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一百零二课

下面继续学习入行论。

前面讲了“思维未行信解之事”,其实就是没有希求,没有希求什么呢?前面分了两个部分。第一、没有希求断过,对于断除自他过失的精进没有希求;第二、 没有希求积福德。下面两个颂词是针对没有希求积福德。

发愿欲促成,自他众功德,

成此一一德,须修一劫海。

我们曾经在佛前发愿促成自他众生的一切功德,促成从世间到菩萨,乃至到成佛的一切功德。然而成办每一种功德,都需要修持如海大劫的时间。这是字面上的意思。

我们发愿的时候,一方面要净除一切众生的过失,一方面也要圆满一切众生的功德,前面是断德,后面是证德。证悟的功德有很多种,生起出离心、菩提心,证悟初地菩萨的胜义菩提心,乃至获得三清净地,最终成就佛的果位等等,都是要让自他众生获得功德。当然,佛的功德是我们最终极、最究竟的希求。而成办每种功德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精进,“一劫海”就是说要付出很多的精进、很多的努力。

我们发了这个愿,功德非常大,但是如前面所言,不可能发了愿功德就会自动生成。虽然从究竟本性而言,每一个众生的相续中都天然具足佛的功德,但是需要通过精进来开显,虽然不需要通过精进重新累积这种功德,但要遣除覆盖在如来藏上面的过失。而精进修持福德,也是遣除我们障碍的方便。只是通过发愿的这一点福德和力量,还不足以对治障碍,开显佛性。所以,单单发愿还不行,还必须精进地累积资粮,开显我们相续中的佛性如来藏。

每种功德的显现,都需要非常大的精进。我们精进越大,开显速度越快,累积的福德越多。有种讲法,在贤劫千佛的顺序中,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佛,弥勒佛是第五佛,成佛的次第是释迦牟尼佛在前,弥勒佛在后。而按照以前的顺序,是弥勒佛在前,释迦牟尼佛在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某一世因地的修行中,释迦牟尼佛曾经在 弗沙 如来座下修行,当时弗沙如来在山洞入定,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的释迦菩萨,在七天七夜当中一只脚没有落地,精进地用一个偈颂赞佛,由于精进的缘故提前圆满了资粮,因此在弥勒佛前成就佛果,有这样的说法。

从这方面讲,如果精进的话,可以迅速地累积很多善根。成佛的善根是非常巨大的,怎么样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累积呢?其实也需要精进心,如果我们的心量很猛很大的话,在短时间当中,单单通过精进的力量,可以让很小的善根变得非常广大,累积起正常时间需要千百万劫才能圆满的资粮。因此,依靠精进来圆满福德的力量非常迅猛,非常巨大。

我们知道,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上师在讲记中引用《宝鬘论》的观点说,六道内所有的凡夫、外道、小乘的有学道、无学道和大乘菩萨的所有福德,加在一起的十倍,相当于佛陀一毛孔的功德;佛陀一毛孔百倍的功德,等于佛陀八十随形好中一好的功德;八十随形好功德的一百倍,等于三十二妙相前二十九相其中一相的功德;二十九相其中一相功德的千倍,等于后面三相之一白毫相的功德,白毫相的福德远远超胜其余相;白毫相福德的十万倍,等于佛陀剩余三相中的第二个——无见顶相的福德。最后一相上师讲记中没有引用,《宝鬘论》中有具体的数字,无见顶相福德的千万倍,相当于佛陀喉间最后一个相好—— 十力法螺 的福德。我们在看佛像、唐卡的时候,佛陀的颈部画有三道横线,是代表佛陀喉间讲法的十力法螺。

因此,佛陀相好的福德非常殊胜,非常难以思议。我们要成佛,也让众生获得佛果,不精进的话怎么可能获得?绝对不可能!成就这么多功德中每一个功德,都要修持一海劫的时间。

还有一种说法讲,佛陀三个无数劫的资粮圆满之后,专门要用一百个大劫的时间来修相好。这也说明相好需要无量无边的福德。不管我们要让众生证悟什么功德,比如让众生成就佛的相好,成就佛的毛孔功德等等,功德都非常大,如果不精进怎么可能获得?

