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101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此论分了十品,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七品——精进。

精进可以增长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精进也是菩提心没有生起令生起,生起之后不退,不退之后再再增上的方便。菩萨在四地时圆满精进,此时称为精进波罗蜜多。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等一切功德的来源,也都来自于精进。

一个修行者如果具足了精进,乃至于成佛的功德都可以获得;如果缺少了精进,即便是这个修行者在这一世当中显现得根机比较利,智慧比较高,福德比较多,这种优势也会慢慢消失殆尽的,他也没办法在菩提道当中长久修持,因为修菩萨道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个人他的先天资质比较突出,那也可以在短时间当中显现他的优势。但是,菩萨道是很长时间、很多生世,乃至于生生世世都必须要修持的。这一世当中,稍微具足一点智慧,或者福报稍微超胜一点,对于长期的修行人来讲,并不一定非常值得赞叹。他如果有精进,在以前所获得资源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福德、智慧资粮;但如果缺少了精进,可能他的优势就到此生为止,没办法再继续增长了。

一个修行者这一世当中显现得比较愚钝,或福报比较欠缺,但有了精进,这所有的功德都可以获得。以前我们自私自利心很重,但如果精进地听闻、思维、修行,比如学习《入行论》这样的殊胜论典,再辅助于实践、串习,虽然刚开始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心非常严重的人,但是通过学习这种妙法,精进地修持之后,他相续中的自私自利的心会逐渐减弱,利他心会逐渐生起来,菩提心在相续当中从无到有,乃至于菩提心从世俗的本体转为胜义的本体,从有学道的菩萨转成无学道的佛陀,这一切都是可以承办的。

释迦牟尼佛以及其他诸佛菩萨,已经给我们做了非常殊胜的表率。作为凡夫修行人,如果了知了精进的重要性,现在开始精进的话,我们也可以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文殊菩萨一样,具足任运自成、度化众生的善巧能力。

寂天菩萨把佛经当中有关精进的所有重要窍诀,都归摄到这一品给我们宣讲,所以我们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当中,了知精进的重要性、精进的违品、断除的方法,以及增上精进的一系列修持。

现在我们已经讲到了要断除认为自己没办法发菩提心的怯懦心,也就是要断除自轻凌懒惰。我们前面讲过,其实菩提道上没有怯懦之因,反而有欢喜之因。

欢喜之因这个科判有两个颂词,前面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的颂词,这个颂词讲了欢喜之因。如果有了菩提心,它就能够让我们欢喜,因为菩提心超胜一切声闻缘觉、凡夫、外道的修行。一个凡夫修行者,他如果已经值遇了菩提心,修学菩提心,那么一切的欢喜之因,从遇到菩提心时就开始具足了。菩提心可以消尽我们的一切罪业,虽然我们以前罪业很重,但不要紧,只要我们坚持菩提心,再重的罪业都可以消尽。菩提心可以积聚福德大海,我们现在的福德再欠缺,但因为有了菩提心可以依仗的缘故,也是可以迅速积累圆满大海一样的福德资粮。从这些方面观察,菩提道是有欢喜之因的。

下面也是有欢喜之因的颂词,颂词当中讲到:

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

从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

我们应该遣除对修道的疲厌,驾驭着菩提心的马,从快乐之处驶向更快乐之处,具足自信、了知功过的智者,谁会退怯呢?谁会对菩萨道产生畏惧的心态呢?实际上菩萨道有欢喜之因的缘故,这些畏惧的心态不可能生起的。

寂天菩萨一直都在鼓励我们,因为我们作为凡夫修行者,有时感觉自己一身都是毛病、习气、烦恼;有时觉得众生难以相处,度化众生很困难;有时我们因为自己或者外部环境的因缘,不想再前进,想从菩提道上退下来。所以,寂天菩萨从很多方面告诉我们,有些苦是必须要受的,比如世间的苦受了之后,磨炼一个人的心智。修道是有欢喜之因的,比如这个地方宣说菩提心的功德,告诉我们可以“从乐趋胜乐”,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了知功过之处,不应该退怯,应该自信。这也是在鼓励我们。

