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141节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大家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宣讲凡夫如何抛弃自私自利的作意,从而生起利他心。从生起利他心的那一刹那开始,就踏上了修持广大利众的菩萨道。怎样生起利他心呢?《入行论》中讲了很多殊胜的窍诀。要了知如何进入菩萨的修行行列,本论的教言、窍诀是至关重要的。

如华智仁波切所判,《入菩萨行论》前三品主要是讲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四、五、六三品是生起之后不退失、不失坏,第七、八、九品是在不退失的基础上,再再地增长。

现在我们学到第三部分——菩提心不退而增上。第七精进品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都能够增上的殊胜方便,第八品是世俗菩提心能增上的方便,第九品是胜义菩提心能增上的方便。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品。既然第八品是世俗菩提心能增上的方便,那么这一品所讲的内容,都是想方设法保护我们相续当中已经生起来的菩提心的种子,让它不退失,在这个基础上让菩提心再再地增上。如果以前我们的菩提心是相似的,通过第八品的学习,让它变成一个真实的菩提心;虽然以前我们的菩提心可能是真实的,如果力量很弱,通过第八品的窍诀让它变强大;如果以前我们的菩提心是想起来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来的时候不明显,我们要让它变得非常明显;如果以前这个菩提心是有勤作的,那么修习第八品的内容,要让它变成无勤作的。不管怎样,第八品就是让我们的菩提心能够再再增上的一种殊胜的窍诀和关要。现在我们学习的内容,在第八品当中是属于世俗菩提心增长的正行,里面讲到了自他相换。

现在我们学习自他相换的法相,分五个科判,前面的四个科判已经讲完了,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五:摄义。摄义就是把前面所讲到的自他相换的法相的内容进行一个归摄。

癸五(摄义)分二:一、意乐;二、行为。

子一、意乐:

如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
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

第一、意乐分两个颂词,我们已经学了第一个颂词,今天学习第二个颂词。前面讲过,我们如果想制止自己或者灭除他人的痛苦、伤害,那么就必须要抛弃自己或者抛弃自私自利的想法,然后珍爱他人犹如珍爱自己,我们要产生如是的意乐。那么进一步,在另一方面是这样讲,颂词中提到:

意汝定当知,吾已全属他,

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

字面上的意思是:心识啊(意就是心识),你一定要了知!现在我已经完全属于其他众生了,从这个时候开始,除了产生利益众生的想法之外,千万不要再想其他伤害众生的事情,再也不要想怎样为自己承办利益等等,这一切都是完全要抛弃的。

下面进一步分析“意汝定当知”这句话,其实点出了一个重点,“意汝”就是自己教诫自己,“意汝定当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我们学习佛法,尤其是学习《入菩萨行论》这种教言,不是为了学习之后去观察别人,而是说“意汝定当知”——这个教言是针对自己的教言。现在我们属于调心的阶段,如果我们的菩提心已经真正成熟了,像殊胜的大恩上师或者佛菩萨一样,已经具有本来圆满的菩提心,那么我们心中的所思所想,自然而然就会围绕众生的利益而转。但现在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如果不注意,在以前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一方面也不懂得观察,但是学习了佛法,有了一定的佛法知识之后,因为内心有傲慢心,也有喜欢观察别人过失的习性,再加上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佛法知识基础,把这几点结合起来,就很容易通过学习的教言观察别人:这个张三有没有发菩提心;这个李四虽然说已经发了菩提心,进入了菩提学会三年、四年了,但是看起来还是没有产生菩提心的样子。虽然我们可以这样观察,但是这样观察对我们自己修心没有任何的利益。

所以《入行论》中所讲的这些含义要仔细了知,第一,“意汝定当知”,一定是反观自己的教言;第二,“意汝”的“意”,主要是心识的意思,所以也是告诫我们的心识。因为整个佛法都是调心的一种教言,尤其大乘道就是调心、修心的法门。第一是观察自相续,观察自己;第二是观察自己的心。

这个科判是讲意乐,而行为是依靠意乐而转的,意乐清净了,行为就会跟随清净;如果意乐不清净,我们在外在上显现如何广大的利众行为,其实都和利他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一定要让我们的内心产生殊妙的意乐,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呢?——“吾亦全属他”,我们自己已经完全属于他,“他”就是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我们都是围绕自利而转,基本上没有考虑怎样去广大利益他人,这种思想、意乐没有产生过,现在既然已经跨入了菩萨道,就应该产生这种殊胜的意乐。

打个比喻,好像我们发誓趋入到某一个团队中,既然我们已经发誓了,那么之后的一切所思所想,都应该为了利益这个团队,或者为了团队的利益而奋发。加入团队之后,自己的想法就不重要了,一切以团队的利益为主,至少在团队时是这样。

