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一百一十八课

下面继续学习《入行论》。

壬二:断除于彼不喜之因

“彼”就是寂静处,很多人并不欢喜寂静处,如果一起结伴去旅游的话,可能有点兴趣,但如果让他长时间,在寂静处一心一意地去观修正法,他是不喜欢的。对寂静处不喜欢的因是什么?怎样断除于彼不喜之因?科判讲的就是这几方面的含义。

对寂静处不喜欢的因,是贪著自他,贪著自己的身体、受用,贪著自己和他人在一起,由于这个缘故,他们就不喜欢寂静处。贪著自他其实是欢喜愦闹,喜欢散乱,如果自己的心是这样的,当然对于寂静处就不欢喜了。

下面通过分析观察自他身体的腐朽不净,亲眷于自己无益等一系列教言,来断除贪著自他。断除了贪著自他,再加上前面欢喜寂静处的引导,对寂静处会产生一种欢喜的意乐。科判“断除于彼不喜之因”的含义,可以这样来理解。

下面看第一个颂词: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

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

我的身体死了之后,迅速会腐朽,发出来的臭味让喜欢腐食的狐狸、狼都不敢趋前去品尝,身体的变化最终会达到这样一种地步——“其变终至此”。

通过这个巨大的反差,让我们警醒。现在我们的身体,有些人青春年少,有些人健康无病,有些人虽然趋向于老迈,但还是觉得自己的身体不错,有些人虽然有很多病,但还是很执着自己的身体。所以,将我们现在所执着的状态,和死了之后的状态,进行一番对比,就可以让我们的心趋于冷静。

此处讲到我们死后最终的状态——吾身速腐朽。除了个别的情况,比如有些人在雪山遇到雪崩死了,埋在雪下面,可能死后几十年、上百年、上千年尸体都不腐烂;有些人死后做一些处理,可以保存一段时间。除此之外,在自然的条件下,死后很快就会腐败,尤其是在夏天或比较炎热的地方,死后身体很快腐朽。

寂天菩萨是生长在古印度的热带地区,当时没有防腐处理的手段,一般人死了之后,两三天之内身体就会腐烂,发臭的味道能达到令狐狼都“不敢趋前尝”的程度。狐狸、狼等动物,非常喜欢腐烂的尸体,但人死后的尸体,腐烂后的臭味到了让狐狸和狼都不敢去吃的地步。

“其变终至此”,我们的身体变化到了这种程度,这是让我们从自己的身体最终会腐烂的角度来观修。可能我们会想,观修身体最后的腐烂和现在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关系呢?虽然这个情况我们也承认,但是有什么用呢?反正现在我的身体不臭,没有这么糟糕就行了,为什么要把人死后的事情,放到现在让我们来观修?其实我们需要体会寂天论师的想法。当然,寂天论师真正的想法我们没办法完全揣测出来,但是可以结合一些原理来进行分析。

按理来讲,我执着的是现在的这个身体,应该针对现在身体的过患做一些描绘和破斥,为什么要把观察的重点放在死后,而且是腐烂之后,这样有什么必要?其实,在第五品、第八品等后面部分,对当下我们的身体是如何不净、如何肮脏的自性,也做了观察。实际上,观察哪一个部分,以什么样的方式观察,引起我们内心的思想、境界,是不一样的。

而这个颂词主要是引导我们,认清我们所追求的物体、执着的东西,它最终是什么样的状况。心就是这样的,如果了知了一个东西的最终状态,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有所转变。世间上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比如我们要做一件事情,就会做一系列观察:我学习、掌握了这个东西,拥有这个东西,最后会变成什么的结果,如果结果很善妙,符合自己的预期,那么就愿意追求它;如果发现追求的东西,最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那么追求它的兴趣就会减弱。

