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30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俱舍论》。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品分别世间。世间分了两种,第一种叫做有情世间,第二种叫做器世间。三界六道中的有情称之为有情世间;有情安住的所依,山河大地或者不同的刹土等属于器世间。

既然我们是有情,必须要了解有情世间种种的内容;既然安住在器世间,对于所安住的对境也要了解,这样对我们产生出离心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里不单单是给我们介绍这是有情世间、那是器世间,如果通过修心的窍诀摄持,就会知道我们的心识转生在里面,无论转生在哪一道当中,都是受到业惑控制的。器世间当中,有些有情转生的地方稍微悦意一点。比如天界、人道等环境或者经济比较好的地方;有些是比较差的,比如地狱等处,无论如何转生在这些地方都是属于轮回所摄。

第三品到第五品讲到了有情的痛苦,还有痛苦的因果及缘。第六品以后讲到分别贤圣、智慧、定,这些是出世间无漏法的因果和缘。我们对于有情世间、器世间了解清楚之后,再通过其他的窍诀摄持也会成为厌离轮回的因。我们漂流在有情界、器世界中,总而言之就是是业惑导致的心识不断漂流而已。

如果没有学习对于整个有情世间和器世间的看法会比较有局限性。比如我们经常性地生活在一个房间里,对于外面的整个大局,或者宏观方面根本不了解。处于狭隘的环境会对我们的见解、思想产生影响,同样的道理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整个有情世间、器世间的情况有所了解,就会局限在当前的人生中,所看到的只是人间的部分,最多有时候在我们身边可以看到一些旁生,根本不了解其他的道。如果我们长期局限在其中,思想就会受到影响,不学习佛法的人和学习佛法的人思想完全不一样,这是由于两者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差别。作为佛弟子来讲,一方面我们要把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尽量做好,另一方面就是尽量要学习大经大论来开拓我们的智慧,如果智慧变得比较深广,对于整个情器世界的很多问题就会看得比较清楚,这样对于六道是不是值得我们留恋,或者应不应该出离的问题就会变得逐渐清晰了。

丙二、五趣之分类:

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从三界的角度来分的,还有一种分法是从五趣的角度。

彼中地狱等五趣,经中宣说各名称,

非烦恼性非有记,所谓众生非中有。

“彼中地狱等五趣,经中宣说各名称”,佛经中对于所谓五趣的名称都进行了宣说,比如地狱趣、恶鬼趣、旁生趣三恶趣再加上天趣和人趣两善趣共是五趣。《正法念住经》《宣说三有经》等经典中对于五趣各自的名称、表达的意义、有情安住的状态等讲得非常清楚。不管是五趣轮回,还是六趣轮回,各自的名称、自性,具有什么痛苦,为什么要出离等方面都讲得非常清楚。

“非烦恼性非有记”,所谓的五趣是非烦恼性,也是非有记的。首先不是烦恼的本性,因为圣者是彻底断除了烦恼、正在断烦恼,或者断除了一部分烦恼的人,所以六道五趣本身是烦恼性的,里面不能包括圣者。按照小乘的观点,五趣中见道、修道的圣者,还有无学道的阿罗汉,乃至于佛陀,他们的身体有时也包括在五趣中。比如有些是以人间的身份证悟阿罗汉,或者成佛,有些是以色界、无色界天人的身份得到了圣者果位。如果五趣本身是烦恼性的,就不能包括圣者了,所以五趣的本体不是烦恼性的。

那是不是有记呢?有记包括有漏的善法,还有恶业。烦恼性中包括有覆无记的烦恼,还有恶业。五趣是不是有记法?前面说了它不是烦恼性,也不可能是恶业。如果是恶业,圣者就不可能包括在里面了。那是不是有记的善法呢?如果五趣的本体是善法的自性里面就不包括断善根的众生。因为众生中有些是断了善根的,如果产生了很强的邪见,内心无法生起善根,或者产生强烈邪见的缘故,也会摧毁以前的善根,所以断种性或者断绝善根的有情内心没办法引发善心,也不会产生善根。如果五趣是善法的自性,里面就不包括断除善根的众生。

