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34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

《俱舍论》分了小乘和大乘两种,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小乘的《俱舍论》,无著菩萨造的《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是大乘《俱舍论》。小乘俱舍和大乘俱舍的观点有些地方一样,有些地方不一样。

我们正在学习的十二缘起,有些大德是以比较简单的方式介绍的,有些大德是以比较深的方式介绍的。小乘和大乘所讲的十二缘起,有些地方也不一样,比如认定无明,既有共同的讲法,也有比较深的不共的讲法。不管怎么样,从无明到老死之间名词的安立,大致的流转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

前面学习了十二缘起各自的法相,最后两句还没有讲,下面解释一下“传说此乃位缘起,主要之故称支分”。世亲菩萨在《俱舍论》的颂词中经常会用传说这个词,这是一种不太信任的口吻,有点不太高兴。为什么呢?主要是对于分位缘起,“位缘起”,“位”就是分位的意思,即分位的缘起。为什么叫做分位呢?因为十二缘起都是五蕴,只不过在不同的位置安立了无明、行等名称。按照经部的观点,不认为无明、行属于五蕴,而是安立无明、行属于一种心所,此处有点不相同,所以使用了传说两个字。

主要之故称支分,如果都是五蕴,那为什么要用无明、行等来安立十二缘起各自的名称呢?“主要之故”,虽然都是五蕴,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一个主要的,比如在十二缘支中,第一支是无明支。虽然无明的本体也是五蕴,但是在整个五蕴中无明是主要的。五蕴从色蕴乃至于识蕴中包含很多法,有些地方说是百法,有些地方说是七十五种法。

无明只是行蕴中的一个心所而已。为什么要用无明来表示?因为无明是主要的,所以以无明来代表这个位的所有五蕴。第二个行支也是五蕴,只不过行的思心所,或者造业比较明显,从这个角度安立为一个行支分。后面的都可以类推。有部的论师为了便于我们了解,打了一个比喻说就像国王带着很多眷属,或者率领军队出行,虽然很多大臣、将军、士兵、侍者,都跟着国王一起走,但是大家看到会说什么呢?我们会说,国王来了。大恩上师在注释中也讲到,如果法王如意宝和很多眷属一起走过来,我们都会说法王来了。

第一个例子中因为国王是主要的,所以说国王来了;第二个例子中因为法王如意宝是主要的,所以说法王来了。是不是只是国王或者法王如意宝呢?并不是,里面还有很多眷属。因为主要的缘故,所以这样称呼。同样的道理,比如色蕴中还有十种,或者十一种色。虽然五蕴中有这么多法,但是在这个位置上,无明是最主要的,所以说主要之故称支分。“称支分”就是把这个阶段中的所有的五蕴称之为无明支,行支、识支、名色支等等都有很多五蕴。有部派的观念主要是从这方面来了解的。

辛三、彼等之定数:

十二缘起安立为十二个有什么必要性呢?

为能遣除前后际,以及中间之愚痴。

胎生、寿量圆满的分了十二缘起。前面前面是后面后面的因,这样安立了十二缘起。十二缘起也分了三个部分,即前际、中际和后际。十二缘起主要是宣讲有情流转的因缘,具足了什么因缘,几乎没有办法遮止,慢慢就会开始流转。

十二缘起讲到了整个有情轮回的情况,分三部分是为了分别遣除对于前世、现世、后世的愚痴。因为有情不知道自己前世到底有没有流转过,流转的情况是什么?后世还会不会流转?因为很难了解,所以产生了很多愚痴、邪分别。有些有情不知道流转情况的缘故,不承许有前世后世;有些虽然承许有前世后世,但是因为不知道缘起和合产生的缘故,所以他们认为这是天神创造的,或者有一个实有的我是天神创造的,然后天神安排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等,有着不同的说法。这些都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产生了很多和解脱道、实相不相应的地方,还是属于流转的因缘。