结合世间的一些经验来观察,拥有这个法或者东西,最终的结果到底是怎么样,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会影响我们的心态。有两种心态,如果结果很好,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比较踊跃的心态,一定要拥有它;如果结果很不好,不符合自己的预期,那么干脆不要去拥有它,不要去做这个事情好了。所以,结果对现在的心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理,我们现在很执着的身体,那么观察它最后是什么情况?如果执着这个身体,到最后是越变越好,像这样的话就会引发很强的积极性,一定要好好地保养,因为结果很善妙。就好像说修行之后,身体逐渐从肉身转变成光明身,再转变成佛身,结果很善妙,那么我一定要积累资粮。

从世间的层次来看,现在我们所执着的身体,到最后会死,这是大家都认同的,死了之后,它会腐朽,臭气熏天,一文不值。如果现在提前观察,我们所执着的身体,最后变得臭气熏天、非常腐朽,那么我们执着身体的积极性,就会遭到很大的打击,觉得这个身体其实没有什么用,我虽然这样地去爱护它,最后它就是腐朽、发臭。

提前看到身体最终会腐烂,至少会让修行者内心对于身体的执着降低、淡化,而且开始思考:我应该用这个身体做些什么有用的事情呢?如果只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保护身体、执着身体上面,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都没有。

另外,保护它的代价也太大了。一方面,保护它得不到任何的功德;另一方面,因为保护、执着身体的缘故,累积了很多罪业,导致我下一世堕地狱,继续流转轮回。这样看起来毫无意义。反过来,如果我用这个身体,趋向于寂静处修行佛法,就可以得到很多功德和利益,最终趋向于究竟解脱的正路。

所以,我们通过观察身体最后的下场,就可以影响现在的心态。因此,寂天菩萨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我们对待身体的心态。我们不是不喜欢寂静处吗?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很贪着这个身体。那么,贪着身体,最后就是这个结果,其实它很明显,只不过世间人刻意回避死亡的事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通过寂天菩萨的提醒,我们知道了这个身体最后是这个结果,那么从学习了这个颂词、引发了一些触动开始,就要改变我们对待身体的态度:其实这个身体,并不值得我们这样执着、这样投入很多的精力和财物,这是没有意义的。以上是死后腐烂的情况。

而在刚死亡的时候,一个人在死前有呼吸,断气之后变成尸体,两者虽然仅仅隔了几分钟或者一刹那,但是我们对待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看到这是具尸体,马上就很害怕,感到厌恶、恐怖;如果是还活着,还有呼吸,我们一下子就放心了。活到死之间,我们的态度也不一样。

那么,我们很害怕的尸体是怎么样的呢?米拉日巴尊者讲过,见而生畏的尸体,即是现在的身体。我们看到的见而生畏的尸体,和现在的身体构造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有气一个没气而已。这里还不是腐烂的尸体,而是刚断气的尸体,其实和现在的身体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对尸体这么恐怖,对现在的身体不是那么恐怖,难道有很大的差别吗?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对这个问题,我们要认真考虑。

那么,现在的身体还没有死,它是不是真正让我们生起欢喜的因呢?第五品中讲,用智慧剑首先把皮肤剥开,然后把肉剔出来,把骨头打开,有没有精妙呢?没有。死后的尸体是臭气熏天,其实现在的身体也很臭,比如流血、开膛破肚的时候,是很腥臭的。如果没有皮肤把它包住,其实身体非常肮脏。只不过现在身体里面内脏的腥臭,和死后腐烂的腥臭,它的臭法不一样,但臭的自性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死后腐烂的状态,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刚刚死亡的尸体,也没有什么执着的;现在的身体,也没有什么精妙可以执着。总之,不管是现在的身体,刚死的身体,还是死后发臭的身体,都没有一个真正可以让我们去执着的自性。

对于这些道理,我们要去分析、观察、学习。通过佛法的教育,我们就懂得了一些真实的情况。佛法之所以殊胜,就是因为它讲的是我们的实际情况,无常、空性、身体的不净、死后的状态,这些都是实际情况,佛教从来不讲很玄妙的东西。世间人认为佛法很神秘,这是因为不了解,真正来看,佛法讲的因果、无常、空性,没有一个不是我们的实际情况。