非烦恼性非有记的意思就是整个五趣是一种无覆无记,它是异熟生,通过前世有漏的善恶引发了投生之处——地狱趣乃至于天趣等。它是以前异熟产生的缘故,可以安立为无覆无记法。这样既避免了烦恼性或者有记善恶业引发的过失,也安立了五趣就是以前善恶的异熟引发的一种果。

当脑海中浮现出地狱饿鬼旁生时,我们经常把他们各自业惑的状态和所处的道混在一起,想当然地认为六道就是染污烦恼性。有些地方也说六道是染污性的自性,毕竟没有出三界。其实我们是混杂了业惑的概念在里面,而不是纯粹地按照经论中比较严格的划分方式进行安立的,有时跟随着一般的想法或者混杂了其他的观念,我们认为六道就是烦恼性的。

按照《俱舍论》此处分析方法的确如此,如果它是属于烦恼性的不能包括圣者。因为有些是以人的身份获得了见道、修道、无学道,有些是通过天人的身份获得的,当然通过恶趣身份获得的就很少了,大乘中有些是这样讲的,在小乘当中通过恶趣身份获得圣果的非常罕见,因此五趣或者六趣是非烦恼性非有记。

“所谓众生”所谓投生在五趣或者六趣的称之为众生,众生就是指有情、异生等等,有不同的安立。“情”是心识的意识,有情是具有心识的,具有心识的称之为众生;植物、石头等没有心识、不能觉知、没有了别功能的称之为无情,我们自己、地狱、恶鬼、旁生等等都是具有心识的。

“非中有”,中有包不包括五趣或者六趣当中呢?不包括中有。为什么这样安立的呢?如果不包括在五道中,中有就成了一种三品物质一样,那么它是不是有情呢?中有也是有情,但不在五道中,这有点奇怪。中有是不是圣者呢?也不是圣者,不是完全超越三界,不包括五道中的自性。中有就是正在趣向五道或者六道的身份。如果投生在旁生道,或者人道、天道等中,已经确定了投生在某一道,这个有情就可以包括在人道、天道等中。中有是正在趣向于五趣或者六趣的特殊身份,本身不包括在六道或者五道中。

后面专门有一段讲中有,中有也分上半段和下半段。比如上一世是人,上半段的中有身也是显现人的身份,后一世要投生旁生,后半段的中阴身慢慢会转变成旁生的样子,有这样一种解释。

下面我们再讲一下五趣和六趣,平时讲得最多的是六道轮回,里面有个阿修罗道,阿修罗是梵文,翻译过来就是非天。阿修罗到底属于哪一道呢?五趣是不是把它漏掉了?这是开合不同而已。在《大圆满前行》《正法念住经》等经论中描绘过阿修罗的处所,有些是依于须弥山的山腰,有些住在是海底。阿修罗的福报也很大,男的嫉妒心强、心胸狭隘、相貌很丑陋;女的非常美丽、心性调柔,经常成为天人的妻子。

如果嫉妒心、好胜心比较强,同时也修过一些比较殊胜的善法,两种业混在一起就会转生到阿修罗道中去。虽然受用非常殊胜,但是嫉妒心强的缘故,基本上从未停止过争斗。不仅在阿修罗内部会为了地盘经常争斗,而且也和天人打仗,反正没有消停的时候。这是阿修罗的一种自性,六道中专门有阿修罗道,在平时我们比较熟悉的《前行》《广论》中,里面都对于阿修罗专门做了描述。