我们经常性地学习这些教言,就可以稳定我们修法的状态。其实在修法的过程中,单单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很容易从道上退失。因为我们没有听闻善法,没有鼓励我们继续修行的教言,没有上师、善友,也没有殊胜的环境、道场,单凭我们的一己之力,非常容易退失。现在我们有上师的加持,也有殊胜的教言,每天或经常性地听闻这种教言,会给我们一种鼓励。即便是很多城市里在家的修行者,因为自己的事业、家庭或者其他的世俗琐事,有一些道友可能只能够一个星期上一堂课,或者听闻一次、讨论一次,但是一星期一次的这种佛法修行,也能够帮助我们维持对善法的向往之心,也是一个很好的助缘。所以,我们也不能够小看这种听法的机缘。

如果是一个专业的学习佛法的人,他抛弃了所有的琐事,一心一意地学佛,他每天的注意力都专注在智慧的教言上面,胡思乱想的时间会比较少。但即便是在家的修行人或者时间比较少的修行者,每个星期听闻殊胜的教言,通过这些智慧教言的加持,也能够帮助他在这个星期当中继续保持向善的心。这样连续不断地听闻学习殊胜的正法,对保持长久的道心,从长远的时间来看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非常注重短期的利益。比如,学习了这些论典之后,短期内如果没有开发神通,断除一切烦恼,就觉得这样的教言没有利益。但从长期来看,我们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学习佛法,相续中虽然没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没有显示出神通神变,但通过周而复始地学习,我们相续中的善根没有退失,而且在此基础上再再地增长。若干年后,我们再来回视,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点一滴地学习,相续中已经累积了非常深厚的资粮,获得很多殊胜的取舍智慧。

我们依止上师善知识学习智慧的教言,反复地听闻、思维、串习,能够逐渐改变非常僵硬的、难以调御的心,所以此处告诉我们“故应除疲厌”。

前面的内容是“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了知这些,我们应该遣除这种疲厌心:觉得菩提道非常地漫长,好像自己走下来已经很疲倦;或者说度化众生的事情很难做,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很疲厌。

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应该遣除疲厌的情绪,“驾驭觉心驹” “觉”是菩提的意思,“觉心”就是菩提心。此处把菩提心比喻成骏马,我们骑着骏马可以很快地到达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因此,在修道的过程中,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觉得菩提心好像是一个重任,是一个负担。我们没有发菩提心之前,只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最多关心一下自己的亲朋好友,没有多么重大的责任。当我们发了菩提心之后,开始肩负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开始关心众生的福祉,开始想怎样才能令一切众生获得殊胜的觉悟。但如果把菩提心的方方面面彻底明了了,知晓得很透彻,就会发现菩提心非但不是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源泉及负担,反而自从有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的生活开始有意义了,修行开始变得快乐了。

一方面,菩提心是度化众生趋向成佛的的利他心;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有利他心,了知利他的利益之后,我们的痛苦和痛苦的来源,逐渐就可以消退。因为所有的忧虑、痛苦都来自于自利,来自于自私自利的我爱执。而菩提心一方面是修利他,一方面也是从根本上根除自私自利作意的殊胜良药,只要我们内心中生起菩提心,本身就是一个快乐之道。

第三句“从乐趋胜乐”,颂词的第一个“乐”,是安乐之处,或者安乐之道。“胜乐”可以理解成更快乐之处,或者理解成佛所觉悟的大乐,从快乐之道趋向于快乐之果,这个里面都是乐。既然从乐至乐,“智者谁退怯”,有智慧的人不可能退怯。既然是从乐至乐,就有欢喜之因。现在我们所修持的、所安住的是乐,所要到达的目标也是乐,是从快乐之道趋向于快乐之果,从暂时的快乐趋向于究竟的快乐,当然是有欢喜之因了。了知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不会退怯。

就怕我们站在菩提心的门外,来看这个问题,没能仔细了知菩提心的自性。如果我们走进菩提心,或者生起菩提心,就会发现利他之道其实是一个快乐之道,不是痛苦之道。表面上的痛苦有时候只是一种现象或假象而已,本质还是快乐的。

我们有些初学者,知道了菩提心的修法,看到了菩萨在度化众生过程中的承担,好像他挑起了重担,或者在修道过程中一些细微的、表面的痛苦,还有菩萨示现的痛苦等等,看到这些我们就会产生退怯。而现在寂天菩萨手把手地牵着我们,帮助我们跨进菩提心的大门,进入菩提心的正道当中,我们体会到原来菩提心是快乐之道,通过它可以趋向于快乐之果。一方面我们要了知这是菩萨告诉我们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在修道过程当中去慢慢地体会,如果内心当中体会到利他的快乐,我们就不会再有退怯。

