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第53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学习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现在我们学习到了第四品分别业,其中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业,还有福报,或者非福德的业等等,里面讲了很多的内容。很多就是通过有表、无表的方式进行安立的,或者在讲业的时候后面也讲了各式各样的戒律。因为戒律中也是涵摄了很多业的问题,所以通过经典当中所讲的很多业的分类、不同名称来宣讲业。总而言之是为了让修行者内心当中对于业因果,能够尽量产生一个非常稳定的信心和定解。前面我们再再地提到,佛法最核心的就是业因果或者因果律,因缘法则贯穿一切的小乘、大乘和密乘的修行,如果我们现在学习佛法没有以业因果的见解来摄持,很多时候就会没办法真实地修持,因此无论如何都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来让自己在内心当中产生对于业因果的殊胜定解。

前面我们学习了居士戒当中为什么单单把邪淫、妄语、饮酒三个分支拿出来进行宣讲和它们不相同的地方,前面讲到了它的必要和根据。

壬二、从何获得:

这是从什么地方如何获得欲界的别解脱,以及禅定戒、无漏戒等等都是怎么获得的。

欲界所摄一切戒,依二者与现众得,

禅定戒与无漏戒,依靠正行诸时得。

此处分了两类,一类是欲界所摄,主要是别解脱戒;一类是上二戒,即禅定戒和无漏戒。禅定戒和无漏戒是依靠什么得到的?这也需要了解。《俱舍论》中对于这些问题,一般来讲是交待得比较清楚的。我们以前不了解的很多问题,在学习《俱舍论》的过程当中,欲界所涉的一切戒,到底是依靠什么而得到的,禅定戒与无漏戒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得、舍等等,都是讲得非常细致。

“欲界所摄一切戒,依二者与现众得”,欲界所摄的戒律,尤其是别解脱,就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安立的,第一是一切戒;第二是依二者;第三是现众得。

首先欲界所摄的是一切戒,“一切戒”的意思是什么呢?所谓的一切是针对加行,然后是正行和后行。因为欲界的别解脱主要是别别地断掉恶业的相续,比如受持了不杀生的戒律之后,就会把杀生的罪业别别断掉,而杀生的罪行本身分了加行、正行和后行三个部分。第一是加行,即在杀生之前,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当他在做加行的时候就产生罪业了,这是需要断的。第二是正行,他用刀子正在屠杀众生就是正行。第三是后行,就是他把众生的命根断绝之后,自己内心的嗔心还没有息灭,烦恼还在运作,或者像有些屠夫把羊、猪杀完之后,还要涉及剥皮、分解之后贩卖,这些都是后行,后行也会产生罪业。

不管是杀生、偷盗、邪淫等等,都是加行由加行获罪、正行由正行获罪、后行由后行获罪的。如果加行、正行、后行都圆满了,罪业当然就会很重。虽然有时加行已经有了,但是在正行的时候,他自己舍弃掉了杀生的罪业,或者也有后行的时候舍弃的情况。这样相当于三个分支俱全的罪业来讲,可能会稍微轻一点。

为什么我们说欲界所摄的戒律是依一切得呢?它是依靠加行、正行而得。因为在别解脱戒中,第一个要断掉加行,第二个要断掉正行,第三个要断掉后行,分别通过断加行、正行、后行的恶业得到戒律,叫做一切戒。就是说依靠加行、正行、后行都可以引发别解脱戒,因为别解脱戒,绝对要断除不善业的加行、正行、后行的缘故,所以断除所有的加行、正行及后行的不善业之后,获得了别解脱。不仅杀生如此,其他的偷盗、邪淫等等也是一样的,都是从断除加行、正行、后行的罪业中断除了不善之后,得到加行、正行、后行所摄的别解脱戒律。这是“所摄一切戒”的意思,加行、正行、后行称之为一切。并不是说中间从加行得,然后正行、后行不得,或者说正行得,加行和后行不得,这方面都不叫一切。一切就是所有的依靠加行、正行、后行断掉之后,都能引发别解脱,叫做一切戒。

然后是“依二者”,这里有两种“二”的意思。第一种讲到了依靠自性罪与佛制罪。昨天我们已经讲了,谁做了自性罪都会引发罪业,佛制罪是没有受戒律不一定有过失,这叫依二;第二种是在断除罪业的时候,它的基有众生和非众生不同的类别,即有些是依靠众生而得的罪业,有些是依靠非众生而得的罪业。

依靠自性罪,第一个,依靠众生而得到的自性罪,杀生依靠有情而得,是把有情的命根断掉了;第二个,没有依靠众生,虽然和众生的命根没有关系,但是自性罪中也得到罪业。比如偷盗钱财等等,钱财本身是一个无情物,并非众生,如果通过盗心从别人家里或者口袋中把金钱偷出来据为已有,这时就会犯偷盗的过失。他所得到的偷盗过失是依靠非众生——钱而得到的。虽然有些财产属于某某有情,但此处他的过失主要是依靠非众生而得的。比如偷盗金钱等等。这就是依二的意思。

