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129节课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入行论》。《入菩萨行论》分十品,宣讲凡夫众生如何从一个具有自私自利心的人,逐渐开始发菩提心,在发起菩提心之后,又让它不退失而再再增长。从凡夫到菩萨,再从菩萨到成佛,菩提心的修行贯穿了从初发心到成佛的整个过程。

要进入大乘菩萨道,必须以菩提心为基础。有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才可以进入大乘的小资粮道;把菩提心逐渐加深然后拓广,逐渐圆满就可以到达大乘菩萨的初地;到大乘菩萨初地之后,入定位就有了胜义菩提心,出定位继续修持世俗菩提心。在不断地轮番修持之下,资粮圆满了,最终就可以获得殊胜的佛果。

其实,从开始发心、中间修菩萨道到最后成佛,乃至成佛之后度化众生,都是以菩提心作为修行的核心和主线。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和《经庄严论》中,以二十二种比喻来宣讲菩提心。从初发心开始,资粮道、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菩提心都有相应的比喻。其实大乘的道就是菩提心的道。我们没有产生菩提心,要让它生起,生起之后,要让它再再地增上,乃至于达到究竟。大乘菩提心的修法,就在《入菩萨行论》十品当中。现在我们学到了第八品静虑,静虑是菩萨六度当中的第五度——静虑度或者禅定度。

菩萨禅定的意义很深,不仅仅是表面像世间的外道或平时我们理解的寂止。外道也修四禅八定,而且可以获得一些神通等,但大乘的禅定、静虑,绝对不止这些。因为第一,它是以菩提心摄受的;第二,大乘的静虑往往和菩萨的无分别智慧息息相关。所以菩萨的静虑度当中,既有通过静虑摄持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世俗菩提心,也有通过静虑摄受的胜义菩提心,就是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或者空性的殊胜本体,所以它又是菩萨的第五度。在修行当中,静虑度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个修行方法。

在佛教的修行当中,静虑或者禅修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经由禅修,我们的心得以调正、调伏,然后安住在最为殊胜的实相当中。第八品静虑,可以说是怎么样让我们的身体和心寂静的方法。在让身体寂静方面,前面讲了远离对财富、对亲友的执著等等;心寂静方面,主要宣讲了远离对异性或者同性等贪著对境的执著。

壬二(于静处生起欢喜)分二:一、略说连接文;二、广说。

于静处生起欢喜:前面提到过怎样依止寂静处,此处也提到了依止寂静处,其实两处不矛盾也不重复。因为前面主要是说我们的身体要远离愦闹依止寂静处,这里是表示心要远离愦闹依止寂静处,侧重点或者宣讲的场合不一样。

癸一、略说连接文:

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

字面意思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应该厌离一切欲妙而非常欢喜地坐在阿兰若或者寂静处,对寂静处产生非常大的希求心。

安住寂静处,在本品中讲了很多次。因为安住寂静处是生起静虑、修持静虑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其实安住寂静处与本品和整个佛法的修持都有很大关联。不管是道场,还是无人的深山,寂静处对于闻思修行,都是一个非常有必要了知的、安住的,或者说需要获得的殊胜助缘,对修持佛法有很重要的意义。

“故当厌诸欲”和“欣乐阿兰若”这两个颂词,一个从反面,一个从正面对比宣讲。反面就是前面已经学习到的“诸欲”,把耽著欲妙引发的种种过患讲得很清楚——今世、后世的过患,或者对于世间、出世间修道的过患。首先讲了贪著欲妙的过患,然后紧接着宣讲阿兰若的殊胜。从一正一反中对比贪著的过患和寂静处的功德,通过这种比较合理的安排和一系列的正理,我们就容易直接产生正见——欲妙是不能够耽著的,有很大的过患;相反安住寂静处有很大的功德,对修行者来讲有很大的必要。作者这样安排的初衷,也是为了让我们便于了知此处的殊胜意义。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再观修,最后一定会对世间的欲妙和世间八法失去兴趣,而对安住阿兰若则会产生很强烈的兴趣。