佛经中不仅安立了十二缘起,还把十二缘起分为三部分。首先前际无明和行只是讲到了前世的因,有了前世的因就会有今世的果。我们通过前世的因,就知道前世有无明和行,那无明和行是从哪里来的呢?再往前面推,也有自己的本体。前世的无明和行是依靠什么载体,通过什么自性产生无明、烦恼、业?一定也有五蕴。因为我们现在的五蕴是通过前世的无明和行的五蕴产生的,所以前世的五蕴一定是存在的,而且具有烦恼、业。

后世有没有生呢?如果今生中我们具足爱、取、有,后世一定会有生和老死,所以轮回不会自动中断。有些人认为人死如灯灭,今生死了之后不会再流转,就像灰飞烟灭一样,有情的生命彻底终止了,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今生所有的因缘都具足了,没有什么障碍,后世的五蕴一定会出现,这是毫无疑问的。就像今生的缘起一样,今生如果我们具足了心识、名色、六处、触、受就会有爱取有,同样前面的因缘具足了,后面的果一定会出现。我们有了今生的烦恼,也有了投生后世的有,这些因缘具足了,就没办法阻止后世的缘起出现,所以后世一定会出现的。

今生是如何产生的?今生是通过前世的烦恼和业产生的。那么今生生了什么?从入胎的识支开始,然后是名色支,乃至于受支等等,这些是今生出现的。在前世有没有出现呢?前世已经出现了,而且出现过的因缘、出现过的状态,都可以从前际的无明和行中直接或者间接地了知。后世也有生老死,一定还是由烦恼产生的。如果有了生老死,也会继续的出现无明、烦恼,就像我们今生中具足了从识到受之间的缘起就会出现烦恼。

昨天我们也提到,所谓生就是今生当中的识支,即入胎的第一刹那。后世的老死是从名色开始到受之间,名色、六处、触和受都是老死。受完之后是什么?受之后就是爱取,如果有了受就会有爱取,通过受可以产生烦恼,同样的道理,老死是从名色到受之间的,所以老死过了之后,在老死位又会产生烦恼,开始流转。从这个角度把轮回的情况分为了三际,可以分别断除我们对前际、中际和后际的愚痴。

虽然我们流转轮回不单单只是三世,但此处只是以三际来代表。前世我们是怎么样流转的,把今生放到前世也是一样,只不过是把时间放在现在,把现在是中际是讲的时候为了便于了解。前世有十二缘起,后世还有十二缘起。如果不斩断十二缘起中主要的因缘,还会不断地流转下去。十二缘起是众生流转的过程,不会自动停下来。主要是众生具足了无明和行、爱取和有,就会不住的流转。现在我们处于受等老死的状态,还在不断的积业。我们在不断地感受苦乐舍等受,缘受产生了很多的贪欲、瞋恚等烦恼,有了爱取又会有有,就是这样不间断的流转。

仅仅思维十二缘起也会让我们对整个轮回产生厌离心,轮回没有其他的问题,就是不断循环,我们很难打破轮回的模式。如果没有修行佛法,通过自我造诣,也根本没办法了解。我们不断的在五道轮回中流转,讲到五道轮回,主要是从天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之间流转而讲的,十二缘起也是一个轮回流转,从无明到行,到老死,老死又变回无明,所以从烦恼造业,由业而产生今生的身体等种种的状态。通过今生中的苦乐受又开始造业,这也是一种规律。如果要从六道轮回中脱离,我们首先要从十二缘起中某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下手对治,才会逐渐地打破十二缘起,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此安立彼等的定数有很大的必要。

庚二、观察归摄:

十二缘起分为三类,前面分了三类主要是从时间的角度,分为前际、中际和后际,现在是把十二缘起的本性划成三类。

烦恼有三业有二,七事如是亦为果。

前际后际略因果,由中因果可推断。

十二缘起归纳起来可以包括在三法中。昨天我们提到过,一个叫做烦恼,一个叫做业,此处叫“事”,或者按照《辩中边论》中的说法叫生。这些都是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和事杂染或者生杂染,这样分了三类。

