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10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俱舍论》分了八品,现在学习的是第一品分别界。对于十八界的内容,有一些细致的分类。如果了解了十八界的分类,会更加通达十八界。因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属于轮回的基。如果要获得解脱,怎样在蕴、处、界当中发菩提心,抉择本基的空性,抉择密宗的平等、清净,或者五蕴就是五佛,这些内容都是以这个基础展开的。如果蕴、界、处没有修好,或者没有通达,我们在抉择上上法要的时候,心中也不是特别的清楚。如果把蕴、界、处搞清楚了,有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再抉择空性,抉择如来藏,都可以了解。

世俗谛中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就是集聚的意思,“处”就是门的意思。前面已经讲了十八界的分类,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分析、观察,可以了解我是不存在的。所谓的轮回就是一个集聚而已,外面我们所耽著的显色形色、声音都是微尘组成的,微尘也是自己的业形成的。

对于《俱舍论》一步步地学习,和我们的解脱道息息相关。必须把该懂的弄懂,该记的记住。一方面我们是一个学习的人,学《俱舍论》就要把术语、意义搞清楚。另外一个角度,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把《俱舍论》中表现出来的意义,放到自己的修行当中,怎么引发我们出离心、菩提心、无我空性正见?不是直接抉择,就是间接抉择。没有一个法和解脱道没有关系,只不过有些比较直接一点,有些比较间接一点,除此以外,《俱舍论》等所有的法要,和我们解脱道都有关系。

下面继续学习。

内在十二除色等,所谓法界为有依,

余者相应亦有依,不做与做自之事。

颂词讲到了两个意义,第一句是第一个意义。讲到十八界当中,内界、外界是怎么分别的;剩下的三句,是第二个意思。讲到在十八界当中,哪些属于有依,哪些属于相应。

首先我们看第一,哪些是内?哪些是外?“内在十二除色等”,所谓内界的法,就是六根和六识所包括的内十二界。然后“除色等”,色、声、香、味、触、法是外界。这是内和外进行分别的。眼根、耳根,乃至于意根,都是属于有情心相续所摄,或者这是内法,我们比较清楚。然后眼识、耳识,乃至意识,也是属于内界所摄的,所以六根界、六识界属于内法。然后色、声、香、味,眼根、眼识的对境色法,耳根、耳识的对境声音等等,属于外界。

从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了解,五根是有情相续所摄,六根做为六识的所依、增上缘,根和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比较容易了解,把它们安立在内中没有任何问题。然后色、声、香、味、触和色、声、香、味、触五种对境,属于外,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不太容易理解的是法界当中,受蕴、想蕴、行蕴都是属于心所法,这些包括在外界当中,可能我们会有点难以接受。因为眼识、耳识,心所也是和心俱起的法,属于心识的部分,为什么把它放在外界当中呢?一部分属于有情和非有情相续所摄,对于六根、六识都已经讲了,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也讲了。还有一种法界当中的法,虽然一部分属于心识,但是心识毕竟是所缘境,比如受蕴、想蕴和行蕴等心所法,是能缘、所缘当中的所缘。

从能缘、所缘的侧面来分析的时候,能缘就是内,和我们关系比较亲近一点。然后所缘的法必定是所缘,从所缘的角度来讲,它和有情的关系不是很亲近,稍微疏远一点。在法界当中无表色等无为法,作为所缘境、外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一点。

真正安立心所法,应该是我们内心当中所摄的,不可能在外面的石头、汽车上有个心所。此处把它安立成外,主要是从所缘的角度。如果已经分开了能缘所缘,能缘就是近的,属于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缘的东西要疏远一些,就把它安立成外。里面有些是有情相续所摄,非有情相续所摄可以直接理解。从能缘、所缘的角度来讲,所缘的法疏远一些,能缘亲近一点,所以把能缘的法安立成内,把所缘的法安立成外。

下面我们再学习十八界当中,哪些属于有依?哪些属于相应?十八界中有依和相应是什么意思?在玄奘法师的译本,还有汉地大德的《俱舍论》注释中,所谓的“有依”,在法本当中叫做“同分”。相应叫做“彼同分”。“同分”是此处的有依,“彼同分”就是此处的相应,“余者相应亦有依”,有依和相应在翻译的时候不同,意义是一样的。

所谓有依的事情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它正在做自己的业,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叫做有依。正在看色法的眼根,叫做有依根。因为眼根正在起作用,正在看色法,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根叫做有依。然后是境,外境的色法正在被眼根所看的时候,叫做有依境。反过来讲如果眼根没有发挥眼根的作用,没有做自己的事情,没有看色法,这时候的眼根叫做相应。本来应该去取色法,但是没有取,叫相应。外在的境,没有被眼根所缘,没有做产生眼识的事情,这个境叫做相应的境。正在做自己的事情,发挥作用的时候,叫做有依。没有做自己的事情,叫做相应。在注释当中也提到了,什么是有依,什么是相应。

了解了有依和相应之后,需要分别十八界当中,哪些是有依?哪些是相应?