此处讲到了“厌诸欲”,“诸欲”从字面上看或者没有深思的话,好像觉得没什么重要性,但是只要对诸欲的问题进行一番思考,我们就发现,这个所谓的“诸欲”——色声香味触,其实就是欲界众生的最爱。我们最耽著的其实就是欲妙——好的色法、好的声音、好的味道、好的嗅觉、好的触觉等等,平时如果不修学大乘佛法,欲界众生追求的都是这些东西,对于欲妙的执著已经基本上根深蒂固了。既然如此贪著,那怎么样才能厌离它?要动摇它的根基,颠覆它的地位,并不太容易。

在讲修行法要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告诉我们要远离家乡,远离对欲妙的贪执等等,很多人听了之后就非常恐惧,因为我们平时执著和追求的东西,基本上都和欲妙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但欲妙是不是完全不能厌离呢?也不是。诸佛菩萨证道后,观察众生流转轮回的原因和贪著欲妙有很大关系,所以在经典、论典中讲了欲妙的很多过患,宣讲了引领我们的分别心从欲妙当中生厌烦并解脱的教法。只要我们跟随教法去学习观修、反复实践,内心一定可以成功地远离对欲妙的执著,远离对欲妙的执著,然后再安住在阿兰若。这样的话,修持禅定、静虑、菩提心的一个大好机缘就已经成办了。

因为前面讲到对欲妙的厌烦,下面要讲寂静处的功德,所以这两句颂词表明了科判略说连接文,通过连接上下的方式进行安立。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癸二(广说)分二:一、圆满之特点;二、安乐之特点。

圆满、安乐的特点是指谁呢?就是寂静处。寂静处是很圆满、安乐的,具有圆满、安乐的特点。如果佛菩萨不分析,我们对于寂静处本具的功德就没办法了知,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告诉我们这些特点和功德后,有助于我们对寂静处产生欢喜心。

佛菩萨在经论中宣讲寂静处和菩提心的功德等,有点类似于世间打广告。虚假广告有吹嘘的成分,但真实的广告还是有作用的。如果不知道产品的功能,不了知它有什么便捷,人们对这个产品就不会有兴趣,就不会去购买。通过广告宣传知道产品的功效后,就会让我们产生购买的意乐而去购买使用。

同样的道理,佛菩萨所证悟的境界、我们本具的如来藏的实相、寂静处的功德或者修菩提心的功德等等,虽然它们本身很殊胜,但如果没有通过相当于打广告的作用去宣传,那么一般的众生没有智慧,别人不说我们就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同样,佛菩萨把寂静处的功德一一给我们点出来,一一给我们做推广宣传,我们才知道寂静处有这些功德,然后发愿一定要去寂静处,菩提心有这样的功德,我们一定要修持菩提心,生起对它的一种向往。

所以这是一种类似于打广告的方式。有些人往往认为广告是负面的,其实广告就是广而告之,把他的东西通过比较广大的方式告诉很多人。所以,佛法如果没有佛菩萨去宣讲,没有很多人去宣传它的功效、它的功德的话,凡夫人凭自己的智慧怎么可能发现这么甚深的功德。不论佛菩萨出世讲法,还是很多大德在寺庙、网络上讲法、辅导,其实都有这种作用。佛教就是佛法的教育,对佛法的基本功能、殊胜之处等都要作一番宣传,之后大家才会了知,才愿意学习、愿意修行。

此处也是告诉我们,寂静处这个产品有圆满和安乐的特点,了知之后,我们就愿意趋向于寂静处、安住寂静处。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去寂静处,至少也可以发愿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给自己创造类似于寂静处的环境,以便于自己修持殊胜的佛法。

子一、圆满之特点:

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

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

字面意思是讲寂静处还有圆满的特点。“离诤”:没有争论,也没有烦恼。在这样寂静的山林当中,白天没有人、非人或者其他琐事的打扰,夜晚非常清净,皎洁的明月光非常清凉,犹如檀香一样倾泄在平石上。瑜珈士在平石上打坐观修时“如宫意生欢”,就像贪欲大的人住在宫殿里,能让心里数数地产生欢喜心。