比如,加入到某个公司、团体一起工作的时候,当以团体的利益为重。又比如,我们生到某个家族当中,从生下来开始,通过这种血缘关系,我们就属于这个家族,既然已经属于这个家族,从世间的传统来讲,我们的种种行为都应该为了利益这个家族而进行奋发。

我们通过这些比喻分析,现在我们愿意加入佛家族,愿意修持利他的菩萨道,从我们发誓进入佛菩萨家族的这个时刻开始,其实我们的一切所思所想、所有行为,也都应该围绕着佛家族的主要事业——利益众生而奋发,围绕这样一种核心而转,所以“吾亦全属他”,我们已经完全属于一切众生了。

世间的家族可能是阶段性的,这辈子我属于这个家族,下一世也许属于另一个家族;我们加入世间的团队,可能一段时间属于这个团队,也可能一段时间进入另外一个团队,但现在我们所选择的趋入菩萨道的修持之道,这是永久性的,既然是永久性的,我们就要发一个非常长远的心。

我们发誓进入这种利他的传统,从现在乃至一切众生没有度尽之前,都要有这种非常坚固的想法。以前有些道友感慨,世间都在提倡爱心,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内心中有爱,他的内心会比较温暖。某些宗教提倡爱,教义基本上也是良善的,至少针对某类众生来讲是这样,但是如果真正把这个所谓的爱,做一个阐释、分析的话,其实真正来讲比不了大乘菩提心的爱。这种爱没有条件,没有一个所缘,没有一个界限。

世间的爱只属于某个人,或者只属于和我们关系好的人,除了当前所爱的人之外,其他人的死活是不关心的。或者除了我们团体之外的其他人,就不属于我们爱的对象了。一些宗派说我们要爱全人类,就排除了人类之外的众生,潜台词就是只有人属于我们爱的对象,其他众生我们可以不爱,不爱的方式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不关心它们、杀死它们,把它们当成我们餐桌上的食物,这就是它的局限性。

有些人说除了爱人类之外,还有一些宠物要爱、野生动物要爱,都简别了某些东西,除了所要爱的范围,范围之外的众生,就不属于我们爱的对境了。但大乘的佛法不是这样的,大乘的佛法所爱的范围是一切有情,只要是有心识、有感受的众生,都属于利益的对象,都是我们要爱的对象。这个地方讲得很清楚,“吾已全属他”。

上师在讲大乘菩提心的时候,经常提醒我们,因为一提到利他或者利益众生,我们脑海当中自然就锁定了一部分众生,或者是锁定了人类,或者锁定了身边这些宠物、比较可爱的小动物,对其他的众生就没有思考过,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利益,而且利益的时候都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只要还有一个众生在轮回中流转,那么我们这种精进、利他的想法就不会停止。

我们要发起“除利有情想”这种殊胜的意乐,除了利益一切有情的想法之外,不能够再想其他的。我们要训练相续,通过训练达到一种非常纯熟、圆满、清净的意乐状态,让内心中充满利他。对我们而言,这种标准显然有点过高,但不管怎样,最后要达到这种标准。

什么是思维其他事情?比如伤害有情的想法、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抛弃众生利益、无记的想法都是要抛弃的。我们内心要产生这样的意乐,这样的意乐从哪里来呢?我们不要忘了,科判是在讲自他相换,自他相换首先是一种见解,第二是一种目标,第三也是一种修法。

首先我们观念上要转变,应该知道自他相换,第二就是要明白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们要去利益众生,让众生获得快乐、离开痛苦。第三,自他相换本身也是一种修法,通过施受、观修呼吸的方式,开始不断地训练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能够比较自然地安住在自他相换的状态当中,所有的修法都是围绕这个而转。

这对初学人来讲要求的确比较高,因为颂词讲的是一种菩萨的标准境界。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菩萨,你可以拿《入行论》的颂词来给相续中的菩提心作印证。有时我们觉得我已经有菩提心了,已经是菩萨了,很了不起,有点飘飘然,有点傲慢。但问题是:你是不是菩萨呢?我们可以拿《入行论》的这些颂词来印证、对照一下,颂词当中所讲的境界、意乐、思想,到底我们生起来没有?如果一对照还没有生起来,就可以打消我们相续当中的傲慢。

或者我们也可以经常拿这个颂词来作比较,我们这段时间修菩萨心有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没达到还需要继续努力、精进。《入行论》所有颂词所表达出来的意义,都是菩萨的思想。高高在上菩萨,他们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菩萨的内心思想到底是怎么样?他们怎么样安住?其实这些颂词就是表达了菩萨或佛相续当中利他的思想,这个颂词是属于菩萨的标准境界。

