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52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世亲菩萨造的《俱舍论》。《俱舍论》分了八品的内容,在八品内容当中,前面第一二品总说了有漏法和无漏法;第三四五品是针对有漏法的果,有情世间、器世间方面进行安立。第四品主要是宣讲这些果或者世间的因,世间的因也就是业;第五品宣讲了世间的缘主要是烦恼。如果有了业和烦恼一定会显现有情世间和器世间。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四品分别业,主要是针对有表业、无表业,或者各式各样的有表、无表开显出来的居士戒、斋戒等其他戒律的一些特性,以及佛经中所宣讲到的一些业的异名。前面我们讲了斋戒的特点,下面讲居士戒之特点。

丑三(居士戒之特点)分三:一、真实宣说;二、别说皈依境;三、支分固定。

因为《俱舍论》是针对普遍的大众讲的,所以在宣讲戒律的时候,对于一般的居士不能听的,不能看的出家的戒律,沙弥戒、比丘戒在《俱舍论》中都没有讲,这里最多讲到了斋戒、居士戒和一些共同的善行、戒律等等。

寅一、真实宣说:

此处真实的宣说居士戒,一切有部对居士戒的安立和经部有一些不同的地方。虽然在藏传佛教中的戒律主要是以有部为主,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比如我们下面学习到的内容,并没有完完全全按照有部的观点进行安立,也是比较随顺于经部的观点,这方面我们也需要了解。

承诺即为居士故,宣说戒律如比丘,

设若一切均为戒,何言行持一分等,

传闻守彼而得名,下品戒等则随心。

按照一切有部的观点,承诺皈依三宝就会变成居士,变成居士之后,相续中得到了圆满的五戒戒体。既然得到了戒体,还有什么必要宣讲戒条呢?有部说有必要宣讲戒条,就像比丘在得戒的时候并没有一条条地重复戒条,受完戒之后还是要给他宣说根本罪、僧残罪是什么等等,每条戒律还是可以宣说的。居士戒也是一样的,虽然得戒的时候是同时得的,但是得完戒之后有必要单独再宣讲戒律。

“设若一切均为戒,何言行持一分等”,如果说得到的是圆满的戒体,为什么在经典当中还要宣讲守持一分戒、两分戒、多分戒、满分戒等等,怎么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呢?“传闻守彼而得名”。有部说受戒的时候受了圆满的戒律,但是在守持的时候按照自己的能力,可以守一分、两分、多分等等,就是从这方面来进行安立的。

“下品戒等则随心”,就是说戒体又可以分为上品戒、中品戒和下品戒,这些都是随自己发心的大小,如果发心大就得到上品戒,如果发心微小就得到了下品戒。

下面我们再继续宣讲一下全面的含义。承诺即为居士故,有部派按照佛经的观点,注释中说《大明经》讲:【身着白衣具根之在家男女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祈请摄受吾为居士”而成居士。】佛经中讲身着白衣,即没有穿袈裟的修行人,也就是在家者。因为印度喜欢穿白衣服,居士都是称为白衣,就是没有着染色袈裟的在家者。第一个是在家者,第二个是具根,得到居士戒必须要具有男根或者女根,只有根俱全,才能成为真正戒律的所依。然后自己虔诚地念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祈求摄受我为居士,就会成为居士。

当他承诺皈依的时候,颂词当中讲承诺即为居士故,这个地方的承诺就是承诺三皈依,承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不是说承诺我守持五条戒律,就是承诺三皈依就变成了居士。在不同的教典当中也有不同的讲法。居士有三皈居士,还有五戒居士。按照我们现在的操作方法,比如说一个居士只承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承诺三皈依也可以称之为居士,这叫三皈居士,他的内心只有一个皈依戒,当师父给你传皈依的时候,得到皈依戒的戒体,他就变成了三皈的居士。

还有一种居士是五戒居士,他在三皈依的基础上,还要去守持比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等,五条戒中也可以选一条,比如不杀生的根本戒不杀人我可以做得到,就守持这条戒,或者不饮酒我能做到,我守持不饮酒;不邪淫我做得到,就守持不邪淫,叫做一戒居士,乃至于能够守五条叫做五戒居士。

居士的分类有好几种,一种是三皈居士,只是承诺皈依。比如现在有一部分学佛的人,他觉得守持五戒有困难,又想皈依成为佛弟子,这时就给他传三皈依,然后他的内心就有了皈依戒,没有其他的戒律,这是三皈居士,在社会上有很多。还有一种人觉得只做三皈居士不满足,他想要进一步的断恶行善,所以他承诺尽行寿在一辈子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或者不妄语、不饮酒等等,这样就变成了五戒居士,这是现在我们普遍承许的居士,也有一种叫做八戒居士,就是一辈子尽形寿守持八关斋戒的人。基本上就是这几种。

承诺即为居士故,按照一切有部的观点安立的时候,并没有像我们刚才讲的那样有三皈居士、五戒居士,而是说只要承诺三皈依之后,内心就得到了居士戒,居士五戒的圆满戒体他就得到了。只要自己承诺三皈依就变成了真正圆满的五戒居士,相续当中就有了五戒,虽然没有单独请师父给他传五戒,但是他在承诺三皈依的时候,同时也得到了五戒的戒体,居士戒的戒体就是这样安立的。

经部派就是不承认,这里观点是当你承诺皈依的时候,得不得到居士戒呢?有部说一定能得到,当你承诺皈依的时候就会得到居士戒。经部说当你承诺三皈依的时候,内心中只有皈依戒,没有居士五戒。经部进一步说,如果已经受了五戒,再对他宣讲戒条,说第一条不杀生的根本是不杀人,就是你在一辈子中不要去杀人,支分罪是不要杀其他的旁生,蚊子、苍蝇等等都不能杀;第二条不偷盗的戒律就是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占便宜等等;第三条不邪淫,是除了和自己的配偶之外,不能和其他的人做不净行。