所谓法界为有依。在十八界当中,只有法界是纯粹的有依,只有有依,没有相应。法界做什么事情?前面说了,有依一定要做自己的事情。法界所做的事情,就是产生意识。法界中的法不间断的做产生意识的事情,在凡夫位产生凡夫的意识。不管是颠倒的非理作意,非颠倒的如理作意,还是其他无记的意识,反正法界不间断的在这里做。以前的法界已经做过了,未来的法界还会做。现在的法界正在做。还有产生圣者的意识,圣者的意识也是因为法界的不断而出现,当他真正安住在无漏的时候,圣者的修法有很多,有时候观诸法无常,观了法之后,诸法是无常的,这方面也了解了。有时候观察身体不净,有时候是观无我。在注释当中以无我为例,诸法都是无我的,意识所缘的境,所观察的法都是无我,所以产生了无边的无我意识。法界一直在产生意识,不是做产生凡夫意识的事情,就是做产生圣者意识的事情,它没有一个空闲的时候。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法界是纯粹的有依,它没有相应。法界不管是产生凡夫的意识,还是产生圣者的意识,都是如此安立的。

在小乘和大乘当中,有漏、无漏是有差别的,比如大乘出定位称之为有漏,入定位称之为无漏。按照这个标准来讲,入根本慧定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分别,心识都是没有的。在小乘当中,无漏的识是无常的自性,比如无我,即便证悟了无我,也是属于心识,在心识当中了解了无我而已。在小乘当中真正来讲,一切无所缘或者离开一切心识的自性,真正观察的时候,到底哪方面的法才是呢?就是无为法。无为法当中虚空无为,也不是这样的。抉择灭、非抉择灭都是一个不生的状态。

大乘的教义完全泯灭了一切四边八戏,属于非常高的智慧,小乘当中的确没有,比较相近的就是抉择灭。抉择灭和大乘当中的无分别智,还不一样。大乘当中无分别智慧是一种智慧,不是一种心识,但是在小乘当中是一种无漏的心识,没有我的执著,没有颠倒分别念等等。在小乘当中,无漏的智慧也是法界的一部分,意识缘法界,比如慧心所等等。慧心所当中有无我、无常等等很多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也有对境,缘了无我之后,就会产生无我的意识。因为法界一直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唯一属于有依。

“余者相应亦有依”,剩下的十七界不像法界一样,唯一属于有依,剩下的余者就是既有相应,也有有依。“不做与做自之事”,所谓的相应是不做自己的事情,有些时候它没有做自己的事情。有依是做自己的事情,第三、四句当中,所谓的相应对照第四句当中的不做自己的事情,有依就是对照第四句当中的做自己的事情。做自己的事情叫做有依,不做自己的事情叫做相应。剩下这些法,有些是相应状态,有些属于有依的状态。以诸根为例,眼根乃至于身根等根,有时候也是这样,如果已经见到了,如果现在的眼根正在见,这时候眼根叫做有依根。过去它已经见过了,虽然是过去法,但是过去曾经见过,这也算有依,反正见过都算。未来还要见,如果眼根在未来将要见,也是属于有依的。不管是已见、正在见或者以后会见,反正见色法是做了自己的事情,过去曾经做过,现在正在做,未来还会做。虽然未来还没有到来,但是假如眼根在未来会见到色法,这时候就在做自己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安立为有依,这个根叫做有依根。

然后眼根、耳根,乃至于声根,眼界乃至于声界,都可以以此类推。如果眼根等相应,过去的眼根已经见过了,这就是有依,灭已见就是它过去没有见,现在也没有见,未来也没有见,或者眼根缺缘没有产生,这就是未生之法。因为某种因缘眼根并没有产生,没有生起来也叫做相应。因为它根本没有做自己事情的缘故,所以这里讲的眼灭已见、灭正见、灭将见。对于过去的法它没有见,或者对于现在的法没有见,对于未来的法没有见,这时候也可以叫灭已见、灭正见、灭将见。有些地方解释的时候,说眼根坏掉了,以前坏了,现在正在坏,未来也会坏掉,没有做自己的事情,这样也可以理解。有些解释是从眼睛没有见到外面的法的角度来讲,意义都差不多。

还有一个未生之法,就是缺缘不生。因为缺少因缘,眼根没有产生,根本见不了,这时候可以称之为相应,所以眼根乃至于声根等等,都是有相应的。

然后外在的五界色声香味触,也是这样的。过去已经被见到的、未来将被见到的、现在正被见到的,都是属于有依的境。因为它是境,所以叫有依的境。如果没有见到不叫有依的境,过去没被见、现在没被见、未来也不会被见。从我们心识角度分析,可以有这种情况,如果过去、现在的色法没有被见到,未来可能有些色法也不会被见到,这时候色法本身叫做相应的色法。比如现在我们在这里听法,没有见家里的色法,这些色法可以叫做相应的境。还有一种未生的法,色法本来就未生,缺缘不生,没有本体不可能被见。这是有色的内五界外五界,从眼界到触界之间,我们可以这样分析相应和有依。

