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152节课

下面看第八品《静虑品》最后三个颂词的内容。

第三个科判是讲“共同之事宜”。前面的科判“谨持对治”中“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修法讲完之后,再讲一个共同的事宜。

庚三(共同之事宜)分二:一、遣除教诫之障;二、精勤对治。

“遣除教诫之障”,就是我们在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在或者禅修菩提心的过程当中,对于妨害我们接受、修持教诫的一些障碍,必须要进行遣除。如果不遣除这些障碍,那么就没办法修持和生起殊胜的菩提心。“精勤对治”即我们要对治一切的障碍,通过修行善法的方式来进行对治。

辛一、遣除教诫之障:

愚行足堪厌,今当随圣贤,

忆教不放逸,奋退昏与眠。

字面意思是:无始以来的凡愚之行已经足够让我们生起厌离心了。生起厌离心之后“今当随圣贤”,应该跟随诸佛菩萨殊胜上师的足迹,修持殊胜的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的时候还要“忆教”,就是忆念经论(尤其是本论中的不放逸品、精进品等教言)来“奋退昏与眠”。通过精进修持击退昏眠、掉悔等禅定的障碍。

下面我们再看“遣除教诫之障”。主要的教诫就是修持世俗菩提心当中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或者自轻他重菩提心的方法。

对于这些教诫的障碍,“愚行”就是一个。凡愚之行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无始以来流转轮回的种种行为。它的根本是无明、我爱执或者我执,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我”的需求,然后开始生起贪嗔痴,造了很多、很多罪业。

还有一些“愚行”是:我们在趋入佛门,修持的过程当中,为了满足自己一些暂时的需求,还会做一些恶行;即便是在发了菩提心的前提之下,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成就、成佛,还在我爱执、自私自利之心的摄持下,做了很多所谓佛法的修持。

这些深浅不一或多多少少的愚行,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已经非常多了,多了有什么必要?其实对我们的修行没有任何帮助。通过佛菩萨的教诲,我们现在彻底看清楚了,因为它的确没有意义,而且我们流转了这么长时间,难道还不够吗?

对我们来讲,每一世的记忆都是有限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忆念无始轮回当中这么多流转的事情。假如我们能够通过上师三宝的加持,通过自己的修行,或者通过一种什么因缘能够忆念前世,知道地狱中的痛苦,我们很快就能产生想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出离心。

就是因为我们看不到以前曾经发生过的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忆念,没有办法了知,所以在短暂的一生当中我们觉得还可以承受。如果放长来看,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非常长,感受到的痛苦是无量无边的,各种各样的痛苦都已经受过了,所以这样的愚行对我们来讲实在没有意义,应该足够生起厌烦了。

如果我们现在内心当中对这些愚行还不厌烦,当然也想不到去改变、去对治,也不会想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去修持殊胜的佛法。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足堪厌”,已经足够可以让我们感到厌烦了。从现在开始应该有所转变,不应该再跟随凡愚的行为而转,应该“随圣贤”,所以第二句讲“今当随圣贤”。

“今当随圣贤”就是跟随上师或者诸佛菩萨修持圣道。他们最初怎样发菩提心,怎样依止善知识,怎样开始闻思修,怎样开始利益一切有情,他们是怎样转变的……所有圣贤的足迹我们都要了知、跟随。因为他们通过修持殊胜行,已经获得了成就、解脱,我们也要跟随他们的行为,争取尽早获得解脱。不单是他们这样通过修持获得了解脱,如果我们跟随他们去做也可以解脱,他们给我们示现了怎样获得解脱的方法。

因而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追随圣贤,跟随他们的行为、他们所说的教言、窍诀、修行方式,还有他们所讲的一些理论,所举的一些教证、比喻、例子等等,总而言之,能够让我们的心彻底转变的,能够抛弃我爱执的、所有殊胜的教言和行为都应该跟随,不再跟随凡愚的脚步。

“忆教不放逸”:我们跟随圣贤的足迹,还要忆念殊胜的教法,所有的教法都要忆念。在这个地方主要讲到了不放逸,不放逸就是我们要小心谨慎地去做取舍,了知一切的过患,看到暇满难得而不放逸,看到烦恼的过患,调伏烦恼而不放逸等等。