有时说我们已经产生菩提心,到底有没有产生菩提心?泛泛来讲,如果标准不严格,我们可以说发了菩提心。有些人有想发菩提心的意思,也有人真正开始观修菩提心,内心中多多少少有些菩提心的感受,但是不是真实生起了菩提心呢?就可以用里面的颂词作印证。以前禅宗开悟的时候,有些修行者会用《楞伽经》或者《金刚经》印证自己的修证是不是正确,或者请上师印证。

我们有没有菩提心,就拿《入行论》这些颂词来印证一下,因为里面的思想是菩萨的标准境界。既然它是菩萨的境界,那么我们就用《入行论》颂词的尺子,来衡量一下我们的菩提心,到底有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符不符合它的标准?如果和颂词所讲的境界完全一样,都能够对照得上,我们相续当中一定有菩提心;如果某个地方对不上,或者说用它的尺子去印证、衡量我们的心态时,还差了好远——比如菩提心的尺子量出来是一条直线,而我们的心可能是弯弯曲曲的一条曲线,离菩提心笔直的标杆差了很远,没有和它重合,有的时候虽然重合了,但是高度不够。假如菩提心是两米的尺子,也许我们相续当中生起的菩提心只有一米,或者只有半米,这样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我们的菩提心是不是真实的菩提心,可以去观察,打破我们的傲慢,然后知道还要继续努力。

我们在讲《入行论》这些境界的时候、在和道友交流及自己看书、观察内心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一种比较沮丧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确没有产生《入行论》当中所讲的标准菩提心,自己离《入行论》所讲的标准还很远,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虽然这是标准的境界,作为初学者来讲,一下子达到这个标准是有困难的。

尤其在发菩提心的时候,我们一反观,还是会发现今天在这个事情上自私自利心比较强,或者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和别人争吵,或者自己当时产生了伤害众生的意乐等等。其实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讲,在我们发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的最初,有一些想法也是正常的。不管怎样,在修菩提心的过程当中,虽然还是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自私自利的心,但我们也应该觉得欣慰,为什么呢?因为相对于没有学习《入行论》之前、没有接触大乘修心教言之前,和现在有时候还会产生自利心的状态相比,已经算是进步很多了。以前没有这种概念和思维方式,现在知道利他和修自他相换的重要,也多多少少修了一些、有所改变,其实这对初学者来讲,已经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了。但我们不要飘飘然止步于此,要进一步看到菩萨更高、更圆满的标准,还要继续往前走,不管路途多么艰辛、困难,也要下定决心走下去。我们的意乐是:有朝一日最终一定要达到颂词所讲的标准,我们再来看《入行论》,用这个颂词印证的时候,如果和颂词所讲的境界一模一样,完全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就说明自他相换的菩提心意乐已经圆满了,那时的确佛菩萨也会替我们高兴的。

子二、行为: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

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

我不应以他人的眼睛成办自己的利益,也不要用他人的眼睛邪恶待众生。上师讲,有些注释中是这样翻译:“不应以他眼为自利而视”——不要用他人的眼睛为了承办我们自己的利益而去看其他的色法,也不要用这种眼睛等,为了自利而去伤害众生——“邪恶待众生”。颂词有不同的翻译和解释方法。但不管怎样,这里讲到我们要一心一意用我们的身体、手脚、眼睛、心识等诸根去利益众生,既然我们真心想要修持菩萨道、利益众生,我们就要尽量地,或者说最后不能够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我们在利益众生或者修利他心的过程当中夹杂了自己的利益,我们就没办法完全利他。

为什么修利他心时夹杂自利就没办法完全利他呢?应该这样去观察:我们无始以来的相续当中,已经充满了自利的想法,早就已经习惯了从早到晚为自己的利益而奋发的模式,在修利他的过程当中,假如利他和自利有利益上的冲突——如果没有冲突我们都是好修行者,我们肯定觉得我们会利他,心比较清净,做这个行为也会比较愉快,但是如果遇到了利益冲突,我们内心的天秤就会自然而然向自己这方倾斜了,为什么这样讲?前面我们再再提到,无始以来我们早就习惯了为自利而奋发,这个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而利他的思想是新生的,力量很微弱,一旦有了利益冲突,我们很自然就会偏向于自利。