“成此一一德,须修一劫海 ”,从凡夫到初地需要修无数劫,从初地到七地末、八地要一个无数劫,从八地到佛地要一个无数劫,成就每个功德都需要很长时间。当然,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劫海的时间,主要是看自己的精进。就像前面讲的一样,如果自己特别精进的话,速度是可以超胜的。成佛的时间不是完全固定的,不是不管什么情况,都是从发心到初地需要一个无数劫,后面需要两个无数劫。如果精进越来越增胜,成佛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越懈怠它就越慢。如果太懈怠,根本就没有办法产生一点功德。

下面的颂词讲:

然我终未生,应修功德分,

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

虽然功德必须要精进才能够获得,但是我没有产生应该修持功德的精进这部分。没有意义的虚耗了此生,真是莫名其妙,非常非常地稀奇!以此来呵斥自己,发起精进。

我们发愿要促成功德,必须要精进。如果我发了愿,始终没有精进修持应该修行的功德,其实就是没有意义的耗费此生。如果我们具足精进心、菩提心、空性见这所有修法的要素,在短短的一生中,就可以累积很多资粮。但时间就在一分一秒,一月一年中慢慢耗尽了,没有意义地耗费了此生。我们从最初入门,发菩提心,开始修学佛法,最后一事无成,这的确是莫名其妙、非常遗憾、非常稀有的事情。如果我们做不到,为什么要发愿呢?既然发了愿,就应该精进去做。

我们或许认为做不到,但前面在讲懈怠的时侯已经讲了,没有哪一个是做不到的,如果有了精进的话,连蚊虫都可以成佛。作为修学佛法最好的所依——南瞻部洲的人身来讲,具有很多优势,如果把优势精进地加以利用,我们可以在一生中累积无量无边的资粮。

要成就佛陀的功德,需要很大的精进、很多的福德,如果没有菩提心,只是以世间心、声闻心,可以说永远没有办法累积,时间再放宽无数的劫,也没办法圆满佛的功德。而有了菩提心,可能在一分钟、一小时、一天当中修持得到的资粮,都能超胜没有菩提心时候几万劫、几十万劫,甚至无数劫的修持。

我们现在自在的时候,是可以精进地修菩提心的,但我们却没有精进过。因此,我们需要看佛、菩萨具有的功德是什么?佛菩萨在因地时,为法怎么样精进苦行?而我们又是如何?这方面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去思考,思考之后我们的心就会转变。

另外,思维的方向不能太狭窄,只是思维一两条,对我们心的转变不会特别大。因此要全方位思维,不管是四加行、还是皈依发心,还是其他的修法,我们都去多听闻,多思维,那么我们的态度和看法会慢慢发生转变。以前觉得做不到的,没办法想象的思想、见解和观念,通过广泛地闻思修之后,我们的见地会悄然地发生转变,以前根本想不到的精进也可以发起来,并慢慢进入修道的正轨当中。

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思维现在还有很多时间,很多自在。如果像地狱众生那样完全没有自在,被各种各样痛苦折磨,就没有闲暇去思维佛法。而我们人,生活再怎么辛苦,还是有时间去观想作意,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因此,我们要尽量抽出时间,听闻思维的越多,相续中生起的智慧也就越多越深。由此我们在观修的时候,就可以从方方面面去观修,抓住每一个机缘去观修。这样的话,我们的观念就会像前面所讲的那样,悄然发生转变。转变之后,心态就和现在完全不相同了。因此,只要方法正确,再辅以精进,佛教的很多思想智慧、很多功德是可以生起来的。

如果没有修持的话,“无义耗此生”,我们就在无意义中,这一生就白白空耗了。假如我们是八十岁寿命,如果精进地修持,八十岁会死,如果不精进,八十岁也会死。虽然如此,若发了菩提心,一生都在努力精进,人身就没有空耗。如果没有修法,死的时候再回头看,一无所有,什么功德和有意义的事情都没有做,自己的人生无意义地空耗了。这样的话,“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佛菩萨看了也非常惋惜,明明获得了这么好的修善法的所依,为什么我们浪费掉了呢?为了不要浪费掉这个好机缘,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去思维。

