉之后也没有什么困难的,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很陌生,觉得这么多怎么记,把规律找到之后,记起来也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学的时候,要把这些学清楚一点,学扎实一点,这方面是应该要背、要记的。

前面讲了五根,下面讲五境。五境就是色、声、香、味、触,色有二种的色,所谓之声是第二个,第三就是第三句当中味,味有六种,第四是香分四的香,所触的触,就是色、声、香、味、触,就是五境。

色有二种,真正眼根的对境,色法和前面我们讲色蕴的色、眼根对境的色,广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面的色蕴范围非常广,这个地方五境当中的色,范围就很窄。这里的色只是眼根的对境,总的来分就是二种,一个叫显色,一个叫形色,这是术语。从通俗的角度来讲,什么是显色呢?显色就是它的颜色,红色、黄色,这些都是显色。我们的眼根能取什么,我们的眼根看过去,一片红色,一片红袈裟,这就是显色。在花园里看到黄色的花,白色的花就是显色,颜色本身叫显色。第二个叫形色,形色就是形象、形状,正方形、椭圆形等等,都属于形色。形色也有二种,或二十,真正来讲的时候,总的分两种,详细分的话分二十种,显色有十二种。十二种显色当中,真正根本的颜色就是白、红、黄、蓝,或者蓝、黄、白、红,就是蓝色、黄色、白色、红色这些根本色。根本色再分出来八种支分的色,八种支分色就是注释当中讲的光、明、影、暗、云、烟、尘、雾。

我们讲一下这八种意思,先讲第一对光和明。有些注释当中讲,太阳光就是此处所说的光,比如说现在太阳照到经堂里面,叫做光。明是除了太阳光之外,其他电灯、蜡烛的光明等等,像这样太阳光之外能够照明的,叫明,光和明在这里不一样。光就是讲太阳光,明就是讲其他的灯、蜡烛、手电等等发出的光,叫做明。我们把它归类就比较容易记了。光和明作为一对来理解,光是太阳光,明就是其他的光明。

第二对就是影和暗,影和暗不一样,所谓影不是光明直接照到的地方,但是它可以看到东西。这个地方没有光明,没有太阳光,其他的灯光也没有,虽然有一种影子,比方说树荫,树荫下面的树影,人影是直接障避光明的。虽然它的力量比较弱,影子还是可以看到东西,这叫做影。一点都看不到,这方面就叫做暗。虽然影是障避光明的,但是它可以看到东西,暗完全看不到的。光和明、影和暗放在一起便于理解,都是相通的,有类似的地方,比较容易记住。

再下去就是云、烟、尘、雾,比较容易理解。云就是天空当中的云;烟就是做饭的时候,道友烧的牛粪形成的烟,烟也是一种颜色;尘就是灰尘,当吹大风的时候,飞沙走石的灰尘;雾,当然我们都知道是水气,有时候说雾霾,雾霾是水气加灰尘的混合体。雾是很多水气的凝聚,它也是显色,是支分显色,我们把这些规律找到之后,也比较容易记。

形色也有八种,或二十。八种有长、短、高、低、方、圆、正、歪,很好记。所谓的形色,很长、很短,我们的眼根对于长、短,马上就可以取出来,高和低,方和圆,这是方的,这是圆的;这个很正,所谓的正,是有规律的,歪就没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方、圆、正、歪,所有的形色都包括在里面。

所有的色法分为两种,色是眼根的对境,就是显色和形色,显色再细分,有十二种显色,四种根本的显色,再加上其他光、明,影、暗,再加上云、烟、尘、雾,就是讲这些。形色方面,是长、短、高、低、方、圆、正、歪,这时候比较容易记下来,我们再看色法的时候,一定不会迷惑的。

我们说色的时候,大概会知道色是什么,但是没有如果详细了解到底什么是色,就会说不出来个所以然。这里讲的很清楚,所有的色法都归类在里面,把这些记住,以后从眼根的对境色法方面来讲,几乎已经通达了,了解了这些就没有什么了,再挖也就是这些东西,没有其他的东西了。如果刚开始花一点力气,记住之后,以后就不会忘记,这方面就不会再迷惑了。