剩下的心法,比如从眼识乃至于意识,还有意界,这是七心界。如果已经存在的这些法,都是属于有依的。只要心识存在,一定是要缘对境的。我们说眼识存在,已经有了眼识,肯定是缘了对境,绝对是做了自己的事情,所以此处讲的时候,七心界当中的有依和相应,没有前面那么复杂。前面分了好几种,相应在眼根来讲,有灭己见、灭正见、灭将见、未生之法四种状态,但是在七心界当中没有四种,只有一种,过去的心识产生一定是缘了它的对境。不带境的心识是没有的,眼识已经产生了,但眼识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这不叫眼识,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只要眼识产生,肯定要带境,要缘它的对境,所以只要产生了眼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只要眼识、耳识存在,一定要做自己的业。除了一种情况,它是相应的,就是没有生,缺缘不生。某种因缘没有产生,它不可能去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从七心界的角度来讲,只有未生之法相应,我们在注释最后看到,未生之法是相应的。没有四种情况,只有一种情况。未生之法就是没有产生眼识、耳识、意识,如果是这种情况,叫做相应,如果产生了都是有依,所以这里分析的时候,只有法界是恒时做自己的事情,其他有时候属于有依的,有时候是属于相应的。

对于有依、相应,做自己的事情叫做有依的根,不做就叫做相应的根,也是这里的一个术语。后边还会提到这个问题。

丙六、见断等分类:

十八界当中,哪些是见断,哪些是修断,哪些是非所断,有三种情况。见道所断简称见断,修道所断叫做修断。既然是见道所摄,到底见了什么?在见道的时候,只是见到了苦集灭道四谛的本体,没有颠倒,完完全全是四谛如何存在,他就如是如是的见到。比如苦谛当中的法,如理如是的见到了无常、苦、空、无我。没有缘苦谛当中的无常见为常,苦见为乐……没有颠倒,而是如理如是的见到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本性,四谛十六行相当中的法如何如何的存在,我就如是如是的见到,没有颠倒的成分叫做见道。在小乘当中,是见四谛的本性。虽然在大乘当中,也是见四谛的本性,但是在大乘当中,主要是见到万法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从这个侧面安立的。

所谓的见道,就是见到了四谛本身的状态,没有任何颠倒。在获得见道的时候,平常见真谛,或者见四谛的本性叫见谛。要获得见道之前,有些障碍需要断除,或者获得见道之后,什么样的障碍断掉了,没有了,叫做见断。见道所断的法叫见断。剩下的法不是见道所断的叫做修断。见道完之后,趣入修道了。

前面我们讲了十六刹那的本性,前十五刹那都是见道的本性,第十六刹那趣入了修道,在修道过程中,还有一些烦恼的自性要断除。叫做修道所断。这些束缚断掉之后,可以获得见道,或者修道。还有一些无漏智慧不是所断,既不是见道所断,也不是修道所断。修道所断断掉之后,就会趣入到无学道,没什么可断的了,获得阿罗汉果等等。见断和修断之间有个差别,见断主要断掉的是什么呢?断掉一些比较粗大的,对于四谛的本性、四谛的道理有些迷惑。汉地大德在讲的时候,说见断是断掉迷理。对于四谛的道理方面不清楚,迷理方面主要是见断所摄,也是烦恼。修断主要断掉的是迷事,不是对四谛的道理有不清楚的地方,主要是对事情本身产生烦恼等等。

见断主要是认知,心识、第六意识方面有些颠倒的认识,这时候断起来就比较快,十五刹那一下子就断完了,速度很快,很多时候一个刹那当中,包括十五个侧面或十六个侧面,见道只是一刹那马上到修道。小乘当中讲十五个刹那,也是很快的时间就可以把见断断完。因为见断只是对道理方面的迷惑,所以比较容易一点。只要你见到了四谛一下子就断完,所以我们说十五个刹那当中,什么是对苦谛的苦法忍、苦法智,然后苦类忍、苦类智,这时候一刹那,全部慢慢认识,都断掉了,所以对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可以断除。见断或者修断大概可以这样安立。

了解见断修断之后,下面还要继续分析。我们下面再看,哪些是见断,哪些属于修断。

十色五识修所断,最后三界具三种,

首先十种色法,就是内的眼根等五根。外边色、声、香、味、触十种色界,十种色界和相对应五种识,眼根缘色产生眼识,耳根缘声音产生耳识等等,“十色五识”,就是十五种法,十五种界属于修所断。“最后三界具三种”“最后三界”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这方面讲到了意根意界,然后法界和意识界。既有见断、修断,也有非所断。十色五识修所断里面,眼根乃至于耳根,或者色、声,乃至于眼识、耳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些法里面没有见断。不是说见谛之后,我的眼根断了,没了,然后耳根也没有了,这样的是不会有的。十色五识不是见断,是修所断,而且修所断当中,还有其他的安立方式,到底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断的?有些时候烦恼这些法,当你产生对治的时候,贪欲、嗔恨就没有了,消失了。这个断就是修断方面的有漏法,不是把你的眼根、耳根等消灭掉,而是烦恼对你的眼根、耳根等等有些束缚,如果你断掉了烦恼之后,就没有束缚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叫修断的安立。最究竟来讲,即便获得阿罗汉果位之后,眼根、耳根,或者色、声,或者眼识、耳识,都是存在的,所以并不是产生阳光之后,黑暗就消失了。当你产生智慧的时候,贪欲心就没有了,不是从这个角度断掉的,而是通过离开它的束缚的角度进行安立的。