在第四品《不放逸品》当中讲了很多让我们不放逸的窍诀,心理和行为上面不能放逸、散乱,在不如法的事情上面应该不放逸——约束自己的身语意,小心谨慎地去实践正法。

第七品当中讲精进,其实不放逸和精进有共通的地方,也有不共的地方。不放逸的体相主要是一种小心谨慎的状态,做取舍的时候非常谨慎,身语意不放逸、很谨慎。精进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不放逸和精进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它们的本体和法相不相同,所以我们也要忆念《精进品》。

《精进品》当中讲到,旁生如果发起了精进的心都可以解脱,何况我们生而为人。人的身体所依、心和业,是一种苦乐相杂的状态。地狱、恶鬼道的众生过于痛苦,没办法忆念正法,连一念忆念正法的心思都生不起来,因为实在是太痛苦了,这种痛苦的心接近于昏厥的状态,怎么可能去忆念正法呢?天人那样的生活又太好了,也不容易忆念正法。就是人道有苦有乐,既有一定的痛苦也有一定的安乐。有痛苦的缘故,我们可以生起出离心,在不痛苦和痛苦不剧烈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忆念正法。不是特别痛苦也不是过于安乐,(过于安乐也是一种过失,有可能进入歧途)在这种状态当中比较适合修持正法。我们生而为人,有很多佛菩萨化身为善知识的形象在我们身边度化我们,(虽然佛菩萨也有化现到其他道的,但在人道当中很多)还有法宝、寺庙等修法的助缘,在人间都是圆满具足的。如果我们精进修行一定可以对治一切障碍,修持好殊胜的菩提心,所以应该要“忆教不放逸”。

“奋退昏与眠”主要是讲,我们要通过精进来遣除禅定的五种障碍。禅定的五种障碍也叫“五盖”,能够障蔽我们成就正法,让我们的心不清明,没办法一缘专注修持禅定,所以我们要通过对治去“奋退昏与眠”。

《亲友书》等经论中讲五种障碍,第一个是掉悔,有的把掉举和后悔放在一起讲,叫掉悔盖;第二个叫做害心盖;第三个叫做昏睡盖,将昏沉和睡眠放在一起;第四个贪欲盖;第五是怀疑盖。这五种障碍让我们没办法修持禅定,是抢夺我们修持禅定善财的盗匪。

为什么把掉举和后悔放在一起呢?因为掉举和后悔都是外散的心。掉举就是我们的心不安住,想来想去:想外面的事情、外面的景色、外面的人,想自己要做的事情、想饮食等等。掉举就是我们的心胡思乱想,往外驰求的这种状态。

“举”就是高举的意思,它不是低沉而是高举。“掉”是掉来掉去,就好像我们手上拿着东西,把东西拿来拿去一样。掉举就是我们的心识不安分,没办法安住,而且是高举、外散的一种状态。

“后悔”是自己的心驰于外境,想到以前做的事情怎么不该做等等,生起一种后悔心。如果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后悔的状态,就没办法安住当前的实相,或者安住当下来修持正法。后悔和掉举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特性,都是外散的心。

第二讲害心,经常想伤害别人,直接想打、想骂;想到我的怨敌某人对我不好,愿他遇到灾害等等。这种愿别人不好的心态,就叫做害心。有时是针对某个人、某个不喜欢的民族;有时是针对某类人,比如恐怖分子;有些时候针对某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好像经常和我们作对,所以我们对他们不喜欢,就愿他们国家、这类人、民族或个人遇到不好的事情,这样的心就叫做害心。如果经常处在伤害别人的心态当中,那么我们的心就不寂静,经常这样产生罪业,那我们怎么可以把心清净下来、安定下来修持禅定呢?经常生起害心会让我们没办法安住禅定。