“所谓之声有八种”,所谓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有八种。八种并不是说这是唱歌的声音,那是什么声音,不是这样分的。所谓的八种,首先是有执受的声音,还有无执受的声音。有执受和无执受是一个术语,简单来讲,什么是有执受?有执受就是有情发出来的声音,比如说人发出的声音,动物发出的声音就是有执受。无执受当然就不是有情发出来的,而是无情发出来的,比如自然界的声音。首先我们分为两类,这比较容易分。一个是有情发出来的叫有执受;一个是无情发出来的叫无执受。

有情发出来的声音,又分两种,有记别的和无记别的。什么叫有记别、无记别?有记别就是有意义的,能够表示意义的;无记别就是没有办法表示意义,表示不了什么意义的。一种是有情发出来的声音,它没有什么意义;另一种有情发出来的声音,是有意义的。比如我说的话是《俱舍论》,首先我说话的声音属于有执受,就是有情发出来的,其次是有执受当中的有记别,意思就是有意义的,能够表达什么意义呢?我表达的意义就是色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叫做有意义的声音。

有些声音虽然是有情发出来的,但是无记别。比如说拍掌,没什么意思,不表达什么意义。这样分下来,两种根本的东西,就是有执受和无执受。有执受分两种,有意义和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再分两种,已经分到底了,再没有枝桠了。有执受又分两种,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就是悦耳和不悦耳。这个声音是有情发出来的,是有意义的声音,有意义的声音是悦耳的声音和不悦耳的声音。这样就分完了。

有情发出来的声音当中,无执受的,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分两种,悦耳的和不悦耳的。悦耳的声音可以说是敲打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或者不悦耳的声音就是扇耳光的声音,或者打斗、拳击的声音等等,这方面是比较恐怖的。不悦耳的声音,就是听起来很不舒服的声音。这方面分了四种,声有八种当中的四种,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好了。有执受、有情发出来的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能够表达意义,一种不能表达意义。能够表达意义的也分了两种,好听的、不好听的;不能表达意义的又分了两种,好听的、不好听的。

再看第二类,就是无执受。无执受是由无情界发出来的,它不是有情,是无情发出来的。无情发出来的声音也分两种:有记别的和无记别的。虽然是无情,但是发出来的声音,也可以表达意思或者不能表达意思。无情怎么发出能够表达意思的声音?在注释当中讲了一个古代的比喻,就是幻化的人。幻术师幻化出一个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人,但它是无情,这个无情可以讲话。它说:“大家到这个地方来,我的主人要给大家布施。”人们都能听懂这个意思,所以说这是无情发出来的有记别、有意义的声音。

有意义的声音分两种,悦耳的、不悦耳的,就是说一个是悦耳的声音、一个是不悦耳的声音。如果讲到现代的比喻,就比较多了。比如电视机、录音机、MP3,用手机听录音,录音本身是无情的,但是是有记别的。它可以表达《俱舍论》的意义,你听了之后,依止这些东西录的音,虽然它是无情的东西,但是无情的东西表达出来的属于什么?表达出来的声音是《俱舍论》,它是有记别的。虽然是《俱舍论》,但是有些人听堪布的声音好听,觉得是悦耳的;有一部分人听堪布的声音很难听,要不是听法,肯定不愿意听到他的声音。这里就分了悦耳的和不悦耳的。这样分下来,就比较容易了解。

第二个方面也是无情发出来的声音,就是无执受。无执受是不表达意义的。比如自然界所发出来的声音,就没有什么表达的意义。它是无情又不表达任何意义,不表达意义中,也有悦耳和不悦耳。比如说铜锣的声音很悦耳,或者自然界所发出的声音,不是鸟叫,鸟叫已经变成了有情,比如清泉的声音,山里清泉叮咚、叮咚,声音特别好听,这种声音属于无情,是无情当中无执受的悦耳声。

还有一种声音,比如说打雷的声音很恐怖,当然喜欢听打雷声的人就另当别论了。有些人觉得打雷的声音,特别恐怖、特别难听;有些觉得塌方的声音,轰隆轰隆特别难听,尤其是自己房子后面的墙倒下来,就很恐怖了。完了,后墙倒了,既觉得房子保不住,又觉得声音很恐怖很难听。这属于无情无执受的不悦耳声,这应该很好理解。

这些看似复杂,如果把规律找到就好记了,就是有情界无情界、有执受无执受、悦耳不悦耳,再没有其他的,声音有八种。

“味有六种”,我们吃东西的舌根,能够辨别酸、甜、苦、辣,再加上咸和涩,这不用多讲。咸指这个东西很咸,涩是水果没有成熟,吃起来觉得不舒服,很涩,这也很好记,味有六种。