依靠佛制罪,就是依靠造罪的基——众生,也有依靠非众生。第一个是依靠众生而制定的佛制罪,比如接触女人等等,这方面就是佛制罪。在世间中没有说你接触了女人之后就会得到罪业,但是在佛法当中,一个比丘受了戒律之后,戒律中已经遮止了,不能够接触女人。如果接触了,就会招至什么罪业,都安立了。第二个是依靠非众生而制定的佛制罪,比如挖地、割草。所挖的地还有所割的草都是非众生,它们不是具有命根有情的缘故,你把它毁坏了,或者你把草割了等等,也会得到一些罪业。这就是依二者,第一种二有依自性罪和佛制罪,第二种二就是自性罪、佛制罪中,只有依靠众生和非众生没有第三种。

还有依靠现众得,就是说我们在引发戒律的时候,主要是依靠现在的有情相续。比如我们要制止杀生,我们对于具有命根、蕴界处的有情不能杀;不邪淫也是对于现在具有蕴界处的有情不能做邪淫。因为生命是有情是自己守护的,众生对自己的生命特别执著。邪淫也是一样。有些有情属于父母保护,如果你侵犯了这种有情,就会对他的父母造成伤害,这就是依靠现在有情得的意思,还有一些有情是依靠自己的丈夫守护的,如果侵犯也会对她的丈夫造成一些伤害,就是这种安立方式。这样得到戒律主要是制止对现在的有情做伤害,不是依靠过去和未来,过去和未来不能作为现在我们断杀生基的众生。因为过去的法已经灭掉,未来的法没有生。所以我们要真正生起不杀的意乐,主要是对当前具有蕴界处的有情,遮止对他们做一些伤害或者偷盗的意思,叫做依靠现众得,这是别解脱所摄的三类。

“禅定戒与无漏戒,依靠正行诸时得”,禅定戒和无漏戒得戒的方式,和前面别解脱不一样了。所摄一切是加行、正行和后行必须都要俱全的,禅定戒和无漏戒不是,它依靠“正行诸时”就能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当他正在加行,准备入定的时候,还是属于下地的心,或者散心位,这时候他的禅定还没有生起来,没办法获得禅定的戒律,如果依靠加行,他是没办法得的。后行已经出定了,从定当中出来之后,心也是安住于下地的本体,所以依靠加行、后行,没有办法获得禅定戒和无漏戒。有漏的禅定戒要依靠正行得到禅定戒,无漏戒是通过安住在无漏的禅定中的正行得到的戒律。

“诸时得”,这是讲到了依靠三时而得,不一定是依靠现在的众生而得了。前面说依靠现在的众生而得,禅定戒和无漏戒所遮止的主要是三时的有情。第一个是他的心可以缘三时的众生,心缘三时是可以得到诸时、禅定戒和无漏戒的一个根据。一方面他可以缘三时,另一方面入定的心力量很强大,可以对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有情能够起作用。

前面是依二者得,此处是依靠断除自性罪而获得,不是通过承诺佛制罪。因为禅定戒和无漏戒没有很多的仪轨,也没有很多承诺,或者其他的方面是没有的。还有一种原因是他在得到禅定戒和无漏戒的时候,没办法获得加行和后行了,只有在正行当中获得,获得戒律和别解脱戒就不一样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加行和后行得不到,也没办法依靠佛制罪的仪式、方便来得到,他的心更弱了。这样安立的时候,第一个依靠正行;第二个依靠自性罪;第三个是断除自性罪,这是依靠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众生可以引发禅定戒和无漏戒。这就是“从何获得”,即从什么地方获得的意义。

戒依一切有情得,支分与因有差别,

恶戒则依诸众生,及诸支得非诸因。

此处也是对于善戒和恶戒二者之间再做一些辨别。首先善戒依靠一切有情得,比如当我们守持不杀生戒律,这时候是不能简别我不杀某些众生。如果要守持善戒,这时候所承诺的意义是不杀一切众生。必须要承诺不杀一切众生,才能得到善的戒律。无论尽形寿或者一日一夜,必须都要承诺不杀害一切众生才能获得的,叫做“戒依一切有情得”。如果不偷盗,也是不偷一切众生的物品,不邪淫等等也是以此类推,这是对一切有情的承诺。当一个修行者发誓尽形寿不杀生的时候,也是相当于给予了很多众生无畏布施,其实他对所有的众生都已经承诺不杀生了。我们依靠一个这样的有情,自己也会觉得很安全,没有什么怖畏,这就是依靠一切有情得。如果发誓不偷任何有情的东西,相当于也有赐予众生无畏的含义在里面,所以戒一定是依靠一切有情得的。