如果在世间中有一个很好的发财机会,我们没有把握住,就会非常懊悔,深深自责。现在我们也是这样,本来有可以累积巨大福报的机会,在今生中可以修持殊胜的菩提道,如果我们把大好的机会浪费掉的话,也是值得我们懊悔的。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其实我们并没有希求福德。我们觉得我们做了很多福德,放生、供灯、供花、供水、听法……好像都很多,但到底够不够?不是我们说够就够了。

累积福德什么时候到量,可以通过它的果来衡量。所有的功德和福德都圆满了,所有的因缘都具足了,那一定是佛果。如果还没有成佛,说明成佛的因缘还没到。那往下走,什么时候我们登初地了,证悟空性了,相续中胜义菩提心也完全生起来了,具足神通神变了,则说明登初地的福报已经圆满了;如果我们生起了暖位的功德,就说明资粮道的功德圆满了;如果我们生起了无伪的菩提心,就说明小资粮道的福德圆满了。

如果我们连小资粮道的功德都没有,那么相续中的福德是太多还是太少?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如今所做的已经很多很多,仔细观察其实是很少的。我们衡量福报到底是多是少,就看相续中有没有生起智慧,有没有生起某种果。如果满足这两个标准,则说明现阶段的福报已经圆满了。

我们现在还没有登地,更没有成佛,说明福报欠缺很多,必须要更努力、更精进地去学习。上师在这里也讲到:我们要一直抱以学生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学了很多,可以“毕业”了。

在宁玛派《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 》里,有一个关于第三世多智钦活佛的故事。多智钦活佛非常精进,他的弟弟也是一个大德,帮助他管理寺庙。有一天弟弟问多智钦活佛:“你这样每天精进学习,到底要学到什么时候?”他的意思可能就是问活佛到底还要学几年,活佛回答说:“当我成佛时。”多智钦活佛的回答非常准确。一般来说,我们最希望听到说“再学两年就毕业了”“再学三个月就毕业了”。如果有人这样对我们回答,我们觉得这种回答不太负责任。我们喜欢听“学的差不多了”,但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毕业”呢?其实差距很远。

在《大圆满前行》中,大成就者无等塔波仁波切说过:“ 自以为不需要修行是更加需要修行的标志。 ”我们凭什么产生满足心?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不学了?产生这种想法,恰恰说明更需要学习。弥勒菩萨在《辩中边论》中讲,三地菩萨即使已经获得三地的果位,为了求得正法,还是愿意穿越刀山火海。我们不妨想想,纵然是三地菩萨,对求法还有莫大的兴趣,而我们又算是什么呢?

因此,在没有成佛之前,我们应该抱有一种长期精进的决心。当然,如果我们已经登地,由于相续成熟的缘故,自然不需要任何督促,但在没登地之前,尤其是目前的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而应该进一步长时间地去学习佛法。

上师也经常讲,即便是学习世间之事,也不是两三年便可以完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有些念完大学之后还读硕士生或者攻读博士学位,算下来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这样相对来说才可以独立谋生生活了。而我们现在才学了几个月、几年,都不如学习世间之事的程度,怎么能说已经学得可以了呢?

学习佛法不是说一定要学得怎么样,主要是看内心对佛法有没有产生定解。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一样,如果是上根利智,可以在三年内完全通达佛法,没有谁要求通达后还要继续学习,但如果不是这样的根基,则需要一直闻思修,直至获得某种果位,这时可以说积累福德告一阶段,然后还要继续,如果没有成佛的话,还要继续努力。

《入中论》讲,八地菩萨有能力无功用入寂灭定,即便进入这样的境界,显现上,佛还是要弹指放光,让菩萨出定,告诉他虽然已经获得了入起法界灭定的能力,但还没有成佛,还得起定继续精进。八地菩萨尚且如此,何况我们?