现在我们学习后,就会明白其实菩提道并不是我们所想象得那么令人感到恐怖,我们是可以胜任的。因为有了欢喜之因的缘故,我们就可以打破自轻凌懒惰,打破认为没办法修道等心态。所以,这是“从乐趋胜乐”。这种快乐超胜一切世间凡夫的快乐、外道苦行的快乐、声闻缘觉的快乐,只有大乘利他思想之下的菩提道当中才有。现在我们遇到了大乘教法,应该欢喜,而不应该退怯。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一些教言中讲过,学习佛法的时候最怕的是学而不精,学了一点但没有精通。比如菩萨道,了知是了知一点,但没有彻底了知。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似是而非的理解,对整个菩萨道就会产生误解。如果只是学了些皮毛,没有学精通,那我们每一个初学者都有可能产生恐怖、疲厌和退怯的心理,这时我们更需要专注地学习。我们学习了一两年、三四年之后,并不是我们已经学完了。其实三四年只是整个学习的开始,因为我们不了知,所以才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学习得越深,我们对这个问题了解得越透彻,怖畏、怀疑和不理解等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菩提道真正是那么快乐吗?寂天菩萨就在这里讲了,的的确确是“从乐趋胜乐” 我们从利他的方面去观察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弥勒菩萨所造的《弥勒五论》中的《大乘经庄严论》菩提心品中有一个颂词,讲到这种快乐: 思利及得方,解义亦证实, 如是四时乐,趣寂则便舍。”这个颂词讲到了四个时间段所得到的快乐,哪四时呢?第一个快乐是思利,第二是得方——得到了方法,第三是解义,第四是证实——证悟实相。

再具体来看。首先是思利——思维利益众生。我们单单思维利益众生,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在大乘当中有。世间人不关心其他人的快乐,外道苦行者基本上也不关心,声闻缘觉只关心一部分,对于让一切众生得到快乐或成佛,他们也是没有想过。所以,思维利益一切众生所得到的快乐,只有大乘中才有。

第二是得方——得到方法。单单想到我要利益众生还不够,必须要有方法。什么方法?就是大乘教义,通过实践大乘教义我们就可以引导一切众生走上彻底觉悟之路。“得方”即是得到了引导众生、利益众生的方法。得到这种方法是很快乐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只是思维利众,只是这样还不行,我们必须要一步一步地帮助众生落实快乐。

我们想要利益众生,而这种利益众生的方法我已经得到了,比如通过学习《入行论》,我得到了利益众生的方法——发菩提心、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四摄,通过六度四摄的方式利益众生。我想给一个病人治病,如果药方被我拿到了,当然我会很快乐;我一心一意地想要利益众生,那么利益众生的方法被我找到了,我也会很快乐。

《白莲花论》、《贤愚经》等经论当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有时显现成国王或一般人,非常想度化众生,但是苦于听不到正法,因为佛陀在因地示现,很多时候是在佛法隐没的时候,要在世间寻找佛法是很困难的。如果能够听闻四句法要,他就非常非常的欢喜,为了听闻这四句法要,可以在身上点千灯,钉千钉,跳下火坑等等。在为法苦行之前,他都有一个希望,要把他所听到的佛法首先记录下来,让他的手下在他的国土范围当中,在墙壁、岩石、树木等一切的地方,都进行书写,使大家能够通过思维这些法义,解除痛苦,获得快乐和证悟。有时候只是四句话,甚至两句话,他就非常非常的欢喜,因为他就是想要利益众生,一旦有了利益众生的法药和方便,他是非常快乐的。像这样,菩萨第二个阶段的快乐就是得方——得到方便。

当然,我们现在学习《入行论》,有些道友很高兴,但如果我们还没那么高兴,说明我们第一种“思利”的心态还没有生起来。如果我们有了非常迫切要利益众生的想法,那么得到这个《入行论》法本,得到能够生起菩提心法要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高兴。

以上是菩萨的第二种快乐——“得方”。

第三种快乐是“解义”。我们得到方法,比如我们学《入行论》了,《入行论》法本得到了,或者正在听上师讲解,这很快乐。但是,得到法要之后还需要理解——解义。若我们对大乘的世俗和胜义菩提心的本体、力量、殊胜方便和功效,对五道十地,对于暂时究竟的果位,对于我、众生以及万法的本相,都完全理解了,这样自己非常高兴,这是第三种快乐——解义。