“支分与因有差别”,此处是说支分有差别,“支分”是身三语四。别解脱的善戒中主要遮止的是身体的三个方面和语言的四个方面的罪业。不同的戒律当中,所依靠的支分也是有差别的。比如比丘戒是圆满的戒律,其中所断除的罪业身语七支在比丘戒当中都是俱全的。不单单是妄语,其他的绮语、粗恶语、离间语等等在戒律当中已经明确遮止了,这叫做身语七断。比丘戒是从身语七断中获得的。其他沙弥戒等等没有身语七断,就是在身三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妄语,语四当中只是遮止了妄语,它的支分只有身语四支,身三再加上一个妄语,身语七支不俱全,居士戒、斋戒也是这样安立的。只有在比丘戒当中,对于身语七支全部已经断掉了,罪业方面都承诺断除,叫做支分有差别。就是说所谓的戒支分是有差别的。有些是身语七断,有些是身语四断。

“因有差别”,其中有两种因。第一个是如果依靠无贪、无嗔、无痴三根本善作为因,三者可以同时并存的。无贪、无嗔、无痴在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可以同时存在。第二个是通过下品、中品和上品的心。我们前面提到了,随着发心的强烈与否,可以得到上品戒、中品戒和下品戒有着不同的安立,三个因是不能共存的。当你在受戒的时候,如果生起的是下品心,得到的戒就是下品戒律,没有中品和上品。在一个众生的相续当中,上品戒、下品戒和中品戒可以在一个有情相续当中具有,这不是同时具有。比如他受居士戒可能是用下品心得到下品戒;受沙弥可能是用中品心得到中品戒;受比丘戒可能用上品心得到上品戒,虽然他相续当中的戒体可以有上中下三品,但不是同时的。在得到一个戒律的时候,不是用下品心、中品心,就是上品心,没有办法同时获得,这就是因有差别的意思。颂词当中的因主要是从下中上三品的角度安立的。三个根本善作为因,这是可以附带理解的。

“恶戒则依诸众生,及诸支得非诸因”,前两句基本上没有什么辩论的地方,后边就有很大的辩论了。尤其是恶戒则依诸众生这一句,善戒是依靠一切有情而得的,同样恶戒也是依靠一切众生而得,“及诸支”,身语七支是俱全的,他要发恶戒的时候必须缘一切众生,比如他要得到恶戒,比如他要杀生,必须要发誓杀所有众生。为什么这方面的辩论有点大呢?有时比较难以理解,发心必须要杀一切众生,而且是偷一切众生的东西,这方面是不简别的,否则就得不到恶戒,要依靠一切众生而得。

还有一个问题“诸支得”,要引生恶戒必须是身语七支同时都要发誓去做,身语七支就是及诸支。前面的比丘戒律是身语七支;然后的沙弥戒是身语四支,这是有差别的。有部派的观点在恶戒当中“诸支”,就是说身语七支的恶业必须要全部发心去做。一个是要依靠一些有情,一个是诸支,这些都要拥有的,而且必须要尽形寿才行。如果不尽形寿,就得不到恶戒。如果一个人得恶戒必须要发誓身语七支都要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离间语、粗语都要做,才能获得一个恶戒,不单单是诸支要做,而且杀生、偷盗等等依靠的是所有众生,即依靠一切众生而得。比如杀生的时候所有众生都要杀,才能得到这个戒律。

我们觉得这是非常不好理解的问题。有部派说要得到恶戒,第一要尽形寿,第二要诸支圆满,第三必须要依靠一切有情才能得到,也就是要杀一切众生,杀生的分支才会俱全。他在发恶戒的时候,内心善的意乐已经坏掉了的缘故,如果他没有这样发愿,也不是尽形寿的,不是说我要做一切诸支,没有做到身语七支,比如只是做其中的杀生,然后杀生也只是杀羊、杀猪,这种情况最多引发一个中戒而已,恶戒是引发不了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要在内心引发一个恶戒,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身语七支都要发起,然后对一切众生承诺杀或者偷等等,这是很不容易的。

因此经派对这个观点有了一些辩论,比如屠夫虽然一直在杀生,但是他有可能从来不偷东西,而且买卖的时候很公正,童叟无欺,也不去挑拨离间、说粗恶语等等,如果屠夫是一个哑巴,根本不会造语言上的罪业了。虽然哑巴也不要紧,他可以用手势来比划,也有可能说一些妄语,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得到恶戒的屠夫杀生是他必须要杀一切众生,他那杀不杀自己的父母、妻儿呢?他现在虽然不杀,但是等他的父母儿子后世转到成羊的时候他再杀。经部派说这也不确定,如果他的父母成为圣者以后不转羊怎么办,或者当前对境的父母妻儿你到底杀还是不杀?你发了恶戒的恶心对他们也是周遍的。屠夫虽然恶,但也不是每个屠夫得恶戒,都会去杀害自己的妻儿父母,看到其他无辜的人都起想杀的心,这是不确定的,对我们来讲也是一样的。有部派虽然是这样安立的,但真正来讲观察的时候还是有些地方在观察安立的时候,很多安立不了,要安立的话的的确确有些很多困难。