它的意思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这里有一个“离诤”和“无烦恼”。寂静处就是寂静的山林,因为远离了城市、人群,也就离开了很多是是非非,如果我们处在众人聚集之处,肯定会和别人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和联系,有亲人也会有仇人,也会有和自己利害相关的种种因素。只要和自己利害相关,我们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争论就没有办法避免,会层出不穷地出现。如果到了寂静处,远离了人群、城镇,远离了亲人,远离了利害关系,在这种环境当中,自己的心自然而然容易静下来,就不会被很多烦心的事情所扰了。

第二个是无烦恼,这个无烦恼并不是说你到了寂静处,你心中烦恼的根本——贪欲心、嗔恨心自然而然就没有了,很明显颂词不是这个意思。颂词的意思是说:在寂静森林当中,因为远离了琐事、是非、亲仇的缘故,因这些因素而导致的各种烦恼自然就没有了。不是从根本上远离了烦恼,而是离开了争论之后就没有因此引发的烦恼了,所以寂静的山林是这样一种好环境。作为修行人来讲,如果我们经历很多——看了很多,听了很多,每天被很多的事所烦乱的话,那要坐下来听法、思维、修行,即便是强迫自己坐下来了,但心还是很难寂静下来。

比如刚刚我在外面和别人吵了一架,心里非常不舒服,那么这个时候来听课,自己还是被此事所烦恼;或者我们去修行打坐了,此事还平息不下来,即便坐了30分钟,其实自己的心还是烦乱的,时间虽然够了,但是质量一点都没有。该修的菩提心没有修,不该修的这些争吵的过程、自己的嗔恨心和各种分别念,却反复在观修,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

如果我们平常比较平静,没有很多事情打扰的话,坐下来之后就会比较快地进入修行或闻思的状态,有这种状态,我们听法也容易得到法义,思维也容易生起定解,修行也比较容易产生觉受,所以寂静的环境是非常好的。这个地方主要是从硬件的角度来宣讲,在寂静的山林当中,的确有助于我们产生修法的顺缘。

为什么佛法告诉我们平时要知足少欲,或者平时要调伏嗔恨等等?如果我们没有机缘到寂静的山林中,没有条件到圆满善妙的寺庙中去闻思修的话,我们在城市当中应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让心处于一种比较平静的状态,因为平静的状态有利于我们修持菩提心。当我们遇到痛苦或遇到很大快乐的时候,都要尽量让自己平静,这是非常好的。

在修法过程当中,为什么一定要产生智慧,以智慧来对待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只有有了智慧,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用智慧去对待,让自己的心保持在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只有保持在相对平静的状态,我们修持佛法才有基础。如果我们的心处于比如说大喜的状态——极度高兴、心平静不下来,这时要去听法、修法,肯定是不在状态的。如果我们的心处在大悲或者很愤怒、忧伤的状态,这样去修行佛法也很难相应。为什么?因为很多教言让我们不要堕于两边,要行于中道,只有行于中道,我们的心才能保持一种相对的平静。但凡夫人绝对平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心相对地保持一种正常的状态,这时去闻思修行就会比较好,而寂静山林就能提供这样一种顺缘。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意思是说,夜晚皎洁的月光很清凉,就像檀香一样。一说到檀香就好像说香味很好,但此处是指它很清凉,为什么檀香很清凉呢?因为印度的白檀香本身就有清凉的功效。印度人喜欢用白檀香泡水,之后把水抹在身上,就可以让自己清爽、清凉。檀香水一方面有香味,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获得一种清凉的乐受。皎洁的月光照在自己身上,就好像身上抹了檀香水一样,感觉非常清凉。如果身体很清凉,再加上心里也没有烦恼,身心清凉而愉悦,在此状态当中观修殊胜的菩提心,观修正法,也很容易和正法相应。

“倾泄平石上”:月光照在平石上。照在平石上干什么?因为这个平平的石头是瑜伽士和修菩提心的菩萨打坐的地方,在这个石头上打坐、观修菩提心很惬意、很舒适。后面这句讲“如宫意生欢”,为什么“如宫意生欢”呢?因为对于贪欲心大的人来讲,比如说国王,他的宫殿当中应有尽有,陈设有很多享受,而且冬暖夏凉,所以国王进入宫殿之后,心中就会很高兴。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福报的缘故,天帝释只要一进入尊胜宫,他的内心就产生欢喜。就像“如宫意生欢”的情况一样,这个皎洁月光所照射的平石,就是瑜伽士心生欢喜之处。他在这样的石头上打坐,身心愉悦而寂静,再加上观修殊胜的佛法产生着法喜,内心非常高兴。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