了知了实际情况,我们的心就可以从不切实际的状态,回到实际情况中。是无常就安住在无常中,是空性就安住在空性中,像这样,我们的想法和实际情况是一致的,这就是一种了悟。证悟空性的时候,并不是说证悟了一个以前没有的空性,而是本来就是空性,只不过现在了知了它,安住在它本来的状态中,最平常不过了。以前我们认为不空的,不是无常的,只是一种虚妄分别念,我们需要把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思想去掉,安住在最平常的本体中。

真正来讲,学习佛法学到最后就会知道,佛法真的是很简单的。之所以我们觉得复杂,是我们的分别念执着,把事物搞得太复杂。佛法是让我们恢复到本来平常的状态中,空性就是平常的状态。在世俗谛中,无常是很平常的,本来就是如此,只不过我们认为它不是无常,不是空性的。学习佛法是让我们回复到正常的思维,而不是超过现在我们所谓正常的思维,发现一个更深奥的东西。现在我们的思维是额外产生的,不是万法的本来状态,而证悟空性、安住空性才是最正常的状态,但是我们认为空性很玄妙,证悟空性的智慧很玄妙,其实并不是这样。学习佛法之后,我们要了知这种观察方法。

下面这个颂词讲: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

死后各分散,何况是他亲?

这个颂词讲到了万法在世俗谛中聚际必散、生际必死、合久必分自性,教导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其他的亲友,不要产生过多的执着。我们这个单独的身体,在出生之后、没死之前是骨肉相连,死后是骨肉分离。连自己最执着的、与生俱来的身体,最后都要分散,何况是其他的亲友呢?更是必定分散的自性。

佛法中有几个法,对我们修持是很关键的。一个是生际必死,生的边际就是死。一个是聚际必散,例子有很多。我们和亲友聚在一起,它的边际肯定是分散,要么是生离,要么是死别。还有我们的身心,按照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心从前世到后世,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精母血,然后神识入到受精卵中,慢慢发育成这个身体。所以,身心首先是分开的,后来心进入到受精卵中,好像是成为一体,然后骨和肉就连在一起。像这样,我们最初的时候有一个聚。但聚际必散,积聚的最后,身心一定会分散。死了之后,身体留在世间,心趋向于后世,身心分散了,人就死了。

然后是骨肉分散,生的时候,骨头和肉连在一起的,只有骨头没有肉也不行,只有肉没有骨头也不行,所以身体一定是骨肉相连,各自发挥各自不同的效能。如果一个人死了,维系他存在的神识就不存在了,神识一旦离开,骨肉的功能就会消亡。所以他死亡后,身体逐渐腐烂,骨和肉开始分开,先是肉烂,然后骨头再烂,死后各分散。

同样的,我们和亲朋好友的关系也会各自分散。我们和父母之间有一种联系,夫妻之间有一种联系,亲朋之间也有一种联系。当我们住胎之后,或者从母胎里面出来之后,我们就和父母建立了关系。结婚之后,又建立了一种夫妻关系。还有亲人,某个人和我关系好,我把他作为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又有了亲朋好友的关系。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我们建立了很多关系。

但是聚际必散,最终还是会分散的。要么自己死了,要么父母死了,要么丈夫死了,要么妻子死了,最后还是分散的自性。任何一个集聚的东西最后都是分散,生的最后一定是死,高者必堕,这些就是佛陀讲的修无常时非常实用的窍诀。当我们观修这些窍诀的时候,这些事实是比较容易认知的,因为它一直在这里,只不过我们以前没有分析观察而已,忽略了而已。作为有心智的人,我们稍微做下观察,这些是不难认同的。为什么不难?因为事实就摆在这里。难的是我们以此来产生进一步的智慧。