第四条不妄语主要的根本戒是不要说上人法妄语,如果你是一个凡夫,没有得到上人法的时候,说我已经得到了初禅、二禅等超离欲界的境界称之为上人。上人法妄语的界限是什么呢?如果你打妄语说得到了欲界的功德,不算是犯根本戒。你说自己超离了五盖得到了初禅,已经脱离了欲界的境界,或者自己没有得到初禅说自己得到了初禅,自己没有神通说自己得到了神通,自己不是圣者说自己成为了圣者,这些就是上人法。如果说上人法就会破居士戒的根本戒,说其他的妄语会犯支分戒。第五条不饮酒是什么呢?如果你受了不饮酒的戒律,哪怕只是用草尖蘸一滴酒放在嘴里也不行,啤酒等任何酒都不能喝,把五戒的戒律一条条对他说。

经部的意思是如果他已经得到戒律了,就没有必要跟他一条条宣讲这是不杀生的戒,那是不饮酒的戒。有部说这有必要,虽然是同时得到了戒体,不像传戒需要重复,像传戒的时候,对于不杀生的戒我要尽行寿守持等等,必须跟随师父重复三遍,最后一遍就得到了戒体。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没必要对他宣讲戒条了。

他们说有必要,为什么呢?宣说戒律如比丘。虽然同时得到了戒律,但还是有必要宣讲戒条。比如在受比丘戒的时候,有没有跟着师父把二百五十三条戒律,从第一条乃至最后一条一条条地重复呢?这是没有的。最多只是讲一下四根本,他得戒的时候二百五十三条戒同时得到了,像这样圆满地得到了比丘戒的戒体。虽然在内心得到了比丘戒的戒体了,但是得到戒体之后,还会再对他一条条地宣讲戒条。同样,居士戒也是一样的。五戒的戒体同时得,然后还是有必要对他宣讲戒条,因为他要守持戒律,必须要把戒相、如何守持和犯戒的界限等等一条条详细地宣说,所以他们说这是没有问题的。

下面经部进一步的提问,设若一切均为戒,何言行持一分等。如果说一切均为戒,“一切均为戒”意思是说,如果他在承诺皈依的时候,一切均为戒,就是已经断除了一切的恶行。对于居士来讲一切的恶行,就是从不杀人到不饮酒之间所有的支分全部圆满,五戒的戒体已经得到了。如果说一切都成为戒律了,何言行持一份等。既然他们已经获得了五戒圆满的戒体,为什么佛经当中还有受持一分戒律呢?前面讲了因为居士戒是尽形寿的戒律,不像八关斋戒仅是一日一夜的戒律,所以必须受八条是不能捡择的,不能选择只受其中的一两条。居士戒是一辈子的戒律可以在五戒中选一条。

五戒中选一条的观点也有不同的安立,有些地方说如果五戒中只能受一条戒的话,首先必须是戒酒,如果你不承诺戒酒这一条,其他的戒律也没办法安立,有些观点说第一条不一定是不饮酒,如果一辈子不杀生,或者不邪淫等等,这方面我做得到,就守持这一条戒律。因为这是一辈子的戒律,所以可以选择一条戒律。如果选择一条,叫做一分居士;如果在一条的基础上,可以守持两条就是两分居士,还有三分、四分,叫做多分居士,圆满守持五条叫做满分居士,即五戒居士。既然受戒的时候,五戒戒体同时得到了,为什么还有一种说法是行持一分戒、两分戒、多分戒,乃至于行持满分戒呢?这些佛经中的观点又怎么解释呢?

有部解释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传闻守彼而得名,“传闻”在本论经常出现,我们都很熟悉了,这是世亲菩萨对于有部的观点不是很满意的一种语气。传闻有部是这样说的,“守彼而得名”,这是什么意思呢?虽然他承诺得戒的时候得到了五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行持的时候跟随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够守持不杀生的戒律就守持这个,其他的守持不了就不行持,这种情况叫做一分居士、两分居士,或者多分居士等等,其他的就是失毁的意思。在我们的注释当中有一个词是失毁,意思就是不守持。虽然他是受了,但是在实际行持的过程中其他的可以不守,相当于也是一种失毁。对于能够守持的自己去守持,比如只能守持一条不饮酒,他就有了一分戒,或者有些地方说在不饮酒的基础上,对于其他的四根本选择一条受持,也有从这个角度来讲的一分。不管怎么样,虽然受了五条戒律,但是在实际行持中,他只是守持其中的一两条,叫做一分戒、两分戒,或者多分戒、满分戒等等。这种安立和我们现在的实际操作也是不同的,有部的观点就是这样的。

汉传佛教不是以有部的戒律为主,而以四分律安立。藏传佛教当中,虽然以有部为基础,但是真正操作的时候,也没有按照有部的观点来做,受居士戒让受戒者重复的时候,能够守持的重复,不能守持的不念,这在传戒的时候,属于是比较普遍的情况。

有部在解释的时候,虽然受了圆满的戒,但是守戒的时候只守能够做到的,其他的不能守就放弃了,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安立的一分戒。虽然也有一定的漏洞,但是有部的观点就是这样安立的。经部不承认这种观点,现在比较普遍的传戒,或者宣讲的戒律基本上都是按照经部的观点来行持,没有遵照有部的观点,传闻守彼而得名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