经部是另外一种观点,经部说不管你是不是尽形寿,反正发愿是一个长期的心,当然要比短期的心要长,短期的就成了中戒,要发一个相对长远的心,发愿长期杀生就可以了,不一定是尽形寿。还有诸支不一定七支都要圆满,你只是发愿杀生,也可以得到恶戒,因此发愿长期杀生可以得恶戒。

然后在七支当中只是杀生这一支也可以得到恶戒,并且在杀生当中也不是说我要杀所有的众生,发愿杀羊、杀猪就算发恶戒。按照这个观点来看,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前面的说法有点太绝对了,后边的经部就比较宽泛一点,理解起来的确也是这样,否则恶戒就太难了,可能在全世界找不到几个有恶戒的人,哪里会有这么恶的人呢?虽然不是没有,但是像这样七支具足、一切有情都要杀,真的很难找。如果按照经部派的观点有恶戒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你要断恶戒,必须要去守持,比如要断杀生的恶戒,就要守持居士戒,尽形寿不杀生,这时候恶戒相续就会断掉了。这方面就是及诸支得。这里有一些辩论,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经部的观点,因为从情理比较容易理解,而有部的观点过于严格,所以理解起来也是很困难的。

我看恶戒则依诸众生的时候觉得也不确定,为什么一定要缘所有的众生呢?善戒当然是可以的,对所有的众生不杀。有些地方还要讲五择定,即远离五种择定,你不能去选择戒律当中去选某一条戒。除了居士戒之外,其他的斋戒、沙弥戒、比丘戒都不能选,不能说这些戒当中我只是守哪些戒律。在时间方面也是不能选的,不能说我只是守三个月,然后就不守了。而且对于对境来讲,这一部分众生我可以不杀,那部分众生就不能保证了,可能要杀,这也是不行的。

还有一种因缘,如果是和平时期我可以不杀;如果是到了战争时期我就要杀生,这些就是五择定。如果我们在受戒的时候,有这个简别的话他就得不到戒律。不管从它的分支或着面对的有情,时间、缘等等五种择定,这方面在注释中也讲了,善戒必须缘五种决定,恶戒就不一定这么严格了。按照经部的观点安立是比较合适的。

后面还有一个“非诸因”,第一是三根本不善,三根本不善就是贪嗔痴,这些不会同时产生,当我们对一个有情产生贪心,那时没有嗔心;当我们对一个有情、事物产生了嗔心,不可能同时产生贪心,这和三善根不一样,可以同时产生无贪、无嗔、无痴,三不善根贪欲、嗔恚、愚痴不可能同时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非诸因。第二是下中上三品发心得到三品的戒也不可能同时得。下品发心得到下品恶戒、中品发心得到中品恶戒、上品强烈的发心得到上品恶戒。这也不一样。从善戒的角度来讲最好是发上品心得到上品戒,从恶业的角度来讲,当然是下品戒比较好一点,从力量方面来讲相当于上品、中品的力量比较弱。如果是恶业就选下面,如果是善业就选上面,这是我们必需要了解的。

辛二、恶戒之得法:

恶戒是怎么得到的。

恶戒则由行彼事,或由承诺而获得。

所谓的恶戒是“由行彼事”,在各大注释中都提到,比如一个屠夫家族,尤其印度的屠夫家族比较多,中国等其他地方不一定多。父辈辛辛苦苦地创业,打拼了很长时间创立了家业,到了晚年想要把家业传给儿子,儿子觉得太辛苦了,不愿意去接受。印度是种姓制度,现在不知道怎么样,据说还有一些以前种姓的影响特别强烈,如果你是屠夫家族就会生生世世的代代相承,爷爷杀猪,父亲也必须杀猪的,儿子还要杀猪,只能做这个事情,不能改行,否则别人会不高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业,如果你改行他们就觉得你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了,他们就要抗议,或者做一些斗争。

印度种族的观念特别强烈,如果他转生在一个屠夫的家庭,小时候不一定产生这样的心,当他长大之后,或者可以做事情,力量、年龄比较成熟了之后,他开始从事杀生的事业,这时就获得了恶戒。小时候转生到屠夫家中,不一定引发恶戒,他虽然天天看到父辈杀猪,也知道自己以后要做这个事情,但是心力还比较弱,没有引发恶戒。直到他自己开始做屠夫事业的时候就会引发恶戒了,这是第一种“则由行彼事。”

