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17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俱舍论》。

丁二(广说)分二:一、相应法产生之理;二、不相应行产生之理。

相应法也就是相应行,此处讲的相应法,和谁相应呢?和心王相应的就是心所。不相应行不像心所一样和心王相应,它虽然不是心法的本体,但也不是色法的本体,又不是无为法,就是一种有为法的自性。

戊一(相应法产生之理)分四:一、类别决定之分类;二、不定之相应;三、似相同之差别;四、似不同之一体。

相应行是心所法,分为四种。第一种类别决定分五类,五大类是决定的;第二种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定心所法;第三种是看起来好像相同,但是不一样的叫似相同之差别;第四种似不同之一体,看起来不同其实是一体的。这些都是在心所里进行辨别。为什么叫心所呢?心所全名叫做心王所有法。就像大臣是国王统治的,心所法是很多心的状态,它是心王所有的。心王相当于国王,心所相当于臣民一样属于心王,所以叫心王所有法,简称心所。第二品中对于四十六种心所有详细的分类。

己一(类别决定之分类)分二:一、略说;二、广述。

庚一、略说:

五种心所之地法,彼等各不相同故。

“五种心所之地”,下面有五种。不完全是五种,分类决定的有五种,还有不定的是八种。有些决定的可以归五类,有些不定的没有归在五类中,此处是类别决定,略说五种心所,下面分了五大类。首先讲到遍大地法,然后是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不善地法和小烦恼地法。

有些地方讲“地”是一个总摄,有类别的意思。心所所行之处称之为地。在有些注释中,地就是心王的意思,因为心王是心所的行止,或者安立生起之处。此处地可以指心王,心王像大地一样,上面有很多有情无情,如是地进行安立、行走,所以心王也是各种各样的心所安住或者生起的所依。

“彼等各不相同故”,虽然都是心所,但是内部各不相同。五种类别从遍大地法到小烦恼地法都有各自的本体、归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分类了别。佛菩萨很善巧,把非常复杂的心所法通过归类和不归类的方式介绍给我们。比如当我们产生了心识、眼识时,跟随心识、眼识,同时产生了很多种心所,但是我们的心太粗了,从来没有观察过。产生善心有几十种心所一起产生;产生烦恼也有几十种烦恼一起产生。没有学习就不会了解,当我们产生一念心的时候,里面有这么多的心所法,在《俱舍论》中对这些问题都做了辨别。

庚二(广述)分五:一、遍大地法;二、大善地法;三、大烦恼地法;四、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

里面有十种心所跟随一切心产生。不管是眼识、耳识,还是意识,只要是心的状态。十种心所绝对是一起跟随心王出现的。跟随的是什么样的心呢?不管是善心、恶心,还是无记心,反正是跟随一切心产生的有这十种。跟随一切心产生的缘故叫做大地。“大”的意思就是不简别,什么心都有。

“大烦恼地法”只是跟随烦恼,和所有烦恼相应;“不善地”和所有的不善相应;“小烦恼地”是别别等,下面的心所有些跟随善心产生,有些只是跟随烦恼心产生。而“遍大地法”不管是什么心,只要产生心,十种心所都会同时出现。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了,有部、经部的观点不一样。有部十种都有,经部有前五种,后面不确定,唯识也有类似的观点。不管怎么说,有部派说十种心所同时产生。下面我们看是哪十种心所?

辛一、遍大地法:

受想思欲以及触,智慧忆念与作意,

胜解以及三摩地,此等随逐一切心。

“此等随逐一切心”很关键,“此等”就是十种法。“随逐一切心”所有的心产生,会同时引出这十种法。我们应该记住的问题要记住,一方面背诵颂词,一方面要知道遍大地法是哪十种,一背颂词都带出来了。如果现在我们记得很清楚,以后学习、思考就能前后贯通;如果忘记了,就会拿不准。虽然有没有学习还是有区别,学习要好得多,但是学完了没记住,学是学过,有些地方还不肯定,所以要背诵颂词,把意义搞清楚,十种心所和所有的心都是相应的。