所以在修心或者行为过程当中,尽量不要夹杂自私自利的想法和自己的利益。夹杂之后,你就没办法完完全全地做到利他,如果要完完全全地做利他,就必须抛弃自利的想法和行为。颂词就是这样讲的,我们不要用他人的眼睛为承办自己的利益而去看,也不要用他人的眼睛邪恶待众生。比如眼睛是其他人的眼睛,既然是其他人的,我们就要为了利益其他人的利益去看;那么手脚也是其他众生的手脚,所以也不能用手去打其他人,用别人的手去打众生,用众生的脚去踢众生,用众生的眼去瞪众生,这方面当然就不合适。这是讲菩萨的境界,相续是菩萨,当然就会产生殊胜的境界。

为什么明明是我们自己的眼睛、手脚,却说是他人的眼睛、手脚呢?我们要知道里面的道理,如果不知道,我们在进行思维、实践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疙瘩没解开,修起来也会比较勉强。我们发了菩提心之后,一切行为都要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奋发,里面不能有自私自利的考虑,这是一再强调的根本思想。

如果用比喻来讲,比如朋友请你帮忙粉刷一下墙壁,我们给朋友承诺,答应了“好的”,就说明天上午或者什么时候来,从理论上来讲,你只要答应了,你做这个事情时,你的身心就属于这件事情了,你就属于这个朋友了,因为你已经答应了给他做事情。我们必须想,今天怎样把朋友的房子刷好,把事做好,自己的手脚也只能为这个事情去奋发,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一边干活一边想自己的事情,一边干活突然说我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我要提前撤退了。当然有些时候这个事情不是很大的事情,所以你如果突然有什么事情要离开,朋友也不会说什么。但是真正从理论上、道理上来讲,既然你承诺了,如果是一个世间当中标准的正士、一个正直的人的话,那么今天上午的时间,你是肯定属于这个地方的,你是肯定属于这件事情、属于这个朋友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允许你产生自己的想法,或者不允许你再用自己的身体去做其他事情。

再从大的方面去看,既然我们发誓要投入利益众生的事情当中,我们已经承诺了,发誓一定要做这个事情,那么从发誓愿的这个时候开始,你就整个人属于利他的事情了,你的一切已经属于众生了。我们发了菩提心,从现在乃至于一切众生度尽、一切轮回变空、一切众生成佛之间,我一定要奋发,一直不停地精进做这个事情。

从现在开始乃至于我们的事业没有圆满成办之前,我们的心完全是属于利众这个事情的,我们的眼睛是为了利众,我们的手脚也是为了利众,哪怕我们这一世的身体用到最后坏了,我们下一世再换一个新的身体来。不管怎么样,他所有的想法、身体,都不是属于自己的,都是属于众生的。我们从这些比喻看也可以了知,为什么发了菩提心之后你就属于众生了,眼睛也属于众生了。

那个比喻如果从很严格的角度来讲,你只要答应给朋友做事情,或者给哪个公司做事情,或者承诺做这个事情,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的眼睛是属于这个事情的,你是属于这个朋友的,你的心也是属于这个事情、属于这个朋友的,其实就是这样。

我们只要答应去利益众生,趋入到利益众生的事情当中——我们的眼睛当然是属于众生利益的,我们的行为、思想都应该只是属于利众的大事业,如果产生了利益自己的想法,就是把本来应该属于利众的眼睛用于利益自己。如果把本该属于利益众生的手脚,不但不用于利益众生,反而“邪恶待众生”——瞪众生、或者用手扇众生耳光、用脚去踢众生,让众生痛苦,当然就是不应该的。

从这些方面观察,菩萨的心态非常伟大、非常清净。我们在看到和思维这些颂词的时候,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觉得这个颂词好像有点勉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这个颂词好像怎么解释都觉得有点别扭,或者觉得这个道理的解释很牵强,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并不是这个颂词的意思真有多么牵强,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菩萨的不一样。我们是按照世间人的方式思维,而菩萨是站在很高的高度,用菩提心在思维,从利他的角度来思维。所以,现在我们带着自私自利的心去看这个颂词,去看菩萨的境界,当然会觉得这些地方有些想不通。

有时就觉得怎么会这样?明明是我们自己的眼睛,我们在发心利他,众生应该感恩戴德才对,为什么我们还要一味地迁就众生啊?因为我们内心当中还保留那种以我为尊的思维模式,一看到这个颂词,自然而然就把把颂词拉低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当然就觉得有点想不通、有点别扭,这也是很正常的。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心提高到菩萨的心、菩萨的智慧、菩萨思维事情的高度去思维,这时候就一切都讲得通了。一切都是以利他为前提,以利他为核心,我们既然已经发愿利他,我们自己的一切都是属于众生的,从那时开始就没有一个东西真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也应该循序渐进,刚开始的时候是达不到这个标准,但是通过不断修学菩提心,不断调整自心,使自私自利的心逐渐减少,利他心就会逐渐圆满,最终我们可以达到颂词所讲的标准。