“或由承诺而获得”,有些人没有转生到屠夫种姓的家族当中,他想做这个工作,在主人面前承诺从现在开始我要以杀猪为生,这时就会获得恶戒,一个是转生到种族中,开始做这个事情获得恶戒的;一个是如果没有转生到种族,承诺从现在开始我要以杀猪为生,通过承诺获得恶戒,这就是恶戒之得法。

辛三、中戒之得法:

中戒既有善也有恶的,属于短期引发的中等戒律。前面的善戒恶戒都是长期的,从经部的角度来讲恶戒不一定是尽形寿,但善戒一定是尽形寿,斋戒也是中戒。象这样善戒当中的斋戒也属于中戒,其他的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都是尽形寿的。菩萨戒更是从现在乃至于菩提之间,时间更长了,并不是尽形寿。因此受了菩萨戒之后,中间没有遇到舍戒的违缘,内心是一直具有戒体的,比如其他的世间人,虽然有可能今生没有学习佛法,但谁也不能保证他前世没有受菩萨戒,如果他内心当中有菩萨戒的戒体,在没有遇到强烈的违缘之前,戒体还是存在的。我们对他打骂或者诽谤,会有打骂、诽谤菩萨的过失,因为他的菩萨戒从受戒开始乃至于成佛之间,所以菩萨戒的时间非常长。小乘的戒律是尽形寿之间受持,中戒是短期的,比如一百天或者两三个月。

剩余无表则依田,承诺恭敬而获得。

前面讲到了善戒和恶戒,恶戒是指比较长期的,短期的不能叫恶戒,只能叫中戒,这是通过分门别类的术语安立的,中戒有善有恶,不能说是恶戒,如果是恶戒一定要相对于前面的善戒,这就是长期的戒律了。

剩余的中戒通过三个条件可以获得,第一个是通过“田”,即比较严厉的对境,比如上师三宝是福田,父母属于恩田,还有苦田、悲田。注释中说,【如七种实生福】,比如供养僧众经堂、提供闻思修的场所,或者供斋等等,当我们依靠这个殊胜的田培福可以引发中等的善戒。反过来讲也有可能依靠田引发短期的恶戒,比如在特殊的时期,准备拆除寺院、驱逐僧人等等,这是依靠殊胜的田而获得恶戒的情况。

第二个是依靠“承诺”而获得,就是自己承诺从现在开始怎么怎么样,比如没有顶礼佛我就不吃饭,乃至于承诺存在的期间都会引发善的中戒,反过来讲有些恶人发愿如果发誓不打一个人、不伤害一个有情我就不吃饭,这样他也会得到恶的中戒。

第三个是因为“恭敬”而得到的,恭敬的意思是他的心很强烈,通过特别强烈的心得到了中戒,不管是善的、恶的,如果他的发心非常猛烈,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得到一个中戒,当他的心开始消弱下去,也会逐渐没有中戒。

我们平时在修行过程中,除了内心获得别解脱戒或者长期的善戒以外,还可以引发很多善的中戒,或者恶的中戒,业就是这样的。虽然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持恶戒,但是也有可能突然产生临时性的善心,或者对于殊胜的田种自己的福报,这时就可以得到中戒。其次是通过承诺获得的中戒,有些承诺戒律中不一定有,你承诺的时候也可以获得善的中戒。最后是通过猛厉的心发起做一些事情,也可以获得中戒,我们要多去做善的中戒,恶的方面尽量去制止。虽然恶的中戒时间短,但是还是会对我们的修行造成障碍。

庚二(舍法)分三:一、戒之舍法;二、恶戒之舍法;三、中戒之舍法。

前面讲到了得,怎么样得别解脱、禅定无漏戒、善戒、恶戒、中戒,这个得舍当中的得已经讲完了,怎么样获得讲完了,此处要讲舍,怎么样舍弃这样的戒,不管是别解脱戒、禅定戒、无漏戒的善戒,还是恶戒、中戒等等,舍弃的因缘也是需要了解的。

辛一(戒之舍法)分二:一、别解脱戒之舍法;二、禅定无漏戒之舍法。

壬一、别解脱戒之舍法:

还戒以及死亡时,出现两性断善根,

抑或已经过一夜,则已舍别解脱戒。

有说犯罪亦舍戒,余说正法隐没舍,

克什米尔论师许,犯罪具二如债财。

第一个颂词,主要是舍戒的情况,第二个颂词也是讲了不同的观点。舍戒的因缘,第一个是还戒;第二个是死亡时;第三个是出现两性;第四个是断善根;第五个是特殊的情况,已经过了一夜,八关斋戒就舍掉。出现这五种因缘的时候,“则已舍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就会舍弃。如果死亡到来、受了斋戒过了一夜,或者通过业力出现了两性,这些都没什么可讲的。断善根我们要注意,产生了强烈邪见的时候就会断掉善根,善根一断所依没有了,戒律也无法安立。