产生什么智慧呢?不过度地执著这些身心、骨肉、自己和亲人之间的联系,因为它本身只是一种暂时的联系而已。不用把它再进一步地固化,或者把它上升到一种了不得的关系,它只是因缘和合之后暂时的联系,暂时的显现。所以,最终都是必定要分离的自性。

但是我们喜欢集聚,不喜欢分离。我们巴不得永远不死,这样我们的身体和心就永远连在一起,骨肉永远连在一起,我们和关系好的父母、夫妻、朋友,永远连在一起不分开;从修行佛法来讲,我和上师永远不要分离,我永远住在这个道场中不分离。这些都是我们的想法,当然这些想法可能很美好,但实际情况并不会如此。

在这个世界当中,任何一个因缘法都是一样的,都是集聚必散的自性。因缘集聚了,就在一起,因缘一坏,它就散掉了。这是最正常不过的,这就是诸法的本性,谁也没法改变。佛陀没法改变,所以佛陀走了,包括大恩上师也是这样的。虽然我们非常地希望永远和佛在一起,和上师在一起,但是,要么是上师先走,要么是你先走,要么是生离,要么是死别,反正分散的自性是没办法改变的。

此颂词和贪著有关,我们贪著于和亲属的关系,贪著于自己的身体,不愿意去寂静处,如果我去寂静处,就会和父母分开,和亲人分开,和我关系好的人分开,那会多孤独啊。其实“孑然此一身”,最后还是要分开的,你不愿意分开也要分开。

但是,被动分开和主动分开,性质和结果都不一样。主动分开是我看到了分散的自性,我有一种心理预期和准备,我是为了更高远的目标去观修的。像这样的话,即便分开也是主动分开的,这样为了修持殊胜的佛法而主动分开,就有很大的功德和利益。自己是主动分开的缘故,也不用承受很大的痛苦。

被动分开不一样,很不想分开,但因为生离或者死别而不得不分开。自己是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的,这个结果一旦到来了,自己首先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也没有一种心理预期,所以自己就会非常悲痛。而且在被动分开之前,自己没有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准备,也没有修一些有益的善法。

那么,主动分开是分开,被动分开也是分开,有什么差别呢?当然有差别。就像上面分析的,不愿意分开导致不愿意到寂静处,当然就没办法在寂静处闻思修,没办法在寂静处累积资粮,对自己和亲人都没有利益。而如果自己去了寂静处,在寂静处修行对自己有利,亲人也会渐渐有所受益。自己在寂静处,增上了善心,增上了功德,在这个基础上给亲人作加持、回向、念佛,他们就得到很大的利益了。

所以,主动分开和被动分开是不一样的。世间人虽然不想和美好的事物分开,但是必定会分开。而如果我们主动分开,到寂静处修行,就可以斩断这些不必要的贪执,不会进一步累积恶业,修持正法也很有希望获得殊胜的境界,这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和帮助。

再看下面的颂词:

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

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

这个颂词也是在说明,亲眷对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出生的时候是独自一人降生,死亡的时候也是独自一人死亡,我们在痛苦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来分摊。那么,这样的亲眷对我们有什么利益呢?

我们所认为亲眷的利益,就是在我们孤独的时候,可以陪在我们的身边,来缓解我们的孤独感,痛苦的时候,他可以来分摊我们的痛苦。如果不认真观察,好像是这样。但稍微分析一下,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因此才有颂词的观察方式。

一般世间人的智慧和观察都是比较粗的。比如我们降生的时候,父母和其他人陪在身边,死的时候很多人围绕,好像不是独自死亡,当我很痛苦的时候,有人在开解我,好像因此痛苦减轻了。但真正来看,我们生的时候是独自一人降生的,虽然看似父母在身边,但那个时候我们根本就不认识父母。当然,小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有没有孤独的感觉我们不知道。

假如说那时感觉孤独的话,也无法缓解。即便是双胞胎、三胞胎一起降生,但在母亲肚子里时,你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你,还是孤独的。你们两个一起降生,在词句上可以说不孤单,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个双胞胎在母胎里面互相聊天、排解顾虑,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