五道轮回里面没有单独算阿修罗,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把阿修罗直接算在天道当中,阿修罗的身体、受用等基本上可以和天人媲美,只是在天人中算是低层的,还有阿修罗女经常会成为帝释等天人的妻子。天人和阿修罗打仗,有时候因为阿修罗看到如意树上面什么都有,虽然树根在阿修罗境内,但是天人在受用果实,他们特别不舒服。按照现在的说法,属于典型的具有争议之处。阿修罗觉得树根在我们的地盘,果实却是你们在受用,一点都不分给我们,因此就去打仗。在有些壁画唐卡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如意树下面有些阿修罗用斧头、锯子破坏树,想把树锯倒,大家谁也不能享用果实了。因为天人的福报非常大,锯了之后又会重新长好。

有时候阿修罗发动战争是为了抢天人的甘露,如果天人没有击中要害、断头的话,只要用甘露一抹伤口马上痊愈了。阿修罗在打仗的时候吃亏一点,头断了肯定会死,而且打中了要害没有甘露也会死掉。有些战争也不纯粹都是阿修罗挑起,也有天人挑起的,因为天人看中了阿修罗女,想要去抢这些女人而发起战争,阿修罗奋起抵抗,所以就开始打仗了。以前我们学习《宝性论》时里面讲过这样的问题。以前我们觉得天人方方面面还是可以的,但是看到经论中记载着天人居然为了抢夺阿修罗女发动战争,天女已经这么漂亮了,还要去抢阿修罗女,一下子就对他们的信心大打折扣。

还有一种说法,在《正法念处经》中把划为五趣的情况分为两类。阿修罗并没有一个单独的道,靠近天人的那部分阿修罗就划在天道,住在海平面以下的这部分阿修罗就划在旁生道。这是佛经中有些讲六趣,有些讲五趣的原因。《俱舍论》中按照有些经典的观点安立了五道轮回,《宝性论》中也是这样讲的。

乙二(法之特点)分四:一、七识处;二、有情九处;三、四识处;四、观察七识处与四识处所摄之义。

我们首先看科判和颂词的意义,再来定义法的特点。“法”字主要是以有情心识的特点进行安立的。在三界或者五道中,比如七识处、有情九处都是讲心识的特点。既然现在我们在讲有情世界,那么有情世界的有情,或者识的法有什么特点呢?一些单独的特点我们需要了解。佛经中讲到七识处、心九处,还有四识处等等,对于心识不同的分类、特点做了一些介绍。学过以后我们阅读经典时,看到七识处、有情九处、四识处,就会知道是在讲这个意义。

丙一、七识处:

身不同与识不同,身不同与识一致,

相反以及身识同,无色界中初三处,

此等即是七识处,余者非有彼能毁。

“七识处”是什么呢?就是讲身不同、识不同;“身不同与识一致”;身一致识不同是“相反”的意思;“身识同”身体和心识是一样的,这是四种,再加上“无色界中初三处”,无色界不是有四处吗?把最后一个非想非非想去掉。“初三处”,就是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这是七识处。

三界每个趣中都可以划分,针对属于哪一界的哪一道,都是讲得非常清楚,“此等即是七识处”。“余者非有”,其他的不是七识处,为什么呢?“彼能毁”,因为其他的道能够摧毁心识的缘故,所以不是七识处。

如果单单看颂词不一定了解,下面我们解释一下七识处,其实内容也不复杂。

第一识处是身不同与识不同,不仅身体不同,心识和想法也是不同的。具体来讲包括哪些众生,属于什么情况呢?第一是欲界的人类身不同、识不同,人的身体都不一样,即便是双胞胎也只是相似而已。每一个人道众生的身体都不同,没有一模一样的。然后识不同,每个众生苦乐感受都不一样,没有一个相似的。

第二是欲天,即四大天王天到他化自在天的六欲天。欲天的身体不同,越往上身色越善妙。天人也有福报的大小,欲天天人的受用、身体都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天人的身体、苦乐的感受不同,所以诸欲天也是属于身体不同,心识不同的。