第一个是“还戒”,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之下,或者自己不愿意再守持别解脱的时候,也必须要了解还戒的方式。平常我们讲的舍戒,此处叫做还戒。需不需要在受戒的师父面前还戒?这不一定。还戒的时候,不需要找谁给你受戒,然后必须要到他面前去舍戒,这是不确定的。

这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真心诚意的想要舍戒,并不是和道友开玩笑说我要舍戒等等,像这样的话,笑嘻嘻的说,这个有时候就不一定的,这个条件还不具足,所以说你就说是真心诚意的觉得。有些人觉得现在烦恼太粗重,守不了戒律,只能去受一个下面的戒,这时也有把上面的戒舍掉的。还有出现了一些即将破戒的因缘,这时把戒舍弃。他舍了戒之后,内心就没有戒体了。比如做一些不净行,或者偷盗等等,如果发生了特别大的饥荒,当然我们此处并不是在鼓励偷盗,如果你具戒去偷盗就会破戒律;如果你舍弃了戒律之后,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会有一定的罪业,但是他不是通过破戒的方式去做的。

在比较紧急的时候,必须想到要舍戒。如果你通过合法的舍戒之后,暂时做了一些罪业,这不是破戒;如果是破了根本戒,以后再要受戒,就很困难了。如果你舍了戒,按照男众的角度来讲,还有好多次机会可以重新出家受戒,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对于舍戒还戒也需要了解,第一个要诚心的舍戒,开玩笑不算,必须要很真诚,内心完完全全舍弃了戒律;第二个是舍戒的对方,不一定是传戒的师父,一般的人也行,但是这个人,必须能听懂你说话才行。听不懂还是不行的。比如你找一个外国人,你说我把戒舍了,他听不懂,不知道你说什么,这样你也舍不了戒律,对方知道戒律是什么,你说自己要舍戒了,他也听懂了。另外舍戒也必须要说出来,用手表示不行。因为你得戒的时候,是用嘴承诺的,所以舍戒也要用嘴说。如果这些条件都具足了之后,就可以舍戒。舍戒的情况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现在也有很多,舍戒也需要慎重考虑,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必要,舍戒也会有舍法的过失。因为戒律属于教法证法中的证法,我们内心的戒体是证法,所以如果没有什么必要,戒舍也会有轻视证法的过失,而且舍弃了之后还有舍法的罪业。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可以考虑舍戒,不过平常也不要经常去想这个问题。

第二个是死亡的时候,因为此处是别解脱,第一个要依靠我们的身体,身体是所依,所以身体必须要具足。如果死亡的时候身根坏掉了,他的戒体也没办法安立了,自然就会消失了。还有一个问题,从时间角度来讲,我们承诺的是尽形寿,在寿命存在的时候,从现在到尽形寿之间,一定要守护戒律。我承诺的时间到了,在死亡的时候,戒律自然而然就没有了,这是“死亡时”。

第三个是出现“两性”,一个人同时出现男根、女根的两根,变性的话,如果是一个比丘变性成女子的时候,自然获得了比丘尼的戒律;如果一个比丘尼变性变成男子,生起男根之后,自然而然转成了比丘了。一生可以有三次变性,三次之后戒律就没有了。这方面也是一种安立。通过他内心当中的业力,在身体上面出现了男根、女根,如果同时出现男根、女根,这时戒律也会舍弃。

第四个是“断善根”,也就是对于因果、前后世等等产生了很强的邪见。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讲,有时只是想一想因果到底存不存在,这是怀疑,还不算真正产生因果绝对不存在的定解,此处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发心去抉择因果的确是没有的,不是怀疑,而是确定没有的。如果产生了比较强烈的邪见,他的善根就摧毁了。因为戒律是依靠善根引发的,如果没有善根,他的戒律就会失坏,所以有些人可能是受了戒律,如果在受了戒之后,在学佛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对于佛法教义的闻思,就会产生很多邪分别。这时还不一定是邪见,如果任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无法调伏内心不好的想法,最后引发了一个认为因果不存在的邪见,戒律就会没有了。自以为自己是一个修行者,他的戒律可能早就不存在了,这方面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提婆达多最后也是自己生起邪见断了善根,在佛传当中,也有他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合和僧的记载,还有他生起邪见,把善根也断掉了。

第五个,“抑或已经过一夜”。主要是指斋戒,斋戒是一日一夜的戒律,从清晨受戒,经过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第二天太阳出来之后,斋戒自然就没有了。过了一夜的斋戒就会舍弃,这就是则己舍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就已经舍弃了。

下面是不同的宗派的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有说犯罪亦舍戒”,有些西方论师,主要是经部承许,如果犯了四根本的其中一条,戒体就会失坏了。“余说正法隐没舍”,其他红衣部的论师说,“正法隐没”,如果正法隐没了,所有羯磨的仪轨都没有了,如果没有这些做羯磨的仪式,戒律也没办法获得,所以说余说正法隐没舍。克什米尔论师也就是有部的观点认为,“犯罪具二如债财”,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观点。