“烦恼有三”,十二缘起中属于烦恼的有三个缘起。即第一个无明,第八和第九个爱和取,无明、爱、取三支属于烦恼杂染。“业有二”,属于业的有两个,第一个是第二支无明缘行的行。所谓的业就是行为,有的地方讲有为法称之为行,此处我们讲的主要是业的意思,行就是行为,有这样的行为一定有这样的后果,所以这样的因称之为业或者行。第二个是第十支有支,就是爱取有的有。因为有了爱取就会有有,投生后世具有势力的业称为有,所以所谓的业有二,一个是行支,一个是有支。

“七事如是亦为果”,“七事”是剩下的七种,一方面是因,一方面也是果。此处主要是从果的角度来讲,或者生是所产生的果。为什么说生杂染呢?生杂染也是果、事的意思。所谓的“事”,除了前面三种烦恼、两种业的五个,剩下的七个属于事,分别是识、名色、六处、触和受现世中的五个,还有第十一支生,第十二支老死,加起来有七个,这是把十二缘起分为烦恼、业和生三种杂染。十二缘起是轮回的自性,为什么叫杂染?就是代表了怎样显现成轮回的状态。

“前际后际略因果”,前际和后际分别是略因和略果,前际讲到了略因,后际讲到了略果。前际是无明和行,前世具有的投生今生的因缘,一个是无明一个就是行,称之为略因,它的因比较略。前面说后际有二,属于后世的是生和老死。生老死是果,因为今生的爱、取、有作为投生后世的因缘,后际主要讲到果,而且是略的果,略果就是生和老死。相对比较广的安立就是中际的法。

前面有两个,后面有两个,中间有八个比较广。为什么这样讲呢?中间的因果可以归摄到略因略果中:前世的略因展开就是今生中比较广的因;后世的略果展开来讲也就是今生中比较广的果。中间为什么不讲略因略果呢?因为一方面要给我们讲德很清楚,一方面也可以以中间的因果作为比量来推断,略因展开可以具有比较广的因,略果展开也可以具有比较广的果。通过中间的比量可以推知,在今生中也可以归摄,所以十二缘起可以略,也可以广。

我们首先讲略因,再来分析略因和广因。前世的略因就是无明和行,无明属于烦恼,行属于业,只有两支。广因是三个,比如今生的广因是什么?就是爱、取和有。爱和取属于烦恼,有属于业。广因中多了一个,爱、取、有是三个,略因是无明和行。

所谓的无明展开来讲是爱、取,爱、取归摄起来就是无明。略因也可以分成爱、取两个烦恼,爱、取、有相当于无明和行。也可以把爱、取两支可以归摄为无明,有就是行,所以广因归摄起来也可以成为略因,略因展开来讲也可以成为广因。

我们再看后世的略果。首先略果就是生、老死。广果是什么呢?就是中际从识开始到受之间,然后识支、名色支、六处支、触支、受支五个。后面略果是两个,广果是五支,即从识支乃至受支之间。

分别了知略果、广果之后我们再来开合。如果把略果展开,第十一支生支相当于前面广果中第一个识支,就是入胎的第一刹那识支,这是一样的。如果把老死展开,就是从名色开始,然后是六处、触和受,这四支包含在老死中。同样把从名色到受之间归摄起来就是老死。

我们一般人理解的老是六、七十岁老态龙钟的老年人叫做老,死就是死亡,但是十二缘起中的老死并不一定是这样安立的。不断的迁变叫做老,因为第二刹那和第一刹那不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叫做老。前面生了之后灭掉叫做死。虽然在我们生命的最后,也会有真实意义上和我们现世理解相似的死亡出现,但是老死支中的老死和真正的老、死在理解方面稍微不一样。