最后三界是意界、法界、意识界。最后三界具有三种,首先是具有见断,所谓的见断前面讲过它是对于四谛的迷惑,一方面说是迷惑,是不是唯一的一个法叫迷惑呢?这里有很多种烦恼,叫八十八随眠,有些地方叫八十八识。这是见断所摄,有八十八种烦恼,这些烦恼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的五利使和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种,还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见,叫做十种烦恼。十种烦恼当中缘苦、集、灭、道分别安立,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首先是欲界当中,十种烦恼是苦、集、灭、道分下来的。在苦谛下面,十种烦恼都是俱全的,从贪欲乃至于最后的戒禁取见之间。集谛下面有七种,没有身见、边见和戒禁取见三种,这是十七种。和集谛一样,灭谛下面也是七种。道谛下面加一个戒禁取,所以是八种。在欲界对四谛所产生的烦恼当中,苦谛下面是十种,然后下面是七种,再加一个是八种,有地方讲是三十二种,这是欲界对四谛的所缘,然后色界和无色界还有。因为色界和无色界的烦恼当中没有嗔心,所以嗔心要去掉的。在色界的苦谛下面,要把嗔心去掉,在无色界下面,也要把嗔心去掉。以前在欲界当中,苦谛下面的十种烦恼,在色界和无色界当中只有九种,然后在集谛下面,欲界当中是七种,这时候要去掉嗔恨,就是六种,灭谛中只有六种,道谛下面又加了一个戒禁取,所以说前面是八种,这是七种。色界是这么多,无色界也是这么多,最后加起来,三十二再加上后面的法,在色界、无色界后面每个下面少四个,从这个方面进行安立,最后就是八十八种。

八十八种烦恼根本就是十种,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只不过这十种烦恼在四谛当中配的时候,有些是十种,有些是七种、八种,色界当中没有嗔恨,去掉一个,九种、六种、六种,然后是七种,这样下来的,所以最后加起来见道所断有八十八种烦恼,这方面叫做见断。

最后三界的时候,因为它具有自己的心识,缘法界的时候,自己的意识当中具有这么多的烦恼,所以在意界、法界和意识界当中,可以存在八十八种烦恼,最后在趣入见道的时候,八十八种烦恼一下子就都断掉了。大乘当中讲在初地的时候,见到二无我空性之后,遍计的烦恼全部断掉了,根本不需要修行,一见就断,只要见到真谛自然就没有了。对于道理方面的迷惑是这样的,只要你知道了道理,疑惑就不会再存在,而且此处的了知和我们平时所讲的了知不一样,它是真正的无漏智,见到了四谛的本身去了知的。我们见到之后,会不会再退回来呢?这是绝对不会的,当它真正见到四谛的真性,永远不会再退失,不会再迷惑。后面学习贤圣品,讲阿罗汉的时候,有八种阿罗汉,一种叫退法罗汉,就是说得到罗汉果之后,有些钝根者突然会产生烦恼,从罗汉果当中退失,虽然变成二果、三果,但是绝对不可能退到凡夫的,后面还要讲这个问题。

他真正见谛之后,永远不会再退失,不会重新再产生对四谛的迷惑。从一见道的时候,一下子就了解了四谛,所有见断只有一刹那。虽然烦恼看起来特别多,但是八十八种烦恼刹那之间全都没有了,不会再存在。这时候见断也是有的,然后修断也是有的。法界、意识界等等,里面也属于修断,剩下的这些法也属于修断,这里所讲的有八十八种烦恼,和它们相应的法,还有彼等之法相,得等等,都是和它一起的。在意识界当中产生了八十八种烦恼,因为每一个法产生都有一个得,所以八十八种烦恼各自都有一个得,这些得也是需要同时遣除,属于见断所摄。