前面提到了,经部的观点是传戒念仪轨的时候,如果能守持的你跟著重复,不能守持的就不重复,从这个角度来讲,当时他就得到一个戒或者两个戒,最后也这样守持,其他的戒没有守持,也不需要去放弃。反正他在受的时候只受了一条戒,守的时候也是守这条戒,以后当他觉得可以增加的时候,再到师父面前去求其他的戒律,自己再得到其他戒律。

下品戒等则随心,戒律有三种,即下品戒律、中品戒律和上品戒律。所谓的下品戒、中品戒和上品戒,都是通过什么来安立的呢?“则随心”,就是随你的发心清净与否。有些人发心很清净,就是为了解脱,他得到的戒律就是上品戒;有些人发心不是那么清净,只是为了发财,或者远离怖畏而去守持一些戒律,根本得不到上品戒。

还有就是发心的强弱与否,虽然小乘当中没有著重地宣讲菩萨行,但是小乘也承许有菩萨等一些上根利智的人愿意度化一切众生,发了要成佛的心。如果发心特别广大,得到上品戒;如果发心很微小,为了自己解脱,可能得到中品戒;如果为了得到善趣,可能得到下品戒。小乘当中虽然承许菩萨,也承许菩萨道,但是不像大乘有这么多殊胜菩提心、五道十地的安立等等,从一地到十地的安立也没有。我们在《俱舍论》中可以看到小乘承许佛陀在金刚座成佛之前,就是一个凡夫人,小乘没有菩萨道,或者从一地到十地的圣者道都没有。成佛之前就是凡夫,一座当中直接成佛了。虽然讲到了成佛,但不是大乘。有些人说《俱舍论》中也有大乘的思想,比如发菩提心、成佛,其实这些和大乘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此处根本不讲菩萨从一地到十地的断证功德,主要还是从小乘的思想方面安立。虽然以隐藏的方式间接地讲了,这个我们也不否认,但是直接讲的是没有的,都是从小乘的观点解释的。

有些人发心很强烈,有特别想要得到戒律的心,可能得到了上品的戒律;如果发心比较小的,别人说你受个戒,他想那就受一个吧,没有以强烈心去受戒,虽然得到了戒律,但是属于下品的戒律;如果根本不想得戒,虽然身体到在这里,但是他的内心当中根本不想得戒,肯定是得不到的,所以说成为什么样的戒品,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心。如果发心微小,就是下品戒;如果发心清净广大、非常猛厉,就会变成上品的戒律。在注释当中也提到过,虽然是阿罗汉,但是阿罗汉相续当中可能只是下品戒,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虽然是凡夫人,但是他得到了上品戒。因为有些凡夫人发了菩提心,所以得到了上品戒律。有些人成阿罗汉之前,得到的戒律是下品戒,虽然得到了下品戒,还是可以通过修持无我证悟阿罗汉果位。因此阿罗汉相续当中有可能是下品戒,凡夫人相续当中有可能是上品戒的情况也会出现。因为通过发心大小的差别,安立戒品的时候,有上中下三品的安立。

寅二、别说皈依境:

前面已经说了,然未皈依者无有,或者说承诺皈依就会直接得到居士戒。我们在讲斋戒的时候讲过,虽然一切都可以得戒,但是没有皈依就没有斋戒。我们所皈依的对境到底是什么呢?此处是别说一下皈依的对境,就是对所皈依三宝的体性我们要了解一下。作为佛弟子来讲,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居士,我们说自己是皈依三宝的人,所皈依的对境,到底是什么样体性?具有什么功德?如果我们对于所皈依的对境很了解,皈依信心等方方面面会比较圆满。如果只是听别人说这是佛,佛是一个很好的修行者、慈悲的老人或者神仙等等,内心当中对所皈依的佛并不了解,虽然是皈依了,但是还是迷迷糊糊的状态。

大恩上师经常讲,虽然佛教不是迷信,但是在佛教当中有很多迷信者。他们对于所皈依的、所学习的对象都不了解,相信是相信,内心却比较迷惑。佛教的教理殊胜深邃、圆满究竟,如果你不去学习,对佛教当中所讲的教证就会迷惑。如果在这种模糊的状态当中学佛,当然就会成为非常可怜的迷信者。我们要皈依、要学佛,或者想要解脱,最初的皈依境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自性呢?当然在一个颂词当中,把所有皈依三宝的自性全部讲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可以按照有部的观点,对所皈依的三宝有一个归纳性的解释,展开去解释还有很多。

我们在学佛过程中,《随念三宝经》这样的论典也是必须要学习的,几年前我们学习过《随念三宝经》,益西上师也是讲解过全知麦彭仁波切《随念三宝经》的注释。我们对于《随念三宝经》中的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三宝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必须要了解,然后对于所皈依的三宝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否则我们说自己要发誓成佛,到底要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佛呢?内心还是很模糊的。如果对于要成的佛是怎么样的都不知道,我们说现在我要发起很猛厉的心成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佛陀,这个目标非常模糊,直接导致行为也不是那么的清净、圆满。如果我们对要成的佛本体知道的特别清楚:佛具有的功德,比如身语意的功德、证悟的功德、断除障碍的功德,全方位了知得非常清楚。我们对所成的佛非常清楚,也会关心,既然成佛这么殊胜,那么成佛的因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因缘才能成佛呢?我们就会去关心成佛的因缘,这时对于发菩提心、种种的菩萨道,也会以非常认真的方式想要去了解。

我们以前打过一个比喻,如果你想去一个地方,或者想得到一个东西,如果你只是泛泛地了知这个地方,内心并不是特别想去,也就不会关心这里的住宿条件、路况如何、通过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达,或者当地的饮食习惯、消费水平等等,对于这些细节根本不想了解,也不会去关心。当你真的想去,就会关心了路途、住宿的情况,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假如有麻烦怎么办,他会很认真的去了解。对于一个产品也是这样的,当你对于这个产品不是那么想买的时候,对于它的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肯定也不会管;当你真的想要去购买,比如说对这辆车、这套房子,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你就会关心它的实际情况。

