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142节课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

对于低者换修嫉妒这个科判,前面我们讲了于世间法嫉妒的内容,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二个科判于功德法嫉妒。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功德法,功德法当然也包含出世间的一些修法、境界、智慧等等。

卯二、于功德法嫉妒:

世间盛赞彼,吾之身名裂,

无才何所为?才学众悉有,

彼较某人劣,吾亦胜某人。

“世间盛赞彼”:整个世间的人都在赞叹这位修行者、菩萨的功德广大,按照颂词或本论的直接意义就是赞叹原来的我,他是一个大菩萨,功德很圆满,名声很广大,悲心很强烈等等。

“吾之身名裂”:现在的我是被观想成功德法方面非常差、非常低劣的身份,可以说我是身败名裂,戒律也不清净,功德也非常低劣,不但没有人赞叹,还经常受到别人的辱骂等等。

“无才何所为”:这句话是紧跟“吾之身名裂”的。如果我在世间上身败名裂,无才无德,那么我还能够做什么呢?这是很无奈的一种心情。

“才学众悉有”,新的我或者卑微者,内心当中就产生了其他的想法——其实,我也不是一无是处,所谓的才学众人都有,我再差还是有一定的学识。“众悉有”根据其他注释可以解释成:即使我再差,相续当中也有如来藏,也有佛性。只不过在世间人面前表现的时候,我没有别人看重的那些智慧、悲心、名声等等。所以转念一想,其实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最差也有如来藏,或者有一些卑微的功德。

“彼较某人劣”:此处的“彼”就是原来的我。此时现在的我开始生起嫉妒了——虽然他有一定的才学和功德,但是他相比某些人(比如佛菩萨)也不算什么,他的功德、名声也很下劣。“吾亦胜某人”:我虽然很下劣,但也超胜比我更低劣的人。这就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对于嫉妒的对象,他会想:“你虽然了不起,但是还有比你更厉害的。”此时他的嫉妒心就暴露无疑了。对于自己,他会认为:“我虽然不行,也会胜过其他人。”这是一种嫉妒,也是一种自我安慰。一般来讲身处卑位的人,比较容易产生如是的心态。

我们有时候也会身处卑位,嫉妒别人,通过这个颂词可以看出内心的状态,除了产生普通的嫉妒心之外,还会想:“凭什么他就比我强;凭什么他在世间当中身份地位很高、名声显赫;凭什么他就能很容易地赚到钱;凭什么大家都在恭维他,而不是我;为什么别人这么好,而我这么差?……”其实我们观察这种心态的产生会发现,出现这个想法的人,除了没有智慧和福报之外,其实也表现出因果不虚的道理。

产生嫉妒的时候我们会想:“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为什么会有很多抱怨?”其实,抱怨的人肯定没有了知因果规律的智慧。有时候我们看一些报道,或者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以及社会现象,会发现有些人拥有非常好的房子、长相也很端严,不但有很多钱,在社会上的地位也非同一般;有些人举办一场婚礼就要花几百万,或者拥有好几辆豪车,几十套房子……我们会想:这个人有这么多钱,是怎么得来的?是不是他的钱来路有问题?一般人会有一种仇富心理,其实这也是一种嫉妒。世间上有些人的钱多得不知道该怎么花,去买私人飞机,变着花样去花钱;另一些人连养家糊口、自己的小孩上学都很困难,连学费都交不起,差别非常大。我们除了对可怜的人生起悲悯心之外,还应该懂得其中因果不虚的道理。

为什么有些人钱财来得如此容易,可以享受这样的福报?任何事情不会无因无缘地发生,所以如果他前世修持了善法、积累了福报,今世就应该获得这些功德,否则因果不虚的道理就无法安立了。另一个人很可怜,当然值得悲悯,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因为他在前世没有造作善因,反而造下了恶业的缘故。比如说,在生活、修行的过程当中,看不起别人、经常造恶业,或者自己心术不正、心肠歹毒,经常咒骂别人,喜欢看别人遭殃……如果现在具足了这种因,那么后世肯定是很悲惨,其中体现出了因果不虚的道理。