所以,一个人生的时候孤零零来到世界上,死的时候也是独自死。这么多的亲人围绕你身边,死的时候还是要独自趋向中阴。有些帝王害怕孤单,死的时候用很多人来殉葬,这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他想的是死的时候不孤单,但是从因果观念来看,不会因为死的时候把别人杀了,你就不孤单了。因为每个人的业力不同,死时跟随各自的业力飘散,独自去投胎。即便很多人同时死,比如遇到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或者交通事故,在同一时间死,但死完之后,都是随着自己的业力而各自飘散,互相没有什么可以照应的。所以,“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生的时候是孤零零的,以哇哇大叫的方式来到世间;死的时候亲眷陪在自己身边,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活在世间上,自己一个人走,更痛苦。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亲眷有何益?”

“苦痛无人摊”,生的时候痛苦无人摊,母亲很痛苦,婴儿也很痛苦。《前行》中有一段是讲生苦,很深刻,有段时间我思维这个生苦,有一点点的感觉,就觉得整个轮回的世间,如果不解脱的话,还在轮回中降生,还要经受多少次这样生苦?如果是解脱了游戏人间的话,就无所谓,不会有真实的痛苦。但如果是凡夫人,还要无数次的降生,也就意味着还要无数次地感受这种降生的痛苦。

死亡的时候死苦也无人摊,自己念念不舍,在很大的贪心、嗔心中死去,这也是非常痛苦的。前行中讲,一个人死亡的时候四大会分解。这种痛苦,很难以真正去领受,难以去回忆,已经忘掉了。但佛是遍知,能够了知。按照佛经的叙述 ,死亡时候的痛苦犹如乌龟被活活剥掉龟壳一样,四大分解的痛苦是这么严重。这种痛苦,也没有人分摊。

当我们生病、受伤的时候,作为父母,非常愿意代受子女的痛苦,作为孝顺的儿子,也很愿意代受父母的痛苦,朋友很愿意代受自己朋友的痛苦,弟子也很愿意代受上师的痛苦。但是真正来讲,每个人的痛苦都是自己的一种不共的苦受。我们说一个人有五蕴,这属于受蕴。痛苦也好,安乐也好,都是每个人的不共的经验,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代受。你的家人、朋友非常迫切地想要分摊你的痛苦,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我有十个朋友,就可以把痛苦分成十份,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减轻了,但这是不可能的。有一百个人关心你的病,都很迫切地想要让你的痛苦减轻,但是怎么样努力也没办法,最多就是其他人因为你的病痛产生了一种伤心的感觉。除此之外,你真正的痛是没办法到他们身上去的。

有人安慰你,痛苦好象就减轻了。这是因为痛苦有的是属于身体的疼痛,有的是属于心里的忧伤,所以有人安慰就好一点,没人安慰可能突然加剧,仅此而已。除了这个之外,其他的人是没办法分摊我们自己的痛苦。那么,亲眷在我们身边的利益,也就是起到一个安慰的作用,除了这个之外,对分摊我们的痛苦来讲,没有其余的利益可言。

从实际情况来分析,就是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感觉,只是自己的感觉,别人是无法分摊的。有时候我们说我很痛,其他人能感觉到我们痛吗?感觉不了。即便两个人挨得很近,你这种痛他也没办法感觉到。只不过有可能他看到你的痛苦,内心中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但这并不是说你的痛苦到了他身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联系。

上师在讲记中讲到大德自他相换,那是圣者的境界,我们这里讲的是凡夫。圣者证悟了空性,具备安住空性中改变缘起的能力,凡夫是没有的。这里的“亲眷有何益”,其实就是说凡夫的亲眷对我们来讲没有利益。如果是圣者,意义就变了,所以此处不是讲圣者,不是殊胜的佛菩萨没办法代受众生痛苦。这里主要是讲凡夫人,而且还和自己不愿意去寂静处修法有关。之所以不愿意去,是因为贪念亲眷,但贪恋亲眷能改变我们的痛苦吗?不能。