成佛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现在对于菩萨道、成佛的因不是很重视,反过来也可以推知我们对于成佛这件事情可能还没有产生真正的兴趣。因为对成佛的因缘等细节问题,我们并没有认真的对待,所以说明我们可能还不是那么想要真实的成佛,只是比较模糊的方式。只有当我们开始关心菩萨道了,真正很认真地去观修了,说明真的想要成佛了。既然我们皈依了,那对所皈依的佛、法、僧是什么样的,必须要很认真的去了解。

还有就是度化众生的事情,我们发菩提心,一个是下化众生,另一个是上求佛道,上求佛道前面我们已经讲了,那下化众生呢?凭什么我们要去度化他们?我们度化他的目的是什么?有些众生过得比我们还好,真的有必要去度化他吗?如果没有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就没办法了解。如果想要度化众生,我们对一切众生的迷惑、烦恼、痛苦等等必须要了解。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习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到的众生的苦苦、行苦、变苦是什么?如果对于三种苦特别通达,我们就会知道虽然现在有些人地位很高、非常富裕,显现上过得很幸福,但是他们内心当中没有离开过三苦,不是苦苦的自性,就是行苦、变苦的自性。

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对于痛苦的种类了解得非常细致,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无论是比我过的好的,还是同我差不多的,或者比我差的人都是需要安置在救度的状态当中。我们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地去了解,系统闻思佛法就是有这样的好处。当我们要度化众生的时候,佛法中对于度化众生的方方面面讲的很系统;我们要上求佛道的时候,又把佛道方面的很多事情讲的很系统。在系统的了解之后我们对于发菩提心的必要性可以真正地从内心产生一个基础,如果发心,或者修菩萨道的时候有了理论基础做支撑,就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可以持续性的精进,以非常稳定的方式每天坚持修法,或者闻思,这方面对于我们的修行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皈依三宝尊,即是皈依能成佛,

无学法与有无学,僧众以及涅槃法。

这里面讲到了皈依三宝,“所谓皈依三宝尊”是总说,下面三句是别说。首先皈依佛是什么?“即是皈依能成佛无学法”。“能成佛”“无学法”就是皈依佛的主要内容。然后皈依僧是什么?“与有无学僧众”,这些是连在一起的。“有无学僧众”就是有学道和无学道的僧众,僧众内心有学和无学功德,这是所皈依的。最后所皈依的法是什么呢?“涅槃法”就是所皈依的法的自性。

平常我们一提到皈依佛的时候,马上会想到寺庙里的释迦牟尼佛或者唐卡上画的佛像啊,这些的确也是一种。除了这些形象之外,其他的也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此处从小乘有部的观点说所谓的皈依佛就是皈依能成佛的无学法,即佛相续中无学道的功德。平时我们讲皈依法的时候,直接想到就是法本,或者《华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等,虽然这些经典也是一种,但还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宝性论》中也提到过,法身有两种,一个叫真正法身,一个叫假教法身。教法也算是法身,与真实的真正法身相比是一个假教,它是一个假立的教言方面的法身。《宝性论》中对于三宝的自性也讲了,在序品当中讲到了佛陀具有的八种功德,也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法宝具有的皈依、道谛、灭谛等功德也讲了,还有僧宝当中的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者。前面讲到的《随念三宝经》是对于三宝自性的宣说,然后《宝性论》中对于佛宝的功德讲的特别详细,这方面以后有机会都要要认真去学习,这些方面乃至于我们内心对于这些问题还没有产生定解之前,都是需要不断去学习的。

我们来看皈依能成佛的无学法,小乘有部认为佛陀的身体不是皈依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成佛之后的身体和出家之前悉达多太子的身体是一样的,都是凡夫的自性,属于有漏的烦恼和业产生的异熟果,所以他的身体属于有漏的,不是真正的皈依处。真正的皈依处是永远不会欺惑的自性,而凡夫有漏的身体具有欺惑性,他身体在变化,也是血肉之躯,皈依它没有什么必要。小乘认为真正的皈依佛不是皈依佛的身体,而是皈依佛陀内心能够成就佛果无学法的功德。

在注释当中讲到了,无学法的功德【指尽智与无生智等】,在后面的第七品也会讲尽智、无生智是什么。简单而言,“尽”是完全了解,或者消尽烦恼的意思,就是对于“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等等苦集灭道的自性全部通达了,叫做尽智。无生智是什么?就是进一步的了解苦谛没什么了知的,集谛没什么可断的,灭谛没什么所证的,这方面叫做无生智。佛陀是尽智和无生智都有。如果是阿罗汉,钝根的阿罗汉只有尽智没有无生智,利根的阿罗汉有尽智也有无生智,我们后面讲到第七品分别智时候还会讲到。尽智和无生智在佛陀的心相续当中都是圆满具足的,这就是无学法。小乘只是皈依佛陀相续中的无学法功德,而不是皈依佛陀的色身。因为他认为色身是佛陀以前有漏的业形成的身体,所以不是皈依处。

按照经部派的观点,世亲论师认为佛陀的色身也是皈依处,他是无学法功德的所依处。假如佛陀的身体是一个凡夫的身体,供养佛陀的身体就成了和供养凡夫的身体一模一样,然后五无间罪中有一条罪是出佛身血,如果佛陀的身体和凡夫一样,出佛身血怎么可能变成最重的罪业呢?如果你是出于恶心,令佛身上出了一点点血,就变成了无间罪,甚至比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的罪业还要重。五无间罪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然后是出佛身血,必须要把父母、阿罗汉杀死才犯五无间罪,佛陀的身体出一点血就犯五无间罪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佛的身体和凡夫一模一样,怎么安立五无间罪呢?安立不了这么严重的因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佛陀的身体也应该是皈依处。