前面的掉举和后悔,是经常胡思乱想,和制心一处的思想有所矛盾。害心是一种很强的烦恼心,让我们心不寂静,也让我们的心没办法安住,这是第二类。

第三类就是讲到了昏睡。“昏”就是昏沉,似睡非睡,自己的所缘很不清楚。昏沉和睡眠不一样,昏沉是脑袋不清醒的状态,比如夏天吃完午饭之后想打瞌睡,想看书也集中不了精神,这就叫昏沉。“睡”就是睡眠,睡过去五根关闭了,也没办法安住。昏沉和睡眠放在一起,主要二者都是内收的。

掉举是外散的,昏睡是内收的,让自己的所缘不清楚。掉举后悔对所缘虽然清楚,自己知道想什么,想的东西很清楚,但它是外散的、高举的,是一种不安住的状态。昏沉睡眠对所缘很不清楚,睡过去也没办法安住所缘。在这种状态当中修禅定,可想而知根本修不成,我们没办法把自己的心控制在一个地方不要去胡思乱想。所以说昏沉和睡眠也是修禅定的一种障碍,我们要想办法去对治。

然后就是贪欲。贪欲是对我们喜欢的人、事物或某种状态,想要得到的心比较强烈。如果经常产生这样的贪欲心,自己的心就不寂静、定不了、很烦乱,这是恼热的一种状态。经常产生很大的贪心,要修持禅定是很困难的。

第五种就是怀疑。怀疑自己的这种修法到底能不能成功。虽然怀疑可以指一切怀疑,但这个地方主要是指怀疑修行的方式。“我这种禅修的方法到底能不能得到禅定?”有怀疑肯定不愿意下工夫去修,稍微修一下他就开始怀疑这到底行不行。在这种状态下,就没有办法把心完全投入到禅修当中,怀疑的心让他没办法寂静。

在一些上师们的教言当中说:掉举、后悔的时候,我们就想一些轮回的过患,把心降下来。因为掉举、后悔是一种高举的状态,一想轮回的过患,众生的痛苦,地狱的痛苦等等,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慢慢地沉下来了,把这个心往回收;如果昏沉睡眠就想一些修行的功德,让我们的心兴奋起来。本来昏睡是低沉的状态,让它稍微兴奋一点,比如想一些功德法,还有些传记中佛菩萨的功德,就可以让自己的心兴奋。

我们要对治掉举、后悔,需要知道掉举的过患。掉举、后悔很不好,是成就的障碍,所以要制止它。有些时候可用一些方法来调心,比如昏沉的时候眼睛往上看,掉举、后悔的时候眼睛往下看。

产生害心对自己是非常不好的,有些时候害心是害不了别人的。虽然自己坐在这个地方胡思乱想,希望别人遭殃、遇到不好的事情,但是别人有他的福报因缘,我们这样想不一定能伤害别人,这个害心反而肯定是伤害自己的,毫无疑问。所以说害心不寂静,能够伤害自己,对自他都没有利益。

当我们生起害心的时候要想一想:“我们现在修法是为什么?是为了利益自他一切众生。”所以要收起害心,不要去伤害别人。每个人其实都是众生,因为某种因缘,他就变成了我们的怨敌、仇人或亲人。但他本来的身份是什么?就是众生而已,他和我一样,我是众生,他也是众生。从这个方面讲,我们就不要去想他是怨敌,我们越想他是怨敌,就越加深他是怨敌的概念,对他就越不舒服;如果弱化他是怨敌的概念,我们对他不好的看法就会慢慢消失。所以我们要想怨敌是一个单纯的众生而已,和我一样是个众生,害心就可以慢慢平息下来。

对治昏沉、睡眠,也要了知它的过患。昏沉的时候,稍微走动一下,或者用凉水洗洗脸、把自己的头往上抬,这些方式都可以暂时对治昏沉和睡眠。随着我们修行的逐渐深入,昏沉和睡眠也会越来越少。

我们要知道贪欲心的过患非常大,比如第八品,还有前面都讲了贪欲的很多过患,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对治,不要让自己的心放在贪欲上。真正我们要贪的话,可以贪佛果、贪禅修的境界等等,虽然贪著这些究竟来讲也是不好的,但暂时来讲,我们应该把心缘于清净的法上,远离对不清净贪欲的欲求。