受、想、思、欲、触,智慧、忆念、作意、胜解、三摩地是十种心所。下面学习一下它们各自的法相。

五蕴中把受蕴和想蕴从心所中单独拿出来立为蕴的原因,前面通过很多根据已经讲过,针对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因缘,有各自不同的争论,还有排次第等等,有不同用意的缘故,所以把受心所和想心所,单独拿出来作为受蕴和想蕴。第一个是受,前面讲了受蕴即为亲感觉,受是领纳性,可以领纳苦乐舍的本体。第二个是想,想为能取像,不管是自相,还是总相,颜色、概念等相都可以取。

第三个是思,思心所的力量很强。比如《入中论》中讲“行为造作义”,所有行蕴的本体、法相就是能造作。在所有能造作中,有时会以思心所为代表。为什么呢?因为思心所在造作的功用上非常突出。虽然所有行蕴的心所都有一个造作迁流的法相,但是在所有的心所中,思心所的功用特别强大,所以有时直接说思心所。比如我们做布施时无贪的心和思心所相应,我想布施,由思心所带动。思能够造业,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林林总总的行为都是由思心所引起和推动,令身体语言的行为付诸实行。思心所是于对境动摇的心态,注释中讲,“于对境动摇”。大恩上师讲,当我们看到一个字,想要发音,或者想做事情之前的念头,都是思心所。它是于对境动摇的自性,是能够造作的,可以造业,所有的业都是思心所推动的,有思心所就可以产生后面的行为。

第四个是欲,欲心所是于对境的希求。不管是好的对境,还是不好的对境,有一种希求心。比如想要精进,首先想要获得功德法的本体,希求对境,想要获得善功德是一种欲。还有反面的恶心,从业因果的角度而言,产生了烦恼,想得到不清净的对境,也是一种欲。它是“随逐一切心”,有时欲很明显,有时欲不一定明显。随逐一切心会想到这些眼识耳识,我们没有想要怎么样,但是眼识耳识产生,也有一种欲在里面,虽然这个欲没有那么突出,但里面一定是有欲心所的。

第五个是触,此处是触心所。前面讲色法的时候,外境中有一个身根对境的所触,和此处的名字一样,意义不一样。身根的所触是色法的对境,柔软、粗糙等等,它只是境上具有暖相。此处的触是心所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识。所谓的触心所就是根境识和合,我们的眼根、外境和心识三者和合会产生一种眼触,是能受用的心所法;我们的耳根、声音和心识和合之后产生了耳触,耳触是一种心识。通过触产生受,如果烦恼不断,还会有爱和取等等逐渐出现。虽然它有境和根,但是主要是根境识三和合产生的触心所。

第六个是智慧,智慧心所也是慧心所,能够辨别对境。智慧心所,有好的智慧,也有不好的智慧,比如五见,其他的身见、边见等烦恼和智慧相应,也是辨别的本体。十种遍大地法,此等随逐一切心,这里不能按照其他经论中对智慧的认知,那种智慧可能是好的,是善法,我们应该产生智慧等等,但是此处的智慧是遍大地法的自性。善心可以辨别,恶的方面也能够辨别。比如边见、身见、戒禁取见等也是慧心所的本体。从某种意义来讲,它是中性的,既可以是善,可以是恶,也可以是无记。

第七个是忆念,忆念是回忆的功能,是一种念心所。有些道友背诵时,记忆力很强,背诵力、记忆力就是一种念心所,这方面可以通过训练增强。有些人念心所特别强,过目不忘,甚至得到不忘陀罗尼,词句意义都不会忘;有些人念心所很弱,听完就忘。如果专注一些,他就容易记得住;如果不专注,他就会忘,这也是一个念心所。我们为什么能够记忆呢?这也是心识的一种功用。有时可以通过训练,经常背诵、念诵等等,念心所就会增上。有些专门修一些智慧本尊的法,比如白文殊等等,让我们的念心所力量增强。

第八个是作意,作意心所能分别或者专注所缘境,对于所缘境,可以专注,可以分别,这是一种作意。以前我们学习过《经庄严论》中的作意,是什么意思呢?作意是将心引向所缘境,和这里的意思是一样的。把我们的心引向于所缘境就是一种作意。作意的意义,有广的,有狭窄的。此处是我们的心专注分别所缘境,和把我们的心引向于所缘境,意义也是相同的。