从大乘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样的,因为佛陀的身体是在三个无数劫中修持了很多的福德资粮形成的,所以佛陀的身体一定是皈依处。大乘教义中佛陀的身语意都是皈依处。前面我们讲了一想到皈依马上想到唐卡中的佛像,或者寺庙当中的塑像等等,虽然这方面也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但是如果对于很多佛陀其他的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等主要的方面还没有认知,单单认为这个泥塑的像就是我们的皈依处,没有认为这是佛的一个化身,在寺庙当中度化众生,通过装藏开光之后,或者像有些地方讲的一样,只要做成佛像的样子,就变成了佛陀的化身,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加持力。他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认知,只是认为这是工匠用泥巴捏出来,或者用铜水、铁水铸出来的佛像,就是泥巴、铜铁的自性,这样认为就错了。

我们应该知道寺庙当中的佛像是佛陀的化现,就是一个顶礼处、皈依处、供养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认知佛陀色身的功德,还有佛陀语、意的功德,如是了解之后,当我们看到佛像的时候就能够忆念起佛陀方方面面的功德。如果我们真正地学完这些道理之后,在寺院中一看到佛像,或者看到自己佛台上面的佛像,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铜像,或者一张图片,就是佛陀身语意的三种功德在我的房间里的示现。我们看到就会马上想起佛陀的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这时你就不会觉得面对一块铜或者一张纸了,通过对境能够忆念佛陀身语意的功德,这时候能够一遍忆念一边供养当然就会不一样了。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思,大乘当中每个众生都是佛,只不过现在被障碍覆盖住了而已。我们看到佛像之后再一反观,佛陀所具有的功德在自己的内心也是没有丝毫差别的具足。在看到佛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反观自己的内心,功德利益更加不可思议了。从大乘角度来讲,皈依的过程也是由外而内的,首先只是说外在的佛像是什么,最初我们是缘寺庙、佛堂中的塑像皈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了知佛像代表的是佛陀身语意的功德,这时我们对于皈依的心,就从一个塑像变成了忆念佛像传递出来的佛功德法。因为知道了忆念佛有这样的功德,所以我要皈依、供养、随学佛陀是我的导师等等。当我们的智慧、福报进一步增长的时候,知道佛具有身语意的功德、无学的功德,这时进一步地缘佛像还有一个修法,就是必须要反观自己的内心。

如果看到外面的房子、汽车、男男女女,我不一定想的起来自己内心具有佛性,但是一看到佛像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想到。因为佛像和我们所学的教义有着天然的联系,当早上我们在佛堂里面供水、点灯、供香或者顶礼的时候,一看到佛像就会想到我也有这样的佛性,只不过自己现在有障碍,所以我通过供养来反观、提醒自己,我本来是和佛一样都具有佛性的,现在供养佛像就是遣除障碍的修法。当你安住在清净的见解中,去供水、供花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对外在佛像的供养了,而是对于内心佛性的一种提示,提醒你就是佛。你今天必须要在这样的状态中去圆满资粮、清净罪障、度化众生,而且不单单我是这样的,其他刚强难化的众生也是和佛一模一样地安住在这样的功德当中,只不过因为暂时的因缘他们没办法发现,也发不起出离心、菩提心。看起来似乎烦恼很粗重,即便他的烦恼再粗重,内心也是安住在佛像的功德中。这时菩萨就会发起精进勇猛的心,所有的障碍都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能够把众生调化到佛道当中。这方面有很多殊胜的功德和必要性。

当我们学习到大乘、密乘的了义教法,学得越深的时候,所有外在的事物都会变成觉醒内在佛性的提醒,比如在佛堂中通过熏习佛像方面的内观,很熟悉了之后,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男男女女从密乘的角度上来讲,也是有一种观想方式。当我们学习教义的定解很深的时候,就不会安住在以前那种状态了,自然而然所学的东西就会起作用,为什么一切都是清净的坛城、一切男女都是本尊的自性、一切声音都是咒语?他自然而然地会去忆念、观想、训练,这样的状态越来越多的时候,慢慢就和法界相应了,这就是一个和法界相应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和法界不相应主要也是因为这些障碍,当我们在佛堂上供佛、向佛陀顶礼,这些都是遣除障碍和法界相应的方式。

这就变成了一个比较高的修法,不是单纯的背着一包香,到寺庙里看到佛就进去烧三支香,然后顶个礼再走。江浙一带有很多这样的朝山团,一大堆人背着包包,带了很多香,到了寺庙烧三支香之后,顶几个礼就走了,每个寺庙都这样转。我们不能说这样没有功德,毕竟是有清净心、信心。如果有这样的见解,在质量方面还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到了佛学院学习佛法,就不能满足只是这样到处去转一转,点点香,里面还有更甚深的含义,我们就要学习这些东西,学完之后再去供养,磕一个头供一枝香,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全部可以变成遣除客尘、遣除障碍的方式,每一次供养都反观一次自己供养的心,自己和佛就是一模一样的,反观一次然后遣除障碍,这方面和以前根本不一样。

此处我们就是讲了皈依,能生佛的无学法,其实佛陀身语意也是一样的。我们学完之后,在平时和人交往的过程中,或者修学佛法的时候,就会有产生一种不共的见解,没有和以前凡夫人的习气相应的东西在里面,逐渐对于佛法学习得越来越深的时候,他就会真正和佛法相应,而不再是表面上的佛法了。