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字面意思是:在山林当中,林风悄无声息地徐徐吹送,有福德的瑜伽士下座之后,连在踱步的时候,都在思维利他的菩提心和利众之事。这些颂词把寂静山林圆满的特点表现得很清楚,让我们一看之后就心生向往,只有通过这方面的描绘,才能够让我们心生欢喜,产生强烈的意乐。如果把寂静处描绘得非常凄凉或者荒凉,让人不悦意,那么按照凡夫人的分别心,就不会喜欢在这个地方安住,也不会喜欢到寂静处去修行。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林子中有微风吹过来,让瑜伽士感觉身体很舒适,有福德的瑜伽士在这个地方修行,有时候踱步也在思维利他。凡夫人的根基不一样,上师在注释中提到了福德分两种:一种是世间的福德,一种是出世间的福德;一是洪福一是清福。

有些人对世间的福德很羡慕,有些人则对寂静处的福德很羡慕。对世间福德羡慕的人,就觉得应有尽有很多的资具、财富就很圆满,如果在世间有很大的福报,出门前呼后拥,能一呼百应,高高在上又有权有势,就觉得无比惬意,对这种生活很向往。现在很多人不学殊胜的出地道,都会是这种想法。

还有一些人对安住寂静处的生活比较向往,这种人也有两类,一类人是不修行的,他就是喜欢寂静,如隐士;一类人是喜欢修行的,喜欢修行的人又分两类,一类是外道的修行者,一类是内道的修行者,他们是为了修行解脱而安住在寂静处。

每个人的想法、意乐都不一样。这可能和前世的因缘及今生当中自己所受的教育都有关系,前世的因缘作为主因,今世的教育是助缘。有些人对世间福报欢喜,有些人对寂静处的福报欢喜,有些人对世间的福报恐怖,有些人对出世间的福报恐怖。按照佛法的观点,如果一个人很喜欢寂静处修法的感觉,说明他前世可能曾经与修行和佛法有过联系,或者内心当中有些善根。假如现今对修行方面表现出一种意愿,说明他相续当中的福报是比较深、比较大的。如果对于世间的福报兴趣很大,然后对于修行(不管是在城市当中修行,还是在寂静处修行),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至少说明要么是善根还没有苏醒,要么就是善根可能比较欠缺,因为他对修行和修行的好环境没有什么兴趣的缘故。

如果自己不幸成为这种情况,但是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地去发愿、去发心。以佛菩萨的智慧观察,如果对世间的东西兴趣很大,那可能离解脱道的距离还比较远,如果对于在寂静处修行的兴趣比较大,可能说明对于解脱道离得比较近一些。当然任何事情没有绝对,这是从比较普遍的角度安立的。

“有福瑜伽士”:有福德的这个修行者、瑜伽士。后面第九品要讲瑜伽士的定义——相续当中有止观境界的人就称之为瑜伽士。广义来讲,瑜伽就是相应的意思,不论和佛法相应,还是和上师相应,像这样修持相应行的修行者就称之为瑜伽士。

这些有福德的瑜伽士“踱步思利他”,并不是说这个瑜伽士成天都在踱步,而是说他连在踱步的时候都在思维利他。前面“倾泻平石上,如宫意生欢”,说明瑜伽士是在石头上在打坐,“踱步思利他”是下座之后走在林间的小道上,一边走一边还在想菩提心的意义,还在修持利他的意义。说明他上座、下座,心都没有离开殊胜的菩提心,都没有离开对殊胜法义的观修。如果一个人上座、下座,都安住在这种状态当中,可想而知,他的心中已经充满佛法的智慧,如果自己内心当中已经具足了智慧,那么起心动念绝对都是和菩提心相应的。

所以说这叫“有福”。“有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安立:第一个有福,是说这个人有安住在寂静处修行佛法的福报,能够安住寂静处,本身就是一种有福报的表现;第二个有福,就是他能够观修殊胜的菩提心。不单是他有能够住在寂静处的福德,在这个基础上,他还在观修殊胜的菩提心。能够和菩提心相遇,能够对菩提心有兴趣,能够观修菩提心,也是具有福报的表现。现在我们听《入行论》,如果内心对菩提心很欢喜,或者很有意乐修持菩提心,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我们是有福之人。