第四种快乐叫“证实”。不单单是解义了,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证悟了佛法的真实义,这意味着自己真正有了度化众生的能力,可以去引导众生了,所以他就很高兴。

“如是四时乐”,这四种时间段的快乐,“趣寂则便舍”,如果你有了趣向于小乘寂灭的心,不理睬众生,不为了利益众生而奋发,那么当你生起这种小乘心的时候这四种快乐就舍掉了。反过来讲,只有大乘行者才会有这四种快乐,除此之外,一切的声闻缘觉、世间凡夫、外道都不可能有这四时快乐。这四种快乐中,思利是发菩提心,得方是求法,解义是了知法义,证实就是证悟实相。这四个时间段,思利相当于是苏醒种性的时候,得方相当于听闻的时候,解义想当于思维的时候,证实相当于修行得果的时候。所以,从苏醒种性到闻思修,可以说是“从乐趋胜乐”。道本身是充满快乐的,就怕我们不走进它,就怕我们听说了大乘道但是我们不去实践,这样的话这四种快乐就没办法获得。

为什么我们要讲这个问题?因为大乘当中讲了需要受很多苦行,所我们很担心。而且我现在入了大乘道,还是有这么多痛苦和烦恼,怎么可能是个快乐之道呢?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入道,最多是入道的预备阶段。真正入道的话,就开始从乐至乐了。即便是现在准备入道的阶段,我们也能通过听闻佛法,把很多粗大的痛苦和烦恼压制住,比以前没有到预备阶段的痛苦要少很多。因此,现在也是乐多苦少。我们目前处于灭掉苦因、具足乐因的准备阶段,从这个方面讲,将来也是能得到快乐的。整个大乘道是快乐的,我们不需要害怕,而且“趋胜乐”——我们修大乘道可以趣向于更殊胜的快乐,也就是佛果。因此可以说,大乘是从殊胜之道趋向于殊胜之果。

不单单佛教讲思维利他是快乐,其实世间也是这么讲。当然,世间的想法和大乘佛教的观点,在所缘境、发心的深度、所做的准备等方面,是差得很远很远。但是,世间也有类似的,比如我们想要帮助别人的时候,心情是很快乐的,是积极向上的,这时心里很期待,比较轻快愉悦。想要帮助人的这种想法,就相当于前面四种快乐当中的“思利”——思维利益众生。只不过,世间的“思利”是帮助很少部分的众生,而大乘菩提心的“思利”是思维利益所有的众生。仅仅世间的想要帮助他人的想法,心境也是快乐的,那么我们为利他做准备,筹备物资,或得到了方法,知道了怎样可以帮助众生,正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也会非常快乐。

其实很多人希望帮助他人,只不过世间中经常出现一些负面现象。比如有人摔倒,很多人都想去搀扶,但有时帮助他人的这些人反而因此遭遇了很大麻烦。很多人他怕麻烦,就不敢去帮助别人,不敢去搀扶、救助摔倒的老人。但真正来讲,每个人他都有想帮助他人的想法。

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帮助完之后,心情非常的好。甚至,好几天当中因为这个事情,心情都是很愉快的。所以,从利他的想法,到利他的方法,再到利益他人,最后利益他人之后,心境都是快乐的。这可以在世间体会到的。我们不容易体会到菩提心的快乐是怎么样体现的,其实帮助别人时发心的快乐,帮助之后的快乐,我们都体会过。而大乘菩提道是更深更广的利他发心,利他的加行,利他的结果。从这方面看,当然是从乐至乐,“智者谁退怯”呢?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退怯呢?不可能懈怠退却的。

回到科判“有欢喜之因”,菩提道有欢喜之因,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没有深入地了解学习。其实,整个菩提道都是充满欢喜的,如果有某一种道一直是欢喜的,目标也是欢喜的,谁不愿意趣入呢?谁都愿意趣入。只不过自己道听途说一些所谓的经验,觉得这个道很凶险、不能趣入,或者这个道看起来很辛苦,要承担利他的责任等等。其实,我们走近仔仔细细去观察,会发现它是从乐至乐的殊胜大道。