有些地方也包括梵天,梵天除了最初形成的阶段之外,天人的身体、心识都是不同的。老百姓、大臣、大梵天国王身体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苦乐也不一样,这是从第二识处开始,梵天刚开始形成时想法一致。除此之外梵天身体不同,想法也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在欲界的人和欲天中。

第二识处是身不同与识一致,虽然身体不一样,但是心识一致。这是什么原因呢?初禅天刚刚形成时会出现身体不一样,想法一致的情况。大梵天身材高大、光明超胜,和梵辅天、梵众天的天人都是不一样的,梵辅天也要超胜梵众天。在初禅的三天中,他们的身体都不一样。身不同我们可以理解。

识一致怎么理解呢?这里有个特殊情况。器世界毁坏时最初大火从无间地狱开始烧,会把初禅天烧毁。第二次大水可以把二禅天淹没,然后风再把三禅天摧毁。四禅天不会被摧毁,会一直安住。三禅、二禅、一禅分别会被风、水、火毁掉。

形成的时候上面先形成。被风摧毁之后,首先形成三禅天,然后形成二禅天,最后形成一禅天。有情也是从上面开始有,当器世间摧毁时,下面的众生逐渐生到上面,如果是地狱的众生,业没有消尽的话,就会通过它的业力转到其他地狱中继续感受痛苦;如果是人道众生会在坏劫来临的时候,通过法性力自然获得一种禅定,本来禅定很难获得,这时普通人自然也能获得禅定,比如获得初禅一下子生到初禅中去,初禅的众生自然就获得一种禅定生到二禅当中。

器世间从无间地狱开始毁坏,无间地狱的有情早就转移了其他地方,从无间地狱开始慢慢地烧上来,烧到人间的时候,这里已经没有人了,通过各种方式转生到了上面。当火烧到一禅,一禅众生已经通过禅定转到二禅去。毁的时候从下面毁,形成的时候从上面开始形成。首先上面形成了,然后形成初禅天。

第一个转生到梵天的有情就是大梵天。他的福报比较特殊,也非常大,大梵天转生到梵天一看周围什么也没有,就是一些房子,只有他一个有情,他很孤单,觉得如果有其他众生转生到这里给我当侍卫或者人民该有多好啊!他正在这样想,有时二禅天有些有情的业尽了,要投生到其他地方;有时上面的有情看到大梵天,产生了悲心,觉得他孤苦伶仃的,本来他们的寿命穷尽了,也要转生他处,于是他们纷纷转生到了一禅天,有些转生到梵辅天,有些转生到梵众天。

大梵天想完之后,有情就慢慢出现了,他认为自己一起心一动念,这么多有情就来了。觉得这些众生是我造的,都是我的儿女。其他的众生虽然在二禅天时有神通,知道自己要转生到梵天去,但是按照有些经典的观点,一旦转生到梵众天、梵辅天,这些有情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了,也觉得我是梵天生的,因此出现了思想一致。大梵天认为这些的天人是我生的,其他梵众天、梵辅天的天人也认为我们是大梵天生的,从这个角度安立为心识一致。

第三识处就是相反,和谁相反呢?和第二识处相反,把身不同识一致反过来就是身一致识不同。身体没什么差别,心识不一样,这种情况主要是二禅天的天人,他们身体没什么差别,都是一样的庄严,颜色形象都是光明的自性。

他们的心识不一样,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对于舍受的追求不一样。因为二禅天本身属于有欢喜心的,禅定是一种欢喜的状态,有意乐受。二禅天正禅会安住在欢喜当中,时间长了之后,他会厌烦欢喜,不再想欢喜,就会追求一种舍受,所以注释当中讲对正行的意乐——喜产生厌烦时,他会去追求一个舍受。