在对治怀疑方面,我们可以看一些禅修成功的事例,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禅修的窍诀和过程,只有把整个过程了解清楚之后,心中的怀疑才可以逐渐打消。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断除修持静虑的五种障碍(断除五盖)。我们再归摄一下要教诫的障碍:

第一个是我们必须要远离愚行和跟随凡夫。“今当随圣贤”有两个意思,一方面要随圣贤而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还再跟随凡愚的教言、行为去做的话,那么永远没办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是一种教诫之障;

还有放逸和懒散也是教诫之障。如果我们过于放逸,身口意三门不收摄,不谨慎去取舍,那么会经常落入耽著劣事懒惰、同恶懒惰、自轻凌懒惰这三种懒惰当中,这样就没办法安住在殊胜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菩提心修法当中,所以我们也要遣除放逸和散乱的障碍。

还有前面讲的五盖——掉悔、害心、昏睡、贪欲和怀疑。这五种都属于教诫之障,归摄起来要远离这一切的障碍,开始修持殊胜菩提心对治自心。

辛二、精勤对治:

了知这样一种障碍之后,要精勤对治障碍,修持佛法的同品,远离违品。

如佛大悲子,安忍所当行,

若不恒勤修,何日得出苦?

字面意思:犹如佛陀具有大悲的心子菩萨一样,我们也应该安忍所应当行持的善法。如果我们不恒时勤修善法,那么自己和他人什么时候才能够脱离一切痛苦呢?是没办法的。只有通过精进对治才能够出离痛苦,如果没有经过精进对治是无法出离痛苦的。

“如佛大悲子”:我们要经常学习佛菩萨的修行传记和教言,因为他们在修行中也是受了很多苦,安忍了很多的修行,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所以我们也应跟随他们的行为而行持。

“所当行”是什么?就是应该行持的一切行为。这个地方讲到,能够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的修法,暂时来讲,有四厌世心、清净的戒律、禅修、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的修法。在这个学处当中,比如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和智慧的行为等等;在四摄利益众生方面,有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像这样所有行为都应该行持。

在行持的过程当中应该安忍,安忍什么呢?在修持“所当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内心的习气和自己的分别念会出来做障碍,有时候障碍是来自于众生的邪行。比如有时去帮助某人,对方不但不听反而辱骂我,我是好心去劝导他,他反而这样,于是想干脆放弃了,对对方产生嗔恨心或者不高兴的心态,这些都是需要安忍的。众生的福报、根基是这样,一次两次教化不一定马上能够成功。

在《白莲花传·精进品》当中讲:佛陀为了度化一个人,让他生起一念善心,用了数万年的时间(那个时候人的寿命很长)。佛菩萨们为了众生生起善心,不是试一次两次就放弃的。当然我们和修行有素的菩萨没法比,但是这种精神我们要了知,也应去随学。这种时候我们要安忍,千万不要碰到一点点事情就放弃。

在修道过程当中,障碍、违缘、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肯定会出现,有的来自我们自己,有的是来自于其他外面的因素。不管怎样,为了所行持的善法能够迅速圆满,我们必须有所安忍,只有不断地安忍,我们的修行才能够逐渐成熟。

如果我们没有恒时勤修,“何日得出苦”?除苦需要通过对治,才可以逐渐消灭它的违品,产生殊胜的功德。如果不恒时精勤是不行的,所以这里有“恒”和“勤”。一个方面要精进,精进不能够三两天的热情,这样是完全不够的。乃至于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一定要恒时精进。如果不精进去对治,无始以来养成的恶习不可能无因无缘自动消失,必须要通过对治让它逐渐消亡。这些习气是我们自己养成的,我们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用这些习气再去修道,或者说通过殊胜的佛法去对治,慢慢养成另外一种新的习气去对治以前不好的习气,这样我们才可以有出苦的时候。