这里讲不能以他眼成办自己的利益,应该成办他人的利益。这个自利和他利如何分呢?其实有时我们想,吃饭睡觉是不是自利呢?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自己需不需要吃饭、睡觉呢?需不需要有钱财呢?这些都可以有,只不过,我们吃饭是为自己吃,而菩萨总的目标是为了利益众生,吃饭、睡觉都是为了利他而行。

自利和他利有时看起来挺矛盾,但其实不矛盾。关键就看我们自己内心的作意,是为了自己享受而去吃饭,还是为了众生而吃饭,如果内心当中真正是为了众生而吃饭睡觉,其实这个行为就已经变成了一种利他,表面上看好像是自己在吃饭、睡觉,自己吃饱、休息好了,但因为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奋发的缘故,所以这一切都会成为成办利益的一种资粮,都会成为利益众生的一种因。

你说我今天吃饭是为了众生,这样想之后,众生有没有明显得到利益呢?这个方面还不好去观察。但不管怎样,关键是要修炼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完完全全地调整到利他的状态,如果自己的心成熟了,以后我们的行为都会跟随利他的思想去奋发,从现在乃至于轮回空尽之间,都会去做利益众生的行为。

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

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

“故当尊有情”,字面上的意思是应该尊敬有情,通过观察自己身上有什么物品,全部取出来,然后广做利益众生之事,这是作为一个菩萨应有的行为。在分析观察的时候,我们重复得比较多的是“作为一个初学者”,这是很重要的。因为颂词是《入菩萨行论》,说的是菩萨的境界,刚刚学习利他的凡夫人还差距很大。作为初学者或者准菩萨应该知道,首先目标要定得高:我要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我最终要成佛,成佛之后要去利益众生。目标定得很高,但行为刚开始的时候要低一点,发心也可以弱一点,这是指真实的发心,不是定目标的发心。如果目标和行为完全没有协调好,不知道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就不懂得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这时就没有办法好好去修学了。

假如不懂得区分佛陀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言,对初学者来讲可能利益不是很大。为什么呢?比如我们看到颂词“己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凡夫人没有理解这是佛陀针对修行一段时间之后要达到的标准境界而言,而理解成只要开始学《入行论》,就必须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如果没有分清层次,分清阶段,有可能我们会出现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一下子彻底吓傻了——“己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这个我怎么做得到呢?我的卡上一百万,还有二十万,全部要拿出来去放生、去利益众生,那我怎么生活?所以他认为菩萨道我修不了,标准太高了,像这样就有可能退失信心。

第二种情况是:既然佛讲了,我就要去做。把所有的钱全拿出来去利他,做完就后悔了——早知道昨天少用一点,今天我连买稀饭、面包的钱都没有了。

其实佛没有要求我们刚开始就做这些事情。这不是佛的问题,也不是《入行论》颂词的问题,而是我们作为初学者,没有分清楚佛陀的教言是针对什么阶段讲的,我们现在是属于什么阶段,我们该做什么事情。

刚才提到一个理念,就是目标要高,以这个颂词作为最高的终极目标,总有一天要达到。就好像一个世间人发誓不管五十岁还是六十岁,最终一定要达到百亿身家,把这个定为目标后,现在慢慢去赚。同样的道理,作为初学者目标一定要定得高一点,但是行为可以低一点,或者必须要低一点,因为有时候我们根本做不到。

“已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广利诸有情”,这个颂词告诉我们:菩萨的心量是如此清净伟大,菩萨的行为就是利益众生,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总有一天我要达到这个标准,但是现在我要量力而行,首先通过颂词修炼内心,当内心的修行增长时,就一步步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

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里面不同的阶段,分不清楚就会迷惑,想去教别人也是做不到的。上师在讲利益众生时,不一定每个颂词都这样去强调,但总的核心都是说作为初学者应该量力而行。

比如布施十块钱有点心痛的话,改成五块怎么样?五块可以接受就布施五块钱。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训练,比如布施一块钱,布施时没有心痛、吝啬的感觉,布施一块钱习惯了,然后我们再迈一步,开始布施两块钱,习惯之后再开始三块、五块、十块,当然前提是钱要够用才行。布施十块钱、一百块都很平常了,这时说明我们的悭吝心越来越小,布施的意乐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最后我们布施自己的手脚,布施自己所有的财富,把所有东西“见已咸取出”——观察我们有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对众生有利益就把它布施出去,这个善根对众生有利益就回向布施出去,最后是我的手脚对众生有利益,也布施出去,这就达到了佛陀在因地修行布施度的标准。就是“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用这些东西利益所有众生,利益一切有情。