为什么从名色开始安立老呢?似乎和我们平常的理解是矛盾的。因为所谓我们平常理解的老一定是在出胎位之后,慢慢到了七八十岁,头发白了、腰弯了,出现了老年人的状态,叫做老。而十二缘起的老从名色就开始了,名色是什么?名色位还在住胎,诸根都没有圆满,怎么叫做老呢?十二缘起中的老就是在迁变了,入胎第二刹那不是第一个识位了,已经开始变化了,而且每个刹那都在变化,叫做老。因为老和死都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从名色乃至六处、触和受之间都有老死的状态。

因为受从时间段来讲,还没有真正到所谓真实老的阶段,前面讲了所谓的受是在爱之前,所以从时间段划分,还是属于少年的状态。我们在这个阶段,受和爱取不断的发展下去,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里也可以安立真正的老了,然后死亡了,但是在安立缘起,不一定是从这个角度。老死展开有四支,叫做广果,如果把四支归摄为一支叫做老死,就是第十二支老死支。

我们从中间可以比量推知,中间的广因、广果也可以归摄为略因略果,然后把前后的略因略果展开,也可以安立为广因广果。只不过前世、现世、后世都具有这样的因缘也会流转的。我们流转的过程中就是这样。有些时候我们对于十二缘起的了解还不是那么清楚,《俱舍论》中把十二缘起各自的法相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立?归摄为哪三类?后面还会讲到为什么安立定数十二支,理由是什么等等,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分析,我们就会知道,十二缘起分为三个,烦恼、业和事或者生杂染。

十二支当中前世的两支主要是讲略因;第十一、十二支主要讲略果;中间是比较广的缘起的因果,三者相互可以涵摄。前世的略因展开可以是广因,讲了因肯定有果;后世是略果展开也可以有广果,而且果前面一定有它的因。今生中讲到比较完备的果和因,前部分主要是讲前世的因所产生的果,前世的无明和行的因圆满之后就会产生从识到受之间的果,这主要是前世的因产生的果。然后爱取有主要是引发后世的因,有了爱取,再加上有,一定会投生后世,所以中间的八支前部分主要讲到了前世因的果,爱取有主要是后世果的因。这里就把前世、现世和后世通过烦恼、业和事的方式进行了介绍。

如果我们了解得很清楚,在修行的时候也能够抓住重点,我们为什么要修行?这里通过十二缘起流转的过程,告诉我们如果要解脱哪些是必须要了解、对治的,从哪个地方下手等等,学完十二缘起之后我们会比较清楚。如果我们进一步学习空性、菩提心,要对众生产生菩提心,或者真正了解一切万法的空性,都可以从中引申出来。

庚三、定数之理由:

前面彼等之定数已经讲了十二缘起分为前际、中间和后际。这个科判是讲定数的理由。为什么要安立十二缘起,不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些众生认为十二缘起的数量不一定决定吧!有可能多、有可能少。实际上十二缘起的数量是决定的。

烦恼中生烦恼业,从彼业中产生事,

事中生事与烦恼,此乃有支之规律。

“烦恼中生烦恼业”,意思是从烦恼可以产生烦恼,从烦恼中也可以产生业,这是第一种情况。后面我们再具体分析就会很清楚。“从彼业中产生事”,从业也可以产生事,事是生杂染。首先我们要对十二缘起的数量特别熟悉,把十二缘起中第一个、第二个是什么……全部弄清楚之后,再看颂词对于什么是业什么是事,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来。以前已经背过十二缘起的道友,还要把名词、顺序背熟;如果以前没有背过的道友,一定要背诵,第一支、第二支是什么。熟悉以后我们使用的时候就会非常好用。

“从彼业中”,就是从业当中可以产生生杂染。“事中生事”,可以从事产生事,也可以从事产生烦恼。“此乃有支之规律”,这是有支的规律。

颂词和科判怎么对应?这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这里讲到了定数的理由?因为有些人存在疑惑,注释当中也提到了。如果无明是第一支,无明前面有没有因?如果无明前面有因,那十二缘起数量就不一定,就成了十三缘起了。为什么呢?因为无明前面还有一个因的缘故。虽然老死支作为十二缘起中的第十二支,排列的时候好像在最后一个,但是我们会疑惑老死后面还有没有果?如果老死后面有果,就成了十四缘起了,十二缘起的数目就不决定。