有的时候我们越观察就越对因果不虚产生强烈的感受,的确世间中人与人的差别很大,有的人很容易抱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善恶因果之间的差别。福报的大小,快乐或是痛苦,背后都存在着因缘的力量。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富裕的时候想:这个人的钱肯定来路不正,应该把他抓起来……这种心态就是损伤福报的因,对自己没有任何利益,是一种仇富、嫉妒的心态。此时我们应该思维:这就是因果不虚,他前世肯定修善积福,今生才显现如此的富裕。看到贫穷的人时也同样如理思维。

当然,如果我们对一个贫穷的人说:因为你前世没有修善,造了恶业,这辈子才感得恶报,对于世间上不学佛法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接受不了,所以这样讲是没必要的,应当在内心中对其产生悲悯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思维因果不虚的道理,再反观自己的行为、发心、意乐该如何行持?同时尽可能劝别人发善心、修善法。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个过程当中体会因果不虚,并且进一步让自他断恶行善。

有的时候我们会抱怨自己的生活诸多不顺,其实这说明我们的心量狭小。如果经常观修卑下者的生活,体验他们的内心,观察社会底层的人的状态,就比较容易对我们当前的生活感到知足,也能常乐。所以,我们不要蔑视卑下者,如果自己处于卑下的位置时也不要嫉妒别人,因为那是没用的。虽然,作为菩萨的一种修法,我们要换修卑下者的嫉妒,但是嫉妒本身是一种烦恼,我们是不随喜的。我们应该利用一切人和事来增长内心当中善的意乐,这是很重要的。颂词就传递了这个道理,表现卑下者内心的状态和烦恼的痛苦。

下面继续通过一个颂词来说明这个问题:

戒见衰退等,因惑而非我,

故应悲济我,困则自取受。

意思是说:我的戒律、见解等衰退,是因为烦恼而不是因为我愿意这样做。产生烦恼之后,我控制不住自己,因此而退失,这并不是我真实的愿望。因此,你作为有功德的人,应该悲济我、帮助我。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困难险阻,我甘愿承受。颂词表达了在出世间法方面功德比较卑下的人的痛苦和困惑,以及内心的呼喊。

在修学佛法方面,新的我(观修自己是一个卑微的人),因为遇到对境或者内心的烦恼没有调伏,戒律不清净,经常产生邪见,怀疑因果是否正确,对空性或者其他见解产生退失心等。这时卑劣者心想:“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我,既然踏上了修行的道路,我也是愿意向善的,但是受制于烦恼的缘故,无法控制自己而失毁戒律、退失见解。“故应悲济我”是在呼喊原来的我(有功德的人)应该对我产生悲心。你看我在修行佛法上已经这么悲惨了,应该尽力地帮助我,如果有困难我甘愿承受它。

尤其是退失戒律,而见解还没有完全衰退的人,他的内心当中会这样呼唤。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见解完全衰退了,产生了邪见,就不会有让具功德者以悲心帮助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不认为有什么过患。如果有些人戒律不清净,但是还剩下一部分见解,就会产生这种想法,内心也很痛苦,很希望有人去照顾他、在乎他,听他的倾诉并且帮助他。

通过这段颂词容易体会到这样一种心态:比如,有的人以前是出家人,后来还俗了或者破戒了,或者有些居士破了戒,倘若我们自己戒律清净,或者仍然保持出家人的身份时,很容易对还俗的人或者破戒者产生一种强烈的蔑视心,甚至超过了对世间造恶者的轻视,认为这个破戒者已经无可救药了。但不管怎样,他的内心当中对佛法可能还有信心,也知道自己不对。相反世间的造恶者根本没有因果观念,觉得杀生、偷盗、邪淫是应该做的,这更值得蔑视。对于还是道友身份的这些人,只不过戒律退失了,对他们生起强烈的蔑视心是不应理的。当然对于严重违背戒律的人,在身体上应该稍微远离,但如果不是失毁密乘戒等很严格的戒律,比如某些小乘戒律等,我们没有必要不和他们接近,不帮助他们。因为,慈悲心是不可缺少的,明知他退失了戒律,见解也衰退了,这是很可怜的,应该产生一种悲悯心,为他发愿回向,依靠自他相换的修法,代受他的痛苦、内心的绝望以及恶果,如果能让他从痛苦中脱离出来该有多好啊!