我们有些人对于密宗的看法也是一样的。从外面看起来,密宗的修法好像是很可怕,或者宁愿接近外道也不要接近密宗……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看法。有的看法来自一些错误的报道,有的来自一些有邪见的人,有的是以讹传讹的观点。自己也没有真正去接触,他就认为密法是令人恐怖的东西。

但实际上,如果既学习过显宗,也学习过密宗,再去看密宗教法就明白,密宗的基础或者说前行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整个密宗是大乘修法,不仅自己解脱也要让众生解脱。密宗的根本建立在小乘和大乘显宗的基础之上,其见解综合了唯识宗、自空中观宗和如来藏他空中观宗的观点,依靠殊胜的窍诀,把究竟的实相完全显露出来。密宗的见解,不管是本来清净的见解,还是本来平等的见解或者大平等大清净的见解,其实和大中观、如来藏的见解,并没有差别,只不过其显示的方式或者直指窍诀的方面,可以说更直接一点。

我们学完之后,就会发现密宗的修法和显宗的修法完全都是一味的。我们站得远去看,觉得密宗很神秘,有很多顾虑,但走近了去看,密宗不单单没有问题,而且里面具足了很多殊胜的法要。当然,我自己也是学过的,并不是我没有学过,就在这儿乱讲。我自己学了很长时间的显宗,对密宗修法不敢说像显宗学得这么多,但也是学过它的理论体系和修法。

实际上,越学显宗的教法,对密宗的教法就越起信心,它没有一点可以让修行者畏惧的,只不过自己的根机和因缘可能有差别。但密法本身是非常殊胜的,就好像大乘教法本身很殊胜,但是有些小乘根机的人怎么样都没有办法接受大乘菩提心的观点,认为大乘菩提心怎么可能呢?这么大的发心,而且要成佛利益这么多众生,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但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来讲,这个问题很平常,认为发菩提心是应该的,没什么困难。如果我们根机成熟了,福报够了,再去看这些密宗法要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世间的人对于佛教的修行者,也有这样的看法:天天青灯黄卷,这样的生活怎么受得了?对于出家僧人的生活,他觉得非常辛苦。但真正的一心出家的人,他沉浸在闻思修与禅定的快乐当中,他没有觉得很苦。如果你站在外面看他的生活,会觉得非常清苦,但走进之后,就会发现他没有俗务的缠绕,每天沉浸在佛法的要义当中闻思修行,他其实是非常快乐的。道理其实是类似的。

所以,对大乘菩提心或者密乘的修法,如果我们不仔细思维,不走近它的话,会觉得它很恐怖很神秘,但如果真正了知它的要义,我们就会信仰它、实践它。

以上我们就讲完了断除精进的违品。下面是讲增上对治,正面讲怎么样生发精进。

己三(增上对治)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庚一、略说:

勤利生助缘,信解坚喜舍,

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

精勤利生或者精勤修持大乘道的助缘有四个——信解、坚、喜和舍。“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如果我们经常地思维苦和思维利益的话,能够引发希求力。

“勤利生”其实包含了一切大乘的修法。我们容易把大乘的修行和大乘的利生分开,好像修行是修行,和自己有关,利生和自己无关,只是利益其他众生。其实,大乘的修行就是大乘的利生,大乘的利生就是大乘的修行,二者是完全没办法分开的。

大乘的修法或者精进利生的助缘一共有四个——信解、坚、喜、舍。“信解”从字面上看是一种见解,但从各大注释的解释来看,信解是希求的意思。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无论是希求出离轮回、希求成佛、希求利益众生还是希求其他的善法,我们都应该有很强烈的希求心,这是我们发起精进的很大助缘。因为“进即喜于善”,喜于善就是欢喜善法、希求善法,它里面希求的成份比较重,所以希求是精进的一个助缘。

第二是“坚”——坚毅。后面广说坚固助缘时会提到自信,自信和这里的坚是一个意思。后面的颂词当中也会提到慢,但这里的慢也和自信差不多,它不是烦恼的傲慢,而是相当于一种佛慢。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有能够战胜烦恼的自信,完全能够调伏烦恼的慢,这样的话,我们会有一种坚毅的决心。