有无学僧众,这是皈依僧。所皈依的僧众是什么呢?一定是安住在有学道和无学道的僧众,即四向四果。此处都是小乘,从小乘的预流向预流果开始,最后到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之间,四向四果有些是安住在有学道的僧众,有些是安住在无学道的僧众。按照小乘的观点,既然佛的身体不是皈依处,僧人的身体也不是皈依处,只是皈依内心当中的有学无学,那连凡夫僧都不算是真正的皈依处了,凡夫僧内心中没有有学道的功德。因为这里的有学道是从见道开始的,所以没有有学道的功德,无学道的功德也没有。这里皈依僧众的真正对境就是圣僧,而且是圣僧相续中有学道和无学道的功德。虽然阿罗汉是圣者,但是他们的身体也不是皈依处,小乘有部的观点就是这样的,所皈依的僧众是有学和无学的本体。

大乘在《宝性论》中讲的皈依僧,真正意义上的僧宝是一地以上的菩萨,这是圣者僧众。其他凡夫僧以上的僧团、僧宝都是暂时性的,不是真实的,比较深的皈依僧的自性,皈依僧主要是针对僧宝方面进行皈依的。前面我们讲过,真正的僧众,一个圣僧就可以称为僧众。凡夫僧必须要四个人以上才能算是僧团,这是僧众的意思。。

皈依法是涅槃法,《宝性论》中讲的是道谛和灭谛,道谛和灭谛是法宝的自性,其他的法本只是一个能诠。这些书是不是法宝?是法宝。我们皈不皈依呢?也皈依。虽然在皈依境当中也是用法本来表示,但是不等于法本就是我们究竟的皈依处。法本当中表示的是道谛和灭谛的意思。道谛和灭谛怎么在皈依中划出来呢?怎么划道谛、灭谛?你划不出来。这时候只能用经书的方式来表现,我们在看到皈依境的时候,经书就是皈依法的自性,这是我们可以了解。这就是通过能诠句表达所诠的意义,一个是道谛,一个是灭谛等等,尤其是相续中道谛、灭谛的功德,在道谛和灭谛中,道谛也是暂时的有为法,具有某种欺惑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皈依法的自性就是灭谛,灭谛从这方面来讲就是涅槃法。不管怎么样,涅槃法是最究竟了义的皈依处,所皈依的法宝就是涅槃法。

此处认定了所归依的三宝,第一是能成佛的无学法,就是皈依佛功德;第二是涅槃法,就是法功德;第三是有学和无学的僧众相续中产生的有学无学的功德,叫做僧功德。这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俱按照舍有部的观点来安立的。

寅三、支分固定:

在居士的五戒当中,为什么要讲邪淫、妄语、戒酒?此处把这三条戒律拿出来单独宣讲,因为里面有其他的解释方式。

邪淫极受谴责故,易守不作得戒故。

依照承诺而得戒,并非于诸相续离。

倘若已违诸学处,则会言说妄语故。

佛制罪中唯戒酒,是为守护他戒故。

前四句主要是说在五戒当中单独安立邪淫的原因,第五六句,就是说单独在五戒中讲妄语的原因,身三语四,语言方面有四个罪业,有粗恶语、离间语、妄语、绮语。为什么其他三个语言的过失不安立,单单在五戒当中安立妄语的呢?第七八句,是说在所有罪业中有两种罪业,一个叫做自性罪,一个叫做佛制罪。前面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都可以算作自性罪。佛制罪就是佛陀制定的戒律,比如比丘戒里面就有很多的佛制罪。在这么多的佛制罪当中,为什么单单把不饮酒这一条放在五戒当中,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不选其他的?在这么多佛制罪当中只是把不饮酒的问题选出来作为五戒的之一的原因何在?这个支分是固定的。为什么这样讲?它有很大的必要性,不管怎么样都是经得起观察的。

为什么这里安立邪淫呢?邪淫极受谴责故,易守不作得戒故。依照承诺而得戒,并非于诸相续离。这个颂词就讲到了邪淫。前面我们讲到戒律有很多种,最低的是八关斋戒,八关斋戒上面是五戒,五戒上面是出家的沙弥戒,再上去就是比丘、比丘尼的戒律。其实斋戒当中对于淫欲方面的戒律不是邪淫的,而不能够淫欲,是断非梵行的。出家人的戒律当中,沙弥戒、比丘戒中都是不能够淫欲的。在四种戒体当中为什么单单在居士戒当中,没有戒除非梵行,只是说不要做邪淫呢?这方面有一定必要性的。

从一个角度来讲,在沙弥戒、比丘戒中,出家人一辈子要受持清净的行为,绝对不能做淫欲行;斋戒是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的戒律,一般人都能够守得住不去做淫欲行为。而居士戒是一辈子的戒律,居士戒是一辈子的戒律,它和斋戒不一样,和出家的戒律也不一样,属于一种特殊的戒律。时间也很长,又不是出家的戒律,所以通过三个原因制定了邪淫,第一个是“极受谴责故”,第二个是“易守故”,比较容易守持,第三个是“不作得戒故”。

第一个,为什么要制定不能邪淫呢?因为“极受谴责”,无论在佛教当中,还是在世间当中。在佛法当中有邪淫和正淫,所谓的正淫就是在家男女合法夫妻之间可以做不净行,但是在夫妻之外的乱搞男女关系,这是极受谴责的。世间当中也是不赞叹的,即便是非常开放的地方也不赞叹在配偶之外乱搞男女关系。比如现在有很多人出轨等等,就和这方面有关。大家都在谴责这种行为,基本上没有人赞叹。不管怎么样,虽然有些世间的男女在内心中可能很想出轨,但是因为世间的舆论压力特别大,现在大家的伦理道德还没有沦落到那么差的地步,所以在整个世间,邪淫是极受谴责的行为。因此佛法把邪淫制定为戒律。