还有法相,在十四个不相应行当中,有一个叫法相,就是一切有为法的法相,生、住、易、灭。里面的易,就是变化的意思,生、住,变化然后灭。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是生、住、易、灭,有些时候把易去掉了,讲生、住、灭,更略的说法,把住也去掉了,生、灭,就是生灭的自性。一切的有为法都是具有生、住、易、灭,烦恼也是有为法,肯定是生、住、易、灭的法相,还有这些得都是属于见断,把这些见断取完之后,剩下的法就是修断,修断时间要长一些。虽然见断一刹那就圆满了,但是从大乘的角度来讲,修道比较长,从一地,见道之后,剩下到十地之间都是修道。小乘道也是这样的,从预流相过了之后到预流果,十个刹那到了修道,最后要得预流果。从预流果开始,然后一来相、一来果、不来相、不来果,乃至于阿罗汉相,阿罗汉相的末尾都是修道。阿罗汉果一现前的时候,才是无学道,所以修道比较长。

修断也是要比见断要用的时间多,必须要缘所见到的东西。修道是什么?为什么叫修道呢?在见道的时候,已经见到了真相,见道之后还要缘所见到的真相,反复去修持,让它所认知的真相,越来越圆满,这方面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叫做修道。所修的东西,就是见道所见到的,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核心的,虽然有支分的修行,但是它所修的核心东西就是在见道的时候,所见到的本性,缘这个真谛不断地去修,反复去串习。

在不断的串习的过程中,修道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和它相反的障碍次第灭尽了,这方面有修断。修断还有其余安立的方式,一般来讲有十种烦恼作为它的修,数字比较多,有九九八十一品。因为在修断的时候,首先分了欲界,欲界是什么?五道或者六道,欲界算是一品,把欲界的烦恼分成九个层次。以前我们学中观的时候,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乃至于下上、下中、下下,分为上中下,上中下又分三品,欲界的烦恼分了九品,次第次第断,首先断第一品,。

然后是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有自己的烦恼要断,所以每一禅当中又分为九品。到了无色界有四种,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每一个分九品,九九八十一。因为欲界算一个,然后是四禅,就是四个了,再加四无色,九个了,每一个都有九品,所以从这个方面来安立,就是八十一种所断。相当于它的证悟,达到一个层次断一品烦恼,最后把欲界的烦恼断掉了,进入了断色界烦恼,所以在初果的时候,主要断欲界的烦恼,断完之后,通过自己的修道力,欲界的烦恼断尽了,不会再来欲界受生,所以初果欲界当中要七返,到了一来果的时候,只是来欲界一次,他相续当中剩下的烦恼,还够他来一次的。如果内心当中,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他会来欲界一次。欲界的烦恼全部断完了,没有因了,就不会在欲界受生,证果也是在色界或者无色界。这个前提不是说所有三果四果必须在色界,这不一定,也可以在欲界当中,以欲界的身体断烦恼,入灭之后,趣入到涅槃当中。

如果你通过次第修上去,已经生到色界了,在色界当中,没有欲界烦恼的时候,不会再来欲界受生,用色界或无色界的身份去证悟阿罗汉。虽然里面有八十一种烦恼,但是八十一种烦恼的本性并不多。因为前面说了,见断的时候,有十种烦恼,在修断的时候,所生的烦恼就没有几个了。因为五利使,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道的时候断完了,没有了。修道的时候,还有萨迦耶见,修道成了圣者的时候,还有邪见,不相信因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常见、断见,外道的见取见、戒禁取见都没有。这时候只是剩下五钝使,其中的怀疑也没了。因为你在见谛的时候,已经见到了真谛。这个疑也没有,只是剩下贪欲、嗔恨、愚痴和傲慢。所以欲界当中,就是四种根本烦恼,分为九品来断。

然后它是属于欲界的,这四种欲界的烦恼分为九品来断,断完之后,到色界还要去一个。因为没有嗔心了,色界只有贪、痴和慢,无色界也是这样。加起来总共就十种,因为在欲界有四种,贪、嗔、痴、慢,色界再减一个,无色界也只有三个,整个加起来只有十种,平常我们算的一百零八种烦恼,前面见断的八十八种,再加这里的十种,有九十八,下面我们还要学随眠品,再加十种缠缚,加起来就是一百零八种烦恼。

最后三界修断方面也有,然后在三界当中,也有非所断的,就是无漏法,它已经产生相续当中的无漏法,在法界当中具有无漏的自性。即便没有真正进入见道、修道,也有非所断。比如抉择灭、非抉择灭、虚空无为,这些在法界当中具有的,本来不是所断,还有当你获得圣者果位之后,圣者见道的智慧也不是所断。有的不是修断,也有的不是见断。虽然有些是无漏的自性,但是绝对不是所断的,这方面我们要了解。

下面我们看一个辩论。

非烦恼性非见断,乃色非六非为生。

讲完之后,有些观点说异生,凡夫和恶趣的身语业应该是见断。为什么凡夫应该是见断?因为当你获得见道的时候,就是圣者的身份了,所以就不再是凡夫了,灭尽了凡夫。

还有恶趣身语之业,当你获得见道的时候,自然获得无漏戒,永远不可能再有犯戒律的情况出现,堕恶趣的身语之业在见道的时候也断了,所以恶趣的身语之业也应该是见断的,然后凡夫应该是见断。因为获得见道的时候,他已经断掉了凡夫的相续,成了无漏的圣者。四果圣人,他是见道的,当然算是一种圣者的身份。虽然内心当中的烦恼还没断尽,但是他已经是圣者身份了,这方面我们要了解。因为三界的烦恼没有断尽,还不是出三界,但是不是圣者呢?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是圣者,但是三界还没有完全出,因为他内心当中欲界,还有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所断还没有断掉,所以应该是见断。这方面就讲了,虽然得到了见道之后,的的确确凡夫的相续没有了,不会再有恶趣的身语之业了,但是这些不是见断。首先讲到了,不是见断的根据——非烦恼性非见断,乃色非六非为生。