当年释迦牟尼佛因为观察到了老苦、病苦、死苦,也观察到了修行者的快乐,他想要出家,就向净饭王请求。净饭王说,我给你造华丽的宫殿,尽量满足你的希望和要求。太子回答到,如果你能够让我不感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我就不出家。但是父王说,这没办法,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也没办法去代受别人的痛苦。佛陀说,那么我就想一个办法来泯灭众生的生老病死之苦。佛陀为了彻底地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也为了帮助别人摆脱这样的痛苦,毅然出家修行。佛陀看到亲眷对他摆脱痛苦毫无利益,如果待在皇宫中不去寂静处修行,自己及他人的痛苦更没法改变。佛陀考虑了这个问题之后,就离开了亲眷,离开了皇宫,去寂静处观修。六年苦行之后,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佛果。

佛陀成佛之后,受蕴已经泯灭,没有了任何痛苦。而且,佛陀讲法,帮助了多少的人从这样的痛苦中远离啊!从这方面看,亲眷对我们缓解痛苦毫无利益,能够缓解痛苦的只有修行,当证悟空性的时候,才可以从生老病死中远离。

每个人都不想痛苦,都想要快乐,但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此处寂天菩萨讲,贪恋亲眷是没有用的,想要摆脱痛苦,只有修行正法。而修行正法其中一个很殊胜的助缘,就是依止寂静处、闻思修行。闻思修行之后,自己内心中产生了功德,才可以远离痛苦,然后再把这种方式告诉别人或加持别人修法,让他们也能够远离痛苦,这才是对亲眷有利的方式。佛陀成佛之后,曾去三十三天为母亲讲法,也回到迦毗罗卫国为自己的父亲讲法(有的经典中说父王因此获得初果),对其他的亲人和施主讲法,为他们带来很大的利益。所以,最大的利益无外乎是修持佛法。

如果我们想要摆脱痛苦,依靠亲人不是正确的方式。当然并不是说现在一定就要远离亲眷,不过度的执著才是正确的态度。因为过度的执著,没办法给我们带来真实的快乐。我们把亲眷当成一个怙主去皈依,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利益。现在我们有责任义务照顾亲眷,在此过程中尽量多闻思修行佛法,这对我们来讲才最有利益。所以,不要让身体、亲人成为自己修行的障碍,要采取一种比较合理的态度。

那合理的态度是什么呢?看下面的颂词:

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

如是行有道,岂应恋生家?

这是通过比喻、意义相结合的方式告诉我们,对身体和家人应有的正确态度。首先是比喻,如同行走在路上的旅客,他不会执著暂时停留的旅舍。一般在旅行的时候,中间要找一个旅店晚上入住,但这个旅馆再温馨、再豪华,也只是暂时的落脚点,第二天退房后就继续他的旅程,他不会对这个旅店产生很大的执著。对应的意义是,同样,我们走在三有道路上的这些修行者,怎么可以留恋现在生活的家庭呢?暂时的家庭关系,其实不应该留恋。

再进一步看。我们很多人在路上旅行,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和合,共同入住到一家旅店中。这时候,有些人看你不顺眼,有些人看着很顺眼,聊天之后可能就成为朋友了。所以,是暂时的缘起和合,导致我们在一家旅舍入住。入住后,可能再通过不同的缘起,和有些人有一些愉快的经历,有些是不愉快的经历,但是不管怎么样,第二天就各奔东西,不会对旅舍本身有什么执著。

与此道理相似,我们在整个三有轮回中都是旅客。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因缘的和合,或者是前世的善缘或者是恶缘,遇到了自己的父母、孩子和朋友,有些人组建了家庭成为夫妻。这一切都是缘起和合的现象,暂时的因缘聚集,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正如前面所讲,由于暂时的因缘集聚,我们入住到同样的旅舍中。