怎么追求的呢?二禅天中有一个二禅的正禅,注释当中是未知定,我们一定要知道这里的未知定并不是初禅的未知定,相当于其他地方讲的近分定,就是即将获得二禅的正禅,但是还没获得,正在和现前二禅的烦恼斗争,就是近分定或者未知定,属于二禅的一个分支,即获得二禅根本定的前行。没有达到二禅的正禅,这个未知定属于舍受,当他安住殊胜正禅时间长了,厌烦了,不再喜欢比较冲动的欢喜时,就会寻追一种舍受。二禅的近分定、未知定是舍受的,他安住在未知定当中,然后产生舍受。有时安住在未知定中时间长了,对舍受产生厌烦,他会重新进入正禅当中,又产生欢喜,因此有些二禅天人的身体是一样的,但是想法不一样。有些天人的想法是喜欢喜心、二禅的正禅,有些喜欢舍受未知定中的状态,就是这样反复调整。

第四识处是身识同,主要指三禅天的天人。所有三禅天的天人身体心识都是一致的,三禅主要是心乐受,这种心乐受不是欢喜,欢喜心是一种比较冲动的感觉,而心乐受是一种比较微细、沉静的心乐,安住在心乐中永远不会产生厌烦心。他没有因为欢喜心的一直欢喜就厌烦了,然后去追求舍受的情况,所以三禅永远安住在心乐受中,不会有想要调换一下心识的想法。以上把一禅二禅三禅,还有欲界的人天四种识处都讲完了。

“无色界中初三处”,剩下的三处是无色界中空无边处、识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前面有四种,再加上后面的三处就是七识处。

三界七识处中包含了一部分有情,剩下的有情是什么呢?最后一句的“余者非有”,剩下了什么?整个三界五趣中,不包括三恶道,也没有第四禅、无色界第四处非想非非想,这三个即是余者非有。它们不是识处,唐译当中把处字译成住,心识安住的地方叫做七识处或者七识住。这七种地方是心识可以安住的,余者心识不安住。反过来讲剩下的是非有,即他们的心识不安住在里面。

为什么呢?就是“彼能毁”的缘故。为什么能毁呢?因为三恶趣的痛苦非常猛烈,所以三恶趣是被痛苦所摧毁的。有顶没有痛苦,为什么不安立处呢?第四禅有一个叫无想定,无想定是无心识的,可以把心识摧毁掉,摧毁的意思就是不现前。无想定是一种物质、不相应行,可以把心心所灭掉,让它不现行。那第四禅是不是识住的地方呢?这不是整个第四禅,第四禅中有一个无想定,无想定现前把心识灭掉了,没有心心所了。既然没有心心所,就不能叫心识住的地方。因为第四禅有无想定摧毁心识的缘故,所以不能算进来。

因为有顶中有灭尽定,前面我们讲了,圣者依靠有顶最细微的心进入到灭尽定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圣者的灭尽定也能摧毁心心所,既然如此就不是识住的地方。真正的七识处是心识能够安住的地方,没有痛苦摧毁它,也没有其他的无想定、灭尽定去摧毁它,没有能够摧毁的因缘。这是佛经安立七识处数量和体性的原因。

丙二、有情九处:

有情九处也不复杂,我们了解了七识处,再加两个就可以了。

有顶无想天众生,经说有情之九处。

因于不欲之中住,是故其余非称处。

“有顶无想天众生,经说有情之九处”,有情九处或者有情九住是有顶和无想天的众生再加上前面的七识处,就是佛经中所讲到的有情九处。

为什么要加这两个,其他的怎么不加呢?“因于不欲之中住,是故其余非称处”。有情九处是想要安住这个地方,很欢喜从其他地方到这个地方,然后到了这里之后欢喜地安住,不想趣向于其他地方的缘故,称之为“处”。其他的地方是“不欲之中住”,不想在这个地方安住的缘故,就不能称之为处。