子二、安乐之特点: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

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字面意思是:在寂静山林的空舍、岩洞、树下、树洞中,可以任意安住,想住就住,想走就走。“尽舍护持苦”:完全舍弃了护持住处的痛苦。“无忌恣意行”:没有任何顾虑恣意而行,就是悠然自得地修行,具足这样一种安乐。人们对福报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认为,生活在世间当中,一切资具、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就是最圆满了。如果缺少给养,乃至于什么都不具足,他就觉得是很痛苦、很恐怖的事情。但有些人觉得,如果东西太多,事情太多,就会很痛苦、很烦恼,如果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就觉得很快乐,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能够安住在空舍岩洞当中,在完全没有城市一般居家生活资具的前提之下,还能对这种空舍或寂静处的生活环境产生欢喜,他肯定对心灵的修持有着很强烈的欢喜心,如果没有很强烈的欢喜心,他是不会愿意住在这个地方的,而且这种安住不是被迫的。在古代如果你做了错事,朝廷可以把你流放到边远的苦寒之地,那是被迫的。但修行人不是被迫的,既没有人用枪和刀子逼着他,也不是他走投无路,他是自愿选择到这种地方去的。说明他对心灵的修持有很强烈的意乐,想解脱的心态非常强烈。

如果对世间的欲妙执著很大,就很难在寂静的山中安住。在很多大修行人的眼中,寂静的山林具足了一切圆满,如果我们没有安住那种状态,可能很难发现它有这么多殊胜的特点,甚至会觉得这些地方不能住。有些人喜欢寂静处和山林,但都是暂时的——山里面的空气好清新啊!心都好像被洗过一样,好干净啊!其实只是短时间去旅游一下,或者在城里住长了,到另外一个环境中有新奇感,最多住一两个月,如果让他长时间一直住在这个地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肯定不愿意。这个地方不是去旅游的,而是要长时间在此观修殊胜的法义。如果没有一个很强烈的想要解脱的心,这种环境很多人住不下来,没办法享受这样的清福。

这里讲到了环境“空舍岩洞树”。空舍是山里一些简陋的、没有人住的茅棚或房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可以遮风避雨,对于修行者来讲就是很好的、圆满的修行之处了。

岩洞就是天然的洞穴。洞穴也分很多种,有些很潮湿、很难住;有些洞穴向阳、很干躁,附近也比较容易打水,燃料、树也比较多。从历史上来看,不管是藏地还是汉地,很多修道的祖师都喜欢安住在山洞中,因为山洞是天然的,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住。很多大德以前修行的山洞,现在也成了朝拜之处。在藏地这种风俗尤其明显,汉地虽然很多祖师也住过山洞,但是朝拜山洞的习俗不盛,很多人喜欢朝庙,如果听说这是某大德住过的山洞,可能没什么兴趣。在藏地,比如莲花生大师、无垢光尊者、贝若扎那这些大师住过的山洞,很多人都会去朝拜,觉得这是大成就者住过的地方,加持力很大。很多修行者也喜欢寻找以前大德住过的山洞作为修行的地方,在此修行可能很容易成就,他们有这种观念,的确也有这个缘起。无垢光尊者老人家在《禅定休息》里讲过,要寻找一个修行最好的地方,最好就是以前的大德成就过的地方,在这里修行不会有非人的障碍和违缘,修行很容易成就。

树的环境有两类:一是树下,一是树洞。树下是指大树下面平坦的地方,可在这个地方打坐。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的时候也是在树下安坐,成佛的前夕也是在菩提树下安坐,修行人安住树下有很好的传统。以前我和很多道友朝山、朝拜的时候,看到大树下面有比较干躁、平坦的地方,都会说在这里打坐、修行比较好。虽然真正能在树下打坐的人可能一百个人中都没有一个,但一看到这个环境都会这样说,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山洞闭关好,这个树下打坐好,说明心中有这个观念。