第九个是胜解,对于所缘境有一种确定性,不是很模糊,而是确定的,就是定解。大恩上师注释当中讲,胜解相当于我们说的定解。对于对境非常确定,或者执为一种功德法。已经确定,而且觉得是一种功德,这种本体叫做胜解或者定解。有好的定解,也有不好的定解。比如一些外道通过观察,确定自己的境界特别殊胜。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如果从很广大的方面来辨别,你的定解可能是暂时的、不稳定,或者虚假、错误的,但是这些人产生定解,从他当时心的状态。他可以执此为殊胜,觉得确实是这样的。比如很多外道观察确定是这样的,还有世间人的定解,或者无记法的定解,这些都可以。

第十个是三摩地,三摩地是对于对境一缘专注。这和作意不一样,作意只是专注而已,但是三摩地是一缘安住。三摩地可以很明显,也可以不太明显。既然遍大地法随逐一切心,那我们一般的散乱心也应该有三摩地。有些是入定的心,有些是散乱的心。散乱的心是欲界心,还有五种心识的自性就是散于外境的。这种法既散于外境,又是一缘专注,不是很矛盾吗?

三摩地有很深的,也有一般性的。有时我们能够专注对境,本体就是三摩地了。有时通过训练,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安住三摩地。非常强大,或者非常明显,能够长时间安住叫做三摩地。和心王相应的也有一种三摩地,只不过这种三摩地时间很短,或者不是那么稳定,但它是专注的,因此才能缘对境。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一种心识都有专注的能力。有些人没有对三摩地进一步训练,他的专注力不是很明显。训练过之后,一缘专注就很明显、很强大。一看就知道,他正在安住一缘专注的三摩地,或者我们也可以把三摩地心所进行训练。训练我们的心长时间专注一个境,然后让它不动摇。三摩地也是遍大地法,随逐一切心,不管善心、恶心,还是无记心,都可以有。

平常我们讲的三摩地,就是信进念定慧五根,这是在法界中存在的,比如五根中的慧,然后三摩地的定,这些都有,后面还要讲信心的善心所和精进,这里有念,智慧、忆念。因此五善根也是在心所法中,已经具有的。有些根很明显的出现了,因为它是各自的体性之道,而且是随逐一切心的,所以称之为遍大地法。我们在分类的时候,这十种法是所有的心都有,我们的眼识、耳识等里面,这十种心所法一定会存在的。

辛二、大善地法:

大善地法的本体,不是随逐一切心。大善地法的心所只是跟随善心产生。如果产生了善心,就会有这十种法;如果产生了恶心,就没有这十种法,所以叫做大善地法。大善地法只是跟随善心而生。这里的分类非常殊胜。当我们产生善心,前面十种遍大地法,绝对是有的,然后把十个大善地法加进来。我们要记住分类的一些原则。

信不放逸与轻安,舍心知惭及有愧,

二种根本与无害,精进恒时随善生。

“恒时随善生”,这十个法是恒时跟随善心而生的。如果是善心,就有;如果不是善心,就没有。

第一个是“信”。信指的信心心所,就是信心,信心是一种善心所。可以使随眠烦恼、根本烦恼、随眠烦恼得以清净,比如对于上师,或者三宝,就不会有烦恼,比如没有怀疑。信心让我们从怀疑的烦恼中,得以清净,遣除了怀疑,还有其他随烦恼的本体。对上师、三宝,产生了信心的状态,以及比如对于四谛、因果、修道等方面都有一种信心,遣除不确定、怀疑等过患,然后产生了清净的信心,信心就是修道的根本。在很多经论中也是讲了信心,比如《经庄严论》第十一品信心品,专门讲了各种不同的信心。

我们如果要修道,信心是最关键的。进入佛门的基础是皈依,皈依的本体就是信心。为什么要皈依呢?就是对于所皈依的对境上师、三宝产生了信心,相信他能够救度、引导、庇护我而皈依的,所以入佛门第一步皈依的本体就是信心。如果我们要真正证悟胜义谛,有些地方讲就是用信心来缘法界。如果有了信心,就容易证悟;没有信心,就难以证悟,所以我们入门也好,或者入门之后不断地学习下去,乃至于最后证悟殊胜的法界,都需要有信心。因为信心直接和法界相应,和我们想要得到的功德本体相应。信心是一个清净的状态,没有其他的烦恼,所以直接可以趣入自己所缘的对境。有了信心去祈祷、修行,非常容易相应。