因为在家人必定有正常的夫妻关系,所以佛陀对于在家的修行者,没有规定你只要当了居士就不能再做夫妻的事情,只是要求你不要去做夫妻关系之外的邪淫,这是极受谴责的。

世间人对佛教当中的戒律,如果能够守持得很好,世间就会变得很好。因为每个人都守持戒律,如果受不杀生的戒律就不能够杀人,很多的恶性事件就会减少;如果受不偷盗的戒律,就没有偷盗的事情发生。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不安全,出门在外总是担心房子里面的东西被人偷了怎么办,或者在公交车上钱包被偷了怎么办。以前包是背在后面的,现在要背到前面去,为什么背在前面呢?这样容易看着,别人的手伸进来看得到,背在后面就看不到。以前背包都是在后面的,没有这种说法。现在别人专门提示你背包应该背到前面,否则很不安全的。要是大家都守持不偷盗的戒律,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了。

不邪淫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的社会问题也是因为男女出轨造成的。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引发了很多矛盾,令社会的风气很不好。如果都能受持不邪淫的戒律,满足于自己的丈夫、妻子,这些问题也不会有。还有断掉了妄语也是一样,人和人互相之间真诚的交往,没有什么妄语。再加上不饮酒,现在通过饮酒方面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比如查酒驾,如果大家都能够守持不饮酒的戒律,从根源上禁止了饮酒,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虽然佛法能够真正的兴盛于世,很多社会问题自然而然能够解决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烦恼很重,让他们去守戒律,根本不愿意,觉得守了戒律之后,很多事情就不能做了,如果你去做这些事情,对自他和社会会有很大的伤害。因为众生的心是颠倒的,好的事情推广不了,不好的事情很快就推广了,所以众生的习气喜欢做一些放荡、不受约束的行为,其实这种约束,是对自他很好的约束。如果大家都能够约束好自己,其他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个,易守故。易守就是比较容易守持。为什么呢?因为非梵行就是断除淫欲心,比如你受了戒之后,一辈子中再不能做淫欲的行为了。对于一般人来讲,如果他内心当中没有法义,没有修持禅定等等,无法调伏自己的心,这是很难守持的,也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没有让你不要做这样淫欲的行为,而是不要做邪淫,这就比较容易守。因为比较容易守的缘故,所以对居士安立了不邪淫的戒律。

第三个,不作得戒故,这是专门针对某些圣者。比如前面小乘获得了一果、二果的圣者,一果、二果没有出欲界,内心欲界的九品烦恼还没有断尽,有时断到前六品等等,当他得到了圣者果位的时候,对于自性罪方面邪淫自然而然就不做了。后一世投生的时候,前面我们讲了,初果要七返生死,还要在人天要转生七次,最后才能涅槃,即便是第二世他转生到了没有佛法的地方,内心的戒还是会起作用,绝对不会做邪淫的事情。不管投生到哪个地方,当他得到了无漏戒的时候,邪淫是一个自性罪,自性罪自然而然遣除,不会去做。

因为他还是一个欲界当中的圣者,欲界的烦恼还没有断尽,所以当他转生的时候,内心最根本的淫欲的心没有断掉,还有烦恼,他也会娶妻,做淫欲的行为,他是绝对不会做邪淫的。易守不作得戒,他得到了圣者自然而然不作邪淫的戒律,并没有制定非梵行。圣者不一定每一世都是出家的,如果第二世他投生为在家的身份,就会有自己的妻子,如果是一个女士也会有自己的丈夫,从这个角度来讲还会有淫欲心、非梵行,但是他不会犯戒律。因为这不是制止的戒律的缘故,所以他自然而然得到不邪淫,不作得戒故,从这个角度居士戒当中安立不邪淫。

“依照承诺而得戒,并非于诸相续离”,这两句是讲什么呢?这是遣除了一个疑惑,比如一个居士在结婚之前受了一个不邪淫的戒律,后来自己因缘成熟,他结婚了,会不会犯戒律呢?因为他以前受了不邪淫的戒律,后面他结婚了,和自己的妻子、丈夫,做不净行的时候,会不会犯这个戒律?不会犯。为什么呢?依照承诺而得戒,他当时承只是承诺不邪淫,没有承诺不作淫欲。他结婚之后,有了自己的妻子,这样也是佛陀开许的,如果是夫妻之间做不净行是不会违反戒律的,这是正淫,不是邪淫。即便他娶妻了,然后作不净行,也不会犯以前的戒律。因为他以前承诺不邪淫,而现在不是邪淫,这是正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不会犯这个戒律。

并非于诸相续离,“并非”他当初承诺的时候,并不是和“诸相续”就是和不一样的相续,“不作”离开非梵行、淫欲行,“离”就是离开淫欲的行为,他没有承诺和其他的相续离开淫欲行,只是承诺不作邪淫,所以即便他在结婚之前受了不邪淫戒,后面结婚了,也不会犯这个戒律,原因就是这样的。这两句讲到了邪淫的支分是固定的。

“倘若已违诸学处,则会言说妄语故”,我们平时经常说身三、语四、意三。在戒律当中,语言方面有四个罪业,粗恶语,就是说脏话、骂人等等;离间语,就是挑拨离间;妄语,是说虚妄的语言;绮语,就是说和解脱无关的任何语言。既然在语言方面有四个罪业,为什么此处只是制定妄语呢?制定妄语的原因有和前面的邪淫有三个共同的根据,还有一个不共的根据。