“香分四”,香就是鼻子闻的香、香气。气息有四种,第一种是好闻的,比如说檀香,一些好闻的香。第二种是大便这些臭气,臭香也叫香。我们说香的时候,就是指香味而言,但是在语法当中,这里所谓的香就是指鼻子吸收的气味,叫香,所以妙香、恶香、难闻的香,还有一种平等香、不平等香。平等香是不管好香、坏香,只要对你身体有利的,就是平等香。还有不平等香,不管是什么香,反正对你的身体有害的,叫不平等香。如果理解了它的意义,也是比较容易记的。把它的规律找到了,也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好闻、不好闻的,对身体有益、对身体无益的有四种。

“所触分为十一种”,所触就是身根的对境,像我们的身体,不管我们的脸、我们的背、我们的手、我们的脚,还有其他部位,整个叫身根。从我们的脚心到头顶,头发、指甲不算。因为头发和指甲是没有感觉的,除此之外,从我们的头皮到脚下的脚心,整个从里到外都是身根的范围。身根的范围就有所触了,脚踩在地面上,是什么感觉?很柔软,还是很坚硬?很冷,很热?或者身上穿着衣服,感觉怎么样?手摸到东西,身根的对境全都是触。

触分十一种。我们这里也分为两类,一个叫做因触,一个叫做果触。地、水、火、风属于因触,后面还要讲四大,会讲地、水、火、风,各自的法相、作用等等。我们讲触的时候,主要是身根的对境。我们也必须要了解,所谓的触,从果触角度来讲,还有些比较轻的,比如我们身体感觉拎起来,轻呀、重呀,你感觉很轻、很重,这些都是触的感觉,还有柔软,感觉衣服的质地很好,很柔软,然后很粗糙,轻、重、柔软、粗糙,还有冷、饥、渴,就是感觉很冷、很饿、很渴,这些全都是触,所以我们分的时候分为因触和果触。

因比较容易记,地、水、火、风,果触轻重比较容易记,然后柔软和粗糙,剩下三种就是,冷的感觉也是一种触,饥就是自己很饿了,马上到中午了,早上没吃饭,现在已经感觉有点饿了,饥饿的感觉。渴,比较渴,这方面是解释它的触,加起来十一种。首先四种,地、水、火、风属于因触,后面有七种,冷、饥、渴,这方面我们就知道有三种,剩下四种,轻、重、软、糙,轻和重的,柔软和不柔软的,感觉衣服很粗糙,穿起来很不舒服,这属于粗糙的,这方面就讲到了十一种。

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把这些记下来,然后经常看一看,想一想,就不会忘了,学习完之后,就有一定的意义。现在有时候觉得,记这些到底干什么?这方面也是学习,我们学习佛法,有用的东西该记的记住,该背的背会。以后我们再抉择观空性的时候,就能把一个一个法观得非常清楚。如果学习的时候,以随随便便、蜻蜓点水的方式学一学,大概听一听就算了,这也不是很好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比如现在我们一个星期休息一次,以一个星期作为一个周期。因为一个星期当中,学习的内容不是很多,而且每天听完之后,我们回去看书、听辅导,对于意义会有所熟悉,但是如果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这样过下去之后,逐渐前面学习过的东西就会忘掉,所以我们在一个星期的时候,把前一个星期的课再看一次。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基础,相当于再温习一遍,不要让它忘记了。一个星期过了之后,再把这个星期的课温习一遍,第二个星期的时候,再把前一星期的课温一次,这样下去之后,我们在期中的时候,时间就不会那么紧,就会比较熟悉。

尤其是你看得越多,记得就越熟悉,熟能生巧嘛。第一个你不太容易忘,学的比较扎实。第二个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感觉那么紧张,还有三天了,怎么办,不睡觉又不行,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因为你平常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以轻松的方式学一点,我们现在基本每个星期四堂课,这样你没有忘记,返回头从第一个颂词看一下,熟悉熟悉,再看一次,大概是这个意思。该记的记,该背的背。第二个星期的时候,也是再看一次,逐渐养成习惯。到最后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陌生,这个颂词到底学没学?是不是法师当时讲漏了,我怎么一点都没有印象了。法师可能花了二十分钟讲的,但是因为没有看的原因,可能就感到陌生了,如果我们经常返回去看,不会觉得特别费劲,也容易帮助我们记得很牢。

今天的课我们就学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