因为不好的习气改掉了,新的境界产生了,我们才可以从某种状态的痛苦当中脱离,从根本上脱离之后才可以帮助一切众生从痛苦中脱离。所以说,如果我们不精进,决定没办法无因无缘地获得解脱之果。佛教当中讲因缘法,具足什么样的因就会具足什么样的果,有了正因就会有正果;如果因缺少,那么果也会迟迟不显现;如果因不正确,果绝对永远不显现。而这种恒、勤修的对治,就是出苦的正因,这方面我们必须要了知。

己三、修胜义菩提心:

真正来讲,广说胜义菩提心是在第九品,应该是下堂课开始学习胜义菩提心的内容,但此处修胜义菩提心可以做一个过渡,讲得很略,没有广说,所以没有过失。是作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间的过渡颂词。前面广解了世俗菩提心,现在用一个颂词来简单介绍胜义菩提心,然后在第九品的时候再进一步广大地直接介绍胜义菩提心。这个颂词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颂词。

首先我们要知道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差别。世俗菩提心主要是一种善心所,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起求佛果的一种心。这种心是跟随意识的心王和善心所产生的,它有两种所缘:一个是利益众生,一个是自求佛果。胜义菩提心是一种智慧,是远离一切世间八戏的一种了知,或者证悟实相的一种无分别智。这种无分别智就是胜义菩提心。不是说这个胜义菩提心安住在胜义谛当中,它的菩提心更清净更圆满,不是这样的。它是没有所缘的,不缘众生,也没有缘众生的心,也不缘佛果,也没有缘佛果的心。而是了知一切的众生也好,佛果也好,我们的心也好,其实在究竟的本性当中都是无所缘的,都是本来空性,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现前证悟这种状态就是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可以发、可以生(通过仪轨来生起),但胜义菩提心只有通过证悟才能生起。世俗菩提心可以通过仪轨来受菩萨戒或者菩提心,但是胜义菩提心只有通过修证,当你证悟了无分别智慧就有了胜义菩提心。当然胜义菩提心的因——空性见,我们是可以修的,通过大略的、总相的方式去修持,这个空性不是胜义菩提心,却是能够得到胜义菩提心的一个直接的因和助缘。

为除诸障故,回心避邪途,

并于正所缘,恒常修三昧。

颂词的意思是:为了遣除一切障碍的缘故,我们应该回转轮回的心,避开一切的邪途,而且对于真正的“正所缘”,恒常修持殊胜的三昧(修禅定、修静虑的意思)。

这个颂词有很多不一样的解释,尤其是对于“并于正所缘,恒常修三昧”。有些解释的科判不是按照胜义菩提心来讲的,那么这个“正所缘”是指佛法,尤其指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佛法。而“恒常修三昧”是作为一种静虑的修法进行安立的。当然此处按《善说海》的观点是胜义菩提心,“正所缘”应该是指空性,是对空性的修法恒常进行观修、修持。

“为除诸障故”:我们修行佛法的障碍是很多的,佛菩萨在很多经论当中讲到了我们应该知道并断除的障碍。因为我们首先要知道障碍才能断除障碍,不知道障碍就没有办法针对这个障碍去修持断除的方便,所以说要知道障碍。

弥勒菩萨在弥勒五论之一的《辨中边论》中,把一切障碍全部作了一个归摄。第二品《辨障品》把所有的障碍都归摄到一品,里面讲了很多的障碍。现在不是讲《辨障品》,简单介绍一下里面的主要障碍:针对大乘行者的障碍叫周遍障,小乘行者的障碍叫一分障。

看起来大乘行者的障碍要多,是周遍的障碍,小乘行者只是一分障碍,为什么呢?因为大乘求佛果,所有的障碍都要遣除,所以要遣除的障碍多,它是求佛果、求遍智的缘故,叫周遍障。小乘是求部分解脱,对它来讲障碍只是一分障碍,它了知这一分障碍,遣除这一分障碍就可以获得暂时的阿罗汉果,但是它得的果小,是暂时的,不是究竟的。如果想要获得佛果,还是要遣除周遍障。

针对现在的凡夫人来讲,有增胜障和平等障,是针对生起障碍、生起烦恼的不同情况而言。增胜障是什么呢?一个人内心当中的习气、烦恼的种子很强盛,看到应该生贪对境的时候生贪,看到一般不应该生贪的对境也生贪,这就叫做增胜障。