还有一种是树洞。有些大树很老就中空形成一个洞,有的大德就住在里面修行。“随时任意住”说明他很安乐,什么时候来住都可以,有一种很随意、惬意的感觉。“尽舍护持苦”,就是与世间的住处做对比。世间的住处我们会很执著:这个房子、地皮是我花钱买的或租的,是我投入精力装修的,这是我的家,我必须要保护好等等。哪个地方漏了要去补,时间长了还要重新装修。有时是方便自己住,有时纯粹是做给别人看——虽然自己住还可以,但是怕别人看起来太寒酸不好意思,有很多护持的痛苦。现在有些人把房子、住处当成投资,房价一降他就很担心,投资缩水了怎么办?表现出对房子的护持之苦。

如果住在森林当中,就完全没有护持的痛苦,这些空舍、岩洞、树洞是不需要护持的,你想住的时候就住,不想住的时候,把简单的东西拎起来就走了,也不用找人看房子或者安防盗门,这就是一种安乐。很多人不了解,他觉得,如果我在大城市里有一套比较高档的房子,就是一种安乐。看到修行人在深山当中没有房子,或街边的流浪汉没有房子,他就觉得他们好痛苦、好可怜。虽然你拥有这些东西,但是你在寻找房子的过程中,或者为了得到房子挣钱的过程、买房的过程、还有整个护持的过程,其实都是非常烦杂而痛苦的。自己的分别念、自利心一直在护持它,执著它,出去上班的时候,就担心我的房子怎么样了,或者地震的时候房子会不会出问题?这表现的是什么呢?就是一种痛苦。如果我们有这种业力,肯定会感受这样的痛苦,其他的修行者如果有福报住在山林里,他就不会有这些护持房子的痛苦。

上师在讲记中也提到,有些人可能修行还不到位,对山洞和一些深山里的房子也精益求精地去装修、护持,但总的来讲不多,而且和世间人比较起来,可能他的痛苦要少得多。“无忌姿意行”:他没有任何顾忌,出去之后没有去想:我的山洞没有锁门怎么办?或者我的山洞被人偷了怎么办?假如问如果房子垮了怎么办?反正它是茅棚,搭建得很简陋,塌了之后重新盖起来就可以。他在住所方面花的时间、精力和分别念都不多,就省下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然后就可以去观修菩提心了。“无忌恣意行”就是很悠然自得、很潇洒、很随意地去行持殊胜的佛法。

这些安乐的特点,必须要分析观察之后才能体现出来,对于修行者来讲尤其如此。一点都不修行的人,怎么跟他讲寂静处很快乐,他怎么想也不会觉得是很快乐的。就好像有些人吃惯了中餐,不喜欢吃西餐,别人跟他介绍西餐味道怎么好,怎么好吃又营养,反正他的心就转变不了,怎么都觉得不好吃。如果他对修行方面一点兴趣都没有的话,再怎么介绍山洞——你看这么好的山洞,又干躁又怎样,他说这个山洞怎么好呢?全是石头,什么东西都没有,绝对产生不了兴趣。所以觉得好也需要一定的习性、习惯,和善根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强迫也强迫不来。并不是所有的人学了之后都必须要产生欢喜心,否则就是不重视,也不是这样。

有些人你不跟他讲这些,他也自然而然会去;有些人你再给他讲,他也不愿意去;但是中间有一部分人,你讲了他就愿意去,你不讲他就不会愿意,所以针对这部分人给他说,他知道之后就会开始留意山洞安乐的特点——看山洞或者寂静处、或者一种简单的生活,有这种快乐的地方,他至少可以发现,至少可以慢慢去转向,慢慢成熟修行。

人的根基千差万别,就像上师以前经常讲的,我们的手伸出来五根手指长短不一,每个人的根基是不一样的。我们讲了之后,你马上能够转变也不可能,《入行论》学完之后我们马上变成菩萨也不可能。但转变是逐渐的,学完、思考之后,他的心就逐渐朝修行的方向去转变了——以前对欲妙的执著很强,现在就可能减少一点,或者至少对以前的生活方式和错误观念产生了一点怀疑,虽然还没有产生初地菩萨、佛那样的成就,但有些动摇、怀疑,都算一种成就,至少迈出去了一步。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