为什么此处把有顶和无想天单独拿出来?第四禅的众生没有安立,还有恶趣也没有安立,原因是没有人真正想趣向于恶趣,仅仅由于最初的愚蒙趣向了恶趣。《贤愚经》中讲过,有些众生转生恶趣,也有想要转生恶趣的意乐,否则是转生不了的。比如有些人即将去世的时候,身体特别的热,他说:“愿我转生到一个很寒冷的地方去。”并不是单单靠这个想法投生,他本身就有一个堕恶趣的业,再加上在死前身体酷热难当、特别难受,产生了愿我转生到一个非常寒冷的地方的念头,这样就会转生到寒地狱。有些人死前特别冷,他说:“愿我转生到很热的地方去。”死后便转生到热地狱。刚开始的死心都是一种想要转生的心。

有些众生转生饿鬼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在人要死之前,他的亲人经常说:“你喜欢吃什么?我们给你买好吃的。”“吃不吃糖?”“吃不吃包子?”他觉得很烦,什么都不想吃,心想:“愿我转生到一个完全没有饮食,也听不到有人说饮食的地方。”他本身有饿鬼的业,再加上很强烈的心愿,死后就会转生饿鬼道。没有人劝你吃东西,也什么都吃不到,根本看不到水和饮食。

有些众生转生旁生,死前亲友在他耳边劝他念佛、让他看佛像,他因此产生很大的厌烦心,他说:“愿我转生到一个根本看不到佛像,听不到佛法的地方去。”死后通过这样的心转生到非常愚痴旁生道。

也有些人觉得宠物狗穿戴和吃住都这么好,比如熊猫的福报这么大,心想:愿我后世转生为这些动物,过好日子。虽然他可能是通过愚痴心而转生的,觉得这里很好,但是真正转生之后,他们是不是真正想安住在这个地方?也不一定。旁生中有特殊的情况,转生到饿鬼、地狱时,都不愿意安住在里面,这就是因于不欲之中住,因为他的心识不想安住在这个地方,想投生到其他地方去,所以三恶趣不算是识住。

第四禅的无想天属于有情九处,而第四禅本身不属于有情九处,因为心识不住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第四禅的众生都不想住,有很多种情况。第四禅中有凡夫和圣者两种,有些转生到第四禅中的凡夫,有些属于圣者,这要分别讲。

因为第四禅的凡夫很想追求无想定,所以他想进入到更高的无想定中去,也不想安住在第四禅中,就是“不欲之中住”。为什么第四禅不是识住呢?这里有些辩论,在其他注释中讲,是不是所有第四禅的众生都向往无想定?这个不一定。因为有一部分众生觉得无想定比第四禅更好,不想住在第四禅,想住在无想定中去,所以第四禅不算是识住。

第四禅中的圣者分两类,一部分喜欢禅定,一部分喜欢智慧。如果是喜欢禅定的圣者不想住在第四禅,他知道无色界的禅定比第四禅还要微细。虽然是圣者,但是他内心比较欢喜禅定,比较了第四禅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当然上面的禅定殊胜,因此不想住在第四禅,想要趣向于无色界中去。

如果是喜欢智慧的圣者,他也不想住在第四禅中,想进入到净居天中去。因为四禅前面三个是凡夫天,后面五个是净居天,是圣者安住的地方。那净居天的天人想不想安住呢?也不想安住在净居天,因为他想要涅槃,所以净居天本身也不是特别想要安住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把第四禅去掉,它不属于有情九处,这个原因我们必须要了解。当然里面没有绝对的,只是一部分的情况,否则前面我们讲过无想天是外道定,那是不是所有的第四禅天都非常向往外道定,都会产生外道的见取见、戒禁取见呢?这是不一定的。因为有一部分这样安立的缘故,所以第四禅不安立识处。

丙三、四识处:

“四识处”有四个识安住的地方,这也不复杂。

四处有漏之四蕴,自地独识未说处。

在五蕴当中,“有漏之四蕴”,此处不是平常我们安立的把色蕴去掉以后的受想行识。而是前面的四个蕴,不算最后一个识蕴。色受想行四蕴属于四识处,所谓的四识处是什么?有漏之四蕴,首先简别了无漏,它是属于有漏的。“独识未说处”讲四蕴的时候简别了识蕴,只有四个蕴,没有五个蕴。