第二个是“不放逸”。此处不放逸是珍爱功德,对于善功德法非常珍爱的一种功德。还有一些地方讲,不放逸就是修行善法。反之如果你不修习善法,就是放逸了。因此世间人很多都是在放逸中,为什么呢?他们根本没有修善法。放逸的种类特别多,没有意义的上网聊天,或者在外面闲逛,反正没有修善法都是属于放逸。不放逸是什么呢?就是修善法。或者有些地方讲,不放逸就是小心谨慎的状态。在很多汉地的偈颂中,都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慎勿放逸就是我们不要不小心不谨慎,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之间,都要小心谨慎,如果不小心谨慎,就会忘失善法,造恶业;如果不放逸,我们会非常小心谨慎,修持善法,珍爱功德。不放逸是一种心所,一般来讲,不放逸是一种修行方法,但在这个地方是一种心所,就是平常我们对于不放逸的善心所,经常性地生起来,就能安住在功德中。

第三个是“轻安”。轻安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善心所。轻安有两种,一种是身体的轻安,一种是心的轻安。身体的轻安就是身体轻快,要做什么事情马上可以做,比较堪能,想要走路、跑步、做事,身体都很配合。如果身体不轻安,很沉重,走一走就开始喘气,做什么事情都非常不自在,身体沉重和轻安是相对的。

这个地方主要讲的是心的轻安,就是内心堪能修持任何善法,如果要听法,我的心很配合,能够堪能;如果我要思维,心很配合,也很堪能;如果要打坐,也是一上座,就能把心缘于所缘境,对于正所缘可以再再的观修,丝毫不散乱,修禅定自己也是很轻安。

轻安的状态是一种善心所,如果我们内心轻安,堪能了,在修行佛法过程中,就会非常的殊胜,我们想要修什么,就能修什么,因为心是完全堪能的。现在我们的心不堪能,想要听法,它就开始扯后腿;想要打坐,它就开始打瞌睡,不想修,总是想做其他事情,这是我们的心没有调伏,不堪能。导致我们没办法真正修行的原因就是没有轻安善心所的缘故。

前年大恩上师讲了《大幻化网》,在修行品中,讲过修完九住心之后,会得到欲心一境,最后再修持获得轻安。我们可以通过修持得到轻安的状态,它类似一种禅定,主要也是一种内心堪能。如果得到了轻安,我们要修行什么样的法,都是可以的。

第四个是“舍心”。不是前面受心所中的舍心,这是一种善法的功德,前面受不是善法,它是遍大地法,随着一切心,这里是一种行舍,一种善心所、平等心。舍弃什么呢?舍弃了昏沉和掉举,没有沉掉。如果有沉掉,不是堕在昏沉中,就是堕在掉举中,自己的心没办法获得自在;如果自己的心不跟随昏沉,也不跟随掉举,就会获得比较自在的舍心。尤其是修禅定的时候,昏沉掉举都是必须遣除的,如果有昏沉掉举,自己的心没办法获得自在,舍心就是这种本体。

第五个“知惭”和第六个“有愧”,也是一种善心所。知惭此处是对功德法非常恭敬,对于具有功德的人,也非常恭敬,就是对于善法、具善法者非常恭敬。有愧主要是畏惧罪业。下面还要学习不善地中的无惭无愧,此处知惭有愧的本体,就是对于功德、具功德者的知惭和畏惧罪业的有愧。

“二种根本”这里讲的是无贪无嗔,第七个无贪和第八个无嗔。我们知道无贪无嗔,也可以理解这是根本,对于众生来讲最严重就是贪欲、嗔恨心等等。

我们很容易理解此处无贪和无嗔就是单纯的没有贪心,没有嗔心,没有贪心就是无贪,没有嗔心就是无嗔,此处是善心所,并不是没有贪和嗔的状态。没有贪嗔可能是无记,但是此处无贪无嗔,一定是贪嗔反面的对治,就是善法的本体。我们要理解这是善法,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也讲到无贪无嗔无痴是一种善业的本体。

此处无贪和无嗔并不是不存在贪和嗔,石头没有贪也没有嗔,但它不是善法。关键问题不是单纯的没有贪心,没有嗔心叫做无贪无嗔。无贪无嗔首先是善,而且这个善一定是贪心和嗔心的对治,能够对治贪心、嗔心,叫做无贪无嗔,或者不贪不嗔。无贪无嗔是两种根本。