因此,通过学习佛教经论,我们知道初地菩萨是什么阶段,八地菩萨是什么阶段,成佛是什么阶段,虽然我们还没有证到佛菩萨的境界,但我们必定知道:修持佛法的过程中,连八地菩萨还需要佛来劝请,还需要精进,何况差得很远的我们?有了如此见解,我们就不会把修习佛法的时间定得太短,不会说只是精进几年,没有效果就放弃。其实我们学得越多,智慧、心量和承受力就越大,我们也会越来越明白,只要没有获得殊胜佛果之前,都需要一再地精进。所以,我们应该为希求福德而精进。

子二、安立理由:

前面讲了“无义耗此生”,那为什么我们在“无义耗此生”?从哪个方面体现“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之前讲过我们没有希求福德,没有希求断除过失,为什么会这样?在这个颂词当中就讲到了安立理由。

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乐,

未曾依教行,未满贫者愿,

未除怖者惧,未与苦者乐,

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

颂词的字面意思是:我以前没有供佛,没有施予众生喜宴的快乐,没有依教奉行,没有满足贫者的心愿,没有遣除怖者的畏惧,没有给予痛苦者快乐,我令母亲感受了十月怀胎的痛苦,只是生起痛苦而已。这以上所体现的就是“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因为应该做的都没有做,应该希求的都没有希求。

下面首先看“吾昔未供佛”。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供养佛陀,这并不是说佛教徒必须要遵守某种仪式,如果不遵守会如何,而是这个仪式的内涵对我们很重要。关键在于,佛陀是殊胜的福田,佛陀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相续中的断证功德都已圆满,我们对佛顶礼、赞叹、供养,就可以引发很多正面的功德。我们发誓成佛,那么对佛的顶礼供养赞叹,就是我们累积福德的殊胜助缘。供养礼赞佛陀的时候,其实也在提醒我们,我们是可以成佛的,我们和佛陀的佛性是一样的。供佛代表着对自己佛性的认同,以此来开显佛性,所以供佛有非常甚深的含义。我们供养佛陀,也可以遣除障垢并获得与佛陀无二无别的果位,可以断除悭贪我慢,可以累积资粮忏悔罪业,可以增上救度众生的能力。因此,供佛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去寺庙供佛,可以在自己家里面摆设佛堂,供养佛像。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讲,不管是纸画的像,还是木头雕的像,智者都会供养,因为它们代表佛陀。总之无论什么种类的佛像,唐卡像、纸像、泥像、铜像……只要是佛像我们就可以供养。

当然,如果不具备增设佛堂的条件,或者有时出门在外没有佛堂,我们也可以观想佛陀安住在十方法界当中。观想佛陀安住在虚空当中也可以,但需要知道佛陀不一定只安住在虚空当中,佛是周遍法界的,然后放上供品开始供养。只不过看到佛像能直接提醒我们“佛就在这里”,这样通过眼睛就可以积累资粮。如果没有条件,可以把佛观想在心中、肩上或者头顶,观想遍十方法界都是佛的显现,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供佛。很多经典、论典中都提到,供养佛陀、菩萨、佛塔、上师等殊胜福田,功德利益非常巨大。

“未施喜宴乐”,“喜宴乐”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喜宴是指修佛塔,修经堂,因为佛塔经堂是能够给众生带来喜乐的一种所依,如果有了寺庙,众生依靠寺庙可以培养福德,如去寺庙听法、转塔、供塔等等。所以,修建佛塔经堂,就像给众生摆下了欢喜的宴会,只要参加就可以获得快乐。如果我们有能力,也可以修佛塔或者经堂。当然,上师说过,如果没有修建的条件,能够提供把自己的家作为修学佛法的场地,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这也是“布施喜宴乐”,因为在这个地方众生感受到了法喜和利益。第二种对“喜宴乐”的解释,是指直接给众生做法布施,让众生生起法喜、得到快乐。

“未曾依教行”,我们学习佛法要依教奉行。“教”一方面是指佛陀的教义——佛经讲应如是做如是取舍,我们便如是实践,这就叫做“依教奉行”;另一方面是上师的教言,上师告诉我们怎样做,我们就应该“依教奉行”。依教奉行非常重要,但有时我们并没有这样做。追究原因,有时是因为不了解“教”,不了解就自然没办法奉行;有时是虽然了解,但烦恼深重,没有办法依教奉行;有时是自以为是,师心自是,虽然上师的教言如是,但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更正确,这是我们学习佛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

我们学习依止上师时,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教奉行,这是一种很深的修行的方式。当然,前提是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位真正可信赖的殊胜上师,这样依教奉行才有意义。如果自己很轻率,没加以观察便选择了一位上师,他可能告诉我们的不是正法,不是正道,如此依教奉行肯定会误入歧途。