假如我们自己的戒律和见解衰退了,如果有人依靠他的能力帮助我们恢复戒见,重新振作成为一个自信的修行者,我们应该是非常高兴的。这种快乐谁不愿意拥有呢?在修自他相换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发自内心地观修,对于一切戒见衰退的失败修行者,愿他们内心当中的痛苦、烦恼、恶业,完全因为我的代受而消失,从而恢复自信,安住在清净的修行状态中。这样观修对我们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令我们的菩提心得以增长。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众生,也不会产生不正确的蔑视心态,而是产生悲悯心去帮助他。

有些人犯了戒律之后,精神就垮了,感到非常沮丧,其他人也不愿意接触他。如果这时有人愿意安慰他,鼓励他修持忏悔,或许他还是愿意做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轻视他、远离他,可能这个人的修行慧命就彻底失毁了,完全丧失了修行的机会。上师在处理此类事情的时候,也是鼓励他们不管怎么样不要退失正见。上师引用了《中观四百论》的教证:“宁毁犯尸罗,不毁坏正见,尸罗生善趣,正见得涅槃。”就是说破戒和破见二者比较起来,破见的过患远远超过破戒。如果破戒了,但见解还没有毁坏,那么还有忏悔并重新受戒的动力。如果见解毁坏了,就不会再忏悔了。因此,倘若只是破了戒律,正见还在,对佛法还有信心,也愿意忏悔,我们就应该鼓励他,去重新树立信心。

在佛教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破了戒律,但是通过猛厉的忏悔,清净了罪业甚至获得了证悟。所以,对于修行处于低位的人,我们应该去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并且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代受他们相续当中的痛苦。

然吾未蒙济,竟然反遭轻,

彼虽具功德,于我有何益?

如前面的颂词所说,虽然我已经祈祷了,并且承诺遇到困难甘愿承受,但是这位所谓的有功德的菩萨,对于应该救度的对境——我,不但不帮助反而很轻视。那么,他虽然表面上有功德,但对于我们这些卑微者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作为一个有悲心、有功德的人,大家都称之为菩萨,就应该帮助那些可怜的人。我的修行有点失败,你应该帮助我、提携我,给我建议、给我鼓励。但是,你不但没有救济我,反而轻视我们这种人。虽然别人都说你具有功德,但是如果不帮助可怜人,你的功德有什么用?颂词继续讲卑微者没有得到帮助时,所发泄的内心不满和怨气。

一般人也好,修行人也好,对于强者的声音和弱者的声音,反应是不一样的。通常我们足够重视强者的声音,比如,上级领导所说的话,我们就很重视,立即去执行。现在有一种明星效应,对于公众人物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大家都愿意听,愿意跟风。比如某明星在坐飞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航空公司马上就出来道歉。如果是一个老百姓、一个弱者发出来的声音,基本上没有人听,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有些弱者为了让别人重视,会做些极端的事情,比如自杀,或者挑起事端,把事情闹大从而得到大家的重视,就有解决问题的机会。有时候修行者也是一样,对于佛陀、上师的教言,我们自然愿意重视,愿意听;如果是一个卑微的人,一个和自己没关系的普通老百姓的呼唤,我们就很难以重视。这是不对的!