三个相同的根据是什么呢?第一个,极受谴责故。说妄语在世间也是极受谴责的。如果一个人很不老实,经常说妄语,世间上也不喜欢这种不诚实的人。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要诚实,不能说谎,如果世间认为妄语是一件好事,也不会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说谎话了。现在人和人交往也是缺乏真诚,说话都有虚妄的语言在里面,不管怎么样,虚妄语极受谴责故,这方面确定不能说妄语。第二个,易守故也是一样的,不说妄语这一点比较易守。第三个不作得戒故,这也是一样的,因为妄语是自性罪,得到了圣者果位之后,自然而然就会远离自性罪,所以这三条是共同的。

有一种不共的是什么呢?倘若已违诸学处,则会言说妄语故。为什么不制定绮语、离间语、粗恶语,必须在这里制定一个妄语呢?从居士戒根本戒角度来讲,不妄语主要是说上人法妄语,此处把妄语的范围再开大一点,不是完完全全从根本戒的角度来讲,此处的妄语就是说,比如你犯了戒律之后,上师问你:“你犯戒没有?”如果你说:“我没有犯戒。”这就是说妄语了。因为你本来犯了戒律,却说没有犯戒律,就失去了一个改正的机会,所以你的罪业就会延续,从而失去了一个终止罪业的机会。如果你很老实,没有说妄语,师父问你犯戒了没有?你说犯了戒律。师父说犯了戒条必须要忏悔,你说我忏悔。这样就把罪业的相续斩断了,而且有了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这是安住在诚实之道当中。

如果制定的是绮语,这个作用就没有了,也会丧失一个让你忏悔,终止罪业的机会。此处就说倘若已违诸学处,就会言说妄语的缘故,所以居士戒当中制定了妄语,这方面也是有必要的。

“佛制罪中唯戒酒,是为守护他戒故”,佛制罪有很多。比如比丘戒中也有很多的佛制罪,十不善业中的邪淫、妄语、偷盗、杀生等等都是自性罪。我们也分析过很多次,所谓的自性罪就是不管你受不受戒律,去杀生、偷盗、邪淫等等,也会产生很大的罪业。佛制罪就是说佛陀制定的戒律,你不能做,如果你违背了佛陀制定的戒律,就会犯佛制罪。有些罪业既是自性罪也是佛制罪,比如此处的邪淫,邪淫是自性罪,没有学佛的在家人,做了邪淫本身也会有很大的罪业。做为一个居士,受持了不邪淫的戒律,如果犯了这样的戒律之后,这是既是自性罪也是佛制罪的情况。有的只是佛制罪,不是自性罪,比如出家人过午不食或者不能挖地等等就是佛制罪。如果你受了这个戒律,做了之后就会违背佛陀制定的戒律,但是它不是自性罪,其他人做了之后,不会犯这个过失。

有这么多佛制罪,为什么单单把不饮酒拿出来安立为五戒,而不规定其他的呢?佛制罪中唯戒酒的原因何在呢?是为守护他戒故。就是为了守护其他的四条戒律。酒是乱性的,如果你不戒酒,经常性的喝酒,脑袋总是处在晕晕乎乎的状态。在没有喝酒之前,这是一个很好的人,他的思维、处事方式都是非常优秀的,一旦喝了酒,不该说的话也开始说了,不能做的事就开始做了,发酒疯了,什么事情都开始做,喝了酒以后他的脑袋马上就处在另外的状态中,这种情况下你能守护以前所受的戒律吗?根本不知道取舍了,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分不清楚。前面所受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戒律全部会犯。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喝酒闹的笑话,还有由于喝酒发生的恶性事件、引发的纠纷不胜枚举。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喝了酒之后,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现在严查酒驾的原因也是这样的,你喝了酒之后,不知道是哪个是刹车,哪个是油门,这些都分不清楚了,必须要严查,否则他一上路之后就成了杀手,他人的生命、财产,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喝酒在世间也有这么大的危害,对于修学佛法方面的危害也是一样的,你的戒律都没办法想起来,更没有能力守持了。

在饮酒过患中也讲到,曾经有个地方闹恶龙,龙非常厉害、兴风作浪地给很多人造成伤害,佛陀派了很多尊者去降伏都没有成功,后来一位阿罗汉去了,他的能力特别大,随随便便说了一句话就降伏了恶龙。他回来的时候,口很渴,以为酒是水,没有观察就喝下去了,一下子喝了很多酒,醉了之后就倒在路边昏迷了,这时候佛陀来了,对大家说,你们看以前这是降龙的尊者,现在不要说降龙了,连虫都降不了。阿罗汉已经证悟了,不会有饮酒的罪业,只是没有观察饮了酒,然后迷失了。阿罗汉都会被酒迷失,何况是一般人呢!他以前可以降龙,现在连虫都降不了,产生了这么大的反差。

一个修行者在不饮酒之前,他是很清醒的。比如很多修行人守持不饮酒戒,从早到晚整个时间都很清醒,能够闻思背诵等等,只不过有些人可能记忆力、理解能力差一点而已,思维都是很清楚的。他在清醒的状态当中,比较容易守护戒律,并不是说,不喝酒所有的戒律都会守得很清净。除了饮酒是我们守戒的违缘,还有如果内心的烦恼很炽盛,虽然不饮酒,但是也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况。

因为喝酒很容易违背戒律,所以佛陀在五戒当中制订必须要断饮酒。前面我们讲到了,有些戒律上说如果要受持一条五戒肯定是不能喝酒,这一条必须要守护。有些地方说,虽然他不能戒酒,但是他可以不杀生,也开许他得戒的。为什么在佛制戒中要戒酒呢?就是为了守护他戒,让其他的戒律能够守护得很清净制定了戒酒。这方面有很大的必要性。这个次第叫做支分固定。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