第三是“喜”——欢喜。我们在闻思修行善法的时候,有强烈的欢喜心,就像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天鹅看到清凉的水池,那种欢喜心无与伦比,马上想飞到这个水池里边去嬉戏解暑。同样,当修行人看到行善对境的时候,他那种欢喜心、踊跃的心也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对修行善法的欢喜心,这也能够助长我们的精进。

第四个助缘是舍——暂时的休息、暂时地放舍。当我们做完一件善法的时候,我们要暂时地休息一下,后面颂词讲“暂舍为久继”,暂时地舍弃是为了更长久地继续善法。所以,为了能继续修持善法,我们要适当地放松一下。这相当于现在的休整,一个部队连续地训练、连续地作战之后,要休整一段时间养精蓄锐,有了精力之后再投入新的战斗。世间人工作了五天之后要休息一下,以前是休息一天,现在是休息两天,不管怎样,大家周末要放松一下,然后周一又开始工作。我们修行佛法也是一样的,虽然要精进,但是也必须要懂得善巧方便,当一个阶段结束之后,也需要休息一下,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让身心从前段比较疲惫的状态中舒缓一下,有了精力后又开始进入新的闻思修行。诸佛菩萨、上师在引导我们时,也经常采取这样的方式,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舍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我们不要贪着于某个善法,比如这个善法修完了,心里就要放下它。不要老是沉迷于以前的善法当中,觉得我修的这个善法多么多么殊胜,沉迷在这个气氛当中出不来。这是需要勇气,做完之后就放掉,然后开始新的修行,这是很重要的。总之,四助缘有助于我们发起精进。

下面讲“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四助缘中,希求力是最根本的。如果有了希求力,就会产生后面的精进的善法。这里首先讲到了“勤利生助缘,信解坚喜舍”,四助缘中希求力是第一位,所以我们要首先产生希求力,那么生起希求力的因是什么?第三、四句讲,“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勤利生的助缘是“信解坚喜舍”,其根本就是信解或者说希求,而希求的因是“畏苦思利益”。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畏苦、思利益的话,就能产生希求力。

首先是畏苦。畏苦即我们要思维痛苦,所思维的痛苦有很多。我们自己在轮回当中的痛苦——以前曾经感受过的痛苦、未来可能还要感受的痛苦、现在感受的苦果、现在造下的未来的苦因等等,这一切苦果苦因,都要去思维。不管是苦苦也好,变苦也好,行苦也好,如果我们把苦思维透了,就会产生对苦的畏怖,我们就会去想怎样才能从苦的状态当中出离。我们这时就会希求正法,希求断恶,希求取舍因果之道。所以,思苦有助于引发希求力。

《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在讲皈依之前,先讲恶趣痛苦,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首先讲了轮回痛苦之后,为了出苦,他就会真心诚意地皈依三宝,这其实就是希求。而且在大乘中,这个苦不单单是自己的苦,也包括众生的苦,不单单是畏惧自己的苦,也畏惧众生受苦,这是大乘独有的心态。一般人只是思考我怎么脱苦,我的亲朋好友怎么脱苦,对于其他无关的人,他不会去思考。但是大乘行人他就不仅是畏怖自己的痛苦,他也畏怖众生的痛苦,因为他的作意就是以利他为奋发的基础的,当思维到众生痛苦的时候,他就会奋发,他就会去希求大乘的解脱之道。这是第一个引发希求力的因。

第二个因是思利益,就是思维修善法的利益、解脱的利益、帮助众生觉悟的利益。畏苦就会希求断恶,思维利益就会希求修持善法。因此,思维利益也有助于产生希求力。本颂词就是这四个助缘的总说。

故断彼违品,以欲坚喜舍,

实行控制力,勤取增精进。

这个颂词是讲我们断除精进的违品,要依靠欲坚喜舍四助缘和实行力、控制力二种力,勤勉取舍来增上我们的精进。

本颂词和上一个颂词都出现了欲坚喜舍。“欲”就是上个颂词讲到的信解希求,“坚喜舍”和前面颂词也是一样的。上一个颂词主要是讲四助缘,而本颂词包括三个方面:断违品、四助缘和实行控制力,通过这三个方面让我们勤取增精进。前面已经讲过我们若要增上精进,违品一定要断掉,违品就是前面讲到的三种懈怠——同恶懒惰、散劣事懒惰和自轻凌懒惰,要断了违品才可以增上精进。