对于佛陀、上师的教言,我们要重视,因为这对我们的修行是不可或缺的助缘。但是对于弱者的声音也需要足够重视,尤其对于大乘行者更应如此。在学习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时,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注释当中曾经提到,在自己积累资粮方面,供养的对境功德越圆满,所获得的福德就越大;但在大乘当中,生悲心的对境越低劣,帮助他的功德就越大。

小乘修行人主要关注自己的修行,所以比较重视供养。供养一百个普通人,不如供养一个五戒的居士;供养一百个五戒居士,不如供养一个沙弥;供养一百个沙弥,不如供养一个比丘;供养一百个比丘,不如供养一个初果圣者;供养一百个初果圣者,不如供养一个阿罗汉……供养的对境功德越大,所得的福德就越大。

但是大乘修行人是从悲心出发,以利众为主,所以对境越悲惨、越可怜,帮助他的功德就越大。作为大乘的修行人,为什么要重视弱者的声音?当然对于强者——佛陀、上师们的教言,我们一定要重视。同时,对于弱者的声音,他们想要得到帮助的需求和祈祷,我们也要认真对待,也要去重视关心。只有关注了他们的声音,我们才会愿意去帮助他们。如果对他们从来都不予理会,当他不存在,我们怎么会知道他们需要哪方面的帮助?怎么以实际行动利益他们呢?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如果我们习惯性地忽略弱者的声音,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弱者发出来的声音就更小,一般人不愿意听,他们就会更加悲惨。作为菩萨则不能这样做。

另一方面,弱者所讲的也是对的。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菩萨,但是颂词中“新的我”对“原来的我”是这样讲的:你是菩萨就应该关心弱者,如果你对卑微者不关心,那么你的功德、名声这么大,有什么用?你所谓的慈悲心是对谁发的?对于佛菩萨不用发慈悲心,慈悲就是用来对待弱者的,但是现在卑微者需要你帮助,你不做,那么慈悲心有什么用呢?他的声音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提醒。

我们自诩为修持大乘道的菩萨,但是顶着菩萨的名头,有没有真正地关注众生的需求,听取他们的声音?地狱众生、饿鬼众生、旁生众生正在受苦,还有人道的很多众生也在感受痛苦,不管自己能否帮助他们,至少内心当中的悲心要向他们转移,而不是只对自己喜欢的几个众生生悲心,对其他众生根本不闻不问,这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要经常这样观想,关注卑微者,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悲心转移到他们身上。通过观修换修嫉妒的方式,了解弱者内心当中的想法,有了切身体会和深刻认知之后,我们再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更能了知弱者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态,他们内心的烦恼和嫉妒,我们就会对他们产生悲悯心。而不是越学习大乘佛法,就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脱离了苦难的众生。俗话说:做干部脱离基层,就不知道基层的疾苦,也没办法给他们办事。

我们觉得自己发了菩提心,成了菩萨,和一般的世俗众生划清了界线。甚至认为自己进了密乘,得了大灌顶,就更加高高在上。遇到不学佛的人和感受痛苦的有情,好像完全和自己不相干。自己成了神仙一样,别人是凡间人,从今之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了。这是不行的!如果是这样,怎么修持菩萨道?根本不可能。我们发了菩提心,更应该去了解众生的需求,去体会低者内心的嫉妒、烦恼和痛苦,他们感受了什么样的恶业。了知得越清楚,才能越直接有效地发慈悲心,做自他相换,利益他众。

不愍愚众生,危陷恶趣门,

向外夸己德,欲胜诸智者。

心怀嫉妒的人说:愚痴造罪的众生,即将趋入恶趣的痛苦中,他们已经很危险了,你不但不悲悯他们,反而还在向外炫耀自己是有功德的菩萨,甚至想进一步超胜佛、菩萨等有智慧的圣者,这样是不合理的。所以,“原来的我”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很多过失。

心怀嫉妒者的嫉妒心进一步体现出来:你作为有功德的人,应该悲悯众生,我破了戒马上就要堕恶趣,如此的危险,你不救度我,反而还在向外夸耀自己具有菩提心、是有功德的人,还想要超胜其他的智者,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要深刻地体会、观修这个修法。学习了自他相换的法相之后,要真实地观修自他相换。观修的过程当中,要深入地思维,最好把内心当中嫉妒的想法修到极致,真正产生嫉妒心,之后再换回来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弱者的嫉妒心是什么样的。尤其是颂词所描述的重点,比如戒律、见解衰损者是怎样的心态,世间没有财富、名声的人是怎样的心态,仔细思维就会有很深切的体会。