第二句的“自地”,即它只是属于自地的有漏四蕴,如果跨地的就不算了。因为它是识要安住的地方,而无漏的境界还没有安住,所以根本不是识处,无漏的蕴是属于未来的,还没有产生。因为还有他地的四蕴现在也没有安住,所以不能算。为什么五蕴中只算前面的色受想行,不算最后一个识呢?因为它是识处。科判四识处的“处”是识安住的地方。识本身不能安住,对不对?现在只不过识蕴当中是能住,心识安住在什么地方?里面分了一个能住和所住,或者住处和能住者。

既然识处是识安住的地方,那么色法呢?色法是识安住的地方。识也可以安住于受、想、行。第五个识蕴能不能安立为识住呢?不能。因为它是能住,作为能住就不能作为所住了,所以只能住在其他地方。前四蕴作为识住的地方,第五个识蕴是能住者,只要把能住和所住分清楚就可以了。

识蕴自己是能住就不能是所住,住在其他四蕴上可以,它不能作为识住,所谓的四识处要把识蕴去掉,其他的四蕴可以作为识住。

丙四、观察七识处与四识处所摄之义:

下面再把七识处与四识处中交叉的意义做一个分别。

如若归纳有四类。

归纳的话有四种情况,前面七识处已经学完了,就是把三恶趣、第四禅、有顶去掉。四识处是属于有漏自地的色受想行,把识蕴去掉。如果了解了单独的意义,我们再来对比会比较清楚。七识处和四识处归纳起来有四种。

第一种是七识处所摄,不被四识处所摄。这是什么情况呢?属于七识处,但不是四识处。七识处中不是四识处的就是七识处中的识蕴。因为四识处中把识蕴去掉了,所以它是七识处不是四识处。比如前面的人道、欲界天,还有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再加上后面的空无边、识无边,还有无所有处,七识处中把识蕴都去掉了,本身里面都有识蕴的。

首先我们算七识处,人道、天道,乃至于一禅、二禅、三禅都是属于七识处,但不是四识处所摄,四识处没有识蕴的,把里面的识蕴取出来就可以了,识蕴是七识处所摄,不是四识处所摄的。四蕴是色受想行,无色界中把色蕴也要去掉。我们把七识处是哪些划出来之后,再看里面包含五蕴或者四蕴,无色界就是四蕴,色界以下就是五蕴,这些属于七识处。不是四识处的就把七识处中五蕴或者四蕴去掉一个识蕴,是七识处不是四识处的情况就这样理解,这不是很难懂。

第二个是四识处所摄,但不是七识处所摄的情况。四识处有色受想行,但是它没有七识处所摄的,这是什么情况呢?注释中讲了,“诸如四识处中的第四禅者、有顶以及恶趣的有漏蕴”。有漏蕴属于四识处,但是不是七识处,把不是属于七识处中的第四禅、有顶、恶趣取出来。它们不属于七识处,但是属于四识处。把其他色受想行放进去,再把不是七识处的第四禅、有顶、恶趣的有漏蕴去掉,剩下的都是四识处所摄。

第三个既不是七识处所摄,也不是四识处所摄的。这是什么情况呢?不是七识处很好理解,第四禅、有顶、恶趣不属于七识处,把这些都拿出来。也不是四识处的是什么呢?识蕴不是四识处,把识蕴拿出来,把第四禅、有顶、恶趣的识蕴都取出来就可以安立。

第四个既是七识处所摄又是四识处所摄的法。首先是把整个七识处包进来,即减掉识蕴之外的其他有漏四蕴都可以安立,因为它是七识处所摄,七识处的人道、欲天等等都可以安立。又是四识处的属于它们的色受想行,既是七识处又是四识处就可以安立了。

归纳有四类就是七识处和四识处交叉安立的情况,有些是共同的,有些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