本颂词可以说是前面的断除精进违品和后面将要讲到的增上精进的总结和略说。如果我们要精进的话,第一要断除违品。(断除违品的主要意思前面已经讲了,这里在科判“增上对治”下又提了一下。)第二是“以欲坚喜舍”,这四个后面会广说。第三是实行、控制力。在华智仁波切科判当中,四助缘和出二力是分别讲的,四助缘就是欲坚喜舍,出二力就是实行力和控制力。我们要精进也需要实行力和控制力。所谓的实行力是勤奋地取舍、实修和实践;控制力是讲制住我们的身心。“勤取增精进”可以说是一个总结,我们要勤加取舍,通过前面的断违品、四助缘和二力,来增上我们的精进。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上面的两个颂词。这两个颂词有相似的地方,但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颂词讲到了四助缘,第二个颂词归摄了前面断违品的要义、四助缘和实行控制力,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勤取增精进。

庚二(广说)分三:一、具备助缘;二、依助缘精进修持;三、主宰自己。

在华智仁波切划分的科判当中,把这一部分分成两个科判——积四助缘和出二力。科判“积四助缘”讲的就是“具备助缘”的内容;科判“出二力”当中讲到了实行力和控制力,这在本科判(《善说海》的科判)当中是怎么体现的呢?本科判的“以助缘精进修持”相当于实行力,而“主宰自己”相当于控制力。所以,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和善说海的科判在要义上是完全一致的。

辛一(具备助缘)分四:一、信解;二、自信;三、欢喜;四、放舍。

这四个助缘,如果我们修持的话,都可以发起精进。怎么样才可以引发精进呢?前面首先讲了违品要断除掉,之后还要修对治,也就是修持这四种助缘——怎么样生起信解,怎么样修自信,怎么样生欢喜,怎么样放舍。如果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就能够生起精进。

壬一(信解)分三:一、无信解之过;二、信解之功德;三、以宣说因之方式生起信解。

信解就是希求的意思。第一,没有希求的过失是什么?第二,有希求的功德是什么?第三,以宣说因之方式来生起希求,前面讲的“畏苦思利益”就是它的因,通过畏苦和思维利益的方式思维因果,从而生起希求心。

癸一(无信解之过)分三:一、思维未行信解之事;二、安立理由;三、宣说思维于法无信解之过而不应舍弃。

第一,没有行持希求善法之事是一种过失;第二,他为什么会这样做?第三是讲对法没有希求的过失,教诲我们不应该舍弃希求。

子一、思维未行信解之事:

共有四个颂词。首先讲前两个颂词,第一个颂词:

发愿欲净除,自他诸过失,

然尽一一过,须修一劫海。

字面意思就是讲,我们曾在佛面前发愿要净除自他众生的一切过失,但是我们要消尽每一种过失,都需要修持犹如大海一样劫数的时间,才能够断除。

“发愿欲净除”,我们在发愿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为了消尽一切众生的过失,自己要首先消尽一切过失,所以我们发愿净除自他众生的一切过失。当然,我们发的愿很大很殊胜,这非常好也非常有必要。但是,我们要看发了愿之后,我们要去做什么,就是要从根本上断除众生的过失。但不要说断除一切过失,即便是断除一种过失都需要修持很长的时间,如海劫当中精进努力。过失不会自动断除的,也不是说我这边发了愿它那边就断除了,并不是这样,这只是我的愿望。真正要断除就必须精进,因此我要希求断除过失。

科判“未行信解之事”,没有行持什么希求之事呢?这个科判中的四个颂词,前面两个颂词是讲他没有希求断过,后面两个颂词是讲他没有希求修福。

以上我们做了判定,那么先讲没有希求断过。我们发了愿要断除过失,但如上所讲,仅仅一种过失也需要在如大海劫当中精进努力才能断除。

我们平时在讲断过失的时候,会把压制讲成断除。比如,我们在社会上不小心沾染了烟瘾或者毒瘾,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是沾染了毒品的话,他上瘾了以后很难断除。仅仅是今生很短时间当中刚刚沾染的,如几个月或者十几天的时间,要把它断掉的话,他也需要很大的精进,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断掉。有毅力断除也是一种精进,要发誓戒毒,而且自已也必须要克服种种痛苦,才可能把毒瘾戒掉。其他还有戒烟、戒酒、戒一些不良的习气和喜好等等,这些事情都让自己上瘾,那我们要把它们断掉,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容易,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行。