这里反过来也讲到了,见断需要具有的一些条件,第一个非烦恼性,因为前面所讲的异生凡夫,或这些身语之业等等,真正来讲,非烦恼性,因为真正的见断应该是烦恼性的,迷的是世间的道理,所以它应该是一个烦恼的自性,像这样非烦恼性不是见断。假如有一个法,它不是烦恼性的,比如前面我们说十色、五识是有漏,没错,但它是不是烦恼性的呢?不是烦恼性的。我们不能说眼根、耳根是烦恼的,眼识、耳识也不能说是烦恼的,有漏不等于烦恼。从某个角度来讲,它的异名也可以这样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一定是那种意义上的贪心、嗔心方面的烦恼,所以它不是烦恼性的,见断一定是烦恼性的。

“乃色”,还有色法也不是见断的。十色五识当中也是讲色,不是见断。然后“非六”,非六什么意思呢?非六是五识,不是第六识。我们再对照第一句,十色五识修所断,十色当然不是一种见断。非六五识不是第六意识,所有见断烦恼,都是以第六意识产生的。第六意识缘四谛之后,生起了颠倒执著,才产生这些烦恼,非六主要是讲五识的。“非为生”,这个烦恼是第六意识产生的,既然不是第六意识,不可能通过第六意识来产生烦恼,五识不是第六意识,以五识本身也不会产生烦恼。

这里的三个条件讲完了之后,我们返回头来看对方的观点,对方说凡夫是见断。我们看凡夫是不是烦恼的?如果凡夫等于烦恼,有些人修世间禅定,可以把烦恼压住,通过世间道远离了贪欲之后,应该不是凡夫了,他内心当中已经不具有烦恼了。凡夫也不是善法的自性,如果凡夫是善法的自性呢?当有些人断了善根的时候,这个人就不是凡夫了,如果不是凡夫不就解脱了吗?所谓的异生凡夫不是有记的,凡夫本身既不是染污烦恼性的,也不是善性的,是一种无记。因为非烦恼性的缘故,就不是见断的。所有的见断都是属于烦恼的自性产生的。

然后乃色是什么?乃色是对照恶趣的身语业。所谓身语之业,身体的业是什么?前面我们讲了,它是一种色法,身体的有表属于色法的自性。然后语言的有表业,身体属于色法,声音语言也是属于色法。如果恶趣身语本性是一种色法的自性,乃色肯定不是见断的。这方面讲到了观察异生凡夫不是见断,然后恶趣身语业不是见断,从两方面安立了它的自性,都不符合于必须是烦恼性等条件。凡夫不是见断,恶趣的身语业也不是见断,从这方面可以了解。

丙七、见与非见之分类:

眼与法界一部分,即说是见有八种,

五识相应所生慧,无计度故非为见。

这里安立的时候,什么是具有见的本体?什么是不具有见的本体?此处说“眼与法界一部分,即说是见”,里面有八种见。第一个是眼界或者眼根,当然是可以见的。此处的颂词和下面的颂词逐渐要引发一个辩论,我们平常见色法的时候,到底是眼根见色法,还是眼识见色法,是根见,还是识见?

有部的观点说很明显就是根见,其他有些观点说是识见,后来有些经部的论师调和说是根识合和而见的。此处我们讲到了,第一个就是说见,能见的是什么?眼界,眼根就是能见。因为它属于典型的根见派,在汉地的注释中叫根见家,识见家。家的意思有些理解就是派的意思,就是根见派,属于根见。我承许眼根见的,有些是承许眼识见的。因为眼根能够见色法是毫无疑问。还有法界当中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法界里面有心所,心所法。心所法当中不是所有的心所,心所当中也是一部分,里面有一个叫慧心所。慧心所包括了一些见,所谓的见就是前面我们提到了五种见,见断、所断的五种,还有三种其他的见,所以有八种。这里的八种不是八种心所。这个见我们千万不要理解成八种,是不是六识再加上意根等两种,这里没有识的任何关系。八种都是法界当中的,心所法当中的智慧心所。

慧心所当中有八种,哪八种呢?在注释当中提到了,这些坏聚见等五见都是慧心所当中包括的。它有前面提的见断当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后面三种一个是世间正见,我们在学《宝鬘论》的时候也学习过,主要是因果见,有因有果的见。谁如果有世间正见,就不会堕恶趣,龙树菩萨也这样讲的。平常我们对因果产生了有因有果、因果不虚的见解,称之为世间正见。