反过来讲,如果无明前面没有因,老死后面也没有果。虽然十二的数量确定了,但是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如果前面没有因,无明就成了无因生。从什么因产生无明的?既然无明是有为法就应该有因,现在无明没有因,就有了无因的过失。如果老死之后没有延续,我们的轮回也就终结了。因为到了老死之后,没有后续的果产生,我们死完之后啥都没有了,这时候也会产生另外的问题。

如果无明前面有一个因,变成了十三个,老死后面还有果就变成十四个,十二缘起的数量不确定。为了避免十二缘起的数目不确定的过失,如果无明前面没有因,无明就成了无因生;如果老死后面没有果,老死灭完之后轮回就灭了,不存在无始轮回了。这方面相当于两头堵一样,让我们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安立十二缘起。如果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说明我们对于十二缘起的规律还没有了解,或者对方并没有通达十二缘起,所以世亲菩萨借用问答的方式让我们继续加深对于十二缘起的了解。

绝对不可能会是轮回没有因,老死最后没有作用,轮回也无法延续了,也不会有十三缘起、十四缘起,其实十三、十四缘起也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按照对方的思路来看,无明前面还有一个因就成了十三缘起。那么无明前面的因有没有因呢?慢慢就成了无穷无尽。绝对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的。

烦恼中生烦恼业,从烦恼当中可以产生烦恼、业,我们再了解一下两种情况到底是什么。第一种情况烦恼中生烦恼就是爱生取。因为在十二缘起中爱和取都是属于烦恼杂染,所以一看烦恼中生烦恼的时候,我们一下子就可以想到,什么情况下烦恼可以生烦恼?指的是爱和取连在一起爱生取的情况就是烦恼中生烦恼。

第二种情况烦恼中生业分了两个,第一个是无明生行,因为无明是烦恼、行是业,所以烦恼生业就是无明生行。第二个烦恼生业是取生有,取是烦恼支,有是业支,所以这种烦恼生业的情况就是第九支和第十支之间的关系,即取生有。烦恼生烦恼是爱生取,烦恼生业就是无明生行和取生有。为什么说大家一定要很熟悉十二缘起?因为如果背得很熟一下就会知道这个情况到底是什么安立的。

“从彼业中产生事”,从业中产生事的情况是什么?业产生身杂染或者事,第二支是业支,从第三支之后就成了事支。这里也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从行生识,第二生第三。因为行是业,事是从第三支识支入胎开始。虽然我们说识、名色、六处、触、受都是事,但是其中通过业生事两者之间联系最直接的就是行和识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是有生生,这是第十支和第十一支的关系。因为第十支是有,有是业,后面的生老死中的生已经变成事了,所以第二种业生事的情况就是有生业,有支生生支。

然后是事中生事,就是从事而生事,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事中生事,比如从识支到受支之间都是事,都是果,这里的事中生事就是从识产生名色,识和名色都是事,然后从名色产生六触。因为名色和六触都是事,所以也是从事生事。从六处生触、触当中生受都是事中生事。从受生烦恼就不是事中生事了,因是事,果也是事,才能从事生事。还有一种情况是生生老死,生和老死都是事,从生产生老死也是从事生事。

还有从事中生烦恼,我们要了解,如果事中生烦恼的因一定是事,果一定是烦恼,这是什么情况?受生爱就符合这个情况。因为受本来是事,然后它的烦恼就是爱,事和爱之间是连起来的,所以由受而生爱是由事生烦恼,这是有支的规律。