而现在我们要断除过失,不是只是压制,上面讲的断毒瘾其实是压制,压制这种习气不让它现行。但吸烟、吸毒的习气不去断根,仅仅是压制住都很困难,何况是要把这些过失从根本上断掉呢?这要非常非常大的精进才成。这也是为什么说“然尽一一过,须修一劫海”。

按照佛教的断证次第来讲,在加行道之前,所谓的断过基本上都是压制,对于烦恼都是压制,其实它的种子还在。修行人登地之后,由于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空性,烦恼就缺缘不生了,他的相续当中虽然还有烦恼的种子,但缺少了非理作意的缘故,不用刻意去压制,烦恼也不会现行。到了八地,烦恼障的种子就断掉了,再到佛地,所有所知障的种子也都断掉了。

所以,真正要断过的话我们需要三无数劫,不管是自己的过失还是别人的过失。当然,自己的过失断到某个程度,也可以帮他人断除到某个程度。比如,我可以成功压制的时候,我也有能力去帮助其他人压制;我登地之后,我能够让烦恼不现行,也掌握了让其他人的烦恼不现行的窍诀,可以帮助把他人安置于初地的果位;当我成佛之后,我也就有了帮助众生从根本上断除过失而成佛的能力。总之,我们要遣除自他过失,每一个过失都需要修持很长时间才能断掉,需要很大的精进,才能够尽除众生的过失。这是实际情况。

下面再反观我们有没有精进,颂词当中讲:

若我未曾有,除过精进分,

定受无量苦,吾心岂无惧?

字面意思是,如果我未曾有遣除过失的一分精进,那么我一定会感受无量的痛苦,想到这个后果,难道我不害怕吗?

本来我发了愿要尽除自他的过失,但实际上尽除一一过失也需要如海的精进。那反观一下自己,有没有去做呢?“未曾有,除过精进分”。“除过”就是遣除过失,我没有为了遣除过失而精进,或者说一分精进都没有,反而在懈怠。如此没有精进断过,“定受无量苦”。

我们相续中过失是已经有了,而精进能遣除过失。过失是因,痛苦是果。如果精进,我就可以把过失遣除,也相当于消除了痛苦的因。但我并没有为了消除过失而精进,因此过失在我的相续中还存在,而且新的过失在不断产生、累积。这样的话,定受无量苦。

比如,我们要清静罪业,必须要念诵百字明、金刚萨埵心咒或者三十五佛忏悔文等等,依靠这些善法灭除罪过,但如果我们没有精进地忏罪,罪过在相续中一直具足,那么罪业一旦成熟,就必然受苦。我要灭除烦恼,比如贪欲、嗔恚,也必须精进地观修相应的对治法,如不净观、慈悲观。但是,我没有为了遣除过失而精进一分,那么这些贪心、嗔心烦恼也会一直存在,它们会引发无量的过失。所以,“定受无量苦,吾心岂无惧?”想到这个问题,难道我心里没有恐惧吗?

我们每个众生都不愿意受苦,但因为业果愚的缘故,我们没有想到,即使有时候想到了,也不敢去想这方面的问题。我曾经遇到很多居士很多修行人,他就不敢听法。本来听法是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敢听法?因为他相续中有很多毛病和烦恼,害怕听法之后受不了,觉得法本讲的好像都是针对他,所以,他就想干脆不听了,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净,处于掩耳盗铃的心态。我们知道,这种心态是不对的,但是很多人他就选择掩耳盗铃,他就说听了之后我更害怕更恐怖了,他就选择不听。但即使不听,过失还是存在的,并不会因为不听的缘故,这个过失就没有了。他以此方式遮掩逃避。但业果成熟的时候,不可能因为你逃避,别人就替你去承担,还是自己去承担,就像掩耳盗铃的人最后还是被抓住一样。有些人他害怕这些事情就不敢去听法,不敢去参加共修,这样就觉得好受点,暂时来讲好像是好受点,但长期来讲,如果自己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没有对治这些过患的话,业果最后成熟的时候,还是自己承受。

我们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有恐怖畏惧之心,这样才会发愿希求断过,若没有畏惧,就没有办法希求断过。我们应该思维,没有希求断过的缘故,以后一定要受苦,明白之后,我们应该产生希求断过之心。

这一堂课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