而殊胜的上师完全能够解释佛经的密义,并归摄佛经的要义为我们宣讲。因此,依止上师的时候,依教奉行是很重要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佛陀完全证悟了万法实相,通达一切因果之间应做不应做的道理,而上师是佛的化身,一方面他具有殊胜的智慧,知道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另一方面他具有大悲,对弟子完完全全负责任,而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利益。而一个人如果只有智慧而没有悲心,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弟子。因此,具足智慧、悲和能力,这样一位智悲力圆满的上师善知识,他所给出的教言对于弟子来说是一条捷径,他不会让弟子走弯路,他有足够的智悲和力量去引导。上师一心一意指出了应该走的正确道路,而做弟子的我们又很配合,能够依教奉行,这对我们来讲是最捷径的路。

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如果产生“我应该选择另外一条路,我应该如何”的想法,这就是自己的分别心。自己的分别心和上师的智慧比较起来,当然前者是不可靠的,依靠分别心去抉择往往容易出违缘,走错路。相反,如果一心一意地依靠佛陀和上师的教言而行,这就是最殊胜的捷径。

我们也一再讲到,所选择的教言和经典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是伪经,不是某位凡夫杜撰的经书,不是求财求利的假善知识,而是真正的善知识,有这个前提,我们依教奉行的利益是巨大的。

依教奉行也是在打破我们的邪分别念——我们自己认为应该这样那样,这其实都是妄念。我们根本没有修道的经验,当我们觉得应该这样修或者那样修时,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上师是佛的化身也好,或者也是一个有经验的修行者也好,他可以通过正确的经验来引导我们,如果我们依教奉行,二者和合,很快就能悟道。

因此,依教奉行是一种很殊胜的修法,而我们现在看起来对于佛陀和上师的教言并没有依教奉行,这是很惭愧的事情。这便是 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

“未满贫者愿”,贫穷者有两种,一种是财富的贫穷,一种是法义的贫穷。我们如果有钱财,就可以满足财富贫穷者的愿望,布施给他们衣服、饮食、钱财等等;如果有正法,可以布施正法,满足智慧贫穷者的希望。但是我们很悭吝,没有满足贫者愿。这也是“莫名太稀奇”。

“未除怖者畏”,世间中有很多感受恐怖的众生,比如将被宰杀的众生,被欺负的众生,被各种因缘逼迫的众生等等。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应该帮助他们解除恐怖,但是我们没有去做。对我们而言似乎没什么,因为这些鱼鸟的恐怖,我们感觉不到的,其实它们要被宰杀的时候是非常恐怖的。放生的时候,我们觉得动物上了砧板,刀捅到脖子里去,那时去解救它才是解除恐怖。而在它还没上砧板被杀之前,没有感觉恐怖的时候去解救,算不算除怖畏呢?也算。我们提前解除了它的恐怖,没让它们感觉到,那不是更好吗?因此,没有遣除怖者的恐惧,这也是我们的一大遗憾。

“未与苦者乐”,没有给予痛苦者安乐。痛苦的人相续中缺少安乐,我们应该拔苦予乐。但是我们没有拔除他的痛苦,赐予他安乐。有时有能力而没有做,有时确实是没有能力,但是也没有努力去创造机缘。我们没有累积资粮、断除过失,为以后能够帮助众生创造机缘。总之,现在我没有精进没有做这件事。

“吾令母胎苦”,我来到人世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令我的母亲十月怀胎感受痛苦。“唯起痛苦已”,我自己也是唯有感受痛苦。之外,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我都没有做,只是“无义耗此身”。所以,没有希求善法是非常不好的。

这两个颂词包括了很多的内容。比如,“未供佛”,自己没有修持财布施,“未施喜宴乐,未曾依教行,未满贫者愿”,没有财布施和法布施,“未除怖者畏”,没有无畏布施,等等。因此,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没有做过,其他善法也都没做。总之,没有希求这样的善法,的确是很稀奇的事情。

了知之后,我们应该把心专注在精进善法上,如供佛、施以喜宴乐、依教奉行、满足贫者的心愿、遣除众生的怖畏、帮助众生拔苦予乐……都应该精进地去做,只要肯精进,这些事情都可以做得到,人生也就有意义了。

子三、宣说思维于法无信解之过而不应舍弃:

对正法无有希求是有过失的,所以不应该舍弃希求、舍弃信解。

从昔至于今,于法未信解,

故遭此困乏,谁复舍信解?