这个颂词可以从嫉妒者和傲慢者两方面去分析。因为此处包含两类人:一个是新我,代表卑微的人群,产生嫉妒;另一个是原来的我,处于高位,容易产生傲慢。所以,先从卑微者角度分析,再从傲慢者的角度分析。

愚痴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卑微者的愚痴,第二类是中等者的愚痴,第三类是傲慢者、高等者的愚痴。卑微者产生嫉妒是一种愚痴心;平等者产生竞争心也是一种愚痴;有钱有势、高层次的人产生傲慢,也是一种愚痴。

卑微者产生嫉妒,发泄相续当中的不满,是由烦恼引发的。其中夹杂了很多愤恨,是一种卑微者式的愚痴。这种嫉妒心我们是不鼓励的。虽然他有烦恼很可怜,但是我们在观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陷入烦恼当中。有时因为自己也处在卑下者的位置,比如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出行很招摇,我们也很看不惯,从而很容易站到卑微者的队伍中去。认为:说得对,他们就是这样的,他们就是不管我们,看不起老百姓。这些所谓的菩萨高高在上,就是看不起我们这些刚开始修学的人。我们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和卑微者是一队的,应该可以产生嫉妒心。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绝对不鼓励嫉妒,这种带有愤恨的嫉妒心就是烦恼,就是恶业。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地位比自己高,认为别人没有帮助自己,产生忿恨、嫉妒是合理的,就可以发火,甚至咒骂别人。对于富裕的人、领导,或者好的修行者、菩萨,认为骂他们也没有过失,嫉妒他们也是正确的,这是绝对不行的。

处在卑位者的我们要反观,为什么自己会处于卑微的位置,就是因为以前自己没有种善因,在业果方面吃了亏。不是富裕者或是社会让你感受痛苦,完全是自己以前没有摄集善法,造了恶业,今天才处在卑微的位置。如果此时还不反观,反而认为仇视富裕的人、抱怨别人是对的,生嫉妒、憎恨是应该的,就完全错了。这就是卑微式的愚痴。我们自己可能属于这种人,对别人而言,这种心态也是不鼓励的。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觉得产生嫉妒、抱怨是正确的,这样是不行的。

从傲慢者的角度来讲,卑微者也是对的。傲慢者就是现在的我,卑微者有烦恼,傲慢者也有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讲,卑微者所说的那种情况,他对我的指责是对的。我认为自己是菩萨,就应该对卑微者、对痛苦的有情产生悲心。但是我每天从早到晚对这些可怜的众生生了多少悲心?我有没有关心过众生的苦乐?实际上我们每天只关心自己的名声有没有受到污染,自己的钱财有没有受到损失,自己的修行有没有退转,自己的快乐有没有受到别人的伤害等等。其实我们关心自己的名声福报远远多于关心众生的疾苦。

我们说我们是菩萨,我们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我们在修行菩萨道,对别人宣传我是菩萨,但有时对于其他的菩萨还要去竞争,觉得佛和上师的功德没有我大,如果这样的确是徒有其名。古话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个人名声很大,但名声和真实情况是脱节的,这种情况很多。所以,我们自己不要成为那种盛名者。因此,反观卑微者对我们的抱怨是有道理的。

一方面我们要体验卑微者的嫉妒和烦恼,恶业和痛苦;另一方面我们返回高位时,应该反观自己有没有真正关心过众生,关心过修行、财富、名声都不如自己的人。

一般人在没有调伏内心的烦恼之前,处在高位自然而然就会傲慢,处在低位自然而然就会嫉妒,处在中间位置自然而然就会竞争,没有智慧的教言去护持相续。所以,我们应当安住在菩萨的思维当中,对于低下者产生悲悯心;对于中等者,愿他们方方面面超胜自己,愿他们获得圆满安乐;对于比我们好的人,愿他们功德继续增长,这才是菩萨应该有的心态。我们既然想要修菩萨行,对于《入行论》当中所讲的颂词,表达的含义应该认真体会、观修,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心调整到比较符合菩提心的境界中。

今天学习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