把内心的戒体安立为四根本了,法王如意宝在《教授甘露明点》中讲,如果没有犯四根本,也算是具有清净戒的人。内心当中的四条根本戒,按照有部的观点,如果犯了一条,或者两条会成为什么呢?“犯罪具二”,具有两种条件,一个是具戒者,一个是破戒者。因为必定还有两条,或者三条没有破,如果只是破了一条,就是“具二如债财”。他会同时成为具戒和破戒者,这是有部的观点。这方面各有各的理由,我们基本上都是按照前面所讲的犯罪亦舍戒的观点实行,就是犯了根本戒之后,他的戒律就舍弃了。

以前益西上师在讲《走向解脱》时曾经提到过,有时人犯了戒,觉得我犯了根本戒,好像什么都没有了,还会做其他的事情。上师说,当你破了根本戒之后,自相续当中还有一个尸体的戒律,就像人死了还有一个尸体,这时候尸体的戒体还在,必须要把这个舍掉之后才能没有过失。如果尸体的戒律还在的时候,你去做其他的事情,还会不断引发一些大的过失。虽然那么大的过失不一定有了,但是小的过失还会不间断的产生。在《走向解脱》后面提到过这个问题,虽然破了戒之后戒体没有了,但是就像一个人死了之后,他的尸体还倒在那个地方。当你的戒律破了之后,相当于戒律死了,还有一个尸体戒,这个尸体戒也必须要舍掉。以后再做其他事情,就不会在比较细微的地方不间断的产生一些过失。现在都是按照“有说犯罪亦舍戒”执行的,不管四根本中哪一个根本罪犯了之后,就是破戒者,戒体没有了,在僧团当中不能安住。

第二种观点是“余说正法隐没舍”,有些红衣部的论师说,正法隐没之后,没有羯磨仪轨,这时戒律也会舍掉。世亲菩萨不是这样承认的,如果正法隐没了,仪轨没有了,就没办法传戒,也没办法得到新的戒律。如果后面的人还想受比丘戒,这时僧法已经隐没了,羯磨已经没有了,这时怎么得戒呢?新的戒律得不到了。以前曾经得过戒体的人,会不会因为正法隐没戒律自然消失了?会一直存在。

比如今天正法隐没,昨天羯磨还在,受了比丘戒,但今天正法隐没了,正法隐没之后,昨天受戒之后他的戒体会不会消失?这不会的。他以前得到的戒律还一直存在,还有守护戒律的功德。这是一种观点,“正法隐没者”,世亲论师也发表了他自己的观点。

有部论师说,犯罪具二如债财。四根本戒当中,如果犯了一条,三条还存在;如果犯了两条,还有二条存在;如果犯了三条,还有一条存在。特殊的观点就是说具二,具二的意思就是犯了根本罪,也有具戒和破戒。因为他有些戒律破掉了,有些戒律还在守护,守护还是有必要的,所以说具二如债财。就像一个富翁,一方面他借别人很多钱,一方面自己也是个富翁,有很多钱财,在一段时间中可能是资金周转不灵了,借了很多钱,所以他既是借债者,又是富翁,二者之间没有矛盾。现在很多的老板、开发商等等,都是在银行当中有很多贷款。他们是不是完全没有钱?也不是,做工程需要借很多钱,比如十几、二十亿的资金自己找不到。一方面他是一个大老板,一方面也在银行当中欠了很多钱。我们通过现在这些例子比较容易理解了。

有部派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内心当中的根本戒破了一条之后,虽然犯了戒,但是同时其他的戒体还没有犯,也在受持。这是具二,既具有犯戒的身份,也具有持戒的身份。如果犯戒忏悔清净之后,还是可以不受这些果报。就是说犯的这些戒律可以忏悔,忏悔完之后,也可以获得解脱。这里说的忏悔堕罪获得阿罗汉只是具戒者而言。什么是具戒而言呢?因为他犯了戒之后,同时属于具戒和破戒两者,他只要把破戒的过失忏悔清净了,还是可以通过具戒的身份获得圣果。经部派说这是不行的,佛经中讲如果你破了戒之后,戒体就消失了,再没有办法安立了。

他们互相之间有一定辩论。经部派说,你们宣扬这样的观点就像在鼓励别人犯戒一样,反正犯了戒之后,其他戒律还存在,你通过忏悔的方式清净之后,还可以得果。经部派认为这是在鼓励别人犯戒。有部派说,我们并没有鼓励别人犯戒,而是鼓励他守持其他的戒律。如果你犯了戒律,还有其他的戒存在,首先鼓励你守护其他的戒律,然后再忏悔破掉的戒律,都有各自的道理。我们并没有按照有部派的观点实行。如果按照有部派的观点实行,僧团中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破了二三条的根本戒的人,还在僧团当中呆着,认为我的戒律反正有一条还在。从整体的角度来讲就会比较乱。如果按照经部派观点,只要你犯了戒直接摈除僧团,这样一来各处的僧团会比较清净。两种说法都有理由。虽然有部派说的看起来也有根据,我不知道有部以前是不是这样实行的,但是藏地的有部没有这样实行。这里的犯罪具二如债财就是克什米尔的观点。

壬二、禅定无漏戒之舍法:

禅定戒和无漏戒是怎么舍的呢?