从往昔一直到今生,对于正法都没有希求过,所以现在遭遇到如此困乏的境界,了解了问题之后,有智慧的人谁还会舍弃对正法的希求和信解呢?

我现在之所以遭遇到困乏,是因为对法没有信解、希求而导致的。现在到底由于什么而困乏呢?很多很多,比如心里的焦虑,身体的痛苦,贫穷无助,修法生不起信心,生不起菩提心,不精进,没办法了解法义……这些都是困乏。导致现在身心困乏、对世出世间法的困乏和对前途迷茫的状态的原因,就是从未对正法真正希求过,或者虽然有但是力量很弱,否则绝不会招致现在的情况。若以前希求正法,就会努力做取舍,也会很精进,像前面颂词讲到的供佛、施于喜宴乐、布施、依教奉行等等,都做到的话,相续中会累积很多功德,现在可能已经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了,绝对不会导致现在的情况。

所以,要摆脱现在的局面只有一种方法——希求正法。所以,“谁复舍信解”?现在开始希求,慢慢可以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开始的时候,结果不一定会立竿见影马上出来。但是应该认定这条道路,完完全全地落实下来,生起希求心,断除过失积累资粮,精进一段时间之后,状况就会慢慢改观的。

以世间的治病为例,如果我们现在得了很重的病,那肯定是以前对饮食不注意等导致的,要想摆脱疾病就要去治疗。刚开始治疗的时候,不可能马上就起作用,但是认定了药方是对的,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后,其疗效就会慢慢显现,疾病就有好转的征兆,渐渐就痊愈了。

现在的困乏,是因为以前没有希求正法,为了以后能够解脱,必须现在开始希求。但是应该知道,现在开始希求,效果也不可能马上就显现,在时间上应该有心理准备。在这段时间当中,也许还会遇到一些困惑、烦恼、挫折、违缘……这都是很正常的。比如求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外在的违缘、心中的违缘,或者各式各样的让我们退道的因缘,应该有心理准备:这些可能在修法过程中出现。如果坚持修下去,过一段时间之后,修持正法的效果开始显现了。正面的福德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厚,负面的因素虽然还有,但是力量已经不强了,因为我们心中已经有对治了。

法王仁波切在一些窍诀书中讲,这时就好像春天的风一样,寒冬已经过去,春天慢慢到来,那时虽然也在吹风,但是感觉起来比较柔和,已不是冬天的风了。尤其在高寒地区,如新疆、东北、藏地等,冬天的风非常刺骨,就像没有修对治之前强劲的烦恼一样。当我们修行正法一段时间之后,烦恼还会生起,困惑、违缘还会有,但是因为修法的缘故,当烦恼生起的时候,感觉已经不那么强烈了。就像到了春天,风还是会吹在脸上,但自己觉得柔和多了,没那么刺骨了。

当我们修习对治一段时间之后,还会产生这些困惑,但是时间很短,力度也弱,这说明内心的智慧开始生起来了。以后我们的对治力越来越强,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弱,这个时候就开始步入正轨,良性循环了。像这样,我们正因为有了希求正法这个转折点,事情开始朝好的方向发展了。

就像历史上一些战争的转折点,某一方从全面防御转成全面反攻,虽然刚开始还会有一些挫折,但是从战略上已经从防守转成进攻,其强势慢慢显现出来,接着就是摧枯拉朽,对方越来越没有能力,直至最后获得全面胜利。

对治烦恼也是一场战争,我们现在是在挨打,被烦恼胖揍,是在全面防御,过了这个转折点之后,从全面防守转为全面进攻,对治的力量越来越强,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弱,最后我们对待烦恼就像菩萨对待烦恼一样,以摧枯拉朽之势使得烦恼完全没有了抵挡能力。

因此,我们要知道自己处在什么阶段,并对未来有个预期,一步一步去修持,遇到违缘也有心理准备和抵御能力,告诫自己这是必然会出现的。度过这段时间之后,功德会越来越增长,乃至最终成就佛果,所以我们不能放弃,不能舍弃。了知此理之后,我们的信解和希求就会逐渐生起来。

今天的课程,我们就学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