从这个方面讲就非常关键了,所以我们不要不懂得这个颂词的场合,去做一些错误的理解。这里所讲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故当尊有情”,为什么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后面“己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都是在“尊有情”的前提下,以此为基础才进行的安立。

如果我们没有尊重有情的思想,没有把众生的事情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没有以众生为主去观察的话,我们就想不通——凭什么要把我的东西拿给众生?思想上转不过弯来,就不愿意把身上的东西给众生用,这里有一个前提。平常一般的人都有一点善心,看到可怜的人多多少少会有恻隐之心,但修菩萨道不是我们站在自认为比较优越的高度然后偶而给别人布施一点东西,而是要作为一种常态,而且内心当中还不能有丝毫求回报、求报答的心态。他把这个事情作为自己应该做的一个事情,所以说这个前提“故当尊有情”就很重要了。我们一定要以利益众生为主,一定要尊重有情,一定要认为众生很尊贵,当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时,才会愿意把自己身体的所有物“见已咸取出”,用它们来利益众生。所以“广利诸众生”和“尊有情”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

或者我们对众生产生悲心,要不然就是说尊重有情,其实生悲心也好、尊重有情也好,都是侧面不一样,意义都是一样的。总而言之都是让我们的心开放,向众生开放,向一切有情开放。当我们的心向一切有情开放了,我们的东西就愿意取出来给众生,因为现在我们的这个“我”和众生之间有一条很深的鸿沟没办法逾越——这是我的东西,我的东西一切以我为主,我有优先使用权。什么东西不重要、不需要了或者用不上了,就可以扔出去给别人。但现在要把这个鸿沟去掉,我和众生之间没有鸿沟了,我的东西就是众生的东西,把东西给众生相当于就是给自己。

所以“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的前提就是“故当尊有情”,怎样尊有情?前面所讲到的自他相换、自他平等的菩提心,这个教言就是让我们生起以众生为主、尊敬众生的、或者认为众生很尊贵的心态,产生了自己不重要的这种心态之后,就愿意把自己身上的所有东西:钱财、精力、善根全部取出来给众生,打坐也是为了众生,听法也是为了众生,善根回向众生。一切对众生有利的财富、能够让众生安乐的都拿出来,或者自己的时间、精力都愿意为众生付出。

只要我们达到了以众生为主,之后我们去做这些就比较自然、比较容易了。尊有情这个心态成熟了,布施众生这个事情就可以成熟。“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如果没有尊重有情的心,我们就不愿意把这个东西拿出去布施众生,重点还是在于怎么样调服自己的心、尊重有情上。以上第一个大科判自他相换的法相讲完了。

下面讲第二,宣说事宜。自他相换的事宜,相当于是它的实际操作,就像平时我们讲的事项。前面讲什么是自他相换,它的种种特征、法相讲完了,那怎么去做自他相换呢?就是讲到了分二:一、意乐,二、行为。第一个就是它的发心、意乐;第二是它的行为,真正去做的行为。

壬二(宣说事宜)分二:一、意乐;二、行为。

癸一(意乐)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子一、略说:

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

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

“易位卑等高”的字面意思是:我们应该变换位置,把自己换成比较卑微的、和其他的众生平等的、或者比现在的自己高的人。易位的修法主要是自己和自己换位,或者观想自己和其他人换位。因为我们要面对三类有情:比自己高的有情、和自己差不多的有情、比自己低的有情。“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把自己换成其他人,就有一个现在的我和原来的我。“以无疑虑心”:通过没有怀疑、没有疑虑的心,修持忌妒、修持竞胜和修持傲慢。竞胜就是竞争的意思,是个特殊的修法,这种特殊的修法字面上我们没学习过,讲解起来会比较拗口,或者思维起来麻烦一点。我们要对众生修持自他相换,要体验到众生的痛苦才能够相换,所以我们现在要通过易位的方式来完成。

比如现在我是一个人,再观想出另外一个自己——比现在的我的位置、财富、智慧都要低,这个属于社会底层的人,他站在低的位置来看现在的我,我不就显得高高在上了嘛。新的我去看原来的我,因为是观想出一个比现在的我低的位置,所以可以从内心去体会一下他的嫉妒心,他对高高在上的人是怎么样生起嫉妒的,他内心当中的烦恼怎么样,痛苦怎么样,去体会一下身处低位、卑微的人,他们内心的状态、烦恼和痛苦。