然后是有学见,以及无学见。有学见,就是有学道,从见道乃至于阿罗汉相之间都称之为有学道,所以有学道的见,和无学道阿罗汉的见,有八种属于见,都是慧心所里面的。其余前五种具有烦恼性,是见断。后面的世间正见属于有漏的善法,再后面有学和无学是无漏的善法。能够见到的就是这八种,因为这八种都有一种计度,有一种推度的,能够寻找观察的本体。眼根不具有观察,但是眼根直接取色法的,所以它是可以见到的。其余萨迦耶见等五种见都是能够观察、推断、了解的自性。这方面称之为八见,眼和法界当中所包括的八种见加起来就是九种。

这样安立的时候,五识为什么不是见呢?五识相应所生慧,无计度故非为见。虽然和五识相应的也有心所法产生,也有所生慧,慧就是慧心所。慧心所前面我们讲了,坏聚见等五见、世间见,都是属于慧心所当中包含的。五识也是每一个识产生,都有它的心所法同时产生,尤其是后面我们学五根品的时候,有十种大地法,所有的心识产生,十种法都有。

五识产生的时候,不是也有所生慧心所吗?相应的慧心所也有。虽然是慧心所产生的,但是五识本身的力量非常弱。无计度故非为见,没有计度分别,只有自性分别。因为它没有计度分别的缘故,所以慧心所的力量非常弱,根本没办法体现出来。五识不能叫见,没办法安立为真正的见。虽然里面相应的慧心所,没有直接讲眼识、耳识等识可以了知见到对境,它只是说了五识相应所生慧,五识当中的确有慧心所,但是慧心所太弱了,没有计度分别的缘故,没办法推断,没办法决定。因为所谓的八种见都是一种决定的自性,你看就是坏聚见、身见,觉得有我,然后邪见觉得没有因果,世间正见绝对有因果,都是一种决定性,但是五识相应的慧没有决定性。虽然里面带有的慧心所,但又怎么样,它本身没有决定的自性,所以就不是见,无计度故非见。

计度里面散外境当中有种决定、推断,这方面的自性才能叫见,所以无计度故非为见,自宗的观点讲到了眼和法界一部分,后面把这个问题再展开一点点来宣讲。

眼见诸色为有依,依彼之识非为见,

传说中间阻隔色,并非能见之缘故。

既然眼睛能见,法界当中所讲的八种是不是见呢?这个没有再讨论了。这肯定是见,因为有决定的自性,推断的自性,我们也讲了,关键的问题要落在眼根和眼识之间了。既然前面说眼根能见,是什么能见?所有眼根都能见么?眼见诸色为有依,刚刚我们讲到了有依和相应,就是有依根和相应根,是不是所有的有依根相应根都可以见?不是这样的。“眼见诸色为有依”,眼根能见色法,但是能够见色法的根叫做有依根,也就是说只有有依根才能见到色法,相应根没办法见。

“依彼之识非为见”,既然眼根可以见色法,那眼识也应该能够见色法,这里开始引发不同的观点。颂词和注释中的观点不一样,既然眼根能见,眼识为什么不能见呢?应该眼识也可以见,尤其有些论师讲识才能取境,根不能真正取境。这里开始有了到底是根见色法,还是识见色法的辩论。依彼之识非为见,并不是识才能见法。为什么不是眼识见色法?应该是眼根见色法呢?当然有他的根据。

“传说中间阻隔色,并非能见之缘故”,“传说”的意思是世亲菩萨在写《俱舍论》的时候,他对这个观点为不太认同。“中间阻隔”就是有部成立色法不是心识所见的根据,为什么心识不能所见?中间阻隔色并非能见的缘故。因为根见色法就很合理,根是有质碍的。如果中间有阻隔、障碍,没办法见到外面的法,比如墙外的法,因为中间有阻隔,而我们的根本身是色法的自性,所以如果中间被其他的法阻隔之后,会有质碍,你看不到外面的法,这很正常,应该是眼根见。如果是眼根见就可以合理解释。

“并非能见”,如果是眼识见就不一样,因为识是无碍的,所以不会通过什么东西质碍。如果是眼识见色法,中间挡不挡东西都能见到外面,但是中间有阻隔,谁见到了外面了?你的眼识本身是无碍的,对不对?我们说,如果眼识本身是无碍的,中间有没有阻隔都可以见了,所有一般的老百姓中间有阻隔的时候,都见不到,说明符合眼根见的特点,如果是眼识见就没办法讲了。从这个角度来安立眼根见色法,而不是眼识见色法。

每一个宗派要安立自己的观点,都会用一些比喻观点来证实,其他的宗派可能就会因为这个观点开始辩论,一定要证成心识见并不是眼根见,眼根应该是色法,然后心识才能了别,但是真正安立的时候,有些经部派看到的时候,最后世亲论师在注释当中,也引用了这个观点。他说,不必说唯一的眼根见,还是唯一的眼识见,眼根是色法没有了别的自性,真正要了别,根没有作用的,只能取境。