有时不一定是贪欲,生嗔也是如此,很小的一件事情就可以发一个大脾气,内心生烦恼的因缘很强盛。有一类人内心当中贪欲心很强,贪心的障碍比嗔心和愚痴心都要强烈,贪欲对他们来讲就是增胜障。有些人贪欲心不是很强烈,也不贪钱,也不贪财,也不贪色,就是嗔心大。像有些古代的英雄,什么都可以放得下,就是嗔心大,想杀人、想报仇。有些人贪心、嗔心都不强烈、不明显,但是愚痴心大,比如喜欢睡觉,这些障碍叫增胜障。

针对某一个人的内心当中,某种障碍是特别强烈的,其他两个不怎么强烈,这叫增胜障。或者他对于很小因缘都能够轻易生起贪心、嗔心、愚痴心,像这样也叫增胜障。

平等障一般指烦恼相合于对境,这个东西很好他才生贪,这个东西不是很好就不生贪。他生嗔心和对境有某种平等的关系,这个叫做平等障。

增胜障的对境和自己生的贪心不是平等的,它是更加增胜的,比如生贪心的因缘很少,但是生起的贪心很大。还有一种平等障,它是相续当中贪心、嗔心和愚痴心没有哪个更加超胜,差不多一样,这个也叫平等障。

有些时候看我们内心当中的状态也是这样的,有的时候贪欲心很容易产生,嗔心不是很强烈;有些时候嗔心强,贪欲心不强;有的时候一个很小的因缘就可以生起很强烈的贪心;有时候很强因缘产生很强的嗔心,这个就叫增胜障,有不同的情况。

论中还讲到有九结的障碍,还有针对比如说三十七道品、四念处的障碍,四正断是什么障碍,四神足是什么障碍,还有对七菩提分的障碍、八圣道分的障碍,这些障碍都一个一个地讲,还有六度的障碍、十地的障碍等很多,最后弥勒菩萨将无量无边的障碍全部归摄起来,就只有两种:烦恼障和所知障。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只讲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主要是指对解脱起直接障碍的作用;所知障主要指对成佛起直接障碍的作用。“主要”并不是说,所知障不障碍解脱,烦恼障不障碍成佛,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烦恼障主要障碍解脱,所知障主要障碍成佛。如果想要解脱,你必须要断烦恼障;想要成佛,必须要断所知障。这些障碍使我们没办法获得自己想要的功德,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除障。

为了遣除一切障碍的缘故,“回心避邪途”,首先我们要“回心”,什么叫“回心”呢?就是回转我们的私利、分别念。以前我们是随波逐流,随着自己轮回的习性而走的,跟随外境生贪、生嗔、生痴,然后就产生轮回的心。现在要回心求解脱,不应该再按照以前老的套路走下去,应该要回心(回转我们的心态求解脱;或者心外散,现在要反观自己的心)。

“避邪途”就是对于我们即将遇到的、碰到的、在未来修法当中可能会遇上的、不是自己应该走的邪途,应该避免、避开,“并于正所缘”,而对于正所缘“恒常修三昧”。

如果按照其他的讲义,没有按照胜义菩提心来讲,“正所缘”主要是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通过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正所缘,让自己生起殊胜的利他心、菩提心,以打破很多粗大的分别念。“恒常修三昧“:恒常修持殊胜的三摩地,恒常修持殊胜的静虑、禅定。这也需要恒常修,有的时候我们修三昧、修禅定、修寂止,只修了几座、几天、几个月,还没有生起禅定,就说不行了就放弃了。但这个地方说要恒常修持,时间要长。如果长时间修,慢慢习惯了之后比较容易生起殊胜禅修的境界。

我们回到本论《善说海》的讲法。按照《善说海》的观点,怎么样消除烦恼障?怎么样消除所知障呢?“并于正所缘”:“正所缘”就是空性、实相、空正见。我们对于空性正见要把它作为所缘,恒常修持,恒常观修。怛常观修这个殊胜的空性就是“修三昧”,“修三昧”并不是什么都不想,它可以把殊胜的空性作为所缘境,在这个上面安住就可以了。