第二个修法:再从自己内心当中幻化出另外一个我——新我,然后和现在的我平起平坐,相貌、智慧、财富都差不多。然后新的我去体会一下我和对方竞争的烦恼和痛苦。

然后再去观想一个新的我从自己的身体或心识中出来,他比现在的我要高,他的相貌、智慧、权力,都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他居高临下来看现在的我,体会傲慢心是怎么样的。

所以说“修妒竞胜慢,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以无疑虑心”,这个时候我们要用没有怀疑的心来修嫉妒。怎么样修嫉妒呢?就是和低者换修嫉妒心,怎么样和低者换修嫉妒呢?因为在我们这个世间当中,无外乎就是三类人:比自己低的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自己高的人。我们平时在面对三类人的时候,或者一切众生在面对三类人的时候呢,就会有三种烦恼。什么烦恼呢?比如对比自己高的人,他就会产生嫉妒心,对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产生竞争心,对比自己卑微的人,就会产生傲慢心。

现在修法的核心就是要换位,和低者换修嫉妒:把我换到低的位置上去修持,我去体会一下低者嫉妒心的状态,然后开始自他相换;然后再换修和我平等的状态,体会一下竞争的状态;然后再把我换成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然后去产生傲慢。

大家在听的时候就会产生疑惑,什么疑惑呢?其实不用去换修嘛,这些平时自己都会有体会,我们会对于高高在上的人产生嫉妒,我们每天都面对比我们高的人,有时候是面对面的,有时候是从媒体上看到的,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富翁什么的,我们不是有嫉妒心吗?或者我们每天和人在竞争,这种竞争的痛苦,我们也每天在体会啊,或者每天看到乞丐的时候,我们不是也有傲慢吗?为什么还要去换修呢?没必要吧?其实这二者之间不一样。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三种众生、产生三种不同的烦恼,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把它当成一个修法来对待,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我们每天产生烦恼,和把它当成一种修法来对待,二者之间的本体、意义、作用、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无始以来经历这么多的嫉妒、竞争、傲慢,但有哪一次把它作为一个菩提心的修法?没有一次真正去做,现在要刻意地把它当成一个修法去体会。平时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会产生问题,但有时这个问题就放过去了。如果哪一天我们带着问题去看那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虽然我们以前产生过这三种烦恼,但是没有一次把它当成修法去进行观修,现在我们要刻意地去体会一下,低下者、卑微者的嫉妒心是怎样的。为什么呢?第一我们要深刻体会他们的烦恼,体会到烦恼又怎么样?体会到烦恼之后不是要自他相换吗?我们要修自他相换,内心当中要有很强的体会,才会知道社会底层的人的心理状态,他们的痛苦和烦恼是怎样的,他们的渴望、呼喊是什么。这时我们去自他相换或者帮助他们,才有一种实际的动力。

然后是和我的竞争者相换,我要站在他的方面去考虑问题,他内心的烦恼是怎么样的,傲慢的人他是怎么样?这对我们修自他相换是有很大意义的。还有一个是什么?我们换位之后能够更清楚地了知,我们相续当中的嫉妒、竞争心、傲慢是怎样的。把它作为修法来观修,对我们提高认知烦恼的深度,体会其他众生的烦恼很有作用,然后再做自他相换,效果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这里面的修法很殊胜,修法的意义也非同一般。

在学习佛法和修行之前,我们只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钱财、名声等等,不考虑别人。我们在修行之后,也是考虑我的烦恼怎么消除、经济怎么增长,没考虑过众生的烦恼是怎样,众生的烦恼怎么消除?即便我们开始修行了,只是关心我们的烦恼怎么办,我们自己的烦恼会产生什么样的恶果,没有考虑过众生也在生烦恼,众生的烦恼怎么去解决,谁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

我们要通过自他相换观修菩提心,推己及人,知道每一个众生内心当中都会有三种痛苦和烦恼,通过这种特意观修,再去和人接触,就知道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烦恼。他会发现别人嫉妒时的内心状态,如果看到傲慢的人,也知道他内心是怎样的。当我们产生傲慢的时候就知道不对,为什么?因为专门观修过傲慢的痛苦、烦恼和过患。我在嫉妒别人的时候,因为我观修过,印象特别深刻,一旦生起嫉妒,内心马上可以发现、纠正。看到别人嫉妒、傲慢的时候,我们也知道他是正在产生这种烦恼,所以他很可怜,我们开始自他相换。这里面的修法对我们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