第九个是“无害”,就是不损害众生,也是一种善法。发誓不伤害众生属于善法。

第十个是“精进”。精进当然是善心,有些地方分了正精进、邪精进。邪精进就是对于世间法、恶业非常的勤劳,表面上看是精进,其实属于邪精进,邪精进简别于正精进。此处从精进的本体来讲,本身就是一种善心所,没有不好的,都是一种善法。所谓精进就是喜爱一切善法,在《入行论》中讲,“进即喜于善”,所谓的精进就是喜欢善法。

精进的心所一定是喜欢善法,不在于外表上你多么起早摸黑,怎么不顾一切去赚钱,这都不叫真正的精进。如果你对善法不喜欢,都和精进不沾边。如果喜欢善法就是精进;如果不喜欢善法,或者和善法无关,不管你的身体在外面跑得再多,话说得再多,都不算是精进。最多在世间当中,我们说你很勤快,这不是精进,虽然比较相似,但是意义不一样。佛法中定义得很清楚,精进一定是喜欢善法的,对于善法方面非常勇猛,就是精进的自性。

这十种法是恒时随善生的,不是跟随恶心而生。

辛三、大烦恼地法:

痴逸不信怠沉掉,恒随烦恼性而生。

大烦恼地有六种,“恒随烦恼性”,讲得很清楚,就是染污的状态,它不是跟随善心产生,而是跟随烦恼心产生,所有的烦恼心都有这六种心所,叫做大烦恼地。

“痴逸不信怠沉掉”,第一个是“痴”,痴是一种无明,此处的无明是一种烦恼的本体。对于业果、四谛等道理不懂,叫做愚痴无明。只要是染污心一定会有愚痴无明的状态。

第二个是“逸”,逸是前面不放逸的唯品。不放逸是修持善法、珍爱功德,此处的放逸就是不珍爱功德,不修行善法,不小心谨慎的状态。如果不修持善法世间很多人都处于放逸的状态,我们如果身语意没有安住于善法有可能也处在放逸的状态,从这方面经常提醒我们不要放逸。放逸肯定是不珍爱善法、功德,或者不修行善法的自性。

第三个是“不信”,不信是前面信心的违品。信心是从烦恼心、随眠心中,得以清净的心;不信就是对于四谛、前后世、业因果、上师三宝等等,不产生信心,怀疑心很严重,经常产生烦恼。如果不相信,就很难趣入了。我们如果想要趣入正道,首先必须相信这个道是正确的。如果你怀疑或者根本不相信道是正确的,怀着三心二意的犹豫心,怎么可能踏入这条道呢?不信就没办法和正道相应。因此信心和不信二者也是我们在修学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的,必须想方设法地消除不信,然后令自己生起信心。

第四个是“怠”,就是懈怠。大善地法中有个精进,精进的违品就是懈怠。精进是对善法很喜欢,懈怠就是不喜欢善法,不是造业,就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都是属于懈怠的本体。我们精进的时候,需要无常来策励,每天这样浑浑噩噩地造恶业,或者混日子,我们有多少日子可以混呢?一辈子很快就结束了,即便是稳稳当当地活到寿终正寝,也不过就是七、八十年而已。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过去一多半了,而且还有其他不确定的因素,如果出现横死、突然染病等等,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去,所以一想到无常就不敢懈怠。因为一旦死亡到来,我们拿什么去抵挡死亡、迎接后世呢?所以在很多教言中,都是通过思维无常来让我们精进,也会讲懈怠的过患,精进的功德,如果你精进会得到什么利益,这样让我们对于精进有一种希求心。

第五个是“沉”,沉是昏沉的意思。“沉”就是心是往下走,“昏”是所缘不清楚。我们打瞌睡是一种昏沉,一是心往下沉,二是所缘境不清楚。打瞌睡的时候,师父讲什么法听不清楚;昏沉的时候,打坐根本不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念经念的是什么也搞不清楚。昏是所缘境非常模糊、不清晰;沉是心识是往下走,比较内收状态。平常我们打瞌睡,还没有睡着,睡着就是睡眠了,介乎于清醒与睡着的状态,这时所缘境是不清楚的。