禅定所摄之善法,由从转生退失舍,

无色所摄亦复然,得果修退舍圣戒。

第一二句是禅定戒的舍,第三句是附带宣讲了无色界的善法是怎么舍的,第四句是无漏戒怎么舍的。

“禅定所摄之善法”,属于禅定戒,禅定戒的善法从转生退失就可以舍弃。从此地转到彼地的时候,因为在有漏法中,色戒无色界的地,一禅、二禅、三禅、四禅是不一样的,如果从一禅转到二禅之后,他以前一禅相续中所摄的禅定戒,在生起了二禅之后就舍弃了,从此处转生彼处,或者从色界转到无色界也是一样的,以前的禅定戒也会舍弃。然后就是退失,他虽然安住在禅定当中,比如欲界的众生在欲界中修禅定得到了初禅,这时候已经有了禅定戒。但是后面又产生了欲界烦恼的时候,他的禅定已经退失了。他的禅定一退失,以前得到的禅定戒就没有了,所以说“由从转生”。第一个是从转生可以舍;第二个是从退失可以舍,有这样两种情况。

“无色所摄亦复然”,从有漏的角度来讲,无色界没有禅定戒。前面我们讲了没有大种也没办法引发禅定戒。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虽然无色本身没有禅定戒,他的得还存在,从得的角度而言也是可以这样理解的。另一种就是讲无色界的善法戒,主要是无色界的禅定,不是指无色界的禅定戒,只是无色界的禅定本身,它也是一种善法。无色界的禅定是怎样舍弃的呢?第一个是转生,“亦复然”。第二个是退失,无色界的禅定消失。前面我们讲了,因为无色界没有一种真实意义的禅定戒,所以有些注释当中就把无色解释成无色界的禅定。虽然没有禅定戒,但是无色界禅定的善法是怎么舍的也可以从这方面解释,一个是转生,一个是退失。退失的无色界禅定也是没有了。从无色界得绳的角度安立的无色所摄亦复然,这也是从转生、退失两方面安立的。

“得果修退舍圣戒”,“圣戒”就是无漏戒。无漏戒是怎么舍的呢?它有三个舍因,第一个是得果而舍;第二个是修而舍;第三个是退而舍。即得果舍圣戒、修舍圣戒、退舍圣戒,分别这样安立。

第一个是“得果”,从初果到四果之间,都要辗转增长。他以前得到的是初果,当他得到二果的时候,以前初果所受的无漏戒就舍掉了;在得到三果的时候,二果所受的无漏戒就舍掉了;当他得到阿罗汉果的时候,前面的三果和阿罗汉向,所受的无漏戒都舍掉了,这叫得上上的果舍下下的无漏戒。

第二个是“修”,主要是修炼。后面我们还要讲,在佛法当中有炼根的,修炼自己的根就是说通过修炼把钝根转成利根,不单单是凡夫人炼根,圣者也要炼根。因为此处我们讲圣戒无漏戒,圣者也要炼根,比如有钝根阿罗汉、利根阿罗汉,钝根阿罗汉必须要不断的修,保持自己的境界不要退。利根阿罗汉可以得到无生智,钝根阿罗汉不能得无生智。后面还要讲如果得到阿罗汉等圣果的时候,他们还要转根,就是通过不断的修持善法把自己的钝根转成利根。他们在炼根的时候,如果真正从钝根转成利根了,钝根所摄的无漏戒就舍掉了,得到了利根的无漏戒。

第三种是“退”,有些有部观点,后面讲到阿罗汉的时候,有一种退法罗汉。有些钝根的阿罗汉会退失,有可能从四果退到三果、二果,但是不会退到见道以下,最下面就是见道,这方面不会再退了。退的时候,有些地方说他虽然是无学,已经灭尽了三界的烦恼,但是有了一个因缘,突然产生了无色界的烦恼,就会退失阿罗汉,或者突然产生了欲界的烦恼,这时获得二果、一果等等,这方面都有可能。当他从阿罗汉退到三果,阿罗汉所摄的无漏戒就没有了。阿罗汉的退果在今生一定会恢复的,在他入灭之前,退失的所有果全部都会恢复成阿罗汉的果位。有些要退好多次,有些要退一次,有些完全不会退。因此从果里退失的时候,也是舍弃了上上殊胜的解脱戒。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