子二(广说)分二:一、真实修法;二、彼之原因。

丑一(真实修法)分三:一、修嫉妒;二、修竞争心;三、修我慢。

修就是换修,和低者换修嫉妒,和平等者换修竞争,和高者换修我慢。这个时候把我自己观想成低者,然后去体会他内心当中的嫉妒心,这个叫和低者换修嫉妒心;把自己观想成和自己平等的,然后和平等的人换修竞争心;再把自己观想成很高傲、高高在上的人,和高者换修我慢心。分别体会一下嫉妒、竞争和傲慢,然后再把它转为修道之用,帮助我们消灭嫉妒、竞争和我慢。深刻地了知众人相续当中的嫉妒、竞争和傲慢,一方面可以消灭自己相续当中的烦恼,一方面也能体会到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然后产生真正的、愿众生离苦得乐,离开烦恼、痛苦的殊胜的意乐和修法。

寅一(修嫉妒)分二:一、于世间法嫉妒;二、于功德法嫉妒。

于世间法嫉妒,就说有些众生在世间法上不如别人发生嫉妒,有些是在功德法上不如别人发生嫉妒。

卯一、于世间法嫉妒:

蒙敬彼非我,吾财不如彼,

受赞他非我,彼乐吾受苦。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

颂词讲到,要把自己观想成一个新的我,从自己的相续当中幻现一个新的我,比现在的我要低,所以原来的我就是现在的我生嫉妒心的对象了。新的我对原来的我产生一个嫉妒。“蒙敬彼非我”这个“彼“就是原来的我,后面“彼非我”的“我“就是现在的我、是我们观想的、比现在的我处于卑微地位的新我。

我们要去体验卑下者相续当中的痛苦和烦恼,我们的想法是什么呢?“蒙敬彼非我”是从新我的心中发出来的,卑微的我观想原来的我,方方面面比我高、比我得意,比我圆满。原来的我受别人的尊敬,但这个受尊敬的人不是我;“吾财不如彼”,我的财富不如他的财富;“受赞他非我”,受到赞叹也是原来的我,而别人不会赞叹我。“彼乐吾受苦”,他在安乐我在受苦。工作上,我非常勤奋,但是得不到什么钱。“度日彼安逸”,他不用辛勤工作就可以安逸度日,没有丝毫的痛苦。或者换句话讲,我们在体会卑微者嫉妒他人的心理状态。有时我们看到世间一些做了大事的人受到别人的尊敬,比如现在的航天员,就想为什么他们受到尊敬呢?大家都在尊敬他们,没有尊敬我,就有一种嫉妒心。

“吾财不如彼”,其他人的财富很广大,或者原来的我有这么多钱,现在的我一穷二白,没有一分钱,我的财产不如别人。“受赞他非我”,别人都在赞叹原来的我,不是我受到赞叹。“彼乐吾受苦”,他在快乐,我在受苦。这个时候我们要从苦乐方面去对照,原来的我是很快乐的,现今的我是很痛苦的,现在对于拥有快乐的人,也会产生嫉妒心。

当我们很痛苦的时候,看到别人在欢笑、在快乐,内心就很不舒服,当然不是说我们应该怎么样,其实这也体现出一些因果原则。自己苦是一种因果,别人快乐也是一种因果。我们在没有调心的时候,别人的欢心笑语有时就会成为苦上加苦,有伤口上洒盐的感觉。所以当看到别人安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反观自己的痛苦和嫉妒心。看到有些人工作很轻松,而我自己上班很劳苦,不管是体力方面,还是脑力方面,花很长时间去工作;一看原来的我或者某某人,他的工作这么安逸,赚这么多钱,就产生嫉妒心。

科判是于世间法嫉妒,实际上也是让我们去反观,产生嫉妒心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反复修这个修法,最后反观自己,发现嫉妒心其实毫无来由。除了让自己不快乐,让自己造罪之外,这个嫉妒心有什么利益呢?一旦看破之后就很容易放下,我们会觉得嫉妒心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虽然我们以前都生过嫉妒,每天都在生嫉妒心,但是这种嫉妒心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把它利用起来。我们没把它当成一种修法,或者没有正视这种嫉妒心。现在我们要去体会一下嫉妒到底是什么状态,产生嫉妒有用吗?对自己有利益,对众生有利益吗?除了让自己不高兴、不快乐之外,产生嫉妒心到底有什么用呢?但是如果众生不修法的话,他就体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知道这是没有意义的,还鼓励自己应该生起嫉妒心,觉得自己生嫉妒心是对的,认为自己愤世嫉俗是对的,其实没有意义。

当我们回过头来和低下者换修嫉妒之后,一方面能深切体会到卑下者的内心状态,一方面在反观的时候就知道嫉妒心是如此没有意义,对自他方面没有真正的利益。所以以后当我们产生嫉妒心时比较容易看破,也会比较容易放下嫉妒心,对自己调服嫉妒心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课我们就学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