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第二个颂词这样表现安乐的特点,“离贪自在行”:离开贪执自在而行,和谁都没有什么牵连。这种知足闲居的生活“王侯亦难享”,国王大臣也很难享受到这种欢乐。如果真正找到这种欢乐,它是非常强烈、稳固的。

这里讲到知足的快乐和少欲的快乐。知足是一种快乐,所谓知足常乐,如果对现在的情况能够知足,这个人内心中的幸福指数就比较高,或者比较容易产生幸福感。虽然可能还有更好的阶段,但他觉得现在就很不错了。

“少欲”:指没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或大的贪执和欲望。一个人如果比较少欲,就比较容易获得快乐。多欲多求,越多欲,越不可能通过物品的获得而得到满足。追求贪欲就像喝盐水一样,越喝越渴。贪欲之道就是这样,永远不可能因为获得某种东西而满足,永远满足不了。

如果少欲就不会出现恶性循环,知足者、少欲者容易获得快乐,因为快乐和外在资具、物质的关系不是特别大。当然,欲界众生完全离开物质获得快乐的机会很少,几乎没有。不穿衣服、不住房子、不吃饭、和资具完全没关系的人是有的,如有些修特殊苦行的人:像印度的裸体外道不穿衣服,树下就住了,有些人修辟谷也可以不吃东西。但这种人太少了,尤其对于现在城市里的道友是不现实的,没有任何资具和物质基础是不行的。但是知足的快乐和少欲的快乐同物质的关系不大,你只要知足,可以维持生计就相当满意,就很幸福,这样其实非常好。

我们怎样才能达到比较幸福快乐的状态呢?真正做到知足少欲的这类人比较容易感觉到幸福。如果财富很多,什么愿望都能达成,但完全想靠物质得到幸福还是很困难的。因为物质也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福报大、能力大可能比较容易得到,但很多人缺少这样的能力。现代社会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的状态很普遍,没法获得就会感到忧伤、失落,或者虽然得到了,又会在更高的标准中感受挫折。

如果快乐和物质方面的关系很密切,就不太容易获得快乐。相对而言,如果一个人能够知足少欲,和物质方面的关联不是很密切,因为不是很密切或很大的缘故,就比较容易生起满足感,产生欢乐的心态。

“离贪自在行”:如果你离开这种贪执,离开高档物质的追求,就会“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谁亦不相干”并不是谁都不想、不关心,他对众生的苦乐很关心,修持的重点就是这个。因为必定是在寂静处修行,与其他众生没有什么牵连,其他众生的行为语言对他的修行很难产生影响,所以感受到的这种快乐“王侯亦难享”。国王虽然一个国家都是他的,大臣们也位高权重,有很多财富和特权,但是他们很难享受这种由知足少欲闲居而获得的快乐,而修行者是可以享受的。

讲寂静处的功德是为了让我们对寂静处生起欢喜心,产生欢喜心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还是修行佛法。在这种环境中去调心、调烦恼,修持菩提心才是真正的重点。在嘈杂、烦恼的环境中调心,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在寂静的环境当中修心,前提是你已经掌握了修行的窍诀,对于修法没有什么疑惑,一方面确实会很快乐,另一方面也会很容易修持殊胜的菩提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中把菩提心修起来,获得和佛法相应的功德。

王侯的快乐和修行人知足闲居的快乐,二者的发心和基础是不一样的,而知足少欲的快乐必定是哪些对心灵修持有兴趣的人才能获得。虽然王侯的快乐在世间中是人人羡慕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快乐比王侯的快乐还超胜。有些人以前根本感受不到在精神方面、心灵修持方面的快乐,现在他们可以从这方面转变自己的思维,就不会觉得在深山中修行的人很可怜、很悲惨了。而我们现在想要获得解脱,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怎么样提升心灵方面的修持。

要认真体会这里所讲寂静处安乐的特点,就要站在思考的频道上去观想,才能知道寂静处的确具有安乐。否则,我们一方面耽著现在的世俗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去体会寂静处的安乐,就很难从内心中真正认同。或者即便认同,暂时性地换一换环境,追求另外一种新奇的生活方式,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舍弃一切去森林中修行,很多人就难以做到,所以这里讲了对寂静处生欢喜的功德。

本课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