讲这些和前面的问题有什么关联呢?我们了解了有支的规律之后,再返回去看前面的问题。无明有没有因?无明是由什么产生的?虽然无明有因,但是不会多一个缘起。前面讲略因略果的时候,无明是广因广果,广因就是烦恼、爱取。爱取前面是什么?如果说无明有没有因相当于我们反过来说爱取有没有因?这个爱有没有因?从事可以产生烦恼,所以无明是烦恼,它是由什么产生的,从前面的事产生的,就像爱的烦恼支是由受而产生一样,所以无明也可以从老死产生。

我们分析略果的时候已经讲了,所谓老死就是略果,把老死展开是什么?就是名色、六处、触和受。到了受之后是老死,老死完了就会产生无明,烦恼就是无明。我们了解这些之后,无明前面有没有因?无明前面有因,因就是受或者老死。会不会多了一个缘起呢?没有多出一个缘起,还是在十二缘起中归摄的。这个颂词讲得很清楚。有些是烦恼生烦恼,有些是烦恼生业,业中生事,事中可以生事,事中也可以生烦恼,把这个规律掌握之后,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老死有没有果呢?老死有果,但是也不会多出一个缘起。老死的果也就是说如果有了老死之后又会产生新的烦恼,比如所谓的老死从凡夫而言就是从名色到受之间。受完了之后是什么?受完了之后就是爱取。这就圆满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无明有因,不会成为无明无因的情况;老死之后还有果,老死有果的缘故,轮回就延续了。一方面轮回延续下去了,一方面也不会存在多出缘起数量或者某个法没有因的任何过失。

只要我们把十二缘起内部的问题真正的了解得很清楚,对方所提的问题不会成为影响我们了解或者修行十二缘起的障碍。佛陀把这些问题早就观察的清清楚楚,而且这个的的确确也是轮回的规律,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事势理。事势理不是说轮回本来不是这样的,通过你敏锐的思维、巧妙的语言,把它描绘得天衣无缝。如果事实不是这样的,再怎么讲都有过失。我们在学习中观,尤其是应成派破下面的观点时,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如果你不是在讲究竟的实相,不管怎样安立,从应成派的观点来看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定是有过失的。因为毕竟不是事势理,所以佛陀安立轮回缘起的问题就是事势理。不管怎么样里面不会有任何问题,不是说佛很善巧,首先把考虑得非常缜密,语言组织得非常巧妙,不让我们抓到任何的把柄,而是情况怎样他就如是地安立。

我们通过学习会对佛陀越来越有信心,对轮回的流转的情况产生定解,怎样从轮回中还灭慢慢也会非常熟悉。十二缘起对于学习佛法的人来讲特别重要。虽然有部讲的十二缘起放在大乘唯识中还有其他的解释,但是学到现在我们对十二缘起已经比较熟悉了,知道了大概的流转情况,这对于我们产生修行的时候,产生见解或者抓住核心帮助非常大。

庚四、起生之差别:

起和生怎么理解?起是缘起,生就是缘生。缘起和缘生之间有什么差别呢?缘起和缘生是佛经中的概念,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在佛经中表达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尤其是放在十二缘起中应该怎样去理解。

此许缘起即是因,缘生承许为果法。

对于佛经中讲的缘起和缘生之间的差别,世亲菩萨解释的时候说:“此许缘起即是因。”字面上很好理解,所谓的“缘起”是什么呢?是从因的角度讲的;所谓的“缘生”是什么呢?是从果法的角度讲的。

所谓的缘起和缘生实际上讲的是一个法,从因的角度来讲叫缘起,从果的角度来讲叫缘生,一个法既是果又是因怎么理解呢?从十二缘起来理解,会非常清楚。比如从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支进行安立,行支是无明产生的,观待无明的角度来讲行叫做缘生。为什么呢?因为行是无明产生的,叫做果法,所以把它安立为果法就不是缘起。如果观待第三支识支,识是从什么产生的?识是从第二支行产生的,这时行的身份就变成缘起了。因为“缘起即是因”,所以同样的行支观待无明是缘生,观待识是缘起。