无始以来的三有轮回中,往前看我们已经有了无数的生死和投生,往后看如果不解脱的话,还会在轮回中流转。我们现在的家庭,父母、夫妻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暂时的显现。在无始轮回中,这是个很小的点。以前走了很长时间,以后还会走很长时间,现在只是缘起的暂时汇合,让我们有了这种特殊的关系。

既然是因缘和合的暂时关系,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才比较合适呢?第一就是不要过度的贪执,不要因为他是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就要必须差别对待。因为这毕竟只是无始轮回长河中一个很小的点,是暂时的因缘和合,所以过度执著的态度是不对的。前面所讲到的旅客的比喻比较容易理解,虽然我们聊起来,可能很熟悉,但是没有必要去过度地执著。因为这只是缘起的暂时汇合而已,第二天就要各奔东西。这一世依靠暂时的因缘,我成了父母的儿子,自己死了之后,还是独自继续漂流。

所以,没有必要在这种短暂的因缘和合中过度执著,尤其不应该因为过度的执著而衍生很多的贪欲心、嗔恨心。对自己的亲友过度地贪著,对自己亲友不好的人过度的嗔恨,然后再因为过度的贪心嗔心去杀生、偷盗、邪淫。按理来讲,这其实都是不必要的。但是,无始以来,众生由于缺乏分析观察的智慧,不应该做的事情反而做了,而且反复在做。

以前我们没有学习不知道,那么现在就应该认真地思考:“寂天菩萨讲的这个道理是不是正确的?我们是否应该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是不是对于亲人过度的执著了?”如果对亲人过度执著,就会对怨敌过度嗔恨,也不愿意去修行。如果不修行,对自他都没有利益。在这样的状态中,还是没办法解脱轮回,下一世再这样,还是解脱不了。直到有一世,自己终于看破放下了,愿意去修行了。从这时候开始,缘起发生转变,自己的心也开始往解脱方面发展,慢慢从三有轮回的这条线当中偏离出来,进入修行的状态之中。所以,过多的贪执是不对的。

再反过来讲,既然有了因缘,成了熟悉的人,或者父母、子女等,有了这样的关系之后,也不要天天争吵打骂,互相嗔恨。我们不需要过度贪执,但也不要每天发生争吵,像怨敌一样去对待,应该产生互相利益的心,相互慈爱。慈爱的心是一定需要的,应尽的责任一定要尽,以慈悲心对待周围的人,当然一切众生都需要,但最主要的还是对身边的人发起慈悲心。最好的方式是不亲不怨的情况下,认认真真修行佛法。毕竟我们都是众生,需要互相提携,互相帮助,所以帮助身边的众生和亲友,帮他们解决问题、安慰他们,暂时来讲都是需要做的。究竟来讲,如果有能力的话,让他们修持正法,这样的发心和行为可以做。

所以,这是一种中道,不是过度贪执,也不是天天吵架、嗔恨敌视。每天保持平和的心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修自己该修的佛法。如果保持这样的心态,我们既可以在家庭里保持和谐的关系,也可以在这样的和谐关系中发展自己的菩提心、促进自己的修行。因为自己是处于不贪不嗔、平和的心态之中,这样自己的修行逐渐会有所增长。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比较正确的心态,不要过度地去执著,也不要过度的嗔恨、生疏、远离、打骂。

上师在讲义中也引用了帕单巴尊者的教言:“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夫妻无常就像集市客一样,我们去集市买东西,遇到一个人,短暂的相遇后马上就分手了。有些是擦肩而过,有些是碰到之后聊几句,马上就各自回家。所以,“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毕竟已经有特定的缘起成为夫妻、亲友,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要发慈爱心,因为本来就是无常的,所以不要恶意争吵。恶意争吵后还会引发痛苦、烦恼和罪业,所以最好以善心、菩提心去对待。

壬三、教诲依止静处:

第一个颂词:

迨及众亲友,伤痛及哀泣,

四人掮吾体,届时赴林间。

等到亲友已经是伤痛哀泣的状态,四个人就抬着我的尸体,把我扔到尸陀林。我在这之前,就应该主动趋向于寂静处,进行修持。

上面所讲的是印度处理尸体的方法。在汉地的话,我们不容易想象,但可以这样理解:人死之后,救护车把尸体拉到殡仪馆、火葬场,几天之后就火化掉,死的时候很多人围绕哭泣,拉走时、火化之前也是如此。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总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届时赴林间”——在这种情况到来之前,我一定要趋向林间修持。之所以这样,前边讲主动分开和被动分开时,已经分析过。

“迨及众亲友,伤痛及哀泣,四人掮吾体”,这就是被动的。如果生前没有主动趋向林间,自己在亲友中生活,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缘而死。这是被动地扔向尸陀林,不会有什么利益,因为在扔到尸陀林之前,生前没有修行,那么死了之后扔到尸陀林,对自己也没有利益。如果在被扔到尸陀林之前,自己主动地趋向尸陀林去观修,这时候是主动的,而且有教言的引导,自己向往解脱,在尸陀林中观修无常,内心中就会生起功德,这是有利的。所以,被动是无利的,主动是有利的。

而且被动的话,死亡的时候亲人很伤痛。一般来讲,按照世间的规矩,人死的时候必须要哭得很厉害,上师在讲记中讲藏地人中也有这样的。其实这是民间的规矩,并不符合佛法。在佛法这么兴盛的藏地也有这样的规矩,那么印度、汉地肯定也是要哭。哭不出来还要专门请哭手来代你哭。那么,假如自己在亲友中死了,身边这么多人哭,不管是真哭还是假哭,在那种气氛中,自己很舍不得亲人,也觉得亲人很舍不得自己。在强烈贪著心的引导下,自己的执着放不下,会严重影响后世的安乐。

《极乐愿文大疏》讲了很多人死之后的贪著。有个小孩子贪著一块烧饼,死后神识不肯投胎,一直在往放烧饼的桶里钻。后来有神通的人看到之后,把烧饼做了法事,小孩才肯解脱。还有一个老僧人贪著自己的一腿牛肉,死后神识进入牛腿之中,到处疯跑。像这样,死的时候有所耽著的话,会影响他生于善处,或往生极乐世界获得解脱。如果死的时候,身边有很多人放声痛哭,自己的心识就很散乱,无法忆念死亡的窍诀,障碍自己获得解脱。有的人死的时候还没有断气,亲友就开始争着分遗产,那么这时候他会产生很强的嗔心。在贪心嗔心很强烈的情况下,要让他神识平安地忆念正法获得解脱,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对他的解脱有很大的伤害。

如果自己主动趋向林间,就不会有什么伤痛。后边的颂词会讲,自己主动走,亲人早就当自己死了,不会有伤痛的感觉,自己对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挂念。自己主动趋向林间,争取到了修行的时间和机缘,这样能一心一意闻思修行,累积死亡时有用的窍诀。通过累积的修行窍诀,本来就有一些把握了,再加上死的时候没有人在身边哭泣,自己也没有可以耽著的东西,就像前面的颂词讲的,只有钵盂、山洞、匪盗不需的衣服,自己的心境很平和,能够忆念窍诀。在这样的环境中死去,解脱往生的机会特别大。这就是教诫我们依止寂静处的原因。

这样的道理我们要多看多思维,按照上师所讲的教言去多观察。通过观察这些教证、理证、公案,我们内心中就会升起一种想要依止寂静处的决心与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之后,就可以尽量减少琐事,即便自己不能够趋向于静处,但是也可以帮助自己减少对亲友的耽著,减少不必要的琐事。自己也可以营造一些寂静的修行环境,或者是在与道友共修的道场,在这样的环境中,以更好的心态和更高的质量进行闻思修行。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