其他断除障碍的修法,更多是一种压制。比如说我们的贪欲心很强烈,佛菩萨就说你要修它的反方面——不净观,因为之前再再提到,我们认为它好才生贪心,所以这个时候要修不净,把它的缺陷找出来修,才可以从反面来对治。如果嗔心大,你可以修慈悲观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暂时的压制,或者通过修转心、修自他平等等等,这些断除障碍的方法,都是转变障碍或让障碍变小、力量变弱的方式来修持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很多方法都是压制障碍,让它不现行、不粗猛、不起障碍,但是我们修持佛法,单单靠压制是不行的,压制只能暂时的压制。那压制它干什么?是为了争取时间,争取更清净的心态,来做更重要、更彻底的修行。有些人想:我不压制它,不通过前面的加行修持,直接修空性。虽然也可以,但我们的内心当中烦恼还很粗猛,没有通过其他的修法来压制住的缘故,在这种状态当中修持很细微的空性,是很难相应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其他前面的修法,不净观也好,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把烦恼压制住之后,争取到了相对清净、平静的心态,再去修空性就比较容易相应。

“并于正所缘”:要究竟地断除障碍,通过压制是不行的,你只能暂时压制不能永远压制,所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比如说你去割草,只是把上面的草割掉了,或者你拿块石头把这个草压住了,觉得看不到了。其实根还在,它还会长;如果你用石头压住,它在石头下面还在慢慢地长,只是你看不到而已。所以说根本的对治方法就是斩草除根,把它连根拔起,它没有根就不再生长了。我们要一劳永逸地获得解脱,就一定要断除烦恼障,或者要成佛就要断除所知障。这个“正所缘”,其实就是真正从根本上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一种修法,这就是空性。

观修人无我空性和法无我空性就可以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一般来讲,人我执引发烦恼障,人无我空性(空性分两种,人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就是观修没有人我,因为这个烦恼障的因是什么?是人我执(认为有我存在的执著),所以把它的根本去掉,通过人无我空性来修人我不存在,如果能证悟人无我,烦恼障就没有根本了,自然就垮掉了。

我们通过修人无我空性来断除烦恼障的根本,就可以从轮回当中解脱,获得阿罗汉的果位。然后通过修法无我空性断除所知障的根本,一切的所知障没有了,遍智的果就现前了。因为所知障就是障碍我们了知一切所知的,让我们对一切所知的体性不了解,对它的法性、显现的有法不理解,所以我们对一切所知没有办法达到像佛陀一样的遍智。当我们通过修空性把所知障去掉了,障碍我们了知一切所知的障碍没有了,一切所知的本性现前,这种智慧就叫做佛智。

我们真正要究竟地解脱,就必须从根本上断除烦恼,根本上断除的修法就是人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所以说我们应该对于这样的正所缘恒常去修持三昧,经常修持人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这就是修持胜义菩提心。

前面讲了对这个颂词的两种不同解释。我们按照《善说海》把它当成一个承上启下的颂词,因为胜义菩提心下面要广说。这个颂词也是在修菩提心(菩提心分两种: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它作为第八品的结束,作为承上启下的颂词,大概地事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胜义菩提心,为断除障碍修持胜义菩提心,恒常修三昧的法义也稍微地了解一下,对我们学习第九品是有帮助的。

以上我们就学习完了第八品,下堂课我们要开始讲第九品《智慧品》。《智慧品》从它的字面上、意义上来讲要稍微深一点,因为它触及到的是无分别智慧,是佛菩萨内心当中证悟空性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稍微有点困难。当然如果自己对空性有因缘的话,那么听到空性教法会特别高兴,非常欢喜。如果听不懂,我们也要知道,听空性的功德、利益非常大,即便是听不懂,只要听了它的词句,也能够在相续当中累积非常深厚的殊胜福德。单单是学习听闻空性,也可以让我们获取很多的资粮。

第八品我们就学完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