十二缘起中每一个都可以如是安立。虽然我们以第二个为例,如果以无明为例也是一样的,排的时候在十二缘起中是第一支,我们已经讲过它的前面也有因,所以无明可以是缘生也可以是缘起。从缘生的角度来讲老死就是它的因,观待老死来讲无明就是缘生;如果观待于行,无明就是缘起。从老死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样,如果从缘生的角度来讲它是从生而产生的,观待生是缘生,如果观待无明来讲,老死就成为缘起了,所以缘起和缘生都是有为法的别名,本体是一个。观待不同的对境可以既是缘起,也可以是缘生。

其他的注释中用父子作为比喻。就像一个人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儿子,这必须要观待不同的情况。如果观待自己的父亲,因为他是父亲的儿子,所以他是缘生;如果是观待于自己的儿子,他就是儿子的父亲。同一个人观待不同的对境,他可以是不同的名称、不同的身份。佛经当中讲的缘起缘生,有些是观待因而讲,有些是观待果来讲。里面有观待的因缘,在十二缘起中也是一样,哪个是决定的因,哪个是决定的果,相互之间成为因果,这样一环扣一环。

果法既是前面因的果,又是后面果的因,虽然我们现在的身体是前面因缘的果,但是现在我们的行为思想也会变成以后果的因。从某个角度讲我们现在的身体、福报,有可能没办法改变了。为什么呢?因为因早就造完了,现在我们正处于果的阶段,所以想要改变现在的情况,有时候很困难。因为我们现在的行为和思想是以后果的因缘,这个可以改,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努力去做一些善妙的因缘、修解脱法、积极培福和忏悔前业,后面的果就会因为现在我们的行为而改变。

学习这些法要对于我们的修行,内心中产生非常清净的观念有很大的作用。虽然这些问题早就在佛法中讲得很清楚了,但是我们可能以前学习的时候没有重视,现在通过一次一次的听闻、思维、串习,这个观念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最后没人提醒,你会也确立一个我一定要修持善法、忏悔业障、不造罪业等等的观念,这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的。

很多的教法中讲过,大恩上师、金刚道友不可能永远陪我们走下去,总有一天我们要独自行走在菩提道上,会一个人面对任何问题,这时候怎么办?现在上师、道友都在,好像很方便。我们现在之所以要依止上师,和很多道友一起修学,就是为了以后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如果找不到问的地方,在自己的内心已经有了非常深的定解。我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通过十几二十年不断的学习,思想已经定型了,最后达到这种状态。不管别人是否劝导、鞭策,或者盯不盯着我,反正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而且会很热切地去做。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一个很大的必要性。

上师也讲过,趁着我们现在有学习的机会,应该把时间资源做一个很好的整合,尽量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清净、稳固的定解。如果以后我们继续跟着上师、道友修学,这样也很好;如果以后分开了,自己去修行,或者有因缘讲法,现在学习到的定解,自己用或者和别人分享都是可以的。

现在看起来似乎我们每年都是这样,每天都有讲法,每天都在学习,但是学习的机会有时也不是固定的,不一定这么恒常。大恩上师有时给我们讲一些无常的话语,也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这个情况,我们现在能够学习也不是完完全全顺理成章的,需要很多的因缘,比如上师、护法的加持等等,还有很多道友的发心和付出,这些都是缺一不可,什么时候缺了哪个因缘,有可能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

佛法中意义很深,我们需要有这些观念。有时候虽然已经有了,但是观念浮现一下就跑掉了,我们抓不住它。这些观念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它稳固下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会一辈子受用无穷。比如无常的见解、修行的必要性,或者对上师的信心、因果的诚信等等,这些东西一旦确定下来,就会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一直发挥作用,不会有枯竭的时候,因为已经很稳固了。如果我执、烦恼稳固,只会让我们痛苦而已,没有什么正面的意义,但是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确定的见解是一辈子受用的东西。如果把菩提心、空正见确定了,会一直在修行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对我们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