第六个是“掉”,就是掉举。首先我们看掉举的“举”字,它和沉是对应的。沉是往下走,举是往上走。虽然往上走,但是它是掉,这个心不稳定,就像把东西拿过去拿过来、掉来掉去的。

我们的心散于外境,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胡思乱想,很不稳定。这种心不是往下走,很清醒,高举的状态是往上走的,这种心非常亢奋,也无法安住所缘境,这种心是不安住,不稳定的,叫做掉举。

昏沉和掉举,一个是往下,所缘境不清楚;一个是往上,心向外面散乱。如果昏沉的时候,就要让我们的心高举、兴奋起来;如果自己的心掉举了,就要让它降下来,处在平等的舍心状态。

打坐的时候,比如正在观佛像,当我们的心昏沉,就要观佛的顶髻,把自己的心往上抬一点,容易消除昏沉;当自己的心高举,就把自己的心降下来,观佛的心间。除了观佛像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过于掉举,我们的心不是往上吗?想一想恶趣的痛苦,心就降下了一点点,因为恶趣的痛苦很严重,所以我一定要修法;过于昏沉,就想一想功德,佛的功德很大,修持禅定功德很大,会让自己的心兴奋一点。如果太昏沉了,就往上提;如果掉举的话,自己的心散于外面,就往下压。反正处在一种比较平等的状态,再去修正所缘,就比较容易相应。

这些“恒随烦恼性而生”,都是跟随烦恼性而生,所以叫做大烦恼地,所有烦恼心都有这样本体和自性。

辛四、不善地法:

不善地法有两种,即是无惭与无愧。

不善地与烦恼地,有时我们容易混淆,有些烦恼是不善的,但是烦恼和不善二者之间还是有差别,后面我们还要学习有覆无记,或者无覆无记等等。

有些法是无记法,非善非恶叫无记。有覆无记是染污性、烦恼性的,但它不是有记,不是不善。有覆的意思是染污性,就是愚痴无明。虽然是染污性,但不是不善。

有覆无记虽然本体是无记的,但它是有覆的,就是染污性,有烦恼,但是有烦恼不等于不善。这里是烦恼地或者染污性,善和不善都是有记的,但染污性也有无记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开呢?我们说染污就是不善,不善就是染污,并不确定,里面还有详细的分类,我们学到下面,就会比较清楚。

“不善地法有两种,即是无惭与无愧”,不善地就是无惭和无愧,无惭无愧下面还要分别,所以此处没有讲,只不过说跟随一切不善心,和不善心相应,其他的染污不一定,反正所有的恶心一定有无惭和无愧,比如不畏惧罪业等。

如果造罪之后无惭无愧,罪业就会加重;如果造罪之后产生惭愧心,相当于畏惧、后悔和对治。虽然造了罪业,但是如果你有惭愧心,这个罪业通过惭愧心的加持,罪性就会变轻,忏悔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有些时候我们虽然知道有些事情是佛规定不能做的,但是自己的烦恼比较深重,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已经造了罪。大恩上师经常讲,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造了罪,一定要产生惭愧心。佛规定不能这样做,现在我没办法跟随佛的教言去做,如果产生了惭愧心,这个罪业通过惭愧心的加持就会变轻。

因为惭愧是一个大善地法,所以罪业会变轻,变轻之后你要忏悔也比较容易。第一个,会让这个罪业变轻;第二个,你要忏悔就比较容易清净。如果是一个很小的罪业,虽然本身对不善业会有相应的无惭无愧,在造业过程中很明显地觉得无所谓,佛陀、上师是这样讲的,我觉得也没什么。如果有这种无所谓的心态,因为不在乎的心态,很小的罪业也会翻倍、加重,忏悔起来也不太容易清净,所以惭愧心对修行人来讲特别重要。即便我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烦恼,但是经常要有惭愧心,如果有惭愧心说明我们知道羞耻、畏惧罪业,这是非常好的。

辛五、小烦恼地法:

怒恨谄嫉恼覆吝,诳骄害即小烦恼。

我们要求三品颂词都要背,有些道友比较忙,可能背不了。我们学习论典,最好是把该背的背下来,随时可以去忆念,不是学完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为什么叫小烦恼地?首先我们看十种小烦恼的法相。第一个是“怒”,怒就是发怒。发怒和嗔恨还有不一样的地方,有些注释中讲愤怒类似于嗔恨,但是程度比嗔恨心轻一点,有时是不高兴。虽然也有点像嗔恨,怒再升级就变成了嗔恨。下一级是怒,上面就是嗔恨,但是怒和嗔恨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比嗔恨要弱一些。怒是见到对境生嗔,比前面讲的真正嗔心法,要小一点,或者是一种苦恼心,非常不高兴的心就是怒的自性。