好像我们用相机、手机拍照,或者摄像机摄像的时候,相机或者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眼根一样,一个机械的东西,或者一个电子的东西,可以取境,但是最后分别的是你自己,你相当于识一样,所以到底能不能了别,照的好坏,取决摄的怎么样,眼根这个照相机你可以去调整它,可以这样取、那样取,后面指挥或者了别的肯定是你自己,所以眼根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一样,然后了别的心识就像后面操纵的人一样。如果你没有照相机,也照不了相;如果只有照相机,没有人操控,也没办法了别,所以世亲论师最后的观点是和合而产生的,根不能离开,识也不能离开,根负责取境,有取境的功能,然后识可以了别,知道这是什么,心识分别而了知,识蕴分别而了知。前面讲法相也讲到了,从两个方面讲,都有一定的道理。

眼根有种取境的自性,心识也是可以了别的自性,有时候二者之间容易混和,我的眼根也可以了别境,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眼根眼识二者和合的时候,能够非常清楚的取或者了别境,应该是根和识和合起来都起作用。这方面就比较圆满,后面就不是很复杂了。

双目均见诸色境,现见尤为明显故。

前面还是认为传说中间阻隔色,并非能见之缘故,从这个语势的角度来讲,已经成立眼根见色法了,就没有继续辩论下去,他觉得我们已经把根据讲清楚了,中间阻隔色并非能见,应该是根见不是识见。后面又继续讲“双目均见诸色境”,既然是眼根见,到底是眼根两个眼睛都见,还是一个眼睛见呢?两个眼根同时见,最后产生一个眼识。“双目均见诸色境”是为了见到更为明显对境的缘故,这和前面我们所宣讲的意义有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要有两个眼根呢?有的说为了端严,有的说为了见的明显,这个地方说两只眼睛都见,现见非常明显的缘故。

许眼意根与耳根,不接触境余三触,

鼻舌身根此三者,同等执著于对境。

安立的时候,既然诸根可以取境,根和境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多大根取多大的境呢?还是根的大小和所取的境没有太大的联系,分了两种情况。有些是可以取同等的境,有些不一定,有些接触取,有些不接触取,此处说什么是接触取的?什么是不接触取的?

“许眼意根与耳根”,眼根、意根和耳根不接触境,在取境的时候,眼根是不需要接触境的,有时候我们看到见十万公里之外的月球或者星星,不可能说眼根接触到了色法的境,我们看几米外的东西,看这些色法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如果色法和你的眼根真正接触了,反而看不到了。比如你涂了眼药,自己哪能看得到眼药在哪里?这方面没办法了解,真正接触到了就看不到了,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眼根和对境之间没办法接触而取。

耳根也是一样的,耳根和外境之间也是不接触,如果接触的太近之后,就什么都听不到了,有一定距离就可以听得很清楚,能够分辨,所以耳根不接触声音的境而取境。然后就是意根,意根本身没有形状,不是色法,是心法的自性,怎么可以与外境接触或不接触,这是没办法安立的,所以说许眼根、意根、耳根不接触而取境。

“余三触”就是讲到剩下的鼻根、舌根,还有身根,必须要接触境,比如必须要接触到香气,我们才能产生鼻识,舌根也是一样,必须要把饭菜放到舌头上,才能知道这是什么味道,然后身根是尤其要接触的。你的对境,穿的衣服到底是柔软,还是粗糙,这方面必须要接触才能取境,所以其他三个根必须接触对境才能取。

后面是取境的时候,是同等大的取,还是不一样的。“鼻舌身根此三者,同等执著于对境”,鼻根所取的外境,鼻根里面和外面的香气等微尘,必须要同等,比如你有十个鼻根的微尘,就取十个和你等同的香。舌根也是这样的,当你把饭菜放在舌头上的时候,接触的时候,舌头上的面积和你所取饭菜面积的味道也是同等的,数字也是同等的。身根也是一样的,有多大面积的身根,所取的也是这么大面积的对境,所以鼻、舌、身根此三者,同等执著与外境。

这里没有讲,反过来眼根就不一定了,眼根取对境的时候,有些比眼根还小的东西,比如一根针的针眼,你去看的确很小,眼根比所看的东西大很多,这也可以取。很多东西比眼根大很多,这也可以取。比如山河大地,这些东西比眼根大无数倍。还可以取同等的,对境是这么大,你的眼根也是这么大,比如我们的眼睛像葡萄一样这么大,取葡萄这么大的东西,这也是可以的,所以眼根可以取自己同等大小的,可以取比自己大的,可以取比自己小的,三种都可以取。

同样的道理,耳根可以取很细微的声音,像雷声那样高分贝的可以取,中等的也可以取,所以耳根和眼根一样。意根没有形状,没有边际,大大小小的东西都可以取的,有三种是和对境等同而取的,有三种不一定和对境等同。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