第二个是“恨”,前面产生愤怒之后,再次不断地产生嗔恼心,叫做恨。恨的时间比较延长,有些注释说所谓的怒,就像烧一堆火,一下子烧完了,不会延续很长时间。怒虽然火比较大,但是它烧的比较快,一下子烧完就没有了。恨相当于烧炭火一样。汉地现在有些地方冬天也在炉子里烧炭火,炭火没有那么猛,但是比较绵长,会再再地生起。怀恨在心,可以持续几天几个月,恨的心态是没有善取的。

第三个是“谄”,就是谄诳。有时谄诳放在一起,如果心术不正,比较狡猾叫做谄。

第四个是“嫉”,嫉是嫉妒心。嫉妒心对于别人的圆满不能忍受,不管是看到别人智慧圆满,还是福德、地位圆满,内心都不能接受,无法忍受别人的圆满,这种状态叫做嫉妒的心所。

第五个是“恼”,恼就是紧紧执著罪业,对于自己内心的罪业,或者不对的事情抓住不放。别人怎么劝他说:“你这样不对,一定要放弃,应该要改正。”他不但不放,有时反而产生一种比较不舒服的心态,你们凭什么这样说我,要干什么?他就是一直紧紧执著罪业,别人劝他,他一下子发火,这种状态主要是对罪业抓住不放。虽然他发火,和前面的怒、恨,也有一点关系,但此处主要是对罪业很执著,别人怎么劝他也不放弃,叫做恼。

第六个是“覆”,就是隐藏罪过。一般人都喜欢宣扬自己的功德,基本上都喜欢隐藏罪过,一旦把自己的罪业暴露出来,有时会让自己的名声受损,有时会让自己的利养受损,所以很多人宁愿覆藏自己的罪过,所谓的覆就是隐瞒自己的罪业。

第七个是“吝”,就是吝啬。对于正法、财物不愿意布施,叫做吝啬。自己有财富,但是不愿意布施给别人,这种心态就是一种烦恼心所。自己懂得一些法义,别人来请教这个难题怎么解释,自己通过很多方式不愿意讲,这是对法的吝啬。对法的吝啬,对财物的吝啬,都叫做吝啬。

除了法和财,如果自己掌握了某种技艺,想要一个人保留,不愿意传给别人,也是一种吝啬。有时一些治病的药方不愿意传,有时是其他的技术不愿意传。中国的古代也有很多规矩,传子不传女等等,师傅要留一手,传到后面不知不觉都走样了,就是这种吝啬的心态作怪,不愿意传下来。觉得如果传给别人之后,他就超过我了。对于这些才法技艺等,不愿意传给别人都是属于吝啬心。

第八个是“诳”,自己没有功德,装作有功德,就是欺诳他人。主要是自己本来没有功德,但是假装自己有某种功德,或者不是菩萨装菩萨,都是所谓的诳。

第九个是“骄”,骄就是骄傲,自高自大。

第十个是“害”,损害他众,想伤害别人的害心叫做害。

以上十个法叫做小烦恼地。为什么称为小烦恼呢?通过三个方面安立为小烦恼。

第一,所断的种类比较小。十个法都是属于修断,不通见断。它的所断比较小的缘故,所以叫做小烦恼地。

第二,相应的助伴比较渺小。十个法不是和所有的心王相应,和眼识、耳识不相应,只和意识相应,相应的对境、助伴只有意识的缘故,从这个角度来讲,叫做小烦恼地。

第三,所依的来源比较小。所依来源只是依靠意根产生,所以叫做小烦恼地。

还有在汉地的注释中讲,为什么叫做小烦恼地?因为前面这些法是同时生的,所以叫做大烦恼地。小烦恼地,比如怒、恨、谄等等,产生的时候就是独自生,不和其他的法一起生,也是一种小的意思。我们把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解释结合起来看,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独自产生的意思,小烦恼地不和其他的法一起生。这对我们理解后面的意思也会有些帮助。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